CN102846816B -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6816B
CN102846816B CN201210106336.7A CN201210106336A CN102846816B CN 102846816 B CN102846816 B CN 102846816B CN 201210106336 A CN201210106336 A CN 201210106336A CN 102846816 B CN102846816 B CN 102846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ad
stilbene
colon
preparation
ethan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63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6816A (zh
Inventor
宋霄宏
昝日增
胡万杨
黄玉叶
余跃
田港
张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ZCMU
Priority to CN2012101063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46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46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6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6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6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按处方的配比称取黄芪、生地、干蟾皮和苦参;2)分别提取各原药材中的有效部位,经混合,得到混合浸膏;3)称取混合浸膏、填充剂、助流剂,将填充剂加入混合浸膏中,混匀,湿法制粒,得湿颗粒,干燥,整粒,得干颗粒,再加入助流剂,压片,得到芪蟾素片;4)称取成膜剂、增塑剂、抗粘剂,得到包衣液,再将芪蟾素片进行包衣处理,得到治疗结肠癌的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或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本发明制备工艺可行,且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降低毒副作用等,并可为临床安全用药剂量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结肠癌(carcinoma of colon)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结肠的任何部位,以乙状结肠最为多见。据世界流行病学调查,结肠癌在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发病率最高,位居恶性肿瘤的前二、三位。在我国,据最新研究资料报道,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迅速,如上海,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从早前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已接近第一位肺癌的发病率。
由于结肠癌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到症状显现后,大多已属中晚期。迄今为止,国际上对结肠癌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西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切除为早期结肠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辅以全身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但随之而来的术后综合症,复发、转移,及放化疗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等,致使许多患者无法承受而被迫中断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此外,昂贵的治疗费用也让患者望而怯步。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医中药治疗结肠癌多学科综合疗法已被广泛应用,并在结肠癌的临证治疗中充分发挥其辩证施治和多靶点治疗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不能耐受手术者,且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的中、晚期患者,多采用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等辨证施治方法,疗效显著,不仅对控制疼痛、降低毒副作用,而且对提高患者生存期质量和延长生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目前中医临床对结肠癌的治疗大多采用口服、灌肠或两者皆用给药。一般口服给药入胃后极易发生分解,稳定性差,无法使药物以高浓度分散到作用部位发挥疗效。除此之外,肝脏首过效应,使得部分药物在肝脏分解,难以直达病变部位,未能发挥最大限度的治疗作用。
口服结肠靶给药系统(oral colon targeting-drug delive rysystem, OCTDS),又称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TDS是通过药物传递技术,使药物经口服后,在上消化道不释放,将药物运送到人体回盲部后开始崩解或蚀解并释放出来,从而使药物在人体结肠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现今,以西药为原料的结肠靶向制剂研发已相当普遍,但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上市品种非常有限。
中药靶向制剂是以中药为原料,提取其有效部位或单体,采用不同的载体制成的药物制剂。中药结肠靶向给药制剂能解决普通制剂口服后在到达结肠和直肠前被吸收或降解的问题,可使全结肠释药分布均匀,提高结肠病变部位药物浓度,减少服用剂量,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和药物经吸收后引起的毒副作用,从而发挥最佳的疗效,利于治疗。此外,还可避免口服给药在胃肠道破坏及肝脏的首过效应,起到了增效减毒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并可较大幅度地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此类制剂还能替代某些毒副作用大或需直肠给药的药物,尤其是对结肠癌、结肠炎、便秘等肠道疾病的治疗极为有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处方的配比称取黄芪12~30份、生地6~15份、干蟾皮3~9份和苦参6~15份;
2)分别提取各原药材中的有效部位,经混合,得到混合浸膏;
3)按混合浸膏、填充剂、助流剂的重量比145.0~160.0:261~288:2.03~2.24称取辅料,将填充剂加入混合浸膏中,混匀,湿法制粒,得湿颗粒,干燥,整粒,得干颗粒,再加入助流剂,压片,得到芪蟾素片;
4)按成膜剂、增塑剂、抗粘剂重量比10.0~35.0:0.50~7.00:2.00~7.00称取辅料,得到包衣液,再将芪蟾素片进行包衣处理,得到治疗结肠癌的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5)按成膜剂、增塑剂、抗粘剂重量比5.0~20.0:1.00~4.00:1.00~4.00称取辅料,得到包衣液,再将芪蟾素片进行包衣处理,得到治疗结肠癌的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混合浸膏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黄芪中加6~10倍70%~9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A,提取液A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1,即得黄芪醇提浓缩液;
2)生地和黄芪药渣中加6~10倍水,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B,提取液B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70%,静置24~48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Ⅰ,挥去乙醇后加水至药液比为1:0.5~1,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70%,静置24~48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Ⅱ;
3)干蟾皮中加8~12倍70%~9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C,提取液C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1,即得干蟾皮醇提浓缩液;
4)苦参中加6~10倍水,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D,提取液D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70%,静置24~48小时后,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1,即得苦参浓缩液;
5)将黄芪醇提浓缩液、干蟾皮醇提浓缩液、苦参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40的浸膏,即得到浸膏Ⅰ;
6)将粗多糖Ⅱ与浸膏Ⅰ混合均匀作为混合浸膏备用。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填充剂为淀粉、乳糖、糖粉、糊精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为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助流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为硬脂酸镁。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填充剂加入到混合浸膏中,制软材,过14~18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12~65目整粒,得干颗粒,加入助流剂,调节压力至95.00~120.00 N·cm-2,压制成直径为8.5~10.5mm,厚度为4.0~5.0mm的潜弧片,并且控制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在65~70%±1%,即得芪蟾素片。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成膜剂为尤特奇 S100。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成膜剂为尤特奇S100、乙基纤维素。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步骤5)中增塑剂为三乙酸甘油、枸橼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步骤5)中抗粘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为滑石粉。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步骤5)中将称取的成膜剂溶于85~95%乙醇,加入增塑剂、抗粘剂混匀,再加入85~95%乙醇使包衣液浓度达5~7%g·mL-1,即得包衣液;将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包衣参数为进风温度30~70℃,包衣液流速为0.5~4.0mL·min-1,雾化压力为0.1~0.3MPa,转速为10~25r·min-1,枪-床距离为14~16cm,喷枪对准片床偏上1/6~1/2处进行喷射,片床物料重量不低于380~420g,进行包衣,使包衣增重3~10%,即得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由黄芪、生地、干蟾皮、苦参组成,具有益气养阴,解毒利湿之功效。黄芪性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托毒生肌之功效,为君药;生地性甘、寒,归心、肝、胃、肾经,具滋阴清热凉血之功效,为臣药,生地臣药配黄芪君药,君臣合用,补气生津、增液通腑;干蟾皮性辛、凉,归心、肺、脾、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瘀散坚,为佐药;苦参性苦、寒,归肝、胆、大肠经,能清热解毒、燥湿祛邪,为使药,引全方入大肠经。以上诸药配伍,共奏益气生津、清热通腑、化瘀散坚、攻补兼施、平衡阴阳之效。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为,提取方中药物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并通过剂型创新,将其开发成新型中药复方口服结肠靶向制剂-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CTDS)现己发展出不同原理的多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包括基于小肠恒定的转运时间的时滞型释药系统;基于胃肠道逐渐升高的pH值,选择pH敏感材料制备的pH依赖型释药系统;基于结肠细菌所产生的独特酶系,制备能被结肠菌酶特异性降解的酶触发型释药系统。另外还有压力依赖型释药系统、有机酸诱导型释药系统、脉冲式释药系统等。本发明优选的素片辅料配比及片芯成型工艺,是根据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生理特点,利用结肠高pH生理环境及小肠恒定的转运时间等,分别考察了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和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溶出度试验。
本发明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制备方法研制了一种能对“证”下药,且能直达病灶的抗结肠癌中药复方靶向新剂型,适用于脾虚湿热型结肠癌及术后综合症的防治。其不仅可填补中药复方(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的空白,而且丰富了中医在结肠癌临证治疗中充分发挥辩证施治和多靶点治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中药新剂型的创新和推动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将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中药复方提取物经初步药效学验证,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制备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其制备工艺可行,且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降低毒副作用等,并可为临床安全用药剂量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本发明临床具体的使用方法为口服,一日3次,每次4~6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混合浸膏的制备
黄芪15g,加6倍8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A,提取液A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即得黄芪醇提浓缩液;
生地12g和黄芪药渣中加10倍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B,提取液B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静置24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Ⅰ,挥去乙醇后加水至药液比为1:1,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静置24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Ⅱ;
干蟾皮9g加8倍7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1次,每次1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C,提取液C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1,即得干蟾皮醇提浓缩液;
苦参12g加10倍水,提取1次,每次1.5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D,提取液D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48小时后,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即得苦参浓缩液;
将黄芪醇提浓缩液、干蟾皮醇提浓缩液、苦参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的浸膏,即得到浸膏Ⅰ;
将粗多糖Ⅱ与浸膏Ⅰ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浸膏。
实施例2:混合浸膏的制备
黄芪12g加10倍9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A,提取液A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1,即得黄芪醇提浓缩液;
生地6g和黄芪药渣中加8倍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B,提取液B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48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Ⅰ,挥去乙醇后加水至药液比为1:0.5,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静置48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Ⅱ;
干蟾皮6g加10倍8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1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C,提取液C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即得干蟾皮醇提浓缩液;
苦参15g加8倍水,提取3次,每次1.5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D,提取液D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后,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1,即得苦参浓缩液;
将黄芪醇提浓缩液、干蟾皮醇提浓缩液、苦参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浸膏,即得到浸膏Ⅰ;
将粗多糖Ⅱ与浸膏Ⅰ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浸膏。
实施例3:混合浸膏的制备
黄芪30g加8倍7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A,提取液A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8,即得黄芪醇提浓缩液;
生地15g和黄芪药渣中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B,提取液B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Ⅰ,挥去乙醇后加水至药液比为1:1,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Ⅱ;
干蟾皮3g加10倍8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C,提取液C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1,即得干蟾皮醇提浓缩液;
苦参6g加6倍水,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D,提取液D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后,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8,即得苦参浓缩液;
将黄芪醇提浓缩液、干蟾皮醇提浓缩液、苦参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的浸膏,即得到浸膏Ⅰ;
将粗多糖Ⅱ与浸膏Ⅰ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浸膏。
实施例4: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素片的制备
称取淀粉87.0g、糊精174.0g,加入混合浸膏145g,制软材,过18目筛,得湿颗粒,55℃干燥,12目~60目整粒,得干颗粒,加入硬脂酸镁2.03g,调节压力在95.00~120.00 N·cm-2范围内,压制成直径为8.5mm,厚度为5mm的潜弧片、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8%±1%,即得芪蟾素片。
实施例5: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素片的制备
称取淀粉186.9g、糊精93.5g,加入混合浸膏155.8g,制软材,过16目筛,得湿颗粒,60℃干燥,14~60目整粒,得干颗粒,加入硬脂酸镁2.18g,调节压力在98.00~117.90 N·cm-2范围内,压制成直径为10mm,厚度为4.5mm的潜弧片、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9%±1%,即制得芪蟾素片。
实施例6: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素片的制备
称取淀粉141.6g、糊精141.6g,加入混合浸膏157.3g,制软材,过14目筛,得湿颗粒,50℃干燥,14目~65目整粒,得干颗粒,加入硬脂酸镁2.20g,调节压力在103.00~118.50 N·cm-2范围内,压制成直径为10.5mm,厚度为4mm的潜弧片、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1%,即制得芪蟾素片。
实施例4~6中填充剂为淀粉、乳糖、糖粉、糊精和微晶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助流剂采用硬脂酸镁、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也能达到与实施例4~6相似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7: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包衣辅料的筛选
配制含不同种类增塑剂的结肠靶向包衣液(见表1)。
表1 不同种类增塑剂包衣处方试验表
将实施例4~6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增重10%),即制得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法中第一法(桨法),对以上样品进行体外释放度评价。溶出介质:人工胃液(0.1mol·L-1盐酸溶液)1000ml、人工肠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人工结肠液(pH7.8-8.0磷酸盐缓冲液)1000ml。搅拌浆转速:150r·min-1;温度:37 0.5℃。
将制得的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投入溶出杯中,分别于人工胃液2h后,取样50ml,得人工胃液溶出试液,并弃去上述溶出杯中的溶液,立即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1000ml,分别在运转2、4h后各取样50ml(同时补加等量的溶出介质),得人工小肠溶出试液。弃去上述溶出杯中的溶液,立即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调节溶出液(pH7.8~8.0),分别于运转1、2h后各取样50ml(同时补加等量的溶出介质),得人工结肠溶出试液。将上述各溶出试液,经分离纯化得供试品溶液。选择黄芪(君药)中的黄芪甲苷累积释放百分率为检测指标,测定其累积溶出量。
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种类增塑剂黄芪甲苷体外累计释放百分率(%)
 
结果表明:以TRI为增塑剂,药物在人工肠液中泄露较多,黄芪甲苷累计释放率分别达到26.67%,而DEP和TEC相比,TEC虽然使药物在人工肠液中泄露较少,但在人工结肠液(1h)中包衣片的释药速度相对较慢;经综合考虑,选择DEP作为增塑剂,能较好地改善包衣膜性能,达到其增加结肠靶向释药性能的预期目的。
实施例8: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工艺
称取Eudragit S100 (尤特奇 S100)18.00g,DE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0.90g,滑石粉3.60g,加入85%乙醇搅拌均匀,制得包衣液,包衣液浓度为5%(g·mL-1)。将实施例4~6制得的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包衣参数为进风温度50℃,包衣液流速为0.5mL·min-1,雾化压力为0.1MPa,转速为15r·min-1,枪-床距离为15cm,喷枪对准片床偏上1/3处进行喷射,片床物料重量不低于400g,进行包衣,使包衣增重为5%,即制得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实施例9: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工艺
称取Eudragit S100 20.00g,DEP 4.00g,滑石粉4.00g,加入95%乙醇搅拌均匀,制得包衣液,包衣液浓度为6%(g·mL-1)。将实施4~6例制得的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包衣参数为进风温度60℃,包衣液流速为2.5mL·min-1,雾化压力为0.3MPa,转速为20r·min-1,枪-床距离为16cm,喷枪对准片床偏上1/6处进行喷射,片床物料重量不低于380g,进行包衣,使包衣增重7%,即制得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实施例10: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工艺
称取Eudragit S10035.00g,DEP3.50g,滑石粉7.00g,加入90%乙醇搅拌均匀,即得包衣液,包衣液浓度为7%(g·mL-1)。将实施例4~6制得的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包衣参数为进风温度70℃,包衣液流速为3.0mL·min-1,雾化压力为0.2MPa,转速为15r·min-1,枪-床距离为14cm,喷枪对准片床偏上1/2处进行喷射,片床物料重量不低于420g,进行包衣,使包衣增重10%,即制得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实施例8~10中增塑剂采用三乙酸甘油(TRI)、枸橼酸三乙酯(TEC)、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抗粘剂采用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也能达到与实施例8~10相似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1: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包衣辅料的筛选
配制含不同配比成膜剂的结肠靶向包衣液(见表3)。
表3 成膜剂不同配比包衣处方试验表
将实施例4~6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进行包衣(包衣增重3%),即制得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采用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XC溶出度测定法中第一法(桨法),对以上样品进行体外释放度评价。溶出介质:人工胃液(0.1mol·L-1盐酸溶液)1000ml、人工肠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人工结肠液(pH7.8-8.0磷酸盐缓冲液)1000ml。搅拌浆转速:150r·min-1;温度:370.5℃。
将制得的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投入溶出杯中,分别于人工胃液2h后,取样50ml,得人工胃液溶出试液,并弃去上述溶出杯中的溶液,立即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1000ml,分别在运转2、4h后各取样50ml(同时补加等量的溶出介质),得人工小肠溶出试液。弃去上述溶出杯中的溶液,立即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调节溶出液(pH7.8~8.0),分别于运转1、2h后各取样50ml(同时补加等量的溶出介质),得人工结肠溶出试液。将上述各溶出试液,经分离纯化得供试品溶液。选择黄芪(君药)中的黄芪甲苷累积释放百分率为检测指标,测定其累积溶出量。
测定结果(见表4): 
表4成膜剂不同配比的黄芪甲苷体外释放百分率(%)
结果表明:当Eudrgait S100 :EC为6:1时,其包衣膜对人工肠液的通过速率适中,以该处方包衣,药片在人工肠液4h后指标成分黄芪甲苷溶出度为44.09%,而在人工结肠液1h、2h后累计释放率分别可达到85.54%、95.44%。据此,选择Eudrgait S100与EC的配比为6:1。
实施例12: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工艺
称取Eudragit S100 7.37g,EC 1.23g,DEP 1.72g,滑石粉1.72g,加入95%乙醇搅拌均匀,即得包衣液,包衣液浓度为5%(g·mL-1)。将实施例4~6制得的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包衣参数为进风温度60℃,包衣液流速为1.5mL·min-1,雾化压力为0.2MPa,转速为20r·min-1,枪-床距离为16cm,喷枪对准片床偏上1/3处进行喷射,片床物料重量不低于380g,进行包衣,使包衣增重2%,即制得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实施例13: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工艺
称取Eudragit S100 14.73g,EC 2.46g,DEP 3.44g,滑石粉1.72g,加入85%乙醇搅拌均匀,即得包衣液,包衣液浓度为6%(g·mL-1)。将实施例4~6制得的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包衣参数为进风温度55℃,包衣液流速为2.0mL·min-1,雾化压力为0.1MPa,转速为15r·min-1,枪-床距离为15cm,喷枪对准片床偏上1/2处进行喷射,片床物料重量不低于420g,进行包衣,使包衣增重6%,即制得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实施例14: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工艺
称取Eudragit S100 9.77g,EC 1.63g,DEP 1.14g,滑石粉2.28g,加入90%乙醇搅拌均匀,即得包衣液,包衣液浓度为7%(g·mL-1)。将实施例4~6制得的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包衣参数为进风温度65℃,包衣液流速为2.5mL·min-1,雾化压力为0.3MPa,转速为10r·min-1,枪-床距离为15cm,喷枪对准片床偏上1/6处进行喷射,片床物料重量不低于400g,进行包衣,使包衣增重4%,即得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实施例12~14中增塑剂采用三乙酸甘油(TRI)、枸橼酸三乙酯(TEC)、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抗粘剂采用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也能达到与实施例12~14相似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5:以下通过初步药效学试验来证明本发明所制得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的药效。
实验动物选择及试验方法如下:
实验动物:ICR小鼠,体重18-20g,雌性,清洁级。
H22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无菌条件下,抽取接种7—10天的,肿瘤生长情况良好的腹水型BALB/c小鼠腹水,加入6倍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打,水平震摇以充分混匀。75%酒精消毒小鼠右前肢腋窝部位,每只皮下接种瘤细胞悬液0.2ml。
实验分组: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①模型对照组;②阳性对照组;③芪蟾消癥汤组;④芪蟾靶向片浸膏Ⅰ组(低剂量组);⑤芪蟾靶向片浸膏Ⅱ组(中剂量组);⑥芪蟾靶向片浸膏Ⅲ组(高剂量组)。
给药方法:①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0.4ml/只,每日一次;②阳性对照组 : 5—Fu组 腹腔注射5—Fu(批号1011093,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0.2ml/只,每日一次;③芪蟾消癥汤组:芪蟾消癥汤(水提液)8.4g·kg-1·d-1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④芪蟾靶向片浸膏Ⅰ组:灌服芪蟾靶向浸膏, 5.5g·kg-1·d-1,相当于成人临床剂量的2.5倍;⑤芪蟾靶向片浸膏Ⅱ组:灌服芪蟾靶向浸膏, 11g·kg-1·d-1,相当于成人临床剂量的5倍;⑥芪蟾靶向片浸膏Ⅲ组:灌服芪蟾靶向浸膏, 22g·kg-1·d-1,相当于成人临床剂量的10倍。
标本采集:给药10天,于停药次日(即接种第11天)称重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法收集血液于干净的Eppendof管中,4℃冰箱中放置12h,2000r/min离心20min,分离血清,血清存入1.5ml Eppendof管中,-20℃冰箱中保存,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并解剖全部小鼠,剥离皮下肿瘤组织,胸腺、脾,称重。统计并计算小鼠的抑瘤率、胸腺及脾的脏器指数。
实验结果:
(1)各实验组抑瘤率的比较
表5各实验组小鼠瘤重及抑瘤率比较(n=10 )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与5—Fu组比较,△P<0.05;与芪蟾消癥汤组比较,##P<0.01,#P<0.05。
结果显示,芪蟾消癥汤组、芪蟾靶向片浸膏3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2.06%、37.41%、33.21%、31.85%。结果提示:芪蟾靶向片浸膏各剂量组抑瘤效果优于芪蟾消癥汤组,尤以低剂量抑瘤率最为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Fu组,芪蟾消癥汤组,芪蟾靶向片浸膏3个剂量组的瘤重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芪蟾消癥汤组比较,芪蟾靶向片浸膏Ⅰ组、Ⅱ组的瘤重低于芪蟾消癥汤组(P<0.01、P<0.05),抑瘤效果明显优于芪蟾消癥汤组。
(2)各组脏器指数比较
表6各实验组小鼠脏器指数比较(n=10,)
与5—Fu比较,**P<0.01,*P<0.05
表6结果所示:与模型对照组,芪蟾消癥汤组、芪蟾靶向片浸膏各组比较,5—Fu组胸腺指数、脾指数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芪蟾消癥汤组及芪蟾靶向片浸膏各剂量组的胸腺指数,脾指数增加。
(3)各组小鼠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比较
表7芪蟾靶向片(浸膏)对H22荷瘤小鼠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n=10, )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5—Fu比较,△P<0.05 ,△△<0.01。
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芪蟾靶向片浸膏的3个剂量组均有提高H22荷瘤小鼠的IFN-γ,TNF-α活性,以芪蟾靶向浸膏Ⅰ组尤为显著(P<0.05),表明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上述结果表明,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浸膏)制备工艺可行,并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增效减毒等作用。其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安全用药剂量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Claims (12)

1.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处方的配比称取黄芪12~30份、生地6~15份、干蟾皮3~9份和苦参6~15份;
2)分别提取各原药材中的有效部位,经混合,得到混合浸膏;
3)按混合浸膏、填充剂、助流剂的重量比145.0~160.0:261~288:2.03~2.24称取辅料,将填充剂加入到混合浸膏中,制软材,过14~18目筛,得湿颗粒,50~60℃干燥,12~65目整粒,得干颗粒,加入助流剂,调节压力至95.00~120.00 N·cm-2,压制成直径为8.5~10.5mm,厚度为4.0~5.0mm的潜弧片,并且控制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在65~70%±1%,即得芪蟾素片;
4)按成膜剂、增塑剂、抗粘剂重量比10.0~35.0:0.50~7.00:2.00~7.00称取辅料,得到包衣液,再将芪蟾素片进行包衣处理,得到治疗结肠癌的pH依赖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5)按成膜剂、增塑剂、抗粘剂重量比5.0~20.0:1.00~4.00:1.00~4.00称取辅料,得到包衣液,再将芪蟾素片进行包衣处理,得到治疗结肠癌的pH-时滞结合型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所述的步骤4)、步骤5)中将称取的成膜剂溶于85~95%乙醇,加入增塑剂、抗粘剂混匀,再加入85~95%乙醇使包衣液浓度达5~7%g·mL-1,即得包衣液;将芪蟾素片置包衣锅内,喷入包衣液,包衣参数为进风温度30~70℃,包衣液流速为0.5~4.0mL·min-1,雾化压力为0.1~0.3MPa,转速为10~25r·min-1,枪-床距离为14~16cm,喷枪对准片床偏上1/6~1/2处进行喷射,片床物料重量不低于380~420g,进行包衣,使包衣增重3~10%,即得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混合浸膏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黄芪中加6~10倍70%~9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A,提取液A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1,即得黄芪醇提浓缩液;
2)生地和黄芪药渣中加6~10倍水,煎煮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B,提取液B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70%,静置24~48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Ⅰ,挥去乙醇后加水至药液比为1:0.5~1,再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70%,静置24~48小时后,抽滤,得粗多糖Ⅱ;
3)干蟾皮中加8~12倍70%~9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乙醇提取液得到提取液C,提取液C经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1,即得干蟾皮醇提浓缩液;
4)苦参中加6~10倍水,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提液得到提取液D,提取液D经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70%,静置24~48小时后,抽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至料液比为1:0.5~1,即得苦参浓缩液;
5)将黄芪醇提浓缩液、干蟾皮醇提浓缩液、苦参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40的浸膏,即得到浸膏Ⅰ;
6)将粗多糖Ⅱ与浸膏Ⅰ混合均匀作为混合浸膏备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填充剂为淀粉、乳糖、糖粉、糊精和微晶纤维素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填充剂为淀粉和糊精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助流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助流剂为硬脂酸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成膜剂为尤特奇 S1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成膜剂为尤特奇S100或乙基纤维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步骤5)中增塑剂为三乙酸甘油、枸橼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步骤5)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步骤5)中抗粘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步骤5)中抗粘剂为滑石粉。
CN201210106336.7A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846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336.7A CN102846816B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336.7A CN102846816B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6816A CN102846816A (zh) 2013-01-02
CN102846816B true CN102846816B (zh) 2014-10-15

Family

ID=47394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6336.7A Active CN102846816B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6816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6816A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1079B (zh) 一种清热止痛消瘤中药组合物
CN1994455A (zh) 治疗癌症的中药肠溶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48B (zh) 一种辅助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90025B (zh) 一种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950B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10772564A (zh) 一种具有调节抑郁情绪作用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中药制剂
CN111375035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肠溶制剂的制备及应用
CN103585341B (zh) 一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728A (zh) 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816B (zh)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芪蟾口服结肠靶向片的制备方法
CN106138164A (zh) 一种具有调血脂功能的中药复方制剂
WO2021169682A1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74388B (zh) 一种改进的仙蟾片药物处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404867A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
CN1205993C (zh) 一种治疗肿瘤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2897A (zh)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4707126A (zh) 一种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性肺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04128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中药组成及制备工艺
CN102406869B (zh) 护肠清毒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3333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13975A (zh)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43945A (zh)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组合物、滴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727B (zh) 具有抗食道癌活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00749A (zh) 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CN103301218A (zh) 用于治疗结肠癌及预防转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