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6866B -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36866B CN102836866B CN201210326709.1A CN201210326709A CN102836866B CN 102836866 B CN102836866 B CN 102836866B CN 201210326709 A CN201210326709 A CN 201210326709A CN 102836866 B CN102836866 B CN 1028368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rine
- closet
- seal cover
- solid
- ight s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10000002700 Urin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0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10000003608 Fece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2550 fec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41000628997 Flo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1068 loa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6110 Urine recove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1877 deodori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10000000515 Tooth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943 smel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60005356 Urokinas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9
- 102000003990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9
- 108090000435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06010051820 Sord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790 di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337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urea Chemical compound NC(N)=O XSQUKJJJFZCRT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12 flou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12 virolog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202 carb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872 defe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895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772 Blood Platele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89523 Coregonus arted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88598 Enzym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790 Enzym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4190 Enzym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50003499 FIBRIN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BWGVNKXGVNDBDI-UHFFFAOYSA-N Fibrin Chemical compound CNC(=O)CNC(=O)CN BWGVNKXGVNDB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9123 Fibr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73385 Fibr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12952 Fibrinogen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8946 Fibrinoge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49003 Fibrinoge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19698 Fibrinogen containing hemostatics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88842 Fibrinolys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56 HOTAI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13566 Plasminoge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51456 Plasminoge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33 catalytic pyr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4 chron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59 degra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s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01501 fibrinolysin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80 fibrinoly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27 fibrinoly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64 neutr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18 nitrogen fert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97 nutrie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32 reaction spe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37 thromboly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148471 unidentified anaerobic bacter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5 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液分离便器和包括该固液分离便器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固液分离便器包括面板和便器本体,面板中部开设有便位孔,便器本体形成尿液收集腔和粪便收集腔,尿液收集腔和粪便收集腔沿面板的纵向方向前后布置;尿液收集腔和所述粪便收集腔位于所述便位孔的下方,且均与所述便位孔相对。本发明通过便器本体形成的尿液收集腔和粪便收集腔,并将尿液收集腔和粪便收集腔沿面板的纵向方向前后布置,利用前端布置的尿液收集腔收集尿液,利用后端布置的粪便收集腔收集粪便,有效避免了尿液和粪便在便器本体内混合,从而实现了尿液和粪便的分离回收,进而为实现对粪便和尿液分别回收再利用,为实现充分利用粪便和尿液的价值提供了前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厕所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便器在使用者排放粪便过程中,便器内的粪便与尿液通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形成粪尿混合物,然后统一冲水对粪尿混合物进行清理,最后将粪尿混合物进行统一处理。
目前常见的对粪尿混合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采用生物技术,利用厌氧菌对粪尿混合物进行沉淀分散获得液体,再将该液体经过净化槽的过滤、脱色和三次曝气处理,达到国家城市中水标准;其实现了对粪尿混合物中的液体的回收再利用。
2、塑料打包免冲技术,其利用塑料袋将排泄物包裹起来,然后统一运走进行填埋处理,使得粪尿混合物中的成分进入土壤,成为养料,但由于塑料袋在土壤中很难被降解,也就导致了粪尿混合物很难进入土壤,因此很难发挥粪尿混合物的养料作用。
但在粪尿混合物中,粪便是植物生长的最环保、最丰富的养料,而尿液中含有尿素,而尿素也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其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采用上述两种粪尿混合物的处理方法,都只是针对粪尿混合物进行处理,并不能将粪便和尿液进行有效地分离,并分别回收、再利用,因此未能充分利用粪便和尿液的价值。
因此,现有的粪尿混合物的处理方法很难充分利用粪便和尿液的价值,不能对粪便和尿液做到充分地资源化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分离便器,利用该便器可实现粪便和尿液的分离回收,为实现对粪便和尿液分别回收再利用提供前提,进而为实现充分利用粪便和尿液的价值提供前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分别对粪便和尿液进行处理、再利用,对粪便和尿液做到充分地资源化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固液分离便器,包括面板和便器本体,所述面板中部开设有便位孔,所述便器本体形成尿液收集腔和粪便收集腔,所述尿液收集腔和所述粪便收集腔沿所述面板的纵向方向前后布置;所述尿液收集腔和所述粪便收集腔位于所述便位孔的下方,且均与所述便位孔相对。
可选的,所述尿液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尿液排放口,所述尿液排放口与尿液排放管相连,所述尿液排放口处设置有网罩。
可选的,所述粪便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粪便排放口,所述粪便排放口处设置有便器用密封盖装置;
所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包括承载板、密封盖板和驱动装置;
所述承载板的一表面与所述粪便排放口相连,所述承载板的另一表面与粪便排放管相连,所述承载板上形成有排放孔;所述粪便排放口通过所述排放孔与所述粪便排放管相通;
所述密封盖板的延展平面与所述承载板的延展平面相平行;
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承载板铰接相连,且形成的铰接轴线与所述承载板的延展平面相垂直;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密封盖板旋转,并使所述密封盖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所述密封盖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盖板的一表面与所述排放孔相对,所述排放孔封闭;所述密封盖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排放孔敞开。
可选的,所述尿液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尿液排放口,所述尿液排放口与尿液排放管相连;
所述粪便收集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尿液回收管,所述尿液回收管一端与所述粪便收集腔的空腔相通,且所述尿液回收管与所述粪便收集腔相连的位置位于所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的上方;
所述尿液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尿液排放管相连,且所述尿液回收管与所述粪便收集腔相连的位置高于所述尿液回收管与所述尿液排放管相连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还包括工作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工作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工作感应器将检测到的便器使用状态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便器使用状态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可选的,所述工作感应器的数量为三个;
其中,两个所述工作感应器沿所述面板的横向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便位孔的两侧;
另一个所述工作感应器沿所述面板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便位孔的后部。
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固液分离便器,还包括粪便处理装置和尿液处理装置;
所述粪便收集腔的底部的粪便排放口通过粪便排放管与所述粪便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尿液收集腔的底部的尿液排放口通过尿液排放管与所述尿液处理装置相连。
可选的,所述粪便处理装置包括破碎机、搅拌机和热解反应仓;
所述破碎机内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破碎机转轴,且所述破碎机转轴设置在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破碎机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破碎齿,且相邻两个所述破碎机转轴上的所述破碎齿相互啮合,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搅拌机的中部设置有搅拌机转轴,且所述搅拌机转轴位于所述搅拌机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搅拌机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刀片,所述搅拌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热解反应仓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热解反应仓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热解转鼓,且相邻两个所述热解转鼓的外周面外切贴合;所述热解转鼓之间相贴合处位于所述热解反应仓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热解反应仓内设置有对所述热解转鼓加热的加热装置;
所述热解反应仓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臭气处理装置相连。
可选的,所述尿液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尿液灭菌箱和至少一个尿液储存罐;
所述尿液灭菌箱的进液口与尿液收集装置的出液口相通,所述尿液灭菌箱的出液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尿液储存罐的进液口相通;
所述尿液灭菌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远红外加热管;
所述尿液灭菌箱和所述尿液储存罐上部均开设有与罐内空腔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臭气处理装置相连。
可选的,所述臭气处理装置包括除臭塔和活性碳装置;
所述除臭塔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进气道与出气口相通,所述活性碳装置位于所述进气道中;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道相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活性碳装置所在位置之间;
所述第一进气口分别与粪便处理装置中的热解反应仓以及尿液处理装置中的尿液灭菌箱和尿液储存罐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空气源相通;
或者,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空气源相通,所述第二进气口分别与粪便处理装置中的热解反应仓以及尿液处理装置中的尿液灭菌箱和尿液储存罐连通。
可选的,还包括一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粪便处理装置上的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尿液处理装置上的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臭气处理装置上的第三传感器、后台控制器和显示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所述粪便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控制器;
所述第二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所述尿液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控制器;
所述第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所述臭气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控制器;
所述后台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粪便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所述尿液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和所述臭气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传送给所述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将收到的运行信息显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便器,通过便器本体形成的尿液收集腔和粪便收集腔,并将尿液收集腔和粪便收集腔沿面板的纵向方向前后布置,利用前端布置的尿液收集腔收集尿液,利用后端布置的粪便收集腔收集粪便,有效地降低了尿液和粪便在便器本体内混合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尿液和粪便分离量,进而为实现对粪便和尿液分别回收再利用提供前提,进而为实现充分利用粪便和尿液的价值提供前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尿液收集腔的底部设置尿液排放口,并通过与尿液排放口相连的尿液排放管将尿液排放,同时在尿液排放口处设置网罩,起到了过滤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一些掉落物体(如硬币、手纸等)进入尿液排放管,从而保证了尿液收集腔将收集到的尿液进行排放,防止堵塞情况的发生。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粪便收集腔的底部的粪便排放口处设置便器用密封盖装置,实现了只有在排便时,便器用密封盖装置才会开启,有效地将粪便排放口进行封闭,从而防止臭气的挥发,避免臭气对空气的污染。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粪便收集腔和尿液排放管之间设置一连通的尿液回收管,且尿液回收管与粪便收集腔相连的位置高于尿液回收管与尿液排放管相连的位置,使得粪便收集腔内收集到尿液但没有收集到粪便时,便器用密封盖装置没有开启,从而尿液可从尿液回收管流入尿液排放管中进行排放,充分保证了对尿液的回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其通过固液分离便器实现了前期对粪便和尿液进行回收,为充分利用粪便和尿液的价值提供了前提;然后利用粪便排放口将收集到的粪便送入粪便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利用尿液排放管将收集到的尿液送入尿液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粪便和尿液分别进行处理、再利用,进而对粪便和尿液做到充分地资源化处理。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粪便处理装置包括破碎机、搅拌机和热解反应仓,其通过破碎机先将粪便进行初次破碎并供以搅拌机,然后通过搅拌机将粪便高速搅拌、破碎处理,进而使得粪便进一步分散、细化,最后通过热解反应仓对粪便进行消灭细菌、病毒的处理,并将粪便最终处理成无害化的有机肥料;其利用热解反应仓中的加热装置对粪便进行消灭细菌、病毒的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处理周期短、系统体积小、耗能小,并且处理后的粪便利用率高,进而实现了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处理;其将粪便有效的转换为可安全使用的植物养料,最终实现了对粪便的资源化处理。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尿液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尿液灭菌箱和至少一个尿液储存罐,其通过尿液灭菌箱与尿液收集装置相连,从而将回收的尿液送入尿液灭菌箱中,并通过尿液灭菌箱内设置的远红外加热管对尿液进行加热,使尿液温度升高,使尿液中携带的细菌至少部分失去活性,然后再将尿液送入尿液储存罐中进行回收、储存,为利用尿液施肥提供前期准备,减少尿液中细菌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最终实现对尿液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热解反应仓、尿液灭菌箱和尿液储存罐上均设置排气口,并将排气口与臭气处理装置相连,臭气处理装置包括除臭塔和活性碳装置,其通过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相配合,利用其中一个进气口向进气道中通入臭气,同时利用另一个进气口向进气道中通入空气,以使得通入的空气与臭气混合,降低臭气的浓度(即减小臭气中承臭物质的密度),从而实现对臭气进行曝气、稀释;稀释后的形成的低浓度的臭气通过进气道中的活性碳装置,活性碳装置能够对低浓度的臭气进行过滤,即对臭气中的承臭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对臭气进行处理;进而有效地保证了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产生的臭气得到处理,避免了臭气对空气的污染,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环保。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监控系统,并将监控系统中的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粪便处理装置上、尿液处理装置上和臭气处理装置上;并将传感器收集到的粪便处理装置、尿液处理装置和臭气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发送至后台控制器,并最终在显示器上显示;从而实现了对固液分离处理系统的远程监控,使其自动化程度更高,减少了设备操控人员,降低了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便器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便器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便器中一种便器用密封盖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便器中另一种便器用密封盖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粪便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粪便处理装置的后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粪便处理装置中的输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粪便处理装置中的输料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粪便处理装置中热解反应仓采用微波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尿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尿液处理装置中制冷循环系统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臭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臭气处理装置中采用双循环回路的制冷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中粪便处理装置和尿液处理装置共用臭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固液分离便器;
11-面板,111-便位孔;
12-便器本体,121-尿液收集腔,122-粪便收集腔;
13-尿液排放口;14-尿液排放管;15-网罩;16-粪便排放口;17-粪便排放管;18-尿液回收管;19-工作感应器;
2-粪便处理装置;
21-破碎机,211-破碎机转轴,212-破碎齿,213-联轴器,214-破碎电机;
22-搅拌机,221-搅拌机转轴,222-搅拌刀片,223-搅拌机电机;
23-热解反应仓,231-热解转鼓,232-远红外加热管,233-拨料破碎器,
234-热解转鼓电机,235-链轮,236-链条,237-刮板,238-给料凸轮,239-微波加热器;
24-螺旋出料器,241-壳体,242-螺旋杆;
25-输料器,251-箱体,252-传送装置;
26-储料仓;
3-尿液处理装置;
31-尿液灭菌箱;
311-第一尿液灭菌箱,3111-第一进液管,3112-第一出液管,3113-第一开关阀,3114-第二开关阀;
312-第二尿液灭菌箱,3121-第二进液管,3122-第二出液管,3123-第三开关阀,3124-第四开关阀;
32-尿液储存罐;33-安全阀;34-液位显示器;35-报警器;
36-制冷循环系统;
3601-压缩机,3602-散热器,3603-节流器,3604-蒸发吸热器,3605-冷却剂储藏罐,3606-制冷管,3607-第一管道,3608-第二管道,3609-循环泵,3610-干燥过滤器,3611-温度开关;
4-臭气处理装置;
41-除臭塔,411-第一进气口,412-第二进气口,413-出气口,414-进气道,415-臭气引风机,416-空气引风机,417-集水槽,418-排水口,419-排水阀门;
42-活性碳装置;43-储水罐,431-加热棒;
5-便器用密封盖装置;
51-承载板,511-排放孔,512-密封圈;
52-密封盖板,521-盖板,522-旋臂;
53-驱动装置,531-从动齿轮,532-主动齿轮,533-电机,534-齿轮,535-齿条,536-动力装置;
6-排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便器,包括面板11和便器本体12,面板11中部开设有便位孔111,便器本体12形成尿液收集腔121和粪便收集腔122,尿液收集腔121和粪便收集腔122沿面板11的纵向方向前后布置;尿液收集腔121和粪便收集腔122位于便位孔111的下方,且均与便位孔111相对。
其中,便器本体12形成的尿液收集腔121和粪便收集腔122,并将尿液收集腔121和粪便收集腔122沿面板11的纵向方向前后布置,利用前端布置的尿液收集腔121收集尿液,利用后端布置的粪便收集腔122收集粪便,有效地减少了尿液和粪便在便器本体12内混合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尿液和粪便的分离量,进而为实现对粪便和尿液分别回收再利用,实现充分利用粪便和尿液的价值提供了前提。
本实施例中,尿液收集腔121内收集到尿液后,需将尿液尽快排放至存储尿液的设备中,从而防止尿液收集腔121中收集的尿液溢出;因此,可在尿液收集腔121的底部设置有尿液排放口13,尿液排放口13与尿液排放管14相连,通过尿液排放管14将尿液收集腔121内收集的尿液尽快排放;同时,由于人们在使用固液分离便器1时,时常会有杂物(如硬币、手纸、钥匙甚至是手机等)掉落的情况发生,如果杂物掉入到尿液收集腔121内,会造成尿液收集腔121堵塞,从而使得尿液收集腔121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还可在尿液排放口13处设置有网罩15,起到过滤的作用,有效的防止一些掉落的杂物进入尿液排放管14,从而保证了尿液收集腔121将收集到的尿液进行排放,防止堵塞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由于粪便收集腔122收集到粪便后,需将粪便尽快排放掉,从而防止粪便在粪便收集腔122内堆积;因此,可在粪便收集腔122的底部设置有粪便排放口16,并通过粪便排放口16将粪便经过粪便排放管17尽快排放;同时,如果粪便排放口16为敞开状态,粪便排放管17内的臭气会通过粪便排放口16散发至空气中,从而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为了有效的避免粪便排放管17内的臭气散发至空气中;因此,还可在粪便排放口16处设置有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
如图3和图4所示,提供第一种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包括承载板51、密封盖板52和驱动装置53。承载板51的一表面与粪便排放口16相连,承载板51的另一表面与粪便排放管17相连,承载板51上形成有排放孔511;粪便排放口16通过排放孔511与粪便排放管17相通。密封盖板52的延展平面与承载板51的延展平面相平行。密封盖板52与承载板51铰接相连,且形成的铰接轴线与承载板51的延展平面相垂直。驱动装置53驱动密封盖板52旋转,并使密封盖板5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密封盖板52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盖板52的一表面与所述排放孔511相对,排放孔511封闭;密封盖板52处于第二位置时,排放孔511敞开(如图3中所示)。
其将密封盖板52铰接在承载板51上,然后通过驱动装置53驱动密封盖板52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密封盖板52移至排放孔511的上方位置或移开排放孔511的上方位置,进而完成对排放孔511的封闭或敞开,最终实现对排放孔511的密封;其整体结构相对简单,利于制造、安装,同时,采用旋转方式移动密封盖板52,其位移准确性高,可对密封盖板52的位移做到精确控制,使得密封盖板52移动到排放孔511的上方位置时,密封盖板52对排放孔511实现完全封闭,因此可有效保证对排放孔511的密封效果,进而对与排放孔511相连的粪便排放口16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
上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中,为了便于密封盖板52对排放孔511进行封闭,可将密封盖板52制作成两个部分,具体为盖板521和旋臂522;其中,盖板521的形状与排放孔511的横截面相同,但尺寸略大于排放孔511的尺寸,从而保证对排放孔511的封闭效果,再将盖板521的一侧面与旋臂522的一端相连,然后将旋臂522的另一端与承载板51铰接相连;采用这种设计,在满足密封盖板52对排放孔511密封效果的同时,可尽量减少密封盖板52制作所用的材料,降低成本。
其中,为了保证盖板521和旋臂522连接的强度,可将盖板521和旋臂522制成一体结构,从而可以有效保证盖板521和旋臂522连接部的结构强度。
同时,为了盖板521和旋臂522的制作生产方便,也可将盖板521和旋臂522单独制作,然后将盖板521和旋臂522焊接相连,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盖板521和旋臂522的制作效率,便于生产。
上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中,为了保证密封盖板52对排放口的密封效果,就需要对密封盖板52旋转位移量做到准确控制,即保证密封盖板52旋转一定位移后,正好达到排放孔511的正上方,并对排放孔511进行完全的封闭;因此驱动装置53可采用齿轮传动,即驱动装置53包括从动齿轮531、主动齿轮532和电机533;主动齿轮532安装在电机533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531与密封盖板52固接,且从动齿轮531的旋转中心线与密封盖板52和承载板51形成的铰接轴线重合;从动齿轮531与主动齿轮532啮合;其通过电机533带动主动齿轮532,并通过从动齿轮531的跟转最终带动密封盖板52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密封盖板52实现旋转位移;其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带动密封盖板52进行旋转,可有效地提高对密封盖板52旋转位移量的准确控制,进而保证密封盖板52对排放孔511的密封效果。
上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密封盖板52对排放孔511的密封效果,还可在排放孔511的周面处设置有密封圈512,通过密封圈512来添堵密封盖板52和排放孔511之间的缝隙,进而提高密封的效果;其中优选的,密封圈512为橡胶密封圈512。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还可提供第二种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第二种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与上述的第一种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相通部分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就不同部分进行描述。
由于一些便器设置的地方,其周围环境就具备充足的气压或液压可作为驱动装置53的动力源,例如在火车上就有充足的气体可作为动力源,但采用气压或液压作为动力源时,动力装置536只能进行水平的往复运动;同时还需要保证密封盖板52对排放口的密封效果,对密封盖板52旋转位移量做到准确控制;因此驱动装置53可采用齿轮、齿条传动,即驱动装置53包括齿轮534、齿条535和动力装置536;齿轮534与密封盖板52固接,且齿轮534的旋转中心线与密封盖板52和承载板51形成的铰接轴线相重合;齿轮534与齿条535啮合,齿条535与所述动力装置536相连;其通过动力装置536带动齿条535往复运动,然后带动齿轮534的跟转,并最终带动密封盖板52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密封盖板52实现旋转位移;其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的方式带动密封盖板52进行旋转,可有效地提高对密封盖板52旋转位移量的准确控制,进而保证密封盖板52对排放孔511的密封效果。
其中动力装置536可为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的外端与齿条535的相连,利用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齿条535实现往复运动。
其中动力装置536还可为气压缸,气压缸的活塞杆的外端与齿条535的相连,利用气压缸的活塞杆带动齿条535实现往复运动。
通过采用齿轮、齿条传动的驱动装置53,可充分利用周围已有的动力源对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进行驱动,有效地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本实施例中,由于一些使用者使用固液分离便器1进行小便,即站在固液分离器的面板11的前端,然后向粪便收集腔122内小便,从而会造成粪便收集腔122内收集到尿液,对粪便收集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尿液的浪费;因此在尿液收集腔121的底部设置有尿液排放口13,尿液排放口13与尿液排放管14相连的同时,还可在粪便收集腔122的侧壁上设置有尿液回收管18,并将尿液回收管18一端与粪便收集腔122的空腔相通,且尿液回收管18与粪便收集腔122相连的位置需位于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的上方;尿液回收管18的另一端与尿液排放管14相连,且尿液回收管18与粪便收集腔122相连的位置高于尿液回收管18与尿液排放管14相连的位置;这样一来,就可在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关闭的情况下,将粪便收集腔122内收集到的尿液通过尿液回收管18流入尿液排放管14中,进而实现对粪便收集腔122内的尿液进行回收,充分保证了对尿液的回收。
本实施例中,当使用者在向粪便收集腔122内小便时,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中的密封盖板需将排放孔封闭,从而利用粪便收集腔122对尿液进行收集,并通过尿液回收管18使尿液流入尿液排放管14中;当使用者须使用固液分离便器1排便时,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中的密封盖板需移开排放孔,使得排放孔敞开;为了使得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的开闭实现自动化控制;因此,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还包括工作感应器19和控制器,工作感应器19设置在面板11上;工作感应器19将检测到的便器使用状态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便器使用状态信号控制驱动装置运行,从而实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的开闭。
优选的,在面板11上可设置三个工作感应器19的;其中,两个工作感应器19沿面板11的横向方向分别设置在便位孔111的两侧;另一个工作感应器19沿面板11的纵向方向设置在便位孔111的后部;这样一来,当使用者在向粪便收集腔122内小便时,其会站在固液分离器的面板11的前端,因此至多只能触发便位孔111两侧的工作感应器19,而不能触发第三个工作感应器19,因此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中的密封盖板不会打开,排放孔为封闭状态,此时利用粪便收集腔122对尿液进行收集,并通过尿液回收管18使尿液流入尿液排放管14中;当使用者正常使用固液分离便器1时,其会同时触发三个工作感应器19,因此便器用密封盖装置5中的密封盖板会打开,排放孔为敞开状态,此时利用粪便收集腔122对粪便进行收集并排放;进一步优选的,工作感应器19为红外感应器。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固液分离便器1,还包括粪便处理装置2和尿液处理装置3;
粪便收集腔122的底部的粪便排放口16通过粪便排放管17与粪便处理装置2相连,尿液收集腔121的底部的尿液排放口13通过尿液排放管14与尿液处理装置3相连。
其通过固液分离便器1实现了前期对粪便和尿液进行回收,为充分利用粪便和尿液的价值提供了前提条件;然后利用粪便排放口16将收集到的粪便送入粪便处理装置2中进行处理,利用尿液排放管14将收集到的尿液送入尿液处理装置3中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粪便和尿液分别进行处理、再利用,进而对粪便和尿液做到充分地资源化处理。
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和图11所示,粪便处理装置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破碎机21、搅拌机22和热解反应仓23;
破碎机21内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破碎机转轴211,且破碎机转轴211设置在破碎机21的进料口的下方,破碎机转轴211上设置有若干个破碎齿212,且相邻两个破碎机转轴211上的破碎齿212相互啮合,破碎机21的出料口与搅拌机22的进料口相连;搅拌机22的中部设置有搅拌机转轴221,且搅拌机转轴221位于搅拌机22的进料口的下方,搅拌机转轴221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刀片222,搅拌机22的出料口与热解反应仓23的进料口相连;热解反应仓23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热解转鼓231,且相邻两个热解转鼓231的外周面外切贴合;两个热解转鼓231的相接处位于热解反应仓23的进料口的下方;热解反应仓23内设置有对热解转鼓加热的加热装置。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粪便处理装置2通过破碎机21先将粪便进行初次破碎并供以搅拌机22,然后通过搅拌机22将粪便高速搅拌、破碎处理,进而使得粪便进一步分散、细化,最后将分散、细化后的粪便送入热解反应仓23中,利用相邻两个热解转鼓231中间的缝隙对分离后的粪便进行挤压并形成薄片状,使得粪便中夹杂的细菌和病毒迅速暴漏在灭活环境中,并通过通过热解反应仓23中的加热装置对热解转鼓231进行加热,利用热解转鼓231的高温消灭粪便中的细菌、病毒,并将粪便最终处理成无害化的有机肥料;其利用热解反应仓23对粪便进行消灭细菌、病毒的处理,从而实现了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处理周期短、系统体积小,处理后的粪便利用率高,进而实现了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处理;其将粪便有效的转换为可安全使用的植物养料,最终实现了资源化处理。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破碎机21内设置的破碎机转轴211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破碎机转轴211并排设置,且两个破碎机转轴211上的破碎齿212相互啮合,通过两个破碎机转轴211上的破碎齿212将粪便进行初次破碎;进一步优选的,破碎齿212啮合处的缝隙应保证小于等于2毫米,这样一来,当有其他物体(如硬币、钥匙甚至是手机等,都有可能在方便是不慎掉入便池中,从而进入到破碎机21中)进入到破碎机21时,由于破碎齿212的啮合缝隙较小,因此不会将掉落的物体进行破碎,同时掉落的物体也不会卡住破碎机21,从而使得破碎机21还可以起到隔离网的作用,在保证财物不受损失的同时,保证了破碎机21的正常运转,同时又很好的保护了搅拌机22和热解反应仓23等设备的安全,避免设备不必要的损坏。同时,为了减少电机的设置,从而实现减少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处理,因此可在破碎机21处设置一个破碎电机214,具体安装结构为:两个破碎机转轴211的一端分别伸出至破碎机21的壳体的外侧;两个破碎机转轴211的伸出壳体的部分分别设置有齿轮,且两个齿轮相互啮合,并且其中的一个破碎机转轴211通过联轴器213与破碎机电机相连;进而使得一个破碎电机214带动两个破碎机转轴211工作,实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减少了资源消耗。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搅拌机转轴221的一端伸出至搅拌机22的壳体的外侧,且搅拌机转轴221的伸出部分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搅拌机电机223相连,从而通过搅拌机电机223带动搅拌机转轴221快速旋转,从而实现对粪便的高速搅拌、破碎处理,进而使得粪便进一步分散、细化;进一步的,搅拌机22的出料口与热解反应仓23的进料口相连,而在热解反应仓23中,对粪便实现强制热解、烘干反应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因此需在搅拌机22的出料口处设置定量行程开关,使得搅拌机22中分离后的粪便定量供给至热解反应仓23中进行热解、烘干,从而保证热解反应仓23中的反应充分,以确保粪便中夹杂的细菌和病毒被消灭。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热解反应仓23内设置的加热装置可为远红外加热管232,且红外加热管232设置在热解转鼓231内,且两个热解转鼓231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远红外加热管232;其中,为了保证热解转鼓231有效的杀灭粪便中的细菌和病毒,同时又保证热解反应仓23的反应效率,因此优选的,可在每个热解转鼓231中均设置有三个远红外加热管232,从而在保证杀灭粪便中的细菌和病毒的同时,有效的提高热解反应仓23的工作效率,从而避免反应物料在热解反应仓23中的堆积,影响热解反应仓23的工作效果。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热解反应仓23内设置的加热装置还可为微波加热器239,且微波加热器239设置在热解反应仓23的壳体的内壁上,如图11所示;从而通过微波加热器239对热解反应仓23内的热解转鼓231的外表面直接进行加热,同时为了提高热解转鼓231的加热效果,采用微波加热器239加热时,热解转鼓231优选为陶瓷转鼓。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热解反应仓23中的热解转鼓231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且两个热解转鼓231的外周面外切贴合;为了有效提高热解反应仓23中的热解反应速度,因此可将两个热解转鼓并排设置在热解反应仓23内,且两个热解转鼓231之间相贴合处位于热解反应仓23的进料口的正下方,这样一来,在搅拌机22中分离后的粪便进入热解反应仓23后,第一时间与热解转鼓231的表面相接触,并利用两个热解转鼓231中间的缝隙对分离后的粪便进行挤压并形成薄片状,使得粪便中夹杂的细菌和病毒迅速暴漏在灭活环境中,具有:受热面积大、热传导快、穿透力强等优点,从而提高热解反应仓23的工作效率。
热解反应仓23中粪便经过热解转鼓231后,便会堆积在热解反应仓23的底部,由于不能有效的保证粪便经过一次热解转鼓231就能够将其中的细菌和病毒全部杀灭,同时为了让热解反应仓23中的粪便能够实现充分热解,因此可在两个热解转鼓231的外侧均设置一个拨料破碎器233,具体的,拨料破碎器233包括旋转轴和拨料板,旋转轴安装在热解反应仓23的壳体上,拨料板一端与旋转轴固定,另一端沿旋转轴径向方向向外伸出;使用时,利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拨料板将将热解反应仓23中堆积的粪便粉末物质进行旋转拨料,从而让热解反应仓23中的粪便都能够充分的与热解转鼓231相接触,从而提高热解转鼓231消灭细菌、病毒的效果;进一步优选的。还可在热解转鼓231上设置有给料凸轮238,用于将热解反应仓23中的粪便粉末向热解转鼓231上进行给料。
同时,为了减少电机的设置,从而实现减少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处理,因此可在热解反应仓23处设置一个热解转鼓电机234,具体安装结构为:两个热解转鼓23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两个转轴分别伸出至热解反应仓23的壳体的外侧,且两个转轴的伸出的部分分别设置有齿轮,且这两个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拨料破碎器233的旋转轴的一端伸出至热解反应仓23的壳体的外侧,并在伸出的部分上设置有齿轮,该齿轮与一个热解转鼓231上的转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两个热解转鼓231中的一个通过齿轮与热解转鼓电机234相连;进而使得一个热解转鼓电机234带动两个热解转鼓231和两个拨料破碎器233工作,实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减少了资源消耗。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由于在搅拌机22中分离后的粪便进入热解反应仓23后,第一时间与热解转鼓231的表面相接触,并利用两个热解转鼓231中间外周面外切贴合处的缝隙对分离后的粪便进行挤压并形成薄片状,使得粪便中夹杂的细菌和病毒迅速暴漏在灭活环境中,但同时也会造成粪便贴合在热解转鼓231的外表面上,使得热解转鼓231不能与热解反应仓23中的粪便进行充分接触,从而造成热解效果不理想;因此,热解反应仓23内相对于热解转鼓231还设置有刮板237,刮板237的一端铰接在热解反应仓23的壳体上,刮板237的另一端向热解转鼓231伸出刮削部,且伸出方向与热解转鼓231的旋转方向相对,刮削部抵靠在热解转鼓231的外表面上,具体的,两个热解转鼓231分别设置有一个刮板237;这样一来,热解转鼓231在旋转过程中,刮板237就可对热解转鼓231的外表面进行清理,从而实现脱料、除垢的作用,同时保证了热解转鼓231与热解反应仓23中的粪便进行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热解转鼓231消灭细菌、病毒的效果。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由于在热解反应仓23中,最后会将粪便加热、烘干呈粉状物质,其在出料时,很难保证出料稳定,且极易造成堵塞,如果出料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一定的粉尘污染,因此,可在热解反应仓23底部设置一个螺旋出料器24,具体的,螺旋出料器24包括壳体241和螺旋杆242,螺旋杆242设置在壳体241内,壳体241形成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位于壳体241的顶部,出料口与螺旋杆242的旋出方向相对;热解反应仓23的出料口与螺旋出料器24的进料口相连,这样一来,通过螺旋出料器24中的螺旋杆242的旋转,可将热解反应仓23中生成的粉状物质更好的螺旋送出,并最终通过壳体241上设置的出料口进行出料,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粉状物质在出料时发生堵塞的问题。同时,为了减少电机的设置,从而实现减少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处理,进一步优选的,可在上述的两个热解转鼓231中的一个上设置链轮235,并通过链条236与螺旋杆242相连螺旋出料器24中的螺旋杆242的一端设置的链轮235相连,进而使得一个热解转鼓电机234带动两个热解转鼓231和两个拨料破碎器233工作的同时,还可带动螺旋杆242的旋转,从而使得螺旋出料器24正常运转,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减少了资源消耗。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为了充分利用粪便处理装置2,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负荷运转,因此可在破碎机21的上方设置输料器25,如图9和图10所示,具体的,输料器25包括箱体251和传送装置252,传送装置252设置在箱体251内,箱体251的上方开设有若干个进料口,箱体251上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位于传送装置252的传送方向的一端,其中优选的,传送装置252为传送带;通过设置输料器25,可利用输料器25中箱体251上方开设的若干个进料口连接多个固液分离便器1,并将固液分离便器1收集到的粪便通过传送带统一运送至箱体251上开设的出料口,并由出料口进入到粪便处理装置2中进行处理,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粪便处理装置2的满负荷运转,实现了粪便处理装置2的最大限度的对粪便进行处理,实现了减量化处理,减少了资源消耗。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由于输料器25与固液分离便器1是直接相通的,为了防止输料器25中的臭气通过固液分离便器1排入空气中,造成气体污染,因此可在输料器25的箱体251上增设一吸气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对臭气的抽吸,并通过吸气装置将臭气送入臭气处理装置4中进行处理。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由于采用了输料器25对粪便进行统一收集,因此也会造成粪便处理装置2不能及时的对输送来的粪便进行处理,所以可在输料器25与破碎机21之间设置一个储料仓26,储料仓26的进料口与输料器25的出料口相连,储料仓26的出料口与破碎机21的进料口相连;同时,为了便于储料仓26中收集的粪便便于滑落至粪便处理装置2中进行处理,进一步优选的,储料仓26可采用倒锥形箱体;通过设置储料仓26将输料器25输送来的粪便进行收集、储藏,然后在定量供给粪便处理装置2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保证对粪便处理的质量。
上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由于热解反应仓23在热解粪便过程中,实现高压、低压和负压三个状态的周期性转换,可有效提高热解反应对粪便中的细菌和病毒的消灭效果,因此,热解反应仓23上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通过排气管道与臭气处理装置4相连,并在排气管道6中串联臭气引风机;这样一来,就可通过引风机对热解反应仓23进行抽吸,使得粪便中的细菌和病毒在很短的时间内经过高温的处理,并配以高压、低压和负压三个状态的周期性转换,充分提高了粪便中的细菌和病毒的消灭效率,同时还能将臭气引入臭气处理装置4进行回收、处理,避免臭气污染空气。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尿液处理装置3包括至少一个尿液灭菌箱31和至少一个尿液储存罐32。
上述尿液灭菌箱31的进液口与尿液排放管14相通,尿液灭菌箱31的出液口与至少一个尿液储存罐32的进液口相通。
尿液灭菌箱3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远红外加热管232。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尿液处理装置3通过尿液灭菌箱31与尿液排放管14相连,从而将尿液排放管14中流出的尿液送入尿液灭菌箱31中,并通过尿液灭菌箱31内设置的远红外加热管232对尿液进行加热,使尿液温度升高,使尿液中携带的细菌至少部分失去活性,然后再将尿液送入尿液储存罐32中进行回收、储存,为利用尿液施肥提供前期准备,减少尿液中细菌产生的不利影响。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由于尿液灭菌箱31的灭菌过程需要时间,且尿液灭菌箱31为了保证灭菌效果,其自身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当尿液回收装置中收集到的尿液过多时,尿液灭菌箱31的灭菌处理便会呈现超饱和状态,极大的制约了其自身处理效率,因此可将尿液灭菌箱31设置为两个或多个。
具体的以设置两个尿液灭菌箱31为例,两个尿液灭菌箱31为第一尿液灭菌箱311和第二尿液灭菌箱312。
其中,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的进液口通过第一进液管3111与尿液排放管14相连,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的出液口通过第一出液管3112与尿液储存罐32的进液口相通;并且在第一进液管3111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3113,在第一出液管3112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3114。
第二尿液灭菌箱312的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管3121与尿液排放管14相连,第二尿液灭菌箱312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3122与尿液储存罐32的进液口相通;并且在第二进液管3121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3123,在第二出液管3122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阀3124。
在工作时,首先利用第一尿液灭菌箱311对收集到的尿液进行处理时,可打开第一进液管3111上的第一开关阀3113,关闭第一出液管3112上的第二开关阀3114,将尿液排放管14中的尿液通过第一进液管3111引入第一尿液灭菌箱311内,此时,第二进液管3121上的第三开关阀3123处于关闭状态,即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处于备用状态。
当第一尿液灭菌箱311收满尿液后,关闭第一进液管3111上的第一开关阀3113,同时打开第二进液管3121上的第三开关阀3123,并将第二出液管3122上的第四开关阀3124关闭,此时,第一尿液灭菌箱311开始对尿液进行灭菌处理,同时,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开始接收尿液。
当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灭菌处理完毕后,打开第一出液管3112上的第二开关阀3114,将灭菌后的尿液送入尿液储存罐32中进行储存,随即第一尿液灭菌箱311转入备用状态,当第二尿液灭菌箱312收满尿液后,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关闭第二进液管3121上的第三开关阀3123,并开始进行灭菌处理,同时第一尿液灭菌箱311打开第一进液管3111上的第一开关阀3113开始重新接收尿液。
即实现第一尿液灭菌箱311和第二尿液灭菌箱312的交替使用,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整套尿液处理装置3的运转效率,降低了设备的能耗;需要指出的是,在安装设备时,可根据尿液收集量的大小按需设置尿液灭菌箱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亦可以为多个。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为了便于控制第一开关阀3113、第二开关阀3114、第三开关阀3123和第四开关阀3124的开闭配合,并实现自动化开启闭合,因此第一开关阀3113、第二开关阀3114、第三开关阀3123和第四开关阀3124均采用电磁阀,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开闭控制。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由于尿液灭菌箱31内需要通过远红外加热管232对尿液加热,从而杀灭尿液中携带的细菌,所以尿液灭菌箱31内会因为尿液的加热、蒸发而存在一定的压力,同时当尿液灭菌箱31内的尿液流入到尿液储存罐32内时,亦会在尿液储存罐32内形成一定的压力,因此为了保证尿液灭菌箱31和尿液储存罐32的安全、可靠,可在尿液灭菌箱31和尿液储存罐32上均设置安全阀33,从而当压力过大时,利用安全阀33进行排放降压,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为了有效监控尿液灭菌箱31内的处理的尿液量,可在尿液灭菌箱31上设置液位显示器34,同时,为了保证尿液量不超过尿液灭菌箱31的安全处理量,还可将液位显示器34与报警器35相连,当尿液灭菌箱31内的尿液量超过安全值时,报警器35开始报警。
同理,为了有效监控尿液储存罐32内的储存的尿液量,可在尿液储存罐32上设置液位显示器34,同时,为了保证尿液量不超过尿液储存罐32的安全储量,还可将液位显示器34与报警器35相连,当尿液储存罐32内的尿液的存储量超过安全值时,报警器35开始报警。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由于尿液具有一定的异味,同时在尿液灭菌箱31内需对尿液进行加热灭菌处理,进而会使得尿液蒸发,从而会污染空气,同时,尿液储存罐32作为储存、回收尿液的罐体,也会存在着臭气挥发的问题;所以可在尿液灭菌箱31和尿液储存罐32上部均开设有与罐内空腔连通的排气口,通过排气口均与同一排气管道6相连,并利用排气管道6通入臭气处理装置4中进行处理,优选的,排气管道6中串联臭气引风机。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由于灭菌后的尿液进入到尿液储存罐32中进行储存,并等待最终统一运走,但尿液在常温的密闭容器中易变质,其尿液中的养分也会因此而流失殆尽,因此还可设置一制冷循环系统36(如图13所示),用于对尿液储存罐32中的尿液进行降温,使得尿液在低温状态下保鲜。
具体的,制冷循环系统36包括压缩机3601、散热器3602、节流器3603、蒸发吸热器3604、冷却剂储藏罐3605和制冷管3606。
其中,通过第一管道3607依次将所述压缩机3601、散热器3602、节流器3603和蒸发吸热器3604相连,并形成第一循环回路;由于第一循环回路形成一个降温系统,但由于常见的降温系统,其在蒸发吸热器3604处一般都会产生很低的温度,如果将蒸发吸热器3604直接通入尿液储存罐32中,很容易因为温度过低造成尿液储存罐32中的尿液温度过低甚至冻结,因此不利于尿液的储存。
所以还需设置一个冷却剂储藏罐3605,将蒸发吸热器3604设置在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然后通过第二管道3608依次将制冷管3606与冷却剂储藏罐3605相连,并形成第二循环回路,并在第二管道3608中串联循环泵3609,制冷管3606设置在所述尿液储存罐32中;即利用蒸发吸热器3604先行将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的冷媒进行冷却,然后再利用循环泵3609将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的冷媒送入制冷管3606中,最终利用降温后的冷媒再对尿液储存罐32中的尿液进行降温。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还可在散热器3602与节流器3603之间相连的第一管道3607中串联干燥过滤器3610,通过干燥过滤器3610对第一循环回路中的冷媒进行干燥处理。
上述尿液处理装置中,还可在第二管道3608中串联温度开关3611,用以控制第二管道3608中的冷媒温度,并确保达到冷却尿液储存罐32中的尿液的作用,当第二管道3608中的冷媒温度达到降温设定值时,温度开关3611打开,并对尿液进行降温。
除此之外,由于尿液中可分离出尿激酶,而尿激酶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并能够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所以尿激酶是治疗血栓的特效药。因此,人们常会对尿液进行回收,以用于提取尿激酶,从而变废为宝。
所以,上述尿液处理装置,还可直接用于对尿液的回收、储存,然后用于提取尿激酶。
具体过程为:将尿液排放管14中的尿液送入尿液灭菌箱31内,由于尿激酶是一种生物酶,其不能进行高温加热,因此,尿液灭菌箱31内的远红外加热管232停机,并且不对尿液灭菌箱31内的尿液进行加热灭菌。尿液只流经尿液灭菌箱31后,进入尿液储存罐32中。由于尿液中的尿激酶在常温下的成活时间很短,因此还可利用制冷循环系统36,用于对尿液储存罐32中的尿液进行降温,使尿液在低温状态下保鲜,尿液中含有的尿激酶的成活时间得到延长,进而更加有利于从尿液中提取尿激酶。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上述的臭气处理装置4包括除臭塔41和活性碳装置42,除臭塔41上设有第一进气口411、第二进气口412和出气口413。
第一进气口411通过进气道414与出气口413相通,活性碳装置42位于进气道414中;第二进气口412与进气道414相通,第二进气口412与进气道414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进气口411与活性碳装置42所在位置之间;
第一进气口411可以分别与粪便处理装置中的热解反应仓以及尿液处理装置中的尿液灭菌箱和尿液储存罐连通,第二进气口412可以与空气源相通。
第一进气口411也可以与空气源相通,第二进气口412与分别与粪便处理装置中的热解反应仓以及尿液处理装置中的尿液灭菌箱和尿液储存罐连通。
通过第一进气口411和第二进气口412相配合,利用其中一个进气口向进气道414中通入臭气,同时利用另一个进气口向进气道414中通入新鲜空气,以使得通入的新鲜空气与臭气混合,降低臭气的浓度(即减小臭气中承臭物质的密度),从而实现对臭气进行曝气、稀释的作用,最终将混合后的低浓度的臭气通过进气道414中的活性碳装置42进行过滤,即对臭气中的承臭物质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对低浓度的臭气进行处理,从而有效改善了臭气吸附法对高浓度的臭气的处理效果。
以下,就以第一进气口411分别与粪便处理装置中的热解反应仓以及尿液处理装置中的尿液灭菌箱和尿液储存罐连通,第二进气口412与空气源相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上述臭气处理装置中,由于第一进气口411需要向进气道414内通入臭气,同时,需要第二进气口412向进气道414内通入空气,为了便于臭气和空气的引入,可在第一进气口411处设置有第一引风机,第一进气口411与第一引风机的出气口413相连,上述第一引风机即为臭气引风机415。
同时,还可在第二进气口412处设置有第二引风机,第二进气口412与第二引风机的出气口413相连,上述第二引风机即为空气引风机416。
从而使得臭气在臭气引风机415的抽吸作用下,空气在空气引风机416的抽吸作用下,更好的通入至进气道414中,并在进气道414中进行混合,进而保证了臭气和空气混合的更加均匀、且混合效率更高,并在臭气到达活性碳装置42之前完成对其曝气、稀释的过程,使其浓度的降低至活性碳装置42理想的吸附浓度。
上述臭气处理装置中,向除臭塔41内通入的臭气往往具有一定的湿度,如粪便处理系统、化粪池和沼气池等产生的臭气中都含有一定的水分,由于活性碳装置42其对水分也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如果利用活性碳装置42对臭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水分一同进行吸附,势必会影响到活性碳装置42对混合气体中的承臭物质的吸附能力,从而使得除臭效果不理想,并且活性碳装置42中的活性碳在吸附一定的水分后也会失效,这样一来也会使得臭气处理装置4的整体运行费用提高。
因此,臭气处理装置4中还包括循环制冷系统,制冷循环系统36包括压缩机3601、散热器3602、节流器3603和蒸发吸热器3604,其中,通过管道依次将压缩机3601、散热器3602、节流器3603和蒸发吸热器3604相连,并形成循环回路,并将蒸发吸热器3604设置在除臭塔41内;通过制冷循环系统36,可对进气道414中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却,并实现对混合气体的冷凝除湿的作用,有效的将臭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去除,从而避免了活性碳对混合气体中的水分的吸附,可将活性碳更多的用于除臭吸附,从而有效提高了臭气处理装置4对臭气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制冷循环系统36的冷凝除湿效果更好,可将蒸发吸热器3604中的冷凝管在除臭塔41内螺旋延伸,从而增大除臭塔41内冷凝管的表面积,进而提高冷凝除湿的效果。
上述臭气处理装置中,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系统36的利用率,同时减少设备资源的浪费,还可在制冷循环系统36内加装冷却剂储藏罐3605和制冷管3606,使得制冷循环系统36形成双循环回路,具体布置如图15所示,制冷循环系统36包括压缩机3601、散热器3602、节流器3603、蒸发吸热器3604、冷却剂储藏罐3605和制冷管3606;其中,通过第一管道3607依次将压缩机3601、散热器3602、节流器3603和蒸发吸热器3604相连,并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并将蒸发吸热器3604设置在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然后,通过第二管道3608依次将制冷管3606与冷却剂储藏罐3605相连,并形成第二循环回路,并在第二管道3608中串联循环泵3609;制冷管3606设置在除臭塔41内。
即利用蒸发吸热器3604先行将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的冷媒进行冷却,然后再利用循环泵3609将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的冷媒送入制冷管3606中,最终利用降温后的冷媒再对除臭塔41内的混合气体进行冷凝除湿,同时还可利用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的冷媒通过其他管路对其他设备进行制冷,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制冷循环系统36的利用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设备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制冷循环系统36的冷凝除湿效果更好,可将制冷管3606在除臭塔41内螺旋延伸,从而增大除臭塔41内制冷管3606的表面积,进而提高冷凝除湿的效果。
上述臭气处理装置中,由于通过制冷循环系统36对除臭塔41内的混合气体实现冷凝除湿,因此相应的会有冷凝水的产生;因此,可在除臭塔41的底部形成有集水槽417,并在集水槽417底部设置有排水口418,且排水口418处设置有排水阀门419;这样一来,可将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回收,并通过排水口418进行排放,同时设置排水阀门419,可对排水口418进行开关控制,使得除臭塔41在处理臭气时,排水口418呈关闭状态,当除臭停止后,再打开排水阀门419进行排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控制排水阀门419的开闭,并实现自动化开启闭合,因此排水阀门419采用电磁阀,并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开闭控制。
上述臭气处理装置中,由于集水槽417的收集容量有限,为了将集水槽417内收集到的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可设置一储水罐43,并将排水口418通过管道与储水罐43相连,从而很好的将集水槽417内收集到的冷凝水回收储存到储水罐43中。
上述臭气处理装置中,由于储水罐43一般都会露天放置,为了防止储水罐43内回收的冷凝水结冰冻结,所以可在储水罐43内设置加热棒431,从而对储水罐43内的冷凝水进行加温,同时,为了防止储水罐43内的压力过大,还可在储水罐43上设置有安全阀33。
上述臭气处理装置中,还可储水罐43上设置有液位显示器34,用于监控并记录储水罐43内的液位高度,进一步的,还可设置一报警器35,并将液位显示器34与报警器35相连,当储水罐43内的冷凝水量超过安全值时,报警器35开始报警。
本实施例中,由于尿液处理装置3中的尿液储存罐32和臭气处理装置4中的除臭塔41内均需要设置制冷循环系统36;因此,可统一设置一个制冷循环系统36供尿液储存罐32和除臭塔41一同使用。
具体结构如图16所示,制冷循环系统36包括压缩机3601、散热器3602、节流器3603、蒸发吸热器3604、冷却剂储藏罐3605和制冷管3606。
其中,通过第一管道3607依次将所述压缩机3601、散热器3602、节流器3603和蒸发吸热器3604相连,并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将蒸发吸热器3604设置在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然后通过第二管道3608依次串联两个制冷管3606然后与冷却剂储藏罐3605相连,并形成第二循环回路,并在第二管道3608中串联循环泵3609,一个制冷管3606设置在尿液储存罐32中,另一个制冷管3606设置在除臭塔41内;即利用蒸发吸热器3604先行将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的冷媒进行冷却,然后再利用循环泵3609将冷却剂储藏罐3605内的冷媒送入制冷管3606中,最终利用降温后的冷媒再对尿液储存罐32中的尿液进行降温,同时对除臭塔41内的臭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中的水分进行去除。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粪便处理装置2上的第一传感器、设置在尿液处理装置3上的第二传感器、设置在臭气处理装置4上的第三传感器、后台控制器和显示器;
第一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粪便处理装置2的运行信息发送至后台控制器;
第二传感器将采集到的尿液处理装置3的运行信息发送至后台控制器;
第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臭气处理装置4的运行信息发送至后台控制器;
后台控制器将接收到的粪便处理装置2的运行信息、尿液处理装置3的运行信息和臭气处理装置4的运行信息传送给显示器;显示器将收到的运行信息显示。
具体的,第一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电机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粪便处理装置2中的热解反应仓23上,并将热解反应仓23中的温度数据发送至后台控制器,用以监控热解反应仓23中的温度;电机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粪便处理装置2中的破碎电机214、搅拌机电机223和热解转鼓电机234上,并将破碎电机214、搅拌机电机223和热解转鼓电机234的运行信息发送至后台控制器,用以监控破碎电机214、搅拌机电机223和热解转鼓电机234是否正常运转;最终将监控到的热解反应仓23中的温度信息,以及破碎电机214、搅拌机电机223和热解转鼓电机234的运转信息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
第二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尿液处理装置3中的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和尿液储存罐32上,并将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和尿液储存罐32中的温度数据发送至后台控制器,用以监控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和尿液储存罐32中的温度;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和尿液储存罐32上,并将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和尿液储存罐32的液位信息发送至后台控制器,用以监控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和尿液储存罐32中的液位是否正常;最终将监控到的尿液储存罐32中的温度信息,以及第一尿液灭菌箱311、第二尿液灭菌箱312和尿液储存罐32的液位信息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
第三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臭气处理装置4中的储水罐43上,并将储水罐43中的温度数据发送至后台控制器,用以监控储水罐43中的温度;液位传感器设置在储水罐43上,并将储水罐43的液位信息发送至后台控制器,用以监控储水罐43中的液位是否正常;最终将监控到的储水罐43中的温度信息和液位信息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方式或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液分离便器,包括面板和便器本体,所述面板中部开设有便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器本体形成尿液收集腔和粪便收集腔,所述尿液收集腔和所述粪便收集腔沿所述面板的纵向方向前后布置;所述尿液收集腔和所述粪便收集腔位于所述便位孔的下方,且均与所述便位孔相对;
所述粪便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粪便排放口,所述粪便排放口处设置有便器用密封盖装置;
所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包括承载板、密封盖板和驱动装置;
所述承载板的一表面与所述粪便排放口相连,所述承载板的另一表面与粪便排放管相连,所述承载板上形成有排放孔;所述粪便排放口通过所述排放孔与所述粪便排放管相通;
所述密封盖板的延展平面与所述承载板的延展平面相平行;
所述密封盖板与所述承载板铰接相连,且形成的铰接轴线与所述承载板的延展平面相垂直;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密封盖板旋转,并使所述密封盖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所述密封盖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盖板的一表面与所述排放孔相对,所述排放孔封闭;所述密封盖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排放孔敞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液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尿液排放口,所述尿液排放口与尿液排放管相连,所述尿液排放口处设置有网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液收集腔的底部设置有尿液排放口,所述尿液排放口与尿液排放管相连;
所述粪便收集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尿液回收管,所述尿液回收管一端与所述粪便收集腔的空腔相通,且所述尿液回收管与所述粪便收集腔相连的位置位于所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的上方;
所述尿液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尿液排放管相连,且所述尿液回收管与所述粪便收集腔相连的位置高于所述尿液回收管与所述尿液排放管相连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器用密封盖装置还包括工作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工作感应器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工作感应器将检测到的便器使用状态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便器使用状态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液分离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感应器的数量为三个;
其中,两个所述工作感应器沿所述面板的横向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便位孔的两侧;
另一个所述工作感应器沿所述面板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便位孔的后部。
6.一种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固液分离便器,还包括粪便处理装置和尿液处理装置;
所述粪便收集腔的底部的粪便排放口通过粪便排放管与所述粪便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尿液收集腔的底部的尿液排放口通过尿液排放管与所述尿液处理装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处理装置包括破碎机、搅拌机和热解反应仓;
所述破碎机内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破碎机转轴,且所述破碎机转轴设置在所述破碎机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破碎机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破碎齿,且相邻两个所述破碎机转轴上的所述破碎齿相互啮合,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搅拌机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搅拌机的中部设置有搅拌机转轴,且所述搅拌机转轴位于所述搅拌机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搅拌机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刀片,所述搅拌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热解反应仓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热解反应仓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热解转鼓,且相邻两个所述热解转鼓的外周面外切贴合;所述热解转鼓之间相贴合处位于所述热解反应仓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热解反应仓内设置有对所述热解转鼓加热的加热装置;
所述热解反应仓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臭气处理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液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尿液灭菌箱和至少一个尿液储存罐;
所述尿液灭菌箱的进液口与尿液收集装置的出液口相通,所述尿液灭菌箱的出液口与至少一个所述尿液储存罐的进液口相通;
所述尿液灭菌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远红外加热管;
所述尿液灭菌箱和所述尿液储存罐上部均开设有与罐内空腔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臭气处理装置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处理装置包括除臭塔和活性碳装置;
所述除臭塔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进气道与出气口相通,所述活性碳装置位于所述进气道中;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道相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进气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活性碳装置所在位置之间;
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分别与所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的热解反应仓以及所述尿液处理装置中的尿液灭菌箱和尿液储存罐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空气源相通;
或者,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空气源相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分别与所述粪便处理装置中的热解反应仓以及所述尿液处理装置中的尿液灭菌箱和尿液储存罐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液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粪便处理装置上的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尿液处理装置上的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臭气处理装置上的第三传感器、后台控制器和显示器;
所述第一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所述粪便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控制器;
所述第二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所述尿液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控制器;
所述第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所述臭气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发送至所述后台控制器;
所述后台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所述粪便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所述尿液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和所述臭气处理装置的运行信息传送给所述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将收到的运行信息显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26709.1A CN102836866B (zh) | 2012-09-05 | 2012-09-05 |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26709.1A CN102836866B (zh) | 2012-09-05 | 2012-09-05 |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36866A CN102836866A (zh) | 2012-12-26 |
CN102836866B true CN102836866B (zh) | 2015-06-17 |
Family
ID=47364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2670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36866B (zh) | 2012-09-05 | 2012-09-05 |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3686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37102A1 (en) * | 2021-09-09 | 2023-03-16 | Cranfield University | Waste processing apparatu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1287A (zh) * | 2013-11-16 | 2014-03-19 | 合肥宏士达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带固液分离器的双轴粪便降解处理装置 |
CN103860095B (zh) * | 2014-03-26 | 2016-07-2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粪尿分离式节水型生态厕所 |
CN105395122B (zh) * | 2015-12-15 | 2017-06-30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排泄物处理系统 |
CN105411463B (zh) * | 2015-12-15 | 2019-01-22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排泄物处理系统 |
CN105559673B (zh) * | 2015-12-22 | 2019-09-24 | 泰州市赛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双旋转式农厕环保且便于收集的装置 |
CN105534378B (zh) * | 2015-12-22 | 2019-06-25 | 淄博正邦知识产权企划有限公司 | 一种单旋转式农厕环保且便于收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520676B (zh) * | 2016-02-03 | 2019-11-08 | 庄景霞 | 一种乡村景区内无水公厕 |
CN105686739A (zh) * | 2016-03-15 | 2016-06-22 | 淄博正邦知识产权企划有限公司 | 一种能对粪便进行综合杀菌处理的乡村景区无水厕所 |
CN106946590A (zh) * | 2017-03-29 | 2017-07-14 | 冯书妙 | 人粪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
CN109761466A (zh) * | 2019-03-05 | 2019-05-17 | 田兰 | 一种滑板式粪尿分离器环保厕所以及分离方法 |
CN109965762A (zh) * | 2019-04-28 | 2019-07-05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气动热环保厕具、安装方法及其应用 |
DE102019132217B4 (de) * | 2019-06-27 | 2022-11-03 | Theo Pauly | Toiletteneinrichtung |
CN110326992A (zh) * | 2019-07-02 | 2019-10-15 |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固液分离节水型生态厕所 |
CN110301852A (zh) * | 2019-07-17 | 2019-10-08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固液分离防沾污厕具、安装方法及应用 |
CN110623582B (zh) * | 2019-07-17 | 2022-12-13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采用二自由度推送方式的固液分离防沾污厕具及应用 |
CN110772156B (zh) * | 2019-10-24 | 2023-01-10 |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槽轮式电动免冲洗干湿混合型旱厕 |
CN111285571B (zh) * | 2020-02-15 | 2022-08-30 | 泉州市沙晨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畜牧用牛粪除杂装置 |
CN112401722A (zh) * | 2020-10-12 | 2021-02-26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免水冲式固液分离厕所 |
CN113975866B (zh) * | 2021-10-22 | 2022-09-13 | 惠州市盛世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养殖粪便存储池具有沼气处理结构的固液分离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762721U (zh) * | 2012-09-05 | 2013-03-06 | 张少岩 |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502826C2 (sv) * | 1994-05-30 | 1996-01-22 | Cultus Ab | Anordning i samband med toalettsystem av separeringstyp |
CN2229221Y (zh) * | 1995-06-09 | 1996-06-19 | 宗高雄 | 固体、液体分离的蹲式便器 |
JPH11346955A (ja) * | 1998-06-10 | 1999-12-21 | Rinfuoosu Kogyo Kk | 固液分離便器 |
JP2007151905A (ja) * | 2005-12-07 | 2007-06-21 | Kenichi Ikeda | 尿便分離装置およびトイレ |
CN101513332A (zh) * | 2008-02-22 | 2009-08-26 | 上海市浦东新区莱阳小学 | 尿屎分离马桶 |
CN201675850U (zh) * | 2010-03-26 | 2010-12-22 | 卢宪国 | 便尿分离分别处理利用的免水冲马桶 |
-
2012
- 2012-09-05 CN CN201210326709.1A patent/CN10283686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762721U (zh) * | 2012-09-05 | 2013-03-06 | 张少岩 |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37102A1 (en) * | 2021-09-09 | 2023-03-16 | Cranfield University | Waste process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36866A (zh) | 2012-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36866B (zh) |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 |
US880193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olid wastes automatic collection ductwork evac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 |
CN109485466A (zh) | 餐厨废弃物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 |
CN202729970U (zh) | 粪便处理装置 | |
CA275344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ollection, pipeline evac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 | |
CN202762721U (zh) | 固液分离便器及固液分离处理系统 | |
CN110586614A (zh) | 一种用于处理湿垃圾的厨余机 | |
CN214233223U (zh) | 一种腐败垃圾生物处理设备 | |
CN107253791B (zh) | 智能环保厕所用的污物分离干燥装置 | |
CN108752063A (zh) | 高溶氧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 |
KR100421187B1 (ko) | 음식물찌꺼기 자동처리방법 및 그 장치 | |
KR200174353Y1 (ko) |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장치 | |
CN215918616U (zh) | 一种有机易腐垃圾处理一体化设备 | |
KR20130009534A (ko) | 음식물처리장치가 탑재된 청소차량 | |
CN214133275U (zh) | 一种农村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设备 | |
CN213567841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式固体垃圾压缩装置 | |
CN204983072U (zh) | 智能厕所 | |
CN110937285B (zh) | 一种利用无人驾驶垃圾清理车清理小区垃圾的方法 | |
CN104746617A (zh) | 智能厕所自动化处理系统和智能厕所自动化处理方法 | |
CN207016678U (zh) | 一种气箱式小型厨余机 | |
CN107417065B (zh) | 智能环保厕所用的污物分离干燥处理系统 | |
KR20100106813A (ko) |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 |
CN205635317U (zh) | 一种垃圾污泥处理装置 | |
KR19990035235U (ko) | 쓰레기처리장치 | |
CN213036626U (zh) | 一种餐饮垃圾处理设备中的垃圾处理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