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6210A - 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36210A CN102836210A CN2011101687188A CN201110168718A CN102836210A CN 102836210 A CN102836210 A CN 102836210A CN 2011101687188 A CN2011101687188 A CN 2011101687188A CN 201110168718 A CN201110168718 A CN 201110168718A CN 102836210 A CN102836210 A CN 1028362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negar
- chinese medicine
- salvia miltiorrhiza
- minutes
- radix salvia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中药炮制工艺具体量化参数,具体的说是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将丹参生品中加入辅料陈醋,置于密闭容器中,闷润60min,然后置锅内炒制,炒制温度70-80℃,炒制时间为20min,将饮片炒到黄色,略具醋香,取出,晾干即得醋炙丹参饮片。每100g丹参生品加入陈醋20g,置于密闭容器中,闷润60min,然后置锅内炒制,炒制温度70-80℃,炒制时间为20min。采用本发明方法炮制所得的醋炙丹参饮片有效成分损失小,能有效满足临床对中药丹参饮片的需求,提高药效及临床疗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炮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via)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及根茎入药,因其色红且形状似参而得名“丹参”,又称赤参、木羊乳(《吴普本草》)、紫丹参(《现代实用中药》)、红根(《中国药植志》)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丹参的唯一来源。其性微寒、味苦、无毒,归心、肝二经,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瘾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丹参的炮制始载于梁代《本草经集注》,历代应用的炮制方法包括净选、切制和炮炙。净选包括“去芦头”、“去苗”和“洗净”。切制有“捣”、“锉”、“切厚片”等。炮炙方法主要有酒制和炒法,尚有焙、醋炒、盐水炒、猪心血炒、炒炭、米炒等。梁代记载有酒渍法,唐代增加了熬法,宋代增加了炙法、炒法和焙法,并有“炒令黑黄”等炒制程度记载。金元时期增加了酒炒法,明代丹参的炮炙方法比较丰富,又增加了酒洗、酒浸、醋拌炒、盐水炒法。清代除沿用前世的酒炒和酒浸法外,又增加了酒蒸和猪心血拌炒法。
现代丹参的炮制主要是结合丹参的主要临床应用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基本继承了古代炮制方法,其炮制方法主要有切片生用和酒炙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均收有生丹参和酒丹参两种炮制品。此外,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炮制规范中尚收有炒、炒炭、米炒、麸炒、鳖血炙、醋炙及猪血制等炮制方法。但无论是药典还是地方规范均未制订炮制工艺的具体量化参数,使炮制后成品质量难以控制,影响临床用药安全。因此,规范饮片的炮制方法,量化丹参炮制工艺参数,建立合理的饮片质量考察指标,成为中药现代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炮制工艺具体量化参数,具体的说是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将丹参生品中加入辅料陈醋,置于密闭容器中,闷润60min,然后置锅内炒制,炒制温度70-80℃,炒制时间为20min,将饮片炒到黄色,略具醋香,取出,晾干即得醋炙丹参饮片。每100g丹参生品加入陈醋20g,置于密闭容器中,闷润60min,然后置锅内炒制,炒制温度70-80℃,炒制时间为20min。
中药丹参中含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两类,脂溶性的二萜类化合物和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其它有甾醇、糖和黄酮等。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与脂溶性成分丹参酮IIA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中药丹参生品含量的检查项目。同时,药理研究证明,水溶性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A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I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丹参炮制后丹酚酸B和丹酚酸A均增加,其余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一点与丹参在汤剂中使用、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应该是水溶性成分研究相一致,符合我国传统煎煮法原理;充分说明了中药丹参炮制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标准品指纹图谱
图2:丹参生品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
图3:本发明醋炙丹参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
图4:丹参生品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
图5:本发明醋炙丹参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
注图1:(A)水溶性标准品色谱图1-原儿茶醛 2-丹酚酸B 3-丹酚酸A;(B)脂溶性标准品色谱图1-丹参酮Ⅰ 2-隐丹参酮 3-丹参酮Ⅱ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文件中涉及的含量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微克每克。
实施例1
于2009年1月采集四川中江产丹参的六个品系按照表1所示,用以进行丹参饮片炮制工艺的优选。取采集的六个丹参品系,净选,抢水冲洗,在常温下软化后切成2-4mm厚片,置于80℃的烘箱中干燥20min,晾干,制得丹参生品备用;
表1供试材料来源及采收时间
Table 1 The sources of S.miltiorrhiza
编号 | 种名 | 品系 | 生长期 | 采收时间 | 产地 |
1 | 丹参S.miltiorrhiza | 组培大叶 | 1年 | 2009.1 | 四川 中江 |
2 | 丹参S.miltiorrhiza | 组培小叶 | 1年 | 2009.1 | 四川 中江 |
3 | 丹参S.miltiorrhiza | 矮杆大叶 | 1年 | 2009.1 | 四川 中江 |
4 | 丹参S.miltiorrhiza | 高杆大叶 | 1年 | 2009.1 | 四川 中江 |
5 | 丹参S.miltiorrhiza | 小叶丹参 | 1年 | 2009.1 | 四川 中江 |
6 | 丹参S.miltiorrhiza | 白叶丹参 | 1年 | 2009.1 | 四川 中江 |
将丹参生品中加入辅料陈醋,陈醋与丹参生品的质量比为10∶100,置于密闭容器中,闷润至陈醋被丹参充分吸收,饮片具醋香为止,置锅内,温度70-80℃,时间为20min,将饮片炒到黄色,略具醋香,取出,放冷即得六种不同品系醋炙丹参饮片。
以水溶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六种成分为指标,对上述得到的六种不同品系的丹参进行优选,优选出含量最高的川产中江丹参。
对优选出的丹参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炮制优选,丹参饮片生品中加入辅料陈醋,陈醋与丹参生品的质量比为10∶100-40∶100,置于密闭容器中,闷润至陈醋被丹参充分吸收,闷润时间30-90min,饮片具醋香为止,置锅内,温度70-110℃,时间为5-20min,将饮片炒到黄色,略具醋香,取出,放冷即得醋炙丹参饮片。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所得的炮制品进行含量检测分析。通过此种方法得到的丹参醋炙品,量化了丹醋炙丹参饮片加工炮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获得了制备酒炙丹参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每100g药材加陈醋20g,闷润60min,70-80℃炒制20min。
实施例2
2.1正交试验设计
选取丹参的水溶性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及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以辅料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及炒制时间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计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优选出最佳炮制工艺。结果见表2。
表2醋丹参工艺因素水平表
Table 2 Design for factors and levels in frying with vinegar process
2.2样品含量测定
2.2.1色谱条件:
脂溶性成分色谱条件:AgilentXDB-C18(250×4.60mm i.d.,5μm);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A(0.1%磷酸水)-B(甲醇);梯度洗脱程序为:0-75min,60-68%B;75-80min,68-70%B;80-110min,70%B;流速:0.8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
水溶性成分色谱条件:AgilentXDB-C18(250×4.60mm i.d.,5μm);检测波长:288nm;流动相:A(0.03%磷酸水)-B(乙腈);梯度洗脱程序为:0-20min,8-23%B;20-35min,23-28.5%B;35-40min,28.5%B;40-45min,28.5-8%B;流速:1.0mL·min-1;柱温:25℃;进样量10μL。
2.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脂溶性对照品:分别准确称取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对照品适量,纯甲醇分别定容至25.00mL的棕色容量瓶中,得到脂溶性对照品母液。精密吸取0.50mL隐丹参酮,2.00mL丹参酮Ⅰ和2.00mL丹参酮ⅡA对照品母液,置于25.0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得到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浓度分别为11.5mg·L-1,8.32mg·L-1和16.9mg·L-1的混合标准品,4℃冰箱保存,备用。
水溶性对照品制备:分别准确称取原儿茶醛、丹酚酸A和丹酚酸B适量,纯甲醇分别定容至至25.00mL的棕色容量瓶中,得到水溶性对照品母液。精密吸取1.00mL原儿茶醛,8.00mL丹酚酸A和5.00mL丹参酮B对照品母液,置于25.0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得到原儿茶醛、丹酚酸A和丹酚酸B浓度分别为8.16mg·L-1,26.5mg·L-1和123mg·L-1的混合标准品,4℃冰箱保存备用。
2.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脂溶性供试液制备:取供试品粉末0.2g,精密称定,置于50.0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乙醇25.0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min,冷却,80%乙醇补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水溶性供试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粉末0.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纯水提取4h,旋转蒸发仪浓缩定容至25.00mL,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即得。
2.2.4方法学考察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脂溶性对照品溶液和水溶性对照品溶液各1μL、2μL、5μL、10μL、20μL、40μL,于上述色谱条件分别测定,以对峰面积(X)为横坐标,对照品质量(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色谱图见图1。
稳定性考察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于0h、2h、4h、6h、8h、12h和24h进样,测定峰面积,计算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及RSD值,结果见表4,5。
表3回归方程及线性范围
Table 3 Calibration curve data and and linearity range for six components by HPLC
analysis
指标成分 | 回归方程 | R2 | 线性范围(μg) |
原儿茶醛 | Y=2.34E-007X+3.20E-004 | 1.000 | 8.16-326 |
丹酚酸B | Y=7.92E-007X+5.28E-003 | 1.000 | 124-4943 |
丹酚酸A | Y=3.11E-007X-1.62E-003 | 1.000 | 26.5-1060 |
隐丹参酮 | Y=2.87E-007X-6.30E-004 | 1.000 | 8.32-166 |
丹参酮I | Y=9.65E-008X+4.00E-004 | 1.000 | 11.5-230 |
丹参酮IIA | Y=1.94E-007X-1.33E-003 | 1.000 | 17.0-339 |
精密度考察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和保留时间,计算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
含量及RSD值,结果见表4,5。
重复性考察
取同一批样品6份,精密称定,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测定,计算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及RSD值,结果见表4,表5。
加样回收率考察
精确称取已知指标成分含量的样品粉末6份,分别加入混合对照适量,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及RSD值,结果见表4、表5。
表4水溶性成分方法学考察(n=6)
Table 4 Validation data for phenolic acids by HPLC quantitative analysis
表5脂溶性成分方法学考察(n=6)
Table 5 Validation data for tanshinones by HPLC quantitative analysis
样品含量测定
脂溶性成分含量测定:取炮制丹参饮片约0.2g,精密称定,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色谱图见图2、图3。
水溶性成分含量测定:取炮制丹参饮片约0.5g,精密称定,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峰面积,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原儿茶醛、丹酚酸A和丹酚酸B含量。色谱图见图4、图5。
2.3炮制结果
2.3.1最佳炮制工艺的优选
根据各指标成分在工艺选择中的主次地位,给予不同的加权系数,求出综合
2.3.2正交实验结果见表6,方差分析见表7。
表6醋丹参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表
Table 6 The analysis of six components in orthogonal experiment
表7 方差分析表
Table 7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结果分析,由表6方差分表明醋炙丹参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A>C>B>A,A因素醋用量、B因素闷润时间与C因素炮制温度对饮片含量有显著性影响,D因素炮制时间无显著性影响。结合直观分析结果,确定醋炙丹参的最佳工艺为A2B2C2D3,即每100g药材取陈醋20g闷润60min于70-80℃炒制20min。
2.3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所得的中药丹参的醋炙品的化学成分与中药丹参生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一致,通过中药丹参生品与中药丹参醋炙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丹参原药材中六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依次为:原儿茶醛为0.0491%、丹酚酸B为1.86%、丹酚酸A为0.0540%、丹参酮Ⅰ为0.0105%、隐丹参酮为0.0601%、丹参酮ⅡA0.119%;本发明所得的中药丹参醋炙品中各有效成分含量为原儿茶醛0.0329%,丹酚酸A 0.221%,丹酚酸B 2.20%,丹参酮I 0.0095%,隐丹参酮0.0546%,丹参酮IIA 0.111%;实验结果表明,醋炙后丹参饮片中丹酚酸A与丹酚酸B的含量均提高,丹酚酸A含量增加率310%,丹酚酸B含量增率为18.1%;这一点和我国传统水煎煮的原理相符,而其余4种有效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丹参酮类受热不稳定,在炮制过程中受热引起丹参酮类降解。采用本发明方法炮制所得的醋炙丹参饮片有效成分损失小,能有效满足临床对中药丹参饮片的需求,提高药效及临床疗效。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丹参生品中加入辅料陈醋,置于密闭容器中,闷润60min,然后置锅内炒制,炒制温度70-80℃,炒制时间为20min,将饮片炒到黄色,略具醋香,取出,晾干即得醋炙丹参饮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醋炙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g丹参生品加入陈醋20g,置于密闭容器中,闷润60min,然后置锅内炒制,炒制温度70-80℃,炒制时间为20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687188A CN102836210A (zh) | 2011-06-22 | 2011-06-22 | 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687188A CN102836210A (zh) | 2011-06-22 | 2011-06-22 | 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36210A true CN102836210A (zh) | 2012-12-26 |
Family
ID=47364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687188A Pending CN102836210A (zh) | 2011-06-22 | 2011-06-22 | 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836210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5178A (zh) * | 2017-11-29 | 2018-04-06 | 四川西蜀九锦现代中药有限公司 | 中药饮片醋灸工艺 |
CN108553509A (zh) * | 2018-06-16 | 2018-09-21 | 禹州市厚生堂中药有限公司 | 一种丹参的炮制工艺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6553A (zh) * | 2002-02-08 | 2003-08-20 | 余琛 | 一种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
2011
- 2011-06-22 CN CN2011101687188A patent/CN10283621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6553A (zh) * | 2002-02-08 | 2003-08-20 | 余琛 | 一种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顾瑶华等: "《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差异研究》", 《中成药》, vol. 32, no. 02, 8 February 2010 (2010-02-08)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5178A (zh) * | 2017-11-29 | 2018-04-06 | 四川西蜀九锦现代中药有限公司 | 中药饮片醋灸工艺 |
CN108553509A (zh) * | 2018-06-16 | 2018-09-21 | 禹州市厚生堂中药有限公司 | 一种丹参的炮制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o et al. | Modulations of the Bcl-2/Bax family were involved in the chemopreventive effects of licorice root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in MCF-7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 |
Dashora et al. | Antitumor activity of Dendrophthoe falcata against ehrlich ascites carcinoma in swiss albino mice | |
CN106138141A (zh) | 一种熟三七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16096A (zh) | 一种黑种草子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0898090A (zh) | 一种三七花总皂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099830A (zh) | 醋柴胡的炮制方法及其用途 | |
CN102353735B (zh) | 通脉糖眼明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 |
CN102836210A (zh) | 一种中药丹参的醋炙炮制方法 | |
CN102028750A (zh) | 一种中药丹参的炮制方法 | |
CN109432361A (zh) | 一种提高抗病毒口服液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 | |
CN103432421B (zh) |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2217755B (zh) | 罗汉松实提取物制品的生产方法 | |
CN101732553B (zh) | 止咳丸的质量检测方法 | |
CN101450137A (zh) | 一种抗病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4782657B (zh) | 一种植物干馏液、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提高丹参毛状根有效成分含量中的应用 | |
CN114891131B (zh) | 一种粉条儿菜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 | |
CN102755450B (zh) | 一种消炎解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Mansourabadi et al. | Effects of fennel, asafetida and ginseng ethanolic extracts on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mouse breast cancer 4T1 cell lines | |
CN105193885B (zh) | 一种羌活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890542A (zh) | 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 |
CN104914186B (zh) | 坚杆火绒草或其炮制品中绿原酸等三种成分的检测方法 | |
CN107349309A (zh) | 一种复方柴首丹参抗肝癌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2579531A (zh) | 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刺五加叶提取物 | |
CN102526145A (zh) | 一种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刺五加叶提取物 | |
CN103099856A (zh) | 一种白芍炮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