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0550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0550A
CN102830550A CN2011101616498A CN201110161649A CN102830550A CN 102830550 A CN102830550 A CN 102830550A CN 2011101616498 A CN2011101616498 A CN 2011101616498A CN 201110161649 A CN201110161649 A CN 201110161649A CN 102830550 A CN102830550 A CN 102830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crystal indicator
conduction shell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16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30550B (zh
Inventor
张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616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30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30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0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30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0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用于粘合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封胶,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方向设置有驱动线、第一基板公共电极,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基板公共电极,封胶中分布有多个导电粒子,封胶分为第一封胶区域和第二封胶区域,第一封胶区域中的导电粒子与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均相接触,第二封胶区域中导电粒子仅与第二基板公共电极相接触;第二封胶区域还设置有导电壳层,导电壳层位于导电粒子和驱动线之间,导电壳层和驱动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防止导电粒子的尖端放电所造成的良率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以体积小,重量轻,低辐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结合参考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和俯视图。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00、与第一基板10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200、填充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00、粘合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并密封所述液晶层300的封胶400。
现在广泛使用的液晶显示模式包括扭曲向列型模式(Twist Nematics,TN)、平面内翻转型(In Plane Switching,IPS)和垂直配向型(VerticalAlignment,VA),其中,TN模式和VA模式中,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基板公共电极,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基板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基板公共电极、第二基板公共电极采用透明材料氧化铟锡(ITO)制成,为了使所述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之间导通,现有技术中会通过在封胶中掺入导电粒子,所述导电粒子可以连通所述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
参考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分为封胶5围成的中心区域、封胶5所在的封胶区域、位于封胶5之外的外围区域。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有多条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扫描线3、多条沿竖直方向排布的数据线4,以及由多条扫描线3和多条数据线4所限定的多个像素单元(图未示)。所述扫描线3用于向像素单元(图未示)提供驱动信号,数据线4用于向像素单元(图未示)提供像素电压。所述扫描线3和数据线4在中心区域垂直相交,在中心区域中所述扫描线3和数据线4之间设置有栅绝缘层(图3未示出),用于使扫描线3和数据线4之间绝缘。所述扫描线3和数据线4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延伸,分别贯穿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封胶到达外围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扫描线3由第一层金属形成,数据线4则由第一层金属和第二层金属形成,具体地说,位于中心区域的数据线由第二层金属形成,所述第二层金属通过过孔6与封胶区域及外围区域第一层金属相连,以形成数据线4。所述栅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层金属和第二层金属之间。
结合参考图4,示出了沿图3所示AA1线的剖面图。所述AA1线位于被数据线3贯穿的封胶区域。如图4所示,包括位于第一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3、覆盖于数据线3上的绝缘层9,位于绝缘层9上的导电粒子8、位于导电粒子8上的第二基板公共电极7,其中所述数据线3即由第一层金属形成。
继续参考图4,由于第一层金属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绝缘层9覆盖在单根数据线3上时,绝缘层9在单根扫描线3两侧段差处(图4中标号10所示位置处)的厚度较小,这样当导电粒子8散落在单根扫描线3两侧段差处时,很容易通过尖端放电的形式和扫描线3导通,从而使扫描线3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7之间短路,这会使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时出现亮线,从而使液晶显示装置的良率下降。
本领域中发展了几种解决导电粒子尖端放电的技术方案,包括:增加栅绝缘层的厚度、减小第一层金属的厚度(也就是减小图4所示扫描线3的厚度)、仅在需要导通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的区域涂覆带有导电粒子的封胶。
然而,增加栅绝缘层厚度会使栅绝缘层的成膜时间延长,影响生产效率,同时所述栅绝缘层厚度增加会造成存储电容的下降;
减小第一层金属厚度会增加金属线的电阻,导致写入能力的降低;
部分涂覆带有导电粒子的封胶则需要在相应涂胶区域设置多个封胶喷嘴造成涂胶效率下降。
如何在不影响液晶显示装置其他性能的情况下,防止导电粒子的尖端放电造成的良率下降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以防止导电粒子的尖端放电所造成的良率下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用于粘合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封胶,所述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方向设置有驱动线、第一基板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基板公共电极,所述封胶中分布有多个导电粒子,所述封胶分为第一封胶区域和第二封胶区域,所述第一封胶区域中的导电粒子与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均相接触,所述第二封胶区域中导电粒子仅与第二基板公共电极相接触,所述第二封胶区域还设置有导电壳层,所述导电壳层位于导电粒子和驱动线之间,所述导电壳层和驱动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可选地,所述导电壳层和导电粒子相接触。
可选地,所述导电壳层和导电粒子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可选地,所述驱动线为扫描线或数据线。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由封胶围成的中心区域和设置封胶的封胶区域,位于中心区域的扫描线由第一层金属制成,位于中心区域的数据线由第二层金属制成,位于封胶区域的数据线由第一层金属制成。
可选地,所述导电壳层由第二层金属制成。
可选地,所述导电壳层和位于中心区域的数据线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形成。
可选地,所述导电壳层为金属钼或者钼铝钼结构金属层。
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导电壳层和像素电极为同一层并且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形成。
可选地,所述导电壳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可选地,所述导电壳层和导电粒子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中心区域的扫描线和数据线之间设置有栅绝缘层,所述数据线上覆盖有钝化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由所述栅绝缘层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由钝化层形成。
可选地,所述栅绝缘层和钝化层的材料均为氮化硅。
可选地,封胶区域的驱动线包括第一驱动线和第二驱动线,所述第一驱动线和第二驱动线之间间隔有第一绝缘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线由第一层金属制成,所述第二驱动线由第二层金属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设置有位于导电粒子和驱动线之间的导电壳层,所述导电壳层可以屏蔽静电放电对扫描线或数据线的影响,或防止静电放电的发生,进而增强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抗静电能力,提高了良率。
2.第二封胶区域和中心区域相对应的层可采用同一掩模板、同步形成,从而不会增加工艺步骤,简化制程。
3.无需增加绝缘层的厚度、无需减小第一层金属的厚度、无需仅在需要导通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的区域涂覆带有导电粒子的封胶,因此不会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性能或增加制程工序的难度。
4.当导电壳层和像素电极为同一层导电层并且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形成时,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线在封胶区域采用双层布线技术,可以缩小驱动线在封胶区域占用的面积,进一步可缩小封胶区域,有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小型化和窄边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沿AA1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液晶显示装置沿BB1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用于粘合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封胶,所述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方向设置有驱动线、第一基板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基板公共电极,所述封胶中分布有多个导电粒子,所述封胶分为第一封胶区域和第二封胶区域,所述第一封胶区域中的导电粒子与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均相接触,所述第二封胶区域中导电粒子仅与第二基板公共电极相接触,所述第二封胶区域还设置有导电壳层,所述导电壳层位于导电粒子和驱动线之间,所述导电壳层和驱动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其中,所述驱动线为扫描线或数据线,通过在扫描线或数据线上设置导电壳层,可以屏蔽静电放电对扫描线或数据线的影响,甚至可以防止静电放电的发生,进而增强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抗静电能力,提高了良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参考图5和图6,示出了本发明图液晶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6为图5所示液晶显示装置沿BB1线的剖视图。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设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且用于粘合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封胶,所述阵列基板朝向彩膜基板的方向设置有扫描线和数据线、第一基板公共电极,所述彩膜基板朝向阵列基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基板公共电极17,所述封胶中分布有多个导电粒子16,所述封胶分为第一封胶区域10和第二封胶区域11。
其中第一封胶区域10中的导电粒子起到导通作用,所述导电粒子与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17均相接触(图未示出),将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17电连接。
指示线BB1位于第二封胶区域,如图6所示,在所述第二封胶区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为:阵列基板、位于阵列基板上的多条扫描线15、覆盖于扫描线15上的第一绝缘层14、位于第一绝缘层14上的导电壳层13、位于导电壳层13上的第二绝缘层12,所述导电粒子16设置于第二绝缘层12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17之间,并且导电粒子16与第二绝缘层12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17均相接触。
由于导电壳层13设置于导电粒子16和扫描线15之间,因此即使导电粒子16上积累了静电电荷,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导电壳层13可屏蔽静电放电现象对扫描线15的破坏作用,从而避免了静电放电引起的液晶显示器良率下降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以扫描线15为示例,对于数据线也同样适用,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分为封胶区域、封胶所围成的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包括依次位于阵列基板上的扫描线、栅绝缘层、数据线、钝化层,其中扫描线由第一层金属形成、数据线由第二层金属形成、所述栅绝缘层和钝化层的材料均为氮化硅。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在封胶区域由第一层金属形成,所述第一层金属和第二层金属通过过孔19连接。
相应地,所述第二封胶区域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由所述栅绝缘层形成、所述导电壳层由有第二层金属形成导电壳层为金属钼或者钼铝钼结构金属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由钝化层形成。
这样,在形成第二封胶区域的第一绝缘层、导电壳层、第二绝缘层时,可使用现有工艺过程中的材料,并且和中心区域相对应的层可采用同一掩模板、同步形成,从而不会增加工艺步骤,简化制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壳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和中心区域相对应的层可采用不同掩模板、利用单独的制程步骤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相应替换、变形和修改。
参考图7,示出了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封胶区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包括:阵列基板24、位于阵列基板上的多条扫描线25、覆盖于所述多条扫描线25上的第一绝缘层23、位于第一绝缘层23上的导电壳层22、所述导电粒子26设置于导电壳层22与第二基板公共电极27之间,并且所述导电壳层22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27通过导电粒子26电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粒子26与导电壳层22之间不设置绝缘材料、而是与导电壳层22直接接触,导电粒子26上不容易积累静电电荷(如有静电电荷会直接导入到导电壳层22中)。因此不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作用,从而避免了静电放电作用对液晶显示装置良率的影响。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分为封胶区域、封胶所围成的中心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包括依次位于阵列基板上的扫描线、栅绝缘层、数据线、钝化层,其中扫描线由第一层金属形成、数据线由第二层金属形成、所述栅绝缘层和钝化层的材料均为氮化硅。
相应地,所述第二封胶区域中,所述第一绝缘层由所述栅绝缘层和/或钝化层形成,所述导电壳层由第二层金属形成。
在形成第二封胶区域的第一绝缘层、导电壳层,可使用现有工艺过程中的材料,并且和中心区域相对应的层可采用同一掩模板、同步形成,从而不会增加工艺步骤,简化制程。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上层还设置的有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为透明导电材料,导电壳也可以用所述透明导电材料来形成,具体地,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为氧化铟锡。导电壳和像素电极可以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完成,不会增加制程工序。
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封胶区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包括:阵列基板34、位于阵列基板上的多条第一扫描线35、覆盖于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35上的第一绝缘层38、位于第一绝缘层38上的多条第二扫描线39,以及位于所述多条第二扫描线39上的第二绝缘层33,第二绝缘层33上设置有导电壳层32,导电粒子36设置于所述导电壳层32与第二基板公共电极37之间,并且所述导电壳层32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37通过导电粒子36电接触。
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上层还设置的有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为透明导电材料,所述导电壳层32和像素电极材料相同,具体地,所述导电壳层32材料为氧化铟锡,并且所述导电壳32和像素电极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壳32和像素电极为同一层导电层并且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形成,扫描线可以采用双布线的技术。具体地,扫描线包括多条第一扫描线35和多条第二扫描线39,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35由第一层金属形成,所述多条第二扫描线39由第二层金属形成,所述多条第一扫描线35和多条第二扫描线39之间相隔有第一绝缘层38。导电壳层32可屏蔽静电放电现象对扫描线的破坏作用,更进一步地,扫描线采用双层布线,可以缩小扫描线在封胶区域占用的面积,进一步可缩小封胶区域,有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小型化和窄边框化。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封胶区域,数据线也可以采用双层布线,即数据线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分别由两层金属构成,并且所述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之间间隔有绝缘层。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设置有位于导电粒子和驱动线之间的导电壳层,所述导电壳层可以屏蔽静电放电对扫描线或数据线的影响,或防止静电放电的发生,进而增强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抗静电能力,提高了良率。此外,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无需增加新的工艺步骤,易于实现。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也无需增加绝缘层的厚度、无需减小第一层金属的厚度、无需仅在需要导通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的区域涂覆带有导电粒子的封胶,因此不会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性能和增加制程工序的难度。
更进一步地,当导电壳层和像素电极为同一层导电层并且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形成时,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线在封胶区域采用双层布线技术,可以缩小驱动线在封胶区域占用的面积,进一步可缩小封胶区域,有利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小型化和窄边框化。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用于粘合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封胶,所述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方向设置有驱动线、第一基板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基板公共电极,所述封胶中分布有多个导电粒子,所述封胶分为第一封胶区域和第二封胶区域,所述第一封胶区域中的导电粒子与第一基板公共电极和第二基板公共电极均相接触,所述第二封胶区域中导电粒子仅与第二基板公共电极相接触;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胶区域还设置有导电壳层,所述导电壳层位于导电粒子和驱动线之间,所述导电壳层和驱动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层和导电粒子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层和导电粒子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为扫描线或数据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由封胶围成的中心区域和设置封胶的封胶区域,位于中心区域的扫描线由第一层金属制成,位于中心区域的数据线由第二层金属制成,位于封胶区域的数据线由第一层金属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层由第二层金属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层和位于中心区域的数据线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形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层为金属钼或者钼铝钼结构金属层。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导电壳层和像素电极为同一层并且在同一制程步骤中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壳层和导电粒子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中心区域的扫描线和数据线之间设置有栅绝缘层,所述数据线上覆盖有钝化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由所述栅绝缘层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由钝化层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绝缘层和钝化层的材料均为氮化硅。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封胶区域的驱动线包括第一驱动线和第二驱动线,所述第一驱动线和第二驱动线之间间隔有第一绝缘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线由第一层金属制成,所述第二驱动线由第二层金属制成。
CN201110161649.8A 2011-06-15 2011-06-15 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830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1649.8A CN102830550B (zh) 2011-06-15 2011-06-15 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61649.8A CN102830550B (zh) 2011-06-15 2011-06-15 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0550A true CN102830550A (zh) 2012-12-19
CN102830550B CN102830550B (zh) 2015-05-27

Family

ID=4733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1649.8A Active CN102830550B (zh) 2011-06-15 2011-06-15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3055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3114A (zh) * 2014-11-20 2016-06-0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设备
US9563082B2 (en) 2014-11-20 2017-02-07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6681068A (zh) * 2016-12-28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198146A1 (zh) * 2016-05-18 2017-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73466A (zh) * 2018-11-19 2019-03-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161763A (zh) * 2019-06-10 2019-08-23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73415A1 (zh) * 2018-10-10 2020-04-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程和显示面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5243A (ja) * 1998-04-16 1999-11-05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033843A1 (en) * 2007-07-31 2009-02-05 Gao Wenbao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1387800A (zh) * 2007-09-13 2009-03-1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ft lcd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99335A (zh) * 2009-06-24 2010-04-28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5243A (ja) * 1998-04-16 1999-11-05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033843A1 (en) * 2007-07-31 2009-02-05 Gao Wenbao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1387800A (zh) * 2007-09-13 2009-03-1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ft lcd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99335A (zh) * 2009-06-24 2010-04-28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3114A (zh) * 2014-11-20 2016-06-01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设备
US9563082B2 (en) 2014-11-20 2017-02-07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10757848B2 (en) 2016-05-18 2020-08-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198146A1 (zh) * 2016-05-18 2017-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WO2018120306A1 (zh) * 2016-12-28 2018-07-0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78907B2 (en) 2016-12-28 2020-03-0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681068A (zh) * 2016-12-28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73415A1 (zh) * 2018-10-10 2020-04-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程和显示面板
US11119362B1 (en) 2018-10-10 2021-09-14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display panel
CN109473466A (zh) * 2018-11-19 2019-03-1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473466B (zh) * 2018-11-19 2021-03-0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161763A (zh) * 2019-06-10 2019-08-23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249005A1 (zh) * 2019-06-10 2020-12-17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0550B (zh)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0550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8189156B2 (en)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scribe mark formed of thinnest conductive member
CN102354069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211045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95700B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3639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460070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38958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封装方法、液晶显示器件
CN102053415A (zh) 水平电场液晶显示设备
CN102566168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202159214U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773357A (zh) 改善了与测试线的连接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
CN101078848A (zh) 液晶显示器
CN202693965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0121804B2 (en) TFT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090010318A (ko) 정전기 방지 기능의 액정 패널
CN103293727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
CN102629052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液晶显示器件
CN103187010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30551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母板
CN102945846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3337943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件
CN101726874B (zh) 显示面板与软性电路板的接合结构
CN100464212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55383A (zh) 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及其像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