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9514B -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9514B
CN102829514B CN201210192619.8A CN201210192619A CN102829514B CN 102829514 B CN102829514 B CN 102829514B CN 201210192619 A CN201210192619 A CN 201210192619A CN 102829514 B CN102829514 B CN 1028295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ification part
supporting station
motor
motor support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26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9514A (zh
Inventor
永富吉成
远谷义德
梶原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29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9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9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95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能够降低通风阻力。在框体上部配置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在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支承送风装置(22)的风扇电动机(23),利用送风装置(22)将通过所述框体内的热交换器自侧方吸入的空气向上方吹出,在上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在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各自的下面部设置有自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内表面至外表面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的上游侧整流部件(61),该上游侧整流部件(61)将通过所述热交换器自侧方吸入并到达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沿送风装置(22)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室外风扇将通过热交换器自侧方吸入的空气向上方吹出这种类型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在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已知有在框体上部具有送风机并且利用送风机将自框体侧面吸入的空气向上方吹出的室外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室外单元中,将上述送风机的电动机载置在截面呈コ形的电动机支承台上并从下方对其进行支承。该电动机支承台配置成使コ形开口朝向电动机侧,通过设置堵塞コ形开口的整流部件来谋求抑制空气涡流的产生。并且,在电动机支承台的面上,在流过电动机支承台周围的空气流的上游侧的面上,设置有朝向上游侧突出的三角形的整流部件,通过利用三角形的整流部件对空气流进行整流来谋求降低通风阻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85840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室外单元中,上述三角形的整流部件构成为,朝向上游侧的顶点部位于电动机支承台宽度的大致中央部,将空气流朝向整流部件的顶点部两侧的下游侧大致均等且朝向上方笔直地进行整流。但是,在自侧面吸入的空气流弯曲并自上方吹出的室外单元中,由于空气流复杂,因此,可认为仅使空气流大致均等且笔直地向上方流动这种方式不怎么能够降低通风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通风阻力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在框体上部配置一对电动机支承台,在一对电动机支承台上支承室外风扇的电动机,利用所述室外风扇将通过所述框体内的热交换器自侧方吸入的空气向上方吹出,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电动机支承台各自的下面部设置有自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内表面至外表面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的整流部件,该整流部件将通过所述热交换器自侧方吸入并到达该电动机支承台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沿所述室外风扇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电动机支承台形成为截面呈コ形,并且コ形开口朝向下方配置,在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下面部以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设置有所述整流部件。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整流部件的下端部比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所述内表面更向所述电动机侧突出。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整流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电动机附近的中央侧整流部件和与该中央侧整流部件邻接的侧方侧整流部件,所述中央侧整流部件的下端部比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所述内表面更向所述电动机侧突出并且位于比所述侧方侧整流部件的下端部更靠近所述电动机侧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一对电动机支承台各自的上面部,设置有自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内表面至外表面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的下游侧整流部件,该下游侧整流部件能够根据在各电动机支承台的外侧空间流过的空气流,将在所述一对电动机支承台之间流过的空气流,沿所述室外风扇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设置所述整流部件及所述下游侧整流部件,在所述一对电动机支承台上分别形成有剖视呈大致菱形的整流部,该整流部的上端部朝向下游侧地指向外部上方。
根据本发明,具有将到达电动机支承台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沿室外风扇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的整流部件,由于能够将到达电动机支承台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沿室外风扇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因此,可以降低通风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上述空调装置的横向剖面图。
图3是表示风扇电动机的支承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送风装置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送风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安装有上游侧整流部件及下游侧整流部件的电动机支承台的剖面图。
图7是上游侧整流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下游侧整流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立体图。
图12是整流部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剖面图。
图14是从下方看整流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室外单元
11单元外壳(框体)
17、17电动机支承台
21热交换器
22送风装置(室外风扇)
23风扇电动机(电动机)
60、260整流部
61、361、461上游侧整流部件(整流部件)
71开口
72上板部(上面部)
73外板部(外表面)
74内板部(内表面)
81、281下游侧整流部件
81A顶点部(整流部的上端部)
461A、561A顶点部(整流部件的下端部)
561中央侧整流部件
565侧方侧整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本结构的空调装置由室外单元10和室内单元(未图示)构成,使制冷剂在利用制冷剂配管连接而形成的制冷剂回路中流动,从而进行制冷运转及供暖运转。室外单元10设置在室外,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在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冷凝并向外部空气放出热,在供暖运转时,使制冷剂蒸发并自外部空气吸收热。另外,以下所述的上下及左右的方向表示在设置有室外单元10的状态下从其前面侧观察时的方向。
图1是室外单元10的侧剖面图,图2是表示室外单元10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室外单元10具有大致长方体箱形状的单元外壳(框体)11,该单元外壳11构成为具有:底板12、从该底板12的四个角部沿铅直方向延伸的支柱14、以及前面板15(图2)。
如图2所示,在底板12上配置有俯视时弯曲成大致コ形而形成的热交换器21,如图1所示,在该热交换器21的上部配置有送风装置(室外风扇)22。如图2所示,热交换器21构成单元外壳11的侧面部,自该单元外壳11的左侧面沿着背面及右侧面配置。
如图1所示,送风装置22构成为具有:配置在热交换器21上方的风扇电动机(电动机)23和安装在该风扇电动机23的电动机轴51上的螺旋桨式风扇24。
图3是表示风扇电动机23的支承结构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表示未安装后述的整流部60(图4)的状态。
在热交换器21的上面设置有沿着热交换器21的コ形形状形成为框状的上部架16。如图3所示,上部架16具有:沿着コ形热交换器21的左侧面、背面及右侧面的上表面分别设置的板状框架板16A、16B、16C、将框架板16A、16C的前端连结的连结板16D。上部架16的四个角部与各支柱14连结。
在框架板16B和连结板16D之间,架设有与框架板16A、16C大致平行地延伸的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风扇电动机23固定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
风扇电动机23具有圆柱状的本体部52和从本体部52向上方延伸且支承螺旋桨式风扇24的电动机轴51(图1)。螺旋桨式风扇24具有树脂制轮毂45、在该轮毂45的外周具有规定的叶片角度且按照规定的间隔一体成形的多片叶片46、46。
在本体部52上,在其外周部形成有散热用的散热片53,并且形成有沿外周部大致水平地延伸的一对安装撑条54、54。安装撑条54、54配置成自外侧夹持本体部52,并且设置成相互平行。
风扇电动机23的本体部52配置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之间,并且,安装撑条54、54载置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利用自上方贯穿安装撑条54、54的多个固定螺栓55将风扇电动机23紧固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另外,风扇电动机23配置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
如图1所示,在螺旋桨式风扇24的周围设置有将螺旋桨式风扇24的吸入侧的空气向吹出侧引导的圆筒状的喇叭口25,喇叭口25的吹出开口25A由用于防止人体等接触螺旋桨式风扇24的风扇护罩27(图4)覆盖。另外,在喇叭口25的周围隔着泡沫聚苯乙烯等隔热材料26设置有装饰面板(未图示)。螺旋桨式风扇24配置成位于コ形热交换器21的中央。
若利用风扇电动机23驱动螺旋桨式风扇24旋转,则外部空气自室外单元10的周围、更具体地说如图中箭头X所示自单元外壳11的除前面之外的左侧面侧、背面侧及右侧面侧被吸入单元外壳11内,并流过设置于该单元外壳11上面部的喇叭口25的吹出开口25A排出到外部。即,该室外单元10构成为将热交换后的空气自上方吹出的上方吹出型室外单元。
在单元外壳11内,在底板12上设置有构成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的压缩机(未图示)、储压器31、油分离器32及接收槽33,并且,配管连接并收纳有四通阀(未图示)和膨胀阀(未图示)之类的阀体等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作为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的配管的一端侧经由热交换器21与室内单元进行配管连接,作为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部件的配管的另一端侧与室内单元进行配管连接,从而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储压器31在风扇电动机23的下方位于底板12的大致中央。
另外,在本结构中,压缩机配置在单元外壳11的前面侧,在该压缩机的上方空间配置有电装盒34,在该电装盒34配设有用于控制空调装置的控制基板等各种电装单元。因此,通过拆下前面板15,作业者自前面侧能够容易地对单元外壳11内的部件进行维护作业。附图标记35是设置在压缩机上方且用于防止雨滴直接落到压缩机上的罩板。
图4及图5是表示送风装置22的剖面图。
如图4及图5所示,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设置有用于减小在电动机支承台17周围流动的空气流的通风阻力的整流部60,该整流部60构成为具有:位于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游侧的上游侧整流部件(整流部件)61及位于电动机支承台17、17下游侧的下游侧整流部件81。上游侧整流部件61及下游侧整流部件81由金属制板材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框状上部架16的开口部16E的大致中央设置有电动机支承台17、17,因此,流过上部架16的开口部16E的空气包括流过各电动机支承台17、17外侧的第一空间P的空气及流过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之间即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内侧的第二空间Q的空气。
图6是安装有上游侧整流部件61及下游侧整流部件81的电动机支承台17的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动机支承台17、上游侧整流部件61及下游侧整流部件81以风扇电动机23为基准左右对称地设置,因此,在此为了简化说明,仅对右侧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4~图6所示,电动机支承台17是截面形成为コ形的棒材,以コ形开口71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上部架16上。电动机支承台17具有:载置有安装撑条54、54的大致水平的上板部(上面部)72、自上板部72的宽度方向的外端向下方延伸的外板部(外表面)73、自上板部72的宽度方向的内端向下方延伸的内板部(内表面)74。电动机支承台17、17是金属制的槽部件,容易得到。
图7是上游侧整流部件61的立体图。
上游侧整流部件61形成为截面呈大致V形的棒状,该上游侧整流部件61具有:沿着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大致铅直地向下方延伸的铅直板部62、自铅直板部62的下端朝向电动机支承台17的外板部73的下端且向上方延伸的倾斜板部63。
上游侧整流部件61配置成自下方覆盖电动机支承台17下面部的开口71,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大致整个长度,以与上部架16的开口部16E的大致整个长度重叠的方式设置有一个上游侧整流部件61。上游侧整流部件61的截面形状在其整个长度上相同。
在上游侧整流部件61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铅直板部62及倾斜板部63的上端分别形成有向上方突出地与电动机支承台17的外板部73及内板部74的外表面抵接的固定板部64、64。另外,在铅直板部62及倾斜板部63的上端未形成固定板部64、64的部分构成与外板部73及内板部74的下端部外表面抵接的抵接部65。
上游侧整流部件61利用穿过固定板部64、64的孔64A的多个螺栓66紧固在外板部73及内板部74上。
上游侧整流部件61被固定在电动机支承台17上时,形成为朝向下方越来越细的大致三角形的凸状,V形的顶点部61A朝向空气流的上游侧突出。倾斜板部63的外表面部构成自顶点部61A朝向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63A。倾斜面63A自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至外板部73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
上游侧整流部件61的顶点部61A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偏向风扇电动机23侧的位置,并位于铅直板部62的下端。因此,自上游侧整流部件61的下方上升并到达电动机支承台17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碰到倾斜板部63而如气流W1所示被整流,该气流W1沿着倾斜面63A朝向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向斜上方流动,并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流动。即,与例如上游侧整流部件的顶点部位于电动机支承台17宽度方向的中央的结构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使更多的空气流沿着倾斜面63A流到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因此,可以使更多的空气流流到螺旋桨式风扇24的转速高的外径部侧,从而可以增大风量。
图8是下游侧整流部件81的立体图。
如图5、图6及图8所示,下游侧整流部件81形成为截面呈大致V形的棒状,该下游侧整流部件81具有:沿着电动机支承台17的外板部73大致铅直地向上方延伸的铅直板部82、沿着内板部74延伸后朝向铅直板部82的上端弯曲并向上方延伸的倾斜板部83。
下游侧整流部件81配置成自上方覆盖电动机支承台17上表面的上板部72,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除设置有风扇电动机23的撑条54、54的中央部之外的两端侧,设置有一对下游侧整流部件81。
在下游侧整流部件81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铅直板部82及倾斜板部83的下端,分别形成有向下方突出地与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及外板部73的外表面抵接的固定板部84、84。另外,在铅直板部82及倾斜板部83的下端未形成固定板部84、84的部分构成与内板部74及外板部73的上端部外表面抵接的抵接部85。
下游侧整流部件81利用穿过固定板部84、84的孔84A的螺栓86紧固在外板部73及内板部74上。
下游侧整流部件81被固定在电动机支承台17上时,其形成为朝向上方越来越细的大致三角形的凸状,V形的顶点部81A朝向空气流的下游侧突出。倾斜板部83的外表面部成为自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至外板部73朝向顶点部81A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的倾斜面83A。
下游侧整流部件81的顶点部81A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偏向单元外壳11外侧面侧的位置,并位于铅直板部82的上端。自上游侧经由电动机支承台17向上方吹出的空气在流过外侧的第一空间P及内侧的第二空间Q时利用下游侧整流部件81被整流。详细地说,流过第二空间Q的空气利用流过第一空间P的空气流被引到外侧并如气流W2所示被整流,沿着倾斜面83A朝向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向斜上方流动。
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上板部72侧未设置下游侧整流部件81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在上板部72的上方产生空气紊乱,可以降低通风阻力。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与例如下游侧整流部件的顶点部位于电动机支承台17的宽度方向中央的结构相比,可以使更多的空气流沿着倾斜面83A流到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因此,可以使更多的空气流流到螺旋桨式风扇24的转速高的外径部侧,从而可以增大风量。
如图6所示,通过安装上游侧整流部件61及下游侧整流部件81,在电动机支承台17形成有整流部60,该整流部60的截面形成为大致菱形。整流部60剖视时看到的四个板部即铅直板部62、倾斜板部63、倾斜板部83及铅直板部82的长度形成为大致相等。
整流部60朝上部外侧倾斜地配置,以使穿过顶点部61A及顶点部81A的直线L(图6)朝向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的上方倾斜。
若利用风扇电动机23使螺旋桨式风扇24旋转,则室外单元10周围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21被吸入单元外壳11内,此后,向上方弯曲并流到送风装置22侧,从吹出开口25A向上方吹出。此时,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周围流动的空气流利用整流部60的倾斜面63A及倾斜面83A被整流成向上部外侧流动,大部分空气向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部侧流动。因此,可以防止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周围流动的空气流大致垂直地碰到电动机支承台17的表面、防止上述空气流大量地流到风扇电动机23侧,从而可以使空气流顺畅地流到螺旋桨式风扇24。
另外,由于铅直板部62、倾斜板部63、倾斜板部83及铅直板部82的长度大致相等,因此,可以使沿着铅直板部62及倾斜板部83流过第二空间Q的内侧空气流和沿着倾斜板部63及铅直板部82流过第一空间P的外侧空气流的流过距离大致相等。因此,可以防止空气流的紊乱,可以降低整流部60的通风阻力。
如以上说明所述,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对送风装置22的风扇电动机23进行支承的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各自的下面部,设置有自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内板部74至外板部73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的上游侧整流部件61,该上游侧整流部件61将通过热交换器21自侧方被吸入并到达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沿送风装置22的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从而可以将到达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因此,可以降低通风阻力。
另外,电动机支承台17、17形成为截面呈コ形,并且,コ形开口71朝向下方配置,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下面部以覆盖开口71的方式设置有上游侧整流部件61,因此,可以提高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刚性,并且可以利用上游侧整流部件61堵住开口71,故在简化结构的同时能够降低通风阻力。并且,コ形开口71朝向下方,仅利用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单体就能够确保上下方向的刚性,因此可以实现轻量化。
另外,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各自的上板部72,设置有自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内板部74至外板部73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的下游侧整流部件81,该下游侧整流部件81能够根据在各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外侧空间即第一空间P流动的空气流,将在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之间的空间即第二空间Q流动的空气流,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因此,可以利用下游侧整流部件81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对空气进行引导,从而可以降低通风阻力。
并且,通过设置上游侧整流部件61及下游侧整流部件81,在一对电动机支承台17、17分别形成有截面呈大致菱形的整流部60,整流部60的上端部即顶点部81A朝向下游侧地指向外部上方,因此,可以利用整流部60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对空气进行引导,从而可以降低通风阻力。另外,整流部60呈菱形,整流部60的内侧面及外侧面的路径长度大致相等,因此,可以防止空气流的紊乱,可以降低通风阻力。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仅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上游侧整流部件61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大致整个长度设置有一个的结构,但也可以将上游侧整流部件61沿长度方向进行分割设置,使其容易组装在电动机支承台17上。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9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下游侧整流部件81、81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除设置有风扇电动机23的撑条54、54的中央部之外的两端侧设置有一对的结构,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下游侧整流部件281未被分割而一体设置。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整流部260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设置有用于减小在电动机支承台17周围流动的空气流的通风阻力的整流部260,整流部260具有上游侧整流部件61及覆盖上板部72的下游侧整流部件281。下游侧整流部件281具有铅直板部82及倾斜板部83。
下游侧整流部件281通过将第一实施方式的一对下游侧整流部件81、81利用使铅直板部82沿长度方向延长而形成的板部286进行结合而一体地形成。在下游侧整流部件28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切口部287。撑条54、54的端部及各固定螺栓55从切口部287露出,因此,即便不拆下下游侧整流部件281也可以经由切口部287容易地装卸风扇电动机23。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0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整流部60作为具有上游侧整流部件61及下游侧整流部件81的部件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未设置下游侧整流部件81,而且上游侧整流部件被分割,在这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整流部360的立体图。在此,图10是喇叭口25内侧的透视图。
如图10所示,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设置有用于减小在各电动机支承台17周围流动的空气流的通风阻力的整流部360,各整流部360具有从下方覆盖コ形开口71的一对上游侧整流部件(整流部件)361、361。在上板部72侧未设置整流部件。
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沿电动机支承台17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构成一对,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被分割,在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之间形成有间隙。由于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设置有一对,因此该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横跨上部架16的开口部16E的大致整个宽度。
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具有铅直板部62及倾斜板部63,该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形成为朝向下方越来越细的大致三角形的凸状。自下游侧到达电动机支承台17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沿倾斜板部63的倾斜面63A朝向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向斜上方流动,并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流动。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长度方向被分割而设置有多个,因此,可以自热交换器21上方的框状上部架16的开口部16E将多个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放入单元外壳11内并安装在电动机支承台17上,从而具有良好的组装性。另外,即便水等侵入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也容易将水等自上游侧整流部件361、361之间的间隙排出。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上游侧整流部件61具有沿着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大致铅直地向下方延伸的铅直板部62且顶点部61A位于铅直板部62下端的结构,但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上游侧整流部件向风扇电动机23侧突出,上游侧整流部件的顶点部位于比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更靠近风扇电动机23侧的位置,在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未设置下游侧整流部件81、81。
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立体图。在此,图11是喇叭口25内侧的透视图。
如图11所示,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上设置有用于减小在各电动机支承台17周围流动的空气流的通风阻力的整流部460,各整流部460具有自下方覆盖コ形开口71的一对上游侧整流部件(整流部件)461、461。在上板部72侧未设置整流部件。
上游侧整流部件461、461沿电动机支承台17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构成一对,在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被分割,在上游侧整流部件461、461之间形成有间隙。由于上游侧整流部件461、461设置有一对,因此其横跨上部架16的开口部16E的大致整个长度。
图12是整流部460的剖面图。由于整流部460左右对称地设置,因此,在此仅对右侧的整流部460进行说明。
如图11及图12所示,上游侧整流部件461、461形成为截面呈大致V形的棒状,其具有:自内板部74侧朝风扇电动机23侧向下方延伸的内侧倾斜板部462、自内侧倾斜板部462的下端朝向电动机支承台17的外板部73的下端向上方延伸的外侧倾斜板部463。上游侧整流部件461、461配置成自下方覆盖电动机支承台17的下面部的开口71,其截面形状在整个长度上相同。
在内侧倾斜板部462及外侧倾斜板部463的上端,分别形成有向上方突出地与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及外板部73的外表面抵接的固定板部464、464。上游侧整流部件461利用穿过固定板部464、464且分别与内板部74及内板部74连结的螺栓86被固定。
上游侧整流部件461形成为朝向下方越来越细的大致三角形的凸状,该三角形的下端即顶点部(整流部件的下端部)461A比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更向风扇电动机23侧突出。外侧倾斜板部463的外表面部成为自顶点部461A朝向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463A。倾斜面463A自比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更靠近内侧的位置至外板部73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
这样,由于上游侧整流部件461的顶点部461A相比内板部74位于更内侧,因此,与顶点部461A向内侧突出的量相应地,可以利用倾斜面463A对包含更中央侧(风扇电动机23侧)的空气在内的空气进行整流,可以使大部分空气朝向外侧面侧向斜上方整流。因此,可以使大部分空气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进行流动,从而可以增大风量。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3及图14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上游侧整流部件61的截面形状在其整个长度上相同的结构,但在第五实施方式中,设置于风扇电动机23附近的整流部件向风扇电动机23的下方延伸,在这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整流部的剖面图。图14是从下方看第五实施方式的整流部560的图。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下面设置有用于减小在各电动机支承台17周围流动的空气流的通风阻力的整流部560,各整流部560具有设置于风扇电动机23附近的中央侧整流部件561、分别与中央侧整流部件561的两端部邻接的一对侧方侧整流部件565、565。在上板部72侧未设置整流部件。
各侧方侧整流部件565、565具有铅直板部62及倾斜板部63,并形成为朝向下方越来越细的大致三角形的凸状,在铅直板部62的下端具有顶点部61A。
中央侧整流部件561形成为截面呈大致V形的棒状,其具有:自内板部74侧朝向风扇电动机23侧向下方延伸的内侧倾斜板部562、自内侧倾斜板部562的下端朝向电动机支承台17的外板部73的下端向上方延伸的外侧倾斜板部563。中央侧整流部件561形成为朝向下方越来越细的大致三角形的凸状,该三角形的下端即顶点部(整流部件的下端部)561A比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更向风扇电动机23侧突出,仰视时与风扇电动机23的本体部52重叠。
外侧倾斜板部563的外表面部成为自顶点部561A朝向单元外壳11的外侧面侧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面563A。倾斜面563A自比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更靠近内侧的位置至外板部73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
在内侧倾斜板部562及外侧倾斜板部563的上端分别形成有向上方突出地与电动机支承台17的内板部74及外板部73的外表面抵接的固定板部564、564。中央侧整流部件561利用穿过固定板部564、564的螺栓86被固定。
如图14所示,中央侧整流部件561的长度设置成与风扇电动机23的本体部52的宽度对应,即,将本体部52向电动机支承台17侧投影时,中央侧整流部件561与此时的本体部52重叠,并且上述中央侧整流部件561设置在电动机支承台17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设置在风扇电动机23附近的中央侧整流部件561下端的顶点部561A比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内板部74更向风扇电动机23侧突出,并位于比侧方侧整流部件565、565下端的顶点部61A更靠近风扇电动机23侧的位置,因此,在风扇电动机23附近,比电动机支承台17、17的内板部74更靠近风扇电动机23侧的空气也利用中央侧整流部件561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但在其他部分,可以利用侧方侧整流部件565、565以空气容易流过的状态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对空气进行引导。即,在因空气碰到风扇电动机23的下面而容易产生空气的紊乱的部分,通过利用中央侧整流部件561使该部分的空气向外侧流动,可以降低通风阻力,在不存在风扇电动机23的部分,可以利用宽度比中央侧整流部件561小的侧方侧整流部件565、565以通风阻力小的状态沿螺旋桨式风扇24的外径方向对空气进行引导,因此整体上可以增大风量。

Claims (5)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在框体上部配置一对电动机支承台,在一对电动机支承台上支承室外风扇的电动机,利用所述室外风扇将通过所述框体内的热交换器自侧方吸入的空气向上方吹出,所述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电动机支承台各自的下面部设置有自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内表面至外表面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的整流部件,该整流部件将通过所述热交换器自侧方吸入并到达该电动机支承台的下面部整个区域的空气沿所述室外风扇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
所述整流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电动机附近的中央侧整流部件和与该中央侧整流部件邻接的侧方侧整流部件,所述中央侧整流部件的下端部比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所述内表面更向所述电动机侧突出并且位于比所述侧方侧整流部件的下端部更靠近所述电动机侧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支承台形成为截面呈コ形,并且コ形开口朝向下方配置,在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下面部以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设置有所述整流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件的下端部比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所述内表面更向所述电动机侧突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电动机支承台各自的上面部,设置有自所述电动机支承台的内表面至外表面以朝上的倾斜方式同样地形成的下游侧整流部件,该下游侧整流部件能够根据在各电动机支承台的外侧空间流过的空气流,将流过所述一对电动机支承台之间的空气流,沿所述室外风扇的外径方向进行引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所述整流部件及所述下游侧整流部件,在所述一对电动机支承台上分别形成有剖视呈大致菱形的整流部,该整流部的上端部朝向下游侧地指向外部上方。
CN201210192619.8A 2011-06-13 2012-06-12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Active CN1028295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0849A JP5877363B2 (ja) 2011-06-13 2011-06-13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1-130849 2011-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9514A CN102829514A (zh) 2012-12-19
CN102829514B true CN102829514B (zh) 2016-05-25

Family

ID=47332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2619.8A Active CN102829514B (zh) 2011-06-13 2012-06-12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77363B2 (zh)
CN (1) CN102829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2387B1 (ko) 2013-01-14 2014-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모터 마운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모터 마운트의 제조방법
KR102249794B1 (ko) * 2013-12-05 2021-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2018194216A (ja) * 2017-05-16 2018-12-06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室外機
WO2019093833A1 (en) 2017-11-13 2019-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lower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JP7042588B2 (ja) * 2017-11-13 2022-03-28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6773060B2 (ja) * 2018-02-15 2020-10-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WO2022014846A1 (ko) * 2020-07-17 2022-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1565U (ja) * 1984-08-18 1986-03-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送風装置
JPH0289230U (zh) * 1988-12-23 1990-07-16
CN2735216Y (zh) * 2004-07-23 2005-10-19 熊晓强 空调室外机
JP2006038312A (ja) * 2004-07-26 2006-02-0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ユニット
CN1811287A (zh) * 2004-10-19 2006-08-02 株式会社日立空调系统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07147249A (ja) * 2005-11-01 2007-06-14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8128496A (ja) * 2006-11-16 2008-06-0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196315A (zh) * 2006-12-06 2008-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01300454A (zh) * 2005-11-01 2008-11-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截止阀安装构造及具有该构造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JP2009079870A (ja) * 2007-09-27 2009-04-1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0060242A (ja) * 2008-09-05 2010-03-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1565U (ja) * 1984-08-18 1986-03-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送風装置
JPH0289230U (zh) * 1988-12-23 1990-07-16
CN2735216Y (zh) * 2004-07-23 2005-10-19 熊晓强 空调室外机
JP2006038312A (ja) * 2004-07-26 2006-02-09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機ユニット
CN1811287A (zh) * 2004-10-19 2006-08-02 株式会社日立空调系统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07147249A (ja) * 2005-11-01 2007-06-14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1300454A (zh) * 2005-11-01 2008-11-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截止阀安装构造及具有该构造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JP2008128496A (ja) * 2006-11-16 2008-06-05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1196315A (zh) * 2006-12-06 2008-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09079870A (ja) * 2007-09-27 2009-04-16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0060242A (ja) * 2008-09-05 2010-03-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9514A (zh) 2012-12-19
JP5877363B2 (ja) 2016-03-08
JP2013002642A (ja) 2013-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9514B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US10274222B2 (en) Fan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JP582306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076430A (zh) 空气调节机
EP1050720A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8119999B (zh) 一种导风格栅及空调器
CN10565074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607935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3869173U (zh) 空调机
CN102878623B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JP476688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2829515B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JPH1120150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US20190346156A1 (en) Hvacr system including multi-positional and multi-use plenum fans
JP271576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841897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JP3758592B2 (ja)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CN20876507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418966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JP2005195199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841896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012048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JPH03117828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17706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8862724U (zh) 一种发电机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