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11179A -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11179A
CN102811179A CN2012100890269A CN201210089026A CN102811179A CN 102811179 A CN102811179 A CN 102811179A CN 2012100890269 A CN2012100890269 A CN 2012100890269A CN 201210089026 A CN201210089026 A CN 201210089026A CN 102811179 A CN102811179 A CN 102811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socia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90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11179B (zh
Inventor
林凡
王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oyou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OU TIANX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OU TIANX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OU TIANX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90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11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11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11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11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所述社交行为包括会面、同行或路过;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通过本发明,能够更好地实现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社交的相互融合,避免使用户获得较多无效信息,同时也避免对系统资源造成浪费移动通信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的网络社交活动全部都是在电脑前通过网络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大家都登录到同一个社交网络系统,通过系统推荐或朋友推荐或自己检索来完成好友的添加或关注等操作,这种好友添加是一种异步离线社交行为。这种实现方式在给人带来交友便利的同时,却又阻碍了人和人之间的真实沟通,淡化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因此,如何让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的社交相互融合,成为社交网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最新的技术中可以实现通过安装在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客户端来进行近距离通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找到陌生人或好友,进行语音通信或文字通信。但是这种应用仅仅是通过在手机上的客户端之间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来获得位置信息,然后通过互联网交换GPS定位信息,从而确定某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并提供给用户进行朋友选择,相当于仅就位置上的相近性进行推荐。但是,这种仅将位置信息作为网络社交活动的参考信息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社交的相互融合。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仅将位置信息作为参考进行推荐时,推荐的成功率比较低,使用户获得较多无效信息的同时,也对系统资源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社交的相互融合,避免使用户获得较多无效信息,同时也避免对系统资源造成浪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推荐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所述社交行为包括会面、同行或路过;
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包括:
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当发现一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时,则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实时位置信息的交换;
通过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以及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其中,所述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保存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信息的交换;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的所述身份信息获取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以便结合所述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所述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包括: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信息,或者,根据各自在注册时填写的资料、发表的信息和/或关注的信息获取到的各自的信息。
其中,所述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包括:
自动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接收到用户的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移动通信终端将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上传到所述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接收到所述根据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实时位置发送的搜索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通过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对位置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其中,所述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包括:
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以及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获取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空间位置信息;
将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上传给服务器,以便在服务器侧对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分析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行动轨迹,根据所述行动轨迹识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
其中,所述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包括:
根据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保存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还包括:
将所述社交行为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中,以便在所述社交网络中对所述社交行为进行线上讨论。
其中,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添加对方为好友的推荐信息;
或者,
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其好友或可能认识的人正在附近的提醒信息。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推荐系统,包括:
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所述社交行为包括会面、同行或路过;
信息推荐单元,用于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所述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包括:
搜索子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连接及位置信息交换子单元,用于当发现一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时,则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实时位置信息的交换;
实时行为识别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以及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其中,所述信息推荐单元包括:
第一推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第二推荐子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还包括:
身份信息交换子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信息的交换;
网络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的所述身份信息获取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以便结合所述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所述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包括: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信息,或者,根据各自在注册时填写的资料、发表的信息和/或关注的信息获取到的各自的信息。
其中,所述搜索子单元包括:
自动搜索子单元,用于自动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第一指令接收及搜索子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的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第二指令接收及搜索子单元,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将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上传到所述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接收到所述根据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实时位置发送的搜索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实时社交行为识别子单元包括:
相对位置变化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对位置变化信息;
持续时间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
行为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其中,所述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包括:
实时空间位置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以及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获取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
记录及分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上传给服务器,以便在服务器侧对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分析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行动轨迹,根据所述行动轨迹识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
其中,所述信息推荐单元包括:
第三推荐子单元,用于根据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第四推荐子单元,用于保存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还包括:
相关信息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社交行为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中,以便在所述社交网络中对所述社交行为进行线上讨论。
其中,信息推荐单元包括:
第五推荐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添加对方为好友的推荐信息;
或者,
第六推荐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其好友或可能认识的人正在附近的提醒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发明,由于将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作为参考进行信息推荐,可以更好地实现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社交的相互融合,并且会使得推荐的成功率比较高,避免使用户获得较多无效信息,同时也避免对系统资源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应用于用户持有的移动通信终端中,其中,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是指手机等具有网络连接能力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通过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2G、3G等技术实现与网络的连接。
参见图1,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所述社交行为包括会面、同行或路过;
S102: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具体实现时,可以有多种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的方式,例如,在其中一种方式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安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就可以实现所述的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推荐功能;当然,也可以在移动通信终端固件中固化这样的应用,使得这种应用与硬件紧密结合在一起(但为了方便起见,本发明中均以第一种情况为例进行介绍)。安装应用程序之后,在打开该应用程序后,就可以自动搜索附近同样装有该应用程序的移动通信终端(例如,可以发出握手信号,同时也可以接收其他移动通信终端发出的握手信号,以搜索附近同样安装有该应用程序的其他移动通信终端)。其中,移动通信终端可以通过蓝牙、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Wifi、红外等近距离传输技术发出握手信号,这种信号可以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等方式进行传递,传输距离比较有限。因此,对于某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而言,如果能够接收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发出的握手信号,则证明这两个移动通信终端的距离比较近,相应的,这两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持有者就可能在进行某种社交行为。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搜索的动作也可以是通过指令触发的,例如,包括通过触摸、滑动、手势、语音、动作、眼神等。也就是说,当用户打开应用程序之后,可以不是自动发出握手信号,而是在得到用户的确认之后,才发出握手信号,搜索周围装有同样应用程序的移动通信终端。此时,用户就可以通过前述触摸、滑动等方式向应用程序发出指令,当应用程序接收到这种指令时,就相当于得到了用户的确认。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程序还相当于是社交网络系统的客户端,通过该客户端,用户可以登录到自己在社交网络中注册的账户,可以拥有自己的好友,还可以通过该客户端与好友进行对话等等。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打开该客户端时,可以首先登录到自己的账户,然后该客户端在自动或者在用户的指令下,进行握手信号的发送以及搜索周边其他的用户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启动搜索之后,该搜索的动作会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这可能会耗费较多的电能。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搜索带来的浪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如下进行:由于移动通信终端一般都带有GPS定位系统,因此,也可以是各个移动通信终端将从GPS定位系统获知到的实时的位置信息同步上传给社交网络,当社交网络的服务器发现某用户的附近出现了安装有同样客户端软件的用户出现时,再向该用户及其附近的用户发出远程启动搜索的指令,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地搜索导致的资源浪费。
步骤二:当发现一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时,则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实时位置信息的交换;
如果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与第二移动通信终端都装有前述客户端软件,则会以同样的协议发出握手信号,如果这两个终端的距离比较近,就可以互相接收到对方发出的握手信号,此时,这两个终端就握手成功。握手成功之后,就说明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发现了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而就可以建立起这两个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同时,还可以相互交换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其中,关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实时位置信息,可以是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的GPS等定位系统获取的,一个移动通信终端在获取到自己的实时位置信息之后,再通过建立的会话连接发送给与其握手成功的其他移动通信终端。
步骤三:通过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以及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在现实世界中,不同的用户之间进行的社交行为可能有会面(包括共同参加某会议、公共就餐,或者在同一场所做各自的事情等等)、同行、路过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就是要首先识别出不同用户之间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类型,然后用这种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来影响虚拟世界中的社交行为,进而还可以再通过虚拟世界中的信息来影响现实世界中的行为。
具体在识别用户之间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时,就可以以之前获取到的手机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以及这两个手机之间的会话连接状态信息来进行判断。为了便于理解,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之间的会话链接建立起来之后,第一手机与第二手机仍然需要互发握手信号,只有在两个手机能够互相接收到对方的握手信号的情况,才能保持会话的连接状态,如果会话连接建立起来之后的某时刻,两个手机接收不到对方的握手信号了,则这两个手机之间的会话连接就会断开。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两个手机之间的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会话处于连接状态的持续时间、建立会话的起始时间以及结束时间,等等。通过两个手机之间的会话连接状态信息,可以判断出两个用户之间的距离在何时比较近,以及处于这种近距离的持续时间是多长,这可以作为判断这两个用户之间正在发生怎样的社交行为的一方面的依据。
而另一方面的依据就在于两个用户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信息。具体在识别两个用户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信息时,就可以依据手机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来确定。例如,对于第一手机而言,其自身的实时位置信息可以通过自身的GPS系统(或者,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定位,室内定位系统定位,红外定位等)获知,第二手机的实时位置信息可以在前述的交换信息的过程中获取,因此,就可以通过两个手机的实时位置信息的比对,来获取到两个用户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信息。具体的,这种相对位置变化信息包括:两个用户都处于静止状态(也即没有走动)、两个用户都处于运动状态并且运动的方向相同、两个用户都处于运动状态但是运动的方向相反、两个用户都在某固定区域内活动等等。
在分析出两个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时间,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信息之后,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两个用户正在进行何种社交行为。例如,如果两个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两个用户在此期间内都处于静止状态,则这两个用户可能正在进行会面,此时,还可以记录下会面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将这些信息记录到各自的社交网络中;如果两个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两个用户在此期间内是在向同一方向运动,则这两个用户可能正在同行,同样可以记录下一起行走的时间长短、路线等,记录到各自的社交网络中;如果两个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时间比较短,并且两个用户在此期间内的运动方向相反,则这两个用户可能仅仅是路过,等等。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双方交换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交换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信息,进而根据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获取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这样,就可以结合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向用户进行信息的推荐。其中,关于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或者根据用户注册时填写的资料或者发表的文章、关注的信息等情况,获取到用户的兴趣爱好、住址、工作地点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其中,关于用户的身份信息,由于用户在使用本信息推荐功能之前,可能已经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到社交网络,因此,可以直接将用户已登录的账号作为该用户的身份信息,然后同样通过会话连接发送给与其握手成功的移动通信终端。
另外,还可以获取到这两个用户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好友信息,例如,可以获取到两个用户各自的好友列表,或者,在一些情况下,用户还可能具有自己的社交图谱,其中,所谓社交图谱,可以是由一个用户的好友列表,以及其各个好友的好友列表等等,组织成的一个人的社交网络,通过社交图谱可以体现出一个用户与网络中的其他用户之间的亲疏关系,例如,用户乙是用户甲的好友,则用户甲与用户乙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如果用户丙不是用户甲的好友,但是用户丙是用户乙的好友,此时,由于用户甲是用户乙的好友,则用户甲与用户丙也有可能认识,或者用户甲可能会通过用户乙认识到用户丙,等等。此外,社交图谱还可能不仅仅是依靠各个用户的好友列表建立的,还可能根据用户不同兴趣,如用户喜好的事物、地点、品牌或其他对象等建立的。总之,也可以将该社交图谱信息作为该用户的好友信息,从而更全面的体现该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交友情况。
对于该步骤而言,在获取到双方的好友信息之后,就可以获知各自在对方好友网络中的位置,例如,可能发现第二用户已经是第一用户的好友,或者第二用户暂时不是第一用户的好友,但是两个人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好友,或者第二用户暂时不是第一用户的好友,但是两个人有一个或多个共同的兴趣点,等等。
在识别出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正在执行的社交行为之后,就可以根据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在社交网络中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信息的推荐;或者,保存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在社交网络中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信息的推荐。
也就是说,在分析得到双方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之后,就可以向各自发送关于对方的信息了,或者,也可以将识别出的用户社交行为保存下来,以便经过多次的记录之后,可以根据多次记录的结果,来向用户进行信息的推荐。当然,如果同时还获取了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则还可以结合这种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向用户进行信息的提供。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双方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是单纯地根据双方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向各自进行信息发送,而是要结合双方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进行提供。
例如,如果发现某两个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不是好友,但是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好友,并且这两个用户正在会面(可能会共同参加某会议等)或同行,则证明这两个用户在线下可能是认识的,此时,就可以向用户发送加对方为好友的推荐信息,同时还可以包括对方在社交网络中注册时提供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籍贯、工作地点、兴趣爱好等,如果双方同意此次推荐,则可以以此将线下的社交行为延续到线上。或者,如果发现某两个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是好友,或者有一个或多个共同好友,但是发现这两个用户刚刚路过,或者同时在某固定区域内活动,则可以向用户发送提醒某好友或可能认识的人正在路过或正在附近的提醒信息,以便于用户与好友或可能认识的人会面,以此可以将线上社交带到线下的现实世界,等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在识别出两个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之后,就向用户进行信息的推荐,例如,发现两个用户正在会面、同行或路过,就可以推荐加对方为好友等等。或者,也可以并不是第一次发现这种社交行为就推荐双方认识,而是首先将这种社交行为记录下来,在同样是这两个用户进行过几次这样的会面、同行、路过等社交行为后,再通过阈值的设定等进行推荐。也就是说,多次的会面、同行、路过等社交行为,能够分析出两个用户之间经常发生的事件和行动轨迹,进而可以以此来统计他们之间的可能关系,或者推荐认识的可能性。当然这种推荐可能性应该独立于他们之间朋友的关系来判定推荐。另外,会面、同行和路过这几种社交关系的判定推荐阈值,可以是相同的,当然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如果两个用户在会面,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较密切,则两个人如果在一周内会面两次,就可以推荐两者相互认识;而如果两个人的社交关系是路过,则很可能仅仅是偶然一次的路过,关系可能不是很紧密,但是,如果是经常在相同的时间段路过,则可以进行推荐。例如,某两个人在一周中都是在一个时间点路过某一段街道,就可以推荐他们认识,等等。
以上介绍了一种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的方式,除了这种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由于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以及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中,一般都带有定位系统,因此,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上的定位系统获取到各自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并将这种信息实时上报给服务器,在服务器侧进行记录。这样,在服务器侧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之后,就可以分析出各个用户的运动轨迹,进而就可以根据运动轨迹分析出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是否发生过某种社交行为,或者是否规律性地发生过某种社交行为,等等,进而,就可以根据分析出的社交行为,向用户进行社交网络中的信息的推荐了。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识别出的两个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的详细信息(包括会面的时间地点、同行的时间路线、路过的时间地点等)记录到各自的社交网络中,使得用户可以在社交网络中对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进行线上的讨论评价等,例如对共同参加的某会议进行线上的讨论,将现实世界中的社交再现到网络社交环境中。在网络社交环境中,这种讨论可以是私密进行的,也可以共享给其他的好友,邀请他们共同参与讨论,或者还可以针对此次议题组织下一次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活动,等等。
总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社交的相互融合。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由于将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作为参考进行信息推荐,这样会使得推荐的成功率比较高,避免使用户获得较多无效信息,同时也避免对系统资源造成浪费。
例如,小明和小强在社交网络中并不认识,他们的手机中都装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客户端软件,此客户端软件通过蓝牙和GPS来进行互相识别。其中,小明是小强的客户,小强某天去小明公司开会,在会议室中,小强和小明手机中的客户端软件通过蓝牙互相识别出双方正在会面之后,在各自的好友中进行匹配,结果小明和小强拥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小红,系统即自动把这层关系通过短信或提醒的方式发给小强和小明,他们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互发信息进行联系,客户端软件还可以发出加对方为好友的推荐信息,当双方都有此意愿后,双方即连接为好友,此线下好友关系即被复制到线上。同时,客户端软件还可以记录下会议的相关信息,在会议之后,小明和小强在线上可以对已经记录的这次会议进行点评和讨论,这些讨论可以私密也可以共享给好友,邀请他们共同参与讨论,或许下一次社交聚会即来自大家的共同倡议。
再如,小明和小强同时在路上走,两人并不认识,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远,通过客户端软件互相之间可以获得对方身份信息,通过系统获知两人是同乡且在紧挨的两个写字楼上班,且双方也很喜欢和同乡结交朋友,系统即通知小明和小强,附近有这样的朋友,是否想认识,如果双方同意即通过线上结交为朋友,系统也通过通知或提醒协助双方在路上互相认出对方并在现实中结交为朋友。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推荐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推荐系统,参见图2,该系统可以包括:
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所述社交行为包括会面、同行或路过;
信息推荐单元202,用于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具体实现时,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201可以包括:
搜索子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连接及位置信息交换子单元,用于当发现一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时,则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实时位置信息的交换;
实时行为识别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以及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相应的,信息推荐单元202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推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在社交网络中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信息的推荐;
或者,
第二推荐子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另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
身份信息交换子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信息的交换;
网络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的所述身份信息获取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以便结合所述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其中,所述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包括: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信息,或者,根据各自在注册时填写的资料、发表的信息和/或关注的信息获取到的各自的信息。
具体实现时,所述搜索子单元可以包括:
自动搜索子单元,用于自动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第一指令接收及搜索子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的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第二指令接收及搜索子单元,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将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上传到所述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接收到所述根据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实时位置发送的搜索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具体的,所述实时社交行为识别子单元可以包括:
相对位置变化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对位置变化信息;
持续时间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
行为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下,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201可以包括:
实时空间位置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以及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
记录及分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上传给服务器,以便在服务器侧对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分析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行动轨迹,根据所述行动轨迹识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
具体实现时,信息推荐单元202可以包括:
第三推荐子单元,用于根据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第四推荐子单元,用于保存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包括:
相关信息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社交行为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中,以便在所述社交网络中对所述社交行为进行线上讨论。
具体的,信息推荐单元202可以包括:
第五推荐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添加对方为好友的推荐信息;
或者,
第六推荐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其好友或可能认识的人正在附近的提醒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中,可以更好地实现虚拟社交与现实世界社交的相互融合。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由于将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作为参考进行信息推荐,这样会使得推荐的成功率比较高,避免使用户获得较多无效信息,同时也避免对系统资源造成浪费。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所述社交行为包括会面、同行或路过;
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包括:
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当发现一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时,则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实时位置信息的交换;
通过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以及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保存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信息的交换;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的所述身份信息获取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以便结合所述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包括: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信息,或者,根据各自在注册时填写的资料、发表的信息和/或关注的信息获取到的各自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包括:
自动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接收到用户的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移动通信终端将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上传到所述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接收到所述根据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实时位置发送的搜索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对位置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包括:
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以及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获取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
将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上传给服务器,以便在服务器侧对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分析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行动轨迹,根据所述行动轨迹识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包括:
根据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保存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社交行为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中,以便在所述社交网络中对所述社交行为进行线上讨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包括:
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添加对方为好友的推荐信息;
或者,
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其好友或可能认识的人正在附近的提醒信息。
12.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所述社交行为包括会面、同行或路过;
信息推荐单元,用于结合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包括:
搜索子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连接及位置信息交换子单元,用于当发现一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时,则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并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实时位置信息的交换;
实时行为识别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实时位置信息以及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识别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推荐单元包括:
第一推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第二推荐子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身份信息交换子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建立会话连接之后,与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信息的交换;
网络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的所述身份信息获取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以便结合所述各自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包括:各自在所述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信息,或者,根据各自在注册时填写的资料、发表的信息和/或关注的信息获取到的各自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子单元包括:
自动搜索子单元,用于自动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第一指令接收及搜索子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的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或者,
第二指令接收及搜索子单元,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将各自的实时位置信息上传到所述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接收到所述根据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实时位置发送的搜索指令时,搜索附近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社交行为识别子单元包括:
相对位置变化信息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对位置变化信息;
持续时间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会话连接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
行为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处于近距离状态的持续时间,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正在进行的社交行为。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实社交行为获取单元包括:
实时空间位置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通过第一用户持有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以及第二用户持有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获取第一用户以及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
记录及分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上传给服务器,以便在服务器侧对所述在现实世界中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的实时空间位置信息分析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的行动轨迹,根据所述行动轨迹识别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交行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推荐单元包括:
第三推荐子单元,用于根据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或者,
第四推荐子单元,用于保存当前识别出的社交行为,以便根据保存的关于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至少一次社交行为,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进行社交网络相关信息的推荐。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关信息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社交行为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社交网络中,以便在所述社交网络中对所述社交行为进行线上讨论。
22.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推荐单元包括:
第五推荐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添加对方为好友的推荐信息;
或者,
第六推荐子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发送其好友或可能认识的人正在附近的提醒信息。
CN201210089026.9A 2012-03-29 2012-03-29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811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9026.9A CN102811179B (zh) 2012-03-29 2012-03-29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9026.9A CN102811179B (zh) 2012-03-29 2012-03-29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1179A true CN102811179A (zh) 2012-12-05
CN102811179B CN10281117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234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9026.9A Active CN102811179B (zh) 2012-03-29 2012-03-29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11179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8895A (zh) * 2013-08-05 2013-12-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为移动终端提供推荐地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58988A (zh) * 2013-01-26 2014-02-05 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通信系统
CN103593381A (zh) * 2013-08-06 2014-02-19 北京爱真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婚恋交友推荐平台及方法
CN104166879A (zh) * 2014-06-11 2014-11-26 张劲松 一种酒店订房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539639A (zh) * 2014-10-20 2015-04-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04994005A (zh) * 2015-06-30 2015-10-21 天脉聚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社交网络成员交换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9140A (zh) * 2013-04-25 2016-02-24 脸谱公司 可变搜索查询垂直访问
CN105812027A (zh) * 2014-12-30 2016-07-2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社交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97112A (zh) * 2016-06-21 2016-11-09 李振国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CN106161185A (zh) * 2015-03-30 2016-11-2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6339483A (zh) * 2016-08-30 2017-01-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社交网络中的社交活动推荐算法
CN107291712A (zh) * 2016-03-30 2017-10-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076231A (zh) * 2017-12-28 2018-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交流辅助方法及装置
CN108632449A (zh) * 2018-03-21 2018-10-09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求援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9889672A (zh) * 2019-04-01 2019-06-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手机传感器的朋友推荐方法
US10356160B2 (en) 2014-10-20 2019-07-16 Xiaomi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quiring user information
CN110995575A (zh) * 2019-12-09 2020-04-10 电子科技大学 社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01245A (zh) * 2020-04-16 2020-08-28 深圳市纽瑞芯科技有限公司 用嵌uwb模块的手机测量和预警社交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CN112665576A (zh) * 2020-12-02 2021-04-16 北京第玖元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系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943A (zh) * 2000-06-22 2003-10-08 亚隆·梅耶 通过即时通信网络在因特网上查找,发现和联系约会伙伴的系统和方法和/或其他用于进行快速发现和建立快速联系的方法
CN101044504A (zh) * 2004-10-19 2007-09-26 雅虎公司 用于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CN101924996A (zh) * 2010-09-21 2010-12-22 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话题群聚方法及系统
CN102130934A (zh) * 2010-01-20 2011-07-20 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 Sns社区中推荐好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27120A (zh) * 2010-06-04 2011-10-26 微软公司 基于行为的网络
US20110282750A1 (en) * 2004-10-19 2011-11-17 Rosen James S Social network for mapping gradations to target intent
CN102317941A (zh) * 2011-07-30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推荐引擎及网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943A (zh) * 2000-06-22 2003-10-08 亚隆·梅耶 通过即时通信网络在因特网上查找,发现和联系约会伙伴的系统和方法和/或其他用于进行快速发现和建立快速联系的方法
CN101044504A (zh) * 2004-10-19 2007-09-26 雅虎公司 用于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US20110282750A1 (en) * 2004-10-19 2011-11-17 Rosen James S Social network for mapping gradations to target intent
CN102130934A (zh) * 2010-01-20 2011-07-20 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 Sns社区中推荐好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27120A (zh) * 2010-06-04 2011-10-26 微软公司 基于行为的网络
CN101924996A (zh) * 2010-09-21 2010-12-22 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话题群聚方法及系统
CN102317941A (zh) * 2011-07-30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推荐引擎及网络系统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988A (zh) * 2013-01-26 2014-02-05 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通信系统
CN103558988B (zh) * 2013-01-26 2016-05-25 广州市沃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通信系统
CN105359140B (zh) * 2013-04-25 2019-01-11 脸谱公司 可变搜索查询垂直访问
CN105359140A (zh) * 2013-04-25 2016-02-24 脸谱公司 可变搜索查询垂直访问
US10102245B2 (en) 2013-04-25 2018-10-16 Facebook, Inc. Variable search query vertical access
CN103438895A (zh) * 2013-08-05 2013-12-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为移动终端提供推荐地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593381A (zh) * 2013-08-06 2014-02-19 北京爱真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婚恋交友推荐平台及方法
CN104166879A (zh) * 2014-06-11 2014-11-26 张劲松 一种酒店订房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539639A (zh) * 2014-10-20 2015-04-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信息采集方法和装置
US10356160B2 (en) 2014-10-20 2019-07-16 Xiaomi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quiring user information
CN105812027A (zh) * 2014-12-30 2016-07-2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社交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12027B (zh) * 2014-12-30 2019-01-1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社交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1185B (zh) * 2015-03-30 2020-08-2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6161185A (zh) * 2015-03-30 2016-11-23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4994005A (zh) * 2015-06-30 2015-10-21 天脉聚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社交网络成员交换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1712A (zh) * 2016-03-30 2017-10-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291712B (zh) * 2016-03-30 2020-05-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097112A (zh) * 2016-06-21 2016-11-09 李振国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CN106339483B (zh) * 2016-08-30 2020-04-2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社交网络中的社交活动推荐方法
CN106339483A (zh) * 2016-08-30 2017-01-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动社交网络中的社交活动推荐算法
CN108076231A (zh) * 2017-12-28 2018-05-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交流辅助方法及装置
CN108632449A (zh) * 2018-03-21 2018-10-09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求援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09889672A (zh) * 2019-04-01 2019-06-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手机传感器的朋友推荐方法
CN109889672B (zh) * 2019-04-01 2020-12-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手机传感器的朋友推荐方法
CN110995575A (zh) * 2019-12-09 2020-04-10 电子科技大学 社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01245A (zh) * 2020-04-16 2020-08-28 深圳市纽瑞芯科技有限公司 用嵌uwb模块的手机测量和预警社交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CN111601245B (zh) * 2020-04-16 2020-12-29 深圳市纽瑞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嵌有uwb模块的手机测量和预警社交距离的方法和系统
CN112665576A (zh) * 2020-12-02 2021-04-16 北京第玖元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系统、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11179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1179B (zh)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CN101997917B (zh) 社会网络服务网络系统中用户位置提示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4798417B (zh) 基于语义位置的地理围栏
EP2926582B1 (en) Sharing of information common to two mobile device users over a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link
JP6327335B2 (ja) 近距離ユーザ識別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094799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har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users
CN105594236A (zh) 低功耗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
WO2013097195A1 (zh) 基于位置服务的求助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74022A (zh) 一种基于位置的信息交流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平台
WO2012109826A1 (zh) 一种社交网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999120A (zh) 与接近装置共享用户信息
JP2008287731A (ja) 出会い・交流・連絡もしくは交信の支援のための装置
CN105404658A (zh) 同态交友关系的建立方法、建立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4320163A (zh) 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
JP2013218462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2868593A (zh) 信息获取方法及终端
CN104333506A (zh) 一种通讯端联系方法及装置
CN109155907A (zh) 车联网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4236568A (zh) 活动召集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31669A (zh) 经由偏好通信应用进行消息传递
GB2574713A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hannel and/or talkgroup assignments
CN102868596A (zh) 一种网络社交互动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EP28105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emote participance in a community
Melinger et al. Socialight: A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Godino-Llorente et al. P2P Multiuser Low-Cost Universal Solution for On-Demand GPS Positioning and Tracking in Large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2

Address after: 100083 Room B-3202, Building 2, No. 5,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aoyoutianxi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4, Block B, Runfeng Deshang, No. 60 Anli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8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aou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