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7112A -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7112A
CN106097112A CN201610445866.2A CN201610445866A CN106097112A CN 106097112 A CN106097112 A CN 106097112A CN 201610445866 A CN201610445866 A CN 201610445866A CN 106097112 A CN106097112 A CN 106097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ate
social
mobile terminal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458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4458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711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8047 priority patent/WO20172193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7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7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包括服务器端和移动终端,每个移动终端拥有唯一的用户ID,每个移动终端在特定距离内能感知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和被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感知,移动终端将感知到的信息作为相遇记录储存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储存有包括用户信息和相遇记录的数据库,在两个用户之间达到触发条件时,服务器端自动将两个用户的相遇记录生成缘分报表并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吸引用户通过共同回忆缘分交集的方式,迅速打破尴尬,开启共同话题,将陌生社交轻松转换为似曾相识的熟人社交,抓住人类柔软而向往浪漫的本性,并打破时空局限,实现人本社交的本质,活跃社交,促进经济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社交系统和社交方法,属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在生活中因相遇而产生,又在生活中因擦肩而过而流失,人生就有着太多的不可知,一个念头,一次决定,便可能拥有一次抓住缘分的机会,进而成就一段佳话,也可能由于陌生、难以启齿等错过一次缘分,在心中留下终生的遗憾。
目前的社交系统大多注重条件匹配的结果,匹配的条件包括兴趣爱好相同或类似的人群、位于某一地理区域的人群、同一时间位于同一地点的人群等,系统自动推送给用户匹配的结果,或者由用户发起匹配请求,系统将匹配的结果发送给用户,用户通过系统记载的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职业、爱好等初步了解对方,由用户选择是否发起社交等。
以上的社交方法的确提高了社交的效率和成功率,但在初次见面时,由于双方之间缺少共同的回忆,往往不能够极大吸引双方继续社交的欲望,社交的效率和成功率依然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移动终端的感知功能和系统的记录功能实现社交的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包括基于互联网通讯的服务器端和基于移动通讯的移动终端,每个移动终端拥有唯一的用户ID,每个移动终端在特定距离内能感知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和被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感知,移动终端将感知到的信息作为相遇记录储存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储存有包括用户信息和相遇记录的数据库;在两个用户之间达到触发条件时,服务器端自动将两个用户的相遇记录生成缘分报表并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缘分报表包括相遇的次数、每次相遇的地点和时间。
所述移动终端之间通过蓝牙实现感知功能或通过WLAN直连实现感知功能。
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输入并上传到服务器端的可公开的社交名片、自我描述和社交要求。
所述系统按照匹配规则为每个用户建立社交目标数据库,匹配规则如下:当两个用户的社交要求与对方的自我描述相互匹配平均值达到系统设定的阈值,则系统将其列为社交目标对象;系统按照该匹配规则在数据库中搜索符合条件的用户,为每个用户建立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当两个用户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相遇时,系统首先判断双方是否在对方的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如果在则记为一次社交目标缘分,如果不在则作为相遇记录储存。
一种基于上述缘分记录系统的陌生社交方法,该方法如下:
(1)、移动终端将该用户每日特定距离内感知的用户ID及地点、时间信息记录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
(2)、当两个用户主动相识并通过移动终端互相交换社交名片时,服务器端自动将双方的相遇记录生成缘分报表并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
一种基于上述缘分记录系统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精准缘分社交方法,该方法如下:
(1)、移动终端将该用户每日特定距离内感知的用户ID及地点、时间信息记录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
(2)、如果两个用户在对方的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则记录为一次社交目标缘分,并生成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
(3)、当两个用户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记录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达到系统的设定值,则系统将对方的用户信息和二者之间的缘分报表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
一种基于上述缘分记录系统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精准缘分社交方法,该方法如下:
(1)、用户A利用移动终端的“时空瓶”功能发布“时空瓶”,系统记录用户A发布“时空瓶”的地点、时间和留言信息内容。
(2)、用户A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的用户B来到该位置附近并打开“时空瓶”功能时,系统将用户A发布的“时空瓶”推送给用户B的移动终端,推送的内容包括用户A的用户ID、用户A发布“时空瓶”时的地点、时间和留言信息内容以及双方的缘分报表。
(3)、用户B选择开启“时空瓶”后,系统增加一次双方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如果用户A与用户B在特定时间内互相交换社交名片,则认为用户A与用户B社交成功,系统向双方推送缘分报表,如果在特定时间内没有互相交换社交名片,则生成用户A与用户B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
(4)、当用户A与用户B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记录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达到系统的设定值,则系统将对方的用户信息和二者之间的缘分报表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的感知功能记录用户的相遇记录,服务器端储存有包括用户信息和相遇记录的数据库,在两个用户之间达到触发条件时,服务器端自动将两个用户的相遇记录生成缘分报表并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缘分报表包括相遇的次数、每次相遇的地点和时间等,吸引用户通过共同回忆缘分交集的方式,迅速打破尴尬,开启共同话题,将陌生社交轻松转换为似曾相识的熟人社交,抓住人类柔软而向往浪漫的本性,并打破时空局限,实现人本社交的本质,活跃社交,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包括基于互联网通讯的服务器端和基于移动通讯的移动终端。服务器端主要为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移动终端主要为智能手机及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APP。手机是用户随身携带的,通过手机的定位,可以知道用户的位置,即系统中认为,移动终端的位置即为该用户的位置,位置定位可以由现有技术中的GPS定位技术、移动通信网络定位技术或WIFI定位技术等实现。
每个移动终端拥有唯一的用户ID。每个移动终端在特定距离内(如50米半径范围内)能感知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和被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感知,移动终端将感知到的信息作为相遇记录储存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储存有包括用户信息和相遇记录的数据库。移动终端感知到的信息包括用户ID、感知时的地址位置以及感知时的时间等。在两个用户之间达到触发条件时,服务器端自动将两个用户的相遇记录生成缘分报表并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缘分报表包括相遇的次数、每次相遇的地点和时间。
在两个用户之间没有达到触发条件时间,系统不会向双方推送对方的用户信息,用户之间也不能获取对方的用户信息,两个用户社交成功后,系统仍然增加双方的相遇记录,双方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双方之间的缘分报表,实现共同回忆的延续。
用户在智能手机等终端上安装APP(application,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后,打开APP注册并登陆后,服务器端会自动修改该移动终端的用户名为带系统服务器端标识的唯一ID即用户ID,用户在APP界面上自行输入用户信息,输入的用户信息包括可公开的社交名片(如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自我描述和社交要求等,输入完成后上传到服务器端并储存。
系统按照匹配规则为每个用户建立社交目标数据库,匹配规则如下:当两个用户的社交要求与对方的自我描述相互匹配平均值达到系统设定的阈值,则系统将其列为社交目标对象;系统按照该匹配规则在数据库中搜索符合条件的用户,为每个用户建立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该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同时存储在服务器端及用户的移动终端;当两个用户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地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位置点,也可以是一个具体位置点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区域;特定时间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范围)相遇时,系统首先判断双方是否在对方的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如果在则记为一次社交目标缘分,如果不在则作为相遇记录储存,判断的过程可以由服务器端实现,也可以由移动终端的APP实现,系统也会根据用户数量和用户交友要求的调整定期更新社交目标数据库。
两个用户的社交要求与对方的自我描述相互匹配的过程通过关键词比对方法实现,例如用户A的社交要求中的关键词和用户B的自我描述中的关键词相同或类似的比例为90%,用户B的社交要求中的关键词和用户A的自我描述中的关键词相同或类似的比例为80%,则其相互匹配的平均值为85%,系统中可设定相互匹配的平均值阈值为80%则将其列为社交目标对象。
服务器端只基于用户交友要求和自我描述进行匹配和记录,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对象有效距离内存在的感知,并不涉及用户日常定位、行踪与隐私的数据安全,移动终端的感知技术实现方案如下:
1、WLAN直连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直连为现有技术,目前市面上的全部智能手机都支持该功能,当用户打开该功能时,在一定范围内可感知同时打开该功能的其他用户存在,该功能不需要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也无需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验证,不会影响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用户的移动终端登陆后,移动终端上的APP会修改WLAN的用户名为服务器端标识的唯一ID即用户ID。
(2)移动终端上的APP在手机系统后台打开WLAN直连功能。
(3)、移动终端将该用户每日特定距离内(如50米半径范围内,通过信号的强度可以计算二者之间的距离,计算的过程由用户终端的APP完成)感知的其他用户ID及位置、时间信息记录,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WLAN直连不会消耗用户的移动通信数据流量,如果实时数据上传,必然要浪费用户的移动通信数据流量,本申请采用将数据首先储存在用户的移动终端即用户手机的APP中,再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
(4)、当用户移动终端感知到交友目标库用户存在时,服务器端及移动终端为其记录相互间一次社交目标缘分。
2、蓝牙感知
通过移动终端与APP实现蓝牙(Bluetooth)双工功能,即瞬时搜索周边设备和瞬时被搜索功能,本功能同样不需要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也无需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进行验证,不会影响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1)、用户的移动终端登陆后,移动终端上的APP会修改蓝牙的用户名为服务器端标识的唯一ID即用户ID,并在后台打开手机的蓝牙功能。
(2)、移动终端将该用户特定距离内(如50米半径范围内,通过信号的强度可以计算二者之间的距离,计算的过程由用户终端的APP完成)感知的用户ID及位置、时间信息记录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
(3)、当用户的移动终端感知到交友目标库用户存在时,服务器端及移动终端为其记录相互间一次社交目标缘分。
一种基于上述缘分记录系统的陌生社交方法,该方法如下:
(1)、移动终端将该用户每日特定距离内(如50米半径范围内)感知的用户ID及地点、时间信息记录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
(2)、当两个用户主动相识并通过移动终端互相交换社交名片时即触发条件,服务器端自动将双方的相遇记录生成缘分报表并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互相交换社交名片的方法可以为在短距离(如1米)内同时摇晃手机、扫二维码等。
本功能的有益效果在于服务器端能在用户的移动终端间进行双方身份识别与社交名片等资料快速交换,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APP阅读对方资料、查看双方的缘分交集,可以帮助用户迅速打破尴尬,开启话题,将陌生社交轻松转换为熟人社交。
一种基于上述缘分记录系统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精准缘分社交方法,该方法如下:
(1)、移动终端将该用户每日特定距离内(如50米半径范围内)感知的用户ID及地点、时间信息记录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
(2)、移动终端的APP对该用户的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进行检测,如果两个用户在对方的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则记录为一次社交目标缘分,记录在用户的APP中并上传到服务器端,移动终端的APP和服务器端同步并生成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
(3)、当两个用户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记录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达到系统的设定值(如3次)即触发条件,则系统将对方的用户信息和二者之间的缘分报表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
本功能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匹配用户间同一位置与同一时空的缘分交集次数,能简单实现用户间缘分的精准统计,从而实现人本社交的本质,其社会效益在于缘分报表功能,抓住人类柔软而浪漫的本性,活跃社交促进经济发展。
一种基于上述缘分记录系统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精准缘分社交方法,该方法如下:
(1)、用户A利用移动终端的“时空瓶”功能发布“时空瓶”,系统记录用户A发布“时空瓶”的地点、时间和留言信息内容,留言信息内容可以为图文或语音感想等。
(2)、用户A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的用户B来到该位置附近(如相同位置的50米半径范围内)并打开“时空瓶”功能时,系统将用户A发布的“时空瓶”推送给用户B的移动终端,推送的内容如“有个时空瓶等你开启”,并显示用户A的用户ID、用户A发布“时空瓶”时的地点、时间和留言信息内容以及双方的缘分报表。
(3)、用户B选择开启“时空瓶”后,系统增加一次双方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如果用户A与用户B通过移动终端互相交换社交名片(如双方在APP上共同提出请求),则认为用户A与用户B社交成功,系统向双方推送缘分报表,如果在特定时间内(如12个小时内)没有互相交换社交名片,则生成用户A与用户B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
(4)、当用户A与用户B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记录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达到系统的设定值(如3次),则系统将对方的用户信息和二者之间的缘分报表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
本功能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匹配用户间同一位置的缘分交集次数,并打破时空局限,弥补相同时空里缘分概率不足,难以触发缘分社交的缺陷,实现用户间缘分的高概率精准社交,从而实现人本社交的本质。

Claims (8)

1.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互联网通讯的服务器端和基于移动通讯的移动终端,每个移动终端拥有唯一的用户ID,每个移动终端在特定距离内能感知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和被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感知,移动终端将感知到的信息作为相遇记录储存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储存有包括用户信息和相遇记录的数据库;在两个用户之间达到触发条件时,服务器端自动将两个用户的相遇记录生成缘分报表并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缘分报表包括相遇的次数、每次相遇的地点和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缘分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通过蓝牙实现感知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缘分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通过WLAN直连实现感知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缘分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输入并上传到服务器端的可公开的社交名片、自我描述和社交要求。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缘分记录系统的陌生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
(1)、移动终端将该用户每日特定距离内感知的用户ID及地点、时间信息记录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
(2)、当两个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互相交换社交名片时,服务器端自动将双方的相遇记录生成缘分报表并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缘分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按照匹配规则为每个用户建立社交目标数据库;匹配规则如下:当两个用户的社交要求与对方的自我描述相互匹配平均值达到系统设定的阈值,则系统将其列为社交目标对象;系统按照该匹配规则在数据库中搜索符合条件的用户,为每个用户建立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当两个用户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相遇时,系统首先判断双方是否在对方的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如果在则记为一次社交目标缘分,如果不在则作为相遇记录储存。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缘分记录系统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精准缘分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
(1)、移动终端将该用户每日特定距离内感知的用户ID及地点、时间信息记录并定期上传到服务器端;
(2)、如果两个用户在对方的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则记录为一次社交目标缘分,并生成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
(3)、当两个用户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记录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达到系统的设定值,则系统将对方的用户信息和二者之间的缘分报表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缘分记录系统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精准缘分社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如下:
(1)、用户A利用移动终端的“时空瓶”功能发布“时空瓶”,系统记录用户A发布“时空瓶”的地点、时间和留言信息内容;
(2)、用户A社交目标对象数据库中的用户B来到该位置附近并打开“时空瓶”功能时,系统将用户A发布的“时空瓶”推送给用户B的移动终端,推送的内容包括用户A的用户ID、用户A发布“时空瓶”时的地点、时间和留言信息内容以及双方的缘分报表;
(3)、用户B选择开启“时空瓶”后,系统增加一次双方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如果用户A与用户B通过移动终端互相交换社交名片,则认为用户A与用户B社交成功,系统向双方推送缘分报表,如果在特定时间内没有互相交换社交名片,则生成用户A与用户B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
(4)、当用户A与用户B的动态社交目标缘分报表记录的社交目标缘分次数达到系统的设定值,则系统将对方的用户信息和二者之间的缘分报表发送到双方的移动终端。
CN201610445866.2A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Pending CN106097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5866.2A CN106097112A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PCT/CN2016/088047 WO2017219387A1 (zh) 2016-06-21 2016-06-30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45866.2A CN106097112A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7112A true CN106097112A (zh) 2016-11-09

Family

ID=5723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45866.2A Pending CN106097112A (zh) 2016-06-21 2016-06-21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7112A (zh)
WO (1) WO201721938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4342A (zh) * 2016-12-03 2018-06-15 陈洪 邂逅
CN110708663A (zh) * 2019-09-27 2020-01-17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CN111459723A (zh) * 2020-05-11 2020-07-28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数据处理系统
CN111488530A (zh) * 2020-01-07 2020-08-04 贾广袖 通过设定相同参数而建立联系的社交方法及存储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1493A (zh) * 2018-12-24 2019-06-11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交友匹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4905A (zh) * 2012-03-07 2012-07-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场景的社交网络位置兴趣点推荐方法
CN102811179A (zh) * 2012-03-29 2012-12-05 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CN102882957A (zh) * 2012-09-19 2013-01-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交友系统及方法
CN103166834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向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推荐好友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17124A (zh) * 2013-12-13 2015-06-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推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1088C (zh) * 2007-04-24 2009-08-19 李志� 无线短距离交友中介系统
WO2014009400A1 (en) * 2012-07-13 2014-01-16 Telefonica, S.A.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generating context-based content recommendations to users
CN103944804B (zh) * 2014-04-24 2017-04-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CN104009783B (zh) * 2014-06-09 2017-01-11 王丽丽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和蓝牙的交友方法
CN104601440A (zh) * 2014-08-15 2015-05-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轨迹相遇的用户推荐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6834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向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推荐好友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94905A (zh) * 2012-03-07 2012-07-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场景的社交网络位置兴趣点推荐方法
CN102811179A (zh) * 2012-03-29 2012-12-05 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提供方法及系统
CN102882957A (zh) * 2012-09-19 2013-01-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交友系统及方法
CN104717124A (zh) * 2013-12-13 2015-06-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推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4342A (zh) * 2016-12-03 2018-06-15 陈洪 邂逅
CN110708663A (zh) * 2019-09-27 2020-01-17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CN110708663B (zh) * 2019-09-27 2020-11-27 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CN111488530A (zh) * 2020-01-07 2020-08-04 贾广袖 通过设定相同参数而建立联系的社交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11459723A (zh) * 2020-05-11 2020-07-28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数据处理系统
CN111459723B (zh) * 2020-05-11 2020-10-30 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数据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19387A1 (zh)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7112A (zh)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Trestian et al. Measuring serendipity: connecting people, locations and interests in a mobile 3G network
Qiao et al. A mobility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big mobile data in densely populated area
CN100562145C (zh) 一种根据终端位置提供主动推送业务的方法
Liu et al. Face-to-face proximity estimationusing bluetooth on smartphones
US9046987B2 (en) Crowd formation based on wireless context information
Gaonkar et al. Micro-blog: sharing and querying content through mobile phone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EP2661108B1 (en) Method, terminal and server for adding user association relationship
Zhang User mobility from the view of cellular data networks
US20150278546A1 (e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erv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disclo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Lin et al. A location-based personal task reminder for mobile users
CN107734539B (zh) 一种网络的选择方法、装置及接入网设备
Falcone et al. What is this place? Inferring place categories through user patterns identification in geo-tagged tweets
CN106850106B (zh) 基于移动群智感知的无线电环境地图数据收集系统及方法
CN110475014A (zh) 用户场景的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KR100650512B1 (ko) 근거리 무선통신을 이용한 정보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40274003A1 (en) Proactive caller-contex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670107B (zh) 一种基于兴趣大数据的陌生人社交活动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9255023A (zh) 线索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Kounev Where will I go next?: Predicting future categorical check-ins in Location Based Social Networks
CN103999493B (zh) 移动终端、服务器、日程推送方法及日程获取方法
KR20090090573A (ko) 유무선 통신망에서의 일정관리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일정관리 서비스 서버
US20220284026A1 (en) Suitability metric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sensor data
US9049565B2 (en) Method that enables devices near each other to automatically exchange owner profile information
Kawaguchi et al. Underground positioning: Subway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WiFi location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