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8663B -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8663B
CN110708663B CN201910925182.6A CN201910925182A CN110708663B CN 110708663 B CN110708663 B CN 110708663B CN 201910925182 A CN201910925182 A CN 201910925182A CN 110708663 B CN110708663 B CN 1107086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encounter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51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8663A (zh
Inventor
罗剑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gfutong Electronic Payment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gfutong Electronic Payment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gfutong Electronic Payment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gfutong Electronic Payment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51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8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8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8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00Systems for signalling characterised solely by the form of transmission of the signal
    • G08B1/08Systems for signalling characterised solely by the form of transmission of the signal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 transformation of alarm signals to electrical signals from a different medium, e.g. transmission of an electric alarm signal upon detection of an audible alarm signal
    • G08B2001/085Partner search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本申请通过第一终端基于蓝牙发送用于社交的广播信息,第二终端基于蓝牙接收到广播信息后计算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距离,并记录相遇距离在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内的第二用户的相遇次数;当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进行相遇互动并记录互动好感度,当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时,第一用户请求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实现了第二用户与随缘相遇的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相遇互动及发起好友添加请求,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社交过程中的随缘互动和好奇心,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进步,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所以基于终端的社交方法也应运而生。现有社交中,一般利用匹配个人信息的方式进行社交交友的判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并且人们在进行社交时很注重随机缘分,比如,每天和我们擦身而过的人有很多,但其中不乏有一些人与我们是志同道合的,如果进一步交往或者更深入的了解,很有可能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为了使彼此一点都不熟悉的陌生人进行联系,现有的社交处理方式是在首次相遇之后就向相遇的双方显示各自的身份标识、相遇距离及相遇信息等,导致用户信息被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轻而易举的得到,影响用户的社交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以确保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社交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并基于蓝牙对所述广播信息进行广播;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广播信息发送的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将所述第二用户保留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相遇列表,所述相遇列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累计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相遇列表中的第二用户设置对应的相遇备注信息和相遇提醒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遇时,向所述第一用户展示所述相遇提醒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相遇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用户进行的屏蔽提醒操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遇时,屏蔽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相遇提醒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好友添加请求返回的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基于所述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好友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相遇查询操作,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相遇信息显示给所述第一用户,其中,所述历史相遇信息包括每次相遇时的所述相遇信息,所述相遇信息包括相遇地点和相遇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用户进行的取消好友操作,将所述第二用户从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删除的同时,删除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所述历史相遇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进行的屏蔽好友操作,向所述第一用户屏蔽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所述历史相遇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临时会话请求,所述临时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虚拟标识;基于所述预设社交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标识生成所述广播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对应的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并将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基于所述相遇互动信息和所述相遇互动响应信息,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次数;基于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和所述互动次数,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该方法包括:基于蓝牙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广播信息,其中,所述广播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和预设社交距离阈值生成;基于所述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距离;当所述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其中,所述相遇互动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发送的;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好友添加请求,其中,所述好友添加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发送的,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当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再次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响应于所述屏蔽指令屏蔽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相遇提醒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好友添加请求进行的允许添加好友操作,将所述第一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好友列表,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临时会话请求,所述临时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其中,所述临时会话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时发送的;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显示给所述第二用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中,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虚拟标识。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其中,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是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基于所述相遇互动信息和所述相遇互动响应信息,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次数;基于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和所述互动次数,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第二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实际社交过程中,第一终端会获取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并基于蓝牙对所述广播信息进行广播,实现将第一用户想要进行随缘社交的广播信息广播出去,以便更多的第二终端能够随缘接收该广播信息而进行后续的社交互动;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广播信息发送的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本申请通过第一用户设置可以与其进行相遇记录的预设社交距离阈值,使得第一用户可以控制在自己认为的安全距离范围内与第二用户进行社交;同时,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相遇后,需要在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才能进行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信息,不仅保证了二者之间可以进行相遇互动的好奇心需求,还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兴趣;为了避免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就互加好友可能存在的风险,还通过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才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来请求第二用户进行好友添加,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的社交需求,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的谨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社交体验度。
进一步地,在实际社交过程中,第二终端基于蓝牙接收第一终端广播的广播信息,该广播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和预设社交距离阈值生成;基于所述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距离;为了确保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社交控制在第一用户设置的安全范围内,当所述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时,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当第一终端记录的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以便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后,也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第一终端记录的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第一终端可以发起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好友添加请求,实现第二用户与随缘相遇的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相遇互动及发起好友添加请求,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社交过程中的随缘互动和好奇心,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中的相遇界面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中的相遇列表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中的为相遇列表中的第二用户设置昵称和相遇提醒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中的相遇互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中的申请添加好友的界面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中的查询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的相遇地点记录的示意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一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中的取消好友操作的界面示意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第二终端的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一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二终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hase-Change RAM,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k,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两个陌生的用户之间的社交过程中的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步骤S14及步骤S15。
步骤S11,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并基于蓝牙对所述广播信息进行广播,实现对第一用户进行社交的广播信息的广播。在此,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可以由第一用户对应的社交应用设置,也可以是由第一用户根据自身所认为的社交安全范围来进行自定义设置,当然,其他任何可以设置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的方式都可以通过此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所述步骤S11中,为了提供第一用户在社交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个人账户等信息的泄露,所述步骤S11中的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包括: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虚拟标识;基于所述预设社交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标识生成所述广播信息。
例如,为了提供第一用户在社交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个人账户等信息的泄露,第一终端为第一用户A设置与所述第一用户A对应的虚拟标识,比如userV1,该虚拟标识不仅不会泄露第一用户A的真实账号,还可以对第一用户A进行唯一标识;接着,基于第一用户的预设社交距离阈值D和第一用户A的虚拟标识:userV1生成用于第一用户进行社交的广播信息,避免了第一用户的真实账户会被第二用户所了解,以达到确保第一用户的信息安全的目的;之后,基于蓝牙将广播信息广播出去,便于更多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对该广播信息进行接收。
在步骤S11中,第一终端将第一用户A的广播信息广播出去后,能够通过蓝牙接收到该广播信息的用户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以接收到该广播信息的第二用户B为例进行后续的社交过程的进一步说明。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广播出去的该广播信息后,并不是接收到该广播信息的所有用户均可以作为与第一用户进行相遇的用户,所述第二终端需要根据该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来计算该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距离,若该相遇距离未超过广播信息中携带的预设社交距离阈值D,则该第二用户B并不能为第一用户A发送相遇信息,也就不会被第一用户进行相遇次数的记录了,若该相遇距离超过广播信息中携带的预设社交距离阈值D时,自动向第一用户对应的终端发送相遇信息,其中,所述相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当前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相遇的相遇时间和相遇地点等信息。
步骤S12,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广播信息发送的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比如,第一终端每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基于第一用户A的广播信息发送的相遇信息一次,就会记录第一用户A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B之间存在一次相遇,如图2所示,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分别对应的社交应用中均存在相遇界面,以便随时记录用户之间与相遇相关的信息,进而实现在第一终端记录下与第一用户A相遇的第二用户B的相遇次数,以便第一用户A可以根据该相遇次数了解到自己与第二用户B的相遇缘分,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兴趣。
步骤S13,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在此,所述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既可以是第一用户设置的,也可以是第一用户对应的社交应用设置的,当然,其他任何可以设置所述预设相遇次数阈值的方式都可以通过此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第一终端既可以自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也可以是响应于用户的相遇互动操作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以便第二终端在接收到该相遇互动信息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对应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以回应第一用户的相遇互动。
步骤S14,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实现通过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记录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步骤S15,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在此,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既可以是自动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还可以是响应于用户的添加好友操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
通过上述步骤S11至步骤S15,本申请通过第一用户设置可以与其进行相遇记录的预设社交距离阈值,使得第一用户可以控制在自己认为的安全距离范围内与第二用户进行社交;同时,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相遇后,需要在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才能进行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信息,不仅保证了二者之间可以进行相遇互动的好奇心需求,还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兴趣;为了避免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就互加好友可能存在的风险,还通过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才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来请求第二用户进行好友添加,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的社交需求,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的谨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社交体验度。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终端对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好感度的计算,本申请一个方面提供的第一终端的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对应的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并将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以便在第二终端也可以根据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计算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在此,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既可以是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用户A的自定义设置的,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社交应用设置的,便于第一用户A根据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记录互动好感度。在此,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M可以是任意的正整数,在本申请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M优先为5,即每增加一次相遇互动次数,相遇的两个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会相应增加5。
在所述步骤S14中,所述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包括:基于所述相遇互动信息和所述相遇互动响应信息,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次数;基于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和所述互动次数,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例如,若第一终端为第一用户A设置的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M为5,随着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和接收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来记录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相遇互动的互动次数N;接着基于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M和互动次数N来计算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在此,当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初始互动好感度被设置为0,那么,后续在计算所述互动好感度时可以是直接根据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M乘以互动次数N来得到的,当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初始互动好感度并非为零,那么后续在计算所述互动好感度时可以是先根据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M乘以互动次数N得到增加的好感度,再将所述增加的好感度与初始互动好感度相加得到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实现通过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的互动次数来实现对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的计算。比如,如图5所示,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可以通过在游戏中的相遇互动方式来增加双方的好感度或者通过在广场上的同一长凳上的聊天的相遇互动方式来增加双方的好感度,便于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可以通过相遇聊天互动或游戏互动来增加双方的好感度,以增进彼此的进一步了解。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保留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相遇列表,所述相遇列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累计信息。在此,所述相遇列表中的第二用户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所述相遇互动累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累计相遇次数和累计相遇互动次数等,其中,所述累计相遇次数通过统计第一用户A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用户发送的相遇信息来得到,所述累计相遇互动次数用于指示通过表情聊天互动及游戏互动等简单地相遇互动进行的次数累计,并不是第一用户A发起的可以进行临时聊天的会话。
例如,为了便于第一用户能够再次联系到已经相遇过多次的第二用户B,当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将所述第二用户B保留至第一用户的相遇列表,所述相遇列表用于存储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累计相遇次数、累计相遇互动次数及累计相遇互动次数中的累计相遇聊天次数和累计相遇游戏次数及相遇地点等信息,如图3所示,在相遇列表(对应图3中的相遇相知列表)中记录了每个相遇的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之间的累计相遇次数及累计相遇互动次数(比如聊天互动次数和游戏互动次数等),以实现将与第一用户A之间的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B保存至相遇列表,便于第一用户能够从该相遇列表中进一步了解自己曾经与哪一个或哪几个第二用户相遇过且相遇缘分的深浅程度(可以通过累计相遇互动次数体现)等,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兴趣度和社交体验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相遇列表中的第二用户设置对应的相遇备注信息和相遇提醒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遇时,向所述第一用户展示所述相遇提醒信息。在此,所述相遇备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第二用户的虚拟标识及昵称等,该虚拟标识和所述昵称可以是第一用户自定义设置的,也可以是第一用户对应的社交应用为所述第二用户对应设置的用于唯一识别该第二用户的备注,便于该第一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出该第二用户,以便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再次相遇时,该第一用户能够了解到相遇列表中的哪一个昵称对应的第二用户与自己相遇,如图4所示;所述相遇提醒信息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是语音形式、文字形式、图片形式或图文形式等,以便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再次相遇时,该第一终端能够及时提醒所述第一用户,便于第一用户能够尽快获悉自己正在与相遇列表中的一第二用户进行相遇。
如图4所示,可以为相遇列表中的第二用户设置昵称和相遇提醒,比如,若所述第二用户的相遇备注信息为昵称,所述相遇提醒信息为语音形式的相遇提醒信息,在实际社交过程中,当所述第一终端检测到第一用户A与相遇列表中的一第二用户B相遇时,所述第一终端能够自动以语音的形式向所述第一用户A展示所述相遇提醒信息,达到向第一用户A提示其与第二用户B之间相遇了,此时,第一用户A还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查看相遇列表,进一步了解到相遇的第二用户B是相遇列表中的哪一个昵称下的第二用户,便于第一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相遇的第二用户。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相遇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用户进行的屏蔽提醒操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遇时,屏蔽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相遇提醒信息。
例如,在实际社交场景中,第一用户A可能会觉得第二用户B是危险人物或不怀好意之徒,第一用户A想要屏蔽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在相遇时,第二终端对第二用户B进行的相遇提醒,避免第二用户B靠近第一用户A时,第二用户B能够通过提醒了解到自己与第一用户A相遇,给第一用户A引来不必要的安全问题,为了确保第一用户A的人身安全,所述第一用户A可以对相遇列表中的、第一用户A认为可疑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B设置屏蔽提醒操作,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屏蔽提醒操作向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A与所述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使得在第二终端在检测到该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相遇时,屏蔽第二用户B对第一用户A的相遇提醒信息,即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相遇时,第二终端不会对第二用户B进行相遇提醒,不仅扫除了第一用户A在相遇到第二用户B时存在的安全担忧,还确保了第一用户A的人身安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好友添加请求返回的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基于所述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
例如,当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时,如图6所示,当第一用户触发了相知界面中的申请好友按钮后,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以请求将第二用户添加为好友,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A请求添加第二用户B为好友的请求时,第二终端的第二用户B既可以拒绝第一用户A请求添加好友的操作,也可以允许将第一用户A添加为好友。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用户B允许将第一用户A添加为好友,并将所述第一用户A添加至所述第二用户B的好友列表时,第二终端会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第二用户B允许将第一用户A添加为好友的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使得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第二用户B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A的好友列表,实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A是基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B返回的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来达到第一用户A将第二用户B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A的好友列表的目的,不仅在添加好友时征求了第二用户的好友添加意愿,还保证了添加成功的好友是相遇的双方共同同意添加的,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社交体验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好友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相遇查询操作,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相遇信息显示给所述第一用户,其中,所述历史相遇信息包括每次相遇时的所述相遇信息,所述相遇信息包括相遇地点和相遇时间。
例如,在实际社交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用户之间的安全性,即使用户双方相遇后,也查看不了相遇的对方的相遇信息等,只有在相遇的双方经过多次相遇、相遇互动及相互添加为好友后,相遇双方的都在彼此的好友列表中,才能够查看好友列表中的相遇好友的相遇信息。比如,当第一用户A想要查看与好友列表中的相遇的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信息时,第一用户可以对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B进行相遇查询操作,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A对第二用户B的相遇查询操作,将第一用户A与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B之间的历史相遇信息显示给第一用户A,即第一终端将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在每次相遇时的相遇地点和相遇时间显示给第一用户A,便于第一用户A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自己与第二用户B曾经在哪一个相遇地点哪一个相遇时间相遇过,比如,如图7所示,第一用户可以通过触发与该昵称对应的第二用户的相遇地点记录按钮,实现对该昵称对应的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之间曾经相遇过的相遇地点的查询,比如广场、办公楼等地点,从而使第一用户进一步了解到自己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缘分及具体缘分地点等,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兴趣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用户进行的取消好友操作,将所述第二用户从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删除的同时,删除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所述历史相遇信息。在此,将所述第二用户从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删除包括但不限于将第二用户从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移动至第一用户的陌生人列表,或将第二用户从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移动至第一用户的黑名单列表等,如图8所示,第一用户可以对该昵称对应的第二用户进行删除好友操作或拉入黑名单的操作,其中,第一用户在与被移动至第一用户的陌生人列表的第二用户之间再次相遇时,第一用户可以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相遇的次数,但不会在记录任何相遇信息,第一用户在与被移动至第一用户的黑名单列表的第二用户之间再次相遇时,第一用户不仅不会再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相遇的次数,也不会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任何相遇信息。
例如,在实际社交过程中,当第一用户A将第二用户B添加为好友后,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或者更深入的了解后,第一用户A可能会觉得第二用户不适合作为好友进行交流下去,第一用户A可以对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B进行取消好友操作,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用户A对第二用户B的取消好友操作,将所述第二用户B从第一用户A的好友列表中删除,同时,第一终端删除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历史相遇信息,实现第一用户A可以主动对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B进行好友删除的同时,也可以清空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所有的历史相遇信息。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进行的屏蔽好友操作,向所述第一用户屏蔽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所述历史相遇信息。
例如,在实际社交过程中,向第一用户A显示的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B的历史相遇信息太多,第一用户A可以主动屏蔽掉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B的历史相遇信息,第一用户A可以对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B进行屏蔽好友操作,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用户A对第二用户B进行的屏蔽好友操作,向第一用户A屏蔽第二用户B与第一用户A之间每次相遇时的相遇时间和相遇地点,使得第一用户A不会在社交过程中查看到与第二用户B之间曾经的相遇信息,从而给第一用户A一种清爽的社交体验。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临时会话请求,所述临时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在此,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既可以是自动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临时会话请求,还可以是响应于用户的临时会话操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临时会话请求。
例如,为了促进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还通过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记录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所述第一用户A对应的第一终端才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临时会话请求,来请求与第二用户B进行临时会话,以便通过临时会话能够进行彼此之间的更深入了解,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社交好奇心需求,还提供了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进行社交的谨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社交体验度。
上述图1主要从第一终端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下面结合图9,对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二终端对应的方案进行介绍。
如图9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两个陌生的用户之间的社交过程中的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23、步骤S24、步骤S25及步骤S26。
步骤S21,所述第二终端基于蓝牙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广播信息,其中,所述广播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和预设社交距离阈值生成。
例如,在实际社交场景中,第一用户A获取用于为第一用户A进行唯一识别的账号标识,第一用户A可以由第一用户A对应的社交应用设置或第一用户根据自身所认为的社交安全范围来进行自定义设置,将与第一用户A进行相遇的第二用户B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第一终端基于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和预设社交距离阈值生成第一用户用于相遇社交的广播信息后,将所述广播信息通过蓝牙广播出去,便于在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内的第二用户能够获取到该广播信息。
在所述步骤S21中,为了提供第一用户在社交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个人账户等信息的泄露,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虚拟标识。比如,为了提供第一用户在社交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个人账户等信息的泄露,第一终端为第一用户A设置与所述第一用户A对应的虚拟标识,比如userV1,该虚拟标识不仅不会泄露第一用户A的真实账号,还可以对第一用户A进行唯一标识;接着,第一终端基于第一用户的预设社交距离阈值D和第一用户A的虚拟标识:userV1生成用于第一用户进行社交的广播信息,避免了第一用户的真实账户会被第二用户所了解,以达到确保第一用户的信息安全的目的;之后,基于蓝牙将广播信息广播出去,便于更多的第二用户对应的第二终端对该广播信息进行接收,使得在第二终端接收到的第一用户A的广播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第一用户A的账号标识为所述第一用户A的虚拟标识,以确保所述第一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在所述步骤S21中,所述第二用户B对应的第二终端基于蓝牙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广播信息后,在步骤S22中,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距离;比如,所述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越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B和所述第一用户A之间的相遇距离越近,所述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越弱,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B和所述第一用户A之间的相遇距离越远。
为了确保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社交控制在第一用户设置的安全范围内,在步骤S23中,所述第二终端当所述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时,所述第二终端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信息,以便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在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内相遇,同时所述第二终端还会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便于后续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B可以根据所述相遇次数了解到自己与第一用户A之间的相遇缘分等,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兴趣。
当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第一终端既可以自动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也可以是响应于用户的相遇互动操作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在步骤S24中,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后,在步骤S25中,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互动响应信息,以回应第一用户的相遇互动;同时所述第二终端还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实现通过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记录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来请求第二用户进行好友添加,在步骤S26中,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好友添加请求,实现第二用户与随缘相遇的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相遇互动及发起好友添加请求,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社交过程中的随缘互动和好奇心,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安全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终端对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好感度的计算,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对应的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并将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以便第二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后,所述第二终端也可以根据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计算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在此,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M可以是任意的正整数,在本申请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M优先为5,即每增加一次相遇互动次数,相遇的两个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会相应增加5。
第二终端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后,所述步骤S25中,第二终端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具体包括:基于所述相遇互动信息和所述相遇互动响应信息,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次数;基于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和所述互动次数,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例如,若第一终端为第一用户A设置的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M为5,随着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和接收的第二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第二终端也可以记录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相遇互动的互动次数N;接着基于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M和互动次数N来计算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在此,当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初始互动好感度被设置为0,那么,后续在计算所述互动好感度时可以是直接根据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M乘以互动次数N来得到的,当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初始互动好感度并非为零,那么后续在计算所述互动好感度时可以是先根据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M乘以互动次数N得到增加的好感度,再将所述增加的好感度与初始互动好感度相加得到所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实现通过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的互动次数来实现对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的计算。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二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
当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再次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响应于所述屏蔽指令屏蔽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相遇提醒信息。
例如,在实际社交场景中,第一用户A可能会觉得第二用户B是危险人物或不怀好意之徒,第一用户A想要屏蔽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在相遇时,第二终端对第二用户B进行的相遇提醒,避免第二用户B靠近第一用户A时第二用户B通过提醒了解到自己与第一用户A相遇,给第一用户A引来不必要的安全问题,为了确保第一用户A的人身安全,所述第一用户A可以对相遇列表中的、第一用户A认为可疑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B设置屏蔽提醒操作,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屏蔽提醒操作向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A与所述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A与所述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当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再次相遇时(即当所述第一用户A与所述第二用户B之间的再次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所述屏蔽指令,屏蔽第二用户B对第一用户A的相遇提醒信息,即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相遇时,第二终端不会对第二用户B进行相遇提醒,不仅扫除了第一用户A在相遇到第二用户B时存在的安全担忧,还确保了第一用户A的人身安全。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二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好友添加请求进行的允许添加好友操作,将所述第一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好友列表,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
例如,当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时,第一终端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以请求将第二用户添加为好友,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A请求添加第二用户B为好友的请求时,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B既可以拒绝第一用户A请求添加好友的操作,也可以允许将第一用户A添加为好友。在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用户B允许将第一用户A添加为好友,并将所述第一用户A添加至所述第二用户B的好友列表时,第二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好友添加请求进行的允许添加好友操作,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第二用户B允许将第一用户A添加为好友的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以使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返回的所述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后,将所述第二用户B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A的好友列表,实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A是基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B返回的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来达到第一用户A将第二用户B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A的好友列表的目的,不仅在添加好友时征求了第二用户的好友添加意愿,还保证了添加成功的好友是相遇的双方共同同意添加的,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社交体验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在第二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临时会话请求,所述临时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其中,所述临时会话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时发送的;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显示给所述第二用户。
例如,为了促进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还通过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记录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所述第一用户A对应的第一终端才可以自动地或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A的临时会话操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临时会话请求,来请求与第二用户B进行临时会话;在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临时会话请求后,将所述临时会话请求中包括的所述第一用户A的临时会话内容显示给第二用户B,以便通过临时会话能够促进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彼此之间的更深入了解,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的社交好奇心需求,还提供了第一用户A与第二用户B之间进行社交的谨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社交体验度。
如图10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终端包括广播装置11、第一相遇记录装置12、相遇互动发送装置13、第一好感度记录装置14及好友添加请求发送装置15,其中,在实际社交过程中,所述广播装置11,用于获取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并基于蓝牙对所述广播信息进行广播,实现将第一用户想要进行随缘社交的广播信息广播出去,以便更多的第二终端能够随缘接收该广播信息而进行后续的社交互动。
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的相遇距离在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内,第二终端会向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信息,第一相遇记录装置12,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广播信息发送的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
相遇互动发送装置13,用于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
第一好感度记录装置14,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好友添加请求发送装置15,用于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通过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来请求第二用户进行好友添加,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的社交需求,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的谨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社交体验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广播装置11、第一相遇记录装置12、相遇互动发送装置13、第一好感度记录装置14及好友添加请求发送装置15执行的内容分别与上述步骤S11、S12、S13、S14及S15中的内容相同或相应相同,为简明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终端包括广播接收装置21、距离计算装置22、第二相遇记录装置23、相遇互动接收装置24、第二好感度记录装置25及好友添加请求接收装置26,其中,
在实际社交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并基于蓝牙对所述广播信息进行广播;广播接收装置21,用于基于蓝牙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广播信息,其中,所述广播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和预设社交距离阈值生成。
距离计算装置22,用于基于所述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距离。
第二相遇记录装置23,用于当所述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
当第一终端记录的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所述相遇互动接收装置24,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
第二好感度记录装置25,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其中,所述相遇互动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发送的。
好友添加请求接收装置26,用于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好友添加请求,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实现了第二用户与随缘相遇的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相遇互动及发起好友添加请求,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社交过程中的随缘互动和好奇心,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广播接收装置21、距离计算装置22、第二相遇记录装置23、相遇互动接收装置24、第二好感度记录装置25及好友添加请求接收装置26执行的内容分别与上述步骤S21、S22、S23、S24、S25及S26中的内容相同或相应相同,为简明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
在此,所述第一终端的各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具体可参见上述在第一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在第二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
在此,所述第二终端的各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具体可参见上述在第二终端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第一终端会获取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并基于蓝牙对所述广播信息进行广播,实现将第一用户想要进行随缘社交的广播信息广播出去,以便更多的第二终端能够随缘接收该广播信息而进行后续的社交互动;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广播信息发送的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本申请通过第一用户设置可以与其进行相遇记录的预设社交距离阈值,使得第一用户可以控制在自己认为的安全距离范围内与第二用户进行社交;同时,当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相遇后,需要在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才能进行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信息,不仅保证了二者之间可以进行相遇互动的好奇心需求,还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兴趣;为了避免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就互加好友可能存在的风险,还通过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来记录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才可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来请求第二用户进行好友添加,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的社交需求,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的谨慎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社交体验度。
进一步地,在实际社交过程中,第二终端基于蓝牙接收第一终端广播的广播信息,该广播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和预设社交距离阈值生成;基于所述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距离;为了确保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社交控制在第一用户设置的安全范围内,当所述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时,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当第一终端记录的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以便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后,也可以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当第一终端记录的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第一终端可以发起添加第二用户为好友的请求,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好友添加请求,实现第二用户与随缘相遇的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相遇互动及发起好友添加请求,不仅满足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社交过程中的随缘互动和好奇心,还提高了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进行社交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申请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申请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8)

1.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并基于蓝牙对所述广播信息进行广播;
接收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广播信息发送的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其中,所述相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遇的相遇时间、相遇地点及相遇距离,且所述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
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相遇互动信息,其中,所述相遇互动信息包括表情聊天互动及游戏互动的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好友添加请求,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临时会话请求,所述临时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将所述第二用户保留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相遇列表,所述相遇列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互动累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相遇列表中的第二用户设置对应的相遇备注信息和相遇提醒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遇时,向所述第一用户展示所述相遇提醒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相遇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用户进行的屏蔽提醒操作,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遇时,屏蔽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相遇提醒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好友添加请求返回的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
基于所述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好友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相遇查询操作,将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相遇信息显示给所述第一用户,其中,所述历史相遇信息包括每次相遇时的所述相遇信息,所述相遇信息包括相遇地点和相遇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第二用户进行的取消好友操作,将所述第二用户从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删除的同时,删除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所述历史相遇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好友列表中的第二用户进行的屏蔽好友操作,向所述第一用户屏蔽所述第二用户与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所述历史相遇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生成广播信息,包括:
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虚拟标识;
基于所述预设社交阈值和所述第一用户的虚拟标识生成所述广播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对应的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并将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包括:
基于所述相遇互动信息和所述相遇互动响应信息,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次数;
基于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和所述互动次数,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11.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蓝牙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广播信息,其中,所述广播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和预设社交距离阈值生成;
基于所述广播信息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和所述第一用户之间的相遇距离;
当所述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次数,其中,所述相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相遇的相遇时间、相遇地点及相遇距离,且所述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相遇互动信息,其中,所述相遇互动信息包括表情聊天互动及游戏互动的信息;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相遇互动响应信息,并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其中,所述相遇互动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发送的;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好友添加请求,其中,所述好友添加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当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发送的,所述好友添加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临时会话请求,所述临时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其中,所述临时会话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当所述互动好感度超过预设好感度阈值时发送的;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临时会话内容显示给所述第二用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屏蔽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相遇提醒的屏蔽指令;
当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再次相遇距离小于所述预设社交距离阈值,响应于所述屏蔽指令屏蔽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相遇提醒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二用户对所述好友添加请求进行的允许添加好友操作,将所述第一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二用户的好友列表,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允许添加好友响应信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将所述第二用户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的好友列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号标识为所述第一用户设置的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虚拟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其中,所述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是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相遇次数超过预设相遇次数阈值时发送的;
其中,所述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包括:
基于所述相遇互动信息和所述相遇互动响应信息,记录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次数;
基于预设单次互动好感度阈值和所述互动次数,计算所述第一用户与所述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好感度。
1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25182.6A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0708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5182.6A CN11070866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5182.6A CN11070866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8663A CN110708663A (zh) 2020-01-17
CN110708663B true CN110708663B (zh) 2020-11-27

Family

ID=6919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5182.6A Active CN110708663B (zh) 2019-09-27 2019-09-27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86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4324B (zh) * 2020-01-22 2022-02-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社交关系建立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12738738B (zh) * 2020-12-30 2022-05-31 南方科技大学 好友添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70697B (zh) * 2021-02-25 2024-02-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关系养成程序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810868A (zh) * 2021-09-16 2021-12-17 上海悠否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全天候蓝牙检索的线上线下社交方法及平台
CN114039984B (zh) * 2021-11-18 2023-05-09 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车钥匙app的点对点车友添加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9187A (zh) * 2014-08-11 2014-11-19 孙珂洁 一种提供可视范围内名片交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6097112A (zh) * 2016-06-21 2016-11-09 李振国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CN107682250A (zh) * 2017-10-18 2018-02-09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执行社交操作的方法与设备
CN108712729A (zh) * 2018-05-30 2018-10-26 福州米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社交型穿戴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62081B1 (ko) * 2011-08-31 2015-10-21 라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모바일 단말의 사용자들간에 관계를 설정하는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사용자 단말기 및 관계 설정 방법
US11385773B2 (en) * 2011-12-05 2022-07-12 Zoos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users based on at least one preference and friendship status
US20150149357A1 (en) * 2013-11-22 2015-05-28 James Ioannidis Mobile payment hotspot
CN103944804B (zh) * 2014-04-24 2017-04-1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联系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7110A (zh) * 2014-06-24 2016-02-03 蔡燕妮 一种基于低功耗无线技术的社交网络(sns)服务
CN106331981A (zh) * 2015-06-29 2017-01-11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及其装置
TWI618017B (zh) * 2016-07-15 2018-03-1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結合生活行為分析與社群之地標推薦方法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N107872238A (zh) * 2016-09-24 2018-04-03 苏州乐聚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装置和运动系统
US10365783B2 (en) * 2017-12-29 2019-07-30 Lyft, Inc. Optimizing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through dynamic user interfa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9187A (zh) * 2014-08-11 2014-11-19 孙珂洁 一种提供可视范围内名片交换的系统和方法
CN106097112A (zh) * 2016-06-21 2016-11-09 李振国 一种缘分记录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社交方法
CN107682250A (zh) * 2017-10-18 2018-02-09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执行社交操作的方法与设备
CN108712729A (zh) * 2018-05-30 2018-10-26 福州米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社交型穿戴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8663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8663B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社交方法及设备
RU2604418C2 (ru) Способ, сервер,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а и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сеанса
US9881359B2 (en) Vide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in instant communication
US9215286B1 (en) Creating a social network based on an activity
US8762459B2 (en) Selectable mode based social networking intera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50296338A1 (en) Geographic location-based communications method, mobile terminal, server, and geographic location-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550004B (zh) 业务对象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US8301684B2 (en) User challenge us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geography or user identity
WO2019072197A1 (zh) 一种红包发放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09039869B (zh) 社交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257749A1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friend recommendation
WO2015139598A1 (en) Instant messaging method, instant messaging apparatus and instant messaging terminal
CN109274575B (zh) 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501280B2 (en) Joint payment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binding relationship
US11210633B2 (en) Collaborative ev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40015160A1 (en) Extended domain platform for nonmember user account management
RU261568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связи
CN109547323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348512B2 (en) Amorphous ad-hoc groups based on swarming behavior
CN105634928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社交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10324156B (zh) 虚拟房间信息交流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5763428A (zh) 基于用户历史数据的防信息诈骗方法
KR20120087278A (ko) 소셜 네트워크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에서 질의 처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12050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输入法系统
CN117273867A (zh) 信息处理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