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8770B -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8770B
CN102808770B CN201110391506.6A CN201110391506A CN102808770B CN 102808770 B CN102808770 B CN 102808770B CN 201110391506 A CN201110391506 A CN 201110391506A CN 102808770 B CN102808770 B CN 102808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tary compressor
cylinder rotary
jut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15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8770A (zh
Inventor
苗村尚史
国分忍
岩崎俊明
新井聪经
白畑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08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8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8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8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在具有用于分隔多个压缩室的由两张分割板(33)构成的隔板(14)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00)中,在分割板(33)的紧固部位、即第1突起(40)设置油孔(45),由此向叶片的滑动部供给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来作为润滑油。

Description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带有油孔的隔板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包括如下隔板的装配容易且制冷剂的泄漏少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例如提出了一种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上述隔板将分隔多个压缩室间的隔板分割成两张分割板,并利用该分割板夹入曲轴,并能够通过螺栓紧固来装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121405号公报(第2页16~45行,图2、图3)
在以往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中,被分割成两张分割板的隔板利用螺栓压接固定来进行装配,因此作为安装该螺栓的部分,在各分割板的分割面的两端部设有向分割面的长度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一般而言,若该突起部间的距离变长,则在压缩机运转中,在使隔板偏移的力发挥作用时隔板发生变形,在分割板的边界产生间隙,所以,优选使突起部间的距离最小化。
另外,划分缸体内的压缩室的叶片(vane)随着曲轴的旋转而一边与安装于曲轴的偏心部的辊子接触一边在压缩机构内往复运动,因此,有可能发生由于叶片的滑动而引起的叶片的烧结。为了防止该情况发生,需要向叶片和收纳叶片的缸体的槽部供给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来作为滑动部的润滑油。
为了确保冷冻机油的流路,如下方法是有效果的,即,在隔板上设置作为油的流路的油孔,从而能够从其他压缩室的储油部供油。
如上述那样,在使被分割成两张的隔板的突起部间的距离最小化的情况下,优选在叶片的基端部的邻接部分紧固分割板。在该情况下,为了确保贯穿隔板并向叶片和收纳叶片的缸体的槽部供油的流路,需要在作为隔板的紧固部的突起部上设置油孔。
但是,在突起部上安装用于紧固隔板的螺栓,该螺栓阻碍油的流路,因此无法在突起部上设置油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该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即使在将隔板分割了的情况下,通过在隔板的紧固部位即隔板的突起部设置油孔,也能够贯穿隔板地稳定地向叶片和收纳叶片的缸体的槽部供油,且压缩精度良好。
本发明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包括:
邻接的多个压缩室;
隔板,其被分割成两张分割板,通过压接固定突起部彼此而将邻接的压缩室之间分隔开,上述突起部设于各分割板的分割面的两端部,向分割面的长度方向突出,其中,
在突起部的分割面上,在压缩机构的曲轴的轴向上具有切口,
切口设于压缩机构的形成压缩室的叶片所存在的一侧的突起部,且形成与多个压缩室连通的油孔。
本发明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用于将压缩室之间分隔的隔板的突起部的分割面在压缩机构的曲轴的轴向上具有切口,切口设于压缩机构的形成压缩室的叶片所存在的一侧的突起部,且形成与多个压缩室连通的油孔,所以,即使在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的量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向叶片的滑动部供给冷冻机油来作为润滑油,因此能够防止叶片的烧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横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利用两张分割板构成的隔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用于紧固分割板的连结构件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利用连结构件紧固的隔板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设于隔板的突起部的凹部的形状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连结构件的凸部的形状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分割板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隔板和叶片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纵剖视图和表示冷冻机油的油面的位置和冷冻机油的流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图1是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00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00的A-A线横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具有两个压缩室的双缸式冷冻·空调机用旋转式压缩机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00包括:作为密闭容器的壳体(shell)1、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的作为驱动源的马达2、同样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的压缩机构部3。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向压缩机外部排出被压缩的制冷剂的排出管4。在壳体1的中间部,固定有马达2和压缩机构部3,并且固定有向压缩机构部3导入制冷剂的吸入管5。
马达2具有定子6和转子7,转子7安装于曲轴8。由马达2产生的转矩经由曲轴8而传递到压缩机构部3。
压缩机构部3具有:曲轴8、第1框体9、第1缸体10、第1弹簧11、第1叶片12、第1辊子13、隔板14、第2缸体15、第2框体16、第2弹簧、第2叶片、第2辊子17,该压缩机构部3利用短螺栓18和长螺栓19紧固。
曲轴8具有:转子嵌合部20、第1轴承插入部21、第1偏心部22、中间部23、第2偏心部24、第2轴承插入部25。第1偏心部22和第2偏心部24的偏心相位相差180度,在它们各自的外周面上分别安装有第1辊子13和第2辊子17。
由第1框体9的下端面、第1缸体10的内周面、隔板14的上端面及第1辊子13的外周面围绕的空间成为第1压缩室26。由隔板14的下端面、第2缸体15的内周面、第2框体16的上端面及第2辊子17的外周面围绕的空间成为第2压缩室27。
在第1缸体10及第2缸体15,分别安装有沿径向伸缩的第1弹簧11及第2弹簧。
另外,第1叶片12和第2叶片的背面(与辊子相反的一侧)向压缩机构部3的外部打开(背压孔28),第1弹簧11和第2弹簧通过各背压孔而装配于缸体。
在压缩机运转开始时,在第1弹簧11和第2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第1叶片12和第2叶片分别被推压于第1辊子13和第2辊子17的外周面。若压缩机继续保持运转状态,则与压缩室内部相比,压缩机构部3外部的压力变大,因此,第1叶片12及第2叶片由于该压差而进一步通过背压孔并被推压于第1辊子13及第2辊子17。
第1叶片12及第2叶片具有将第1压缩室26及第2压缩室27划分成低压部分29和高压部分30的功能。在本例中,第1叶片12和第2叶片的相位相同。
图3是表示利用两张分割板33构成的隔板14的图。
图4是用于紧固分割板33的连结构件35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利用连结构件35紧固的隔板14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设于隔板14的突起部的凹部的形状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连结构件35的凸部的形状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8是分割板33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表示隔板14和叶片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隔板14由两张分割板33构成。
分割板33在分割面32侧具有半圆状的切口34,并以利用切口34从左右夹入曲轴8的中间部23的方式装配。
在分割板33的分割面32的两端部,设有向分割面的长度方向突出的突起、即突起36和突起37。
在突起36和突起37的外周设有凹部38,在突起36的分割面32侧,沿曲轴8的轴向设有切口39。
将以两张分割板33的突起36分别相对的状态构成的突起部作为隔板14的第1突起40,同样地,将由突起37构成的突起部作为隔板14的第2突起41。
另外,连结构件35为用于紧固分割板33的コ字形的构件。在连结构件35的两端部的内壁上设有凸部42,该凸部42被实施了倒角加工。
接下来,利用图5说明分割板33的装配方法。
首先,使两张分割板33相对,利用切口34从左右夹入曲轴8。然后,使两张分割板33的交界不产生台阶,并利用夹具(未图示)临时固定分割板33。
在这样地利用夹具将分割板33临时固定的状态下,在从隔板14的径向外侧向第1突起40和第2突起41的外周推压连结构件35时,连结构件35发生弹性变形,连结构件35的凸部42与分割板33的凹部38嵌合而将第1突起40和第2突起41的外周固定,两张分割板33以在连结构件35的弹性变形的反力的作用下彼此不分离的方式被压接固定。之后,若卸下临时固定的夹具,则形成由两张分割板33和把持该两张分割板33的连结构件35构成的隔板14。
另外,在连结构件35上设有通过倒角加工而成的倾斜,因此,能够得到如下效果:使连结构件35嵌合于第1突起40和第2突起41时的安装工序变容易。
另外,如图6所示,突起36和突起37的凹部38可以为半球状的凹坑43,也可以为沿曲轴8的轴向延伸的槽44,只要为与连结构件35嵌合的形状即可。
在凹部38为沿曲轴8的轴向延伸的槽44的情况下,对应的连结构件35的凸部的形状为沿曲轴的轴向延伸的横档状,在凹部38为半球状的凹坑的情况下,对应的连结构件35的凸部的形状为图7所示那样的突出为半球状的形状。
在这样装配而成的隔板14的第1突起40上形成了由两张分割板33的切口39构成的油孔45。
油孔45是冷冻机油的流路,是为了如下目的而设置的:为了防止叶片由于往复运动而发生烧结,将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作为滑动部的润滑油而供给到叶片和收纳叶片的缸体的槽部。
像这样,利用连结构件35夹入并固定隔板14的第1突起40的外周,因此,即使在第1突起40上设置油孔45,用于紧固分割板33的构件也不会阻碍油孔45的油的流路。
另外,如图8(a)所示,若使形成油孔45的切口39的位置相对于凹部38的位置位于突起36的顶端部侧,则连结构件35成为夹入并固定油孔45周围的突起部整体的状态,因此,在油孔45附近难以产生分割面32间的间隙,油孔45的气密性提高。另外,如图8(b)所示,即使使凹部38的位置位于切口39的相反面,由于连结构件35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反力施加于切口39的外周整体,因此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像这样,通过调整油孔45和切口39的位置,能够防止由于设置油孔45而产生新的泄漏流路,还能防止压缩机的压缩效率降低。
另外,如图9所示,油孔45位于第1叶片12的基端部的曲轴8的铅直下方,分割板33的分割面32的接合部成为被第1叶片12和第2叶片31夹入的构造。
像这样,分割面32的接合部位于第1叶片12和第2叶片31之间,因此,即使在接合部产生微小的间隙,也能够利用第1叶片12及第2叶片31往复运动时所产生的油膜来保持叶片侧的接合部的气密性。
另外,在与第1叶片12和第2叶片所存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分割面32的接合部(图9中的A部)处,没有第1叶片和第2叶片31的接触,因此不能期待利用油膜来提高气密性,但在压缩机运转中,A部的第1压缩室26和第2压缩室27的制冷剂均为低压缩状态,因此,即使在A部的接合部处产生有微小的间隙,两压缩室的压力也大致相同,因此不会发生制冷剂泄漏,在气密性方面没有问题。
图10是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压缩机构部3的纵剖视图,表示冷冻机油的油面46的位置和冷冻机油的流路(由箭头表示)。
在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00的内部储存有冷冻机油,在通常运转状态下,如图10(a)所示,冷冻机油的油面46相比第1缸体10位于曲轴8的轴向的上方。在该情况下,如图中箭头所示,通过第1缸体10的槽的敞开部47、背压孔28、油孔45,向第1叶片12和收纳第1叶片12的第1缸体10的槽部供给冷冻机油。
但是,由于冷冻机油的量根据运转状态发生变化,因此如图10(b)所示那样,如下情况经常发生,即,相比第1缸体10的位置,油面46相对于曲轴8的轴向下降到下方的位置P1附近。
在该情况下,无法从第1缸体的槽的敞开部47、背压孔28供油,但能够借助与第2缸体15的槽的敞开部48和背压孔49连通的油孔45,从下方向第1叶片12和收纳第1叶片12的第1缸体10的槽部供油。
另外,即使在油面46下降到位置P2附近的情况下,若为能够从敞开部48向叶片31供给冷冻机油的状态,则虽然传递到油孔45的内壁面的冷冻机油为少量,但也能够从下方供给到第1叶片和收纳第1叶片的第1缸体10的槽部,而且还能期待通过第2叶片31的往复运动所引起的冷冻机油的飞散来供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00,在将隔板14分割了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连结构件35夹入并压接固定隔板14的作为紧固部的第1突起40的外周,也能够在第1突起40上设置油孔45,因此能够使隔板14的紧固部间的距离最小化,且确保油孔45的空间。
另外,由于使隔板14的紧固部间的距离最小化,在压缩机运转中,即使在使隔板14偏移的力发挥作用时,隔板14也不发生变形等。另外,通过在隔板14上设置与多个压缩室连通的油孔45,即使在压缩机内部的冷冻机油的量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向叶片和收纳叶片的缸体的槽部供给冷冻机油,因此能够提供具有如下两种效果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100,即,防止叶片烧结的效果和提高压缩精度的效果。

Claims (9)

1.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包括:
邻接的多个压缩室;
隔板,上述隔板被分割成两张分割板,通过将突起部彼此压接固定来将上述压缩室之间分隔开,上述突起部设于各上述分割板的分割面的两端部,并向上述分割面的长度方向突出,
该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突起部的上述分割面上,在压缩机构的曲轴的轴向上具有切口,
上述切口设于上述压缩机构的形成压缩室的叶片所存在的一侧的突起部,且形成与上述多个压缩室连通的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口被设置为与形成上述压缩室的叶片的背压孔及缸体敞开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コ字形的连结构件,该连结构件从上述分割面的相反侧的面夹持彼此被压接了的上述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突起部的与上述分割面相反的面上设有凹部,
在上述コ字形的连结构件的两端部的内壁面上设有凸部,
通过使上述凹部和上述凸部嵌合来压接固定上述两张分割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为沿上述压缩机构的曲轴的轴向延伸的槽,
上述凸部为沿上述压缩机构的曲轴的轴向延伸的横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为半球状的凹坑,
上述凸部为半球状的突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口相对于上述凹部位于上述突起部的顶端部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设于上述切口部分的相反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コ字形的连结构件的顶端开口部的内侧实施了倒角加工。
CN201110391506.6A 2011-06-02 2011-12-01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Active CN102808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24188A JP5683384B2 (ja) 2011-06-02 2011-06-02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2011-124188 2011-06-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8770A CN102808770A (zh) 2012-12-05
CN102808770B true CN102808770B (zh) 2015-01-21

Family

ID=4723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1506.6A Active CN102808770B (zh) 2011-06-02 2011-12-01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83384B2 (zh)
CN (1) CN102808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7913B (zh) * 2011-10-24 2016-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气缸旋转式压缩机
US10473367B2 (en) * 2013-05-24 2019-11-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 pump apparatus
CN104389788A (zh) * 2014-09-22 2015-03-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多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和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N106122019B (zh) * 2016-08-09 2018-06-08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JP6432657B1 (ja) * 2017-08-24 2018-12-0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ロータリ圧縮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7788U (ja) * 1982-05-06 1983-1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S58220991A (ja) * 1982-06-15 1983-12-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回転圧縮機
JPS59105993A (ja) * 1982-12-09 1984-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多気筒型回転圧縮機
JPS59115891U (ja) * 1983-01-26 1984-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S59136595A (ja) * 1983-01-26 1984-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S611687U (ja) * 1984-06-11 1986-01-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H01277695A (ja) * 1988-04-28 1989-11-08 Toshiba Corp 2シリンダ形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US5542831A (en) * 1995-05-04 1996-08-06 Carrier Corporation Twin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CN101963154A (zh) * 2009-07-23 2011-0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CN102072156A (zh) * 2009-11-20 2011-05-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1405A (en) * 1978-03-13 1979-09-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Rotary compressor
JPS62156185U (zh) * 1986-03-27 1987-10-03
US6799956B1 (en) * 2003-04-15 2004-10-05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two-piece separator plat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7788U (ja) * 1982-05-06 1983-1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S58220991A (ja) * 1982-06-15 1983-12-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回転圧縮機
JPS59105993A (ja) * 1982-12-09 1984-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多気筒型回転圧縮機
JPS59115891U (ja) * 1983-01-26 1984-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S59136595A (ja) * 1983-01-26 1984-08-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S611687U (ja) * 1984-06-11 1986-01-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多気筒回転式圧縮機
JPH01277695A (ja) * 1988-04-28 1989-11-08 Toshiba Corp 2シリンダ形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US5542831A (en) * 1995-05-04 1996-08-06 Carrier Corporation Twin 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CN101963154A (zh) * 2009-07-23 2011-02-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压缩机、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CN102072156A (zh) * 2009-11-20 2011-05-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8770A (zh) 2012-12-05
JP5683384B2 (ja) 2015-03-11
JP2012251474A (ja) 201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8770B (zh)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N102072156B (zh) 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82036B (zh) 具有两个气缸的旋转式压缩机
AU2010202892C1 (en) Rotary compressor
US20180023570A1 (en) Scroll compressor
US20150322947A1 (en)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CN103486040A (zh) 旋转式压缩机
WO2019032922A1 (en) PISTON SEAL RING ASSEMBLY HAVING SPACE RECOVERY ELEMENT
EP2330301B1 (en) Sealed fluid machin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ealed fluid machine
CN103857913B (zh) 多气缸旋转式压缩机
US8029254B2 (en) Scroll-type fluid machine having a back-pressure chamber
CN203516107U (zh) 旋转压缩机
CN203214327U (zh) 旋转式压缩机
KR101869316B1 (ko) 베인형 압축기
EP3141754B1 (en) Rotary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947030B2 (ja) ベーン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2840138A (zh) 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多汽缸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US20220136505A1 (en) Sealing system for a rotary-piston compressor
KR101437990B1 (ko) 밀폐형 압축기
CN105822553A (zh) 多缸旋转压缩机
CN102734167B (zh) 回转式压缩机及其制造方法
JPH03222887A (ja) 2気筒ロータリ圧縮機
US8985085B2 (en) Oil seal arrangement for rotary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101869313B1 (ko) 베인형 압축기
JP2004108339A (ja)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