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1335B - 保护室 - Google Patents

保护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1335B
CN102791335B CN201180013598.2A CN201180013598A CN102791335B CN 102791335 B CN102791335 B CN 102791335B CN 201180013598 A CN201180013598 A CN 201180013598A CN 102791335 B CN102791335 B CN 102791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movable wall
protection room
wall part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35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1335A (zh
Inventor
N·德安可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1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1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3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002Anti-earthquake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8Earthquake withstanding shelters
    • E04H9/029Earthquake withstanding shelters arranged inside of build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3/00Special devices for ventilating gasproof shelters

Abstract

一种保护室(100),具体地为防震室,其包括:通过多个彼此一体地连接的侧壁(3)相对于彼此连接间隔开的上壁(1)和下壁(2),以便大致形成敞开盒状容器(10),该盒状容器具有至少一个入口开口(4)。所述盒状容器(10)在内部限定避难空间(11),该避难空间布置成容纳至少一个使用者(150)。具体地,所述容器(10)形成为复制所述敞开盒状容器(10)的单个块。所述防震室(100)包括可动壁部(20),该可动壁部借助于滑动协作元件(25),具体地为以滑动的方式接合在至少两个滑动路径(15)之间的平面滑动板(25)以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盒状容器(10)上,以便堵塞所述开口(4),所述至少两个滑动路径(15)相对于彼此布置在相对两侧。所述平面滑动板(25)允许可动壁部(20)从敞开构造(A)移动到关闭构造(B),在敞开构造,所述可动壁部(20)打开所述开口(4)以允许使用者(150)进入,在关闭构造(B),所述可动壁部(20)阻塞所述开口(4)以限定供使用者(150)在内避难的所述保护室(100)。

Description

保护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室,该保护室制成为呈桌子、床、救生船或者其它类似结构的形式,能够保护使用者并且能够帮助在地震现象或者其它种类的灾难的情况下进行求援。具体地,该结构能够用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办公室、会议室、火车站、图书馆、教堂、医院、船只、飞机等中。
背景技术
在诸如地震、洪水或者天气灾害的灾难性事件期间或之后,尤其在诸如上述那些拥挤的地方,意识到需要将风险降至最小。
在地震期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落物、结构局部或整体坍塌、玻璃和窗户破碎、壁橱、家具或者其它物体的落下是人员伤亡的原因。
如众所周知的,近年来,在工业化国家中已经利用防震标准来建造新概念的建筑物或住宅。然而,世界上许多地区特别易遭受地震,并且具有保护不足的建筑物,并且建筑物中的家具和物体自由移动并且不足以固定到建筑物。因此,在建筑物老化或无论如何不适于承受地震的推力的情况下,这是因为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以防震标准更换或增强建筑物,然而,可以修改物体、桌子、床、椅子、架子等(因为它们是人员伤亡的原因)。这一方面在可能存在许多人的诸如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办公室、会议室、火车站等的公共场所变得尤其重要。另一方面,即使防震结构在仅达到某一强度(通常情况下为7级)的地震现象的情况下能够抵抗,然而,对于极强的地震它们也能够遭受严重损害。
已知抗震防护结构呈桌子、床和其它种类的形式,并作为建筑物、办公室、学校等中的家具出现。
最常用的类型显示为如例如在JP2003310776A、CN201226987Y或者CN201210972Y中所描述的不同尺寸的课桌或办公桌,所述课桌或办公桌包括利用钢或木材制的立柱或由网状敞开结构保持的上平面。支承桌子的相同结构限定一空间,在该空间内,在地震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人能够避难。此外,这种结构在避难空间中提供成套工具,该成套工具例如能够包括手电筒、灭火器或者其它工具,如在CN201227483Y或者CN201243766Y中所描述的。
然而,如上所述,位于上部桌下方的空间仅在侧面由立柱或者网状结构保护,并且墙壁碎片、物体或者其它碎片能够到达桌子避难空间下方的使用者。
该缺点由具有盒状结构的其它防震结构来面对,如在JP11099217A中描述的。在该情况下,存在内支撑框架,该内支撑框架支承布置成覆盖其的多个板。通过铰接到该结构的入口门,使用者能够接近内部。
然而,这种结构具有一些缺点。首先,在孔处可移除的或者被铰接到盒状结构的入口门在可移除的情况下难以在需要时快速打开/关闭,而在被铰接的情况下总是需要提供至少一个铰接边缘,所述至少一个铰接边缘显著减小入口的尺寸并且在快速进入盒状结构时会阻挡使用者。
此外,这种盒状结构不确保流体密封避难空间。这样导致由墙壁或地板坍塌形成的气体、流体或者灰尘泄漏到该避难空间中,从而对使用者的安全造成高风险。
另一方面,不存在能够在海啸、滑坡或洪灾的情况下保护人们的保护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室,该保护室结构坚固,但同时轻质且便于使用,这能够降低在诸如地震、滑坡、结构坍塌、战争以及铁路、汽车事故和飞机失事的灾难中的人员伤亡。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室,该保护室以气密的方式制成,以便也给予保护免受气体和粉末的影响。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室,该保护室以液密的方式制成,以便在海啸、洪水、海难的情况下也给予保护。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室,该保护室容易使用并且廉价,从而容易工业上大规模制造。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室,该保护室能够确保不同情况下的功能性,并且能够由救援者快速地找回。
这些和其它目的通过这样的保护室实现,该保护室包括:
下壁;
上壁,该上壁距所述下壁一定距离;
多个侧壁,所述多个侧壁彼此一体地连接,并且布置在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之间,以便大致形成敞开的盒状容器,该盒状容器包括在其中一个所述壁处获得的至少一个开口,所述盒状容器限定内部避难空间,该内部避难空间布置成容纳至少一个使用者;
至少一个可动壁部,所述可动壁部与所述敞开的盒状容器协作并且布置成阻塞所述开口,
其中,所述可动壁部借助于滑动协作元件以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盒状容器上,所述滑动协作元件布置成大致与所述可动壁部正交。
具体地,所述容器制成为具有所述敞开的盒状容器的形状的单个块,该单个块限定用于接收使用者的所述内部避难空间。
具体地,所述滑动协作元件布置成与至少一个滑动路径接合,所述至少一个滑动路径安装在所述盒状容器的所述上壁或所述下壁上或者至少一个所述侧壁上,使得所述盒状容器和所述可动壁部适于从敞开构造移动到关闭构造,在所述敞开构造,所述可动壁部打开所述开口,在所述关闭构造,所述可动壁部阻塞所述开口,从而限定所述保护室。
这样,通过所述滑动协作元件,所述可动壁部与所述盒状容器始终保持连接,使得所述开口在诸如地震的灾难的情况下快速且容易地关闭。
优选地,所述滑动协作元件是滑动面板,该滑动面板与所述可动壁部成一体,所述可动壁部以滑动的方式接合在至少两个引导部之间,所述两个引导部在所述盒状容器上相对于彼此布置在相对两侧上。
优选地,所述滑动路径布置在所述下壁上,使得所述滑动面板相对于所述保护室的所述下壁面向上方或下方。具体地,该示例性实施方式形成大致为“抽屉状”的结构,其中,所述可动壁部借助所述滑动面板始终保持与所述盒状容器连接。这样,有助于所述可动壁部的快速闭合。此外,在所述敞开构造中,用于使使用者进入所述避难空间的入口空间相对于例如其中所述可动壁部铰接到所述侧壁的开口较宽。在该情况下,实际上,用于形成铰链的侧边缘有必要减小所述开口的尺寸并且对使用者的进入造成障碍。
有利地,在所述开口处,提供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适于确保在所述关闭构造中所述盒状容器的流体密封接合。这样,所述保护室能阻止灰尘、液体或气体泄漏到所述避难空间中,以确保对使用者的全面保护。
具体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凹槽,具体地,为具有锥形截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布置成与相应的密封元件联接,以使得在所述关闭构造中,所述密封元件与所述凹槽接合,以便形成迷宫式密封。配合的棱柱形形状允许在闭合期间可动元件相对于固定部分的自对中接合。
具体地,所述凹槽在所述可动壁部处获得,而所述密封元件布置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处。
另选地,所述凹槽在所述开口的所述边缘处获得,而所述密封元件布置在所述可动壁部上。
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彼此平行地设置两个凹槽,这两个凹槽与两个对应的密封元件,具体地为橡胶或其它材料制的垫圈接合。
有利地,所述可动壁部包括端部,该端部相对于所述盒状容器的所述上壁向上突出,具体地,在所端部和所述可动壁部之间限定有削弱区。这样,在所述关闭构造中相对于所述盒状容器向上突出的所述端部形成突出边缘,该突出边缘有助于所述可动壁部相对于所述容器的流体密封连接。此外,相对于所述可动壁部分开所述端部的所述削弱区允许如果重的碎片撞击所述端部,则所述端部在所述削弱区处破裂,以吸收作为破坏能量的能量,从而限制撞击传播到所述可动壁部的其余部分,例如这将造成所述保护室部分打开。
有利地,设置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具体地为机械式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布置在所述开口附近,以使得在所述关闭构造中,在所述可动壁部和所述盒状容器之间获得可释放锁定。
具体地,所述锁定装置是包括布置成彼此接合的扣紧元件和紧固元件的快速可释放扣合装置,以提供可释放连接。
有利地,所述扣紧元件和所述紧固元件分别布置在所述开口附近和所述可动壁部附近,反之亦然。这样,在所述保护室的所述关闭构造中的来自所述避难空间内的使用者能够使所述扣紧元件与相应的紧固元件接合,从而获得所述可动壁部相对于所述盒状容器的稳定闭合。
有利地,所述保护室提供布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壁上的至少一个通风口。具体地,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每个侧壁上。
有利地,所述通风口是能被手动打开并且包括多个彼此相邻的孔以及借助引导部滑动的闭合部的通风口,所述引导部布置成完全或部分地打开/关闭所述孔。这样,使用者能够调节流入所述保护室/从所述保护室流出的进口空气和出口空气。
另外,所述保护室提供用于使空气从所述保护室的内部朝向其外部流动的至少一个止回阀。具体地,在所述保护室的每个壁上以及在所述可动壁部上设置止回阀。
具体地,所述止回阀安装在相应的孔处并且包括圆顶状覆盖元件和塞子,所述圆顶状覆盖元件具有多个具体地周向布置的孔,所述塞子借助弹性元件连接到所述圆顶状覆盖元件,使得当所述保护室中的压力等于或小于外部压力时,所述塞子保持在常闭位置,以堵塞所述孔,而当所述保护室中的压力高于外部压力时,所述塞子从所述孔脱离,并且允许空气流入和流出。
这样,救援者有时间从外部确定保护室的位置,并且使用者由于氧气供应、与外部的通信而能够停留在内部。
有利地,提供救生包,该救生包布置在所述盒状容器的所述避难空间内,所述救生包例如包括诸如以下部件:
氧气瓶;
用于确定所述保护室的位置的装置,具体地为除发送器/接收器以外增设的GPS检测器;
通用工作灯/应急灯;
急救箱以及长期食物箱。
这样,所述救生包中存在的部件允许借助所述氧气筒向所述保护室中的人提供氧气,借助所述应急灯使停留在内部尽可能舒适,除借助位置检测器确定所述保护室的位置之外。
具体地,上述保护室制成为用于容纳单个使用者的模块的形式,该保护室能够被组装,以提供诸如书桌、餐桌、单人床、双人床等的不同结构。
在第一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室是模块化部,该模块化部制成为桌子的形式,并且包括坐板,该坐板以枢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可动壁部的内边缘,并且布置成从静止构造移动到使用构造,在所述静止构造,所述坐板大致平行于所述可动壁部,在所述使用构造,所述坐板大致正交于所述可动壁部,从而使用者能够坐于所述坐板上。这样,在所述保护室的所述敞开构造中,使用者能够坐在所述坐板上,其中腿位于所述盒状容器的所述避难空间内,并且使用所述上壁作为桌面。另选地,能够在所述上壁上安装辅助桌,以使得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室用作下支承件。当所述保护室被用作桌子(例如用作课桌)时,在地震的情况下,如果危险部分是固体(砖、碎片等),则能够打开一个以上的通风口。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室是制成为床的形式的模块化部,并且在该情况下,沿着所述室在边缘上形成开口。在该情况下,通过组装至少一个模块,可以形成作为单人床或双人床的尺寸的上壁。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室是制成为救生船的形式的模块化部,该救生船能够用于船只中,或者另选地用在洪水或者存在液体的其它灾难的情况下。在该情况下,当所述保护室被用作救生船或用于洪水、海啸的情况下,所述保护室必须被向外气密地关闭。在该情况下,人们在内部能够借助所述氧气筒和所述止回阀进行呼吸,直到所述室不会获得稳定位置。例如,如果所述室被卷入洪水中或者海啸的情况下,则其能够借助水的拖拽而滚动和/或平移,直到到达稳定位置。在运动期间,所述室必须被气密地关闭,并且被保护的人员能够利用氧气和所述止回阀进行呼吸。当所述室停止在基本稳定的位置时,人员能够通过所述通风口呼吸,所述通风口能够手动打开,这允许新鲜空气进入和排出。
在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室是制成成为飞机的机身或者飞机机身的一部分的形式的模块化部,其中获得能够供容纳乘客的机舱。
在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室是制成为车辆的舱室的形式的模块化部,所述车辆具体地为汽车,所述模块化部限定能够供容纳乘客和驾驶员的所述舱室。
在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室是制成成为火车或地铁的车厢或者车厢的一部分的形式的模块化部。
具体地,所述盒状容器和所述可动壁部由复合多相、成层且纤维状的材料制成。该材料是耐久、轻质且可成形的,以及结构上能够抵抗诸如由于地板和/或墙壁的坍塌而形成的相关负荷。此外,上述材料恰当地能抵抗所述室能够面临的火灾和爆炸。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利用示例性但非限制性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列描述来示出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室的立体图,该保护室呈书桌或课桌的形式;
图2示出图1的保护室的侧视图,其中使用者置于敞开构造中,以突出课桌的使用;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处于关闭构造的保护室的立体图;
图4示出处于关闭构造下的保护室的侧视图,其中使用者位于该保护室内部;
图5从可动壁的内部示出保护室的立体图,然而图5A的放大图示出布置在可动壁上的密封装置;
图5B和图5C概略地示出布置在可动壁上和保护室的盒状容器上的密封装置的两个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6和6A的相应的放大图示出扣合机构,该扣合机构布置成相对于盒状容器固定到可动壁;
图7至图7B概略地示出分别处于关闭构造、敞开构造或者中间构造的通风口,该通风口布置在保护室的至少一个壁上;
图8、图8A和图8B概略地示出用于从保护室内部向外移动空气的止回阀;
图9示出保护室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保护室呈可动壁的形式并且包括在每个侧面上获得的四个可动壁;
图10和图10A示出制成为模块化部的形式的保护室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该模块化部复制分别处于关闭构造和处于敞开构造的单人床;
图11示出彼此联接以便形成双从床的图10的两个模块的立体图;
图12示出呈救生船形式的保护室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3示出复制布置在保护室中的应急包的简图;
图14和图14A以简图分别示出用于乘客的车厢(图14)以及保护室,该保护室限定用于火车或者地铁的车厢或其一部分(图14A);
图15示出保护室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该保护室限定供形成舱室的汽车的内部主体;
最后,图16和图16A示出飞机(图16)的立体图,该飞机包括若干个保护室(图16A),每个保护室都是制成为飞机的机身或者飞机的机身的一部分的形式的模块化部,在该机身或其一部分中获得供能够容纳乘客的机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保护室100,特别是在地震期间由使用者作为避难所使用的防震室。
具体地,保护室100包括上壁1和下壁2,该上壁1和下壁2通过多个彼此一体地连接的侧壁3而相对于彼此间隔开,以便大致形成敞开的盒状容器10,该盒状容器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或入口开口4。盒状容器10在内部限定避难空间11,该避难空间11布置成容纳至少一个使用者150,如图2或图4中可见。
具体地,容器10能通过将壁彼此组装而形成,但是优选地例如,用注射模塑或旋转模塑制成为单个块,该单个块复制敞开的盒状容器10。
此外,防震室110包括与盒状容器10协作的可动壁部20,所述可动壁部20布置成阻塞开口4。在存在多个孔4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每个这些孔处布置有对应的可动壁部20。在另外的另选示例性实施方式(未示出)中,单个可动壁部20能够堵塞彼此相邻布置的多个孔4。
始终参照图1至图4,具体地可动壁部20借助滑动协作元件25以滑动的方式安装在盒状容器10上,所述滑动协作元件25与可动壁部20大致正交地安装。更精确地,协作元件是以滑动的方式接合在至少两个滑动路径15之间的平面滑动板25,所述至少两个滑动路径15相对于彼此布置在相反两侧,并且安装在下壁2上。具体地,平面滑动板25相对于下壁2面向上方或下方。在第一种情况下,平面滑动板25以滑动的方式进入内避难空间11内,在后者的情况下,平面滑动板25被包含在盒状容器10之外。
具体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平面滑动板25和滑动路径15隐蔽地进入在容器10的底部上获得的空间10a内。这样,引导部15和平面滑动板25的滑动区被保护而免受外部影响,以确保可动壁部20每次的闭合。具体地,多个滑动路径15彼此间隔开地设置,以便确保平面滑动板25和下壁2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更高精度。另选地,滑动路径15能够以未示出的方式布置在上壁1上或侧壁3上。在该情况下,协作元件25相应地以滑动的方式布置在上壁1上或其中一个侧壁3和4上。
如此布置的平面滑动板25允许可动壁部20从敞开构造A移动(图1或图2)到关闭构造B(图3或图4),在敞开构造A,可动壁部20打开开口4,在闭合构造B,可动壁部20阻塞开口4,从而限定保护室100。具体地,该示例性实施方式形成大致“抽屉状”结构,其中,可动壁部20借助平面滑动板25始终保持连接到盒状容器10。这样,在敞开构造A中,入口开口4更宽且不对使用者的进入形成障碍。这样的方案例如相对于其中可动壁铰接到侧壁的开口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其不提供会减小相同开口的尺寸的侧铰链紧固边缘。
图1、图2、图3和图4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呈书桌或课桌形式的保护室。在该情况下,实际上,提供从面向盒状容器10的开口4的内侧以枢转的方式连接到可动壁20的坐板22。在敞开构造A中,如图2所示,坐板22布置成相对于可动壁20大致正交,从而使用者150能够坐于其上,以将下肢放在容器10的避难空间11内。当从敞开构造A转到关闭构造B(图3和图4)时,坐板22利用未示出的已知机构旋转,以便与可动壁20平行放置并且以使避难空间11内的阻碍最小化。使用者150一旦进入盒状容器10就在避难空间11内处于蜷缩位置(图4),并且拉动可动壁部20,该可动壁部20一体地滑动到平面滑动板25,以便阻塞开口4。
具体地,如图5和放大图5A所示,可动壁部20与自由边缘4a之间在开口4处的配合(如还在图5B和图5C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为密封联接,该密封联接确保向外的流体密封接合。这是通过密封装置来形成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凹槽7(图5A)和与凹槽7接合的相应的密封元件8(图5B或图5C)。。
具体地,如图5B和图5C概略地示出的,凹槽7在可动壁20处周向地获得,相应的密封元件8周向地布置在开口的边缘4a处。详细地,凹槽7和相应的密封元件8具有锥形截面,使得在相互配合中,允许可动壁部20相对于盒状容器10自对中,从而帮助闭合。具体地,在关闭构造B中,密封元件8接合在凹槽7中从而穿透该凹槽77,以便形成迷宫式密封。在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5C所示,三个凹槽7彼此平行地设置,其中与三个对应的密封元件8通过刚性连接接合。密封元件8能够制成为例如橡胶的密封垫,与凹槽7直接接合,或者制成为坚硬的材料制的突出元件8,该突出元件通过刚性连接接合在相应凹槽7中。在后者情况下,在凹槽7和突出元件8处,设置辅助密封垫9,具体地为橡胶密封件或其它材料。它们相应地布置在凹槽7的底部和突出元件8的底部,如图5B所示。
具体地,可动壁部20包括端部23a,该端部23a相对于由盒状容器10的上壁1限定的平面向上突出。具体地,突出端部23a由削弱区23限定,如图5A中利用阴影线表示的。如果块或其它碎片撞击所述室,则这样的方案允许其在可动壁20的突出端部23a之前撞击,而不损坏可动壁部20以及可动壁部20与盒状容器10之间的流体密封连接。换言之,布置削弱区23以使单独的突出端部23a而不是阻塞开口4的可动壁部20破裂。这样,进一步确保了保护室100中的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为了提供可动壁20的密闭,而设置锁定构件40,具体的是机械式的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位于盒状容器10中(图6A)。具体地,若干个锁定构件40或者扣合元件彼此隔开一定距离设置并且布置在开口4附近的侧壁3的内侧。详细地,如图6B所示,每个锁定构件40均包括:与可动壁部20一体的紧固板41;和在相应的紧固板41处突出地安装在侧壁3上的扣紧板42。具体地,扣紧板42包括钩43,该钩43与由其杠杆机构44操作的紧固板41接合,这使稳定闭合成为可能,因此在紧固板41上且于是在可动壁部20上施加拉动作用,这实现可动壁部20的稳定闭合。由于迷宫式密封系统和机械锁定构件40,保护室100的上述特征允许获得甚至抵抗流体或气体泄漏的真空密封。
这样,一旦将可动壁部20接近开口4,使用者150就能够从内部作用在锁定构件40上,所述锁定构件40容易且迅速地操作并且确保可动壁部20的有效闭合,并且确保与迷宫式密封的完全隔离。
根据本发明,保护室100的另外的特征涉及通风口60(如图1、图3、图5、图6所示),具体地这些通风口60位于保护室100的每个侧壁30上以及上壁1和下壁2上,以及位于可动壁部20上。
具体地,如图7、图7A和图7B所示,每个通风口60均为能够手动打开并且包括多个彼此相邻的孔63以及闭合部61的通风口,所述闭合部61借助引导部62滑动,所述引导部62布置成完全或部分地打开/关闭一系列孔63。这样,可以从敞开构造C移动到关闭构造D或者移动到中间构造,在所述敞开构造C,通风口60的所有孔63都打开(图7),在所述闭合构造D,通风口60的所有孔63都关闭(图7A),在所述中间构造,闭合部61阻塞孔63的一部分(图7B)。这样,使用者能够调节保护室的入口气流或出口气流。
具体地,孔63插入在密封框架64内,所述密封框架64包括突出密封构件,当闭合部61与孔63重叠时,所述突出密封构件接触到闭合部61,以便在该情况下还形成密闭。通风口60允许使用者呼吸并使空气从外部通过。如果这在盒状容器10中不可能实现,则提供至少一个氧气瓶51(图13),以用于在缺乏来自外部的空气的情况下进行呼吸,如所描述的。
另外,在侧壁3上设置至少一个止回阀70(图8、图8A和图8B),以使来自保护室100的空气从内向外运动。具体地,在盒状容器的每个壁中以及在可动壁部20上提供止回阀70。
具体地,每个止回阀70均安装在相应的孔75处,并且包括:具有多个孔72的圆顶状覆盖元件71,所述多个孔72具体地周向排列;以及塞子74,该塞子74借助弹性元件73(例如弹簧)连接到圆顶状覆盖元件71。详细地,孔75具有弯曲侧壁75a,而塞子74具有大致锥形形状,以便确保与孔75的流体密封接合(图8B)。这样,当保护室100中的压力等于或小于外部压力时,塞子74保持在常闭位置(图8B),以便堵塞孔75,当保护室100中的压力高于外部压力时,塞子74从孔75脱离,并且允许空气流入和流出,如图8A所示。
具体地,如图9至图12所示,保护室100能够制成为许多物体的形式。除了图1至图6中的上述桌子或课桌之外,保护室100能够提供具有大致棱柱形状的单个盒状空器10(图9),该盒状容器具有在相应的侧壁上获得的四个孔4。在该情况下,这样的保护室在内部能够容纳更多的使用者,这些使用者能够从可动壁20的期望侧进入。
图10和图10A示出替代的保护室100,该保护室100制成为具有床130的形状的模块化部的形式,该床130设置成容纳单个使用者。在该情况下,可动壁部20具有大致细长的形状,使得使用者150能够以大致卧位移动到的避难空间11中。在其中一个侧壁上获得的打开可动壁部20的机构(如图10A所示)是如上所述的机构。
此外,通过将两个或更多个模块相互连接,可以获得如图11所示的双人床或者多人床。
在另外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保护室11是制成为救生船140的形式的模块化部,所述模块化部能够使用于船只中,或者另选地使用在洪水或者涉及液体的其它灾难的情况下。如果保护室被用作救生船或者用于洪水或海啸的情况,则其必须被气密地闭合。在该情况下,避难空间11中的使用者150能够利用止回阀通过包括在救生包50中的氧气瓶51进行呼吸。例如,保护室100例如能够被洪水拖走,直到其到达稳定位置。在运动期间,所述室必须被气密地闭合并且使用者150呼吸氧气并且使用止回阀70。当所述室停止时,使用者能够通过手动打开的通风口60(这允许外部空气进入)进行呼吸。
涉及处于关闭构造B的盒状容器10和可动壁部20的结构的上述保护室110的结构由于制成它们的材料的特征而能够承受高负荷、防火并且防爆。具体地,所述材料是多相、成层且纤维状复合材料,例如为诸如环氧基的碳纤维之类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满足抗力、轻质和可加工性并且因此相对于其实现的功能具有相对低的生产成本。
该结构确保对于所述室的所有侧面的完全保护,相对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仅确保对上壁的保护的已知结构得到改进。
图13示出布置在盒状容器10(图4)的避难空间11内的救生包50的示例。具体地,救生包50具有氧气瓶51、通用工作灯/应急灯52、除发送器/接收器54以外增设的GPS检测器53。此外,提供急救箱55以及长期食品箱56。
救生包50中存在的部件在保护室100中缺乏氧气的情况下允许借助氧气瓶呼吸,除了确定室100的位置之外借助应急灯52实现内部相对舒适的停留。这样,可以通过接收器54来确定保护室100中受保护的人的位置以及可以从外部收发数据,并且帮助急救治疗。一旦处于室100中,如果在内部停留较长时间,则使用者就能够致动救生包50的呼吸装置。
图14示出应用于火车或地铁170的车厢的保护室。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该情况下,具有盒状容器和可动壁打开/关闭部件的至少一个保护室由车厢的窗户表示。
具体地,图14A以无可动壁20的简化图的方式示出保护室110,其中,盒状容器10限定用于火车或地铁的乘客厢或乘客厢的一部分。在每个盒状容器10的避难空间11内,在下壁2上设置多个座或者单排多座95,或者多个座或者单排多座95安装到室结构的侧壁3。底壁2作为使用者的行走地面。
如图15所示,保护室的另外的应用提供了用于限定汽车200的内部主体的盒状容器10,在该内部主体中,形成舱室。即使在该情况下,内部避难空间11除了常用汽车中存在的所有其它元件之外还包括座95。汽车200的门在该情况下限定如上所述制成的保护室的可动板20。
图16和图16A示出作为模块化部的保护室的另外的应用,该模块化部表示飞机180的机身或机身的一部分。在后者的方案中,提供多个图16A的保护室,这些保护室能够彼此组装,以便组成飞机的机身(图16)。每个保护室10均包括乘客座95以及包括上述可动壁20的门或孔。每个室均能够结合诸如降落伞185的其它安全装置。
因此具体实施方式的前述说明根据概念观点完全揭示了本发明,使得通过应用当前知识其他人能够对这样的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和/或适应于各种应用,而不用进一步研究并且不脱离本发明,因此应理解,这样的适应和修改应必须考虑为具体实施方式的等同实施方式。为实现本文所述的不同功能的装置和材料能够具有不同的性质,为此,而不脱离本发明的领域。应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之目的。

Claims (24)

1.一种保护室(100),所述保护室包括:
上壁(1);
下壁(2),该下壁距所述上壁(1)一定距离;
多个侧壁(3),所述多个侧壁彼此一体地连接,并且布置在所述上壁(1)和所述下壁(2)之间,以便大致形成敞开的盒状容器(10),该盒状容器包括在其中一个所述侧壁处获得的至少一个开口(4),所述盒状容器(10)限定内部避难空间(11),该内部避难空间布置成容纳至少一个使用者(150);
至少一个可动壁部(20),所述可动壁部与所述敞开的盒状容器(10)协作并且布置成阻塞所述开口(4),
其中,所述可动壁部(20)借助于滑动协作元件(25)以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盒状容器(10)上,所述滑动协作元件(25)布置成与所述可动壁部(20)大致正交;并且
其中,设置有锁定装置(40),该锁定装置布置在所述开口(4)附近,以使得在关闭构造(B)中,在所述可动壁部(20)和所述盒状容器(10)之间获得可释放锁定,在所述关闭构造,所述可动壁部(20)阻塞所述开口(4),从而限定所述保护室(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盒状容器(10)是包括所述开口(4)并且限定用于接收所述使用者(150)的所述内部避难空间(11)的单个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滑动协作元件(25)布置成与至少一个滑动路径(15)接合,所述至少一个滑动路径(15)安装在所述盒状容器(10)的所述上壁(1)、所述下壁(2)或者至少一个所述侧壁(3)上,使得所述盒状容器(10)和所述可动壁部(20)适于从敞开构造(A)移动到所述关闭构造(B),在所述敞开构造,所述可动壁部(20)打开所述开口(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在所述开口(4)处设置密封装置(8,9),以适于确保在所述关闭构造(B)中所述盒状容器(10)的流体密封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可动壁部(20)包括端部(23a),该端部相对于所述盒状容器(10)的所述上壁(1)向上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锁定装置为机械式锁定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保护室(100)提供布置在其中一个所述侧壁上的至少一个通风口(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保护室(100)提供用于该保护室(100)中的入口气流和出口气流的至少一个止回阀(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提供救生包(50),该救生包布置在所述盒状容器(10)的所述避难空间(11)内,所述救生包(50)包括任意以下部件:
氧气瓶(51);
用于确定所述保护室(100)的位置的装置;
通用工作灯/应急灯(52);
急救箱(55)以及长期食物箱(5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保护室(100)制成为从包括以下装置的组中所选择出的模块化部的形式:
桌子;
床(130),该床布置成容纳单个使用者(150);
救生船(140),该救生船能够使用在船只中,或者另选地使用在洪水或者海啸的情况下;
飞机的机身(180)或者飞机机身的一部分,其中获得能够供容纳乘客的机舱;
在火车或地铁中实施的车厢(170)或者车厢的一部分;
车辆(200)的舱室。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滑动协作元件(25)是滑动面板(25),该滑动面板与以滑动的方式接合在两个引导部(15)之间的所述可动壁部(20)成一体,所述两个引导部(15)在所述盒状容器(10)上相对于彼此布置在相对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密封装置(8,9)包括至少一个凹槽(7),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布置成与相应的密封元件(8)联接,以使得在所述关闭构造(B)中,所述密封元件(8)与所述凹槽(7)接合以便形成迷宫式密封。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在所述端部(23a)和所述可动壁部(20)之间限定有削弱区(23)。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锁定装置(40)是包括扣紧元件(42)和紧固元件(41)的快速可释放扣合装置,所述扣紧元件(42)和所述紧固元件(41)布置成彼此接合,以便提供可释放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通风口能被手动打开并且包括多个彼此相邻的孔(63)以及借助引导部(62)滑动的闭合部(61),所述引导部布置成完全或部分地打开/关闭所述孔(63),使得所述使用者(150)能够调节所述保护室(100)的入口气流和出口气流。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在所述保护室(100)的每个壁(1,2,3)上以及在所述可动壁部(20)上设置止回阀(7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止回阀(70)安装在相应的孔(75)处并且包括圆顶状覆盖元件(71)和塞子(74),所述圆顶状覆盖元件具有多个孔(72),所述塞子借助弹性元件(73)连接到所述圆顶状覆盖元件(71),使得当所述保护室(100)中的压力等于或小于外部压力,所述塞子(74)保持在常闭位置,并适于堵塞所述孔(75),而当所述保护室(100)中的压力高于外部压力时,所述塞子(74)从所述孔(75)脱离,并且允许入口气流和出口气流流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多个孔周向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该保护室为防震室。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用于确定所述保护室(100)的位置的装置为除发送器/接收器(54)之外增设的GPS检测器(53)。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桌子包括坐板,该坐板以枢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可动壁部(20)的内边缘,并且布置成从静止构造移动到使用构造,在所述静止构造,所述坐板大致平行于所述可动壁部(20),在所述使用构造,所述坐板大致正交于所述可动壁部(20),从而所述使用者(150)能够坐于所述坐板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可动壁部(20)具有大致细长的形状,使得所述使用者(150)能够以大致卧位移入所述避难空间(11)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通过将两个或更多个模块彼此连接能够获得双人床。
2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护室(100),其中,所述车辆为限定所述舱室的汽车,乘客和驾驶员能够被容纳在该舱室内。
CN201180013598.2A 2010-03-12 2011-03-11 保护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13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PI2010A000027A IT1398763B1 (it) 2010-03-12 2010-03-12 Cellula di protezione
ITPI2010A000027 2010-03-12
PCT/IB2011/000532 WO2011110942A2 (en) 2010-03-12 2011-03-11 Protection cel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1335A CN102791335A (zh) 2012-11-21
CN102791335B true CN102791335B (zh) 2015-02-04

Family

ID=4294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359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91335B (zh) 2010-03-12 2011-03-11 保护室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683757B2 (zh)
EP (1) EP2544770A2 (zh)
JP (1) JP2013522502A (zh)
CN (1) CN102791335B (zh)
BR (1) BR112012022731A2 (zh)
CA (1) CA2819440A1 (zh)
HK (1) HK1178095A1 (zh)
IL (1) IL221843A0 (zh)
IT (1) IT1398763B1 (zh)
RU (1) RU2012142733A (zh)
WO (1) WO201111094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1188B2 (en) * 2010-10-05 2015-09-01 Lifeguard Structures Llc Personal protective structure
CN102943585B (zh) * 2012-11-28 2014-09-17 龚长山 地震避难安全舱
US20150033990A1 (en) * 2013-08-05 2015-02-05 John Francis YEAGER Protective student desk
JP2015054551A (ja) * 2013-09-10 2015-03-23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作業船協会 津波対策ベッド
EP2923950B1 (en) * 2014-03-27 2019-02-20 Airbus Operations GmbH Module for sealing an interface inside an aircraft
CN104127102B (zh) * 2014-08-12 2015-11-18 燕山大学 一种建筑钢构应急承重架
JP6482495B2 (ja) * 2016-05-12 2019-03-13 中松 義郎 個人用シェルタ及び耐震建物
IL265095B2 (en) * 2016-08-31 2023-09-01 Klein Amos bed cover
US20180220803A1 (en) * 2017-01-06 2018-08-09 Kenneth Blueford Multi-function shelter system
CN107087900A (zh) * 2017-05-08 2017-08-25 成都牛之之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临时避震的书桌
CN111419123B (zh) * 2020-04-08 2021-07-09 南京久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时可提供保护的扫地智能机器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6916A (en) * 1952-10-29 1955-12-13 Record Files Inc Filing cabinet structure
CN2850647Y (zh) * 2005-11-11 2006-12-27 林宏 抗震避难逃生装置
CN201227483Y (zh) * 2008-07-08 2009-04-29 黄文涛 室内抗震柜
CN201235161Y (zh) * 2008-05-19 2009-05-13 徐国建 防震衣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9217A (ja) 1997-09-29 1999-04-13 Hiroaki Tamura 屋内用避難ボックス
JP3143646B2 (ja) * 1998-07-10 2001-03-07 東京エイチ・ワイ興産株式会社 ボックス型避難装置
US6539674B2 (en) * 1999-09-13 2003-04-01 Floyd Arnold Work bench-tornado safe room
US6349508B1 (en) * 1999-10-21 2002-02-26 Chien-Ping Ju Small type of seismic shelter case
JP3420758B1 (ja) * 2002-04-18 2003-06-30 有限会社トウカイミキ 地震等災害用避難ホ゛ックス
JP2007125282A (ja) * 2005-11-07 2007-05-24 Comsys Tohoku Techno Kk 防災机
WO2008066400A1 (en) * 2006-10-27 2008-06-05 Mircea Manolescu Antiseismic desk
US7690159B1 (en) * 2007-03-16 2010-04-06 Floyd Arnold Relocatable personal and/or pet safety appliance
CN201210972Y (zh) * 2008-05-19 2009-03-25 刘华友
CN201226987Y (zh) 2008-06-27 2009-04-29 周良勇 会议桌
CN201243766Y (zh) 2008-07-28 2009-05-27 张文彦 一种抗震桌
US9121188B2 (en) * 2010-10-05 2015-09-01 Lifeguard Structures Llc Personal protective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6916A (en) * 1952-10-29 1955-12-13 Record Files Inc Filing cabinet structure
CN2850647Y (zh) * 2005-11-11 2006-12-27 林宏 抗震避难逃生装置
CN201235161Y (zh) * 2008-05-19 2009-05-13 徐国建 防震衣柜
CN201227483Y (zh) * 2008-07-08 2009-04-29 黄文涛 室内抗震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310776A 2003.11.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78095A1 (zh) 2013-09-06
EP2544770A2 (en) 2013-01-16
BR112012022731A2 (pt) 2019-09-24
US8683757B2 (en) 2014-04-01
IT1398763B1 (it) 2013-03-18
ITPI20100027A1 (it) 2011-09-13
RU2012142733A (ru) 2014-04-20
US20130000225A1 (en) 2013-01-03
JP2013522502A (ja) 2013-06-13
WO2011110942A8 (en) 2013-02-21
IL221843A0 (en) 2012-12-02
CA2819440A1 (en) 2011-09-15
WO2011110942A2 (en) 2011-09-15
WO2011110942A3 (en) 2011-12-01
CN102791335A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1335B (zh) 保护室
US11149462B1 (en) Configurable modular shelter system
US1053800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harmful materials
JP2014141875A (ja) 避難用シェル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458539B (zh) 船舶防海盗安全舱室及防海盗船舶
CN201006206Y (zh) 矿井避难救生仓
CN101806160B (zh) 安乐防护家居
WO2008066400A1 (en) Antiseismic desk
KR20190047909A (ko) 선박 거주구의 선실구조
KR101872258B1 (ko) 마스크 보관함
JP2023163624A (ja) シェルター扉
Howard A Multi-Functional, Two-Chamber Airlock Node for a Common Habitat Architecture
CN206753172U (zh) 新型抗灾房
CN105903132A (zh) 一种组合式救生滑梯
CN202236957U (zh) 逃难舱
CN202876152U (zh) 一种民用灾难避险安全舱
CN217661164U (zh) 一种安全舱
CN102500071A (zh) 逃难舱
US20230323653A1 (en) Compound structures with scalable interior room sizes using modular units to form mobile, semi-permanent and permanent structures
CN211819046U (zh) 一种阻烟防火门
KR102029280B1 (ko) 재난 안전 디스펜서 테이블 장치
CN109718483A (zh) 中小学消防救生气垫
Degtyarev et al. Minimal Configuration Lunar Habitat
CN111535625B (zh) 一种防火抗爆的胶囊实验室
GR20170200094U (el) Επιπλα-αντισεισμικοι θαλαμο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80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80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