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694B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1694B
CN102761694B CN201210135503.0A CN201210135503A CN102761694B CN 102761694 B CN102761694 B CN 102761694B CN 201210135503 A CN201210135503 A CN 201210135503A CN 102761694 B CN102761694 B CN 102761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ograph
image
record
exposure
described multi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55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1694A (zh
Inventor
山下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61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1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1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3Bracketing, i.e. taking a series of images with varying exposure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5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for obtaining an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images from a temporal image sequence, e.g. for a stroboscopic eff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04N9/804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摄像设备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将在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未合成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并且在当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为了生成多重合成图像而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的情况下,防止生成或记录多重合成图像。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多重合成多个拍摄图像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过去有一种用于通过对多个数字图像信号的相加处理进行多重曝光拍摄的技术。日本特开2006-352229说明了一种用于分别生成和保存多重曝光拍摄所拍摄的各个拍摄图像、以及重叠了所有拍摄图像的多重图像的方法。根据日本特开2006-352229,基于与在完成了所设置的数量的帧的摄像时或者在中断多重曝光时之前所拍摄的帧有关的RAW数据来合成图像。然后将所获得的多重合成图像(多重曝光拍摄图像)和拍摄图像(原始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如果中断多重曝光拍摄,则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有时可能仅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日本特开2006-252229,基于到当前为止所拍摄的一个原始图像进行合成,并且将所获得的多重合成图像和原始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由于多重合成图像和原始图像实质上相同,所以记录了相同的两个图像。这浪费了记录介质的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当多重曝光拍摄在拍摄了小数量的图像的情况下结束时不会浪费记录介质的容量的摄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第一记录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将在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未合成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生成单元,用于对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要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多重合成图像;第二记录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将所述多重合成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当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所述生成单元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防止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记录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无论是否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是否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都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用于控制摄像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控制以将在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未合成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对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要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多重合成图像;进行控制以将所述多重合成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当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防止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防止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以及进行控制以无论是否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是否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都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可以在多重曝光拍摄在拍摄了小数量的图像的情况下结束时,防止记录介质的容量的浪费。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框图。
图2A和2B是数字照相机的外观图。
图3A和3B是示出多重曝光拍摄的预先设置菜单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4A、4B、4C、4D和4E是示出多重曝光拍摄期间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的图。
图5是示出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多重曝光拍摄处理的流程图。
图7A和7B是示出多重曝光拍摄中的快速回放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多重快速回放和重放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多重第一图像快速回放和重放处理的流程图。
图10A、10B、10C、10D、10E、10F、10G和10H是示出在多重曝光拍摄中的快速回放期间显示处理选择对话框的显示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倒退一个图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保存和退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在没有保存处理的情况下的退出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多重曝光拍摄的另一预先设置菜单画面的显示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图1是示出用作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数字照相机100的结构的框图。
在图1中,拍摄镜头101是包括变焦透镜和调焦透镜的可拆卸地装配的可更换镜头。
自动调焦(AF)驱动电路102包括例如直流(DC)电动机或步进电动机。AF驱动电路102在微型计算机123的控制下,改变拍摄镜头101中所包括的用于调焦的调焦透镜的位置。
光圈驱动电路104驱动光圈103。微型计算机123计算驱动量,并且光圈驱动电路104改变光学光圈值。
主镜105是用于在取景器侧和图像传感器112侧之间切换从拍摄镜头101入射的光束的镜。在通常情况时,主镜105用于将光束反射至取景器单元。在进行拍摄时和在实时取景显示期间,主镜105向上弹起并且退避至光束外面,从而将光束引导至图像传感器112。主镜105被配置为半透半反镜以使得一部分光可以穿过中央区域。从而使得该部分光入射至用于焦点检测的传感器。
副镜106是用于将穿过主镜105的光束反射至用于焦点检测的传感器(包括在焦点检测电路109中)的镜。
镜驱动电路107在微型计算机123的控制下驱动主镜105。
五棱镜108构成取景器。取景器还包括聚焦屏和目镜透镜(未示出)。
焦点检测电路109是用于焦点检测的块。将用于光电转换的传感器配置在焦点检测电路109里面。穿过主镜105的中央区域并被副镜106反射的光束到达用于光电转换的传感器。可以计算该传感器输出以确定在焦点计算中使用的离焦量。微型计算机123评价计算结果,并且指示AF驱动电路102驱动调焦透镜。
快门驱动电路111驱动焦平面快门110。微型计算机123控制焦平面快门110的打开时间。
图像传感器112的例子包括电荷耦合装置(CCD)传感器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图像传感器112将通过拍摄镜头101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转换成电信号。
模拟-数字(A/D)转换器115将从图像传感器112输出的模拟输出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通过诸如门阵列等的逻辑装置实现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进行各种类型的图像信号处理。
显示驱动电路117是使显示构件118产生显示的驱动电路。
显示构件118是诸如薄膜晶体管(TFT)液晶显示器和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的显示器。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显示构件118实现为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监视器。
存储器控制器119将从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输入的未处理的数字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并且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120中。存储器控制器119将来自缓冲存储器122和记录介质120的图像数据输出给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存储器控制器119可以通过可连接至计算机的外部接口121输出存储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图像。
记录介质120是诸如存储卡等的可移除记录介质。记录介质120可以是数字照相机100的内置记录介质。可以使用多个记录介质。
外部接口121是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建立与诸如计算机的外部装置的连接的接口。
缓冲存储器122是用于临时保持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多重曝光拍摄的处理中所使用的各种图像也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对数字化后的图像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颜色转换处理和伽玛处理,以生成显影数据。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还进行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或其它压缩处理,并且将结果输出给存储器控制器119。
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可以将缓冲存储器122上的两个以上的显影数据相加,根据显影数据生成灰度位增大的高精度数据,或者同时进行这两个处理,并且将结果写回至缓冲存储器122。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还可以通过显示驱动电路117,将来自图像传感器112的图像信号和/或从存储器控制器119反向输入的图像信号输出给显示构件118。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基于来自微型计算机123的指示切换这些功能。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根据需要可以向微型计算机123输出信息。该信息的例子包括与图像传感器112的信号有关的曝光信息和与白平衡有关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微型计算机123发出与白平衡和增益调整有关的指示。在连续拍摄操作中,将拍摄数据作为未处理图像暂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通过存储器控制器119读取未处理图像数据,并且进行用于连续拍摄的图像处理和压缩处理。连续拍摄中的拍摄的数量依赖于缓冲存储器122的容量。
微型计算机123是用于控制整个数字照相机100的控制单元。微型计算机123通过使用系统存储器132作为工作存储器,执行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上的各种类型的程序。
操作检测单元124检测被操作的操作构件。如果操作构件被操作,则操作检测单元124将该状态通知给微型计算机123。微型计算机123根据操作构件的改变来控制各种组件。操作检测单元124能够检测容纳记录介质120的插槽的盖(以下称为卡盖)的打开/关闭状态和电池盖的打开/关闭状态。
操作构件的例子有释放按钮10。开关1(以下称为SW1)125是通过释放按钮10的半按下操作而接通的开关。如果接通SW1125,则微型计算机123进行诸如AF操作和测光操作等的拍摄准备处理。
开关2(以下称为SW2)126是通过释放按钮10的完全按下操作而接通的开关。如果接通SW2126,则微型计算机123进行用于拍摄图像并且将拍摄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作为图像文件的实际拍摄处理。
在SW1125和SW2126保持接通时,进行连续拍摄操作。
液晶驱动电路127根据来自微型计算机123的显示内容和指示,驱动外部液晶显示构件128和取景器内液晶显示构件129。外部液晶显示构件128和取景器内液晶显示构件129通过使用字符和/或图形显示操作状态和消息。取景器内液晶显示构件129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等的未示出的背光灯。液晶驱动电路127还驱动该LED。
在拍摄前设置诸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感光度、图像大小和图像质量等的参数。微型计算机123可以通过存储器控制器119检查记录介质120的剩余容量,并且基于根据所设置的参数的、与图像大小有关的预测值数据计算可拍摄的数量。根据需要,可以将可拍摄的数量显示在显示构件118、外部液晶显示构件128和/或取景器内液晶显示构件129上。
非易失性存储器130的例子包括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闪速存储器。即使在断开数字照相机100的电源时,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也可以保持数据。电源单元131向上述块和驱动系统提供必要的电源。
图2A和2B示出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图2A是数字照相机100的正视图。图2B是数字照相机100的后视图。正视图示出拆卸了作为可更换镜头的拍摄镜头101的数字照相机100。
如图2A所示,数字照相机100具有包括释放按钮10、主电子拨盘11、ISO设置按钮12、曝光补偿按钮13、拍摄模式拨盘14和光圈缩小按钮15的操作构件。光圈缩小按钮15是用于将光圈103缩小成所设置的光圈值(F值)的按钮。在拍摄模式下的实时取景显示期间,用户可以按下光圈缩小按钮15来通过所设置的光圈检查拍摄图像的亮度。实时取景显示是指通过使主镜105退避,大体上实时地将图像传感器112正拍摄的图像连续显示在显示构件118上。这一显示或者直通显示使得显示构件118用作电子取景器。主电子拨盘11是转动操作构件。主电子拨盘11用于诸如增大和减小包括拍摄条件的各种设置值、在选择各种项时改变选中项和在重放模式下以组为单位切换图像等的操作。
如图2B所示,数字照相机100具有包括信息显示按钮16、菜单按钮17、重放按钮18、删除按钮19、主开关20和设置按钮21的操作构件。数字照相机100还具有副电子拨盘22、放大按钮23、缩小按钮24和多控制器25。主开关20是用于接通/断开数字照相机100的电源的操作构件。副电子拨盘22是转动操作构件。副电子拨盘22用于诸如在选择各种项时改变选中项和在重放模式下切换要显示的图像等的操作。眼侧取景器单元26是用户通过其观察取景器和观看光学图像的目镜单元。
接着将说明用于设置与多重曝光拍摄有关的预先设置项的方法。
图3A和3B示出用于对数字照相机100进行与多重曝光拍摄有关的设置的菜单画面的显示例子。当用户按下菜单按钮17以显示整体菜单、从整体菜单选择用于多重曝光拍摄的菜单、并且确认选择时,在显示构件118上出现图3A所示的与多重曝光拍摄有关的菜单画面300。
菜单画面300显示菜单项301~304。用户可以操作副电子拨盘22来选择菜单项301~304中的任一个。当用户在选择菜单项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按下设置按钮21时,显示选中菜单项的设置候选列表。用户可以操作副电子拨盘22或者进行其它操作从所显示的设置候选列表中选择想要的设置候选,并且再次按下设置按钮21进行确认,并且将选中的设置候选设置为设置值。
菜单项301是用于选择是否进行多重曝光拍摄的菜单项。可以选择和设置两个设置候选“ON”和“OFF”中的任一个。下面,将该菜单项301的设置称为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如果根据用户操作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从“OFF”改变成“ON”,则数字照相机100在下一摄像时开始多重曝光拍摄。在下面所述的几个条件下,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自动从“ON”改变成“OFF”,例如,当多重曝光拍摄达到预定数量的拍摄并结束时。如果在下述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状态下,根据用户操作将菜单项301设置成“OFF”,则数字照相机100在该时刻结束多重曝光拍摄。这里,如果可以,则生成多重合成图像文件。
菜单项302是用于选择针对一组多重曝光拍摄要重叠的图像的数量的菜单项。可以从设置候选2~9中选择和设置图像的数量。如果没有选择下述的基底图像,则通过菜单项302所设置的图像的数量用作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如果选择了基底图像,则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是通过菜单项302所选择的图像的数量减1。将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应该注意,如果通过多重曝光拍摄而拍摄了一个以上的图像,并且仍未完成该多重曝光拍摄,则不可选择菜单项302来进行改变。后面将该状态称为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状态。在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状态下,将下述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设置为1。
菜单项303是用于选择在多重曝光拍摄下是否需要进行自动曝光调整功能的菜单项。可以选择和设置两个设置候选“ON”和“OFF”中的任一个。在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状态下,不可选择该菜单项303来进行改变。
菜单项304是用于选择多重曝光拍摄的基底图像的菜单项。可以选择并设置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图像中的任一个作为基底图像。仅在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设置为“ON”,并且数字照相机100处于除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状态以外的状态下时,才可以设置该菜单项304。更具体地,仅在当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设置成“ON”时和当拍摄第一个图像时之间,才可以通过菜单项304设置基底图像。如果设置基底图像,则画面显示改变成图3B所示的画面显示。图像306是从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图像中选择作为基底图像的图像。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从记录介质120读取基底图像,将基底图像转换成显影数据,并且将作为结果的显影数据加载至缓冲存储器122。当选择了基底图像时,将用作拍摄条件的图像大小(在随后的多重曝光拍摄中要拍摄的图像的图像大小)的设置值设置成与基底图像的图像大小相同的值。进行基底图像的选择,使得可以利用在过去所拍摄的图像作为第一个拍摄图像来进行多重曝光拍摄。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由于图像大小必需一致,所以将可选择作为基底图像的图像限制于数字照相机100先前所拍摄的图像。如果除通过数字照相机100所拍摄的图像以外的图像具有数字照相机100可以将其设置为拍摄条件的图像大小,则可以包括该图像作为基底图像的候选。当多重曝光拍摄结束时,取消基底图像的设置,并且数字照相机100返回到没有选择基底图像的状态。取消选中图像按钮305是用于取消选中的基底图像的按钮图标。当选择了取消选中图像按钮305时,数字照相机100立即恢复没有选择基底图像的状态。
参考图4A~4E,说明多重曝光拍摄期间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的数据。每一次拍摄图像时,缓冲存储器122都保持包括显影数据、高精度数据、多重显影数据、显示用多重数据和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的5个图像数据。
显影数据是指通过对在紧前摄像中从图像传感器112所获得的图像信号进行诸如颜色处理等的显影处理而生成的数据。可以以JPEG格式压缩显影数据以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原始图像的图像文件。
为了多重合成,对通过前一摄像所获得的显影数据进行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的位增强(以下称为精度增强)。高精度数据是指相加了之前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的位增强图像数据。精度增强可以降低灰度可能因多重合成处理而饱和的可能性。除精度增强以外,还可以进行有利多重合成的其它处理。
多重显影数据是相加了通过当前摄像所获得的显影数据的(利用之前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多重合成而获得的)当前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可以以JPEG格式压缩多重显影数据以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多重合成图像的图像文件。
显示用多重数据是为了显示而通过减小和压缩多重显影数据所生成的数据。使用这一数据来进行下述的多重快速回放(下面还称为QR)和重放处理以及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
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是通过前一摄像所生成的显示用多重数据。多重图像合成和多重图像合成结果图像可以是通过重叠、组合、合成或合并图像所生成的图像,这仅是例子但不局限于此。多重图像合成和多重图像合成结果图像不是指诸如为了全景效果而进行的对以并排排列配置所布置的多个图像的合成。多重图像合成和多重图像合成结果图像可被称为多重合成图像、多重组合图像、多重图像合成图像或多重合并图像。
图4A~4E示出在没有基底图像的各个状态下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的数据。
图4A示出在拍摄第一个图像之后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通过拍摄第一个图像获得图像信号A。将图像信号A显影成显影数据A,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注意,没有生成或存储高精度数据、多重显影数据、显示用多重数据和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中的任一个,并且在缓冲存储器122中预留大的空闲区域。由于未使用地保留了与存储高精度数据、多重显影数据、显示用多重数据和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所需的一样大的容量,所以可以针对其它处理分配该容量,从而使得可以高速进行其它处理。其它处理的例子包括使用实时取景拍摄的面部检测处理和对比度AF处理。
图4B示出在拍摄第二个图像之后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通过拍摄第二个图像获得图像信号B。将图像信号B显影成显影数据B,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在精度上增强从拍摄第一个图像以来所保持的显影数据A并且将其保持为高精度数据A(由于在第一个图像之后没有保持高精度数据,所以不会发生相加)。对高精度数据A和显影数据B进行多重合成以生成多重显影数据A+B,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缩小并压缩多重显影数据A+B以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A+B,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在拍摄第一个图像时没有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在拍摄第二个图像时,因此根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第一个图像A的图像文件而生成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然后将所生成的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图4C示出在拍摄第三个图像之后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通过拍摄第三个图像获得图像信号C。将图像信号C显影成显影数据C,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在精度上增强从拍摄第二个图像以来所保持的显影数据B。将该结果相加至从拍摄第二个图像以来所保持的高精度数据A,以生成高精度数据A+B。然后将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A+B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对高精度数据A+B和显影数据C进行多重合成以生成多重显影数据A+B+C,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缩小和压缩多重显影数据A+B+C以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A+B+C,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将在拍摄第二个图像时所生成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保持为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A+B。
图4D示出在通过下述多重QR和重放处理丢弃第三次图像拍摄所获得的图像时的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在丢弃通过第三次图像拍摄所获得的图像时,从图4C所示状态的缓冲存储器122丢弃显影数据C、多重显影数据A+B+C和显示用多重数据A+B+C。保持图4C中作为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A+B所保持的图像数据,作为图4D中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
图4E示出在丢弃第三个拍摄图像之后重新拍摄第三个图像时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通过重新拍摄第三个图像(在接受重新拍摄指示之后的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的摄像)获得图像信号D。将图像信号D显影成显影数据D,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从丢弃第三个图像以来所保持的高精度数据A+B保持不变。对高精度数据A+B和显影数据D进行多重合成以生成多重显影数据A+B+D,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减小和压缩多重显影数据A+B+D以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A+B+D,然后将其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保持从丢弃第三个图像以来所保持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作为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A+B。
接着说明多重曝光拍摄的处理中所使用的数据。通过使用下面的变量执行多重曝光拍摄的处理:
·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可被设置成“ON”或“OFF”。将该设置值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或系统存储器132中。状态“ON”表示多重曝光拍摄模式;
·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表示是否正在进行多重曝光拍摄的变量。将该变量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如果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设置成“ON”,并且拍摄一个以上的图像,则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为1(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状态)。如果多重曝光拍摄结束,则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为“0”。基于该标志判断是进行正常快速回放处理还是进行多重快速回放处理;
·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表示用于生成多重合成图像所要进行的多重曝光拍摄(下面称为一组多重曝光拍摄)的次数的值。将该值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如果没有设置基底图像,则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是经由图3所示的菜单项302所设置的图像的数量。如果设置了基底图像,则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是经由图3所示的菜单项302所设置的图像的数量减1;
·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表示对于一组多重曝光拍摄到目前为止所拍摄的图像的数量的值。将该值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如果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达到了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则一组多重曝光拍摄结束。因此完成多重曝光拍摄处理。
在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状态下,将表示通过一组多重曝光拍摄到目前为止所拍摄的各原始图像在记录介质120上的存储位置的信息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作为写入文件信息。如果存在用于记录图像的多个记录介质,则还记录用于指定存储记录介质的信息。
图5是示出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的程序加载至系统存储器132并通过微型计算机123来执行该程序,实现图5所示的处理。当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设置成“ON”时,开始图5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501,微型计算机123判断SW2是否接通。如果SW2接通(步骤S501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行步骤S502。如果SW2没有接通(步骤S501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07。
在步骤S502,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拍摄处理。后面将参考图6详细说明多重曝光拍摄处理。
在步骤S503,微型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并且判断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为“1”。换句话说,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通过在步骤S502所进行的多重曝光拍摄处理拍摄了针对一组多重曝光拍摄的第一个图像。如果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1”(步骤S503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行步骤S504。在步骤S504,微型计算机123在系统存储器132中设置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1”。如果在步骤S503确定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不是“1”(步骤S503为“否”),或者在步骤S504将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设置成“1”之后,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05。
在步骤S505,微型计算机123判断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等于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如果这两个数量相等(步骤S505为“是”),则完成了一组多重曝光拍摄。在步骤S506,微型计算机123进行保存和退出处理,然后结束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后面将参考图12说明保存和退出处理。
在步骤S507,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按下了重放按钮18(是否存在用于进入重放模式的指示)。如果按下了重放按钮18(步骤S507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08。如果未按下重放按钮18(步骤S507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4。
在步骤S508,微型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并且判断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是否为“1”(是否处于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状态)。如果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是“1”(步骤S508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0。如果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不是“1”(步骤S508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09。
在步骤S509,微型计算机123进行正常重放模式处理。在正常重放模式处理中,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包括单个图像显示、多张显示、图像发送、删除和添加属性的重放处理。重放模式处理针对的是记录介质120上所记录的、并且可通过数字照相机100再现的所有图像。
在步骤S510,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设置了基底图像。如果没有设置基底图像(步骤S510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1。如果设置了基底图像(步骤S510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3。
在步骤S511,微型计算机123判断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2”。如果判断为该数量大于或等于“2”(步骤S511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3。如果该数量小于“2”(步骤S511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2。由于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是“1”,所以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小于“2”意味着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1”。
在步骤S512,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是用于检查在进入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之后所获取的图像并且检查如何多重合成图像的显示处理。除基底图像以外,不显示在进入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之前所拍摄的任何图像。后面将参考图9说明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
在步骤S513,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多重QR和重放处理。多重QR和重放处理是用于检查在进入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之后所获取的图像并且检查如何多重合成图像的显示处理。除基底图像以外,不显示在进入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之前所拍摄的任何图像。后面将参考图8说明多重QR和重放处理。
在步骤S514,微型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并且判断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是否为“1”。如果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为“1”(步骤S514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5。如果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不是“1”(步骤S514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7。
在步骤S515,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发生了中断事件。中断事件是指要中断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的事件。包括下面的例子:
·根据用户操作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改变成“OFF”的事件;
·对主开关20的用户操作、打开卡盖和打开电池盖。诸如到了自动断电时间等的关闭电源的事件;以及
·根据拍摄设置的条件防止持续多重曝光拍摄的事件。
如果发生了中断事件(步骤S515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6。如果没有发生这类事件(步骤S515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17。
在步骤S516,微型计算机123进行保存和退出处理。后面将参考图12说明保存和退出处理。
在步骤S517,微型计算机123参考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的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并且判断是否将多重曝光拍摄设置成“ON”。如果将多重曝光拍摄设置成“ON”(步骤S517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501以重复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如果将多重曝光拍摄设置成“OFF”(步骤S517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
图6是示出上述图5所示步骤S502的多重曝光拍摄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的程序加载至系统存储器132、并通过微型计算机123来执行,实现图6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601,微型计算机123控制曝光。当完成曝光时,在步骤S602,微型计算机123进行控制以读取累积在图像传感器112中的图像信号。
在步骤S603,微型计算机123指示图像信号生成电路116根据在步骤S602读取的图像信号生成显影数据。如图4A~4E所示,将所生成的显影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在步骤S604,微型计算机123使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压缩在步骤S603生成的显影数据。在步骤S605,微型计算机123将结果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作为图像文件(第一记录控制)。该图像文件包括单个原始图像,而不是合成图像。在步骤S606,微型计算机123将表示在步骤S605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存储位置的信息添加至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写入文件信息。代替表示图像文件的存储位置的信息,或者除该信息以外,微型计算机123还可以记录用于识别图像文件的信息(诸如文件名)。微型计算机123向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相加“1”。
在步骤S607,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设置了基底图像。如果存在基底图像(步骤S607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08。如果没有设置基底图像(步骤S607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11。
在步骤S608,微型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并且判断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2”。如果该数量小于“2”,即拍摄图像的数量仅是通过当前图像拍摄所获得的一个(步骤S608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09。如果该数量大于或等于“2”(步骤S608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10。
在步骤S609,微型计算机123从记录介质120读取基底图像,并且获取基底图像的显影数据。微型计算机123通过使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增强基底图像的显影数据的精度,并且将作为结果的高精度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换句话说,以基底图像作为通过图4B中的第一个图像的拍摄所获得的图像信号A、并且以通过步骤S602中的当前图像拍摄所获取的图像数据作为通过图4B中的第二个图像的拍摄所获得的图像信号B来进行该处理。
在步骤S610,微型计算机123通过使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增强通过前一图像拍摄所获得的显影数据的精度。微型计算机123将该结果相加至之前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以生成高精度数据,并且将该高精度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根据图4A~4E所示的例子,这一操作是:当在图4C中拍摄第三个图像时,在精度上增强通过拍摄第二个图像所获得的显影数据B。将该结果相加至在拍摄第二个图像时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A,从而生成高精度数据A+B。将高精度数据A+B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在步骤S611,微型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并且判断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2”。如果判断为该数量大于或等于“2”(步骤S611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12。如果该数量小于“2”,即拍摄图像的数量仅是通过当前图像拍摄所获得的一个(步骤S611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18。如果在步骤S611,判断为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仅是通过当前图像拍摄所获得的一个(步骤S611为“否”),则缓冲存储器122处于图4A所示的状态。
在步骤S612,微型计算机123判断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为“2”。如果该数量不是“2”,即是3以上(步骤S612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10。如果该数量是“2”(步骤S612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13。
在步骤S613,微型计算机123通过使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增强通过前一图像拍摄所获得的显影数据的精度,从而生成高精度数据。微型计算机123将该高精度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根据图4A~4E所示的例子,这一操作即是:在图4B中拍摄第二个图像时,在精度上增强通过拍摄第一个图像所获得的显影数据A。将该结果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作为高精度数据A。
在步骤S614,微型计算机123通过使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将在步骤S609、S610和S613中任一个中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与在步骤S603所生成的当前拍摄图像的显影数据进行多重合成。微型计算机123将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作为多重显影数据。
在步骤S615,微型计算机123通过使用图像信号处理电路116缩小和压缩在步骤S614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微型计算机123将该结果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作为显示用多重数据。
在步骤S616,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设置了进行快速回放(QR)。可以根据用户操作而预先设置是否在紧接着摄像之后进行QR。如果设置了进行QR(步骤S616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17。在步骤S617中,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多重QR和重放处理。后面将参考图8说明多重QR和重放处理。如果在步骤S616,设置了不进行QR(步骤S616为“否”),或者在完成步骤S617的处理之后,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曝光拍摄处理。微型计算机123然后进入上述图5所示的步骤S503。
在步骤S618,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设置了进行快速回放(QR)。如果设置了进行QR(步骤S618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619。在步骤S619,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后面将参考图9说明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如果在步骤S618,设置了不进行QR(步骤S618为“否”),或者在完成步骤S619的处理之后,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曝光拍摄处理。微型计算机123然后进入上述图5所示的步骤S503。
图7A和7B示出用于多重曝光拍摄中的快速回放的、在显示构件118上要显示的初始显示画面的显示例子(显示控制)。图7A和7B各自示出下面的显示例子:经由上述图3所示的菜单项302将对于多重曝光拍摄要重叠的图像的数量设置成“3”,并且经由菜单项304设置没有基底图像。
图7A示出在紧接着针对一组多重曝光拍摄的第一个图像的拍摄之后所显示的用于快速回放的初始显示画面。在下述的图9所示的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中,最初显示这一画面。显示项701包括表示图像是通过多重曝光拍摄所获得的图像的图标。显示项701还包括表示达到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还剩有两个图像的指示。显示项702是表示可以按下删除按钮19以显示下述处理选择对话框的引导显示。图像703是由于仅拍摄了一个图像所以没有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图像703是基于从记录介质120读取的图像文件的。
图7B示出在紧接着针对一组多重曝光拍摄的第二个图像的拍摄之后所显示的用于快速回放的初始显示画面。在下述图8所示的多重QR和重放处理中,最初显示这一画面。显示项704表示与图7A的显示项701相同的意思。显示项704表示达到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减少了一个,还剩有一个图像。图像705是第一个图像和当前拍摄的第二个图像的多重合成图像。图像705显示图4B中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
图8是示出上述图5所示的步骤S513和图6所示的步骤S617的多重QR和重放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的程序加载至系统存储器132、并且通过微型计算机123来执行该程序,实现图8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801,微型计算机123开始计数(启动计时器)快速回放的时间(例如,两秒)。如果将快速回放时间设置成HOLD(不自动取消),或者如果按下了重放按钮18进入图8所示的处理(即当处于重放模式处理时),不进行这一处理。
在步骤S802,微型计算机123将如图4A~4E所示的显示用多重数据显示在显示构件118上。上述图7B示出显示例子。用户可以观察显示用多重数据来检查根据到目前为止的摄像所获得的图像而要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更具体地,用户可以检查由许多(第一数量)个图像构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第一图像),这许多(第一数量)个图像包括与该时刻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一样多的图像和基底图像(如果有基底图像的话)。
在步骤S803,微型计算机123判断从步骤S801的计时开始,是否经过了预定快速回放时间。如果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S803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QR和重放处理,并且返回到图5所示的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如果尚未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803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04。如果将快速回放时间设置成HOLD(不自动取消),或者如果按下了重放按钮18进入图8所示的处理(即当处于重放模式处理时),不进行步骤S803的处理。
在步骤S804,微型计算机123判断SW1是否接通以及是否按下了重放按钮18。如果判断为SW1接通、或者判断为按下了重放按钮18(步骤S804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QR和重放处理,并且返回到图5所示的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如果没有(步骤S804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05。
在步骤S805,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按下了删除按钮19。如果判断为按下了删除按钮19(步骤S805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06。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删除按钮19(步骤S805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返回到步骤S803,并且重复上述处理。
在步骤S806,如果开始了在步骤S801计数的快速回放时间,则微型计算机123结束计数时间,并且清除计时器。
在步骤S807,微型计算机123在显示构件118上显示处理选择对话框。图10A示出处理选择对话框的显示例子。将处理选择对话框1005重叠显示在显示用多重数据705的显示上。在处理选择对话框1005的下部分显示返回至前一画面图标1001、倒退一个图像图标1002、保存和退出图标1003和不保存退出图标1004。在处理选择对话框1005的上部分显示与图标1001~1004中通过选择框当前所选择的一个图标有关的描述文本。可以根据对副电子拨盘22的操作,将选择框移动至任意图标。对于初始状态,在步骤S807,微型计算机123通过利用选择框选择返回至前一画面图标1001,显示处理选择对话框1005。当显示处理选择对话框1005时,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0。
在步骤S810,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21以对所选择的返回至前一画面图标1001进行确认操作。如果判断为对所选择的返回至前一画面图标1001进行了确认操作(步骤S810为“是”),那么在步骤S811,微型计算机123离开处理选择对话框以恢复图7B所示的显示。微型计算机123然后返回至步骤S803以重复该处理。如果判断为没有进行这一确认操作(步骤S810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2。
在步骤S812,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通过选择框选择了倒退一个图像图标1002。如果选择了倒退一个图像图标1002(步骤S812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3。如果没有(步骤S812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6。在步骤S813,微型计算机123在显示构件118上显示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的如图4A~4E所示的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图10B示出显示例子。图像706表示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在图10B所示的例子中,在显示移动至倒退一个图像的状态时,对于一组多重曝光拍摄,拍摄了两个图像。图像706因此示出仅包括第一个图像的非多重图像。如果在显示移动至倒退一个图像的状态时拍摄了3个以上的图像,那么用户可以检查不包括紧前拍摄的图像(最后一个拍摄图像)的多重合成图像。更具体地,用户可以检查由许多(第二数量)个图像构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第二图像),该许多(第二数量)个图像是从与该时刻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一样多的图像和基底图像(如果有基底图像的话)(第一数量)中排除最后一个拍摄图像的图像。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在快速回放期间或者在重放模式下,可以切换显示不包括最后一个拍摄图像的多重合成图像(图像706)和包括最后一个拍摄图像的多重合成图像(图像705)。这一切换显示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比较这两个图像,并且判断作为要多重合成的图像,紧前图像是否是令人满意的图像。如果紧前图像不令人满意,则用户可以丢弃紧前图像,并且从倒退一个图像开始继续多重曝光处理。
在步骤S814,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21以对于所选择的倒退一个图像图标1002进行确认操作(换句话说,是否给出了重新拍摄指示)。如果判断为对于所选择的倒退一个图像图标1002进行了确认操作(步骤S814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5。如果没有(步骤S814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6。
在步骤S815,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倒退一个图像处理。后面将参考图11说明倒退一个图像处理。当完成倒退一个图像处理时,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QR和重放处理,并且返回到图5所示的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
在步骤S816,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通过选择框选择了保存和退出图标1003。如果选择了保存和退出图标1003(步骤S816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7。如果没有选择(步骤S816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20。在步骤S817,微型计算机123在显示构件118上显示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的如图4A~4E所示的显示用多重数据。图10C示出显示例子。图像705显示显示用多重数据。用户观察图像705。如果根据到目前为止通过多重曝光拍摄所获得的图像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是令人满意的,则微型计算机123可以生成并保存多重合成图像,并且结束多重曝光拍摄。
在步骤S818,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21以对于所选择的保存和退出图标1003进行确认操作。如果判断为对于所选择的保存和退出图标1003进行了确认操作(步骤S818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9。如果没有(步骤S818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20。
在步骤S819,微型计算机123进行保存和退出处理。后面将参考图12说明保存和退出处理。当完成保存和退出处理时,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QR和重放处理。微型计算机123在不返回至图5所示的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的情况下,结束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的处理,并且进入正常拍摄模式。
在步骤S820,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通过选择框选择了不保存退出图标1004。如果选择了不保存退出图标1004(步骤S820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21。如果没有(步骤S820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08。在步骤S821,微型计算机123在显示构件118上显示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的如图4A~4E所示的显示用多重数据。图10D示出显示例子。图像705显示显示用多重数据。用户观察图像705。如果根据到目前为止通过多重曝光拍摄获得的图像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整体上不令人满意,则用户可以丢弃对于该组多重曝光拍摄的到目前为止所拍摄的所有图像,并且结束多重曝光拍摄。
在步骤S822,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按下了设置按钮21以对所选择的不保存退出图标1004进行确认操作。如果判断为对所选择的不保存退出图标1004进行了确认操作(步骤S822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23。如果没有(步骤S822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08。
在步骤S823,微型计算机123进行不保存退出处理。后面将参考图13说明不保存退出处理。当完成不保存退出处理时,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QR和重放处理。微型计算机123在不返回到图5所示的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的情况下,结束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的处理,并且进入正常拍摄模式。
在步骤S808,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通过选择框选择了返回至前一画面图标1001。如果选择了返回至前一画面图标1001(步骤S808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09。如果没有(步骤S808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812。在步骤S809,微型计算机123在显示构件118上显示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的如图4A~4E所示的显示用多重数据。上述图10A示出显示例子。
注意,在图8所示的步骤S802的初始显示中,显示构件118显示显示用多重数据。可替代地,显示构件118可以显示紧前拍摄的非多重拍摄图像。可以添加用于对显示用多重数据和非多重拍摄图像的显示进行选择和切换的处理。
图9是示出上述图5所示的步骤S512以及图6所示的步骤S619的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的程序加载至系统存储器130、并且通过微型计算机123来执行该程序,实现图9所示的处理。
步骤S901与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S801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步骤S902,微型计算机123对与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紧前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文件有关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并且将结果显示在显示构件118上。上述图7A示出显示例子。图9所示的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应对下面的情况:没有基底图像,并且通过多重曝光拍摄仅拍摄了一个图像。因而缓冲存储器122没有存储显示用多重数据。微型计算机123然后基于从记录介质120读取的图像文件显示图像703。
步骤S903~S907和S910~S912的处理分别与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S803~S807和S810~S812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图10E示出步骤S907的显示例子。
在步骤S913,由于缓冲存储器122没有存储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所以微型计算机123使显示构件118显示黑图像。图10F示出显示例子。这一显示可以向用户通知:在倒退一个图像之后,没有通过多重曝光拍摄所获得的图像。代替黑图像,可以使用其它显示。可以显示诸如“没有要显示的图像”等的警告。为了表示该图像不是拍摄图像,对于黑图像的可选图像可以是单色图像。
步骤S914~S916的处理分别与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S814~S816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步骤S917,缓冲存储器122没有存储显示用多重数据。微型计算机123然后对与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紧前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文件有关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并且将该结果显示在显示构件118上。图10G示出显示例子。
步骤S918~S920的处理分别与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S818~S820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步骤S921,缓冲存储器122没有存储显示用多重数据。微型计算机123然后对与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紧前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文件有关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并且将该结果显示在显示构件118上。图10H示出显示例子。
步骤S922、S923和S908的处理分别与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S822、S823和S808的处理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步骤S921,缓冲存储器122没有存储显示用多重数据。微型计算机123然后对与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紧前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文件有关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并且将该结果显示在显示构件118上。
图11是示出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S815和图9所示的步骤S915的倒退一个图像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上的程序加载至系统存储器132、并且通过微型计算机123来执行该程序,实现图11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1101,微型计算机123参考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写入文件信息。微型计算机123搜索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紧前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文件,并且删除该图像文件。
在步骤S1102,微型计算机123从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写入文件信息中删除与在步骤S1101所删除的图像文件有关的信息,从而更新写入文件信息。
在步骤S1103,微型计算机123从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减去“1”。
在步骤S1104,微型计算机123判断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是“0”。如果判断为该数量不是“0”(步骤S1104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105。如果判断为该数量是“0”(步骤S1104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106。
在步骤S1105,微型计算机123从缓冲存储器122丢弃显影数据、多重显影数据和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并且结束倒退一个图像处理。这一操作对应于将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从上述图4C所示的状态改变成图4D所示的状态。在图4D所示的状态下,高精度数据A+B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因此可以重新拍摄第三个图像以从多重曝光拍摄的前一结果开始继续多重曝光拍摄。显示用多重数据A+B也保持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在重新拍摄第三个图像之后,保持显示用多重数据A+B作为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A+B,因而可以再次进行“倒退一个图像”处理。
在步骤S1106,微型计算机123从缓冲存储器122丢弃显影数据。这一操作对应于丢弃图4A所示状态下的显影数据。
在步骤S1107,微型计算机123将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复位成“0”,并且结束倒退一个图像处理。尽管缓冲存储器122没有包含任何图像数据,但是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本身在这里不终止。因此,可以在无需再次进行多重曝光拍摄的预先设置的情况下,从第一个图像开始继续多重曝光拍摄。
图12是示出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S819和图9所示的步骤S919的保存和退出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上的程序加载至系统存储器132中、并且通过微型计算机123来执行该程序,实现图12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1201,微型计算机123判断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2”。如果该数量大于或等于“2”(步骤S1201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02。如果该数量小于“2”(步骤S1201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06。
在步骤S1202,微型计算机123压缩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的多重显影数据以生成图像文件。
在步骤S1203,微型计算机123根据在步骤S1202所压缩的多重显影数据生成多重合成图像的图像文件。所生成的图像文件的例子是JPEG文件。微型计算机123可以参考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写入文件信息,并且将用于识别多重合成图像的原始图像的信息记录在多重合成图像的图像文件的头中作为属性信息。微型计算机123可以将这类信息与图像文件相关联地存储在不同区域中。
在步骤S1204,微型计算机123将在步骤S1203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的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第二记录控制)。
在步骤S1205,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拍摄初始化处理。在初始化处理中,微型计算机123丢弃记录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的所有图像数据。微型计算机123复位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和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微型计算机123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改变成“OFF”。微型计算机123将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复位成“0”。微型计算机123删除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写入文件信息的所有内容。当完成步骤S1205的处理时,微型计算机123结束保存和退出处理。
在步骤S1206,微型计算机123判断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是否是“1”。如果该数量是“1”(步骤S1206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07。如果该数量不是“1”,即“0”(步骤S1206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05。
在步骤S1207,微型计算机123判断是否设置了基底图像。如果设置了基底图像(步骤S1207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02。在步骤S1202,微型计算机123生成多重合成图像的图像文件,并且将该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如果没有设置基底图像(步骤S1207为“否”),则微型计算机进入步骤S1208。
在步骤S1208,对于一组多重曝光拍摄仅拍摄了一个图像,并且没有基底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多重合成图像的生成实质上不会产生重叠,并且结果实质上生成与这仅一个图像相同的图像。因此,微型计算机123显示警告:由于没有重叠,所以没有生成多重合成图像。微型计算机123在显示构件118上还显示用于接受选择是否删除写入原始图像文件的用户界面(UI)。
在步骤S1209,微型计算机123判断在步骤S1208所显示的UI是否接受了经由操作构件来自用户的用于指示删除写入原始图像的指示。如果接收到了删除指示(步骤S1209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10。如果没有接收到这类删除指示(步骤S1209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11。
在步骤S1210,微型计算机123参考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写入文件信息,并且删除在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并且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原始图像的图像文件。微型计算机123还从写入文件信息删除与所删除的图像文件有关的信息。
在步骤S1211,微型计算机123显示用于接受下面的选择的画面:是否将写入原始图像登记为在进行下一次多重曝光拍摄的预先设置时在基底图像选择画面上要显示的第一个图像(选择接受)。微型计算机123然后判断是否经由操作构件从用户接收到了下面的指示:将写入原始图像登记为下一次在基底图像选择画面上要显示的第一个图像。如果判断为接收到了该指示(步骤S1211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12。如果判断为没有接收到该指示(步骤S1211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05。
在步骤S1212,微型计算机123将写入原始图像登记为在进行下一次多重曝光拍摄的预先设置时在基底图像选择画面上要显示的第一个图像。结果,当下一次通过图3所示的菜单项304设置基底图像时,将在通过该处理所中断的多重曝光拍摄中所拍摄的仅一个图像显示为基底图像的第一候选。例如,假定开始多重曝光拍摄,拍摄图像,并且为了除多重曝光拍摄以外的摄像而结束多重曝光拍摄。步骤S1202的处理可以减少用户在从上次结束处再继续多重曝光拍摄时的操作负荷。
当完成步骤S1212的处理时,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205。在步骤S1205,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拍摄初始化处理,并且结束保存和退出处理。
根据图12所示的处理,可以在没有基底图像、并且仅有通过多重曝光拍摄所拍摄的一个图像的情况下,或者可以在具有基底图像、并且没有通过多重曝光拍摄所拍摄的图像的情况下,结束多重曝光拍摄。在这种情况下,微型计算机123不生成或记录多重合成图像的图像文件。更具体地,如果仅要多重合成一个图像,则微型计算机123不生成或记录这一多重合成图像的图像文件。这可以在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与其原始图像实质上相同地结束时,充分防止冗余地记录相同的图像文件而浪费存储容量。如果仅要多重合成一个图像,则微型计算机123可以进行直到多重合成图像的生成的处理而不进行多重合成图像的记录。这可以在防止浪费记录容量方面提供相同的效果。上述说明应对了在步骤S1212将写入原始图像登记为下一次在基底图像选择画面上要显示的第一个图像的情况。可替代地,可以简单地设置成下一次要使用基底图像,并且可以将写入原始图像设置为下一次的基底图像。
图13是示出上述图8所示的步骤S823和图9所示的步骤S923的不保存退出处理的流程图。通过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上的程序加载至系统存储器132、并且通过微型计算机123来执行该程序,实现图13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1301,微型计算机123参考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写入文件信息,并且在记录介质120中搜索对于当前该组多重曝光拍摄所拍摄的图像的写入图像文件。
在步骤S1302,微型计算机123从记录介质120删除在步骤S1301所搜索到的写入图像文件。
在步骤S1303,微型计算机123参考保持在系统存储器132中的写入文件信息,并且判断是否存在对于当前该组多重曝光拍摄所拍摄的并且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写入图像文件。如果判断为存在这类文件(步骤S1303为“是”),则微型计算机123返回到步骤S1301,并且重复用于删除该剩余图像的处理。如果判断为不存在这类文件,即判断为删除了对于当前该组多重曝光拍摄所拍摄的所有图像(步骤S1303为“否”),则微型计算机123进入步骤S1304。
在步骤S1304,微型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拍摄初始化处理,并且结束不保存退出处理。该多重曝光拍摄初始化处理是与图12所示的步骤S1205的相同的处理。
代替上述典型实施例所述的图3所示的多重曝光拍摄设置菜单,对于多重曝光拍摄可以进行更详细的预先设置。
图14示出用于对数字照相机100进行与多重曝光拍摄有关的设置的菜单画面的另一显示例子。图14示出用于多重曝光拍摄的菜单画面1300。在用户按下菜单按钮17以显示整体菜单并从整体菜单选择多重曝光拍摄菜单时,在显示构件118上显示菜单画面1300。
菜单画面1300显示菜单项1301~1306。用于选择菜单项的方法和用于根据各菜单项的设置候选列表来设置设置值的方法与图3A和3B所示的相同。
菜单项1301是用于选择如何进行多重曝光拍摄的菜单项。可以选择和设置设置候选“OFF”、“功能和操作优先模式”和“连续拍摄优先模式”中的任一个。“OFF”与上述图3A和3B所示的“OFF”相同。“功能和操作优先模式”与上述图3A和3B所示的“ON”相同。“连续拍摄优先模式”是旨在加快连续拍摄速度的模式。连续拍摄优先模式包括节省缓冲存储器122的使用、以及省略原始图像的图像文件的生成和记录。当选择了连续拍摄优先模式时,微型计算机123在每一图像拍摄之后不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微型计算机123不将显示用多重数据或前一图像拍摄时显示用多重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微型计算机123不进行多重QR和重放处理(图8)或多重第一图像QR和重放处理(图9)。当在多重曝光拍摄进行中标志为“1”的情况下按下重放按钮18时,不会发生任何事情。因此,微型计算机123不进行不保存退出处理(图13)。这样,可以提高多重曝光拍摄中的连续拍摄速度。
菜单项1302是用于选择在生成多重合成图像时的合成的方法的菜单项。可以选择和设置设置候选“相加”、“算术平均”、“比较(亮)”和“比较(暗)”中的任一个。“相加”与上述图3A和3B所示的自动曝光控制功能“OFF”相同。“算术平均”与上述图3A和3B所示的自动曝光控制功能“ON”相同。“比较(亮)”是指将拍摄图像的多重显影数据与紧前拍摄的图像进行比较、并且仅提取紧前拍摄的图像较亮的部分来用于合成的方法。另一方面,“比较(暗)”是指仅提取紧前拍摄的图像较暗的部分来用于合成的方法。
菜单项1303是用于选择对于一组多重曝光拍摄要重叠的图像的数量的菜单项。菜单项1303与上述图3A和3B所示的菜单项302相同。
菜单项1304是用于选择是否将原始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上的菜单项。可以选择和设置设置候选“所有图像”和“仅多重图像”中的任一个。选择“所有图像”以还记录原始图像。选择“仅多重图像”以不记录原始图像。当设置了“仅多重图像”时,微型计算机123在上述图6所示的步骤S605不记录所拍摄的非多重图像文件(原始图像文件)。
菜单项1305是用于选择是否在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达到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并且完成一组多重曝光拍摄之后,在与图14所设置的相同条件下继续进行多重曝光拍摄的菜单项。可以设置“一次结束”和“重复”中的任一个。“一次结束”应用于上述图5所示的程序。当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达到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时,微型计算机123进行保存和退出处理(S506),并且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改变成“OFF”。微型计算机123结束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并且进入其它拍摄模式。在“重复”的情况下,当在上述图5中,多重曝光拍摄已拍摄图像数量达到多重曝光拍摄预定图像数量,并且完成一组多重曝光拍摄时(S505),微型计算机123在保存和退出处理中不将多重曝光拍摄必要性设置改变成“OFF”(S506)。在步骤S505的处理之后,微型计算机123利用图14所设置的条件返回到步骤S501,并且从第一个图像开始重复多重曝光拍摄模式处理。
本典型实施例说明了对于多重合成使用显影数据的情况。然而,对于多重合成,可以使用未显影的原始图像数据。
可以通过单个硬件进行微型计算机123的控制。可以通过在多个硬件之间分配处理来控制整个设备。
基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特定典型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各种形式也包括在本发明中。上述典型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可以适当组合这些典型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数字照相机的情况。这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应用于包括摄像单元的任何摄像设备。更具体地,可以将本发明典型实施例应用于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装配有照相机的个人计算机、装配有照相机的个人数字助理(PDA)、装配有照相机的移动电话终端、装配有照相机的音乐播放器、装配有照相机的游戏机和装配有照相机的电子书阅读器。
还可以通过执行下面的处理实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该处理包括经由网络或者经由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将用于实现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设备、并且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器(MPU))读取并执行该程序代码。在这种情况下,该程序和用于包含该程序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9)

1.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
第一记录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将在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未合成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生成单元,用于对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要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多重合成图像;以及
第二记录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将所述多重合成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所述摄像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操作来设置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仅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还是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和所述未合成图像;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仅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第一记录控制单元不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而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并且在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和所述未合成图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第一记录控制单元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并且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
其中,在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和所述未合成图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记录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无论是否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是否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都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以及
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所述生成单元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即使所述设置单元设置了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和所述未合成图像,所述生成单元也不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不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而所述第一记录控制单元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底图像设置单元,所述基底图像设置单元用于从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中设置要与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的基底图像,
其中,如果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所述基底图像设置单元没有设置基底图像,并且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一个,则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防止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的情况下,如果所述基底图像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基底图像,则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允许所述生成单元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并且允许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存储器,所述缓冲存储器用于在所述摄像设备正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工作时,存储将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而获得的合成图像,
其中,如果所述生成单元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则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缓冲存储器存储所述合成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警告单元,其中,如果由于当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所述生成单元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因而所述生成单元没有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则所述警告单元发出所述生成单元没有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的警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删除单元,其中,如果由于当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所述生成单元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因而所述生成单元没有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没有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则所述删除单元从所述记录介质删除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单元,其中,如果由于当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所述生成单元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因而所述生成单元没有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没有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则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是否允许所述删除单元删除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的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登记单元,其中,如果由于当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所述生成单元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因而所述生成单元没有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所述第二记录控制单元没有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则所述登记单元将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登记为在选择所述基底图像用于下一次的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的摄像时要首先显示的候选。
9.一种用于控制摄像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控制以将在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未合成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上;
对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以生成要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多重合成图像;以及
进行控制以将所述多重合成图像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用户操作来设置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下仅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还是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和所述未合成图像;以及
在设置了仅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不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而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并且在设置了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和所述未合成图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并且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
其中,在设置了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和所述未合成图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无论是否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是否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都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以及
在所述多重曝光拍摄模式结束时要合成的图像的数量是一个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得即使设置了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和所述未合成图像,也不生成所述多重合成图像或者不记录所述多重合成图像,而是记录所述未合成图像。
CN201210135503.0A 2011-04-28 2012-05-02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761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1316A JP5882599B2 (ja) 2011-04-28 2011-04-28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1-101316 2011-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1694A CN102761694A (zh) 2012-10-31
CN102761694B true CN102761694B (zh) 2015-11-04

Family

ID=47056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5503.0A Active CN102761694B (zh) 2011-04-28 2012-05-02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67142B2 (zh)
JP (1) JP5882599B2 (zh)
CN (1) CN102761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1707A1 (en) * 2013-07-23 2015-01-29 Ben Israel Michael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US9672608B2 (en) * 2013-08-22 2017-06-06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endoscope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EP3041218B1 (en) * 2013-11-14 2018-12-05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imag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827860B2 (ja) * 2017-03-16 2021-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9756680B (zh) * 2019-01-30 2021-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合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89510A1 (ja) * 2019-03-15 2020-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0299A (zh) * 2004-05-17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合成输出装置、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及其显示装置和移动通信器械
EP1814315A1 (en) * 2004-10-26 2007-08-01 Nikon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and image combination device
CN101399925A (zh) * 2007-09-26 2009-04-01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相机
CN101588446A (zh) * 2008-05-19 2009-11-25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合成设备、图像拾取设备、图像合成方法和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2367A (ja) * 2000-04-06 2001-10-19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US20010028796A1 (en) * 2000-04-06 2001-10-11 Mutsuhiro Yamanaka Image taking apparatus, image taking method and camera
JP2003125266A (ja) * 2001-10-18 2003-04-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
JP2003179798A (ja) 2001-12-10 2003-06-27 Canon I-Tech Inc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3700687B2 (ja) 2002-07-08 2005-09-2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装置及び被写体の撮影方法
JP2006352229A (ja) * 2005-06-13 2006-12-28 Nikon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6174026A (ja) * 2004-12-15 2006-06-29 Canon Inc 画像記録再生装置
JP5171387B2 (ja) 2008-05-19 2013-03-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73038A (ja) * 2009-05-20 2010-12-02 Hoya Corp 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0299A (zh) * 2004-05-17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合成输出装置、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及其显示装置和移动通信器械
EP1814315A1 (en) * 2004-10-26 2007-08-01 Nikon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and image combination device
CN101399925A (zh) * 2007-09-26 2009-04-01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相机
CN101588446A (zh) * 2008-05-19 2009-11-25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合成设备、图像拾取设备、图像合成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35230A (ja) 2012-11-29
US9167142B2 (en) 2015-10-20
US20120274802A1 (en) 2012-11-01
CN102761694A (zh) 2012-10-31
JP5882599B2 (ja)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1695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61693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76211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761694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670064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050237411A1 (en) Camera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amera
CN101373253A (zh) 摄影装置和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477113B2 (en) Imag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1442616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72596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313173B (zh) 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12235228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6101495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685969A (zh) 摄像装置
US20120249857A1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ed thereon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JPWO2018193698A1 (ja) 表示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6095727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039203A (ja) 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1448081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4171142A (ja) 画像撮影装置
JP2002344782A (ja) 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