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1690A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61690A CN102761690A CN2012101350395A CN201210135039A CN102761690A CN 102761690 A CN102761690 A CN 102761690A CN 2012101350395 A CN2012101350395 A CN 2012101350395A CN 201210135039 A CN201210135039 A CN 201210135039A CN 102761690 A CN102761690 A CN 1027616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capturing
- display type
- image
- exposure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75 pho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3—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interchangeable camera parts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4—Warning ind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8—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for extended depth of field imaging
- H04N23/959—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for extended depth of field imaging by adjusting depth of field during image capture, e.g. maximising or setting range based on scene characteristic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50—Control of the SSIS exposure
- H04N25/57—Control of the dynamic range
- H04N25/58—Control of the dynamic range involving two or more expos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在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根据摄像条件进行与适当显示类型相对应的信息显示。该摄像设备包括:显示类型设置单元,用于将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用的显示类型;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当设置了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且能够获取到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时,进行控制以将显示类型改变为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其中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用于显示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达到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的剩余图像数量以及表示设置了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图标至少之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多个所拍摄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可通过对多个数字图像信号进行相加来进行多重曝光摄像(multiple-exposure image capturing)。如日本特开2003-125266所论述的那样,传统上,可显示通过在多重摄像模式下对已拍摄图像和直通图像进行合成可获得的多重图像,并且使得用户能够在摄像设备进行多重曝光摄像时确认要拍摄的被摄体在多重图像中的位置。
此外,存在如下传统的数字照相机,其中该数字照相机可以以叠加在摄像待机状态下要显示的直通图像上进行显示的方式来显示当前设置的摄像条件和摄像辅助信息。如日本特开2007-243923所论述的那样,传统上,可根据显示模式来区分要叠加在直通图像上的信息显示,并使得用户能够对单个操作构件进行操作以切换该显示模式。
作为日本特开2007-243923所论述的信息显示用的显示模式的其中一个,可提供多重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模式。此外,当如日本特开2003-125266所论述的那样显示通过对已拍摄图像与直通图像进行合成可获得的多重图像时,可根据多重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模式来进行显示。此外,如果响应于模式切换为多重摄像模式而将显示模式自动改变为多重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模式,则可简化用户操作的过程。
然而,如果在开始多重摄像模式操作之后第1个图像的拍摄尚未完成,则不存在要叠加在直通图像上的已拍摄图像。因而,无法显示通过对直通图像与其它图像进行合成可获得的多重图像。因此,即使当设置了多重摄像模式时,如果第1个图像的拍摄尚未完成,则也可能无法期望设置多重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模式。此外,期望在多重摄像模式操作终止时将多重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模式切换为其它显示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如下一种摄像设备,其中在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该摄像设备能够参考摄像状况来实现使用优选的显示类型的信息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用于拍摄直通图像;显示类型设置单元,用于将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所述摄像单元所拍摄的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用的显示类型;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模式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并且能够获取到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时,进行控制,从而将显示类型改变为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其中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用于显示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达到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所需的剩余图像数量、以及表示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图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用于拍摄直通图像;显示类型设置单元,用于将包括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所述摄像单元所拍摄的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用的显示类型;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当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进行控制,从而在显示类型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将显示类型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并且在显示类型不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保持显示类型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所述摄像单元所拍摄的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用的显示类型;设置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当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并且能够获取到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时,进行控制,从而将显示类型改变为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其中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用于显示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达到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所需的剩余图像数量、以及表示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图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用作上述摄像设备的各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括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所述摄像单元所拍摄的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所用的显示类型;设置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当取消选择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进行控制,从而在显示类型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将显示类型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并且在显示类型不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保持显示类型不变。
根据本发明,在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可参考摄像状况来实现使用优选的显示类型的信息显示。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内容并非必须描述所有的必要特征,这使得本发明还可以是所描述的这些特征的子组合。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2A和2B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图。
图3A和3B示出与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有关的预设置菜单画面的示例。
图4A~4E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期间缓冲存储器122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摄像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6A和6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多重曝光摄像处理的流程图。
图8A和8B示出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的快速回放和再现处理的显示示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的流程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12D示出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处理的显示示例。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多重LV显示开始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期间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显示类型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可进行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完成之后的LV显示开始处理的流程图。
图16示出多个显示类型的显示示例。
图17A和17B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显示类型改变顺序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要注意,以下典型实施例仅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并且可以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设备的各种结构和各种条件来进行适当的修改或改变。因而,本发明决不局限于以下典型实施例。
图1是示出可用作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数字照相机100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在图1中,摄像镜头101是包括变焦透镜和调焦透镜的可更换镜头。摄像镜头101相对于数字照相机100的主体能够安装和拆卸。
自动调焦(AF)驱动电路102例如包括直流(DC)马达或步进马达。AF驱动电路102基于从微计算机123供给的控制信号来改变摄像镜头101内所包括的调焦透镜的位置,以调整焦点。
光圈驱动电路104驱动光圈103以调整到达图像传感器112的光量。光圈驱动电路104基于微计算机123所计算出的驱动量来改变光学光圈值。
主镜105是如下的镜,其中该镜能够将穿过摄像镜头101的光束引导至取景器或图像传感器112。更具体地,在通常状态下,对主镜105进行配置,以将该光束反射(即,引导)至取景器。另一方面,当进行摄像操作时或当进行实时取景显示操作时,使主镜105移动至镜上升位置,以使得该光束可以在没有被主镜105反射的情况下直接引导至图像传感器112。此外,主镜105具有被配置成半透半反镜的中央部,以使得该光的一部分可以穿过主镜105并到达能够进行焦点检测的传感器。
辅助镜106是如下的镜,其中该镜可以将穿过主镜105的光束反射至能够进行焦点检测的传感器(即,配置在焦点检测电路109内的传感器)。
镜驱动电路107可以基于从微计算机123供给的控制信号来驱动主镜105。
五棱镜108构成取景器的一部分。除五棱镜108以外,该取景器还包括聚焦板和目镜透镜(未示出)。
焦点检测电路109是能够进行焦点检测的电路块。穿过主镜105的中央部的光束由辅助镜106反射并且到达配置于焦点检测电路109内的用于进行光电转换的传感器。可以通过计算该传感器的输出来获得调焦计算所需的离焦量。微计算机123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并且指示AF驱动电路102驱动调焦透镜。
快门驱动电路111可以驱动焦平面快门110。快门驱动电路111基于从微计算机123供给的控制信号来调整快门的开口时间。
图像传感器112是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图像传感器112可以将摄像镜头101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转换成电信号。
模数(AD)转换器115可以将从图像传感器11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可以由诸如门阵列等的逻辑装置来实现,以进行各种视频信号处理。
显示驱动电路117是使显示装置118实现期望显示的驱动电路。显示装置118例如是薄膜晶体管(TFT)液晶显示器或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18是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监视器。
存储器控制器119可以接收来自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的未处理的数字图像数据并将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存储器控制器119可以将处理后的数字图像数据存储在记录介质120中。另一方面,存储器控制器119可以将缓冲存储器122或记录介质120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输出至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此外,存储器控制器119可以经由能够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外部接口121输出记录介质120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
记录介质120是诸如存储卡等的可拆卸记录介质。可选地,记录介质120可以是数字照相机的内置记录介质,或者可以是多个记录介质。
外部接口121是如下的接口,其中该接口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装置与诸如计算机等的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缓冲存储器122是可以临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例如,可以存储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期间要使用的各种图像数据。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可以对数字化后的图像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颜色转换处理和伽玛处理以生成显影数据。另外,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可以进行JPEG压缩处理并将压缩后的数据输出至存储器控制器119。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可以对缓冲存储器122中所存储的两个以上的显影数据进行相加,或者可以生成高精度数据(即,根据显影数据所获得的灰度级位数较高的数据)。此外,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可以同时进行上述处理,并且可以使处理结果返回至缓冲存储器122。此外,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可以将图像传感器112所获得的视频信号和从存储器控制器119所接收到的图像信号经由显示驱动电路117输出至显示装置118。
可以响应于从微计算机123供给的指示信号来进行上述功能的切换。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可以根据需要将从图像传感器112获得的信号的曝光信息和白平衡信息输出至微计算机123。微计算机123可以基于所获得的信息来指示白平衡和增益调整。
在连续摄像操作中,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将摄像数据作为未处理的图像临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并经由存储器控制器119读取未处理的图像数据。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对该未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和压缩处理以进行连续摄像操作。连续摄像操作期间可拍摄的图像数量根据缓冲存储器122的剩余容量可变。
微计算机123是可以控制数字照相机100要进行的各种操作的主控制单元。微计算机123使用系统存储器132作为工作存储器并执行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所存储的各种程序。
操作检测单元124可以检测各操作构件的操作状态,并将所检测到的操作构件的操作状态发送至微计算机123。微计算机123根据操作构件的变化量来控制各单元。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操作检测单元124可以检测卡盖28(即,放置有记录介质120的槽的盖)或电池盖29的开/闭状态。
开关1(以下称为“SW1”)是响应于释放按钮10(即,多个操作构件的其中一个)的半按下动作而接通的开关。当开关SW1接通时,微计算机123进行包括自动调焦(AF)操作和测光操作的摄像准备处理。
开关2(以下称为“SW2”)是响应于释放按钮10的全按下动作而接通的开关。当开关SW2接通时,微计算机123进行包括对被摄体摄像并将所拍摄图像作为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主摄像处理。此外,如果SW1和SW2都连续接通,则微计算机123继续进行摄像操作。
液晶驱动电路127可以根据从微计算机123供给的显示内容命令来驱动诸如外部液晶显示装置128和取景器内液晶显示装置129等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28和129可以使用字符和图像来显示操作状态和/或消息。取景器内液晶显示装置129配备有能够发出背光的发光二极管(LED)(未示出)。液晶驱动电路127可以驱动该LED。
微计算机123可以基于参考已预先设置的ISO感光度、图像大小和图像质量能够获得的估计图像大小数据,经由存储器控制器119来确认记录介质120的剩余容量并计算可拍摄的剩余图像数量。根据需要,可以将剩余可拍摄图像数量显示在显示装置118、外部液晶显示装置128和取景器内液晶显示装置129上。
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例如是即使在没有向照相机供给电力的状态下也可恒定保持数据的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或闪速存储器。电源单元131可以向各块或驱动系统供给所需电力量。
图2A和2B示出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图。图2A是数字照相机100的正面立体图。图2B是数字照相机100的背面立体图。在图2A所示的正面立体图的状态下,摄像镜头101(即,可更换镜头)并未安装至照相机主体。
如图2A所示,除释放按钮10以外,数字照相机100还包括主电子拨盘11、ISO设置按钮12、曝光校正按钮13、摄像模式拨盘14和预览按钮15,作为操作构件。
预览按钮15是可以缩小光圈的孔径以使其具有预设光圈(F值)的按钮。如果在摄像模式下的实时取景显示操作期间按下了预览按钮15,则用户可以确认以该预设孔径要拍摄的图像的明度。
实时取景显示是在主镜105保持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图像传感器112可连续拍摄的直通图像的实时显示,因此显示装置118在功能上可用作电子取景器。
在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AD转换器115从图像传感器112接收所拍摄图像并将该所拍摄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对所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显影以生成直通图像。然后,显示驱动电路117将直通图像或多重合成图像(即,通过对直通图像与已拍摄图像进行合成可获得的合成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118上。
顺次更新要显示在显示装置118上的图像,以使得所显示图像可在视觉上被识别为运动图像。例如,如果每一秒重复30次上述更新处理,则可以以30fps的帧频实现实时取景显示。
主电子拨盘11是转动操作构件,其可用于改变(增加/减少)预定摄像条件的设置值或改变要选择的项或者在再现模式下以组为单位切换图像。
如图2B所示,数字照相机100包括诸如信息显示按钮16、菜单按钮17、再现按钮18、删除按钮19、主SW 20和设置按钮21等的多个操作构件。此外,数字照相机100包括诸如辅助电子拨盘22、放大按钮23、缩小按钮24和多控制器25等的附加操作构件。主SW 20是可用于接通和断开数字照相机100的电源的操作构件。
辅助电子拨盘22是转动操作构件,其可用于改变要选择的项或者顺次给送再现模式下要显示的图像。
取景器目镜部26是用户可以经由取景器查看光学图像的目镜部。实时取景按钮27是可以接收用户的用以开始实时取景显示操作的指示的按钮。可以通过对实时取景按钮27的按下与否来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的打开(ON)/关闭(OFF)切换。卡盖28是可以容纳记录介质120的容纳部的盖。电池盖29是容纳用作电源单元131的电池的容纳部的盖。
数字照相机100可以通过对多个数字图像信号进行相加来实现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数字照相机100响应于多重曝光摄像模式设置来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更具体地,如以下参考图3A和3B详细所述,用户可以在菜单画面上选择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为“需要”的设置选项以设置多重曝光摄像模式。
数字照相机100通过对设置了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后所拍摄的多个图像进行相加(以下称为“多重”或“多重合成”)来生成多重合成图像。数字照相机100将该多重合成图像作为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作为该相加处理所用的示例方法,可以任意使用“相加模式”和“自动曝光调整模式”这两个方法的其中一个来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多重合成图像。
根据相加模式,使用以下公式(1),通过将要进行相加的多个图像的亮度值单纯进行相加来获得相加后的合成比率。数字照相机100基于所计算出的合成比率来进行相加处理。如果根据公式(1)的相加结果超过可记录最大亮度,则利用该可记录最大亮度(即,表示饱和状态的上限值)来代替所计算出的值。根据自动曝光调整模式,使用以下公式(2),通过计算要进行相加的图像的平均亮度值来获得平均合成比率。数字照相机100基于所计算出的合成比率来进行相加处理以生成具有平均亮度的多重合成图像。
Yn=y1+y2+…+yn-1+yn …(1)
Yn=(y1+y2+…+yn-1+yn)/n …(2)
其中,
Yn:通过对总共n个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的亮度值
y1:第1个图像的亮度值
y2:第2个图像的亮度值
yn-1:第(n-1)个图像的亮度值
yn:第n个图像的亮度值
n:要进行相加的图像数量
可基于分别根据公式(1)和(2)进行转换得到的以下公式(3)和(4)来进行多重合成。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了针对紧接之前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了多重合成所得到的图像。更具体地,在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设置为“不需要”的情况下(即,在相加模式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100通过由以下公式(3)所定义的相加处理来进行多重合成,从而设置根据上述公式(1)所计算出的合成比率。在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设置为“需要”的情况下(即,在自动曝光调整模式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100通过由以下公式(4)所定义的相加处理来进行多重合成,从而设置根据上述公式(2)所计算出的合成比率。
Yn=Yn-1+yn …(3)
Yn={Yn-1×(n-1)/n}+{yn×1/n}…(4)
其中,
Yn:通过对总共n个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的亮度值
Yn-1:通过对总共(n-1)个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的亮度值
yn:第n个图像的亮度值
n:要进行相加的图像数量
如果数字照相机100在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下开始实时取景显示,则数字照相机100显示通过对基底图像(基底图像设置为“需要”的情况)、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之后所拍摄的已拍摄图像以及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可获得的合成图像。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基底图像是从设置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前记录介质120中所记录的图像中选择出的图像。此外,基底图像是要与下一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所要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的图像。
因而,用户可以在确认了如何对下一摄像操作中所要拍摄的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情况下,进行摄像操作。然而,在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如果使用与如在参考公式(1)或公式(2)所述那样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多重合成图像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合成比率相同的合成比率来进行相加处理,则用户可能无法清楚地查看直通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无法在查看直通图像的情况下确定地调整下一要拍摄的图像的构图。
例如,在相加模式中,如果对明亮部分的亮度值进行相加,则总亮度值可能饱和(即,达到最大亮度值)。在这种情况下,难以确认构图或聚焦状态。
在自动曝光调整模式中,对所拍摄图像的亮度值进行平均。因此,例如,如果在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之后已拍摄的图像数量增加,则每个图像的亮度值变低并且每个直通图像的亮度值变低。因此,难以确认构图或聚焦状态。
因此,在对直通图像和已拍摄图像进行多重合成并显示所获得的合成图像以实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下的实时取景显示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数字照相机100通常将直通图像的合成比率设置为高于要进行合成的已拍摄图像的合成比率。
如上所述,当直通图像的合成比率相对增大时,与已拍摄图像相比,数字照相机100可以清楚地显示直通图像,从而提高该直通图像的可视性。此外,与要进行合成的已拍摄图像的数量无关地使直通图像的合成比率维持为恒定水平,这有助于提高直通图像的可视性。更具体地,当数字照相机100对实时取景显示进行多重合成时,数字照相机100根据以下公式(5)来设置合成比率。
Yl={Yn×(1-M)}+{yt×M}…(5)
其+中,
Y1: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要显示的多重合成图像的亮度值
yt:直通图像的亮度值
Yn:通过对此时已获取到的总共n个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生成的合成图像的亮度值、即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合成的已拍摄图像的亮度值
M: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要显示的多重合成图像中直通图像的合成比率
在上述等式(5)中,M等于0.5或者大于0.5且小于1。更具体地,将直通图像的亮度的合成比率设置为等于或高于要进行合成的已拍摄图像的亮度的合成比率。此外,将直通图像的亮度的合成比率设置为高于要进行合成的各个已拍摄图像的亮度的合成比率很有用。
此外,实时取景显示可以通过设置不需要进行多重合成的直通图像的排他显示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公式(5)中将M设置为1(即,M=1),则由于已拍摄图像的亮度Yn的合成比率(1-M)变为0,因此仅可以显示直通图像。当数字照相机100排他地显示直通图像时,各用户可以容易地确认该直通图像的当前聚焦状态。
使用公式(5)生成多重合成图像,这对于在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显示该合成图像时提高直通图像的可视性很有用。然而,该多重合成图像是合成比率与在实际进行了主摄像操作之后基于公式(1)或(3)或者公式(2)或(4)要生成并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多重合成图像的合成比率不同的图像。因此,难以确认记录介质120中实际所记录的多重合成图像的详情(例如,亮度平衡和浓度)。因而,在设置(包括曝光的)摄像条件时无法考虑使用公式(5)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
因而,如果在多重曝光拍摄模式中的实时取景显示操作期间按下了预览按钮15,则数字照相机100以允许用户预先确认进行主摄像操作时要生成的模拟多重合成图像的方式进行显示。将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显示称为“模拟实时取景显示”。
数字照相机100根据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设置来对模拟实时取景显示中要显示的多重合成图像进行合成。更具体地,如果自动曝光调整功能为“不需要”(即,当所选模式是相加模式时),数字照相机100参考以下的公式(6)。如果自动曝光调整功能为“需要”(即,当所选模式是自动曝光调整模式时),数字照相机100参考以下的公式(7)。
Ys=Yn+yt …(6)
Ys={Yn×n/(n+1)}+{yt×1/(n+1)}…(7)
其中,
Ys:模拟实时取景显示中要显示的多重合成图像的亮度值
yt:直通图像的亮度值
Yn:通过对此时所获取的总共n个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生成的图像的亮度值、即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合成的已拍摄图像的亮度值
n:此时已获取的图像数量、即在没有设置基底图像的情况下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在当前时刻已拍摄的图像数量或者在存在基底图像的情况下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在当前时刻已拍摄的图像数量+1
在公式(6)或公式(7)中,已拍摄图像的亮度Yn的合成比率等于拍摄到另一个图像并将该图像记录到记录介质时要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的亮度Yn+1的合成比率。
可以针对各颜色进行基于上述公式(1)~(7)的多重合成处理。
以下详细说明数字照相机100以上述合成比率进行多重合成处理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
以下说明用于设置与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有关的预设置项的方法。
图3A和3B示出允许用户进行与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有关的数字照相机100的设置的菜单画面的显示示例。图3A示出与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有关的主画面300。如果用户按下菜单按钮17以显示主菜单并从该主菜单中选择多重曝光摄像相关菜单,则可以将该多重曝光摄像相关菜单显示在显示装置118上。
图3A所示的菜单画面300包括多个菜单项301~304。各用户可以对辅助电子拨盘22进行操作以选择任意菜单项(即,菜单项301~304的其中一个)。
如果用户在选择了这些菜单项中的任一个的状态下按下设置按钮21,则可以显示与所选择的菜单项有关的设置候选列表。此外,如果用户对辅助电子拨盘22进行操作以从所显示的设置候选列表中选择期望设置候选并且再次按下设置按钮21,则可以将所选择的设置候选设置为所确定的设置值。
菜单项301是允许用户判断是否进行多重曝光摄像的菜单项。存在例如“需要”和“不需要”这两个设置候选,其中对菜单项301可设置这两个设置候选的其中一个。以下将菜单项301的设置内容称为“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可以将该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
如果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根据用户操作而从“不需要”改变为“需要”,则操作模式改变为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数字照相机100针对下一个及其之后要拍摄的图像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操作。然后,在经由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所拍摄的图像数量达到预定值的情况下、或者当同时满足了(如下所述的)若干条件时,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从“需要”自动返回至“不需要”。如果在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尚未完成的状态下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响应于用户操作而从“需要”改变为“不需要”,则数字照相机100立即终止该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生成多重合成图像文件,则数字照相机100基于从微计算机123供给的控制信号来生成该多重合成图像文件。
菜单项302是允许用户选择在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要进行合成的图像的数量的菜单项。可将设置候选2~9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该图像数量。
在没有选择基底图像的情况下,菜单项302中的图像数量等于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如果选择了基底图像,则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等于(菜单项302中的图像数量-1)。可以将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中。
在多重曝光摄像中已拍摄到一个或多个图像之后,如果该多重曝光摄像尚未完成(以下称为“多重曝光摄像操作进行中”的状态、即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等于1),则无法选择性地改变菜单项302。
菜单项303是允许用户判断用以执行多重曝光摄像中的自动曝光调整功能的必要性的菜单项。存在例如“需要”和“不需要”这两个设置项,其中对菜单项303可设置这两个设置候选的其中一个。
如果用户将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设置为“需要”,则当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多重合成图像时,数字照相机100进行自动曝光调整模式中的上述相加处理。如果用户将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设置为“不需要”,则当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多重合成图像时,数字照相机100进行相加模式中的上述相加处理。在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处于进行中的状态下,无法选择性地改变菜单项303。
菜单项304是允许用户选择多重曝光摄像中的基底图像的菜单项。各用户可以从记录介质120中所记录的多个图像中选择一个图像(即,设置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前已记录的图像)并将所选择的图像设置为基底图像。
仅当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被设置为“需要”时以及在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并未处于进行中的状态下,才可设置菜单项304。更具体地,在第1个图像的拍摄在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被设置为“需要”之后并未开始的情况下,可进行菜单项304中的基底图像的设置。例如,可以响应于基底图像的设置来显示图3B所示的画面。
图像306是可以从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图像中所选择的已被设置为基底图像的示例图像。当在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下已进行了一次或多次摄像操作时或者当开始实时取景显示操作时,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从记录介质120读取该基底图像并将转换得到的显影数据载入缓冲存储器122。
如果用户选择了基底图像,则数字照相机100将作为摄像条件其中之一的图像大小设置为与基底图像的图像大小相同。更具体地,数字照相机100针对下一次及其以后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要拍摄的图像,确定与基底图像的图像大小相同的图像大小。如上所述,如果用户选择了基底图像,则数字照相机100可以使用已拍摄图像作为第1个图像来进行多重曝光摄像。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由于对图像的图像大小进行调整的必要性,因此仅可选择数字照相机100之前所拍摄的图像作为基底图像。然而,如果除数字照相机100所拍摄的图像以外的关注图像具有可设置为数字照相机100的摄像条件的图像大小,则可将该关注图像设置为基底图像。
此外,在对象图像的图像大小无法被设置为数字照相机100的摄像条件的情况下,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6可以对该对象图像进行大小调整,以使得可将该对象图像设置为基底图像。数字照相机100在多重曝光摄像终止时取消选择基底图像设置。因而,使数字照相机100进入无法选择基底图像的状态。图像选择解除按钮305是允许用户解除所选择的基底图像的按钮图标。如果按下了解除按钮305,则使数字照相机100进入无法选择基底图像的状态。
图4A~4E示出当数字照相机100进行多重曝光摄像时缓冲存储器122中所存储的示例数据。可以将在各摄像操作期间缓冲存储器122中能够存储的数据分类为显影数据、高精度数据、多重显影数据、显示用多重数据和前次摄像显示用多重数据这5种图像数据。
为了获得显影数据,数字照相机100对紧接之前的摄像操作时从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图像信号进行显影处理(例如,颜色处理)。数字照相机100将该显影数据压缩成JPEG格式数据以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各原始图像的图像文件。
为了获得高精度数据,数字照相机100使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将前次摄像操作中所获得的显影数据转换成更多位的数据(即,高精度数据)以进行多重合成,并对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与前次处理中已生成的高精度数据进行相加。
提高图像数据的精度对于防止灰度在多重合成处理期间变得饱和很有用。然而,数字照相机100可以采用用以提高图像数据的精度的任意其它方法,只要该方法便于进行多重合成处理即可。
为了获得多重显影数据,数字照相机100对当前摄像操作中所获取的显影数据与当前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即,利用已拍摄图像进行多重合成而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加。数字照相机100将该多重显影数据压缩成JPEG格式数据以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多重合成图像的图像文件。
为了获得显示用多重数据,数字照相机100对多重显影数据进行图像数据显示用的缩小和压缩处理。更具体地,数字照相机100基于显示用多重数据进行多重合成中快速回放(以下称为QR)和再现处理以及多重合成中第1个图像QR和再现处理。
前次摄像显示用多重数据是前次摄像处理中数字照相机100已生成的显示用多重数据。多重图像合成和多重图像合成结果图像可以指通过对图像进行例如但不限于叠加、组合、合成或合并所生成的图像。多重图像合成和多重图像合成结果图像不涉及对诸如为了全景效果等的以平铺排列结构所布置的多个图像进行合成。多重图像合成和多重图像合成结果图像可被称为多重合成图像、多重复合图像、多重图像组合图像或多重合并图像。
图4A~4E示出多重曝光摄像中在不存在基底图像的情况下缓冲存储器122中所存储的数据的各个状态。
图4A示出第1个图像的摄像完成时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当数字照相机100在第1个图像的摄像中获得图像信号A时,数字照相机100将图像信号A的显影数据A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然而,此时,数字照相机100没有生成和存储高精度数据、多重显影数据、显示用多重数据和前次摄像显示用多重数据。因此,缓冲存储器122具有充足的容量。
当可利用充足的容量来存储高精度数据、多重显影数据、显示用多重数据和前次摄像显示用多重数据时,数字照相机100可以将缓冲存储器122的剩余容量分配至其它处理。因而,数字照相机100可以高速实现其它处理。例如,数字照相机100可以进行基于作为其它处理的面部检测处理和对比度AF处理的实时取景摄像。
图4B示出第2个图像的摄像完成时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当数字照相机100在第2个图像的摄像中获得图像信号B时,数字照相机100生成图像信号B的显影数据B并将所生成的显影数据B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此外,数字照相机100提高在完成第1个图像的摄像之后所存储的显影数据A的精度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为高精度数据A(在第1个图像的摄像完成时没有存储高精度数据,因此不进行相加)。数字照相机100通过对高精度数据A和显影数据B进行多重合成来生成多重显影数据A+B,并存储所生成的多重显影数据A+B。此外,数字照相机100通过对多重显影数据A+B进行缩小和压缩处理来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A+B。
此外,在第2个图像的摄像中,由于在第1个图像的摄像期间没有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因此数字照相机100基于记录介质120中所记录的第1个图像A的图像文件来生成前次摄像显示用多重数据。
图4C示出第3个图像的摄像完成时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当数字照相机100在第3个图像的摄像中获得图像信号C时,数字照相机100生成图像信号C的显影数据C并将所生成的显影数据C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此外,数字照相机100提高在完成第2个图像的摄像之后所存储的显影数据B的精度。然后,数字照相机100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即,高精度数据B)与完成第2个图像的摄像之后已存储的高精度数据A进行相加来生成高精度数据A+B。数字照相机100存储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A+B。此外,数字照相机100通过对高精度数据A+B与显影数据C进行多重合成来生成多重显影数据A+B+C。
然后,数字照相机100通过对多重显影数据A+B+C进行缩小和压缩处理来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A+B+C,并存储所生成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C。此外,数字照相机100将第2个图像的摄像期间已生成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存储为前次摄像显示用多重数据A+B。
图4D示出在因多重合成中QR和再现处理而丢弃第3个图像的摄像期间已获得的图像的情况下的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如果用户丢弃通过第3个图像的摄像已获得的图像,则根据与图4C所示的状态进行比较可以理解,数字照相机100将显影数据C、多重显影数据A+B+C和显示用多重数据A+B+C从缓冲存储器122删除。此外,数字照相机100将前次摄像显示用多重数据A+B(参见图4C)存储为如图4D所示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
图4E示出当再次进行第3个图像的摄像时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当数字照相机100在第3个图像的再摄像中(响应于再摄像指示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摄像中)获得图像信号D时,数字照相机100生成图像信号D的显影数据D,并将所生成的显影数据D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此外,数字照相机100保持存储第3个图像被丢弃之后已存储的高精度数据A+B。数字照相机100通过对高精度数据A+B与显影数据D进行多重合成来生成多重显影数据A+B+D,并存储所生成的多重显影数据A+B+D。数字照相机100通过对多重显影数据A+B+D进行缩小和压缩处理来生成显示用多重数据A+B+D,并存储所生成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D。此外,数字照相机100将第3个图像被丢弃之后已存储的多重显影数据A+B存储为前次摄像显示用多重数据A+B。
接着,以下说明多重曝光摄像处理中可使用的示例数据。数字照相机100使用以下参数来进行多重曝光摄像处理。
“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是使得用户能够设置“需要”或“不需要”的参数。数字照相机100将设置值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30或系统存储器132中。当该设置值为“需要”时,这表示当前模式是多重曝光摄像模式。
“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是表示多重曝光摄像当前是否处于进行中的参数。数字照相机100将标志信息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如果用户在将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设置为“需要”之后进行了至少一次摄像操作,则数字照相机100将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设置为1。标志值“1”表示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当前处于进行中。如果多重曝光摄像终止,则数字照相机100将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设置为0。在判断是将快速回放处理作为通常处理还是作为多重合成进行中处理来执行时,可以参考该标志。
“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是表示生成单个多重图像所需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以下称为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的总次数的值。数字照相机100将该值(即,总次数)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在没有设置基底图像的情况下,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等于图3A和3B所示的菜单项302中已设置的图像数量。如果存在基底图像,则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等于(图3A和3B所示的菜单项302中已设置的图像数量-1)。
“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是表示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当前已拍摄的图像数量的值。数字照相机100将该值(即,当前数量)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当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等于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时,这表示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已完成。因而,数字照相机100终止该多重曝光摄像处理。
“放大模式标志”是对用于允许用户在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放大图像的放大模式的状态进行管理的参数。数字照相机100将标志信息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中。每当用户按下放大按钮23时,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模式按顺序依次切换为“放大模式OFF”(直通图像的全画面显示)、“放大模式(5倍放大)”和“放大模式(10倍放大)”。
显示类型“Gs”是表示从多个信息显示类型中已选择出的类型的参数。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存在可选择作为显示类型的“1”~“6”这六种类型,其中Gs表示所选择的显示类型的编号(No.)。
“Fmov”是表示显示类型是否根据用户操作已从“6”(即,多重实时取景显示)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的标志。如果显示类型根据用户操作已从“6”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标志Fmov改变为1。否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标志Fmov设置为0。
“Gr”表示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数字照相机100开始多重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之前的显示类型。如果显示类型自动改变为“6”(即,多重信息显示类型),则数字照相机100将紧接之前所选择的显示类型存储为Gr。当多重曝光摄像操作终止时,数字照相机100参考Gr使显示模式返回至原始类型。
此外,当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处于进行中时,数字照相机100将表示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当前所拍摄的各原始图像在记录介质120上的存储位置的信息作为写入完成文件信息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在可利用多个记录介质来记录图像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100记录用于识别各图像的存储目的地(即,记录介质)的信息。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实时取景显示处于进行中的状态下,数字照相机100可以根据以下6种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来实现信息显示。图16示出这6种显示类型的显示示例。
显示类型“1”是数字照相机100可以将AF用的对比度测量区域框(即,AF框)叠加在直通图像上的显示类型。
显示类型“2”是如下显示类型,其中在该显示类型中,除根据显示类型“1”的显示内容外,数字照相机100还可以显示数字照相机100的一部分当前设置值(例如,快门速度、光圈值和曝光校正值)以及记录介质120中可存储的剩余可拍摄图像数量。
显示类型“3”是如下显示类型,其中在该显示类型中,除根据显示类型“2”的显示内容外,数字照相机100还可以附加地显示数字照相机100的当前设置值(例如,摄像模式、AF类型和所拍摄图像的大小)。
显示类型“4”是如下显示类型,其中在该显示类型中,除根据显示类型“3”的显示内容外,数字照相机100还可以显示直通图像的亮度直方图。
显示类型“5”是如下显示类型,其中在该显示类型中,除根据显示类型“3”的显示内容外,数字照相机100还可以显示使用水准仪可检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倾斜度信息。
显示类型“6”是数字照相机100可以显示多重曝光摄像用的画面的显示类型,其中该显示类型被称为“多重实时取景显示”。数字照相机100将AF框与可通过对基底图像(基底图像设置为“需要”的情况)、模式切换为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后已拍摄的在前图像以及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获得的合成图像进行叠加显示。
此外,数字照相机100显示表示设置了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图标以及参考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可拍摄的剩余图像数量(=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根据图16所示的示例,可拍摄的剩余图像数量为2。可以期望数字照相机100显示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和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的至少一个。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为了确保通过对已拍摄图像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可获得的合成图像的可视性,数字照相机100显示最小量的信息并且不显示任何其它附加信息。
例如,数字照相机100未显示的设置值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值、曝光校正值、记录介质120中可存储的剩余可拍摄图像数量、AF类型、所拍摄图像的大小、亮度直方图以及使用水准仪可检测的倾斜度信息。
各用户可以对信息显示按钮16进行切换以针对显示类型任意改变设置。然而,仅当数字照相机100正在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下工作时才允许选择显示类型“6”(即,多重实时取景显示)。
图17A和17B示出数字照相机100响应于信息显示按钮16的按下可选择性地设置的显示类型切换顺序模式。在数字照相机100未工作于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情况下,或者如果即使当数字照相机100正在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下工作时也无法获取应当为多重的图像,则数字照相机100根据图17A所示的切换顺序模式来改变显示类型。
根据图17A所示的模式,每当按下信息显示按钮16时,如果之前所选择的(所显示的)类型为“1”,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2”,如果为“2”,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3”,如果为“3”,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4”,如果为“4”,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5”,并且如果为“5”,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1”。在数字照相机100正在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下工作的情况下并且如果已获取到应当为多重的图像,则数字照相机100根据图17B所示的切换顺序模式来改变显示类型。
根据图17B所示的模式,每当按下信息显示按钮16时,如果之前所选择的(所显示的)类型为“1”,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2”,如果为“2”,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3”,如果为“3”,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4”,如果为“4”,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5”,如果为“5”,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6”,并且如果为“6”,则数字照相机100将显示类型改变为“1”。
图5是示出摄像模式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图5所示的处理,微计算机123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载入系统存储器132中的程序。如果启动数字照相机100并且设置了摄像模式,则微计算机123开始图5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501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包括如下控制的初始化处理,其中该控制用于重置摄像模式处理中要使用的各种参数并使各单元进入摄像待机状态。
在步骤S502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接收到实时取景显示开始指令。更具体地,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如果判断为已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步骤S502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03。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步骤S502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06。
在步骤S503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实时取景显示当前是否处于进行中。如果判断为实时取景显示并未处于进行中(步骤S503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04。微计算机123使镜驱动电路107进行镜上升操作以开始实时取景显示操作。如果判断为实时取景显示当前处于进行中(步骤S503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05。微计算机123使镜驱动电路107进行镜下降操作以终止实时取景显示操作。
在步骤S506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按下信息显示按钮16以改变显示类型。如果判断为已按下信息显示按钮16(步骤S506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07。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信息显示按钮16(步骤S506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09。
在步骤S507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实时取景显示当前是否处于进行中。如果判断为实时取景显示并未处于进行中(步骤S507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09。如果判断为实时取景显示当前处于进行中(步骤S507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08。
在步骤S508中,微计算机123根据图17A所示的上述切换模式来对显示类型进行切换。换言之,在多重实时取景显示中微计算机123没有将显示类型切换为“6”。
在步骤S509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来判断是否将多重曝光摄像设置为“需要”。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被设置为“需要”(步骤S509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10。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没有被设置为“需要”(步骤S509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13。
在步骤S510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实时取景显示当前是否处于进行中。如果判断为实时取景显示并未处于进行中(步骤S510中为“否”),则在步骤S511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以下参考图6A和6B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如果判断为实时取景显示当前处于进行中(步骤S510中为“是”),则在步骤S512中,微计算机123进行伴随着实时取景显示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以下参考图9以及图10A和10B来详细说明伴随着实时取景显示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
在步骤S513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开关SW2是否接通(ON)。如果判断为开关SW2接通(步骤S513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14。如果判断为开关SW2没有接通(步骤S513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515。在步骤S514中,微计算机123基于预先已设置的摄像条件来进行摄像操作。微计算机123对所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将步骤S514中要进行的摄像处理称为可与直通图像拍摄操作区分开的“主摄像”。
在步骤S515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发生摄像模式终止事件。
例如,摄像模式终止事件包括使微计算机123开始进行与除摄像模式以外的操作模式(例如,再现模式)相对应的操作的事件。摄像模式终止事件还包括诸如主SW 20的断开动作、卡盖28的打开动作、电池盖29的打开动作以及自动电源断开(OFF)事件等的用于断开电源的事件。
如果判断为没有发生摄像模式终止事件(步骤S515中为“否”),则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502。微计算机123重复上述处理。如果判断为已发生摄像模式终止事件(步骤S515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3终止图5所示的摄像模式处理。
图6A和6B是示出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图6A和6B所示的处理,微计算机123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载入系统存储器132中的程序。如果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被设置为“需要”,则微计算机123开始图6A和6B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600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接收到实时取景显示开始指示。更具体地,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如果判断为已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即,当已接收到实时取景显示开始指示时)(步骤S600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30。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步骤S600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01。
在步骤S630中,微计算机123进行伴随着实时取景显示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以下参考图9以及图10A和10B来详细说明伴随着实时取景显示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
在步骤S601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开关SW2是否接通。如果判断为开关SW2接通(步骤S 601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02。如果判断为开关SW2没有接通(步骤S601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07。
在步骤S602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摄像处理。以下参考图7来详细说明该多重曝光摄像处理。
在步骤S603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来判断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是否为1。更具体地,微计算机123判断在步骤S602中所进行的多重曝光摄像处理中是否已拍摄到1组多重曝光摄像的第1个图像。
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为1(步骤S603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04。微计算机123将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设置为1,并将该标志信息存储在系统存储器132中。在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不为1(步骤S603中为“否”)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604中已将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设置为1之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605。
在步骤S605中,微计算机123判断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是否等于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等于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步骤S605中为“是”),则这表示已完成了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因而,在步骤S606中,微计算机123在进行了“存储并终止处理”之后完成该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
在步骤S606中要进行的“存储并终止处理”中,微计算机123此时终止该多重曝光摄像处理,并且基于此时已获取的多个图像来生成多重合成图像并将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作为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为了生成该多重合成图像,微计算机123参考图3A和3B所示的菜单画面的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设置。如果判断为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被设置为“需要”,则微计算机123基于上述公式(4)来进行多重合成处理。
如果判断为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被设置为“不需要”,则微计算机123基于上述公式(3)来进行多重合成处理。
此外,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摄像用的初始化处理。在该初始化处理中,微计算机123丢弃缓冲存储器122中所记录的所有图像数据。微计算机123重置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和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微计算机123将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改变为“不需要”。微计算机123将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设置为0。此外,微计算机123删除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写入完成文件信息的全部内容。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7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按下再现按钮18(是否已接收到再现模式开始指示)。如果判断为已按下再现按钮18(步骤S607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08。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再现按钮18(步骤S607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4。
在步骤S608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来判断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是否为1(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是否处于进行中)。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为1(步骤S608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0。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不为1(步骤S608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09。
在步骤S609中,微计算机123进行通常再现模式处理。在该通常再现模式处理中,微计算机123对记录介质120所记录的且数字照相机100可再现的作为对象的所有图像进行(包括单个显示、多重显示、图像给送、删除和属性分配的)再现模式处理。
在步骤S610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将基底图像设置为“存在”。如果判断为将基底图像设置为“不存在”(步骤S610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1。如果判断为将基底图像设置为“存在”(步骤S610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3。
在步骤S611中,微计算机123判断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是否等于或大于2。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等于或大于2(步骤S611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3。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小于2(步骤S611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2。由于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等于1,因此如果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小于2,则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等于1。
在步骤S612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合成进行中第1个图像QR和再现处理。在该多重合成进行中第1个图像QR和再现处理中,微计算机123进行用以允许用户确认在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之后已拍摄的第1个图像的显示处理,并且不显示在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之前所拍摄的任何图像。
更具体地,在多重合成进行中第1个图像QR和再现处理中,微计算机123将在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之后已拍摄的第1个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118上。
图8A示出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期间通过多重合成进行中第1个图像QR和再现处理可显示在显示装置118上的显示示例(显示控制示例)。图8A所示的显示示例与如下情况相对应:在上述菜单项302中,将多重曝光摄像中要进行叠加的图像数量设置为3,并且在菜单项304中,没有设置基底图像(参见图3A)。
在图8A中,显示项801包括表示通过多重曝光摄像所获得的图像的图标以及表示可以再拍摄两个图像以达到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的数值“2”。显示项802是表示可以通过按下删除按钮19来显示处理选择对话框的引导显示。
图像803是通过多重合成处理所拍摄的唯一1个图像。如果用户在所显示图像上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则该用户进行下一摄像操作以实现多重曝光摄像。
为了进行任意其它处理,用户可以按下删除按钮19以显示处理选择对话框。该处理选择对话框包括“返回至紧接之前的图像”、“存储并终止”和“不存储终止”作为处理选项。
如果选择了“返回至紧接之前的图像”选项,则微计算机123删除所显示的第1个图像,并且在维持图3A和3B所示的菜单画面上已设置的与多重曝光摄像有关的当前设置的情况下再次进行多重曝光摄像处理。
如果选择了“存储并终止”选项,则微计算机123立即终止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此外,如果选择了“不存储终止”选项,则微计算机123在没有将所显示的第1个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情况下(或者在将该第1个图像从记录介质120删除之后),立即终止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当选择了“存储并终止处理”选项或者“不存储终止处理”选项时,微计算机123将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设置为0并将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设置为“不需要”。
在步骤S613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合成进行中QR和再现处理。在该多重合成进行中QR和再现处理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如下显示处理,其中该显示处理允许用户确认在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之后已获取的多个图像以及多重合成处理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微计算机123不显示除基底图像以外的在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之前所拍摄的任何图像。
图8B示出多重曝光摄像操作期间通过多重合成进行中QR和再现处理可显示在显示装置118上的显示示例(显示控制示例)。与图8A所示的示例相同,图8B所示的显示示例与如下情况相对应:在上述菜单项302中,将多重曝光摄像中要进行叠加的图像数量设置为3,并且在菜单项304中,没有设置基底图像(参见图3A)。
此外,图8B所示的示例是在完成第2个图像的摄像之后可显示的显示示例。显示项804与图8A所示的显示项801相同。显示项804表示仅剩余1(=2-1)个图像以达到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
图像805是通过对第1个图像与当前摄像操作中所获取的第2个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获得的多重合成图像。图像805与图4B所示的显示用多重数据A+B的示例显示相对应。该显示用多重数据是如下多重合成图像的缩小版,其中该多重合成图像是可通过根据模式的不同基于公式(3)或公式(4)来对基底图像(设置了基底图像的情况)与在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之后当前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多重合成而获得的。
更具体地,该显示用多重数据与如下图像相对应,其中该图像是使用多重曝光摄像终止时已获取的图像来以与存储并终止处理(即,用于生成要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多重合成图像的处理)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的合成比率相同的合成比率进行多重合成所得到的图像。
如果用户在所显示图像上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则该用户进行下一摄像操作以实现多重曝光摄像。为了进行任意其它处理,用户可以按下删除按钮19以显示处理选择对话框。该处理选择对话框包括“返回至紧接之前的图像”、“存储并终止”和“不存储终止”作为处理选项。
如果选择了“返回至紧接之前的图像”选项,则微计算机123仅删除紧接之前的操作中已拍摄的一个图像并重新开始多重曝光摄像处理。如果选择了“存储并终止”选项,则微计算机123立即终止多重曝光摄像,并且基于此时已获取的图像生成多重合成图像并将所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
如果选择了“不存储终止”选项,则微计算机123在没有将任何多重合成图像(即,通过对此时已获取的图像进行合成可获得的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的情况下立即终止多重曝光摄像。当选择了“存储并终止处理”选项或者“不存储终止处理”选项时,微计算机123将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设置为0并将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设置为“不需要”。
在步骤S614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来判断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是否为1。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为1(步骤S614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5。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不为1(步骤S614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7。
在步骤S615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发生中途结束事件。该中途结束事件是使数字照相机100强制停止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操作的事件。例如,该中途结束事件包括以下事件。
·用于响应于用户操作将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设置为“不需要”的事件
·诸如主SW 20的断开动作、卡盖28的打开动作、电池盖29的打开动作以及自动电源断开等的用于断开电源的事件
·用于防止数字照相机100由于摄像条件的设置而无法继续多重曝光摄像处理的事件
如果判断为已发生中途结束事件(步骤S615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6。如果判断为没有发生中途结束事件(步骤S615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7。
在步骤S616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存储并终止处理”。步骤S616中要进行的处理与步骤S606中所进行的上述处理相同。
在步骤S617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接受摄像模式改变操作。在步骤S617中要进行的判断中,代替检查有无用于直接改变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的任意操作,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转动了摄像模式拨盘14。如果判断为已接受摄像模式改变操作(步骤S617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8。如果判断为没有接受摄像模式改变操作(步骤S617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21。
在步骤S618中,微计算机123判断通过摄像模式改变操作将模式切换至的目标摄像模式是否是预定为可继续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的摄像模式的第一摄像模式。
尽管存在使用摄像模式拨盘14可选择的多个摄像模式,但可继续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的第一摄像模式例如包括手动模式、快门速度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程序AE模式和阀模式。
另一方面,使用摄像模式拨盘14可选择的多个摄像模式包括无法继续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的第二摄像模式。例如,该第二摄像模式包括全自动模式、闪光灯禁止模式、创意全自动模式、肖像模式、风景模式、特写模式、运动会模式、夜景肖像模式和运动图像模式。
如果判断为目标摄像模式是可继续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的摄像模式(步骤S618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19。如果判断为目标摄像模式是无法继续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的摄像模式(步骤S618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620。
在步骤S619中,微计算机123将摄像模式切换为利用对摄像模式拨盘14的操作所选择的摄像模式,并且继续该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微计算机123维持(不改变)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写入完成文件信息以及基底图像(设置了基底图像的情况)。
在步骤S620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存储并终止处理”。步骤S620中要进行的处理与步骤S606中所进行的上述处理相同。然而,如果此时已获取的图像数量不足以生成多重合成图像,则微计算机123不生成任何多重合成图像。如果“存储并终止处理”完成,则步骤S621的判断结果变为“否”。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根据使用摄像模式拨盘14的用户操作而自动终止。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显示装置118上显示表示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已自动完成(即,取消选择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消息显示。在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终止时,微计算机123根据对摄像模式拨盘14的操作来对摄像模式进行切换。
在步骤S621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来判断是否将多重曝光摄像设置为“需要”。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被设置为“需要”(步骤S621中为“是”),则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600。微计算机123重复上述处理。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被设置为“不进行”(步骤S621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3终止图6A和6B所示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然后,该处理进入上述图5所示的步骤S502。
图7是示出上述图6A所示的步骤S602中要进行的多重曝光摄像处理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图7所示的处理,微计算机123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载入系统存储器132中的程序。将图7所示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称为可与直通图像摄像操作区分开的“主摄像”。
在步骤S701中,当图像传感器112和AD转换器115处于省电模式时,微计算机123进行供电控制。此外,微计算机123进行曝光控制。如果该曝光控制完成,则在步骤S702中,微计算机123使AD转换器115从图像传感器112读取图像信号并将所读出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在步骤S703中,微计算机123指示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以基于步骤S702中所读取的图像信号生成显影数据。如参考图4A~4E所述,将所生成的显影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在步骤S704中,微计算机123使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对步骤S703中所生成的显影数据进行压缩。然后,在步骤S705中,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将压缩后的数据作为图像文件经由存储器控制器119记录在记录介质120中。这种情况下要记录的图像文件是单个原始图像而不是合成图像。
随后,在步骤S706中,微计算机123将表示步骤S705中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存储位置的信息作为附加信息记录到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写入完成文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代替表示图像文件的存储位置的信息(或者除该信息以外),可以记录用于识别图像文件的任意信息(例如,文件名)。此外,微计算机123使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增加1。
在步骤S707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将基底图像设置为“存在”。如果判断为基底图像“存在”(步骤S707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708。如果判断为将基底图像设置为“不存在”(步骤S707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711。
在步骤S708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来判断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是否等于或大于2。如果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小于2,更具体地如果判断为此时仅完成了一次摄像操作(步骤S708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709。如果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等于或大于2(步骤S708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710。
在步骤S709中,微计算机123从记录介质120读取基底图像,并获取该基底图像的显影数据。微计算机123使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提高该基底图像的显影数据的精度,并将所获得的高精度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更具体地,在步骤S709中要进行的处理中,微计算机123将基底图像视为图4A所示的第1个图像的摄像中所获取的图像信号A,并将当前在步骤S702中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视为图4B所示的第2个图像的摄像中所获取的图像信号B。
在步骤S710中,微计算机123使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提高前次摄像操作中所获得的显影数据的精度,将处理后的显影数据(即,高精度数据)与已生成的高精度数据进行相加,并将相加得到的高精度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根据上述示例,在图4C所示的第3个图像的摄像中,数字照相机100提高第2个图像的摄像中所获得的显影数据B的精度,并将处理后的显影数据B(即,高精度数据)与第2个图像的摄像中所获得的高精度数据A进行相加。因而,数字照相机100生成高精度数据A+B,并将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A+B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另一方面,在步骤S711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来判断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是否等于或大于2。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等于或大于2(步骤S711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712。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小于2,更具体地当此时仅完成了一次摄像操作时(步骤S711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718。图4A所示的缓冲存储器122的状态与如下情况相对应:在步骤S711中的判断中,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为仅1个。
在步骤S712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是否为2。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不为2,更具体地当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为3以上时(步骤S712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710。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为2(步骤S712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713。
在步骤S713中,微计算机123使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提高前次摄像操作中所获得的显影数据的精度以生成高精度数据,并将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根据上述示例,在图4B所示的第2个图像的摄像中,数字照相机100提高第1个图像的摄像中所获得的显影数据A的精度,并将处理后的显影数据A作为高精度数据A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在步骤S714中,微计算机123使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对步骤S709、步骤S710和步骤S713的任一个中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与当前在步骤S703中所生成的显影数据进行多重合成。更具体地,在步骤S714中,微计算机123参考图3A和3B所示的菜单画面的自动曝光调整功能设置,基于上述公式(3)或(4)来进行多重合成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Yn-1表示步骤S709、步骤S710和步骤S713的任一个中所生成的高精度数据的亮度。此外,yn表示当前在步骤S703中所生成的显影数据的亮度。微计算机123将经由多重合成处理所生成的图像作为多重显影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在步骤S715中,微计算机123使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6对步骤S714中所生成的多重显影数据进行缩小和压缩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作为显示用多重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22中。
在步骤S716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将快速回放(QR)设置为“需要”。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可根据用户操作预先设置紧挨在完成摄像操作之后是否进行QR。
如果判断为需要进行QR(步骤S716中为“是”),则在步骤S717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合成进行中QR和再现处理。步骤S717中要进行的该多重合成进行中QR和再现处理与图6A所示的步骤S613中所进行的上述处理相同。在判断为不需要进行QR的情况下(步骤S716中为“否”)以及当步骤S717的多重曝光摄像处理完成时,该处理进入上述图6A所示的步骤S603。
另一方面,在步骤S718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将快速回放(QR)设置为“需要”。如果判断为需要进行QR(步骤S718中为“是”),则在步骤S719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合成进行中第1个图像QR和再现处理。步骤S719中要进行的该多重合成进行中第1个图像QR和再现处理与图6A的步骤S612中所述的上述处理相同。在判断为不需要进行QR的情况下(步骤S718中为“否”)以及当步骤S719的多重曝光摄像处理完成时,该处理进入上述图6A所示的步骤S603。
图9以及图10A和10B是示出图5所示的步骤S512或者图6A所示的步骤S630所进行的实时取景中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图9以及图10A和10B所示的处理,微计算机123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载入系统存储器132中的程序。
在步骤S9001中,微计算机123使镜驱动电路107进行镜上升操作以使主镜105移动至上方位置,从而将被摄体光的光束直接引导至图像传感器112。此外,微计算机123使快门驱动电路111打开快门110。
在步骤S9002中,微计算机123获取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数据。如果缓冲存储器122中所存储的多重显影数据是可用的,则微计算机123可以获取缓冲存储器122中所存储的多重显影数据作为合成用图像数据。该多重显影数据是通过对此时在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已获得的图像(在存在基底图像的情况下包括基底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获得的数据。
如果缓冲存储器122中并没有存储任何多重显影数据,则微计算机123可以获取缓冲存储器122中所存储的显影数据作为合成用图像数据。
如果多重显影数据和显影数据均未存在于缓冲存储器122中,则在设置了基底图像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23可以从记录介质120获取该基底图像作为合成用图像数据。如果多重显影数据、显影数据和基底图像都不存在,则由于不存在可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因此微计算机123无法获取任何合成用图像数据。
在步骤S9003中,微计算机123对合成用图像数据(即,步骤S9002中已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进行多重合成处理。该预处理例如是上述用以提高图像数据的精度的处理。
此外,在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微计算机123在显示装置118或经由外部接口121在外部监视器上进行全画面(1倍)多重显示。因此,微计算机123根据所需像素数来对合成用图像数据进行大小调整。因而,可以防止由于要处理的像素数较大而导致处理负荷过大。
在步骤S9004中,当图像传感器112和AD转换器115处于省电模式时,微计算机123向这两者供电,并进行实时取景初始化设置。
在步骤S9005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LV显示开始处理(即,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下的实时取景显示开始处理)。以下参考图13来详细说明该多重LV显示开始处理。
在步骤S9006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按下放大按钮23。如果判断为已按下放大按钮23(步骤S9006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9007。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放大按钮23(步骤S9006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9008。
在步骤S9007中,微计算机123响应于针对放大按钮23的按下来改变放大模式。更具体地,如果判断为已按下放大按钮23(步骤S9006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放大模式标志,并且如果当前的显示模式是“放大模式OFF”(即,不进行放大),则将该显示模式切换为“放大模式(5倍放大)”。
如果当前的显示模式是“放大模式(5倍放大)”,则微计算机123将显示模式切换为“放大模式(10倍放大)”。如果当前的显示模式是“放大模式(10倍放大)”,则微计算机123将显示模式切换为“放大模式OFF”。
当显示模式改变为“放大模式(5倍放大)”时,微计算机123停止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的多重显示并进行对放大了5倍的直通图像的全画面显示。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该全画面显示是最大大小相当于整个显示区域的直通图像的显示。当显示模式改变为“放大模式(10倍放大)”时,微计算机123进行对放大了10倍的直通图像的全画面显示。
当显示模式改变为“放大模式OFF”时(即,当不进行放大时),微计算机123根据当前所设置的显示类型Gs重新开始等倍显示处理。微计算机123将改变后的结果(放大模式)信息作为放大模式标志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
在步骤S9008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处理。以下参考图11来详细说明该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处理。
在步骤S9009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进行了摄像条件改变操作。如果判断为进行了摄像条件改变操作(步骤S9009中为“是”),则在步骤S9010中,微计算机123进行用以根据用户操作来改变摄像条件的摄像条件设置。
根据用户操作可改变的摄像条件包括快门速度(Tv值)、光圈值(Av值)、曝光校正、ISO感光度和白平衡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用户操作可改变的摄像条件依赖于使用摄像模式拨盘14所设置的摄像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在步骤S9011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按下信息显示按钮16以改变显示类型。如果判断为已按下信息显示按钮16(步骤S9011中为“是”),则在步骤S9012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摄像模式进行中显示类型改变处理。以下参考图14来详细说明该多重曝光摄像模式进行中显示类型改变处理。
随后,在图10A的步骤S9013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开关SW2是否接通。如果判断为开关SW2接通(步骤S9013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9014。如果判断为开关SW2没有接通(步骤S9013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9607。
在步骤S9014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摄像处理。该多重曝光摄像处理与图6A所示的步骤S602中所进行的处理以及参考图7所述的处理相同。通过步骤S9014的处理来进行主摄像操作。微计算机123使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增加1。
在步骤S9015中,微计算机123将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放大模式标志初始化为OFF。因而,在进行步骤S9014的多重曝光摄像处理之前,如果在放大模式下进行实时取景显示操作,则微计算机123停止仅使用直通图像的放大显示。然后,微计算机123根据当前所设置的显示类型Gs开始等倍显示处理。
步骤S9603和步骤S9604中要进行的处理与上述图6A所示的步骤S603和步骤S604中所进行的处理相同,因此不重复对这些步骤的说明。
在步骤S9605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是否等于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等于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步骤S9605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9606。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不等于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步骤S9605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9030。
在步骤S9606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存储并终止处理。步骤S9606中要进行的存储并终止处理与上述图6A所示的步骤S606中所进行的处理相同。
当存储并终止处理完成时,该处理进入步骤S9020。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完成之后的实时取景显示开始处理。以下参考图15来详细说明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完成之后的实时取景显示开始处理。
当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完成之后的实时取景显示开始处理完成时,微计算机123终止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该处理进入上述图5所示的步骤S502。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不等于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步骤S9605中为“否”),则在步骤S9030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LV显示开始处理以重新开始主摄像操作中已中断的实时取景显示。该多重LV显示开始处理与上述步骤S9005中所进行的处理相同,并且以下参考图13来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9607~步骤S9616中要进行的处理以及步骤S9617~步骤S9620中要进行的处理分别与图6A和6B所示的步骤S607~步骤S616中所进行的处理以及步骤S617~步骤S620中所进行的处理相同,因此不重复对这些步骤的说明。
如果步骤S9616和步骤S9620中的存储并终止处理完成,则在步骤S9031和步骤S9031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完成之后的实时取景显示开始处理。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完成之后的时取景显示开始处理与步骤S9020中所进行的处理相同,并且以下参考图15来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9040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或非易失性存储器130中所存储的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并判断是否将多重曝光摄像设置为“需要”。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被设置为“需要”(步骤S9040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9041。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被设置为“不需要”(步骤S9040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3终止该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然后,该处理进入上述图5所示的步骤S502。
在步骤S9041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接收到实时取景显示终止指示。更具体地,微计算机123判断是否已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
如果判断为已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即,当已接收到实时取景显示终止指示时)(步骤S9041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9042。微计算机123使镜驱动电路107进行镜下降操作以使主镜105返回至初始(通常所处的)位置,以使得可以将光束反射至取景器。然后,该处理进入图6A所示的步骤S600。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实时取景按钮27(步骤S9041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图9所示的步骤S9006。微计算机123继续该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
图11是示出上述图9所示的步骤S9008中要进行的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处理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图11所示的处理,微计算机123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载入系统存储器132中的程序。
图12A示出合成用图像数据(即,步骤S9002中所获取的数据)的示例。图12B示出直通图像的示例。在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处理中,微计算机123显示如下合成图像,其中该合成图像是通过以根据是否进行模拟实时取景而可变的合成比率来对图12A所示的合成用图像数据与图12B所示的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所获得的。
当图12A所示的合成用图像数据与图12B所示的直通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118上时,微计算机123可以根据显示类型Gs来将各种信息附加地叠加在所显示图像上。
在步骤S1101中,微计算机123参考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放大模式标志来判断当前模式是否是放大模式。如果判断为当前模式是放大模式、即“放大模式(5倍放大)”或“放大模式(10倍放大)”(步骤S1101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118。如果判断为当前模式不是放大模式,更具体地在当前模式是“放大模式OFF”时(即,当不需要进行放大时)(步骤S1101中为“否”),该处理进入步骤S1102。
在步骤S1102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当前的显示类型Gs是否是“6”(即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如果判断为当前的显示类型Gs是“6”(步骤S1102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103。如果判断为当前的显示类型Gs不是“6”(步骤S1102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118。
在步骤S1103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当前是否按下了预览按钮15。如果判断为当前按下了预览按钮15(步骤S1103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110。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预览按钮(更具体地,当解除了预览按钮15时)(步骤S1103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104。
在步骤S1104中,微计算机123控制图像传感器112和光圈驱动电路104已进行获取直通图像所需的通常曝光操作。在用于获取直通图像的通常曝光操作中,与针对开关SW2要触发的主摄像操作所设置的光圈值无关,微计算机123使光圈驱动电路104打开光圈103(即,使光圈值最小)以使得景深变浅,从而允许用户容易地确认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中的聚焦状态。
微计算机123在调整图像传感器112的电荷累积时间和感光度(ISO感光度)的情况下进行曝光操作,以获得容易查看的明度。
在步骤S1105中,微计算机123对通过步骤S1104中所进行的曝光操作已获取的直通图像进行显影处理。
在步骤S1106中,微计算机123以多重实时取景用合成比率对步骤S1105中进行了显影的直通图像与上述图9所示的步骤S9003中预处理后的合成用图像数据进行多重合成。该多重实时取景用合成比率是由上述公式(5)所定义的合成比率。更具体地,可以使用直通图像的合成比率M(M等于或大于0.5)以及合成用图像数据的合成比率(1-M)来定义该合成比率。
因而,在对要拍摄的直通图像与已拍摄图像(合成用图像数据)进行多重合成的多重实时取景显示中,与该已拍摄图像相比,可提高该直通图像的可视性。
在步骤S1107中,微计算机123参考输出目的地(例如,显示装置118或外部监视器)来对步骤S1106中通过合成直通图像与已拍摄图像(即,合成用图像数据)所获得的多重合成图像进行大小调整。例如,当输出目的地是照相机的显示装置118时,微计算机123将多重合成图像的大小调整成水平宽度相当于720个像素且垂直宽度相当于480个像素。
当输出目的地是高清的外部监视器时,微计算机123将多重合成图像的大小调整成水平宽度相当于1620个像素且垂直宽度相当于1080个像素。此外,可以对该图像的上下部分进行裁切并将裁切后图像的大小调整成水平宽度相当于1920个像素且垂直宽度相当于1080个像素。
在步骤S1108中,微计算机123进行多重实时取景显示,以将步骤S1107中进行大小调整后的多重合成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118或外部监视器上。图12C可以示出该多重实时取景显示的显示示例,尽管所示的该示例仅是简化示例并且没有包括与图16所示的显示类型“6”(即,多重实时取景显示)相对应的任何信息显示。
在图12C中,作为上述步骤S1106中的合成处理的效果,与已拍摄图像相比,清楚地显示了直通图像。因而,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该直通图像。
在步骤S1109中,微计算机123基于步骤S1104中所获取的直通图像来计算下一帧的直通图像的获取中所需的曝光量。微计算机123在将光圈值固定为“开放”的情况下设置图像传感器112的电荷累积时间和感光度。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为当前按下了预览按钮15(步骤S1103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110。微计算机123进行主摄像操作中要实际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的模拟显示。
更具体地,在步骤S1110中,微计算机123使光圈驱动电路104驱动光圈103以实现如下光圈值(即,用户已设置的光圈值或者基于程序图自动计算出的光圈值),其中该光圈值是针对开关SW2触发的主摄像操作所设置的摄像条件其中之一。
当对光圈进行驱动以使其具有主摄像操作用的预设光圈值时,可使直通图像的景深与主摄像中要拍摄的图像的景深相等。因而,用户可以确认离焦程度。
在步骤S1111中,微计算机123进行模拟调整。更具体地,微计算机123使主摄像操作用的预设光圈值固定并调整电荷累积时间和感光度,从而获得与在基于当前摄像条件所进行的主摄像操作中要拍摄的图像的明度相同的明度,其中所述当前摄像条件是针对主摄像操作所设置的摄像条件。
首先,微计算机123在直通图像获取用的电荷累积时间的范围内将电荷累积时间设置为与被设置为摄像条件其中之一的快门速度相当的值。此外,微计算机123调整感光度以对利用电荷累积时间的设置而无法调整的量进行补偿。
例如,在数字照相机100以1/30秒的间隔更新直通图像的情况下,无法将直通图像获取用的电荷累积时间设置为长于1/30秒。因此,当(作为摄像条件其中之一的)快门速度被设置为长于1/30秒时,微计算机123将可设置的最长时间设置为直通图像获取用的电荷累积时间,并使感光度增加从而对不足量进行补偿。
在步骤S1112中,微计算机123进行模拟曝光操作。更具体地,微计算机123基于步骤S1110和S1111中已设置的光圈值、电荷累积时间和感光度来进行曝光操作以获取直通图像。
在步骤S1113中,微计算机123对利用步骤S1112中所进行的曝光操作所获取的直通图像进行显影处理。
在步骤S1114中,微计算机123以模拟实时取景用合成比率来对步骤S1113中显影后的直通图像与合成用图像数据(即,上述图9所示的步骤S9003中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多重合成。
模拟实时取景用合成比率是由上述公式(6)或(7)所定义的合成比率。用户可以通过查看模拟实时取景显示,在开始主摄像操作之前确认在基于当前摄像条件进行主摄像操作时要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
在步骤S1115中,微计算机123根据输出目的地(即,显示装置118或外部监视器)来对步骤S1114中通过合成直通图像与已拍摄图像(即合成用图像数据)所获得的多重合成图像进行大小调整。
在步骤S1116中,微计算机123进行模拟实时取景显示以将步骤S1115中调整大小后的多重合成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118或外部监视器上。图12D示出模拟实时取景的显示示例。图12D所示的图像反映了摄像条件和自动曝光调整功能的设置状态。因此,直通图像的可视性不太高。然而,可以确认主摄像操作中要生成的多重合成图像。
此外,图12D所示的显示示例包括用于向用户通知当前所设置的摄像条件的对话框1201。
图12D所示的对话框1201包括多个可视栏:从左向右依次配置的快门速度(Tv值)、光圈值(Av值)、曝光校正、可拍摄的剩余图像数量、ISO感光度和剩余电池量。在查看对话框1201以及模拟实时取景的显示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确认摄像条件的效果并且可以改变摄像条件(上述步骤S9009和步骤S9010的处理)。
在步骤S1117中,微计算机123基于步骤S1112中所获取的直通图像来计算下一帧的直通图像获取中要使用的曝光量。微计算机123在将光圈值设置为预设光圈值(即,摄像条件其中之一)的情况下,设置图像传感器112的电荷累积时间和感光度。
步骤S1118、步骤S1119和步骤S1120中要进行的处理(即,在放大模式或仅使用直通图像的实时取景模式下要进行的处理)分别与步骤S1104、步骤S1105和步骤S1107中所进行的处理相同,因此不重复对这些步骤的说明。
在步骤S1121中,微计算机123不进行多重合成处理并且仅将步骤S1120中调整大小后的直通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118或外部监视器上。然而,微计算机123根据当前所选择的显示类型Gs来叠加各种信息和图标。
步骤S1122中要进行的处理与步骤S1109中所进行的处理相同,因此不重复对该步骤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放大模式或仅使用直通图像的实时取景模式下,微计算机123在实时取景操作中不进行多重合成处理并且仅显示直通图像。为了获得相同的效果,微计算机123可以将直通图像和已拍摄的多重显影图像之间的合成比率设置为100∶0,并且进行步骤S1104~步骤S1109的处理。
当步骤S1109、步骤S1117和步骤S1122的处理完成时,该处理进入图9所示的步骤S9009。
图13是示出上述图9所示的步骤S9005和图10A所示的步骤S9030中要进行的多重LV显示开始处理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图13所示的处理,微计算机123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载入系统存储器132中的程序。
在步骤S1301中,微计算机123判断系统存储器132中所存储的当前的显示类型Gs是否为“6”(即,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处于进行中)。如果判断为当前的显示类型Gs为“6”(步骤S1301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7。如果判断为当前的显示类型Gs不为“6”(步骤S 1301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2。
在步骤S1302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基底图像设置是否存在。如果判断为基底图像设置存在(步骤S1302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4。如果判断为基底图像设置不存在(步骤S1302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3。
在步骤S1303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是否为1。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为1(步骤S1303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4。如果判断为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不为1(步骤S1303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7。
如图6A所示的步骤S603和步骤S604所述,当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等于1时,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变为1。更具体地,如果多重曝光摄像进行中标志为1时,这表示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为1以上。
在步骤S1304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标志Fmov是否为1。标志Fmov表示显示类型是否根据用户操作而从“6”(即,多重实时取景显示)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如果判断为标志Fmov为1(步骤S1304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7。如果判断为标志Fmov不为1(步骤S1304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305。当标志Fmov为1时,这表示在当前的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已进行了多重实时取景显示。
在步骤S1305中,微计算机123将当前的显示类型Gs设置为Gr,并将所设置的信息存储(记录)在系统存储器132中。
在步骤S1306中,微计算机123将显示类型Gs自动改变为“6”(即,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并且开始实时取景显示操作。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07中,微计算机123在保持当前的显示类型Gs的情况下进行实时取景显示操作。更具体地,微计算机123不改变显示类型。
如上所述,当存在基底图像或者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变为1以上、并且在当前的1组多重曝光摄像操作中尚未进行多重实时取景显示时(步骤S1304中为“否”),在步骤S1306中,微计算机123将显示类型自动改变为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当不存在基底图像并且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为0时,这表示在多重实时取景显示中不存在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任何图像。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微计算机123开始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即,显示类型“6”),则无法显示多重实时取景图像。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显示类型“6”变得无意义,并且无法查看根据改变前的显示类型已显示的信息。此外,即使显示了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即,显示类型“6”)中要显示的信息,由于所显示图像不是多重合成图像,因此用户可能困惑。
另一方面,根据图13所示的处理,即使当用户将多重曝光摄像必要性设置设置为“需要”并且微计算机123开始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时,如果不存在要叠加在直通图像上的任何图像,则微计算机123也不改变显示类型。因而,可以防止要显示的信息无意义地改变。
此外,在要叠加在直通图像上的图像最初存在为基底图像的情况下或者在不存在基底图像并且在多重曝光摄像的初始摄像操作中获得了要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23自动改变显示类型并开始多重实时取景显示操作。因而,用户无需手动选择适合多重曝光摄像的显示类型。
图14是示出图9所示的步骤S9012中要进行的多重曝光摄像模式进行中显示类型改变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图14所示的处理,微计算机123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载入系统存储器132中的程序。
在步骤S1401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改变前的显示类型Gs是否为“6”(即,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如果判断为改变前的显示类型为“6”(步骤S1401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402。如果判断为改变前的显示类型不为“6”(步骤S1401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403。
在步骤S1402中,微计算机123将标志Fmov设置为1(即,Fmov=1),并记录表示显示类型根据用户操作而从多重实时取景显示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的信息。
在步骤S1403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改变前的显示类型Gs是否为“5”(即,水准仪显示)。如果判断为改变前的显示类型Gs不为“5”(步骤S1403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404。微计算机123使改变前的显示类型Gs增加1以选择下一显示类型。如果判断为改变前的显示类型Gs为“5”(步骤S1403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405。
在步骤S1405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标志Fmov是否为1。结果“Fmov=1”表示在当前的多重曝光摄像处理中已经将显示类型Gs设置为“6”。
此外,如参考图13所述,在允许切换为显示类型Gs=6之后,进行自动控制以最初地将显示类型设置为Gs=6。因此,如果当前状态是可以将显示类型设置为Gs=6的状态,则标志Fmov恒定为1。更具体地,在步骤S1405中判断标志Fmov是否为1使得微计算机123能够判断当前操作状态是否是可以将显示类型设置为Gs=6的状态。
如果判断为标志Fmov为1(步骤S1405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406。如果判断为标志Fmov不为1(步骤S1405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407。
在步骤S1406中,微计算机123将显示类型Gs改变为“6”。因而,可以实现图17B所示的切换模式。
在步骤S1407中,微计算机123将显示类型Gs改变为“1”。
图15是示出多重曝光摄像操作完成之后的LV显示开始处理(即,在上述图10B所示的步骤S9020、步骤S9031和步骤S9032中要进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为了实现图15所示的处理,微计算机123执行从非易失性存储器130载入系统存储器132中的程序。
在步骤S1501中,微计算机123判断当前的显示类型Gs是否为“6”。如果判断为当前的显示类型Gs为“6”(步骤S1501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502。如果判断为当前的显示类型Gs不为“6”(步骤S1501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505。
在步骤S1502中,微计算机123判断标志Fmov是否为1。如果判断为标志Fmov为1(步骤S1502中为“是”),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503。如果判断为标志Fmov不为1(步骤S1502中为“否”),则该处理进入步骤S1504。
在步骤S1503中,微计算机123将显示类型Gs设置为“1”并且开始实时取景显示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用户想要取消选择当前所设置的多重实时取景显示,但用户无法判断是选择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处理(LV)中最初设置的显示类型Gr还是选择紧挨在开始当前的多重实时取景显示操作之前已选择的显示类型。因此,微计算机123选择预定的显示类型“1”。
在步骤S1504中,微计算机123将显示类型改变为所存储的类型Gr并开始实时取景显示操作。因而,为了重新选择紧挨在显示类型自动改变为多重实时取景显示之前已设置的显示类型,用户不需要进行用以使显示类型返回至原始选择的显示类型的操作。
在步骤S1505中,微计算机123维持当前所选择的显示类型并且开始实时取景显示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图15所示的处理,如果显示类型是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即,显示类型“6”),则微计算机123在终止多重曝光摄像时自动取消选择多重实时取景显示,并且设置与先前的用户操作状态相对应的适当的显示类型。
如上所述,在设置了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并且存在可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自动设置与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相对应的信息显示。因而,可以在无需进行任何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在对于用户而言有意义的时刻选择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
此外,当取消选择多重曝光摄像模式设置时,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将显示类型从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自动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因而,可以在无需进行任何用户操作的情况下,紧挨在与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相对应的信息显示变得不适当之后,设置适当的显示类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适当地考虑多重曝光摄像操作的状况来进行信息显示。
根据上述典型实施例的系统使用显影数据来进行多重合成处理。可选地,可使用RAW图像数据(即,显影前数据)来进行多重合成处理。
此外,可采用具有实现微计算机123的控制的性能的单个硬件结构。另一方面,可采用能够协作进行该设备的整体控制的多个硬件结构。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典型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可以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方式的修改。此外,上述典型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适当组合多个典型实施例。
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已基于数字照相机的例子说明了本发明。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例子并且可应用于包括摄像单元的任意摄像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适用于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配备有照相机的个人计算机、PDA、配备有照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配备有照相机的音乐播放器、配备有照相机的游戏机和配备有照相机的电子书阅读器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可以通过执行以下处理来实现。更具体地,该处理包括如下:经由网络或使用适当的存储介质向系统或设备供给可以实现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并且使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单元(MPU))读取程序代码并执行所读出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程序本身以及存储该程序的存储介质可以构成本发明。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单元,用于拍摄直通图像;
显示类型设置单元,用于将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所述摄像单元所拍摄的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用的显示类型;
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模式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并且能够获取到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时,进行控制,从而将显示类型改变为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其中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用于显示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达到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所需的剩余图像数量、以及表示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图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模式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并且不存在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则所述控制单元保持所述显示类型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显示类型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式设置单元设置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前所记录的图像被预先设置为要与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下要拍摄的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基底图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在所述模式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将显示类型改变为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没有设置所述基底图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在所述模式设置单元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后,响应于对第1个图像的摄像来将显示类型改变为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是对快门速度、光圈值、曝光校正值、记录介质中能够记录的剩余图像数量、自动调焦类型、所拍摄图像的大小、亮度直方图、以及使用水准仪能够检测的倾斜度信息不进行显示的显示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将显示类型从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将显示类型改变为在显示类型改变为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之前所述显示类型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显示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紧挨在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前的显示类型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并且在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前显示类型曾改变为与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不同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当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显示类型改变为预定的显示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紧挨在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前的显示类型不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即使当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也保持显示类型不变。
10.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单元,用于拍摄直通图像;
显示类型设置单元,用于将包括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所述摄像单元所拍摄的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用的显示类型;
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当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进行控制,从而在显示类型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将显示类型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并且在显示类型不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保持显示类型不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从而将显示类型改变为在显示类型改变为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之前所述显示类型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显示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紧挨在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前的显示类型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并且在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之前显示类型曾改变为与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不同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当取消选择所述模式设置单元所设置的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将显示类型改变为预定的显示类型。
13.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所述摄像单元所拍摄的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用的显示类型;
设置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
当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并且能够获取到要与直通图像进行多重合成的图像时,进行控制,从而将显示类型改变为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其中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用于显示如下信息至少之一: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多重曝光摄像的完成图像数量、达到多重曝光摄像的预定图像数量所需的剩余图像数量、以及表示设置了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的图标。
14.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包括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多个显示类型中的任一个设置为要与所述摄像单元所拍摄的直通图像一起进行显示的信息显示所用的显示类型;
设置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以及
当取消选择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时,进行控制,从而在显示类型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将显示类型改变为其它显示类型,并且在显示类型不是所述多重曝光摄像模式专用的显示类型的情况下保持显示类型不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01318A JP5762115B2 (ja) | 2011-04-28 | 2011-04-28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1-101318 | 2011-04-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61690A true CN102761690A (zh) | 2012-10-31 |
CN102761690B CN102761690B (zh) | 2015-07-01 |
Family
ID=4705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3503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1690B (zh) | 2011-04-28 | 2012-05-02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86750B2 (zh) |
JP (1) | JP5762115B2 (zh) |
CN (1) | CN102761690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36947A (zh) * | 2015-05-06 | 2015-08-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 |
CN105657247A (zh) * | 2015-11-20 | 2016-06-08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二次曝光拍照方法和装置 |
CN105765967A (zh) * | 2013-09-30 | 2016-07-13 | 谷歌公司 | 使用第二相机来调节第一相机的设置 |
WO2020034737A1 (zh) * | 2018-08-13 | 2020-02-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成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107267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10725B1 (ko) * | 2010-06-16 | 2012-02-27 | 엠텍비젼 주식회사 | 썸네일 이미지를 이용한 후보 이미지 제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이미지 신호 처리 장치와 촬상 장치 |
US9148582B2 (en) * | 2012-06-29 | 2015-09-29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ect shot imaging from multiple images |
JP5940394B2 (ja) * | 2012-07-02 | 2016-06-29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US9525825B1 (en) * | 2012-09-25 | 2016-12-2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elayed image data processing |
JP5761272B2 (ja) | 2013-08-06 | 2015-08-12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7087568A1 (en) | 2015-11-17 | 2017-05-26 | Eman Bayani | A digital image capturing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US9912860B2 (en) | 2016-06-12 | 2018-03-06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 for camera effects |
KR20180074368A (ko) | 2016-12-23 | 2018-07-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
KR102386398B1 (ko) * | 2017-03-17 | 2022-04-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촬영 모드에 따라 이미지에 대한 표시자를 다르게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DK180859B1 (en) | 2017-06-04 | 2022-05-23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 CAMERA EFFECTS |
US11112964B2 (en) | 2018-02-09 | 2021-09-07 | Apple Inc. | Media capture lock affordance f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US11722764B2 (en) | 2018-05-07 | 2023-08-08 | Apple Inc. | Creative camera |
DK201870623A1 (en) | 2018-09-11 | 2020-04-15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SIMULATED DEPTH EFFECTS |
US10674072B1 (en) | 2019-05-06 | 2020-06-02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
US11770601B2 (en) | 2019-05-06 | 2023-09-26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
US11128792B2 (en) | 2018-09-28 | 2021-09-21 | Apple Inc. | Capturing and displaying images with multiple focal planes |
US11321857B2 (en) | 2018-09-28 | 2022-05-03 | Apple Inc. | Displaying and editing images with depth information |
US11706521B2 (en) | 2019-05-06 | 2023-07-18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visual media |
US11039074B1 (en) | 2020-06-01 | 2021-06-15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
WO2022034938A1 (ko) * | 2020-08-11 | 2022-02-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미지 촬영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US11212449B1 (en) * | 2020-09-25 | 2021-12-28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media capture and management |
US11778339B2 (en) | 2021-04-30 | 2023-10-03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
US11539876B2 (en) | 2021-04-30 | 2022-12-27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altering visual media |
US12112024B2 (en) | 2021-06-01 | 2024-10-08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media style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60446A (zh) * | 2005-11-04 | 2007-05-09 | 索尼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以及程序 |
CN101053248A (zh) * | 2004-11-05 | 2007-10-10 | 道格拉斯·J·凯利 | 具有数字图像合成系统及相关方法的数码照相机 |
US20090021594A1 (en) * | 2004-10-26 | 2009-01-22 | Nikon Corporation | Digital Camera and Image Combination Device |
CN101816171A (zh) * | 2007-10-03 | 2010-08-25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增强图像动态范围的多重曝光模式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25266A (ja) | 2001-10-18 | 2003-04-25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カメラ |
JP2006138901A (ja) * | 2004-11-10 | 2006-06-01 | Nikon Corp | カメラ |
JP5058607B2 (ja) | 2006-02-08 | 2012-10-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687560B2 (ja) * | 2006-05-16 | 2011-05-25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電子カメラ |
JP2010245613A (ja) * | 2009-04-01 | 2010-10-28 | Olympus Imaging Corp | カメラ、表示画像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画像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
JP5463973B2 (ja) * | 2010-03-10 | 2014-04-09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
-
2011
- 2011-04-28 JP JP2011101318A patent/JP576211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4-24 US US13/454,848 patent/US878675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5-02 CN CN201210135039.5A patent/CN10276169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021594A1 (en) * | 2004-10-26 | 2009-01-22 | Nikon Corporation | Digital Camera and Image Combination Device |
CN101053248A (zh) * | 2004-11-05 | 2007-10-10 | 道格拉斯·J·凯利 | 具有数字图像合成系统及相关方法的数码照相机 |
CN1960446A (zh) * | 2005-11-04 | 2007-05-09 | 索尼株式会社 |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以及程序 |
CN101816171A (zh) * | 2007-10-03 | 2010-08-25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增强图像动态范围的多重曝光模式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65967A (zh) * | 2013-09-30 | 2016-07-13 | 谷歌公司 | 使用第二相机来调节第一相机的设置 |
CN105765967B (zh) * | 2013-09-30 | 2019-06-04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使用第二相机来调节第一相机的设置的方法、系统和介质 |
CN104836947A (zh) * | 2015-05-06 | 2015-08-1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 |
CN104836947B (zh) * | 2015-05-06 | 2017-11-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 |
CN105657247A (zh) * | 2015-11-20 | 2016-06-08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二次曝光拍照方法和装置 |
WO2017084342A1 (zh) * | 2015-11-20 | 2017-05-26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的二次曝光拍照方法和装置 |
WO2020034737A1 (zh) * | 2018-08-13 | 2020-02-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成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1228720B2 (en) | 2018-08-13 | 2022-01-1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imaging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CN111107267A (zh) * | 2019-12-30 | 2020-05-05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61690B (zh) | 2015-07-01 |
US8786750B2 (en) | 2014-07-22 |
JP5762115B2 (ja) | 2015-08-12 |
JP2012235232A (ja) | 2012-11-29 |
US20120274830A1 (en) | 201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61690B (zh)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JP5921080B2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7656451B2 (en) | Camera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 |
JP4644883B2 (ja) | 撮像装置 | |
US9154706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JP2009058834A (ja) | 撮像装置 | |
CN110012213B (zh) | 摄像控制设备、摄像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 |
JP5725965B2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07096455A (ja) | 撮影装置 | |
JP2012235228A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7458724B2 (ja) |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7800956B (zh) | 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JP6736410B2 (ja) |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
JP4902365B2 (ja) | 画像合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184077B2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5157528B2 (ja) | 撮影装置 | |
JP6095727B2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9762798B2 (en)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shoots moving image for predetermined time period at the time of shooting still imag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JP6632441B2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6452336B2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24082891A (ja) |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 |
JP2014206592A (ja)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20102795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19016984A (ja) | 撮像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