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3405A - 操作量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操作量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3405A
CN102753405A CN2010800594194A CN201080059419A CN102753405A CN 102753405 A CN102753405 A CN 102753405A CN 2010800594194 A CN2010800594194 A CN 2010800594194A CN 201080059419 A CN201080059419 A CN 201080059419A CN 102753405 A CN102753405 A CN 102753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ection
component part
connecting bridge
operational ton
axia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94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3405B (zh
Inventor
矶野宏
藤原昇
大塚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ebea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nebea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ebea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inebe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3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3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1/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 B60T11/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out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or where such assistance or drive is irrelevant transmitting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 B60T11/16Master control, e.g. master cylinders
    • B60T11/18Connection thereof to initia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4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travel or force sens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04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elastic deformation of gauges, e.g. of spr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0028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force applying means
    • G01L5/0038Force sensors associated with force applying means applying a pushing for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22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force applied to control members, e.g. control members of vehicles, triggers
    • G01L5/225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he force applied to control members, e.g. control members of vehicles, triggers to foot actuated controls, e.g. brake peda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30Controlling members actuated by foot
    • G05G1/46Means, e.g. links, for connecting the pedal to the controlled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操作量检测设备,其包括:传递构件,其在轴部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通过连接部分传递与操作量相对应的载荷,该连接部分将由操作对象构件支撑的第一支撑部分与由轴部支撑第二支撑部分连接;以及检测装置,其基于连接部分的变形量来检测操作量。多个连接部分在第一支撑部分与第二支撑部分之间平行地布置,并且由于载荷的传递而变形,使得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相对移位。各个连接部分在于轴部的纵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相对。

Description

操作量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量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能够获得一种基于传递构件的变形量来检测操作量操作量检测设备,该传递构件在诸如踏板的操作构件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传递与操作量相对应的载荷。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0-103325(JP-A-2000-103325)公开了一种操作量检测设备,其具有传递制动操作力的基础构件、接收操作力的加压器侧操作杆以及连接到基础构件和加压器侧操作杆的杆状构件。在该操作量检测设备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在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通过在杆状构件中产生的弯曲引起的应变由应变计测量,并且所测量的值被检测为对应于操作力。
这里,从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的观点,期望传递构件的变形量相对于施加在传递构件上的载荷较大。然而,当在保持传递构件的强度的同时尝试增加传递构件的变形量时,存在使得传递构件变得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操作量检测设备,其能够确保传递与操作量相对应的载荷的传递构件的强度并且抑制传递构件变得过大。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操作量检测设备,其检测在具有轴部的操作构件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从轴部传递到操作对象构件的操作量,轴部能够被旋转地支撑并且在旋转的径向延伸,并且轴部的旋转运动在被转换为直线运动之后被输入到操作对象构件,操作量检测设备包括:传递构件,其包括第一支撑部分、第二支撑部分和多个连接部分,第一支撑部分由操作对象构件支撑,第二支撑部分被布置在沿着轴部的纵向与第一支撑部分不同的位置并且由轴部支撑,多个连接部分将第一支撑部分与第二支撑部分连接,被布置为在第一支撑部分与第二支撑部分之间平行,由于载荷的传递而变形,从而使得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相对移位,并且在与轴部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彼此相对,其中,传递构件在轴部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通过连接部分传递与操作量相对应的载荷;以及检测装置,其基于由载荷的传递所引起的连接部分的变形量来检测操作量。
在以上构造中,多个连接部分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上,并且布置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的一侧上的连接部分和布置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的另一侧上的连接部分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使得每传递单位载荷的变形量彼此相同的形状。
在以上构造中,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可以由在旋转的轴向彼此相对以夹置轴部的一对板构件形成,一对板构件可以形成为具有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的一个端部处相互连接的U形截面,并且连接部分可以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分别连接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一种操作量检测设备,其检测在具有轴部的操作构件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从轴部传递到操作对象构件的操作量,轴部能够被旋转地支撑并且在旋转的径向延伸,并且轴部的旋转运动在被转换为直线运动之后被输入到操作对象构件,操作量检测设备包括:传递构件,其包括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和连接部分,第一支撑部分由操作对象构件支撑,第二支撑部分由轴部支撑,连接部分将第一支撑部分与第二支撑部分连接,在第一支撑部分与第二支撑部分之间的载荷传递路径上串联连接,具有多个弯曲的和相连接的构成部分,并且由于载荷的传递而变形,从而使得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相对移位,其中,传递构件在轴部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通过连接部分传递与操作量相对应的载荷;以及检测装置,其基于由载荷的传递所引起的连接部分的变形量来检测操作量。
在以上构造中,连接部分可以在直线运动的方向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构成部分。
在以上构造中,连接部分可以形成为在轴部的纵向沿着远离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的方向突出的U形,并且连接到第一支撑部分的构成部分和连接到第二支撑部分的构成部分可以在直线运动的方向相互相对。
在以上构造中,连接部分卡伊在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置于连接部分之间的状态下分别设置在轴部的纵向的两侧上,对于每个连接部分中连接到第一支撑部分的构成部分,多个检测装置卡伊沿着轴部的纵向设置,并且设置有检测装置的构成部分在与第一支撑部分相反的那一侧上的端部可以由与构成部分不同的构件相互连接。
在以上构造中,一对构成部分可以由两个端部构成部分相互连接,端部构成部分在轴部的纵向延伸并且是在两个端部处在直线运动的方向延伸的构成部分,第一支撑部分可以连接到一对构成部分中的一者在轴部的纵向的中央部分,并且第二支撑部分可以连接到一对构成部分中的另一者在轴部的纵向的中央部分。
在以上构造中,连接部分可以具有折返部分,其从一个部分在与直线运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向另一个部分折返。
在以上构造中,连接部分可以具有检测部分构成部分以及折返部分构成部分,检测部分构成部分连接到第一支撑部分,在轴部的纵向延伸并且作为设置有检测装置的构成部分,折返部分构成部分在直线运动的方向连接检测部分构成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并且作为设置有折返部分的构成部分,并且折返部分可以在轴部的纵向朝向第一支撑部分弯曲。
在以上构造中,一对构成部分可以由两个端部构成部分相互连接,端部构成部分在轴部的纵向延伸并且是在两个端部处在直线运动的方向延伸的构成部分,第一支撑部分卡伊连接到一对构成部分中的一者,第二支撑部分可以连接到一对构成部分中的另一者,并且折返部分可以设置在两个端部构成部分中。
在以上构造中,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预定构成部分中,预定构成部分是在与直线运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构成部分,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可以分别由轴部和操作对象构件支撑,使得由于载荷的传递而在预定构成部分在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上施加引起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的弯曲的力矩,并且检测装置可以基于预定构成部分在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各自变形量来检测操作量。
在以上构造中,预定构成部分可以是检测部分构成部分,检测部分构成部分连接到第一支撑部分,在轴部的纵向延伸并且作为设置有检测装置的构成部分,检测部分构成部分可以在与连接了第一支撑部分的那一侧相反侧上的端部通过与检测部分构成部分不同的构成部分连接到第二支撑部分,并且第二支撑部分可以被布置为相比于检测部分构成部分在与连接了第一支撑部分的那一侧相反侧上的端部更接近第一支撑部分在轴部的纵向的一侧。
在以上构造中,轴部可以具有与纵向垂直的U形截面,并且传递构件可以布置在U形内侧的空间中。
在以上构造中,当其中相对位移变为预定量的变形在连接部分中发生时,连接部分可以通过使轴部一侧和操作对象构件一侧形成接触来在不经过传递构件的状态下进一步传递载荷。
在本发明的方面中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具有将由操作对象构件支撑的第一支撑部分与由轴部支撑的第二支撑部分连接的连接部分。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被布置在沿着轴部的纵向的不同位置。多个连接部分在第一支撑部分与第二支撑部分之间平行地布置,并且由传递的载荷变形使得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相对移位。每个连接部分在与轴部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彼此相对。因此,施加在每个连接部分上的载荷在被消分散之后减小,由此使得可以减小强度并且增加连接部分的变形量。因此,表现出这样的效果,通过该效果能够实现确保传递构件的强度并且抑制传递构件的尺寸过度增加。
附图说明
将会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以下具体描述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是示出了涉及第一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了第一示例的第一支撑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第一示例的第二支撑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4A和图4B示出了涉及第二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图5A和图5B是涉及第三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涉及第四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第一支撑部分的截面图;
图7A和图7B是涉及第五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图8A和图8B是涉及第六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图9A和图9B是涉及第七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图10A和图10B是涉及第八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图11A和图11B是涉及第九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图12A和图12B是涉及第十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图13A和图13B是涉及第十一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以及
图14A和图14B是涉及第十二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在参照附图的同时提供了涉及本发明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市里的具体解释。此外,本发明不由这些示例限制。此外,以下示例中的组成部分包括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推定的或者基本相同的那些。
(第一示例)下文参照图1到图3提供了第一示例的解释。第一示例涉及检测从操作构件传递到操作对象构件的操作量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图1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涉及本发明的第一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2A-2A取得的截面图,其示出了第一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第一支撑部分的结构,并且图3是沿着图1的线3B-3B取得的截面图,其示出了第一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的第二支撑部分的结构。
设置在未示出的车辆中的制动踏板(操作构件)P的踏板臂(轴部)1被在图1中示出。设置在踏板臂1的纵向一端上的旋转轴2由固定到未示出车辆的踏板支撑件3可旋转地支撑。换言之,踏板臂1通过使用旋转轴2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中心而被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沿着旋转的径向延伸。能够由乘客踩踏的踏板4被安装在踏板臂1的纵向上的另一端。
在图1中示出输入杆5。输入杆5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以及与旋转轴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输入杆5的远端部分被连接到主缸和未示出的制动加压器,该制动加压器备用作为控制未示出的制动设备的操作的操作对象构件。输入杆5的近端部分被固定到劈材(crevice)6。劈材6和输入杆5作为单个单元沿着输入杆5的轴向移动(直线运动)。此外,在以下描述中,“轴向方向”表示输入杆5的轴向和输入杆5表现直线运动的方向,除非在其他情况下特殊指定。劈材6将踏板臂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由劈材6转换的直线运动被经由输入杆5输入到主缸和制动踏板。
踏板臂1设置有操作量检测设备1-1,其检测在踏板臂1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从踏板臂1传递到操作对象构件的操作量(诸如操作力或冲程)。操作量检测设备1-1连接踏板臂1和操作对象构件。操作量检测设备1-1具有将操作量从踏板臂1传递到操作对象构件的传递构件20以及用作为检测传递构件20的变形量的传感器的应变传感器30(30a、30b)和31(31a、31b)。传递构件20具有第一支撑部分21、第二支撑部分22和23以及连接部分24和25。第一支撑部分21由操作对象构件提供。第二支撑部分22和23被布置在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的与第一支撑部分21不同的位置并且由踏板臂1支撑。连接部分24和25连接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和23。传递构件20通过连接部分24和25在踏板臂1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传递对应于操作量的载荷。此外,操作对象构件是操作量从踏板臂1通过传递构件20传递到其上的构件并且进包括主缸和制动加压器,但是也包括之后描述的连接轴7、劈材6和输入杆5。
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部分21是形成为具有U形截面的板构件,并且沿着板厚度方向(旋转的轴向)夹置踏板臂1的一对相对的板部分21a和21b被连接到输入杆5沿着轴向上的一侧的末端。踏板臂1是板构件。第一支撑部分21的板部分21a和21b被布置在踏板臂1的沿着板厚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上。劈材6具有分叉部分6a和6b。分叉部分6a的一者夹置板部分21a并且与踏板臂1相对,同时另一个分叉部分6b夹置板部分21b并且与踏板臂1相对。板部分21a和板部分21b被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上的末端部分处相互连接。输入杆5和踏板臂1在第一支撑部分21置于其间的状态下沿着轴向彼此相对。
连接孔1a形成在踏板臂1中,连接孔21c和21d形成在板部分21a和21b中,并且连接孔6c和6d形成在分叉部分6a和6b中。具有头部分7a的连接轴7从分叉部分6a和6b的一侧沿着板厚度的方向穿过连接孔6c和6d、连接孔21c和21d以及连接孔1a,并且被阻挡连接轴7的远末端的夹子7b防止拔出。踏板臂1的连接孔1a的内径大于连接轴7的外径。因此,预定的间隙G形成在连接孔1a的内周表面与连接轴7的外周表面之间。所规定的间隙G形成在相比于连接轴7沿着轴向与输入杆5侧相反的那一侧上。连接轴7能够沿着相对于踏板臂1的轴向移动,在所规定的间隙G的范围内,并且限制相对移动超出所规定的间隙G的范围。
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部分22是以与第一支撑部分21相同的方式形成为具有U形截面的板构件。在第二支撑部分22中,一对相对布置的板部分22a和22b被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末端部分处相互连接。板部分22a和22b被布置在踏板臂1的板厚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上。支撑孔1b形成在踏板臂1中。此外,凹槽部分22c和22d分别形成在板部分22a和22b中。具有头部分8a的支撑轴8从板部分22a和22b的一侧沿着板厚方向穿过凹槽部分22c和22d以及支撑孔1b,并且通过在支撑轴8的远端部分上形成嵌缝部分8b而被防止脱离。凹槽部分22c和22d从轴向上的两侧夹置支撑轴8,并且踏板臂1的旋转运动被从凹槽部分22c和22d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22。
第二支撑部分23的构造与第二支撑部分22类似,并且支撑轴9沿着板厚方向穿过踏板臂1的支撑孔1c以及板部分23a和23b的凹槽部分23c和23d。踏板臂1的旋转运动被从凹槽部分23c和23d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23。
第二支撑部分22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分21的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的一侧上,而第二支撑部分23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分21的沿着纵向的另一侧上。此外,连接轴7和支撑轴8和9被布置在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的相同线上。
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由弹性可变形连接部分(应变产生体)24和25连接。连接部分24和25由于载荷的传递而变形,使得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沿着轴向相对移位。此外,如之后描述的,当在变形移位变为预定量的连接部分24和25中发生变形时,踏板臂1的作为轴部侧(连接孔1a的内周表面)的一侧以及操作对象构件的一侧(连接轴7)形成接触,并且在不通过传递构件20的状态下传递额外的载荷。
连接部分24和25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延伸,并且在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之间被平行布置。连接部分24连接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的在轴向上在输入杆5侧上的端部,或者换言之,连接U型的顶端部分。连接部分25连接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的在轴向上在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的端部。以此方式,连接部分24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的在轴向上的一侧上,同时连接部分25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的在轴向上的另一侧上。
连接部分24和25分别将操作量从第一支撑部分21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22。类似地,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3由弹性可变形连接部分26和27连接。连接部分26连接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3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上的端部。连接部分27连接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3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的端部。连接部分24和连接部分25被布置在沿着轴向相对并且平行,并且连接部分26和连接部分27被布置为沿着轴向相对并且平行。换言之,每个连接部分被布置为在与踏板臂1的纵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相对。
两个应变传感器(检测设备)30a和30b被安装到连接部分24。应变传感器30a和30b基于由载荷的传递所引起的连接部分24和25的变形的量来检测操作量。在连接部分24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表面上将应变传感器30a和30b布置为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的行。类似地,应变传感器31a和31b被安装在连接部分26的在轴向输入杆5侧的表面上。此外,虽然第一示例的解释使用了检测设备包括对连接部分24和26的应变进行检测的应变传感器30a、30b、31a和31b的检测设备,但是检测设备可以也检测连接部分24和26的另一个变形量。
当踏板4由驾驶员踩踏时,踏板臂1使用旋转轴2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中心来旋转。此时,输入到踏板臂1的操作量(操作力)被分别通过支撑轴8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22以及通过支撑轴9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23,并且之后通过连接部分24、25、26和27传递到第一支撑部分21。传递到第一支撑部分21的操作力被通过连接轴7传递到劈材6和输入杆5,并且之后输入到主缸和制动加压器。来自操作对象构件的反作用力(见图1中的箭头F)施加在第一支撑部分21上。由于该反作用力F,连接部分24使用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作为支点而弹性变形以朝向踏板臂1侧弯曲。类似地,连接部分26使用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3作为支点而弹性变形以朝向踏板臂1侧弯曲。在连接部分24和26由操作力和反作用力F弹性变形时,应变传感器30a、30b、31a和31b检测变形量,并且输出所检测到的变形量。应变传感器30a、30b、31a和31b被连接到设置于传递构件20中的输出电路部分32。表示应变传感器30a、30b、31a和31b的检测结果的信号通过输出电路部分32输出。
因为当连接部分24和26由操作力和反作用力F弹性变形时的变形量(应变量)与踏板臂1的操作量相关,所以应变传感器30a、30b、31a和31b能够基于连接部分24和26的变形量来检测踏板臂1的操作量。由应变传感器30a、30b、31a和31b检测的应变量可以被通过例如预设映射来转换为踏板臂1的操作量。此外,虽然使用操作量是在踩踏制动踏板P时施加的力的量的情况来解释了第一示例,但是操作量不局限于此。诸如踏板行程的物理量也可以被检测为操作量。
此外,连接轴7能够相对于踏板臂1如上所述移动等于连接孔1a和连接轴7之间的预设间隙G的量。因此,连接部分24、25、26和27能够变形使得第一支撑部分21和第二支撑部分22和23沿着轴向相对移位。当连接部分24、25、26和27变形时,第一支撑部分21相对于第二支撑部分22和23移动到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与连接部分24、25、26和27的变形量相对应的,踏板臂1侧和操作对象构件(输入杆5)侧沿着轴向彼此接近,并且预定间隙G减小。当相对移动到达预定量并且预定的间隙G被关闭时,连接轴7和踏板臂1的连接孔1a的内周表面相接触。因此,操作量在连接轴7与连接孔1a相接触的部分处被直接传递到踏板臂1侧和操作目标构件侧。因此,实现了限制施加到传递构件20上的载荷的限制机构。该限制机构由传递构件20、连接轴7和踏板臂1的连接孔1a构成。
基于系统要求设置在施加载荷限制时的操作量。限制机构被构造为使得操作检测设备1-1能够检测与在制动系统中产生的最大制动力相对应的操作力(下文中称作为最大操作力),并且在操作力已经超出最大操作力的情况下由接触连接孔1a(止挡件)的内周表面的连接轴7来限制载荷。在操作力已经超出最大操作力的情况下,载荷优选地被立即限制为使得过大的载荷不会施加在传递构件20上。因此,有利地使得连接部分24、25、26和27的变形量的增加量大于操作力的增加。
在第一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1中,连接部分25和27被分别设置为与连接部分24和26平行。施加在第二支撑部分22与第一支撑部分21之间的载荷被分散到连接部分24和连接部分25,同时施加在第二支撑部分23与第一支撑部分21之间的载荷被分散到连接部分26和连接部分27。因此,与第一支撑部分21与第二支撑部分22之间的全部载荷被连接部分24(其作为安装应变传感器30a和30b的检测部分)支撑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施加在连接部分24上的载荷。减小施加在连接部分24上的载荷使得可以减小连接部分24的强度(保证强度)。连接部分26的强度可以被类似地减小。因此,对于相同的反作用力F,可以增加连接部分24和26的变形量,而不增加连接部分24和26的梁长度,由此使得可以实现确保传递构件20的强度并且抑制传递构件20变得过大。此外,增加连接部分24和26对于每单位载荷的变形量表现出改善检测设备的检测精确度的效果,该检测设备基于由载荷的传递所引起的连接部分24和26的变形量来检测操作量。
例如,在已经提供连接部分25并且通过将载荷分散而将施加在连接部分24上的载荷减小一半的情况下,连接部分24和25的板厚可以是不分散载荷的情况中的板厚的1/√2倍。因此,可以使得连接部分24和25的变形量相比于不分散载荷的情况变为√2倍。此外,虽然连接部分24和连接部分25在第一示例中沿着轴向彼此相对,但是连接部分24和连接部分25也可以沿着与踏板臂1的纵向垂直的方向(例如,踏板臂1的板厚的方向)彼此相对。由于以此方式使得连接部分24和连接部分25彼此相对,可以分散施加到连接部分24和25的载荷。因此,可以增加连接部分24和25相对于单位载荷的变形量。
此外,在第一示例中,连接部分24和连接部分25形成为每传递单位载荷的变形量相等的形状。连接部分24的截面面积和连接部分25的截面面积彼此相等。布置在沿着踏板臂1的板厚方向上的一侧上的连接部分25a的截面面积与布置在另一侧上的连接部分25b的截面面积的总和等于连接部分24的截面面积,并且连接部分24沿着纵向的长度与连接部分25沿着纵向的长度相等。因此,连接部分24的变形的方向和/或量变得稳定,由此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类似地,使得连接部分26的截面面积和/或长度与连接部分27的截面面积和/或长度相等。此外,如果每传递单位载荷的变形量能够相等,连接部分24和连接部分25的截面面积和长度不需要相等。
(第二示例)下文参照图4A和图4B提供了第二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二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4A和图4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二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2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在第二示例的传递构件40中,其上安装应变传感器50(50a、50b)的连接部分45(45a、45b)以及设置为与连接部分45平行的连接部分44(44a、44b)是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并且布置为具有平行连杆的形式。因此,连接部分45的变形的方向和量被稳定并且改善了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
如图4A和图4B所示,传递构件40具有第一支撑部分41、第二支撑部分22和23。第二支撑部分22和23的布置和其他方面可以被制造为与第一示例的第二支撑部分22和23相同。第一支撑部分41与第一示例的具有U形截面的第一支撑部分21不同,并且由夹置踏板臂1的一对相对板部分41a和41b形成。连接孔41c和41d形成在板部分41a和41b中。连接轴7沿着板厚度的方向穿过连接孔6c和6d、连接孔41c和41d以及连接孔1a。预定的间隙G形成在连接轴7与连接孔1a的内周表面之间。
与第一示例类似,第二支撑部分22在轴向上由踏板臂1通过支撑轴8支撑,并且第二支撑部分23在轴向上由踏板臂1通过支撑轴9支撑。
第一支撑部分41的板部分41a和第二支撑部分22的板部分22a由一对平行连接部分44a和45a连接。连接部分44a和连接部分45a是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并且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延伸。类似地,第一支撑部分41的板部分41b和第二支撑部分22的板部分22b分别由作为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的连接部分44b和45b连接。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被安装到连接部分45b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被布置在连接部分45b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的表面上。
此外,因为在第二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2中用于检测操作量的操作与第一示例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由于将在轴向上彼此相对的连接部分44(44a、44b)和连接部分45(45a、45b)制造为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每传递单位载荷的相等变形量),用作检测部分的连接部分45b的变形的方向和量被稳定,由此使得可以改善操作量(变形量)的检测精度。此外,在板厚方向上相对的连接部分44a和连接部分44b是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并且连接部分45a和连接部分45b是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以此方式,由于使得在踏板臂1的板厚方向上的相应连接部分成为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所以连接部分45b的变形的方向和量被稳定,由此使得可以改善操作量(变形量)的检测精度。
此外,连接第一支撑部分41和第二支撑部分23的连接部分与连接第一支撑部分41和第二支撑部分22的连接部分44和45相同,所以连接板部分41a和板部分23a的一对连接部分46a和47a是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并且连接板部分41b和板部分23b的一对连接部分46b和47b是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此外,在板厚方向上彼此相对的连接部分46a和连接部分46b是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并且连接部分47a和连接部分47b是具有相等变形量的梁。应变传感器51(51a、51b)被安装到连接部分47b。连接部分47b是将板部分41b的和板部分23b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的端部相连接的构件。用作为检测部分的连接部分47b的变形的方向和量被稳定,由此使得可以实现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精度。
施加在第一支撑部分41和第二支撑部分22之间载荷被分散在连接部分44和连接部分45之间,并且施加在第一支撑部分41约第二支撑部分23之间的载荷被分散到连接部分46(46a、46b)和连接部分47(47a、47b)之间。因此,与第一示例类似,与连接部分45和47分别并独立地支撑载荷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连接部分45和47的变形量,而不增加连接部分45和47的梁长度,由此使得可以实现确保传递构件40的强度并且抑制传递构件40变得过大。
此外,第一支撑部分41与第一示例的具有U形截面的第一支撑部分21不同,并且是夹置踏板臂1的一对彼此相对的板部分41a和41b。因此,布置第一支撑部分41所需的轴向空间可以被减小并且踏板臂1和输入杆5可以被布置为在轴向上接近。
(第三示例)下文参照图5A和图5B提供了第三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三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5A和图5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三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3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在第三示例的传递构件60中,采用了其中第一支撑部分61和第二支撑部分62或63中的一者构成一对相互独立的板部分的构造。因此,传递构件60可以由两个独立的板构件形成,由此可以实现紧凑的尺寸,改善模制成型性并且借助于减小由传递构件60所需的空间而减小了成本。
与第二示例的第一支撑部分41类似,第一支撑部分61由夹置踏板臂1的一对相对板部分61a和61b形成。连接孔61c和61d分别形成在板部分61a和61b中,并且连接轴7沿着板厚度的方向穿过连接孔6c和6d、连接孔61c和61d以及连接孔1a。预定的间隙G形成在连接轴7与连接孔1a的内周表面之间。
第二支撑部分62和63分别由一对彼此相对的板部分62a和62b以及一对彼此相对的板部分63a和63b构成。凹槽部分62c和62d分别形成在作为彼此独立构件的板部分62a和62b中。支撑轴8沿着板厚的方向穿过凹槽部分62c和62d和支撑孔1b。第二支撑部分62由踏板臂1通过支撑轴8在轴向上支撑。凹槽部分63c和63d分别形成在作为彼此独立构件的板部分63a和63b中,并且支撑轴9沿着板厚的方向穿过凹槽部分63c和63d和支撑孔1c。第二支撑部分63由踏板臂1通过支撑轴9在轴向上支撑。连接轴7以及支撑轴8和9被布置在沿着踏板臂1的轴向的相同线上。
第一支撑部分61和第二支撑部分62分别由连接部分44和连接部分45以与第二示例中相同的方式连接。第一支撑部分61的板部分61a和第二支撑部分62的板部分62a由一对平行连接部分44a和45a连接。类似地,第一支撑部分61的板部分61b和第二支撑部分62的板部分62b分别由连接部分44b和45b连接。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被安装到连接部分45b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
第一支撑部分61与第二支撑部分63之间的连接与第二示例类似,其中,板部分61a和板部分63a分别由连接部分46a和47a连接,并且板部分61b和板部分63b分别由连接部分46b和47b连接。应变传感器51a和51b被安装到连接部分47b。
此外,因为在第三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3中用于检测操作量的操作与第一示例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由于将第一支撑部分61以及第二支撑部分62和63全部制作为板构件,传递构件60可以仅由板构件制成。例如,板部分61a、62a和63a以及连接部分44a、45a、46a和47a可以形成为单个单元,并且板部分61b、62b和63b以及连接部分44b、45b、46b和47b可以类似地形成为单个单元。因此,可以改善模制成型性并且可以减小成本。
此外,由于采用了包括用于传递构件60的一对独立构成部分的构造,所以可以减小所需空间的量。在对于夹置踏板臂1的相对板构件使用独立构件(诸如板部分62a和板部分62b)的情况中,不再需要相互连接板构件的构件(诸如将它们连接为字母U形状的构件),由此导致相应地减小了在轴向上布置传递构件60的所需的空间的量。例如,传递构件60可以被布置为在踏板臂1的宽度范围内沿着轴向。因此,由操作量检测设备1-3在轴向上所需的空间的量可以被减小,使得可以实现紧凑的尺寸。
(第四示例)下文参照图6提供了第四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四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四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4的第一支撑部分的截面图。
虽然在第三示例中传递构件60被布置在踏板臂1的板厚方向的两侧上,但是在第四示例中,传递构件70仅被布置在板厚方向上的一侧上。传递构件70可以被以与第三示例的传递构件60的构造相同的方式构造,除了省略掉板部分61a、62a和63a以及连接部分44a、45a、46a和47a。虽然采用这种构造,仍然可以通过与在之前每个示例相同的方式实现确保传递构件70的强度并且抑制传递构件70变得过大。
此外,因为传递构件70仅被布置在踏板臂1沿着板厚方向的一侧上,所以可以使得操作量检测设备1-4更加紧凑。
(第五示例)下文参照图7A和图7B提供了第五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五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7A和图7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五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5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如图7A和图7B所示,踏板臂1被形成为具有与纵向垂直的U形截面。踏板臂1具有在板厚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对板部分11和12,并且板部分11和12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上的末端部分处相互连接。传递构件80被布置在一对板部分11和12之间,即,在U形内的空间13中。传递构件80的构造可以与第四示例的传递构件70的构造相同。即,传递构件80具有作为第一支撑部分61的板部分61b、作为第二支撑部分62和63的板部分62b和63b以及连接部分44b、45b、46b和47b。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被安装在连接部分45b上,并且应变传感器51a和51b被安装在连接部分47b上。
连接孔11a和12a分别形成在踏板臂1的板部分11和12中。连接轴7沿着板厚的方向穿过连接孔6c和6d、连接孔61d以及连接孔11a和12a。支撑孔11b和12b以及支撑孔11c和12c分别在对应于第二支撑部分62和63的位置处形成在踏板臂1的板部分11和12中。支撑轴8沿着板厚方向穿过支撑孔11b和12b以及第二支撑部分62的凹槽部分62d,并且支撑轴9沿着板厚方向穿过支撑孔11c和12c以及第二支撑部分63的凹槽部分63d。第二支撑部分62在轴向上由板部分11和12通过支撑轴8支撑。第二支撑部分63在轴向上由板部分11和12通过支撑轴9支撑。以与在每个前述示例中连接孔1a的内径相同的方式,连接孔11a和12a的内径大于连接轴7的外径,并且预定的间隙G形成在连接孔11a和12a的内周表面与连接轴7的外周表面之间。
此外,因为在第五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5中用于检测操作量的操作与第一示例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根据第五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5,传递构件80被布置在踏板臂1内。因此,可以改善空间效率。
(第六示例)下文参照图8A和图8B提供了第六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六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8A和图8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六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6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在第六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6中,将第一支撑部分91与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连接的连接部分94和95被串联到第一支撑部分91与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之间的载荷传递路径中,并且具有多个弯曲并连接的构成部分。连接部分94和95设置在踏板臂1的纵向上的两侧上,同时夹置第一支撑部分91和第二支撑部分92。连接部分94和95变形,使得第一支撑部分91以及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由于载荷的传递而以与每个在先描述的连接部分相同的方式分别沿着轴向移位。当在其中相对移位变为预定量的连接部分94和95中发生变形时,踏板臂1侧和操作对象构件侧接触。因此,载荷可以被进一步传递而不通过传递构件90。
连接部分94和95在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之间从第一支撑部分91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折返。因此,可以增加其中由于操作力的传递而沿着轴向发生变形的那些构件的总长度。换言之,可以通过在多个构件之间分散变形来实现大量的变形。因此,可以在连接部分94和95之间增加在第一支撑部分91与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之间的沿着轴向的变形量。
如图8B所示,传递构件90被布置在沿着踏板臂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上。第一支撑部分91是板构件,并且连接孔91a形成在其中。连接轴7沿着板厚度的方向穿过连接孔6c和6d、连接孔91a和连接孔1a。预定的间隙G形成在连接孔1a与连接轴7之间。
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形成为字母U的形状并且分别从轴向上的两侧分别夹置支撑轴8和9。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在它们能够相对于支撑轴8和9旋转的状态下由支撑轴8和9。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在轴向上由踏板臂1通过支撑轴8和9支撑,并且踏板臂1的操作量被通过支撑轴8和9分别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支撑轴8和支撑轴9被布置为在踏板臂1的纵向上夹置连接轴7。
连接第一支撑部分91和第二支撑部分92的连接部分94是朝向第一支撑部分91开口的U形构件,并且在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上离开第一支撑部分91和第二支撑部分92的方向开口。连接部分94具有第一构成部分94a、第二构成部分94b和第三构成部分94c。第一构成部分94a和第三构成部分94c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或者换言之,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换言之,连接部分94具有第一构成部分94a和第三构成部分94c,其作为由于操作力的传递而沿着轴向发生变形的两个构件。
第一构成部分94a被布置为相比于第三构成部分94c更接近输入杆5侧。第一构成部分94a的一端连接到第二支撑部分92,并且其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构成部分94b。第三构成部分94c的一端连接到第一支撑部分91,并且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构成部分94b。第二构成部分94b沿着轴向连接第一构成部分94a和第三构成部分94c。其中,布置第一构成部分94a的区域与布置第三构成部分94c的区域被布置为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彼此重叠。第一构成部分94a和第三构成部分94c沿着轴向彼此相对。多个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被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安装到第三构成部分94c。
第一支撑部分91和第二支撑部分93由连接部分95连接,与连接部分94类似,该连接部分95具有第一构成部分95a、第二构成部分95b和第三构成部分95c。多个应变传感器51a和51b被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安装到第三构成部分95c。应变传感器50b和51b布置为相比于应变传感器50a和51a沿着纵向更接近第一支撑部分91的那一侧。
由于提供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其中发生沿着纵向的变形的构成部分,连接部分94和95的轴向上的变形量在操作量的传递期间增加。换言之,第一支撑部分91以及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在轴向上的相对移动量的增加相对于在操作量传递期间所输入的操作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由于第二构成部分94b在操作量传递期间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变形,所以可以增加第一支撑部分91与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之间沿着轴向的相对移动量。此外,因为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能够相对于支撑轴8和9旋转,所以第一构成部分94a和95a能够在操作量传递期间旋转,并且能够增加第一支撑部分91与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之间沿着轴向的相对移动量。因此,在载荷有限时可以减小施加在连接部分94和95上的载荷的大小。此外,因为连接部分94和95具有弯曲形状,所以可以相比于利用单个直线连接部分实现相同变形量的情况,减小传递构件90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的总长度。因此,可以实现确保传递构件90的强度并且抑制传递构件90变得过大。
在第六示例中,支撑轴8与第二支撑部分92之间的连接部分从第二构成部分94b与第三构成部分94c之间的连接部分94d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向第一支撑部分91侧偏移。类似地,支撑轴9与第二支撑部分93之间的连接部分从第二构成部分95b和第三构成部分95c之间的连接部分95d向第一支撑部分91侧偏移。因此,第三构成部分(预定的构成部分、检测部分构成部分)94c和95c在操作量传递期间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因为支撑轴8和9如上所述从连接部分94d和95d朝向第一支撑部分91偏移,所以使得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分别朝向输入杆5弯曲的力矩分别施加在第三构成部分94c中的连接部分94d侧以及第三构成部分95c中的连接部分95d侧。因此,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弯曲为S的形状,使得应变传感器50a和51a沿着它们被一同压缩的方向弯曲,并且应变传感器50b和51b沿着它们被分开的方向弯曲。换言之,第一支撑部分91和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分别由踏板臂1和操作对构件支撑,因此使得由于载荷的传递,在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中沿着不同方向的弯曲的力矩施加到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
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能够分别检测第三构成部分94c的压缩应变的量和伸长应变的量,并且应变传感器51a和51b能够分别检测第三构成部分95c的压缩应变的量和伸长应变的量。因此,可以通过消除归因于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的热膨胀等的检测误差来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在连接部分94中,可以使得第三构成部分94c(应变传感器50a和50b安装到其上)与第一构成部分94a和第二构成部分94b之间的变形特性不同。例如,第一构成部分94a和第二构成部分94b可以具有其中相比于第三构成部分94c变形量较大并且应变量较小的变形特性,或者相反地,第三构成部分94c可以具有其中相比于第一构成部分94a和第二构成部分94b变形量较小并且应变量较大的变形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善操作量的精确度(SN比),因为对于第一构成部分94a和第二构成部分94b固定了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分91和第二支撑部分92在轴向上的位移量,并且第三构成部分94c表现出大量的应变。这也类似地应用到连接部分95。
(第七示例)下文参照图9A和图9B提供了第七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七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9A和图9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七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7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在第七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7中,相比于第六示例的传递构件90,传递构件100被构造为使得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的端部由连接构件96连接。因此,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被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无论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与支撑轴8和9之间的连接部分(支点)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的位置如何。
如图9A和图9B所示,传递构件100具有与构成部分94a、94b、94c、95a、95b和95c不同的连接构件96。连接构件96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延伸。连接构件96将第三构成部分94c的在与连接到第一支撑部分91的那一侧相反侧上的端部(构成部分94d)与第三构成部分95c的在与连接到第一支撑部分91的那一侧相反侧上的端部(构成部分95d)连接。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的在与第一支撑部分91的那一侧相反侧上的端部由连接构件96约束。因此,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在操作量传递期间弯曲为S的形状,无论第二支撑部分92和93的支点的位置如何(无论支撑轴8和9是否从构成部分94d和95d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偏移)。因此,可以通过消除归因于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的热膨胀等的检测误差来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与第六示例类似,第一构成部分94a和95a的形状、第二构成部分94b和95b的形状(变形特性)和第三构成部分94c和95c的形状(变形特性)可以被相互独立地设置。因此,可以增加设置传递构件100的自由度并且可以改善SN比。
此外,因为在操作量检测设备1-7中用于检测操作量的操作与第六示例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第八示例)下文参照图10A和图10B提供了第八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八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10A和图10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八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8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传递构件110被布置在踏板臂1的板厚方向的一侧上。传递构件110具有第一支撑部分111、第二支撑部分112和连接部分114。第一支撑部分111和第二支撑部分112在输入杆5的中心轴线上沿轴向相对。连接孔111a形成在第一支撑部分111中。连接轴7沿着板厚方向穿过连接孔6c和6d、连接孔111a和连接孔1a。预定的间隙G形成在连接轴7与连接孔1a之间。第二支撑部分112从轴向上的两侧分别夹置穿过踏板臂1的支撑孔1b和1c的支撑轴8和支撑轴9,并且在轴向上通过支撑轴8和9由踏板臂1支撑。踏板臂1的操作量(沿着轴向的前进和后退操作)被通过支撑轴8和9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112。
第一支撑部分111和第二支撑部分112由连接部分114连接。连接部分114形成为矩形框架的形状。连接部分114具有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第一构成部分115和第三构成部分117以及沿着轴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第二构成部分116和第四构成部分118。第一构成部分115和第三构成部分117是一对在轴向上彼此相对的构成部分。第一构成部分115被布置为相比于第三构成部分117在轴向上更接近输入杆5侧。第二构成部分116和第四构成部分118是在第一构成部分115和第三构成部分117的末端处将这二者分别连接的末端构成部分。第二构成部分116将第一构成部分115的一个末端与第三构成部分117的一个末端连接,而第四构成部分118将第一构成部分115的另一个末端与第三构成部分117的另一个末端连接。第一支撑部分111连接到第一构成部分115的第三构成部分117侧,并且第二支撑部分112连接到第三构成部分117的第一构成部分115侧。此外,第一支撑部分111连接到第一构成部分115的在踏板臂1的纵向上的中心部分,并且第二支撑部分112连接到第第三构成部分117的在踏板臂1的纵向上的中心部分。
应变传感器50a、50b、51a和51b被安装到第三构成部分117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被布置为相比于与第二支撑部分112的连接部分更接近一侧,并且应变传感器51a和51b被布置为相比于与第二支撑部分112的连接部分更接近另一侧。应变传感器50b和51b分别布置为相比于应变传感器50a和51a更接近第二支撑部分112侧。
连接部分114产生应力,其作为其中相互不同的第一构成部分115、第二构成部分116、第三构成部分117和第四构成部分118布置在不同段的弹性件。因此,与第六示例和第七示例类似,可以使得第一支撑部分111与第二支撑部分112之间沿着轴向的相对移位较大。此外,因为第二构成部分116侧和第四构成部分118侧被平行布置,并且通过在第一支撑部分111与第二支撑部分112之间分散载荷而得到支撑,所以可以减小连接部分114的保证强度。
连接部分114形成为闭合框架的形状。第三构成部分117的两个端部都通过经由第二构成部分116和第四构成部分118连接到第一构成部分115而受到约束。因此,当操作量被从踏板臂1通过支撑轴8和9输入到第二支撑部分112时,第三构成部分117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并且夹置第二支撑部分112。在第三构成部分117中,安装应变传感器50a和50b的部分(见附图标记117a)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使得应变传感器50a沿着伸长的方向弯曲,同时应变传感器50b沿着压缩的方向弯曲。此外,在第三构成部分117中,安装应变传感器51a和51b的部分(见附图标记117b)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使得应变传感器51a沿着伸长的方向弯曲,同时应变传感器51b沿着压缩的方向弯曲。因此,可以通过消除归因于第三构成部分117的热膨胀等的检测误差来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因为连接部分114形成为框架的形状,确保了除了在由于操作量的传递而施加载荷的方向之外的方向上的刚性。例如,由于确保了连接部分114相对于除了轴向变形之外的扭矩的刚性,改善了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
(第九示例)下文参照图11A和图11B提供了第九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九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11A和图11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九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9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第九示例的传递构件120具有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以及第二构成部分126和127。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连接到第一支撑部分121,应变传感器50a、50b、51a和51b连接到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第二构成部分126和127连接到具有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的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第一构成部分124和第二构成部分126包括连接部分128,并且第一构成部分125和第二构成部分127包括连接部分129。
第一支撑部分121与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在踏板臂1的纵向上相对。连接孔121a形成在第一支撑部分121中。连接轴7沿着板厚方向穿过连接孔6c和6d、连接孔121a和连接孔1a。预定间隙G形成在连接轴7与连接孔1a之间。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接触穿过踏板臂1的支撑孔1b和1c的支撑轴8和支撑轴9。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分别在轴向上与支撑轴8和9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相对,并且在允许相对旋转的状态下接触支撑轴8和9。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在轴向上由踏板臂1通过支撑轴8和9支撑。踏板臂1的操作量(沿着轴向的前进和后退操作)被分别通过支撑轴8和9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
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检测部分构成部分)被布置在轴向上相比于第一支撑部分121以及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更接近与输入杆5侧相反的那一侧上,并且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延伸。第一构成部分124沿着纵向从第一支撑部分121延伸到一侧,并且其远端在轴向上与第二支撑部分122相对。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被安装到第一构成部分124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第一构成部分125沿着纵向从第一支撑部分121延伸到一侧,并且其远端在轴向上与第二支撑部分123相对。应变传感器51a和51b被安装到第一构成部分125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第二构成部分126和127分别连接到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在与第一支撑部分121侧相反侧上的端部。第二构成部分126在轴向上连接第一构成部分124和第二支撑部分122,而第二构成部分127在轴向上连接第一构成部分125和第二支撑部分123。第二构成部分126和127形成为字母U的形状,其一端连接到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并且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
第二构成部分126(127)是折返部分构成部分,其具有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从一个部分向另一个部分折返的折返部分。第二构成部分126(127)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具有一对构件126a和126b(127a和127b),其中由于在操作量传递期间施加的载荷而发生沿着轴向的变形。构件126a和构件126b与构件127a和127b串联并且由于被弯曲和连接而形成U型折返部分。第二构成部分126和127的折返部分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朝向第一支撑部分121侧弯曲。
当通过支撑轴8和9从踏板臂1向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输入操作量时,第二构成部分126的一对构件126a和126b和第一构成部分124变形,使得它们的各个末端部分沿着输入杆5的轴向相对移位。类似地,第一构成部分125和第二构成部分127的一对构件127a和127b也变形,使得它们的各个末端部分沿着输入杆5的轴向相对移位。以此方式,通过具有在操作量传递期间发生沿着轴向的变形的多个构件,可以使得在第一支撑部分121与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之间沿轴向的变形量较大。
具体地,由于对于第二构成部分126和127采用了折返结构,其中布置了相对的构件126a和126b的区域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重叠,并且其中布置了相对的构件127a和127b的区域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重叠。因此,可以抑制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踏板臂1的纵向)的尺寸增加,同时使得可以在轴向上延长其中发生变形的那些构件的总长度。
此外,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能够在被支撑轴8和9沿轴向支撑的同时相对于支撑轴8和9旋转。换言之,连接到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的构件126a和127a能够在由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制成的同时旋转。因此,可以对应于操作量增加第一支撑部分121与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之间沿着轴向的相对移位的量。
因此,可以对于预定操作量增加第一支撑部分121与第二支撑部分122和123之间沿着轴向的相对移位,同时确保传递构件120的强度。因此,可以实现确保传递构件120的强度以及抑制传递构件120变得过大。
此外,与第六和其他示例类似,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的形状(变形特性)和第二构成部分126和127的形状(变形特性)可以被相互独立地设置。例如,可以通过设置有折返部分的第二构成部分126和127确保沿着轴向的相对大量的变形,同时增加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的应变的量(以通过在高应变区域中检测应变来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灵敏度)。以此方式,可以增加设置传递构件120的自由度,由此改善SN比。
(第十示例)下文参照图12A和图12B提供了第十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十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12A和图12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十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10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第十示例与第九示例的区别在于第二构成部分132和133以及支撑轴8和9被布置为使得第一构成部分134和135(预定构成部分、检测部分构成部分)被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在传递构件130中,第一支撑部分131以及第一构成部分134和135分别具有与第九示例的第一支撑部分121以及第一构成部分124和125类似的构造。应变传感器50a和50b被安装到第一构成部分134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而应变传感器51a和51b被安装到第一构成部分135的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的相反侧上。应变传感器50b和51b分别布置为相比于应变传感器50a和51a更接近第一支撑部分131。支撑轴8和9被布置在连接轴7的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上,并且被布置为相比于连接轴7沿着轴向更接近输入杆5侧。与此对应的,第二构成部分132和133被布置在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从而夹置第一支撑部分131的一侧和另一侧上。连接轴7沿着板厚方向穿过连接孔6c和6d、连接孔1a和形成在第一支撑部分131中的连接孔131a。预定间隙G形成在连接轴7与连接孔1a之间。
第二支撑部分132和133接触穿过踏板臂1的支撑孔1b和1c的支撑轴8和支撑轴9。第二支撑部分132和133分别在轴向上与支撑轴8和9在轴向上的输入杆5侧相对,并且在允许相对旋转的状态下接触支撑轴8和9。第二支撑部分132和133在轴向上由踏板臂1通过支撑轴8和9支撑。踏板臂1的操作量(沿着轴向的前进和后退操作)被分别通过支撑轴8和9传递到第二支撑部分132和133。
第二构成部分132和133以及第一构成部分134和135(连接部分)分别由第二构成部分136和137(连接部分)连接。第二构成部分132与支撑轴8之间的连接部分从第二构成部分136与第一构成部分134之间的连接部分138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朝向第一支撑部分131侧偏移。类似地,第二构成部分133与支撑轴9之间的连接部分从第二构成部分137与第一构成部分135之间的连接部分139沿着踏板臂1的纵向朝向第一支撑部分131侧偏移。因此,当操作量被从踏板臂1传递到操作对象构件时,传递构件130中的第一构成部分134和135分别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第一构成部分134和135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使得应变传感器50a和51a沿着将它们压缩到一起的方向弯曲,而应变传感器50b和51b被沿着将它们分开的方向弯曲。因此,可以通过消除归因于第一构成部分134和135的热膨胀等的检测误差来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与第九示例的第二构成部分126(127)类似,第二构成部分136(137)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二构成部分136(137)具有构件136a、136b和136c(137a、137b和137c),其中由于在操作量传递期间施加的载荷而发生沿着轴向的变形,并且这些多个构件被串联连接(多段)为折返形状。因此,可以增加在操作量传递期间第一支撑部分131与第二构成部分132和133之间沿着轴向的相对位移的量。此外,分别布置构件136a、136b和136c的至少一个区域与其中它们被布置的另一个区域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重叠。优选地,分别布置构件136a、136b和136c的任何区域也分别与其中布置它们的两个其他区域重叠。这类似地适用于在第二构成部分137中布置构件137a、137b和137c的区域。根据第十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10,可以实现确保传递构件130的强度以及抑制传递构件130变得过大。
(第十一示例)下文参照图13A和图13B提供了第十一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十一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13A和图13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十一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11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在第十一示例的传递构件140中,连接部分144被形成为框架形状并且连接部分144具有折返形状。因此,确保了刚性并且可以增加由操作量的传递导致的沿着轴向的变形量。
传递构件140的第一支撑部分141、第二支撑部分142、第一构成部分145和第三构成部分147可以分别以与第八示例(图10A)的第一支撑部分111、第二支撑部分112、第一构成部分115和第三构成部分117相同的方式构造。
第二构成部分146(两个端部构成部分)沿着轴向延伸,并且连接第一构成部分145的一端和第三构成部分147的一端。第四构成部分148(两个端部构成部分)沿着轴向延伸,并且连接第一构成部分145的另一端和第三构成部分147的另一端。以此方式,连接部分144被构造为框架形状。应变传感器50a、50b、51a和51b被以与第八示例的第三构成部分117中的布置相同的方式布置并且被安装到第三构成部分147。与第八示例类似,当操作量被通过支撑轴8和9从踏板臂1输入到第二支撑部分142时,第三构成部分147的沿着纵向比第二支撑部分142更远的一侧(147a)和另一侧(147b)分别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因此,可以通过消除归因于第三构成部分147的热膨胀等的检测误差来改善操作量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折返部分149和150分别形成在第二构成部分146和第四构成部分148中。由于提供了折返部分149和150,构件形成为其中由于操作量的传递而引起沿着轴向的变形并且部分(分别由附图标记149a、149b、150a和150b表示)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布置的彼此重叠的梁的形状。因此,当增加传递构件140沿着轴向的变形量时,可以实现确保传递构件140的强度以及以抑制传递构件140变得过大。传递构件140例如由挤压成形来制造。由于将传递构件140制造为具有框架的形状,可以减小梁的厚度,而不降低作为板构件的传递构件140的刚性,由此使得可以减小传递构件140的尺寸。
在第十一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11的连接部分144中,其中由于操作量的传递而发生变形的构件被布置为串联的多段并且被布置为在第一支撑部分141与第二支撑部分142之间的多个。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确保强度并且抑制尺寸增加。
(第十二示例)下文参照图14A和图14B提供了第十二示例的解释。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表示第十二示例的与上述示例中解释的那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那些构件,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图14A和图14B是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掉以表示第十二示例的操作量检测设备1-12的关键部分的前视图和截面图。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在第十二示例的传递构件160中,折返多次而形成为风箱形状的折返部分分别设置在将第一构成部分165和第三构成部分167连接的第二构成部分166和第四构成部分168。由于提供了折返多次的折返部分,可以在不增加传递构件160的整体尺寸的状态小调整传递构件160沿着轴向的变形量。
连接部分164的第一支撑部分161、第二支撑部分162、第一构成部分165和第三构成部分167可以分别以与第八示例的第一支撑部分111、第二支撑部分112、第一构成部分115和第三构成部分117相同的方式构造。
在连接部分164中,第二构成部分166沿着轴向连接第一构成部分165的一端和第三构成部分167的一端,而第四构成部分168沿着轴向连接第一构成部分165的另一端和第三构成部分167的另一端。以此方式,连接部分164被构造为框架形状。应变传感器50a、50b、51a和51b被以与第八示例的第三构成部分117中的布置相同的方式布置并且被安装到第三构成部分167。
折返部分169和170分别设置在第二构成部分166和第四构成部分168中。折返部分169和170被折返多次形成为风箱的形状,并且沿着轴向交替并重复地形成面向踏板臂1的纵向的一侧的U形弯曲部分以及面向另一侧的U形弯曲部分。以此方式,由于使得第二构成部分166和第四构成部分168折返多次成为折返部分169和170,可以增加在操作量的传递器件沿着轴向发生变形的构件的数目,可以增加在第一支撑部分161与第二支撑部分162之间的传递构件160的沿着轴向的变形量。此外,折返部分169和170中的折返的数目和形状不局限于图14A和图14B中示出的那些。
因为用于检测操作量的操作与第一示例相同,并且因为在检测操作量时将第三构成部分167弯曲为字母S的形状的动作与第十一示例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此外,在每个上述示例中,通过将具有弹性件功能的构件布置为串联或并联的多段增加了传递构件的变形量。可以代替增加传递构件的其他变形量(诸如伸长或压缩)。

Claims (15)

1.一种操作量检测设备,其检测在具有轴部的操作构件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从所述轴部传递到所述操作对象构件的操作量,所述轴部能够被旋转地支撑并且在旋转的径向延伸,并且所述轴部的旋转运动在被转换为直线运动之后被输入到所述操作对象构件,所述操作量检测设备包括:
传递构件,其包括第一支撑部分、第二支撑部分和多个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由所述操作对象构件支撑,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被布置在沿着所述轴部的纵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不同的位置并且由所述轴部支撑,所述多个连接部分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连接,被布置为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之间平行,由于载荷的传递而变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相对移位,并且在与所述轴部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彼此相对,其中,所述传递构件在所述轴部与所述操作对象构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传递与所述操作量相对应的载荷;以及
检测装置,其基于由所述载荷的传递所引起的所述连接部分的变形量来检测所述操作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多个连接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上,并且布置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的一侧上的连接部分和布置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的另一侧上的连接部分被形成为具有使得每传递单位载荷的变形量彼此相同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由在旋转的轴向彼此相对以夹置所述轴部的一对板构件形成,所述一对板构件形成为具有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的一个端部处相互连接的U形截面,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
4.一种操作量检测设备,其检测在具有轴部的操作构件与操作对象构件之间从所述轴部传递到所述操作对象构件的操作量,所述轴部能够被旋 转地支撑并且在旋转的径向延伸,并且所述轴部的旋转运动在被转换为直线运动之后被输入到所述操作对象构件,所述操作量检测设备包括:
传递构件,其包括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二支撑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由所述操作对象构件支撑,所述第二支撑部分由所述轴部支撑,所述连接部分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之间的载荷传递路径上串联连接,具有多个弯曲的和相连接的构成部分,并且由于载荷的传递而变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相对移位,其中,所述传递构件在所述轴部与所述操作对象构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分传递与所述操作量相对应的载荷;以及
检测装置,其基于由所述载荷的传递所引起的所述连接部分的变形量来检测所述操作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所述构成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形成为在所述轴部的纵向沿着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的方向突出的U形,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所述构成部分和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部分的所述构成部分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相互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置于所述连接部分之间的状态下分别设置在所述轴部的纵向的两侧上,对于每个所述连接部分中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所述构成部分,多个所述检测装置沿着所述轴部的纵向设置,并且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的所述构成部分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相反的那一侧上的端部由与所述构成部分不同的构件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一对构成部分由两个端部构成部分相互连接,所述端部构成部分在所述轴部的纵向延伸并且是在两个端部处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延伸的所述构成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连接到所述一对构成部分中的一者在所述轴部的纵向的中央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连接到所述一对构成部分中的另一者在所述轴 部的纵向的中央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折返部分,其从一个部分在与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向另一个部分折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检测部分构成部分以及折返部分构成部分,所述检测部分构成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在所述轴部的纵向延伸并且作为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的所述构成部分,所述折返部分构成部分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连接所述检测部分构成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并且作为设置有所述折返部分的所述构成部分,并且所述折返部分在所述轴部的纵向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一对构成部分由两个端部构成部分相互连接,所述端部构成部分在所述轴部的纵向延伸并且是在两个端部处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延伸的所述构成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连接到所述一对构成部分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连接到所述一对构成部分中的另一者,并且所述折返部分设置在所述两个端部构成部分中。
12.根据权利要求4、5和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预定构成部分中,所述预定构成部分是在与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所述构成部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分别由所述轴部和所述操作对象构件支撑,使得由于载荷的传递而在所述预定构成部分在所述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上施加引起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的弯曲的力矩,并且所述检测装置基于所述预定构成部分在所述垂直的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上的各自变形量来检测所述操作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构成部分是检测部分构成部分,所述检测部分构成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在所述轴部的纵向延伸并且作为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的所述构成部分,所述检测部分构成部分在与连接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那一侧相反侧 上的端部通过与所述检测部分构成部分不同的所述构成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支撑部分被布置为相比于所述检测部分构成部分在与连接了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那一侧相反侧上的端部更接近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在所述轴部的纵向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轴部具有与所述纵向垂直的U形截面,并且所述传递构件布置在所述U形内侧的空间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量检测设备,其中,当其中相对位移变为预定量的变形在所述连接部分中发生时,所述连接部分通过使所述轴部一侧和所述操作对象构件一侧形成接触来在不经过所述传递构件的状态下进一步传递载荷。 
CN201080059419.4A 2009-12-22 2010-12-21 操作量检测设备 Active CN102753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1466 2009-12-22
JP2009291466A JP4989714B2 (ja) 2009-12-22 2009-12-22 操作量検出装置
PCT/IB2010/003326 WO2011077231A1 (en) 2009-12-22 2010-12-21 Operation amount detection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3405A true CN102753405A (zh) 2012-10-24
CN102753405B CN102753405B (zh) 2015-02-18

Family

ID=4390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9419.4A Active CN102753405B (zh) 2009-12-22 2010-12-21 操作量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50900B2 (zh)
JP (1) JP4989714B2 (zh)
CN (1) CN102753405B (zh)
DE (1) DE112010004949B4 (zh)
WO (1) WO20110772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3266B2 (ja) * 2010-05-25 2014-03-19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操作ペダル装置
JP5455851B2 (ja) 2010-09-07 2014-03-26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ペダル操作量検出装置
JP5619054B2 (ja) * 2012-03-07 2014-11-05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ペダル操作量検出装置
EP3379222B1 (en) 2017-03-22 2020-12-30 Methode Electronics Malta Ltd. Magnetoelastic based sensor assembly
US11135882B2 (en) 2018-02-27 2021-10-05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Tow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ing
US11014417B2 (en) 2018-02-27 2021-05-25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Tow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ing
DE18907724T1 (de) 2018-02-27 2021-03-25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Schleppsysteme und Verfahren mit Verwendung von Magnetfeldmessung
US11084342B2 (en) 2018-02-27 2021-08-10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Tow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ing
US11221262B2 (en) 2018-02-27 2022-01-11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Tow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ing
US11491832B2 (en) 2018-02-27 2022-11-08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Tow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agnetic field sensing
DE112020002307T5 (de) 2019-05-09 2022-02-17 Cts Corporation Fahrzeugbremspedal mit pedalwiderstandsbaugruppe und kraft-/positionssens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3325A (ja) * 1998-09-29 2000-04-11 Toyota Motor Corp ブレーキ操作力検出装置
JP2001334919A (ja) * 2000-05-26 2001-12-04 Toyota Motor Corp ブレーキペダルの踏力検出装置
JP2007131230A (ja) * 2005-11-11 2007-05-31 Nissan Motor Co Ltd ブレーキ踏力検出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キ踏力検出方法
CN101285724A (zh) * 2007-04-13 2008-10-15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负载和负载方向检测装置
JP2008262531A (ja) * 2007-03-20 2008-10-30 Toyota Motor Corp ペダル操作量検出装置
JP2008309585A (ja) * 2007-06-13 2008-12-25 Toyoda Iron Works Co Ltd 荷重センサ付き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8345B1 (zh) * 1970-03-04 1975-04-03
JPS508345A (zh) 1973-05-24 1975-01-28
JPS52110870U (zh) * 1976-02-19 1977-08-23
JPS52110870A (en) 1976-03-03 1977-09-17 Kraft Inc Emulsified dressing oil
DE4108756A1 (de) * 1990-10-05 1992-09-24 Teves Gmbh Alfred Kraftfahrzeugbremsanlage mit schlupfabhaengiger regelung des bremsdruckes
JP3565073B2 (ja) 1998-11-05 2004-09-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操作力検出器を備えた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US20020014379A1 (en) * 2000-04-21 2002-02-07 Bosch Braking Systems Co., Ltd & Denso Corporation Brake apparatus
JP4239427B2 (ja) 2000-11-08 2009-03-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ペダル踏力検出装置
JP2005132216A (ja) 2003-10-30 2005-05-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踏力センサとそれを用いたペダル踏力検出装置
JP5030079B2 (ja) * 2006-06-12 2012-09-19 ボッシュ株式会社 負圧倍力装置
US7481123B2 (en) 2007-04-13 2009-01-27 Toyoda Iron Works Co., Ltd. Load and load direc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JP5429189B2 (ja) 2008-12-03 2014-02-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操作量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3325A (ja) * 1998-09-29 2000-04-11 Toyota Motor Corp ブレーキ操作力検出装置
JP2001334919A (ja) * 2000-05-26 2001-12-04 Toyota Motor Corp ブレーキペダルの踏力検出装置
JP2007131230A (ja) * 2005-11-11 2007-05-31 Nissan Motor Co Ltd ブレーキ踏力検出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キ踏力検出方法
JP2008262531A (ja) * 2007-03-20 2008-10-30 Toyota Motor Corp ペダル操作量検出装置
CN101285724A (zh) * 2007-04-13 2008-10-15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负载和负载方向检测装置
JP2008309585A (ja) * 2007-06-13 2008-12-25 Toyoda Iron Works Co Ltd 荷重センサ付き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89714B2 (ja) 2012-08-01
US8850900B2 (en) 2014-10-07
WO2011077231A1 (en) 2011-06-30
DE112010004949T5 (de) 2012-11-08
CN102753405B (zh) 2015-02-18
DE112010004949T8 (de) 2013-01-24
JP2011134022A (ja) 2011-07-07
DE112010004949B4 (de) 2016-08-18
US20120255372A1 (en) 201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405A (zh) 操作量检测设备
CN103314237B (zh) 电动缸系统
CN101327784B (zh) 配备有载荷传感器的操作装置
CN101301930A (zh) 一种飞行控制致动器上作用力检测的改进
CN102328641B (zh) 用于车辆的操作踏板装置
CN109204442A (zh) 无机械备用连接的线控转向系统的失效操作控制
CN102171074B (zh) 操作量检测装置
CN101284512B (zh) 配备有载荷传感器的车辆操作踏板装置及操作装置
CN104160352B (zh) 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
CN103313846B (zh) 电动缸和电动缸系统
US7770461B2 (en) Brake-force-sensing device for vehicle running gears
CN103097976A (zh) 踏板操作量检测装置
US10557762B2 (en) Strain/force sensor device for monitoring wear on overhead lines
AU2011313628A1 (en) Weighing module for measuring wheel contact forces
JP4687739B2 (ja) 荷重センサ
US20230191858A1 (en) Coupling device for coupling a towing vehicle to a trailer
CN111829714B (zh) 多自由度力和力矩传感器及机器人
US7044048B2 (en) Drive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axle stabilizer
RU228348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силы тяги
JP4333381B2 (ja) トルクセンサおよ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16329B1 (ja) 検出装置、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20110054238A (ko) 좌우 독립형 스티어 바이 와이어 시스템
JP2016142620A (ja) センサ装置
CN115243944A (zh) 制动系统和具有制动系统的车辆
DD260851A3 (de)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von kraeften und drehmoment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