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1515B - 燃料电池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51515B CN102751515B CN201210112442.6A CN201210112442A CN102751515B CN 102751515 B CN102751515 B CN 102751515B CN 201210112442 A CN201210112442 A CN 201210112442A CN 102751515 B CN102751515 B CN 1027515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viding plate
- intercommunicating pore
- passage portion
- communicated
- fuel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6—Seal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01M8/0263—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having meandering or serpentine path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6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having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e.g. heaters or coolant flow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3—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with 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in the form of a fram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1—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3—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manifol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008/1095—Fuel cells with polymeric electrolyt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97—Arrangements for joining electrodes, reservoir layers, heat exchange units or bipolar separators to each oth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燃料电池(10),其层叠多个单位单电池(12),并且所述单位单电池(12)将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夹持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和阴极侧金属隔板(20)之间。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b)上,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由各密封线S L包围的范围内,金属部位(82a、82b)在第二平面部(54)的一部分露出。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b)上,设有将第二平面部(54)的至少一部分切掉直到金属部位(82a)而使所述金属部位(82a)露出的缺口部(84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其将在电解质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的电解质电极构造体与一体成形有弹性密封部件的隔板层叠起来,在所述电解质电极构造体与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沿电极面供给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流路,并且具备在层叠方向上贯通并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连通的反应气体连通孔。
背景技术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备单位单电池,该单位单电池通过一对隔板夹持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M E A),该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ME A)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膜构成的电解质膜(电解质)的两侧分别配置有阳极电极及阴极电极。
这种燃料电池通常在作为车载用而使用时,为了得到希望的发电力,作为层叠了规定数量(例如,数十~数百)的单位单电池的燃料电池堆使用。此时,燃料电池堆一般采用设有在隔板的面内沿电极面流通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流路以及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连通且在单位单电池的层叠方向贯通的反应气体连通孔的所谓内部岐管。
在燃料电池中,作为隔板,除了碳隔板外还使用金属隔板。金属隔板一般采用在薄板金属板上一体形成弹性密封部件的密封一体型金属隔板。
但是,在这种金属隔板中,当连续流通高湿度的反应气体或冷却水等时,浸透到作为密封部件的橡胶的内侧的水分有可能滞留在所述密封部件与金属板之间。由此,在密封部件与金属板之间形成水泡(水膨胀部),流路截面呈狭小化,反应气体或冷却水的流量减少。
因此,例如公知一种在日本特开2007-134204号公开的燃料电池隔板。在该燃料电池隔板中,在面向制冷剂流通用的间隙的阳极侧金属隔板的表面上隔着底漆层形成绝缘被覆,在这种构造中,为了防止基材与底漆层的界面上的气化了的制冷剂液化而产生的水泡的发生,形成有制冷剂排出槽。
由此,局部与底漆层相接的部分的阳极侧金属隔板的温度下降,即使在其界面部分气化了的制冷剂成分液化,该液化成分也被从制冷剂排出槽排出到外部,因此可以防止水泡的发生。
这种水泡不仅在冷却水流路产生,而且在与反应气体相接的反应气体流路等产生。尤其,在由密封部件的密封线围起来的反应气体流路范围内,希望阻止结露水引起的水泡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应于这种要求,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从密封一体型金属隔板的内部将结露水容易且可靠地排出,并能够尽可能阻止水泡的产生的燃料电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其是层叠在电解质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的电解质电极构造体和一体成形有弹性密封部件的隔板而成的,在所述电解质电极构造体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沿电极面供给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流路,并且具备在层叠方向上贯通而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连通的反应气体连通孔。
在该燃料电池中,在一对隔板间,通过弹性密封部件形成将反应气体连通孔和反应气体流路连通起来的通路部,并且在所述通路部内,隔板主体部位在设置于各隔板的所述弹性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露出。
根据本发明,若由于继续发电而在弹性密封部件与隔板主体部位之间产生结露水,则通过在该弹性密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所述隔板主体部位将所述结露水排出。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从密封一体型隔板的内部将结露水容易且可靠地排出,能够尽可能阻止水泡的产生。
而且,由于不需要排出结露水用的槽,所以可以使构造简化。
从参照附图进行的下述适当的实施方式例的说明中,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点及优点会更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2是所述燃料电池的图1中的I I-I I线截面图。
图3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侧金属隔板的一方的面侧的正面说明图。
图4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金属隔板的正面说明图。
图5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侧金属隔板的另一方的面侧的正面说明图。
图6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阴极侧金属隔板的正面说明图。
图7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阴极侧金属隔板的正面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9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金属隔板的正面说明图。
图10是所述燃料电池的截面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12是所述燃料电池的图11中的X I I-X I I线截面图。
图13是构成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金属隔板的一方的面侧的正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0将多个单位单电池12在箭头A方向上层叠而堆化。单位单电池12将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电解质电极接合体)16夹持在阳极侧金属隔板(一方的隔板)18与阴极侧金属隔板(另一方的隔板)20之间。
阳极侧金属隔板18及阴极侧金属隔板20例如由钢板、不锈钢钢板、铝板、镀敷处理钢板或者对其金属表面实施了防腐蚀用的表面处理的金属板构成,并且如后所述,构成密封一体型金属隔板。需要说明的是,阳极侧金属隔板18及阴极侧金属隔板20除了金属以外的材料,例如也可以由碳形成。
在单位单电池12的箭头B方向(图1中,水平方向)的一端缘部,在作为层叠方向的箭头A方向上相互连通而沿箭头C方向(铅直方向)排列设有:用于排出氧化剂气体(反应气体)例如含氧气体的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反应气体连通孔)30b;用于排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2b;及用于供给燃料气体(反应气体)例如含氢气体的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反应气体连通孔)34a。
在单位单电池12的箭头B方向的另一端缘部,在箭头A方向上相互连通而沿箭头C方向排列设有:用于排出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反应气体连通孔)34b;用于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2a;及用于供给氧化剂气体的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反应气体连通孔)30a。
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例如具备:在全氟磺酸(パ一フルオロスルホン酸)的薄膜中含浸有水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电解质)36;夹持所述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36的阳极电极38及阴极电极40。阳极电极38构成具有比阴极电极40及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36小的表面积的,所谓台阶差型M E A。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不限于台阶差型M E A,阳极电极38和阴极电极40也可以具有相同的表面积。
阳极电极38及阴极电极40具有:由碳纸等构成的气体扩散层(未图示);以及将表面承载有白金合金的多孔质碳粒子均匀涂布在所述气体扩散层的表面而形成的电极催化剂层(未图示)。电极催化剂层形成于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36的两面。
如图1及图3所示,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与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相对的面20a上,设有例如一边沿箭头B方向蜿蜒前进一边向铅直下方向延伸的氧化剂气体流路(反应气体流路)42。该氧化剂气体流路42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和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连通。在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及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的附近,覆盖氧化剂气体流路42的入口侧及出口侧而配置有桥部43a、43b(参照图3)。
如图4所示,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与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相对的面18a上,如后所述,形成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和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连通、且一边沿箭头B方向蜿蜒前进一边向铅直下方向(箭头C方向)延伸的燃料气体流路(反应气体流路)44。
如图1及图5所示,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面18b和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b之间,形成与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2a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2b连通的冷却介质流路46。该冷却介质流路46在隔板面方向(箭头B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冷却介质流路46可在每个单位单电池12设置,或者在每两个以上的单位单电池设置。
如图1及图3所示,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a、20b上,绕该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外周端部一周而一体形成有第一密封部件50。第一密封部件50是弹性密封部件,例如由硅酮橡胶构成。
第一密封部件50如图2及图3所示,具备与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a一体化的第一平面部52以及与所述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b一体化的第二平面部54。第二平面部54构成得比第一平面部52长。
如图2所示,第一平面部52在从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的外周端部向外部离开的位置上绕一圈,另一方面,第二平面部54在阴极电极40的外周部分遍及规定范围在层叠方向上重合的位置上绕一圈。
如图3所示,第一平面部52形成为使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及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与氧化剂气体流路42连通。如图5所示,第二平面部54形成为使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2a及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2
b与冷却介质流路46连通。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面18a、18b上,绕该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外周端部一周而一体形成有第二密封部件56。该第二密封部件56具备与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外周端部接近而在面18
a上设置的凸状的外侧密封件58a,从该外侧密封件58a向内离开规定距离而设有凸状的内侧密封件58b。
如图2所示,外侧密封件58a与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设置的第一平面部52接触,另一方面,内侧密封件58b与构成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36直接接触。
如图4所示,外侧密封件58a围绕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2a、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2b及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内侧密封件58b围绕燃料气体流路44,并且在所述内侧密封件58b与外侧密封件58a之间配置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的外周端部。
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面18b上,设有与外侧密封件58a对应的凸状的外侧密封件58c以及与内侧密封件58b对应的凸状的内侧密封件58
d(参照图1)。外侧密封件58c及内侧密封件58d具有与上述的外侧密封件58a及内侧密封件58b同样的形状。
如图4所示,外侧密封件58a设有:将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与氧化剂气体流路42连通起来的多个承接部60;以及将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与所述氧化剂气体流路42连通起来的多个承接部62。由承接部60形成连结通路60a,并且由承接部62形成连结通路62a。
如图1及图4所示,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面18b上设有:将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2a与冷却介质流路46连通起来的多个承接部64;以及将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2b与所述冷却介质流路46连通起来的多个承接部66。由承接部64、66分别形成连结通路64a、66a。
在面18b上,在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及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
b的附近,分别设有多个承接部68、70。由承接部68形成入口侧连结通路72,另一方面,由承接部70形成出口侧连结通路74。
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面18a中,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及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分别被外侧密封件58a绕一周(参照图4),并且在所述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面18b中,承接部68的周围及承接部70的周围分别被外侧密封件58c和内侧密封件58d形成的密封线S L围绕(参照图1)。
在承接部68和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之间,对应于被上述的外侧密封件58a围绕的区域内和被上述的外侧密封件58c与内侧密封件58d围绕的区域内重合的部分,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一供给孔部(第一孔部)76a。
在承接部68和燃料气体流路44之间,对应于被内侧密封件58b围绕的区域及被上述的外侧密封件58c和内侧密封件58d围绕的区域,贯通形成有多个第二供给孔部(第二孔部)76b。
形成连通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和燃料气体流路44的通路部,并且所述通路部具有第一供给孔部76a、入口侧连结通路72及第二供给孔部76b,并被密封线S L包围(参照图1及图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通路部上设有三个以上的供给孔部(未图示)。
在承接部70的附近形成位于燃料气体流路44的终端附近的多个第一排出孔部(第二孔部)78a,并且对应于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的附近而贯通形成多个第二排出孔部(第一孔部)78b。
第一排出孔部78a对应于面18a侧的被内侧密封件58b围绕的区域内和面18b侧的被外侧密封件58c与内侧密封件58d围绕的区域内相重合的部分而设置。第二排出孔部78b对应于面18a侧的围绕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的外侧密封件58a的区域内和面18b侧的被外侧密封件58
c及内侧密封件58d围绕的区域内相重合的部分而设置。
形成连通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和燃料气体流路44的通路部,并且所述通路部具有第一排出孔部78a、出口侧连结通路74及第二排出孔部78b,并被密封线S L包围。
如图2所示,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到第一供给孔部76a的通路80由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50、56形成。入口侧连结通路72同样由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50、56形成,并且与所述入口侧连结通路72相反的第一及第二供给孔部76a、76b间被所述第一及第二密封部件50、56遮蔽。
如图5所示,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b上,在被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各密封线S L围起来的范围(包括通路部在内的范围)内,在第二平面部54的一部分有金属部位(隔板主体部位)82a、82b露出。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b上,将第二平面部54的至少一部切掉直到金属部位82a、82b,从而设置使所述金属部位82a、82b露出的缺口部84a、84b。
缺口部84a在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的附近呈直线状形成有多个,并与入口侧连结通路72相对。缺口部84b在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的附近呈直线状形成有多个,并与出口侧连结通路74相对。缺口部84a、84b实质上沿通路部形成。通路部的除金属部位82a、82b以外的隔板表面被第一密封部件50覆盖。需要说明的是,缺口部84a、84b除了直线状以外,也可以是曲线或折曲形状等。
对该燃料电池10的动作进行以下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向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供给含氧气体等的氧化剂气体,并且向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供给含氢气体等燃料气体。进而,向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2a供给纯水或甘醇、油等冷却介质。
为此,氧化剂气体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通过连结通路60a被导入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氧化剂气体流路42。该氧化剂气体一边沿着氧化剂气体流路42向箭头B方向蜿蜒前进,一边向铅直下方向移动,从而被供应给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的阴极电极40(参照图1及图3)。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燃料气体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被供给向面18a侧(阳极电极38侧)后,通过第一供给孔部76a并暂时被导入面18b侧。在面18b侧,由多个承接部68形成有入口侧连结通路72,燃料气体通过该入口侧连结通路72,从第二供给孔部76b向面18a侧移动,从而被导入燃料气体流路44。进而,如图4所示,燃料气体沿着燃料气体流路44一边向箭头B方向蜿蜒前进,一边向铅直下方向移动,从而被供应给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的阳极电极38。
因此,在各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中,供应给阴极电极40的氧化剂气体与供应给阳极电极38的燃料气体在电极催化剂层内通过电化学反应而被消耗,从而进行发电。
接着,供应给阴极电极40并被消耗的氧化剂气体沿着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被排出向箭头A方向。同样,供应给阳极电极38并被消耗的燃料气体从第一排出孔部78a通过出口侧连结通路74后,被导入第二排出孔部78b,并沿着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被排出向箭头A方向。
另外,供应给冷却介质入口连通孔32a的冷却介质通过连结通路64
a并被导入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8和阴极侧金属隔板20之间形成的冷却介质流路46后,向箭头B方向流通。该冷却介质在冷却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后,从连结通路66a被排出向冷却介质出口连通孔32b(参照图1)。
此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及图5所示,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的面20b上,在由阳极侧金属隔板18的各密封线S L围起来的范围内,在第二平面部54的一部分有金属部位82a、82b露出。
因此,在燃料电池10中,若由于继续发电而在弹性密封部件即第一密封部件50的第二平面部54与金属部位82a、82b之间产生结露水,则通过在该第二平面部54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的所述金属部位82a、82b将所述结露水排出。
尤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具有第一供给孔部76a、入口侧连结通路72及第二供给孔部76b的通路部被密封线S L包围。因此,在阴极侧金属隔板20中,若在被密封线S L包围的范围内只有第一密封部件50的第二平面部54露出,则容易产生水泡。因此,在被密封线S L包围的范围内,通过在第二平面部54设置多个缺口部84a并使金属部位82a向通路部露出,由此可尽可能阻止水泡的产生。
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从阴极侧金属隔板(密封一体型金属隔板)20内将结露水容易且可靠地排出,能够尽可能阻止水泡的产生。
图6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阴极侧金属隔板90的正面说明图。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参照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的第三以后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省略其详细说明。
阴极侧金属隔板90具有将第二平面部54的至少一部切成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三角形或者多边形)而使金属部位82a、82b露出的缺口部92a、92b。缺口部92a、92b实质上形成于通路部的端部。
图7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阴极侧金属隔板100的正面说明图。
阴极侧金属隔板100具有将第二平面部54的至少一部分切成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三角形或者多边形)而使金属部位82a、82b露出的缺口部102a、102b。缺口部102a、102b实质上位于通路部间而形成。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中,可得到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10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燃料电池110是将多个单位单电池112在箭头A方向上层叠而构成的。单位单电池112将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电解质电极接合体)114夹持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16和阴极侧金属隔板118之间。
在阴极侧金属隔板118的与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14相对的面118a上,形成有与氧化剂气体入口连通孔30a和氧化剂气体出口连通孔30b连通、且在箭头B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氧化剂气体流路(反应气体流路)120。
如图9所示,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16的与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14相对的面116a上,形成有与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和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连通、且在箭头B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燃料气体流路(反应气体流路)122。
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和燃料气体流路122通过多个流路槽(通路部)124a连通,并且所述流路槽124a被盖部件126a覆盖。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和燃料气体流路122通过多个流路槽(通路部)124b连通,并且所述流路槽124b被盖部件126b覆盖。
如图9及图10所示,阳极侧金属隔板116在由承接部60形成的连结通路60a的一端侧,具有将第二密封部件56的至少一部分切成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三角形或者多边形)而使金属部位82a露出的缺口部128
a。阳极侧金属隔板116在由承接部62形成的连结通路62a的一端侧,具有将第二密封部件56的至少一部分切成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三角形或者多边形)而使金属部位82b露出的缺口部128b。
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连结通路60a、62a的一端侧设置缺口部128a、128b,从而金属部位82a、82b露出。因此,可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缺口部128a、128b除了圆形以外,也可以设定为直线状或长圆状等各种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仅在阴极侧隔板设置有露出部,但对于阳极侧隔板也同样,也可以设置露出部。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130的主要部分分解立体说明图。
燃料电池130是将多个单位单电池132在箭头A方向层叠而构成的。单位单电池132将电解质膜电极构造体16夹持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34与阴极侧金属隔板20之间(参照图12)。
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34上,在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及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的附近,分别贯通形成有多个供给孔部136及多个排出孔部138。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和供给孔部136通过入口侧连结通路140连通,另一方面,燃料气体出口连通孔34b和排出孔部138通过出口侧连结通路142连通。
如图13所示,在阳极侧金属隔板134的面134a上,与供给孔部136及排出孔部138连结而设有将第二密封部件56断续切出缺口的多个岛状密封144a、144b。
形成连通燃料气体入口连通孔34a和燃料气体流路44的通路部,并且所述通路部具有入口侧连结通路140及供给孔部136,并被密封线S L包围(参照图12)。
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可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燃料电池,其是层叠在电解质(36)的两侧设有一对电极(38、40)的电解质电极构造体(16)和一体成形有弹性密封部件(50、56)的隔板(20、18)而成的,在所述电解质电极构造体(16)和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沿电极面供给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流路(44),并且具备在层叠方向上贯通而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44)连通的反应气体连通孔(34a),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所述隔板(20、18)间,通过所述弹性密封部件(50、56)形成将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34a)和所述反应气体流路(44)连通起来的通路部,
在所述通路部内,隔板主体部位(82a)在设置于各隔板(20、18)的所述弹性密封部件(50、56)的至少一部分露出,
所述通路部的露出部以外的隔板表面被所述弹性密封部件覆盖,
所述通路部被所述弹性密封部件(50、56)的密封线围绕,
并且在所述密封线的范围内,隔板主体部位(82a)在所述弹性密封部件(50、56)的至少一部分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所述隔板(20、18)间形成有一对所述通路部,
在一方的所述隔板(18)上贯通形成有使所述通路部的一方与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34a)连通的第一孔部(76a)以及使所述通路部的另一方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44)连通的第二孔部(76b),
并且在另一方的所述隔板(20)上,设有将所述弹性密封部件(50)的至少一部分切掉直到所述隔板主体部位(82a)而使该隔板主体部位(82a)露出的缺口部(84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所述隔板(20、18)间形成有一对所述通路部,
在一方的所述隔板(18)上贯通形成有使所述通路部的一方与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34a)连通的第一孔部(76a)以及使所述通路部的另一方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44)连通的第二孔部(76b),
并且在另一方的所述隔板(20)上,设有将所述弹性密封部件(50)的至少一部分切掉直到所述隔板主体部位(82a)而使该隔板主体部位(82a)露出的缺口部(84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一方的所述隔板(134)上贯通形成有使所述通路部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44)连通的孔部(136),
并且在另一方的所述隔板(20)上,设有将所述弹性密封部件(50)的至少一部分切掉直到所述隔板主体部位(82a)而使该隔板主体部位(82a)露出的缺口部(84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在一方的所述隔板(134)上贯通形成有使所述通路部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44)连通的孔部(136),
并且在另一方的所述隔板(20)上,设有将所述弹性密封部件(50)的至少一部分切掉直到所述隔板主体部位(82a)而使该隔板主体部位(82a)露出的缺口部(84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96041 | 2011-04-22 | ||
JP2011-096041 | 2011-04-22 | ||
JP2012-042602 | 2012-02-29 | ||
JP2012042602A JP5808695B2 (ja) | 2011-04-22 | 2012-02-29 | 燃料電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51515A CN102751515A (zh) | 2012-10-24 |
CN102751515B true CN102751515B (zh) | 2014-10-01 |
Family
ID=47021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12442.6A Active CN102751515B (zh) | 2011-04-22 | 2012-04-17 | 燃料电池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53747B2 (zh) |
JP (1) | JP5808695B2 (zh) |
CN (1) | CN1027515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14295B1 (ko) | 2016-01-06 | 2017-03-0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연료전지 |
DE102017220353B4 (de) * | 2017-11-15 | 2020-10-08 | Audi Ag | Brennstoffzellenanordnung und Einheitszelle für einen Brennstoffzellenstapel |
DE102021102194A1 (de) | 2021-02-01 | 2022-08-04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Dichtungsanordnung für eine Brennstoffzell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Dichtungsanordnung |
CN115449811A (zh) * | 2022-08-23 | 2022-12-09 |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解水金属隔板结构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4425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60437B2 (ja) * | 1996-08-30 | 2005-06-15 | アイシン高丘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及び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
JPH11354142A (ja) * | 1998-06-11 | 1999-12-24 | Toshiba Corp | 固体高分子電解質型燃料電池 |
JP3542550B2 (ja) * | 2000-07-19 | 2004-07-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用シールの成形方法 |
JP4969719B2 (ja) * | 2000-10-17 | 2012-07-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 |
US6503653B2 (en) * | 2001-02-23 | 2003-01-07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Stamped bipolar plate for PEM fuel cell stack |
US20040137307A1 (en) * | 2002-11-27 | 2004-07-15 | Daisuke Okonogi | Seal construction for fuel cell |
KR101020692B1 (ko) * | 2002-12-25 | 2011-03-11 | 혼다 기켄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사출 성형 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8153333B2 (en) * | 2003-05-23 | 2012-04-10 | Honda Motor Co., Ltd. | Fuel cell with protruded gas diffusion layer |
CA2479325C (en) * | 2003-08-28 | 2010-08-10 | Honda Motor Co., Ltd. | Fuel cell having closure seal |
JP4634737B2 (ja) * | 2004-04-28 | 2011-02-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
US7722977B2 (en) * | 2004-08-20 | 2010-05-25 | Honda Motor Co., Ltd. | Fuel cell stack comprising current collector provided at least at one fluid passage |
JP4690688B2 (ja) * | 2004-09-28 | 2011-06-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
US7851100B2 (en) * | 2004-10-08 | 2010-12-14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MEA-gasket assembly and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 using same |
JP4673141B2 (ja) * | 2005-06-22 | 2011-04-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及び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
JP2007134204A (ja) | 2005-11-11 | 2007-05-31 | Honda Motor Co Ltd |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
JP4889282B2 (ja) * | 2005-11-11 | 2012-03-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
JP2007214092A (ja) | 2006-02-13 | 2007-08-23 | Honda Motor Co Ltd |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
JP5011764B2 (ja) * | 2006-03-14 | 2012-08-2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ール一体型膜電極接合体製造技術 |
US7919212B2 (en) * | 2006-04-11 | 2011-04-05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Separator for fuel cells |
JP5087863B2 (ja) * | 2006-06-09 | 2012-12-0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 |
JP5077577B2 (ja) * | 2007-12-07 | 2012-11-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用シール材料、セパレータシール及びセパレータ |
JP5077581B2 (ja) * | 2008-02-28 | 2012-11-2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シール用材料及び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
JP2010153175A (ja) * | 2008-12-25 | 2010-07-08 | Honda Motor Co Ltd | 燃料電池 |
US20110274999A1 (en) | 2009-01-16 | 2011-11-10 | Honda Motor Co., Ltd. | Fuel cell stack |
US8911918B2 (en) * | 2010-02-08 | 2014-12-1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Hybrid seal application process |
-
2012
- 2012-02-29 JP JP2012042602A patent/JP5808695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4-17 CN CN201210112442.6A patent/CN102751515B/zh active Active
- 2012-04-20 US US13/451,627 patent/US965374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4425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燃料电池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70137A1 (en) | 2012-10-25 |
JP2012234797A (ja) | 2012-11-29 |
US9653747B2 (en) | 2017-05-16 |
JP5808695B2 (ja) | 2015-11-10 |
CN102751515A (zh) | 2012-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35356B (zh) | 燃料电池 | |
CN104577158B (zh) | 燃料电池用带有树脂框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 | |
CN104170147B (zh) | 燃料电池 | |
CN103168382B (zh) | 燃料电池 | |
CN1862865B (zh) | 燃料电池 | |
CN101964425B (zh) | 燃料电池堆 | |
JP4673141B2 (ja) | 燃料電池及び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 |
US8999592B2 (en) | Fuel cell | |
JP2007329125A (ja) | 改善された燃料電池設計のためのシール支持用の拡散媒体 | |
CN107408712B (zh) | 燃料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 |
RU2011107433A (ru) | Интерконнектор для топл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интерконнектора для топл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 |
JP2008066264A (ja) |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用金属セパレータの積層性向上構造 | |
CN102790227B (zh) | 燃料电池 | |
CN102593477A (zh) | 燃料电池 | |
CN103250290A (zh) | 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组 | |
CN102751515B (zh) | 燃料电池 | |
CN102751517A (zh) | 燃料电池 | |
JP2006221853A (ja) | 燃料電池のセパレータ | |
CN102035003A (zh) |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 |
JP6053649B2 (ja) | 燃料電池 | |
JP2013033650A (ja) | 固体電解質型燃料電池用電解質膜・電極構造体 | |
CN108023098A (zh) | 金属圈密封件和通道间的相互作用下形成更均匀接触压力分布的通道布局设计 | |
JP4109569B2 (ja) | 燃料電池 | |
JP2005108506A (ja) | 燃料電池 | |
JP2007207571A (ja) | 燃料電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