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1994B - 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 Google Patents

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1994B
CN102731994B CN201210227221.3A CN201210227221A CN102731994B CN 102731994 B CN102731994 B CN 102731994B CN 201210227221 A CN201210227221 A CN 201210227221A CN 102731994 B CN102731994 B CN 102731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ylon
poly
parts
nanometer
carbon nano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72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1994A (zh
Inventor
江翼
王鹏
陈大华
叶南飚
高权新
梁惠强
姜苏俊
孙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272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1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1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应用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所述尼龙复合材料主要成分为:高温尼龙、纳米导电材料、润滑剂、表面处理剂和抗氧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尼龙为70~95份;纳米导电材料为3~25份;润滑剂为0.1-3份;表面处理剂为0.1-1.8份;抗氧剂为0.3-3.5份;及相容剂0.5-2.8份;其中,所述高温尼龙的含量可以为0-8重量份普通尼龙所取代;所述尼龙复合材料在ASTM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1.5-900×107Ω·mm。相较现有技术,所述尼龙复合材料通过加入纳米导电材料,降低了表面电阻率,具有防静电作用。

Description

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尼龙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利用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背景技术
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现有尼龙有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聚十一酰胺(尼龙11)、聚十二酰胺(尼龙12)、聚己内酰胺(尼龙6)、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尼龙612)、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聚辛酰胺(尼龙8)、聚9-氨基壬酸(尼龙9)、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MPIA)、聚对苯甲酰胺(PBA)、PA6T、PA10T、PA12T等。上述尼龙的表面电阻率高,在使用过程中积聚静电而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尼龙复合材料。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进一步地,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尼龙复合材料的应用。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由所述尼龙复合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
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高温尼龙、纳米导电材料、润滑剂、表面处理剂和抗氧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
高温尼龙为70-80、80~90、90~95份;
纳米导电材料为3-5、5~10、10~20、20~25份;
润滑剂为0.1-3份;
表面处理剂为0.1-1.8份;
抗氧剂为0.3-3.5份;及
相容剂0.5-2.8份;
其中,
所述高温尼龙的含量可以为0-8重量份普通尼龙所取代。
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其成分包括高温尼龙,纳米导电材料,润滑剂,表面处理剂和抗氧剂,所述高温尼龙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甲酰胺、PA9T、PA6T、PA10T、PA12T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尼龙复合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
高温尼龙为70-95份;
纳米导电材料为3-25份;
润滑剂为0.1-3份;
表面处理剂为0.1-1.8份;
抗氧剂为0.3-3.5份;及
相容剂0.5-2.8份;
其中,
所述高温尼龙的0-8重量份可被聚癸二酸癸二胺、聚十一酰胺、聚十二酰胺、聚己内酰胺、聚癸二酰己二胺、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辛酰胺、聚9-氨基壬酸中的至少一种所取代。
其中,该纳米导电材料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5份的碳纳米管、0.1-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nC6H4SO3X或烷基硫酸盐CH3(CH2)nSO4X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0-5,X=Li,Na,Mg,Ca,NH4
其中,该纳米导电材料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该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中份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在8-19纳米之间,长度在120-195纳米之间,复合物的整体直径在20-29纳米之间,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表面,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0∶1。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脂肪族化合物、酰胺类、石蜡及烃类;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硫代酯抗氧剂;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相容剂,其接枝率为2-10%。
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将表面处理剂及纳米导电材料放入搅拌机,升温搅拌;
在冷却条件下,搅拌后加入润滑剂、抗氧剂及相容剂低速搅拌;
加入尼龙低速搅拌;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冷却;
切粒;
干燥;
其中,
高温尼龙为70-80、80~90、90~95份;
纳米导电材料为3-5、5~10、10~20、20~25份;
润滑剂为0.1-3份;
表面处理剂为0.1-1.8份;
抗氧剂为0.3-3.5份;及
相容剂0.5-2.8份;
其中,
所述高温尼龙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甲酰胺、PA9T、PA6T、PA10T、PA12T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温尼龙的含量可以为0-8重量份普通尼龙所取代,所述普通尼龙为聚癸二酸癸二胺、聚十一酰胺、聚十二酰胺、聚己内酰胺、聚癸二酰己二胺、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辛酰胺、聚9-氨基壬酸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该纳米导电材料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5份的碳纳米管、0.1-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nC6H4SO3X或烷基硫酸盐CH3(CH2)NSO4X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0-5,X=Li,Na,Mg,Ca,NH4。当n取1,X分别Li,Na,Mg,Ca,NH4取根据ASTM D257测得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6.1×106、8.3×107、6.2×106、5.8×107、7.1×106Ω·mm;当n取0,X分别Li,Na,Mg,Ca,NH4取根据ASTM D257测得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6.5×106、8.1×106、7.2×106、5.3×106、7.4×106Ω·mm;当n取5时,X分别Li,Na,Mg,Ca,NH4取根据ASTM D257测得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9.5×105、3.1×106、4.2×106、1.3×106、2.4×106Ω·mm。其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类(SBS、SIS、SEBS、SEPS)、烯烃类(TP0、TPV)或双烯类(TPB、TPI)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该纳米导电材料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该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中份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在8-19纳米之间,长度在120-195纳米之间,复合物的整体直径在20-29纳米之间,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表面,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0∶1。当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取根据ASTM D257测得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9.2×105、8.1×106、7.2×106、3.3×106、6.4×106Ω·mm;当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8∶1,取根据ASTM D257测得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1.2×106、3.1×106、5.2×106、9.3×106、3.4×106Ω·mm;当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1,取根据ASTM D257测得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6.4×105、5.7×106、4.9×106、2.5×106、1.7×106Ω·mm。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脂肪族化合物、酰胺类、石蜡及烃类;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硫代酯抗氧剂;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相容剂,其接枝率为2-10%。
一种上述尼龙复合材料的应用,该尼龙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子设备、矿山机械、纺织机械领域。
一种塑料制品,该塑料制品采用上述尼龙复合材料及以下至少一种辅料:着色剂,蒙脱土,滑石粉或三聚氰胺。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尼龙复合材料,具有防静电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尼龙复合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及该复合材料的应用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非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尼龙复合材料以尼龙为基础原料,通过加入纳米导电材料、润滑剂、表面处理剂和抗氧剂等组分,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各为:尼龙为70-95份;纳米导电材料为3-25份;润滑剂为0.1-3份;表面处理剂为0.1-1.8份;抗氧剂为0.3-3.5份及相容剂0.5-2.8份。
其中,所述尼龙为普通尼龙: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聚十一酰胺(尼龙11)、聚十二酰胺(尼龙12)、聚己内酰胺(尼龙6)、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尼龙612)、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聚辛酰胺(尼龙8)、聚9-氨基壬酸(尼龙9)中的至少一种;及至少一种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MPIA)、聚对苯甲酰胺(PBA)、PA9T、PA6T、PA10T、PA12T。其中,高温尼龙的0-8重量份可以被普通尼龙代替。
其中,该纳米导电材料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或者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5份的碳纳米管、0.1-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nC6H4SO3X或烷基硫酸盐CH3(CH2)nSO4X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0-5,X=Li,Na,Mg,Ca,NH4。其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类(SBS、SIS、SEBS、SEPS)、烯烃类(TP0、TPV)或双烯类(TPB、TPI)中的至少一种。该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中份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在8-19纳米之间,长度在120-195纳米之间,复合物的整体直径在20-29纳米之间,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表面,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0∶1。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脂肪族化合物、酰胺类、石蜡及烃类等,如:硬脂酸钙、油酸酰胺、石蜡。
其中,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
其中,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如多酚抗氧剂1010和1076;亚磷酸酯抗氧剂主要为抗氧剂168[三(1,4一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酯],抗氧剂626[双(2,4 一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和抗氧剂618[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硫代酯抗氧剂有4个产品DLTDP、DSTDP、DMTDP、DTDTP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其中,所述的相容剂为南京聚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马来酸酐接枝POE相容剂JX-10,由聚烯烃弹性体POE经反应挤出接枝马来酸酐制得,其接枝率为2-10%。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尼龙复合材料,通过加入适量的普通尼龙,提高了与其他成分的结合程度,提高了机械性能。通过加入纳米导电材料,所制成的尼龙复合材料,ASTM D257条件下测得表面电阻率为1.5-900×107Ω·mm,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
本产品制作时,按比例将表面处理剂及纳米导电材料放入搅拌机,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润滑剂、抗氧剂及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即为导电母料,接着按照比例称量导电母料和聚酰胺树脂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表面电阻率,ASTM D-638条件下测拉伸强度,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弯曲强度,GB/T 1043—93条件下测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加以详细说明,所有组分的取值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取3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份的碳纳米管、0.1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B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2C6H4SO3Li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JX-10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0.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67.7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9×108Ω·m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5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3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0.3kJ/m2
实施例2
取20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份的碳纳米管、0.1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EB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2C6H4SO3Li,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JX-10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0.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67.7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2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6×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8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6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1.3kJ/m2
实施例3
取25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份的碳纳米管、0.1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I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H4)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JX-10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0.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67.7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3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2.3×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205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8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2.3kJ/m2
实施例4
取25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POE;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H4)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8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87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4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5.0×107,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223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70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2.5kJ/m2
实施例5
取3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1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80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5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5.3×108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5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1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0.8kJ/m2
实施例6
取20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EB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H4)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1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80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6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8×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9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5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1.8kJ/m2
实施例7
取25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B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H4)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92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7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3.5×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93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73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2.8kJ/m2
实施例8
取25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I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H4)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95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8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1.5×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92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81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2.7kJ/m2
实施例9
取3份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0.3份聚己内酰胺及67.7份聚对苯甲酰胺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9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3.5×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73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7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0.3kJ/m2
实施例10
取20份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0.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67.7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0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4.0×108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1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79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1.7kJ/m2
实施例11
取25份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1,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0.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67.7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1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3.3×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2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79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2.2kJ/m2
实施例12
取25份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1,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8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87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2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3.9×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3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83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2.6kJ/m2
实施例13
取3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POE;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H4)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1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80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3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5.6×108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4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6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0.7kJ/m2
实施例14
取20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EB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H4)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1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80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4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4.4×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91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9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1.8kJ/m2
实施例15
取25份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92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5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3.7×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97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78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3.1kJ/m2
实施例16
取25份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95份PA10T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6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3.5×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93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87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0.9kJ/m2
实施例17
取10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钛酸酯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B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Mg,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2份三(1,4一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酯、0.3份双(2,4 一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磷酸酯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0.3份聚己二酰己二胺及67.7份PA9T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7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6.2×108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1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59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1.7kJ/m2
实施例18
取20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3份的碳纳米管、3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I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Mg,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80份PA12T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8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6.9×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3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8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1.4kJ/m2
实施例19
取25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POE;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Mg,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0.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90份聚对苯甲酰胺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19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1.50×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91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75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0.3kJ/m2
实施例20
取25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B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Mg,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8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85份聚对苯甲酰胺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20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7.7×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203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88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0.7kJ/m2
实施例21
取25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TPV;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Mg,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8份聚十一酰胺(尼龙11)及87份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MPI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21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7.8×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9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62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2.6kJ/m2
实施例22
取3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TPB;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Mg,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1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20份PA9T、30份PA6T、15份PA10T、25份PA12T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22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7.8×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93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76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0.9kJ/m2
实施例23
取20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3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POE;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a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1份聚9-氨基壬酸(尼龙9)及10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15份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MPIA)、20份聚对苯甲酰胺(PBA)、5份PA9T、8份PA6T、2份PA10T、25份PA12T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23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8.9×107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89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82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1.8kJ/m2
实施例24
取25份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和0.1份硅烷偶联剂放入搅拌机,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5份的碳纳米管、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SEBS;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5C6H4SO3Na2,搅拌均匀后升温搅拌,搅拌后加入3份硬脂酸钙、3.5份多酚抗氧剂1010及2.8份相容剂低速搅拌,同时打开搅拌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后加入3份聚癸二酸癸二胺(尼龙1010)及20份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35份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MPIA)及25份聚对苯甲酰胺(PBA)低速搅拌,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后经过冷却、切粒、干燥即可。
本实施例24制得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在ASTM D257条件下测得的表面电阻率为7.9×106Ω·mm,ASTM D-638条件下的拉伸强为198Mpa,ASTM D790-2003条件下测得弯曲强度288Mpa,GB/T 1043—93条件下的简支梁C型缺口冲击强度12.9kJ/m2
同时,提供了未添加纳米导电材料的参考例,其余条件与实施例的条件相同。
表1 实施例测试数据列表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随着纳米导电材料用料的增加,表面电阻率降低;同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也增加。加入了普通尼龙,对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有较强的改善,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他添加剂,如着色剂,蒙脱土,滑石粉,三聚氰胺等。
本发明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尼龙复合材料,所制成的尼龙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效果通过加入适量的普通尼龙,提高了与其他成分的结合程度,提高了机械性能。
本发明的尼龙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纺织品、电子设备、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等领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高温尼龙、纳米导电材料、润滑剂、表面处理剂和抗氧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高温尼龙为大于等于70至小于80份;
纳米导电材料为大于10至小于等于20或大于20至小于等于25份;
润滑剂为0.1-3份;
表面处理剂为0.1-1.8份;
抗氧剂为0.3-3.5份;及
相容剂0.5-2.8份;
其中,该纳米导电材料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5份的碳纳米管、0.1-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nC6H4SO3X或烷基硫酸盐CH3(CH2)NSO4X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0-5,X=Li,Na,Mg,Ca,NH4;或者该纳米导电材料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该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中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在8-19纳米之间,长度在120-195纳米之间,复合物的整体直径在20-29纳米之间,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表面,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0∶1;
所述高温尼龙的0-8重量份被普通尼龙所取代,所述高温尼龙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甲酰胺、PA9T、PA6T、PA10T、PA12T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普通尼龙为聚癸二酸癸二胺、聚十一酰胺、聚十二酰胺、聚己内酰胺、聚癸二酰己二胺、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辛酰胺、聚9-氨基壬酸中的至少一种。
2.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其成分包括高温尼龙、纳米导电材料、润滑剂、表面处理剂和抗氧剂,所述高温尼龙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甲酰胺、PA9T、PA6T、PA10T、PA12T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尼龙复合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
高温尼龙为大于等于70至小于80份;
纳米导电材料为大于10至小于等于25份;
润滑剂为0.1-3份;
表面处理剂为0.1-1.8份;
抗氧剂为0.3-3.5份;及
相容剂0.5-2.8份;
其中,该纳米导电材料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5份的碳纳米管、0.1-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nC6H4SO3X或烷基硫酸盐CH3(CH2)NSO4X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0-5,X=Li,Na,Mg,Ca,NH4;或者该纳米导电材料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该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中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在8-19纳米之间,长度在120-195纳米之间,复合物的整体直径在20-29纳米之间,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表面,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0∶1;
所述高温尼龙的0-8重量份被聚癸二酸癸二胺、聚十一酰胺、聚十二酰胺、聚己内酰胺、聚癸二酰己二胺、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辛酰胺、聚9-氨基壬酸中的至少一种所取代,聚癸二酸癸二胺、聚十一酰胺、聚十二酰胺、聚己内酰胺、聚癸二酰己二胺、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辛酰胺、聚9-氨基壬酸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不为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尼龙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脂肪族化合物、酰胺类、石蜡及烃类;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硫代酯抗氧剂;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相容剂,其接枝率为2-10%。
4.一种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将表面处理剂及纳米导电材料放入搅拌机,升温搅拌;
在冷却条件下,搅拌后加入润滑剂、抗氧剂及相容剂低速搅拌;
加入尼龙低速搅拌;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
冷却;
切粒;
干燥;
其中,
高温尼龙为大于等于70小于80份;
纳米导电材料为大于10至小于等于20或大于20至小于等于25份;
润滑剂为0.1-3份;
表面处理剂为0.1-1.8份;
抗氧剂为0.3-3.5份;及
相容剂0.5-2.8份;
其中,
所述高温尼龙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对苯甲酰胺、PA9T、PA6T、PA10T、PA12T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高温尼龙的0-8重量份被普通尼龙所取代,所述普通尼龙为聚癸二酸癸二胺、聚十一酰胺、聚十二酰胺、聚己内酰胺、聚癸二酰己二胺、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辛酰胺、聚9-氨基壬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纳米导电材料表面电阻率小于或等于6.1×107Ω·m;
该纳米导电材料为碳纳米管导电纤维,该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质量比为0.1-5份的碳纳米管、0.1-5份的分散剂及100份的热塑性弹性体;该分散剂为烷基苯磺酸盐CH3(CH2)nC6H4SO3X或烷基硫酸盐CH3(CH2)NSO4X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0-5,X=Li,Na,Mg,Ca,NH4;或者该纳米导电材料为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该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中的碳纳米管的直径在8-19纳米之间,长度在120-195纳米之间,复合物的整体直径在20-29纳米之间,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均匀地覆盖在碳纳米管表面,导电高分子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单体与多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7-1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脂肪族化合物、酰胺类、石蜡及烃类;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硫代酯抗氧剂;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POE相容剂,其接枝率为2-10%。
6.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尼龙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尼龙复合材料应用于纺织品、电子设备、矿山机械、纺织机械领域。
7.一种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塑料制品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尼龙复合材料及以下至少一种辅料:着色剂,蒙脱土,滑石粉或三聚氰胺。
CN201210227221.3A 2012-07-03 2012-07-03 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Active CN102731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7221.3A CN102731994B (zh) 2012-07-03 2012-07-03 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7221.3A CN102731994B (zh) 2012-07-03 2012-07-03 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994A CN102731994A (zh) 2012-10-17
CN102731994B true CN102731994B (zh) 2014-08-13

Family

ID=4698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7221.3A Active CN102731994B (zh) 2012-07-03 2012-07-03 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19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2625B (zh) * 2013-08-30 2016-05-04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布、其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CN103804906A (zh) * 2014-02-27 2014-05-21 苏州市涵信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性ppa塑料
CN104403312A (zh) * 2014-11-19 2015-03-11 温州市谱奈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尼龙新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33113B (zh) * 2015-08-11 2018-11-2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半芳香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8388B (zh) * 2020-05-21 2023-04-25 长沙五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高温导电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7268B (zh) * 2020-07-22 2022-10-21 宁波金雨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酰胺喷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9939A (zh) * 2004-04-26 2005-01-26 东华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KR20080033780A (ko) * 2006-10-13 2008-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성분계 탄소나노튜브-고분자 복합체, 이를 형성하기 위한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488373B (zh) * 2009-02-27 2011-11-23 邓华 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70812A (zh) * 2009-04-24 2010-10-27 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导电尼龙6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994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1994B (zh) 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应用及该尼龙复合材料的塑料制品
CN102408704B (zh) 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24241B (zh) 抗静电热塑性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1485A (zh) 复配纤维增强抗静电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05515A (zh) 耐磨增强聚酰胺/聚甲醛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4158A (zh) 永久抗静电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0866A (zh) 一种聚酰胺组合物以及改善聚酰胺组合物的耐磨性的方法
CN105504799A (zh) 尼龙复合材料
CN104140672A (zh) 一种导电尼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440A (zh) 一种低密度高耐磨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18197B (zh) 一种导热尼龙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798A (zh) 玻纤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CN107353636A (zh) 一种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材料
CN1280355C (zh) 聚酰胺组合物
CN103755881A (zh) 聚苯硫醚与聚酰胺的相容剂、含该相容剂的聚苯硫醚/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0465A (zh) 一种增韧尼龙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2721B (zh) 一种高流动高韧性导电聚苯醚聚酰胺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96746C (zh) 尼龙合金树脂
CN110655787B (zh) 导电聚苯醚/聚酰胺6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4347B (zh) 导电聚酰胺6/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5898B (zh) 一种低吸水率增韧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60177B (zh) 导电聚苯醚/高抗冲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8126A (zh) 电线电缆用耐磨高阻燃无卤阻燃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2089B (zh) 抗静电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16145A (zh) 一种高抗冲导电聚酰胺复合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