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9691A -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9691A
CN102729691A CN201110088374XA CN201110088374A CN102729691A CN 102729691 A CN102729691 A CN 102729691A CN 201110088374X A CN201110088374X A CN 201110088374XA CN 201110088374 A CN201110088374 A CN 201110088374A CN 102729691 A CN102729691 A CN 102729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member
annular construction
loose
ring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83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9691B (zh
Inventor
杜振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men South Gate International Statio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rld Wide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1100883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9691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World Wide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rld Wide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MX2012014373A priority patent/MX2012014373A/es
Priority to JP2013513539A priority patent/JP2013528129A/ja
Priority to EP11169376.8A priority patent/EP2394821A3/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5538 priority patent/WO2011153950A1/en
Priority to US13/156,781 priority patent/US9067457B2/en
Priority to CA2742462A priority patent/CA2742462A1/en
Priority to US13/218,091 priority patent/US8899865B2/en
Priority to US13/218,245 priority patent/US8851783B2/en
Priority to US13/218,086 priority patent/US889986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2729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9691A/zh
Priority to US14/476,347 priority patent/US9656507B2/en
Priority to US14/491,370 priority patent/US20150003892A1/en
Priority to US14/557,035 priority patent/US2015020290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9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96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环。每个环包括能够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环形构件。所述主体和环由一种以上的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活页夹适当地包括保持系统,所述保持系统可操作以将所述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环形构件和主体可以适当地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一起形成为一块。可选择地,环形构件可以独立于所述主体制成并且按扣到所述主体中以形成所述带环活页夹。

Description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性地涉及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机构,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背景技术
具有用于选择性地保持活页的环的带环活页夹机构是公知的。这些机构通常被紧固到诸如笔记本封皮、文件、有纸夹的写字板等其他结构上以使这些结构能够保持活页。许多常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具有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含枢转铰链板支撑环分段,所述枢转铰链板支撑环分段能够在用于添加和/或移除活页的打开位置和用于保持活页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这些金属带环机构适用于多种用途,但是制造这些金属带环机构可能需要多个部件的相对复杂的组件来生产出完整的带环机构。通常用于生产常规金属带环机构(例如,向金属壳体施加耐腐蚀镍镀层)的化学制品中的一些也难以处理,并且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保护人和环境免受这些化学制品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基本连续的、闭合的扣环,以允许由环所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带环活页夹具有可操作以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的保持系统。所述环和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在打开位置上处于未变形状态,并且通过使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弹性变形可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上。当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处于闭合位置而朝向打开位置移动时,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被内在弹性恢复力偏置。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的直线形突出件在未变形位置上以约至少75度的角度相交。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环,所述细长主体具有纵向轴线,并且所述环用于保持活页。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基本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带环活页夹具有保持系统,所述保持系统可操作以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包括分别与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通过主体的第一锁定形成部相对于第二锁定形成部的轴向移动,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
本发明的又一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基本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带环活页夹具有可操作以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的保持系统。环和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在打开位置上处于未变形状态,并且通过使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弹性变形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上。在打开位置上具有自由端的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彼此间隔开一在约10mm至约45mm的范围内的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基本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环和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大致圆形的剖面形状。通过使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弹性变形,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上。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包括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环移除活页。带环活页夹具有适合于紧固到基端上的安装板。主体通过铰链联接至所述安装板,因此,当安装板紧固到基端上时,主体能够相对于基端枢转。环、主体和安装板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环移除活页。保持系统是可操作的,以便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保持系统具有分别与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相对于彼此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保持系统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的互锁形成部包括具有自由端的至少一个突出件。突出件的自由端具有至少一个空隙并且适合于在互锁形成部从非保持位置移动到保持位置时由第二环形构件的互锁形成部弹性压缩。
本发明的又一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保持系统是可操作的,以便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保持系统具有分别与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相对于彼此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第二环形构件的互锁形成部包括具有轴线的开口。第一互锁形成部适合于:在互锁形成部从非保持位置移动到保持位置上时,沿多个方向在从所述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开口处向第二互锁形成部上施加力。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保持系统是可操作的,以便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保持系统具有分别与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在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的互锁形成部包括从相对较宽的基端到相对较窄的自由端延伸的柱,并且第二环形构件上的互锁形成部包括用于接纳所述柱的开口。环和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
本发明的又一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保持系统是可操作的,以便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保持系统具有分别与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闭合位置上。环和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所述一块整体式结构包括活动铰链,所述活动铰链沿着细长主体的相邻环之间的侧部延伸。活动铰链支撑多于一个的环形构件,以用于枢转环形构件相对于细长主体的移动。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包括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机构。所述机构具有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壳体和第二环形构件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每个环形构件具有环形部和连接至所述环形部的锚定件。每个环形构件独立于其他的环形构件而形成。锚定件紧固到主体,以用于枢转相对于主体的移动。
本发明的又一方案是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具有细长主体和用于保持活页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以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保持系统是可操作的,以便将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环和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各个环的第一环形构件基本相对于主体固定并且从所述主体的顶部大致向上延伸。各个环的第二环形构件被活动铰链紧固到所述主体的侧部,用于枢转第二环形构件相对于主体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
在下文中,其他目的和特征将部分显而易见且部分被指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环活页夹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A是图1中所示的活页夹的带环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2是从带环机构的底部可见的有利点看到的图1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的带环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带环机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4是带环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5是带环机构的前端正视图;
图5A是在包括图5上的线5A-5A的平面中截取的带环机构的环形构件中的一个的剖面图,示出了环形构件的剖面形状;
图5B是在包括图5上的线5B-5B的平面中截取的带环机构的环中的一个的剖面图,示出了当环闭合时环形构件的端的剖面形状;
图6是带环机构的后端正视图;
图6A是带环机构的与图6相似的后端正视图,但是示出了与带环机构的主体相邻的环形构件的可选构造的一个实施例;
图7是除了环打开之外带环机构的与图1相似的立体图;
图8是除了环打开之外带环机构的与图5相似的前端正视图;
图9A-9D图示了带环机构的环闭合且随后打开的顺序;
图10是环闭合并且一堆活页由所述环保持的带环机构的与图5和图7相似的前端正视图;
图11是带环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带环机构的底部可见的有利点看到的图11中的带环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13是图11-12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14是环处于闭合位置的图11-13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前端正视图;
图15是环处于打开位置的图11-14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前端正视图;
图16是带环活页夹机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是从图16中所示的位置倒置的图16中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18是图16-17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前端正视图;
图19是图16-18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20是图16-19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21是带环活页夹机构的与图16中相似的立体图,但是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22和图23是图16-21中所示的安装在笔记本封皮上且在各种位置上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立体图;
图24-27是示出图22-23中所示的在各种不同的位置上支撑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机构和笔记本封皮的前面正视图;
图28是安装在笔记本封皮上且保持活页的本发明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9是从机构的底部可见的有利点看到的图28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30是图29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前端正视图;
图31是图29-30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32是图29-31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33是与图29相似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立体图,但是环处于打开位置上并且机构与笔记本封皮分开;
图34是带环活页夹机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5是从机构的底部可见的有利点看到的图34中所示的带环活页夹机构的立体图;
图36是图34-35中所示的机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37是图34-36中所示的机构的立体图,示出了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38是图37中所示的机构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示出了在环形构件的端上的互锁形成部;
图39是图34-38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立体图,一个环处于闭合位置并且其它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40-41是在分别包括图36上的线40-40和线41-41的平面中截取的图34-39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剖视图和剖面图并且图示了活动铰链;
图42是在包括图37上的线42-42的平面中截取的图34-41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剖面图并且图示了当环处于打开位置时的活动铰链;
图43A-43C是在图34-42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环形构件的端上的互锁形成部的放大剖面图并且图示了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顺序;
图44是在带环机构的第六实施例的环形构件的端上的互锁形成部的立体图;
图45是图44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46A-46B图示了图44和图45中所示的机构的保持系统移动到保持位置的顺序;
图47是在带环机构的第七实施例的环形构件的端上的互锁形成部的立体图;
图48是图47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49A-49B图示了图47和图48中所示的机构的保持系统移动到保持位置的顺序;
图50是在带环机构的第八实施例的环形构件的端上的互锁形成部的立体图;
图51是图44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52A-52B图示了图44和图45中所示的机构的保持系统移动到保持位置的顺序;
图53是带环机构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4是图53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55是图53和图54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立体图,显示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56是图53-55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侧面正视图,显示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57是在包括图55上的线57-57的平面中截取的图53-56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剖面图;
图58是带环机构的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9是从机构的底部可见的有利点看到的图58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60是图58和图59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61是图58-60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立体图,显示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62是在包括图61上的线62-62的平面中截取的图58-61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剖面图;
图63是图58-62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立体图,显示一个环处于闭合位置而其它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64是带环机构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5是从带环机构的底部可见的有利点看到的图64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66是图64和图65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底部的一部分的放大分解图;
图67是图64-66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68是图64-67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侧面正视图;
图69是在包括图67上的线69-69的平面中截取的图64-68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剖视图;
图70是图64-69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立体图,显示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71是与图69相似的剖视图,显示环处于打开位置;
图72是图64-71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73是带环机构的第十二实施例的一部分的放大分解仰视平面图。
在所有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9,一般表示为101的本发明的带环活页夹的一个实施例被图示为三环式笔记本。笔记本101包括封皮103(广义上为“基底”)和带环机构105,所述带环机构105紧固至封皮且可操作以选择性地保持和释放能够储存在环上的活页(图1中未示出)或其它品项。
如图1所示,笔记本封皮103具有书脊107。封皮103的前嵌板109和后嵌板111沿着书脊的相对侧通过铰链联接至书脊107。封皮103的嵌板109、111能够相对于书脊107移动,以便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选择性地暴露和覆盖由带环机构105所保持的活页。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带环机构105紧固到与书脊107邻近的后嵌板111上。然而,如果期望,带环机构105可以紧固到笔记本封皮103的不同部分上。尽管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为笔记本,应当理解的是,其它的带环活页夹(即,不是笔记本的带环活页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除了笔记本封皮,带环机构105可以紧固到与文件、有纸夹的写字板、设计图、公文包等相关的结构上。
带环机构105包括细长主体121,所述细长主体121支撑用于保持活页的多个环123(例如,如图1所示为三个环)。环123和主体121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例如,聚合物材料可以适当地为聚甲醛(POM)(例如,)、聚酰胺(尼龙)、聚丙烯(PP)等。环123和主体121一起在喷塑成型装置的模具中适当地制造成一块。喷塑成型的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里所说明的环123和主体121的一块式构造与环和主体单独制成且随后接合或组装到一起的其它构造之间存在几个内在的分子和结构性差别。这些差别可以包括在分子级上一块式结构中不存在缝隙、焊接/编织线和其它的内在不连续性。
细长主体121适当地为具有大致矩形剖面形状且在相对端143处具有圆角141(或圆端)的实心体。主体121的侧边缘147还适当地被削角或者以其他方式弄圆/弄平滑,以使主体121不具有可能挂住衣物或伤害人的尖锐特征。图中所示的主体121具有大致均匀的厚度T1(图4)。孔145沿着主体121的纵向轴线设置在其用于接收插脚紧固件115(如图所示)、铆钉或用于将带环机构105紧固到笔记本封皮103或其他基底上的其它适合的紧固件的端143之间的各个位置处。例如,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具有与主体121的各端143邻近的孔145和在两个环123之间的第三个孔。孔145适当地与环123在纵向上间隔开。
每个环123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125,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125从细长主体121延伸出并且由细长主体121支撑。(对于环形构件和其它成对结构的附图标记,可以包括后缀“a”和“b”来表示指代成对结构中的特定一个,但是,当后缀不会影响说明的清晰度时,将省去后缀。)例如,每个环123的环形构件125适当地从主体121的相对侧延伸出,如图1中所示。至少环形构件125的端部127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图1)和打开位置(图7)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上,环形构件125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环123保持的活页LLP(图10)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125a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125b。在打开位置(图7)上,环形构件125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环123移除活页。
当环形构件处于打开位置时(图7),包括主体121和环形构件125的带环机构105处于未变形状态。而且,在打开位置上,环形构件125以与常规金属带环机构的环形构件处于打开位置的大致相同的方式被定位。例如,在打开位置上,环形构件125的端127适当地大致在主体121的上方。当处于未变形打开位置上时,环形构件125的端127还朝向彼此大致向内延伸。环形构件125的端127的虚直线突出件151在打开未变形位置上以大于约75度的角度A(图8)彼此相交,所述角度A更适当地大于约85度,更适当地大于约90度,更适当地大于约120度,并且更适当地至少约为150度。因为页不需要大幅度地重新定位以将页在环形构件125之间转移,当环处于打开位置上时,相对大的角度A便于活页从一个环形构件转移到另一个环形构件。
在未变形打开位置上,端127也彼此间隔开一足以允许添加一个以上活页(例如,多个页堆叠到一起)和/或从环移除一个以上活页的距离D1(图8)。例如,如图7中所示,当环处于打开未变形位置上时,适当地存在在主体121的相对端143之间以及在主体上方的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之间纵向地延伸的大致直的间隙135。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间隙135的宽度与打开未变形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之间的距离D1相等。在打开位置上,间隙135毫无带环机构的任何结构,以使活页能够沿边缘插入到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之间的间隙中,而不使环形构件变形或使页屈曲。
还期望的是,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之间的距离D1足够小,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横过间隙135将活页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处于未变形打开位置上的环形构件的端127之间的距离D1可以根据环123的尺寸而变化。通常,对于较大的环,环形构件的端127之间的间隙135较大,并且对于较小的环,环形构件的端127之间的间隙135较小。一般而言,距离D1在约10mm和约45mm之间。例如,打开的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之间的距离D1适当地从包括如下值范围的组中选定:(1)在具有不大于约1英寸(或者在非圆形环的情况下具有等同活页保持容量)的环形构件的情况下,在约10mm和约30mm之间;(2)在具有范围从约1.0英寸至约1.5英寸的直径(或者在非圆形环的情况下具有等同活页保持容量)的环的情况下,在约13mm和约35mm之间;(3)在具有范围从约1.5英寸至约2.0英寸的直径(或者在非圆形环的情况下具有等同活页保持容量)的情况下,在约16mm和约40mm之间;以及(4)在具有大于约2英寸的直径的环的情况下,在约20mm和约45mm之间。
每个环123的至少一个环形构件125可弹性变形,以便将环从打开位置(图7)移动到闭合位置(图1)。如图所示,每个环123的每个环形构件125可变形并且相对于主体121移动以便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环。例如,环形构件125中的每一个适当地被构造成使得该环形构件具有与主体121相邻的相对挠性分段133,其中主体121支撑延伸到环形构件的端127的相对不挠性分段131。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挠性分段133为环形构件125的从主体121的侧部147延伸出并且形成主体121和相对坚硬分段131之间的铰链连接(例如,“活动铰链”)的相对扁平分段。
可以通过改变环形构件在主体121和端127之间延伸时环形构件125的剖面的尺寸和形状来控制环形构件的分段131、133的可挠性。如图所示,环形构件125的挠性分段133包括在其小于主体121的厚度T1的最薄位置处的具有厚度T2(图5)的变薄部分。如图6中所示,挠性分段与弓形凹口137相关联,弓形凹口137在与较坚硬分段131处产生更快的变薄速率并且在与具有挠性分段的最小厚度的部分相邻处产生降低的变薄速率。
每个变薄部分可以与变薄部分上方和下方的弓形凹口137相关联,如图6中所示。变薄部分还可以与单个弓形凹口相关联。例如,挠性分段133可以具有在变薄部分下方的单个弓形凹口137,以使变薄部分的上部与主体121的上表面平齐,如图6A所示。可以期望的是,使挠性分段133的上表面与主体121的上表面平齐,以降低活页在沿着环123的内表面滑动时可能被挂住或撕破的风险。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说明和阐释的弓形凹口为获得相对挠性变薄环形部分的一种方式,并且存在使挠性环形构件部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其它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弓形凹口137不需要产生环形构件的挠性部分。
每个环形构件125的剖面形状沿着至少大多数相对较坚硬分段131的长度基本恒定。特别地,每个环形构件125具有分段,所述分段具有基本恒定的剖面形状,所述剖面形状沿着对于1英寸环至少约为25mm、对于1.5英寸环至少约为35mm、对于2英寸环至少约为48mm以及对于3英寸环至少约为74mm的弧形长度具有如图5A所示的连续平滑的周边(例如,大致圆形、大致椭圆形或大致卵圆形)。因为这种形状使表面积最小化并且在成型处理期间限制热量和压力的损耗,发明人已经确定可期望对于每个环形构件125的相对长分段使用大致圆形剖面形状。这样便于在使得喷塑成型装置的每个周期所需的时间减少的同时制造出高质量的零件。而且,因为剖面形状围绕其周边连续地平滑(例如,为大致圆形),该剖面形状不存在在活页沿着环123移动时可能增加磨损或损坏活页的边缘或角并且使得纸张沿着环更平滑地移动。相对坚硬分段131的与挠性部分133相邻的部分从大致圆形剖面形状逐渐地且平滑地转变成环形分段的挠性部分的形状。
为了将环形构件125移动到闭合位置上,环形构件如图9所示弹性变形以形成闭合环(例如,通过朝向彼此弯曲端127(图9(a))直到端交会或重叠(图9(b))。通过将图8中(打开位置)和图5中(闭合位置)的环形构件125进行比较显知,将注意到环形构件125的屈曲集中到环形构件125的挠性分段133的相对薄部分处。当处于闭合位置(图9(c))时,环形构件125被其中固有弹性恢复力所偏置以便朝向打开位置移动。
保持系统161(图5和图7-9)是可操作的,以便抵住环形构件中的弹性恢复力的偏置将环形构件125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保持系统161包括一个环形构件125b的端127b上的形成部163,所述形成部163可操作以接合另一个环形构件125a的端127a上的形成部165,使得形成部163、165限制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之间远离闭合位置的相对移动。如图所示,例如,第一形成部163适当地包括在与主体121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从端127b延伸出的柱,并且第二形成部165包括开口,所述开口沿着与主体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方向贯通端127a并且可操作以便当所述柱被插入所述开口中时可释放地捕获所述柱。
为了将环移动到闭合位置上,环形构件变形以使相对环形构件的端127达到彼此重叠的位置,以使第一端127b上的柱163与另一端127a中的开口165对准,如图9(b)中所示。然后,移动环形构件的端127,以便沿着与主体121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将柱163插入到开口165中。柱163和开口165具有适当的尺寸和形状,以使所述柱和所述开口之间的摩擦抵制所述柱从所述开口中退回。例如,开口165和柱163的尺寸和容差可以被设计为形成静配合。只要所述柱保持在所述开口中,柱163和开口165的边缘之间的接合阻碍环形构件的移动,以便分开环形构件的端127。
环形构件125的端127的形状还被设计为适当相对端的面对表面171彼此大致平齐,并且环形构件的面对表面之间的任何间隙最小,以便在页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时限制活页挂在保持系统上的机会。而且,处于闭合位置上的环形构件125(图5B)的端127的重叠部分的剖面形状除了环形构件之间的最小间隙之外沿其周边连续地平滑(例如,大致圆形)。此外,处于闭合位置(图5B)的环形构件125的集合端的剖面形状与各个环形构件的沿着具有恒定剖面形状的分段的剖面形状(图5A)相似。图示实施例的闭合环的整体剖面形状在重叠端127和保持系统161的上方从一个环形构件125a的相对较坚硬分段131a到相对环形构件125b的相对较坚硬分段131b自始至终大致恒定。
为了打开环,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与主体121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地移动而远离彼此(图9(d)),以便从开口165中退回柱163并且将环形构件的端127彼此分开。一旦环形构件125的端127分开,环形构件内的弹性恢复力和/或由用户所施加的力将环形构件移回到它们的打开位置。因为需要与主体121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地作用的力来将环形构件125的端127彼此分开,保持系统161防止由于由环保持的活页所施加的力而将环123无意地打开。由环123所保持的活页的重量有时在环上施加朝向打开位置径向向外的牵引一个以上环形构件125的力。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在带环机构105的常规使用期间不大可能发生的是,由环123所保持的活页的重量将在环上施加易于沿着与带环机构的主体121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将环形构件的端127分开的力。例如,不可能的是,活页的重量可以施加到一个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上,沿着一个纵向牵引这一端,同时另一个环形构件的端被保持或者沿着相反的纵向被牵引。然而,可能的是,由活页的重量施加到一个环形构件125的端127上的任何纵向力也将施加到另一个环形构件的端上,倾向于相连地移动环形构件的端,以使所述端保持连接而不是变得分离。因此,保持系统161可以有利地被设计为允许想要打开环123的用户相对不费力地打开环123,而与此同时提供实质的阻力来阻止由环所保持的活页的重量导致环的无意打开。
图11-15示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205的第二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该实施例与上面所说明以及图1-10中所图示的实施例105基本相似。如图13所示,该带环活页夹的主体221具有大于如上所述的主体的整体厚度T1的整体厚度T3。此外,主体221具有顶部255和从所述顶部向下延伸的侧部257。还通过肋275(图12)来加固主体221。特别地,主体221具有沿着主体的中心轴线延伸的一个纵向肋277。纵向肋277在主体221的相对圆形端243之间自始至终延伸。主体221还包括在主体的侧部257之间延伸且与纵向肋277大致垂直的一系列横向肋279。在沿着主体的与各个环223相同的轴向位置处存在横向肋279,其中所述各个环223以与上述环123大致相同的方式来构造。如图所示,还存在沿着环223之间的主体轴向定位(例如,在环之间的中点处)的横向肋279。主体221的肋277、279和侧部257为比上述带环活页夹机构105的由于较薄主体121所得到的增加的容量更期望更坚稳构造的应用提供了更坚稳的构造。主体221的带肋构造还使用比对于具有相同强度的实心构造体所需的材料较少的材料。
图16-27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305的第三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该带环机构305与图1-10中说明的带环机构105大致相同。这个实施例中的带环活页夹的主体321具有与第一实施例105的主体121相比相对于环不同的定向。特别地,主体321为具有相对主表面355的大致平板。环形构件325从主体321的主表面355延伸出。通过与第一实施例的挠性分段133大致相似的挠性分段333将环形构件325联接至主体,并且环323的打开和闭合与上面所述的环123基本相同。带环机构305还包括安装板357,所述安装板357适合于紧固至笔记本封皮103或其它基底。安装板357适当枢转地连接至带环机构305的主体321。例如,如图所示,安装板357通过活动铰链359在主体的与环323大致相对的一侧连接至主体321。如上所述,安装板357、主体321和环323适当地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形成为一块。当安装板357紧固至笔记本封皮103或其它基底的书脊107时,主体321能够相对于基底和安装板在铰链359上枢转,如图22-27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图16-27中所示的带环机构的类型有时称为“转向”,由于可挠性,“转向”设置为将嵌板109、111屈曲弯回到自身之上并且将活页布置为使得一些页在嵌板的顶部之上并且一些页在嵌板的下方,如图24中所示。
图28-33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405的第四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这个带环机构405与上面所述的机构105基本相同。而上述机构105的环形构件125的移动与环安装在由金属壳体所支撑的铰链板上的类型的许多常规金属环活页夹基本相似,图28-33中所示的机构的环423的打开和闭合的移动与常规金属杆弓形机构的环的移动基本相似。该机构405的环423包括能够相对于主体421移动的一个环形构件425b和基本固定以使其不会在环423打开和闭合期间相对于主体可感知地移动的另一个环形构件425a。可移动环形构件425b具有相对挠性分段433,相对挠性分段433以与上述挠性分段133将环形构件123连接至机构105的主体121大致相同的方式将可移动环形构件425b连接至主体421。另一个环形构件425a适当地包括从主体421向上延伸的大致直的圆柱形杆。机构405包括与上述保持系统161基本相似的保持系统461。如上所述,主体421和环423适当地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形成为一块。
图34-42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505的第五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这个带环机构505与上述机构205基本相似。在这个带环机构中,各个环形构件525通过活动铰链533连接至主体521,所述活动铰链533在与主体521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沿着主体延伸。主体521、活动铰链533和环形构件525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一起形成为一块。
如图36中所示,活动铰链533沿着主体521的相对侧部547位于凹槽581内。特别地,参考图40,各个活动铰链的最薄分段559在主体521的轴向上延伸并且位于主体521的相邻侧部547之内。此外,最薄分段559在环523的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上位于主体521的侧部547之内并且在环形构件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时保持在主体的侧部之内。如图41和图42所示,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559由活动铰链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弓形凹口537来限定。当环523处于打开未变形位置上时,弓形凹口适当地具有在约0.5mm至约2.0mm范围内的相对大的曲率半径。当环523处于闭合位置(图40)上时,由于活动铰链533的变形,凹口537的形状不同。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之外,这里与凹口537的形状有关的陈述指的是当环523处于打开位置并且活动铰链533处于未变形构造时凹口的形状。
弓形凹口537的形状被设计为形成位于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559之外的纵向延伸肋557。肋557适当地由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559完全支撑,以使得活动铰链的最薄分段仅为主体521的肋和其余部分之间的连接。肋557的外边沿适当地与主体521的侧部547大致对准或者稍稍位于主体521的侧部547之外。肋557在其外边沿处具有比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的厚度T4大致较厚的厚度T3。例如,肋557在其外边沿处的厚度T3适当地在约1.5mm至约5.0mm的范围内,而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559的厚度T4适当地在约0.25mm至约0.9mm的范围内。
环形构件523的基端在肋的外边沿处联接至对应活动铰链533的肋557。各个肋557在其外边沿处的厚度T3适当地约等于对应环形构件523的联接至肋的基端的厚度T5。弓形凹口537在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559和肋557的外边沿之间产生平滑的转变。因为活动铰链533从最薄分段559向外移动活动铰链533的厚度增加的速率沿着弓形凹口连续地增加,活动铰链的总体强度和耐用度增大了。而且,弓形凹口537以连续弯曲的方式从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559之内的位置向活动铰链的最薄分段之外的位置延伸。因此,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559被构造为活动铰链的薄轴向延伸线性部分。例如,当在剖面图中观看时,如图40-42所示,活动铰链的最薄分段仅为单个点,并且活动铰链533平滑地转变成在该点之内和之外的较大厚度。
活动铰链533各自具有比环形构件525的轴向长度L2长的轴向长度L1(图36)。通过测量活动铰链的最薄分段559的轴向长度来确定活动铰链533的轴向长度L1。活动铰链533的长度L1适当为环形构件525的轴向长度L2的至少三倍。作为另一示例,活动铰链533的长度L1适当地至少约为一英寸的5/8。活动铰链533的轴向长度比接收活动铰链533的凹槽581短。因此,在活动铰链的最薄分段559的端和凹槽的端之间在活动铰链533的相对轴向端处存在小间隙583。间隙583的尺寸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变化。由于间隙583在凹槽581的端处将带环机构505的主体521与活动铰链533的移动分开,间隙583是有利的。由于间隙583,活动铰链533的最薄分段559的轴向端可以在环形构件525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期间相对于主体521移动。间隙583还限制或避免如果主体521将活动铰链533的轴向端横向于间隙直接连接至凹槽581的侧边可能导致的应力集中。间隙583适当地相对小,以使主体521的侧部547为活动铰链533提供更好的屏蔽(例如,在使用机构期间,保护活动铰链533免于与其它物体的意外碰撞)。
带环活页夹机构505还包括保持系统561,保持系统561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将环形构件525保持在闭合位置上。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保持系统561与上述保持系统161相似。参考图37和图38,一个环形构件525b的端527b上的互锁形成部包括从具有自由端的主体521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突出件563(例如,柱)。如图38中所示,例如,另一个环形构件525a上的互锁形成部适当地为用于接收突出件563的轴向延伸开口565。
开口565的尺寸适当地设计为:当环形构件525从非保持位置移动到保持位置时,相对于开口的轴线径向向内弹性压缩至少一个突出件563。开口565适当地适合于:在突出件插入到开口中时,沿着多个不同的方向径向向内挤压突出件563。同样,突出件563适当地适合于:当突出件插入到开口中时,在开口565上施加径向向外的力。开口565适当地具有稍细长(例如,卵圆形)剖面形状,如图42所示,尽管开口可以在本发明的宽泛范围内具有其它形状。如图39上的箭头所示,在环523打开和闭合期间环形构件525的移动与对于上述保持系统161的移动基本相同。
如图37和图38中所示,突出件563适当地包括至少在突出件的自由端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指形件575。指形件的数量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变化。在图37和图38中,各个突出件563具有集中地形成轴向延伸柱的两个指形件575。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指形件575在它们的基端处连接至环形构件525b的端527b并且沿着轴向延伸柱/突出件562的整个长度保持彼此分离。然而,可以预想的是,指形件575可以仅沿着轴向延伸突出件563的一部分彼此分开。例如,指形件可以在突出件的自由端处彼此分开,而在突出件的突出件连接至环形构件的端的基端处彼此不分开。
至少一个空隙571包括在突出件563中并且适合于使得:当互锁形成部563、565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空隙的至少一部分由相对环形构件525a的端527a上的互锁形成部弹性压缩。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空隙571在突出件563的指形件之间延伸。特别地,空隙571适当地从突出件的自由端轴向延伸到突出件563中。如图38中所示,空隙571适当地为在指形件575之间延伸的细长狭缝。形成空隙571的狭缝适当地在突出件的相对端之间自始至终横向地延伸贯通突出件563。空隙571适当地从自由端到突出件的基端大致自始至终延伸贯通突出件563的轴向长度。而且,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空隙571包括位于指形件575之间的第一部分571a和延伸越过突出件563的基端进入环形构件525b的端527b中的第二部分571b。如图40中所示,例如,空隙571适当地从环形构件的端的一侧上的突出件563的自由端到与所述突出件相对的环形构件的端572b的一侧自始至终轴向延伸通过环形构件525b的端527b。
因为空隙571延伸越过突出件563的基端,在突出件的指形件575连接至环形构件525b的端527b的位置处成型聚合物材料的厚度存在不太突然的变化。这提供了几个优点,例如当成型聚合结构在从模具中移除之后不均匀冷却时可能发生的缓和问题。这样能够提高突出件563的耐用度。而且,由于空隙571贯通环形构件的端527b,环形构件525b的端527b的最远部分通过在空隙571的相对侧(例如,在空隙的上方和下方)的一对臂579连接至环形构件的其余部分。在突出件563插入到在另一个环形构件525a的端527a中的开口565中时,臂579能够极微程度地屈曲,以有助于缓和突出件563中(例如,在指形件575连接至环形构件525b的端527b的位置处)的应力集中。这也能够在多个打开和闭合周期内提高突出件563的耐用度和保持系统561的性能。空隙571还能够便于从模具中移除机构501。
空隙571a在突出件563内的部分具有处于非保持位置上的第一容积和当环形构件525处于中间位置上时小于所述第一容积的第二容积,在所述中间位置上,保持系统561位于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当保持系统561处于保持位置上时,空隙571a在突出件563内的部分具有第三容积(第三容积可以等于第一容积,等于第二容积,或者与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均不同)。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空隙571a在突出件563之内的部分的容积约等于处于非保持位置上的空隙的容积。为了从开口中移除突出件563,需要使突出件变形且使空隙变形以使突出件压缩空隙的第二容积的足够大的力。这有助于确保保持系统561将环523保持在闭合位置上。在空隙571a的突出件内的部分被压缩成较小容积时,由于臂579稍微屈曲以缓和不期望的应力集中,空隙571b的其它部分可以扩展成较大的容积。
图44-46B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605的第六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该带环机构605与上述机构505基本相同。保持系统的突出件663适当地包括四个指形件689。空隙671为大致十字形状并且在四个指形件689的各个之间延伸。空隙671不轴向延伸而越过突出件683。而且,空隙671从突出件的自由端延伸一小于距突出件663的相对端的距离的距离。在突出件683插入到开口中时,空隙671在多个径向方向上被开口665压缩。因此,当保持系统661处于保持位置(图46B)上时,指形件689和开口665在彼此之上施加径向力,这有助于限制环不利地打开的可能性。
图47-49B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705的第七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该带环机构705与上述机构505基本相同。保持系统761的突出件763适当地包括延伸至突出件的自由端的周壁791。存在由壁791环绕的空隙771。空隙771从突出件763的自由端轴向延伸通过突出件的轴向长度的至少部分通路。当保持系统761处于非保持位置上时,在壁791朝向突出件763的自由端延伸时,壁791适当地向外成锥形。尽管周壁791(并且因此为突出件763)成锥形,当保持系统761处于非保持位置上时,开口765适当地具有直侧边。开口765被构造为:在突出件插入到开口中时(例如,由于壁791和直侧边开口765的锥度),开口765将突出件763和空隙771弹性压缩到开口765中。因此,当保持系统761处于保持位置(图49B)时,周壁791和开口765在彼此之上施加径向力,这有助于限制环不利地打开的可能性。
图50-52B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805的第八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该带环机构805与上述机构505基本相同。保持系统861包括从主体821轴向延伸的突出件863(例如,如所示实施例中的柱)。在相对的环形构件825中的开口865适合于当环形构件825闭合且保持系统861处于保持位置时接纳柱863。柱863适当地从相对较宽的基端向相对较窄的自由端延伸。如图50、图52A和图52B所示,柱863适当地具有截头锥形。开口865适当地成锥形以符合柱863的形状,如图所示。开口865和突出件863的尺寸被设计为使得:在突出件863插入到开口中时,所述开口压缩所述突出件。当环形构件825处于保持位置并且突出件863在其制造完成状态下完全插入到开口中时,在环形构件的面对表面871之间存在间隙891。即使柱863和开口865由于环的重复打开和重复闭合而磨损,该间隙891便于保持系统861的持续性能。
图53-57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905的第九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该带环机构905与上述机构505基本相同。而上述机构505的环形构件525的移动与环安装在由金属壳体支撑的铰链板上的类型的许多常规金属带环活页夹基本相似,图53-58中所示的机构的环923的打开移动和闭合移动与杆弓形机构的环的移动基本相似。该机构905的环923包括能相对于主体921移动的一个环形构件925b和基本固定到主体上的另一个环形构件925a。可移动环形构件925b通过活动铰链933分别连接至主体921的侧部947。活动铰链933包括与上述凹口537和铰链肋557对应的弓形凹口937和铰链肋957。每个固定的环形构件925a适当地包括从主体921大致垂直的向上延伸的分段。不存在将固定的环形构件925a连接至主体921的活动铰链,并且固定的环形构件925a不像可移动环形构件925b那样容易移动。然而,环形构件925a的端927a可以借助于环形构件的弹性变形相对于主体921稍微移动(例如,来接合保持系统961或与保持系统961分离)。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环形构件的与端927b邻近的分段朝向相对的环形构件925b稍微向内延伸。机构905包括与上述保持系统561基本相似的保持系统961。如上所述,主体921和环923适当地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形成为一块。
图58-63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1005的第十实施例。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该带环机构1005与上述机构505基本相同。除了下述两点之外活动铰链1033与上述活动铰链533基本相同:铰链1033不沿着主体1021的侧部位于凹槽中,并且铰链在相邻环1023之间(例如,连续地沿着主体的整个侧部)延伸,以使多个环形构件1025由单个活动铰链固定到主体上。例如,在主体1021的各个侧部上适当地存在单个活动铰链1033,所述单个活动铰链1033支撑在主体的该侧部上的所有环形构件1025,用于枢转环1023的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如图63中所示,活动铰链1033适当地具有足够的可挠度,以允许一个环1023的环形构件1025独立于其环形构件连接至相同活动铰链的相邻环的环形构件而被枢转。带环机构1005包括与上述保持系统561基本相似的保持系统1061。
图64-72图示了带环活页夹机构1105的第十一实施例。带环机构1105包括支撑用于保持活页的多个环1123(例如,如图1中所示的三个环)的细长主体1121。主体1121适当地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
参考图64和图67,主体1121具有顶部1155和从所述顶部向下延伸的侧部1157。图示实施例中的主体1121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和在其相对端1143处的圆角1141。主体1121的上侧边缘角1147也适当地被挖角或以其它方式弄圆/弄平滑,以使主体不具有可能挂住衣物或伤害人的尖锐特征。主体1121具有在沿着主体的纵向轴向主体的用于接纳将带环机构1105紧固至笔记本封皮103或其它基底上的铆钉、插脚紧固件或其它适合的紧固件(未示出)的端1143之间的各个位置处贯通主体的孔1145。例如,如图64中所示,图示实施例中的主体1121具有与主体1121的每端1143邻近的孔1145和在两个环1123之间的第三个孔。孔1145适当地在纵向上与环1123间隔开。将带环机构主体紧固至基底的其它方式,包括那些不需要主体中的孔的方法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还使用从主体的顶部1155延伸出的肋1175(图65)来加固主体1121。特别地,主体1121具有在侧部1157之间且大致沿着主体的中心轴线在环1123之间延伸的纵向肋1177(例如,两个纵向肋)。环状肋1185绕着孔1145延伸。绕着位于两个环1123之间的孔1145延伸的环状肋1185位于一个纵向肋1177的两个分段之间。图示实施例中的另一个纵向肋1177从与一个环1123邻近的位置向与另一个环邻近的位置连续地延伸。主体1121还包括在主体的侧部1157之间延伸且与纵向肋1177大致垂直的一系列横向肋1179。横向肋1179适当地在沿着主体1121的轴线的各个位置处与纵向肋1177交叉。肋1175和主体1121的侧部1157使用比具有相同强度的实心结构体所需的材料较少的材料为主体提供了坚稳构造。
每个环1123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1125,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1125从细长主体1121延伸出并且由细长主体1121支撑。例如,每个环1123的环形构件1125适当地从主体1121的相对侧部1157延伸出,如图64中所示。环形构件1125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图64-65)和打开位置(图70和图71)之间移动。
至少一个环形构件独立于主体而形成。如图72所示,例如,每个环形构件1125适当地独立于主体1121而形成。每个环形构件1125还独立于其它各个环形构件而形成。每个环形构件1125具有紧固至锚定件1131的环形部分1137,锚定件1131可以安装为用于枢转相对于主体1121的移动。包括环形部分1137及其各个锚定件1131的每个单环形构件1125适当地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一体地形成为一块(例如,通过喷塑成型处理)。环形构件1125适当地由允许环形构件弹性变形以利用与上述保持系统161、561、661、761、861中的任一个适当地基本相似保持系统1161来闭合环1123的材料制成。环形构件1125可以由与主体1121或环形构件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主体可以由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不同材料制成。
机构1105的主体1121具有肋1175和侧部1157,所述肋1175和侧部1157被构造成形成用于接纳和保持锚定件1197的受器1135。锚定件1131和受器1135适当地被构造为使得锚定件能够在带环机构1105的组装期间搭扣到受器中,以将环形构件1125紧固到主体1121上。用于各对环形构件1125的受器1135适当地与主体1121的相对侧部1157邻近。如图65和图66中所示,每个受器1135以侧部1157的分段、从侧部向内横向间隔开的纵向延伸肋1181和在环1123的相对轴向侧边哈桑的两个横向肋1179为界限。在图6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肋1175被构造为使得在用于每个环1123的环形构件1125的受器1135之间存在间隙1183。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图中所示的肋1175的构造仅为一个示例,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存在将主体构造成接收环形构件锚定件1131的其它方式。
如图72所示,各个环形构件锚定件1131为相对小的细长杆(例如,具有如图所示的圆形剖面的大致圆柱形杆)。主体1121中的受器1135适合于接收杆1131并且将杆1131保持在杆与主体1121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的方位上。主体1121适当地具有保持件1191,保持件1191定位为横向延伸到各个受器1135中,以将锚定件1131保持在受器中。例如,如图66和图69中所示,保持件1191从主体1121的侧部1157朝向主体的纵向中心线横向向内延伸。保持件1191适当地被构造为使得在带环机构1105组装期间锚定件1131能够搭扣到受器1135中。
在主体1121中存在从保持件1191延伸贯通主体的上表面的开口1167。开口1167适当地定位在横向向内延伸保持件1191的大致上方,以使得在主体中仅在保持件的上方存在空隙空间。熟悉喷塑成型技术的人将理解的是,开口1167允许使用简单得多且比不具有开口的等同体的情况持续较长的模具设计在喷塑成型处理中来制造出主体1121。例如,开口1167适当地通过从模具的一个侧边向保持件的上表面延伸的突出件来制成。这些突出件有助于固定主体1121,产生了模具的零件不底切保持件1191的模具设计。然而,可以使用不包括任何开口的主体,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66所示,凹口1111定位在主体1121的邻近与环形构件1125相对的各个保持件1191的侧部1157上。凹口1111将侧壁1157的承载保持件1191的部分与侧壁的其余部分分开。这样在锚定件1131被搭扣到受器1135中的同时便于侧壁1157的承载保持件1191的部分屈曲。
如图66中所示,锚定件1131的端适当地与横向肋1179的限定横向肋1179被接纳在其中的受器1135的端的侧边邻近关联。因此,锚定件1131和横向肋1179将环形部分1137保持与凹口1193配准,因此凹口的尺寸可以设计成为环形部分提供基本的间隙,而不导致环形构件1125的纵向位置相对于主体1121的大幅度来回移动或跳动。这也允许环形构件1125的环形部分1137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而不磨损凹口1193的侧边。
尽管一旦锚定件搭扣到适当位置上保持件1191提供从受器1135中移除环形构件锚定件1131的主要阻力,保持件1191和主体1121的其它特征件为所保持的环形构件1125相对于主体枢转提供相对小的阻力。例如,锚定件1131具有大致圆形的剖面形状,并且主体1121的与锚定件邻近的包括保持件1191的表面的形状被设计为基本符合锚定件的外圆柱形表面,因此主体为受器1135中的锚定件的枢转移动(例如,绕着与锚定件的轴线一致且与主体的长轴线大致平行的枢转轴线)提供相对小的阻力。因此,用户能够通过枢转受器1135中的环形构件易于手动地将各个环1123的环形构件1125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还期望的是,处于打开位置的环形构件1125的端1127之间的距离D2足够小以使用户能够易于横过间隙1197将活页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如图71中所示,越过打开位置的环形构件1125的打开适当地受环形构件与封皮103或带环机构1105紧固到其的其它基底的平面表面接合限制。处于打开位置的环形构件1125的端1127之间的距离D2可以根据环1123的尺寸而变化。通常,对于较大的环,环形构件1125的端1127之间的间隙D2较大,并且对于较小的环,环形构件1125的端1127之间的间隙D2较小。距离D2通常在约10mm和约45mm之间。例如,打开的环形构件1125的端1127之间的距离D2适当地从包括如下值范围的组中选出:(1)在具有不大于约1英寸的直径(或者在非圆形环的情况下具有等同活页保持容量)的环形构件的情况下,在约10mm和约30mm之间;(2)在具有范围从约1.0英寸至约1.5英寸的直径(或者在非圆形环的情况下具有等同活页保持容量)的环的情况下,在约13mm和约35mm之间;(3)在具有范围从约1.5英寸至约2.0英寸的直径(或者在非圆形环的情况下具有等同活页保持容量)的环的情况下,在约16mm和约40mm之间;以及(4)在具有大于约2英寸的直径的环的情况下,在约20mm和约45mm之间。
图73图示了带环活页夹的另一实施例1205,除了下面提到的之外,该带环活页夹与上述带环活页夹1105基本相同。在这个实施例中用于锚定件1231的主体1221中的受器1235具有超过锚定件的轴向长度的轴向长度。对于环形构件1225,凹口1269与凹口1293间隔得比上述对应凹口1111间隔得较远。在锚定件1231搭扣到受器中的同时,凹口1211仍允许侧壁1257的承载保持件1291的部分屈曲,但是由于增加了长度侧壁的这些部分较强。主体1221包括受器中的止挡件1269,所述止挡件1269的位置与锚定件1231的端邻近,以将环形构件1225保持在相对于主体1221和形成在用于环形构件的侧壁1257中的凹口1293的期望轴向位置上。
由于环形构件1125与主体1121单独形成,多个机构1105可以在拆卸的状态下运送以降低运输成本并且在已经运送到之后进行组装。例如,可以在一个容器中运送几个主体1121,而在相同或不同运送中的另一容器具有多个环形构件1125。可选择地,主体1121和环形构件1125可以在相同容器中一起运送(例如,在一个塑料袋或其它候选容器中与主体一起,或者在另一塑料袋或其它候选容器中与环形构件一起)。拆卸的带环机构1105占用比运送处于组装状态的带环机构所需小得多的空间容积,并且这可能节省大量成本。
使环形构件1125与主体1121分开的另一优点是,环1123可以容易地由具有与主体1121不同的颜色的材料制成。而且,特定机构1105上的一些环形构件1125可以容易地由具有与相同机构上的其它环形构件不同的颜色的材料制成。
而且,机构1105的环形构件1125的质量对于机构1105的总体性能比对主体1121具有更大的影响。因此,如果主体1121的性能标准与环形构件的性能标准相比较降低了,则带环机构1105的性能不会大大降低(例如,以便使得成本较廉价和/或得到用于制造主体的诸如聚丙烯等更易于可再循环的材料)。
而且,相同主体1121可以与构造成制造不同直径环1123的环形构件1125相结合地使用。例如,在制造带环机构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喷塑成型机器的相同模具中或者在一个以上喷塑成型机器的多个相同模具中生产多个主体1121。一个以上主体1121与具有第一构造的环形构件1125组装到一起。一个以上其它的主体1121与具有与第一构造不同的第二构造(例如,直径较大、圆形环对D形环等)的环形构件1125组装到一起。通过不同类型的环形构件1125可互换地使用主体1121的能力允许仅使用单个模具和/或用于主体的单个模具设计来制造不同类型的带环机构。这样降低了设计和制造模具以制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带环机构的成本。
尽管形成图64-7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各个环的各个环形构件单独地形成,应当理解的是,用于各个环的环形构件中的一个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与主体一体地形成。例如,用于各个环的一个环形构件可以适当地为与主体一起形成且固定到主体上的竖直分段,而对于图64-73中所示的实施例而言另一个环形构件如上所述与主体单独形成并且搭扣到主体中。
当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部件时,冠词“一个”、“该”和“所述”的目的在于表示存在一个以上的部件。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旨在包含性的并且表示除了所列出的部件之外可以存在另外的部件。
考虑到前述情况,可以看出,达到了本发明的几个目的,并且获得了其它有益结果。
由于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上述构造中进行各种变型,目的在于包含在上述说明中且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应当解释为示例性的且不是为了限制。

Claims (61)

1.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包括:
细长主体;
环,其用于保持活页,各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以及
保持系统,其可操作以便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和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相对于彼此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并且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构件的互锁形成部包括具有自由端的至少一个突出件,所述突出件的所述自由端具有至少一个空隙并且适合于:在所述互锁形成部从所述非保持位置移动到所述保持位置时,所述自由端由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所述互锁形成部弹性压缩。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空隙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具有第一容积以及当所述突出件由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所述互锁形成部压缩时比所述第一容积小的第二容积。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突出件具有与所述自由端相对的附连端,所述空隙从所述自由端延伸通过所述突出件越过所述突出件的所述附连端。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机构,其中,当所述突出件由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所述互锁形成部压缩时,所述空隙的在所述突出件内的部分具有较小的容积。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机构,其中,所述空隙自始至终延伸通过所述第一环形构件。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当所述互锁形成部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上时,所述突出件由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所述互锁形成部压缩。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当所述互锁形成部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上时,所述空隙具有第三容积,所述第三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容积。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当所述互锁形成部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上时,所述突出件基本上不被压缩。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包括用于接纳所述突出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开口具有轴线,所述开口的尺寸被设计为:在所述互锁形成部从所述非保持位置移动到所述保持位置时,相对于所述轴线径向向内弹性压缩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件。
11.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出件沿所述细长主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通过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和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所述保持位置和所述非保持位置之间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突出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指形件,并且所述空隙在所述指形件之间延伸。
14.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突出件具有四个指形件,并且所述空隙为通常十字形。
1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突出件包括延伸至所述突出件的端的周壁,所述空隙由壁环绕。
16.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当所述环形构件处于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时,在所述周壁朝向所述突出件的所述自由端延伸时,所述周壁向外成锥形。
17.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包括用于接纳所述突出件的开口,当所述环形构件处于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时,所述开口具有直侧边。
1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当所述环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上时,所述环沿着所述环的从所述第一环形构件的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上的第二位置延伸的分段具有大致恒定的圆形剖面形状,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处于所述互锁形成部的相对侧。
1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环和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一块整体式结构包括将一个以上环形构件连接至所述主体的活动铰链。
21.如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一块整体式结构包括用于各个环形构件的活动铰链,所述活动铰链将所述环形构件连接至所述主体。
2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结合封皮,所述带环活页夹安装在所述封皮上,所述封皮铰接而移动以选择性地覆盖和暴露保持在所述带环活页夹上的活页。
23.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包括:
细长主体;
环,其用于保持活页,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以及
保持系统,其可操作以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和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相对于彼此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其中,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互锁形成部包括具有轴线的开口,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适合于:在所述互锁形成部从所述非保持位置移动到所述保持位置时,沿多个方向在从所述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所述开口处对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施加力。
24.如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适合于:当所述互锁形成部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上时,沿多个方向在从所述轴线径向向外延伸的所述开口处对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施加力。
25.如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通过所述细长主体的第一互锁形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和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所述保持位置和所述非保持位置之间移动。
26.如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至少一个环形构件包括相对较坚硬分段和将所述相对较坚硬分段连接至所述主体的相对挠性分段。
27.如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相对挠性分段包括活动铰链。
28.如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活动铰链在所述环的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沿着所述细长主体的侧部延伸并且枢转地支撑所述第一环的一个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的一个环形构件。
29.如权利要求27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活动铰链沿着所述细长主体的侧部延伸并且枢转地支撑各个所述环中的所述环形构件中的一个。
30.如权利要求23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结合封皮,所述带环活页夹安装在所述封皮上,所述封皮铰接而移动以选择性地覆盖和暴露保持在所述带环活页夹上的活页。
31.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包括:
细长主体;
环,其用于保持活页,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
保持系统,其可操作以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和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构件的所述互锁形成部包括从相对较宽基端向相对较窄自由端延伸的柱,并且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上的所述互锁形成部包括用于接纳所述柱的开口;以及
其中,所述环和所述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
32.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一块整体式结构包括将至少一个环形构件连接至所述细长主体的活动铰链。
33.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通过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第一锁定形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锁定形成部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和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所述保持位置和所述非保持位置之间移动。
34.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柱和所述开口各自沿着所述细长主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35.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柱的形状为通常截头锥形。
36.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开口成锥形。
37.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当所述环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上时,所述柱接纳在所述开口中,并且当所述环处于所述保持位置上时,所述环沿着所述环的从所述第一环形构件上的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上的第二位置延伸的分段具有大致恒定的圆形剖面形状,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互锁形成部的相对侧。
38.如权利要求3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结合封皮,所述带环活页夹安装在所述封皮上,所述封皮铰接而移动以选择性地覆盖和暴露保持在所述带环活页夹上的活页。
39.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包括:
细长主体;
环,其用于保持活页,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
保持系统,其可操作以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第一互锁形成部和第二互锁形成部,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和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其中,在所述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上,所述保持系统不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
其中,所述环和所述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所述一块整体式结构包括沿着所述细长主体的在相邻环之间的侧部延伸的活动铰链,所述活动铰链支撑多于一个的环形构件,用于枢转所述环形构件相对于所述细长主体的移动。
40.如权利要求3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通过所述细长主体的所述第一锁定形成部相对于所述第二锁定形成部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互锁形成部和所述第二互锁形成部能够在所述保持位置和所述非保持位置之间移动。
41.如权利要求3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活动铰链延伸且枢转地支撑各个所述环中的所述环形构件中的一个,用于枢转所述环形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的移动。
42.如权利要求41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活动铰链沿着所述细长主体的整个长度延伸。
43.如权利要求3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中,所述活动铰链为第一活动铰链,所述带环活页夹进一步包括沿着所述细长主体的与所述第一活动铰链相对的侧部在相邻环之间延伸的第二活动铰链,所述第二活动铰链支撑多于一个的环形构件,用于枢转所述环形构件相对于所述细长主体的移动。
44.如权利要求39中所述的带环活页夹,其结合封皮,所述带环活页夹安装在所述封皮上,所述封皮铰接而移动以选择性地覆盖和暴露保持在所述带环活页夹上的活页。
45.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机构,所述机构包括:
细长主体,其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
环,其用于保持活页,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壳体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并且在所述打开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
其中,用于每个环的至少一个环形构件为单独形成的环形构件并且包括环形部分和连接至所述环形部分的锚定件,各个独立形成的环形构件独立于所述主体而形成并且独立于其它环形构件而形成,单独形成的环形构件的所述锚定件紧固到所述主体上,用于枢转相对于所述主体的移动。
46.如权利要求45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各个单独形成的环形构件的所述环形部分和所述锚定件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一起形成为一块。
47.如权利要求45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各个单独形成的环形构件紧固到所述主体上,用于独立于其它各个环形构件而移动。
48.如权利要求45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所述锚定件各自包括细长杆,所述细长杆紧固到所述主体上,以使所述杆与所述主体的纵向轴线大致平行。
49.如权利要求48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所述细长杆为通常圆柱形。
50.如权利要求48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所述主体具有顶部、从所述顶部向下延伸的侧部以及从所述顶部延伸出的多个肋,所述侧部和所述肋限定各个所述锚定件的受器。
51.如权利要求50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所述主体具有在所述侧部中的凹口,所述凹口用于接纳各个单独形成的环形构件的在一个凹口中的部分。
52.如权利要求51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所述主体具有在所述侧部中的附加凹口,所述附加凹口被定位为使得对于每个锚定件存在一对附加凹口,每对所述凹口位于用于接纳所述环形构件的对应凹口的相对纵向侧边并且被定位为与所述锚定件的相对纵向端邻近。
53.如权利要求50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所述主体包括横向地延伸到所述受器中的保持件和从各个保持件的上表面向所述主体的上表面延伸的开口。
54.如权利要求45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各个单独形成的环形构件紧固到所述主体上,用于独立于其它各个环形构件移动。
55.如权利要求54中所述的带环机构,进一步包括保持系统,所述保持系统可操作以将所述环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
56.如权利要求55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所述保持系统包括与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的端相邻的互锁形成部。
57.如权利要求56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构件的所述互锁形成部包括柱,并且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上的所述互锁形成部包括开口,所述柱和所述开口各自沿着所述主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58.如权利要求57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当所述环处于所述闭合位置上时,所述柱被接纳在所述开口中,并且,当所述环处于所述闭合位置上时,所述环沿着所述环的从所述第一环形构件上的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上的第二位置延伸的分段具有大致恒定的圆形剖面形状,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互锁形成部的相对侧。
59.如权利要求45中所述的带环机构,其中,每个环包括一对单独形成的环形构件。
60.如权利要求45中所述的与封皮相结合的带环机构,所述主体紧固至所述封皮。
61.一种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活页夹,所述带环活页夹包括:
细长主体;
环,其用于保持活页,每个环包括第一环形构件和第二环形构件,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从所述细长主体延伸出并且由所述细长主体支撑,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能够相对于彼此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闭合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一起形成大致连续的、闭合的扣环,用于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沿着所述环从一个环形构件移动到另一个环形构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上,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形成不连续的、打开的扣环,用于添加活页或者从所述环移除活页;以及
保持系统,其可操作以将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和所述第二环形构件选择性地且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闭合位置上,
其中,所述环和所述主体一起形成为由可模制聚合物材料制成的一块整体式结构,各个环的所述第一环形构件大致相对于所述主体固定并且从所述主体的顶部大致向上延伸,每个环的所述第二环形构件通过活动铰链紧固至所述主体的侧部,用于枢转所述第二环形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闭合位置之间的移动。
CN201110088374.XA 2010-06-09 2011-04-08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9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8374.XA CN102729691B (zh) 2011-04-08 2011-04-08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JP2013513539A JP2013528129A (ja) 2010-06-09 2011-06-09 単一構造を有するリングバインダ機構
EP11169376.8A EP2394821A3 (en) 2010-06-09 2011-06-09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unitary structure
PCT/CN2011/075538 WO2011153950A1 (en) 2010-06-09 2011-06-09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unitary structure
US13/156,781 US9067457B2 (en) 2010-06-09 2011-06-09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unitary structure
CA2742462A CA2742462A1 (en) 2010-06-09 2011-06-09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unitary structure
MX2012014373A MX2012014373A (es) 2010-06-09 2011-06-09 Mecanismo para encuadernacion con anillas que tiene una estructura unitaria.
US13/218,245 US8851783B2 (en) 2010-06-09 2011-08-25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snap-in ring members
US13/218,086 US8899864B2 (en) 2010-06-09 2011-08-25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unitary structure
US13/218,091 US8899865B2 (en) 2010-06-09 2011-08-25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retaining system on ring members
US14/476,347 US9656507B2 (en) 2010-06-09 2014-09-03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snap-in ring members
US14/491,370 US20150003892A1 (en) 2010-06-09 2014-09-19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retaining system on ring members
US14/557,035 US20150202909A1 (en) 2010-06-09 2014-12-01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unitary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8374.XA CN102729691B (zh) 2011-04-08 2011-04-08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9691A true CN102729691A (zh) 2012-10-17
CN102729691B CN102729691B (zh) 2016-06-01

Family

ID=4698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837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9691B (zh) 2010-06-09 2011-04-08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96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4250A (zh) * 2015-02-05 2016-10-05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具有互锁环形部件的环形装订器
CN107107652A (zh) * 2014-11-18 2017-08-29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装订器
CN109866514A (zh) * 2017-12-05 2019-06-11 国誉株式会社 装订用具
WO2022222851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青岛智立亘生工程技术事务所 一种采用夹固式扣具和柔性背板的活页夹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0368A (en) * 1977-10-28 1978-12-19 Filtronics Ltd. Plastic looseleaf binder ring assembly
US4607970A (en) * 1985-02-05 1986-08-26 Ted Scudder Binder for perforated sheets
JPH0952023A (ja) * 1995-08-18 1997-02-25 Kawasaki Steel Corp ごみ乾燥装置
US5618122A (en) * 1993-02-04 1997-04-08 C-Lock, Inc. Molded plastic one-piece loose-leaf binder ring structure
CN1158106A (zh) * 1995-08-09 1997-08-27 科库友株式会社 环状活页夹具
US5706559A (en) * 1996-10-18 1998-01-13 Eaton Corporation Leaf spring tip insert
CN1286660A (zh) * 1998-09-28 2001-03-07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活页夹
CN1346317A (zh) * 1999-12-27 2002-04-24 美国林·宾德公司 栓杆机构环式装订夹组件
CN2740416Y (zh) * 2004-06-29 2005-11-16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环形夹机构的成对环部件的互锁环末端结构
CN1727206A (zh) * 2004-07-27 2006-02-01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环形活页夹机构
CN202071539U (zh) * 2011-04-08 2011-12-14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0368A (en) * 1977-10-28 1978-12-19 Filtronics Ltd. Plastic looseleaf binder ring assembly
US4607970A (en) * 1985-02-05 1986-08-26 Ted Scudder Binder for perforated sheets
US5618122A (en) * 1993-02-04 1997-04-08 C-Lock, Inc. Molded plastic one-piece loose-leaf binder ring structure
CN1158106A (zh) * 1995-08-09 1997-08-27 科库友株式会社 环状活页夹具
JPH0952023A (ja) * 1995-08-18 1997-02-25 Kawasaki Steel Corp ごみ乾燥装置
US5706559A (en) * 1996-10-18 1998-01-13 Eaton Corporation Leaf spring tip insert
CN1286660A (zh) * 1998-09-28 2001-03-07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活页夹
CN1346317A (zh) * 1999-12-27 2002-04-24 美国林·宾德公司 栓杆机构环式装订夹组件
CN2740416Y (zh) * 2004-06-29 2005-11-16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环形夹机构的成对环部件的互锁环末端结构
CN1727206A (zh) * 2004-07-27 2006-02-01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环形活页夹机构
CN202071539U (zh) * 2011-04-08 2011-12-14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7652A (zh) * 2014-11-18 2017-08-29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装订器
CN107107652B (zh) * 2014-11-18 2019-05-03 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装订器
CN105984250A (zh) * 2015-02-05 2016-10-05 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具有互锁环形部件的环形装订器
CN109866514A (zh) * 2017-12-05 2019-06-11 国誉株式会社 装订用具
CN109866514B (zh) * 2017-12-05 2021-11-26 国誉株式会社 装订用具
WO2022222851A1 (zh) * 2021-04-21 2022-10-27 青岛智立亘生工程技术事务所 一种采用夹固式扣具和柔性背板的活页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9691B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9691A (zh)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CN202071539U (zh) 具有整体式结构的带环活页夹机构
US9067457B2 (en) Ring binder mechanism having unitary structure
AU2016201305B2 (en) Support for a series of offset keys, and a case including the support
JP2013528129A5 (zh)
US20160218496A1 (en) Curvature restraining member and power feeding device
CN101633303B (zh) 保护性地支撑在可相对移动的部件之间延伸的元件的结构
EP2873342A1 (en) Luggage article with external frame having rods joined together by corner pieces
EP2672857B1 (en) Suitcase with connection for a partition made of double material
US20120294669A1 (en) Binder
US20210212412A1 (en) Webbing strap trap
CN202293768U (zh) 用于保持活页的带环机构及带环机构的细长主体
CN101767500B (zh) 卡锁致动件、带卡锁致动件的环形装订夹机构及组装方法
CN102275410B (zh) 具有整体结构的环形活页夹机构
US20170341455A1 (en) Single booster binder mechanism
US20150173328A1 (en) Multi-piece animal collar
EP3073024A1 (en) Arm for awnings
US9316280B2 (en) Spring unit and slide mechanism
US8505702B2 (en) Shock absorbing carrying device for extending into a piece of luggage
US20150104237A1 (en) Low-profile ring binder mechanism
CN201866067U (zh) 连结件
EP2508787A2 (de) Kennungssystem für Druckgasflaschen
US20130236233A1 (en) Ring mechanism having robust low-profile housing
KR102564344B1 (ko) 문구용의 링 바인더 기구
KR20160063059A (ko) 가발고정용 헤어클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1

Address after: 886 Jienan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Humen South Gate International Statio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a Hongkong Kwai Chung Jiaqing Road 5 to No. 9 Guanhua mirror factory third Arts crafts emporium, 19 floor

Patentee before: World-wide Statio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