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66067U - 连结件 - Google Patents

连结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66067U
CN201866067U CN2010205633563U CN201020563356U CN201866067U CN 201866067 U CN201866067 U CN 201866067U CN 2010205633563 U CN2010205633563 U CN 2010205633563U CN 201020563356 U CN201020563356 U CN 201020563356U CN 201866067 U CN201866067 U CN 201866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elastic member
hook portion
sliding action
slid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6335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田隆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66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660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容易的连结件。该连结件包括:被安装在附着体上并具有基面(21A)的基部(21);设置在该基部(21)上的钩部(36);安装在该钩部(36)或基部(21)上的滑动部件(40)。钩部(36)具有开口(38),滑动部件(40)能够沿着基部(21)的基面(21A)进行滑动动作,且被弹性部件(50)朝向所述钩部(36)施力,并且,滑动部件(40)通过滑动动作对钩部(36)的开口(38)进行开闭。

Description

连结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具有环部的扣环部件等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的连结件。涉及例如在为了扣上前开外衣的前身片等而使用的搭扣中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扣环部件的连结件。
背景技术
例如,为了扣上前开外衣的前身片等,使用所谓的被称为消防员带扣(fireman buckle)的带扣。
以往,这种带扣由以下部件构成:安装在一侧前身片上的具有环部的扣环部件;以及安装在另一侧前身片上的具有与扣环部件的环部钩挂而连结的钩部的钩扣部件。
扣环部件例如由以下部件构成:D字形状的环部;从该环部的直线边延长并安装在前身片上的附着部。
钩扣部件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由以下部件构成:设置有局部具有开口的钩部的钩扣部件主体;一端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在钩扣部件主体上且另一端与钩部的前端接触来封闭开口,并且能够朝向钩部的内侧远离的开闭片;以及以使得该开闭片的另一端与钩部的前端接触的方式对开闭片施力使之转动的弹簧。
专利文献1: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200279号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构造的钩扣部件的情况下,当从钩扣部件拆下扣环部件时,必须用指尖(指甲)将钩扣部件的开闭片的另一端向钩部的内侧按压,使开闭片的另一端从钩部的前端远离,然后从该间隙将扣环部件的环部从钩部拆下。
然而,由于钩部的开口狭窄,必须将指尖(指甲)插入该狭窄的间隙中抵抗弹簧的施加力而将开闭片压入,因此,不仅不容易压入钩扣部件的开闭片的另一端,操作性差,而且指尖(指甲)容易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这样的以往课题,提供一种拆装容易的连结件。
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件的特征在于,包括:被安装在附着体上并具有基面的基部;设置在该基部上的钩部;安装在该钩部或所述基部上的滑动部件,所述钩部具有开口,所述滑动部件能够沿着所述基部的基面进行滑动动作,且被弹性部件朝向所述钩部施力,并且,所述滑动部件通过所述滑动动作对所述钩部的开口进行开闭。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使滑动部件沿着基部的基面进行滑动动作后,钩部的开口打开,将相对于钩部连结的被连结件、例如具有环部的扣环部件插入到钩部内,然后将手指从滑动部件拿开。于是,滑动部件在弹性部件的施加力的作用下朝向钩部进行滑动动作,因此钩部的开口被关闭。由此,被连结件被连结在连结件上。另外,在要将被连结件从钩部拆下时,使滑动部件沿着基部的基面进行滑动动作,将钩部的开口打开。在该状态下,从钩部拆下被连结件。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只要使滑动部件进行滑动动作就能够进行被连结件的拆装,因此,与以往的构造相比,能够容易且安全地进行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件,优选的是,相对于基部件安装钩部件,在所述基部件上形成有所述基部,在所述钩部件上形成有在所述基部的基面的相反侧具有所述开口的所述钩部,在所述滑动部件上设有:一对凸缘,所述一对凸缘将所述钩部件作为所述滑动动作方向上的引导件;以及引导突起,所述引导突起位于所述凸缘之间,并向着所述滑动动作方向延伸,在所述钩部件上形成有:弹性部件收纳空间;与该弹性部件收纳空间连通且沿所述滑动动作方向开口的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以及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所述弹性部件被形成为具有比所述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的所述滑动动作方向尺寸短且比所述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的所述滑动动作方向尺寸长的尺寸,所述弹性部件在被收纳在所述弹性部件收纳空间内的状态下,被卡合在所述引导突起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相对于基部件安装钩部件、相对于该钩部件以能够进行滑动动作的方式安装滑动部件而构成。
此时,在钩部件上形成有弹性部件收纳空间、与该弹性部件收纳空间连通且沿滑动动作方向开口的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以及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并且,弹性部件被形成为比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的滑动动作方向尺寸短,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弹性部件从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收纳在弹性部件收纳空间内。
另外,弹性部件在被收纳在弹性部件收纳空间内的状态下被卡合在引导突起上,并且被形成为具有比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的滑动动作方向尺寸长的尺寸,因此,能够防止弹性部件从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飞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件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突起具有:立起部;从该立起部向所述滑动动作方向突出的弹性部件支承突起;和相对于所述立起部从所述弹性部件支承突起的相反侧向所述滑动动作方向突出的抵接部,在所述滑动部件被所述弹性部件朝向所述钩部施力的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形成为与所述抵接部的前端相比在所述滑动动作方向上更向所述弹性部件支承突起方向偏移。
根据这样的结构,引导突起具有:从立起部向滑动动作方向突出的弹性部件支承突起;和相对于立起部从弹性部件支承突起的相反侧向滑动动作方向突出的抵接部,在滑动部件被弹性部件向钩部施力的状态下,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形成为与抵接部的前端相比在滑动动作方向上更向弹性部件支承突起方向偏移,因此,也就是说,在该状态下,即使将滑动部件向从基部离开的方向拉拔,也由于引导突起被弹性部件收纳空间的壁阻挡而能够防止滑动部件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件中,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件在所述基部的相反侧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形成为与被所述滑动部件开闭的所述钩部的开口相比更向所述基部侧凹陷。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使滑动部件进行滑动动作时搭有手指的操作部形成为与钩部的开口相比更向基部侧凹陷,所以能够使从基部到操作部的厚度尺寸薄,能够确保手指搭在操作部上进行操作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件中,优选的是,所述钩部的开口端以及对所述钩部的开口进行开闭的滑动部件的开闭端形成为随着从内侧趋向外侧朝着钩部前端倾斜的倾斜面。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钩部的开口端以及对该开口进行开闭的所述滑动部件的开闭端形成为随着从内侧趋向外侧朝着钩部前端倾斜的倾斜面,所以,即使被卡定在钩部上的被连结件运动而碰到钩部的开口端或滑动部件的开闭端,也能够防止它们轻易地被开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件的实施方式(带扣)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钩扣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钩扣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钩扣部件的分解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钩扣部件的组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钩扣部件的动作状态(开放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VII-VII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2...前身片(附着体),20...基部件,21...基部,30...钩部件,32...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3...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4...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6...钩部,36A...开口端,38...开口,40...滑动部件,42...凸缘,43...引导突起,44...立起部,45...弹性部件支承突起,46...抵接部,47...开闭片部,48...操作部,50...弹性部件,A...扣环部件,B...钩扣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带扣的构造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连结件作为钩扣部件使用的带扣的使用状态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带扣由如下部件构成:安装在前开外衣的一侧前身片1上的扣环部件A;和安装在另一侧前身片2上且钩挂扣环部件A而与之连结的作为连结件的钩扣部件B。
扣环部件A例如由以下部件构成:D字形状的环部11;和从该环部11的直线边成直角地延长并安装在作为附着体的外衣的一侧前身片1上的附着部12。
钩扣部件B如图2~图4所示由以下部件构成:通过铆钉等固定件3而安装在作为附着体的外衣的另一侧前身片2上的基部件20;安装在该基部件20上的钩部件30;相对于该钩部件30以能够滑动动作的方式设置的滑动部件40;以及对该滑动部件40施力的弹性部件50。
基部件20包括:安装在作为附着体的外衣的另一侧前身片2上的具有基面21A的三角板状的基部21;和在该基部21的上表面中央突出形成的隆起部24。在基部21上,在各角部分别形成有铆钉穿插孔22,并且在隆起部24的长度方向两端侧夹着隆起部24而分别形成有突起卡合孔23。贯通铆钉穿插孔22以及前身片2的布料而穿插铆钉等固定件3,并在前身片2的里面侧对固定件3进行紧固,由此,基部件20被固定在前身片2上。隆起部24以截面为四边形的长方体形状形成。
钩部件30具有:安装在基部件20的基部21上的引导部31;在该引导部31的长度方向一端一体地形成的钩部36。
在引导部31,在内部形成有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并且在下表面开有与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连通的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另外,在上表面开有与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连通的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这些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以及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形成为滑动部件40的滑动方向尺寸(长度尺寸)相对于宽度尺寸长的长方形。具体地说,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的宽度尺寸以及长度尺寸与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的宽度尺寸以及长度尺寸相同,并且,形成为能够供基部件20的隆起部24嵌合的大小。另外,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形成为宽度尺寸以及长度尺寸比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的宽度尺寸以及长度尺寸小的形状,并且,形成在相对于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比滑动部件40的滑动动作方向前后端更靠内侧的位置。
此外,在引导部31的下表面,在夹持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的位置突出形成有突起部35。该突起部35被插入在基部件20的突起卡合孔23中并被紧固,由此钩部件30与基部件20一体地组装。
钩部36具有:从引导部31的长度方向一端向滑动动作前方延长的延长部37;从该延长部37的前端向上方以钩形(三角形状)弯折之后向滑动动作方向的后方延长且前端具有开口38的弯钩部39。因此,钩部36在基部21的基面21A的相反侧具有开口38。弯钩部39的前端弯折部以直角或锐角弯折,因此,钩部36的弯钩部39从正面观察形成为大致“く”字形状。
滑动部件40具有:将钩部件30的引导部31作为导向部而沿基部21的基面21A以能够滑动动作的方式设置的滑动部件主体41;从该滑动部件主体41的长度方向一端延长并对钩部36的开口38进行开闭的开闭片部47;和在滑动部件主体41的上表面、即基部21的相反侧形成的操作部48。滑动部件40被弹性部件50朝向钩部36施力。
在滑动部件主体41上,在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从两侧夹着钩部件30的引导部31的一对凸缘42,并且在该凸缘42之间设置有向滑动动作方向延伸的引导突起43。引导突起43具有:从滑动部件主体41向下方立起的立起部44;从该立起部44向滑动动作方向突出的弹性部件支承突起45;相对于立起部44从弹性部件支承突起45的相反侧向滑动动作方向突出的抵接部46。
这里,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形成为比弹性部件支承突起45以及抵接部46的全长尺寸稍大的尺寸。也就是说,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形成为能够将引导突起43插入到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内的尺寸,并且,在滑动部件40被弹性部件50朝向钩部36施力的状态下,与抵接部46的前端相比向滑动动作方向后方偏移地形成。由此,在抵接部46的上方残留有形成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的上壁32A,因此能够防止滑动部件40从钩部件30脱落。
开闭片部47被形成为从滑动部件主体41的长度方向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后前端与钩部36的开口端36A抵接或隔着微小间隙相对的形状。这里,对钩部36的开口端36A以及该开口38进行开闭的开闭片部47的开闭端47A被形成为从内侧朝向外侧向着钩部36前端倾斜的倾斜面。
操作部48被形成为与通过滑动部件40开闭的钩部36的开口38相比更向基部21侧凹陷。具体地说,被形成为与滑动部件40的开闭端47A和钩部36的开口端36A相比更向基部21侧凹陷,随着从开闭片部47的基端趋向滑动动作方向后方,形成为逐渐接近基部21而后从基部21逐渐远离的圆弧状的凹陷。在操作部48的上表面,以一定间隔形成有相对于滑动方向交叉(正交)的多条止滑突条49。
弹性部件50由螺旋弹簧51构成。螺旋弹簧51形成为具有比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的滑动动作方向尺寸短且比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的滑动动作方向尺寸长的尺寸,螺旋弹簧51在被收纳在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内的状态下,被卡合在引导突起43上。
此外,螺旋弹簧51的直径(宽度尺寸)、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的宽度尺寸和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的宽度尺寸间的关系被设定成: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的宽度尺寸>螺旋弹簧51的直径(宽度尺寸)>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的宽度尺寸。
<组装方法的说明>
在图4所示的状态中,将滑动部件40的引导突起43从钩部件30的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插入到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内,然后在引导突起43的弹性部件支承突起45和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的后壁32B之间将弹性部件50以压缩了的状态卡定。
此时,由于弹性部件50的长度尺寸形成得比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的滑动动作方向尺寸短,另外,弹性部件50的宽度尺寸形成得比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的宽度尺寸小,所以,能够将弹性部件50从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容易地收纳在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内。另外,由于弹性部件50是在被收纳在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内的状态下被卡合在引导突起43上,并且形成为具有比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的滑动动作方向尺寸长的尺寸,另外,宽度尺寸形成为比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的宽度尺寸大,所以,能够防止弹性部件50从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飞出。
在该状态下,使基部件20的隆起部24嵌合在钩部件30的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内,并且将钩部件30的突起部35插入到基部件20的突起卡合孔23中并紧固。从而,基部件20、钩部件30以及滑动部件40被一体化,并且,在弹性部件5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滑动部件40朝向钩部36进行滑动动作,钩部36的开口38被滑动部件40的开闭片部47封闭。
在该状态下,也就是说,在图5的状态下,滑动部件40被向钩部36施力,引导突起43的抵接部46与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的前壁32C抵接。在该状态下,在抵接部46的正上方有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的上壁32A存在,因此,即使将滑动部件40朝向远离基部21的方向拉拔,也由于引导突起43被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的上壁32A阻挡而能够防止滑动部件40脱落。
这样组装钩扣部件B时,钩部件30的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被滑动部件40的下表面和一对凸缘42覆盖而不会从外侧被看到,另外,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被基部21覆盖,从而不会挂住手指等,外观方面也良好。利用铆钉等固定件3将该钩扣部件B安装在附着体、这里是另一侧前身片2上。
<使用方法的说明>
使用时,从图5所示的状态,用手指接触滑动部件40的操作部48,使操作部48滑动动作。也就是说,使滑动部件40抵抗弹性部件50的施加力而向滑动动作方向后方(图5中右方向)滑动动作。于是,如图6所示,由于滑动部件40的开闭片部47从钩部36的开口端36A离开,所以钩部36的开口38被打开。
此时,由于操作部48和钩部36的开口38远离,所以手指不会与钩部36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手指的损伤。另外,由于搭有手指的操作部48被形成为比钩部36的开口38更向基部21侧凹陷,所以能够使从基部21到操作部48的厚度尺寸薄,能够确保手指搭在操作部48上进行操作时的稳定性。
在该状态下,从钩部36的开口38、即钩部36的开口端36A与开闭片部47的开闭端47A间的间隙插入扣环部件A的环部11,然后将手指从操作部48拿开,此时,滑动部件40在弹性部件50的施加力的作用下朝向钩部36进行滑动动作,因此,钩部36的开口38被封堵(成为图5的状态)。由此,扣环部件A的环部11被连结在钩扣部件B的钩部36。
此时,由于对钩部36的开口端36A以及该开口38进行开闭的滑动部件40的开闭端47A被形成为随着从内侧趋向外侧朝着钩部36前端倾斜的倾斜面,所以,即使被卡定在钩部36上的扣环部件A的环部11运动从而环部11碰到钩部36的开口端36A或滑动部件40的开闭端47A,也能够防止它们被轻易地开放。
另外,要从钩部36拆下扣环部件A时,使滑动部件40沿基部21的基面21A进行滑动动作,打开钩部36的开口38。在该状态下,从钩部36拆下扣环部件A的环部11。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只要使滑动部件40进行滑动动作就能够进行扣环部件A的拆装,所以与以往的构造相比,能够容易且安全进行拆装操作。
<变形例>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都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具有基部21的基部件20、和具有钩部36的钩部件30作为不同的部件构成,然后将它们一体地组装而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一个部件上一体地构成基部21和钩部36。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滑动部件40相对于钩部件30能够进行滑动动作,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滑动部件40相对于基部件20进行滑动动作。
此外,关于基部件20、钩部件30以及滑动部件4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除了金属以外,具有某种程度的刚性的合成树脂等也可以。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在将外衣等服装中能够开闭的部分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时而被利用的,也能够作为在将绳、带等为环状的被连结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时的连结件被利用。

Claims (6)

1.一种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被安装在附着体上并具有基面(21A)的基部(21);设置在该基部(21)上的钩部(36);安装在该钩部(36)或所述基部(21)上的滑动部件(40),
所述钩部(36)具有开口(38),
所述滑动部件(40)能够沿着所述基部(21)的基面(21A)进行滑动动作,且被弹性部件(50)朝向所述钩部(36)施力,并且,所述滑动部件(40)通过所述滑动动作对所述钩部(36)的开口(38)进行开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基部件(20)安装钩部件(30),在所述基部件(20)上形成有所述基部(21),在所述钩部件(30)上形成有在所述基部(21)的基面(21A)的相反侧具有所述开口(38)的所述钩部(36),
在所述滑动部件(40)上设有:一对凸缘(42),所述一对凸缘(42)将所述钩部件(30)作为所述滑动动作方向上的引导件;以及引导突起(43),所述引导突起(43)位于所述凸缘(42)之间,并向着所述滑动动作方向延伸,
在所述钩部件(30)上形成有: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与该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连通且沿所述滑动动作方向开口的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以及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
所述弹性部件(50)被形成为比所述弹性部件收纳用开口(33)的所述滑动动作方向尺寸短且比所述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的所述滑动动作方向尺寸长的尺寸,所述弹性部件(50)在被收纳在所述弹性部件收纳空间(32)内的状态下,被卡合在所述引导突起(4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突起(43)具有:立起部(44);从该立起部(44) 向所述滑动动作方向突出的弹性部件支承突起(45);和相对于所述立起部(44)从所述弹性部件支承突起(45)的相反侧向所述滑动动作方向突出的抵接部(46),
在所述滑动部件(40)被所述弹性部件(50)朝向所述钩部(36)施力的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收纳用开口(34)形成为与所述抵接部(46)的前端相比在所述滑动动作方向上更向所述弹性部件支承突起(45)方向偏移。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40)在所述基部(21)的相反侧具有操作部(48),
所述操作部(48)形成为与被所述滑动部件(40)开闭的所述钩部(36)的开口(38)相比更向所述基部(21)侧凹陷。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36)的开口端(36A)以及对所述钩部(36)的开口(38)进行开闭的所述滑动部件(40)的开闭端(47A)形成为随着从内侧趋向外侧朝着钩部(36)前端倾斜的倾斜面。
6.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部(36)的开口端(36A)以及对所述钩部(36)的开口(38)进行开闭的所述滑动部件(40)的开闭端(47A)形成为随着从内侧趋向外侧朝着钩部(36)前端倾斜的倾斜面。 
CN2010205633563U 2009-12-22 2010-10-14 连结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60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9114U 2009-12-22
JP2009009114U JP3157928U (ja) 2009-12-22 2009-12-22 連結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66067U true CN201866067U (zh) 2011-06-15

Family

ID=44137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6335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866067U (zh) 2009-12-22 2010-10-14 连结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157928U (zh)
CN (1) CN2018660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4812A (zh) * 2015-10-30 2016-01-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线上行走作业用手持稳定装置
CN106418913A (zh) * 2016-10-28 2017-02-22 平湖市耀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挂扣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4812A (zh) * 2015-10-30 2016-01-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线上行走作业用手持稳定装置
CN106418913A (zh) * 2016-10-28 2017-02-22 平湖市耀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挂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57928U (ja) 201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93044B2 (ja) 時計ストラップを時計ケーシングに取り付けるための取付装置
US5361459A (en) Clip assembly
CN201866067U (zh) 连结件
US10687590B2 (en) Locking hook member and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US20120291236A1 (en) Zipper head structure
US4908913A (en) Safety hook
JP3135346U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およびブーツ
CN205006119U (zh) 一种带扣结构及穿戴产品带体
CN103185313B (zh) 灯具及其自锁挂扣结构
CN202900965U (zh) 连结件以及连结件用支承部件
JP3154318U (ja) 遮光装置の操作コードの留め具
JP5147792B2 (ja) 留め具
CN108354278B (zh) 一种拉链头
CN205512790U (zh) 带磁力的首饰锁扣及手链
CN101285496B (zh) 弹性钩
CN203182156U (zh) 简易皮带扣
CN107183844B (zh) 一种拉链拉头及拉链
CN106019626B (zh) 一种眼镜腿组件
WO2018094957A1 (zh) 一种服装及其拉链
CN215532119U (zh) 一种挂物夹
KR200179881Y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
US20070231057A1 (en) Loose-leaf ring
KR101149694B1 (ko) 안경용 코걸이 결합구조
CN219515392U (zh) 一种无肩攀插片式肩章
CN205831251U (zh) 一种绳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