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5158B - 舒适空气流出喷嘴 - Google Patents
舒适空气流出喷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25158B CN102725158B CN201080060504.2A CN201080060504A CN102725158B CN 102725158 B CN102725158 B CN 102725158B CN 201080060504 A CN201080060504 A CN 201080060504A CN 102725158 B CN102725158 B CN 1027251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partially
- outflow
- guiding device
- air out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125000001475 halogen function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431 wafe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57—Outlets providing a vortex, i.e. a spirally wound air flow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流出装置(1),用来使空气流尤其流入机动车内部空间中,该空气流出装置具有关于其空气流出特性可调节的第一导风装置(15),该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空气流出装置(1)的第一空气穿流区域(4)中。该空气流出装置还具有关于其空气流出特性可调节的第二导风装置(17),该第二导风装置设置在空气流出装置(1)的第二空气穿流区域(3)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流出装置,用来使空气流尤其流入机动车内部空间中,其具有至少一个至少关于其空气流出特性可调节的导风装置,该导风装置设置在空气流出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空气穿流区域中。
背景技术
在给封闭的内部空间(例如机动车)通风时,通常在一个或多个位置上抽吸、处理空气,并传递到待通风的内部空间中。在此,既从周围环境中和/或至少局部地和/或至少暂时地进行空气抽吸,也从待通风的内部空间自身(所谓的换气运转)中进行空气抽吸。这样抽吸的空气例如通过加热(加热运转)、冷却(空调装置运转)和/或过滤(去除污染颗粒、花粉和类似物质)来处理。
尤其在机动车内部空间通风时,通常设置了多个位置,已处理的空气在这些位置上流入机动车内部空间中。如今通常设置这样的空气输入孔,即指向挡风玻璃、侧向玻璃和/或驾驶员/副驾驶员脚部空间的方向;或设置这样的空气输入孔,即设置在仪表盘区域内并指向驾驶员/副驾驶员。在此根据空气排放孔口的位置,来实现不同的空气流出特性。因此,空气应该尽量扩散地流入驾驶员/副驾驶员的脚部空间中,以避免不期望的穿堂风。相反,当空气在挡风玻璃或侧向玻璃的方向上流出时,定向的空气流通常是有利的,以便能尽可能快地给相关的玻璃除霜。
对于定位在仪表盘中的空气排放孔来说,任务更复杂。根据环境条件和/或根据驾驶员/副驾驶员的个人偏好,希望在特定的时间内提供扩散的空气流出,但在另一时间内提供定向的空气流出(所谓的点状-通风运转)。
为了满足这种高舒适度要求,原则上可能的是,设置两个不同类型的空气流出喷嘴,即一方面点状-空气流出喷嘴,另一方面扩散-空气流出喷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构造空间是有问题的。
此外,例如在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07 013 868 A1中建议了一种空气流出器,它既可排放定向的空气流,也可排放扩散的空气流(漩流)。通过调整操纵元件,来在定向的空气流(点状-运行)和扩散的空气排放之间进行转换。但基于DE 10 2007 013 868 A1中建议的空气流出喷嘴的构造,所述喷嘴强制性地具有圆环形的外部轮廓。如果空气流出方向可转向不同的方向,则这种外部轮廓是有利的。但如果由于具体的结构情况而在机动车中提供了非圆环形的结构空间,则这已被证明是有问题的。这一点尤其在机动车范围内是一个问题,因为一方面尤其在仪表盘的区域内的构造空间非常短缺和“宝贵”,另一方面给通风技术装置提供的构造空间(尤其在仪表盘区域内)通常具有非圆环形的横截形状。这一点通常导致,本来用来排放空气的构造空间不能或不能最佳地用来释放空气。因此,降低了相关的空气排放喷嘴的空气排放功率。为了平衡这一点,可提高鼓风机风量,但这可能提高运行噪音,并可能提高用来驱动不同鼓风装置的能量消耗。这当然是不利的。
在德国DE 10 2004 038 016 A1的说明书中提出了一个建议,用来在非圆环形的构造情形下实现尽量高效的空气流出喷嘴。在该处为了更好地利用基本呈长方形的构造空间,建议,构造具有两个分别并排设置的空气流出器部件的空气流出喷嘴。随便地表述是,这是指两个并排设置的、基本上彼此独立的单个空气流出喷嘴。但在该处的构造中,问题尤其是制造成本的上升,此制造成本在是在制造两个分别构造相对复杂的空气流出喷嘴时产生的。此外,在该处建议的构造中也要放弃构造空间,即使以更小的尺寸。为了减少用于在此文献中建议的空气流出喷嘴的成本,它基本上构造得没有活动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议一种比现有技术更好的空气流出装置。
具有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特征的空气流出装置实现了此目的。
为此建议,一种空气流出装置,用来使空气流尤其流入机动车内部空间中,其具有至少一个至少关于其空气流出特性可调节的导风装置,它设置在空气流出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空气穿流区域中,此空气流出装置是这样构成的,即它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至少关于其空气流出特性可调节的导风装置,它设置在空气流出装置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穿流区域中。空气流出特性尤其理解为一种空气流出的类型,即它(局部地)作为定向空气流、(局部)作为扩散的空气流、作为扩散的和定向的空气流的组合(例如以同轴布局的形式)或从定向的和扩散的空气流之间的中间位置中排出来。空气流出装置的空气穿流区域既可单个亦或组合地具有基本上任意的形状。空气穿流区域相互间原则上能以任意的方式相对设置,例如并排、上下重叠以及类似方式。但尤其还可能的是,它们彼此同轴地设置,即第一空气穿流区域位于第二空气穿流区域的内部(或反过来)。但是,第一空气穿流区域在第二空气穿流区域内部的布局不必强制地在几何形状的中间进行,而是可例如侧向偏置地进行。但通常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空气穿流区域以一种同轴布局的方式设置。虽然原则上还可能的是,第一和第二空气穿流区域具有(基本上)类似的外部形状。但通常尤其有利的是,第一和第二空气穿流区域具有不同的造型,尤其在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构造空间这一方面。第一空气穿流区域可尤其具有至少基本上呈圆形的造型,而第二空气穿流区域(它例如可设置在第一空气穿流区域的周围)可具有多边形、四角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形状(必要时还可具有倒圆的棱角)。当然还可能的是,设置多个第一空气穿流区域、多个第二空气穿流区域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三、第四等空气穿流区域,其中能以类似的形式使用事先提到的空气穿流区域。原则上可能的是,单个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彼此独立地进行调节。因此,必要时可尤其独立地调节到不同的舒适度要求。但如果至少两个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共同调节,则空气流出装置也可实现更简单的操纵和/或必要时也更简单的构造。例如可通过操纵单个按钮来改变整个空气流出装置的空气流出特性,借助此按钮可调节空气流出特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导风装置大多可在其空气流出特性方面改变离开空气流出装置的空气流的尤其大部分(必要时也可能是整个空气流)。此外通过设置多个空气穿流区域,还可使空气流出装置的造型尤其良好地与存在的构造空间默认值相适应。但是,借助建议的空气流出装置,空气流出装置可实现简单得令人惊讶的、划算的构造。
已被证明为有利的是,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具有定向的空气流出特性的运行位置,并包含至少一个具有扩散的空气流出特性的运行位置,并且优选可占据具有中间特性的运行位置。机动车领域中的经验表明,一部分机动车使用者希望被尽量定向的空气流“吹”,另一些机动车使用者希望被尽量扩散的空气流“吹”,还有一些机动车使用者希望例如根据不同的周围环境有时用定向的空气流“吹”,但有时又用扩散的空气流“吹”。但是,有些机动车使用者还偏好这些极端值之间的“混合形式”(至少有时)。借助空气流出装置的建议的构造形式能以尤其广泛的方式与这些不同的默认值相称。
此外,还被证明有利的是,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彼此集成地构成一起。以这种方式通常可例如在机动车中简化空气流出装置的安装以及空气流出装置的安放。还可简化空气流出装置的结构,从而空气流出装置可实现整体上更划算的构造方式。但是通过集成的构造方式,还可提高空气流出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持久性。
尤其可能的是,空气流出装置这样构成,即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彼此耦合,并优选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彼此力锁合地、型锁合地、抗推移地、抗扭地、单体地和/或一体地构成。在此还可简化空气流出装置的构造,这减少了制造成本,并例如在机动车中简化了空气流出装置的安装。尤其还可能的是,例如通过以下方式还可简化空气流出装置的操纵舒适度,即借助单个操纵元件可同时操纵多个(必要时是所有)导风装置。尤其借助单体的和/或一体的构造,常常可降低制造成本。相反借助多体的构造,常常可使空气流出装置的单个部件(例如各自的导风装置)分别更好地与其各自的、个体的任务相适应。
尤其可能的是,空气流出装置这样构成,即至少一个导风装置、尤其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设置在径向位于内部的空气穿流区域中,和/或至少一个导风装置、尤其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设置在径向位于外面的空气穿流区域中。借助空气流出装置的这种“同轴”构造,通常可尤其简单地一方面可使空气流出装置尽量与存在的构造空间默认值相适应,另一方面可实现可尽量广泛调节并可与使用者个体期望相适应的空气流出装置。
尤其有利的是,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空气穿流区域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具有至少基本呈圆形、圆环形、椭圆状、多边形、四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或倒圆的造型。尤其可考虑的是,第一空气穿流区域(尤其位于内部的空气穿流区域)具有圆形或圆环形的造型。此外还尤其可考虑的是,至少一个第二空气穿流区域(尤其位于外部的空气穿流区域)具有基本呈椭圆状、多边形、四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造型,它尤其还可具有倒圆的棱角。当然还可能的是,可具有其它的造型,用来产生尤其不规则成型的、提供的构造空间(这特别适用、但不仅仅适用于位于外面的空气穿流区域)。
此外还尤其有利的是,空气流出装置这样构成,即在此空气流出装置至少一个导风装置在至少一个运行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跟随至少一个空气穿流区域的造型,在此运行位置中产生定向的空气流出特性和/或扩散的空气流出特性。因此,可实现尤其有效的空气流出装置。导风装置的“造型”在此尤其指导风装置的外部轮廓或内部轮廓,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以其边缘贴靠在空气流出装置的边界壁板上。
空气流出装置的尤其有利的构造方案通过以下方式产生,即在此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导风装置、尤其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导风元件,此导风元件是以桨轮的形式构成并具有至少一个桨叶,其中每个桨叶都由至少两个轴向地依次设置的节段构成,这些节段可相互呈角度地调整。这种结构在实践中已被明是有效的,并且制造起来还相当简单和划算。
还被证明是尤其有利的是,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导风装置、尤其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导风元件,此导风元件的形式是至少一个朝外延伸的晕轮,并具有至少一个辐射状地指向外面的桨叶,其中每个桨叶都由至少两个轴向地依次设置的节段构成,这些节段可相互呈角度地调整。此结构形式在某个角度上看是前述构造原理的扩展、概括或变形。因此在此情况下,可实现相对简单且划算的、在实践中可持久耐用的空气流出装置。
尤其可能的是,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呈桨轮状设置的桨叶以及至少一个呈晕轮状设置的桨叶在径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至少基本彼此齐平,和/或在径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设置得至少基本偏置。尤其对于在径向方向上看齐平的桨叶布局来说,可在机械方面实现能负重的零件,这最终也能实现尤其稳定的空气流出装置。对于在径向方向上看至少两个桨叶的彼此偏置的布局来说,各自的桨叶可尤其良好地与特制的构造空间默认值相适应,这也被证明是有利的。此外在这两种情况下,还通过避免谐振或通过产生破坏性的干扰,可实现降低噪音的特性。
有利的是,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桨叶的、尤其是至少一个桨轮状设置的桨叶的至少两个桨叶节段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具有至少基本相似的造型。借助这种构造,通常可对空气流产生尤其有效的影响,因此尤其可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扩散的空气流。
同样,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被证明为有利的是,在此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桨叶的、尤其是至少一个呈晕轮状设置的桨叶的至少两个桨叶节段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具有至少基本不同的造型。尤其在这种构造方案中可能的是,桨叶尤其在它的外部轮廓方面可尤其良好地与提供的构造空间或空气流出装置的边界壁板相适应。这一点也尤其被证明是有利的。
此外还有利的是,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导风装置、尤其至少一个第一导向装置设置得可移动,和/或至少一个导风装置、尤其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装置僵硬地设置。设置得可移动的导风装置尤其理解为一个空气流出喷嘴,它可这样围绕着一个或两个轴线进行旋转,即排放到内部空间的气流能在不同的方向上释放出来。因此借助这种可移动的布局,此空气流出装置可尤其良好地与不同的舒适度要求以及不同身高的机动车乘客相适应。但在至少一个导风装置的僵硬布局中(即释放的气流的方向通常不能改变),提供的构造空间通常可充分利用“至边缘”,这在有尖角的和/或尤其不寻常成形的提供的构造空间中尤其是有利的。
还有利的是,空气流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空气穿流改变装置、尤其至少一个空气闭锁装置。此空气穿流改变装置在此尤其理解成这样的装置,即借助它可改变流经空气流出装置的空气量(在边界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因此,可实现空气流出装置的重复的、通常非常期望的可调性。此空气穿流改变装置尤其可这样构成,即它搭接在调控区域上,此调控区域可一直导致完全的空气闭锁。
还有利的是,在空气流出装置中至少一个空气穿流改变装置和至少一个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通过至少一个共同的操纵元件来调节。以这种方式,可实现空气流出装置的尤其舒适的调节性。通常尤其有利的是,导风装置的尤其大部分(必要时也可以是全部)可借助共同的操纵元件进行调节。因此,也可以产生尤其高的操纵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借助有利的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详细地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分别在示意性的俯视图中示出了在两个不同位置中的舒适空气流出喷嘴;
图2在示意性的透视图中示出了图1所示的舒适空气流出喷嘴;
图3在示意性的透视图中示出了一批用于图1和2所示的舒适空气流出喷嘴的空气控制圆片;
图4在拆分视图中示出了图3所示的一批空气控制圆片。
其中,
1 舒适空气流出喷嘴
2 外部框架
3 外部的空气流出区域
4 中部的空气流出区域
5 内间的空气流出区域
6 螺旋壳体
7 导风片7
8 内部的环形元件
9 摆动轴线
10 调节机构
11 堆垛
12 导风翼
13 外部的环形元件
14 保持元件
15 导风桨叶
16 翼隆起
17 外部的导风桨叶
18 挡块装置
19 外部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两个视图中,在示意性的俯视图中分别示出了在不同位置中的舒适空气流出喷嘴。在此,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图1a所示的位置相当于这样的运行位置,即在此运行位置中定向的空气流由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发出(所谓的点状-流出运行)。相反在图1b中示出了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运行位置,即在此运行位置中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释放了扩散的空气流体。
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典型地安装在机动车的仪表盘的区域中。在种情况下,此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用来给机动车乘客(尤其是机动车的前排乘客)的头部或胸部通风。此处出现的问题是,有些乘客喜欢被定向的空气流“吹”,而其它乘客更喜欢扩散的空气流动。这些个体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根据周围环境来改变。在此建议的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具有很大的优点,即它可根据设定既可释放定向气流(点状空气),也可释放扩散的气流。因此在较小的空间需求下,能够满足机动车乘客的特别高的舒适度要求。
在如今的机动车中的另一问题是,由于待安装的组件(也指、但不仅指仪表盘的区域)的数量非常大,所以应该尽量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构造空间。由于其它的、典型地设置在仪表盘区域中的电枢、显示仪器、操纵元件和其它组件,在此需要考虑形状不同的构造空间,它们分别应该最佳地充分利用。为了使设备满足机动车的个体期望和要求,在实践中主要实施为基本上长方形的安装空间,在此安装空间中可安装不同的组件(例如立体声设备、空调-操纵设备和类似设备的组件)。各组件的这个长方形“栅栏”在此期间也被许多机动车乘客评价为“雅致的”。
相应地,经常提供基本上呈长方形的构造空间,用来安装释放空气的构件(例如空气流出喷嘴或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相应地,图1所示的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具有基本呈长方形的外部框架2(角度在此设计成倒圆的),因此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可简单地在机动车仪表盘中的长方形的排气软管或长方形的放气孔口中使用且没有“损失”不必要的安装空间。当然,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也可根据构造空间的默认值与其它形状的构造空间相匹配(其中优选也应恰当地与内部构造相匹配)。
如同从图1a和图1b中可看到的一样,位于外部框架2内部的面积基本上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空气流出区域3、4、5。外部的空气流出区域3位于螺旋壳体6的外面,相反,中间的空气流出区域4设置在螺旋壳体6的内部。单个导风片7.1至7.n(在此是7.1至7.8,也对比图3和4)的内部环形元件8设置在螺旋壳体6的中间,此外(在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有些构造形式中)还设置有内部的空气流出区域5。位于环形元件外部的中间空气流出区域4以及外部空气流出区域3在此都可在其空气流出特性方面在图1a所示的运行位置“点状-空气流出”和图1b所示的运行位置“扩散-空气流出”之间通过有角度地扭转单个导风片7来相互改变。相应地,在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部的空气流出区域5总是在排出定向空气流的“点状-运行”中。当然还可能的是,内部的空气流出区域5设置更大或更小的空气穿透横截面,其遮盖了内部的空气流出区域5的孔口(因此在此处没有空气能流入)和/或设置操纵元件(例如一种按钮)来代替内部的空气流出区域5,借助此操纵元件可在两个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运行位置之间调节气流。只是为了完整性在此应指出,优选在中间位置上也可设置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此中间位置介于图1a和图1b所示的“极端位置”之间。
在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螺旋壳体6设置得可围绕着在此垂直的摆动轴线9摆动(尤其还对照图2)。以这种方式,从中间的空气流出区域4和/或内部的空气流出区域5中排出的气流能够转向不同的方向。在此需指出,螺旋壳体6的调节通常也会对从外部的空气流出区域3中排出的气流的流出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还可能的是,摆动轴线9水平(或倾斜)地设置。当然还可能的是,螺旋壳体6例如可构成为双轴支承的,因此可实现螺旋壳体6的“二维”摆动运动,因此释放的空气流能在基本上任意的方向上转向。
实际的调节机构10可由堆垛11构成,此堆垛由此处总共8个导风片7.1、7.2、…7.8组成,借助此调节机构可在图1a所示的运行模式“定向空气流”和图1b所示的运行模式“扩散气流”之间进行转换。单个导风片7.1至7.8在此彼此直接贴靠地设置在堆垛11中。在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导风片7在中间的空气流出区域4中分别具有五个内部导风翼12,它们在每个导风片7的内部环形元件8和外部环形元件13之间延伸。最前面的导风片7.1以及最后面的导风片7.8的外部环形元件13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保持元件14的导向凹槽中。因此在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此保持元件14与外部环形元件13一起构成螺旋壳体6。单个的导风片7.1至7.8可分别相互呈角度地摆动(其中最大允许的摆动范围可通过适当设置的挡块装置18限定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位置之间)。根据导风片7以及单个导风翼12相互间的位置,实现了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不同运行模式。如果导风翼12相互间设置得基本齐平(对照图1a和3),则通过外部的空气流出区域3以及内部的空气流出区域4穿透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气流基本上不“扭曲”,因此从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中释放出基本完全定向的空气流。相反,如果导风片7相互扭转最大(对照图1b),则导风翼12分别形成导风桨叶15,穿透相应的空气流出区域3、4的空气流借助此导风桨叶最大程度地“扭搅”,因此在相应的区域内由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释放出扩散的空气流。
在此建议的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在位于螺旋壳体6内部的构造方面,与在德国DE 10 2007 013 868 A1的公开说明书中描述的、具有搅流和定向流的空气流出器相似。此申请文献的公开内容整个地纳入到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
但是,在此建议的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还额外地具有翼隆起16,它设置在不同的导风片7.1至7.8的外部环形元件1的外侧上。在呈角度地相互扭转导风片7.1至7.8时,翼隆起16也相互改变它的相对布局,其中它们(类似于导风翼12)可在基本上相互齐平的布局(图1a;其中从中间的空气流出区域4中释放出定向的空气流)和相互偏置的布局(图1b;其中翼隆起16与中间的空气流出区域14类似地构成导风桨叶17,因此也可从外部的空气流出区域3中释放出扩散的空气流)之间进行调整。
因此由于建议的(位于外面的)翼隆起16,外部的空气流出区域3也可用来释放空气流(在它的空气流出特性方面是可调节的)。因此可明显更有效率地利用整个提供的构造空间。
如同尤其借助图3可看到的一样,可能的是,挡块装置18以任意的方式设置在翼隆起16、外部环形元件13、导风翼12和/或内部环形元件8的范围内,此挡块装置18限定了单个导风片7.1至7.8相互间的呈角度的可调性。
此外还从附图中可看到的一样,在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导风片7在此分别设置有四个翼隆起16。此翼隆起16的数量在此相当于外部框架2的棱角的数量。这相应地适用于翼隆起16在外部环形元件13上的定位。“中间的”导风片7(例如7.4或7.5)的翼隆起16在此通常基本上指向外部框架2的相应棱角的方向。此外,翼隆起16的各个外部边缘19是这样构成的,即它在任何可能的的角度范围(即尤其图1a和图1b都未示出的运行模式)内不会与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外部框架2“相撞”。只是为了视觉清晰应该指出,当然还可能的是,在外部框架2的分别两个棱角之间设置“位于中间的”翼隆起16(以及因此“位于中间的”外部的导风桨叶17)。
换句话表达,翼隆起16的数量、布局、大小、位置和造型关于外部框架2进行调整。相反,内部的导风翼12的位置、布局、数量和造型优选在尽量有效的空气控制和/或划算的构造方面进行调整。
只是为了视觉清晰应该指出,尤其有关位于内部的导风翼12以及位置外部的翼隆起16的数量、布局、大小、位置和造型的实施方案也适用于(舒适)空气流出喷嘴1的其它构造方案。当然还可能的是,使用数量与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不同的导风片7。此外还绝对可能的是,导风翼12和翼隆起16的数量彼此不同,它们设置在导风桨叶15的内部或外面的导风桨叶17的内部,因此单个导风片7(部分)可构造得无导风翼12或无翼隆起16。
Claims (16)
1.一种空气流出装置(1),用来使空气流流入机动车内部空间中,该空气流出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至少关于其空气流出特性可调节的第一导风装置(15),该第一导风装置设置在空气流出装置(1)的至少一个第一空气穿流区域(4)中,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至少关于其空气流出特性可调节的第二导风装置(17),该第二导风装置设置在空气流出装置(1)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穿流区域(3)中,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17)包含至少一个导风元件,此导风元件的形式是至少一个朝外延伸的晕轮,并具有至少一个辐射状地指向外面的桨叶,其中每个桨叶都由至少两个轴向地依次设置的节段(16)构成,这些节段可相互呈角度地调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15)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17)包含至少一个具有定向的空气流出特性的运行位置,并包含至少一个具有扩散的空气流出特性的运行位置,并且可占据具有中间特性的运行位置。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15)和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17)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彼此集成地构成一体。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15)和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17)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彼此耦合。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15)和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17)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彼此力锁合地、型锁合地、抗推移地、抗扭地、单体地和/或一体地构成。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15)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设置在径向位于内部的空气穿流区域(4)中,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17)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设置在径向位于外面的空气穿流区域(3)中。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空气穿流区域(3、4、5)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具有至少基本呈圆形、圆环形、椭圆状、多边形、四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或倒圆的造型。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导风装置(15、17)在至少一个运行位置中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跟随至少一个空气穿流区域(3、4、5)的造型,在此运行位置中产生定向的空气流出特性和/或扩散的空气流出特性。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15)包含至少一个导风元件,此导风元件是以桨轮的形式构成并具有至少一个桨叶,其中每个桨叶都由至少两个轴向地依次设置的节段(12)构成,这些节段可相互呈角度地调整。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呈桨轮状设置的桨叶以及至少一个呈晕轮状设置的桨叶在径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至少基本彼此齐平,和/或在径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设置得至少基本偏置。
11.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桨轮状设置的桨叶的至少两个桨叶节段(12、16)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具有至少基本相似的造型。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呈晕轮状设置的桨叶的至少两个桨叶节段(12、16)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具有至少基本不同的造型(19)。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导风装置(15)设置得可移动,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导风装置(17)僵硬地设置。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出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空气穿流改变装置。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空气流出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空气闭锁装置。
16.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流出装置(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空气穿流改变装置和至少一个导风装置至少部分地和/或至少局部地通过至少一个共同的操纵元件来调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0004021.5 | 2010-01-04 | ||
DE102010004021A DE102010004021A1 (de) | 2010-01-04 | 2010-01-04 | Komfort-Luftausströmerdüse |
PCT/EP2010/070643 WO2011080215A1 (de) | 2010-01-04 | 2010-12-23 | Komfort-luftausströmerdüs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25158A CN102725158A (zh) | 2012-10-10 |
CN102725158B true CN102725158B (zh) | 2014-10-15 |
Family
ID=4373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6050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158B (zh) | 2010-01-04 | 2010-12-23 | 舒适空气流出喷嘴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11779B2 (zh) |
EP (1) | EP2521660B1 (zh) |
JP (1) | JP2013516345A (zh) |
CN (1) | CN102725158B (zh) |
DE (1) | DE102010004021A1 (zh) |
RU (1) | RU2012133469A (zh) |
WO (1) | WO201108021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213513A1 (de) * | 2012-07-31 | 2014-02-06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er |
DE102012224482A1 (de) * | 2012-12-28 | 2014-07-03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düse |
JP6094366B2 (ja) * | 2013-02-21 | 2017-03-15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ダンパ開閉装置 |
DE102013206872A1 (de) * | 2013-04-16 | 2014-10-16 | Behr Gmbh & Co. Kg | Lüftungsdüse |
DE102013206873A1 (de) * | 2013-04-16 | 2014-10-30 | Behr Gmbh & Co. Kg | Lüftungsdüse |
US9605866B2 (en) * | 2013-05-16 | 2017-03-28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Air vent |
DE102013213277A1 (de) | 2013-07-05 | 2015-01-08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er |
DE102013213459A1 (de) | 2013-07-09 | 2015-01-15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er |
US9644859B2 (en) | 2013-10-21 | 2017-05-09 | Michael Migliore | Directional air jet system for air register |
DE102014210229A1 (de) * | 2014-05-28 | 2015-12-03 | MAHLE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düse |
KR102008559B1 (ko) * | 2016-12-14 | 2019-10-2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에어벤트 및 그 작동방법 |
US11235643B2 (en) * | 2018-11-27 | 2022-02-01 | Scott Bradley Baker | Air vent assembly and control system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736448A1 (de) * | 1987-10-28 | 1989-05-11 | Ltg Lufttechnische Gmbh | Luftdrallauslass und verfahren zu seinem betreiben |
EP1656271B1 (de) * | 2003-08-11 | 2008-01-09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er,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N101213101A (zh) * | 2005-06-24 | 2008-07-02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空气出口喷嘴 |
EP1972476A1 (de) * | 2007-03-20 | 2008-09-24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er mit Drallströmung und gerichteter Strömung |
CN101448661A (zh) * | 2006-05-23 | 2009-06-0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
CN101460325A (zh) * | 2006-04-13 | 2009-06-17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活性材料启动的通风口及其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14557B2 (en) * | 2003-07-23 | 2006-03-21 | Goodrich Hella Aerospace Lighting Systems Gmbh | Outlet device for the interior of a vehicle |
DE102005054295A1 (de) * | 2005-11-11 | 2007-05-16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er |
DE202008008827U1 (de) * | 2008-09-03 | 2008-11-13 |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 Luftdüse |
DE202008017510U1 (de) * | 2008-10-01 | 2009-11-26 | AKT altmärker Kunststoff-Technik GmbH | Luftauslassdüse |
-
2010
- 2010-01-04 DE DE102010004021A patent/DE102010004021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12-23 EP EP10800747.7A patent/EP2521660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12-23 CN CN201080060504.2A patent/CN1027251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12-23 RU RU2012133469/11A patent/RU2012133469A/ru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12-23 JP JP2012546423A patent/JP2013516345A/ja active Pending
- 2010-12-23 WO PCT/EP2010/070643 patent/WO2011080215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
- 2012-07-05 US US13/542,437 patent/US921177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736448A1 (de) * | 1987-10-28 | 1989-05-11 | Ltg Lufttechnische Gmbh | Luftdrallauslass und verfahren zu seinem betreiben |
EP1656271B1 (de) * | 2003-08-11 | 2008-01-09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er,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N101213101A (zh) * | 2005-06-24 | 2008-07-02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空气出口喷嘴 |
CN101460325A (zh) * | 2006-04-13 | 2009-06-17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活性材料启动的通风口及其使用方法 |
CN101448661A (zh) * | 2006-05-23 | 2009-06-0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的吹风口结构 |
EP1972476A1 (de) * | 2007-03-20 | 2008-09-24 | Behr GmbH & Co. KG | Luftausströmer mit Drallströmung und gerichteter Strömu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21660A1 (de) | 2012-11-14 |
US20130059520A1 (en) | 2013-03-07 |
JP2013516345A (ja) | 2013-05-13 |
DE102010004021A1 (de) | 2011-07-07 |
CN102725158A (zh) | 2012-10-10 |
WO2011080215A1 (de) | 2011-07-07 |
RU2012133469A (ru) | 2014-02-20 |
US9211779B2 (en) | 2015-12-15 |
EP2521660B1 (de) | 2013-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25158B (zh) | 舒适空气流出喷嘴 | |
JP7109603B2 (ja) | ファン組立体用ノズル | |
US20170008372A1 (en) | Air-blowing device | |
US20080119125A1 (en) | Ventilation System Air Vent For The Passenger Space Of A Vehicle | |
US11486413B2 (en) |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 |
EP2561285B1 (en) | An air diffuser and an air circulation system | |
CN111559225A (zh) | 具有用于调节气流的空气动力学元件的通风口 | |
KR102499694B1 (ko) | 팬 어셈블리용 노즐 | |
JP7047582B2 (ja) | 吹出装置 | |
US8834239B2 (en) | Air outlet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20210270292A1 (en) | Nozzle for a fan assembly | |
JP2005300146A (ja) | 車両の換気装置のための空気案内装置 | |
US10688896B2 (en) | Flow rate performance optimizing type bidirectional blower | |
CN114786974A (zh) | 汽车用细长型通风口的风向调节装置 | |
CN112118979A (zh) | 用于机动车的通风装置 | |
JP2006206008A (ja) | 吹出口装置 | |
JP5293731B2 (ja) | 車両用送風装置 | |
JP4398217B2 (ja) | 吹出口装置 | |
JP5738706B2 (ja) | 吹出口装置 | |
CN113631400B (zh) | 车辆通风组件 | |
CN1420032A (zh) | 采用柔性板形构件控制通风的汽车空调装置 | |
JP2020185966A (ja) | 風向調整装置 | |
JP2007038711A (ja) | 吹出口装置 | |
JP6837844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送風機 | |
KR20140089026A (ko) | 차량용 통풍 블로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