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5154A - 悬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悬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5154A
CN102725154A CN201180007197.6A CN201180007197A CN102725154A CN 102725154 A CN102725154 A CN 102725154A CN 201180007197 A CN201180007197 A CN 201180007197A CN 102725154 A CN102725154 A CN 102725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base
slit
circle
pipe
open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71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5154B (zh
Inventor
山崎裕二
内山佑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25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5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1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14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helical, spiral or coil springs only
    • B60G11/15Coil springs resisting deflection by winding 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60G11/14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helical, spiral or coil springs only
    • B60G11/1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having helical, spiral or coil springs only characterised by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the spring to axle or sprung part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5/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 B60G15/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 B60G15/06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 B60G15/06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the spring being arranged around the damper
    • B60G15/063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combined spring and vibration damper, e.g. telescopic type having mechanical spring and fluid damper the spring being arranged around the dam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the spring on the dam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04Wound springs
    • F16F1/12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16F1/126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comprising an element between the end coil of the spring and the support proper, e.g. an elastomeric annul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3/00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 F16F3/08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with springs made of a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rubber
    • F16F3/10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with springs made of a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rubber combined with 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 F16F3/12Spring units consisting of several springs, e.g.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spring characteristic with springs made of a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rubber combined with 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the steel spring being in contact with the rubber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2Wound sp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2Mounting of springs or dampers
    • B60G2204/124Mounting of coil springs
    • B60G2204/1242Mounting of coil springs on a damper, e.g. MacPerson strut
    • B60G2204/12422Mounting of coil springs on a damper, e.g. MacPerson strut anchoring the end coils on the spring support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70Materials used in suspensions
    • B60G2206/73Rubber; Elasto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pring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一种将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经由橡胶座(100;120;140)而通过弹簧座(81)进行支承的悬架装置(20)。该橡胶座是覆盖该端部磨平圈的构件,在开始覆盖该端部磨平圈的开口端(102;122)具有与其它的覆盖部位(101a;121ao)相比,更能够与该端部磨平圈的外周面(16b)密接的密接部(105;125)。

Description

悬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车身与车轮之间而将该车身支承为摆动自如的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装置配置在车轮与车身之间来抑制该车身的振动,具有螺旋弹簧和减震单元。该螺旋弹簧的绕线沿着车身的上下方向卷绕。该螺旋弹簧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end turn)由弹簧座支承。端部磨平圈是指在螺旋弹簧的端部,外观上作为弹簧而不起作用的部分。弹簧座以沿着螺旋弹簧的螺旋形状的方式倾斜而设置于减震单元的外管。
在这种悬架装置中,如通过专利文献1已知的那样,存在利用橡胶座来覆盖螺旋弹簧的端部磨平圈的情况。在通过专利文献1已知的悬架装置中,螺旋弹簧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经由橡胶座而由弹簧座支承。该橡胶座是将具有弹性的管弯曲成大致C字状的结构,在该C字形的内周面具有在弯曲方向上细长的狭缝。该管的一端封闭而另一端敞开。将狭缝压开,能够向管内安装螺旋弹簧的端部磨平圈。螺旋弹簧的有效卷绕部从管的敞开的端部向外部露出。根据该悬架装置,由于螺旋弹簧的端部磨平圈被橡胶座覆盖,因此能够使螺旋弹簧的端部磨平圈与弹簧座密接。
然而,在使用车辆的环境、即实车环境下,泥水或沙子等杂质可能从外部经由狭缝或开口部侵入到管内。若在橡胶座与端部磨平圈之间夹有杂质,则当悬架装置伸缩时,螺旋弹簧与橡胶座发生相对移动,因此侵入的杂质会摩擦螺旋弹簧的表面。
此外,螺旋弹簧在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沿着车身的上下方向卷绕。因此,降落到螺旋弹簧上的雨水或泥水可能顺着螺旋弹簧向下方流动,从橡胶座的开口部浸入到橡胶座内。从开口部向橡胶座内浸入的水在橡胶座内可能附着于螺旋弹簧的表面。这样的杂质对螺旋弹簧的表面的摩擦或水在橡胶座内向螺旋弹簧的表面的附着在提高螺旋弹簧的耐久性方面上不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44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提高螺旋弹簧与橡胶座之间的密封性能,来进一步防止水或杂质向螺旋弹簧与橡胶座之间的侵入,从而能够提高螺旋弹簧的耐久性的技术。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悬架装置,其包括:配置在车轮与车身之间来用于减少该车身的振动的螺旋弹簧;对该螺旋弹簧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end turn)进行覆盖的橡胶座;经由该橡胶座而支承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弹簧座,所述悬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座在开始覆盖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开口端具有与其它的覆盖部位相比,更能够与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外周面密接的密接部。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座由管状的弹性构件构成,该弹性构件具有:从所述开口端朝向另一端连续延伸的狭缝;沿着该狭缝而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管状的弹性构件的内周面上的唇部,该唇部在所述开口端及该开口端的附近形成为厚度大的厚壁部分,所述密接部由所述厚壁部分构成。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座还具有紧固部,该紧固部通过将该橡胶座沿着周向紧固,而能够将所述密接部紧固,该紧固部位于所述密接部的附近。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座还具有盖部,该盖部沿着所述弹性构件的周向跨所述狭缝而能够将所述狭缝闭塞,该盖部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且所述密接部的附近,且将所述狭缝中的位于所述密接部的附近的部位从敞开状态进行闭塞,从而能够将所述密接部紧固。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用于对螺旋弹簧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进行覆盖的橡胶座在开始覆盖端部磨平圈的开口端具有与其它的覆盖部位相比,更能够与端部磨平圈的外周面密接的密接部。通过该密接部将橡胶座的开口端牢固地密闭,从而使开口端的密封性提高。因此,降落到在车辆上搭载的悬架装置上的水、泥水、尘埃等杂质即使顺着螺旋弹簧的绕线到达橡胶座的开口端,也能够防止水或杂质从该开口端向螺旋弹簧与橡胶座之间侵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螺旋弹簧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狭缝从由管状的弹性构件构成的橡胶座的开口端朝向另一端连续地延伸,因此在利用橡胶座对端部磨平圈进行覆盖时,能够将狭缝压开而使橡胶座覆盖在端部磨平圈上。因此,覆盖作业容易。而且,由于唇部沿着狭缝一体地形成在弹性构件的内周面上,因此能够提高狭缝的密封性能。而且,在开口端及该开口端的附近,增加唇部的厚度而作为密接部,由此能够提高开口端的密封性能。因此,能够防止顺着螺旋弹簧的绕线的雨水或泥水等杂质侵入到螺旋弹簧与橡胶座之间,从而能够提高螺旋弹簧的耐久性。这样,能够实现利用橡胶座覆盖螺旋弹簧时的覆盖作业的容易度和橡胶座的密封性能的提高这两者。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在利用橡胶座来覆盖螺旋弹簧时,通过使紧固部松缓,而容易覆盖。在覆盖之后,通过利用紧固部将橡胶座沿着周向紧固,而能够将密接部紧固。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开口端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防止水或杂质从该开口端向螺旋弹簧与橡胶座之间侵入。由此,能够提高螺旋弹簧的耐久性。这样,能够实现覆盖作业的容易度及密封性能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在利用橡胶座来覆盖螺旋弹簧时,通过使狭缝敞开,而覆盖作业容易。在覆盖之后,利用盖部,将狭缝中的位于密接部的附近的部位从敞开状态进行闭塞,从而能够将密接部紧固。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开口端的密封性。这样,能够实现覆盖作业的容易度及密封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悬架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减震单元的剖视图。
图3是从螺旋弹簧侧观察图2的橡胶座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4是从弹簧座侧观察图2的橡胶座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沿着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3的沿着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橡胶座的狭缝扩展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图7的橡胶座的狭缝返回原来的状态的图。
图9是图3的沿着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悬架装置的橡胶座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沿着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沿着12-12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0的沿着13-13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悬架装置的橡胶座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的沿着15-15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4的沿着16-16线的剖视图。
图17是图14的沿着17-17线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向图16的橡胶座的狭缝插入端部磨平圈的状态的图。
图19是表示在图18的橡胶座中嵌入了端部磨平圈的状态的图。
图20是表示利用紧固部将图19的橡胶座紧固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基于图1~图9,说明实施例1的悬架装置。如图1所示,悬架装置20是配置在车身11与车轮14之间,用于将车轮14摆动自如地安装于车身11的撑杆式的前悬架装置。
详细而言,悬架装置20的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从车身11朝向转向节21延伸的大致A形状的下臂22;设置在车身11与转向节21之间的减震单元15;经由抗侧倾杆23与减震单元15的支承部83连接来抑制车身11的侧倾运动的抗侧倾连杆24。
在转向节21上设有车轮14的轮子(未图示)、转向装置26的横拉杆27、制动盘28。在横拉杆27上覆盖有用于防止泥或雨水的附着的保护罩31。在制动盘28的外周部设有用于对制动盘28进行制动的制动钳29。
如图1及图2所示,减震单元15(减振器15)是液压缓冲器,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用于减少车身11的振动的螺旋弹簧16;缓和该螺旋弹簧16的运动的减震器17。螺旋弹簧16配置在车身11与车轮14之间,以利用自身的弹力吸收车辆从路面受到的冲击的方式进行伸缩。此时,减震器17通过与螺旋弹簧16的伸缩相伴的活塞(未图示)的上下行程时产生的减衰力,来缓和螺旋弹簧16的伸缩振动。
如图2所示,减震器17包括:外管71;插入到内置于该外管71中的工作缸(未图示)内的活塞杆72;在该外管71的下端设置的悬架侧安装托架73;在该活塞杆72的上端设置的车身侧安装托架74。
车身侧安装托架74是安装橡胶组装体,以支承件75、上安装基座76a、下安装基座76b、安装橡胶77为主要的构成要素。支承件75向活塞杆72的上端插入,且通过螺母79紧固于该活塞杆72。
在外管71的长度中间部的外周面上设有沿着螺旋弹簧16的螺旋形状倾斜的下弹簧座81。如图1所示,在该下弹簧座81形成有用于支承抗侧倾杆23的支承部83。
螺旋弹簧16包括:沿着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实质上作为弹簧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卷绕部16d(有效卷绕部16d);与该有效卷绕部16d的下端相连的下端部磨平圈16a;与该有效卷绕部16d的上端相连的上端部磨平圈16c。端部磨平圈16a、16c(end turn)是在螺旋弹簧16的端部,在外观上作为弹簧而不起作用的部分。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经由橡胶座100而由下弹簧座81支承。螺旋弹簧16的上端的端部磨平圈16c经由橡胶座82a而由上弹簧座82支承。
在下安装基座76b的下表面固定的碰撞缓冲橡胶安装体85上安装有碰撞缓冲橡胶86。该碰撞缓冲橡胶86是在活塞杆72为规定的最大压缩时,与外管71的上端面的碰撞限动盖87碰触,从而限制压缩最大时的行程的构件。该碰撞缓冲橡胶86从碰撞缓冲橡胶安装体85的下表面朝向碰撞限动盖87延伸规定长度,与活塞杆72牢固地嵌合。
外管71的上半部分及活塞杆72由防尘罩88覆盖。该防尘罩88的上端一体成形于橡胶座82a的下端部。该防尘罩88的下端卡止于在外管71上设置的罩承受部89。
如图3及图4所示,该橡胶座100包括:管状的弹性构件101;在该弹性构件101上一体形成的凸缘部104。详细而言,该弹性构件101由具有弹性(挠性)的一根管构成。以下,将该弹性构件101适当称为“管101”或“管主体部101”。
也参照图2进行说明时,该管101整体弯曲成大致C字状。弯曲的管101的弯曲中心CL实质上与螺旋弹簧16的中心一致。整体弯曲成大致C字状的管101在假定为展开成直线状时,长度方向的一端102和另一端103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状。即,管101的自身的两端102、103彼此的形状互不相同。该管101的一端102是敞开的开口端,以便于能够向管101内插入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的端部。管101的另一端103是封闭的闭塞端,以使插入到管101内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的端部能够抵接。以下,将一端102适当称为“开口端102”,将另一端103适当称为“闭塞端103”。
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通过嵌入而能够从管101的敞开的开口端102安装到闭塞端103。该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的端部与闭塞端103相抵,从而限制由管101内覆盖的范围。螺旋弹簧16的有效卷绕部16d从管101向外部露出。该管101覆盖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从而起到防止该螺旋弹簧16的绕线彼此的干涉的作用。此外,管101起到防止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与下弹簧座81(以下,称为“弹簧座81”)直接接触的作用。这样,能够防止螺旋弹簧16的绕线彼此的接触和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与弹簧座81的接触引起的噪音的产生。
此外,如图3~图6所示,管101具有密接部105、环形槽106、狭缝107、一对凹部108、108及一对唇部109、109。
密接部105是位于与敞开的开口端102相邻的位置,且从管101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方整周鼓出的环状的部分。该密接部105例如形成为从开口端102朝向管101的长度方向的内方逐渐扩展的锥状。因此,该密接部105的内径在开口端102的位置最小。该密接部105的开口端102处的内径设定得小于管101的其它的覆盖部位101a(孔101a)的内径。因此,与管101的其它的覆盖部位101a相比,密接部105的内周面105a能够与螺旋弹簧16(参照图2)密接。
环形槽106是位于开口端102的附近,且在管101的外周面整周形成的环状的槽。使密接部105所处的部位的管101的壁厚减小了与在该管101上形成环形槽106对应的量。从而,密接部105的弹性变形容易,因此能够容易进行图2所示的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的安装。而且,在从开口端102插入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时,环形槽106能够由工具保持在规定位置。
狭缝107位于以弯曲中心CL为基准而弯曲的管101的内侧的面101c上,并贯通于该管101的内外。该狭缝107从管101的开口端102的附近到闭塞端103的附近,在该管101的弯曲方向上细长地形成。由于管101弯曲,因此插入螺旋弹簧16时的摩擦阻力大。相对于此,该管101具有用于使螺旋弹簧16的插入变得容易的狭缝107。通过用手扩开该狭缝107,而管101的孔101a扩大,因此能够容易将螺旋弹簧16插入到该管101内。
一对唇部109、109是从管101的孔101a的内表面向孔内鼓出的半圆弧状截面的部分,沿着狭缝107的长度方向的缘部而形成为在管101的弯曲方向上细长的带状。该一对唇部109、109隔着狭缝107位于两侧。这种唇部109、109具有弹性而能够压紧在嵌入到该管101内的螺旋弹簧16上。
一对凹部108、108是能够对管101施加使狭缝107的开口宽度变窄的方向的外力的部分。该一对凹部108、108在管101的外周面上且隔着狭缝107而位于两侧,并且沿着该狭缝107的长度方向的缘部而形成为在管101的弯曲方向上细长的槽状。因此,该一对凹部108、108位于一对唇部109、109的附近。使该一对凹部108、108所处的部位的管101的壁厚减小与在该管101上形成凹部108、108对应的量。因此,管101容易向狭缝107的开口宽度变窄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
根据图7及图8所示的安装方法,在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上安装橡胶座100。首先,如图7所示,使狭缝107沿箭头a1、a1方向扩开。其结果是,管101的孔101a(其它的覆盖部位101a)扩大。如此,边扩大孔101a边将管101从开口端102侧(参照图4)向端部磨平圈16a嵌入。在该状态下,在该端部磨平圈16a的外周面16b与管101的“其它的覆盖部位101a”的内周面101b(相当于橡胶座100的内周面)之间产生间隙S1、S1。唇部109、109不会被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压扁,而处于鼓起的状态。由于内周面101b未与端部磨平圈16a的外周面16b密接,因此容易在该端部磨平圈16a上安装橡胶座100。
在螺旋弹簧16上安装了橡胶座100之后,将扩开狭缝107的力解除。其结果是,管101在自身复原力的作用下,药使狭缝107返回原来的形状。即,管101要恢复成原来的形状。因此,如图8所示,“其它的覆盖部位101a”的内周面101b沿着箭头a2、a2方向密接于端部磨平圈16a的外周面16b。唇部109、109由端部磨平圈16a压扁。因此,内周面101b与端部磨平圈16a的外周面16b密接,从而密接力升高。
需要说明的是,该一对唇部109、109可以适当地以包围狭缝107的周围的方式设置。
如图3、图4及图9所示,凸缘部104由平板构成,该平板从以弯曲中心CL为基准而弯曲的管101的外侧的面101d向径向外方延伸。该凸缘部104是在从管101的开口端102插入图2所示的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的端部时,为了容易操作橡胶座100而设置的构件,可以利用手或工具来抓握。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在实施例1中,如图1~图7所示,用于对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进行覆盖的橡胶座100中,在开始覆盖该端部磨平圈16a的开口端102具有与其它的覆盖部位101a相比,更能够与端部磨平圈16a的外周面16b密接的密接部105。通过该密接部105将橡胶座100的开口端102牢固地密闭,从而使该开口端102的密封性提高。因此,降落到在车辆上搭载的悬架装置20上的水、泥水、尘埃等杂质即使顺着螺旋弹簧16的绕线16d(有效卷绕部16d)而到达橡胶座100的开口端102,也能够防止水或杂质从该开口端102向螺旋弹簧16的端部磨平圈16a与橡胶座100之间侵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螺旋弹簧16的耐久性。
【实施例2】
基于图10~图13,说明实施例2的悬架装置的橡胶座120。实施例2的悬架装置除了将图1~图9所示的实施例1的橡胶座100变更为图10~图13所示的橡胶座120之外,实质上与实施例1的悬架装置20为相同的结构,从而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实施例2的橡胶座120由管状的弹性构件121构成。详细而言,该弹性构件121由具有弹性(挠性)的一根管构成。以下,将该弹性构件121适当称为“管121”或“管主体部121”。
该管121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1的管101实质上相同,整体弯曲成大致C字状。整体弯曲成大致C字状的管121自身的一端122是敞开的开口端,以便于能够向管101内插入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参照图2)的端部。管121的另一端123(一端122的相反侧的端123)是封闭的闭塞端,以使插入到管121内的端部磨平圈16a的端部能够抵接。以下,将一端122适当称为“开口端122”,将另一端123适当称为“闭塞端123”。
橡胶座120与端部磨平圈16a嵌合,由此防止螺旋弹簧16(参照图2)的绕线彼此的干涉。而且,起到防止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与弹簧座81(参照图2)之间的接触的作用。这样,能够防止螺旋弹簧16的绕线彼此的接触和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与弹簧座81的接触引起的噪音的产生。
该管121具有一对密接部125、125、狭缝127、一对唇部129、129。
狭缝127位于以弯曲中心CL为基准而弯曲的管121的内侧的面121c上,并贯通于该管121的内外。该狭缝127从管121的开口端122到闭塞端123的跟前,在该管121的弯曲方向上细长地形成。由于管121弯曲,因此向该管121内插入螺旋弹簧16(参照图2)时的摩擦阻力大。相对于此,该管121具有用于使螺旋弹簧16的插入变得容易的狭缝127。通过用手扩开狭缝127,而管121的孔121a扩大,因此能够容易向该管121内插入螺旋弹簧16。由于狭缝127到达管121的开口端122,因此该开口端122形成为大致C字状。
如图10及图11所示,一对唇部129、129是从管121的外周面121d向孔121a内鼓出的部分。该一对唇部129、129的鼓出量、即厚度大于管121的壁厚t0。该一对唇部129、129隔着狭缝127位于两侧,沿着狭缝127的长度方向的缘部而形成为在管121的弯曲方向上细长的带状。这种唇部129、129具有弹性而能够压紧在嵌入到该管121内的螺旋弹簧16上。
如图10所示,管121将从开口端122到闭塞端123附近的管长度方向的范围划分为区间A1和区间A2。该区间A1是从开口端122朝向闭塞端123设定成规定的长度的范围。该区间A2是从区间A1的端部朝向闭塞端123直至狭缝127的端部的区间。区间A1中的一对唇部129、129的厚度大于区间A2中的一对唇部129、129的厚度,且从开口端122朝向区间A2逐渐减小地变化。
详细而言,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区间A1中,在管121的开口端122及位于其附近的第一部位上,唇部129、129的厚度、即狭缝127的开口面127a的宽度为t1。
如图10及图12所示,在区间A1中,在位于比管121的第一部位靠近区间A2的第二部位上,唇部129、129的厚度(开口面127a的宽度)为t2。第二部位处的唇部129、129的厚度t2小于第一部位处的唇部129、129的厚度t1(t1>t2)。
如图10及图13所示,在区间A1与区间A2的边界(第三部位)上,狭缝127的开口面127a处的唇部129、129的厚度(开口面127a的宽度)为t3。第三部位处的唇部129、129的厚度t3小于第二部位处的唇部129、129的厚度t2(t2>t3),而且大于管121的其它的部分的壁厚t0(t3>t0)。在区间A2中,唇部129、129的厚度与第三部位的唇部129的厚度t3相同且固定。
这样,一对唇部129、129的开口端122及开口端122的附近(区间A1)形成为厚度大的厚壁部分。一对密接部125、125由区间A1中的一对唇部129、129的厚度大的厚壁部分构成。因此,与管121的其它的覆盖部位121ao(管121的孔121a中的位于区间A2的范围的部分121ao)相比,密接部125、125更能够与螺旋弹簧16密接。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在实施例2中,发挥与上述实施例1实质上相同的效果。而且,在实施例2中,如图10~图13所示,从由管状的弹性构件121构成的橡胶座120的开口端122朝向另一端123,狭缝127连续地延伸,因此在利用橡胶座120覆盖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时,能够将狭缝127压开而使橡胶座120覆盖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因此,覆盖作业容易。此外,由于唇部129、129沿着狭缝127一体地形成在管状的弹性构件121的内周面121b上,因此能够提高狭缝127的密封性能。
此外,在开口端122及该开口端122的附近,通过增大唇部129、129的厚度而作为密接部125、125,从而能够提高开口端122的密封性能。因此,能够防止顺着螺旋弹簧16的绕线16d(有效卷绕部16d)的雨水或泥水等杂质向螺旋弹簧16与橡胶座120之间侵入,从而能够提高螺旋弹簧16的耐久性。
这样,能够实现通过橡胶座120覆盖螺旋弹簧16时的覆盖作业的容易度和橡胶座120的密封性能的提高这两者。而且,无需为了实现这两者而使用另外构件(没有附加构件),因此能够抑制橡胶座120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3】
基于图14~图20,说明实施例3的悬架装置的橡胶座140。实施例3的悬架装置除了将图10~图13所示的实施例2的橡胶座120变更为图14~图20所示的橡胶座140之外为相同结构,从而省略说明。
详细而言,如图14~图17所示,第三实施例的橡胶座140由管121和紧固部158构成。该管121相对于图10~图13所示的实施例2的管121为相同结构,标注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紧固部158位于密接部125、125上,将管121沿着周向紧固,从而能够将该密接部125、125紧固。该紧固部158由盖部151和卡止部152构成。
盖部151是具有弹性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板,通过沿着管121的周向跨狭缝127,而能够将狭缝127闭塞。详细而言,该盖部151位于开口端122的附近且位于密接部125、125的附近,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在管121的外周面121d。这样的该盖部151将狭缝127中的位于密接部125、125的附近的部位从敞开状态进行闭塞,从而能够将该密接部125、125紧固。
盖部151具有位于该盖部151的一端部的固定部153和位于该盖部151的另一端部的卡止孔154。在管121的外周面121d上,隔着狭缝127在一侧固定有盖部151的固定部153,并且在另一侧设有卡止部152。
卡止部152是将盖部151卡止的构件,包括从管121的外周面121d立起的凸起部155和在该凸起部155的前端形成的扩径部156。凸起部155由细长的圆棒构成。扩径部156由比凸起部155大径的球构成,通过嵌入盖部151的卡止孔154内而能够卡止。
接下来,说明利用紧固部158将密接部125、125紧固的顺序。首先,如图18所示,将盖部151取下,压开狭缝127,将螺旋弹簧16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从狭缝127插入到管121内(参照箭头e1)。在该状态下,密接部125、125(唇部129、129)仍然鼓起,在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的外周面16b与管121的孔121a的面121c之间产生间隙S2、S2。
然而,由于管121自身为弹性构件,因此如图19所示,该管121的孔121a的面121c与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a的外周面16b密接(参照箭头e2、e2)。
然后,如图20所示,将具有弹性的盖部151向卡止部152的方向拉拽,使卡止孔154套入该卡止部152而固定(参照箭头e3)。其结果是,能够使管121产生更强的密接力。这样,通过紧固部158能够提高开口端122附近的紧固效果,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橡胶座140的密封性能。
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在实施例3中,发挥与上述实施例2在实质上相同的效果。此外,在实施例3中,如图14~图20所示,利用橡胶座140(管121)覆盖螺旋弹簧16时,通过使紧固部158松缓,而容易覆盖。在覆盖之后,通过利用紧固部158将橡胶座140沿着周向紧固,从而能够将密接部125、125紧固。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开口端122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防止水或杂质从该开口端122向螺旋弹簧16与橡胶座140之间侵入。由此,能够提高螺旋弹簧16的耐久性。这样,能够实现覆盖作业的容易度及密封性能的提高。
此外,在实施例3中,在利用橡胶座140覆盖螺旋弹簧16时,通过使狭缝127敞开,而覆盖作业容易。在覆盖之后,利用盖部151,将狭缝127中的位于密接部125、125的附近的部位从敞开状态进行闭塞,由此能够将密接部125、125紧固。其结果是,能够确保开口端122的密封性。这样,能够实现覆盖作业的容易度及密封性能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悬架装置20可以是撑杆式的悬架装置以外的形式的前悬架装置,而且,除了前悬架装置之外,也可以适用于后悬架装置。
另外,橡胶座100、120、140除了整体弯曲成大致C字状的结构之外,也可以是整体为直线状的结构。
另外,橡胶座140可以是未由盖部151施加紧固力的结构。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悬架装置适合在如下的机动车中采用,该机动车具有:配置在车身与车轮之间来减少振动的螺旋弹簧;对螺旋弹簧的端部磨平圈进行支承的弹簧座;配置于弹簧座,且对螺旋弹簧的端部磨平圈进行覆盖的橡胶座。
【符号说明】
11…车身,14…车轮,16…螺旋弹簧,16a…端部磨平圈(下端的端部磨平圈),16b…外周面,20…悬架装置,81…弹簧座(下弹簧座),100、120、140…橡胶座,101、121…管(弹性构件),101a、121ao…其它的覆盖部位,102、122、142…开口端,103、123、143…另一端,105、125、145…密接部,107、127、147…狭缝,109、129、149…唇部,151…盖部,158…紧固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悬架装置,其包括:
配置在车轮与车身之间来用于减少该车身的振动的螺旋弹簧;
对所述螺旋弹簧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进行覆盖的橡胶座;
经由所述橡胶座而支承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弹簧座,
所述悬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座在开始覆盖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开口端具有与其它的覆盖部位相比,更能够与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外周面密接的密接部,
所述密接部随着朝向所述开口端而厚度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座由管状的弹性构件构成,
该弹性构件具有:从所述开口端朝向另一端连续延伸的狭缝;沿着该狭缝而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管状的弹性构件的内周面上的唇部,
该唇部在所述开口端及该开口端的附近形成为厚度大的厚壁部分,
所述密接部由所述厚壁部分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座还具有紧固部,该紧固部通过将该橡胶座沿着周向紧固,而能够将所述密接部紧固,
该紧固部位于所述密接部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座还具有盖部,该盖部沿着所述弹性构件的周向跨所述狭缝而能够将所述狭缝闭塞,
该盖部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且所述密接部的附近,且将所述狭缝中的位于所述密接部的附近的部位从敞开状态进行闭塞,从而能够将所述密接部紧固。

Claims (4)

1.一种悬架装置,其包括:
配置在车轮与车身之间来用于减少该车身的振动的螺旋弹簧;
对该螺旋弹簧的下端的端部磨平圈进行覆盖的橡胶座;
经由该橡胶座而支承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弹簧座,
所述悬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座在开始覆盖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开口端具有与其它的覆盖部位相比,更能够与所述端部磨平圈的外周面密接的密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座由管状的弹性构件构成,
该弹性构件具有:从所述开口端朝向另一端连续延伸的狭缝;沿着该狭缝而一体地形成在所述管状的弹性构件的内周面上的唇部,
该唇部在所述开口端及该开口端的附近形成为厚度大的厚壁部分,
所述密接部由所述厚壁部分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座还具有紧固部,该紧固部通过将该橡胶座沿着周向紧固,而能够将所述密接部紧固,
该紧固部位于所述密接部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座还具有盖部,该盖部沿着所述弹性构件的周向跨所述狭缝而能够将所述狭缝闭塞,
该盖部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弹性构件的外周面且所述密接部的附近,且将所述狭缝中的位于所述密接部的附近的部位从敞开状态进行闭塞,从而能够将所述密接部紧固。
CN201180007197.6A 2010-03-23 2011-03-09 悬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1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6921 2010-03-23
JP2010066921 2010-03-23
PCT/JP2011/055506 WO2011118390A1 (ja) 2010-03-23 2011-03-09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5154A true CN102725154A (zh) 2012-10-10
CN102725154B CN102725154B (zh) 2015-02-25

Family

ID=44672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719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154B (zh) 2010-03-23 2011-03-09 悬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52112B2 (zh)
CN (1) CN102725154B (zh)
WO (1) WO20111183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268A (zh) * 2014-06-29 2014-09-24 韩进 汽车减震缓冲器
CN104061266A (zh) * 2014-06-29 2014-09-24 韩进 汽车减震缓冲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25814A (ja) * 2019-02-05 2020-08-20 中央発條株式会社 懸架装置用ばね
JP7332560B2 (ja) * 2020-09-25 2023-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とそのコイルスプリン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62901A (ja) * 2002-06-13 2004-06-10 Allevard Rejna Autosuspensions サスペンションスプリング用シース
DE60007699T2 (de) * 1999-02-19 2004-12-09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Michelin & Cie., Clermont-Ferrand Federbein für eine radaufhängung nach der macpherson- bauart
JP2008024158A (ja) * 2006-07-21 2008-02-07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コイルスプリングの位置決め構造
CN101283191A (zh) * 2005-10-13 2008-10-08 雷诺股份公司 用于悬架弹簧的护套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06968A (ja) * 2002-01-16 2003-07-25 Nissan Motor Co Ltd コイルスプリングの異音発生防止用チューブ及びコイルスプリング
JP2003206969A (ja) * 2002-01-16 2003-07-25 Nissan Motor Co Ltd コイルスプリングの異音発生防止用チューブ及びコイルスプリング
KR200370482Y1 (ko) * 2004-08-17 2004-12-17 (주) 동양이화 자동차 현가장치 스프링보호용 튜브
JP4597723B2 (ja) * 2004-12-16 2010-12-15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油圧緩衝器のスプリングシート構造
JP2010242968A (ja) * 2009-04-02 2010-10-28 Dong Yang Physical & Chemical Co Ltd 自動車懸架装置用コイルバネ保護チューブ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007699T2 (de) * 1999-02-19 2004-12-09 Compagnie Géné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Michelin & Cie., Clermont-Ferrand Federbein für eine radaufhängung nach der macpherson- bauart
JP2004162901A (ja) * 2002-06-13 2004-06-10 Allevard Rejna Autosuspensions サスペンションスプリング用シース
CN101283191A (zh) * 2005-10-13 2008-10-08 雷诺股份公司 用于悬架弹簧的护套
JP2008024158A (ja) * 2006-07-21 2008-02-07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コイルスプリングの位置決め構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1268A (zh) * 2014-06-29 2014-09-24 韩进 汽车减震缓冲器
CN104061266A (zh) * 2014-06-29 2014-09-24 韩进 汽车减震缓冲器
CN104061268B (zh) * 2014-06-29 2016-01-20 韩进 汽车减震缓冲器
CN104061266B (zh) * 2014-06-29 2016-01-20 韩进 汽车减震缓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5154B (zh) 2015-02-25
WO2011118390A1 (ja) 2011-09-29
JP5752112B2 (ja) 2015-07-22
JPWO2011118390A1 (ja) 201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61096B (en) Dustproof cover support structure of shock absorber
CN102725154A (zh) 悬架装置
CN103765034B (zh) 用于机动车的空气弹簧装置
CN104919227B (zh) 密封构件以及具备密封构件的前叉
JP2007120768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US8201669B2 (en) Amplitude sensitive damper apparatus
KR20130017156A (ko) 경사형 스프링 패드
CA2752333A1 (en) Dust cover structure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05637253A (zh) 缓冲器
US10215250B2 (en) Shock absorber
CN205663812U (zh) 一种汽车阻尼减震器
FR2885871B1 (fr) Dispositif pour le montage d'une piece sur la caiss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KR101738048B1 (ko) 연결 및 내구 개선 스토퍼 구조
JP5651330B2 (ja) バンプクッション
CN107584979A (zh) 具有整体抗振特征的衬套的顶部安装组件
FR2868992B3 (fr) Piston d'un ressort a air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 tampon
FR2905157B1 (fr) Dispositif de fixation superieure d'un amortisseur de suspension sur la caisse d'un vehicule.
CN2830139Y (zh) 一种改进的接头及支承销总成
CN210554011U (zh) 减振器安装支座总成和汽车
KR20140062628A (ko) 부시 구조
CN203651388U (zh) 一种稳定杆衬套结构
KR101563122B1 (ko) 쇽업소버
CN208703003U (zh) 双筒减振器
KR100546950B1 (ko) 완충기
CN211231381U (zh) 一种减振器上支座、汽车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