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9219B -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9219B
CN102719219B CN201210209689.XA CN201210209689A CN102719219B CN 102719219 B CN102719219 B CN 102719219B CN 201210209689 A CN201210209689 A CN 201210209689A CN 102719219 B CN102719219 B CN 102719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rasive particle
nickel oxide
abrasive particles
nucleocapsid structure
compost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96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9219A (zh
Inventor
朱永伟
唐晓骁
墨洪磊
刘蕴锋
李军
李标
付杰
左敦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12102096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9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9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9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9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9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磨料内核为金刚石或碳化硼、碳化硅等,外壳为氧化镍包覆层。制备时,首先将预处理后磨料粉体加入到一定pH值的缓冲液中,超声分散1h后,升温至50~80℃;然后,将包覆物前驱体配制成0.05~0.4mol/L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缓冲液中并剧烈搅拌,并保持pH值恒定;最后,将反应物分离后经120℃烘干24h,300~500℃热处理1h以上,得到磨料/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本发明可增加磨具基体对磨粒的把持力,有效解决磨粒的脱落问题,提高磨粒的利用率和磨具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精密超精密加工领域,磨料加工的应用最为广泛,磨料加工是目前光学零部件和半导体工业的主要加工手段。固结磨料加工是基于二体磨损机制的一种加工手段,与基于三体磨损机制的传统游离磨料加工相比,平面化所需的材料去除量大大减小。因此,固结磨料加工具有较高的加工效率,同时减少了加工废液的处理成本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固结磨料加工时,当磨粒受到较强烈冲击作用时,会从基体脱落,从而降低了磨料利用率和磨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脱落的磨粒会对工件表面产生划伤,降低工件的表面质量。因此,磨粒的无序脱落问题困扰了固结磨料加工(研磨抛光)技术的广泛应用。
针对磨粒脱落问题,国内外普遍采用表面镀覆“毛刺”镍或铜来提高基体对磨粒把持力的方法。GE公司(现名Diamond Innovations)的RVG系列,前苏联(现乌克兰)的ACO(AC2)系列,一般是镀30%、50%或55%的铜或镍,采用的方法一般为化学镀或电镀法。从制备角度来看:化学镀法存在着镀层厚度有限,镀覆过程较慢,镀液易分解、易产生游离镍等缺点。电镀法只适用于金属粉末,对非金属粉末需在其表面涂覆一层导电膜,增加了工艺复杂性。从使用角度来看:磨粒表层的镍层或铜层必然会降低磨粒的锋利性,限制了其在研磨与抛光领域的应用;另外,镀覆镍层或铜层的磨粒无法应用于陶瓷基体,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目前,尚未发现通过在磨粒(如)金刚石表面包覆氧化镍来提高基体与磨料结合力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所述的复合磨粒内核选自可作为磨粒的金刚石、碳化物、氧化物或硼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外壳为氧化镍包覆层。磨粒的包覆层布满网格状孔隙,有利于基体的渗入,提高其结合强度。
其中,所述的内核优选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碳化硅、碳化硼、氧化铝、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粒径为5nm~500μm;所述的包覆层氧化镍质量为复合磨粒质量的1~52%。
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优选主要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预处理后的内核粉体加入到pH值为8~12的缓冲液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15%的悬浮液,超声分散1h后,升温至50~80℃;
(2)将包覆物前驱体配制成0.05~0.4mol/L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到步骤(1)制备的内核质量分数为5~15%的悬浮液中并剧烈搅拌,保持溶液pH值稳定;
(3)将上一步反应物离心,沉淀溶于酒精,超声分散后经120℃烘干24h,300~500℃热处理1h以上,得到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
其中,所述的缓冲液根据包覆体系所需pH值选择三乙醇胺、碳酸钠、氢氧化钠、氨水、硼酸、醋酸、三羟甲基甲胺、醋酸钠、氯化铵、磷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用水配制而成。
所述的包覆物前驱体优选NiCl2、Ni(NO3)2、NiSO4、Ni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预处理后的内核粉体加入到pH值为8~12的缓冲液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15%的悬浮液,超声分散1h后,升温至50~80℃;
(2)将包覆物前驱体配制成0.05~0.4mol/L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到步骤(1)制备的内核质量分数为5~15%的悬浮液中并剧烈搅拌,保持溶液pH值稳定;
(3)将上一步反应物离心,沉淀溶于酒精,超声分散后经120℃烘干24h,300~500℃热处理1h以上,得到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
其中所述的包覆物前驱体为NiCl2、Ni(NO3)2、NiSO4、Ni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的内核优选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碳化硅、碳化硼、氧化铝、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粒径为5nm~500μm。
所述的缓冲液根据包覆体系所需pH值选择三乙醇胺、碳酸钠、氢氧化钠、氨水、硼酸、醋酸、三羟甲基甲胺、醋酸钠、氯化铵、磷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用水配制而成。
步骤(2)所述的搅拌转速为1000~1500rpm。
本发明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在制备金属基、树脂基、陶瓷基固结磨具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氧化镍包覆层均匀致密,包覆厚度可控,工艺简单经济。包覆层氧化镍呈网格状,多孔隙,表面积大,有效提高了基体对磨粒的把持力,有效解决磨粒的脱落问题,提高磨粒的利用率并延长了磨具使用寿命。本发明复合磨粒外壳硬度较低,不会影响磨粒对工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金刚石磨料的SEM图
图2为金刚石/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的SEM图
图3为金刚石/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的EDS图
图4不同磨粒的树脂基研磨垫使用后的表面形貌图
(a)为含普通金刚石磨粒的树脂基研磨垫使用后的表面形貌图;(b)为含金刚石/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料的树脂基研磨垫使用后的表面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5克7~14μm的金刚石磨粒经酸浸泡1.5h,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后加入到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液中,配成15wt%的水溶液,调节pH值为8.5,超声分散1h,加热至反应温度55℃。
将包覆物前驱体NiCl2配制成0.2mol/L的溶液300ml,逐滴滴入金刚石悬浮液中,采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搅拌转速为1000rpm。反应过程中,不断添加三乙醇胺或氨水,保证体系的pH值为8.5。
将反应物离心后溶于酒精,超声分散后经120℃烘干24h,500℃热处理的1h以上,得到金刚石/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采用Sartorius BS-224s型精密天平称量包覆前后的磨粒质量,得其包覆层氧化镍质量为复合磨料质量的50%。采用SEM观察:磨粒表面形貌布满了网格状孔隙(图2),EDS分析表明表面已覆盖了氧化镍层(图3)。
实施例2
将3克50~100nm的金刚石经酸浸泡1.5h,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后加入到三羟甲基甲胺-盐酸缓冲液中,配成15wt%的水溶液,调节pH值为9,超声分散1h,加热至反应温度75℃。
将包覆物前驱体Ni(NO3)2配制成0.15mol/L的溶液200ml,逐滴滴入金刚石悬浮液中,采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搅拌转速为1300pm。反应过程中,不断添加三羟甲基甲胺或氢氧化钠,保证体系的pH值为9。
将反应物离心后溶于酒精,超声分散后经120℃烘干24h,450℃热处理的1h以上,得到金刚石/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采用Sartorius BS-224s型精密天平称量包覆前后的磨粒质量,得其包覆层氧化镍质量为复合磨料质量的20%。
实施例3
将6克80/100目的立方氮化硼磨料经酸浸泡1.5h,去离子水清洗,直接加入到氨水-氯化铵缓冲液中,配成15wt%的水溶液,调节pH值为11,超声分散1h,加热至反应温度60℃。
将包覆物前驱体NiSO4配制成0.15mol/L的溶液50ml,逐滴滴入金刚石悬浮液中,采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搅拌转速为1500rpm。反应过程中,不断添加氨水或氢氧化钠,保证体系的pH值为11。
将反应物离心后溶于酒精,超声分散后经120℃烘干24h,500℃热处理的1h以上,得到立方氮化硼/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采用Sartorius BS-224s型精密天平称量包覆前后的磨粒质量,得其包覆层氧化镍质量为复合磨料质量的5%。
比较例1
市售金刚石磨粒(7~14μm)经酸浸泡1.5h,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后保留。该磨粒的SEM图见图1,磨粒棱角鲜明,表面平滑无异物。
研磨实验
分别采用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的磨粒对K9玻璃进行固结磨料研磨实验,加工条件如表1所示。
表1研磨条件
  抛光机   CP-4
  工件   K9玻璃
  研磨垫   树脂基固结磨料研磨垫
  研磨压力   4Psi
  研磨液种类   去离子水
  研磨液流量   50~100ml/min
  研磨时间   30min
  上盘转速   55rpm
  下盘转速   60rpm
  温度   25℃
研磨后清洗研磨垫,采用数码显微镜进行观察,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研磨垫图片分别参见图4(a)和图4(b)。
图中可见,研磨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金刚石/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制备的固结磨料研磨垫磨粒保持数量多、脱落少,按照该方法对实施例2、3制备的复合磨粒进行了对K9玻璃进行固结磨料研磨实验,得到了与实施例1中复合磨粒及其近似的研磨垫图片,说明本发明所述磨料有效改善了树脂基体对磨料的把持力,延长了研磨垫使用寿命。

Claims (8)

1.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磨粒内核选自可作为磨粒的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碳化硅、碳化硼、氧化铝、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粒径为5nm~500μm;外壳为氧化镍包覆层,所述的氧化镍包覆层质量为复合磨粒质量的1~52%;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主要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预处理后的内核粉体加入到pH值为8~12的缓冲液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15%的悬浮液,超声分散1h后,升温至50~80℃;
(2)将包覆物前驱体配制成0.05~0.4mol/L的溶液,逐滴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内核质量分数为5~15%的悬浮液中并剧烈搅拌,保持溶液pH值稳定;
(3)将上一步反应物离心,沉淀溶于酒精,超声分散后经120℃烘干24h,300~500℃热处理1h以上,得到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液根据包覆体系所需pH值选择三乙醇胺、碳酸钠、氢氧化钠、氨水、硼酸、醋酸、三羟甲基甲胺、醋酸钠、氯化铵、磷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用水配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物前驱体为NiCl2、Ni(NO3)2、NiSO4、Ni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预处理后的内核粉体加入到pH值为8~12的缓冲液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15%的悬浮液,超声分散1h后,升温至50~80℃;
(2)将包覆物前驱体配制成0.05~0.4mol/L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到步骤(1)制备的内核质量分数为5~15%的悬浮液中并剧烈搅拌,保持溶液pH值稳定;
(3)将上一步反应物离心,沉淀溶于酒精,超声分散后经120℃烘干24h,300~500℃热处理1h以上,得到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复合磨粒;
其中所述的包覆物前驱体为NiCl2、Ni(NO3)2、NiSO4、Ni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核为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碳化硅、碳化硼、氧化铝、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粒径为5nm~5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液根据包覆体系所需pH值选择三乙醇胺、碳酸钠、氢氧化钠、氨水、硼酸、醋酸、三羟甲基甲胺、醋酸钠、氯化铵、磷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用水配制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搅拌转速为1000~1500rpm。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在制备金属基、树脂基、陶瓷基固结磨具中的应用。
CN201210209689.XA 2012-06-21 2012-06-21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2719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9689.XA CN102719219B (zh) 2012-06-21 2012-06-21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9689.XA CN102719219B (zh) 2012-06-21 2012-06-21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9219A CN102719219A (zh) 2012-10-10
CN102719219B true CN102719219B (zh) 2014-04-02

Family

ID=46945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9689.XA Active CN102719219B (zh) 2012-06-21 2012-06-21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9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8962A (zh) * 2012-10-30 2013-02-06 上海大学 核壳型镍铝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3333034A (zh) * 2013-06-27 2013-10-02 南京理工大学 纳米氧化镍包覆的改性硼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470B (zh) * 2013-09-28 2014-12-10 浙江大学 用于超精密抛光的核壳结构复合料浆的制备方法
CN104962234B (zh) * 2015-05-13 2017-05-03 华侨大学 一种掺杂二氧化钛金刚石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91968B (zh) * 2016-07-18 2018-05-15 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超硬磨料切割线的制作方法
CN109317149A (zh) * 2018-10-11 2019-02-12 郑州大学 一种负载镍的SiO2@C核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092196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硅和氢氧化镍复合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CN112778971A (zh) * 2021-01-14 2021-05-11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抛光用复合磨粒、研磨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3398A (zh) * 2008-12-02 2009-05-06 四川大学 陶瓷包覆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4670A (zh) * 2009-10-14 2011-05-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可充电锂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3398A (zh) * 2008-12-02 2009-05-06 四川大学 陶瓷包覆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4670A (zh) * 2009-10-14 2011-05-04 三星Sdi株式会社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可充电锂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9219A (zh) 2012-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9220B (zh) 一种磨粒/氧化铝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19219B (zh) 一种磨粒/氧化镍核壳结构的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92371B (zh) 一种金属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9140B (zh) 一种油性研磨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9039B (zh) 一种在超细磨料表面涂覆氧化硅的方法
CN107325789B (zh) 一种用于蓝宝石衬底抛光的硅铝复合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01367189A (zh) 硅片抛光表面划伤的控制方法
CN111216037B (zh) 一种抛光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5439B (zh) 一种具有毛细微孔的镜面磨削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39209B (zh) 一种薄型板状蓝宝石晶片的加工方法
CN103395009B (zh) 一种陶瓷空心球多层钎焊金刚石节块及其制作方法
CN104342704A (zh) 一种无氧化剂的碱性铝合金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0271A (zh) 一种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
CN104149038A (zh) 一种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
CN106147614A (zh) 硬质陶瓷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9470B (zh) 用于超精密抛光的核壳结构复合料浆的制备方法
CN110421494B (zh) 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的树脂金属复合镜面磨削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2234A (zh) 一种掺杂二氧化钛金刚石复合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56716B (zh) 一种抛光蓝宝石用氧化铝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7029B (zh) 一种曲面工件超精密抛光方法
CN103757616A (zh) 一种用于制备磁性磨料的化学镀碱性复合镀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0751B (zh) 一种团聚磨粒及其应用
CN113789151A (zh) 一种纳米结合SiC磨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05649B (zh) 一种添加具有耐水涂层可溶填料的溶胶凝胶抛光丸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9695A (zh) 花生状氧化硅磨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