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2275A - 具有可充气支撑装置的车辆座椅靠垫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充气支撑装置的车辆座椅靠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2275A
CN102712275A CN2010800622512A CN201080062251A CN102712275A CN 102712275 A CN102712275 A CN 102712275A CN 2010800622512 A CN2010800622512 A CN 2010800622512A CN 201080062251 A CN201080062251 A CN 201080062251A CN 102712275 A CN102712275 A CN 102712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flatable bladders
pedestal
pedestal section
inner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22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2275B (zh
Inventor
格雷戈里·布尔恩尼克
达纳·J·洛厄尔
莱昂纳多·戈密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Publication of CN102712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2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2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2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60N2/665Lumbar supports using inflatable blad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6Lumba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4Hydro-pneumatic adjustments of the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76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ssag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一种靠垫,其适于设在车辆座椅中包括的座盘上。该靠垫例如在腰部支撑装置中包括有可充气气袋。

Description

具有可充气支撑装置的车辆座椅靠垫
要求优先权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的规定要求于2009年12月2日提交的第61/266,044号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车辆座椅,具体地涉及包括可膨胀及可收缩部分的座椅。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包括靠垫的车辆座椅,其中该靠垫具有可变形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车辆座椅包括椅背。椅背包括靠垫,靠垫包括可充气气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车辆座椅还包括椅座底和椅背,椅背从椅座底起向上延伸并包括位于靠垫之后的框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靠垫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可变形弹性基座。靠垫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充气气囊,可充气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联接至可变形弹性基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靠垫包括两个单体式片状件和一对可充气气囊,单体式片状件相配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充气气囊仅位于靠垫中包括的靠背中。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充气气囊位于靠背中并向外延伸至成角度的左翼和右翼中,成角度的左翼和右翼包括在靠垫中且位于靠背两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靠垫包括3个单体式片状件。第一片状件和第二片状件相配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第二片状件和第三片状件相配以形成一对可充气气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充气气囊仅位于靠垫中包括的靠背中。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充气气囊位于靠背中并向外延伸至成角度的左翼和右翼中,成角度的左翼和右翼包括在靠垫中且位于靠背两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靠垫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和气囊系统,气囊系统联接至可变形弹性基座。气囊系统包括可充气腰部气囊,可充气腰部气囊位于分别处于两侧的两个可充气垫撑气囊之间。气囊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充气按摩气囊,可充气按摩气囊与可充气腰部气囊相关联。在使用时,腰部气囊和垫撑气囊中每一个均可根据靠垫上就坐的乘员的意愿被单独充气或一起充气以提供定制的躯干支撑。而且,与可充气腰部气囊相关联的每一个按摩气囊可(1)根据乘员的意愿充气以提供其它定制腰部支撑或(2)依次反复以及根据选择充气/放气循环计划来充气和放气,以向就坐的乘员提供背部按摩感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靠垫包括3个单体式片状件。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位于下方的座盘上并与上方的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协作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可充气腰部气囊和可充气垫撑气囊中每一个。按摩单元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上并与该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协作以形成可充气按摩气囊,该可充气按摩气囊具有气室,气室独立于可充气腰部气囊和可充气垫撑气囊中包括的气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若干独立的按摩单元联接至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以在可充气腰部气囊的外表面上形成可充气按摩气囊的阵列。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变形弹性基座包括中央靠背基座段,腰部气囊和按摩气囊位于中央靠背基座段中形成的中央气囊接纳腔中。可变形弹性基座还包括左翼基座段和右翼基座段,左翼基座段与右翼基座段相对于彼此成间隔开分散的关系以使中央靠背基座段位于它们之间,以及左翼基座段和右翼基座段在远离中央靠背基座段延伸的方向上分散。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垫撑气囊之一被设置以位于左翼基座段中形成的左气囊接纳腔中,另一垫撑气囊被设置以位于右翼基座段中形成的右气囊接纳腔中。
通过例示目前所想到的本公开最佳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考虑,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具体地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座椅的立体示意图,该车辆座椅包括椅座底和椅背,椅背包括靠垫,靠垫包括环绕一对可充气气囊(以虚线示出)的可弹性变形基座,可充气气囊可通过来自集管的加压气流充气以使可充气气囊的尺寸相对于如图6所示的可变形弹性基座扩大,使得就坐于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下背部区域(腰部)被支撑;
图2是图1所示椅背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去除,示出使用气泵和集管来对每个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以在靠垫中提供气动四路腰部支撑系统,可变形弹性基座的部分被去除以示出一对进气道,该一对进气道联接至各可充气气囊的右侧边缘中形成的相关联的进气口;
图3是图1所示椅背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椅背包括(从左至右)靠垫覆盖物、靠垫和座盘,靠垫包括多腔室可变形弹性基座,其被形成为包括含有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的气囊接纳腔,座盘被配置成联接至座盘支撑框架并与包括靠垫和靠垫覆盖物的衬靠垫相配;
图3a是图3所示靠垫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靠垫包括单体式第一片状件、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和一对进气道,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位于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之前,进气管道被设置成安装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间从而为行进至靠垫中形成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提供单独的通路;
图4是图2至图3a所示靠垫中包括的部件的放大分解组装图,示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相关联的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分离,之后使这两个片状件沿所示的虚线朝向彼此运动以相配且接合在一起,形成图3a所示的靠垫;
图5是沿图2的线5-5取得的剖视示意图,示出位于下方的座盘的一部分上的处于放气状态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并示出响应于使包括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中的各向外突出的凸起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中的相配的向内突出的凸起相配接合而形成在第一气室中的4个独立的可弹性变形柱,还示出(以虚线)在单体式第二片状件远离如图6所示的单体式第一片状件运动之后由单体式第二片状件所限定的膨胀外周;
图6是与图5类似的视图,示出处于充气状态的第一可充气气囊以及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中包括的向内突出的凸起远离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中包括的相配的向外突出的凸起进行的运动;
图7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立体示意图,示出靠垫中形成的一对可充气气囊从靠垫的左翼的左外边缘起穿过中央靠背延伸至靠垫的右翼的右外边缘,该一对可充气气囊可如图11所示被充气;
图8是图8的椅背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去除,示出由气泵提供的、被引导通过集管的气体可选择性地流通至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以在靠垫中提供气动四路躯干支撑系统;
图9a是图7所示的椅背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椅背包括(从左至右)靠垫覆盖物、靠垫和座盘,靠垫包括多腔室可变形弹性基座,其被形成为包括含有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的气囊接纳腔,座盘被配置成联接至座盘支撑框架并与包括靠垫和靠垫覆盖物的衬靠垫相配;
图9b是图9a所示靠垫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靠垫包括单体式第一片状件、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和一对进气道,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位于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之前,该一对进气道被设置成安装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间,从而为行进至靠垫中形成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提供单独的通路;
图10是沿图8的线10-10取得的剖视示意图,示出下方的座盘上的处于放气状态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并示出响应于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中包括的各向外突出的凸起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中包括的相配的向内突出的凸起的相配接合在第一气室中形成的6个独立的可弹性变形柱,还示出(以虚线)乘员躯干的一部分由靠垫中包括的第一可充气气囊的中央靠背段支撑;
图11是与图10类似的视图,示出处于充气状态的第一可充气气囊以及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中包括的向内突出的凸起远离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中包括的相配的向外突出的凸起的运动,并示出乘员的躯干(以虚线示出)由第一可充气气囊的中央靠背段、左翼段和右翼段支撑;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立体示意图,示出车辆座椅包括椅座底和椅背,椅背包括靠垫,靠垫包括环绕一对可充气气囊(以虚线示出)的可弹性变形基座,该一对可充气气囊可通过来自集管的加压气流充气以使可充气气囊的尺寸相对于如图16所示的可变形弹性基座扩大,使得就坐于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下背部区域(腰部)被支撑;
图13是图12所示的椅背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去除,示出使用气泵和集管来对每个可充气气囊充气以在靠垫中提供气动4路腰部支撑系统,靠垫的外部辅助层的一部分被去除以示出形成在可充气气囊内的菱形和方形的弹性支撑结构,可变形弹性基座的部分被去除以示出一对进气道,该一对进气道联接至各可充气气囊的右侧边缘中形成的相关联的进气口;
图14是图12所示椅背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椅背包括(从左至右)靠垫覆盖物、靠垫和座盘,靠垫包括多腔室可变形弹性基座,其被形成为包括含有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的气囊接纳腔,座盘被配置成联接至座盘支撑框架并与包括靠垫和靠垫覆盖物的衬靠垫相配;
图14a是图14所示靠垫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靠垫包括(从左至右)辅助(第三)片状件、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单体式第一片状件和一对进气道,进气道被设置成安装在辅助片状件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间,从而为行进至靠垫中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提供单独的通路;
图15是沿图13的线15-15取得的剖视示意图,示出处于放气状态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响应于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中包括的各向外突出的凸起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中包括的相配的向内突出的凸起的相配接合而在第一气室中形成4个独立的可弹性变形柱,还示出(以虚线)在如图16所示的可充气气囊的充气过程中辅助片状件远离单体式第一片状件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运动之后由辅助片状件所限定的膨胀外周;
图16是与图15类似的视图,示出处于充气状态的第一可充气气囊以及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中包括的向内突出的凸起远离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中包括的相配的向外突出的凸起运动,并示出第一可充气气囊形成在辅助片状件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间,一系列间隔开的可弹性变形柱形成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中并位于辅助片状件之下;
图17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立体示意图,示出靠垫中形成的一对可充气气囊从靠垫的左翼的左外边缘起穿过中央靠背延伸至靠垫的右翼的右外边缘,该一对可充气气囊可如图21所示被充气;
图18是图17所示椅背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去除,示出由气泵提供的、被引导通过集管的气体可选择性地流通至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以在靠垫中提供气动4路躯干支撑系统;
图19a是图17所示椅背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椅背包括(从左至右)靠垫覆盖物、靠垫和座盘,靠垫包括多腔室可变形弹性基座和多室可变形弹性基座中形成的一对可充气气囊,座盘被配置为联接至座盘支撑框架;
图19b是图19a所示靠垫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靠垫包括(从左至右)辅助(第三)片状件、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单体式第一片状件和一对进气道,进气道被设置成安装在辅助片状件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间,从而为行进至靠垫中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和第二可充气气囊提供单独的通路;
图20是沿图18的线20-20取得的剖视示意图,示出位于下方的座盘上的处于放气状态的第一可充气气囊,并示出响应于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中包括的各向外突出的凸起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中包括的相配的向内突出的凸起相配接合在第一气室中形成6个独立的可弹性变形柱,还示出(以虚线)乘员躯干的一部分由靠垫中包括的第一可充气气囊的中央靠背段支撑;
图21是与图15类似的视图,示出处于充气状态的第一可充气气囊以及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中包括的向内突出的凸起远离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中包括的相配的向外突出的凸起运动,并示出第一可充气气囊形成在辅助片状件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间,使得乘员的躯干由第一可充气气囊的中央靠背段、左翼段和右翼段支撑;
图22是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的立体示意图,示出车辆座椅包括椅座底和椅背,椅背包括靠垫,靠垫包括环绕一对半月形可充气气囊(以虚线示出)的可弹性变形基座、一对矩形可充气腰部气囊(以虚线示出)和10个方形可充气按摩气囊(以虚线示出),可充气气囊可通过来自集管的加压气流被单独充气以使可充气气囊的尺寸相对于如图24和图26所示的可变形弹性基座扩大,使得靠垫可根据就坐于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期望来充气;
图23是图22所示靠垫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示出处于放气状态的靠垫,并示出可使用气泵和集管对每个可充气气囊充气,从而在靠垫中设置气动背部支撑系统;
图23a是沿图23的线23a-23a取得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每一个都处于放气状态;
图23b是与图23a类似的剖视示意图,示出第一气囊处于充气状态,而第二气囊保持放气状态;
图24是与图23类似的视图,示出在加压气流被允许进入右垫撑气囊、上腰部气囊和联接至上腰部气囊的右侧的按摩气囊之后的靠垫;
图24a是沿图24的线24a-24a取得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处于充气状态;
图25是沿图23的线25-25取得的剖视示意图,示出在右垫撑气囊和按摩气囊中设有自由直立的凸起,从而在气囊被放气时向抵靠靠垫的乘员提供支撑,还示出(以虚线)由可充气气囊限定的膨胀外周;
图26是沿图24的线26-26取得的剖视示意图,示出处于充气状态的右垫撑气囊、处于充气状态的上腰部气囊和处于充气状态的按摩气囊;
图27是图22所示椅背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椅背包括(从左至右)靠垫覆盖物、靠垫和座盘,靠垫包括多腔室可变形弹性基座,其被形成为包括含有10个方形按摩气囊的多个按摩气囊腔、两个分隔开的垫撑气囊和两个矩形腰部气囊,座盘被配置为联接至座盘支撑框架并与包括靠垫和靠垫覆盖物的衬垫相配;
图28是图23所示靠垫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靠垫包括(从左至右)一组按摩气囊、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和单体式第一片状件,按摩气囊联接至单体式第二片状件,单体式第一片状件联接至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对垫撑气囊和一对腰部气囊;
图29是图23所示靠垫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一组10个按摩气囊被设置以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中形成的相关联的按摩气囊腔中,按摩气囊联接至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表面;
图30是图29所示一组按摩气囊中包括的一个按摩气囊的放大立体图;以及
图31是图30所示按摩气囊的分解立体组装图,示出按摩气囊包括(从左至右)第一膨胀层、第二膨胀层和凸形第三膨胀层,第二膨胀层被形成为包括气体通路,第三膨胀层被配置成与如图29所示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表面相配。
具体实施方式
例如,如图1、图7、图12、图17和图22所示,车辆座椅包括椅座底和椅背,椅背被设置成从椅座底起向上延伸。在本文公开的各实施方式中,椅背包括具有可充气气囊的靠垫。在图1至图1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两个单体式的片状件协作以形成靠垫。在图12至图2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由弹性材料制成的3个单体式片状件协作以形成靠垫。在图22至图3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两个单体式片状件和若干按摩气囊协作以形成靠垫。
在图1至图1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单体式片状件协作以形成具有靠背的靠垫,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翼和右侧翼。在图1至图6示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一对可充气气囊21、22仅位于靠背88中,靠背88包括在靠垫14中并且靠背88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翼86和右侧翼90。在图7至图11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一对可充气气囊121,122位于靠垫114中包括的左侧翼186、靠背188和右侧翼190中。
在图12至图2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3个单体式片状件协作以形成具有靠背的靠垫,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翼和右侧翼。在图12至图16示出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一对可充气气囊221、222仅位于靠背288中,靠背288包括在靠垫214中并且靠背288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翼286和右侧翼290。在图17至图21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一对可充气气囊321、322位于包括在靠垫314中的左侧翼386、靠背388和右侧翼390中。
在图22至图3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单体式片状件协作以形成具有靠背的靠垫,靠背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翼和右侧翼。如图23、图24以及图27至图29所示,一对矩形的可充气腰部气囊421、422和若干可充气按摩气囊430B仅位于靠垫14中包括的靠背488中。靠背488的两侧分别设有左侧翼486和右侧翼490,各侧翼486、490中设有半月形的可充气垫撑气囊423、424。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车辆座椅10包括一个乘客支撑基底11和另一乘客支撑基底12,乘客支撑基底11被配置为提供椅座底,另一乘客支撑基底12被配置为提供椅背,该椅背被设置成从椅座底起向上延伸。如图3至图4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椅背12包括靠垫14,靠垫14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16和一对可充气气囊21、22。可变形弹性基座16被配置成对就坐于椅背12的靠垫14上的乘客的一部分进行支撑。可充气气囊21、22可通过加压空气来充气以从图1、图2和图5所示的放气状态在向外的方向38上膨胀至图6所示的充气状态,从而为就坐于车辆座椅10中的乘员提供可调节的腰部支撑。如图1和图2所示,可充气气囊21、22协作以形成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18。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变形弹性基座16和可充气气囊21、22由适合的弹性材料制成。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变形弹性基座16和可充气气囊21、22由相同的弹性材料制成。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诸如热塑性聚氨酯(TPU)材料的弹性材料。
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椅背12包括靠垫覆盖物20、靠垫14和座盘24。如图1和图3所示,在车辆座椅10中还可以包括座盘支撑框架26以支撑椅背12或椅座底11中包括的座盘24。如图1至图3所示,靠垫14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被锚固以处于座盘24之下,靠垫覆盖物20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联接至靠垫14和/或座盘24,并且靠垫覆盖物20被设置成覆盖可变形弹性基座16和可充气气囊21、22。通过具有悬挂弹簧的通常框架对靠垫14进行支撑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在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18的使用过程中,乘员使用泵控制器28以对集管30进行致动,从而引导加压气源如联接至气源29的气泵34以产生加压气流36。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加压气流36被引导通过一对软管40a和40b,然后通过一对相关联的进气道44、46进入可充气气囊21、22中形成的气室48、50中。如图6所示,这样使可充气气囊21、22在向外的方向38上向外膨胀而处于充气状态。通过任何适合的流体压力管理系统来对可充气气囊21、22进行充气和放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靠垫14示例性地包括左翼86、靠背88和右翼90。靠背88被配置成对乘员躯干的中间部分进行支撑。左翼86被配置成对乘员躯干的左侧部分进行支撑,右翼90被配置成对乘员躯干的右侧部分进行支撑。如图2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被设置在靠垫14的靠背88中。
可变形弹性基座16被形成为包括左翼基座段91、靠背基座段92和右翼基座段93。如图2所示,左翼基座段91被设置以与右翼基座段93成间隔开的关系以使靠背基座段92位于它们之间。示例性地,第一可充气气囊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被设置成位于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靠背基座段92中。
如图3所示,顶部911、中部912和底部913协作以形成左翼基座段91。中部912被设置成使顶部911与底部913互连。顶部931、中部932和底部933协作以形成右翼基座段93。
如图3所示,顶部921、中部922和底部923协作以形成靠背基座段92。靠背基座段92的中部912被设置成使顶部921与底部923互连。如图3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被设置成位于靠背基座段92的处于顶部921与底部923之间的中部922之上。
如果3a和图4所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相配在一起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16以及第一可充气气囊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每一个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4所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包括第一网式结构41、第一内壳51b和第二内壳52b。第一网式结构41被配置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内部。第一内壳51b被配置以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内部。第二内壳52b被配置以形成第二可充气气囊22的内部。
如图4所示,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包括第二网式结构42、第一外壳51a和第二外壳52a。第二网式结构42被配置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外部。第一外壳51a被配置以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外部。第二外壳52a被配置以形成第二可充气气囊22的外部。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21被形成为包括第一气室48,第一气室48由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的相配部分形成。例如,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的第一内壳51b包括壳壁79w和壳板79p。壳壁79w和壳板79p协作以形成第一凹陷61a,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的第一外壳51a包括壳壁69w和壳板69p。壳壁69w和壳板69p协作以形成朝向第一凹陷61a开放的第一凹陷61b。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壳51a、51b彼此密封地联接以使第一凹陷61a、61b彼此连通,从而在第一壳51a与51b之间形成第一气室48。
图2中示出第二可充气气囊22的第二气室50,该第二气室50以与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第一气室48相似的方式形成。第一网式结构41的第二内壳52b被形成为包括第二凹陷62a,第二网式结构42的第二外壳52a被形成为包括朝向第二凹陷62a开放的第二凹陷62b。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壳52a、52b彼此密封地联接以使第二凹陷62a、62b彼此连通,从而在第二壳52a与52b之间形成第二气室50。
如图2、图3a以及图4至图6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21也被形成为包括第一进气口71,第一进气口71通向第一气室48并与第一进气道44相配。例如,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壳51a、51b沿第一壳界面54彼此相配以及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并沿第一壳界面54形成第一进气口71。如图4所示,第一网式结构41的第一内壳51b包括连续密封边缘51bs,该连续密封边缘51bs通过口形成边缘51bpf间断。类似地,如图4所示,第二网式结构42的第一外壳51a包括连续密封边缘51as,该连续密封边缘51as通过口形成边缘51apf间断。如图3a至图6所示,当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相配时,第一内壳51b的密封边缘51bs密封地联接至第一外壳51a的密封边缘51as以形成第一气室48,第一外壳51a的口形成边缘51apf被设置以与第一内壳51b的口形成边缘51bpf静态相对关系,从而在口形成边缘51apf与口形成边缘51bpf之间形成第一进气口71。
图5中示出第一可充气气囊21处于放气状态,且来自集管30的加压气流36被关闭(OFF)。在图4至图6中最佳地示出,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的第一内壳51b中形成有一系列向外突出的凸起76。在图4至图6中最佳地示出,在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的第一外壳51a中形成有一系列向外突出的凸起66。凸起66和76可被形成为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截头角锥形被作为示例示出。
如图5所示,当第一可充气气囊21处于放气状态时,凸起76的第一末端76T和凸起66的第二末端66T被设置以成彼此相对的关系。第一末端66T位于第二末端76T之上并与其对准,以使第一末端66T被第二末端76T所支撑,从而使抵靠在靠垫14上的乘员被放气的可充气气囊21支撑。如图5和图6所示,当第一可充气气囊21充气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被允许远离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并朝向膨胀外周84运动,以使每个凸起66的第一末端66T与相配的凸起76第二末端76T分离并远离其运动。
加压空气流36通过第一进气道44流通至第一可充气气囊21。例如,第一进气道44被设置成延伸至第一进气口71中并被形成为包括通道,该通道被配置成用于将来自气源34的加压空气引导至第一气室48中,从而使第一可充气气囊21从图1、图2和图5所示的放气状态变化至图6所示的充气状态。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进气道44被设置成远离第一可充气气囊21并通过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部分16p延伸。
如图2、图3a和图4所示,第二可充气气囊22也被形成为包括第二进气口72,第二进气口72通向第二气室50并与第二进气管道46相配。如图2所示,第二壳52a、52b沿第二壳界面53彼此相配并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二进气口72。如图4所示,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的第二外壳52a包括连续密封边缘52as,连续密封边缘52as通过口形成边缘52apf间断。类似地,如图4所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的第二内壳52b包括连续密封边缘52bs,连续密封边缘52bs通过口形成边缘52bpf间断。如图3a、3b和图4所示,当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相配时,第二内壳52b的密封边缘52bs密封地联接至第二外壳52a的密封边缘52as以形成第二气室50,第二外壳52a的口形成边缘52apf被设置成与第二内壳52b的口形成边缘52bpf静态地相对,从而在口形成边缘52apf与口形成边缘52bpf之间形成第二进气口72。
第二进气管道46被设置成延伸至第二进气口72中并被形成为包括通道,该通道被配置成用于将来自气源34的加压空气引导至第二气室50中,从而使第二可充气气囊22从放气状态变化至充气状态。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进气管道46被设置成远离第二可充气气囊22并通过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与第一进气道44平行的部分16p延伸。
在图4中最佳地示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的第一网式结构41包括第一板74以及间隔开且向外突出的凸起75的阵列,凸起75联接至第一板7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图4所示,第一网式结构41中包括的每个凸起75都大于第一壳51b、第二壳52b中包括的凸起76。
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的第二网式结构42包括:第二板64,其被设置以与第一板64成紧密相对的关系(如图2所示);以及间隔开并向内突出的凸起65的阵列,凸起65联接至第二板64(如图4最佳地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图4所示,第二网式结构42中包括的每个凸起65都大于第一壳51a、第二壳52a中包括的凸起66。
如图4所示,第二网式结构42中的每个向内突出的凸起65都具有第二基底68和第二末端65T,第二基底68联接至第二板64,第二末端65T联接至第二基底68并被设置以与成第二板64间隔开的关系。凸起65可被形成为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在图4中示出截头圆锥形和截头角锥形作为示例。例如,如图2和图4所示,凸起65的第二末端65T被设置成与相邻的凸起75的第一末端75T接触,以使每对相配的向内突出的凸起75和向外突出的凸起65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2,可弹性变形柱包括在可变形弹性基座16中并被设置成在第一板74与第二板64之间延伸。
如图2示例性地示出,第一可充气气囊21被配置为具有6个边的楔形。第二可充气气囊22示例性地被设置为具有6个边的U形。如图2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被设置成彼此对准,以使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楔形部分21w嵌入第二可充气气囊22的开放部分22u内。在可充气气囊21、22充气膨胀过程中,可充气气囊21、22的互锁设置使就坐于车辆座椅10中的乘员感觉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18具有连续的表面。
如图1所示,用于车辆座椅10的乘客支撑基底12示例性地包括靠垫14。靠垫14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16和第一可充气气囊21,可变形弹性基座16由弹性材料制成并适于对靠垫14上就坐的乘员P的一部分进行支撑,第一可充气气囊21联接至可变形弹性基座16。第一可充气气囊21被形成为包括第一气室48和第一进气口71,第一进气口71通向第一气室48。
第一可充气气囊2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加压空气36通过第一进气口71进入第一气室48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其中在放气状态下,第一气室48中存在第一气量,在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室48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
例如,第一可充气气囊21包括内壳51a和外壳51b,内壳51a和外壳51b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设置成协作以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气室48。内壳51b包括内板79p和向外突出的凸起76,凸起76联接至内板79p并被设置成远离内板79p延伸至第一气室48中,以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1处于放气状态时对位于凸起76上的外壳51a进行支撑。外壳51a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充气状态下与内壳51b的向外突出的凸起76分离,内壳51b的向外突出的凸起76被配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1处于放气状态时用于屈服性地迫使外壳51a远离内壳51b的内板79p,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1受到因靠垫14上就坐的乘员P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51a在内壳51b的内板79p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乘客支撑基底12还可包括座盘24,座盘24邻近靠垫14设置。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内壳51b在座盘24上保持固定位置。
靠垫14包括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内壳51b和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内部。靠垫14还包括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外壳51a和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外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被设置成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相配以使内壳51a与外壳51b以密封关系相配,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气室48。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内部和外部相配以形成气囊接纳腔61a(例如,壳凹陷),在气囊接纳腔61a中包含有第一可充气气囊21。
座盘24邻近靠垫14设置。例如,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内壳51b和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内部在座盘24上保持固定位置。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被设置以与座盘24成间隔开的关系,从而使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1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与座盘24之间。内壳51b被设置成位于座盘24上以使向外突出的凸起76内壳21远离座盘24并朝向外壳51a延伸。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外壳51a包括外板69p和向内突出的凸起66,凸起66联接至外板69p以远离外板69p并朝向内壳51b的向外突出的凸起76延伸。外壳51a的向内突出的凸起66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充气状态下与内壳51b的向外突出的凸起76分离。向内突出的凸起66和向外突出的凸起76协作以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1内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4,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1受到因靠垫上就坐的乘员P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51a的外板69p在内壳51b的内板79p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如图8至图9b所示,可变形弹性基座16被形成为包括:左翼基座段91,沿着靠垫14一侧设置;右翼基座段93,沿着靠垫14的相反一侧设置;以及靠背基座段92,位于左翼基座段91与右翼基座段93之间并与左翼基座段91和右翼基座段93中每一个成角度关系。左翼基座段91和右翼基座段93被设置成在远离靠背基座段92延伸的方向上分散。第一可充气气囊21联接至靠背基座段92并位于靠背基座段92中形成的气囊接纳腔61a、61b中从而处于左翼基座段91与右翼基座段93之间。
座盘24邻近靠垫14设置,可变形弹性基座16的左翼基座段91、右翼基座段93以及靠背基座段92在座盘24上保持固定位置。第一可充气气囊21的内壳51b在座盘24上保持固定位置。
在图7至图11中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110。车辆座椅110包括一对可充气气囊121、122,该一对可充气气囊121、122位于靠垫114中包括的左侧翼186、靠背188以及右侧翼190中。
如图7所示,车辆座椅110包括一个乘客支撑基底111和另一乘客支撑基底112,乘客支撑基底111被配置成提供椅座底,另一乘客支撑基底112被配置成提供椅背,椅背被设置成从椅座底起向上延伸。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椅背112包括靠垫114,靠垫114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116和一对可充气气囊121、122。可变形弹性基座116和可充气气囊121、122由适合的弹性材料制成。例如,该对可充气气囊121、122协作以形成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118。
可变形弹性基座116被配置成对就坐于椅背112的靠垫114上的乘员的一部分进行支撑。可充气气囊121、122可通过加压空气流36来充气以从图7、图8和图10所示的放气状态在向外的方向138上膨胀至图11所示的充气状态,从而为就坐于车辆座椅110中的乘客提供可调节的躯干支撑。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椅背112包括靠靠垫覆盖物120、靠垫114和座盘124。如图7和图9所示,在车辆座椅110中也可包括座盘支撑框架26以对椅背112或椅座底111中包括的座盘进行支撑。如图7至图9所示,靠垫114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来锚固以处于座盘124之下,靠垫覆盖物120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联接至靠垫114和/或座盘124,并且靠垫覆盖物120被设置成覆盖可变形弹性基座116和可充气气囊121、122。
如图8所示,靠垫114包括左翼186、中央靠背188和右翼190。第一可充气气囊121被配置成位于靠垫114的左翼186中并穿过靠垫114的中央靠背188延伸至靠垫114的右翼190中。第二可充气气囊122被配置成位于左翼186中并穿过中央靠背188延伸至靠垫114的右翼190中。如图8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122协作以提供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118。
在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118的使用过程中,车辆乘员使用泵控制器28来对集管30进行致动以使加压气源诸如联接至气源29的气泵34产生加压气流36。如图8所示,加压气流36被引导通过一对软管140a和140b,然后通过一对相关联的进气道144、146进入可充气气囊121、122中形成的气室148、150中。如图11所示,这样可使可充气气囊121、122在向外的方向138上向外膨胀从而处于充气状态。使用任何适合的流体压力管理系统来对可充气气囊121、122进行充气和放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图8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包括第一靠背段155、第一左翼段157和第一右翼段159。第一靠背段155与第一左翼段157和第一右翼段159流体连通。当加压气流36被允许进入第一可充气气囊121时,该加压气流36在第一靠背段155、第一左翼段157与第一右翼段159之间自由移动。
如图8所示,第二可充气气囊122包括第二靠背段156、第二左翼段158和第二右翼段160。第二靠背段156与第二左翼段158和第二右翼段160流体连通。当加压气流36被允许进入第二可充气气囊121时,该加压气流36在第二靠背段156、第二左翼段158与第二右翼段160之间自由移动。
如图8所示,靠垫114的可变形弹性基座116被形成为包括左翼基座段191、靠背基座段192和右翼基座段193。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122被设置成位于靠背基座段192中并向外延伸至左翼基座段191和右翼基座段193中。
如图9a所示,可变形弹性基座116的靠背基座段192包括顶部1921、中部1922和底部1923。中部1922被设置成使顶部1921与底部1923互连。如图9a所示,可充气气囊121、122的第一靠背段155和第二靠背段156被定位于靠背基座段192的中部1922中。
可变形弹性基座116的左翼基座段191被形成为包括顶部1911、中部1912和底部1913。中部1912被设置成使顶部1911与底部1913互连。如图9a所示,相关联的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122的第一左翼段157和第二左翼段158被设置成从第一靠背段155和第二靠背段156延伸至左翼基座段191的中部1912中。
如图9a所示,可变形弹性基座116的右翼基座段193被形成为包括顶部1931、中部1932和底部1933。中部1932被设置成使顶部1931与底部1933互连。如图9a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122的第一右翼段159和第二右翼段160被设置成从相关联的第一靠背段155和第二靠背段156延伸至右翼基座段193的中部1932中。
如9a和图9b所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相配在一起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116以及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122。示例性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9和图10所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包括:第一网式结构141,被配置成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116的内部;第一内壳151b,被配置成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内部;以及第二内壳152b,被配置成形成第二可充气气囊122的内部。类似地,如图9a所示,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包括:第二网式结构142,被配置成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116的外部;第一内壳151a,被配置成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外部;以及第二内壳152a,被配置成形成第二可充气气囊122的外部。
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网式结构141的第一内壳151b包括壳壁179w和壳板179p。壳壁179w和壳板179p协作以形成第一靠背凹陷191b、第一左翼凹陷193b和第一右翼凹陷195b。第二网式结构142的第一外壳151a被形成为包括第一靠背凹陷191a、第一左翼凹陷193a和第一右翼凹陷195a。第一壳151a、151b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使第一靠背凹陷191a、191b彼此连通以形成第一靠背段155;使第一左翼凹陷193a、193b彼此连通以形成第一左翼段157;以及使第一右翼凹陷195a、195b彼此连通以形成第一右翼段159。
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网式结构141的第二壳152b包括壳壁169w和壳板169p。壳壁169w和壳板169p协作以形成第二靠背凹陷192a、第二左翼凹陷194a和第二右翼凹陷196a。第二壳152a、152b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使第二靠背凹陷192a、192b彼此连通以形成第二靠背段156;使第二左翼凹陷194a、194b彼此连通以形成第二左翼段158;以及使第二右翼凹陷196a、196b彼此连通以形成第二右翼段160。
如图9a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还被形成为包括第一进气口171,第一进气口171通向第一靠背段155并与第一进气道144相配。第一壳151a、151b沿第一壳界面154彼此相配并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进气口171。如图9a所示,第一网式结构141的第一内壳151b包括连续密封边缘151bs,该连续密封边缘151bs通过口形成边缘151bpf间断。类似地,如图9a所示,第二网式结构142的第一外壳151a包括连续密封边缘151as,该连续密封边缘151as通过口形成边缘151apf间断。如图9a所示,当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相配时,第一内壳151b的密封边缘151bs密封地联接至第一外壳151a的密封边缘151as以形成第一气室148,第一外壳151b的口形成边缘151bpf被设置以与第一壳151a的口形成边缘151apf成静态相对的关系,从而在口形成边缘151apf与口形成边缘151bpf之间形成第一进气口171。
如图9a所示,第二可充气气囊122还被形成为包括第二进气口172,第二进气口172通向第二右翼段160并与第二进气管道146相配。第一壳152a、152b沿第二壳界面161彼此相配并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二进气口172。如图9a所示,第一网式结构141的第二壳152b包括连续密封边缘152bs,该连续密封边缘152bs通过口形成边缘152bpf间断。类似地,如图4所示,第二网式结构142的第二壳152a包括连续密封边缘152as,该连续密封边缘152as通过口形成边缘152apf间断。当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相配时,第二壳152b的密封边缘152bs密封地联接至第二壳152a的密封边缘152as以形成第二气室150,第二壳152b的口形成边缘152bpf被设置以与第二壳152a的口形成边缘152apf成静态相对的关系,从而在口形成边缘152apf与口形成边缘152bpf之间形成第二进气口172。
如图10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处于放气状态,且来自集管30的加压气流36被关闭(OFF)。图中示出乘员P(以虚线示出)就坐于车辆座椅110中,且该乘员P的躯干的一部分由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第一靠背段155进行支撑。该支撑通过一系列向外突出的凸起76和向内突出的凸起66维持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内,其中该一系列向外突出的凸起76形成在第一网式结构141的第一壳151b中,该一系列向内突出的凸起66形成在第二网式结构的第一壳151a中。
如图10所示,当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处于放气状态时,凸起66的第一末端66T和凸起76的第二末端76T被设置以成彼此相对的关系。第一末端66T位于第二末端76T之上并与其对准,以使第一末端66T被第二末端76T所支撑,从而通过放气的可充气气囊121来对抵靠在靠垫114上的乘员进行支撑。凸起66的第一末端66T并不联接至凸起76的第二末端76T,从而当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充气时,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被允许远离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运动。
如图11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处于充气状态,且来自集管30的加压气流36被开启(ON)。示例性地,第二可充气气囊122以与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相同的方式进行作用,因此仅详细讨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图中示出,乘员P(以虚线示出)就坐于车辆座椅110中,且乘员的躯干由第一左翼段157、第一靠背段155和第一右翼段159支撑。第一左翼段157通过第一左翼锚固件101附接至第一靠背段155,其中第一左翼锚固件101使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互连,使得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在第一左翼锚固件101的区域中的运动受到限制。
与第一左翼段157相似,第一右翼段159通过第一左翼锚固件103附接至第一靠背段155,第一右翼锚固件103使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互连,使得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在第一右翼锚固件103的区域中的运动受到限制。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右翼锚固件103和第一左翼锚固件101协作以限制第一可充气气囊121,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整个充气过程中,乘员的躯干与第一靠背段155保持接触。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第二可充气气囊122还包括第二左翼锚固件102和第二右翼锚固件104,第二左翼锚固件102和第二右翼锚固件104以与第一可充气气囊121中包括的第一左翼锚固件101和第一右翼锚固件103相同的方式进行作用。
加压空气流36通过第一进气道144流通至第一可充气气囊121中。第一进气道144被设置以延伸至第一进气口171中并被形成为包括通道,该通道被配置成用于将来自气源34的加压空气引导至第一气室148中,从而使第一可充气气囊121从图8和图10所示的放气状态变化至图11所示的充气状态。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a所示,第二进气管道146被设置成远离第二可充气气囊122并通过可变形弹性基座116的部分116p延伸。
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的第一网式结构141包括第一板164和一系列间隔开并向上突出的凸起76。每个向上突出的凸起76具有:第一基底68,联接至第一板164;以及第一末端76T,联接至第一基底68并被设置以与第一板64成间隔开的关系。
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2的第二网式结构142包括:第二板174,被设置成与第一板164相配(如图9a所示);以及一系列间隔开并向下突出的凸起76(如图9a最佳地所示)。每个向下突出的凸起76具有第二基底78,联接至第二板174;以及第二末端76T,联接至第二基底78并被设置以与第二板174成间隔开的关系。例如,如图8所示,第二末端76T联接至第一末端66T,以使每对相配的向下突出的凸起66和向上突出的凸起76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2,可弹性变形柱82包括在可变形弹性基座116中并被设置成在第一板164与第二板174之间延伸。
在制造靠垫的过程中,一旦单体式第一片状件1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132由弹性材料形成并相配(例如,接合和焊接),则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第二可充气气囊122以及可变形弹性基座116。将气囊接纳部分定位在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内部以使可充气气囊由可变形弹性基座的部分完全环绕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沿着靠垫的周边缘形成气囊接纳部分以使相配的可充气气囊由相配的可变形弹性基座的部分局部地环绕也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122被设置成以互锁设置彼此相配。可充气气囊121、122的互锁设置使就坐于车辆座椅110中的乘员在乘员支撑模块118的4路气动调节过程中感觉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118具有连续的表面。
当可充气气囊21、22和121、122处于放气状态时,靠垫14、114为乘员提供支撑。该支撑由可变形弹性基座16、116来提供。例如,可变形弹性基座16、116被形成为包括多个向下延伸的凸起66和向上延伸的凸起76,这些凸起延伸至可充气气囊21、22和121、122中。如图5和图10所示,向下延伸的凸起66抵靠在向上延伸的凸起76上,从而在可充气气囊21、22和121、122处于放气状态时为乘员提供支撑。
可变形弹性基座116被形成为包括:左翼基座段191,沿着靠垫114一侧设置;右翼基座段193,沿着靠垫114的相反一侧设置;以及靠背基座段192,位于左翼基座段191与右翼基座段193之间并与左翼基座段191和右翼基座段193中每一个成角度关系。左翼基座段191和右翼基座段193被设置成在远离靠背基座段192延伸的方向上分散。向内突出的凸起66和向外突出的凸起76被设置成位于靠背基座段192中形成的中央气囊接纳腔139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内壳151b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该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联接至内板179p并被设置成位于左翼基座段191中形成的左气囊接纳腔137中,并且该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被设置成远离内板179p并延伸至第一气室146中,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放气状态下将位于左气囊接纳腔137中的相配的外壳151a的左侧部分支撑于其上。外壳151a的左侧部分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充气状态下与内壳151b的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分离。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被配置成用于可屈服地迫使外壳151a的左侧部分远离内壳151b的内板179p,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受到因靠垫114上就坐的乘员P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151a的左侧部分与内壳151b的内板79p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外壳151a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66,该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66联接至外板169p并被设置成位于左气囊接纳腔137中以远离外板169p并朝向内壳151b的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延伸。外壳151a的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66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充气状态下与内壳151b的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分离。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76与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66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4,可弹性变形柱84位于可变形弹性基座116的左气囊接纳腔137中的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左翼气囊段157之内,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左翼气囊段157受到因靠垫114上就坐的乘员P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151b的外板169p在内壳151b的内板179p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内壳151b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该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联接至内板179p并被设置成位于右翼基座段193中形成的右气囊接纳腔135中。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放气状态下远离内板179p并延伸至第一气室148中,从而将位于右气囊接纳腔135中的相配的外壳151a的右侧部分支撑于其上。外壳151a的右侧部分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充气状态下与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分离。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被配置成用于可屈服地迫使外壳151a的右侧部分远离内壳151b的内板179p,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受到因靠垫114上就坐的乘员P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151a的右侧部分193与内壳151b的内板179p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外壳151a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66,该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66联接至外板169p并被设置成位于右气囊接纳腔135中以远离外板169p朝向内壳151b的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延伸。外壳151a的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66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充气状态下与内壳151b的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分离。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76与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66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4,可弹性变形柱84位于可变形弹性基座116的右气囊接纳腔135中的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右翼气囊段159之内,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121的右翼气囊段159受到因靠垫114上就坐的乘员P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151b的外板169p在内壳151b的内板179p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图12至图1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座椅210。车辆座椅210包括一对可充气气囊221、222,该一对可充气气囊221、222位于靠垫214中形成的靠背288中。
如图12所示,车辆座椅210包括一个乘客支撑基底211和另一乘客支撑基底212,该乘客支撑基底211被配置成提供椅座底,另一乘客支撑基底212被配置提供椅背,椅背被设置成从椅座底起向上延伸。如图13至图14a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椅背212包括靠垫214,靠垫214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216和一对可充气气囊221、222。可变形弹性基座216和可充气气囊221、222由适合的弹性材料制成。例如,该一对可充气气囊221、222协作以形成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218。
可变形弹性基座216被配置成对椅背212的靠垫214上就坐的乘员的一部分进行支撑。在可变形弹性基座216中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可弹性变形柱282。可充气气囊221、222可通过加压空气流36来充气以从图12至图15所示的放气状态在向外的方向238上膨胀至图16所示的充气状态,从而为就坐于车辆座椅210中的乘员提供可调节的腰部支撑。
在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218的使用过程中,车辆乘员使用泵控制器28来对集管30进行致动以引导联接至气源29的加压气源诸如气泵34,从而产生加压气流36。如图13所示,加压气流36被引导通过一对软管240a和240b,然后通过一对相关联的进气道244、246进入可充气气囊221、222中形成的气室248、250中。如图16所示,这样使可充气气囊221、222在向外的方向238上向外膨胀以处于充气状态。使用任何适合的流体压力管理系统来对可充气气囊221、222进行充气和放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图12和图13所示,靠垫214包括左翼286、中央靠背288和右翼290。第一可充气气囊221被定位以位于靠垫214的中央靠背288中。第二可充气气囊222被定位以位于靠垫214的中央靠背288中并处于第一可充气气囊221之下。如图13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2协作以提供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218。
如图14所示,靠垫214的可变形弹性基座216被形成为包括左翼基座段291、靠背基座段292和右翼基座段293。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2被设置成位于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靠背基座段292中。
如图14所示,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靠背基座段292包括顶部2921、中间部2922和底部2923。中间部2922被设置成使顶部2921与底部2923互连。如图14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2被定位以位于靠背基座段292的中间部2922中。
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左翼基座段291被形成为包括顶部2911、中间部2912和底部2913。中间部2912被配置成使顶部2911与底部2913互连。如图14所示,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右翼基座段293被形成为包括顶部2931、中间部2932和底部2933。中间部2932被设置成使顶部2931与底部2933互连。如图14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1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122被设置成位于左翼基座段291的中间部2912与右翼基座段293的中间部2932之间。
单体式第一片状件2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相配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216。如图14和图14a所示,外部片状件233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相配以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222。示例性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2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以及辅助片状件23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13和图14a所示,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包括:第二网式结构242,被配置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外部;第一内壳251a,被配置以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的内部;以及第二内壳252a,被配置以形成第二可充气气囊222的内部。如图14a所示,外部片状件233形成第二可充气气囊222的外部。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网式结构241的第一内壳251b包括壳壁279w和壳板279p。第一二网式结构242的第一外壳251a包括壳壁269w和壳板269p。如图14和图16所示,第一外壳25a和辅助壳233彼此密封地联接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气室248。第二气室250以与第一气室248相似的方式形成。
如图14a至图16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221还被形成为包括第一进气口271,第一进气口271通向第一气室248并与第一进气道244相配。第二可充气气囊222以与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相似的方式形成,因此仅对第一可充气气囊221进行详细描述。第一内壳251a与辅助壳251c沿第一壳界面254彼此相配并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进气口271。如图14a所示,第二网式结构242的第一内壳251a包括连续密封边缘251as,该连续密封边缘251as通过口形成边缘251apf间断。类似地,如图14a所示,辅助片状件233包括连续密封边缘251cs,该连续密封边缘251cs通过口形成边缘251cpf间断。如图14a至图16所示,当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与外部片状件233相配时,第一内壳251a的密封边缘251as密封地联接至第一辅助片状件233的密封边缘251cs以形成第一气室248,第一内壳251a的口形成边缘251apf被设置成与第一辅助片状件233的口形成边缘251cpf成静态相对的关系,从而在口形成边缘251apf与口形成边缘251cpf之间形成第一进气口271。
如图15所示,示出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处于放气状态,且来自集管30的加压气流36被关闭(OFF)。在第二网式结构42的第一内壳251a中形成有一系列向下突出的凸起66。在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1的第一网式结构241中形成有一系列向上突出的凸起76。凸起66和凸起76可被形成为具有任何适合的形状,截头角锥形被作为示例示出。
当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处于放气状态时,凸起66的第一末端66T和凸起76的第二末端76T被设置成彼此相对的关系。第一末端66T位于第二末端76T之上并与其对准,以使第一末端66T被第二末端76T所支撑,从而使抵靠在靠垫214上的乘员由放气的可充气气囊221支撑。如图15和图16所示,凸起66的第一末端66T联接至凸起76的第二末端76T,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充气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相对于单体式第一片状件231保持就位,而外部片状件233远离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并朝向膨胀外周284运动。
在制造靠垫的过程中,一旦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2和外部片状件233由弹性材料形成并相配(例如,接合和焊接),则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第二可充气气囊222以及可变形弹性基座216形成。将气囊接纳部分定位在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内部区域以使可充气气囊由可变形弹性基座的部分完全环绕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沿着靠垫的周边缘形成气囊接纳部分以使相配的可充气气囊由相配的可变形弹性基座的部分局部地环绕也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用于车辆座椅210的乘客支撑基底212包括靠垫214。靠垫214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第一进气口271和气囊支撑件256,其中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由弹性材料制成并适于对就坐于靠垫214上的乘员P的一部分进行支撑。第一可充气气囊221联接至可变形弹性基座216并被形成为包括第一气室248。第一进气口271通向第一气室248。气囊支撑件256联接至可变形弹性基座216并被设置成位于第一可充气气囊221之下。气囊支撑件256由内壳251b限定,内壳251b包括内板279p和向外突出的凸起76,该向外突出的凸起76联接至内板279p并被设置成远离内板279p并朝向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延伸。
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加压空气36通过第一进气口271进入第一气室248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其中在放气状态下,第一气室248中存在第一气量,在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室248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包括外壳251a和辅助片状件233,外壳251a和辅助片状件233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设置成协作以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气室248。外壳251b包括外板269p和向内突出的凸起66,该向内突出的凸起66联接至外板269p并被设置成远离外板269p和辅助片状件233延伸。外板269p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的放气状态下将辅助片状件233支撑于其上。
辅助片状件233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的放气状态下与外板269p分离,内壳251b的向外突出的凸起76与外壳251a的向内突出的凸起66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4,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221受到因靠垫214上就坐的乘员P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251a的外板269p在内壳251b的内板279p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座盘24邻近靠垫214设置,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的内壳251b在座盘24上保持固定位置。靠垫214包括单体式第一片状件2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单体式第一片状件2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单体式第一片状件231被配置成包括内壳251b和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内部。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被配置成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外部,外壳251a被设置成与辅助片状件233以密封关系相配,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气室248。例如,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中包括的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外部协作以形成气囊接纳腔239,气囊接纳腔239中接纳第一可充气气囊221的至少一部分。
座盘24邻近靠垫214设置,内壳251b和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内部在座盘24上保持固定位置。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被设置以与座盘24成间隔开的关系,以使单体式第一片状件231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232与座盘24之间。
可变形弹性基座216被形成为包括:左翼基座段291,沿着靠垫214一侧设置;右翼基座段293,沿着靠垫214的相反一侧设置;以及靠背基座段292,位于左翼基座段291与右翼基座段293之间并且相对于左翼基座段291和右翼基座段293中每一个成角度。第一可充气气囊221联接至靠背基座段292并被设置成延伸至左翼基座段291和右翼基座段293中,左翼基座段291和右翼基座段293被设置成在远离靠背基座段292延伸的方向上分散。气囊接纳腔239形成在靠背基座段292中以位于左翼基座段291与右翼基座段293之间。座盘24邻近靠垫214设置。可变形弹性基座216的左翼基座段291、右翼基座段293和靠背基座段293在座盘24上保持固定位置,气囊支撑件256的内壳251b在座盘24上保持固定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图17至图21示出车辆座椅310。车辆座椅310包括一对可充气气囊321、322,可充气气囊321、322位于靠垫314中包括的左侧翼386、靠背388和右侧翼390中。
如图17所示,车辆座椅310包括一个乘客支撑基底311和另一乘客支撑基底312,乘客支撑基底311被设置成提供椅座底,另一乘客支撑基底312被设置成提供椅背,椅背被设置成从椅座底起向上延伸。如图19a和图19b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椅背312包括靠垫314,靠垫314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316和一对可充气气囊321、322。可变形弹性基座316和可充气气囊321、322由适合的弹性材料制成。例如,该一对可充气气囊321、322协作以形成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318。
可变形弹性基座316被配置成对椅背312的靠垫314上就坐的乘客的一部分进行支撑。在可变形弹性基座316中包括多个间隔开的可弹性变形柱82。可充气气囊321、322通过加压气流36来充气以从如图17、图18和图20所示的放气状态在向外的方向338上向外膨胀至如图21所示的充气状态,从而为就坐于车辆座椅310中的乘员提供可调节的躯干支撑。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8和图19所示,椅背312包括靠垫覆盖物120、靠垫314和座盘124。如图19所示,在车辆座椅310中还可包括座盘支撑框架26以对椅背312或椅座底311中包括的座盘124进行支撑。如图17至图19所示,靠垫314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来锚固以处于座盘124之下,靠垫覆盖物120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联接至靠垫314和/或座盘124,并且靠垫覆盖物120被设置成覆盖可变形弹性基座316和可充气气囊321、322。
如图18所示,靠垫314包括左翼386、中央靠背388和右翼390。第一可充气气囊321被配置以位于靠垫314的左翼386中并穿过靠垫314的中央靠背388延伸至靠垫314的右翼390中。第二可充气气囊322被配置以位于左翼386中并穿过中央靠背388延伸至靠垫314的右翼390中。如图18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322协作以提供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318。
在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318的使用过程中,车辆乘员使用泵控制器28来对集管30进行致动,以引导联接至气源29的加压气源诸如气泵34,从而产生加压气流36。如图18所示,加压气流36被引导通过一对软管340a和340b,然后通过一对相关联的进气道344、346进入可充气气囊321、322中形成的气室348、350中。如图21所示,这样使可充气气囊321、322在向外的方向338上向外膨胀以处于充气状态。使用任何适合的流体压力管理系统来对可充气气囊321、322进行充气和放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图18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包括第一靠背段355、第一左翼段357和第一右翼段359。第一靠背段355与第一左翼段357和第一右翼段359流体连通。当加压气流36被允许进入第一可充气气囊321时,该加压气流36在第一靠背段355、第一左翼段357与第一右翼段359之间自由运动。
如图18所示,第二可充气气囊322包括第二靠背段356、第二左翼段358和第二右翼段360。第二靠背段356与第二左翼段358和第二右翼段360流体连通。当加压气流36被允许进入第二可充气气囊321时,该加压气流36在第二靠背段356、第二左翼段358与第二右翼段360之间自由运动。
如图18所示,靠垫314的可变形弹性基座316被形成为包括左翼基座段391、靠背基座段392和右翼基座段393。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322被设置以位于靠背基座段392之上并在左翼基座段391和右翼基座段393之上向外延伸。
如图19b所示,可变形弹性基座316的靠背基座段392包括顶部3921、中部3922和底部3923。中部3922被设置成使顶部3921与底部3923互连。如图19a所示,可充气气囊321、322的第一靠背段355和第二靠背段356被定位以位于靠背基座段316的中部3922之上。
可变形弹性基座316的左翼基座段391被形成为包括顶部3911、中部3912和底部3913。中部3912被设置成使顶部3911与底部3913互连。如图19b所示,相关联的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322的第一左翼段357和第二左翼段358被设置成从位于左翼基座段391的中部3912之上的第一靠背段355和第二靠背段356延伸。
如图19b所示,可变形弹性基座316的右翼基座段393被形成为包括顶部3931、中部3932和底部3933。中部3932被设置成使顶部3931与底部3933互连。如图19b所示,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322的第一右翼段359和第二右翼段360被设置成位于从右翼基座段393的中部3932之上的相关联的第一靠背段355和第二靠背段356延伸。
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32相配在一起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316。如图19a和图19b所示,外部片状件333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32相配在一起以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322。示例性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3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32以及外部片状件333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19b和图20所示,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32包括:第二网式结构342,被配置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316的外部;第一内壳351a,被配置以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321的内部;以及第二内壳352a,被配置以形成第二可充气气囊322的内部。如图19a所示,外部片状件333包括第一辅助壳351c和第二辅助壳352c,第一辅助壳351c被配置以形成第一可充气气囊321的外部,第二辅助壳352c被配置以形成第二可充气气囊322的外部。
如图20和图21所示,第一网式结构342的第一内壳351b包括壳壁379w和壳板379p。第二网式结构342的第一外壳351a包括壳壁369w和壳板369p。辅助片状件433和第一外壳351a彼此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气室348。第二气室350以与气室348相似的方式形成。如图19a和图19b所示,在气室348中形成有第一进气口371,第一进气口371通向第一靠背段355。
例如,第二网式结构342的第二内壳352a被形成为包括第二靠背凹陷392a、第二左翼凹陷394a和第二右翼凹陷396a。外部片状件333的第二辅助壳352c被形成为包括第二靠背凹陷392c、第二左翼凹陷394c和第二右翼凹陷396c。第二壳352a、352c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使第二靠背凹陷392a、392c彼此连通从而形成第二靠背段356;使第二左翼凹陷394a、394c彼此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左翼段358;以及使第二右翼凹陷396a、396c彼此连通从而形成第二右翼段360。如图19a和图19b所示,第二可充气气囊322还被形成为包括第二进气口372,第二进气口372通向第二右翼段360。
第二可充气气囊322以与第一可充气气囊321类似的方式形成,仅对第一可充气气囊321的构造进行详细描述。第一壳351a与第一壳351c沿第一壳界面354彼此相配并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进气口371。如图19a所示,第二网式结构342的第一内壳351a包括连续密封边缘351as,该连续密封边缘351as通过口形成边缘351apf间断。类似地,如图19a所示,第一辅助壳351c包括连续密封边缘351cs,该连续密封边缘351cs通过口形成边缘351cpf间断。如图19至图21所示,当单体式第二片状件332与外部片状件333相配时,第一内壳351a的密封边缘351as密封地联接至第一辅助壳351c的密封边缘351cs以形成第一气室348,第一内壳351a的口形成边缘351apf被设置以与第一辅助壳351c的口形成边缘351cpf成静态相对的关系,从而在口形成边缘351apf与口形成边缘351cpf之间形成第一进气口371。
如图21所示,由于来自集管30的加压气流36被开启(ON),因此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处于充气状态。示例性地,第二可充气气囊322以与第一可充气气囊321相同的方式进行作用,因此仅详细讨论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图中示出,乘员P(以虚线示出)就坐于车辆座椅310中,且乘员的躯干由第一左翼段357、第一靠背段355和第一右翼段359支撑。第一左翼段357通过第一左翼锚固件301附接至第一靠背段355,第一左翼锚固件301使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31与辅助片状件333互连,使得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在第一左翼锚固件301的区域中的运动受到限制。
第一右翼段359通过第一右翼锚固件303附接至第一靠背段355,第一右翼锚固件303使单体式第一片状件331与辅助片状件333互连,使得第一可充气气囊321在第一右翼锚固件303的区域中的运动受到限制。如图20和图21所示,第一右翼锚固件303和第一左翼锚固件301协作以限制第一可充气气囊321,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321的整个充气过程中,乘员的躯干与第一靠背段355保持接触。如图17、图18和图19a所示,第二可充气气囊322还包括第二左翼锚固件302和第二右翼锚固件304,第二左翼锚固件302和第二右翼锚固件304以与第一可充气气囊321中包括的第一左翼锚固件301和第一右翼锚固件303相同的方式进行作用。
可变形弹性基座316被形成为包括:左翼基座段391,沿着靠垫314一侧设置;右翼基座段393,沿着靠垫314的相反一侧设置;以及靠背基座段392,位于左翼基座段391与右翼基座段393之间并与左翼基座段391与右翼基座段393中每一个成角度关系。左翼基座段391和右翼基座段393被设置成在远离靠背基座段392延伸的方向上分散。内壳351b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该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联接至内板379p。外壳351a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66,该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66联接至外板369p并被设置成位于左翼基座段391中形成的左气囊接纳腔337中,从而远离外板351a并朝向内壳351b的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延伸。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66和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76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4,该可弹性变形柱84与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左翼基座段391相关联,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321的左翼气囊段受到因靠垫314上就坐的乘员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351a的外板351a在内壳351b的内板351b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辅助片状件333与包括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66的外壳351a的左侧部分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气室348的左侧分气室348L。
内壳351b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该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联接至内板379p。外壳351a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66,该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66联接至外板369p并被设置以位于右翼基座段393中形成的右气囊接纳腔335中,从而远离外板369p并朝向内壳351b的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延伸。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66和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76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4,该可弹性变形柱84与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右翼基座段393相关联,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321的右翼气囊段受到因靠垫314上就坐的乘员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351a的外板369p在内壳351b的内板379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辅助片状件333与包括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66的外壳351a的右侧部分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与可变形弹性基座316的右翼基座段393相关联的第一气室348的右侧分气室348R。辅助片状件333与包括向内突出的凸起66的外壳的中间部分协作以在它们之间形成与中央靠背基座段392相关联的第一气室248的中央分气室248C。中央分气室248C被设置成使第一气室348的左侧分气室348L与右侧分气室348R互连并在它们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图22至图31示出了车辆座椅410。如图22所示,车辆座椅410包括椅座底11和椅背41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22、图23、图24以及图27至图29所示,椅背412包括靠垫414,靠垫414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416和一对矩形腰部气囊421、422、一对半月形可充气垫撑气囊423、424以及若干可充气按摩气囊430B。可变形弹性基座416被配置成在可充气气囊未被充气时对椅背412的靠垫414上就坐的乘员的一部分进行支撑。如图24和图26所示,各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430可分别由来自集管429的加压气体充气,以向就坐于车辆座椅410中的乘员提供可调节的腰部支撑和按摩。
可变形弹性基座416被配置成对椅背412的靠垫414上就坐的乘客的一部分进行支撑。如图23、图24和图28所示,在可变形弹性基座416中包括有多个间隔开的可弹性变形柱482。各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430可单独地通过加压空气流36来充气,以从放气状态在向外的方向446上向外膨胀至充气状态。如图23所示,所有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430处于放气状态。例如,如图24所示,上部矩形腰部气囊421、右侧月形垫撑气囊423和第三按摩气囊433B处于充气状态,以向就坐于车辆座椅410中的乘员提供可调节的躯干支撑和按摩。
例如,如图27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椅背412包括靠垫覆盖物420、靠垫414和座盘425。如图27所示,在车辆座椅410中还可包括座盘支撑框架26,以对椅背412或椅座底11中包括的座盘425进行支撑。如图22和图27所示,靠垫414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锚固以处于座盘425之下,靠垫覆盖物420通过任何适合的方式联接至靠垫414和/或座盘425,靠垫覆盖物420被设置成覆盖可变形弹性基座416和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430。
如图23所示,靠垫414包括左翼486、中央靠背488和右翼490。第一垫撑气囊423被配置以位于靠垫414的右翼490中。第二垫撑气囊424被配置以位于左翼186中。第一腰部气囊421和第二腰部气囊422被设置以位于中央靠背488中的第一垫撑气囊423与第二垫撑气囊424之间。按摩气囊430B也被设置以位于中央靠背488中。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430协作以提供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418。
如图23和图24所示,中央靠背488包括上部488U和下部488L。第一垫撑气囊421和第二垫撑气囊422被设置以位于下部488L中。示例性地,按摩气囊430B为10个单独的气囊431B、432B、433B、434B、435B、436B、437B、438B、439B和440B。如图23和图24所示,第一按摩气囊431B、第二按摩气囊432B、第三按摩气囊433B和第四按摩气囊434B也被设置以位于中央靠背488的下部488L中。剩余的第五按摩气囊435B、第六按摩气囊436B、第七按摩气囊437B、第八按摩气囊438B、第九按摩气囊439B和第十按摩气囊440B被设置以位于上部488U中。如图23所示,可充气气囊431B、432B、433B、434B、435B、436B、437B、438B、439B和440B被设置成跨靠垫414整个长度的成列的彼此间隔开的按摩气囊。
在可调节式气动乘员支撑模块418的使用过程中,车辆乘员使用泵控制器428来对集管429进行致动以引导联接至气源29的加压气源诸如气泵427,从而产生加压气流36。如图22至图24所示,加压气流36通过一系列软管430H被引导进入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430中形成的相关联的气室中。使用任何适合的流体压力管理系统来对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如图25、图26和图28所示,当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相配在一起时,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和可变形弹性基座416形成。示例性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和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由弹性材料制成。如图27和图28所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被设置以与座盘425成相对的关系。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被设置成使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与座盘425之间。
如图28所示,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包括:第一网式结构451,被配置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416的外部;第一内腰部壳461A,被配置以形成第一腰部气囊421的内部;第二内腰部壳462A,被配置以形成第二腰部气囊422的内部;第一内垫撑壳463A,被配置以形成第一垫撑气囊423的内部;以及第二内垫撑壳464A,被配置以形成第二垫撑气囊424的内部。如图28所示,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包括:第二网式结构452,被配置以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416的外部;第一外腰部壳461B,被配置以形成第一腰部气囊421的外部;第二外腰部壳462B,被配置以形成第二腰部气囊422的外部;第一外垫撑壳463B,被配置以形成第一垫撑气囊423的外部;以及第二外垫撑壳464B,被配置以形成第二垫撑气囊424的外部。
如图25、图26和图28所示,第一腰部壳461A和第一腰部壳461B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以构成第一腰部气囊421。第二腰部壳462A和第二腰部壳462B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以构成第二腰部气囊422。第一垫撑壳463A和第一垫撑壳463B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以构成第一垫撑气囊423。第二垫撑壳464A和第二垫撑壳464B密封地联接在一起以构成第二垫撑气囊424。
第一腰部气囊421以与第一垫撑气囊423、424和第二腰部气囊422相似的方式形成,因此仅对第一腰部气囊421的构造进行详细描述。第一腰部壳461A与第一腰部壳461B沿第一腰部壳界面454彼此相配。在第一腰部壳界面454中形成有进气口(未示出)。如图28所示,第一网式结构451的第一内腰部壳461A包括连续密封边缘461AS,连续密封边缘461AS可通过口形成边缘间断。类似地,第一外腰部壳461B包括连续密封边缘461BS,连续密封边缘461BS可通过口形成边缘间断。当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相配时,第一内腰部壳461A的连续密封边缘461AS密封地联接至第一外腰部壳461B的连续密封边缘461BS,以形成第一腰部气室46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相对的口形成边缘来形成进气口,口形成边缘可包括在各各腰部壳461A、462B中。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在一个壳中形成孔来构成进气口。
如图23和图25所示,所有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和430均处于放气状态,且来自集管429的加压气流36被关闭(OFF)流向各气囊。当处于放气状态时,就坐于车辆座椅410中的乘员由一系列自由直立的凸起46D2、47D2支撑,凸起46D2、47D2形成在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和430中。例如,如图25所示,第一凸起47D2形成在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的第一外腰部壳461B中并被设置成远离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延伸,从而在第一可充气腰部气囊421处于放气状态时对就坐于车辆座椅410中的乘员进行支撑。此外,例如,第二凸起46D2形成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的第一垫撑壳463A中并被设置成远离座盘425延伸至第一垫撑气室473中,从而在第一可充气垫撑气囊423处于放气状态时对乘员进行支撑。
当气动乘员支撑模块418处于放气状态时,抵靠在靠垫414上的乘员由可变形弹性基座416支撑。如图28所示,通过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的相配在一起,形成可变形弹性基座416。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被形成为包括若干向上延伸的自由直立凸起46D1、46D2。例如,凸起46D2作为壳461A、462A、463A、464A的一部分形成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的下部中并具有第一高度4H1,该第一高度4H1一般为靠垫的厚度。凸起46D1形成在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的上部中并具有第二高度4H2。第二高度4H2小于第一高度4H1,且例如为第一高度4H1的约一半。凸起46D1被配置成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中形成的向下延伸的凸起47D1相配。
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被形成为包括若干向下延伸的自由直立的凸起47D1(如图28所示)以及若干向上延伸的自由直立的凸起47D2(如图25、图26和图28所示)。在图25和图26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向上延伸的凸起47D2被形成为腰部壳461B、462B的一部分,并且被配置成大致延伸靠垫414的厚度且具有第一高度。相比较而言,如图28所示,向下延伸的自由直立的凸起47D1一般被包括在第二网式结构452中并被设置成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的向上延伸的凸起46D3对准且相配,从而构成彼此间隔开的可弹性变形柱482。可弹性变形柱482大体上跨过靠垫414的厚度并具有第三高度,该第三高度可等于或稍大于第一高度4H1。
例如,如图24和图26所示,由于来自集管30的加压气流36被开启(ON)流向气囊421、423和433,因此第一可充气垫撑气囊421和第一可充气腰部气囊423以及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处于充气状态。示例性地,第二可充气垫撑气囊424以与第一可充气垫撑气囊423相同的方式进行作用,因此仅对第一可充气垫撑气囊423进行详细描述。示例性地,第二可充气腰部气囊422以与第一可充气腰部气囊421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仅对第一可充气腰部气囊421进行详细描述。最后,示例性地,其他可充气按摩气囊431B、432B、434B、435B、436B、437B、438B、439B和440B以与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仅对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将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的第一垫撑壳463A联接至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第一垫撑壳463B,形成第一可充气垫撑气囊423。如图25所示,第一垫撑壳463B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垫撑气囊423处于放气状态时与第一垫撑壳463A中形成的第二凸起46D2相对。如图25所示,通过允许加压气流进入第一垫撑室473,第一垫撑壳463B远离第一垫撑壳463A运动。
通过将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的第一内腰部壳461A联接至单体式第二壳的第一内腰部壳461A,形成第一可充气腰部气囊421。如图25所示,第一内腰部壳461A被设置以与第一外腰部壳461B成相对的关系。在第一外腰部壳461B中形成有第一凸起47D2以在第一可充气腰部气囊421处于放气状态时向乘员提供支撑。如图26所示,在加压气流36被允许进入第一腰部气室471之后,第一外腰部壳461B远离第一内腰部壳461A运动,从而使第一外腰部壳461B构成膨胀外周461P。如图25和图26所示,第一外腰部壳461B被形成为包括按摩气囊腔444。按摩气囊腔444由向上延伸的凸起47D2与向下延伸的凹部4M1限定,凹部4M1被设置成环绕凸起47D2。例如,如图23至图26、图28和图29所示,第三按摩单元433被设置成位于气囊接纳腔444中。
如图29所示,按摩单元430均被设置成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中形成的各单独气囊接纳腔444中。第一按摩单元431和第二按摩单元432被设置以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的第二外腰部壳462B中形成的气囊接纳腔444中。例如,第一按摩单元431和第二按摩单元432被设置以位于第二腰部气囊422的第二外腰部壳462B中形成的气囊接纳腔444中。类似地,第二按摩单元433和第三按摩单元434被设置以位于第一腰部气囊421的第一外腰部壳461B中形成的气囊接纳腔444中。第五可充气按摩单元435、第六可充气按摩单元436、第七可充气按摩单元437、第八可充气按摩单元438、第九可充气按摩单元439和第十可充气按摩单元440被设置以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的第二网式结构452中形成的气囊接纳腔444中。
示例性地,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以与其它可充气按摩气囊431B、432B、434B、435B、436B、437B、438B、439B和440B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仅对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进行详细描述。响应于第三按摩单元433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的第一外腰部壳461B接合,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形成。示例性地,如图25、图26、图30和图31所示,第三按摩单元443包括第一膨胀层4331、第二膨胀层4332和第三膨胀层4333。如图26所示,第三膨胀层4333联接至第一外腰部壳461B的外表面以在它们之间构成第一按摩室456。例如,如图26所示,第一膨胀层4331联接至第二膨胀层4332以在它们之间构成第二按摩室458。如图26所示,第二膨胀层4332联接至第三膨胀层4333以提供通路478,该通路478允许加压气流36在第一按摩室456与第二按摩室458之间流通。
如图30和图31所示,第三膨胀层4333包括凸缘部4333F和凸起部4333D。凸起部4333D附接至凸缘部4333F并被设置成远离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向外延伸。凸起部4333D被确定尺寸,从而在第三可充气按摩单元433联接至第一外腰部壳461B时在凸起部4333D中接纳凸起47D2。如图25和图26所示,凹部4M1被确定尺寸以在其中接纳凸缘部4333F,第三膨胀层4333的凸起部4333D通过凸缘部4333F联接至凹部4M1。如图25所示,凸起部4333D包括周壁494和在周壁494之间延伸的顶壁496。在顶壁497中形成有第一孔475,该第一孔475被配置成提供通路478的一部分。在周壁494中形成有第二孔476,第二孔476密封地联接至软管433H,使得加压气流36可被允许进入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
如图31所示,第二膨胀层4332包括外周4332P和孔474。孔474被形成为通向第二按摩室458并与第三膨胀层4333的第一孔475对准以提供通路478。第一膨胀层4331包括外周4331P,外周4331P密封地联接至第二膨胀层4332的外周4332P,从而在第一膨胀层4331与第二膨胀层4332之间形成第二按摩室458。如图26所示,通路478允许加压气流36在第一按摩室456与第二按摩室458之间自由运动。第一膨胀层4331还被形成为包括表面特征图案498,示例性地,表面特征图案498为3个矩形的、升高的同心环。
如图25所示,由于来自集管30的加压气流36被关闭(OFF)流向按摩气囊433B,因此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处于放气状态。因此,第三膨胀层4333的顶壁496被设置以与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47D2成相对的关系。第二膨胀层4332也被设置以与第三膨胀层4333的顶壁496成相对的关系,第一膨胀层4331被设置以与第二膨胀层4332成相对的关系。在图25和图26示出的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第三可充气气囊433B处于放气状态时,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在第一可充气腰部气囊421的膨胀外周461P之上延伸第一距离40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处于放气状态时,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被设置以位于可充气腰部气囊的膨胀外周之下。
相比较而言,由于来自集管30的加压气流36被开启(ON),因此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处于充气状态。加压气体使第三膨胀层4333远离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的第一凸起47D2运动。同时,加压气流36从第一按摩室456通过通路478运动至第二按摩室458,以使第二膨胀层4332远离第三膨胀层4333运动并呈朝上的凹形,并且使第一膨胀层4331远离第二膨胀层4332运动并呈朝上的凸形。如图26所示,当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处于充气状态时,第三可充气按摩气囊433B在第一可充气腰部气囊421的膨胀外周461P之上延伸相对较大的第二距离402。
示例性地,如图27至图30所示,通过一系列步骤来形成靠垫414。如图28所示,在一个示例性靠垫制造过程中,将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形成为包括若干直立凸起46D1、46D2和若干壳461A、462A、463A、464A(以虚线示出)。如图28所示,将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形成为包括若干向下延伸的凸起47D1、若干向下延伸的凹部4M1以及若干向上延伸的凸起47D2。接下来,如图29所示,将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41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相配(例如,接合和焊接)以形成第一腰部气囊421和第二腰部气囊422以及第一垫撑气囊423和第二垫撑气囊424。
在单独的按摩气囊制造过程中,将第三膨胀层4333接合至第二膨胀层4332,从而构成通路478。接下来,如图30所示,将第一膨胀层4331与第二膨胀层4332在其相关联的外周4331P和4332P相配而构成可充气按摩气囊。在最后步骤中,如图29所示,将可充气按摩单元431、432、433、434、435、436、438、439、440联接至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42,如图27所示,通过将软管430H联接至相关联的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430B来构成靠垫。如图27所示,当将靠垫覆盖物420和靠垫414与座盘425相配时,最后构成椅背412。
如图22所示,示例性地,用于车辆座椅410的乘客支撑基底412包括靠垫414。靠垫414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416和第一可充气气囊421,可变形弹性基座16由弹性材料制成并适于对靠垫414上就坐的乘员的一部分进行支撑,第一可充气气囊421联接至可变形弹性基座416。第一可充气气囊421被形成为包括第一气室471和第一进气口448,第一进气口448通向第一气室471。
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加压气流36通过第一进气口448进入第一气室471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其中在放气状态下,第一气室471中存在第一气量,在充气状态下,第一气室471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
例如,第一可充气气囊421包括内壳461A和外壳461B,内壳461A和外壳461B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设置成协作以在它们之间限定第一气室471。内壳461A包括内板479p和向外突出的凸起76,向外突出的凸起76联接至内板479p并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的放气状态下远离内板479p延伸并进入第一气室471,以将外壳461B支撑于其上。外壳461B被设置成在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的充气状态下与内壳461A的向外突出的凸起76分离,内壳461A的向外突出的凸起76被配置成用于在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的放气状态下可屈服地迫使外壳461B远离内壳461A的内板479p,从而在第一可充气气囊421受到因靠垫414上就坐的乘员P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外壳461B在内壳461A的内板479p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如图23a至图24a所示461A,外壳461B包括外板469p和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47D2,凸起47D2联接至外板469p并通过外板469p的中央柔韧部469pc互连。外板469p的中央柔韧部469cp搭在内壳461A的向外突出的凸起46D2之上,以在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的放气状态下将内壳461A的向外突出的凸起46D2定位成位于空间470中,空间470设置在外壳461B的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47D2之间。外板469p的中央柔韧部469pc独立于内板461A以及内壳461A的向外突出的凸起46D2,以在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的充气状态下将内壳461A的向外突出的凸起46D2定位成位于空间470之外,空间470设置在外壳461B的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47D1之间。
靠垫414包括气囊系统4BS,气囊系统4BS联接至可变形弹性基座416并被配置成包括第一可充气气囊421和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431B,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431B与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相关联。第一按摩气囊431B被形成为包括第一按摩气室4561和第一按摩进气口4761,第一按摩进气口4761通向第一按摩气室4561。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431B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加压气流36通过第一按摩进气口4761进入第一按摩气室4561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其中在放气状态下,第一按摩气室4561中存在第一气量,在充气状态下,第一按摩气室4561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431B联接至第一可充气气囊421以响应于第一可充气气囊416的充气和放气而与第一可充气气囊421一同相对于可变形弹性基座416运动。
气囊系统4BS还包括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432B,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432B与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相关联并被设置成与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431B成间隔开的关系。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432B与第一可充气气囊421相关联并被形成为包括第二按摩气室4562和第二按摩进气口4762,第二按摩进气口4762通向第二按摩气室4562。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432B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加压气流36通过第二按摩进气口4762进入第二按摩气室4562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其中在放气状态下,第二按摩气室4562中存在第一气量,在充气状态下,第二按摩气室4562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432B联接至第一可充气气囊421以响应于第一可充气气囊416的充气和放气而与第一可充气气囊421一同相对于可变形弹性基座416运动。
气囊系统4BS还包括:第一供气装置4AS1,用于控制可充气气囊421的充气和放气;以及第二供气装置4AS2,独立于第一供气装置4AS1并用于独立于可充气气囊421的充气和放气状态对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431B和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432B的充气和放气进行控制,以对第一按摩气囊431B与第二按摩气囊432B单独或一起进行充气,从而根据乘客支撑基底412的靠垫414上就坐的乘员的意愿在第一按摩气室4561和第二按摩气室4562中呈现静压水平,以及根据选择的充气/放气循环计划依次对第一按摩气囊431B和第二按摩气囊432B进行充气和放气以根据乘客支撑基底412的靠垫414上就坐的乘员的意愿向就坐的乘员提供按摩感觉。
靠垫414包括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31,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3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内壳461A和可变形弹性基座461的内部。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32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外壳461B和可变形弹性基座416的外部以及按摩单元431,按摩单元431被设置成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32的外壳461B相配以在它们之间形成第一按摩气室4561。按摩单元431位于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32的外壳461B之上并与单体式第一片状件431的内壳461A成间隔开的关系,从而使单体式第二片状件432的外壳461B位于它们之间。
可变形弹性基座416包括中央靠背基座段492和左翼基座段491、右翼基座段493,左翼基座段491与右翼基座段493相对于彼此间隔开地分散以使中央靠背基座段492位于它们之间,并且左翼基座段491与右翼基座段493在远离中央靠背基座段492延伸的方向上分散,第一可充气气囊421为可充气腰部气囊421,其被设置以延伸至中央靠背基座492中形成的中间气囊-接纳腔中。气囊系统4BS还包括:左垫撑气囊424,被设置以位于左翼基座段491中形成的左气囊接纳腔中;以及右垫撑气囊423,被设置以位于右翼基座段493中形成的右气囊接纳腔中,左垫撑气囊424和右垫撑气囊423中每一个都被形成为包括气室和进气口,进气口通向所述气室。
当可充气气囊221、222、321、322、421、422、431B、432B、433B、434B、435B、436B、437B、438B、439B和440B处于放气状态时,靠垫214、314、414向乘员提供支撑。支撑由可变形弹性基座216、316、416提供。例如,可变形弹性基座216、316、416被形成为包括多个向下延伸的凸起66、466和向上延伸的凸起76、47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向下延伸的凸起66和向上延伸的凸起76相配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82,可弹性变形柱82可位于可充气气囊221、222和321、322之下。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向下延伸的凸起47D1和向上延伸的凸起46D1可相配以在靠垫414的一些部分中形成可弹性变形柱482。在靠垫414的其他部分中,向上延伸的凸起47D1、47D2可基本上延伸靠垫414的整个厚度,并且不与任何向下延伸的凸起46D1相配。这些自由直立的向上延伸的凸起47D2可位于可充气腰部气囊421、422中、可充气垫撑气囊423、424中以及可充气腰部气囊421、422上。
由于通过将两个单体式片状件相配在一起来形成靠垫14、114、通过将3个单体式片状件相配在一起来形成靠垫214、314、以及通过将两个单体式片状件相配在一起来形成靠垫414以及存在若干独立制造的可充气按摩气囊,因此使靠垫14、114、214、314、414的制造效率最大化。由于将可变形弹性基座与可充气气囊集成为靠垫14、114、214、314和414,因此使车辆座椅10、110、210、310和410的制造效率最大化。由于使车辆座椅10、110、210、310和410所包括部件的复杂性和数量最小化,因此使座椅制造最大化。
靠垫114和314包括第一可充气气囊121、321和第二可充气气囊122和322。靠垫114、314中包括的每个可充气气囊包括左翼段、右翼段和靠背段。左翼段、右翼段和靠背段为乘员提供最大可调节支撑。可充气气囊121、122和321、322协作以构成相关联的气动可调节乘员支撑模块118和218,该气动可调节乘员支撑模块118和218使对乘员躯干的支撑最大化。
由于将左翼段、右翼段与靠背段以彼此流体连通的方式联接在一起,因此使乘员对靠垫114、314中包括的可充气气囊的使用简化。因此,通过乘员对可充气气囊进行充气使左翼段、右翼段和靠背段同时充气。对可充气气囊中包括的左翼段、右翼段和靠背段每一个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控制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相比较而言,由于对各气囊进行独立于每个其他气囊的控制,提供了乘员对可充气气囊421、422、423、424、430的最优使用。

Claims (34)

1.乘客支撑基底,其用于车辆座椅,所述乘客支撑基底包括:
靠垫,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适于对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员的一部分进行支撑;第一可充气气囊,联接至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并被形成为包括第一气室和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通向所述第一气室,其中
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加压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一气室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在所述放气状态下,所述第一气室中存在第一气量,在所述充气状态下,所述第一气室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
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设置成协作以在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限定所述第一气室,所述内壳包括内板和向外突出的凸起,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联接至所述内板并被设置成远离所述内板延伸至所述第一气室中,以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放气状态时对位于所述凸起上的所述外壳进行支撑,所述外壳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时与所述内壳的向外突出的凸起分离,所述内壳的向外突出的凸起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放气状态时屈服性地迫使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内壳的内板,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在所述内壳的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还包括座盘,所述座盘被设置成邻近所述靠垫定位,其中,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内壳在所述座盘上保持固定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靠垫包括:
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所述内壳和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内部;以及
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所述外壳和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外部,
其中,所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被设置成与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相配,从而使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以密封关系相配以在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气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内部与所述外部相配以形成包含有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气囊接纳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还包括座盘,所述座盘被设置成邻近所述靠垫定位,其中,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内壳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内部在所述座盘上保持固定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还包括座盘,所述座盘被设置成邻近所述靠垫定位,其中,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被设置成与所述座盘成间隔开的关系以使所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位于所述座盘与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内壳被设置以位于所述座盘上,从而使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远离所述座盘并朝向所述外壳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外板和向内突出的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被设置成远离所述外板并朝向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延伸,所述外壳的所述向内突出的凸起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时与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分离,所述向内突出的凸起与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协作以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内形成可弹性变形柱,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所述外板在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被形成为包括沿着所述靠垫一侧设置的左翼基座段、沿着所述靠垫的相反侧设置的右翼基座段、以及靠背基座段,所述靠背基座段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之间并与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中每一个成角度关系,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被设置成在远离所述靠背基座段延伸的方向上分散,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联接至所述靠背基座段并位于所述靠背基座段中形成的气囊接纳腔中从而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还包括邻近所述靠垫设置的座盘,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左翼基座段、所述右翼基座段以及所述靠背基座段在所述座盘上保持固定位置,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内壳在所述座盘上保持固定位置。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被形成为包括沿着所述靠垫一侧设置的左翼基座段、沿着所述靠垫的相反侧设置的右翼基座段、以及靠背基座段,所述靠背基座段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之间并与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中每一个成角度关系,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被设置成在远离所述靠背基座段延伸的方向上分散,所述向内突出的凸起和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被设置成位于所述靠背基座段中形成的中央气囊接纳腔中,所述内壳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内板并被设置以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中形成的左气囊接纳腔中并远离所述内板延伸且进入所述第一气室中,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放气状态时将位于所述左气囊接纳腔中的所述外壳的相配的左侧部分支撑在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上,所述外壳的左侧部分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时与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分离,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被配置成用于屈服性地迫使所述外壳的左侧部分远离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员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左侧部分与所述内壳的内板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被设置以位于左气囊接纳腔中并且远离所述外板并朝向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延伸,所述外壳的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时与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分离,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与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协作以在位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左气囊接纳腔中的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左翼气囊段内形成可弹性变形柱,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所述左翼气囊段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员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所述外板在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内壳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内板并被设置成位于所述右翼基座段中形成的右气囊接纳腔中,并且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放气状态时远离所述内板延伸并进入所述第一气室中以将位于所述右气囊接纳腔中的所述外壳的相配的右侧部分支撑在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上,所述外壳的右侧部分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时与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分离,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被配置成用于屈服性地迫使所述外壳的右侧部分远离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右侧部分与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被设置成位于右气囊接纳腔中以远离所述外板并朝向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延伸,所述外壳的所述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下与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分离,所述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与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协作以在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右气囊接纳腔中的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所述右翼气囊段内形成可弹性变形柱,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右翼气囊段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外板在所述内壳的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被设置成位于左气囊接纳腔中并且远离所述外板并朝向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延伸,所述外壳的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时与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分离,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与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协作以在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左气囊接纳腔中的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左翼气囊段内形成可弹性变形柱,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所述左翼气囊段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所述外板在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外板以及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通过所述外板的中央柔韧部互连,所述外板的所述中央柔韧部搭在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上,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放气状态时将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设置成位于设在所述外壳的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外板的所述中央柔韧部独立于所述内板以及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下时将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设置成位于设在所述外壳的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空间之外。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靠垫包括气囊系统,所述气囊系统联接至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并被配置成包括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和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所述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相关联并被形成为包括第一按摩气室和第一按摩进气口,所述第一按摩进气口通向所述第一按摩气室,所述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所述加压气流通过所述第一按摩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一按摩气室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在所述放气状态下,所述第一按摩气室中存在第一气量,在所述充气状态下,所述第一按摩气室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所述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联接至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以响应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而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一起相对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运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气囊系统还包括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所述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相关联并被设置与与所述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成间隔开的关系,所述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相关联并被形成为包括第二按摩气室和第二按摩进气口,所述第二按摩进气口通向所述第二按摩气室,所述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所述加压气流通过所述第二按摩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二按摩气室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在所述放气状态下,所述第二按摩气室中存在第一气量,在所述充气状态下,所述第二按摩气室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所述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联接至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以响应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而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一起相对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运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气囊系统还包括:第一供气装置,用于对所述可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进行控制;以及第二供气装置,独立于所述第一供气装置并且用于独立于所述可充气气囊的充气和放气状态而对所述可充气式第一按摩气囊和所述可充气式第二按摩气囊的充气和放气进行控制,从而对所述第一按摩气囊与所述第二按摩气囊单独或共同充气,以根据所述乘客支撑基底上就坐并抵靠所述靠垫的乘员的意愿在所述第一按摩气室和所述第二按摩气室中呈现静压水平,以及根据选择的充气/放气循环计划依次对所述第一按摩气囊和所述第二按摩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从而根据所述乘客支撑基底上就坐并抵靠所述靠垫的乘员的意愿向就坐的乘客提供按摩感觉。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靠垫包括: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所述内壳和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内部;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外壳和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外部;以及按摩单元,被设置成与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相配以在所述按摩单元与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按摩气室。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按摩单元位于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之上并与所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成间隔开的关系,从而使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位于所述按摩单元与所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的内壳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外板和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通过所述外板的中央柔韧部互连,所述外板的中央柔韧部搭在所述内壳的向外突出的凸起上,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放气状态时将所述内壳的向外突出的凸起设置成位于设在所述外壳的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空间中,所述外板的中央柔韧部独立于所述内板以及所述内板的向外突出的凸起,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充气状态下时将所述内壳的向外突出的凸起设置成位于设在所述外壳的侧向间隔开的向外突出的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空间之外。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包括中央靠背基座段、左翼基座段和右翼基座段,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彼此成间隔开分散的关系以使所述中央靠背基座段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之间,并且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在远离所述中央靠背基座段延伸的方向上分散,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为可充气腰部气囊并被设置成延伸至所述中央靠背基座中形成的中央气囊接纳腔中,所述气囊系统还包括:左垫撑气囊,被设置成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中形成的所述左气囊接纳腔中;以及右垫撑气囊,被设置成位于所述右翼基座段中形成的所述右气囊接纳腔中,所述左垫撑气囊和所述右垫撑气囊每一个都被形成为包括气室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向所述气室。
24.乘客支撑基底,其用于车辆座椅,所述乘坐车支撑基底包括:
靠垫,包括:可变形弹性基座,由弹性材料制成并适于对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的一部分进行支撑;第一可充气气囊,联接至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并被形成为包括第一气室和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通向所述第一气室;以及气囊支撑件,联接至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并被设置以位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之下,其中
所述气囊支撑件由内壳限定,所述内壳包括内板和向外突出的凸起,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联接至所述内板并被设置成远离所述内板并朝向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延伸,
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响应于允许加压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进入所述第一气室而从放气状态膨胀至充气状态,在所述放气状态下,所述第一气室中存在第一气量,在所述充气状态下,所述第一气室中存在相对较大的第二气量,
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包括外壳和辅助片状件,所述外壳和所述辅助片状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设置成协作以在所述外壳和所述辅助片状件之间限定所述第一气室,所述外壳包括外板和向内突出的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被设置成远离所述外板和所述辅助片状件延伸,所述外板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放气状态时将所述辅助片状件支撑在所述外板上,所述辅助片状件被设置成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处于所述放气状态时与所述外板分离,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凸起与所述外壳的所述向内突出的凸起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所述外板在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还包括座盘,所述座盘被设置成邻近所述靠垫定位,其中,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内壳在所述座盘上保持固定位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靠垫包括:
单体式第一片状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所述内壳和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内部;以及
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由弹性材料制成并被配置成包括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外部,
其中,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被设置成与所述辅助片状件成密封关系相配以在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的外壳与所述辅助片状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气室。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中包括的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外部协作以形成气囊接纳腔,所述气囊接纳腔中接纳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至少一部分。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还包括座盘,所述座盘被设置成邻近所述靠垫定位,其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内部在所述座盘上保持固定位置。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还包括座盘,所述座盘被设置成邻近所述靠垫定位,其中,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被设置以与所述座盘成间隔开的关系以使所述单体式第一片状件位于所述座盘与所述单体式第二片状件之间。
30.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被形成为包括沿着所述靠垫一侧设置的左翼基座段、沿着所述靠垫的相反侧设置的右翼基座段以及靠背基座段,所述靠背基座段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之间并与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中每一个成角度关系,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联接至所述靠背基座段并被设置成延伸至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中,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被设置成在远离所述靠背基座段延伸的方向上分散,在所述靠背基座段中形成有气囊接纳腔,所述气囊接纳腔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之间。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还包括座盘,所述座盘被设置成邻近所述靠垫定位,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左翼基座段、所述右翼基座段和所述靠背基座段在所述座盘上保持固定位置,所述气囊支撑件的内壳在所述座盘上保持固定位置。
3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被形成为包括沿着所述靠垫一侧设置的左翼基座段、沿着所述靠垫的相反侧设置的右翼基座段以及靠背基座段,所述靠背基座段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之间并与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中每一个成角度关系,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被设置成在远离所述靠背基座段延伸的方向上分散,所述内壳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内板,所述外壳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被设置成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中形成的左气囊接纳腔中并远离所述外板朝向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延伸,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与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所述可弹性变形柱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左翼基座段相关联,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所述左翼气囊段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所述外板在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所述辅助片状件和包括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的所述外壳的左侧部协作以在所述辅助片状件与所述外壳的左侧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气室的左侧分气室。
3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被形成为包括沿着所述靠垫一侧设置的左翼基座段、沿着所述靠垫的相反侧设置的右翼基座段以及靠背基座段,所述靠背基座段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与所述右翼基座段之间并与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中每一个成角度关系,所述左翼基座段和所述右翼基座段被设置成在远离所述靠背基座段延伸的方向上分散,其中,所述内壳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内板,所述外壳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被设置成位于所述右翼基座段中形成的右气囊接纳腔中并且远离所述外板并朝向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延伸,所述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和所述向外突出的右侧凸起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所述可弹性变形柱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右翼基座段相关联,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右翼气囊段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所述外板在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所述辅助片状件与包括所述向内突出的右侧凸起的所述外壳的右侧部协作以在所述辅助片状件与所述外壳的右侧部之间形成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右翼基座段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气室的右侧分气室。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乘客支撑基底,其中,所述内壳还包括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内板,所述外壳还包括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联接至所述外板并被设置成位于所述左翼基座段中形成的左气囊接纳腔中并且远离所述外板朝向所述内壳的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延伸,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与所述向外突出的左侧凸起协作以形成可弹性变形柱,所述可弹性变形柱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左翼基座段相关联,从而在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的所述左翼气囊段受到因所述靠垫上就坐的乘客引起的外部负载的过程中阻止所述外壳的所述外板在所述内壳的所述内板上进行触底相配接触,所述辅助片状件与包括所述向内突出的左侧凸起的所述外壳的左侧部协作以在所述辅助片状件与所述外壳的左侧部之间形成与所述可变形弹性基座的所述左翼基座段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气室的左侧分气室,所述辅助片状件与包括向内突出的凸起的外壳的中央部分协作以在所述辅助片状件与所述中央部分之间形成中央分气室,所述中央分气室与所述中央靠背基座段相关联并且被设置成使所述第一气室的所述左侧分气室与所述右侧分气室互连并提供所述左侧分气室与所述右侧分气室之间的流体连通。
CN201080062251.2A 2009-12-02 2010-11-17 具有可充气支撑装置的车辆座椅靠垫 Active CN102712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6604409P 2009-12-02 2009-12-02
US61/266,044 2009-12-02
PCT/US2010/057048 WO2011068684A1 (en) 2009-12-02 2010-11-17 Vehicle seat cushion with inflatable suppor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2275A true CN102712275A (zh) 2012-10-03
CN102712275B CN102712275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11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2251.2A Active CN102712275B (zh) 2009-12-02 2010-11-17 具有可充气支撑装置的车辆座椅靠垫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827371B2 (zh)
CN (1) CN102712275B (zh)
DE (1) DE112010004064T5 (zh)
WO (1) WO2011068684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6873A (zh) * 2013-02-21 2013-06-05 李征 一种按摩气囊及气动按摩垫
CN103863165A (zh) * 2012-12-17 2014-06-18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4257147A (zh) * 2014-09-18 2015-01-07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腰枕
CN106467043A (zh) * 2015-08-20 2017-03-01 Ami工业公司 可调界面压力装置
CN106564600A (zh) * 2016-11-08 2017-04-19 瀚伦贝尔通用航空器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飞行器用充气座垫及小型飞行器
CN107020986A (zh) * 2015-11-03 2017-08-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可展开装置的车辆座椅靠背
CN108685664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腿放置部以及具备该腿放置部的按摩机
CN109774563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湾流航空航天公司 座椅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35503A (zh) * 2018-05-02 2019-11-1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座椅、座椅靠背、靠背骨架
CN110435513A (zh) * 2018-05-02 2019-11-1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座椅靠背、背靠骨架及车辆
CN112752677A (zh) * 2018-12-06 2021-05-04 捷温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刚性化特征的柔性充气室
CN114041718A (zh) * 2021-08-17 2022-02-15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带气垫的马桶座
US12017568B2 (en) 2019-11-26 2024-06-25 Gentherm Incorporated Flexible plenum with rigidification featur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8684A1 (en) * 2009-12-02 2011-06-09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Vehicle seat cushion with inflatable support
US8672411B2 (en) * 2010-03-22 2014-03-18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Vehicle seat cushion with integrated ventilation
DE102011117927B4 (de) * 2011-11-09 2017-06-14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Kraftfahrzeugsitz
DE102012211392B4 (de) * 2012-07-02 2022-07-21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Stellelement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Fahrzeugsitz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tellelementes
US9409504B2 (en) 2013-01-24 2016-08-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exible seatback system
US9399418B2 (en) 2013-01-24 2016-07-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dependent cushion extension and thigh support
US9415713B2 (en) 2013-01-24 2016-08-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exible seatback system
US9579998B2 (en) 2013-07-25 2017-02-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exible vehicle seat
KR102217622B1 (ko) * 2013-08-02 2021-02-19 스카이덱스 테크놀로지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밑창 지지를 위한 다른 빈 구획 행렬들
US9315131B2 (en) 2014-01-23 2016-04-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uspension seat back and cushion system having an inner suspension panel
US9421894B2 (en) 2014-04-02 2016-08-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with manual independent thigh supports
US9789790B2 (en) 2014-10-03 2017-10-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uned flexible support member and flexible suspension features for comfort carriers
US9771003B2 (en) 2014-10-29 2017-09-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for customizing a vehicle seat for an occupant
US9333889B1 (en) 2014-11-10 2016-05-10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having an inflatable bladde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y
US10022291B2 (en) 2014-12-04 2018-07-17 The Sensory Chair Company, Inc. Sensory furniture system for treatments, method of us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9776724B2 (en) 2015-05-13 2017-10-03 Ami Industries, Inc. Varying tube size of seat to prolong comfort in aerospace vehicle
US10046682B2 (en) 2015-08-03 2018-08-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ck cushion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US10512301B2 (en) * 2015-08-06 2019-12-24 Nike, Inc. Cushioning assembly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9688174B2 (en) 2015-08-07 2017-06-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cell seat cushion assembly
US9849817B2 (en) 2016-03-16 2017-1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te seat structure
US10286818B2 (en) 2016-03-16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ual suspension seating assembly
US9994135B2 (en) 2016-03-30 2018-06-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dependent cushion thigh support
US10220737B2 (en) 2016-04-01 2019-03-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Kinematic back panel
US9889773B2 (en) 2016-04-04 2018-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hropomorphic upper seatback
US9802512B1 (en) 2016-04-12 2017-10-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orsion spring bushing
US9845029B1 (en) 2016-06-06 2017-1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ssive conformal seat with hybrid air/liquid cells
US9849856B1 (en) 2016-06-07 2017-12-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9834166B1 (en) 2016-06-07 2017-1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10166895B2 (en) 2016-06-09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US10377279B2 (en) 2016-06-09 2019-08-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decking arm support feature
US10166894B2 (en) 2016-06-09 2019-01-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ack comfort carrier
US10286824B2 (en) 2016-08-24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preader plate load distribution
US10279714B2 (en) 2016-08-26 2019-05-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ing assembly with climate control features
US10391912B2 (en) 2016-09-01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ay in place capillary control system for air suspended seating
US10239431B2 (en) 2016-09-02 2019-03-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ross-tube attachment hook features for modular assembly and support
US10391910B2 (en) 2016-09-02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dular assembly cross-tube attachment tab designs and functions
US10286825B2 (en) 2016-09-08 2019-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uppor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US10059239B2 (en) * 2016-09-20 2018-08-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 bladder with stacked cell system
US10220754B2 (en) * 2016-10-18 2019-03-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flatable member
US11504293B2 (en) * 2016-11-08 2022-11-22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having massage bladders with reduced pressure sensor count
US9914378B1 (en) 2016-12-16 2018-03-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corative and functional upper seatback closeout assembly
WO2018151779A1 (en) * 2017-02-17 2018-08-23 Zodiac Seats Us Llc Passenger seat with comfort layout
US10988055B2 (en) 2017-03-17 2021-04-27 Safran Seats Usa Llc Passenger seat with movable backrest portion
US11059404B2 (en) * 2017-03-23 2021-07-13 Ts Tech Co., Ltd.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seat back frame
US10596936B2 (en) 2017-05-04 2020-03-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lf-retaining elastic strap for vent blower attachment to a back carrier
DE102018102596A1 (de) * 2018-02-06 2019-08-08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Fahrzeugsitz mit einstellbarer seitenwange
US10611279B2 (en) 2018-06-13 2020-04-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ccupant support system for a passenger vehicle seat
US10765219B1 (en) * 2019-04-17 2020-09-08 Ka Group Ag Lounger having a pneumatic lounging system
DE102021206305A1 (de) * 2021-06-18 2022-12-22 Contitech Vibration Control Gmbh Lordosekissen
WO2023244758A1 (en) * 2022-06-16 2023-12-21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ssembly and subassemblies thereof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8880A (en) * 1966-04-14 1967-10-24 David T Swann Adjustable back supprot cushions
US5243722A (en) * 1992-04-06 1993-09-14 Ignaty Gusakov Fluid cushion
US5638565A (en) * 1995-04-07 1997-06-17 Dielectrics Industries Inflatable cushion
US5975629A (en) * 1996-01-11 1999-11-02 Lorbiecki; James R. Vehicle seat with inflatable bladder
US6212719B1 (en) * 1997-10-10 2001-04-10 D2Rm Corp. Air massager cushioning device
US6551450B1 (en) * 1997-10-10 2003-04-22 D2Rm Corp. Unique air and sonic massaging apparatus
CN201280086Y (zh) * 2008-10-09 2009-07-29 扬州市高升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车司机座椅靠背腰衬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7735A (en) * 1957-07-26 1961-06-13 Walter P Nail Control of inflatable articles
US3231454A (en) * 1961-04-14 1966-01-25 Cadillac Products Cushioning material
US3171691A (en) * 1963-07-17 1965-03-02 Ford Motor Co Seat construction
US3326601A (en) * 1965-07-28 1967-06-20 Gen Motors Corp Inflatable back support for a seat
CH568738A5 (zh) * 1973-08-20 1975-11-14 Fehlbaum Fa
US4518643A (en) * 1983-07-25 1985-05-21 Ethyl Corporation Plastic film
US4555140A (en) * 1984-02-23 1985-11-26 Japan Vehicle seat
US4580837A (en) * 1984-04-25 1986-04-08 Car Tec Inc. Vehicle seat
US4920591A (en) * 1985-07-16 1990-05-01 Hiroshi Sekido Air support for chai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hair utilizing the air support
IT208138Z2 (it) * 1985-08-09 1988-04-11 S I C A M Societa Italiana Cus Sedile per autoveicoli
US4826249A (en) * 1988-02-22 1989-05-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hin inflatable elastomeric seat
US5518802A (en) * 1989-05-31 1996-05-21 Colvin; David P. Cushioning structure
US5052068A (en) * 1989-11-14 1991-10-01 Graebe Robert H Contoured seat cushion
US5617595A (en) * 1989-12-04 1997-04-08 Supracor Systems Corporation Contoured seat cushion comprised of honeycomb cores
US5444881A (en) * 1989-12-04 1995-08-29 Supracor Systems, Inc. Anatomical support apparatus
US5572804A (en) * 1991-09-26 1996-11-12 Retama Technology Corp. Shoe sole component and shoe sole component construction method
KR100224293B1 (ko) * 1991-09-26 1999-10-15 제이. 스카자 조셉 신발창 부재
US5288136A (en) * 1992-02-14 1994-02-22 Herman Miller, Inc. Chair membrane fastener
CA2108685C (en) * 1992-02-20 2000-11-07 Robert H. Graebe Modular cushion construction with foamed base
US5637076A (en) * 1992-05-26 1997-06-10 Ergomed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f the lumbar region
US5419612A (en) * 1993-09-07 1995-05-30 Rassekhi; Andreas Inflatable seat assembly
CA2144903A1 (en) * 1995-03-17 1996-09-18 Global Total Office Adjustable cushion
US5689845A (en) * 1996-04-17 1997-11-25 Roho, Inc. Expansible air cell cushion
US5845352A (en) * 1996-07-12 1998-12-08 Roho, Inc. Foam-air hybrid cush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806928A (en) * 1997-07-14 1998-09-15 Mccord Winn Textron Inc. Inflatable air cell having improved cell-to-air tube connection
US6029962A (en) * 1997-10-24 2000-02-29 Retam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hock absorbing compone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US5927807A (en) * 1998-05-19 1999-07-27 Heller; Hilary A. Water support device for chairs
US20020050077A1 (en) * 1999-06-18 2002-05-02 Jack Wang Footwear with visible, replaceable cushioning cassette
US6353207B1 (en) * 2000-08-17 2002-03-05 Ctex Seat Comfort Ltd. Expandable chamber having combined occupant support and heating
US6390553B1 (en) * 2000-10-11 2002-05-21 Leblanc Andrew J. Back-support device
US6777062B2 (en) * 2000-10-12 2004-08-17 Skydex Technologies, Inc. Cushioning structure for floor and ground surfaces
US6502263B1 (en) * 2001-07-26 2003-01-07 Invacare Corporation Seat cushion and positioning assembly including inflatable air cell pressure compensation insert
EP1416834A4 (en) * 2001-08-09 2005-03-30 Roho Inc ENHANCED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ALVEOLAR CUSHION
US6901617B2 (en) * 2002-05-06 2005-06-07 Roho, Inc. Multi-layer cushion and cover
US20040067820A1 (en) * 2002-10-03 2004-04-08 Noble Scott A. Cushioned pole vault planting box
EP1557582B1 (en) * 2002-10-31 2012-02-29 Kyoraku Co., Ltd. Impact absorbing body for vehicle
US7168758B2 (en) * 2003-06-05 2007-01-30 Igb Automotive Ltd. Modular comfort assembly for occupant support
US20050017565A1 (en) * 2003-07-22 2005-01-27 Sprouse Anthony Eric Office chair with inflatable cellular insert
US20050151410A1 (en) * 2003-07-22 2005-07-14 Sprouse Anthony E.Ii Chair with inflatable cellular insert
US7178267B2 (en) * 2003-12-12 2007-02-20 Polywork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footwear structures using thermoforming
DE102004032765C9 (de) * 2004-07-06 2009-02-26 Volker Wilhelm Eysing Bürostuhl mit flexibler Lehne
US20060177635A1 (en) * 2004-12-10 2006-08-10 Pepe Timothy P Two-layer structural material with interdigitated protrusions
US7574760B2 (en) * 2005-01-05 2009-08-18 Skydex Technologies, Inc. Cushioning system with parallel sheets having opposing indentions for linear deflection under load
WO2008083408A2 (en) * 2007-01-02 2008-07-10 Polyworks, Inc. Cushioning materials, methods of making, and articles formed thereby
US20100207443A1 (en) * 2009-02-19 2010-08-19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Vehicle seat cushion with inflatable air bladder
WO2011068684A1 (en) * 2009-12-02 2011-06-09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Vehicle seat cushion with inflatable suppor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8880A (en) * 1966-04-14 1967-10-24 David T Swann Adjustable back supprot cushions
US5243722A (en) * 1992-04-06 1993-09-14 Ignaty Gusakov Fluid cushion
US5638565A (en) * 1995-04-07 1997-06-17 Dielectrics Industries Inflatable cushion
US5975629A (en) * 1996-01-11 1999-11-02 Lorbiecki; James R. Vehicle seat with inflatable bladder
US6212719B1 (en) * 1997-10-10 2001-04-10 D2Rm Corp. Air massager cushioning device
US6551450B1 (en) * 1997-10-10 2003-04-22 D2Rm Corp. Unique air and sonic massaging apparatus
CN201280086Y (zh) * 2008-10-09 2009-07-29 扬州市高升机械有限公司 工程车司机座椅靠背腰衬调节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165A (zh) * 2012-12-17 2014-06-18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US9327625B2 (en) 2012-12-17 2016-05-03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CN103863165B (zh) * 2012-12-17 2016-09-0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
CN103126873A (zh) * 2013-02-21 2013-06-05 李征 一种按摩气囊及气动按摩垫
CN104257147A (zh) * 2014-09-18 2015-01-07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腰枕
CN104257147B (zh) * 2014-09-18 2017-01-18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腰枕
CN106467043A (zh) * 2015-08-20 2017-03-01 Ami工业公司 可调界面压力装置
CN107020986A (zh) * 2015-11-03 2017-08-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可展开装置的车辆座椅靠背
CN106564600A (zh) * 2016-11-08 2017-04-19 瀚伦贝尔通用航空器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飞行器用充气座垫及小型飞行器
CN108685664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腿放置部以及具备该腿放置部的按摩机
CN109774563A (zh) * 2017-11-13 2019-05-21 湾流航空航天公司 座椅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35503A (zh) * 2018-05-02 2019-11-1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座椅、座椅靠背、靠背骨架
CN110435513A (zh) * 2018-05-02 2019-11-12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座椅靠背、背靠骨架及车辆
CN110435513B (zh) * 2018-05-02 2020-10-2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座椅靠背、背靠骨架及车辆
CN110435503B (zh) * 2018-05-02 2020-10-20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座椅、座椅靠背、靠背骨架
CN112752677A (zh) * 2018-12-06 2021-05-04 捷温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刚性化特征的柔性充气室
US12017568B2 (en) 2019-11-26 2024-06-25 Gentherm Incorporated Flexible plenum with rigidification features
CN114041718A (zh) * 2021-08-17 2022-02-15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带气垫的马桶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78633B2 (en) 2016-03-08
WO2011068684A1 (en) 2011-06-09
US20120280554A1 (en) 2012-11-08
US20140346837A1 (en) 2014-11-27
US8827371B2 (en) 2014-09-09
CN102712275B (zh) 2015-11-25
DE112010004064T5 (de) 201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2275A (zh) 具有可充气支撑装置的车辆座椅靠垫
US9340131B1 (en) Head restraint with a multi-cell bladder assembly
CN107839551B (zh) 具有堆叠气室系统的空气气囊
EP1314616B1 (en) Passenger-side airbag apparatus
US20100207443A1 (en) Vehicle seat cushion with inflatable air bladder
RU150954U1 (ru) Посадочный узел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CN107020992A (zh) 设置在车辆的前座椅和后座椅之间的可充气垫
US10427570B2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a shell disposed on a seat back frame
US11364828B2 (en) Seat assembly having cushion supports with integrated air bladders for pneumatic activation
CN106166965A (zh) 可调节式座椅组件
JPH1156538A (ja) エアベッド
CN104903146A (zh) 泡沫部件,特别是适于车辆座椅的泡沫部件,以及用于制备泡沫部件的方法和工具
CN106080278A (zh) 用于儿童座椅的支撑装置
CN111818894B (zh) 气动按摩系统
CN104057858A (zh) 用于交通工具的乘员的放脚支承
EP2311422B1 (en) Air cell cushion
CN110127060A (zh) 采用铰接式气动座垫的乘客座椅
WO1998041126A1 (en) Passive pressure control of seat cushion and back for airline seat
JP4010557B1 (ja) クッション
EP3725283A1 (en) Lounger having a pneumatic lounging system
JP271040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装置
CN203793175U (zh) 一种四向腰托
CN116279041B (zh) 一种汽车座椅按摩控制方法、汽车座椅按摩系统和汽车
JP201420108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Michigan

Applicant after: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Address before: Michigan

Applicant before: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TO: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