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2075B - 齿轮系的缓冲机构 - Google Patents

齿轮系的缓冲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2075B
CN102712075B CN201080054465.5A CN201080054465A CN102712075B CN 102712075 B CN102712075 B CN 102712075B CN 201080054465 A CN201080054465 A CN 201080054465A CN 102712075 B CN102712075 B CN 1027120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gear
driven
plane
drive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44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2075A (zh
Inventor
生田洋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12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2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2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20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8Angl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54Arrangements or details not restricted to group B23Q5/02 or group B23Q5/22 respectively, e.g. control handles
    • B23Q5/56Preventing backl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8Equipment for preventing backl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1Gearings, speed selectors, clutch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6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33Yieldability in gear tr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例如角磨机等的减速用齿轮系中具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用于吸收电动马达启动与停止时齿轮啮合产生的冲击,现有技术中,在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安装尺寸较小的弹性部件而起到缓冲作用,但这存在组装作业性较差且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缓冲机构的组装作业性与使用寿命的缓冲机构。本发明中,啮合时的转动动力使从动齿轮(12)与从动轴(13)产生相对转动,该转动使钢珠(21~21)向扩径方向移动而使轴向移动部件(22)克服轴向弹性部件(23)的作用力在轴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吸收冲击。

Description

齿轮系的缓冲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角磨机等的电动工具上的齿轮系的缓冲机构,该齿轮系用于将电动马达的转动动力减速后传递给主轴。 
背景技术
以角磨机为例,其具有内置有马达的主体壳,在该主体壳的前部具有用于(对马达的输出)进行减速的齿轮系。该齿轮系由安装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上的驱动侧的锥齿轮(小齿轮)与从动侧的锥齿轮(从动齿轮)相啮合而构成,电动马达的转动动力经过该齿轮系传递输出到主轴上。因而,通常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主轴的轴线相交叉配置。在主轴的顶端部形成螺纹轴部,将砂轮装在该螺纹轴上后将固定螺母紧固在其上从而能够将该砂轮安装在该主轴上。旋松该固定螺母的话就能够将砂轮从主轴上卸下从而可以进行更换等作业。 
另外,在电动马达启动时或者特别是带制动器的电动马达停止时,齿轮系中的啮合容易产生冲击与杂音。而且,在制动器产生动作时砂轮的惯性矩容易造成用于将砂轮固定在主轴上的固定螺母产生松动。考虑到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具有一些为了缓解上述冲击与惯性矩等(下面仅称为冲击)而作出的改进。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涉及角磨机上的齿轮系的缓冲机构的技术。在该现有技术的齿轮系中,从动齿轮与支承该从动齿轮的主轴相互支承,二者间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产生相对转动,并且,在二者间设有多个(例如4个)弹性部件从而在转动方向上形成了缓冲区域,从而,形成了能够缓和电动马达启动和停止产生的冲击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27599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缓冲机构中,为了在从动齿轮与主轴之间形成相对转动方向上的缓冲区域,在该从动齿轮与主轴之间设置多个弹性部件。由于弹性部件的尺寸较小,为小零件,因而,这对从动齿轮相对于主轴的组装作业性,以至于对角磨机的组装作业性带来不利影响,并且还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有鉴于此,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系的缓冲机构,该齿轮系的缓冲机构具有比现有技术更高的组装作业性以及使用寿命,并且能够缓和电动马达启动与停止时产生的冲击。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各技术方案。 
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缓冲机构,为将驱动轴的转动动力传递给从动轴的齿轮系的缓冲机构。所述齿轮系具有相互啮合的、位于所述驱动轴侧的驱动齿轮与位于所述从动轴侧的从动齿轮,在该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路径上设有径向移动部件、轴向移动部件、轴向弹性部件,其中,径向移动部件以能够在径向上产生移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从动齿轮上,由该径向移动部件向扩径方向的移动使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移动,轴向弹性部件对该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的移动具有缓冲作用。由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的相对转动使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而吸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时的冲击。 
采用第1技术方案,在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产生转动动力时,从动齿轮相对于从动轴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轴向移动部件向扩径方向移动,使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轴向移动部件克服轴向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而在轴向上移动,从而使驱动齿轮与从动齿 轮相啮合而产生的冲击被吸收。如此,从动齿轮相对于从动轴的相对转动通过径向移动部件变换为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的移动,由一个轴向弹性部件来吸收啮合时的冲击,因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从动齿轮与主轴之间设置多个直接用于吸收转动方向的冲击的弹性部件(转动方向弹性部件),从而能够提高齿轮系的组装作业性与使用寿命。 
用于吸收轴向移动部件的轴向上的冲击的轴向弹性部件不是现有技术中那样的安装在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的部件,仅需安装在轴向移动部件的轴向端面上即可,所以,例如可以使用沿着从动轴的外周设置的圆环形的或者呈字母C形的弹性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的是大型的且仅使用一个弹性部件,从而能够保证具有充分的缓冲效果。 
另外,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的话,是在从动齿轮的内周孔中设置多个缓冲部件来获得缓冲效果,为了获得足够的缓冲效果必需使从动齿轮的直径较大,但这样的话就会使该从动齿轮相对于驱动齿轮的齿轮比的设定受到制约。而与此相比,采用第1技术方案的缓冲机构,可以利用第1斜面与第2斜面的倾斜角度来适当地设定扩径方向移动部件的移动量与轴向移动部件的移动量。如此,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造成从动齿轮的直径较大,也能够由轴向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弹簧常数)来获得充分的缓冲效果,因而,提高了从动齿轮相对于驱动齿轮的齿轮比的设定自由度。 
第2技术方案为: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第1斜面,在所述轴向移动部件上设有第2斜面,所述径向移动部件与该第1斜面、第2斜面卡合,随着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径向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斜面产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使该径向移动部件在径向上移动,随着该径向上的移动,该径向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2斜面在径向上产生相对移动,使所述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采用第2技术方案,在第1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效果的基础上,例 如,作为第1斜面,可以沿轴向设置截面呈字母V形的槽部,在轴向移动部件的开口的内周缘设置锥形的第2斜面,在两斜面之间夹持径向移动部件,从而,能够将从动齿轮与从动轴的相对转动变换为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的移动。 
第3技术方案为:在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机构的结构基础上,所述径向移动部件为钢珠,该钢珠支承在所述从动齿轮上,且能够在径向上产生移动,使该钢珠夹在所述第1斜面与所述第2斜面之间,由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的相对转动使该钢珠在径向上产生移动而使所述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采用第3技术方案,作为径向移动部件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钢珠,将该钢珠夹持在第1斜面与第2斜面之间,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使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从而可靠地发挥缓冲作用。 
第4技术方案为:在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钢珠与所述第1斜面之间设置中间滚子,该中间滚子以线接触的状态与第1斜面卡合,从而使所述钢珠间接地与所述第1斜面卡合,由所述中间滚子在径向上的移动使所述钢珠在径向上产生移动而使所述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采用第4技术方案,使钢珠通过中间滚子间接地与第1斜面卡合,这样地被夹持在第1斜面与第2斜面之间。钢珠不是直接与第1斜面直接卡合,而是由中间滚子以线接触的状态与第1斜面卡合,所以,与钢珠以点接触的状态与之卡合的结构相比,能够分散第1斜面上产生的应力。避免了第1斜面上的应力集中,降低了对该第1斜面的磨耗,从而提高了缓冲机构的使用寿命。 
第5技术方案:在第1~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轴向弹性部件通过所述轴向移动部件而将作用力施加给所述从动齿轮,施力的方向为使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得更深的方向。 
采用第5技术方案,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始终被维持在保持较深的啮合的状态,在这一点上,也能够降低电动马达启动时齿轮啮合引 起的冲击。 
第6技术方案:在第1~5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轴向弹性部件为一个环形的弹性部件。 
采用第6技术方案,将一个圆环形的弹性部件安装在齿轮系中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组装作业性以及使用寿命。 
第7技术方案:一种角磨机,具有第1~6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此外还具有:被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所述驱动齿轮;作为与该驱动齿轮啮合的所述从动齿轮的锥齿轮;作为所述从动轴而支承该锥齿轮的主轴。在该主轴上设有圆形的砂轮,在所述锥齿轮与所述主轴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设置作为所述径向移动部件的钢珠,在所述轴向移动部件随着该钢珠向扩径方向的移动而在轴向上产生移动时,所述轴向弹性部件产生作用而吸收所述电动马达启动与停止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锥齿轮的啮合产生的冲击。 
采用第7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齿轮系的缓冲机构的组装作业性以及使用寿命。 
第8技术方案:一种缓冲机构,为将驱动轴的转动动力传递给从动轴的齿轮系的缓冲机构。所述齿轮系具有相互啮合的、位于所述驱动轴侧的驱动齿轮与位于所述从动轴侧的从动齿轮,在该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路径上设有径向移动部件与径向弹性部件,其中,径向移动部件以能够在径向上产生移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从动齿轮上,径向弹性部件对该径向移动部件在径向上的移动具有缓冲作用。由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的相对转动使所述径向移动部件向扩径方向移动而吸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时的冲击。 
采用第8技术方案,在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相对于从动轴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径向移动部件向扩径方向移动(包括变形),弹性部件对该移动产生作用而吸收冲击。如此,从动齿轮相对于从动轴的相对转动被变换为径向移动部件在扩径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对冲击的吸收。因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从动齿轮 与主轴之间设置多个直接用于吸收转动方向的冲击的弹性部件(转动方向弹性部件),从而能够提高齿轮系的组装作业性与使用寿命。 
用于吸收径向移动部件的径向上的冲击的径向弹性部件不是现有技术中那样的安装在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的部件,仅需安装在径向移动部件的外周侧(扩径侧)即可,所以,例如可以使用沿着保持径向移动部件的从动齿轮的突出部的外周设置的圆环形的或者呈字母C形的弹性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的是大型的且仅使用一个弹性部件,从而能够保证具有充分的缓冲效果。 
第9技术方案:在第8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从动齿轮侧或者所述从动轴侧设置斜面,使所述径向移动部件与该斜面卡合,由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的相对转动使该径向移动部件向扩径方向移动。 
采用第9技术方案,在第8技术方案的效果的基础上,例如,作为斜面,可以沿轴向设置槽部,使径向移动部件与该槽部的斜面相卡合,从而,能够将从动齿轮与从动轴的相对转动变换为径向移动部件在径向上的移动。 
第10技术方案:在第9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的基础上,使作为所述径向移动部件的滚子与所述从动轴侧的斜面卡合,由该滚子向扩径方向的移动使呈字母C形的径向弹性部件向扩径方向变形而形成缓冲作用。 
采用第10技术方案,用一个或多个钢珠来作为径向移动部件,将该钢珠嵌入从动轴的槽部(斜面)中,在该钢珠的周围配置呈字母C形的径向弹性部件,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使径向移动部件在径向上产生移动从而可靠地发挥缓冲作用。 
第11技术方案:一种角磨机,具有第8~10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此外还具有:被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所述驱动齿轮;作为与该驱动齿轮啮合的所述从动齿轮的锥齿轮;作为所述从动轴而支承该锥齿轮的主轴。在该主轴上设有圆形的砂轮,在所述锥齿轮与所述主轴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设置作为所述径向移动部件的滚子, 所述径向弹性部件对该滚子向扩径方向的移动产生作用,从而吸收所述电动马达启动与停止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锥齿轮的啮合产生的冲击。 
采用第11技术方案,能够提高齿轮系的缓冲机构的组装作业性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机构的角磨机的整体侧视图,在该图中,以纵剖视图的方式表示工具主体的前部与收装齿轮系的传动机构头部,另外,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停止时的状态; 
图2为沿图1中(II)-(II)线的剖视图,也是齿轮系的横截面视图; 
图3为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的传动机构头部的纵向剖视图,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启动时的状态; 
图4为沿图3中(IV)-(IV)线的剖视图,也是齿轮系的横向剖视图; 
图5为具有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的传动机构头部的纵向剖视图,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停止时的状态; 
图6为沿图5中(VI)-(VI)线的剖视图,也是齿轮系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具有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的传动机构头部的纵向剖视图,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启动时的状态; 
图8为沿图7中(VIII)-(VIII)线的剖视图,也是齿轮系的横向剖视图; 
图9为具有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的传动机构头部的纵向剖视图,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停止时的状态; 
图10为沿图9中(X)-(X)线的剖视图,也是齿轮系的横向剖视图; 
图11为具有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的传动机构头部的 纵向剖视图,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启动时的状态; 
图12为具有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的传动机构头部的纵向剖视图,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停止时的状态; 
图13为沿图12中(XIII)-(XIII)线的视图,为从动齿轮的俯视图; 
图14为沿图12中(XIV)-(XIV)线的视图,为从动齿轮的仰视图; 
图15为具有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的传动机构头部的纵向剖视图,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启动时的状态; 
图16为沿图15中(XVI)-(XVI)线的视图,为从动齿轮的俯视图; 
图17为沿图15中(XVII)-(XVII)线的视图,为从动齿轮的仰视图; 
图18为对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做了变更后的传动机构头部的纵向剖视图,本图中所示为电动马达启动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8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所示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具有缓冲机构的角磨机1。该角磨机1具有工具主体部2与传动机构头部10。工具主体部2具有大致呈圆筒状的主体壳3,在该主体壳3的内部内置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4。主体壳3的大小设定为使使用者能够用一只手容易地抓握住。在主体壳3的上部配置有开关操作柄5,该开关操作柄5供使用者用手指进行滑动操作。将该开关操作柄5向前侧(图中左侧)滑动的话则电动马达4启动。将其向后侧(图中右侧)滑动的话则电动马达4停止。 
电动马达4的输出轴4a的前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主体壳3的前端部的轴承7支承。另外,在输出轴4a上安装着用于冷却马达的风扇8。由该风扇8以及配置在其周围的折流板9使外部空气从主 体壳3的后部被导入,并在主体壳3内向前部流动从而有效地对电动马达4进行冷却。 
传动机构头部10安装在工具主体部2的前部。该传动机构头部10具有传动机构壳11。该传动机构壳11安装在工具主体部2的主体壳3的前部。电动马达4的输出轴4a伸入该传动机构壳11内。在电动马达4的输出轴4a上安装着驱动齿轮6。该驱动齿轮6采用锥齿轮(伞齿轮)。 
该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相啮合。该从动齿轮12也采用锥齿轮(伞齿轮)。该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构成了本发明中的齿轮系。 
该从动齿轮12支承在从动轴13上。从动轴13的上部被轴承14支承,下部侧被轴承15支承,从而能够转动。并且,从动轴13的轴线大致垂直于电动马达4的输出轴4a的轴线。 
从动轴13的下部侧从传动机构壳11的下部向下伸出。在伸出部分上安装着圆形的砂轮16。从动轴13的下端部形成螺纹轴部13b。在该螺纹轴部13b上依次装上固定(用)法兰17、砂轮16、固定(用)螺母18,即,使砂轮16夹在固定法兰17与固定螺母18中间,在此状态下紧紧地旋紧固定螺母18从而使砂轮16被固定在从动轴13上。 
在传动机构壳11的下部安装有砂轮罩19。由该砂轮罩19覆盖砂轮16的后侧半周范围,防止研削粉(屑)向后方(使用者一侧)飞散。 
从动齿轮12以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从动轴13上用螺母26固定推力垫圈27,由该推力垫圈27使从动齿轮12在轴向上不能移动。在该从动齿轮12与从动轴13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路径上安装着本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机构20。该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20具有保持在从动齿轮12上的3个钢珠21~21、能够在从动轴13的轴线方向上(图1中上下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部件22、轴向弹性部件23。 
在从动齿轮12的下部一体形成有圆筒状的突出部12a。从动轴13 插入在该突出部12a的内周侧,且二者能够产生相对转动。在该突出部12a上沿周向等间隔地设有3个保持孔12b,该保持孔12b沿径向贯穿突出部12a的侧壁。在各保持孔12b内分别保持着一个上述钢珠21~21,且该钢珠21~21以能够在径向上(突出部12a的径向)移动的状态被保持孔12b保持。突出部12a的壁厚被适当的设定,从而使,钢珠21~21从各保持孔12b的两侧开口部突出。 
在从动轴13上,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3个槽部13a,该3个槽部13a沿轴向(从动轴13轴向)延伸,即,轴向上的尺寸较长,其截面(横截面)大致呈V字形。突出于突出部12a的内周侧的上述3个钢珠21分别嵌入3个槽部13a中。因此,如图4所示,若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相对转动的话,则各钢珠21沿着槽部13a的斜面向上、向扩径方向(对3个钢珠21整体而言的)移动。钢珠2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扩径方向移动部件的一例,槽部13a的斜面相当于第1斜面。 
在从动齿轮12的突出部12a的外周侧配置着轴向移动部件22。该轴向移动部件22为上部具有凸缘部22a的圆筒状,从动齿轮12的突出部12a以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且在轴向上能够移动的状态插入在该轴向移动部件22的内周侧。在轴向移动部件22的上部开口部的内周部形成锥面22b。突出于突出部12a的外周侧的3个钢珠21与该锥面21抵接。该锥面2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第2斜面。 
在轴向移动部件22的外周侧,于该轴向移动部件22的凸缘部22a的下表面侧配置着轴向弹性部件23。如图所示,该轴向弹性部件23呈圆环状,且截面呈矩形,由弹性橡胶制成,在轴向上具有适当的弹性。在轴向移动部件22的下侧配置着法兰座24。该法兰座24被夹在从动齿轮12的突出部12a与轴承15的内圈之间从而以不能在轴向上移动的状态被支承在从动轴13上。该法兰座24与轴向移动部件22的凸缘部22a之间夹着轴向弹性部件23。轴向移动部件22能够在将轴向移动部件23向下压而使其变形(克服其弹性力)的同时,向轴向下侧移动。 
在传递机构头部10的上表面前部配置着锁止按钮25,该锁止按钮25用于锁止从动齿轮12的空转。用手指对该锁止按钮25进行按动操作的话,伸入传递机构壳11内的该锁止按钮25的头端部25a嵌入从动齿轮12的上表面上形成的3个止挡孔12d的一个中,从而能够锁止(防止)从动齿轮12空转。因而,在将砂轮16从从动轴13上卸下、或者将砂轮16向从动轴13安装时,通过按动该锁止按钮25能够锁止住从动齿轮12以及从动轴13的空转,便于旋松或者旋紧固定螺母18,便于更换砂轮16或者进行维修作业。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20,电动马达4启动或停止时由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的啮合引起的冲击被轴向弹性部件23在轴向上的移动吸收。由电动马达4的启动使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相啮合,从而传递转动动力,则,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些许的相对转动。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相对转动的话,则各钢珠21~21在槽部13a内向该槽部13a的宽度方向产生相对移动,因而,各钢珠21~21向从槽部13a内离开的方向(扩径方向)、即增大向突出部12a的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量的方向移动。 
各钢珠21~21向突出部12a的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量增大的话,则在该钢珠21~21与轴向移动部件22的锥面22b的相互作用下,轴向移动部件22向下侧移动。如上所述,轴向移动部件22克服轴向弹性部件23的弹性力而向下侧移动。如此,在轴向移动部件22克服轴向弹性部件23的弹性力而向下侧移动的同时,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转动,从而,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的啮合时产生的冲击被吸收。 
如此,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20,由于是将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的相对转动变换为轴向移动部件22在轴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吸收冲击,因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安装在相对转动方向上产生弹性力的尺寸较小的小零件,所以能够提高缓冲机构20以及角磨机1的组装作业性与使用寿命。 
另外,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20,可以通过适当地设定作 为第1斜面的槽部13a的倾斜角度或者作为第2斜面的锥面22b(第1斜面)的倾斜角度,从而来适当设定钢珠21~21的移动量以及轴向移动部件22的移动量。因此,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地导致从动齿轮的直径的增大,即可实现适当设定轴向移动部件22的移动量从而容易地获得充分的缓冲效果。 
还有,轴向弹性部件23的作用力的作用方向为,通过第2斜面22b以及钢珠21~21使从动齿轮12向上方移动而进一步保证与驱动齿轮6相啮合。因而,能够很好地保持驱动齿轮6相对于从动齿轮12的啮合状态,在这一点上,能够降低电动马达4启动时所产生的冲击。 
可以对上面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的变更。例如,在上面例示了第1斜面形成为截面呈V字形的槽部13a,然而,也可以不这样,而是形成为截面为半圆形的槽部。 
图5~图8所示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机构30。在下面,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与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省略了对其的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20中,作为扩径方向移动部件的钢珠21~21向扩径方向移动,从而使轴向移动部件22在轴向上移动而实现对冲击的吸收,而在下面所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直接由作为扩径方向移动部件的各滚子31向相应方向的移动动作来吸收冲击。具体如下: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从动轴13上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3个截面呈V字形的槽部13a,该槽部13a在轴向上的尺寸较长。各槽部13a中嵌入滚子31。各滚子31被保持在从动齿轮12的突出部12a上设置的保持孔12b中,且能够在扩(缩)径方向上移动。滚子31向扩径方向移动的话则被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推压。如图6所示,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为呈C字形的金属弹簧,能够对滚子31施加作用力,使其向缩径方向(被推入槽部13a内的方向)移动。 
在从动齿轮12的突出部12a上设有向外周侧突出的卡合凸部12c,该卡合凸部12c进入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的两端部间。从而,防止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转动(被止转),防止该扩径方向弹性部 件32两端部间的间隙到达对着各滚子31的外周侧的位置。因而,全部的滚子31始终被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的内周面推压。 
在从动齿轮12的下侧,在从动轴13上支承着与从动齿轮12同轴的保持套筒33。与第1实施方式的法兰座24一样,该保持套筒33以不能在轴向上移动的状态支承在从动轴13上。在该保持套筒33上一体形成有保持筒部33a,该保持筒部33a向外周侧突出而在截面上看呈L形。在该保持筒部33a与从动齿轮12的突出部12a之间的圆筒形空间中收装着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 
如图5与图6所示,在电动马达4处于停止状态时,不产生转动动力,在此状态下,在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各滚子31被推压至槽部13a内的最深处位置,从而,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在缩径方向上移动至大致与从动齿轮12的突出部12a紧密接触的位置,在该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与保持筒部33a之间产生间隙。 
采用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30,电动马达40启动与停止时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的啮合所引起的冲击被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吸收。电动马达4启动使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相啮合从而传递转动动力,于是,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些许的相对转动。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相对转动的话,则如图7与图8所示,各滚子31在槽部13a内在其宽度方向上移动而沿着第1斜面上升至较浅的位置,因而,该滚子31向从槽部13a内离开的方向(扩径方向)、即增大向突出部12a的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量的方向移动。 
各滚子31向突出部12a的外周侧突出的突出量增大的话,则各滚子31分别推压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的内周面,使该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克服其自身的作用力而向扩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啮合时产生的冲击被吸收。各滚子31向扩径方向的移动是克服扩径方向移动部件32的作用力而实现的,所以,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的相对转动是克服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的作用力实现的。 
图7与图8所示状态为,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了相对转动,从而使各滚子31向槽部13a的较浅位置(扩径方向)移动,推压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使其向扩径方向变形,从而使该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变形至大致与保持套筒33a的内周面紧密接触的位置,与突出部12a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轴向移动部件22的部件被省略了。所以,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第2斜面(锥面22b)的斜面被省略了。 
如此,采用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30,是由从动齿轮12相对于从动轴13的相对转动使扩径方向弹性部件32向扩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来吸收冲击的,因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安装在相对转动方向上产生弹性力的尺寸较小的小零件,所以能够提高缓冲机构30以及角磨机1的组装作业性与使用寿命。 
可以对上面所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的变更。例如,在上面例示了第1斜面形成为截面呈V字形的槽部13a,然而,也可以不这样,而是形成为截面为半圆形的槽部。 
图9~图11表示了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40。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省略了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扩径方向移动部件的钢珠21~21,另外,作为代替,在从动齿轮41与轴向移动部件42之间设置凸轮部,在从动齿轮41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相对转动时,由该凸轮部的作用使轴向移动部件42在轴向上产生移动而吸收冲击。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与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与驱动齿轮6啮合的从动齿轮14以能够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相对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从动齿轮41的突出部的下端部设有一对凸轮凸部41a,该一对凸轮凸部41a向下突出而呈V字形。两凸轮凸部41a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 
在从动齿轮41的下侧配置着轴向移动部件42。该轴向移动部件42以能够在轴向上产生移动的方式支承在从动轴13上。在轴向移动部件42的内周孔的上侧开口边缘,对应于上述凸轮凸部41a形成有V 字形的凸轮凹部42b。另外,该轴向移动部件42的内周孔上(内壁上)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一对相对着的、截面呈矩形的卡合凸部42c。在从动轴13上设有与该卡合凸部42c同样截面呈矩形的在轴向上尺寸较长的卡合槽部13c,卡合凸部42c插入卡合槽部13c中。因而,轴向移动部件42相对于从动轴13能够在轴向上移动,但不能绕其自身轴线相对于从动轴13作相对转动。 
在轴向移动部件42上设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凸缘部42a。在该凸缘部42a的下面侧安装着轴向弹性部件43。在轴向移动部件42的下侧,于从动轴13上支承着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法兰座24。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该法兰座24以不能在轴向上移动的状态被支承在从动轴13上。在该法兰座24与从动齿轮41之间,轴向移动部件42能够在轴向上移动。 
在法兰座24与轴向移动部件42的凸缘部42a之间夹着轴向弹性部件43。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该轴向弹性部件43采用圆环形的弹性橡胶制成。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40,电动马达4启动与停止时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41的啮合引起的冲击被轴向移动部件42在轴向上的移动所吸收。由电动马达4的启动使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相啮合,从而传递转动动力,则,从动齿轮41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些许的相对转动。从动齿轮41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相对转动的话,则,从动齿轮41一侧的凸轮凸部41a相对于不会相对于从动轴13产生转动的轴向移动部件42一侧的凸轮凹部42b在旋转方向上产生移动。从而,凸轮凸部41a向凸轮凹部42b的较浅位置移动,使轴向移动部件42向轴向下侧移动。轴向移动部件42的法兰部42a与法兰座24之间安装着轴向弹性部件43,因而轴向移动部件42推压该轴向弹性部件43(克服其弹性力)而向下移动,从而使驱动齿轮6与从动齿轮12啮合时产生的冲击被吸收。 
如此,采用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40,由于是将从动齿轮41相对于从动轴13的相对转动变换为轴向移动部件42在轴向上的移动 从而实现吸收冲击,因而,不必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安装在相对转动方向上产生弹性力的尺寸较小的小零件,所以能够提高缓冲机构40以及角磨机1的组装作业性与使用寿命。 
另外,轴向弹性部件43的作用力的作用方向为,通过轴向移动部件42使从动齿轮41向上方移动而进一步保证与驱动齿轮6相啮合。因而,能够很好地保持驱动齿轮6相对于从动齿轮41的啮合状态,在这一点上,能够降低电动马达4启动时所产生的冲击。 
图12~图17中示出了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50。该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50对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20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与结构采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省略了对其的说明。在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50中,作为扩径方向移动部件的钢珠53通过中间滚子52间接地与从动轴13的第1斜面13d卡合,在这一点上与钢珠21~21直接与从动轴13的第1斜面13a卡合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 
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驱动齿轮6所啮合的从动齿轮51以能够产生相对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从动轴13上。然而,从动齿轮51被夹在用螺母26固定在从动轴13上的推力垫圈27与用轴承15防止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的法兰座56之间,从而不能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在从动轴13的上部,形成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槽部13a不同的3个第1斜面13d,该3个第1斜面13d在周向上等间隔配置,该第1斜面13d是形成在从动轴13的外周上的平坦的平切面部。设有第1斜面13d的从动轴13的上部插入从动齿轮51的支承孔51c内。如图13所示,在从动齿轮51的上面侧,于支承孔51c的周向上等间隔地设有3个滚子保槽51a,该滚子保持槽51a沿径向形成。在各滚子保持槽51a内各保持着一个中间滚子52。各中间滚子52的轴线平行于从动轴13的轴线。另外,中间滚子52位于推力垫圈27与法兰座部56的圆筒轴部56a的上表面之间,不能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中间滚子52分别与从动轴13的第1斜面13d以线接触的状态相接触并可产生相对滑动。从动齿轮51与从动轴13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的话,则各中间滚子51被推压在第1斜面13d上,向主轴的径向外侧(放射方向)平行移动。 
如图14所示,在从动齿轮51的下面侧,于支承孔51c的周向上等间隔地设有3个钢珠保持槽51b,该钢珠保持槽51b沿径向形成。这3个钢珠保持槽51b在周向上的位置与上面侧的滚子保持槽51a一致。因而,各中间滚子52的上部位于滚子保持槽51a中,下部位于钢珠保持槽51b内。 
在各钢珠保持槽51b内以能够产生移动的方式保持着一个钢珠53。从动齿轮51与从动轴13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话,则中间滚子51在第1斜面13d上与之相接触着产生相对滑动,并且向径向外侧平行移动,从而各钢珠53被中间滚子52向该径向外侧方向推动。 
各钢珠53从从动齿轮51的下表面(钢珠保持槽51b)突出而与轴向移动部件54的第2斜面54a抵接。轴向移动部件54通过法兰座56的圆筒轴部56a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轴向移动部件54的下面侧,于法兰座56的圆筒轴部56a的周围安装着轴向弹性部件55。该轴向弹性部件55被夹在轴向移动部件54与法兰座56的凸缘部56b之间。 
如上所述,在从动齿轮51与从动轴13之间产生相对转动而使各钢珠53被中间滚子52向径向外侧推动,则,各钢珠53沿着轴向移动部件54的第2斜面55向上移动,因而,该轴向移动部件54一边推压轴向弹性部件55(克服其弹性力)一边向离开从动齿轮51的方向(下方)移动。因而,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从动轴13相对于从动齿轮51的转动是克服轴向弹性部件55的弹性力而进行的,从而使从动齿轮51与从动轴13之间传递驱动力时产生的冲击被吸收。 
另外,适当地设定第2斜面54a的倾斜角度或者各钢珠53的直径等,使得,如图12所示,在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的状态下,各钢珠53位于第2斜面54a的最低位置(径向内侧),因而轴向移动部件54被轴向弹性部件55的作用力弹性地推压在从动齿轮51的下表面上。 
在从动齿轮51的上表面上沿周向等间隔地设有3个止挡孔51e。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对锁止按钮25进行按动操作使其头端部25a嵌入这3个止挡孔51e中的一个,从而使从动齿轮51与从动轴13被锁住,从而便于进行更换砂轮等作业。 
采用具有如上结构的第4实施方式的缓冲机构50,在电动马达4启动与停止时(传递驱动力时与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时),从动轴13与从动齿轮5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的话,第1斜面13a是倾斜的,使中间滚子52被向径向外侧推动,从而使各钢珠53也在钢珠保持槽51b内向该径向外侧方向移动。各钢珠53被向径向外侧推动,从而轴向弹性部件55向被推压的方向变形,吸收电动马达4启动与停止时(传递驱动力与驱动力的传递被切断时)的冲击。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中间滚子52以线接触的状态被推压在从动轴13的第1斜面13d上,这与钢珠21~21直接以点接触的状态被推压在作为第1斜面的截面呈V字形的槽部13a上的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降低第1斜面13d上产生的应力集中,降低对其带来的磨耗,进而可以提高冲击机构50的使用寿命。 
另外,除了吸收电动马达启动与停止时产生的冲击这一效果外,轴向弹性部件55还具有其他各种效果。如图12所示,在动力传递被切断的状态下,钢珠53位于第2斜面54a的最低位置,因而,轴向移动部件54被轴向弹性部件55的作用力弹性地推压在从动齿轮51的下表面上,从而防止了从动齿轮51产生失效(其上表面离开推力垫圈27使其与驱动齿轮6的啮合深度变得较浅的现象),使从动齿轮51与驱动齿轮6维持在可靠的啮合状态,在这一点上,也能够降低电动马达4启动时产生的冲击。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增加作为第1斜面的平坦的平切面的数量,或者改变第1斜面的到轴心的距离,或者改变轴向移动部件54的第2斜面54a的倾斜角度,从而改变钢珠53的移动量以及轴向移动部件54的移动量,从而能够在不造成从动齿轮54的直径的增大的情况下保证充分的缓冲效果。 
可以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的变更。例如,上面例示了在从动轴13的周面上设置3个第1斜面13d这样的结构,然而,也可以设置4个第1斜面或者6个第1斜面。即,本实施方式为了例示一个中间滚子52与一个钢珠53相组合的结构而在周向上设置3个第1斜面,除此之外也可以设置4个或者6个。 
另外,作为第1斜面,例示了在从动轴13的外周形成平坦的平切面,然而,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形成V字形的槽部来作为第1斜面,此时,中间滚子以线接触的状态可滑动地接触在作为第1斜面的V字形槽部中。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是,由推力垫圈27与法兰座56的圆筒轴部56a的上表面来禁止各中间滚子52在轴向(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然而,如图18所示,也可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使从动齿轮51的突出部51d向下方延长,将各中间滚子52保持在该突出部51d上从而禁止其向下移动。此时,能够形成为轴向移动部件54与轴向弹性部件55支承在向下延长的突出部51d的外周侧这样的结构,所以在此时,将法兰座56的圆筒轴部56a的上部如图所示地形成得较短。 
另外,如图18所示,可以对推力垫圈27的形状进行变更。在图18所示的推力垫圈27的下表面设有突出部27a。将该突出部27a插入从动齿轮51的支承孔51c内,使从动轴13穿入在该突出部27a的内周侧,从而能够由该推力垫圈27承受从动齿轮51对从动轴13施加的倾斜方向上的外力,从而使缓冲机构50的动作更加稳定。 
可以对上面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变更。例如,在上面例示了使用弹性橡胶作为原材料来制作轴向弹性部件23、43、55,然而,也可以采用压缩弹簧或者盘簧等其他方式的弹性部件。 
另外,作为齿轮系,例示了角磨机1的减速用的齿轮系,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在螺丝旋紧机、打孔用的电钻或者圆锯等切割机的其他电动工具的齿轮系的缓冲机构上。另外,也并不限于电动工具,也可以应用在各种机器的齿轮系的缓冲机构上。 

Claims (11)

1.一种缓冲机构,为将驱动轴的转动动力传递给从动轴的齿轮系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系具有相互啮合的、位于所述驱动轴侧的驱动齿轮与位于所述从动轴侧的从动齿轮,在该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路径上设有径向移动部件、轴向移动部件、轴向弹性部件,其中,径向移动部件以能够在径向上产生移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从动齿轮上,由该径向移动部件向扩径方向的移动使轴向移动部件在所述从动轴的轴向上移动,轴向弹性部件对该轴向移动部件在所述轴向上的移动具有缓冲作用,
由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的相对转动使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而吸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时的冲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第1斜面,在所述轴向移动部件上设有第2斜面,所述径向移动部件与该第1斜面、第2斜面卡合,随着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径向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1斜面产生绕所述从动轴的轴线的相对转动,使该径向移动部件在径向上移动,随着该径向上的移动,该径向移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2斜面在径向上产生相对移动,使所述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移动部件为钢珠,该钢珠支承在所述从动齿轮上,且能够在径向上产生移动,使该钢珠夹在所述第1斜面与所述第2斜面之间,由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的相对转动使该钢珠在径向上产生移动而使所述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珠与所述第1斜面之间设置中间滚子,该中间滚子以线接触的状态与第1斜面卡合,从而使所述钢珠间接地与所述第1斜面卡合,由所述中间滚子在径向上的移动使所述钢珠在径向上产生移动而使所述轴向移动部件在轴向上产生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弹性部件通过所述轴向移动部件而将作用力施加给所述从动齿轮,施力的方向为使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得更深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弹性部件为一个环形的弹性部件。
7.一种角磨机,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被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所述驱动齿轮;作为与该驱动齿轮啮合的所述从动齿轮的锥齿轮;作为所述从动轴而支承该锥齿轮的主轴,
在该主轴上设有圆形的砂轮,在所述锥齿轮与所述主轴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设置作为所述径向移动部件的钢珠,在所述轴向移动部件随着该钢珠向扩径方向的移动而在轴向上产生移动时,所述轴向弹性部件产生作用而吸收所述电动马达启动与停止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锥齿轮的啮合产生的冲击。
8.一种缓冲机构,为将驱动轴的转动动力传递给从动轴的齿轮系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系具有相互啮合的、位于所述驱动轴侧的驱动齿轮与位于所述从动轴侧的从动齿轮,在该从动齿轮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转动动力传递路径上设有径向移动部件与径向弹性部件,其中,径向移动部件以能够在径向上产生移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从动齿轮上,径向弹性部件对该径向移动部件在径向上的移动具有缓冲作用,
由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的相对转动使所述径向移动部件向扩径方向移动而吸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时的冲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动齿轮侧或者所述从动轴侧设置斜面,使所述径向移动部件与该斜面卡合,由所述从动齿轮相对于所述从动轴的相对转动使该径向移动部件向扩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使作为所述径向移动部件的滚子与所述从动轴侧的斜面卡合,由该滚子向扩径方向的移动使呈字母C形的径向弹性部件向扩径方向变形而形成缓冲作用。
11.一种角磨机,具有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被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所述驱动齿轮;作为与该驱动齿轮啮合的所述从动齿轮的锥齿轮;作为所述从动轴而支承该锥齿轮的主轴,
在该主轴上设有圆形的砂轮,在所述锥齿轮与所述主轴之间的动力传动路径上设置作为所述径向移动部件的滚子,所述径向弹性部件对该滚子向扩径方向的移动产生作用,从而吸收所述电动马达启动与停止时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锥齿轮的啮合产生的冲击。
CN201080054465.5A 2009-10-23 2010-10-06 齿轮系的缓冲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2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44118 2009-10-23
JP2009244118 2009-10-23
JP2010174541A JP5501891B2 (ja) 2009-10-23 2010-08-03 ギヤ列の緩衝機構
JP2010-174541 2010-08-03
PCT/JP2010/067536 WO2011048950A1 (ja) 2009-10-23 2010-10-06 ギヤ列の緩衝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2075A CN102712075A (zh) 2012-10-03
CN102712075B true CN102712075B (zh) 2014-11-19

Family

ID=43900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44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2075B (zh) 2009-10-23 2010-10-06 齿轮系的缓冲机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82568B2 (zh)
EP (1) EP2492051A4 (zh)
JP (1) JP5501891B2 (zh)
CN (1) CN102712075B (zh)
RU (1) RU2524019C2 (zh)
WO (1) WO20110489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6621B2 (ja) * 2011-03-31 2015-12-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動力工具
JP5752492B2 (ja) * 2011-06-07 2015-07-22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JP5783847B2 (ja) * 2011-08-25 2015-09-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CN102615599B (zh) * 2012-04-24 2014-12-10 奉化市环宇砂轮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结构的打磨装置
EP2674180A1 (en) * 2012-06-15 2013-12-18 Ares Trading S.A. Injection device
US9630310B2 (en) * 2013-02-01 2017-04-25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tool
CN103640734B (zh) * 2013-12-04 2015-10-28 苏州凯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卷膜驱动机构
WO2016158131A1 (ja) * 2015-03-31 2016-10-0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JP7365834B2 (ja) * 2019-09-26 2023-10-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US11691262B2 (en) 2019-09-26 2023-07-04 Makita Corporation Electric power too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6597Y (zh) * 2007-04-16 2008-02-27 俞志辉 电动扳手
CN101403425A (zh) * 2007-10-05 2009-04-08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的减速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12199A (en) * 1945-11-02 1946-12-10 Joel S Blood Surface grinding machine
IT8353144V0 (it) * 1983-03-30 1983-03-30 Ferrero Snc Mandrino portautensile di maschiatura
FR2589766B1 (fr) * 1985-09-19 1994-03-25 Etudes Realisa Outillage Ste Fse Adapteur a changement rapide et a limiteur de couple pour mandrin de taraudage.
SU1537450A1 (ru) * 1988-04-11 1990-01-23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ое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Им.С.П.Воскова Привод подачи рабочего органа станка
DE4411516B4 (de) * 1994-04-02 2005-12-22 Carl Zeiss Ag Spielfreies Kurvengetriebe
JP2910599B2 (ja) * 1995-01-26 1999-06-23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トルク制御装置
RU2176183C2 (ru) * 1998-01-26 2001-11-27 Орл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еханизм привода шлифовального круга
JP3932322B2 (ja) * 1998-03-04 2007-06-20 独立行政法人 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回転継手
JP2001254784A (ja) * 2000-03-09 2001-09-21 Nidec Shibaura Corp ハイポイドギヤ式減速機
US6813459B2 (en) * 2002-01-11 2004-11-0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otary developing device
DE10259519A1 (de) * 2002-12-19 2004-07-01 Robert Bosch Gmbh Getriebe, insbesondere für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n
JP4174820B2 (ja) * 2003-03-11 2008-11-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
US8172003B2 (en) * 2004-10-15 2012-05-08 Atlas Copco Electric Tools Gmbh Overload protection device and machine tool having such overload protection device
JP2006130591A (ja) * 2004-11-05 2006-05-25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及び電動工具用歯車装置
JP2006170398A (ja) * 2004-12-20 2006-06-29 Sanden Corp 動力伝達装置
JP4731162B2 (ja) * 2004-12-27 2011-07-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2007275999A (ja) 2006-04-03 2007-10-25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及び電動工具用歯車装置
DE102006030559A1 (de) * 2006-07-03 2008-01-10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JP5214484B2 (ja) * 2009-02-09 2013-06-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26597Y (zh) * 2007-04-16 2008-02-27 俞志辉 电动扳手
CN101403425A (zh) * 2007-10-05 2009-04-08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的减速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30591A 2006.05.25 *
JP特开2006-181667A 2006.07.13 *
JP特开2007-275999A 2007.10.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92051A4 (en) 2015-09-09
RU2012121157A (ru) 2013-11-27
WO2011048950A1 (ja) 2011-04-28
RU2524019C2 (ru) 2014-07-27
CN102712075A (zh) 2012-10-03
JP2011104765A (ja) 2011-06-02
US8882568B2 (en) 2014-11-11
JP5501891B2 (ja) 2014-05-28
EP2492051A1 (en) 2012-08-29
US20120227527A1 (en) 201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2075B (zh) 齿轮系的缓冲机构
CN102441832B (zh) 旋转作业工具
CN201401494Y (zh) 汽车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JP2010194697A (ja) 電動工具の減速機構
CN101539194A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单向皮带轮
EP2505307B1 (en) Power tool
US8888602B2 (en) Electric tools
KR101655477B1 (ko) 랙 어시스트식 전동 조향장치의 볼너트유닛
CN103331735B (zh) 用于进行冲击作业的冲击装置以及工具机
CN100585207C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单向离合皮带轮
JP2007196998A (ja) 自転車のための衝撃吸収装置
US20100095793A1 (en) Steering device using ball screw
CN203847627U (zh) 高性能减震飞轮
CN203390895U (zh) 用于进行冲击作业的冲击装置以及工具机
CN102788096A (zh) 一种绕线机用的中间轴
CN112524203A (zh) 一种离合器从动盘总成的预减振装置
CN201141065Y (zh) 龙带张紧轮
CN103409862B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间隙调节结构
CN213352259U (zh) 一种防晃动磁锁换向扳手
CN105088565A (zh) 用于缝纫机的手转轮释放机构
CN201125974Y (zh) 汽车发电机单向离合皮带轮
CN212536600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减振补偿式单向皮带轮
CN102312942B (zh) 无声飞轮
CN203498544U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转杯间隙调节结构
CN218055348U (zh) 一种电子助力转向机滚珠丝杠钢球反向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