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2055B - 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 - Google Patents

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2055B
CN102712055B CN201080061352.8A CN201080061352A CN102712055B CN 102712055 B CN102712055 B CN 102712055B CN 201080061352 A CN201080061352 A CN 201080061352A CN 102712055 B CN102712055 B CN 102712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uberance
thread
groove
internal diameter
chamfered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13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2055A (zh
Inventor
大桥诚司
松本克哉
铃木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S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S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SG Corp filed Critical OS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12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2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2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2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GTHREAD CUTTING; WORKING OF SCREWS, BOLT HEADS, OR NUTS,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 B23G7/00Forming thread by means of tools similar both in form and in manner of use to thread-cutting tools, but without removing any material
    • B23G7/02Tools for this purp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GTHREAD CUTTING; WORKING OF SCREWS, BOLT HEADS, OR NUTS,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 B23G5/00Thread-cutting tools; Die-heads
    • B23G5/20Thread-cutting tools; Die-heads combined with other tools, e.g. dri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8/00Cutting by use of rotating axially moving tool
    • Y10T408/34Combined cut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其构成为: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40)的槽(42)绕轴心(O)位于倒角端部(24)中的多列突出部(20a)~(20f)之间的3处退让部(22)的中央部分,在该槽(42)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且从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偏移规定角度(θ)的位置,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40)。因此,能够使用倒角端部(24)的全部的多列突出部(20a)~(20f)使螺纹底孔的内周面(52)塑性变形而形成内螺纹(54),介入内螺纹(54)的挤压加工的突出部(20a)~(20f)的数量变多。由此,每一个突出部(20a)~(20f)的负荷(塑性变形的变形量)变小,无需增大倒角端部(24)的轴向尺寸就能够获得优异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尤其涉及既能够将倒角端部的轴向尺寸维持得小又能获得优异的耐久性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盛上げタツプ):(a)具备外螺纹部,该外螺纹部具有完全螺纹部和与该完全螺纹部连续地设置且越朝向顶端直径变得越小的倒角端部(食付き部),至少从倒角端部至所述完全螺纹部的第1牙交替设置有突出部和退让部,该突出部顺次咬入螺纹底孔的内周面而使该内周面塑性变形,由此形成内螺纹,另一方面,(b)以将所述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分割的方式,横跨所述完全螺纹部及所述倒角端部并与轴心O平行地在轴向上设置有槽,并且,在该完全螺纹部,以使所述槽的内壁面作为前刀面起作用的方式设有内径精加工刃,从而切削除去通过所述塑性变形而隆起的所述内螺纹的螺纹牙的顶部(参照专利文献1)。
图5的挤压丝锥100为上述现有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一例,(a)是从与轴心O成直角的方向,即(b)、(c)中的VA箭头方向看到的主视图,(b)、(c)分别是(a)中的VB-VB剖面、VC-VC剖面的放大图。该挤压丝锥100构成为,与轴心O同心地一体设置有经由未图示的卡盘安装于主轴的柄12、直径比柄12小的颈部14、以及设有用于挤压加工(滚压加工)内螺纹的外螺纹的外螺纹部16,它们按照该顺序在轴向相连。
上述外螺纹部16沿着与该内螺纹对应的导程角的螺旋线设置有与应形成的内螺纹的沟槽的形状对应的剖面形状的螺纹牙18,该外螺纹部16具备:轴向上直径尺寸大致固定的完全螺纹部26;和随着朝向顶端侧直径变小的倒角端部24。在该外螺纹部16,遍及倒角端部24及完全螺纹部26的整个区域,沿着螺纹的啮入方向交替且绕轴心O以60°的等角度间隔设有:螺纹牙18朝径向的外侧突出的6个突出部20a~20f;和与该突出部20a~20f连续且形成为小径的退让部22,该外螺纹部16整体呈大致正六棱柱形状。即,正六边形的各顶点部分分别为突出部20a~20f,大量的突出部20a~20f与轴心O平行且连续相连地设置,这样在轴向上连续的大量的突出部20a~20f的列绕轴心O以等角度间隔设置有6列。另外,图5(b)、(c)均是在螺纹牙18的沟槽部沿着螺旋线剖开的剖视图。
上述外螺纹部16通过利用具有与螺纹牙18的剖面形状对应的外周磨削面的螺纹磨削用磨具30(参照图2)进行的磨削加工而形成,通过使螺纹磨削用磨具30相对于丝锥坯料接近或离开,由此,使所述突出部20a~20f及退让部22、倒角端部24的直径尺寸变化。即,倒角端部24及完全螺纹部26的螺纹牙18的剖面形状固定,突出部20a~20f及退让部22、倒角端部24中,外径、螺纹中径及螺纹沟槽直径整体性增减。图5(b)及(c)的虚线示出通过上述螺纹磨削加工设置有螺纹牙18的状态,所述正六棱柱形状表示如上所述通过螺纹磨削加工而设置有螺纹牙18的状态。
而且,沿着6列突出部20a~20f中、绕轴心O位于一次跳跃部位(一つ飛び)的3列突出部20a、20c、20e的顶点,在丝锥旋转方向(用丝锥加工螺纹孔时的旋转方向)A侧以规定的宽度尺寸设置有槽28,在用丝锥加工螺纹孔时,润滑油剂供给到工具顶端。此外,完全螺纹部26中,前述那样的3列突出部20a、20c、20e作为直径尺寸比其他突出部20b、20d、20f大的内径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绕轴心O与槽28相反侧的剩余部分被磨削除去至螺纹牙18的槽底部分,从而形成大致平坦的退让面32,沿着该槽28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34。该内径精加工刃34不仅在完全螺纹部26,而且也包括倒角端部24在内以固定的直径尺寸设置。即,通过在各突出部20a~20f的直径尺寸阶段性变大的倒角端部24设置槽28,由此,3列突出部20a、20c、20e的比顶点更靠丝锥旋转方向A侧的部分被去除,因此,不能咬入螺纹底孔的内周面而使其塑性变形。因此,通过包括倒角端部24在内形成退让面32并设置内径精加工刃34,由此,可以防止突出部20a、20c、20e的螺纹牙18的槽之外的部分保持原状地残留而与螺纹底孔干涉。另外,专利文献1中,设置有直径比内径精加工刃34大的螺纹底孔修光刃。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第11-198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上述这样的以往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而言,倒角端部的多列突出部中的一部分(图5的例中为突出部20a、20c、20e这3列)设置有槽,由此无助于内螺纹的塑性变形,因此,实质上仅通过残留的突出部(图5的例中为突出部20b、20d、20f这3列)来使其塑性变形而形成内螺纹。因此,存在每一个突出部中的负荷(塑性变形的变形量)变大、不能获得足够的耐久性的问题。若减小倒角端部的锥度并加长轴向尺寸,则能增多介入内螺纹的塑性变形的突出部的数量而提高耐久性,但是,由于倒角端部的轴向尺寸变大,因此,存在例如不能将内螺纹加工到盲孔的孔底附近等制约。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既能够将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倒角端部的轴向尺寸维持得小,又能获得优异的耐久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1发明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a)其具备外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具有完全螺纹部和与该完全螺纹部连续设置且越朝向顶端直径越小的倒角端部,至少从该倒角端部至所述完全螺纹部的第1牙交替设置有突出部和退让部,该突出部顺次咬入螺纹底孔的内周面而使该内周面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内螺纹,而且,(b)以将所述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分割的方式,横跨所述完全螺纹部及所述倒角端部并与轴心O平行地在轴向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槽,并且,在该完全螺纹部,以使该槽的内壁面作为前刀面起作用的方式设有内径精加工刃,从而切削除去通过所述塑性变形而隆起的所述内螺纹的螺纹牙的顶部,所述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特征在于,(c)在所述完全螺纹部的突出部,与轴心O平行地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所述至少一条槽设置在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和该大突出部重叠的位置,通过将该大突出部的与该至少一条槽相反侧的部分磨削除去,从而设置有所述内径精加工刃,而且,(d)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以在与所述轴心O平行的方向上多列相连的方式绕该轴心O设置有多个,并且,(e)所述大突出部设置在绕所述轴心O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朝丝锥旋转方向A偏移的位置,所述至少一条槽设置成与该大突出部对应地绕所述轴心O位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列突出部之间的所述退让部,(f)所述内径精加工刃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槽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所述开口端缘且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偏移规定角度θ的位置。
第2发明在第1发明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槽以不会阻碍利用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个突出部形成所述内螺纹的方式确定绕所述轴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状,换言之,以突出部中的咬入螺纹底孔的内周面而使该内周面塑性变形的咬入区域完全留下的方式确定绕所述轴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状。
第3发明在第1发明或第2发明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a)所述外螺纹部的螺纹牙通过利用螺纹磨削用磨具进行的磨削加工在所述倒角端部及所述完全螺纹部的整个区域以固定的剖面形状形成,通过使该螺纹磨削用磨具相对于丝锥坯料接近或离开,从而使所述突出部及所述退让部的直径尺寸发生变化,而且,(b)在所述完全螺纹部,绕所述轴心O在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列突出部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偏移所述规定角度θ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大突出部,(c)所述至少一条槽设置在与所述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和所述大突出部重叠的位置,该大突出部的该丝锥旋转方向A侧部分因该槽而被除去,(d)通过将该大突出部的与所述至少一条槽相反侧的部分磨削除去至所述螺纹牙的槽底部分而形成退让面,从而设置有所述内径精加工刃。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设置成: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的槽绕轴心O位于倒角端部中的多列突出部之间的退让部,在该槽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且从倒角端部中的突出部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偏移规定角度θ的位置,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因此,能够使用倒角端部的全部的多列突出部使螺纹底孔的内周面塑性变形而形成内螺纹。因此,介入内螺纹的塑性变形的突出部的数量变多,每一个突出部的负荷(塑性变形的变形量)变小,因此,无需增大倒角端部的轴向尺寸就能针对磨损等获得优异的耐久性。
第2发明中,以不会阻碍利用倒角端部中的多个突出部形成内螺纹的方式来确定槽的绕轴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状,因此,既能够通过倒角端部的多个突出部恰当地形成内螺纹,又能够将负荷恰当地分散到上述突出部而提高耐久性。
第3发明中,外螺纹部的螺纹牙通过利用螺纹磨削用磨具进行的磨削加工在倒角端部及完全螺纹部的整个区域按固定的剖面形状形成,通过使该螺纹磨削用磨具相对于丝锥坯料接近或离开,使螺纹牙的直径尺寸变化,从而设置突出部和退让部、内径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并且,通过在绕轴心O的规定位置设置槽且形成退让面,从而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因此,能够简单且廉价地制造既能够将倒角端部的轴向尺寸维持得小又能获得优异的耐久性的挤压丝锥。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图,(a)是从与轴心O成直角的方向、即(b)、(c)中的IA箭头方向看到的主视图,(b)为(a)中的IB-IB剖面的放大图,(c)为(a)中的IC-IC剖面的放大图。
图2是说明图1的实施例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完全螺纹部的加工过程的剖视图,(a)为设置有交替具有突出部及退让部的螺纹牙的状态,(b)为以分割螺纹牙的方式在轴向上设置有槽的状态,(c)为形成有退让面并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的状态。
图3是说明通过图1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形成内螺纹且切削除去顶部的过程的概略图。
图4是说明使用本发明产品及以往产品进行了耐久性试验的结果的图。
图5是说明以往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一例的图,为与图1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形成内螺纹而在螺纹牙上设置的突出部及退让部至少设置在从倒角端部到第1完全螺纹(完全螺纹部的最顶端的螺纹牙)的范围即可,但也可设置在倒角端部及完全螺纹部的整个区域。就完全螺纹部而言,除了第1完全螺纹及内径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以外,可设置直径尺寸固定的圆柱形状的螺纹牙。
横跨倒角端部及完全螺纹部设置突出部及退让部的情况下,可通过NC控制等仅使完全螺纹部的突出部中的内径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相对于倒角端部中的突出部错开规定角度θ的相位,但也可使包括该大突出部的完全螺纹部的所有突出部绕轴心O相对于倒角端部错开规定角度θ的相位。即,可在倒角端部和完全螺纹部之间仅使相位变化规定角度θ,并在其前后通过例如凸轮等以等角度间隔设置突出部及退让部。
在倒角端部设置多列的突出部例如可在以轴心O为中心的对称位置仅设置2列,但优选以等角度间隔设置3列以上,例如以剖面为大致正四边形或大致正六边形的方式设置。设置于倒角端部中的多列突出部之间的退让部的槽可仅为1条,但也可在多个退让部设置2条以上,例如在绕轴心O设置有4列以上的偶数列的突出部的情况下,可在4个以上的偶数个退让部的一次跳跃部位设置槽。内径精加工刃与该槽对应地设置在完全螺纹部即可。
内径精加工刃所设置的规定角度θ优选以如下方式确定:与槽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的位置对应,像第2发明那样不会阻碍利用倒角端部中的多个突出部形成内螺纹。根据绕轴心O的突出部的数量、丝锥的标称直径等适当设定。
内径精加工刃也可遍及完全螺纹部的大致全长而设置,但设置在完全螺纹部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例如在1条螺纹的情况下,可以仅在1处螺纹槽部分设置。在设置有多个所述槽的情况下,也可在全部所述多个槽设置内径精加工刃,但也可以仅在一部分槽设置内径精加工刃。
第3发明中,外螺纹部的螺纹牙通过利用螺纹磨削用磨具进行磨削加工而以固定的剖面形状形成,通过使该螺纹磨削用磨具相对于丝锥坯料接近或离开,由此,螺纹牙的直径尺寸变化,从而设置突出部或退让部、内径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但在实施其他发明时,也可采用其他加工方法。
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例为在所述图5的现有例中应用本发明的情况下,对实质上共通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的实施例。
图1是与所述图5对应的图,(a)是从与轴心O成直角的方向、即(b)、(c)中的IA箭头方向看到的主视图,(b)为(a)中的IB-IB剖面的放大图,(c)为(a)中的IC-IC剖面的放大图。该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以下,简称为挤压丝锥)10形成为:在相对于倒角端部24中的3列突出部20a、20c、20e绕轴心O朝丝锥旋转方向A错开规定角度θ的位置形成内径精加工刃40,且3条槽42分别位于退让部22的大致中央。此外,用于形成内径精加工刃40的退让面44在轴向上仅设在完全螺纹部26的中间部分的约6个螺纹牙的范围。由此,倒角端部24的6列突出部20a~20f与槽42的存在无关地全部留下,能够介入使螺纹底孔的内周面塑性变形而形成内螺纹的挤压加工。以不阻碍利用倒角端部24中的全部突出部20a~20f进行内螺纹的挤压加工的方式,即,以突出部20a~20f中的咬入螺纹底孔的内周面使其塑性变形的最外周的咬入区域完全留下的方式,确定上述规定角度θ和槽42的剖面形状。本实施例的挤压丝锥10的标称值为M6×1,规定角度θ为约14°。
另一方面,由于槽42设置在相对于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绕轴心O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错开规定角度θ的位置,因此,完全螺纹部26的突出部20a、20c、20e中的用于形成内径精加工刃40的部分,即,形成退让面44的部分的突出部20al、20cl、20el,被形成为直径比其他突出部20a~20f大的大突出部,并且,以顶点位于相对于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绕轴心O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错开规定角度θ的位置的方式设置。螺纹牙18的直径尺寸能够通过如图2(a)所示那样使螺纹磨削用磨具30相对于丝锥坯料接近或离开而任意控制,例如能够通过NC控制按照不相等角度间隔设置上述大突出部20al、20cl、20el。图1(c)的虚线表示该状态。
另外,图2(a)的单点划线为完全螺纹部26的最顶端的第1完全螺纹部分的螺纹牙形状,未介入内径精加工刃40的突出部20b、20d、20f的位置及直径尺寸与形成有退让面44的部分的突出部的位置及直径尺寸相同,只有介入内径精加工刃40的大突出部20al、20cl、20el朝丝锥旋转方向A自第1完全螺纹部分的突出部20a、20c、20e仅错开规定角度θ。此外,本实施例中,虽然仅使介入内径精加工刃40的大突出部20al、20cl、20el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错开规定角度θ,但例如也可使所述图5(c)所示的完全螺纹部26朝丝锥旋转方向A侧整体仅旋转规定角度θ。
图2(b)是通过利用磨削用磨具进行的磨削加工而形成有所述槽42的状态。槽42设置成:使其开口端中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与大突出部20al、20cl、20el的顶点大致一致,即,处于相对于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绕轴心O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错开规定角度θ的位置。大突出部20al、20cl、20el的丝锥旋转方向A侧的一半因槽42而被除去。此外,图2(c)为如下状态:同样地通过利用磨削用磨具进行磨削加工,将大突出部20al、20cl、20el中与槽42相反侧的剩余部分大致平坦地磨削除去至螺纹牙18的槽底部分,从而形成有所述退让面44。由此,沿着槽42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设置内径精加工刃40。
而且,根据这样的挤压丝锥10,如图3所示那样进行挤压加工,在被加工物50的螺纹底孔的内周面52形成内螺纹54。即,当相对于图3(a)所示的被加工物50的螺纹底孔的内周面52旋入挤压丝锥10的倒角端部24时,在该倒角端部24设置的突出部20a~20f顺次咬入内周面52,并如图3(b)、(c)所示那样进行塑性变形而形成内螺纹54。该情况下,如图3(c)所示,内螺纹54的螺纹牙的顶部56的残留量朝内周侧突出或形成为不规则的形状,但这之后,通过设置于完全螺纹部26的内径精加工刃40通过,从而如图3(d)所示,顶部56的残留量等被切削除去而成为平坦且固定的内径尺寸。因此,例如在对设置于压铸制轻合金部件的脱模孔等尺寸管理困难的螺纹底孔加工内螺纹54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形成内径尺寸精度高的内螺纹54。
在此,本实施例的挤压丝锥10设置成: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40的槽42绕轴心O位于倒角端部24中的多列突出部20a~20f之间的3处退让部22的中央部分,在该槽42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且从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偏移规定角度θ的位置,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40。因此,能够使用倒角端部24的全部的多列突出部20a~20f使螺纹底孔的内周面52塑性变形而形成内螺纹54,介入内螺纹54的挤压加工(塑性变形)的突出部20a~20f的数量变多。具体而言,与图5的以往的挤压丝锥100相比,介入内螺纹54的挤压加工的突出部20a~20f的数量成为2倍。由此,每一个突出部20a~20f的负荷(塑性变形的变形量)变小,无需增大倒角端部24的轴向尺寸就能针对磨损等获得优异的耐久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以不会阻碍利用倒角端部24中的多个突出部20a~20f形成内螺纹54的方式确定槽42的绕轴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状,因此,既能够利用倒角端部24的多个突出部20a~20f恰当地形成内螺纹54,又能够将负荷恰当地分散到上述突出部20a~20f而提高耐久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外螺纹部16的螺纹牙18通过利用螺纹磨削用磨具30进行的磨削加工在倒角端部24及完全螺纹部26的整个区域按固定的剖面形状形成,通过使该螺纹磨削用磨具30相对于丝锥坯料接近或离开,由此螺纹牙18的直径尺寸变化,从而设置突出部20a~20f和退让部22、内径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20al、20cl、20el,另一方面,同样地通过磨削加工在绕轴心O的规定位置设置槽42且形成退让面44,由此设置内径精加工刃40,因此,能够简单且廉价地制造既能够将倒角端部24的轴向尺寸维持得小又能获得优异的耐久性的挤压丝锥10。
顺便说一下,分别准备了3根本实施例的挤压丝锥10(本发明产品)及所述图5记载的以往的挤压丝锥100(以往产品),在图4(a)所示的加工条件下进行攻丝加工来进行耐久性试验,最终获得图4(b)所示的结果。在图4(a)的加工条件中,“被切削件”这一项的ADC12为JIS规格的铝合金压铸件。耐久极限按照过端螺纹塞规(GP)及内径用栓规(PP)是否通过形成的内螺纹来判断。即,在因突出部20a~20f的磨损导致内螺纹的螺纹中径变小、过端螺纹塞规(GP)不能通过的情况下,工具寿命被判断为GP-OUT。此外,在因突出部20a~20f的磨损导致内螺纹不能充分地隆起,内螺纹内径变大,止端的内径用栓规(PP)通过了的情况下,工具寿命被判断为内径用栓规NG。
从图4(b)的结果可知,根据本发明产品,平均加工孔数与以往产品相比增多50%以上,并能获得优异的耐久性。此外,通过目视观察试验后的挤压丝锥10、100的倒角端部24,结果是以往产品的熔敷程度比本发明产品大。
以上,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这只不过是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以进行了各种变更、改良的方式进行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0: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  16:外螺纹部  20a~20f:突出部  20al、20cl、20el:大突出部  22:退让部  24:倒角端部  26:完全螺纹部  40:内径精加工刃  42:槽  44:退让面  52:内周面54:内螺纹  O:轴心  θ:规定角度  A:丝锥旋转方向

Claims (3)

1.一种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其具备外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具有完全螺纹部和与该完全螺纹部连续设置且越朝向顶端直径越小的倒角端部,至少从该倒角端部至所述完全螺纹部的第1牙交替设置有突出部和退让部,该突出部顺次咬入螺纹底孔的内周面而使该内周面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内螺纹,而且,
以将所述外螺纹部的螺纹牙分割的方式,横跨所述完全螺纹部及所述倒角端部并与轴心O平行地在轴向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槽,并且,在该完全螺纹部,以使该槽的内壁面作为前刀面起作用的方式设有内径精加工刃,从而切削除去通过所述塑性变形而隆起的所述内螺纹的螺纹牙的顶部,
所述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完全螺纹部的突出部,与轴心O平行地设置有内径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所述至少一条槽设置在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和该大突出部重叠的位置,通过将该大突出部的与该至少一条槽相反侧的部分磨削除去,从而设置有所述内径精加工刃,而且,
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以在与所述轴心O平行的方向上多列相连的方式绕该轴心O设置有多个,并且,
所述大突出部设置在绕所述轴心O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朝丝锥旋转方向A偏移的位置,所述至少一条槽设置成与该大突出部对应地绕所述轴心O位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列突出部之间的所述退让部,
所述内径精加工刃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条槽的与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所述开口端缘且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偏移规定角度θ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条槽以不会阻碍利用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个突出部形成所述内螺纹的方式确定绕所述轴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螺纹部的螺纹牙通过利用螺纹磨削用磨具进行的磨削加工在所述倒角端部及所述完全螺纹部的整个区域以固定的剖面形状形成,通过使该螺纹磨削用磨具相对于丝锥坯料接近或离开,从而使所述突出部及所述退让部的直径尺寸发生变化,而且,
在所述完全螺纹部,绕所述轴心O在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列突出部朝丝锥旋转方向A仅偏移所述规定角度θ的位置,设置有所述大突出部,
所述至少一条槽设置在与所述丝锥旋转方向A相反侧的开口端缘和所述大突出部重叠的位置,该大突出部的该丝锥旋转方向A侧部分因该槽而被除去,
通过将该大突出部的与所述至少一条槽相反侧的部分磨削除去至所述螺纹牙的槽底部分而形成退让面,从而设置有所述内径精加工刃。
CN201080061352.8A 2010-01-13 2010-01-13 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 Active CN102712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50292 WO2011086675A1 (ja) 2010-01-13 2010-01-13 内径仕上げ刃付き盛上げタ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2055A CN102712055A (zh) 2012-10-03
CN102712055B true CN102712055B (zh) 2014-03-19

Family

ID=4430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1352.8A Active CN102712055B (zh) 2010-01-13 2010-01-13 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38819B2 (zh)
JP (1) JP5362854B2 (zh)
CN (1) CN102712055B (zh)
DE (1) DE112010005123B4 (zh)
WO (1) WO20110866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4520B (zh) * 2013-01-18 2016-02-17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棱面的成型挤压丝锥
JP6028098B2 (ja) * 2013-05-24 2016-11-16 オーエスジー株式会社 ねじ切削用タップ
CN104842026A (zh) * 2014-04-11 2015-08-19 圆兴(厦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双刃切削丝锥
US9682435B2 (en) * 2014-08-28 2017-06-20 Kennametal Inc. Thread forming taps
USD769684S1 (en) * 2015-04-30 2016-10-25 A & E Incorporated Thread restorer tool
JP6701342B2 (ja) 2016-01-29 2020-05-27 ノベル バイオケア サーヴィシィズ アーゲー 歯科用ツール
KR102291843B1 (ko) 2017-04-18 2021-08-23 오에스지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조 탭
CN108705159A (zh) * 2018-07-09 2018-10-26 昆山田野井量刃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崩牙丝攻
DE102018126927A1 (de) * 2018-10-29 2020-04-30 EMUGE-Werk Richard Glimpel GmbH & Co. KG Fabrik für Präzisionswerkzeuge Gewindeformer mit Bördelstegen
CN109304526A (zh) * 2018-11-01 2019-02-05 无锡威孚奥特凯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挤压丝锥以及高压接头的制造方法
USD899205S1 (en) * 2019-07-09 2020-10-20 Carter And Son Toolworks Llc Wood threading tool
DE102019130009A1 (de) * 2019-11-07 2021-05-12 EMUGE-Werk Richard Glimpel GmbH & Co. KG Fabrik für Präzisionswerkzeuge Werkzeug zur spanlosen Erzeugung oder Nachbearbeitung eines Gewindes,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 Werkzeug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Gewindes
USD921722S1 (en) * 2020-05-26 2021-06-08 Devin Corbit Fluted tap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5019A (en) * 1989-10-11 1991-07-30 North Attleboro Taps, Inc. Cold-forming tap
CN1319469A (zh) * 2000-03-09 2001-10-31 株式会社田野井制作所 丝锥和制螺纹方法
CN201120509Y (zh) * 2007-11-13 2008-09-24 亿城金属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屑螺丝攻的结构改良
CN101549422A (zh) * 2009-05-14 2009-10-07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加工钛合金用专用丝锥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28814A (en) * 1964-12-07 1967-07-04 Nat Twist Drill & Tool Company Tap
JPS547269B2 (zh) 1973-08-29 1979-04-05
JPS624515A (ja) * 1985-07-01 1987-01-10 Honda Motor Co Ltd ドリルタツプ
JP3309064B2 (ja) * 1997-07-03 2002-07-29 株式会社彌満和製作所 下穴さらい刃および雌ねじ内径さらい刃を具える盛上げタップ
US6217267B1 (en) * 1997-07-16 2001-04-17 Osg Corporation Cold forming tap having internal finish cutting edg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5019A (en) * 1989-10-11 1991-07-30 North Attleboro Taps, Inc. Cold-forming tap
CN1319469A (zh) * 2000-03-09 2001-10-31 株式会社田野井制作所 丝锥和制螺纹方法
CN201120509Y (zh) * 2007-11-13 2008-09-24 亿城金属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无屑螺丝攻的结构改良
CN101549422A (zh) * 2009-05-14 2009-10-07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加工钛合金用专用丝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0005123B4 (de) 2021-10-21
CN102712055A (zh) 2012-10-03
JP5362854B2 (ja) 2013-12-11
DE112010005123T5 (de) 2012-12-20
JPWO2011086675A1 (ja) 2013-05-16
US20120301236A1 (en) 2012-11-29
US9138819B2 (en) 2015-09-22
WO2011086675A1 (ja) 2011-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2055B (zh) 带内径精加工刃的挤压丝锥
EP0933157B1 (en) Cold forming tap with inside diameter finish bla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DE112008003782B4 (de) Ein Gewinde ausbildender Gewindeschneider
KR200485637Y1 (ko) 정격 부하가 최적화된 베벨 기어 치형
US7114891B2 (en) Thread forming tool with annular ridge
CN101883654B (zh) 螺纹切割铣刀
TWI598169B (zh) 用於形成一內螺紋的方法及由一本體及一螺紋切割器構成的組合
CN104096927A (zh) 用于切削螺纹产品的工具和方法
CN100595014C (zh) 螺纹成型丝锥及其制造方法
JP5031874B2 (ja) ロータリドレッサ
EP3300825B1 (en) A thread forming tool
CN110520235B (zh) 成形丝锥
CN104411437A (zh) 挤压丝锥
JPH09216126A (ja) 内径仕上げ刃付き盛上げタップ
JP5210470B2 (ja) 盛上げタップ
JP4632859B2 (ja) ねじれ溝タップのねじ研削方法
JP7018136B2 (ja) 盛上げタップ
US3434168A (en) Method of making a lobular threaded fastener
JP2007098533A (ja) ヘリカルブローチ
KR100310582B1 (ko) 내경 다듬질날을 갖춘 콜드포밍탭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032037A (ja) セルフタッピングインサート
US20220203469A1 (en) Hybrid threading tool with cutting portion and rolling portion
WO2017016704A1 (de) Gewindeformer
CN211758986U (zh) 多工位棘轮滚刀
CN202571115U (zh) 一种加工紧固件螺纹的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