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1589A - 内窥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1589A
CN102711589A CN2010800619929A CN201080061992A CN102711589A CN 102711589 A CN102711589 A CN 102711589A CN 2010800619929 A CN2010800619929 A CN 2010800619929A CN 201080061992 A CN201080061992 A CN 201080061992A CN 102711589 A CN102711589 A CN 102711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apparatus
semiconductor device
drive circuit
supplemental characteristic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19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1589B (zh
Inventor
佐藤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jing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11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1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5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5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e sensor, e.g. camera, being in the distal end po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A61B1/0676Endoscope light sources at distal tip of an endosco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A61B1/0684Endoscope light sources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内窥镜装置(1)是通过照相机(31)对被摄体进行摄像的内窥镜装置。内窥镜装置(1)具有:半导体装置(22),其搭载于电路基板(21),包括CPU核(61)和用于驱动照相机(31)的驱动电路(71a);以及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半导体装置(22)内,设定用于对驱动电路(71a)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来自照相机(31)的图像信号的输入定时进行调整的参数数据。

Description

内窥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和医疗领域中广泛利用内窥镜装置。内窥镜装置具有在前端部设有照相机的插入部。用户使设置在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照相机接近被摄体附近,能够在监视器中显示通过该照相机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图像。例如,如日本特开2001-145099号公报提出的那样,内窥镜装置包括控制各种功能的控制部以及控制照相机的照相机控制单元。内窥镜装置不仅能够在监视器中显示通过设置在细长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照相机进行摄像而得到的被摄体的图像,还能够将该图像存储在存储装置中。
伴随照相机的高像素化,期望内窥镜装置的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对策。
例如,列举出由内窥镜装置的各个电路单元等产生的噪声的抑制、针对从外部接受的噪声的对策。
特别是在内窥镜装置的情况下,插入部细长,期望从外部针对该细长插入部的噪声对策。由于插入部不仅存在较短的插入部,还存在较长的插入部,所以作为与照相机的驱动有关的每个电路的调整来进行该对策。
在内窥镜装置的制造时,按照每个驱动电路,作为硬件电路的调整作业,不仅进行照相机的驱动电路的调整,还进行监视器的驱动电路的调整等,该调整作业繁杂。即,检查者或调整者在每次将应该连接的设备安装在主体装置上时,进行各个驱动电路等的调整。
并且,内窥镜装置的插入部能够装卸,在现场更换插入部而变更为其他插入部的情况下,有时还需要针对更换后的其他插入部进行照相机的驱动电路的调整,这也成为繁杂且花费时间的作业。
因此,期望如下的内窥镜装置:即使使用高像素化的摄像元件,也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而容易地实现电路调整。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该内窥镜装置通过摄像元件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其中,该内窥镜装置具有:半导体装置,其搭载于电路基板上,具有CPU和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第1驱动电路;以及第1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设定用于对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来自所述摄像元件的图像信号的输入定时进行调整的第1参数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的主体部2的内部电路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半导体装置22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存储了与对应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镜体单元3的种类的照相机相关联的调整参数的表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5是示出存储了与对应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监视器的种类的监视器相关联的调整参数的表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存储了与对应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种类的触摸面板相关联的调整参数的表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的制造时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调整参数的设定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9是示出存储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RAM 62中的各种调整参数和设备ID的存储器映射图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接通时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整体结构
首先,根据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1构成为包括作为主单元的主体部2、以及与主体部2连接的镜体单元3。主体部2具有显示内窥镜图像、操作菜单等的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以下简称为LCD)4。如后所述,在LCD 4上安装有触摸面板(图2)。镜体单元3具有操作部5、以及通过作为连接缆线的通用缆线6与主体部2连接的由挠性插入管构成的插入部7。在插入部7的前端部8中内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例如CCD等,在摄像元件的摄像面侧配置有透镜等摄像光学系统。在前端部8的基端侧设有弯曲部9。能够在前端部8中安装光学适配器10。释放按钮、上下左右(U/D/L/R)方向弯曲按钮等各种操作按钮设置在操作部5中。
用户能够对操作部5的各种操作按钮进行操作,进行被摄体的摄像、静态图像记录等。并且,用户能够对触摸面板进行操作,指示内窥镜装置1的各种操作。即,触摸面板构成指示内窥镜装置1的动作内容的指示部。
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是检查对象的检查数据,记录在存储卡等记录介质中,该存储卡(图2)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进行装卸。
镜体单元3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进行装卸。并且,LCD 4和安装在LCD 4上的触摸面板也能够相对于主体部2进行装卸。由此,在制造时或使用时,能够根据产品的种类或使用目的来更换镜体单元3。根据该种类,镜体单元3的插入部7的长度等不同。并且,在制造时,根据产品的种类,在主体部2上安装LCD 4和触摸面板。根据种类,LCD 4和触摸面板各自与主体部2的电路基板(图2)之间的连接缆线的长度等也不同。
如后所述,镜体单元3、LCD 4和触摸面板具有用于在与主体部2连接时判别各自的种类的识别部。主体部2构成为,当连接了镜体单元3、LCD 4和触摸面板后,检测或读出各个识别部的状态或识别数据(即ID数据),判别各自的种类。这里,ID不仅包括设备型号等种类信息,还包括个体识别用的制造编号等独特信息。
2.电路结构
图2是用于说明内窥镜装置1的主体部2的内部电路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半导体装置22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在主体部2的内部,在电路基板21上搭载有内置了后述各种功能的半导体装置22。半导体装置22是单芯片的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22是具有照相机控制单元和控制部的功能的单芯片IC。
半导体装置22经由驱动电路或连接器与照相机、LCD等设备连接。半导体装置22和照相机等设备通过1张电路基板21上的布线和与该布线连接的信号缆线而电连接。
照相机31设置在插入部7的前端部8内,与半导体装置22连接。半导体装置22向照相机31输出各种驱动信号OUT1,照相机31向半导体装置22输出视频信号等各种输入信号INP1。这里,照相机31是CMOS传感器。
因此,半导体装置22通过信号线与插入部7的照相机31电连接,半导体装置22在内部包括其驱动电路,以使得直接对照相机31供给驱动信号,直接输入来自包括CMOS传感器的照相机的摄像信号。
LED 32作为对观察对象的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部而设置在插入部7的前端部8内,经由DC驱动电路33进行连接。半导体装置22向DC驱动电路33输出LED 32的驱动信号OUT2,通过DC驱动电路33的输出来驱动LED 32。DC驱动电路33搭载于电路基板21上。
操作部5与半导体装置22连接。操作部5向半导体装置22输出表示针对操作部5的操作内容的各种操作信号即输入信号INP2。
触摸面板34配置并安装在LCD 4的表面,经由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5和DC电极驱动电路36与半导体装置22连接。半导体装置22向DC电极驱动电路36输出用于驱动触摸面板34的各电极的驱动信号OUT3,通过DC电极驱动电路36的输出,经由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5驱动触摸面板34。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5和DC电极驱动电路36搭载于电路基板21上。DC电极驱动电路36是将来自半导体装置22的驱动信号OUT3转换为能够驱动触摸面板34的各电极的电压信号的电路。
来自触摸面板34的触摸位置的检测信号即输入信号INP3经由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5输出到半导体装置22。
因此,半导体装置22通过信号线与触摸面板34电连接,半导体装置22包括其驱动电路,以使得对触摸面板34供给驱动信号,直接输入来自触摸面板34的输入信号。
LCD 4经由LCD用连接器37与半导体装置22连接。对LCD用连接器37赋予背景灯用的DC电源。LCD用连接器37搭载于电路基板21上。半导体装置22与LCD4之间进行各种命令信号的通信,并且输入来自LCD 4的输入信号INP4,向LCD 4输出各种驱动信号OUT4。
因此,半导体装置22通过信号线与LCD 4电连接,半导体装置22包括其驱动电路,以使得直接对LCD 4供给驱动信号。
存储卡38是用于记录内窥镜图像的存储介质,经由存储卡用连接器39与半导体装置22连接。存储卡用连接器39搭载于电路基板21上。
在电路基板21上搭载有闪存40,闪存40与半导体装置22连接。另外,在后述的内置于半导体装置22中的闪存63(图3)中,在各种处理所需要的存储容量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闪存40。
电池41对电路基板21上的1个或2个以上的DC/DC电路(未图示)供给电源,各DC/DC电路供给电路基板21上的各电路所需要的电源。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触摸面板用连接器35、LCD用连接器37和存储卡用连接器39设置在电路基板21上,但是,这些连接器也可以不设置在电路基板21上。
如上所述,能够相对于主体部12进行装卸的镜体单元3、LCD 4和触摸面板34分别具有用于识别种类的识别部3a、4a、34a。各识别部是电阻器、存储有ID数据的存储器等。当镜体单元3、LCD 4和触摸面板34与主体部2或电路基板21连接时,半导体装置22通过检测所连接的各设备的识别部的电阻值或读出ID数据,能够判别所连接的设备的种类。
这里,对上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中与调整参数相关联的信号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调整参数是与所连接的设备或该设备中包含的电路、元件等有关的设定数据。
在照相机31是CCD摄像元件的情况下,与驱动信号OUT1有关的视频信号调整参数例如是驱动信号OUT1的定时的基准信号即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定时、或向CCD摄像元件输出的水平转送脉冲、垂直转送脉冲、复位脉冲、在电子快门中使用的子脉冲(SUB)的输出定时和电压。与输入信号INP1有关的视频信号调整参数例如是CDS(相关二重采样)的采样保持脉冲、A/D的采样时钟、光学黑色脉冲、预消隐脉冲的定时和电压。
并且,在照相机是CMOS的摄像元件的情况下,与驱动信号OUT1有关的调整参数例如是CMOS动作时钟的输出定时。与输入INP1有关的调整参数是像素时钟(PxClk)、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针对视频输入格式的8比特的数字视频信号1比特1比特地调整定时的信号、水平有效图像数据信号(V offset)和垂直有效图像数据信号(H offset)的输入定时和电压。
与LCD 4有关的调整参数例如是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视频数据有效信号、LCD驱动时钟信号、和针对RGB24比特信号1比特1比特地调整定时的信号的输入输出定时和电压。
与触摸面板34有关的调整参数是电极驱动信号、触摸位置检测信号(例如触摸面板电极信号或下笔信号)的输入输出定时和电压。
接着,使用图3对半导体装置22的内容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半导体装置22是单芯片IC。半导体装置22在内部具有作为中央处理装置(CPU)的核部的CPU核61、RAM 62、作为非易失性的可改写的存储器的闪存63、视频处理部64、视频输入输出处理器65、图片处理部66、ID输入电路67、其他电路68。CPU核61和各电路部通过内部总线或信号线组连接,电路部间也通过内部总线或信号线组连接。如上所述,半导体装置22对内窥镜装置1整体进行控制,并且,还具有现有的照相机控制单元的功能。如后所述,由于在半导体装置22中内置有各设备的驱动电路和定时调整电路,所以内置有各设备的驱动电路和定时调整电路的半导体装置22在EMC对策上也是优选的。
CPU核61是进行各种运算等处理的控制部,执行内窥镜装置1的各功能的动作。RAM 62是CPU核61的作业用的存储区域用的存储器。在闪存63中预先存储有包含用于在后述各驱动电路和各定时调整电路中设定各种调整参数的程序在内的各种程序和各种参数数据。设定调整参数的程序作为设定各种调整参数的参数设定部发挥功能。CPU核61从闪存63中读出该处理程序等,在RAM 62中展开并执行。
另外,RAM 62也可以位于半导体装置22的外部。
视频处理部64是对通过照相机31摄像而得到的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进行处理的电路,包括静态图像编码部64a、静态图像解码部64b、动态图像编码部64c和动态图像解码部64d。视频处理部64进行所输入的JPEG格式等的静态图像和MPEG4格式等的动态图像的图像数据的编码,对在存储卡38中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编码后的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卡38中,解码后的数据被输出到LCD 4,在画面上显示图像。
视频输入输出处理器65是控制针对照相机31或LCD 4的视频数据的输入输出的处理器,包括照相机I/F 65a、显示器控制器65b、换算器65c、增强器65d等。
照相机I/F 65a经由照相机31用的驱动电路71a和定时调整电路72a驱动照相机31,并且,经由定时调整电路72a接收摄像信号。
另外,在来自照相机31的摄像信号是模拟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该摄像信号的A/D转换器包含在定时调整电路72a中。
对驱动电路71a供给即传送在寄存器73a中设定的多个调整参数数据。驱动电路71a是用于对输出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电压的驱动信号OUT1的照相机31进行驱动的电路。
对定时调整电路72a供给即传送在寄存器74a中设定的多个调整参数数据。
定时调整电路72a设置在半导体装置22内,是对驱动电路71a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并且对来自照相机31的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进行调整的调整电路,如后所述,作为参数设定部的程序通过在定时调整电路72a中设定调整参数的数据,根据该设定的调整参数的数据对输入输出信号的定时进行调整。定时调整电路72a在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对应的定时对各种驱动信号OUT1的基准信号的定时进行调整,在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定时输出各种驱动信号OUT1,并且,在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定时接收输入信号INP1。
在驱动电路71a和定时调整电路72a中,分别根据与从寄存器73a和74a输入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比特值,进行放大器的增益调整、延迟电路的延迟量的调整、脉冲宽度、脉冲的占空比的调整等。
显示器控制器65b驱动LCD 4用的驱动电路71b,经由定时调整电路72b向LCD4输出显示用数据。对驱动电路71b供给在寄存器73b中设定的多个调整参数数据。驱动电路71b是用于对作为显示通过照相机31摄像而得到的被摄体的图像的显示部的LCD 4进行驱动的电路,驱动电路71b输出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电压的驱动信号OUT4。
对定时调整电路72b供给在寄存器74b中设定的多个调整参数数据。定时调整电路72b与定时调整电路71a同样,在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定时输出各种驱动信号OUT4,并且,在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定时接收输入信号INP4。
图片处理部66包括字符重叠部66a。
ID输入电路67是如下的电路:输入来自镜体单元3、LCD 4和触摸面板34各自的识别部3a、4a、34a的识别信号(电压或数据),生成与所输入的识别信号对应的数据,输出到CPU核61。
其他电路68包括存储卡控制器66a、并行I/O 66b、串行I/O 66c、USBI/F 66d、计时器66e、触摸面板控制器66f等。
存储卡控制器66a是对与存储卡38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的电路。
并行I/O(PIO)66b是来自操作部5的操作按钮信号的输入、未图示的并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用的接口电路,串行I/O(SIO)66c是未图示的串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用的接口电路。USBI/F 66d是与USB标准的设备之间的数据输入输出用的接口电路。计时器66e是内部的时间管理用的电路。
触摸面板控制器66f经由触摸面板34用的驱动电路71c和定时调整电路72c向触摸面板34输出驱动信号OUT3,经由定时调整电路72c输入输入信号INP3。对驱动电路71c供给在寄存器73c中设定的多个调整参数数据。驱动电路71c是对指示内窥镜装置1的动作内容的指示部进行驱动的电路,输出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电压的驱动信号OUT3。
对定时调整电路72c供给在寄存器74c中设定的多个调整参数数据。定时调整电路72c与定时调整电路71a同样,在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定时输出各种驱动信号OUT3,并且,在与所供给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定时接收输入信号INP3。
如上所述,上述寄存器73a、73b、73c、74a、74b、74c分别是能够存储1个或2个以上的调整参数数据的1个或2个以上的寄存器。在图3中,按照每个驱动电路设置1个寄存器,进而,按照每个定时调整电路设置1个寄存器,这样图示了寄存器,但是,也可以按照各调整参数设置寄存器。另外,也可以在1个寄存器中存储多个调整参数。
另外,有时不需要对各输入信号INP进行定时调整。这种情况下,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输入信号也可以不经由定时调整电路而输入到视频输入处理器65或其他电路68。
并且,在通过LVDS等的串行通信进行照相机31、LCD 4或触摸面板34与半导体装置22之间的数据收发的情况下,该LVDS等电路设置在各定时调整电路72与照相机31、LCD 4或触摸面板34之间。
进而,在对照明用的LED 32进行PWM驱动的情况下,该PWM驱动用的I/F包含在其他电路68中,半导体装置22直接对LED 32进行PWM驱动、或者经由额外设置的驱动电路对LED 32进行驱动。
3.调整参数的初始值及其设定
作为初始设定值,根据所连接的设备的种类设定各调整参数。图4是示出存储了与对应于镜体单元3的种类的照相机相关联的调整参数的表数据的例子的图。另外,以下说明的图4~图6的表数据被存储在闪存63(或40)中。
图4的表数据81按照表示镜体单元3的种类的镜体类型,以表数据形式存储与镜体单元有关的各种调整参数。如后所述,CPU核61从闪存63中读出与所连接的设备(即镜体单元)的ID对应的各调整参数,设定在对应的寄存器中。根据经由ID输入电路67输入的来自识别部3a的识别信号(电压或数据),通过CPU核61判定镜体单元3的ID1。
在表数据81中存储的各调整参数是如下的参数值:用于根据按照每个设备(即每个镜体单元)而不同的插入部7的长度等和EMC对策内容,使各设备适当进行动作。各参数值例如使用实际连接各设备进行调整的结果所得到的调整参数值。
调整参数1是水平转送脉冲的输出电压值,调整参数2是水平转送脉冲的输出定时值。将该ID的设备与主体部2连接,对水平转送脉冲的输出电压值和输出定时进行调整,该调整所得到的值作为调整参数1和2存储在表数据81中。
调整参数1的输出电压值被存储在寄存器73a中,被输出到驱动电路71a。调整参数2的输出定时值被存储在寄存器74a中,被输出到定时调整电路72a。
驱动电路71a具有根据所输入的调整参数1的值对输出电压进行调整并输出的电压调整电路。由此,驱动电路71a能够根据调整参数1的值对水平转送脉冲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并输出。在驱动电路71a中,根据与从寄存器73a输入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比特值进行放大器的增益调整等。
定时调整电路72a具有根据所输入的调整参数2的值对水平转送脉冲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的电路。由此,定时调整电路72a能够根据调整参数2的值对水平转送脉冲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并输出。在定时调整电路72a中,根据与从寄存器74a输入的调整参数数据对应的比特值进行延迟电路的延迟量的调整、脉冲宽度、脉冲的占空比的调整等。
同样,其他调整参数也作为调整参数3、调整参数4等被存储在寄存器73a或74a中,被供给到驱动电路71a或定时调整电路72a。然后,驱动电路71a和定时调整电路72a分别根据所赋予的调整参数对驱动信号OUT1的电压和输出定时进行调整并输出到照相机31。
照相机31能够根据镜体单元3的种类,以适当的电压和输出定时输出各种驱动信号OUT1,并且,以适当的输入定时输入各种输入信号INP1。
特别地,根据镜体单元3的种类,插入部7的长度不同,并且EMC对策也与其他镜体单元不同。由此,根据镜体单元3的种类在寄存器73a和74a中设定多个适当的调整参数,输出适当的驱动信号OUT1,输入适当的输入信号INP1,所以,照相机31适当地进行动作。
图5是示出存储了与对应于监视器的种类的监视器相关联的调整参数的表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5的表数据82按照表示LCD 4的种类的监视器类型,以表数据形式存储与监视器有关的各种调整参数。CPU核61从闪存63中读出与所连接的设备(即监视器)的ID2对应的各调整参数,设定在对应的寄存器的规定存储区域中。根据经由ID输入电路67输入的来自识别部4a的识别信号(电压或数据),通过CPU核61判定LCD4的ID。
在表数据82中存储的各调整参数是如下的参数值:用于根据按照每个设备(即每个监视器)而不同的LCD 4与电路基板21之间的布线长度等和EMC对策内容,使各设备适当进行动作。该各参数值例如也使用实际连接各设备进行调整的结果所得到的调整参数。
同样,图6是示出存储了与对应于触摸面板的种类的触摸面板相关联的调整参数的表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6的表数据83按照触摸面板34的种类,以表数据形式存储与触摸面板有关的各种调整参数。CPU核61从闪存63中读出与所连接的设备(即触摸面板)的ID3对应的各调整参数,设定在对应的寄存器的规定存储区域中。根据经由ID输入电路67输入的来自识别部34a的识别信号(电压或数据),通过CPU核61判定触摸面板34的ID。
在表数据82中存储的各调整参数是如下的参数值:用于根据按照每个设备(即每个触摸面板)而不同的LCD 4与电路基板21之间的布线长度等和EMC对策内容,使各设备适当进行动作。该各参数值例如也使用实际连接各设备进行调整的结果所得到的调整参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PU核61通过读出在各设备中设置的识别部的数据或信号而得到各设备的ID,但是,如果能够使用触摸面板34,则也可以从触摸面板34输入镜体单元3和LCD 4的各ID。
4.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
接着,对上述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4.1制造时的参数设定
图7是示出内窥镜装置1的制造时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按照LCD 4、镜体单元3和触摸面板34的顺序连接或安装在主体部12上,按照分别连接的每个设备执行图7的处理。
生产线的调整者进行准备,以使得使用经由主体部2的并行I/O 66b或串行I/O66c连接的个人计算机(PC)等装置的画面进行各调整参数的设定。在图2中,利用虚线示出PC等装置。
当接通主体部12的电源、由用户选择了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后,CPU核61从闪存63中读出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程序并执行。
首先,CPU核61判定是否连接或安装了设备(最初为LCD 4)(步骤S11)。例如,通过检测在连接器部中设置的连接检测用信号线中有无导通电流,进行是否连接设备的判断。
如果连接了设备,则在步骤S11中为“是”,CPU核61判定是否读取出所连接的设备的ID(步骤S12)。
在读取出设备ID的情况下,在步骤S12中为“是”,CPU核61读出与所读取出的设备ID对应的调整参数(步骤S13)。首先,根据设备ID2的信息判定监视器的种类。从在闪存63中存储的图5的表数据82中读出与监视器的种类对应的各种调整参数,并写入RAM 62中。在步骤S12中读取出的设备ID的数据也被写入RAM 62中。
然后,CPU核61通过将所读出的各种调整参数写入即存储在应当设定各个参数的对应的寄存器73b、74b中,在驱动电路71b和定时调整电路72b中设定各种调整参数(步骤S14)。步骤S14的处理构成如下的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半导体装置22内,设定用于对驱动电路71b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调整的参数数据。
通过在驱动电路71b和定时调整电路72b中设定各种调整参数,根据该设定的各调整参数对输出信号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定时以及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进行调整,在LCD 4的画面上显示规定图像。如果所显示的图像为适当图像,则正确地设定了调整参数,所以跳过调整处理(步骤S15),CPU核61将写入在RAM 62中的调整参数与设备ID(这里为LCD 4的ID2)一起存储在闪存63中。
例如,生产线的调整者或检查者观察LCD 4的画面,对PC进行规定操作,对CPU核61赋予规定指示,由此,进行步骤S15的跳过和步骤S16的存储处理的指示。
另外,在步骤S14中,在驱动电路71b和定时调整电路72b中设定了各种调整参数,但是,当在LCD 4的画面上没有适当显示规定图像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者进行步骤S15的调整处理。由调整者使用检验器等进行该调整处理。
调整者使用与主体部2连接的PC等,将在调整处理(步骤S15)中设定的各种调整参数存储在RAM 62中。PC等构成为,在该PC等的监视器的画面上显示图8所示的调整参数设定画面。图8是示出调整参数的设定画面的例子的图。作为用户的调整者能够在与显示于画面91上的各调整参数对应的输入字段92中输入调整参数。能够通过对设定按钮93进行点击等进行调整参数的存储。
另外,在没有连接设备(即LCD 4)时,在步骤S11中为“否”,不进行与LCD4有关的处理。
并且,在没有读取设备ID的情况(识别部异常或故障等的情况、没有设置识别部的情况等等)下,在步骤S12中为“否”,检查者不进行调整处理(步骤S15)。
如上所述,设备ID不仅包括设备型号等种类信息,还包括个体识别用的制造编号等独特信息,但是,在步骤S13中,在读出调整参数时,使用设备ID中的表示设备种类型号等的信息。
图9是示出存储在RAM 62中的各种调整参数和设备ID的存储器映射图的例子的图。
如图9所示,RAM 62包括存储与镜体单元3有关的调整参数的存储区域MR1、存储与LCD 4有关的调整参数的存储区域MR2、存储与触摸面板34有关的调整参数的存储区域MR3、以及存储镜体ID、监视器ID和触摸面板ID的存储区域MR4、MR5、MR6。
与LCD 4有关的各种调整参数和设备ID2分别被存储在RAM 62的存储区域MR2和MR5中。
在RAM 62中存储的各种参数的数据被存储为闪存63的对应的调整参数的数据(步骤S16)。根据图7的处理的调整处理(步骤S15),在对临时设定的各种调整参数进行变更时,表数据82的数据被更新。然后,在步骤S16中,存储在RAM 62中的LCD 4的ID数据也被存储在闪存63的规定存储区域中。
接着,针对镜体单元3进行图7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如图9所示,调整参数和设备ID1分别被存储在RAM 62的存储区域MR1和MR4中,作为闪存63的表数据81的对应的镜体类型的调整参数进行存储或更新。
另外,调整者通过观察在LCD 4中显示的图像,也能够判断与镜体单元3有关的调整参数的设定是否适当。
进而,通过针对触摸面板34进行图7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如图9所示,调整参数和设备ID3分别被存储在RAM 62的存储区域MR3和MR6中,作为闪存63的表数据83的对应的触摸面板的调整参数进行存储或更新。
如上所述,针对照相机31进行的上述步骤S14的处理构成如下的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半导体装置22内,设定用于对驱动电路71a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来自照相机31的图像信号的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调整的参数数据。同样,针对触摸面板34进行的上述步骤S14的处理构成如下的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半导体装置22内,设定用于对驱动电路71c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来自触摸面板34的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调整的参数数据。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通过制造时的设定处理来改写存储在闪存63中的作为初始值的各调整参数,但是,图4~图6的表数据81~83被存储为初始值,通过设定而确定的调整参数也可以独立于初始值而存储在闪存63中。
4.2电源接通时的参数设定
在制造时,通过图7的处理而正确地调整内窥镜装置1,该调整时的调整参数被存储在闪存63中。当实际在现场使用内窥镜装置1时,电源接通,内窥镜装置1起动。
通常,在工业用内窥镜装置中,很少在现场更换安装在主体部2中的LCD 4和触摸面板34,更换镜体单元3的情况不少。由此,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使用LCD 4或触摸面板34进行镜体单元3的参数设定。
另外,在进行LCD 4的更换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使用触摸面板34进行LCD 4的参数设定。在进行触摸面板34的更换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用户能够将PC等与主体部2连接,使用PC等的画面进行触摸面板34的参数设定。
图10是示出内窥镜装置1的接通时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流程的例子的流程图。按照分别连接的每个设备执行图10的处理。
当主体部12的电源接通后,CPU核61执行图10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程序。
首先,CPU核61判定是否在主体部2中连接或安装了设备(最初为LCD 4)(步骤S21)。在没有安装设备时,在步骤S21中为“否”,CPU核61输出规定警报(步骤S22)。规定警报的输出例如是针对LCD 4或触摸面板34的显示输出、声音输出、嘟音输出等等。
如果连接了设备,则在步骤S21中为“是”,CPU核61判定是否读取出所连接的设备的ID(步骤S23)。
在读取出设备ID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为“是”,CPU核61读入所连接的设备(这里为LCD 4)的设备ID2,通过与存储在闪存63的存储区域MR5中的设备ID进行比较,判定所连接的设备是否没有变更。比较不仅包括设备ID的种类信息的比较,还包括制造编号等独特的个体识别信息在内进行比较。
如果所连接的设备没有变更,则在步骤S24中为“是”,从闪存63中读出与所连接的设备的种类对应的各种调整参数,设定在驱动电路71b和定时调整电路72b中(步骤S25)。CPU核61将从闪存63中读出的各种调整参数写入RAM 62中,进而写入寄存器73b、74b中,由此进行该设定。步骤S25的处理构成如下的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半导体装置22内,设定用于对驱动电路71b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中的至少一方进行调整的参数数据。
并且,如果所连接的设备存在变更,则在步骤S24中为“否”,CPU核61执行图7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程序(步骤S26)。此时,由于是LCD 4的参数的设定,因此执行LCD 4的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在能够使用触摸面板34的情况下,能够使用触摸面板34进行调整参数的设定。根据调整参数的设定处理程序,在触摸面板34中显示图8所示的画面,用户能够使用该画面设定调整参数。
并且,在没有读取设备ID即LCD 4的识别部4a的ID的情况下,在步骤S23中为“否”,CPU核61执行调整处理(步骤S27)。该步骤S27是与图7的步骤S15相同的处理。
然后,CPU核61将存储在RAM 62中的各种调整参数的数据存储为闪存63的对应的调整参数的数据(步骤S28)。该步骤S27是与图7的步骤S16相同的处理。
如上所述,首先,进行LCD 4的调整参数的设定,接着,针对镜体单元3和触摸面板34执行图10的处理。
其结果,针对LCD 4、镜体单元3和触摸面板34,在各驱动电路和各定时调整电路中设定适当的调整参数。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装置内的电路调整容易的内窥镜装置。特别是在上述例子中,由于各调整参数通过软件来设定,所以内窥镜装置内的电路调整容易。
并且,在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中,由于在半导体装置中内置有各设备的驱动电路和定时调整电路,所以半导体装置内置有各设备的驱动电路和定时调整电路的结构在EMC对策上也是优选的。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如驱动电路71a、71b、71c和定时调整电路72a、72b、72c那样,驱动电路和定时调整电路表示为不同的电路,但是,有时通过调整驱动电路,也能够一并调整驱动信号OUT的输出定时,所以,这种情况下,定时调整电路的一部分或全部包含在驱动电路中。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即使使用高像素化的摄像元件,也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电路调整容易的内窥镜装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改变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和改变等。
本申请以2010年1月20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10295号为优先权主张的基础进行申请,上述公开内容被引用到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9)

1.一种内窥镜装置,该内窥镜装置通过摄像元件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其中,该内窥镜装置具有:
半导体装置,其搭载于电路基板上,具有CPU和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第1驱动电路;以及
第1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设定用于对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来自所述摄像元件的图像信号的输入定时进行调整的第1参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
第2驱动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用于驱动显示所述被摄体的图像的显示部;以及
第2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设定用于对所述第2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来自所述显示部的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进行调整的第2参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
第3驱动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用于对内窥镜系统进行操作;以及
第3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设定用于对所述第3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来自所述指示部的输入信号的输入定时进行调整的第3参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存储所述第1参数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窥镜装置起动时,所述第1参数设定部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1参数数据进行所述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第1定时调整电路,该第1定时调整电路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对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由所述第1参数设定部将所述第1参数数据传送到所述第1定时调整电路,进行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的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第1寄存器,该第1寄存器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存储所述第1参数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由所述第1参数设定部在所述第1寄存器中设定所述第1参数数据,进行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或来自所述摄像元件的图像信号的输入定时的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装置是单芯片IC。
11.一种内窥镜装置,该内窥镜装置通过设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摄像元件对被摄体进行摄像,其中,该内窥镜装置具有:
半导体装置,其由搭载于电路基板上的单芯片IC构成,具有CPU和用于驱动所述摄像元件的第1驱动电路;
第1定时调整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对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以及
第1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通过将用于对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的第1参数数据传送到所述第1定时调整电路,设定所述第1参数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
第2驱动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用于驱动显示所述被摄体的图像的显示部;
第2定时调整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对所述第2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以及
第2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通过将用于对所述第2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的第2参数数据传送到所述第2定时调整电路,设定所述第2参数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
第3驱动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用于对内窥镜系统进行操作;
第3定时调整电路,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对所述第3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以及
第3参数设定部,其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通过将用于对所述第3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进行调整的第3参数数据传送到所述第3定时调整电路,设定所述第3参数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存储所述第1参数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所述内窥镜装置起动时,所述第1参数设定部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1参数数据进行所述设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所述第2参数数据,
在所述内窥镜装置起动时,所述第2参数设定部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2参数数据进行所述设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所述第3参数数据,
在所述内窥镜装置起动时,所述第3参数设定部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出所述第3参数数据进行所述设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第1寄存器,该第1寄存器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存储所述第1参数数据,
通过由所述第1参数设定部在所述第1寄存器中设定所述第1参数数据,进行所述第1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的调整。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第2寄存器,该第2寄存器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存储所述第2参数数据,
通过由所述第2参数设定部在所述第2寄存器中设定所述第2参数数据,进行所述第2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的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窥镜装置还具有第3寄存器,该第3寄存器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装置内,存储所述第3参数数据,
通过由所述第3参数设定部在所述第3寄存器中设定所述第3参数数据,进行所述第3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定时的调整。
CN201080061992.9A 2010-01-20 2010-06-08 内窥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1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0295 2010-01-20
JP2010010295A JP5513142B2 (ja) 2010-01-20 2010-01-20 内視鏡装置
PCT/JP2010/059667 WO2011089740A1 (ja) 2010-01-20 2010-06-08 内視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1589A true CN102711589A (zh) 2012-10-03
CN102711589B CN102711589B (zh) 2015-08-12

Family

ID=44306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199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11589B (zh) 2010-01-20 2010-06-08 内窥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513142B2 (zh)
CN (1) CN102711589B (zh)
WO (1) WO201108974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929A (zh) * 2015-07-13 2017-05-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内窥镜系统
CN109310277A (zh) * 2016-09-28 2019-02-0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6632B1 (ja) 2012-03-01 2013-12-0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
JP6116438B2 (ja) * 2013-08-19 2017-04-19 Hoya株式会社 電子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条件設定方法
JP6481223B2 (ja) * 2014-08-11 2019-03-1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6301049B1 (ja) * 2016-10-14 2018-03-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WO2018070246A1 (ja) * 2016-10-14 2018-04-1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2960A (ja) * 2000-10-11 2002-04-16 Asahi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2002233501A (ja) * 2001-02-08 2002-08-20 Asahi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2004191911A (ja) * 2002-10-18 2004-07-08 Olympus Corp 内視鏡制御システム
US20080015415A1 (en) * 2002-10-18 2008-01-17 Olympus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lable endoscope
CN101163438A (zh) * 2005-05-11 2008-04-1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用于生物体观测装置的信号处理装置
JP2008093220A (ja) * 2006-10-13 2008-04-24 Pentax Corp プロセッサおよび電子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08104770A (ja) * 2006-10-27 2008-05-08 Pentax Corp 電子内視鏡システムの画像処理プロセッ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7229A (en) * 1984-05-18 1987-05-19 Fuji Photo Optical Company, Ltd. Color video endoscope system
JPS62164433A (ja) * 1986-01-17 1987-07-21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2624961B2 (ja) * 1987-01-28 1997-06-25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S63281118A (ja) * 1987-05-13 1988-11-1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光源装置
JPH0549600A (ja) * 1991-08-23 1993-03-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H06327627A (ja) * 1993-05-21 1994-11-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4276747B2 (ja) * 1999-09-08 2009-06-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2004135968A (ja) * 2002-10-18 2004-05-13 Olympus Corp 遠隔操作可能な内視鏡制御システム
JP4602828B2 (ja) * 2005-04-26 2010-12-22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JP2009077845A (ja) * 2007-09-26 2009-04-16 Fujinon Corp 電子内視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2960A (ja) * 2000-10-11 2002-04-16 Asahi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2002233501A (ja) * 2001-02-08 2002-08-20 Asahi Optical Co Ltd 電子内視鏡装置
JP2004191911A (ja) * 2002-10-18 2004-07-08 Olympus Corp 内視鏡制御システム
US20080015415A1 (en) * 2002-10-18 2008-01-17 Olympus Corporation Remote controllable endoscope
CN101163438A (zh) * 2005-05-11 2008-04-1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用于生物体观测装置的信号处理装置
JP2008093220A (ja) * 2006-10-13 2008-04-24 Pentax Corp プロセッサおよび電子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08104770A (ja) * 2006-10-27 2008-05-08 Pentax Corp 電子内視鏡システムの画像処理プロセッ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3929A (zh) * 2015-07-13 2017-05-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内窥镜系统
CN109310277A (zh) * 2016-09-28 2019-02-0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系统
CN109310277B (zh) * 2016-09-28 2021-06-1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医疗设备和医疗设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13142B2 (ja) 2014-06-04
WO2011089740A1 (ja) 2011-07-28
JP2011147548A (ja) 2011-08-04
CN102711589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1589A (zh) 内窥镜装置
CN103079450B (zh) 内窥镜用适配器、内窥镜用处理器和内窥镜系统
US8576327B2 (en) Focus bracket photographing imaging apparatus, reproduction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reproduction displaying method
KR101139454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US8681264B2 (en) Imaging system including a body unit to which a lens unit or an external unit is mounted
CN101860682B (zh) 摄像设备
TWI373966B (en) Image sensor, data output method,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camera
CN102692986B (zh) 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EP1935327A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US9521376B2 (en) Endoscope apparatus
CN111435968B (zh) 一种摄像机及摄像机的控制方法
JP2023532689A (ja) Spiベースの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
JP2012084973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1483716A (zh) 用以俘获并储存多个实时图像的装置
JP2011118768A (ja) 電子機器
WO2020060229A1 (ko) 수평 동기화 신호에 기반하여 업 스케일링을 수행하는 시간 구간을 확장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05208257A (zh) 一种医疗双摄像方法及其设备
JP2000032320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CN204989983U (zh) 一种按键控制摄像云台的电路
CN220024999U (zh) 一种兼容多种传感器的内窥镜主机
CN108271007A (zh) 一种视觉检测板卡
KR20030082033A (ko) 휴대용 저장매체를 이용하여 구동 프로그램의 갱신이가능한 영상기록장치
CN201805513U (zh) 一种高清摄像系统
US11877046B2 (en) Endoscope, driving method, and endoscope system
CN207995283U (zh) 一种视觉检测板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3

Address after: Nagano

Patentee after: Yijingt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