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4156A -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4156A
CN102694156A CN2012101978489A CN201210197848A CN102694156A CN 102694156 A CN102694156 A CN 102694156A CN 2012101978489 A CN2012101978489 A CN 2012101978489A CN 201210197848 A CN201210197848 A CN 201210197848A CN 102694156 A CN102694156 A CN 102694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carbon composite
composite cathode
cathode material
negativ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78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喜
张国庆
张新河
熊中琼
阳楚雄
李中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cnair New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cnair New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cnair New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cnair New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978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941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94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4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及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由于泡沫金属的三维孔隙导电网结构和高孔隙率有利于硅类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接触,粘附强度高,能很好地缓解硅类活性物质较大的体积效应,在充放电过程中硅类活性物质不易脱落,使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而通式为Si-C-X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分散载体及含硅类活性物质的高容量储锂材料;所述分散载体为具有储锂容量、可逆嵌脱锂性能稳定的碳类材料,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倍率放电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化学电源的需求和性能要求急剧增长,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技术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大学等机构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很多人尝试通过改进电池电极材料的活性物质来提高电池性能,经大量研究表明,纯粹通过改进电极材料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能够配合电极集流体的改进,减少电池的无效空间,提高电池有效空间的利用率,那么电池的能量密度将得到提升,电池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有效利用率将得到提高。如何增加电池的有效空间,提高活性物质(正、负极材料)的填充量,或者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现在大多数电池企业是通过采用薄的金属箔类集流体来提高活性物质的有效利用率,但是使用过程中将很快出现极板上活性物质之间以及活性物质与金属集流体之间电接触的恶化,甚至造成活性物质脱落,导致电池的容量损失,使用寿命严重降低。研究表明,与通常使用的箔类如铜箔,铝箔相比,采用泡沫金属作为集流体,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锂电池的容量和倍率放电性能。
同时,商品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物质大多采用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体系,虽然该体系电极本身的电化学性能优异,但是其储锂能力较低(如石墨的理论储锂量为372mAh/g),已难以满足现在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发展以及电动汽车对大容量高功率化学电源的广泛需求。对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电极材料的开发极具迫切性,目前各研究领域对该类电极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跃,在负极材料研究中发现可与Li合金化的Al、Sn、Sb、Si等金属及合金类材料,其可逆储锂量远远大于石墨类负极,但该类负极材料的高体积效应造成较差的循环稳定性,使得这些体系距实用化程度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非碳基负极材料的研究中,硅基材料因其具有高的理论储锂容量(如单晶Si的储锂容量为3800mAh/g,当锂和硅形成合金Li4.4Si时储锂容量高达4200mAh/g),低的嵌锂电位而倍受关注。但是,与金属基材料一样,硅基材料在高程度脱嵌锂条件下,存在严重的体积效应,造成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较差,且其初次不可逆容量高,限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因此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硅基负极材料的改性与优化。考虑到碳类材料质量轻,来源丰富,体积效应小(石墨体积膨胀约为9%),可以作为锂离子和电子混合导体,因此将碳作为分散基质缓冲硅颗粒嵌脱锂时的体积变化,保持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并维持电极内部电接触,进而提高硅的循环稳定性。
Yoshio M等人以苯为碳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了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硅颗粒表面碳包裹层的存在,不仅减少了电解液在电极表面的分解,而且为嵌锂后的活性中心硅提供了一层连续的导电层,因此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特性, 经20次循环后容量仍稳定在950 mAh/g,但化学气相沉积法工艺复杂,过程难以控制,很难得到均匀一致的产品,不利于规模化生产(Yoshio M,Wang H,Fukuda K,Umeno T,Dimov N,Ogumi Z.J. Electrochem. Soc.,2002,149: A1598 A1603)。Demir- Cakan R等人以纳米硅粉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核壳型 Si-SiOx /C复合材料在含碳酸亚乙烯酯(VC)添加剂的电解液中,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前50次循环可逆容量保持在1100 mAh/g,然而在不含碳酸亚乙烯酯的常规电解液中,该复合材料循环性能较差,这可能是由于水热法得到的碳层并不牢固和均匀(Demir- Cakan R,Titirici M,Antonietti M,Cui G,Maier J,Hu Y S.Chem.Commun,2008,3759-3761)。Nuli Y等人用高能球磨及热处理制备了Cu5Si-Si/C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 612mAh/g的首次可逆容量,40次循环后保持率为74.5%,而不加铜的样品在 25 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仅为14.1%;铜的加入不仅提高了循环稳定性, 而且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这是由于铜的存在提高了硅的分散度和电子导电率,但Cu5Si惰性相导致整个复合材料的容量较低(Nuli Y,Wang B,Yang J,Yuan X,Ma Z.J. Power Sources,2006,153 (2): 371-37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所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好,使整体电极的体积变化控制在合理水平,保持硅的高比容量特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同时采用泡沫金属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集流体,显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倍率放电性能。
本发明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集流体及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方法可采用将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在适当溶剂中混合均匀而制成浆料填充在负极集流体内,接着干燥并压制成电极;所述导电剂为导电炭黑。
所述负极集流体为泡沫金属,所述泡沫金属可以是包括金属基体骨架的连续相和气孔分散相或连续相组成的两相复合的材料,所述泡沫金属为泡沫铜、泡沫铝或泡沫镍,所述泡沫金属的平均孔隙大小为0.1-10mm。
本发明中,采用泡沫金属代替传统的金属箔集流体,由于泡沫金属具有三维孔隙导电网结构、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不仅可促进电流在锂离子电池集流体上的快速、均匀分布和电解液均匀渗透,增加电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缓解活性物质的体积效应,也可提高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粘附强度,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易剥离,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对于金属箔类,活性物质只能分布在集流体的表面。转化成化学能的电能主要靠集流体传递给活性物质(即充电过程中活性物质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使用过程是放电过程,通过放电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靠近集流体的活性物质和远离集流体的活性物质在电能分配上差异很大,越靠近集流体,其所分配的电能越多同时也越均匀,越远离集流体,其所分配的电能越少。可以看出由于锂离子电池集流体采用的金属箔类导致锂离子电池活性物质输入和输出以及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不均匀性,影响了活性物质利用率的提高。
本发明泡沫金属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制备,常用的方法有发泡法和电镀法,前者通过向熔体金属添加发泡剂制备得泡沫金属;后者通过电沉积工艺在聚氨酯泡沫塑料骨架上复制成泡沫金属。所述泡沫金属制备过程中的表面处理包括除油和酸洗,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时以Ar、N2、H2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气进行保护,退火温度为350-600℃,退火时间为30-120min。
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通式为Si-C-X,其中X为含硅类活性物质中硅的氧化物中的氧,或为硅合金中其它元素,或为硅的化合物中元素,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平均粒度为0.1-10um。
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含硅类活性物质的高容量储锂材料及分散载体,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含硅类活性物质为硅或硅的氧化物SiOX(0<x<2)或含硅的合金,如Si-Ag、Si-Ni、Si-Cu等合金,或硅的化合物,如CuSi2、CaSi2、MgSi2等;所述分散载体为具有一定储锂容量、电化学可逆嵌脱锂性能稳定的碳类材料,所述分散载体的反应前驱物可以为蔗糖、葡萄糖、沥青、酚醛树脂或聚氯乙烯(PVC)等,在高温下发生裂解、脱氢反应,部分石墨化后形成导电性良好的分散载体。
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可储锂容量由含硅类活性物质的含量比例来调节。通过控制裂解反应前的含硅类活性物质和分散载体的反应前驱物比例,最终在反应后得到储锂容量及循环性能良好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反应后含硅类活性物质在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的含量为10-40 wt %。
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充放电特征具备碳类材料和硅类材料各自的充放电特征及复合特性,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同时具备硅类材料的高储锂容量特性和碳类材料的高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分散载体的反应前驱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四氢呋喃、乙醇、乙酸乙酯、环氧乙烷、吡咯或吡啶中的一种;
(2)、将含硅类活性物质的材料粉末和在一定温度下能与硅形成合金或化合物的反应前驱物,缓慢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进行均匀分散处理;所述含硅类活性物质的材料粉末的粒径是微米级、亚微米级或纳米级,高度均匀分散和镶嵌在碳类材料内部,所述含硅类活性物质的材料粉末可以是硅类氧化物、硅类化合物或硅类合金等;所述能与硅形成合金或化合物的反应前驱物是金属粉末或金属氧化物或有机、无机的金属盐等;
(3)、步骤(2)中形成的溶液在30-90℃下挥发有机溶剂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移入气密性好的反应体系中,在保护气体氛围下,以升温速率为1-20℃/min升温至700-1500℃发生高温固相反应,保温60-480min;所述保护气体为Ar、N2、H2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升温速率最佳范围为3~8℃/min;所述固相反应的最佳温度控制为800-1200℃;
(4)、结束后,气密性好的反应体系以速率为1-20℃/min降温。
本发明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及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泡沫金属的三维孔隙导电网结构和高孔隙率,明显减轻了硅类活性物质的体积效应;
(2)、锂离子电池中的电流密度和电解液可以获得均匀分布,有效得提高了锂离子电池内硅类活性物质的利用空间;
(3)、改善了锂在硅类活性材料中的扩散行为;
(4)、防止了硅碳界面钝化层的形成;
(5)、可嵌脱锂电位高于常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防止金属锂在负极表面的析出,便于大倍率充放电。
本发明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采用高温固相法,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操作简单,便于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且,本发明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因为泡沫金属的三维孔隙导电网结构和高孔隙率有利于硅类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接触,粘附强度高,能很好地缓解硅类活性物质较大的体积效应,在充放电过程中硅类活性物质不易脱落,使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其次,通式为Si-C-X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含硅颗粒与碳基材料在高温下直接接触产生硅碳钝化层的界面反应行为,与硅/碳二元复合体系相比具有更小的体积效应;再次,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远高于目前锂离子电池普遍使用的碳类负极材料,其充电电压高于碳类负极材料,在大电流充电或过充条件下电池的安全性能较石墨类负极体系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负极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以泡沫金属为负极集流体,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活性物质的锂电池电池负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图1、图2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以泡沫镍为负极集流体,制备SiMg/C复合负极材料。将蔗糖溶于乙酸乙酯中,缓慢混合均匀;然后将颗粒大小200nm左右的硅粉和乙基溴化镁按计量比缓慢加入,轻轻摇匀并适当加热;将呈团聚态的混合物放置在烘箱中除去有机溶剂,温度为80℃;干燥后的混合物移入通有Ar或N2的管式电炉中加热,缓慢升温至1000℃左右,升温速率为15℃/min,反应时间为2h;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在研钵中研细;将制备所得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导电炭黑、粘结剂PVDF按质量比85:10:5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搅拌均匀后,制成片状,将其与泡沫镍压制成负极极片,再在真空下烘12h。取出负极极片后在真空手套箱中与锂片组装成扣式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为LiPF6/EC:DEC(体积比为1:1)。电化学测试在室温下进行,截止充放电电压为0.02-1.5V,充放电电流密度为0.2mA/cm2。 制备的SiMg/C复合负极材料首次比容量可达到96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6%,50次循环后的容量仍保持798 mAh/g。
实施例2
以泡沫镍为负极集流体,制备Si/C复合负极材料。将蔗糖溶于乙酸乙酯中,缓慢混合均匀;然后将颗粒大小200nm左右的硅粉缓慢加入,轻轻摇匀并适当加热;将呈混合物放置在烘箱中除去有机溶剂,温度为80℃;干燥后的混合物移入通有Ar或N2的管式电炉中加热,缓慢升温至1000℃左右,升温速率为15℃/min,反应时间为2h;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在研钵中研细;将制备所得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导电炭黑、粘结剂PVDF按质量比85:10:5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后,制成片状,将其与泡沫镍压制成负极极片,再在真空下烘干12h。测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Si/C复合负极材料首次可逆比容量为870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0%,5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695 mAh/g。
实施例3
以铜箔为负极集流体,制备SiMg/C复合负极材料。将蔗糖溶于乙酸乙酯中,缓慢混合均匀;然后将颗粒大小200nm左右的硅粉和乙基溴化镁按计量比缓慢加入,轻轻摇匀并适当加热;将呈团聚态的混合物放置在烘箱中除去有机溶剂,温度为80℃;干燥后的混合物移入通有Ar或N2的管式电炉中加热,缓慢升温至1000℃左右,升温速率为15℃/min,反应时间为2h;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在研钵中研细;将制备所得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导电炭黑、粘结剂PVDF按质量比85:10:5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后,涂覆在负极集流体铜箔上,再在真空下烘干12h。测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SiMg/C复合负极材料首次可逆比容量为830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0%,5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670 mAh/g。
实施例4
以铜箔为集流体,制备Si/C复合负极材料。将蔗糖溶于乙酸乙酯中,缓慢混合均匀;然后将200nm左右的硅粉缓慢加入,轻轻摇匀并适当加热;将呈团聚态的混合物放置在烘箱中除去有机溶剂,温度为80℃;干燥后的混合物移入通有Ar或N2的管式电炉中加热,缓慢升温至1000℃左右,升温速率为15℃/min,反应时间为2h;然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在研钵中研细;将制备所得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导电炭黑、粘结剂PVDF按质量比85:10:5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后,涂覆在负极集流体铜箔上,再在真空下烘干12h。测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Si/C复合负极材料首次可逆比容量为780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76%,5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627 mAh/g。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配合硅碳复合负极材质的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大于90%,经过50次循环后,其可逆容量仍然能超过750 mAh/g。其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明显高于单独采用泡沫金属为负极集流体和以硅碳材料为活性物质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同时,其性能也高于采用以金属箔为负极集流体配合硅碳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由于本发明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反应过程易控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便于实现产业化,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通式为Si-C-X,其中X为含硅类活性物质中硅的氧化物中的氧,或为硅合金中其它元素,或为硅的化合物中元素,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平均粒度为0.1-10um;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分散载体及含硅类活性物质的高容量储锂材料,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含硅类活性物质为硅或硅的氧化物SiOX(0<x<2)或含硅的合金,或硅的化合物;所述分散载体为具有储锂容量、可逆嵌脱锂性能稳定的碳类材料。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分散载体的反应前驱物溶于有机溶剂中;
(2)、将含硅类活性物质的材料粉末和在一定温度下能与硅形成合金或化合物的反应前驱物,缓慢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进行均匀分散处理;
(3)、步骤(2)中形成的溶液在30-90℃下挥发有机溶剂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移入气密性好的反应体系中,在保护气体氛围下,以升温速率为1-20℃/min升温至700-1500℃发生高温固相反应,保温60-480min;
(4)、结束后,反应体系以速率为1-20℃/min进行降温。
3.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四氢呋喃、乙醇、乙酸乙酯、环氧乙烷、吡咯或吡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载体的反应前驱物为蔗糖、葡萄糖、沥青、酚醛树脂或聚氯乙烯。
5.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为Ar、N2、H2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能与硅形成合金或化合物的反应前驱物是金属粉末或金属氧化物或有机、无机的金属盐。
6.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速率最佳范围为3~8℃/min;所述固相反应的最佳温度控制为800-1200℃;所述含硅类活性物质的材料粉末的粒径是微米级、亚微米级或纳米级,高度均匀分散和镶嵌在碳类材料内部,所述含硅类活性物质的材料粉末可以是硅类氧化物、硅类化合物或硅类合金。
7.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可储锂容量由含硅类活性物质的含量比例来调节,通过控制反应前的含硅类活性物质和分散载体的反应前驱物比例,最终在反应后得到储锂容量及循环性能良好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反应后含硅类活性物质在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的含量为10-40 wt %。
8.根据权利1~7要求所述的一种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负极集流体及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所述负极集流体为泡沫金属,所述泡沫金属的平均孔隙大小为0.1-10mm;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粘附在所述泡沫金属上。
9.根据权利8要求所述的一种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金属为泡沫铜、泡沫铝或泡沫镍。
10.根据权利8要求所述的一种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添加到所述泡沫金属的空隙中,通过压制制成片状,形成负极极片。
CN2012101978489A 2012-06-15 2012-06-15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Pending CN1026941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78489A CN102694156A (zh) 2012-06-15 2012-06-15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78489A CN102694156A (zh) 2012-06-15 2012-06-15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4156A true CN102694156A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5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78489A Pending CN102694156A (zh) 2012-06-15 2012-06-15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94156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1437A (zh) * 2012-11-09 2013-02-13 浙江大学 基于泡沫镍生长的石墨烯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
CN102983313A (zh) * 2012-12-05 2013-03-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3137973A (zh) * 2013-03-08 2013-06-05 张泽森 一种碳化基电极材料
CN104466096A (zh) * 2014-12-11 2015-03-25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9333A (zh) * 2015-01-04 2015-05-2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Mg2Si/SiOx/C复合负极材料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7819105A (zh) * 2017-10-17 2018-03-2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负极极片的制作方法
CN108470636A (zh) * 2018-02-07 2018-08-31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及用其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
CN109309194A (zh) * 2017-07-26 2019-02-05 中能中科(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改性无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09546090A (zh) * 2018-11-30 2019-03-29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以泡沫导电网为载体合成硅电极的制备工艺
CN111326720A (zh) * 2018-12-14 2020-06-23 天津师范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04852A (zh) * 2021-03-16 2021-07-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42184A (zh) * 2021-11-27 2022-03-04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
CN116014095A (zh) * 2022-12-23 2023-04-25 湖南防灾科技有限公司 碳包覆多孔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电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366A (zh) * 2002-06-21 2003-03-1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高比容量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877399A (zh) * 2010-06-30 2010-11-03 复旦大学 锂离子电池用三维多孔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2366A (zh) * 2002-06-21 2003-03-1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高比容量的硅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877399A (zh) * 2010-06-30 2010-11-03 复旦大学 锂离子电池用三维多孔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1437A (zh) * 2012-11-09 2013-02-13 浙江大学 基于泡沫镍生长的石墨烯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
CN102983313A (zh) * 2012-12-05 2013-03-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3137973A (zh) * 2013-03-08 2013-06-05 张泽森 一种碳化基电极材料
CN104466096A (zh) * 2014-12-11 2015-03-25 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59333A (zh) * 2015-01-04 2015-05-2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Mg2Si/SiOx/C复合负极材料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9309194A (zh) * 2017-07-26 2019-02-05 中能中科(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改性无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锂离子电池
CN107819105A (zh) * 2017-10-17 2018-03-2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硅碳负极极片的制作方法
CN108470636A (zh) * 2018-02-07 2018-08-31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及用其制备超级电容器的方法
CN109546090A (zh) * 2018-11-30 2019-03-29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以泡沫导电网为载体合成硅电极的制备工艺
CN111326720A (zh) * 2018-12-14 2020-06-23 天津师范大学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04852A (zh) * 2021-03-16 2021-07-1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04852B (zh) * 2021-03-16 2022-04-05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42184A (zh) * 2021-11-27 2022-03-04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
CN116014095A (zh) * 2022-12-23 2023-04-25 湖南防灾科技有限公司 碳包覆多孔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4156A (zh)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采用泡沫金属作为负极集流体的锂离子电池
CN110649267B (zh) 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制备方法及金属锂电池
CN106784707B (zh) 一种纳米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0565980C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773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3306B (zh)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3346293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2769139B (zh)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85128B (zh)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3919B (zh) 一种掺氮碳材料包覆氧化亚硅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6304B (zh)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负极的锡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4290609A1 (en)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composit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600251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1411B (zh) 一种三维分级多孔氮掺杂碳包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347857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极片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356023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包覆的硅石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35893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3237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38253A (zh) 一种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Si@C-RG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347858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极片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9980198A (zh) 一种自支撑的SiOx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3624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65210A (zh) 一种活性炭碳-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279663B (zh) 一种硼酸盐类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871605A (zh) 一种预锂化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