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7688A -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7688A
CN102687688A CN2012101185538A CN201210118553A CN102687688A CN 102687688 A CN102687688 A CN 102687688A CN 2012101185538 A CN2012101185538 A CN 2012101185538A CN 201210118553 A CN201210118553 A CN 201210118553A CN 102687688 A CN102687688 A CN 102687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chopus japonicus
cage
large yellow
breed
net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85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7688B (zh
Inventor
付万冬
柳敏海
廖妙飞
杨会成
钟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n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n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n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n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2101185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76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7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6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76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6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4月,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投放大黄鱼鱼种,养殖至当年11月进行起捕,待大黄鱼起捕后在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内吊挂放养笼,在放养笼内投放刺参苗种,养殖至次年4月进行起捕,待刺参起捕后在养殖刺参的网箱内重新投放大黄鱼鱼种,依此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循环轮养大黄鱼与刺参。本发明利用地理优势及养殖时间差,在浙江海域进行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使大黄鱼与刺参均能在短期内养成,收益见效快,且还能保证大黄鱼与刺参常年上市,另外,还提高了养殖海域及网箱的利用率,同时使刺参能利用浙江海域当季的新鲜饵料,降低因养殖大黄鱼所产生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是暖温性集群洄游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8~32℃,最适生长水温为18~25℃,其通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近海中下层,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及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近海及朝鲜西海岸,是我国传统四大海产之一,其体色金黄、鱼鳔厚实、肉嫩味美、营养经济价值高,但由于近几年受资源衰退、酷渔滥捕、水域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野生大黄鱼自然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捕捞的大黄鱼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近几年在东南沿海已纷纷掀起大黄鱼人工养殖的热潮。
但是由于大黄鱼在水温低于14℃时,摄食量会明显减少进入越冬期,若进入越冬期,则那些在越冬前营养较差、体质较弱的大黄鱼通常难以度过越冬期而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若在越冬前进行起捕,起捕后便不能接着养殖大黄鱼,造成养殖大黄鱼的装备闲置。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273417A,申请公布日201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大黄鱼的池塘生态养殖方法,包括池底为沙或沙质泥的养殖池塘,每亩池塘的池底放养有密度为1.0~2.0公斤双齿围沙蚕,养殖网箱上外挂有菊花江蓠,池塘内相邻两网箱的间距为1~2m,每平米水面上菊花江蓠挂养密度维持在1.0~2.0公斤,鱼苗放养前用淡水浸泡5~10分钟,养殖网箱内每立方米水体的鱼苗放养密度为600~800尾。不足之处在于,该养殖模式养殖周期长,需跨年才能养成,且承灾能力较弱,养成的大黄鱼体态臃肿,品质及口感较差,市场认可度低,销售价格较为低廉,而且没有解决大黄鱼的越冬问题。
刺参属狭盐性动物,生活在水深为3~15m、潮流畅通、波流平稳、无淡水流入、富含底栖硅藻和大型藻类的海区,海水pH值为7.8~8.4,水温不高于28℃,生长的可适温度为3~22℃,最适温度12~18℃,在水温低于3℃或高于22℃时,刺参会处于休眠状态,生长较为缓慢,而且在刺参冬眠或者夏眠时均不能进行人工捕捞,造成冬夏出参难,不能进行市场供应,造成利润降低。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67823A,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公开了一种浮筏网箱海参养殖装置及海参养殖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浮球,两端与浮球连接的浮筏悬绳及网箱,网箱通过吊绳与浮筏悬绳连接,其中的浮球分别通过固定索与固定于海底的木桩连接;浮筏悬绳的长度足以使网箱触及海底。该养殖装置中由于浮球由连接于海底木桩的固定索固定,并且养殖过程中,网箱固着海底,养殖系统受洋流及海水波动的影响得以有效降低,更有利于海参的生长。其不足之处是,未能避开海参夏眠和冬眠,不能实现海参常年的生长发育,不仅使得养殖周期延长,而且造成海参不能随时进行捕捞上市。
因此,如何使大黄鱼和刺参在养殖过程中既不受到自然环境所限制,又能保证活体的持续供应以获取最大利润,是目前大黄鱼和刺参养殖共同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既能提高网箱利用率,又能同时克服大黄鱼的越冬问题以及刺参夏眠和休眠的习性,还能保证大黄鱼与刺参常年捕捞上市及活体持续供应的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  养殖海域选择:养殖海域选择最低潮时水深10~15m,泥沙底质的潮下带区,养殖海域的流速为0.5~1.5m/s,盐度为15~30‰,透明度为0.6~1.2m,溶解氧5mg/L以上。
二.  网箱布置: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小于等于养殖海域可养面积的10%,距岸边150 ~300m,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结构。网箱为一般的浮动式网箱,可以随潮水的涨动而保证养殖水体不变,网箱距岸边150~300m,既保证养殖深度,又能防止近海人为对网箱的破坏,将网箱组成网排,不仅方便管理,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网箱的承灾能力。
三.  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4月,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投放大黄鱼鱼种,养殖至当年11月进行起捕,待大黄鱼起捕后在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内吊挂放养笼,在放养笼内投放刺参苗种,养殖至次年4月进行起捕,待刺参起捕后在养殖刺参的网箱内重新投放大黄鱼鱼种,依此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循环轮养大黄鱼与刺参。浙江海域水质肥沃,盐度适中,海水年温差小,适合进行海水养殖,4月初,浙江海域的水温为15℃左右,且会逐渐上升,至当年11月底,浙江海域的水温在15~30℃,而当年11月底以后,海水温度会降至15℃以下,至次年4月初,浙江海域的水温在5~15℃,4月~当年11月,浙江海域的水温为15~30℃,此温度范围刚好适合进行大黄鱼的生长,当年11月~次年4月,浙江海域的水温为5~15℃,大黄鱼会进入越冬期,但是该温度范围正好适合刺参的生长,且刺参不会进行冬眠,另外先前由于大黄鱼的养殖,大黄鱼的排泄物及饵料使浙江海域中鼠尾藻、铜藻,马尾藻等褐藻大量繁殖,而尾藻、铜藻、马尾藻等褐藻恰好为刺参的饵料,因此在4月投放大黄鱼,至当年11月大黄鱼养成后起捕,起捕后养殖大黄鱼的网箱闲置,刚好可以用来养殖刺参,还可以使养殖的刺参利用浙江海域当季的新鲜饵料,从而减少饵料的投喂量,同时降低了因养殖大黄鱼所产生的污染,至次年4月刺参养成后起捕,此时养殖刺参的网箱闲置,再重新养殖大黄鱼,通过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可以提高了养殖海域和网箱的利用率,还可以降低养殖污染,改善养殖海域环境。
作为优选,步骤二中所述的网箱规格为:长10m×宽10m×高10m,网目大小为30~50mm。网目大小为30~50mm在防止杂鱼进入的同时,还保证了网箱与外界海水进行水质交换,避免网箱内的海水浑浊。
作为优选,步骤二中所述的网箱组成的网排的养殖水体为30000~40000m3,且网排之间留有50~60m的通道。养殖水体过小,会抑制大黄鱼或刺参的生长和发育,使其体质变弱,养殖水体过大,又不便于管理,网箱之间留有通道便于作业船只的通行。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所述的大黄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鱼种投放:鱼种体重为100~300g,饲养密度为40~70尾/m3。鱼种一般选择在近低平潮时投放,鱼种要求体质健壮、体型匀称、体表光洁、鳞片完整、无伤残与其他明显病症,养殖密度过大,会造成大黄鱼生长缓慢,养殖密度过小,又浪费了养殖空间,鱼种采用体重在100~300 g的大规格鱼种,从4月养殖至当月11月即可养成进行起捕销售,缩短了养殖周期,收益见效快。
(2)    饵料投喂:鱼种投放后第1~3天禁止投喂饵料,第4~10天,每天投喂饵料1次,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第11天开始,每天投喂2次,其中上午投喂时间在8:00~9: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时间在16:00~17: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连续投喂5~7天后停喂1~2天,依此循环投喂。根据鱼体重进行投喂,可以极大地提高饵料的利用率,投喂周期为投喂5~7天后停喂1~2天是利用大黄鱼的自身补偿生长机制,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同时保持大黄鱼修长的体形和降低脂肪含量,以提高销售品质和口感。
(3)    起捕:起捕前停饲1~2天,起捕后直接销售,并对网箱进行检修、清理,准备养殖刺参。检修网箱防止网箱破损,清洁网箱以清除网箱上的动植物,可避免接下来养殖刺参时造成海水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影响刺参生长。
作为优选,步骤(1)中鱼种在投放之前进行消毒,所述的消毒方法为将鱼种在浓度为10~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浓度为20~25ppm的福尔马林中浸浴10~30min。鱼种在投放前进行消毒以避免病害的发生,以提高鱼种的存活率。
作为优选,步骤(3)中大黄鱼起捕后,运至福建海域越冬。由于福建海域位于浙江海域南面,在11月以后海水温度依然较高,大黄鱼不会进入越冬期,因此将大黄鱼起捕后运输至福建海域越冬,不仅解决了大黄鱼的越冬问题,而且还能保证大黄鱼活体的持续供应,避免大黄鱼因集中上市而造成的压箱现象,运输一般采用活水车或活水船运输。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所述的放养笼在网箱中横向吊挂8~10排,每排吊挂8~10串,每串吊挂3~5个。刺参喜欢安静的养殖环境,这种多排多层的挂法能有效减弱海浪对放养笼的冲击力,减少海浪对刺参的侵扰,有利于刺参正常生长,还可避免海参因堆积造成摄食困难或缺氧而导致生长缓慢。
作为优选,所述的放养笼呈长方形,规格为长90cm×宽90cm×高60cm,笼体上布满直径1.0~1.5cm的通透圆孔。笼体上布满直径1.0~1.5cm的通透圆孔,便于放养笼与外界海水进行水质交换,避免放养笼内因海水浑浊而影响刺参生长。
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所述的大黄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苗种投放:刺参苗种规格为50~80g/只,每个放养笼中放养100~130只。种苗要求大小相对整齐,体形匀称、伸展粗壮、肉尖而高、健康无病,头尾活动自如,运动活跃,排便不粘而散,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无需再改变养殖密度,刺参个体在100g以上即可出售,刺参苗种规格为50~80g/只,从11月养殖至次年4月即可起捕销售,短期内即可养成上市,收益见效快。
(b)    饵料投喂:每天投喂2~3次,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5~10%。根据刺参体重进行喂食,可以极大地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c)     起捕:刺参起捕后收起放养笼,并对网箱进行检修、清理,准备养殖大黄鱼。
作为优选,步骤(c)中直接将放养笼从网箱中取出,经检查、清理后连同刺参运至辽宁海域度夏。由于辽宁海域位于浙江海域北面,4月~当年11月,温度范围为8~22℃,刺参不会进行夏眠,因此将刺参运输至辽宁海域度夏,可克服刺参夏眠的习性,使刺参在夏季也能捕捞上市,从而保证刺参能常年上市,直接将放养笼连同刺参运输,操作方便,刺参运输一般采用活水车或活水船运输。
本发明利用地理优势及养殖时间差,在浙江海域进行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不仅提高了养殖海域及网箱的利用率,还克服了刺参冬眠的习性,并且使刺参能利用浙江海域当季的新鲜饵料,在减少饵料的投喂量的同时降低了因养殖大黄鱼所产生的污染,改善养殖海域环境,另外,本发明通过将起捕的大黄鱼运至福建海域越冬,将起捕的刺参运至辽宁海域度夏,有效解决了大黄鱼越冬的问题以及克服了刺参夏眠的习性,使大黄鱼与刺参能常年上市,保证大黄鱼与刺参活体的持续供应,通过本发明还能使大黄鱼与刺参均能在短期内养成,收益见效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大黄鱼鱼种均购自福州市顶级海珍品开发有限公司,鱼种体质健壮、体型匀称、体表光洁、鳞片完整、无伤残与其他明显病症,规格为100~300 g/尾。
刺参苗种均购自烟台市长岛县长岛克安海珍品育苗厂,大小相对整齐,体形匀称、伸展粗壮、肉尖而高、健康无病,头尾活动自如,运动活跃,排便不粘而散,规格为50~80 g/只。
大黄鱼与刺参的养殖海域均选择最低潮时水深10~15 m,泥沙底质的潮下带区,养殖海域的流速为0.5~1.5 m/s,盐度为15~30‰,透明度为0.6~1.2 m,溶解氧5 mg/L以上。
 
实施例1
在浙江海域中布置网箱,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等于养殖海域可养面积的10%,距岸边150 m,网箱规格为:长10 m×宽10 m×高10 m,网目大小为50 mm,并将网箱组成养殖水体为40000m3的网排,网排之间留有55m的通道,4月上旬,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投放大黄鱼鱼种,鱼种投放之前在浓度为1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30min,鱼种饲养密度为70尾/m3,鱼种投放后第1~3天禁止投喂饵料,第4~10天,每天投喂饵料1次,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第11天开始,每天投喂2次,其中上午投喂时间在8:00~9: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下午投喂时间在16:00~17: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连续投喂6天后停喂1天,依此循环投喂,大黄鱼养殖期间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早、中、晚三次测定海水水温、比重、透明度、溶解氧等水环境理化因子,并随时观察大黄鱼的动态,每隔二周检查和清洁网箱,每天据实记好养殖日记,以备追溯在,养殖至当年11月中旬,起捕大黄鱼,起捕前停饲1天,起捕后直接进行销售。
待大黄鱼起捕后对养殖大黄鱼的网箱进行检修、清理,然后在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内吊挂呈长方形,规格为长90 cm×宽90 cm×高60 cm,笼体上布满直径1.5 cm透圆孔的放养笼,放养笼在网箱中横向吊挂8排,每排吊挂9串,每串吊挂5个,在每个放养笼中放养100只刺参苗种,每天投喂3次,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5%,刺参养殖期间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早、中、晚三次测定海水水温、比重、透明度、溶解氧等水环境理化因子,并随时观察刺参的动态,每隔二周检查和清洁网箱及放养笼,每天据实记好养殖日记,以备追溯,养殖至次年4月上旬,起捕刺参直接进行销售,待刺参起捕后,刺参起捕后收起放养笼,对养殖刺参的网箱进行检修、清理后,在养殖刺参的网箱内重新养殖大黄鱼,开始新一轮养殖。
本实施例中大黄鱼与刺参在养成期间的成活率及在起捕时的平均个体重量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在浙江海域中布置网箱,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等于养殖海域可养面积的9%,距岸边270m,网箱规格为:长10 m×宽10 m×高10 m,网目大小为45 mm,并将网箱组成养殖水体为30000m3的网排,网排之间留有50m的通道,4月中旬,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投放大黄鱼鱼种,鱼种投放之前在浓度为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10min,鱼种饲养密度为50尾/m3,鱼种投放后第1~3天禁止投喂饵料,第4~10天,每天投喂饵料1次,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第11天开始,每天投喂2次,其中上午投喂时间在8:00~9: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下午投喂时间在16:00~17: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连续投喂5天后停喂2天,依此循环投喂,大黄鱼养殖期间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早、中、晚三次测定海水水温、比重、透明度、溶解氧等水环境理化因子,并随时观察大黄鱼的动态,每隔二周检查和清洁网箱,每天据实记好养殖日记,以备追溯在,养殖至当年11月上旬,起捕大黄鱼,起捕前停饲2天,起捕后将大黄鱼采用活水车运输至福建海域越冬,这样既克服了大黄鱼越冬的问题,又能保证大黄鱼活体的持续供应。
待大黄鱼起捕后对养殖大黄鱼的网箱进行检修、清理,然后在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内吊挂呈长方形,规格为长90 cm×宽90 cm×高60 cm,笼体上布满直径1.0cm透圆孔的放养笼,放养笼在网箱中横向吊挂10排,每排吊挂8串,每串吊挂4个,在每个放养笼中放养110只刺参苗种,每天投喂2次,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10%,刺参养殖期间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早、中、晚三次测定海水水温、比重、透明度、溶解氧等水环境理化因子,并随时观察刺参的动态,每隔二周检查和清洁网箱及放养笼,每天据实记好养殖日记,以备追溯,养殖至次年4月中旬,直接将放养笼从网箱中取出,经检查、清理后连同刺参运至辽宁海域度夏,这样便使得刺参能克服夏眠的习性,在夏天也能捕捞销售,从而保证了刺参活体的持续供应,待刺参起捕后,对养殖刺参的网箱进行检修、清理后,在养殖刺参的网箱内重新养殖大黄鱼,开始新一轮养殖。
本实施例中大黄鱼与刺参在养成期间的成活率及在起捕时的平均个体重量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在浙江海域中布置网箱,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等于养殖海域可养面积的8%,距岸边300m,网箱规格为:长10 m×宽10 m×高10 m,网目大小为30 mm,并将网箱组成养殖水体为35000m3的网排,网排之间留有60m的通道,4月上旬,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投放大黄鱼鱼种,鱼种投放之前在浓度为20ppm的福尔马林中浸浴20min,鱼种饲养密度为40尾/m3,鱼种投放后第1~3天禁止投喂饵料,第4~10天,每天投喂饵料1次,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第11天开始,每天投喂2次,其中上午投喂时间在8:00~9: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下午投喂时间在16:00~17: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连续投喂7天后停喂2天,依此循环投喂,大黄鱼养殖期间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早、中、晚三次测定海水水温、比重、透明度、溶解氧等水环境理化因子,并随时观察大黄鱼的动态,每隔二周检查和清洁网箱,每天据实记好养殖日记,以备追溯在,养殖至当年11月上旬,起捕大黄鱼,起捕前停饲2天,起捕后将大黄鱼采用活水船运输至福建海域越冬,这样既克服了大黄鱼越冬的问题,又能保证大黄鱼活体的持续供应。
待大黄鱼起捕后对养殖大黄鱼的网箱进行检修、清理,然后在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内吊挂呈长方形,规格为长90cm×宽90cm×高60cm,笼体上布满直径1.2cm的透圆孔的放养笼,放养笼在网箱中横向吊挂9排,每排吊挂10串,每串吊挂3个,在每个放养笼中放养130只刺参苗种,每天投喂3次,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8%,刺参养殖期间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早、中、晚三次测定海水水温、比重、透明度、溶解氧等水环境理化因子,并随时观察刺参的动态,每隔二周检查和清洁网箱及放养笼,每天据实记好养殖日记,以备追溯,养殖至次年4月上旬,直接将放养笼从网箱中取出,经检查、清理后连同刺参运至辽宁海域度夏,这样便使得刺参能克服夏眠的习性,在夏天也能捕捞销售,从而保证了刺参活体的持续供应,待刺参起捕后,对养殖刺参的网箱进行检修、清理后,在养殖刺参的网箱内重新养殖大黄鱼,开始新一轮养殖。
本实施例中大黄鱼与刺参在养成期间的成活率及起捕时的平均个体重量如表1所示。
 
表1 各实施例中大黄鱼与刺参养成期间的成活率及起捕时的平均个体重量
从表1可以明显看出,对大黄鱼与刺参进行轮养,两者存活率都很高,而且生长快速,生长效果良好。

Claims (10)

1.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海域选择:养殖海域选择最低潮时水深10~15m,泥沙底质的潮下带区,养殖海域的流速为0.5~1.5m/s,盐度为15~30‰,透明度为0.6~1.2m,溶解氧5mg/L以上;
网箱布置:网箱养殖区设置面积小于等于养殖海域可养面积的10%,距岸边150 ~300m,多个网箱组成网排结构;
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4月,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投放大黄鱼鱼种,养殖至当年11月进行起捕,待大黄鱼起捕后在养殖大黄鱼的网箱内吊挂放养笼,在放养笼内投放刺参苗种,养殖至次年4月进行起捕,待刺参起捕后在养殖刺参的网箱内重新投放大黄鱼鱼种,依此在浙江海域的网箱内循环轮养大黄鱼与刺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网箱规格为:长10m×宽10m×高10m,网目大小为3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网箱组成的网排的养殖水体为30000~40000m3,且网排之间留有50~60m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大黄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鱼种投放:鱼种体重为100~300g,饲养密度为40~70尾/m3
饵料投喂:鱼种投放后第1~3天禁止投喂饵料,第4~10天,每天投喂饵料1次,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第11天开始,每天投喂2次,其中上午投喂时间在8:00~9: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下午投喂时间在16:00~17:00,饵料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连续投喂5~7天后停喂1~2天,依此循环投喂;
起捕:起捕前停饲1~2天,起捕后直接销售,并对网箱进行检修、清理,准备养殖刺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鱼种在投放之前进行消毒,所述的消毒方法为将鱼种在浓度为10~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浓度为20~25ppm的福尔马林中浸浴1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大黄鱼起捕后,运至福建海域越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放养笼在网箱中横向吊挂8~10排,每排吊挂8~10串,每串吊挂3~5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养笼呈长方形,规格为长90cm×宽90cm×高60cm,笼体上布满直径1.0~1.5cm的通透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大黄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苗种投放:刺参苗种规格为50~80g/只,每个放养笼中放养100~130只;
饵料投喂:每天投喂2~3次,日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5~10%;
起捕:刺参起捕后收起放养笼,并对网箱进行检修、清理,准备养殖大黄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直接将放养笼从网箱中取出,经检查、清理后连同刺参运至辽宁海域度夏。
CN2012101185538A 2012-04-23 2012-04-23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76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85538A CN102687688B (zh) 2012-04-23 2012-04-23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85538A CN102687688B (zh) 2012-04-23 2012-04-23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7688A true CN102687688A (zh) 2012-09-26
CN102687688B CN102687688B (zh) 2013-11-13

Family

ID=4685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855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7688B (zh) 2012-04-23 2012-04-23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768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8743A (zh) * 2013-12-20 2014-06-04 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虾塘冬歇期养殖罗非鱼的方法
CN103988795A (zh) * 2014-02-24 2014-08-20 舟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日本黄姑鱼和刺参轮养方法
CN110915728A (zh) * 2019-12-11 2020-03-27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一种斑点叉尾鮰与加州鲈的轮养方法
CN113207764A (zh) * 2021-04-29 2021-08-06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一种大型藻类促网箱刺参苗种生长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921A (zh) * 2009-12-15 2010-06-23 大连水产学院 红鳍东方鲀网箱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921A (zh) * 2009-12-15 2010-06-23 大连水产学院 红鳍东方鲀网箱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增明 等: "开展浅海人工鱼礁区增养刺参探析", 《齐鲁渔业》 *
胡荣炊: "大黄鱼深水网箱养殖技术", 《福建水产》 *
邢坤: "刺参生态增养殖原理与关键技术",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电子库》 *
陈飞 等: "浙江省大黄鱼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8743A (zh) * 2013-12-20 2014-06-04 柳州博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虾塘冬歇期养殖罗非鱼的方法
CN103988795A (zh) * 2014-02-24 2014-08-20 舟山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日本黄姑鱼和刺参轮养方法
CN110915728A (zh) * 2019-12-11 2020-03-27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一种斑点叉尾鮰与加州鲈的轮养方法
CN113207764A (zh) * 2021-04-29 2021-08-06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一种大型藻类促网箱刺参苗种生长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7688B (zh)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7558B (zh) 海洋滩涂原生态牧养方法
CN203999152U (zh)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CN102119676B (zh) 花鳗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5994072B (zh) 一种松江鲈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CN103385193A (zh) 黄鳝、黄颡鱼高效生态立体养殖方法
CN104396809A (zh) 一种草鱼的养殖方法
CN102835335A (zh) 一种军曹鱼深水抗风浪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方法
CN104686427A (zh) 一种松江鲈鱼集约化生态养殖方法
CN103004658A (zh) 刺参育苗方法
CN104026070B (zh) 一种中华鳖环境友好型池塘养殖方法
CN105557569A (zh) 一种大刺鳅的池塘养殖方法
CN106614181A (zh) 稻蟹共生养殖方法
CN102687688B (zh) 一种大黄鱼与刺参的轮养方法
CN110692551A (zh) 一种尖翅燕鱼苗种高位池生态培育方法
CN104521654B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106035177B (zh) 鳖、鳝、鱼、莲共生种养方法
CN102919186B (zh)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
Soundarapandian et al. Recent technology for the survival and production of giant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along south east coast of India
KR100953994B1 (ko) 꼬막 종묘의 생산방법
CN103125417A (zh) 一种利用网箱培育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及育苗技术
CN103098733B (zh) 多生物协同防治海参养殖池塘刚毛藻灾害产生的方法
Isroni et al. Effect of dense stocking of Gracilaria sp 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milkfish (Chanos chanos forskal) on polyculture culture systems
CN109329132B (zh) 红树林区大弹涂鱼的养殖方法
Chauhan et al. New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le aqua production
CN110833052A (zh) 一种绿鳍马面鲀北育南养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