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99152U -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999152U CN203999152U CN201420426925.8U CN201420426925U CN203999152U CN 203999152 U CN203999152 U CN 203999152U CN 201420426925 U CN201420426925 U CN 201420426925U CN 203999152 U CN203999152 U CN 2039991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 cage
- kickboard
- basin
- submerged plant
- wat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60—Fishing; Aquaculture; Aquafarm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包括养殖网箱,养殖网箱为六面封闭的箱体,养殖网箱上方的水面上设有人工浮岛,网箱内中部设有沉水植物层;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浮板,浮板上均匀设有通孔,通孔处摆放培育盆,培育盆中种植挺水植物,浮板通过绳索及锚进行固定;浮板上还开设有透光口,透光口处安装框架,框架通过绳索挂设沉水植物培育盆;沉水植物培育盆内种植沉水植物;所述养殖网箱内还投放有鱼。本实用新型利用人工浮岛、养殖网箱将水生植物和动物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全生态立体水质净化系统,能够有效对水体进行净化,同时还可以产生景观性及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净化技术,具体为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特别适合水库中的水体净化。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利用动植物净化水质的方法为单独的水生动物净化水质或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方式。
单独利用水生动物净化水质的缺点是:占有水体空间大、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不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养殖水生动物的设备和培育植物的设备不能相互利用;全国大面积鱼类人工放流,总体上成活率不高,改善水质和增加渔民的收入的效果不明显。
单独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时:如果采用浮游植物进行净化,其占有水面大,设施及植物根系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设施成本投入大,没有持续性,植物根系上附着水生动物不为养殖鱼类所利用。采用沉水植物净化水质时,因各水体的深度、地理环境及草食性野生鱼类等因素,至使沉水植物不能很好的生长,难于达到净化水质和平衡生态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将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及鱼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动植物全生态立体水质净化系统,能提高水生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对水体进行有效净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包括养殖网箱,养殖网箱为六面封闭的箱体,养殖网箱上方的水面上设有人工浮岛,网箱内中部设有沉水植物层;所述人工浮岛包括浮板,浮板上均匀设有通孔,通孔处摆放培育盆,培育盆中种植挺水植物,浮板通过绳索及锚进行固定;浮板上还开设有透光口,透光口处安装框架,框架通过绳索挂设沉水植物培育盆;沉水植物培育盆内种植沉水植物;所述养殖网箱内还投放有鱼。
所述浮板下面固定连接有竹排,浮板侧面设有钢管围栏。通过设置竹排能增加人工浮岛的浮力、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设有钢管,中间有浮板,下面有竹排,再采用锈钢丝把三者相连。通过钢管围栏将浮板及其上方的培育盆进行固定,同时防止浮板、培育盆与竹排发生相对移动。
所述浮板为泡沫板或者充气板体。通过浮板使得挺水植物始终位于水面上,选择培育盆时,其外径应略小于浮板的通孔直径,将挺水植物栽种于装有蛭石的培育盆中,培育盆的底部设有3-5个直径为2-3cm的开口,然后将花盆移至浮岛上的开孔中,人工浮岛建设完成。
人工浮岛技术是一种对水体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与景观旅游相兼顾的实用技术。其核心技术就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以可漂浮的材料为载体,采用现代种植技术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水生植物技术,将挺水植物种植在人工浮岛上。人工浮岛上的植物作用与生长在水中植物带的作用相似,就是植物以太阳光为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将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植物的根系,传输到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变成植物的组成部分,达到清除水中营养物质的作用。另外,由植物根系形成一个生物膜,通过其中的微生物分解和合成代谢作用,能有效地除去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和富营养物质。采用该技术,还可将原来只能在陆地种植的陆生植物种到水面上,取得观光效果。
人工浮岛技术在应用是的关键点在于:适合水库水环境的浮床载体基质筛选、抗风浪能力挺水植物的选择、库区特有湿生植物选育与浮床栽培技术、浮床植物搭配、换茬技术研究、浮床植物净水效果研究。
所述网箱的筛孔为6-8cm,高度为2-3m。其中网箱筛孔的大小及网箱的高度根据投放鱼的品种及规格大小、水库水位的深度、水的流速等因素决定。
透光口处安装的框架可采用PVC管连接而成,进一步的,可将其制成“田”字状,既能够具有很好的透光效果,又能均匀的固定沉水植物。所述框架下方的绳索长0.5-1.5m,每0.5-0.8m挂设一个沉水植物培育盆,每平米内设有2-3个沉水植物培育盆。培育盆的口面直径为15-30cm。沉水植物种植时,先将沉水植物在培育盆培育后,用绳索系好,再沉入水中。
将沉水植物置于养殖网箱内部挂养净化水质时,其净化原理与挺水植物一样。但沉水植物生长空间与挺水植物不一样,它生产在水体里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面及水中均种植植物,可以使植物充分与水体结合,更充分的消耗水中的营养物质。
由于水库的自然环境不适宜沉水植物的生长,本实用新型采用养殖网箱挂养的方式,将沉水植物栽培在养殖网箱中,根据水体的自然条件,调节沉水植物的种植深度及密度;同时,沉水植物种植在养殖网箱内,与外界草食性鱼类分开,可以有效降低沉水植物被草食鱼类吃掉的风险。沉水植物的放入深度应根据水体环境的透明度来进行调节,保证其能够接触到足够的光照,进行生长。
沉水植物的深度可以调节、且将沉水植物种植在网箱内,与自然界草食性鱼类分开,避免沉水植物被野生草食性鱼类过早吃掉。提供了一种深水水域及水库沉水植物培育方法。
在养殖网箱内养鱼时,一般放入的鱼类为鲢鱼和鳙鱼;鲢鱼的主要食物是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鳙鱼的主要食物是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与高等植物一样,也是以阳光为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达到自身生长的作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越多,浮游植物生长越快,当水体中营养物质过饱和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就会疯长,既形成水华。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食。浮游动物通过吞食浮游植物,达到生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利用食物链原理,在水体中放养鲢鱼及鳙鱼后,能有效地利用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控制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种群数量。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进化效果,丰富水生物种的多样性,还可在养殖网箱内加入长吻鮠、鲫鱼、青鱼中的一种或几种。
由于上层的人工浮岛上植物根系中生活着大量的低栖生物和野杂鱼,这是长吻鮠优质食物来源。在养殖网箱中养殖长吻鮠在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底栖生物和野杂鱼。
鲫鱼主要以附着在养殖网箱上的青苔为食,养殖网箱长时间泡在水里,箱体会生长很多青苔,时间长了,青苔增多,会堵塞网眼,影响网箱内外水体交换。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鲫鱼可解决该技术问题。
青鱼的主要食物是体中的底栖动物、软体动物。由于水体中的贝类、软体动物非常喜欢附着在养殖网箱上,进而容易堵塞网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引入青鱼可以解决该问题。
另外,如果培育的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枯萎腐烂,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在种植的水生植物枯萎腐烂之前,放入草鱼,让草鱼吃掉沉水植物及挺水植物在水中的根系,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在养殖网箱养鱼时,鱼类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的水面鳙鱼4尾、鲢鱼1尾、鲫鱼1尾、长吻鮠1尾,青鱼每10平方米1尾;而鱼种的规格以250克以上为宜。
采用所述的水体净化系统进行水体净化的方法,将人工浮岛用锚及绳索定位于水面,与挺水植物进行结合培育挺水植物;其下设置养殖网箱,网箱内设置沉水植物层,同时在网箱内养鱼;通过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及鱼的生长和新陈代谢,达到对水体的净化目的。
在系统内加入草鱼的时机为培育的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枯萎腐烂之前,放入的草鱼规格为500克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主要用于库区水体的净化,库区水体中容易积累上游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加之库区点源、面源污染的汇入,使得其水体很容易面临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另外,由于消落带的形成使水库无法形成类似于湖泊的湖滨植物带,致使水库生物多样性和自净能力较低,容易导致水库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通过水生植物与水生动物立体综合配置,有效的针对库区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一种水质净化与增加渔民收入相结合的净化系统,可以提高水库自净能力,维持水库生态系统稳定,是既能够净化水质到最佳状态又可以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水质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利用人工制作的立体植物浮岛、滤食性鱼类养殖网箱和沉水植物挂袋构建动植物全生态立体水质净化系统,整合集成为动植物生态链,构筑河流人工绿带,净化水质的同时为鱼虾及水鸟等提供栖息、摄食场所,提高水生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占有水体空间比其它方法减少50%以上,养殖效益比单独养殖要高10%左右。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包括养殖网箱1,养殖网箱1为六面封闭的箱体,养殖网箱1上方的水面上设有人工浮岛2,网箱内中部设有沉水植物层3;所述人工浮岛2包括浮板21,浮板21上均匀设有通孔22,通孔22处摆放培育盆23,培育盆23中种植挺水植物24,浮板21通过绳索及锚进行固定;浮板21上还开设有透光口31,透光口31处安装框架32,框架32通过绳索挂设沉水植物培育盆23;沉水植物培育盆23内种植沉水植物33;所述养殖网箱1内还投放有鱼4。
所述浮板21下面固定连接有竹排,浮板21侧面设有钢管围栏。
所述浮板21为泡沫板或者充气板体。
所述网箱1的筛孔为6-8cm,高度为2-3m。
所述框架32下方的绳索长0.5-1.5m,每0.5-0.8m挂设一个沉水植物培育盆23,每平方米设有2-3个沉水植物培育盆23;培育盆23的口面直径为15-30cm。
通过在人工浮岛上种植挺水植物,养殖网箱内种植沉水植物和养殖鱼类,可以实现水生植物与水生动物立体综合配置,有效改善水质和进行生态修复,可以提高水库自净能力,维持水库生态系统稳定,是既能够净化水质到最佳状态又可以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水质净化系统。
Claims (5)
1.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网箱(1),养殖网箱(1)为六面封闭的箱体,养殖网箱(1)上方的水面上设有人工浮岛(2),网箱内中部设有沉水植物层(3);所述人工浮岛(2)包括浮板,浮板上均匀设有通孔(22),通孔处摆放培育盆(23),培育盆(23)中种植挺水植物(24),浮板(21)通过绳索及锚进行固定;浮板(21)上还开设有透光口(31),透光口(31)处安装框架(32),框架(32)通过绳索挂设沉水植物培育盆(23);沉水植物培育盆(23)内种植沉水植物(33);所述养殖网箱(1)内还投放有鱼(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21)下面固定连接有竹排,浮板(21)侧面设有钢管围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21)为泡沫板或者充气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1)的筛孔为6-8cm,高度为2-3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2)下方的绳索长0.5-1.5m,每0.5-0.8m挂设一个沉水植物培育盆(23),每平方米设有2-3个沉水植物培育盆(23);培育盆(23)的口面直径为15-3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6925.8U CN203999152U (zh) | 2014-07-31 | 2014-07-31 |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26925.8U CN203999152U (zh) | 2014-07-31 | 2014-07-31 |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999152U true CN203999152U (zh) | 2014-12-10 |
Family
ID=52039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2692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99152U (zh) | 2014-07-31 | 2014-07-31 |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999152U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8797A (zh) * | 2014-07-31 | 2014-10-22 | 宜都市茂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
CN104828948A (zh) * | 2015-04-21 | 2015-08-12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净水浮床养殖装置和净水方法 |
CN105759006A (zh) * | 2016-04-08 | 2016-07-13 | 武汉昌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湖泊水生植物限制因子的原位方法 |
CN106889002A (zh) * | 2017-03-09 | 2017-06-27 | 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一种箱式种养同体生态养殖浮床 |
CN107258651A (zh) * | 2017-06-28 | 2017-10-20 | 临沂大学 | 一种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
CN107389888A (zh) * | 2017-08-02 | 2017-11-24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环境监控方法 |
CN107450490A (zh) * | 2017-08-02 | 2017-12-0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综合利用系统 |
CN107864774A (zh) * | 2017-11-16 | 2018-04-0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 |
CN107963725A (zh) * | 2017-12-07 | 2018-04-27 | 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净化系统 |
CN108502968A (zh) * | 2018-06-14 | 2018-09-07 | 安庆师范大学 | 一种降低沼泽化水体水生植物盖度的生态构件 |
CN110615536A (zh) * | 2019-10-09 | 2019-12-27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一种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CN112479383A (zh) * | 2020-10-13 | 2021-03-12 | 西南科技大学 | 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水质改善方法 |
CN113087162A (zh) * | 2021-05-08 | 2021-07-09 | 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 |
CN113661914A (zh) * | 2021-08-18 | 2021-11-19 |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及装置 |
-
2014
- 2014-07-31 CN CN201420426925.8U patent/CN20399915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08797A (zh) * | 2014-07-31 | 2014-10-22 | 宜都市茂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
CN104828948A (zh) * | 2015-04-21 | 2015-08-12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净水浮床养殖装置和净水方法 |
CN105759006A (zh) * | 2016-04-08 | 2016-07-13 | 武汉昌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湖泊水生植物限制因子的原位方法 |
CN105759006B (zh) * | 2016-04-08 | 2018-01-23 | 武汉德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湖泊水生植物限制因子的原位方法 |
CN106889002A (zh) * | 2017-03-09 | 2017-06-27 | 安阳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一种箱式种养同体生态养殖浮床 |
CN107258651A (zh) * | 2017-06-28 | 2017-10-20 | 临沂大学 | 一种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
CN107389888A (zh) * | 2017-08-02 | 2017-11-24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环境监控方法 |
CN107450490A (zh) * | 2017-08-02 | 2017-12-08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生态浮岛的综合利用系统 |
CN107864774A (zh) * | 2017-11-16 | 2018-04-0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 |
CN107963725A (zh) * | 2017-12-07 | 2018-04-27 | 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净化系统 |
CN108502968A (zh) * | 2018-06-14 | 2018-09-07 | 安庆师范大学 | 一种降低沼泽化水体水生植物盖度的生态构件 |
CN108502968B (zh) * | 2018-06-14 | 2023-10-20 | 安庆师范大学 | 一种降低沼泽化水体水生植物盖度的生态构件 |
CN110615536A (zh) * | 2019-10-09 | 2019-12-27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一种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CN112479383A (zh) * | 2020-10-13 | 2021-03-12 | 西南科技大学 | 一种河湖岸线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水质改善方法 |
CN113087162A (zh) * | 2021-05-08 | 2021-07-09 | 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的多样化生境系统 |
CN113661914A (zh) * | 2021-08-18 | 2021-11-19 |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一种用于绿海龟人工繁育的海藻养殖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999152U (zh) |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 |
CN104108797B (zh) |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 |
CN103798166B (zh) | 一种华南沿海香港牡蛎室内大规模人工繁育方法 | |
CN104663552B (zh) | 一种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及其构建方法 | |
CN103404462B (zh) |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 |
CN107258651A (zh) | 一种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立体生态养殖系统 | |
CN102626057B (zh) | 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4686427B (zh) | 一种松江鲈鱼集约化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2687695A (zh) | 一种大海马种苗人工培育及养殖方法 | |
CN101401554A (zh) | 人工养殖海马苗方法 | |
CN103814841A (zh) | 一种滨海芦苇湿地苇-蟹-鱼种养复合系统的构建方法 | |
CN105557569A (zh) | 一种大刺鳅的池塘养殖方法 | |
CN103636481A (zh) | 湿地保护的立体种养殖系统 | |
CN107950444A (zh) | 一种虾菜鱼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 |
CN105557588A (zh) | 四指马鲅鱼苗的培育方法 | |
CN102077788B (zh) | 一种利用攀爬装置提高河蟹养殖成活率的方法 | |
JP2011244795A (ja) | アサリ等の潜砂性二枚貝の陸上生産方法 | |
CN101715743B (zh) | 耐低盐刺参苗种的培育方法 | |
KR101806086B1 (ko) | 해삼용 침하식 복합 양식방법 | |
CN103098733B (zh) | 多生物协同防治海参养殖池塘刚毛藻灾害产生的方法 | |
CN102405870B (zh) | 一种海湾扇贝的同代多点复合选育方法 | |
CN104082207A (zh) | 一种池塘浮床种菜养殖乌鳢的方法 | |
CN202760008U (zh) |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装置 | |
CN102812912B (zh) |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 | |
CN105191845A (zh) | 一种海参与海马立体生态混养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