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4356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84356A CN102684356A CN2012100586733A CN201210058673A CN102684356A CN 102684356 A CN102684356 A CN 102684356A CN 2012100586733 A CN2012100586733 A CN 2012100586733A CN 201210058673 A CN201210058673 A CN 201210058673A CN 102684356 A CN102684356 A CN 1026843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bearing
- sliding bearing
- outlet sid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65 cha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7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 H02K5/1735—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1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not rel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loa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70/00—Apparatus relating to physics, e.g. instruments
- F16C2370/20—Optical, e.g. movable lenses or mirrors; Specta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不仅能使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地移动,还能在轴向及径向上小型化。电动机(1)包括:转轴(2);驱动用磁铁(3);驱动用线圈(5);覆盖驱动用线圈(5)的外周面的壳体(17);在对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进行支承的同时能沿转轴(2)的轴向移动的滑动轴承(7);以及用内周面(8a)将滑动轴承(7)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的轴承保持件(8)。轴承保持件固定在壳体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并且上述轴承保持件整体配置在壳体的外部。壳体形成有与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相连的轴承保持面(17c),滑动轴承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的内部。滑动轴承被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和轴承保持面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其具有在对转轴的端部进行支承的同时能沿转轴的轴向移动的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CD、DVD播放器等中使用的光拾取装置和摄像机中使用的透镜组等移动的电动机,已知有步进电动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记载的步进电动机中,转轴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被能沿着轴承保持件的内表面滑动的滑动轴承保持。轴承保持件被固定在壳体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上。此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步进电动机中,轴承保持件整体配置在壳体的外部。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步进电动机中,轴承保持件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的外部,轴承保持件的剩下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的内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401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20346号公报
近年来,在CD、DVD播放器和摄像机等的市场中,对于装置的小型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装载于这些装置中的步进电动机的小型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步进电动机中,由于轴承保持件整体配置在壳体的外部,因此,只要在转轴的轴向上减薄轴承保持件,就能使步进电动机在轴向上小型化。但是,若在轴向上减薄轴承保持件,则轴承保持件与滑动轴承在轴向上的接触长度会变短,从而可能无法用轴承保持件完全保持滑动轴承。因此,一旦在轴向上减薄轴承保持件,就可能很难通过轴承保持件在轴向上适当地对滑动轴承进行引导,来使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地滑动。即,很难使专利文献1记载的步进电动机在轴向上小型化。
对此,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步进电动机中,即便为确保轴承保持件与滑动轴承在轴向上的接触长度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轴承保持件在轴向上的厚度,由于轴承保持件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壳体的内部,因此也能使步进电动机在轴向上小型化。但是,在这种步进电动机中,由于轴承保持件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的内部,因此,需要使壳体在径向上增大与进入壳体内部的轴承保持件相应的量。因此,很难使专利文献2记载的步进电动机在径向上小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该电动机不仅能使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地移动,还能在轴向及径向上小型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动机的特征是,包括:转轴;固定于转轴的驱动用磁铁;配置在驱动用磁铁的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覆盖驱动用线圈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壳体;在对转轴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进行支承的同时能沿转轴的轴向移动的滑动轴承;以及用内周面将滑动轴承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的轴承保持件,轴承保持件固定在壳体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上,并且上述轴承保持件整体配置在壳体的外部,壳体形成有具有与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相连的轴承保持面的开口部,滑动轴承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的内部,滑动轴承被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和轴承保持面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电动机中,具有与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相连的轴承保持面的开口部形成于壳体。此外,在本发明中,滑动轴承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的内部,滑动轴承被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和壳体的轴承保持面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因此,即便减薄轴承保持件在轴向上的厚度,也能利用形成于壳体的轴承保持面来确保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及壳体的轴承保持面与滑动轴承在轴向上的接触长度,从而能适当地对滑动轴承进行保持。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便减薄轴承保持件在轴向上的厚度,也能利用壳体的轴承保持面和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沿轴向适当地引导滑动轴承,以使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地移动,其结果是,能使电动机在轴向上小型化。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轴承保持件整体配置在壳体的外部,因此,不需要考虑轴承保持件就能设定壳体在径向上的大小。因此,在本发明中,能使电动机在径向上小型化。这样,在本发明中,不仅能使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地移动,还能使电动机在轴向及径向上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壳体的开口部形成有比轴承保持面更向转轴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形成壳体一般不是为了保持滑动轴承,因此,在用壳体的轴承保持面对滑动轴承进行保持时,会使滑动轴承与轴承保持面之间的滑动阻力变大,从而可能给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地移动造成阻碍,但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减小滑动轴承与轴承保持面接触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减少滑动轴承与轴承保持面之间的滑动阻力。因此,即便用壳体的轴承保持面对滑动轴承进行保持,也能使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地移动。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电动机包括用于朝转轴的输出侧对滑动轴承施力的施力构件,施力构件对滑动轴承施力,以使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相对于转轴的轴中心倾斜,凹部形成在开口部的靠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的倾斜方向的一侧。如上所述构成时,例如,即使滑动轴承由树脂成型加工形成,滑动轴承的加工精度较低,由于施力构件对滑动轴承施力而使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相对于转轴的轴中心倾斜,因此也能防止滑动轴承相对于轴承保持面的松动。另一方面,当施力构件对滑动轴承施力而使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相对于转轴的轴中心倾斜时,在滑动轴承的中心的倾斜方向的一侧,滑动轴承与轴承保持面之间的滑动阻力会变大,但如上所述构成时,由于在开口部的靠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的倾斜方向的一侧形成有凹部,因此,在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的倾斜方向的一侧,能减小滑动轴承与轴承保持面接触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滑动轴承与轴承保持面之间的滑动阻力。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从轴向观察壳体的构成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底部时的形状形成为由两个圆弧部和连接两个圆弧部的大致平行的两根直线部构成的大致椭圆形,施力构件具有与滑动轴承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抵接的弹簧部,弹簧部形成为从壳体的两个圆弧部中的一个圆弧部朝向另一个圆弧部延长,在开口部处形成的凹部配置在弹簧部的前端部的两侧。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轴承保持件通过凸焊而被固定在壳体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上,在壳体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与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凸焊用突起部熔融凝固而成的焊接部,凹部形成在靠焊接部的径向内侧的开口部处。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利用凹部来防止凸焊时熔融的突起部在轴承保持面的内周侧以凸出的状态凝固。因此,能防止因凸焊用突起部而妨碍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移动的情况。具体而言,从轴向观察壳体的构成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底部的形状形成为由两个圆弧部和连接两个圆弧部的大致平行的两根直线部构成的大致椭圆形,凹部与焊接部以分别对应的方式各设有多个,并且凹部配置在焊接部与上述滑动轴承的外周面之间。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壳体上形成有从开口部的缘部朝向壳体的内部突出的突出部。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利用突出部的内周面来使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轴承保持面及突出部的内周面与滑动轴承在轴向上的接触长度变长。因此,能更适当地对滑动轴承进行保持。此时,朝向壳体的内部突出的突出部是从壳体的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朝向输出侧进行冲裁加工时形成的飞边,轴承保持面的内周面能由在靠输出侧的相反侧形成的剪切面和在输出侧形成的切断面构成。此外,较为理想的是,通过将驱动用线圈配置成被两个轭夹住,从而构成定子,其中,上述两个轭包括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极齿,上述飞边配置在与壳体的构成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底部抵接的轭的形成在极齿根部的曲面部的内周侧,上述飞边的内周面也用作壳体的轴承保持面。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滑动轴承的外周面包括:配置在输出侧的相反侧的圆柱状的圆柱面;以及配置在转轴的输出侧且外径朝输出侧变小的缩径面,圆柱面被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和轴承保持面保持。若如上所述构成,则与由轴承保持面等来对缩径面进行保持的情况相比,能使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及轴承保持面与滑动轴承在轴向上的接触长度变长,从而能适当地对滑动轴承进行保持。
在本发明中,电动机包括配置在转轴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与滑动轴承之间的球状构件,球状构件的中心例如配置在壳体的内部。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不仅能使滑动轴承沿轴向顺畅地移动,还能使电动机在轴向及径向上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沿图1的E-E方向表示电动机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部分及滑动轴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的E-E方向表示壳体的图。
图6是沿图1的E-E方向表示滑动轴承及壳体的图。
图7是图1的F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 电动机
2 转轴
3 驱动用磁铁
5 驱动用线圈
7 滑动轴承
7a 圆柱面
7b 缩径面
8 轴承保持件
8a 内周面
9 板簧(施力构件)
17 壳体
17b 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
17c 轴承保持面
17d 开口部
17e 凹部
17f 突起部
17g 飞边(突出部)
24 球状构件
C 球状构件的中心
L1 转轴的轴中心
L2 滑动轴承的轴中心
Z 轴向
Z1 输出侧
Z2 输出侧的相反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电动机的示意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沿图1的E-E方向表示电动机1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是所谓的PM(Permanent Magnet:永久磁铁)型步进电动机。此外,电动机1是小型步进电动机。如图1所示,该电动机1包括:具有转轴2和两个驱动用磁铁3的转子4;以及具有两个配置于驱动用磁铁3的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5的定子6。此外,电动机1包括:对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端部(未图示)进行支承的输出侧轴承(未图示);对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进行支承、且能沿转轴2的轴向移动的滑动轴承7;对滑动轴承7进行保持的轴承保持件8;以及作为用于朝转轴2的输出侧对滑动轴承7施力的施力构件的板簧9。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以转轴2的输出侧即图1的Z1方向侧为“输出侧”,以转轴2的输出侧的相反侧即图1的Z2方向侧为“输出侧的相反侧”。此外,以转轴2的轴向即图1的Z方向为“轴向”,以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为“径向”,以转子4的圆周方向为“周向”。
转轴2的输出侧从定子6突出,在该从定子6突出的部分上形成有丝杠2a。丝杠2a例如与光拾取装置等被移动体螺合,使被移动体移动。
驱动用磁铁3是永磁铁,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两个驱动用磁铁3以沿轴向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固定于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外周面。具体来说,两个驱动用磁铁3配置成相对于通过定子6的轴向的大致中心的平面P大致面对称。在驱动用磁铁3的外周面沿周向交替地形成有N极和S极。
定子6包括第一定子部组12和第二定子部组13。第一定子部组12与第二定子部组13在轴向上重叠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子部组12配置在输出侧的相反侧,第二定子部组13配置在输出侧。
第一定子部组12包括:外轭14;供一个驱动用线圈5卷绕的绕线管15;配置成将绕线管15夹在其与外轭14之间的内轭16;以及从径向外侧及输出侧的相反侧覆盖上述各结构的壳体17。该第一定子部组12配置于在输出侧的相反侧配置的驱动用磁铁3的径向外侧。
绕线管15形成为在轴向两端具有凸缘部的带凸缘的筒状。驱动用线圈5卷绕在绕线管15的外周侧。此外,在绕线管15形成有端子台15a。在端子台15a上固定有与驱动用线圈5的端部连接的端子(未图示)。
外轭14包括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极齿14a。内轭16包括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极齿16a。极齿14a、16a配置成与驱动用磁铁3的外周面相对。此外,极齿14a与极齿16a在周向上相邻地交替配置。在极齿14a、16a的径向外侧配置着卷绕有驱动用线圈5的绕线管15。
壳体17由薄钢板形成,且通过冲压加工形成。此外,壳体17形成为具有底部17a的有底筒状,底部17a构成壳体17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部。壳体17的详细结构会在后面说明。
第二定子部组13的结构与第一定子部组12的结构相同,第二定子部组13配置成与第一定子部组12相对于通过定子6的轴向的大致中心的平面P面对称。即,第二定子部组13包括分别与第一定子部组12的外轭14、绕线管15、内轭16及壳体17相当的外轭19、绕线管20、内轭21及壳体22。如图1所示,内轭16的靠输出侧的端面与内轭21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在平面P上抵接。
绕线管20形成有与绕线管15的端子台15a相当的端子台20a。此外,外轭19包括与外轭14的极齿14a相当的极齿19a,内轭21包括与内轭16的极齿16a相当的极齿21a。
如图2所示,从轴向观察电动机1时的形状大致呈椭圆形(日文:小判状)。具体来说,从轴向观察电动机1时的形状为由曲率半径及曲率中心相同的两个圆弧部和与图2的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两根直线部构成的大致椭圆形。在下面的说明中,以从轴向观察时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的电动机1的外形中配置有两个圆弧部的图2的上下方向为上下方向,以配置有两根直线部的图2的左右方向为左右方向。另外,驱动用线圈5在左右两侧也被壳体17、22覆盖,在全周上被壳体17、22覆盖,但在形成有端子台15a、20a的部分处,有时也会露出驱动用线圈5的一部分。
(电动机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部分的结构)
图3是图1所示的壳体17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部分及滑动轴承7的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壳体17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部分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1的E-E方向表示壳体17的图。图6是沿图1的E-E方向表示滑动轴承7及壳体17的图。图7是图1的F部放大图。
滑动轴承7由树脂材料形成。此外,滑动轴承7是通过使用模具的成型加工形成的。上述滑动轴承7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如图3所示,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由配置在输出侧的相反侧的圆柱面7a和配置在输出侧的缩径面7b构成。圆柱面7a形成为外径恒定的圆柱状。缩径面7b形成为外径朝输出侧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的靠输出侧端的一部分为缩径面7b。
在滑动轴承7的靠输出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凹部7c和凹部7d,其中,上述凹部7c供形成为球状的球状构件24配置,上述凹部7d供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及球状构件24配置。凹部7d形成为与凹部7c的输出侧端相连。即,凹部7d形成在凹部7c的输出侧。此外,凹部7c形成在圆柱面7a的靠输出侧的径向内侧部分,凹部7d形成在缩径面7b的径向内侧部分。此外,凹部7d的内径比凹部7c的内径大。如图1所示,在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上也形成有凹部2b,该凹部2b供球状构件24配置。即,球状构件24配置在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与滑动轴承7之间。该球状构件24与转轴2一起旋转。即,在转子4旋转时,在凹部7c的侧面及底面与球状构件24之间会产生滑动。
轴承保持件8由金属材料形成。此外,轴承保持件8是通过使用模具的铸件加工等形成的。上述轴承保持件8形成为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在轴承保持件8上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圆形通孔,轴承保持件8利用其通孔的内周面8a将滑动轴承7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轴承保持件8固定在底部17a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侧面即壳体17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具体而言,轴承保持件8通过焊接而被固定在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轴承保持件8通过凸焊而被固定在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此外,如图1所示,轴承保持件8整体配置在壳体17的外部。
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从轴向观察电动机1时的形状大致呈椭圆形,因此,从轴向观察时壳体17的底部17a的形状也为由两个圆弧部和连接这两个圆弧部的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两根直线部构成的大致椭圆形。在上述壳体17的底部17a,以与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相连的方式、即以与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一起将滑动轴承7的圆柱面7a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形成具有直径实质相同的轴承保持面17c的大致圆形的开口部17d。如图5所示,开口部17d形成有比轴承保持面17c更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17e。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17d形成有四个凹部17e。具体而言,在开口部17d的上下两端侧分别形成有两个凹部17e。另外,由于形成于后述板簧9、与滑动轴承7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抵接的弹簧部9a从壳体17的形成底部17a的两个圆弧部中的一个圆弧部即下侧的圆弧部朝向另一个圆弧部即上侧的圆弧部延长形成,因此,在开口部17d的上下两端侧分别形成的两个凹部17e设置成从左右方向的两侧夹住弹簧部9a。凹部17e的侧面为圆弧状的曲面。凹部17e以外的开口部17d的内径(即形成有轴承保持面17c的部分的内径)与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的内径大致相等。此外,凹部17e之外的开口部17d的内径及内周面8a的内径形成为比滑动轴承7的外径稍大,从而能使滑动轴承7在轴向上滑动。
如上所述,轴承保持件8通过凸焊而被固定在壳体17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如图4、图5所示,在轴承保持件8被焊接前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形成有凸焊用突起部17f。该突起部17f在凸焊时熔融。在凸焊后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与轴承保持件8之间形成有突起部17f熔融凝固而成的焊接部(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突起部17f形成在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具体而言,在形成于开口部17d处的四个凹部17e各自的径向外侧形成有突起部17f。即,凹部17e形成在靠突起部17f的径向内侧的开口部17d处,具体而言,凹部17e配置在突起部17f熔融凝固而成的焊接部与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即圆柱面7a之间。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是小型步进电动机,因此,突起部17f形成在凹部17e旁边。
此外,如上所述,壳体17是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开口部17d是通过冲裁加工形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冲裁加工用模具从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进入壳体17的内部,从而形成开口部17d。因此,如图7所示,在底部17a上形成有作为从开口部17d朝向壳体17内部(即朝向输出侧)突出的突出部的飞边17g。如图7所示,飞边17g配置于在外轭14的极齿14a的根部处形成的曲面部14b的内周侧。此外,在对壳体17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进行冲裁加工时,在输出侧会形成剪切面和切断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剪切面和切断面用作轴承保持面17c。即,轴承保持面17c由形成在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剪切面和形成在输出侧的切断面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依次通过冲压进行拉深加工及裁切加工等来形成极齿14a,形成于极齿14a根部的曲面部14b是在极齿14a的拉深加工时形成。
板簧9固定在轴承保持构件8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如图2所示,在板簧9的中心部,与滑动轴承7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抵接的弹簧部9a从壳体17的形成底部17a的两个圆弧部中的下侧的圆弧部朝向上侧的圆弧部延长形成。弹簧部9a通过滑动轴承7及球状构件24朝输出侧对转轴2施力。在左右方向上,板簧9a与滑动轴承7的大致中心部分抵接。此外,在上下方向上,板簧9a在比转轴2的轴中心L1靠上下方向中的一侧(具体而言是图2的上侧)的位置与滑动轴承7抵接。因此,如图3(B)所示,在滑动轴承7上作用有沿箭头V表示的方向的作用力,并作用有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的力矩。因此,滑动轴承7的轴中心L2相对于转轴2的轴中心L1倾斜,使得轴承保持面17c的上下两端部分与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接触的接触压力增大。另外,在图3(B)中,为方便起见,图示出将轴中心L2倾斜了比轴中心L2相对于轴中心L1实际倾斜程度更大的状态。
滑动轴承7的靠输出侧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17的内部。如图1所示,使滑动轴承7的输出侧部分进入壳体17的内部,以使球状构件24的中心C配置在壳体17的内部。此外,滑动轴承7被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和壳体17的轴承保持面17c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具体而言,滑动轴承7的圆柱面7a被内周面8a和轴承保持面17c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滑动轴承7、轴承保持件8、壳体17的底部17a、板簧9及球状构件24,在径向及推力方向上对转子4的输出侧的相反侧端进行支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端部进行支承的输出侧轴承在轴向及径向上被固定。而滑动轴承7能沿轴向移动。此外,凹部17e之外的开口部17d的内径及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的内径比滑动轴承7的外径稍大,从而滑动轴承7也能在径向上稍许移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较了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的加工精度、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的加工精度、壳体17的开口部17d的加工精度后,内周面8a的加工精度最高,接着是开口部17d的加工精度,而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的加工精度最低。另外,此处的加工精度是指尺寸精度及圆筒度。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轴承7的靠输出侧的一部分配置在壳体17的内部,滑动轴承7被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和壳体17的轴承保持面17c保持成能沿轴向移动。因此,即便减薄轴承保持件8在轴向上的厚度,也能利用轴承保持面17c来确保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及轴承保持面17c与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在轴向上的接触长度。因此,即便减薄轴承保持件8在轴向上的厚度,也能利用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和轴承保持面17c来适当保持滑动轴承7,并能利用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和轴承保持面17c沿轴向适当地引导滑动轴承7,来使滑动轴承7沿轴向顺畅地移动。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电动机1在轴向上小型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轴承保持件8整体配置在壳体17的外部,因此,不需要考虑轴承保持件8就能设定壳体17在径向上的大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使电动机1在径向上小型化。这样,在本发明中,不仅能使滑动轴承7沿轴向顺畅地移动,还能使电动机1在轴向及径向上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7的底部17a形成有从开口部17d朝向壳体17的内部突出的飞边17g。因此,利用飞边17g的内周面,就能使轴承保持件8的内周面8a及包括飞边17g的内周面在内的轴承保持面17c与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在轴向上的接触长度变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滑动轴承7的圆柱面7a被轴承保持面17c保持,因此,和滑动轴承7的缩径面7b与轴承保持面17c相对的情况相比,能使轴承保持面17c与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在轴向上的接触长度变长。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更适当地对滑动轴承7进行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比轴承保持面17c更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17e形成于开口部17d。因此,能减小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与轴承保持面17c的接触面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利用由剪切面和切断面构成的轴承保持面17c来对滑动轴承7进行保持,也能减少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与轴承保持面17c之间的滑动阻力,其结果是,能使滑动轴承7沿轴向顺畅地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轴承7被板簧9的弹簧部9a施力,从而使滑动轴承7的轴中心L2相对于转轴2的轴中心L1倾斜。因此,即便通过树脂成型加工形成的滑动轴承7的加工精度较低,也能防止滑动轴承7相对于轴承保持面17c的松动。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9的弹簧部9a使滑动轴承7的轴中心L2相对于转轴2的轴中心L1倾斜,从而使轴承保持面17c的上下两端部分与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接触的接触压力增大,因此,可能会使开口部17d的上下两端部分与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之间的滑动阻力增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开口部17d的上下两端侧分别形成了凹部17e,因此,在开口部17d的上下两端侧,减小了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与轴承保持面17c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减少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与轴承保持面17c之间的滑动阻力。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滑动轴承7被板簧9施力,而使滑动轴承7的轴中心L2相对于转轴2的轴中心L1倾斜,也能使滑动轴承7沿轴向顺畅地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7e形成在靠突起部17f的径向内侧的开口部17d处。具体而言,凹部17e配置在突起部17f与滑动轴承7的外周面之间。因此,能通过凹部17e防止凸焊时熔融的突起部17f在轴承保持面17c的内周侧以凸出的状态凝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防止因突起部17f而妨碍滑动轴承7沿轴向顺畅移动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轴承7的输出侧部分进入壳体17的内部,以使球状构件24的中心C配置在壳体17的内部。因此,能缩短对转轴2的靠输出侧的端部进行支承的输出侧轴承与滑动轴承7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减小能以在轴向及径向上被固定的输出侧轴承为支点沿径向稍许移动的滑动轴承7的松动。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一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在不改变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17e分别形成在开口部17d的上下两端侧。除此之外,例如,凹部17e也可以形成在开口部17d的上端侧或下端侧。此外,凹部17e也可以分别形成在开口部17d的左右两端侧,还可以形成在开口部17d的左端侧或右端侧。而且,凹部17e也可以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此外,开口部17d也可以不形成凹部17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滑动轴承7被板簧9施力,从而使滑动轴承7的轴中心L2相对于转轴2的轴中心L1倾斜。除此之外,例如,若能高精度地加工滑动轴承7,则也可以使滑动轴承7被板簧9施力,不使滑动轴承7的轴中心L2相对于转轴2的轴中心L1倾斜,而使轴中心L2与轴中心L1大致一致。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滑动轴承7被板簧9施力,但滑动轴承7也可以被螺旋弹簧等其它弹簧构件或橡胶等弹性构件施力。即,对滑动轴承7施力的施力构件也可以是板簧9之外的弹簧构件或橡胶等弹性构件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承保持件8通过凸焊而被固定在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除此之外,例如,轴承保持件8也可以通过凸焊之外的焊接或粘接等而被固定在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此时,在轴承保持件8被焊接前的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17b上没有形成突起部17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7的底部17a形成有飞边17g,但飞边17g也可以在冲压加工后除去。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球状构件24的中心C配置在壳体17的内部,但球状构件24的中心也可以配置在壳体17的外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定子6由第一定子部组12和第二定子部组13构成,但定子6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定子部组构成。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轴向观察电动机1时的形状大致呈椭圆形,但从轴向观察电动机1时的形状也可以大致呈圆形。
Claims (19)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
固定于所述转轴的驱动用磁铁;
配置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
覆盖所述驱动用线圈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壳体;
在对所述转轴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进行支承的同时能沿所述转轴的轴向移动的滑动轴承;以及
用内周面将所述滑动轴承保持成能沿所述轴向移动的轴承保持件,
所述轴承保持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上,并且所述轴承保持件整体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壳体形成有具有与所述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相连的轴承保持面的开口部,
所述滑动轴承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滑动轴承被所述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和所述轴承保持面保持成能沿所述轴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部形成有比所述轴承保持面更向所述转轴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包括用于朝所述转轴的输出侧对所述滑动轴承施力的施力构件,
所述施力构件对所述滑动轴承施力,以使所述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中心倾斜,
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开口部的靠所述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的倾斜方向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底部的形状形成为由两个圆弧部和连接所述两个圆弧部的大致平行的两根直线部构成的大致椭圆形,
所述施力构件具有与所述滑动轴承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抵接的弹簧部,该弹簧部形成为从所述壳体的所述两个圆弧部中的一个圆弧部朝向另一个圆弧部延长,
在所述开口部处形成的所述凹部配置在所述弹簧部的前端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周面包括:配置在所述输出侧的相反侧的圆柱状的圆柱面;以及配置在所述转轴的输出侧且外径朝所述输出侧变小的缩径面,
所述圆柱面被所述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和所述轴承保持面保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保持件通过凸焊而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上,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与所述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凸焊用突起部熔融凝固而成的焊接部,
所述凹部形成在靠所述焊接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的所述开口部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底部的形状形成为由两个圆弧部和连接所述两个圆弧部的大致平行的两根直线部构成的大致椭圆形,
所述凹部与所述焊接部以分别对应的方式各设有多个,并且所述凹部配置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周面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包括用于朝所述转轴的输出侧对所述滑动轴承施力的施力构件,
所述施力构件对所述滑动轴承施力,以使所述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中心倾斜,
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开口部的靠所述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的倾斜方向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构件具有与所述滑动轴承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抵接的弹簧部,该弹簧部形成为从所述壳体的所述两个圆弧部中的一个圆弧部朝向另一个圆弧部延长,
在所述开口部处形成的所述凹部配置在所述弹簧部的前端部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从所述开口部的缘部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突出的突出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突出的突出部是从所述壳体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朝向输出侧进行冲裁加工时形成的飞边,所述轴承保持面的内周面由形成在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剪切面和形成在输出侧的切断面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驱动用线圈配置成被两个轭夹住,从而构成定子,其中,所述两个轭包括在周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极齿,
所述飞边配置在与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底部抵接的所述轭的形成在所述极齿根部的曲面部的内周侧,所述飞边的内周面也用作所述壳体的所述轴承保持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包括用于朝所述转轴的输出侧对所述滑动轴承施力的施力构件,
所述施力构件对所述滑动轴承施力,以使所述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中心倾斜,
在所述开口部形成有比所述轴承保持面更向所述转轴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开口部的靠所述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的倾斜方向的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底部的形状形成为由两个圆弧部和连接所述两个圆弧部的大致平行的两根直线部构成的大致椭圆形,
所述施力构件具有与所述滑动轴承的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抵接的弹簧部,该弹簧部形成为从所述壳体的所述两个圆弧部中的一个圆弧部朝向另一个圆弧部延长,
在所述开口部处形成的所述凹部配置在所述弹簧部的前端部的两侧。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口部形成有比所述轴承保持面更向所述转轴的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轴承保持件通过凸焊而被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上,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与所述轴承保持件之间形成有凸焊用突起部熔融凝固而成的焊接部,
所述凹部形成在靠所述焊接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的所述开口部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从轴向观察时,所述壳体的构成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的底部的形状形成为由两个圆弧部和连接所述两个圆弧部的大致平行的两根直线部构成的大致椭圆形,
所述凹部与所述焊接部以分别对应的方式各设有多个,并且所述凹部配置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周面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包括用于朝所述转轴的输出侧对所述滑动轴承施力的施力构件,
所述施力构件对所述滑动轴承施力,以使所述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相对于所述转轴的轴中心倾斜,
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开口部的靠所述滑动轴承的轴中心的倾斜方向的一侧。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轴承的外周面包括:配置在所述输出侧的相反侧的圆柱状的圆柱面;以及配置在所述转轴的输出侧且外径朝所述输出侧变小的缩径面,
所述圆柱面被所述轴承保持件的内周面和所述轴承保持面保持。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包括配置在所述转轴的所述靠输出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与所述滑动轴承之间的球状构件,
所述球状构件的中心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57341 | 2011-03-16 | ||
JP2011057341A JP2012196030A (ja) | 2011-03-16 | 2011-03-16 | モー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4356A true CN102684356A (zh) | 2012-09-19 |
Family
ID=4681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586733A Pending CN102684356A (zh) | 2011-03-16 | 2012-02-29 | 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235546A1 (zh) |
JP (1) | JP2012196030A (zh) |
CN (1) | CN10268435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8623A (zh) * | 2013-10-18 | 2015-04-2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马达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马达制造用的冲切器单元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92551B2 (ja) * | 2014-01-30 | 2017-09-06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84709A1 (en) * | 2000-12-19 | 2002-07-04 | Kabushiki Kaisha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 Motor |
CN1937373A (zh) * | 2005-09-14 | 2007-03-2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101043162A (zh) * | 2006-03-22 | 2007-09-26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101355271A (zh) * | 2007-07-26 | 2009-01-2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WO2010106750A1 (ja) * | 2009-03-18 | 2010-09-23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92518B2 (ja) * | 2005-07-08 | 2010-12-01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
2011
- 2011-03-16 JP JP2011057341A patent/JP2012196030A/ja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01-26 US US13/358,926 patent/US2012023554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2-29 CN CN2012100586733A patent/CN1026843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84709A1 (en) * | 2000-12-19 | 2002-07-04 | Kabushiki Kaisha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 Motor |
CN1937373A (zh) * | 2005-09-14 | 2007-03-2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101043162A (zh) * | 2006-03-22 | 2007-09-26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101355271A (zh) * | 2007-07-26 | 2009-01-2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WO2010106750A1 (ja) * | 2009-03-18 | 2010-09-23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78623A (zh) * | 2013-10-18 | 2015-04-2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马达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马达制造用的冲切器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35546A1 (en) | 2012-09-20 |
JP2012196030A (ja) | 2012-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9059410A (ja) |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のチャッキング装置を搭載した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
CN212412923U (zh) | 马达 | |
JP2006220775A (ja) | 駆動装置及びマグネットの製造方法 | |
CN102684356A (zh) | 电动机 | |
JP2009124867A (ja) | モータ | |
CN101546952B (zh) | 电动机 | |
JP5323473B2 (ja) | モータ | |
US8099746B2 (en) | Motor, storage disk drive apparatus and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
JPH118966A (ja) |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 |
JP6209374B2 (ja) | 軸受装置、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KR100990609B1 (ko) | 척킹 장치, 브러시리스 모터 및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 |
JP6304796B2 (ja) | 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6529211B2 (ja) | 軸受装置、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CN204392057U (zh) | 马达 | |
JP2011067084A (ja) | モータおよび記録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
US9934799B2 (en) | Preloaded roller bear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bearing device | |
WO2020157910A1 (ja) | 転動体およびスライド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202565081U (zh) | 电动机 | |
JP2019122191A (ja) | モータ | |
JPH0694960A (ja) | 軸受構造 | |
JP7063785B2 (ja) | セグメントコイル固定方法 | |
JP6493935B2 (ja) | 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14222987A (ja) | モータ | |
JP6498859B2 (ja) | 軸受装置、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
JP2020054060A (ja) | モ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