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8816B - 扭矩波动吸收器 - Google Patents
扭矩波动吸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78816B CN102678816B CN201210068961.7A CN201210068961A CN102678816B CN 102678816 B CN102678816 B CN 102678816B CN 201210068961 A CN201210068961 A CN 201210068961A CN 102678816 B CN102678816 B CN 1026788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torque
- absorber
- transmission path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783 fri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1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 F16F15/1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 F16F15/129—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rotating systems by making use of member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using elastic members or friction-damping members, e.g. between a rotating shaft and a gyratory mass mounted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friction-damping means
- F16F15/1297—Overload protection, i.e. means for limiting torq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阻尼部(2),以其弹性吸收输出轴(5)与输入轴(30)之间的扭矩波动;以及限幅部(4),布置在从阻尼部(2)到输入轴(30)的动力传输路径上,限幅部(4)构造成,当输出轴(5)与输入轴(30)之间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等于或超过定义为在阻尼部(2)处吸收的预定扭矩时,限幅部(4)滑转。阻尼部(2)包括:中板(15),其向限幅部(4)传输旋转动力;侧板(11、12),其从输出轴(5)接收旋转动力输入;以及弹性件(16),其吸收由中板(15)与侧板(11、12)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在相对于阻尼部(2)位于径向靠外侧的周边部分,侧板(11、12)直接或间接连接至与输出轴(5)相连接的飞轮(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
背景技术
扭矩波动吸收器是一种布置在从发动机到变速器的动力传输路径上的装置,用于吸收或减少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扭矩波动。周知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包括:阻尼部,用于以弹簧力吸收扭矩波动;迟滞部,用于以由摩擦所导致的迟滞扭矩吸收或减少扭矩波动;以及限幅部,限幅部构造成,当由旋转轴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超过阻尼部和迟滞部处的可吸收量时,限幅部滑转。根据JP2009-293652A中披露的一种周知扭矩波动吸收器,阻尼部在动力传输路径上布置于更靠近发动机的位置,并将限幅部在动力传输路径上布置于更靠近变速器的位置,以使到达阻尼部弹簧之前部分处的惯性较低、而弹簧之后部分处的惯性较高,从而确保阻尼部的阻尼性能。
采用周知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由于具有例如形状及布局复杂的板件,用于改进阻尼部弹簧之前部分与之后部分之间惯性分布平衡的结构是复杂的。在阻尼部的径向靠内侧位置,周知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包括用于连接扭矩波动吸收器和发动机部件的螺栓或连接件,这些螺栓或连接件在动力传输路径上布置为更靠近发动机。结果,给多个板件设置用于穿过螺栓的通孔,导致结构变得复杂。
因此,对于扭矩波动吸收器而言存在这样的需求,不使用复杂的结构,就能改进阻尼部的弹簧之前部分与之后部分之间的惯性分布平衡。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包括:阻尼部,布置在从动力源输出轴到变速器输入轴的动力传输路径上,以其弹性吸收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的扭矩波动;以及限幅部,布置在从阻尼部到输入轴的动力传输路径上,限幅部构造成,当由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等于或超过定义为在阻尼部处吸收的预定扭矩时,限幅部滑转。阻尼部包括:中板,呈环状形式,向限幅部传输旋转动力;侧板,各自呈环状形式,在轴向以偏移方式布置在中板的相反侧,从输出轴接收旋转动力输入;弹性件,其吸收由中板与侧板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在相对阻尼部位于径向靠外侧的周边部分处,侧板直接或间接连接至与输出轴连接的飞轮。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中,在相对阻尼部位于径向靠外侧的周边部分处,使扭矩波动吸收器与飞轮连接,因而,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板与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限幅部中的滑转表面(构造成滑转的表面)更靠近动力源设置的构成部件连接。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板是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限幅部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动力源设置的第一构成部件。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扭矩波动吸收器进一步包括向输入轴传输旋转动力的输出件。输出件与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限幅部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变速器设置的构成部件连接。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扭矩波动吸收器进一步包括向输入轴传输旋转动力的输出件。输出件是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限幅部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变速器设置的第一构成部件。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限幅部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变速器设置的第一构成部件,被夹在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限幅部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动力源设置的部件之间。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限幅部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动力源设置的第一构成部件,被夹在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限幅部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变速器设置的部件之间。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从变速器的方向,用多个螺栓使扭矩波动吸收器与飞轮连接。从轴向观察,在对应于螺栓的位置处,构成限幅部的一部分部件设置有供螺栓穿过的切口部或通孔。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相对于中板的内周和各侧板的内周,输出件布置在径向靠内侧的位置处。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扭矩波动吸收器进一步包括支承部,其于径向布置在中板和输出件之间,将中板可旋转方式支撑于输出件。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扭矩波动吸收器进一步包括迟滞部,迟滞部在动力传输路径上布置在相对于阻尼部并联的位置处,以迟滞扭矩吸收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的扭矩波动。迟滞部包括在轴向从各相反侧将中板夹在中间的一对推件。该一对推件之一起到支承部的作用。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扭矩波动吸收器进一步包括环状形式的连接板。侧板经由连接板与飞轮间接连接。
具有上述特征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了惯性平衡。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点和特征将更为明了,其中:
图1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中板典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典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典型结构的剖视图;以及
图5是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典型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披露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实施例包括:阻尼部2(以附图标记2示于图1以及图3至图5),阻尼部2布置在从作为动力源输出轴的曲轴5(以附图标记5示于图1以及图3至图5)到变速器的输入轴30(以附图标记30示于图1以及图3至图5中)的动力传输路径上,用于以其弹性吸收作为输出轴的曲轴5与输入轴30之间的扭矩波动;限幅部4(以附图标记4示于图1以及图3至图5),限幅部4布置在从阻尼部2到输入轴30的动力传输路径上,限幅部4构造成,当由作为输出轴的曲轴5与输入轴30之间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等于或超过限定阻尼部2处所吸收的预定扭矩时,限幅部4滑转。阻尼部2包括:中板15(以附图标记15示于图1以及图3至图5),呈环状形式,用于向限幅部4传输旋转动力;侧板11、12(以附图标记11、12示于图1以及图3至图5),各自呈环状形式,并在轴向以偏移方式布置于中板15的各相反侧,从作为输出轴的曲轴5接收旋转动力输入;以及卷簧16,其作为弹性件(以附图标记16示于图1以及图3至图5),吸收由中板15与侧板11、12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在相对阻尼部2位于径向靠外侧的周边部分处,侧板11、12与飞轮7(以附图标记7示于图1以及图3至图5)直接或间接连接,飞轮7则与作为输出轴的曲轴5连接。
指出与附图有关的附图标记,是为了帮助理解实施例的描述,但并非将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局限于涉及该附图标记的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中板15典型结构的俯视图。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是布置在从动力源(例如发动机或电动机)的曲轴5(输出轴5)到变速器的输入轴30的动力传输路径上的装置,用于吸收或减少由旋转轴之间例如曲轴5与输入轴30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阻尼部2,其具有吸收扭转冲击的功能,用于以弹簧力吸收旋转轴之间的扭矩波动;迟滞部3,用于以由摩擦所导致的迟滞扭矩吸收或减少旋转轴之间的扭矩波动;以及限幅部4,限幅部4构造成,当由旋转轴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等于或超过在阻尼部2和迟滞部3处可吸收的预定量时,限幅部4滑转。在动力传输路径上,阻尼部2布置于相对于迟滞部3并联的位置。在传输路径上,限幅部4布置于相对于阻尼部2和迟滞部3串联的位置。阻尼部2和迟滞部3布置在从发动机曲轴5到限幅部4的动力传输路径上。限幅部4布置在从阻尼部2和迟滞部3到变速器输入轴30的动力传输路径上。因此,在上述布置的情况下,可以使阻尼部2与变速器输入轴30之间动力传输路径的惯性增大,并且更容易改进阻尼部弹簧之前部分与之后部分之间的惯性分布平衡。
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构成部件包括:板件10(作为连接板)、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一起作为侧板11、12)、垫板13、第一组铆钉14、中板15、卷簧16、座件17、第一推件(止推件)18、第二推件19、第一锥状盘簧20、盖板21、第二锥状盘簧22、第二组铆钉23、压板24、衬板25、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轮轴件28、以及第三组铆钉29。
板件10是环状部件,用于从飞轮7向阻尼部2和迟滞部3传输旋转动力。用第一组螺栓8在外周部使板件10与飞轮7连接(或安装并固定)。用第二组螺栓6使飞轮7与发动机的曲轴5连接。板件10的内周部形成为与飞轮7之间限定有间隙,并且与第一侧板11面向飞轮的表面接触。在第一组铆钉14处使板件10、第一侧板11、垫板13以及第二侧板12连接在一起。结果,板件10与曲轴5、飞轮7、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以及垫板13一体方式共同旋转。
第一侧板11是构成阻尼部2和迟滞部3的环状部件,其相对于中板15布置于更靠近发动机的位置,即布置于图1中左侧。第一侧板11的外周端附近部分布置在板件10与垫板13之间。在第一组铆钉14处使第一侧板11、板件10、垫板13、以及第二侧板连接在一起。结果,第一侧板11与曲轴5、飞轮7、板件10、第二侧板12、以及垫板13一体方式共同旋转。在布置于第一侧板11中部的阻尼部2处,第一侧板11包括开口部11a,用于容纳卷簧16和座件17。各开口部11a的周向端面选择性地接触与各端面对应的座件17。在相对于阻尼部2布置在内周侧位置的迟滞部3处,与第一推件18接合的第一侧板11以相对第一推件18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第一侧板11的内周端部经由第一推件18可旋转方式支撑于轮轴件28。
第二侧板12是构成阻尼部2和迟滞部3的环状部件,其相对于中板15布置于更靠近变速器的位置,即布置于图1中右侧。第二侧板12的外周端附近部分相对于垫板13布置于更靠近变速器的位置,其布置于图1中右侧。在第一组铆钉14处使第二侧板12、板件10、第一侧板11、以及垫板13连接在一起。结果,第二侧板12与曲轴5、飞轮7、板件10、第一侧板11、以及垫板13一体方式共同旋转。在布置于第二侧板12中部的阻尼部2处,第二侧板12包括开口部12a,用于容纳卷簧16和座件17。各开口部12a的周向端面选择性地接触与各端面相对应的座件17。在相对于阻尼部2布置在内周侧位置的迟滞部3处,第二侧板12与第二推件19接合,该第二侧板12以相对第二推件19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并且支撑第一锥状盘簧20。第二侧板12的内周端部经由第二推件19可旋转方式支撑于轮轴件28。
垫板13是板形部件,用于将侧板11、12的外周部隔开。在中板15的开口部15a中相对于阻尼部2位于径向靠外侧的位置处,垫板13被夹在侧板11、12的外周部之间,以及,第一组铆钉14在此处使垫板13、板件10、以及侧板11、12连接在一起。结果,垫板13与曲轴5、飞轮7、板件10、第一侧板11、以及第二侧板12一体方式共同旋转。为中板15的各开口部15a布置各垫板13。结果,例如,如图2所示,对于在三个位置布置有开口部15a的中板15而言,使用了三个垫板13。当阻尼部2处出现扭转时,垫板与各对应开口部15a的周向端面接触,此时,各垫板13起到限制阻尼部2处扭转的作用。侧板11、12可以直接连接而不用垫板13。
第一组铆钉14是使板件10、第一侧板11、垫板13、以及第二侧板12连接在一起,即将上述部件保持为一体所用的部件。
中板15是构成阻尼部2、迟滞部3、以及限幅部4的环状板形部件,布置在从阻尼部2和迟滞部3到限幅部4的动力传输路径上。中板15在其周边部分包括多个通孔15c(以附图标记15c示于图2中),用于穿过第二组铆钉23。用第二组铆钉23,在通孔15c的位置处使中板15与盖板21连接或保持为一体。结果,中板15与盖板21一体方式共同旋转。从轴向观察,在与第一组螺栓8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在周向偏离与第二组铆钉23连接部分的位置处,中板15在其外周部包括切口部15b,切口部15b可以设置成通孔形式。从轴向观察,切口部15b与盖板21切口部21c的位置对应,并且在阻尼部2处没有出现扭转时与第一组螺栓8的位置对应。设置切口部15b的目的是:穿过第一组螺栓8,以及,在此处操作第一组螺栓8的栓接工具。在相对于中板15和盖板21连接之处位于径向靠内侧部分的限幅部4处,中板15形成为与盖板21之间限定有间隙。在限幅部4处,中板15支撑或者保持第二锥状盘簧22的外周端部。在阻尼部2处,中板15包括开口部15a,开口部15a用于容纳卷簧16和座件17。各开口部15a的周向端面选择性地接触与各端面相对应的座件17。在相对于阻尼部2位于径向靠外侧的区域处,各开口部15a设置有垫板13。当在阻尼部2处出现扭转,垫板13与开口部15a的周向端面接触,此时,开口部15a起到限制阻尼部2处扭转的作用。中板15布置在第一推件18与第二推件19之间。在相对于阻尼部2位于径向靠内侧的迟滞部3处,第一推件18和第二推件19可滑动方式支撑于中板15的轴向表面处。经由第一推件18或者代之以经由第二推件19,使中板15的内周端面可旋转方式支撑于轮轴件28处。
卷簧16是阻尼部2的构成部件。卷簧16容纳在形成于侧板11、12以及中板15的开口部11a、12a、15a中。各卷簧16与布置在各卷簧16相反端的座件17接触。当侧板11、12和中板15彼此相对转动时,卷簧16收缩,并吸收由侧板11、12与中板15之间的转动差所产生的冲击。关于卷簧16,可以使用直状的弹簧。在安装过程中,可以使具有直状的弹簧弯曲。为了对更大扭转进行调节,可以使用从一开始即在周向具有弯曲形式的弧形弹簧。
座件17是阻尼部2的构成部件。座件17容纳在形成于侧板11、12以及中板15的开口部11a、12a、15a中。各座件17布置在开口部11a、12a、15a的周向对应端面与卷簧16的对应端之间。座件17可以使用树脂形成,以降低卷簧16的磨损。
第一推件18是构成迟滞部3的环状部件,布置在第一侧板11与中板15之间。第一推件18轴向布置在第一侧板11与中板15之间。与第一侧板11接合的第一推件18以相对第一侧板11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并且在与中板15压接触的状态下可滑动。在径向,第一推件18布置在第一侧板11与起到支承或轴套作用的轮轴件28之间,用于将第一侧板11可旋转方式支撑于轮轴件28。在径向,第一推件18也布置在中板15与起到支承或轴套作用的轮轴件28之间,用于将中板15可旋转方式支撑于轴套件28。出于降低成本的原因,第一推件18可以用树脂形成。
第二推件19是构成迟滞部3的环状部件,布置在第二侧板12与中板15之间。第二推件19轴向布置在第一锥状盘簧20与中板15之间。第二推件19与第二侧板12和第一锥状盘簧20接合,该第二推件19以相对第二侧板12和第一锥状盘簧20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第一锥状盘簧20使第二推件19偏置于中板15的方向,使得可滑动的第二推件19处于与中板15压接触的状态。在径向,第二推件19布置在第二侧板12与起到支撑或轴套作用的轮轴件28之间,用于将第二侧板12可旋转方式支撑于轴套件28。出于降低成本的原因,第二推件19可以用树脂形成。
第一锥状盘簧20是构成迟滞部3的碟形弹簧,布置在第二推件19与第二侧板12之间,用于使第二推件19偏置于中板15的方向。
盖板21是构成限幅部4的环状部件,用于为限幅部4提供盖件。用第二组铆钉23在外周部使盖板21与中板15连接或保持为一体。结果,盖板21与中板15一体方式共同旋转。从轴向观察,在与第一组螺栓8位置对应的位置,在周向偏离与第二组铆钉23连接部分的位置处,盖板21在其外周部包括切口部21c,切口部21c可以设置成通孔形式。在轴向观察,切口部21c与中板15切口部15b的位置对应,并且当没有出现扭转时与阻尼部2处第一组螺栓8的位置对应。切口部21c设置目的是:穿过第一组螺栓8,以及,在此处操作第一组螺栓8的栓接工具。盖板21形成为在径向靠内侧的周边部分处与中板15之间限定有间隙。盖板21包括用于保持压板24的通孔21a,此处,压板24以相对盖板21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将压板24的凸部24a插进通孔21a,将压板24保持为相对盖板21不可转动,但相对盖板21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盖板21在面对第二摩擦材料27的表面上包括与第二摩擦材料27的通孔27a相接合的多个凸部21b。借助于多个凸部21b与第二摩擦材料27的通孔27a接合,盖板21保持第二摩擦材料27处于不可转动状态。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多个凸部21b可以压制成形。
第二锥状盘簧22是构成限幅部4的碟形弹簧,布置在中板15与压板24之间。第二锥状盘簧22在其一个端部(图1中的外周端部)由中板15保持,而在其另一端部(图1中的内周端部)使压板24偏置于盖板21方向。
第二组铆钉23是用于使中板15和盖板21连接在一起或换而言之用于使其保持为一体的构成部件。
压板24是构成限幅部4的环状部件,布置在第二锥状盘簧22与第一摩擦材料26之间。压板24包括凸部24a,凸部24a用于使压板24以相对盖板21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插进盖板21通孔21a的凸部24a以相对盖板21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用第二锥状盘簧22使压板24偏置于第一摩擦材料26的方向。压板24在面对第一摩擦材料26的表面包括与第一摩擦材料26通孔26a相接合的不同凸部(另一凸部)24b。借助于该不同凸部24b与第一摩擦材料26通孔26a接合,压板24保持第一摩擦材料26处于不可转动状态。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该不同凸部24b可以压制成形。
衬板25是布置在第一摩擦材料26与第二摩擦材料27之间构成限幅部4的环状部件,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布置在盖板21与压板24之间。用第三组铆钉29使衬板25在内周部处与轮轴件28的凸缘部28a连接或保持为一体。在外周部处,将衬板25布置在第一摩擦材料26与第二摩擦材料27之间,并且在与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处于压接触的状态下可滑动。衬板25布置为动力传输路径上的单独构成部件,相对于限幅器4中构造成滑转的部分更靠近变速器,以实现对波状路扭矩(torque on a wavy road)的对抗或抵消。
第一摩擦材料26是限幅部4的构成部件,布置在衬板25与压板24之间。第一摩擦材料26构造为环状形式。第一摩擦材料26包括用于与压板24的不同凸部24b相接合的多个通孔26a。借助于不同凸部24b与多个通孔26a接合,使第一摩擦材料26以相对压板24不可转动的状态保持于压板24。第一摩擦材料26与衬板25可滑动方式压接触。第一摩擦材料26可以用橡胶、树脂、纤维(短纤维或长纤维)、含有摩擦系数μ调整颗粒的材料或类似材料形成。
第二摩擦材料27是限幅部4的构成部件,布置在衬板25与盖板21之间。第二摩擦材料27构成为环状形式。第二摩擦材料27包括用于与盖板21的多个凸部21b相接合的多个通孔27a。借助于多个凸部21b与通孔27a接合,使第二摩擦材料27以相对盖板21不可转动的状态保持于盖板21。第二摩擦材料27与衬板25可滑动方式压接触。第二摩擦材料27可以用橡胶、树脂、纤维(短纤维或长纤维)、含有摩擦系数μ调整颗粒的材料或类似材料形成。
轮轴件28是用于从限幅部4向变速器输出旋转动力的构成部件。轮轴件28在其内周部呈管状形式,并且包括自上述管状部中位于变速器方向的部分(图1中右侧)于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28a。轮轴件28通过花键在管状部内周面处与变速器的输入轴30接合,使得轮轴件28于此处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轮轴件28经由第一推件18于外周面处可旋转方式支撑第一侧板11和中板15,并经由第二推件19可旋转方式支撑第二侧板12。将轮轴件28的上述管状部布置于中板15的内周部,以获得限制装置尺寸的优点。用第三组铆钉29使凸缘部28a在外周部处与衬板25连接或保持为一体。结果,轮轴件28与衬板25一体方式共同旋转。
第三组铆钉29是用于使衬板25与轮轴件28的凸缘部28a连接在一起或换而言之用于使其保持为一体的构成部件。
根据第一实施例,从飞轮7到阻尼部2的连接相对阻尼部2布置在径向靠外侧的部分,因而,可以用简单结构以降低的成本改善装置的惯性分布平衡。当从飞轮7到阻尼部2的连接相对阻尼部2布置在径向靠内侧部分(在常规作为轮轴件的部分处)时,由于阻尼部2布置在径向更外侧的部分,或者限幅部布置在径向或轴向更靠外的部分,会导致装置尺寸增大,与之相比,第一实施例避免了装置尺寸增大。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至飞轮7的安装件(板件10)构造成具有较小弯曲量,这也有利于限制装置尺寸的增大。第一实施例采用了很多种扭矩波动吸收器基本技术,减少了设计研究工作。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第二实施例。图3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典型结构的剖视图。
第二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使第一侧板11(以附图标记11示于图1)与板件10(以附图标记10示于图1)成一体以形成第一侧板11,以及,使轮轴件28的凸缘部28a(以附图标记28a示于图1)与衬板25(以附图标记25示于图1)成一体以形成凸缘部28a。
第一侧板11包括延伸部11b,延伸部11b自通过第一组铆钉14与垫板13和第二侧板12连接在一起或保持为一体的部分径向向外延伸。延伸部11b构造成绕过限幅部4的中板15,并且在其外周部处用第一组螺栓8连接或安装并固定至飞轮7。除了上述结构之外,第一侧板11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侧板11(以附图标记11示于图1)类似。
轮轴件28在其内周部呈管状形式,并且包括自上述管状部中位于变速器方向(图1中右侧)的部分于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28a。凸缘部28a延伸至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之间的位置,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布置在盖板21与压板24之间。凸缘部28a的外周部布置在第一摩擦材料26与第二摩擦材料27之间,并且在与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处于压接触的状态下可滑动。除了上述结构之外,轮轴件28与第一实施例的轮轴件28(以附图标记28示于图1)类似。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之外,第二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并降低了成本。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第三实施例。图4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典型结构的剖视图。
第三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除了将中板15(以附图标记15示于图1)分成中板15和支撑板31并用第四组铆钉32连接中板15与支撑板31之外,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类似。
中板15是构成阻尼部2和迟滞部3的环状板形部件,布置在从阻尼部2和迟滞部3到限幅部4的动力传输路径上。中板15在其外周部处通过第四组铆钉32与支撑板31连接或保持为一体。中板15中相对第四组铆钉32位于径向靠内侧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中板15(以附图标记15示于图1中)的结构类似。
支撑板31是构成限幅部4的环状部件,支撑或保持第二锥状盘簧22的外周端部。在外周部,支撑板31通过第二组铆钉23与盖板21连接在一起或保持为一体。结果,支撑板31与盖板21一体方式共同旋转。从轴向观察,在与第一组螺栓8位置对应的位置,在周向偏离与第二组铆钉23连接部分的位置处,支撑板31在其外周部包括切口部31a,切口部31a可以设置成通孔形式。轴向观察,切口部31a与盖板21的切口部21c的位置对应,并且在阻尼部2处没有出现扭转时,与第一组螺栓8的位置对应。切口部31a设置的目的是:穿过第一组螺栓8,以及,在此处操作第一组螺栓8的栓接工具。在相对于支撑板31和盖板21连接位置位于径向靠内侧部分的限幅部4处,支撑板31形成为与盖板21之间限定有间隙。支撑板31在限幅部4处支撑或保持第二锥状盘簧22的外周端部。在内周部,用第四组铆钉32使支撑板31与中板15连接在一起或保持为一体。结果,支撑板31与中板15一体方式共同旋转。
第四组铆钉32是用于使中板15与支撑板31连接在一起或换而言之用于使二者保持为一体的构成部件。
第三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的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第四实施例。图5是图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扭矩波动吸收器典型结构的剖视图。
第四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的变化例。在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在限幅部4(布置于从中板15到轮轴件28凸缘部28a的动力传输路径上)处构造成相对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滑转的构成部件,是在动力传输路径上布置为更靠近变速器的构成部件,其为图1中的衬板25。取而代之的是,在第四实施例的情况下,在限幅部4处,构造成相对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滑转的构成部件,是更靠近发动机设置在上述动力传输路径上的构成部件,其为中板15。除了上述结构差异之外,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类似。
中板15是构成阻尼部2、迟滞部3、以及限幅部4的环状板形部件,布置在从阻尼部2和迟滞部3到限幅部4的动力传输路径上。中板15在限幅部4处起到衬板25的作用。在外周部,中板15布置在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二者布置在盖板41和压板44之间)之间,并且在与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处于压接触的状态下可滑动。中板15的构造中,相对于与第一摩擦材料26和第二摩擦材料27处于压接触状态的部位位于径向靠内侧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中板15(以附图标记15示于图1)的结构类似。
盖板41是构成限幅部4的环状部件,用于为限幅部4提供盖件。盖板41在外周部处通过第五组铆钉43与支撑板42连接在一起或保持为一体。结果,盖板41与支撑板42一体方式共同旋转。从轴向观察,在与第一组螺栓8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在周向偏离与第五组铆钉43连接部分的位置处,盖板41在其外周部包括切口部41b,切口部41b可以设置成通孔形式。轴向观察,切口部41b与支撑板42的切口部42b的位置对应。切口部41b设置的目的是:穿过第一组螺栓8,以及,在此处操作第一组螺栓8的栓接工具。盖板41形成为在径向靠内侧的周边部分处与支撑板42之间限定有间隙。盖板41在面对第一摩擦材料26的表面上包括多个与第一摩擦材料26的通孔26a接合的凸部41a。借助于多个凸部41a与第一摩擦材料26通孔26a接合,盖板41保持第一摩擦材料26处于不可转动状态。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多个凸部41a可以通过压制成形。盖板41形成为不与板件10接触。
支撑板42是构成限幅部4的环状部件,其支撑或保持第三锥状盘簧45的内周端部。在外周部处,用第五组铆钉43使支撑板42与盖板41连接在一起或保持为一体。结果,支撑板42与盖板41一体方式共同旋转。从轴向观察,在与第一组螺栓8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在周向偏离与第五组铆钉43连接部分的位置处,支撑板42在其外周部包括切口部42b,切口部42b可以设置成通孔形式。轴向观察,切口部42b与盖板41的切口部41b的位置对应。切口部42b设置的目的是:穿过第一组螺栓8,以及,在此处操作第一组螺栓8的栓接工具。在相对于支撑板42和盖板41连接位置位于径向靠内侧部分的限幅部4处,支撑板42形成为与盖板41之间限定有间隙。限幅部4处,支撑板42支撑或保持第三锥状盘簧45的内周端部。在支撑板42的中部,支撑板42包括用于保持压板44的通孔42a,此处,压板44以相对支撑板42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得到支撑。将压板44的凸部44a插进通孔42a,使得压板44相对支撑板42不可转动地保持,并且相对支撑板42于轴向可移动方式得到支撑。在内周部,支撑板42通过第三组铆钉29与轮轴件28的凸缘部28a连接在一起或保持为一体。结果,支撑板42与轮轴件28一体方式共同旋转。
第五组铆钉43是用于使盖板41与支撑板42连接在一起或用于使其保持为一体的构成部件。
压板44是构成限幅部4的环状部件,布置在第三锥状盘簧45与第二摩擦材料27之间。压板44包括凸部44a,用于使压板44保持于支撑板42,此处压板44以相对于支撑板42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方式得到支撑。插进支撑板42通孔42a的凸部44a相对支撑板42不可转动但于轴向可移动方式得到支撑。用第三锥状盘簧45使压板44偏置于第二摩擦材料27的方向。压板44在面对第二摩擦材料27的表面上包括与第二摩擦材料27的通孔27a接合的不同凸部44b。借助于不同凸部44b与第二摩擦材料27的通孔27a接合,压板44保持第二摩擦材料27处于不可转动状态。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不同凸部44b可以通过压制成形。
第三锥状盘簧45是构成限幅部4的碟形弹簧,布置在支撑板42与压板44之间。第三锥状盘簧45在其一个端部(在图5中的内周端部)由支撑板42保持,而在其另一端部(在图5中外周端部)使压板44偏置于盖板41的方向。
第四实施例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
Claims (14)
1.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
阻尼部(2),其布置在从动力源的输出轴(5)到变速器的输入轴(30)的动力传输路径上,以其弹性吸收所述输出轴(5)与所述输入轴(30)之间的扭矩波动;以及
限幅部(4),其布置在从所述阻尼部(2)到所述输入轴(30)的动力传输路径上,所述限幅部(4)构造成,当由所述输出轴(5)与所述输入轴(30)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等于或大于定义为在所述阻尼部(2)处吸收的预定扭矩时,所述限幅部(4)滑转;其中,
所述阻尼部(2)包括:
中板(15),呈环状形式,向所述限幅部(4)传输旋转动力;
侧板(11、12),各自呈环状形式,在轴向以偏移方式布置于所述中板(15)的各相反侧,所述侧板(11、12)从所述输出轴(5)接收旋转动力输入;
弹性件(16),其吸收由所述中板(15)与所述侧板(11、12)之间的扭转所导致的扭矩波动;以及,其中,
在相对所述阻尼部(2)位于径向靠外侧的周边部分处,所述侧板(11、12)直接或间接连接至与所述输出轴(5)连接的飞轮(7),其中
从所述变速器的方向,用多个螺栓(8)使所述扭矩波动吸收器(1)与所述飞轮(7)连接,以及,其中,
从轴向观察,在对应于所述螺栓(8)的位置处,构成所述限幅部(4)的一部分部件设置有供所述螺栓(8)穿过的切口部(15b、21c、31a、41b、42b)或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中板(15)与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限幅部(4)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动力源设置的构成部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中板(15)是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限幅部(4)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动力源设置的第一构成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
轮轴件(28),其向所述输入轴(30)传输旋转动力;其中,
所述轮轴件(28)与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限幅部(4)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变速器设置的构成部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
轮轴件(28),其向所述输入轴(30)传输旋转动力;其中,
所述轮轴件(28)是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限幅部(4)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变速器设置的第一构成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限幅部(4)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变速器设置的第一构成部件,被夹在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限幅部(4)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动力源设置的部件(21、2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限幅部(4)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动力源设置的第一构成部件,被夹在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限幅部(4)中的滑转表面更靠近所述变速器设置的部件(41、4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相对于所述中板(15)的内周和各所述侧板(11、12)的内周,所述轮轴件(28)布置在径向靠内侧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相对于所述中板(15)的内周和各所述侧板(11、12)的内周,所述轮轴件(28)布置在径向靠内侧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
支承部,其于径向布置在所述中板(15)与所述轮轴件(28)之间,将所述中板(15)可旋转方式支撑于所述轮轴件(28)。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
支承部,其于径向布置在所述中板(15)与所述轮轴件(28)之间,将所述中板(15)可旋转方式支撑于所述轮轴件(28)。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
迟滞部(3),其布置在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阻尼部(2)并联的位置处,以迟滞扭矩吸收所述输出轴(5)与所述输入轴(30)之间的扭矩波动;其中,
所述迟滞部(3)包括:
一对推件(18、19),其在轴向从各相反侧将所述中板(15)夹在中间;以及,其中,
所述一对推件(18、19)之一起到所述支承部的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
迟滞部(3),其布置在动力传输路径上相对于所述阻尼部(2)并联的位置处,以迟滞扭矩吸收所述输出轴(5)与所述输入轴(30)之间的扭矩波动;其中,
所述迟滞部(3)包括:
一对推件(18、19),其在轴向从各相反侧将所述中板(15)夹在中间;以及,其中,
所述一对推件(18、19)之一起到所述支承部的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进一步包括:
连接板(10),其为环状形式;其中,
所述侧板(11、12)经由所述连接板(10)与所述飞轮(7)间接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56969 | 2011-03-15 | ||
JP2011056969A JP5772098B2 (ja) | 2011-03-15 | 2011-03-15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78816A CN102678816A (zh) | 2012-09-19 |
CN102678816B true CN102678816B (zh) | 2015-01-21 |
Family
ID=45819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6896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8816B (zh) | 2011-03-15 | 2012-03-15 | 扭矩波动吸收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28425B2 (zh) |
EP (1) | EP2500599B1 (zh) |
JP (1) | JP5772098B2 (zh) |
CN (1) | CN1026788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59940B2 (ja) * | 2012-09-24 | 2016-02-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ダンパ装置 |
JP6149415B2 (ja) * | 2013-02-06 | 2017-06-21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動力伝達装置 |
JP5964272B2 (ja) | 2013-04-25 | 2016-08-03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ダンパ装置 |
JP6209850B2 (ja) * | 2013-04-25 | 2017-10-11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ダンパ装置 |
CN104141773A (zh) * | 2013-05-09 | 2014-11-12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及其减速器组件 |
FR3007479B1 (fr) * | 2013-06-24 | 2015-12-04 | Valeo Embrayages |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
DE102014214882B4 (de) * | 2013-08-06 | 2024-08-29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Dämpferbaugruppe für einen Motor und Antriebsstrang für ein Hybridfahrzeug |
DE112014006187B4 (de) * | 2014-01-17 | 2024-10-0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und Hybridantrieb für ein Fahrzeug |
WO2015116684A1 (en) | 2014-01-30 | 2015-08-06 | Borgwarner Inc. | Dual gain friction clutch |
JP2016008713A (ja) * | 2014-06-26 | 2016-01-1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ダンパ装置 |
JP2016056893A (ja) * | 2014-09-10 | 2016-04-21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ダンパ装置 |
JP2016145614A (ja) * | 2015-02-09 | 2016-08-12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ダンパーディスク組立体 |
JP6541983B2 (ja) | 2015-02-09 | 2019-07-10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ダンパーディスク組立体 |
US9841060B2 (en) * | 2015-10-20 | 2017-12-12 | Valeo Embrayages |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for hydrokinetic torque coupling device with inner and outer elastic damping members connected in series |
CN105937578B (zh) * | 2016-06-27 | 2019-05-10 | 苏州辉元变速器科技有限公司 | 扭转减振器 |
JP2018031424A (ja) * | 2016-08-24 | 2018-03-01 | 株式会社エクセディ | 振動低減装置 |
CN107869551B (zh) * | 2016-09-28 | 2021-06-01 | 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 | 尤其用于机动车的传扭装置 |
JP6828440B2 (ja) * | 2017-01-10 | 2021-02-10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ダンパ装置 |
EP3425229B1 (en) * | 2017-07-08 | 2020-04-29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Torque limiter assembly |
WO2019162410A1 (en) * | 2018-02-21 | 2019-08-29 | Valeo Otomotiv Sanayi Ve Ticaret A.S. | A torque limiter having pressure plate and diaphragm spring |
FR3097925B1 (fr) * | 2019-06-28 | 2022-01-21 | Valeo Embrayages |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d’oscillations de torsion |
JP2021021415A (ja) * | 2019-07-25 | 2021-02-18 | 大塚化学株式会社 | 摺動部材 |
DE102019127399B4 (de) * | 2019-10-11 | 2023-03-23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Torsionsdämpfer und Dämpfereinrichtung |
DE212019000415U1 (de) * | 2019-10-12 | 2021-06-08 | Dong Shi | Drehmomentbegrenzungskupplung für eine vibrationsdämpfende Schildmaschine |
DE102021103933A1 (de) | 2021-02-19 | 2022-08-25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Dämpfungsvorrichtung mit Überlastschutzkupplung und verringertem ausgangsseitigem Massenträgheitsmoment; sowie Antriebsstrang |
DE102021103932A1 (de) | 2021-02-19 | 2022-08-25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Federdämpfer mit zwei Überlastschutzkupplungen; sowie Antriebsstrang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95237A (en) * | 1987-03-13 | 1990-01-23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 Component for use in the power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
US5988343A (en) * | 1996-04-04 | 1999-11-23 | Fichtel & Sachs Ag | Clutch disc with 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friction clutch |
CN1386989A (zh) * | 2001-05-17 | 2002-12-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原动机的飞轮装置 |
CN1447039A (zh) * | 2002-03-26 | 2003-10-08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扭振减振盘 |
CN1532433A (zh) * | 2003-03-18 | 2004-09-29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扭振减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448510C2 (de) * | 1983-11-15 | 1996-12-05 | Luk Lamellen & Kupplungsbau | Vorrichtung zum Kompensieren von Drehstößen |
JPH0640996Y2 (ja) * | 1988-04-11 | 1994-10-26 | 株式会社大金製作所 | 分割型フライホイール組立体 |
JP4277501B2 (ja) * | 2001-10-17 | 2009-06-10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JP4882642B2 (ja) * | 2006-09-29 | 2012-02-2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JP5098825B2 (ja) * | 2008-06-03 | 2012-12-1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JP2010038312A (ja) * | 2008-08-07 | 2010-02-18 | Aisin Seiki Co Ltd | ダンパ装置 |
JP5458612B2 (ja) * | 2009-03-13 | 2014-04-0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ダンパ装置 |
JP5326719B2 (ja) * | 2009-03-24 | 2013-10-30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JP5272853B2 (ja) * | 2009-03-31 | 2013-08-2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
2011
- 2011-03-15 JP JP2011056969A patent/JP577209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3-13 EP EP12159168.9A patent/EP2500599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3-14 US US13/420,235 patent/US862842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15 CN CN201210068961.7A patent/CN1026788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95237A (en) * | 1987-03-13 | 1990-01-23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Gmbh | Component for use in the power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
US5988343A (en) * | 1996-04-04 | 1999-11-23 | Fichtel & Sachs Ag | Clutch disc with a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friction clutch |
CN1386989A (zh) * | 2001-05-17 | 2002-12-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原动机的飞轮装置 |
CN1447039A (zh) * | 2002-03-26 | 2003-10-08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扭振减振盘 |
CN1532433A (zh) * | 2003-03-18 | 2004-09-29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扭振减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00599A2 (en) | 2012-09-19 |
CN102678816A (zh) | 2012-09-19 |
JP5772098B2 (ja) | 2015-09-02 |
US8628425B2 (en) | 2014-01-14 |
US20120234642A1 (en) | 2012-09-20 |
JP2012193773A (ja) | 2012-10-11 |
EP2500599A3 (en) | 2017-11-08 |
EP2500599B1 (en) | 2020-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78816B (zh) | 扭矩波动吸收器 | |
US6830139B2 (en) | Multi-clutch arrangement | |
EP2511554B1 (en) | Torque fluctuation absorbing apparatus | |
JP5481897B2 (ja)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
EP2233780B1 (en) | Torque fluctuation absorber | |
CN107850174B (zh) | 扭转振荡缓冲装置 | |
US20110098120A1 (en) | Damper device | |
JP5272853B2 (ja)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
CN108223689B (zh) | 扭矩变动吸收装置 | |
US20130125700A1 (en) | Damper device | |
EP2597331B1 (en) | Torque fluctuation absorbing device | |
JP5742326B2 (ja)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
JP4455858B2 (ja) | トーションダンパ | |
US9638262B2 (en) | Damper apparatus | |
CN110062856B (zh) | 离合器摩擦盘和包括这种盘的摩擦离合器 | |
JP4760952B2 (ja) | トーションダンパ | |
JP2012112420A (ja) | トルク変動吸収装置 | |
CN111237387A (zh) | 具有用于限制轴向位移的保险器件的扭振减振器 | |
EP2182243A2 (en) | Clutch driven plates | |
EP2952776B1 (en) | Dual mass damper with torque limiter function | |
US11661976B2 (en) | Progressivity device for a friction clutch disc, and friction clutch disc incorporating such a device | |
EP1521013A1 (en) | Twin mass flywheel | |
CN114341514A (zh) | 用于摩擦离合器的具有旋转轴线的离合器盘 | |
CN114576308A (zh) | 减振装置 | |
EP1521011A1 (en) | Twin mass flywhee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