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7998B -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7998B
CN102677998B CN201210067912.1A CN201210067912A CN102677998B CN 102677998 B CN102677998 B CN 102677998B CN 201210067912 A CN201210067912 A CN 201210067912A CN 102677998 B CN102677998 B CN 102677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handle
housing
finger
l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79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7998A (zh
Inventor
T·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mai aerospace Co.
Original Assignee
Alco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oa Inc filed Critical Alco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77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7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7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7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 E05C1/0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without latching action
    • E05C1/06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without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bolt
    • E05C1/065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rectilinearly without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bolt flu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9/00Power-plant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B64D29/06Attaching of nacelles, fairings or cow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2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locking the hand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96Sliding
    • Y10T292/1014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22Rigid
    • Y10T292/1028Sliding ca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销闩,其包括壳体、与该壳体连接的把手、与该把手连接的安全销和与该把手和安全销连接的指状件。该把手可以设置在一位于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处。掣子销可滑动地与形成在该指状件内的狭槽接合,直到它们与止挡部接合,以便将把手保持在其中间位置。为了进一步使安全销回缩并使把手朝打开位置移动,该指状件被抬起,并且该掣子销与止挡部脱开接合。作为另一个方案,该销闩包括一具有插销的按钮机构,该插销与由安全销内的狭槽形成的止挡部接合,以便将把手保持在其中间位置。为了进一步使安全销回缩并使把手旋转,该按钮机构被压下以使该插销与安全销的狭槽脱开接合。

Description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为根据第111条a款的申请,该申请涉及并要求于2011年3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PIN LATCH HAVING AN INTERMEDIATEPOSITION”(“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的共有的共同未决美国临时申请No.61/452,717以及于2011年5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PIN LATCHWITH AUTOMATIC INTERMEDIATE POSITION”(“具有自动的中间位置的销闩”)的共有的共同未决美国临时申请No.61/485,317的权益,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销闩,并且较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和具有自动的中间位置的销闩。
背景技术
安装在航天飞行器的外表面上的可拆卸及可移动的元件,例如,舱盖、门、观察板、发动机罩、发动机舱和雷达天线罩采用销闩。安装在销闩上的把手用于打开或关闭这些元件。一个典型的销闩具有两个位置:一个关闭位置和一个打开位置。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销闩,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销的壳体;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把手;可滑动地容纳在该壳体内并连接到该把手上的安全销;和一连接到该把手和该壳体上的指状件,该指状件包括至少一个其尺寸和形状都被设计成能够可滑动地接纳该壳体的至少一个销的狭槽,该至少一个狭槽包括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和使该第一和第二槽部彼此桥接的第三槽部,该第三槽部形成一位于该第一和第二槽部之间的止挡部,其中,该把手可在一关闭位置和一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关闭位置,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壳体内并且安全销从壳体开始延伸,在打开位置,把手从壳体充分延伸并且安全销回缩到壳体内,其中,该把手还可以移动到一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处,该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一位于其关闭位置和其打开位置之间的位置上,以使得当该把手从其关闭位置移动到其中间位置时,该壳体的至少一个销在该指状件的第一槽部中行进,并与该指状件的止挡部接合,以便将该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其中间位置上,以及其中,该指状件可以从一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移开,在该接合位置,该壳体的至少一个销与该指状件的止挡部接合;在该脱开位置,该壳体的至少一个销与该止挡部脱开接合,并适于在该指状件的第二槽部中行进,以使该把手能够从其中间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该指状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侧构件,并且该指状件的至少一个狭槽形成于该至少一个侧构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指状件的至少一个侧构件包括一对侧构件,该壳体的至少一个销包括一对销,并且其中一个该侧构件的狭槽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能够可滑动地接纳该壳体的一个销,另一个该侧构件的狭槽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可滑动地接纳该壳体的另一个销。在一实施例中,该指状件包括一桥接该一对侧构件的抓握件,并且该抓握件便于使指状件从其接合位置移动到其脱开位置。在一实施例中,该指状件的其中一个侧构件的狭槽的第一槽部以平行于其第二槽部的方式形成,并且该指状件的另一个侧构件的第一槽部以平行于其第二槽部的方式形成。在一实施例中,该指状件的其中一个侧构件的狭槽的第三槽部被设置成相对于其第一和第二槽部倾斜,并且该指状件的另一个侧构件的狭槽的第三槽部被设置成相对于其第一和第二槽部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该销闩还包括一连杆,该连杆具有第一端和与该连杆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连杆的第一端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该把手上,并且该连杆的第二端连接到该安全销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把手包括在该把手处于其关闭位置时能够可释放地与该壳体的销接合的掣子。在一实施例中,该把手包括一挡块,其中,该连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该挡块上,并且该指状件的侧构件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该挡块上。在一实施例中,该把手包括一回位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该销闩还包括至少一个指状拉伸弹簧,该指状拉伸弹簧具有连接到该指状件的其中一个侧构件上的第一端和连接到该连杆上的与该至少一个指状拉伸弹簧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在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指状拉伸弹簧包括一对指状拉伸弹簧,其中一个指状拉伸弹簧连接到该一对侧构件中之一上及该连杆上,而另一个指状拉伸弹簧连接到该一对侧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及该连杆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一第一端、与该壳体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一形成在该壳体的第一端内的孔,并且该安全销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适于在该孔内滑动。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销闩包括壳体;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该壳体上的把手;可滑动地容纳在该壳体内并连接到该把手上的安全销,该安全销包括一狭槽和位于该狭槽一端的止挡部;以及包括一插销的按钮机构,其中,该把手可在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壳体内的关闭位置和把手从壳体充分延伸并且安全销回缩到壳体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该把手处于其关闭位置时,该安全销从该壳体延伸出,并且该按钮机构处于压下位置,以使得该按钮机构的插销与该安全销的狭槽脱开连接,其中,该把手还可以移动到一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处,该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一位于其关闭位置和其打开位置之间的位置上,其中,当该把手从其关闭位置移动到其中间位置时,该按钮机构从其压下位置移动到一抬起位置,并且该安全销回缩到该壳体中,使得该按钮机构的插销与该安全销的狭槽接合并在其中滑行,直到该插销与该安全销的止挡部接合为止。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将该按钮机构压下到其压下位置以便使该按钮机构的插销与该安全销的狭槽脱开接合,该把手可以从其中间位置移动到其关闭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该销闩还包括一连杆,该连杆具有第一端和与该连杆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连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该把手上,并且该连杆的第二端连接到该安全销上。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掣子销,并且该把手包括在把手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可以可释放地与壳体的至少一个掣子销接合的掣子。在一实施例中,该把手包括一挡块,其中,该连杆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该挡块上。在一实施例中,该把手包括一回位弹簧。
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第一端、与该壳体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端、下端和位于该下端附近的第一狭槽,其中,该按钮机构的插销可移动地容纳在该第一狭槽中,并且当该按钮机构在其压下位置和其抬起位置之间移动时,该插销在该狭槽中行进。在一实施例中,该按钮机构包括一弹簧,以便于使该按钮机构从其压下位置移动到其抬起位置。在一实施例中,该把手与该按钮机构接合,并且在该把手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将该按钮机构保持在其压下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该销闩还包括一容纳在该壳体内的柱塞机构,该柱塞机构包括一柱塞,该柱塞具有第一端、与该柱塞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从该柱塞的第二端延伸的内部、位于该柱塞的第一端附近的止动销和一容纳在该柱塞的该内部中的弹簧,并且其中该壳体包括一第二狭槽,该第二狭槽在壳体的第一和第二端之间沿纵向延伸并包括第一端和与该第二狭槽的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该柱塞的止动销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适于与该壳体的第二狭槽接合并在其中行进。在一实施例中,当该把手从其中间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时,该安全销的第二端朝该壳体的第二端和该柱塞的止动销推动该柱塞,以使之在该壳体的第二狭槽中行进,直到该止动销在该第二狭槽的第二端处停下来,并且该柱塞机构的弹簧保持在压缩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该把手适于被手动保持在其打开位置,并且其中当该把手被手动释放时,该柱塞机构的弹簧从其压缩状态扩展到一扩展状态,由此推动该柱塞以抽出该安全销,直到该止动销止靠在该壳体的第二狭槽的第一端上,并且该插销与该安全销的狭槽接合。
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一形成在该壳体的第一端中的孔,并且该安全销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适于在该孔内滑动。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
附图说明
为了完全理解本发明,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构造的销闩的俯视立体图,所示出的销闩处于关闭位置;
图2为图1所示销闩的局部剖视侧视图,为了更清楚,该销闩的一些部分以透明方式示出;
图3A和3B分别为图1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壳体的俯视立体图和俯视平面图;
图4为图1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把手的俯视立体图;
图5为图1中示出的销闩的俯视立体图,所示出的销闩处于中间位置,并且,为了更清楚,该销闩的一些部分以透明方式示出;
图6是图5所示销闩的局部剖视侧视图,为了更清楚,该销闩的一些部分以透明方式示出;
图7A至7C分别为图1和5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挡块的立体图、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8A至8D分别为图1和5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指状件的立体图、俯视图、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9为图1中所示销闩的俯视立体图,所示出的销闩处于打开位置;
图10为图9中所示销闩的局部剖视侧视图,为了更清楚,该销闩的一些部分以透明方式示出;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构造的销闩的俯视立体图,所示出的销闩处于关闭位置;
图12为图11中所示销闩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13A至13G分别为图11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壳体的俯视和仰视立体图、俯视图、侧视图、主视和后视图以及仰视图;
图14A和14B分别为图11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把手的俯视和仰视立体图;
图15为图11中示出的销闩的俯视立体图,所示出的销闩处于中间位置;
图16为图15中示出的销闩的剖视侧视图;
图17A和17B分别为图11和15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挡块的立体图和后视图;
图18A至18D分别为图11和15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安全销的俯视立体图、俯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19A至19E分别为图11和15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柱塞的俯视立体图、俯视图、侧视图及后视和前视图;
图20A至20E分别为图11和15中示出的销闩所采用的按钮的俯视立体图、俯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和仰视图;
图21为图11中所示销闩的俯视立体图,所示出的销闩处于打开位置;和
图22为图21中所示销闩的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2,在一实施例中,销闩10包括壳体12和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壳体12上的把手14。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4在把手14可释放地保持在壳体12内的关闭位置(见图1和2)和把手14从壳体12充分延伸的打开位置(见图9和10)之间相对于壳体12枢转。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4可以被设置在一中间位置,由此,把手14可释放地保持在位于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一中间位置(见图5和6)。下面将详细地描述壳体12和把手14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图3A和3B,壳体12包括第一端16,与第一端16相对的第二端18,上端20和与上端20相对的下端22。在一实施例中,通道24从第一端16延伸到第二端18,并设置在一对侧壁26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侧壁26都包括一位于第一端16和第二端18中间的孔28和位于第二端18附近的另一孔30(图3A中只示出了一个侧壁26的孔28,30)。在一实施例中,挡块部32限定了通道24的一部分,并从第一端16延伸到端部34。在一实施例中,挡块部32包括形成在侧壁26附近的狭槽36。在一实施例中,挡块部32包括沿纵向轴线A-A从第一端16延伸到端部34的孔38(见图3A)。在一实施例中,半管形凹槽40从挡块部32的端部34延伸到的位于第一端16和第二端18中间的端部42。在一实施例中,凹槽40与挡块部32的端部34成一体地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凹槽40的端部42通过一对延伸体(spans)44连接到侧壁26上。在一实施例中,凹槽40具有与孔38对准的内部46。在一实施例中,横杆48在邻近第二端18处在侧壁26之间延伸。
仍参考图3A和3B,在一实施例中,一对安装支架50从壳体12的上端20垂直于侧壁26向外延伸,并沿纵向从第一端16和第二端18延伸。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50能够使销闩10安装到外部结构上。关于这一点,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支架50都包括多个其尺寸和形状都设计成用于接纳紧固件(例如,螺栓,螺钉,铆钉等)等安装硬件,以便将销闩10固定到外部结构(图中未示出)上的孔52。
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4包括第一端54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56、外表面58、内表面60和相对的侧构件62。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4包括从外表面58延伸到内表面60的矩形孔64。在一实施例中,相对的侧构件62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位于其一端的掣子销孔66,一位于其相对端的枢销孔68(图4中只示出了一个枢销孔)和一对位于孔66和68中间的孔70。
参考图2和5-6,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4的第二端56通过延伸穿过相对的侧构件62的孔68(孔68在图4中示出)的把手枢销72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壳体12的第二端18上。在一实施例中,把手枢销72包括衬套74。在一实施例中,回位弹簧76围绕把手枢销72并与壳体12的横杆48以及把手14的内表面60接合,以便将把手保持在其中间和打开位置,这一点将在下文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仍然参考图2和5-6,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4包括通过安装在相对的侧构件62的第一孔66(该第一孔66在图4中示出)中的一对掣子销80枢转地安装在把手中的掣子78。在一实施例中,掣子78包括其尺寸和形状都设计成与把手14的孔64(该孔64在图4中示出)配合的矩形顶部82和一对相对的棘爪84,其中,每个棘爪84都有一个杯形顶端86和一狭槽88,并且从掣子78的顶部82悬垂。在一实施例中,掣子78包括通过掣子衬套92(见图2)安装到掣子枢销80上的掣子簧90。
仍然参考图2和5-6,在一实施例中,把手14包括通过由把手14的孔70(该孔70在图4中示出)接纳的铆钉96安装在把手的相对的侧构件62之间的挡块94。参考图7A至7C,在一实施例中,挡块94包括基部95和从基部95延伸并由中央狭槽98分开的两个臂柱97。在一实施例中,一对侧部狭槽100位于臂柱97两侧。在一实施例中,基部95包括经由其中延伸的孔99,并且每个臂柱97都分别包括经过其中延伸的孔101。
再参考图2和5-6,在一实施例中,销闩10包括一细长的连杆102,该连杆具有第一端104、与第一端104相对的第二端106和位于第一端104和第二端106中间的孔108。在一实施例中,销闩10包括具有自由的第一端112和与第一端112相对的第二端114的安全销110。在一实施例中,连杆102的第一端104被接纳在挡块94的中央狭槽98(中央狭槽98在图7A和7B中示出)中,并通过中央枢销116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挡块94上。在一实施例中,连杆102的第二端106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安全销110的第二端114上。在一实施例中,安全销110被可滑动地接纳在凹槽40和壳体12的孔38中。在一实施例中,销闩10包括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壳体12和把手14上的指状件118。下面将描述指状件118。
参考图8A至8D,在一实施例中,指状件118包括由一U形抓握件122桥接的一对相对的细长侧构件120。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侧构件120都包括第一端124和与第一端124相对的第二端126,以及一Z形狭槽128。在一实施例中,各个狭槽128的特征在于,它们具有第一上槽部130、第二下槽部132和连接该第一上槽部130和第二下槽部132并形成止挡部135的第三槽部134(见图8D)。在一实施例中,使第三槽部134相对于槽部130,132倾斜。在一实施例中,槽部130,132彼此平行。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侧构件120都包括一位于第一端124和第二端126中间的孔136。侧构件120中的每个第一端124都包括一孔137。
再参考图2和5-6,在一实施例中,指状件118的侧构件120的第一端124分别被接纳在挡块94的侧狭槽100中,并且通过被接纳在把手14的孔68和指状件118的侧构件120的孔137(该孔137在图8A和图8D中示出)中的铆钉138枢接到挡块94上。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2的每个孔28(在图3A中示出)都接纳一掣子销140。在一实施例中,掣子销140被接纳在侧构件120的狭槽128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指状拉伸弹簧142连接每个侧构件120和连杆102,从而每个第一指状拉伸弹簧142的一端都连接到侧构件120的孔136上,而每个弹簧142的相对端连接到连杆102的孔108上。下面将描述第一和第二指状拉伸弹簧142的用途和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2和把手14由不锈钢制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图中示出的其他所有结构元件也可以由合适等级的不锈钢或其他合适的合金金属制成。
参考图1和2,示出关闭位置的销闩10。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把手14被保持在壳体12的通道24中,把手14的外表面58与壳体12的上端20齐平或基本齐平。在一实施例中,把手的外表面58与销闩10连接于其上的外部结构的外表面齐平或基本齐平(图中未示出)。如图1和2所示,安全销110处于其充分延伸的位置,即,安全销110的第一端112位于距离壳体12最大距离处。安全销110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与外部结构(图中未示出)接合。此外,掣子78与掣子销140接合,以使得掣子销140与棘爪84的狭槽88接合。在一实施例中,掣子78通过掣子弹簧90而被弹簧加载。在一实施例中,指状拉伸弹簧142处于松弛状态:也就是说,弹簧142既不被拉伸,也不被压缩,也不被扭转(扭曲)的状态。
参考图5和6,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按压掣子78打开销闩10,其中,掣子的顶端86从掣子销140释放,并且掣子销140与掣子78的狭槽88脱开连接,使把手14自由地沿方向D1从结构(图中未示出)的外表面向外旋转。在一实施例中,当掣子78被推动时,把手14通过回位弹簧76自动且自由地打开。在一实施例中,当把手14以这种方式旋转时,连杆102被拉动,并且安全销110相应地回缩到壳体12中。同时,指状件118的侧构件120的第一端124绕固定在挡块94中的铆钉138枢转,而掣子销140通过狭槽128引导侧构件120的第二端126。较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掣子销140在第一上槽部130中滑行,直到它们分别到达第三倾斜槽部134并与止挡部135接合。然后安全销110停止运动,并且把手14被保持在中间位置的适当的位置处,如图5和6所示。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指状拉伸弹簧142以剪刀式的动作将指状件118的侧构件120和连杆102彼此相向地延伸并拉动。在一实施例中,弹簧142处于拉伸负载下,以便将把手14保持在其中间位置。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安全销110进一步回缩,指状件118通过抓握件122被手动抬起,以便使掣子销140和指状件118的第三槽部134脱开连接并越过止挡部135。参考图9和10,在一实施例中,以上述方式抬起指状件118允许掣子销140与指状件118的第二下槽部132接合。因此,然后把手14可以沿方向D 1进一步旋转,直到把手14的第二端56与壳体12的横杆48接合(见图10)。这时,把手14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安全销110充分回缩到壳体12中,如图9和10所示。另外,指状拉伸弹簧142进一步延伸并继续保持在拉伸负载下。
为了将把手14从打开位置关闭到关闭位置,使把手14沿相反方向D2朝关闭位置旋转(见图9)。关于这一点,把手14推动连杆102以抽出安全销110,直到掣子78与掣子销140接合以及把手14被保持在壳体12的通道24中(见图1和2)。同时,掣子销140分别滑动通过指状件118第二下水平槽部132,然后分别通过第一上水平槽部130。而且,指状拉伸弹簧142被恢复到松弛状态。
参考图11和12,在一实施例中,销闩210包括壳体212和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壳体212上的把手214。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在把手214可释放地保持在壳体212内的关闭位置(见图11和12)和把手214从壳体212充分延伸的打开位置(见图21和22)之间相对于壳体212枢转。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可以被自动地设定在一中间位置,由此,把手214可释放地保持在一位于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见图5和6)。下面将详细地描述壳体212和把手214的结构和功能。
参考图13A到13G,壳体212包括第一端216,与第一端216相对的第二端218,上端220和与上端220相对的下端222。在一实施例中,通道224从第一端216延伸到第二端218,并设置在一对侧壁226之间。在一实施例中,通道224在壳体212的第一端216处封闭,并在壳体212的第二端218处开口。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侧壁226都包括一对位于第一端216附近的水平对准的孔228,一对位于第二端218和上端220附近的孔230a,和一位于第一端216和第二端218中间的孔232。在一实施例中,侧壁226的其中一个包括一位于下端222附近并与形成在该壁226中的孔230a间隔开的孔230b。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12包括限定通道224的第一部分234和第二部分23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34从第一端216延伸到端部23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34包括一对形成在侧壁226附近的狭槽24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34包括具有一细长缝244的插销壳242和具有一孔248的安全销壳246(见图13A),该孔248沿纵向轴线A-A从第一端216轴向延伸到端部238。
仍然参考图13A到13G,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部分236包括从第一部分234的端部238延伸到位于第一端216和第二端218中间的端部252的半管形凹槽250(见图13C)。在一实施例中,凹槽250与第一部分234的端部238成一体地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一对细长的狭槽254位于凹槽250两侧,而细长的中央狭槽256形成在凹槽250中,并位于狭槽254的中间。在一实施例中,中央狭槽256包括第一端257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259。在一实施例中,一圆形的孔258和一重叠的细长的水平狭槽260形成在第二部分236的端部252。在一实施例中,凹槽250具有与第一部分234的孔248和第二部分236的孔258轴向对准的内部262。在一实施例中,横杆264在第二端218的附近在侧壁226之间延伸。
仍然参考图图13A到13G,在一实施例中,一对安装支架266从壳体212的上端220垂直于侧壁226向外延伸,并沿纵向从第一端216延伸到第二端218。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66能够使销闩210安装到外部结构上。关于这一点,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支架266都包括其尺寸和形状都设计成用于接纳紧固件(例如,螺栓,螺钉,铆钉等)等安装硬件,以便将销闩210固定到外部结构(图中未示出)上的多个孔268。
参考图14A和14B,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包括第一端270和与第一端270相对的第二端272、外表面274、内表面276和相对的侧构件278。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包括从外表面274延伸到内表面276的矩形孔280。在一实施例中,相对的侧构件278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位于其一端的掣子销孔282,一位于其相对端的枢销孔284和位于孔280和282中间的一对安装挡孔286。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12的掣子销孔232中的每一个都接纳一掣子销283(见图15),其用途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参考图12、15和16,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的第二端272通过延伸穿过把手214的相对的侧构件278的枢销孔284的把手枢销288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壳体212的第二端218上(枢销孔284在图14A和14B中示出)。在一实施例中,把手枢销288包括衬套290。在一实施例中,回位弹簧292围绕把手枢销288并与壳体212的横杆264和把手214的内表面276接合,以便将把手保持在其中间和打开位置,这一点将在下文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
仍然参考图12、15和16,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包括通过安装在把手214的相对的侧构件278的掣子销孔282(该掣子销孔282在图14A和14B中示出)中的一对掣子销296枢转地安装在把手中的掣子294。在一实施例中,掣子294包括其尺寸和形状都设计成与把手214的孔280配合的矩形顶部298和一对相对的棘爪300,其中,每个棘爪300都有一个杯形顶端302和一狭槽304(见图15),并且从掣子294的顶部298悬垂。在一实施例中,掣子294包括通过掣子衬套308安装到掣子枢销296上的掣子簧306。
参考图15和16,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包括通过由孔286a接纳的铆钉312安装在把手214的相对的侧构件278之间的挡块310。参考图17A和17B,在一实施例中,挡块310包括基部314和两个从基部314延伸并由中央狭槽318分开的臂柱316。在一实施例中,基部314包括经由其中延伸的孔320,并且每个臂柱316都分别包括经过其中延伸的孔322(见图17A)。
再参考图15和16,在一实施例中,销闩210包括一细长的连杆324,该连杆具有第一端326和与第一端326相对的第二端328。参考图15、16和18A至18D,在一实施例中,销闩210包括具有自由的第一端332、与第一端332相对的第二端334和沿轴向形成在第二端334内的第一狭槽336的安全销330。在一实施例中,一对孔338中的每一个都在第二端334附近沿横向形成在安全销330内。在一实施例中,安全销330的底部边缘340包括在止挡部344处终止的弯曲的狭槽342。狭槽342和止挡部344的用途和功能将在下文进行描述。具体参考图15,在一实施例中,连杆324的第二端328被接纳在挡块310的中央狭槽318中,并且通过中央枢销346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挡块310上。在一实施例中,连杆324的第一端326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安全销330的第二端328上。在一实施例中,安全销330可滑动地被接纳在壳体212的凹槽250内,并且穿过壳体212的安全销壳246的孔248。
参考图12和19A至19E,在一实施例中,柱塞机构348包括一具有第一端352和与第一端352相对的第二端354、沿轴向从第一端352延伸到第二端354的第一孔356、在第一端352附近形成的平坦边缘358、在第一端352附近横向穿过柱塞350而形成的第二孔360和形成在第二端354中的U形狭槽362的圆柱形柱塞350。在一实施例中,柱塞350的内部364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用于容纳一柱塞弹簧366(即,压缩弹簧),该柱塞弹簧的一端与插入壳体212的孔230b中的铆钉368接合(见图12)。在一实施例中,一止动销370位于柱塞350的第二孔360中(见图12)。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在一实施例中,柱塞350被引导到壳体212中,并在沿轴向行进方面受到与壳体212的中央狭槽256接合并被引导到该中央狭槽256中的止动销370的限制。
参考图12和20A至20E,在一实施例中,按钮机构372包括具有基部376的按钮374,该基部376具有一中空内部378和一对从基部376延伸的臂柱380,其中,各臂柱380彼此平行。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臂柱380都包括其尺寸和形状设计成用于接纳插销384的孔382,该插销也穿过壳体212的狭槽244延伸(见图12)。在一实施例中,按钮弹簧386(即,压缩弹簧)被套入按钮374的基部376的内部378中,并靠在壳体212上(见图12)。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在一实施例中,按钮374由插入穿过壳体312的孔228的一对铆钉388引导,并且在行进方面受到插销384的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12和把手214由不锈钢制成,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合适的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图中示出的所有其他结构元件也可以由合适等级的不锈钢或其他合适的合金金属制成。
参考图11和12,示出关闭位置的销闩210。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把手214被保持在壳体212的通道224中,把手214的外表面274与壳体212的上端220齐平或基本齐平。在一实施例中,把手的外表面274与销闩210连接于其上的外部结构的外表面齐平或基本齐平(图中未示出)。如图11和12所示,安全销330处于其充分延伸的位置,即,安全销330的第一端332位于距离壳体212最大距离处。安全销330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与外部结构(图中未示出)接合。在一实施例中,掣子294与掣子销283接合,以使得掣子销283与棘爪300的狭槽304接合。在一实施例中,掣子294通过掣子弹簧306而被弹簧加载。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当销闩210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把手214的内表面276与按钮374接合,以便使按钮374保持在压下位置、按钮弹簧386处于压缩位置且插销384与安全销330脱开接合。在一实施例中,柱塞350被设置在一延伸位置,而相关的柱塞弹簧366处于松弛状态:也就是说,弹簧366既不被拉伸,也不被压缩。
参考图15和16,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按压掣子294将销闩210打开到其中间位置,其中,掣子294的顶端302从掣子销283释放,并且掣子销283与狭槽304脱开连接,使把手214自由地沿方向D1从结构的外表面向外旋转。在一实施例中,当掣子294被推动时,把手214通过回位弹簧292自动且自由地打开。在一实施例中,当把手214以这种方式旋转时,连杆324被拉动,并且安全销330相应地回缩到壳体212中。同时,在一实施例中,按钮弹簧386扩展,使得按钮374升高到一抬起或抬高的位置。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插销384在壳体212的狭槽244内行进,并靠着安全销330的底部边缘340滑动。在一实施例中,插销384到达并落入安全销330的狭槽342中,并在狭槽384中行进,直到其与止挡部344接合。这时,在一实施例中,安全销330停止回缩,并且销闩210被设置在其中间位置。
参考图21和22,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安全销330进一步回缩,按钮374从其抬起位置被推动(即,被压下)以便使插销384与安全销330的狭槽342脱开接合,并且同时,把手214进一步沿方向D1朝打开位置向外旋转。在此程序中,在一实施例中,连杆324使安全销330进一步回缩,并且安全销330的第二端334推动柱塞350的第一端352并压缩柱塞弹簧366,直到把手214的第二端272与铆钉368接合(见图22)。在一实施例中,止动销370被推动以通过壳体212的中央狭槽256行进,直到其止靠在中央狭槽256的端部257上。这时,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安全销330充分回缩到壳体212内,如图21和22所示。在该打开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回位弹簧292不再在把手214中提供负载,但是柱塞弹簧366在把手上保持负载。在一实施例中,柱塞350的狭槽362在铆钉368上方提供间隙。关于这一点,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将安全销330保持在其充分回缩的位置,把手214被手动保持在打开位置。在一实施例中,一旦把手214被手动释放,销闩210自动回到其中间位置,如图15和16所示。关于这一点,在一实施例中,柱塞弹簧366扩展,使得柱塞350推动安全销330,直到止动销370止靠在壳体212的中央狭槽256的第二端259上。相应地,把手214沿方向D2旋转。在一实施例中,然后插销384落入安全销330的狭槽342中,并且安全销330的延伸停止在该中间位置处,如图15和16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从中间位置将把手214关闭到关闭位置,使把手214沿方向D2朝关闭位置旋转。关于这一点,在一实施例中,把手214推动连杆324以进一步推出安全销330,并且插销384在安全销330的底部边缘340上滑行,直到掣子294与掣子销283接合以及把手214被保持在壳体212的通道224中(见图21和22)。然后将销闩210锁到其关闭位置。
应该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例举说明,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和变型。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销闩10,210可以用于航天飞行器的门和观察板,例如机身、发动机舱、发动机罩、雷达天线罩等。在其他实施例中,销闩10,210可以用在其他合适的环境中,并用于其他交通工具和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销闩10,210都能够被构造成销闩或其他合适的闩锁,例如钩闩。所有这些变化和变型都将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销闩,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销的壳体;
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把手;
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连接到所述把手上的安全销;
和一连接到所述把手和所述壳体上的指状件,所述指状件包括至少一个其尺寸和形状都被设计成能够可滑动地接纳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销的狭槽,所述至少一个狭槽包括第一槽部、第二槽部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槽部彼此桥接的第三槽部,所述第三槽部形成一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槽部之间的止挡部,
其中,所述把手可在一关闭位置和一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安全销从所述壳体开始延伸;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把手从所述壳体充分延伸并且所述安全销回缩到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把手还可以移动到一中间位置,在所述中间位置处,所述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一位于其关闭位置和其打开位置之间的位置上,以使得当所述把手从其关闭位置移动到其中间位置时,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销在所述指状件的所述第一槽部中行进,并与所述指状件的所述止挡部接合,以便将所述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其中间位置上,以及
其中,所述指状件可以从一接合位置和一脱开位置移开,在所述接合位置,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销与所述指状件的所述止挡部接合;在所述脱开位置,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销与所述止挡部脱开接合,并适于在所述指状件的所述第二槽部中行进,以使所述把手能够从其中间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指状件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的侧构件,并且所述指状件的所述至少一个狭槽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侧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指状件的所述至少一个侧构件包括一对侧构件,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销包括一对销,并且其中一个所述侧构件的所述狭槽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能够可滑动地接纳所述壳体的一个所述销,另一个所述侧构件的所述狭槽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可滑动地接纳所述壳体的另一个所述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指状件包括一桥接所述一对侧构件的抓握件,并且所述抓握件便于使所述指状件从其接合位置移动到其脱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指状件的其中一个所述侧构件的所述狭槽的所述第一槽部以平行于其所述第二槽部的方式形成,并且所述指状件的另一个所述侧构件的所述第一槽部以平行于其所述第二槽部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指状件的其中一个所述侧构件的所述狭槽的所述第三槽部被设置成相对于其所述第一和第二槽部倾斜,并且所述指状件的另一个所述侧构件的所述狭槽的所述第三槽部被设置成相对于其所述第一和第二槽部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销闩,还包括一连杆,所述连杆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把手上,并且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安全销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把手包括在所述把手处于其关闭位置时能够可释放地与所述壳体的所述销接合的掣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把手包括一挡块,其中,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挡块上,并且所述指状件的所述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挡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把手包括一回位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销闩,还包括至少一个指状拉伸弹簧,所述指状拉伸弹簧具有连接到所述指状件的其中一个所述侧构件上的第一端和连接到所述连杆上的、与所述至少一个指状拉伸弹簧的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状拉伸弹簧包括一对指状拉伸弹簧,其中一个指状拉伸弹簧连接到所述一对侧构件之一上及所述连杆上,而另一个指状拉伸弹簧连接到所述一对侧构件中的另一个上及所述连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一形成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内的孔,并且所述安全销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适于在所述孔内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
15.一种销闩,包括:
壳体;
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到所述壳体上的把手;
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连接到所述把手上的安全销,所述安全销包括一狭槽和一位于所述狭槽一端的止挡部;以及
包括一插销的按钮机构,
其中,所述把手可在所述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壳体内的关闭位置和所述把手从所述壳体充分延伸并且所述安全销回缩到所述壳体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当所述把手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所述安全销从所述壳体延伸出,并且所述按钮机构处于压下位置,以使得所述按钮机构的所述插销与所述安全销的所述狭槽脱开,
其中,所述把手还可以移动到一中间位置,在所述中间位置处,所述把手可释放地保持在一位于其关闭位置和其打开位置之间的位置上,其中,当所述把手从其关闭位置移动到其中间位置时,所述按钮机构从其压下位置移动到一抬起位置,并且所述安全销回缩到所述壳体中,使得所述按钮机构的所述插销与所述安全销的所述狭槽接合并在其中滑行,直到所述插销与所述安全销的所述止挡部接合为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销闩,其中,通过将所述按钮机构压下到其压下位置以便使所述按钮机构的所述插销与所述安全销的所述狭槽脱开接合,所述把手可以从其中间位置移动到其关闭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销闩,还包括一连杆,所述连杆具有第一端和与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把手上,并且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到所述安全销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掣子销,并且所述把手包括在所述把手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可以可释放地与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一个掣子销接合的掣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把手包括一挡块,其中,所述连杆的所述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挡块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把手包括一回位弹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上端、下端和位于所述下端附近的第一狭槽,其中,所述按钮机构的所述插销可移动地容纳在所述第一狭槽中,并且当所述按钮机构在其压下位置和其抬起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插销在所述狭槽中行进。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按钮机构包括一弹簧,以便于使所述按钮机构从其压下位置移动到其抬起升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把手与所述按钮机构接合,并且在所述把手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将所述按钮机构保持在其压下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销闩,还包括一容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柱塞机构,所述柱塞机构包括一柱塞,所述柱塞具有第一端、与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从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二端延伸的内部、位于所述柱塞的所述第一端附近的止动销和一容纳在所述柱塞的所述内部中的弹簧,并且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第二狭槽,所述第二狭槽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之间沿纵向延伸并包括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二狭槽的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其中,所述柱塞的所述止动销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适于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狭槽接合并在其中行进。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销闩,其中,当所述把手从其中间位置移动到其打开位置时,所述安全销的所述第二端朝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柱塞的所述止动销推动所述柱塞,以使之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狭槽中行进,直到所述止动销在所述第二狭槽的所述第二端处停下来,并且所述柱塞机构的所述弹簧保持在压缩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把手适于被手动保持在其打开位置,并且其中当所述把手被手动释放时,所述柱塞机构的所述弹簧从其压缩状态扩展到一扩展状态,由此推动所述柱塞以抽出所述安全销,直到所述止动销止靠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狭槽的所述第一端上,并且所述插销与所述安全销的所述狭槽接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形成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中的孔,并且所述安全销的尺寸和形状被设计成适于在所述孔内滑动。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销闩,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安装支架。
CN201210067912.1A 2011-03-15 2012-03-15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Active CN102677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52717P 2011-03-15 2011-03-15
US61/452,717 2011-03-15
US201161485317P 2011-05-12 2011-05-12
US61/485,317 2011-05-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7998A CN102677998A (zh) 2012-09-19
CN102677998B true CN102677998B (zh) 2014-11-12

Family

ID=459290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9695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96374U (zh) 2011-03-15 2012-03-15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CN201210067912.1A Active CN102677998B (zh) 2011-03-15 2012-03-15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9695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96374U (zh) 2011-03-15 2012-03-15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35425A1 (zh)
EP (1) EP2686513B1 (zh)
CN (2) CN202596374U (zh)
ES (1) ES2618229T3 (zh)
WO (1) WO20121254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6513B1 (en) * 2011-03-15 2016-11-23 Alcoa Inc. Pin latch having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CN202657470U (zh) * 2012-07-06 2013-01-09 东莞市盈尔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保鲜包装袋
CN102943802B (zh) * 2012-11-30 2014-10-08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led显示单元及led显示系统
FR3005677B1 (fr) * 2013-05-14 2015-06-05 Devismes Ets Verrou, trappe comprenant un tel verrou et procede de modification d'un verrou
US10173782B2 (en) * 2015-03-13 2019-01-08 Qrp, Inc. Toggle link latch
FR3018845A1 (fr) * 2014-03-20 2015-09-25 Aircelle Sa Dispositif pour le verrouillage securise de deux parties d'une nacelle de turboreacteur
US9752358B2 (en) * 2014-05-23 2017-09-05 Aviation Technical Service, Inc. Cargo door handle
US9975642B2 (en) * 2015-03-27 2018-05-22 Rohr, Inc. Fan cowl latch
US9945150B2 (en) * 2015-03-27 2018-04-17 Rohr, Inc. High visibility latch handle
WO2017058837A1 (en) * 2015-09-29 2017-04-06 Alcoa Inc. Tri-links latch
DE102016104999A1 (de) * 2016-03-17 2017-09-21 F. Hesterberg & Söhne Gmbh & Co. Kg Riegelspannverschluss für Türen oder Bordwände von Nutzfahrzeugaufbauten
US10399688B2 (en) 2016-11-09 2019-09-03 Rohr, Inc. Nacelle latch alignment
US11453507B2 (en) * 2018-10-03 2022-09-27 Rohr, Inc. Thrust reverser compression rod engagement apparatus
US20210285269A1 (en) * 2020-03-13 2021-09-16 Rohr, Inc. Latch assembly
KR102500108B1 (ko) * 2020-12-08 2023-02-15 한국철도공사 철도 차량 차체의 사이드커버용 스냅후크장치
CN113397780B (zh) * 2021-07-20 2022-12-06 杭州萧山盈丰中医骨伤科医院 一种智能脊柱矫正机的支撑机构
CN115653420B (zh) * 2022-11-14 2023-03-3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风洞用人孔门开闭锁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1750A (en) * 1952-01-16 1955-10-25 Gen Dynamics Corp Latch mechanism
GB1537410A (en) * 1976-08-26 1978-12-29 Hartwell Corp Pin latch structure
FR2397503A1 (fr) * 1977-07-13 1979-02-09 Alsthom Atlantique Verrou
US4828299A (en) * 1987-03-31 1989-05-09 Hartwell Corporation Latch
FR2852049A1 (fr) * 2003-03-04 2004-09-10 Laperche Sa Ensemble de verrouillage et serrure correspondante
CN201381703Y (zh) * 2009-02-11 2010-01-13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发动机舱门的快卸插销锁
CN202596374U (zh) * 2011-03-15 2012-12-12 美铝公司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44848A (en) * 1958-02-10 1960-07-12 Langley Corp Latch
US3341239A (en) * 1964-07-23 1967-09-12 Camloc Fastener Corp Handle-operated shear pin latch
US4099751A (en) * 1976-08-26 1978-07-11 Hartwell Corporation Pin latch structure
US4130307A (en) * 1977-11-04 1978-12-19 Hartwell Corporation Pin latch and safety lock therefor
US4826221A (en) * 1987-04-03 1989-05-02 Hartwell Corporation Tension and shear latching mechanism
US5984382A (en) * 1998-03-13 1999-11-16 Hartwell Corporation Extended reach latch
US6755448B2 (en) * 2001-06-20 2004-06-29 Hartwell Corporation Blowout latch
US6688659B2 (en) * 2001-12-07 2004-02-10 Atwood Mobile Products Inc. Egress window latching mechanism
US7185926B2 (en) * 2005-03-25 2007-03-06 Hartwell Corporation Preloaded latch mechanism
US8925979B2 (en) * 2006-11-30 2015-01-06 Hartwell Corporation Command latch and pin latch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21750A (en) * 1952-01-16 1955-10-25 Gen Dynamics Corp Latch mechanism
GB1537410A (en) * 1976-08-26 1978-12-29 Hartwell Corp Pin latch structure
FR2397503A1 (fr) * 1977-07-13 1979-02-09 Alsthom Atlantique Verrou
US4828299A (en) * 1987-03-31 1989-05-09 Hartwell Corporation Latch
FR2852049A1 (fr) * 2003-03-04 2004-09-10 Laperche Sa Ensemble de verrouillage et serrure correspondante
CN201381703Y (zh) * 2009-02-11 2010-01-13 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发动机舱门的快卸插销锁
CN202596374U (zh) * 2011-03-15 2012-12-12 美铝公司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7998A (zh) 2012-09-19
WO2012125437A1 (en) 2012-09-20
US20120235425A1 (en) 2012-09-20
ES2618229T3 (es) 2017-06-21
CN202596374U (zh) 2012-12-12
EP2686513B1 (en) 2016-11-23
EP2686513A1 (en)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7998B (zh) 具有中间位置的销闩
CN205801276U (zh) 车辆组件和皮卡车
CN107849880B (zh) 肘节连杆闭锁
CN202926055U (zh) 销式闩锁
EP3371052A1 (de) Überkopf-gepäckfach für ein flugzeug
EP2762421A1 (en) Locking system applicable in large container
KR20110085873A (ko) 구조요소를 인접 구조물에 록킹하는 록킹 장치, 상기 장치를 구비하는 항공기, 및 상기 장치에 의해 실행되는 발출 방법
AT517810A1 (de) Überkopf-Gepäckfach
CN107095493B (zh) 一种带内缩活动轨的滑轨
EP3194208A1 (de)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container
EP3205799B1 (en) Self-releasing ceiling support latch
US2684129A (en) Combined nonrotating and safety device for lifts
US9617767B1 (en) Latch mechanism
EP2664489A1 (en) Vehicle seat anchorages
US5186568A (en) Scaffolding double latch locking device
CN210162264U (zh) 导弹挂架及导弹挂载结构
CN209290934U (zh) 折叠箱
DE102012201204B4 (de) Verriegelungssystem für eine Tischtennisplatte
EP1770232B1 (en) Anti-panic control device for doors
CN111636780A (zh) 支撑装置、发动机舱和工程机械
CN209079970U (zh) 锁定式连接结构及婴儿车
CN207551755U (zh) 滑行部件锁止机构
CN207513356U (zh) 一种副锁
US2845652A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window sash with a window frame
EP2000612A2 (en) Scaffold with lockable le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after: Okkonen 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before: Alcoa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Pennsylvania, USA

Patentee after: Haomai aerospace Co.

Address before: Pennsylvania, USA

Patentee before: ARCONIC Inc.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