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5454B -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5454B
CN102675454B CN201210142457.7A CN201210142457A CN102675454B CN 102675454 B CN102675454 B CN 102675454B CN 201210142457 A CN201210142457 A CN 201210142457A CN 102675454 B CN102675454 B CN 102675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imidazole
antigen
acid
solution
zu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24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5454A (zh
Inventor
于淑娟
管永光
邓丽卿
吴鑫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2101424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5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5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5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5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54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将4-甲基咪唑与有机酸混合后,溶解于溶剂中,有机酸为乙醛酸、丙醛酸、丁醛酸、戊醛酸、己醛酸或对醛基苯甲酸,配成4-甲基咪唑的质量浓度为0.01g/mL~0.5g/mL,且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为0.05g/L~5g/mL的混合溶液,反应得到4-甲基咪唑半抗原;然后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活化作用下,使4-甲基咪唑半抗原与蛋白结合,制备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本发明成功合成了4-甲基咪唑的人工抗原,合成步骤简洁,有效,可用于食品及药品中4-甲基咪唑的快速检测,并为后续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必需的人工抗原。

Description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特别是涉及一种4-甲基咪唑-蛋白(BSA和OVA)的合成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4‐甲基咪唑(中文别名为4‐甲基咪唑,4‐甲基甘哑啉,4‐甲基‐1H‐咪唑),英文名4‐Methylimidazole(缩写4‐MeI或4‐MI),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4H6N2,是白色至类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和乙醇,有腐蚀性。它是合成多种药物的重要医药中间体,还是生产农用化学品、环氧树脂固化剂染料工业乳化剂金属防腐剂等多种产品的中间体。4‐甲基咪唑是氨(铵)法焦糖色素生产中的副产物,这类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酒类、饮料、酱油、醋、酱菜、糕点、咖啡、巧克力、糖果、汤料、糖浆药品等行业。然而,据有关文献报道,4‐甲基咪唑作为一种神经毒素,具有强烈的致惊阙作用,能使动物产生超兴奋状态,对反刍动物有后天性的损害,可以令人发生痉挛;它对雄性小鼠的痉挛致死量为370mg/kg体重;同时,它可以诱发老鼠患肺癌,与雌性小鼠患白血病有一定的关联。鉴于4-甲基咪唑对人体潜在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焦糖色素的质量标准做出了规定,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小于200mg/kg,中国卫生标准GB8817‐88中规定其在焦糖色素内含量不得超过0.02%。因此,通过检测食品药品中的4‐甲基咪唑含量,进而控制其在食品药品中的含量、确保食品药品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有关4‐甲基咪唑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层析法、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层析法和分光光度法虽然操作简单快捷,但是其不能准确定性定量,准确度较低;色谱法可以非常准确对4‐甲基咪唑进行定性和定量,但是其耗时长,成本高,对被检材料要求较高,并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费时又费力,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检测对方便、快速、准确的要求。目前,国内尚无使用免疫快速检测法检测食品药品中4‐甲基咪唑含量的报道,为了弥补这一空 白,为今后人们在免疫检测方面的研究提供材料,设计了4‐甲基咪唑半抗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可用于免疫检测用的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检测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产品可用于食品药品中4‐甲基咪唑含量的免疫检测,为后续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必需的人工抗原。 
本发明是以4‐甲基咪唑为原料,与乙醛酸、丙醛酸、丁醛酸、戊醛酸、己醛酸或对醛基苯甲酸反应得到4‐甲基咪唑半抗原,再以EDC和NHS为活化剂,将4‐甲基咪唑半抗原与蛋白(BSA和OVA)结合在一起,制备4‐甲基咪唑的人工抗原,即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半抗原的制备:将4‐甲基咪唑与有机酸混合后,溶解于溶剂中,配成4‐甲基咪唑的质量浓度为0.01g/mL~0.5g/mL,且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为0.05g/L~5g/mL的混合溶液,在0℃~70℃条件下反应0.1h~24h,得到4‐甲基咪唑半抗原;所述有机酸为乙醛酸、丙醛酸、丁醛酸、戊醛酸、己醛酸或对醛基苯甲酸;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乙醇、DMSO或DMF; 
(2)半抗原的活化:将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于DMSO或DMF中,得到浓度为0.001~0.5g/mL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使EDC和NHS在DMSO或DMF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001~0.5g/mL,活化0.1~12h; 
(3)偶联蛋白溶液的制备:将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配成偶联蛋白浓度为0.001g/mL~0.5g/mL的蛋白溶液; 
(4)人工抗原的合成:在搅拌条件下,蛋白溶液加入活化后的半抗原溶液中,在温度为0℃~30℃条件下反应0.5h~12h,得到人工抗原混合液; 
(5)透析:将人工抗原混合液转移到能透过分子量为1kDa~100kDa的透析袋中,在搅拌的条件下,使用磷酸盐缓冲液透析1天~8天;透析结束后,干燥,得到固体状的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步骤(2)所述的EDC与NHS的质量比为5:1~1:5; 
步骤(3)和步骤(5)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优选为0.01~0.6mol/L, pH为5.0~9.0。 
步骤(4)中所述蛋白溶液与半抗原溶液的体积比为1:10~10:1。 
步骤(2)、步骤(4)和步骤(5)所述的搅拌为磁力搅拌或电动搅拌。 
步骤(5)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产率高:对4‐甲基咪唑进行了分子改造,与乙醛酸、丙醛酸、丁醛酸、戊醛酸、己醛酸或对醛基苯甲酸进行反应得到4‐甲基咪唑半抗原,使4‐甲基咪唑分子增加了一段连接臂,它使4‐甲基咪唑更容易与蛋白结合,从而克服了4‐甲基咪唑与蛋白直接偶联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极大提高了4‐甲基咪唑与蛋白的偶联速度和效率,使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的产率提高。 
2、稳定性好:对4‐甲基咪唑进行分子改造,增加的一段连接臂末端含有羧酸根(‐COOH),在EDC和NHS的作用下,使得4‐甲基咪唑与蛋白稳定的结合在一起。 
3、可用于免疫产生高特异性抗体:对4‐甲基咪唑的进行分子改造,增加了一段连接臂,将4‐甲基咪唑与蛋白(BSA和OVA)结合在一起,能最大程度地将4‐甲基咪唑分子暴露出来,在免疫过程中有利于产生高特异性的抗体,从而开发快速检测4‐甲基咪唑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为实施例1中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制备前、后的紫外扫描图。 
图3和图4分别为实施例2中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制备前、后的紫外扫描图。 
图5和图6分别为实施例3中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制备前、后的紫外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50mg的4‐甲基咪唑溶解于5mL乙醇中,加入250mg对醛基苯甲酸,配制成4‐甲基咪唑质量浓度为0.01g/mL的混合液,在10℃下反应24h,制备4‐甲基咪唑半抗原; 
将10mg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于10mLDMSO,得到浓度为0.001g/mL的4‐ 甲基咪唑半抗原溶液,在搅拌条件加入20mgEDC和4mgNHS,活化0.5h; 
将1mg的蛋白(BSA或OVA)溶解于1mL,浓度为0.2mol/L,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0.2mol/L的磷酸二氢钠与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按体积比61:39配置)中,配制成蛋白质量浓度为0.001g/mL的蛋白溶液,置于4℃冰箱中保存; 
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的情况下,将蛋白溶液滴加到活化好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液中,使两者充分反应,在30℃下反应2h,反应完成后,即得到人工抗原混合液; 
将人工抗原混合液装入能透过分子量为90kDa的透析袋中,用浓度为0.01mol/L,pH为7.0的磷酸盐缓冲液(0.01mol/L的磷酸二氢钠与0.01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按体积比61:39配置)透析1天,每隔3h更换一次磷酸盐缓冲液;透析结束后,将人工抗原混合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到人工抗原: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 
4‐甲基咪唑人工抗原的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紫外扫描图谱。本实施例中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制备前后的紫外扫描图分别如附图1、附图2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牛血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4‐甲基咪唑半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2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4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认为这是半抗原偶联到蛋白上的结果,即说明4‐甲基咪唑半抗原已经成功偶联到蛋白上,成功得到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从图2中看出卵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4‐甲基咪唑半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2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4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与卵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说明4‐甲基咪唑半抗原已经成功偶联到卵清白蛋白上,成功得到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抗原。 
产率的计算:产率是评价一个反应合成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产率高说明此化学反应合成效率高,反之则称合成效率低。产率=实际得到的产物的质量(g)×100%/理论上产物的质量(g)。经检测,本实施例计算得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产率为81.5%,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为80.1%,说明本法合成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的效率较高。 
稳定性试验:将本法制备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溶液置于4℃冰箱中3个月,观察其是否出现沉淀或絮状物。3个月后,观察其溶液状态,依然为澄清的溶液,说明本法合成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特异性试验:将本法制备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完全抗原溶液溶于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使抗原浓度为1mg/mL。吸取配好的抗原溶液100μL,加入200μL不完全弗氏佐剂,充分乳化10min。将乳化好的混合液注射Balb/c小鼠,皮下多点注射,剂量为200μL。一个星期后,用同样的方法对Balb/c小鼠加强免疫(此次免疫用完全佐剂替换不完全弗氏佐剂),免疫3天后对小鼠进行尾部取血,用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测定其交叉率。具体步骤如下: 
(1)包被:将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溶解于碳酸盐缓冲溶液(PH9.6,0.05M)中,使抗原浓度为1μg/mL,往96孔板各孔加入100μL抗原溶液,于4℃冰箱过夜,然后在自动洗板机上洗涤3次,甩干。 
(2)封闭:往100mL PBS溶液(pH7.4,0.015M)中加入0.05mL Tween‐20试剂和3g BSA,搅拌使其充分混匀,配制成封闭液。往96孔板中加入200μL封闭液,于37℃培养箱中封闭2h,自动洗板机上洗涤3次,甩干。 
(3)加样:用PBS溶液(pH7.4,0.015M)将小鼠血清稀释1000倍,得到血清稀释液;将咪唑、2‐乙基咪唑、4‐羟甲基咪唑和2‐乙基‐4‐甲基咪唑溶解于PBS溶液(pH7.4,0.015M)中,使咪唑、2‐乙基咪唑、4‐羟甲基咪唑和2‐乙基‐4‐甲基咪唑溶液的浓度为8μg/mL;往96孔板第一列的A加入50μL PBS溶液(pH7.4,0.015M),往第一列B、C、D、E孔分别加入50μL咪唑、2‐乙基咪唑、4‐羟甲基咪唑和2‐乙基‐4‐甲基咪唑溶液。然后再往第一列的A、B、C、D、E孔加入50μL血清稀释液,于37℃培养箱中反应1h。自动洗板机上洗涤3次,甩干。 
(4)加酶标二抗:用PBS溶液(pH7.4,0.015M)将羊抗鼠IgG‐HRP进行1/20000稀释,往(3)中的各孔加入100μL,37℃培养箱中反应30min。自动洗板机上洗涤3次,甩干。 
(5)显色:往(4)中各孔加入显色液100μL,37℃培养箱中反应10min,然后加入10%的硫酸溶液(2mol/L)50μL,终止反应。 
(6)检测: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各孔A450nm的吸光值。A、B、C、D、E 各孔测定结果分别为:2.8,2.73,2.78,2.66,2.71。 
抗原的特异性一般用抗血清的交叉反应率来表示,抗血清与半抗原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越低,则说明此抗原免疫的特异性越高。根据测定结果,0药物浓度孔的吸收值记为CR0,其他各浓度药物孔的吸光值记为CR,交叉反应率=(CR0‐CR)×100%/CR0。经过计算得到,本实例抗血清与各药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5%,说明了本实例制得的抗原用于免疫时产生的抗体特异性非常高。 
本实施例制备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不仅产率高,稳定性好,而且用于免疫时可产生高特异性抗体,故可用于食品及药品中4‐甲基咪唑含量的快速免疫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2 
称取400mg的4‐甲基咪唑溶解于5mL甲醇中,加入2g乙醛酸,配制成4‐甲基咪唑质量浓度为0.08g/mL的混合液,在30℃下反应12h,制备4‐甲基咪唑半抗原; 
将50mg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于5mlDMF中,得到浓度为0.01g/mL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液,在搅拌条件加入50mgEDC和50mgNHS,活化6h; 
将30mg的蛋白(BSA或OVA)溶解于3mL,浓度为0.2mol/L,pH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0.2mol/L的磷酸二氢钠与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按体积比12.3:87.7配置)中,配制成蛋白质量浓度为0.01g/ml的蛋白溶液,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 
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的情况下,将蛋白溶液滴加到活化好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液中,使两者充分反应,在0℃下反应6h,反应完成后,即得到人工抗原混合液; 
将人工抗原混合液装入能透过分子量为14kDa的透析袋中,用浓度为0.2mol/L,pH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0.2mol/L的磷酸二氢钠与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按体积比12.3:87.7配置)透析8天,每隔6h更换一次磷酸盐缓冲液;透析结束后,将人工抗原混合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到人工抗原: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产品。 
4‐甲基咪唑人工抗原的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紫外扫描图谱。本实施例中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制备前后的紫外扫描图分别如附图3、附图4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牛血清白蛋白 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4‐甲基咪唑半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1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3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说明4‐甲基咪唑半抗原已经成功偶联到蛋白上,成功得到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从图4中看出卵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4‐甲基咪唑半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1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0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与卵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说明4‐甲基咪唑半抗原已经成功偶联到卵清白蛋白上,成功得到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抗原。 
本实施例计算得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人工抗原的产率为83.6%,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人工抗原的产率为82.5%。采用实施例1中测定抗原稳定性的方法,对本实施例中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人工抗原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人工抗原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4摄氏度条件下静置3个月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人工抗原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人工抗原溶液无浑浊。说明本实施例合成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测定抗原的交叉反应率,结果得到抗血清与各药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5%,说明了本实例制得的抗原用于免疫时产生的抗体特异性非常高。 
实施例3 
称取2.0g的4‐甲基咪唑溶解于5mLDMSO中,加入10g对醛基苯甲酸,配制成4‐甲基咪唑质量浓度为0.4g/mL的混合液,在60℃下反应1h,制备4‐甲基咪唑半抗原; 
将0.5g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于1mlDMSO中,得到浓度为0.5g/mL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液,在搅拌条件加入0.4gEDC和2gNHS,活化12h; 
将5g的蛋白(BSA或OVA)溶解于10mL,浓度为0.5mol/L,pH为8.0的磷酸盐缓冲液(0.5mol/L的磷酸二氢钠与0.5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按体积比94.7:5.3配置)中,配制成蛋白质量浓度为0.5g/ml的蛋白溶液,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 
在磁力搅拌器的搅拌的情况下,将蛋白溶液滴加到活化好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液中,使两者充分反应,在10℃下反应12h,反应完成后,即得到人工抗原混合液; 
将人工抗原混合液装入能透过分子量为80kDa的透析袋中,用浓度为0.2mol/L,pH为6.0的磷酸盐缓冲液(0.2mol/L的磷酸二氢钠与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按体积比12.3:87.7配置)透析3天,每隔6h更换一次磷酸盐缓冲液;透析结束后,将人工抗原混合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得到人工抗原: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产品。 
4‐甲基咪唑人工抗原的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紫外扫描图谱。本实施例中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制备前后的紫外扫描图分别如附图1、附图2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牛血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4‐甲基咪唑半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2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4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说明4‐甲基咪唑半抗原已经成功偶联到蛋白上,成功得到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从图2中看出卵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4‐甲基咪唑半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2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84nm,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抗原与卵清白蛋白的最大吸收波长不同,说明4‐甲基咪唑半抗原已经成功偶联到卵清白蛋白上,成功得到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抗原。 
本实施例计算得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人工抗原的产率为76.3%,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人工抗原的产率为75.2%。采用实施例1中测定抗原稳定性的方法,对本实施例中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人工抗原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人工抗原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4摄氏度条件下静置3个月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人工抗原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人工抗原溶液无浑浊。说明实施例合成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测定抗原的交叉反应率,结果得到抗血清与各药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5%,说明了本实例制得的抗原用于免疫时可产生高特异性抗体。 
本发明制备的4‐甲基咪唑‐牛血清白蛋白和4‐甲基咪唑‐卵清白蛋白完全抗原不仅产率高,稳定性好,而且用于免疫时可产生高特异性抗体,说明本发明合成的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可用于食品及药品中4‐甲基咪唑的快速免疫检测。 

Claims (6)

1.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半抗原的制备:将4‐甲基咪唑与有机酸混合后,溶解于溶剂中,配成4‐甲基咪唑的质量浓度为0.01g/mL~0.5g/mL,且有机酸的质量浓度为0.05g/L~5g/mL的混合溶液,在0℃~70℃条件下反应0.1h~24h,得到4‐甲基咪唑半抗原;所述有机酸为乙醛酸、丙醛酸、丁醛酸、戊醛酸、己醛酸或对醛基苯甲酸;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乙醇、DMSO或DMF;
(2)半抗原的活化:将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于DMSO或DMF中,得到浓度为0.001~0.5g/mL的4‐甲基咪唑半抗原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加入EDC和NHS,使EDC和NHS在DMSO或DMF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001~0.5g/mL,活化0.1~12h;
(3)偶联蛋白溶液的制备:将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白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中,配成偶联蛋白浓度为0.001g/mL~0.5g/mL的蛋白溶液;
(4)人工抗原的合成:在搅拌条件下,蛋白溶液加入活化后的半抗原溶液中,在温度为0℃~30℃条件下反应0.5h~12h,得到人工抗原混合液;
(5)透析:将人工抗原混合液转移到能透过分子量为1kDa~100kDa的透析袋中,在搅拌的条件下,使用磷酸盐缓冲液透析1天~8天;透析结束后,干燥,得到固体状的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EDC与NHS的质量比为5: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5)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0.01~0.6mol/L,pH为5.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蛋白溶液与半抗原溶液的体积比为1:10~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4)和步骤(5)所述搅拌为磁力搅拌或电动搅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
CN201210142457.7A 2012-05-09 2012-05-09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5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2457.7A CN102675454B (zh) 2012-05-09 2012-05-09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2457.7A CN102675454B (zh) 2012-05-09 2012-05-09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5454A CN102675454A (zh) 2012-09-19
CN102675454B true CN102675454B (zh) 2014-04-02

Family

ID=4680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245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5454B (zh) 2012-05-09 2012-05-09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54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2499B (zh) * 2017-12-06 2020-06-1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金刚烷胺的抗原、抗体及其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CN111812317A (zh) * 2020-06-17 2020-10-23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氯联苯人工抗原在酶联免疫试剂盒中的应用
CN112624975A (zh) * 2020-11-27 2021-04-0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妥拉唑林半抗原、人工抗原、抗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4973B (zh) * 2011-08-10 2014-09-10 华南理工大学 快速定量检测羟甲基糠醛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2189B (zh) * 2011-08-10 2014-04-0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5-羟甲基糠醛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5454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08215A (zh) 一种检测四环素类药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27076B (zh) 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通用半抗原、人工抗原、广谱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113981A (zh) 磺胺类药物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CN103018452B (zh) 一种检测沙丁胺醇药物的胶体金试纸卡及检测方法
CN102675454B (zh) 一种4-甲基咪唑完全抗原的合成方法
CN101799472A (zh) 己烯雌酚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4370829A (zh) 一种甲氧苄啶半抗原化合物t1制备完全抗原的方法和应用
CN102206270B (zh) 石房蛤毒素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41357B (zh) 一种甲氧苄啶半抗原t2制备完全抗原的方法及应用
CN105131121A (zh) 检测呋喃唑酮代谢物的单抗、elisa方法及试剂盒
CN102297970A (zh) 环丙氨嗪、三聚氰胺残留二联检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7431A (zh) 一种高特异性的利巴韦林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CN103193883B (zh) 一种特异性莱克多巴胺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
CN104109112B (zh) 赛庚啶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11659A (zh)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多簇抗原、宽谱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CN104387467A (zh) 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多残留检测试剂盒及试纸
CN110642743B (zh) 硝呋酚酰肼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102319B (zh) 三聚氰胺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73021A (zh) 红霉素半抗原、人工抗原和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924590B (zh) 一种适用于柠檬黄的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CN101387644A (zh) 三聚氰胺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方法
CN104513314A (zh) 地西泮单克隆抗体筛选及其用途
CN103792226A (zh) 检测苯乙醇胺a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试剂盒
CN103145633B (zh) 新型三聚氰胺抗原和抗体及应用
CN114316027B (zh) 一种氟尼辛人工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