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3190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3190A
CN102673190A CN2012100616512A CN201210061651A CN102673190A CN 102673190 A CN102673190 A CN 102673190A CN 2012100616512 A CN2012100616512 A CN 2012100616512A CN 201210061651 A CN201210061651 A CN 201210061651A CN 102673190 A CN102673190 A CN 102673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art
roller
tape deck
paper
balladeur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16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田京树
河端圣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73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3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3Framework with reduced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6Stackabl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haracter Spaces And Line Spaces I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搭载有喷墨头的滑架;对滑架的往复移动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对通过喷墨头进行了记录处理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辊;和支撑所述辊、且一部分构成第一导向部的辊框架。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上下两处对搭载有喷墨头的滑架的往复移动进行导向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对搭载有喷墨头的滑架的往复移动进行导向的主导向部件(主导向杆)以及副导向部件(前导向杆);和排出通过喷墨头进行了打印的用纸的排出机构(输送辊、输送从动辊以及输送带)(参照专利文献1)。
该记录装置通过使用纸附着于具有了张力的输送带上并驱动输送辊从而对用纸进行输送(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30562号公报
现有的记录装置的排出机构,被支撑于其构成上与副导向部件独立的框架。因此,副导向部件和支撑排出机构的框架各自必须确保必要的刚性(强度)。
尤其是,如果考虑到喷墨头所进行的打印的精度,则副导向部件必需不会与滑架的往复移动相伴而挠曲的强度。因此,副导向部件为了不挠曲就要单独地确保刚性,为此有时需要将副导向部件形成得较粗或者在往复移动方向上设置多个增强部件。该情况下,在记录装置内需要确保较大的配设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滑架和支撑辊的框架结构中既确保必要的强度又达成小型化的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搭载有喷墨头的滑架;对所述滑架的往复移动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对通过所述喷墨头进行了记录处理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辊;和支撑所述辊、且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辊框架。
根据该构成,第一导向部被支撑于与其形成为一体的辊框架,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第一导向部的刚性(强度)。另外,因为能够兼用肋等增强部分,所以与分别单独地设置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紧凑地构成。由此,能够减小记录装置内的第一导向部和辊框架的配设空间。因此,因为能够构成不挠曲的第一导向部,所以能够维持喷墨头和记录的对象物相互平行(维持平行度),且能够通过记录装置的小型化来抑制设置空间。
该情况下,优选,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的一方,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设置于比喷墨头靠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游侧处,另一方设置于比喷墨头靠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处。
根据该构成,因为在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中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跨过喷墨头而设置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以能够精度高地使滑架和记录介质的距离稳定以使滑架往复移动。
该情况下,优选,滑架通过主导向部件和副导向部件以倾斜姿势被支撑。
根据该构成,能够既确保滑架的适当的往复移动又使记录装置进一步小型化。
该情况下,优选,辊框架以弯曲了的形状构成,第一导向部形成为辊框架的一方的端部。
另外,该情况下,优选,第一导向部形成为将板状的部件弯曲成截面呈“V”字状而成的一方的端部。
另外,该情况下,优选,第一导向部形成为将板状的部件弯曲成截面呈“U”字状而成的一方的端部。
另外,该情况下,优选,第一导向部形成为将板状的部件弯曲成截面呈曲轴状而成的一方的端部。
根据这些构成,滑架相对于第一导向部从一方相面对地被支撑。例如,滑架能够采用夹持第一导向部的状态、和/或被支撑于“V”或“U”字状的内侧的状态等的构成。由此,滑架通过主导向部件和第一导向部而被维持成立起姿势。
该情况下,优选,还具有用于将第一导向部和辊框架接地的接地片,接地片与第一导向部和辊框架一并由板料一体成形。
根据该构成,第一导向部、辊框架和接地片一体地由板料形成,而且接地片接地。由此,能够利用辊框架以对从电子基板等产生的电磁波等噪声进行屏蔽。
附图说明
图1是记录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使用纸从给送辊离开了的状态的记录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使用纸压接于给送辊的状态的记录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4是拆下了壳体后的状态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置框架的立体图(主视方向)。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置框架的立体图(后视方向)。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部的侧剖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部的侧剖视图。
图10(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框架、副滑动部以及导向机构的侧剖视图,(b)是其变形例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说明。该记录装置是边输送以立起姿势保持的用纸(记录介质)边进行预期的记录、并以立起状态保持(贮存)排纸了的记录完毕的用纸的装置。另外,如各图所示,规定X轴(左右)方向、Y轴(前后)方向及Z轴(上下)方向,并在下面进行说明。
如图1到图4所示,记录装置1的外观由壳体2构成,该壳体2形成为与X轴及Y轴方向相比Z轴方向的尺寸形成得较大的薄型的箱状体。另外,所谓纵置型的记录装置1构成为,通过减小X轴以及Y轴方向的尺寸而减小设置面积。另外,X轴方向的尺寸由所使用的用纸P的最大宽度决定,所以通过抑制Y轴方向的尺寸来实现设置面积的抑制。
另外,记录装置1具有:通过喷墨方式对面对输送路径上的用纸P进行打印处理的打印部3(参照图7);将单张的用纸P沿输送路径输送的输送部4;以立起姿势收置用纸P,相对于壳体2装拆自由地安装的记录介质盒5;支撑输送部4和/或打印部3等的装置框架(参照图5以及图6);和统一控制装置整体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
在壳体2的上侧的面设有:配置有操作按钮等的操作面板21;连接有用于与PC等连接的线缆的线缆端子22;和对能够装拆地安装多个墨盒(省略图示)的盒安装部(省略图示)进行开闭的盒盖23。另外,在壳体2的上侧的面设有对用于排出进行了记录的用纸P(记录介质)的用纸排出口24进行开闭的用纸排出口盖25。此外,用纸排出口盖25由使用者进行开闭,但即使在关闭的状态下实行记录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图外的开闭机构自动地打开。
打印部3具有:配设在后述的一对输送辊42的下游侧且搭载有喷墨头3a的滑架31;在上下两处对滑架31的往复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32(参照图4);使滑架31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省略图示);和设在与喷墨头3a对置的位置上的引导部件33。
导向机构32具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作为第二导向部的主导向部件34;和相对于主导向部件34在Z轴(上下)方向上分离配设的、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板状的作为第一导向部的副导向部件35。
滑架31具有:滑动自由地被支撑于主导向部件34的主滑动部36;和在夹持副导向部件35的状态下、滑动自由地被支撑于副导向部件35的副滑动部37。因此,滑架31通过在Z轴方向上分离的主导向部件34以及副导向部件35这一对,在X轴方向上滑动自由(往复移动)地被支撑。
滑架31设置为能够通过移动机构(马达)沿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主导向部件34进行往复移动。此外,如图2所示,滑架31由于以倾斜姿势(立起姿势)设置,所以,产生要以主导向部件34为中心转动的力。因此,设在滑架31的上方的副滑动部37将沿X轴方向延伸的副导向部件35夹入,由此保持滑架31的姿势一定。此外,关于滑架31以及导向机构32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移动机构是对设置于主导向部件34侧的驱动带轮以及从动带轮架设有接合于主滑动部36的正时带的机构。详情后述,主导向部件34配设于比附导向部件35靠Z轴方向下侧处。另外,移动机构也设置于下侧的主导向部件34的附近,所以能够降低记录装置1的重心。由此,能够使设置记录装置1时的稳定性提高。
引导部件33构成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并且规定用纸P的记录面和喷墨头3a之间的间隙(工作间隙)。另外,在引导部件33中,在与喷墨头3a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凹部,在进行无边缘打印时该凹部接受向从用纸P端部偏离的区域排出的墨液。在该凹部之中设有吸收墨液的墨液吸收材料(省略图示)。而且,进而在引导部件33的下方配置有贮留被舍弃的墨液的废液箱(省略图示)。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为墨盒从滑架31独立地设置的所谓脱离滑架型,但也可以为墨盒搭载在滑架31上的所谓依附滑架型。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为滑架31边沿X轴方向移动边进行记录的所谓串行打印机,但也可以使用覆盖用纸P宽度的固定式的喷墨头3a。进而,不限于喷墨方式,也可以为其他的记录方式。
输送部4具有:设在从上游侧与所安装的记录介质盒5的前端对置的位置上,将从记录介质盒5供给的用纸P向下游侧送出的给送辊41;将用纸P向打印部3输送的一对输送辊42;防止用纸P从打印部3的引导部件33浮起的引导辊43;和将进行了记录的用纸P从打印部3排出的一对排纸辊44。
给送辊41,在与用纸P的前端接触的状态下,通过图外的马达而旋转由此将用纸P向下方送出。在与给送辊41的外周面对置的位置上配设有形成使用纸P弯曲反转的大致U形的输送路径的导向部件45。此外,附图标记46为辅助给送辊41对用纸P进行送出的辅助从动辊。即,给送辊41和辅助从动辊46形成为咬合辊的形态。
一对输送辊42具有:通过图外的驱动马达而被旋转驱动的输送驱动辊42a;和通过图外的施力装置而朝向输送驱动辊42a被施力的输送从动辊42b,它们形成为咬合辊形态。输送从动辊42b,通过在与输送驱动辊42a之间夹压用纸P而从动旋转。
一对排纸辊44具有:通过图外的驱动马达而被旋转驱动的排纸驱动辊44a;和通过图外的施力装置而朝向排纸驱动辊44a被施力的排纸从动辊44b,形成为咬合辊形态。排纸驱动辊44a,其表面由橡胶等形成。排纸从动辊44b形成为马刺状(星形轮),通过在与排纸驱动辊44a之间夹压用纸P而从动旋转。此外,排纸从动辊44b以及引导辊43旋转自由地被保持于辊保持件47。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给送辊41、输送驱动辊42a以及排纸驱动辊44a分别包括在用纸P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和以适当的间隔轴支撑于旋转轴的多个辊主体。另外,如图4所示,辅助从动辊46、输送从动辊42b、导向辊43以及排纸从动辊44b中,分别在X轴方向上按适当间隔配设有多个轴支撑于旋转轴的辊主体。
向下方被送出的用纸P通过给送辊41及导向部件45向上反转,并向一对输送辊42被输送。用纸P被夹在一对输送辊42之间,向打印部3输送。在打印部3进行了记录的用纸P经由引导辊43及一对排纸辊44边与记录介质盒5的保持面61(后述)滑动接触边向上方移动(参照图3的虚线)。被排纸了的用纸P,其下端以立起姿势被支撑于在排纸驱动辊44a的附近的装置框架6所设置的接受部62。此外,导向辊43包括马刺状的辊(星形轮)。
接受部62,其排纸驱动辊44a侧的前端部分向上方弯曲,所支撑的用纸P不会脱落也不会与排纸驱动辊44a接触。另外,接受部62,进入以适当间隔配置多个的排纸驱动辊44a之间,在X轴方向上以适当间隔配置有多个。也就是,接受部62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梳齿形状。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3,关于记录介质盒5进行说明。记录介质盒5构成为,相对于壳体2通过在Z轴方向上滑动而能够装拆。另外,通过拆下记录介质盒5而露出记录装置1的内部,因此,能够容易地消除在输送路径上用纸P卡纸等不良情况。
记录介质盒5具有:在安装时变得与壳体2共面并形成为记录装置1的概观的盒壳体部53;形成为托盘状的主体托盘54;开闭对用纸P进行收置的用纸收置空间S的上部外侧盖55;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上部外侧盖55滑动以从主体托盘54的上端突出的上部内侧盖56;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主体托盘54滑动以从主体托盘54的上端突出的上部滑动托盘57;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上部外侧盖55在X轴方向滑动的边缘导向件58;和使收置于用纸收置空间S的用纸P的前端摆动的可动托盘59。
在主体托盘54的下端部形成有支撑所收置的用纸P的前端的用纸前端支撑壁54a。在安装有记录介质盒5的状态下所收置的用纸P,其前端以抵接的主体被支撑于用纸前端支撑壁54a。
上部外侧盖55,以在主体托盘54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所设置的左右一对的转动支点55a为中心转动。通过开放上部外侧盖55,用纸收置空间S显现,能够收置用纸P。另外,上部外侧盖55的外侧的面(在安装时朝向装置内侧的面)作为用于保持(蓄积)记录完毕的用纸P的保持面61发挥作用。
通过使上部内侧该56相对于上部外侧盖55或者使上部滑动托盘57相对于主体托盘54滑动,能够配合用纸P的Z轴方向的长度使用纸收置空间S伸缩。另外,在延长了上部内侧盖56的情况下,上部内侧盖56的外侧的面以与上部外侧盖55的外侧的面相连的方式延伸,保持面61沿Z轴方向延长。
边缘导向件58具有:对被收置于用纸收置空间S的用纸P进行导向的供给侧导向件64;对被保持于保持面61的用纸P进行导向的排出侧导向件65;和滑动自由地被支撑于贯通上部外侧盖55并在X轴方向上延伸形成的长孔55b、并连结供给侧导向件64和排出侧导向件65的导向件连结部66。因此,通过使供给侧导向件64或排出侧导向件65中的任一方移位,都能够使另一方同时移位。
在供给侧导向件64,与上述的左右一对转动支点55a同轴地设有导向件转动支点67。因此,通过导向件旋转支点67上侧的供给侧导向件64与上部外侧盖55一并转动。另外,上述左右一对摆动支点59a设置为,位置比转动支点55a以及导向件转动支点67向下方且后方偏移。由此,通过导向件转动支点67,下侧的供给侧导向件64能够与可动托盘59一并转动。
可动托盘59设置于主体托盘54的下侧并以左右一对摆动支点59a为中心转动,在使所收置的用纸P的前端抵接于给送辊41的状态(参照图3)和使其离开的状态(参照图2)之间摆动(所谓漏斗)。另外,在可动托盘59,在与用纸P的前端相对应的位置,以给送辊41能够压接的方式沿X轴方向按适当间隔形成有多个接触开口部59b。
接着,如图5以及图6所示,装置框架6具备:支撑辊保持件47并且一体地形成有副导向部件35的排出框架71;支撑主导向部件34的导向框架72;和分别支撑导向框架72以及排出框架71的两端部的一对立设框架73。即,装置框架6具有桁架结构。此外,技术方案中所说的“辊框架”是指排出框架71。
排出框架71中,一体地形成了上述的导向机构32的副导向部件35、支撑辊保持件47的保持件支撑部74和连结副导向部件35与保持件支撑部74的连结部75。排出框架71,在保持件支撑部74的左右两端部分螺纹件止动于一对立设框架73。排出框架71,将一块金属板弯曲得从侧面看呈反U形而形成。即,连结部75作为副导向部件35和保持件支撑部74的肋(增强部)发挥作用。因此,副导向部件35以及保持件支撑部74能够容易地确保必要的刚性(强度)。另外,与分别单独地设置副导向部件35和保持件支撑部74的情况相比,能够紧凑地构成。由此,能够减小记录装置1内的排出框架71(副导向部件35)的配设空间。
保持排纸从动辊44b和引导辊43的辊保持件47,从用纸P的输送路径侧(引导部件33侧)配合固定于保持件支撑部74。另一方面,滑架31,相对于保持件支撑部71从辊保持件47的相反侧的面面对。由此,滑架31、排纸从动辊44b和引导辊43不会干涉。另外,能够使滑架31和辊保持件47平衡良好地支撑于排出框架71。由此,能够使滑架31精度良好地往复移动。
另外,排出框架71具有用于将副导向部件35以及排出框架71接地的一对接地片76。各接地片76形成为,切去连结部75的一部分并将该部分弯曲,拉伸该弯曲部分使其从副导向部件35向上方延伸。在各接地片76,通过螺钉固定图外的电子基板。由此,能够利用排出框架71来屏蔽从电子基板等产生的电磁波等噪声。
导向框架72是弯曲金属板而形成的字母(L)形的部件。导向框架72位于排出框架71的下方并接合固定于一对立设框架73。
一对立设框架73左右(X轴方向上)分离地设置,形成为从侧面看呈上端形成得较细的大致梯形。一对立设框架73除导向框架72和排出框架71外,还支撑打印部3、给送辊41以及输送驱动辊42a等的两端部分。另外,一对立设框架73固定于壳体2的内侧的面。
接着,参照图4到图6,关于导向机构32的主导向部件34和副导向部件35进行说明。主导向部件34为截面呈圆形的棒状部件(圆棒),在Z轴方向下侧螺纹件止动于导向框架72。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副导向部件35与排出框架71形成为一体。副导向部件35在比主导向部件34靠Z轴方向上侧处经由排出框架71被支撑于一对立设框架73。滑架31通过主导向部件34以及副导向部件35被维持成倾斜姿势(立起姿势)。副导向部件35作为排出框架71而一体形成,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副扫描部件35的刚性(强度)。因此,能够构成不挠曲的副导向部件35,所以能够维持喷墨头3a和用纸P相互平行(维持平行度),而且通过记录装置1的小型化能够抑制设置空间。
接下来,参照图4、图7以及图8,关于滑架31的主滑动部36和副滑动部37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4以及图7所示,主滑动部36设置于滑架31的Z轴方向下端部。主滑动部36具有:从上方接合于主导向部件34的接合部81;相对于接合于接合部81的主导向部件34抵接的抵接部82;和主接受部83,其具备朝向主导向部件34对抵接部82施力的主螺旋弹簧84。
接合部81,以沿主导向部件34的周面的方式形成为从侧面看凹陷成半圆形。由此,滑架31被滑动自由地接合于接合部81的主导向部件34导向而往复移动。
抵接部82,其与主导向部件34的周面的接触面倾斜地形成,在图7中从Z轴方向的右下方被主螺旋弹簧84施力并被按压于主导向部件34。因此,主螺旋弹簧84的施加力经由抵接部82朝向主导向部件34的轴心。
如图4、图7以及图8所示,副滑动部37具有与副导向部件35的一方的面滑动接触的滑动接受部85和与副导向部件35的另一方的面滑动接触的一对滑动按压部86。
滑动接受部85,在滑架31的上端面从X轴方向大致中央突出地设置。滑动接受部85从保持件支撑部74的相反侧与副导向部件35滑动接触。
各滑动按压部86,在滑架31的上端面,在从滑动接受部85向X轴方向两外侧偏离的位置分别突出地设置。详细而言,在一对滑动按压部86的X轴方向大致中央设有滑动接受部85。这样,因为一对滑动按压部86相互分离,所以能够抑制在移动开始时滑架31因惯性而倾斜(转动)的情况。因此,能够降低滑架31移动时的振动,能够维持喷墨头3a和用纸P(导引部件33)相互平行。由此,能够使喷墨头3a所确定的记录(打印)精度提高。此外,所配设的一对滑动按压部86,相互在往复移动方向上离得越远,滑架31往复移动时的稳定性越高。
各滑动按压部86具有:从保持件支撑部74侧与副导向部件35滑动接触的按压部主体87;和施力部88,其具备对按压部主体87朝向副导向部件35施力的副螺旋弹簧94。
各按压部主体87是从Y轴方向看形成为矩形的罩状的部件。在各按压部主体87,在其与副导向部件35滑动接触的面,预先贮存润滑油(润滑材料)的润滑槽91在Z轴方向上延伸地凹陷设置(参照图8)。能够降低各按压主体部87在副导向部件36滑动时的阻力。另外,在各按压主体部87,设有与抵接于后述的主体保持件93以限制向副导向部件35侧的移动的限制突起92(参照图8)。此外,也可以在滑动接受部85进一步设置润滑槽91。
各施力部88具有:将按压部主体87保持得滑动自由的主体保持件93;朝向副导向部件35对按压部主体87施力的副螺旋弹簧94;和成为副螺旋弹簧94的接受部的副接受部95。
各主体保持件93是为了将按压部主体87保持得滑动自由而在Y轴方向上贯通的框状的部件,从滑架31的上端面突出设置。各副接受部95从滑架31的上端面突出设置,面对各主体保持件93的框内。
各副螺旋弹簧94,其基端抵接于副接受部95,前端抵接于按压部主体87。即,各副螺旋弹簧94,将副接受部95作为支座以推高按压部主体87将其按压于副导向部件35。此外,各副螺旋弹簧94具有不会妨碍滑架31的往复移动的程度的施加力。
根据以上的构成,副导向部件35,因为被支撑于一体形成的排出框架71,所以能够容易地确保其刚性(强度)。另外,能够紧凑地构成排出框架71(副导向部件35)。由此,能够既确保滑架31的适当的往复移动,又实现记录装置1的小型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副滑动部37具备1个滑动接受部85和2个滑动按压部86,但是滑动接受部85和滑动按压部86的配设数都是任意的。另外,也可以将滑动接受部85和滑动按压部86的配设位置相互替换。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框架71、副滑动部37以导向机构32进行说明。此外,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情况相同的说明。
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框架71,弯曲形成为从侧面看呈反U形,但是也可以如图9所示从侧面看弯曲成曲轴形。该情况下,滑架31的副滑动部37形成为,从Z轴方向上方包围副导向部件35。详细而言,施力部88的主体保持件93弯曲形成为反U形,以从Z轴方向上方将副导向部件35包入。
通过该构成,也能够容易且以紧凑的构成确保副导向部件35的刚性(强度)。由此,能够既确保滑架31的适当的往复移动,又实现记录装置1的小型化。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框架71、副滑动部37以及导向机构32进行说明。此外,省略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情况相同的说明。
如图10(a)所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出框架71,弯曲为从侧面看呈“V”形。即,该排出框架71,省略连结部75而连接保持件支撑部74和副导向部件35呈锐角。该情况下,滑架31的副滑动部37,采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情况相同,用滑动接受部85和滑动按压部86夹持副导向部件35的构成。
另外,如图10(b)所示,作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副滑动部37的变形例,也可以设为使副滑动部37面对“V”形的内侧并与副导向部件35的下侧的面抵接的构成。该情况下,副滑动部37,省略了滑动接受部85,按压部主体87被副螺旋弹簧94施力而与副滑动部件35的下侧的面滑动接触。
另外,在保持件支撑部74的滑架31侧的面,在X轴方向上延伸地形成有凸部77。凸部77与滑架31滑动接触,在往复移动时支撑滑架31。即,滑架31相对于副导向部件35以及凸部77滑动接触而其往复移动被导向。由此,能够维持用纸P和喷墨头3a的工件间隔一定,进行高精度的打印(记录)。此外,凸部77也可以形成为多个点状。

Claims (9)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搭载有喷墨头的滑架;
对所述滑架的往复移动进行导向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
对通过所述喷墨头进行了记录处理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辊;和
支撑所述辊、且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导向部的辊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的一方,在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设置于比所述喷墨头靠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上游侧处,另一方设置于比所述喷墨头靠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框架以弯曲了的形状构成,
所述第一导向部形成为所述辊框架的一方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架通过所述第一导向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部以倾斜姿势被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倾斜姿势的高度方向上方,
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倾斜姿势的高度方向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框架为板状部件,
所述第一导向部,将所述板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部弯曲成截面呈“V”子状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框架为板状部件,
所述第一导向部,将所述板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部弯曲成截面呈“U”字状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框架为板状部件,
所述第一导向部,将所述板状部件的一方的端部弯曲成截面呈曲轴状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辊框架接地的接地片,
所述接地片与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辊框架一并由板料一体成形。
CN2012100616512A 2011-03-10 2012-03-09 记录装置 Pending CN1026731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2615A JP2012187792A (ja) 2011-03-10 2011-03-10 記録装置
JP052615/2011 2011-03-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3190A true CN102673190A (zh) 2012-09-19

Family

ID=46795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16512A Pending CN102673190A (zh) 2011-03-10 2012-03-09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29567A1 (zh)
JP (1) JP2012187792A (zh)
CN (1) CN10267319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80517B2 (ja) * 2012-11-27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WO2015093008A1 (ja) 2013-12-18 2015-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528958B2 (ja) * 2018-02-09 2019-06-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22101983A (ja) * 2020-12-25 2022-07-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の接続構造、及び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0083B2 (ja) * 1984-07-09 1996-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H0490354A (ja) * 1990-08-02 1992-03-24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0479270B1 (en) * 1990-10-03 1996-05-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US5264949A (en) * 1991-05-20 1993-11-23 Xerox Corporation Scanning carriage drive and image timing
JPH0563932A (ja) * 1991-08-30 1993-03-12 Canon Inc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JP3157623B2 (ja) * 1992-10-02 2001-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5368403A (en) * 1993-04-30 1994-11-2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arriage support system for computer driven printer
SG46614A1 (en) * 1994-02-10 1998-02-20 Seiko Epson Corp Ink jet printer
JP3328109B2 (ja) * 1994-07-14 2002-09-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DE29522166U1 (de) * 1994-08-24 2000-05-04 Canon Kk Tintenbehälter für einen Tintenstrahldrucker, Halter für den Behälterwagen für den Halter und Tintenstrahldrucker
US6091514A (en) * 1995-04-11 2000-07-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images when an ink jet recording head is installed thereon and reading images when an image reading head is installed thereon
JP3326780B2 (ja) * 1995-04-28 2002-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H09142712A (ja) * 1995-11-20 1997-06-03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
JP3718986B2 (ja) * 1997-04-03 2005-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561615B2 (en) * 2001-03-13 2003-05-1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07803B2 (ja) * 2004-03-08 2010-02-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784072B2 (ja) * 2004-11-19 2011-09-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4770408B2 (ja) * 2005-11-10 2011-09-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87792A (ja) 2012-10-04
US20120229567A1 (en) 201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1640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6171904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US877467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20849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8025292B2 (en)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673190A (zh) 记录装置
JP2015067401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7081663A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02152658B (zh) 记录介质处理装置
JP6322902B2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9193232A (ja) 開閉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3225063A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2616587B (zh) 记录装置
US9479660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736773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5110460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692737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CN105459640B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5834435B2 (ja) 記録装置
JP6197548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03204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7192316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7392257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2015110468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6136905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