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及其专用烫印膜与制造方法;以便印刷物生产厂家利用现有烫印工艺与设备、就可烫印生产出背景技术中的“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从而节省专用设备的巨额投资、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避免生产车间污染;并突破背景技术关于“纹理”的局限、提供另外一种新的利用纤维的防伪技术手段。
本发明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它具有纤维(1),纤维(1)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被采集下来,存储在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中,供大众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①印刷物本体(3);
②标识序号(2),其设置在印刷物本体(3)上、或设置在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上;
③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其依次包括离型层(9#)、粘合剂层(8)、随机分布有纤维(1)的纤维层(4)和胶粘层(5);所述离型层(9#)兼作保护层(9);这里所述的“依次”应广义的来理解,它当然包括在上述各层之间插入新的物层,例如插入白色油墨衬底层等;
④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通过胶粘层(5)被烫印粘结(转移)至印刷物本体(3)上。
工艺实验发现:99%的纤维(1)都能够随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一起被转移到印刷物本体(3)上去,还有1%左右的纤维(1)因与印刷物本体(3)粘接不牢、仍滞留在载体层(6)上。这就造成了1%的废品和大量剔除废品的人工费用,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申请人研究发现在纤维(1)表面裹覆熔点为80-140℃的热熔胶层(10)的方法,可使纤维(1)自身具有很好的粘接性,可克服上述弊端,使纤维(1)100%都能够随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一起转移到印刷物本体(3)上去。尤其是在形成热熔胶层(10)的胶水中加入1.5-3.2%的乙氧基化烷基胺和2-5%的松香粉后,还会产生意外的、非常好的分散效果,使纤维不缠绕、不结团。并且,纤维(1)能够牢固地粘结到印刷物本体(3)上。
为了增强纤维(1)的手感,便于消费者在检验真伪时用手能够触摸到纤维(1),所述纤维(1)表面裹覆有发泡微球层(图中未示出)。这样一来,纤维(1)表面的发泡微球层,在被烫印后就会因受热发泡而凸起,从而使纤维(1)具有明显的凸起手感。
为了防止造假者印刷仿制纤维(1),所述纤维(1)最好为多色段金属光泽纤维(图中未示出)。印刷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都知道,具有金属光泽的图文只能采用烫金工艺来实,而现行烫金膜是单色的,要么是金色的、要么是银色的,要么是其它单一颜色的,而没有多种颜色的花色烫金膜。如果造假者要烫印仿制纤维,必然要多次烫印,才能套印出一条多色段纤维,又由于烫印机的烫印精度只能达到0.1mm以上,因此,套印出来的纤维必然是错位的、断续的,不像真实纤维那样边沿整齐、连贯顺滑。因此,采用多色段金属光泽纤维后,可大大提高纤维的仿制难度。
所述纤维(1)为能够被磁铁吸引、并能够克服自身重力而飞向磁铁的磁性纤维,例如含铁纤维、含镍纤维等。这样,所述粘合剂层(8)之外区域未被粘附的残余的纤维(1#),就可被磁铁吸引而彻底清除干净,从而避免烫印使用时污染承印物和用户车间。
为了便于消费者刮掉纤维(1),从而检验纤维是否是印刷油墨仿制的假纤维,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所在位置的印刷物本体(3)上,最好印刷有UV隔离油层。
为了进一步提高仿制难度、增强防伪效果和美观效果,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内(任意两层之间)最好设置有激光全息(防伪)层(13)。
[0021]为了避免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边沿出现纤维毛刺(7)等锯齿现象、避免烫印后的标识边沿不整齐、避免降低烫印速度,各层的面积大小最好按照如下关系设置:胶粘层(5)的面积≥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面积>纤维层(4)的面积>粘合剂层(8)的面积。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在具体生产实施时,根据具体工艺需要、可以采用下列七项中任意多项技术特征的组合,但至少可采用下列技术特征之一:
①所述纤维(1)表面裹覆有熔点为80-140℃的热熔胶层(10);或所述纤维(1)表面裹覆有发泡微球层;
②所述标识序号(2)为洗铝标识序号(2#);
③所述纤维(1)为多色段金属光泽纤维;
④所述纤维(1)的长度或粒径≥0.4~0.6mm;因为若小于0.4mm,就很难识别;若大于3.2mm则不便生产使用;
⑤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内设置有激光全息层(13);
⑥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所在位置的印刷物(3)上,印刷有UV隔离油层;
⑦所述胶粘层(5)的面积≥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面积>纤维层(4)的面积>粘合剂层(8)的面积。
本发明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专用烫印膜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专用烫印膜,包括防伪信息层,其防伪信息存储在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中,供大众查验真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①载体层(6);
②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其依次包括离型层(9#)、粘合剂层(8)、随机分布有纤维(1)的纤维层(4)和胶粘层(5),其中所述离型层(9#)一侧与所述载体层(6)相接触,而所述胶粘层(5)将与印刷物本体(3)相接触;
③在所述载体层(6)上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面积为标识大小所需面积的)一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
④所述每一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中,还印设有标识序号(2)层;
⑤所述纤维层(4)是所述防伪信息层,所述纤维(1)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是所述防伪信息。
上述烫印膜(16)上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区域(即标识区域),由于粘贴了一层较粗的纤维(1),导致了烫印膜(16)一些区域很厚、另外一些区域很薄,造成了收卷后卷面不平、端面不齐,且无法卷成大卷、甚至无法使用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在载体层(6)上(正面或背面)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即非标识区域),印设(最好为不可被烫印转移的)垫高层(12),例如加厚发泡油墨层、无胶粘层(5)的加厚油墨层等能够增加厚度的墨层或凸点或附着层;垫高层(12)的厚度最好大于或等于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厚度。这样一来,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被垫高层(12)垫高之后,所收卷的烫印膜就可保持卷面平整、端面整齐,就可收成大卷,从而便于使用。
工艺实验发现:在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即非标识区域),99.99%的纤维(1)都能够被负压吸粉机清除掉,而极少数的残余纤维(1#),由于其带有难以100%消除的静电电荷、而吸附在带有相反静电电荷的载体层(6)上,无法去除。为了避免其残余纤维(1#)掉落而污染后道工序的用户使用环境,还可在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印设上(最好为不可被烫印转移的)防止残余纤维(1#)脱落的防护层(12),例如透明油墨等涂层,从而将残余纤维(1#)彻底固定。上述较厚的垫高层(12)兼具防护层(12)的作用,可防止残余纤维(1#)脱落;较薄的防护层(12)则仅具有防止残余纤维(1#)脱落的作用、而不具有垫高层(12)的垫高作用。换言之,二者在较厚时可以合二为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仿制难度、增强防伪效果,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内(任意两层之间)最好设置有激光全息(防伪)层(13);并可采用UV油墨喷印标识序号(2),然后再采用洗铝工艺将其制成金属质感的洗铝标识序号(2#),以进一步提高伪造难度。
为了便于消费者用抠刮出纤维(1)检验纤维是否真实存在,所述胶粘层(5)最好选用现行市售的刮刮油烫印背胶。
为了避免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边沿出现纤维毛刺(7)等锯齿现象、避免烫印后的标识边沿不整齐、避免降低烫印速度,各层的面积大小最好按照如下关系设置:胶粘层(5)的面积≥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面积>纤维层(4)的面积>粘合剂层(8)的面积。
为了解决粘结不牢的问题,可在纤维(1)表面裹覆熔点为80-140℃的热熔胶层(10);所述热熔胶层(10)中最好加入1.5-3.2%的乙氧基化烷基胺和2-5%的松香粉。为了增强纤维(1)的手感,便于消费者在检验真伪时用手能够触摸到纤维(1),所述纤维(1)表面裹覆有发泡微球层。
为了防止造假者印刷仿制纤维(1),所述纤维(1)最好为多色段金属光泽纤维。
为了彻底清除掉残余纤维(1#),避免烫印使用时污染承印物和用户车间,可选用能够被磁铁吸引、并能够克服自身重力而飞向磁铁的磁性纤维。
为了避免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边沿的残余纤维(1#)影响烫印转移的顺利进行,可在距离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一定距离之外的区域,印刷上透明油墨防护层(12)。这样一来,在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与防护层(12)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很窄的空白缝隙(15)。再采用模切刀版,对准空白缝隙(15)模切出一个模切切口(14),就可将残留在其间的残余纤维(1#)切断。总而言之,空白缝隙(15)里的残余纤维(1#)被断开后,残余纤维(1#)就不会影响烫印工艺的切断性,从而使烫印工艺得以顺利、高速进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烫印膜在具体生产实施时,根据具体工艺需要、可以采用下列十项中任意多项技术特征的组合,但至少可采用下列技术特征之一:
①所述载体层(6)上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印设有垫高层或防护层(12);
②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内设置有激光全息层(13);
③所述胶粘层(5)的面积≥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面积>纤维层(4)的面积>粘合剂层(8)的面积;
④所述胶粘层(5)使用刮刮油烫印背胶;
⑤所述纤维(1)表面裹覆有熔点为80-140℃的热熔胶层(10);或所述纤维(1)表面裹覆有发泡微球层;
⑥所述纤维(1)为多色段金属光泽纤维;或为能够被磁铁吸引、并能够克服自身重力而飞向磁铁的磁性纤维;
⑦所述纤维(1)的长度或粒径≥0.4~0.6mm;
⑧所述标识序号(2)为洗铝标识序号(2#);
⑨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与防护层(12)之间留有空白缝隙(15),空白缝隙(15)里的残余纤维(1#)被断开;
⑩所述纤维(1)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被采集下来,结合标识序号(2)一起存储在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中,供大众查验真伪。
本发明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的制造方法如下。
一种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给印刷物本体(3)编印标识序号(2),其印刷在印刷物本体(3)上、或印刷在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上;
②制作烫印膜(16),1)在载体层(6)的一面涂布离型层(9#),2)在离型层(9#)上印刷粘合剂层(8),3)在粘合剂层(8)上随机粘结一些纤维(1),以形成纤维层(4),4)在纤维层(4)上印刷胶粘层(5),从而在载体层(6)上制作出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最终形成烫印膜(16);最好在所述载体层(6)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制作一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
③将烫印膜(16)的胶粘层(5)面向印刷物本体(3),用烫印机烫印载体层(6),直到将所述烫印膜(16)上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粘结转移至印刷物本体(3)上;
④所述纤维(1)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被采集下来,结合标识序号(2)一起存储在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中,供大众查验真伪。
所述纤维(1)最好为含磁性材料的纤维,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区域的残余纤维(1#),是被磁铁吸引而清除干净的;或者,在载体层(6)上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印设防护层(12),例如透明油墨、胶水等涂层,从而将残余纤维(1#)彻底固定、避免掉落,从而将残余纤维(1#)彻底固定。
本发明所述纤维(1),泛指一种肉眼可清晰识别的、各种形状的微小物体。如毛发、化纤、金属丝、棉线、现行各种防伪纤维及各种形状的薄片、长条、颗粒、碎屑、气泡等,它们的体积尺寸较大(长度或粒径≥0.6~0.4mm),若掺入油墨中,则如同掺了杂质一样,将导致油墨无法印刷使用。例如:油墨中若掺入的纤维长度或粒径(投影径)≥0.6~0.4mm时,则其油墨将无法上机使用。
本发明所述的标识序号(2)可以是自然顺序号码,也可以是任何文字、字母或其组合的具有惟一性的信息,包括条码、二维码等。所述标识序号(2)可根据客户要求印设在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中的任何一层上,也可以直接印设在印刷物本体(3)上。
本发明所述印刷物本体(3)可以是产品包装盒或袋或瓶或瓶盖或罐或软管,还可以是设置在商品上的标签、挂在商品上的吊牌,还可以是任何需要防伪的物品,例如发票、药品说明书、药品包装用铝箔、封口膜、书籍、服装、鞋帽、箱包等等。
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层(8)可以选用任何能够粘住纤维的涂料或油墨或胶水等等,其形状可以设计成各种几何图形、线条、或艺术图案。
本发明烫印膜泛指各种可通过热烫或冷烫或热转印等工艺,将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从载体层(6)上剥离下来而转贴到印刷物本体(3)上去的烫印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是指烫印膜(16)上的、被烫印后能够从载体层(6)上剥离下来而转贴到印刷物本体(3)上的那几层。
本发明所述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区域以及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也可称之为标识区域和非标识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相比于背景技术中国专利“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CN 200810091444.5与CN200820104837.0)”,印刷物生产厂家可以以比自己制作更低的成本购买本发明烫印膜(16)成品,利用现有烫印工艺与设备将其上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转印到印刷物本体(3)上,从而生产出“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实施例七)”。换言之,本发明用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替代了直接制作的原“纹理防伪标识层”,省却了直接在印刷物上印刷粘合剂层、撒纤维、清除多余纤维、喷印序号、拍照采集等多道制造“纹理防伪标识层”的工序,使印刷物生产厂家省去了专用设备的巨额投资,简化了印刷物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纤维粉尘污染。
与背景技术所列举的例子相比,若形成同样日产10万个药盒的生产能力,印刷物生产厂家则只需采购一台10万元左右的烫印机(90%的印刷企业都有现成的烫印机),使用本发明烫印膜即可。相比之下,若选用本发明烫印膜及制造方法,每家印刷物生产厂则可节约40多倍的设备投资,而且生产成本更低,还可避免纤维粉尘对生产车间的污染。
烫印膜生产所需的印刷粘合剂、撒纤维、清除多余纤维、喷印序号、拍照采集等多道复杂且污染大的制造“纹理防伪标识层(即转移层)”的工序,可另设专业工厂完成。这样一来,本发明不但使众多印刷物生产厂家大大节约了专用设备的巨额投资,简化了防伪印刷物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净化了车间环境,避免了纤维粉尘污染。
相比于背景技术“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99801139.8),本发明提供了另外一种防伪技术手段,创新性地提出了在本来没有纹理(纤维)的载体(如纸张)上、后天制作纹理(纤维所形成的纹理)的技术手段,突破了“结构纹理防伪方法(CN99801139.8)”《说明书》第3页倒数第3行关于“纹理”的局限——“所述的结构纹理是载体所固有的材料内部结构特征”,获得了另外一种新的(无需订造纹理防伪专用特种纸的)纹理防伪技术。
被烫印转贴到印刷物本体(3)上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是被粘胶层(5)粘结在印刷物本体(3)上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无法用电吹风加热揭起而用于造假。另外,纤维还具有明显凸起的手感,可防止用油墨印刷仿制纤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综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5、图6所示,选用一种25微米厚的、双向拉伸耐高温PET透明薄膜卷料作为载体层(6),在其一面涂布一层2微米厚的离型剂作为离型层(9#)。
在离型层(9#)上满版涂布一层粘合剂层(8)。
如图9所示,选用一种20微米厚的PET金色耐高温薄膜,在其正背两面各涂布一层5微米厚(例如熔点为80-140℃)的透明热熔胶层(10)。为了使纤维不缠绕、不结团,最好往热熔胶层(10)的胶水中加入1.5-3.2%的乙氧基化烷基胺和2-5%的松香粉。干燥后,使用打粉机将其粉碎成一粒粒0.8mm×0.8mm的方片,制成一种表面裹覆有热熔胶层(10)的纤维(1)。为了增强纤维(1)的手感,便于消费者在检验真伪时用手能够触摸到纤维(1),所述纤维(1)表面还可涂覆一层发泡微球层(也称发泡粉、发泡剂、发泡墨,市面有售,这里不再赘述)。这样一来,纤维(1)表面的发泡微球层,在被烫印后就会因受热发泡而凸起,从而可增强纤维(1)的手感。为了防止造假者印刷仿制纤维(1),所述纤维(1)最好为多色段金属光泽纤维。印刷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都知道,具有金属光泽的图文只能采用烫金工艺来实,而现行烫金膜是单色的,要么是金色的、要么是银色的,要么是其它单一颜色的,而没有多种颜色的花色烫金膜。因此,采用多色段金属光泽纤维后,可大大提高仿制难度。
使用撒粉机将上一步制成的方片形状的纤维(1),筛撒到满版粘合剂层(8)上,使之形成满版纤维层(4),然后烘干。
在80-140℃下烘烤加热满版纤维层(4),使纤维(1)表面裹覆的热熔胶层(10)熔化,从而将满版纤维(1)牢固粘结于粘合剂层(8)上。
在纤维层(4)上,满版喷涂或印刷一层热熔胶作为胶粘层(5)并干燥,即制成一种满版随机分布有方片形状纤维(1)的烫印膜(16)。
如图10所示,采用上述烫印膜(16),使用烫印机将离型层(9#)、粘合剂层(8)、纤维(1)、以及胶粘层(5)等多层所构成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采用26mm×16mm的烫印版,即可在药盒上烫印转移下来一个26mm×16mm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揭掉载体层(6)并喷印上标识序号(9),即成本发明的一种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
为了便于消费者刮掉纤维(1),从而检验纤维是否是印刷油墨仿制的假纤维,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所在位置的印刷物本体(3)上,最好印刷有UV隔离油层(图中未示出),以降低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附着牢度,从而便于抠刮检验。
在这里,由于纤维(1)是一粒粒0.8mm×0.8mm的小方片,基本不影响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易扯断性,因此,可保证烫印工艺顺利进行。相反,若是纤维(1)是一条条1.5-3.2mm长的纤维丝,则必然影响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易扯断性,使烫印工艺无法进行。
最后,再用图像扫描拍摄机将每一药盒上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内纤维(1)的详细随机特征信息(如纤维的形状、方向、颜色、精确位置等随机特征信息),采集下来,结合标识序号(2)一起存储在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中,即可供消费者查验真伪。
[0071]本实施例一的缺点是:烫印到药盒上的一块块26mm×16mm的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其边沿必然有一些如图8那样的毛刺(7)。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图12、图13、图14所示,选择一种25微米厚的、双向拉伸耐高温PET透明薄膜卷料作为载体层(6),在其一面涂布一层2微米厚的离型剂作为离型层(9#)。离型层(9#)既可以是满版涂布的,也可以是与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形状、大小重合的印刷层。
在离型层(9#)上每间隔一定距离喷印一组标识序号(2)。
在离型层(9#)上与标识序号(2)对应的位置,再印刷一块块粘合剂层(8)。
如图9所示,选用一种20微米厚的PET金色耐高温薄膜或铁箔,在其正背两面各涂布一层5微米厚(例如熔点为80-140℃)的透明热熔胶层(10)。干燥后,使用切丝机将其分切成一条条0.2mm×2mm的长条,制成一种表面裹覆有热熔胶层(10)的纤维(1)。
为了增强纤维(1)的手感,便于消费者在检验真伪时用手能够触摸到纤维(1),所述纤维(1)表面还可涂覆一层发泡微球层(也称发泡粉、发泡剂、发泡墨,市面有售,这里不再赘述)。这样一来,纤维(1)表面的发泡微球层,在被烫印后就会因受热发泡而凸起,从而可增强纤维(1)的手感。为了防止造假者印刷仿制纤维(1),所述纤维(1)最好为多色段金属光泽纤维。
使用撒粉机将上一步制成的纤维(1),筛撒到一块块粘合剂层(8)上,先烘干以便固定住被粘的纤维(1),然后再用负压强风吸附掉(或用磁铁吸附掉)无胶区域未被粘附的纤维(1)。
在80-140℃下烘烤加热纤维层(4),使纤维(1)表面裹覆的热熔胶层(10)熔化,从而将纤维(1)牢固粘结于一块块粘合剂层(8)上。
在纤维层(4)上,印刷一块块热熔胶作为胶粘层(5),从而将纤维(1)彻底固定,以免脱落。在这里,胶粘层(5)与粘合剂层(8)所使用的粘合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然后,再在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印刷上透明油墨防护层(12),将少量的残余纤维(1#)彻底固定,避免掉落。
胶粘层(5)既可以是满版涂布的,也可以是与一块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形状、大小、重合的印刷层。
为了避免一块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边沿出现纤维毛刺(7),各层的面积大小最好按照如下关系设置:胶粘层(5)的面积≥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面积>纤维层(4)的面积>粘合剂层(8)的面积。
最后,再用扫描机将一块块纤维层(4)内纤维(1)的详细随机特征信息(如纤维的形状、方向、颜色、精确位置等随机特征信息),采集下来结合每一块上的标识序号(2)一起存储在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防伪查询系统数据库中,即成本发明烫印膜(16)。本发明所述纤维(1)的详细随机特征信息,最好以照片(图片)形式直观地记录在数据库中,当然也可以以文本或表格或代码形式记录在数据库中。
为了便于烫印机自动化使用,可将其分切成由一枚枚标识排列而成的盘带卷。
为了使盘带卷的卷面平整、端面整齐、卷径较大、方便使用,也为了防止残余纤维(1#)脱落,可在载体层(6)正面或背面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之外的区域,印设上不可被烫印转移的垫高层兼防护层(12),例如加厚发泡油墨层、无胶粘层(5)的加厚油墨层等;并使垫高层(1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厚度。
所述垫高层(12)泛指一种能够增加烫印膜局部区域厚度的墨层、涂层、贴纸层、贴膜层、模压凸点等增厚层。
如图1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仿制难度、增强防伪效果和美观效果,所述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内(任意两层之间)最好还设置有激光全息(防伪)层(13);并可采用UV油墨喷印标识序号(2),然后再采用洗铝工艺将其制成洗铝标识序号(2#),以进一步提高伪造难度。
为了便于消费者抠刮检验纤维(1)的真伪,所述胶粘层(5)最好选用现行市售(网上有售)的、商品名称为“刮刮油烫印背胶”的热熔胶。
实施例三。
参考上一实施例并结合图15、图16,假设一块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的直径为26mm,在距离一块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0.4mm之外的区域,印刷上透明油墨防护层(12),将少量的残余纤维(1#)彻底固定,避免掉落。这样一来,在一块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与防护层(12)之间就形成了一个0.4mm的空白缝隙(15)狭窄区域。
为了避免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边沿的残余纤维(1#)影响烫印转移的顺利进行,可采用直径为26.2mm模切刀版,对准空白缝隙(15)模切出一个断续的切口(14),从而将残留在一块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边沿的残余纤维(1#)切断。这样一来,残余纤维(1#)就不会影响烫印工艺的切断性,从而使烫印工艺得以顺利、高速进行。
实施例四。
如图1、图2所示,制做一种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药盒(图中未示全)。
采用上几例制作完成的烫印膜(16),使用烫印机将纤维(1)、粘合剂层(8)、标识序号(2)、离型层(9#)以及胶粘层(5)等多层所构成的一块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分别烫印转移(粘结)到一个个药盒上,并揭掉载体层(6),即成本发明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药盒。垫高层(12)因滞留在载体层(6)上,将被当作废料与载体层(6)一起被扔掉。
实施例五。
如图1、图2、图17所示,制做一种烫印纹理防伪印刷物——洗发水瓶。
采用本发明烫印膜(16),使用烫印机(或热转印机)将纤维(1)、粘合剂层(8)、防窜货管理用二维码及其数字标识序号(2)、离型层(9#)以及胶粘层(5)等多层所构成的一块块烫印纹理防伪标识层(11),分别烫印转移(粘结)到一个个洗发水瓶上,并揭掉载体层(6),即成一种烫印纹理防伪洗发水瓶。
本发明所述的胶粘层(5)、粘合剂层(8)、保护层(9)、离型层(9#)以及刮刮油烫印背胶的具体成分与配方,均是热转印花膜技术领域的现有技术,因此本例无需赘述。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尤其是刻意省去离型层(9#)的变劣实施方案,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