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6524B - 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 - Google Patents

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6524B
CN102666524B CN201080058935.5A CN201080058935A CN102666524B CN 102666524 B CN102666524 B CN 102666524B CN 201080058935 A CN201080058935 A CN 201080058935A CN 102666524 B CN102666524 B CN 102666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atom
product
phenyl
general formula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89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6524A (zh
Inventor
斋藤辉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6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6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6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6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3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3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33/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 C07D333/0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not substituted on the ring sulphur atom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33/22Radicals substituted by doubly bound hetero atoms, or by two hetero atoms other than halogen singly bound to the same carbon ato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Atom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和包括该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光学材料。通式(1)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Ar1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并且A为芳烃基团。R1和R2可为氢原子,并且Ar1可为苯基。

Description

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尤其涉及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它们具有低的折射率的色散特性(阿贝数(νd))和高的二次色散特性(θg,F)。
背景技术
玻璃材料、有机树脂等光学材料的折射率通常随着波长变短而逐渐变高。表示折射率的波长色散的指数包括阿贝数(νd)和二次色散特性(θg,F)。阿贝数(νd)和二次色散特性(θg,F)是光学材料特有的值,但在多数情况下落在一定范围内。将常规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和阿贝数(νd)示于图1中。
阿贝数(νd)和二次色散特性(θg,F)由下式表示。
阿贝数[νd]=(nd-1)/(nF-nC)
二次色散特性[θg,F]=(ng-nF)/(nF-nC)
其中nd为波长587.6nm下的折射率;nF为波长486.1nm下的折射率;nC为波长656.3nm下的折射率;和ng为波长435.8nm下的折射率。
但是,通过详细地设计光学材料(玻璃材料、有机树脂等)的组成(材料种类和分子结构),从而合成具有远离上述一定范围的高二次色散特性(θg,F)的光学材料。例如,作为其二次色散特性(θg,F)高于通用有机树脂材料的有机树脂的聚乙烯基咔唑(图1中的A)。
在折射光学系统中,通常通过将具有不同色散特性的玻璃材料组合来使色差减小。例如,在望远镜等的物镜中,将具有小色散的玻璃材料用作正透镜,并且将具有大色散的玻璃材料用作负透镜;并且通过将它们组合,将轴上出现的色差校正。因此,透镜的组成和数目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使用的玻璃材料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以及其他情况下,有时非常难以充分地校正色差。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一个方法,通过采用具有反常色散特性的玻璃材料来进行光学元件的设计。
在制备色差校正功能优异的具有非球面形状等的光学元件的情况下,与使用玻璃材料作为材料相比,在球面玻璃等上形成有机树脂在生产率、成型性、形状的多样性和重量减少上具有较好的优点。但是,常规的有机树脂的光学特性落在图1中所示的一定的有限范围内,因此存在非常少的显示特定色散特性的有机树脂。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58361记载了光学树脂组合物,其中以预定比例将N-丙烯酰基咔唑、多官能聚酯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丙烯酸酯和聚合引发剂混合。其记载了该光学树脂组合物是容易加工并且其固化物具有足够的反常色散和耐久性的材料。
另一方面,为了与以往相比赋予光学元件较高的色差校正功能,本发明人已注意到具有较高二次色散特性(θg,F)的材料对于光学设计非常有效。具体地,图1中,该特性在范围B(νd<25和θg,F>0.73)内,其中νd与θg,F之间的关系远离玻璃材料或通用的有机树脂材料的曲线。
但是,现在不存在二次色散特性(θg,F)在图1中的范围B内并且几乎不显示着色且能够稳定地制备的材料。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58361中记载的材料都具有0.70以下的θg,F值。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58361
发明内容
鉴于这样的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和使用其的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其具有低的折射率的色散特性(阿贝数(νd))、高的二次色散特性(θg,F)和高的色差校正功能的特性。
解决上述问题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包括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031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Ar1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并且A为芳烃基团。)
解决上述问题的光学材料是包括上述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光学材料。解决上述问题的光学元件也是通过将上述光学材料成型而制备的光学元件。
由以下参照附图对例示实施方案的说明,本发明进一步的特点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可商购的光学材料的二次色散特性(θg,F)与阿贝数(νd)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包括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1)
(式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Ar1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并且A为芳烃基团。)
对满足图1中的范围B内的特性的材料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已发现具有有许多π电子的合理长的共轭结构的化合物具有低的折射率的色散特性(阿贝数(νd))和高的二次色散特性(θg,F)。本发明人还发现该化合物具有高透射率并且是光学稳定和高度有用的材料。即,该化合物为下述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其中至少一个具有п电子的杂环化合物通过sp2碳原子与芳族化合物键合。
本发明中,π电子意味着形成п键的电子。s p2碳原子意味着平面结构中具有两个单键和一个双键的碳。
由于具有有许多п电子的长共轭结构的化合物,其由芳族化合物表示,与通用材料相比通常具有较小的带隙,紫外区中的吸收边缘向可见光区侧迁移。由于该影响,具有有许多п电子的长共轭结构的化合物具有高折射率特性。由于高折射率特性更影响短波长侧,(θg,F)自然地上升并且化合物的特性落在图1中的范围B内。但是,具有高透射率并且光学上稳定且高度有用的材料不能简单地只通过具有有许多п电子的长共轭结构而得到。例如,大的芳族化合物(具有许多п电子)、聚乙炔类、聚噻吩类等在合成性、与其他化合物的相容性和着色方面存在有问题。在具有有许多п电子的长共轭结构的非芳族化合物(多烯类等)中,电环化反应、Diels-Alder反应等容易在室温下进行,非常大地使保存稳定性降低。即,具有许多п电子并且具有合理长的共轭结构的上述化合物是希望的。
作为实现上述含有许多п电子的合理长的共轭结构的手段,通过sp2碳将具有п电子的杂环化合物与芳族化合物键合是适合的。即,由于芳族化合物中的取代基与s p2碳原子上的取代基之间的空间排斥,自然使该芳族化合物的平面与s p2碳原子的平面从同一平面扭曲。含有sp2碳原子的具有п电子的芳族化合物侧和杂环化合物侧均具有合理长的共轭结构。因此,制造具有高透射率、显示光学稳定性并且具有高二次色散特性(θg,F)的材料。具有合理长的共轭结构也能够改善对于电环化反应、Diels-Alder反应等的保存稳定性、相容性、着色等。具有п电子的杂环化合物中的杂原子也有助于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特性的改善。即,这是因为杂原子的非共用电子对有利地产生具有合理长度的共轭结构的伸长。
一些情况下杂原子的引入改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例如,作为具有п电子的5元环状化合物的环戊二烯(不含杂原子)具有非常高的反应性并且在室温下常常只作为二聚体存在。与其相比,作为具有相似骨架和其中引入的杂原子的5元环状化合物的噻吩、呋喃、吡咯等,由于非共有电子对产生的芳香化,不是作为二聚体而是作为单体稳定地存在。
由于上述原因,其中通过s p2碳将具有п电子的杂环化合物与芳族化合物键合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适合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该事实也得到了由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模拟结果的支持。
由通式(1)表示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是如下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其中芳烃基团A和包括杂环化合物的杂环基团通过具有与其双键键合的氧原子的碳原子而键合。
通式(1)中的包括杂环化合物的杂环由下述通式(5)表示。
通式(5)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051
只要不使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特性劣化,对R1和R2并无特别限制,并且各自独立地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卤素原子、氢原子等。考虑特性的降低、合成的容易性等,R1和R2可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并且可进一步为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乙烯基、丙基、丙烯基、烯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为苯基、萘基、蒽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4-溴苯基、4-碘苯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2-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2-二甲基氨基苯基和4-硝基苯基,并且并不限于此。卤素原子包括氟、氯、溴或碘。
Ar1是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与噻吩环单独相比,具有芳基使得共轭结构合理地长,并且改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特性。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包括苯基、萘基、蒽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4-溴苯基、4-碘苯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4-乙烯基苯基、4-烯丙基苯基、2-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2-二甲基氨基苯基、4-硝基苯基、2-乙烯基苯基和2-烯丙基苯基,并且并不限于此。考虑合成的容易性和特性,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可以是苯基。
通式(1)中氧原子与其双键键合的碳原子由下述通式(6)表示。
通式(6)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061
只要是芳族化合物,通式(1)中的芳烃基团并无特别限制,并且包括含有例如苯、萘、蒽、芴、联苯、二芳基醚、二芳基硫醚、联萘、吡啶、咔唑、噻蒽、二苯并二烷、苯并呋喃、苊烯、吖啶、苯并噻唑、喹啉、异喹啉、芘、吲唑、吲哚、茚满、茚、苯并喹啉、苯并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063
唑、联喹啉、菲、菲咯啉、bifluorenylidene、二茂铁、phenoxathiin、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作为主骨架的那些。考虑合成的容易性、特性和着色,该芳烃基团可以是含有苯或萘作为主骨架的那些。
含有萘作为主骨架的芳烃基团优选具有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
通式(2)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064
含有苯作为主要骨架的芳烃基团优选具有下述通式(3)所示的结构。
通式(3)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065
(式中,R3-R7各自独立地为X、Y、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X是在同一分子中存在两个以上由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情况下的第二键合位置;并且Y是包括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结构的基团、或羟基:
通式(4)
R8为氢原子或甲基;并且n为0或1。)
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
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包括苯基、萘基、蒽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4-溴苯基、4-碘苯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2-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2-二甲基氨基苯基和4-硝基苯基,并且并不限于此。
进而,考虑合成的容易性、特性、着色等,上述通式(3)中的R3-R7优选是选自下述组合组中的一个组合:R3和R7为甲基,并且R4、R5和R6为氢原子;R3、R5和R7为甲基,并且R4和R6为氢原子;R3是甲基,并且R4、R5、R6和R7为氢原子;R3、R5和R6为甲基,并且R4和R7为氢原子;R3和R4为甲基,并且R5、R6和R7为氢原子;R3是异丙基,并且R4、R5、R6和R7为氢原子;R3和R5为Y,并且R4、R6和R7为氢原子;R3和R4为Y,并且R5、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R5、R3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R5和R7为氢原子,并且R6为甲基;R3和R7为甲基,并且R4和R6为氢原子,并且R5为Y;R3为Y,并且R4和R6为叔丁基,并且R5和R7为氢原子;R3、R5和R7为Y,并且R4和R6为氢原子;R3、R4和R5为Y,并且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为甲基,并且R5、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为X,并且R5、R6和R7为氢原子;和R3为Y,并且R4为X,并且R5和R7为氢原子,并且R6为甲基。X是与上述碳原子键合的位置,并且Y是与通式(4)所示的结构、或羟基键合的位置。
考虑合成的容易性、特性、着色等,通式(3)中的X可进一步为与上述的s p2碳原子键合的位置,并且可以是选自以下组合组中的一个组合:R3和R7为甲基,并且R4、R5和R6为氢原子;R3、R5和R7为甲基,并且R4和R6为氢原子;R3为甲基,并且R4、R5、R6和R7为氢原子;R3和R5为Y,并且R4、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R5、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R5和R7为氢原子,并且R6为甲基;R3和R7为甲基,并且R4和R6为氢原子,并且R5为Y;和R3为Y,并且R4为X,并且R5和R7为氢原子,并且R6为甲基。
然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根据本发明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对制备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制备路线并无特别限制,并且能够采用任何制备方法。例如,使用上述通式(1)中的芳烃基团A的醛和包括上述通式(1)中的杂环化合物的卤代杂环基团作为原料的方法是可取的,原因在于不采用特别的反应。这种情况下,使包括上述通式(1)中的杂环化合物的卤代杂环基团或者由能够转化为有机金属种的取代化合物制备的有机金属种,和芳族化合物的醛反应以得到醇,然后将其氧化以制备上述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此时,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使用具有不稳定的取代基的原料的情况下,希望对于该反应将该取代基保护。在通过使用具有羟基的原料制备上述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情况下,将羟基保护后进行类似的反应,并且在使羟基脱保护后,将必要的大量的羟基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化。
只要能够亲核地与醛反应,对有机金属种并无特别限制,并且是锂种、镁种等。由作为杂环化合物所示的噻吩,通过使丁基锂、叔丁基锂等作用于噻吩,能够制备锂种。通过使镁、异丙基溴化镁等作用于2-溴噻吩,可制备镁种。只要是公知的条件,对有机金属种的制备条件并无特别限制,希望通过使用醚类溶剂例如脱水四氢吡喃或二乙醚来进行制备。此时,希望在低温下进行锂种的制备。
对于氧化,只要是公知的方法,能够无特别限制地采用任何氧化方法。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重铬酸钾、溴酸钠、卤素、四氧化锇、二氧化锰、DMSO、Dess Martin试剂、过乙酸、mCPBA、铬酸、氧化铅和TPAP,但并不限于此。但是,在利用过氧化物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杂原子的氧化。
只要适合反应条件,对羟基的保护基并无特别限制,并且包括甲氧基甲基、四氢吡喃基和甲硅烷基系保护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作为保护条件和脱保护条件,可使用任何公知的方法。
可任选选择(甲基)丙烯酸酯化反应。适合使用的其代表性方法包括其中通过使用(甲基)丙烯酰卤或(甲基)丙烯酸酐将羟基酯化的方法,使用(甲基)丙烯酸和低级醇的酯的酯交换,和其中通过使用脱水缩合剂例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使(甲基)丙烯酸和二醇进行脱水缩合的直接酯化。
根据需要,可将阻聚剂添加到根据本发明的含有(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以致在反应过程中和保存过程中该化合物的聚合不进行。阻聚剂的实例包括氢醌类例如对-苯醌、氢醌、氢醌单甲醚和2,5-二苯基-对-苯醌,N-氧自由基例如四甲基哌啶基-N-氧自由基(TEMPO),取代的儿茶酚例如叔丁基儿茶酚,胺例如吩噻嗪、二苯胺和苯基-β-萘基胺,亚硝基苯、苦味酸、分子氧、硫和氯化铜(II)。上述中,从多功能性和聚合抑制的观点出发,能够使用氢醌类、吩噻嗪和N-氧自由基,尤其能够使用氢醌类。
使用的阻聚剂的量,对于下限,通常为10ppm以上,并且能够为50ppm以上,对于上限,通常为10,000ppm以下,并且能够为1,000ppm以下。其量太少的情形不显现作为阻聚剂的效果或者几乎不显现作为阻聚剂的效果,并且具有在反应过程中和后处理步骤中的浓缩过程中聚合进行的危险;其量太多的情形例如在后述的光学材料的制备中产生杂质,并且具有给予不利影响例如聚合反应性的抑制的危险,这是不希望的。
接下来,对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材料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包括含有以下组分的组合物:上述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以及根据需要的光敏剂和树脂。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中含有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含量为1.0重量%-99重量%,并且能够为10重量%-80重量%。太低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产生所需的θg,F特性;并且太高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的含量无法使成型品的交联进行以致制造脆的成型品。
聚合引发剂包括通过光照射产生自由基种的聚合引发剂和通过光照射产生阳离子种的聚合引发剂以及通过热产生自由基种的聚合引发剂,但并不限于此。
通过光照射产生自由基种的聚合引发剂包括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4-苯基二苯甲酮、4-苯氧基二苯甲酮、4,4'-二苯基二苯甲酮和4,4'-二苯氧基二苯甲酮,但并不限于此。
通过光照射产生阳离子种的聚合引发剂包括(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碘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101
-六氟磷酸盐作为适合的聚合引发剂,但并不限于此。
通过热产生自由基种的聚合引发剂包括偶氮化合物例如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新戊酸叔丁酯、过新己酸叔丁酯、过新己酸叔己酯、过新癸酸叔丁酯、过新癸酸叔己酯、过新己酸枯基酯和过新癸酸枯基酯,但并不限于此。
为了通过照射作为光的紫外线等来引发聚合,可使用公知的增感剂等。代表性的增感剂包括二苯甲酮、4,4-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异戊基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甲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酯、苯偶姻、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丁醚、苯偶姻异丙醚、2,2-二乙氧基苯乙酮、甲基邻苯甲酰基苯甲酸酯、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和酰基氧化膦。
能够根据光照射量、进而附加的加热温度来适当地选择光聚合引发剂向聚合性树脂组分中的添加比例。也能够根据要得到的聚合物的目标平均分子量来调节该比例。
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的固化和成型中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能够在0.01重量%-10.00重量%的范围内,相对于聚合性组分。取决于树脂的反应性和照射的光的波长,光聚合引发剂能够单独使用,或者能够以其两种以上的组合使用。
对可利用的树脂并无特别限制,其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例如1,3-金刚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3-金刚烷二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氧基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一缩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三丙烯酸酯、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丙烯酸异癸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甘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一缩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一缩二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9,9-双[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芴、9,9-双[4-(2-丙烯酰氧基)苯基]芴、9,9-双[4-(2-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芴、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甲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甲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二丙烯酸酯、三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双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双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丙烯酸酯、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2,2-双(4-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2,2-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丙烷、双酚F二丙烯酸酯、双酚F二甲基丙烯酸酯、1,1-双(4-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甲烷、1,1-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甲烷、1,1-双(4-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甲烷、1,1-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甲烷、1,1-双(4-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砜、1,1-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苯基)砜、1,1-双(4-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砜、1,1-双(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乙氧基苯基)砜、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硫代丙烯酸甲酯、硫代甲基丙烯酸甲酯、硫代丙烯酸苯酯、硫代甲基丙烯酸苄酯、苯二甲硫醇二丙烯酸酯、苯二甲硫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巯乙基硫醚二丙烯酸酯和巯乙基硫醚二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化合物例如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碳酸二烯丙酯和二甘醇双(碳酸烯丙酯)、乙烯基化合物例如苯乙烯、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和3,9-二乙烯基螺双(间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121
烷)和二异丙烯基苯,但并不限于此。
上述的树脂可以是热塑性树脂,其实例包括聚烯烃树脂例如乙烯均聚物,乙烯与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α-烯烃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乙烯与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丙烯均聚物,丙烯与丙烯以外的1-丁烯、1-戊烯、1-己烯、4-甲基-1-戊烯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α-烯烃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1-丁烯均聚物,离聚物树脂,和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烃原子系树脂例如石油树脂和萜烯树脂;聚酯类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树脂例如尼龙6、尼龙66、尼龙11、尼龙12、尼龙610、尼龙6/66、尼龙66/610和尼龙MXD;丙烯酸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丙烯腈树脂例如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和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系树脂例如聚乙烯醇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碳酸酯树脂;聚酮树脂;聚甲醛树脂;聚砜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这些可单独使用或者作为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
考虑要得到的光学材料的θg,F特性和成型品的脆性,本发明的光学材料中含有的树脂的含量为1.0重量%-99重量%,并且能够为20重量%-90重量%。
形成本发明的光学材料的成型品的方法包括,例如,为了在由透光性材料制成的基材上形成薄层结构,在玻璃基材上安装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模具,将流体光学材料或光学树脂组合物浇铸到两者之间,并且轻轻地压制以进行模具成型。在保持该状态下使该光学材料或光学树脂组合物聚合。使用适当波长的光,通常与使用光聚合引发剂引起自由基产生的机理对应的紫外光或可见光,来进行用于这样的聚合反应的光照射。例如,通过用作基材的透光性材料,具体地,玻璃基材,对已成型的用于制备光学材料的原料例如单体均匀地进行光照射。对应于采用光聚合引发剂引起自由基产生的机理,并且对应于含有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比例来适当地选择照射的光量。
同时,通过这样的光聚合反应的光学材料的成型品的制造中,能够进一步在已成型的原料例如单体的全体上均匀地照射要照射的光。因此,采用的光照射中,能够进一步选择波长的光以致能够通过用作基材的透光性材料,例如,玻璃基材均匀地进行光照射。此时,对于本发明,使在透光性材料的基材上形成的光学材料的成型品的总厚度薄是更适合的。
通过热聚合法能够同样地制造成型品。这种情况下,希望使整体的温度更均匀,并且对于本发明,使在透光性材料的基材上形成的聚合性组合物的成型品的总厚度薄是更适合的。使由光学材料形成的成型品的总厚度厚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考虑膜厚度、树脂组分的吸收和微粒组分的吸收来选择照射量、照射强度、光源等。
同时,对用上述热塑性树脂形成混合组成的成型品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但为了得到特性例如低双折射、机械强度、尺寸精度等优异的成型品,尤其能够使用熔融成型。熔融成型包括压制成型、挤出和注射成型,从成型性和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能够采用注射成型。取决于使用用途和成型方法来适当地选择成型步骤中的成型条件,并且注射成型中树脂组合物的温度能够为150℃-400℃的范围内,进一步能够为200℃-350℃的范围内,特别地能够为200℃-330℃的范围内。上述温度范围内的成型能够在成型时赋予树脂合理的流动性以防止成型品产生缩痕和应变,防止由于树脂的热分解而产生银纹,并且进一步有效地防止成型品变黄。
通过采用上述成型方法将本发明的光学材料成型而得到的成型品能够用作光学元件。光学元件的实例包括照相机透镜。
(实施例1)
以下更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除非脱离本发明的主旨。使用由JEOL Ltd.制造的JNM-ECA400 NMR进行合成产物的分析。
首先,对2-(4-溴-3,5-二甲基苯氧基)四氢吡喃的合成方法(合成例1)进行说明。将0.01g的吡啶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141
对甲苯磺酸盐添加到50g的4-溴-3,5-二甲基苯酚和35g的3,4-二氢-2H-吡喃的氯仿溶液中,并且搅拌。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三乙胺终止反应,并且依次用水和饱和盐水对有机相进行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对得到的有机相进行干燥后,对有机相进行浓缩并且通过柱色谱进行纯化以得到70g(收率:98%)的作为无色液体的2-(4-溴-3,5-二甲基苯氧基)四氢吡喃。
将上述(合成例1)中合成的16.7g的2-(4-溴-3,5-二甲基苯氧基)四氢吡喃的150ml四氢呋喃溶液冷却到-78℃,并且将23ml(2.6M)的正丁基锂缓慢地滴入其中。在相同的温度下将该混合物搅拌2小时后,将10g的5-苯基噻吩-2-甲醛添加到其中,并且将温度升高到室温的同时搅拌12小时。通过TLC(薄层色谱)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氯化铵水溶液终止反应,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将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柱色谱进行纯化。然后,将15g二氧化锰添加到得到的产物的氯仿溶液中,并且在室温下将该混合物搅拌24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并且将二氧化锰过滤后,将溶剂浓缩以得到浓缩物。
将1ml的6N盐酸添加到50ml的浓缩物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并且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将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重结晶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13.1g(收率:84%)的以下所示的产物1。通过1HNMR确认产物1的结构。将产物1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1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151
1H-NMR(CDCl3;TMS):δ2.19(s,6H),5.41(s,1H),6.55(s,2H),7.26-7.44(m,5H),7.67(d,2H)
(实施例2)
将13g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的150ml氯仿溶液冷却到0℃,依次将6.5g甲基丙烯酰氯和12g三乙胺滴加到其中后,在将温度升高到25℃的同时将该混合物搅拌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使反应终止,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后,用0.5N氢氧化钠水溶液对得到的有机相进行洗涤。
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将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柱色谱进行纯化以作为白色晶体得到11g(收率:69%)的以下所示的产物2。通过1HNMR确认产物2的结构。将产物2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2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161
1H-NMR(CDCl3;TMS):δ2.07(s,3H),2.25(s,6H),5.78(s,1H),6.36(s,1H),6.88(s,2H),7.26-7.45(m,5H),7.67(d,2H)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通过将实施例2中所述的方法中的6.5g甲基丙烯酰氯变为6.0g丙烯酰氯而得到10g(收率:66%)的产物3。通过1HNMR确认产物3的结构。将产物3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3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162
1H-NMR(CDCl3;TMS):δ2.07(s,3H),2.25(s,6H),5.78(d,1H),6.36(d,1H),6.40(dd,1H),6.88(s,2H),7.26-7.45(m,5H),7.67(d,2H)
(实施例4)
在0℃下将0.2g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添加到0.03g氢化钠(55%)的10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相同的温度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小时。向其中添加0.14g的2-(2-溴乙氧基)四氢-2H-吡喃,在将温度升高到25℃的同时将该混合物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氯化铵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将得到的有机相浓缩后,使该有机相成为四氢呋喃溶液(10ml),并且将0.5ml的6N盐酸水溶液添加到溶液中,并且在25℃下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将得到的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柱色谱进行纯化以得到中间化合物。
然后,通过实施例2中所述的方法同样地得到了0.21g(收率:71%)的产物4,不同之处在于将13g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变为0.32g中间化合物,将6.5g的甲基丙烯酰氯变为0.14g甲基丙烯酰氯,并且将12g三乙胺变为0.18g三乙胺。通过1HNMR确认产物4的结构。将产物4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4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171
1H-NMR(CDCl3;TMS):δ2.21(s,6H),3.81-3.92(m,2H),4.12-4.20(m,2H)5.64(d,1H),6.12(d,1H),6.83(s,2H),7.26-7.45(m,5H),7.66(d,2H)
(产物5)
在0℃下将0.2g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添加到0.03g氢化钠(55%)的10ml四氢呋喃溶液中,在相同的温度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小时。向其中添加0.14g的2-(2-溴乙氧基)四氢-2H-吡喃,在将温度升高到25℃的同时将该混合物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氯化铵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将得到的有机相浓缩后,使该有机相成为四氢呋喃溶液(10ml),并且将0.5ml的6N盐酸水溶液添加到溶液中,并且在25℃下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将得到的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柱色谱进行纯化以得到中间化合物。
然后,通过实施例2中所述的方法同样地得到了0.15g(收率:65%)的产物5,不同之处在于将13g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变为0.32g中间化合物,将6.5g的甲基丙烯酰氯变为0.14g甲基丙烯酰氯,并且将12g三乙胺变为0.18g三乙胺。通过1HNMR确认产物5的结构。将产物5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5
1H-NMR(CDCl3;TMS):δ2.20(s,6H),3.80-3.90(m,2H),4.10-4.18(m,2H)5.78(d,1H),6.36(d,1H),6.40(dd,1H),6.78(s,2H),7.26-7.45(m,5H),7.67(d,2H)
(实施例6)
将1.0g苯基噻吩的25ml四氢呋喃溶液冷却到-78℃,并且向其中缓慢地滴加2.6ml(2.6M)的正丁基锂,并且在相同的温度下搅拌2小时。然后,向其中添加0.65g的2,6-二甲基苯甲醛,并且在将温度缓慢地升高到25℃的同时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氯化铵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将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柱色谱进行纯化。将5g二氧化锰添加到30ml的得到的中间化合物的氯仿溶液中,并且在25℃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过滤二氧化锰,并且通过重结晶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0.57g(收率:40%)的下述产物6。通过1HNMR确认产物6的结构。将产物6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6
1H-NMR(CDCl3;TMS):δ2.24(s,6H),7.08(d,2H),7.22-7.29(m,3H),7.37-7.42(m,3H),7.66(d,2H)
(实施例7)
实施例7中,通过将实施例6中所述的方法中的0.65g的2,6-二甲基苯甲醛变为0.72g的邻-甲基苯甲醛,从而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0.69g(收率:41%)的产物7。通过1HNMR确认产物7的结构。将产物7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7
1H-NMR(CDCl3;TMS):δ2.41(s,3H),7.25-7.47(m,9H),7.66-7.68(m,2H)
(实施例8)
实施例8中,通过将实施例6中所述的方法中的0.65g的2,6-二甲基苯甲醛变为0.78g的2,4,6-三甲基苯甲醛,从而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0.71g(收率:43%)的产物8。通过1HNMR确认产物8的结构。将产物8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8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192
1H-NMR(CDCl3;TMS):δ2.24(s,6H),2.31(s,3H),7.08(d,2H),7.22-7.29(m,3H),7.37-7.42(m,3H),7.66(d,2H)
(实施例9)
实施例9中,通过将0.65g的2,6-二甲基苯甲醛变为0.82g的2-甲基-1-萘甲醛,采用实施例6中所述的方法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0.75g(收率:52%)的产物9。通过1HNMR确认产物9的结构。将产物9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9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201
1H-NMR(CDCl3;TMS):δ2.27(s,3H),7.15-7.29(m,5H),7.31-7.41(m,4H)7.51-7.60(m,4H)
(实施例10)
首先,对2-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合成例2)进行说明。在0℃下将3g水杨醛缓慢地添加到1.2g氢化钠(55%)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50ml)中,并且在相同的温度下搅拌1小时。然后,向其中添加2.9g氯甲基甲基醚,并且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氯化铵水溶液使反应终止。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相。通过柱色谱对通过浓缩有机相而得到的粗产物进行纯化以得到3.9g(收率:96%)的2-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
实施例10中,将实施例6中所述方法中的0.65g的2,6-二甲基苯甲醛变为1.2g的上述(合成例2)中合成的2-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以得到中间化合物。将1ml的6N盐酸添加到得到的中间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30ml)中,并且在25℃下将混合物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将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重结晶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1.4g(收率:84%)的下述产物10。通过1HNMR确认产物10的结构。将产物10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10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202
1H-NMR(CDCl3;TMS):δ6.97(d,1H),7.08(d,1H),7.38-7.54(m,5H),7.69-7.74(m,3H),7.99(d,1H),11.60(s,1H)
(实施例11)
通过实施例2中所述的方法同样地得到了2.5g(收率:96%)的产物11,不同之处在于将13g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变为2.0g的实施例10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0),将6.5g的甲基丙烯酰氯变为0.9g的甲基丙烯酰氯,将12g的三乙胺变为1.5g的三乙胺,并且将150ml的氯仿溶液变为20ml的氯仿溶液。通过1HNMR确认产物11的结构。将产物11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11
1H-NMR(CDCl3;TMS):δ1.83(s,3H),5.41(s,1H),6.12(s,1H)7.03-7.19(m,6H),7.28-7.31(m,2H),7.44-7.48(m,3H)
(实施例12)
首先,对2-甲氧基甲氧基-5-甲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合成例3)进行说明。通过合成例2中所述的方法同样地得到了3.3g(收率:90%)的2-甲氧基甲氧基-5-甲基苯甲醛,不同之处在于将3g的水杨醛变为2.8g的5-甲基水杨醛。
实施例12中,将实施例6中所述的方法中的0.65g的2,6-二甲基苯甲醛变为1.3g的上述(合成例3)中合成的2-甲氧基甲氧基-5-甲基苯甲醛。将1ml的6N盐酸添加到得到的中间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30ml)中,并且在25℃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将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重结晶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1.5g(收率:84%)的下述产物12。通过1HNMR确认产物12的结构。将产物12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12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221
1H-NMR(CDCl3;TMS):δ2.41(s,3H),7.17(d,1H),7.25-7.45(m,7H),7.66(d,2H),11.58(s,1H)
(实施例13)
除了将13g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变为1.0g的实施例12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2),将6.5g的甲基丙烯酰氯变为0.5g的甲基丙烯酰氯,将12g的三乙胺变为0.7g的三乙胺,并且将150ml的氯仿溶液变为20ml的氯仿溶液以外,通过实施例2中所述的方法同样地得到了1.0g(收率:77%)的产物13。通过1HNMR确认产物13的结构。将产物13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13
1H-NMR(CDCl3;TMS):δ1.90(s,3H),2.41(s,3H),5.60(s,1H),6.14(s,1H),7.17(d,1H),7.25-7.45(m,7H),7.66(d,2H)
(实施例14)
首先,对2,4-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进行说明。除了将1.2g的氢化钠(55%)变为3g的氢化钠(55%),将3g的水杨醛变为4g的2,4-二羟基苯甲醛,并且将2.9g的氯甲基甲基醚变为6.5g的氯甲基甲基醚以外,通过合成例2中所述的方法同样地得到了5.9g(90%)的2,4-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
实施例14中,将实施例6中所述的方法中的0.65g的2,6-二甲基苯甲醛变为1.7g的上述(合成例4)中合成的2,4-双(甲氧基甲氧基)苯甲醛。将1ml的6N盐酸添加到得到的中间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30ml)中,并且在25℃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碳酸氢钠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将有机相浓缩,并且通过重结晶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1.6g(收率:87%)的下述产物14。通过1HNMR确认产物14的结构。将产物14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14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231
1H-NMR(CDCl3;TMS):δ5.35(s,1H),7.18(d,2H),7.26-7.49(m,5H),7.65-7.68(m,3H),11.58(s,1H)
(实施例15)
除了将13g的实施例1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变为1.0g的实施例14中合成的化合物(产物14),将6.5g的甲基丙烯酰氯变为0.85g的甲基丙烯酰氯,将12g的三乙胺变为1.4g的三乙胺,并且将150ml的氯仿溶液变为20ml的氯仿溶液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中所述的方法同样地得到了1.3g(收率:85%)的产物15。通过1HNMR确认产物15的结构。将产物15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15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241
1H-NMR(CDCl3;TMS):δ1.91(s,3H),2.07(s,3H),5.64(s,1H),5.81(s,1H),6.17(s,1H),6.38(s,1H),7.18(d,2H),7.26-7.49(m,5H),7.65-7.68(m,3H)
(实施例16)
将3.0g的苯基噻吩的40ml四氢呋喃溶液冷却到-78℃,并且将8.6ml(2.6M)的正丁基锂缓慢地滴加到其中,并且在相同的温度下搅拌2小时。然后,向其中添加0.85g的2-羟基-5-甲基间苯二甲醛,并且在使温度缓慢地升高到25℃的同时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氯化铵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对有机相进行浓缩并且通过柱色谱进行纯化。将10g的二氧化锰添加到得到的中间化合物的30ml氯仿溶液中,并且在25℃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将二氧化锰过滤,并且通过重结晶作为白色晶体得到了1.1g(收率:44%)的下述产物16。通过1HNMR确认产物16的结构。将产物16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产物16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242
1H-NMR(CDCl3;TMS):δ2.41(s,3H),7.37-7.46(m,8H),7.66-7.74(m,8H),11.78(s,1H)
(比较例1)
比较例1中,通过将实施例6中所述的方法中的1.0g的苯基噻吩变为1.0g的2-溴噻吩,从而得到了0.94g(收率:90%)的比较产物1。通过1HNMR确认比较产物1的结构。将比较产物1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比较产物1
1H-NMR(CDCl3;TMS):δ2.20(s,6H),7.06-7.10(m,3H),7.21-7.26(m,1H),7.33(d,1H),7.73(d,1H)
(比较例2)
比较例2中,通过将实施例6中所述的方法中的1.0g的苯基噻吩变为0.8g的苯并噻吩,从而得到了0.85g(收率:66%)的比较产物2。通过1HNMR确认比较产物2的结构。将比较产物2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比较产物2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252
1H-NMR(CDCl3;TMS):δ2.23(s,6H),7.11(d,2H),7.28(t,1H),7.39(t,1H),7.46-7.52(m,2H),7.79(d,1H),7.90(d,1H)
(比较例3)
将0.25g镁的1.2ml四氢呋喃溶液冷却到0℃,并且将1.0g的2-溴茚的5.0ml四氢呋喃溶液缓慢地滴加到其中。滴加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小时,并且将0.57g的2,6-二甲基苯甲醛添加到其中,并且在将温度升高到25℃的同时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用氯化铵水溶液使反应终止,并且用醋酸乙酯萃取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镁将得到的有机相干燥后,对有机相进行浓缩并且通过柱色谱进行纯化。然后,将5g的二氧化锰添加到得到的中间化合物的30ml氯仿溶液中,并且在25℃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2小时。通过TLC确认反应进行的程度后,将二氧化锰过滤,并且通过重结晶得到了0.42g(收率:40%)的下述比较产物3。通过1HNMR确认比较产物3的结构。将比较产物3的光学特性、透射率和稳定性示于表1中。
比较产物3
Figure BDA00001801541700261
1H-NMR(CDCl3;TMS):δ2.21(s,6H),3.85(s,2H),7.07(d,2H),7.20-7.26(m,2H),7.33-7.41(m,2H),7.47(d,1H),7.58(d,1H)
(评价)
使用阿贝折射计(Kalnew Optical Industrial Co.,Ltd.)测定折射率。通过成型光路长度为50μm的膜并且使用由HitachiHigh-Technologies Corp制造的分光光度计U-4000(商品名)来测定透射率。将透射率表示为430nm的波长下的透射率。
关于稳定性,将在空气中25℃下保存2周中没有劣化的情形表示为○;并且将其中发生了劣化的情形表示为×。条件是相对于具有聚合性取代基的产品,在含有少量(1,000ppm以下)聚合引发剂的状态下进行确定。
将显示图1中B范围内的光学特性和90%以上的430nm波长下的透射率的产物综合评价为○;并且将上述产物以外的产物综合评价为×。
表1
  nd   νd   θg,F   透射率   稳定性   综合评价
  实施例1  产物1   1.66   13.31   0.847   96   ○   ○
  实施例2  产物2   1.64   14.79   0.843   93   ○   ○
  实施例3  产物3   1.64   14.63   0.845   94   ○   ○
  实施例4  产物4   1.59   15.01   0.821   95   ○   ○
  实施例5  产物5   1.59   14.96   0.824   94   ○   ○
  实施例6  产物6   1.67   13.22   0.850   93   ○   ○
  实施例7  产物7   1.69   12.43   0.869   92   ○   ○
  实施例8  产物8   1.66   13.68   0.843   94   ○   ○
  实施例9  产物9   1.71   12.03   0.876   93   ○   ○
  实施例10  产物10   1.67   12.96   0.861   93   ○   ○
  实施例11  产物11   1.65   13.95   0.864   94   ○   ○
  实施例12  产物12   1.66   13.14   0.881   92   ○   ○
  实施例13  产物13   1.65   13.65   0.873   93   ○   ○
  实施例14  产物14   1.65   13.89   0.864   94   ○   ○
  实施例15  产物15   1.63   14.60   0.866   95   ○   ○
  实施例16  产物16   1.76   11.78   0.893   93   ○   ○
  比较例1  比较产物1   1.60   22.50   0.658   97   ○   ×
  比较例2  比较产物2   1.65   17.04   0.720   95   ○   ×
  比较例3  比较产物3   1.62   17.30   0.698   94   ○   ×
本发明能够提供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和使用其的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其具有高的折射率的色散特性(阿贝数(νd))、高二次色散特性(高θg,F特性)和高的色差校正功能的特性。
本发明还能够提供光学材料,其具有图1中范围B内的特性。使用由该光学材料成型的光学元件能够高效地消除色差。因此,能够使光学系统的重量和尺寸进一步减小。以下使用的高θg,F特性是指在图1中的范围B内。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2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98642的权益,在此将其全文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Claims (5)

1.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
通式(1)
Figure FDA0000461201510000011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Ar1选自苯基、萘基、蒽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4-溴苯基、4-碘苯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2-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2-二甲基氨基苯基和4-硝基苯基;并且A为芳烃基团,该芳烃基团具有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结构:
通式(3)
Figure FDA0000461201510000012
其中R3-R7各自独立地为X、Y、氢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X是在同一分子中存在两个以上由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情况下的第二键合位置;并且Y是包含由下述通式(4)表示的结构的基团:
通式(4)
Figure FDA0000461201510000013
其中R8是氢原子或甲基;并且n为0或1,
其中通式(3)中的R3-R7是选自下述组合组中的一个组合:R3和R5为Y,并且R4、R6和R7为氢原子;R3和R4为Y,并且R5、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R5、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R5和R7为氢原子,并且R6为甲基;R3和R7为甲基,并且R4和R6为氢原子,并且R5为Y;R3为Y,并且R4和R6为叔丁基,并且R5和R7为氢原子;R3、R5和R7为Y,并且R4和R6为氢原子;R3、R4和R5为Y,并且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为甲基,并且R5、R6和R7为氢原子;R3为Y,并且R4为X,并且R5、R6和R7为氢原子;和R3为Y,并且R4为X,并且R5和R7为氢原子,并且R6为甲基。
2.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
通式(1)
Figure FDA0000461201510000021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Ar1选自苯基、萘基、蒽基、4-甲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4-氯苯基、4-氟苯基、4-溴苯基、4-碘苯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2-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2-二甲基氨基苯基和4-硝基苯基;并且A为芳烃基团,该芳烃基团具有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
通式(2)
Figure FDA00004612015100000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为氢原子;并且Ar1为苯基。
4.光学材料,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含杂芳环的化合物。
5.光学透镜,通过将根据权利要求4的光学材料成型而制备。
CN201080058935.5A 2009-12-28 2010-12-16 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 Active CN102666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8642 2009-12-28
JP2009298642A JP5669387B2 (ja) 2009-12-28 2009-12-28 含ヘテロ芳香族化合物、光学材料および光学素子
PCT/JP2010/073258 WO2011081078A1 (en) 2009-12-28 2010-12-16 Heteroaromatic-containing compound, optical material and optical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6524A CN102666524A (zh) 2012-09-12
CN102666524B true CN102666524B (zh) 2014-06-11

Family

ID=4373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8935.5A Active CN102666524B (zh) 2009-12-28 2010-12-16 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09869B2 (zh)
EP (1) EP2516414B1 (zh)
JP (1) JP5669387B2 (zh)
CN (1) CN102666524B (zh)
WO (1) WO20110810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6002B (zh) 2017-12-28 2022-09-0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色差校正用光學樹脂材料及光學元件
WO2019216008A1 (ja) * 2018-05-11 2019-11-14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光学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レンズ
JP7248475B2 (ja) * 2019-03-28 2023-03-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成形体、光学材料または光学素子、及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0952A (en) * 1991-07-03 1994-03-01 Ciba-Geigy Corporation Phenylthiophenyl keton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82996A (zh) * 1961-09-08
DE3333502A1 (de) * 1983-09-16 1985-04-18 Röhm GmbH, 6100 Darmstadt Uv-absorber enthaltende thermoplastische kunststoff-formmassen
CA2190699A1 (en) 1995-12-08 1997-06-09 Johannes Aebi Tertiary amines
JP4767836B2 (ja) 2006-12-25 2011-09-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素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0952A (en) * 1991-07-03 1994-03-01 Ciba-Geigy Corporation Phenylthiophenyl ketones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convenient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arylzinc compounds by the reaction of zinc/silver graphite with aryl iodides;Alois Furstner,et al.;《Tetrahedron Letters》;19941231;第35卷(第7期);第1047-1050页 *
Alois Furstner,et al..A convenient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arylzinc compounds by the reaction of zinc/silver graphite with aryl iodides.《Tetrahedron Letters》.1994,第35卷(第7期),第1047-1050页.
Etudes dans la serie du thiophene VI;NG.PH.BUU-HOL,et al.;《Recueil》;19501231;第69卷;第1455-1470页 *
NG.PH.BUU-HOL,et al..Etudes dans la serie du thiophene VI.《Recueil》.1950,第69卷第1455-1470页.
Robert T. LaLonde, et al..Variable Reaction Pathways for the Action of Polysulfide on Michael Acceptors.《J. Org. Chem.》.1985,第50卷(第1期),第85-91页.
The reaction of 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activated sulfur(II).Formation of cyclic disulfide and polysulfides;Ugo chiacchio,et al.;《Heterocycles》;19981231;第48卷(第1期);第41-50页 *
Ugo chiacchio,et al..The reaction of unsaturated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activated sulfur(II).Formation of cyclic disulfide and polysulfides.《Heterocycles》.1998,第48卷(第1期),第41-50页.
Variable Reaction Pathways for the Action of Polysulfide on Michael Acceptors;Robert T. LaLonde, et al.;《J. Org. Chem.》;19851231;第50卷(第1期);第85-9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6414B1 (en) 2017-08-02
CN102666524A (zh) 2012-09-12
JP5669387B2 (ja) 2015-02-12
US20120203012A1 (en) 2012-08-09
US8609869B2 (en) 2013-12-17
WO2011081078A1 (en) 2011-07-07
JP2011136961A (ja) 2011-07-14
EP2516414A1 (en)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0162B (zh) 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固化物和塑料透镜
EP2862012B1 (en) (meth)acrylate compound, optical composition, molded article, and optical element
JP2010202530A (ja) 含ヘテロ芳香族化合物および光学材料
CN106471398B (zh) 联咔唑化合物、光固化性组合物、其固化物、用于塑料透镜的固化性组合物和塑料透镜
JPWO2013136410A1 (ja) ラジカル重合性組成物、その硬化物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CN102666524B (zh) 含杂芳环的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
JP7417350B2 (ja) 光学素子、光学材料、光学機器及びトリアリールアミン化合物
JP5825798B2 (ja) 光学素子用化合物、光学材料及び光学素子
CN102260201B (zh) 光学元件用化合物、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
US20120010315A1 (en) High refractive acrylate and th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6727912B2 (ja) 光学用組成物、硬化物及び光学素子
KR100604688B1 (ko) 아크릴산에스테르 화합물 및 그 용도
KR101057734B1 (ko) 고굴절율을 갖는 아크릴레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176257B2 (en) Conjugated aromatic compound, optical material, and optical element
EP1081145A1 (en) Polymerizable sulfur-containing (meth)acrylate,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lens
JP6278941B2 (ja) 光学材料、光学素子
JP4905991B2 (ja) 高アッベ数を有する高屈折率材料
JP5392502B2 (ja) 4−(置換カルボニルオキシ)−1−ナフチル(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らを重合してなる重合物
JP2002030082A (ja) 重合性チオ(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
JPS5984845A (ja) 2−ビフエニルアクリレ−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37868A (ja) 新規含硫黄エチレン性不飽和基含有化合物、及びその重合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