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3081A - 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3081A
CN102633081A CN2012101131330A CN201210113133A CN102633081A CN 102633081 A CN102633081 A CN 102633081A CN 2012101131330 A CN2012101131330 A CN 2012101131330A CN 201210113133 A CN201210113133 A CN 201210113133A CN 102633081 A CN102633081 A CN 102633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transfer device
load
groove
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3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3081B (zh
Inventor
邢承斌
陈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131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3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3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3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3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带的更换方法,该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皮带槽内的旧输送带断开,形成第一旧带接头和第二旧带接头;b)将新输送带的第一新带接头与所述旧输送带的第一旧带接头连接;c)牵引所述旧输送带,使所述旧输送带离开所述皮带槽,并通过所述旧输送带将所述新输送带拉入到所述皮带槽内;d)将所述新输送带的第一新带接头和第二新带接头连接起来。由于新输送带能够在旧输送带拆卸的同时被穿入到皮带槽中,而不是像现有的更换方法那样需要将旧输送带的拆卸和新输送带的安装分开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输送带的更换效率。

Description

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中使用的用于物料输送的输送带常由于磨损、老化等的原因而需要更换。如图1所示,现有的输送带更换方法一般如下:
首先,断开旧输送带2,将钢丝绳4固定在旧输送带2的一端,牵引旧输送带2,使钢丝绳4在拆卸旧输送带2的同时被穿入到皮带槽内;然后,将连接于旧输送带2的钢丝绳4拆卸下来并重新连接到新输送带的一端,牵引钢丝绳4,将新输送带穿入到皮带槽内;最后,将新输送带的两端连接起来,完成输送带的更换。
从上述方法不难看出,在以往的输送带的更换过程中,旧输送带的拆卸和新输送带的安装必须分开进行,这严重地影响了输送带的更换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带的更换方法,该更换方法能够提高输送带的更换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带的更换方法,该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皮带槽内的旧输送带断开,形成第一旧带接头和第二旧带接头;b)将新输送带的第一新带接头与所述旧输送带的第一旧带接头连接;c)牵引所述旧输送带,使所述旧输送带离开所述皮带槽,并通过所述旧输送带将所述新输送带拉入到所述皮带槽内;d)将所述新输送带的第一新带接头和第二新带接头连接起来。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新输送带和旧输送带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一轴铰接,所述第三夹板与所述第四夹板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二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夹板的一端通过第三轴铰接,所述第二夹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夹板的一端通过第四轴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的侧部和第二夹板的侧部分别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交叉并铰接,和/或所述第三夹板的侧部和第四夹板的侧部分别形成有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在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处交叉并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和/或第二凹槽的形状和/或第三凹槽的形状和/或第四凹槽的形状为矩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与第三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夹板的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轴与第四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夹板的长度的一半;和/或所述第二轴与第三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夹板的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轴与第四轴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夹板的长度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板的另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夹板突出的倒齿,和/或所述第二夹板的另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突出的倒齿。
优选地,所述第三夹板的另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第四夹板突出的倒齿,和/或所述第四夹板的另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三夹板突出的倒齿。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栓,所述第三轴的端部具有第一板状部,所述第四轴的端部具有第二板状部,并且所述第一板状部和第二板状部上分别形成有互相相对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螺栓将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连接起来。
优选地,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中的至少一个为螺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新输送带能够在旧输送带拆卸的同时被穿入到皮带槽中,而不是像现有的更换方法那样需要将旧输送带的拆卸和新输送带的安装分开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输送带的更换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输送带更换方法的关键步骤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带更换方法的关键步骤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输送带更换方法所使用的连接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装置                     2旧输送带
3新输送带                     4钢丝绳
11第一夹板                    12第二夹板
13第三夹板                    14第四夹板
s1第一轴                      s2第二轴
s3第三轴                      s4第四轴
a1第一凹槽                    a2第二凹槽
a3第三凹槽                    a4第四凹槽
b螺栓                         t倒齿
p1第一板状部               p2第二板状部
h1第一孔                   h2第二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带的更换方法,该更换方法优选包括如下步骤:a)将皮带槽内的旧输送带断开,形成第一旧带接头和第二旧带接头;b)将新输送带的第一新带接头与旧输送带的第一旧带接头连接;c)牵引旧输送带,使旧输送带离开皮带槽,并通过旧输送带将新输送带拉入到皮带槽内;d)将新输送带的第一新带接头和第二新带接头连接起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新输送带能够在旧输送带拆卸的同时被穿入到皮带槽中,而不是像现有的更换方法那样需要将旧输送带的拆卸和新输送带的安装分开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输送带的更换效率。
在步骤b)中,新旧输送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如通过钢丝绳连接或通过粘结剂粘结等。在本发明中,新输送带和旧输送带优选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以提高输送带更换的效率,参照图2,在该图中,2表示旧输送带,3表示新输送带,1表示连接新旧输送带的装置。
上述连接装置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如图3所示,发明人提供了以下一种优选的结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第三夹板13和第四夹板14,第一夹板11与第二夹板12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一轴s1铰接,第三夹板13与第四夹板14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二轴s2铰接,第一夹板11的一端与第三夹板13的一端通过第三轴s3铰接,第二夹板12的一端与第四夹板14的一端通过第四轴s4铰接。这样,上述连接装置便形成了钳形结构,通过该钳形结构能够将旧输送带2和新输送带3方便而快速地连接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输送带的更换效率。
为了提高连接装置的紧凑性,如图3所示,优选地,第一夹板11的侧部和第二夹板12的侧部分别具有第一凹槽a1和第二凹槽a2,并且第一夹板11和第二夹板12在所述第一凹槽a1和第二凹槽a2处交叉并铰接。通过第一凹槽a1和第二凹槽a2之间的配合,便可以减小所述连接装置在其宽度方向上(即,图3中所示的第一轴s1的轴向方向)的尺寸,使得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同样地,第三夹板13和第四夹板14之间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第三夹板13的侧部和第四夹板14的侧部分别形成有第三凹槽a3和第四凹槽a4,并且第三夹板13和第四夹板14在第三凹槽a3和第四凹槽a4处交叉并铰接,以提高连接装置的紧凑性。
第一凹槽a1、第二凹槽a2、第三凹槽a3和第四凹槽a4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只要通过它们之间的配合能够使连接装置的结构紧凑即可。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第一凹槽a1的形状和/或第二凹槽a2的形状和/或第三凹槽a3的形状和/或第四凹槽a4的形状优选为矩形。
此外,优选地,第一轴s1与第三轴s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夹板11的长度的一半,第一轴s1与第四轴s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夹板12的长度的一半。这样,第一夹板11和第二夹板12便可以通过第一轴s1形成非等臂杠杆,只需在第三轴s3和第四轴s4施加一个较小的作用力就能够将输送带牢牢地夹紧,防止更换过程中输送带脱离连接装置。
同样,第三夹板13和第四夹板14处也可使用相类似的结构,即第二轴s2与第三轴s3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夹板13的长度的一半,第二轴s2与第四轴s4之间的距离大于第四夹板14的长度的一半,使得连接装置能够将新旧输送带牢固地连接起来。
另外,如图3所示,优选地,第一夹板11的另一端(即自由端)上形成有倒齿t,该倒齿t朝向第二夹板12突出。所述倒齿t能够将输送带牢固地卡接起来,进一步防止输送带在更换过程中脱离连接装置。并且,第二夹板12的另一端也可以具有朝向第一夹板11突出的倒齿t,第三夹板13的另一端也可以具有所述第四夹板14突出的倒齿t,第四夹板14的另一端也可以具有朝向第三夹板13突出的倒齿t,从而使得输送带的更换能够稳定进行。所述倒齿t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只要能够将输送带夹紧即可。
另外,为了进一步确保输送带在更换过程中不会脱离连接装置,还可以为上述连接装置设置防松件。作为上述防松件的一种具体形式,发明人提出了下述结构,具体如图3所示,连接装置包括螺栓b,第三轴s3的端部具有第一板状部p1,第四轴s4的端部具有第二板状部p2,并且第一板状部p1和第二板状部p2上分别形成有互相相对的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螺栓b将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连接起来。这样,上述螺栓b便可为连接装置提供所需的预紧力,防止输送带脱离连接装置。
上述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可以为光孔,通过螺栓b和螺母贯穿二者并提供预紧力。并且,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也可以为螺纹孔,通过其自身的内螺纹与螺栓b的外螺纹的配合连接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并提供预紧力。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中的至少一个为螺纹孔。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皮带槽内的旧输送带断开,形成第一旧带接头和第二旧带接头;
b)将新输送带的第一新带接头与所述旧输送带的第一旧带接头连接;
c)牵引所述旧输送带,使所述旧输送带离开所述皮带槽,并通过所述旧输送带将所述新输送带拉入到所述皮带槽内;
d)将所述新输送带的第一新带接头和第二新带接头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新输送带和旧输送带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夹板(11)、第二夹板(12)、第三夹板(13)和第四夹板(14),所述第一夹板(11)与所述第二夹板(12)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一轴(s1)铰接,所述第三夹板(13)与所述第四夹板(14)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通过第二轴(s2)铰接,所述第一夹板(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夹板(13)的一端通过第三轴(s3)铰接,所述第二夹板(12)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夹板(14)的一端通过第四轴(s4)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11)的侧部和第二夹板(12)的侧部分别具有第一凹槽(a1)和第二凹槽(a2),所述第一夹板(11)和第二夹板(12)在所述第一凹槽(a1)和第二凹槽(a2)处交叉并铰接,和/或所述第三夹板(13)的侧部和第四夹板(14)的侧部分别形成有第三凹槽(a3)和第四凹槽(a4),所述第三夹板(13)和第四夹板(14)在所述第三凹槽(a3)和第四凹槽(a4)处交叉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a1)的形状和/或第二凹槽(a2)的形状和/或第三凹槽(a3)的形状和/或第四凹槽(a4)的形状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s1)与第三轴(s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夹板(11)的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轴(s1)与第四轴(s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夹板(12)的长度的一半;和/或所述第二轴(s2)与第三轴(s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夹板(13)的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轴(s2)与第四轴(s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夹板(14)的长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11)的另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夹板(12)突出的倒齿(t),和/或所述第二夹板(12)的另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夹板(11)突出的倒齿(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板(13)的另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第四夹板(14)突出的倒齿(t),和/或所述第四夹板(14)的另一端具有朝向所述第三夹板(13)突出的倒齿(t)。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螺栓(b),所述第三轴(s3)的端部具有第一板状部(p1),所述第四轴(s4)的端部具有第二板状部(p2),并且所述第一板状部(p1)和第二板状部(p2)上分别形成有互相相对的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所述螺栓(b)将所述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连接起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送带的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h1)和第二孔(h2)中的至少一个为螺纹孔。
CN201210113133.0A 2012-04-17 2012-04-17 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Active CN102633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3133.0A CN102633081B (zh) 2012-04-17 2012-04-17 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3133.0A CN102633081B (zh) 2012-04-17 2012-04-17 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081A true CN102633081A (zh) 2012-08-15
CN102633081B CN102633081B (zh) 2014-10-22

Family

ID=4661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3133.0A Active CN102633081B (zh) 2012-04-17 2012-04-17 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308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2067A (zh) * 2012-11-09 2013-02-2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皮带机的皮带安装方法、更换方法及其安装或更换系统
CN103170818A (zh) * 2013-03-06 2013-06-26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封闭式大倾角波状环形输送带更换方法
CN111336214A (zh) * 2020-03-13 2020-06-26 安徽省赛威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钢丝胶带提升机用胶带连接装置
CN111604659A (zh) * 2020-04-27 2020-09-01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自卸系统输送皮带换新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8742A (en) * 1969-07-23 1972-06-13 Otto Bartmann Coupling for webs
JP2001219352A (ja) * 2000-02-09 2001-08-14 Nippon Steel Corp 鋼帯研削装置のベルト交換装置
JP2005008317A (ja) * 2003-06-17 2005-01-13 Taihei Kogyo Co Ltd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ベルト交換方法
CN1733572A (zh) * 2004-08-03 2006-02-1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胶带机皮带的更换方法
CN101195436A (zh) * 2007-11-30 2008-06-11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更换带式输送机胶带的方法
CN101948054A (zh) * 2010-08-17 2011-01-19 铜陵天奇蓝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更换带式输送机大带宽长胶带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8742A (en) * 1969-07-23 1972-06-13 Otto Bartmann Coupling for webs
JP2001219352A (ja) * 2000-02-09 2001-08-14 Nippon Steel Corp 鋼帯研削装置のベルト交換装置
JP2005008317A (ja) * 2003-06-17 2005-01-13 Taihei Kogyo Co Ltd ベルトコンベアのベルト交換方法
CN1733572A (zh) * 2004-08-03 2006-02-15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胶带机皮带的更换方法
CN101195436A (zh) * 2007-11-30 2008-06-11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更换带式输送机胶带的方法
CN101948054A (zh) * 2010-08-17 2011-01-19 铜陵天奇蓝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更换带式输送机大带宽长胶带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2067A (zh) * 2012-11-09 2013-02-2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皮带机的皮带安装方法、更换方法及其安装或更换系统
CN102942067B (zh) * 2012-11-09 2014-12-03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皮带机的皮带安装方法、更换方法及其安装或更换系统
CN103170818A (zh) * 2013-03-06 2013-06-26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封闭式大倾角波状环形输送带更换方法
CN103170818B (zh) * 2013-03-06 2015-04-01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封闭式大倾角波状环形输送带更换方法
CN111336214A (zh) * 2020-03-13 2020-06-26 安徽省赛威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钢丝胶带提升机用胶带连接装置
CN111604659A (zh) * 2020-04-27 2020-09-01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自卸系统输送皮带换新方法
CN111604659B (zh) * 2020-04-27 2021-07-27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自卸系统输送皮带换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3081B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3081A (zh) 输送带的更换方法
CN102992147B (zh) 一种电梯钢丝绳绳端连接结构
CN102064494B (zh) 电力抢修塔导线提升装置
CN105952160A (zh) 一种预应力双索同步张拉工装
CN105244818A (zh) T型电缆接头拔出装置
CN104440766B (zh) 一种过盈螺栓的拆卸工装及方法
CN201567677U (zh) 索膜结构预应力施加螺栓张拉装置
CN102777541A (zh) 一种送电线路钢丝绳的保护紧固夹具
CN202540225U (zh) 输送带连接装置
CN102623929A (zh) 多功能一体伸缩式托瓶架
CN204012629U (zh) 电力快速拆卸连接器
KR101208066B1 (ko) 인장 케이블의 초기긴장 시스템
CN201327964Y (zh) 双分裂导线耐张绝缘子串更换卡具
CN202656146U (zh) 连板螺丝松动器
CN105174041A (zh) 用于吊运钢管的夹具
CN205663035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二次拉索固定装置
CN204704282U (zh) 新型主井天轮编码器联轴器
CN219705002U (zh) 一种轴承拉拔器
CN217890836U (zh) 一种龙门吊大车驱动链条拆装装置
CN102003436A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固定卡具
CN202884358U (zh) 快速更换件和软管组件
CN215671164U (zh) 一种二次张拉用低回缩张拉工装
CN103482511B (zh) 一种具有双向螺杆的拖缆绞车
CN203674628U (zh) 一种角度卡线器工具
CN203835011U (zh) 一种改进套接结构的套接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