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9510B - 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9510B
CN102629510B CN201210024482.5A CN201210024482A CN102629510B CN 102629510 B CN102629510 B CN 102629510B CN 201210024482 A CN201210024482 A CN 201210024482A CN 102629510 B CN102629510 B CN 102629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rame
earth terminal
bobbin
molded coil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44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9510A (zh
Inventor
大泽一彦
丸山纪郎
吉野谷宽人
古牧久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29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9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9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9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agnet, e.g. diaphragm valves, cutting off by means of a liqui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可靠地实现供电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供电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以及接地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接地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从而能够使电磁阀可靠地进行工作的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用于驱动电磁阀的阀体并由树脂模压而成的模制线圈,具备:卷绕有绕线的线轴;安装在线轴上,并与绕线的端部电连接的一对供电端子;包围线轴的磁性框架;以及与磁性框架连接的接地端子;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

Description

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电磁阀的阀体并由树脂模压而成的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使用于电磁阀的线圈具有防水性,使用由树脂覆盖整个线圈的模制线圈,并且在模制线圈的阀主体安装用孔上安装阀主体而构成电磁阀。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以防水目的而使用的电磁阀中,连接所谓规格化的被称为“DIN插口(或者DIN连接器)”的插口组装体。
即,通过在模制线圈上连接插口组装体来分别使安装在线轴上且绕线的端部电连接的一对供电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供电端子、及连接在包围线轴的磁性框架上的接地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接地端子电连接。因此,要求接地端子和供电端子的相对位置及突出距离等按规格形成,且将接地端子牢固地固定在磁性框架上。
因此,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49360号公报)中,以往,由于利用端子基板和引线进行线圈绕线与接地端子、供电端子的连接,因此连接较弱,所以公开了通过将供电端子和接地端子直接固定在树脂制的线圈线轴上来加固连接,且不需要端子基板(印制电路板)的模制线圈。
即,如图20所示,在该专利文献1的模制线圈100中,将接地端子102的基端部104延长设置至模制线圈106的电磁阀安装孔108,由此利用电磁阀110和模制线圈106夹住接地端子102,并将电磁阀110和接地端子102电连接。
另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08177号公报)中,公开了如图21所示的结构的模制线圈200。即,在该模制线圈200中,在印制电路板202上固定供电端子204。
而且,通过使接地端子206的配合片208配合在磁性框架210的配合孔211内而将接地端子206固定在磁性框架210的外壁侧。
并且,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磁性框架210的外壁和接地端子206之间插入并固定印制电路板202,并且通过衬垫212螺纹接合内螺纹214,由此在磁性框架210上固定供电端子204。
但是,在这种现有的模制线圈中,均在注入熔融树脂时由线轴与包围线轴的磁性框架构成的线轴组装品在金属模内产生错位使覆盖部的厚度局部变薄,并且使磁性框架露出在覆盖部的表面,或者使接地端子和供电端子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产生错位。
其结果,不能将插口组装体固定在模制线圈上,不能实现供电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供电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以及接地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接地端子插口的电连接,其结果,存在电磁阀工作不良的可能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模制线圈100中,由电磁阀110和模制线圈106夹住接地端子102,由此将电磁阀110和接地端子102电连接,因此若重复电磁阀110和模制线圈106的装卸,则每次装卸时接地端子102与电磁阀110产生摩擦,所以因接触面被磨耗而使电接触不良,其结果,存在电磁阀110工作不良的可能性。
再有,在专利文献2的模制线圈200中,由于将供电端子204与接地端子206设置在磁性框架210的外壁上,因此需要印制电路板202,从而使模制线圈200大型化,其程度相当于印制电路板202所需要的部分。
另外,在固定、拆卸插口组装体时,在衬垫212的前端的内螺纹214上固定、拆卸插口组装体时,在内螺纹214上施加有旋转方向的力,从而存在衬垫212一起旋转的可能性。
从而,若衬垫212旋转,则在接地端子206与磁性框架210之间产生间隙,不能牢固地连接接地端子2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种现状,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该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不需要找位部件,能够在规定的位置上对线轴与磁性框架进行定位,由此,在注入熔融树脂时,不会使线轴组装品在金属模内产生错位而使覆盖部的厚度局部变薄,或者磁性框架露出在覆盖部的表面,或者接地端子与供电端子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产生错位的情况,从而使接地端子与供电端子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一定,其结果,能够可靠地实现供电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供电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以及接地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接地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从而能够使电磁阀可靠地工作。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需要印制电路板且能够使模制线圈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电磁阀的紧凑化的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再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引起磁效率的降低(磁损失),能够提高模压性的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本发明是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课题及目的而发明的,本发明的模制线圈是用于驱动电磁阀的阀体并由树脂模压而成的模制线圈,其特征在于,具备:卷绕有绕线的线轴;安装在上述线轴上,并与绕线的端部电连接的一对供电端子;包围上述线轴的磁性框架;以及与上述磁性框架连接的接地端子;将上述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因此使磁性框架本身起到接地端子的功能。
因此,与现有的由电磁阀和模制线圈夹住接地端子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接地端子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在磁性框架与电磁阀的整个接触面上实现接地,从而能够使电接触更可靠。
另外,由于不需要印制电路板,并且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因此与现有的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外壁上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使模制线圈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电磁阀的紧凑化。
另外,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特征在于,构成为,在上述线轴上形成有接地端子定位用槽,且线轴和连接有接地端子的磁性框架在规定的位置上被定位。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与磁性框架连接的将接地端子嵌合在形成于线轴的接地端子定位用槽上,因此接地端子定位用槽起到制动器的功能,并且能够防止线轴在磁性框架内的旋转,能够可靠地进行接地端子与线轴之间的定位。
从而,不需要另外设置找位部件,能够将线轴与磁性框架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定位,由此,在注入熔融树脂时,不会使线轴组装品在金属模内产生错位而使覆盖部的厚度局部变薄,或者磁性框架露出在覆盖部的表面,或者接地端子与供电端子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产生错误的情况,从而使接地端子与供电端子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一定。
另外,即使接地端子相对于磁性框架的固定位置稍微产生错位,也能够使接地端子与供电端子的位置关系一定。
其结果,能够实现供电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供电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以及接地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接地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从而能够使电磁阀可靠地进行工作。
另外,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磁性框架上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上述贯通孔在磁性框架的周向相互错开位置而形成。
另外,为了使熔融树脂在模压时容易浸透至磁性框架的内部而在磁性框架上设有贯通孔,但是若设置多个贯通孔,则会产生截面面积极端地减少的部分,而产生磁损失。在磁损失较大的情况下,需要使线圈增大。
针对于此,根据本发明的模制线圈,使多个贯通孔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并且这些贯通孔在磁性框架的周向相互错开位置而形成,因此能够最小限度地减小截面面积,其结果,不会导致磁效率的降低(磁损失),能够提高模压性。
另外,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磁性框架上形成有用于防止供电端子与磁性框架的电接触的供电端子用缺口。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在磁性框架上形成有用于防止供电端子与磁性框架的电接触的供电端子用缺口,因此能够使供电端子26靠近线轴24,能够使模制线圈实现紧凑化。
另外,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磁性框架上形成有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的夹具用的贯通孔或缺口。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贯通孔或缺口,插入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的夹具,从而能够将接地端子可靠地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
另外,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线轴的上表面形成有向磁性框架侧突设的突设部,
在将由上述线轴和供电端子构成的线轴组装体插入磁性框架内时,上述突设部因磁性框架而压缩变形,从而填充线轴组装体和磁性框架的间隙,由此线轴组装体与磁性框架被固定。
即,虽然将由线轴和供电端子构成的线轴组装体插入磁性框架内而组装线圈组装体,但是此时若将线圈组装体放置为朝向横向,则会在线轴组装体与磁性框架之间产生间隙,所以线轴组装体可能会从磁性框架脱落,或者相对于磁性框架的线轴组装体的位置产生错误,可能对组装产生障碍。
因此,通过这样在线轴的上部形成这种突设部,在将由线轴和供电端子构成的线轴组装体插入(压入)磁性框架内时,通过突设部的压缩变形而进行压装。即,使压缩变形的突设部填充线轴组装体与磁性框架的间隙,所以,能够牢固地固定线轴组装体与磁性框架。
从而,利用这种突设部的压缩变形的力,以线轴组装体按压在磁性框架的状态进行固定,所以组装变得容易。
另外,本发明是在上述任一记载的模制线圈的阀主体安装用孔上安装了阀主体的电磁阀。
本发明的发明效果如下。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因此使磁性框架本身起到接地端子的功能。
因此,与现有的由电磁阀和模制线圈夹住接地端子的结构相比,能够使接地端子的接触面积更大,能够在磁性框架与电磁阀的整个接触面上实现接地,从而能够使电接触更可靠。
另外,由于不需要印制电路板,并且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因此与现有的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外壁上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使模制线圈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电磁阀的紧凑化。
而且,由于与磁性框架连接的将接地端子嵌合在形成于线轴的接地端子定位用槽上,因此接地端子定位用槽起到制动器的功能,并且能够防止线轴在磁性框架内的旋转,能够可靠地进行接地端子与线轴之间的定位。
从而,不需要另外设置找位部件,能够将线轴与磁性框架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定位,由此,在注入熔融树脂时,不会使线轴组装品在金属模内产生错位而使覆盖部的厚度局部变薄,或者磁性框架露出在覆盖部的表面,或者接地端子与供电端子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产生错误的情况,从而使接地端子与供电端子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一定。
另外,即使接地端子相对于磁性框架的固定位置稍微产生错位,也能够使接地端子与供电端子的位置关系一定。
其结果,能够实现供电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供电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以及接地端子和插口组装体的接地端子插口的电连接,从而能够使电磁阀可靠地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阀主体安装用孔上安装阀主体的电磁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在图1的A-A线的向视图。
图3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了接地端子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说明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接地端子的方法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接地端子且安装了线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了接地端子的状态的磁性框架的底面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线轴的接地端子定位用槽的仰视图。
图9是说明在形成于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线轴的接地端子定位用槽上嵌合连接于磁性框架上的接地端子而使接地端子定位用槽起到制动器的功能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接地端子且安装了线轴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接地端子且安装线轴并由熔融树脂模压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B方向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插口组装体与模制线圈的连接部的端面图。
图14是在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模制线圈的阀主体安装用孔上安装了阀主体的电磁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在图14的A-A线的向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线轴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线轴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制造方法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9(A)是图18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19(B)是图10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20是现有的模制线圈的剖视图。
图21是现有的模制线圈的剖视图。
图中:
10-电磁阀,12-阀主体,14-驱动部,15-线圈组装体,16-模制线圈,18-插口组装体,20-磁性框架,21-突设部,20a-底板部,20b-铆接用凸部,20c-铆接用孔部,20d-上板部,20e-侧板部,22-绕线,24-线轴,24a-驱动部插通孔,25a-第一锐角突出部,25b-第二锐角突出部,26-供电端子,26a-基端部,26b-加长部,26c-供电端子部,28-接地端子,28a-基端部,28b-铆接用孔部,28c-铆接用凸部,28d-延长部,28e-接地端子部,28f-一端部,28g-侧端部,30-供电端子用缺口,31-螺栓插通孔,31a-锁槽,32-夹具用缺口,33-焊接,34-接合部,34a-凸部,34b-凹部,36-贯通孔,38-模压树脂,40-驱动部插通孔,42-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a-制动面,42b-制动侧面,44-供电端子插口,46-接地端子插口,48-连结螺栓,50-吸引件,52-螺孔,54-柱塞,56-加力弹簧,58-密封材料,60-内螺纹,62-螺钉,64-夹具用贯通孔,100-模制线圈,102-接地端子,104-基端部,106-模制线圈,108-电磁阀安装用孔,110-电磁阀,200-模制线圈,202-印制电路板,204-供电端子,206-接地端子,208-配合片,210-磁性框架,211-配合孔,212-衬垫,214-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阀主体安装用孔上安装阀主体的电磁阀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在图1的A-A线的向视图,图3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了接地端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接地端子的方法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接地端子且安装了线轴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了接地端子的状态的磁性框架的底面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线轴的接地端子定位用槽的仰视图,图9是说明在形成于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线轴的接地端子定位用槽上嵌合连接于磁性框架上的接地端子而使接地端子定位用槽起到制动器的功能的状态的概略图,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接地端子且安装了线轴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上连接固定接地端子且安装线轴并由熔融树脂模压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B方向视图,图13是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插口组装体与模制线圈的连接部的端面图。
在图1中,符号10整体上表示安装了本发明的模制线圈的状态的电磁阀。
如图1所示,电磁阀10包括:阀主体12;安装有该阀主体12的驱动部14的模制线圈16;以及连接在模制线圈16的插口组装体18。
如图3所示,模制线圈16包括:将平板弯折成四边形,使截面大致为“口”字形状的磁性框架20;以及卷绕有绕线22的线轴24。即,如图6所示,磁性框架20以包围线轴24的周围的方式安装在线轴24的外部。
另外,如图1、图6、图10所示,在线轴24上,与绕线22的端部电连接的一对供电端子26通过压入固定在线轴24上。如图6所示,该供电端子26包括:从基端部26a向下方延长设置的延长部26b;以及从该延长部26b向插口组装体18的方向突出的供电端子部26c。
另外,如图9(A)、图10、图17~图19所示,在线轴24的上部,在其上方、即磁性框架20侧形成有向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侧突设的突设部21。
即,虽然将由线轴24和供电端子26构成的线轴组装体插入磁性框架而组装线圈组装体15,但是,此时,若将线圈组装体15放置为朝向横向,则在线轴组装体与磁性框架20之间产生间隙,因此线轴组装体可能会从磁性框架20脱落,或者相对于磁性框架20的线轴组装体的错位的情况,可能对组装产生障碍。
因此,如图19(A)所示,通过在线轴24的上部形成这种突设部21,如图19(B)所示,在将由线轴24和供电端子26构成的线轴组装体插入(压入)磁性框架上时,通过突设部21的压缩变形而进行压入安装。即,由于产生压缩变形的突设部21填充线轴组装体和磁性框架20的间隙,因此能够牢固地固定线轴组装体和磁性框架20。
从而,由于这种突设部21的压缩变形的力,线轴组装体以被按压的状态固定在磁性框架20上,因此组装变得容易。
再有,如图10、图18、图19所示,在线轴24的上部,在其外周端部形成有向外周方向突设的大致锐角三角形形状的第一锐角突出部25a。
此外,如图18所示,在线轴24的下部,在其外周端部也形成有向外周方向突设的大致锐角三角形形状的第一锐角突出部25a。
在由熔融树脂进行模压时,该第一锐角突出部25a利用熔融树脂的热使该第一锐角突出部25a的锐角的部分熔融。由此,熔融树脂与线轴24成为一体,提高了线轴24与熔融树脂的粘合性。
尤其,在线轴24的材料与熔融树脂的粘合性差的情况下,若增加由这种锐角突出部而成的锐角部的数量,则能够提高粘合性。例如,如图19所示,在线轴24的上部,若在外周端部附近设置向相对于第一锐角突出部25a的突出方向而垂直(90度)的方向、即向上方(向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的方向)突出的第二锐角突出部25b,则能够不受熔融树脂的模压时的流动的影响而提高粘合性。
此外,如图18所示,在线轴24的下部,在其外周端部也形成有向外周方向突设的大致锐角三角形形状的第一锐角突出部25a。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突设部21、第一锐角突出部25a及第二锐角突出部25b的数量、形状及配置位置等只要是能够起到上述作用就可以适当地进行选择。
再有,如图3、图4、图5(A)所示,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插口组装体18的方向上,在内壁侧连接固定有接地端子28。
即,如图4、图5(A)所示,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上突设有向内壁侧突设的铆接用凸部20b,在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形成有铆接用孔部28b。
由此,构成如下结构,在设于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铆接用孔部28b上,配合该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铆接用凸部20b,从而利用冲头等的夹具从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内壁侧通过铆接加工而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的内壁侧牢固地电连接固定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
此外,作为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内壁侧牢固地电连接固定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方法,除了如图5(A)所示的铆接加工以外,如图5(B)所示,还可以利用焊接33固定设于接地端子28上的铆接用孔部28b和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铆接用凸部20b之间。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在插口组装体18的方向上形成有用于防止供电端子26与磁性框架20电接触的供电端子用缺口30。另外,在供电端子用缺口30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插通冲头或焊接夹具等的夹具的夹具用缺口32。
由此,在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形成有用于防止供电端子26与磁性框架20电接触的供电端子用缺口30,所以能够使供电端子26接近线轴24,并且可以使模制线圈16紧凑化。
另外,由于在供电端子用缺口30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插通冲头或焊接夹具等的夹具的夹具用缺口32,因此能够利用钻具用缺口32插入将接地端子28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20的内壁的冲头或焊接夹具等的夹具,从而将接地端子28可靠地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20的内壁上。
另外,如图5(C)所示,也可以在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向下方突设铆接用凸部28c,并且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形成铆接用孔部20c。
即,也可以做成如下结构,使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铆接用凸部28c与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铆接用孔部20c配合,通过利用冲头等等夹具进行铆接加工来从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外壁侧向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内壁侧牢固地电连接固定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
另外,如图5(D)所示,也可以利用焊接33来固定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铆接用凸部28c与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铆接用孔部20c之间。
在该图5(C)、图5(D)的情况下,由于只要使用将接地端子28从磁性框架20的外壁侧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20的内壁上的冲头或焊接夹具等的夹具即可,因此不需要磁性框架20的钻具用缺口32,磁性框架20的结构简单,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如图4所示,接地端子28包括:从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延长部28d;以及从该延长部28d向插口组装体18的方向突出的接地端子部28e。
再有,如图3、图4所示,就将平板弯折成四边形,使截面大致为“口”字形状的磁性框架20而言,其接合部34以避开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连接位置的方式,形成在磁性框架20的一侧的侧板部20e上。另外,该接合部34由其中央部为锥形形状的凸部34a和与该锥形形状的凸部34a互补的锥形形状的凹部34b构成,并且借助于该凸部34a与凹部34b的嵌合使磁性框架20实现一体化,强度优良。
另外,如图3、图4所示,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上板部20d及侧面部20e上相隔规定间隔而形成有多个贯通孔36。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形成于磁性框架20的侧板部20e上的贯通孔36如图5(E)所示,在磁性框架20的周向相互错开位置而形成。
即,由于由金属构成的磁性框架20与模制树脂38的可湿性不同,因此以进行模压时使熔融树脂容易浸透到磁性框架20的内部的方式,在磁性框架20上设置贯通孔36。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若设置多个贯通孔36,则能够形成截面面积极端地减少的部分,会导致磁损失。在磁损失大的情况下,需要使线圈增大。
针对于此,多个贯通孔36相隔规定间隔而形成,并且这些贯通孔36在磁性框架20的周向相互错位而形成,所以能够使截面面积最小限度地减少,其结果,不会引起磁效率的降低(磁损失),能够提高模压性。
再有,如图3、图4所示,在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在其中央部形成有用于螺纹固定阀主体12的驱动部14的螺栓插通孔31。另外,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在其中央部形成有用于插通阀主体12的驱动部14的驱动部插通孔40。
另外,如图7、图8所示,在与连接固定于线圈组装体15的磁性框架20上的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对应的位置上,在线轴24的下表面形成有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
根据这种结构,如图9(A)的箭头所示,在磁性框架20内安装线圈组装体15时,如图9(B)所示,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的制动面42a与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一端部28f抵接,从而起到制动器的功能。
另外,在磁性框架20内安装线圈组装体15时,如图9(B)所示,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两侧的侧端部28g分别与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两侧的制动侧面42b抵接,从而能够防止线轴24在磁性框架20内进行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起到上述的制动器功能和旋转防止功能,至少使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一端部28f与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的制动面42a抵接,使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单侧的侧端部28g与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的单侧的制动侧面42b抵接即可。
这样构成的模制线圈16如下所述地制作。
首先,如图3、图4、图5(A)所示,在设于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铆接用孔部28b上配合该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铆接用凸部20b,从而通过利用冲头等的夹具进行铆接加工,从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内壁侧将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牢固地电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内壁侧。
而且,如图9所示,在将线圈组装体15安装在磁性框架20内时,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的制动面42a与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一端部28f抵接,从而起到制动器的功能。
另外,在将线圈组装体15安装在磁性框架20内时,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两侧的制动侧面42b与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两侧的侧端部28g抵接,从而起到防止绕线圈24在磁性框架20内的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的功能。
由此,如图10所示,能够可靠地进行接地端子28与绕线圈24之间的定位。
另外,在这种状态下,配置于未图示的模具内而注入熔融树脂,由此不会使线轴组装品在模具内产生错位而使覆盖部的厚度局部变薄,或者不会使磁性框架20在模压树脂38的覆盖部的表面露出。
而且,在注入熔融树脂时,如图2所示,接地端子28与供电端子26的相对位置(接地端子28与供电端子26之间的距离L1,供电端子26、26之间的距离L2)、突出距离(接地端子28的前端与供电端子26的前端之间的距离L3)的不产生错位,使接地端子28与供电端子26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一定。
另外,即使相对于接地端子28的磁性框架20的固定位置稍微产生错位,也可以使接地端子28与供电端子的位置关系一定。
其结果,如下所述,如图12、图13所示,能够实现供电端子26与插口组装体18的供电端子插口44的电连接、以及接地端子28与插口组装体18的接地端子插口46的可靠地电连接,从而能够使电磁阀10可靠地进行工作。
如图1所示,在这样由模压树脂38模压而成的模制线圈16上插通固定阀主体12的驱动部14。
即,在形成于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驱动部插通孔40、线轴24的驱动部插通孔24a内插通阀主体12的驱动部14。而且,借助于形成在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上的螺栓贯通孔31使连结螺栓48与形成在驱动部14的吸引件50上的螺孔52螺纹接合,从而在模制树脂16上插通并固定阀主体12的驱动部14。
此外,在图1中,符号54表示与未图示的阀体连接的柱塞,符号56表示夹装在吸引件50与柱塞54之间的加力弹簧,符号58表示密封材料。
而且,如图1、图14所示,在这样插通并固定阀主体12的驱动部14的模制线圈16上连接插口组装体18。
即,若进行供电端子26与插口组装体18的供电端子插口44的电连接、以及接地端子28与插口组装体18的接地端子插口46的电连接,则能够构成本发明的电磁阀10。
此外,在模制线圈16上连接插口组装体18时,只要如图1所示地螺纹接合设于模制线圈16侧的内螺纹60与设于供电端子插口44侧的螺钉62即可。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模制线圈16以及具备模制线圈16的电磁阀10,由于将接地端子28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20的内壁上,因此磁性框架20本身能够起到接地端子的功能。
因此,与现有的由电磁阀和模制线圈夹住接地端子的结构相比,能够增加接地端子28的接触面积,能够在整个磁性框架20与电磁阀10的接触面上实现接地,使得电接触更加可靠。
另外,不需要印制电路板,而且,由于将接地端子28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20的内壁上,因此与现有的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外壁上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模制线圈小型化,能够实现电磁阀的紧凑化。
另外,由于在形成于线轴24的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上嵌合连接于磁性框架20的接地端子28,因此接地端子定位用槽42起到制动器的功能,并且能够防止绕线圈24在磁性框架20内进行旋转,能够可靠地进行接地端子28与线轴24之间的定位。
从而,不需要找位部件,能够将线轴24与磁性框架20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定位,由此,在注入熔融树脂时,线轴组装品不会在模具内产生错位而使覆盖部的厚度局部变薄,或者不会使磁性框架20露出在覆盖部的表面,或者不会使接地端子28与供电端子26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产生错误,从而使接地端子28与供电端子26的相对位置、突出距离等一定。
另外,即使相对于接地端子28的磁性框架20的固定位置稍微产生错位,也能够使接地端子28与供电端子26的位置关系一定。
其结果,能够实现供电端子26与插口组装体18的供电端子插口44的电连接、以及接地端子28与插口组装体18的接地端子插口46的可靠的电连接,从而能够使电磁阀10可靠地进行工作。
图14是在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模制线圈的阀主体安装用孔上安装了阀主体的电磁阀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在图14的A-A线的向视图,图16是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例的模制线圈的磁性框架的立体图。
该实施例的电磁阀10基本上与图1~图13所示的电磁阀10具有相同的结构,在相同的构成部件上标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该实施例的电磁阀10中,在模制线圈16的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上,在插口组装体18的方向上没有形成用于防止供电端子26与磁性框架20的电连接的供电端子用缺口30。
因此,与磁性框架20相比,供电端子26以不接触磁性框架20的方式更向插口组装体18方向突出,与此同时,接地端子28也做成更向插口组装体18方向突出的形状。
另外,在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形成有用于插通冲头或焊接夹具等的夹具的夹具用贯通孔64。
再有,就磁性框架20而言,其接合部34以避开基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的连接位置的方式形成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上。
另外,形成于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上的插通孔31如图16所示地形成有锁槽31a,由此,在铆接时,构成为能够防止在由熔融树脂进行模压时在夹具内的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与如图1~图13所示的模制线圈16相比稍微大型化,其程度相当于供电端子26和接地端子28在插口组装体18方向上突出的部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起到与图1~图13所示的模制线圈16相同的作用效果。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最优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磁性框架20的底板部20a的内壁侧牢固地电连接固定了接地端子28的基端部28a,但是只要是在磁性框架20的内壁侧,还可以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20的上板部20d、侧板部20e上。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磁性框架20将平板弯折成长方体使截面大致为“口”字形状,但是也可以是将平板弯折成“コ”字形状,另外也可以通过组装多张平板而形成磁性框架20。
另外,可以作为阀主体12而适用于双向阀、三通阀等的各种阀主体上等,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为了驱动电磁阀的阀体而使用,并且由树脂模压而成的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Claims (7)

1.一种模制线圈,用于驱动电磁阀的阀体并由树脂模压而成,其特征在于,
具备:
卷绕有绕线的线轴;
安装在上述线轴上,并与绕线的端部电连接的一对供电端子;
包围上述线轴的磁性框架;以及
与上述磁性框架连接的接地端子;
将上述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
构成为,通过设置于上述线轴的制动抵接面与上述接地端子抵接,上述线轴与上述接地端子定位于规定的位置,
上述制动抵接面至少包含与上述接地端子的基端部的一端部抵接的制动抵接面以及与上述接地端子的基端部的单侧的侧端部抵接的制动抵接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线圈,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上述线轴上形成有接地端子定位用槽,且线轴和连接有接地端子的磁性框架在规定的位置上被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制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磁性框架上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有多个贯通孔,
上述贯通孔在磁性框架的周向相互错开位置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制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磁性框架上形成有用于防止供电端子与磁性框架的电接触的供电端子用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制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磁性框架上形成有将接地端子连接固定在磁性框架的内壁上的夹具用的贯通孔或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制线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线轴的上表面形成有向磁性框架侧突设的突设部,
在将由上述线轴和供电端子构成的线轴组装体插入磁性框架内时,上述突设部因磁性框架而压缩变形,从而填充线轴组装体和磁性框架的间隙,由此线轴组装体与磁性框架被固定。
7.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阀主体安装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模制线圈的阀主体安装用孔上。
CN201210024482.5A 2011-02-04 2012-02-03 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Active CN102629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2882A JP5286374B2 (ja) 2011-02-04 2011-02-04 モールドコイル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イルを用いた電磁弁
JP2011-022882 2011-0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9510A CN102629510A (zh) 2012-08-08
CN102629510B true CN102629510B (zh) 2015-04-15

Family

ID=46587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4482.5A Active CN102629510B (zh) 2011-02-04 2012-02-03 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86374B2 (zh)
KR (1) KR101352894B1 (zh)
CN (1) CN102629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0695B2 (ja) * 2013-01-18 2016-08-31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モールドコイル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イルを用いた電磁弁、ならびに、モールド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CN104103407B (zh) * 2013-04-07 2019-07-09 库柏技术公司 集成有接地结构的电路板磁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88933B (zh) * 2016-07-14 2022-11-04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
JP6826552B2 (ja) * 2018-05-14 2021-02-03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磁コイルユニット
DE102018208608A1 (de) * 2018-05-30 2019-12-05 Robert Bosch Gmbh Anordnung und Ventil
JP7130601B2 (ja) * 2019-06-13 2022-09-05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磁コイル及び弁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2558A (en) * 1988-02-18 1989-11-2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olenoid assembly
CN1518751A (zh) * 2001-04-19 2004-08-04 阿斯科控制装置有限公司 电磁阀驱动器封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2056A (ja) * 1983-08-31 1985-03-23 Nec Corp 半導体サイリスタ
JPH0333046Y2 (zh) * 1985-04-08 1991-07-12
JPH039297Y2 (zh) * 1985-06-28 1991-03-08
JPH0238143Y2 (zh) * 1985-08-26 1990-10-15
JP4056426B2 (ja) 2003-05-21 2008-03-05 株式会社不二越 ソレノイド組立体
JP4758241B2 (ja) 2006-02-06 2011-08-24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ソレノイド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2558A (en) * 1988-02-18 1989-11-2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olenoid assembly
CN1518751A (zh) * 2001-04-19 2004-08-04 阿斯科控制装置有限公司 电磁阀驱动器封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64752A (ja) 2012-08-30
JP5286374B2 (ja) 2013-09-11
KR20120090817A (ko) 2012-08-17
CN102629510A (zh) 2012-08-08
KR101352894B1 (ko) 201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9510B (zh) 模制线圈及使用模制线圈的电磁阀
CN101261966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71724B (zh) 具有平面对齐表面的双件表面安装头部组件
CN102544844B (zh) 部分填充混合物的电源单元和制造方法
EP2908408B1 (en) Molded motor and air conditioner
US20070012301A1 (en) Ignition coi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ignition coil
KR102110344B1 (ko) 트랜스포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542873A (zh) 母线连接构造及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204216696U (zh) 模制定子、模制电动机和空调机
US20100147275A1 (en) Ignition coil, in particula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a motor vehicle
CN203632477U (zh) 电动机和空调机
KR20130099829A (ko) 몰드 코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밸브, 그리고 몰드 코일의 제조 방법
CN102448241A (zh) 布线构造体及包括其的接线盒
US6819214B2 (en) Component core with coil terminations
CN105659475B (zh) 模制定子、模制电动机和空调机
CN108831673A (zh) 电磁线圈
US7575477B2 (en) Lamp socket
US4472693A (en) Noise filter and terminal structure therefor
US11398339B2 (en) Surface mounting coi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13969821A (zh) 电子水泵和车辆
JP2001060523A (ja) 表面実装型インダクタ。
US20010026206A1 (en) Coil element
JPH09215248A (ja) 同期電動機のステータ構造
US2011016762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il holders
JP4527600B2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接続部絶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