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7081A - 车辆用扶手结构以及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扶手结构以及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7081A
CN102627081A CN2012100187409A CN201210018740A CN102627081A CN 102627081 A CN102627081 A CN 102627081A CN 2012100187409 A CN2012100187409 A CN 2012100187409A CN 201210018740 A CN201210018740 A CN 201210018740A CN 102627081 A CN102627081 A CN 1026270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handrail
occupant
ancon
arm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87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7081B (zh
Inventor
大坪智范
平岛功
八代洋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27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7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7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70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7Height adjus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8Arm-rests post or panel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扶手结构以及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本发明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具备用于支持就坐在座椅上的就坐乘员的一肘部的第1扶手、以及用于支持就坐乘员的另一肘部的第2扶手。其中,从座椅的座椅中心线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W1)设定为比从座椅中心线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W2)大的值,而且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H1)设定为比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H2)大的值。这样能够利用座椅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扶手合适地支持就坐乘员的肘部。

Description

车辆用扶手结构以及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为了支持就坐在座椅上的就坐乘员的一肘部而在上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1扶手、以及为了支持上述就坐乘员的另一肘部而在上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2扶手的车辆用扶手结构,以及车辆用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等。
背景技术
目前,如日本特开2010-221843号公报所示,在将用于开闭车内设置的控制台(console)的箱子的上表面的盖作为扶手使用的车辆中,通过设置使上述箱子升降的升降弹簧、以及用于将上述箱子保持于规定的高度位置的定位机构,可以可变地设定上述箱子的高度(其上表面的扶手高度)。
发明内容
如果采用上述专利文献,利用非电动式的简单结构,能够调整扶手的高度,同时就坐在座椅上的就坐乘员使用上述扶手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型和习惯调整扶手的高度,这样能够使肘部得到舒适的支持感觉。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完全没有提及乘员就坐的座椅与扶手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即使是扶手的高度可变,在例如扶手在车宽方向上的设置位置相对于座椅太近或太远的情况下,肘部也可能得不到舒适的支持感觉。
特别是在座椅的左右(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扶手的情况下,就坐乘员的左右肘部的支持感觉不同时,就坐乘员可能有不协调的感觉。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确保在座椅的左右设置的各扶手能够给予肘部良好的支持感觉。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使从座椅中心线(通过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线条)到扶手的水平距离与扶手的高度尺寸处于特定关系,能够提升扶手对肘部的支持感。具体地说,扶手与座椅中心线的水平距离越长,则越有必要加大扶手的高度尺寸。根据这样的真知灼见,本发明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具备为了支持就坐在座椅上的就坐乘员的一肘部而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1扶手、以及为了支持所述就坐乘员的另一肘部而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的第2扶手,其中,从通过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座椅中心线到作为支持肘部的位置的所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设定为比从所述座椅中心线到作为支持肘部的位置的所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大的值,而且所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所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大的值。
如果采用本发明,将离座椅中心线的水平距离长的第1扶手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离座椅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短的第2扶手的高度尺寸大的值,因此根据就坐乘员其上臂部越是向外侧伸展,肘部的高度越高,可以使各扶手的高度有适当的差,尽管各扶手的水平距离不同,也能够利用各扶手给就坐乘员的肘部以合适的支持。这样,就坐乘员将自己的肘部放置于第1、第2扶手中的任意一个上时,肘部都能够得到舒适的支持感觉,身体能够采取更舒适的姿势。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设定假想的肩位置,与使规定长度的两臂的上臂部以所述假想的肩位置为中心向车宽方向旋转时各肘的旋转轨迹对应地,分别设定所述第1扶手以及第2扶手的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能够按照就坐乘员自己的上臂部向外侧伸展开时的肘部的旋转轨迹,适当设定上述各扶手的高度尺寸,可确保各扶手能够给予肘部更良好的支持感觉。
又,所述假想的肩位置可以设定于比平均的成年男性或平均的成年女性没有将肘部放置于扶手上时的肩位置向上偏移规定高度的位置上。
就坐乘员的肘部利用扶手适当支持的状态下,从肘部施加在扶手上的向下的载荷的反作用力会使就坐乘员的肩稍微向上,但是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考虑到这种情况,可确保各扶手能够给予肘部更良好的支持感觉。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态,从所述就坐乘员的臀部点到所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记为H1、从所述就坐乘员的臀部点到所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记为H2时,两者的高度尺寸差H1-H2(mm)决定为能够满足下式(1)。
在这里,L表示就坐乘员的上臂部的长度(mm)、W0表示从座椅中心线到就坐乘员的假想的肩位置的水平距离(mm)、W1表示从座椅中心线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mm)、W2表示从座椅中心线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mm)。
如果基于上述式(1)决定第1、第2扶手的高度尺寸差,则尽管各扶手的水平距离的值、作为就坐乘员的体型采用的模特不同,也能够适当设定各扶手的高度。
还要,为决定所述第1、第2扶手的高度尺寸而采用的就坐乘员的体型模特,应该根据车种和/或其目的地而采用合适的模特,例如可采用平均的美国成年男性的体型模特AM50作为上述就坐乘员的体型模特。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态,则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座椅位置调整用的操作部,并在该操作部的相同侧设置所述第1扶手,而在所述操作部的相反侧设置所述第2扶手。
如果采取这种结构,则可确保第1、第2扶手能够给予肘部良好的支持感觉,而且能够充分确保就坐乘员用手对座椅位置调整用的操作部进行操作所需要的操作空间。
上述第1、第2扶手只要是在乘员就坐的座椅的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扶手即可,特别是不管其种类如何,作为合适的例子,可以举出所述第1扶手是设置于比所述座椅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上的侧门的车门装饰板上的门扶手,所述第2扶手是设置于比所述座椅更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上的作为储物盒使用的中央控制台的上表面上的中央扶手的情况。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形态,所述第1扶手和第2扶手的至少一个的高度尺寸可在规定的调整范围内变更的情况下,该调整范围的上限高度处的扶手的肘支持位置设定于与所述就坐乘员的肘部的旋转轨迹对应的位置上。
这样,在第1、第2扶手的至少一个具有高度调整功能的情况下,就坐乘员使用该扶手时,通过使其高度上升到上限位置,能够容易地将上述扶手的高度调整到能够合适地支持肘部的位置上,同时在不使用扶手时,通过将其高度降低,能够防止扶手妨碍驾驶等。
又,本发明的车辆用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是以具备为了支持就坐在座椅上的就坐乘员的一肘部而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1扶手、以及为了支持所述就坐乘员的另一肘部而在座椅的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2扶手的车辆为对象,设定作为所述第1扶手以及第2扶手支持肘部的位置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的方法,其中,与使所述就坐乘员的两臂的上臂部以其肩位置为中心向车宽方向旋转时各肘部的旋转轨迹对应地,设定所述第1扶手以及第2扶手各自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
如果基于这样的方法设定第1、第2扶手的高度,则能够得到与上述扶手结构的发明相同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前方观察到的使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扶手结构的车辆的车室内的立体图;
图2是从前方观察到的上述车室内的正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座椅上就坐的就坐乘员将肘部放置于扶手上时的正视图;
图4是将上述就坐乘员的姿势和体型模型化表示的正视图;
图5是将上述就坐乘员的姿势和体型模型化表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是示出使用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扶手结构的车辆的车室内的情况的示图。如该图1和图2所示,车辆的车室地板F上配设车辆驾驶员(driver)就坐的驾驶席座椅1(以下简称座椅1)。
上述座椅1具备可通过左右成对的座椅滑轨2在车室地板F上前后滑动地支持的座垫3、从座垫3的后端部向上方竖立设置的座椅靠背4。座椅靠背4通过未图示的斜倚机构可旋转地支持于座垫3,可相应于上述斜倚机构的操作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上述座椅靠背4的后倾角度。
上述座垫3靠车辆右侧的侧面(靠下述侧门15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座椅位置调整用的操作部7。例如、座椅1为电动座椅的情况下,座垫3的前后位置(座椅滑轨2上的滑动位置)和座椅靠背4的后倾角度调整用的各种操作开关设置为上述操作部7。
在比上述座椅1更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上的车室内的中央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设置使车室地板F部分地向上方隆起的地板通道(Floor tunnel)FT,在该地板通道FT上配置中央控制台10。中央控制台10具有内部具备容纳物品等的收容空间的箱状控制台主体11、以及可开闭地覆盖控制台主体11的上表面的盖部12。
在比上述座椅1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上的车辆的一个侧面(右侧侧面)上,设置供就坐乘员(驾驶员)上下车用的未图示的上下车用开口部,同时设置可开闭地覆盖该开口部的侧门15。
上述侧门15具有在车宽方向上重叠接合的金属制的板材(外侧板和内侧板)等构成的门主体16、覆盖着门主体16的车内侧面安装的树脂制的板材构成的车门装饰板20、以及可升降地支持于门主体16的窗玻璃17。
上述车门装饰板20具有在靠其上方且靠其后方的规定范围向车外侧凹入的凹入部21、以及比该凹入部21靠下侧,相对地向车内侧突出地设置的膨出部22。在所述膨出部22与凹入部21之间的阶梯部分,形成大致平坦状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棚部25。又,在该棚部25的前方,设置与上述棚部25的前端部连续且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状突出部26,利用该倾斜状突出部26区隔上述凹入部21的前边部。而且,在倾斜状突出部26的前方,形成向车外侧凹入的前侧凹入部28,在该前侧凹入部28下侧,设置具有向上开口的开口部的门袋(door pocket)29。
如图3所示,在上述车门装饰板20的棚部25的上表面,可放置在上述座椅1就坐的就坐乘员M的一肘部(右肘)33。也就是说,车门装饰板20上设置的棚部25可以作为就坐乘员M为采取舒适的姿势而放置肘部的扶手加以利用。因此,在下文中,将棚部25称为门扶手25。又,门扶手2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扶手。
另一方面,在上述中央控制台10的盖部12的上表面可放置就坐乘员M的另一肘部(左肘)34。也就是说,盖部12不仅作为覆盖控制台主体11的上表面的盖,而且兼用作支持就坐乘员M的肘部用的扶手。因此,在下文中,将盖部12称为中央扶手12。又,中央扶手1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扶手。
下面对上述门扶手25(第1扶手)以及中央扶手12(第2扶手)的尺寸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图3中,以通过座椅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线条作为座椅中心线C,以利用上述门扶手25支持就坐乘员M的右肘33的位置为肘支持位置P1,利用上述中央扶手12支持就坐乘员M的左肘34的位置为肘支持位置P2时,在该实施形态中,设定各扶手25、12的车宽方向位置,使从座椅中心线C到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的水平距离W1比从座椅中心线C到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的水平距离W2大。又,门扶手25的水平距离W1较大,是因为在该实施形态中,座椅1的靠侧门15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操作部7,为了确保对该操作部7进行操作用的足够空间,有必要使座椅1与侧门15保持适度距离配置。
又,考虑到门扶手25的宽度尺寸与就坐乘员M的肘部33的大小,上述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设定于门扶手25的上表面中稍靠内侧的位置。另一方面,上述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设定于中央扶手12的上表面中从靠车辆右侧的端部(图3上的左侧端部)向中心侧偏移约1/4中央扶手12宽度尺寸的位置。这是因为,中央扶手12的上表面中的上述肘支持位置P2的相反侧的部位、也就是从中央扶手12的靠车辆左侧的端部偏移约1/4宽度尺寸的部位用于支持与座椅1相邻的另一座椅(助手席座椅)上就坐的乘员的肘部。
另一方面,上述门扶手25以及中央扶手12的高度尺寸H1、H2,以座椅1上就坐的就坐乘员M的体型为基准决定。就坐乘员M的体型可以采用例如平均成年男性或平均成年女性的体型。本实施形态中,作为用于决定该高度尺寸H1、H2的就坐乘员M的体型,采用以平均的美国成年男性的体型模特规定的称为AM50的体型模特。而且,设定各扶手25、12的高度尺寸H1、H2,使具有该AM50的体型的就坐乘员M,在其身体的中心与座椅中心线C一致地就坐于座椅1的状态下,能够合适地将肘部放置于上述门扶手25及中央扶手12。又,图示的例子中,将从就坐乘员M的臀部点(臀部的中心)HP到肘支持位置P1、P2的高度尺寸作为扶手25、12的各高度尺寸H1、H2。
在图3中,符号31表示就坐乘员M(AM50体型模特)的右臂的上臂部,32表示左臂的上臂部。又,SP1表示作为使右臂的上臂部31向车宽方向旋转时的中心的假想的肩位置,SP2表示作为使左臂的上臂部32向车宽方向旋转时的中心的假想的肩位置。
如图所示,使用门扶手25或中央扶手12时,根据各扶手25、12的位置,就坐乘员M将上臂部31、32向外侧伸展,移动肘部33、34。也就是说,就坐乘员M在使用门扶手25时,一边以右臂的假想的肩位置SP1为中心将上臂部31向车宽方向旋转,一边将肘部33放置在门扶手25上。同样,就坐乘员M在使用中央扶手12时,一边以左臂的假想的肩位置SP2为中心使上臂部32向车宽方向旋转,一边将肘部34放置在中央扶手12上。
使上述右臂的上臂部31向车宽方向旋转时,肘部33运行的旋转轨迹记为R1,左臂的上臂部32向车宽方向旋转时,肘部34运行的旋转轨迹记为R2时,为了使上述各肘部33、34得到扶手25、12的合适的支持以便就坐乘员M能够以舒适的姿态就坐,如图所示,有必要将各扶手25、12的高度尺寸H1、H2设定为与上述肘部33、34的旋转轨迹R1、R2对应的高度。
更具体地说,各肘部33、34的中心(肘部中心)记为ELP1、ELP2时,上述扶手25、12必须将其高度尺寸H1、H2设定为,使肘支持位置P1、P2位于比上述各肘部中心ELP1、ELP2运行的轨迹、即旋转轨迹R1、R2低仅肘部33、34的厚度t的位置。基于这样的基准,设定上述各扶手25、12的肘支持位置P1、P2的高度尺寸H1、H2,使就坐乘员M将自己的肘部33、34放置于扶手25、12时,能够得到恰当的支持,能够采取更加舒适的姿势。
但是,在就坐乘员M的肘部33、34得到扶手25、12的恰当支持的状态下,由肘部33、34施加于扶手25、12的向下的载荷的反作用力,使得就坐乘员M的肩稍微向上(例如40mm左右)。考虑到这种情况,作为规定上述肘部33、34的旋转轨迹R1、R2时的中心的上述假想的肩位置SP1、SP2,设定于与没有将肘部33、34放置在扶手25、12上的初始状态相比,向上方偏移上述肩的上升量(40mm左右)的位置。而且,与以这样向上方偏移的假想的肩位置SP1、SP2为中心规定的上述旋转轨迹R1、R2对应地,设定上述各扶手25、12的肘支持位置P1、P2的高度尺寸H1、H2。
在这里,上述门扶手25以及中央扶手12,如上所述设定其车宽方向上的位置,使从座椅中心线C到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的水平距离W1比从座椅中心线C到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的水平距离W2大。因此,与其对应地,在该实施形态中,将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设定于比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高的位置。也就是说,上述各扶手25、12的高度,由于是对应于就坐乘员M的肘部33、34的旋转轨迹R1、R2设定的,因此离座椅中心线C的水平距离长的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的高度尺寸H1设定为比离座椅中心线C的水平距离短的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的高度尺寸H2大的值。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的车辆的车室内,设置支持就坐于座椅1的就坐乘员M的一肘部(右肘)用的门扶手25、以及支持就坐乘员M的另一肘部(左肘)用的中央扶手12。而且,从上述座椅1的座椅中心线C到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的水平距离W1设定为比从座椅中心线C到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的水平距离W2大的值,而且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的高度尺寸H1设定为比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的高度尺寸H2大的值。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可确保上述各扶手25、12能够给予肘部良好的支持感觉。
也就是说,上述实施形态中,离座椅中心线C的水平距离长的门扶手25的高度尺寸H1设定为比离座椅中心线C的水平距离短的中央扶手12的高度尺寸H2大的值,因此根据就坐乘员M越是将其上臂部31、32向外侧伸展开,肘部33、34的高度越高的情况,可以使各扶手25、12的高度具有合适的差,尽管各扶手25、12的水平距离不同,但也能够利用各扶手25、12恰当地支持就坐乘员M的肘部33、34。这样,就坐乘员M将自己的肘部33、34放置于门扶手25和中央扶手12中的任意一个上时,肘部都能够得到舒适的支持感觉,能够采取更舒适的姿势。
更具体地说,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设定假想的肩位置SP1、SP2(分别处于座垫3上方,比座椅中心线C更靠车宽度方向外侧和内侧的位置上),使上臂模型(也就是说,规定长度的两臂的上臂部31、32)与以该假想的肩位置SP1、SP2为中心向车宽方向旋转时的各肘部33、34的旋转轨迹R1、R2对应地,分别设定上述门扶手25以及中央扶手12的各肘支持位置P1、P2的高度尺寸H1、H2。还有,假想的肩位置SP1、SP2设定于比就坐乘员M(例如平均的成年男性或平均的成年女性)尚未将肘部33、34放置在扶手25、12上时的肩位置向上偏移规定高度(40mm左右)的位置上。借助于此,可以按照就坐乘员M将自己的上臂部31、32向外侧伸展开时的肘部33、34的旋转轨迹R1、R2,恰当地设定上述各扶手25、12的高度尺寸H1、H2,可确保各扶手25、12能够给予肘部更良好的支持感觉。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座椅1的宽度方向两侧面中,与门扶手25相同的一侧、即靠车宽方向外侧(侧门15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座椅位置调整用的操作部7。这样,在与离座椅中心线C的水平距离长的门扶手25相同的一侧设置操作部7的情况下,可确保上述各扶手25、12能够给予肘部良好的支持感觉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就坐乘员M用手对操作部7进行操作所需要的操作空间。
在这里,对由于上述水平距离W1、W2的不同,各扶手25、12的高度尺寸H1、H2的差达到什么程度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在图3中,假定从座椅中心线C到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的水平距离W1为350mm,从座椅中心线C到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的水平距离W2为320mm。这时,如果按照具有AM50体型的就坐乘员M的肘部33、34的旋转轨迹R1、R2设定上述各扶手25、12的高度,则其高度尺寸差、也就是从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的高度尺寸H1减去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的高度尺寸H2的差值(H1-H2)约为20mm。
还有,上述例子是W1=350mm、W2=320mm,而且就坐乘员M的体型为AM50的情况下的例子,但是W1、W2的尺寸、作为就坐乘员M的体型采用的模特是因车种和/或目的地等而改变的。因此,下面尝试利用以上述尺寸W1、W2和就坐乘员M的各部分的尺寸等为变量的一般式,规定上述扶手25、12的高度尺寸差H1-H2。
图4和图5是将在座椅1上就坐,而且其左右肘部33、34放置在扶手25、12上的状态下的就坐乘员M模型化表示的图。本图中L是就坐乘员M的上臂部的长度,W0是从座椅中心线C(与就坐乘员M的身体的中心相同)到就坐乘员M的左右假想肩位置SP1、SP2的水平距离,La是就坐乘员M的上半身的全长(从臀部点HP到假想的肩位置SP1、SP2的长度),θ是躯干角(上半身的后倾角度)。还有,其他的尺寸(H1、H2、W1、W2、t)与用图3说明过的相同。
根据图4、图5,门扶手25的肘支持位置P1的高度尺寸H1可由下式(2)求得。
Figure 2012100187409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另一方面,中央扶手12的肘支持位置P2的高度尺寸H2由下式(3)表示。
Figure 2012100187409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从而,上述各扶手25、12的高度尺寸差H1-H2可由上述式(2)与式(3)之差求得。但是,考虑到制造误差等,对于上述[式(2)-式(3)],允许有±5mm左右的误差。其结果是,高度尺寸差H1-H2可用下式(1)表达。
通过基于这样的式(1)决定上述各扶手25、12的高度尺寸H1、H2之差,尽管上述各扶手25、12的水平距离W1、W2的值和就坐乘员M的体型采用的模型不同,也能够恰当地设定各扶手25、12的高度。
最后,将上述实施形态以外的变形例汇总说明。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座椅1的左右设置的门扶手25以及中央扶手12中的任意一个都没有设置调整其高度用的机构(高度调整机构),但是也可以对至少一个扶手设置高度调整机构。
例如,可以考虑在设置于中央控制台10的上表面,也兼用为盖部的上述中央扶手12上,设置在规定的高度范围内对其高度尺寸H2进行调整用的高度调整机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调整范围的上限处的中央扶手12的高度尺寸H2设定为与上述就坐乘员M的肘部34的旋转轨迹R2对应的高度。如果这样做,则就坐乘员M使用中央扶手12时,通过使其高度上升到上限位置,能够容易地将中央扶手12的高度调整到能够恰当支持肘部的位置,同时在不使用中央扶手12时,通过降低其高度,能够防止中央扶手12妨碍驾驶等情况发生。
又,上述实施形态中,假定在中央控制台10的上表面设置的中央扶手1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2扶手(也就是离座椅中心线C的水平距离相对较短的扶手),但是第2扶手不限于这样的中央扶手12,例如也可以是安装于座椅1的座椅靠背4的侧面上的扶手。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央扶手12的情况相比,离座椅中心线C的水平距离变得更短,因此扶手的高度有必要设置于更低的位置。
同样,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设置于车门装饰板20的门扶手25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扶手(也就是离座椅中心线C的水平距离相对较长的扶手),但是作为该第1扶手,也可以采用门扶手25以外的扶手(例如安装于座椅靠背4的侧面上的扶手)。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基于就坐乘员M就坐的座椅1就是驾驶员座椅的例子,对其左右扶手25、12的高度尺寸H1、H2如何设定进行说明,但是与上述实施形态相同的结构,只要是左右两侧设置扶手的座椅,则不管该座椅的种类如何都能够适用。 

Claims (12)

1.一种车辆用扶手结构,具备为了支持就坐在座椅上的就坐乘员的一肘部而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1扶手、以及为了支持所述就坐乘员的另一肘部而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的第2扶手,其中,
从通过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座椅中心线到作为支持肘部的位置的所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设定为比从所述座椅中心线到作为支持肘部的位置的所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大的值,而且所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所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大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定假想的肩位置,与使规定长度的两臂的上臂部以所述假想的肩位置为中心向车宽方向旋转时各肘部的旋转轨迹对应地,分别设定所述第1扶手以及第2扶手的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假想的肩位置,设定于比平均的成年男性或平均的成年女性没有将肘部放置在扶手上时的肩位置向上偏移规定高度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就坐乘员的臀部点到所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记为H1,从所述就坐乘员的臀部点到所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尺寸记为H2时,两者的高度尺寸差H1-H2(mm)决定为能够满足下式(1),即
Figure 2012100187409100001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L:就坐乘员的上臂部的长度(mm);
W0:从座椅中心线到就坐乘员的假想的肩位置的水平距离(mm);
W1:从座椅中心线到第1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mm);
W2:从座椅中心线到第2扶手的肘支持位置的水平距离(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座椅位置调整用的操作部,在该操作部的同一侧设置所述第1扶手,在所述操作部的相反侧设置所述第2扶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座椅位置调整用的操作部,在该操作部的同一侧设置所述第1扶手,在所述操作部的相反侧设置所述第2扶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座椅位置调整用的操作部,在该操作部的同一侧设置所述第1扶手,在所述操作部的相反侧设置所述第2扶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侧面上,设置座椅位置调整用的操作部,在该操作部的同一侧设置所述第1扶手,在所述操作部的相反侧设置所述第2扶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扶手是设置于比所述座椅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上的侧门的车门装饰板上的门扶手,所述第2扶手是设置于比所述座椅更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上的中央控制台的上表面上的中央扶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为决定所述第1扶手、第2扶手的高度尺寸而采用的就坐乘员的体型模特是平均的美国成年男性的体型模特AM50。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扶手以及第2扶手中至少一个的高度尺寸是可在规定的调整范围内变更的,该调整范围的上限高度处的扶手的肘支持位置设定于与所述就坐乘员的肘部的旋转轨迹对应的位置上。
12.一种车辆用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是以具备为了支持就坐在座椅上的就坐乘员的一肘部而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设置的第1扶手、以及为了支持所述就坐乘员的另一肘部而在座椅的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的第2扶手的车辆为对象,设定作为所述第1扶手以及第2扶手支持肘部的位置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的方法,其中,
与使所述就坐乘员的两臂的上臂部以其肩位置为中心向车宽方向旋转时各肘部的旋转轨迹对应地,设定所述第1扶手以及第2扶手各自的肘支持位置的高度。
CN201210018740.9A 2011-02-01 2012-01-20 车辆用扶手结构以及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70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9605A JP5648505B2 (ja) 2011-02-01 2011-02-01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構造およびアームレスト高さの設定方法
JP2011-019605 2011-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7081A true CN102627081A (zh) 2012-08-08
CN102627081B CN102627081B (zh) 2015-06-10

Family

ID=4651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874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7081B (zh) 2011-02-01 2012-01-20 车辆用扶手结构以及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16614B2 (zh)
JP (1) JP5648505B2 (zh)
CN (1) CN102627081B (zh)
DE (1) DE102012000794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102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输入操作辅助装置
CN11065776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扶手舒适区域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73502A1 (en) * 2012-05-16 2013-11-21 Inteva Products, Llc Deployable armrests for a vehicle
US10581448B1 (en) * 2018-05-28 2020-03-03 Ali Tasdighi Far Thermometer current mode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WO2020252253A1 (en) * 2019-06-12 2020-12-17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compon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5516A (en) * 1959-03-30 1962-01-02 Ivan Clark Mfg Company Inner panel with combined armrest and handhold for vehicle doors
US4907835A (en) * 1988-08-08 1990-03-13 Charles Salters Portable arm rest apparatus
US5527084A (en) * 1995-01-30 1996-06-18 Ceats Collapsible arm rest, door interior trim panel and arm rest support assembly
CN101503072A (zh) * 2008-02-07 2009-08-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支架
US20090206630A1 (en) * 2008-02-19 2009-08-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nergy-absorbing system for vehicle do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0614A (ja) * 2004-03-30 2005-10-13 Inoac Corp アームレスト
DE102005052526A1 (de) 2005-11-03 2007-05-10 Lear Corp., Southfield Einstellbare Fahrzeug-Armlehne
DE102007026380A1 (de) * 2007-06-06 2008-12-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Kraftfahrzeuginneneinrichtung mit einem belüftbaren und/oder aufblasbaren Kissen an einer Armlehne
DE102008044180B4 (de) * 2008-11-28 2013-05-29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Seitenkonso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10221843A (ja) 2009-03-24 2010-10-07 Molten Corp ボックス昇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15516A (en) * 1959-03-30 1962-01-02 Ivan Clark Mfg Company Inner panel with combined armrest and handhold for vehicle doors
US4907835A (en) * 1988-08-08 1990-03-13 Charles Salters Portable arm rest apparatus
US5527084A (en) * 1995-01-30 1996-06-18 Ceats Collapsible arm rest, door interior trim panel and arm rest support assembly
CN101503072A (zh) * 2008-02-07 2009-08-1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支架
US20090206630A1 (en) * 2008-02-19 2009-08-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Energy-absorbing system for vehicle door assembly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102A (zh) * 2017-03-16 2018-10-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输入操作辅助装置
CN108622102B (zh) * 2017-03-16 2021-03-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输入操作辅助装置
CN110657766A (zh) * 2018-06-29 2020-01-0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扶手舒适区域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10657766B (zh) * 2018-06-29 2021-12-21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门扶手舒适区域的测定装置及测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58256A (ja) 2012-08-23
CN102627081B (zh) 2015-06-10
JP5648505B2 (ja) 2015-01-07
DE102012000794A1 (de) 2012-08-02
DE102012000794B4 (de) 2019-12-12
US20120193964A1 (en) 2012-08-02
US8616614B2 (en) 2013-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7081A (zh) 车辆用扶手结构以及扶手高度的设定方法
RU2648549C2 (ru) Кресл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 регулируемыми спинкой и основанием
CN105263748B (zh) 头枕结构、头枕缓冲垫以及乘客座椅
US9809131B2 (en) Anthropomorphic pivotable upper seatback support
US10744909B2 (en) Height adjustment apparatus of vehicle seat
CN102595972A (zh) 摇椅
CN107020990B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支腿装置
CN101108593B (zh) 汽车座椅
JP2016104616A (ja) 運転員のためのマルチポジション・シート
CN101554846B (zh) 有靠背的汽车座椅和有这种汽车座椅的座席装置
CN203449974U (zh) 可调节座椅
CN105966274B (zh) 车辆的座椅装置
CN101454203A (zh) 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US20220105835A1 (en) Seat adjustment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10829010B2 (en) Slouch seat with seat base tilt
CN101332778B (zh) 具有结合带复原功能的折平机构的座椅倾斜机构的车辆座椅
CN101267962A (zh) 包括具有座垫向前运动功能的折叠放平机构的第二排座椅组件
CN106379205B (zh) 车辆座椅机构和车辆
CN203937530U (zh)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4742769B (zh) 一种安装可调头枕的火车座椅
CN204586582U (zh) 一种舒适度可调头枕及安装该头枕的火车座椅
CN104723909B (zh) 一种车用多功能座椅及车辆
CN205468877U (zh) 一种车用遮物帘
JP2006213103A (ja) 自動車の着座姿勢調整装置
CN107531329A (zh) 在滑行、起飞和着陆期间锁定的弹簧加载的座椅底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