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8756A - 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8756A
CN102618756A CN2012100269023A CN201210026902A CN102618756A CN 102618756 A CN102618756 A CN 102618756A CN 2012100269023 A CN2012100269023 A CN 2012100269023A CN 201210026902 A CN201210026902 A CN 201210026902A CN 102618756 A CN102618756 A CN 102618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aluminium alloy
alloy plate
plate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69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一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18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00Roll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alloys so far a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lloy requires or permits special rolling methods or sequences ; Rolling of aluminium, copper, zinc or other non-ferrous me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04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metallic
    • B41N1/08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metallic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 B41N1/083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metallic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de of aluminium or aluminium alloys or having such surface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F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REMOVAL OF MATERIALS FROM OBJECT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F1/00Electrolytic cleaning, degreasing, pickling or desca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解粗面化特性及拉伸强度优异、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及表面划痕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这种实施了电解粗面化处理,作为印刷版的支撑体使用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Si:0.03~0.15质量%、Fe:0.2~0.6质量%、Ti:0.005~0.05质量%、Ni:0.005~0.10质量%,并且含有从Mn:0.005~0.05质量%、Mg:0.005~0.05质量%及Cu:0.005~0.05质量%选择的至少1种,余量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且通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来制造,板表面所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为200~4000个/mm2

Description

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印刷、特别是平版印刷版的支撑体使用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作为平版印刷的感光性平版印刷版,使用的是在支撑体上设置感光层的结构。作为支撑体,多使用铝合金板。该支撑体的表面,进行粗面化处理,以提高感光层与支撑体的密接性及非图像部的保水性。作为这种粗面化处理的方法,有球磨法、刷磨法等机械处理方法,有使用盐酸或以它为主体的电解液或以硝酸为主体的电解液将铝合金板表面进行电化学性粗面化的电解粗面化处理方法,还有将这些机械处理方法及电解粗面化处理方法组合的处理方法等。在这些粗面化处理方法中,电解粗面化处理方法由于所获得的粗面化板显示了较高的制版适宜性及印刷性能,同时,适用于卷料中的连续处理,从而适宜使用。因而,作为支撑体使用的铝合金板,被要求的是经由电解粗面化处理产生的未蚀刻率及电解粗面化处理后的表面均匀性这些所谓的电解粗面化特性和拉伸强度优异等。
作为适于电解粗面化处理方法的铝合金板,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专利文献1中,叙述了一种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Fe:0.20~0.6质量%、Si:0.03~0.15质量%、Ti:0.005~0.05质量%、Ni:0.005~0.20质量%及Mg:0.005~0.05质量%,还含有从Mn、Cr及Zr组成的群中选择的1种以上元素各0.005~0.030质量%,Mn、Cr及Zr的含量总量为0.005~0.030质量%,余量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另外,专利文献1中叙述了一种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是用以制造这种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具有所述组成的铝合金铸块,在500~630℃的温度下实施均质化热处理,接着以开始温度为400~450℃实施热轧后,进行冷轧工序及中间退火工序。
根据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尽管是短时间的电解粗面化处理,粗面化凹坑也在其表面均匀分布,同时各凹坑的大小大致一定。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78662号公报
然而,要制造适宜的专利文献1所述的铝合金板,必须进行中间退火,从而很难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以连续退火的方式进行中间退火时还由于与多个辊接触而容易对表面造成划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产生,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作为印刷版的支撑板理当要求的电解粗面化特性及拉伸强度优异、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及表面划痕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是一种被实施了电解粗面化处理,作为印刷版的支撑体使用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其特征在于,含有Si:0.03~0.15质量%、Fe:0.2~0.6质量%、Ti:0.005~0.05质量%、Ni:0.005~0.10质量%,并且含有从Mn:0.005~0.05质量%、Mg:0.005~0.05质量%及Cu:0.005~0.05质量%选择的至少1种,余量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且通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来制造,板表面所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为200~4000个/mm2
像这样,由于含有特定范围含量的Si、Fe及Ti,因此,能够促进电解粗面化处理时初始凹坑的形成,同时能够提高粗面的均匀性。另外,由于含有特定范围含量的Ni,因此铝合金板的化学溶解性提高,电解粗面化处理时的蚀刻量增大,还有,能够短时间形成均匀的电解粗面(是指经由电解粗面化处理而粗面化的表面。以下相同。)。特别是,本发明是通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而制造,因此,表面析出的最大长度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固溶受到抑制,能够维持该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和析出分布的均匀性。因而,铝合金板的化学溶解性提高,电解粗面化处理时的蚀刻量增大。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电解粗面化处理时初始凹坑的形成,能够短时间形成均匀的电解粗面,电解粗面化特性优异。并且,由于含有特定范围含量的Mn、Mg及Cu,因此能够获得足够的强度。
本发明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是用以制造所述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具有所述组成的铝合金铸块的铸造工序、在380~550℃下对所述铸块进行均质化热处理的均质化热处理工序、对进行过均质化热处理的所述铸块进行轧制结束温度为300~370℃的热轧从而制造轧制板的热轧工序、对所述轧制板进行没有中间退火的冷轧的冷轧工序。
像这样,在铸造工序中铸造具有所述组成的铝合金的铸块,在均质化热处理工序中进行特定温度范围的均质化热处理,从而,能够在具有该组成的铝合金铸块的表面上使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和析出分布均匀化。在接着进行的热轧工序中对进行过均质化热处理的铸块进行轧制结束温度在特定范围的热轧,从而,能够维持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和析出分布的均匀性。然后,由于在接着进行的冷轧工序中不进行中间退火,因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不进行中间退火,因此也不会与多个辊接触,结果是能够降低表面的划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解粗面化处理的未蚀刻率及电解粗面化处理后的表面均匀性这些作为印刷版的支撑板理当要求的电解粗面化特性及拉伸强度优异、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及表面划痕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
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解粗面化处理的未蚀刻率及电解粗面化处理后的表面均匀性这些作为印刷版的支撑板理当要求的电解粗面化特性及拉伸强度优异、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及表面划痕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S1-铸造工序,S2-均质化热处理工序,S3-热轧工序,S4-冷轧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用以实施本发明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印刷版用铝合金板]
首先,关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被实施电解粗面化处理,作为印刷版的支撑体使用。
该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含有Si:0.03~0.15质量%、Fe:0.2~0.6质量%、Ti:0.005~0.05质量%、Ni:0.005~0.10质量%,并且含有从Mn:0.005~0.05质量%、Mg:0.005~0.05质量%及Cu:0.005~0.05质量%选择的至少1种,余量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且通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来制造,板表面所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为200~4000个/mm2
(Si:0.03~0.15质量%)
Si形成Al-Fe-Si类金属间化合物,促进电解粗面化处理时的初始凹坑的形成,抑制未蚀刻部的发生,同时提高电解粗面的均匀性。另外,还具有提高铝合金板强度的效果。
若Si量不足0.03质量%,则金属间化合物不足,从而,初始凹坑的形成不足。其结果是未蚀刻部(率)增加,同时,电解粗面不均匀。另外,铝合金板的强度也不足。
另一方面,若Si量超过0.15质量%,则形成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其结果是电解粗面不均匀。
Si量优选是0.05~0.13质量%,更优选是0.05~0.10质量%。
(Fe:0.2~0.6质量%)
Fe形成Al-Fe类金属间化合物,促进电解粗面化处理时的初始凹坑的形成,抑制未蚀刻部的发生,同时提高电解粗面的均匀性。另外,还具有提高铝合金板强度的效果。
若Fe量不足0.2质量%,则金属间化合物不足,从而,初始凹坑的形成不足。其结果是未蚀刻部增加,同时,电解粗面不均匀。另外,铝合金板的强度也不足。
另一方面,若Fe量超过0.6质量%,则形成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其结果是最大长度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变多,同时电解粗面不均匀。
Fe量优选是0.3~0.5质量%。
(Ti:0.005~0.05质量%)
Ti具有细化铸块组织的作用。通常,添加Ti时,将Ti∶B=5∶1比例的铸块细化剂(TiB)以蜂窝或棒的形状添加到熔液(投入到熔炉、杂质过滤器、脱气装置、熔液流量控制装置任意一个中、板坯凝固前的熔液)。从而,也必然要添加与含有比例相对应的B。
若Ti量不足0.005质量%,则细化效果不够,对电解粗面的均匀性也造成不好影响。
另一方面,若Ti量超过0.05质量%,则细化效果饱和,同时,形成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其结果是电解粗面不均匀。
Ti量优选是0.008~0.04质量%,更优选是0.008~0.02质量%。
(Ni:0.005~0.10质量%)
Ni提高铝合金板的化学溶解性,增大电解粗面化处理时的蚀刻量。另外,形成Al-Fe-Si-Ni类金属间化合物。该金属间化合物与Al-Fe-Si类金属间化合物相比电化学电位高,因而,能够更进一步促进电解粗面化时初始凹坑的形成。从而,可短时间形成均匀的电解粗面。
若Ni量不足0.005质量%,则不足以提高化学溶解性,同时初始凹坑的形成能量不够。其结果是,电解粗面不均匀,同时未蚀刻率升高。另外,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变少。
另一方面,Ni量超过0.10质量%,则过分促进化学溶解性,从而,电解粗面中凹坑的均匀性受损。另外,由于形成很多的Al-Fe-Si-Ni类金属间化合物,因而,铝合金板的强度也不够。
Ni量优选是0.007~0.08质量%。Ni的上限量也可以为0.03质量%和0.02质量%等。
(含有从Mn:0.005~0.05质量%、Mg:0.005~0.05质量%及Cu:0.005~0.05质量%选择的至少1种)
Mn、Mg及Cu任意一个均具有固溶在铝合金板中从而提高强度的效果。
Mn量、Mg量及Cu量均是若不足0.005质量%,则其效果小。
另一方面,若Mn量、Mg量及Cu量分别超过0.05质量%,则形成粗大的金属间化合物。其结果是,电解粗面变得不均匀。
还有,Mn的上限量能够为0.04质量%、0.02质量%和0.01质量%等。
Mg的上限量能够为0.03质量%、0.02质量%和0.01质量%等。
Cu的上限量能够为0.03质量%和0.01质量%等,但随着含量的增加,有未蚀刻部增加的倾向。
(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作为本发明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可举出Zn、Cr、Zr、Ga、V等。这些不可避免的杂质只要是总计0.05质量%以下的含量,则不会妨害本发明要求的效果,因此组成中含有到该含量是可以允许的。
(通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而制造)
不进行中间退火而进行冷轧,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不进行连续退火的中间退火,因此不会与多个辊接触。从而,能够降低板材表面的划痕。也就是说,通过检查该划痕的有无,从而,能够容易判别是否进行了中间退火。
(板表面所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为200~4000个/mm2)
Al-Fe-Si-Ni类金属间化合物等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其作用是作为电解粗面化处理时初始凹坑的起点,对蚀刻性及粗面的均匀性造成显著的影响。如前所述,作为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Al-Fe-Si-Ni类金属间化合物与作为其他金属间化合物的Al-Fe-Si类金属间化合物等相比,电化学电位高,从而进一步促进电解粗面化处理时初始凹坑的形成。其结果是可短时间形成均匀的电解粗面。
若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不足200个/mm2,则初始凹坑的形成不够,蚀刻性及粗面的均匀性降低。
另一方面,若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超过4000个/mm2,则容易形成粗大的凹坑。其结果是,电解粗面不均匀。
还有,该个数密度优选是670~2830个/mm2
例如,用软布等对铝合金板的表面进行研磨,形成镜面,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的反射电子像在500倍的倍率下观察该镜面,通过图像解析,由总共50视场的照片算出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个/mm2),由此能够进行该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的测量。还有,利用SEM进行测量,也很难准确地计数最大长度不足1μm的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另外,最大长度不足1μm的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实际上不会对蚀刻性及粗面均匀性造成显著的影响。从而,测量所述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时,以最大长度为1μm以上的物质作为对象。另外,从本发明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组成和制造条件而言,所述金属间化合物的最大长度几乎没有超过10μm的,考虑这些缺少实际意义。从而,测量所述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时,以最大长度为10μm以下的物质作为对象。
[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关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是用以制造所述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包括铸造工序S1、均质化热处理工序S2、热轧工序S3和冷轧工序S4。
(铸造工序)
铸造工序S1是铸造具有所述组成的铝合金铸块的工序。
(均质化热处理工序)
均质化热处理工序S2是在380~550℃下对铸造工序S1铸造的铸块进行均质化热处理的工序。
通过进行均质化热处理,从而,除了铸造铸块时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以外,铸块均质化热处理时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也可作为初始凹坑发挥作用。从而,能够获得均匀的电解粗面。
若均质化热处理的温度不足380℃,则除了均质化不充分以外,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量也少,冷轧后的个数密度也不够,因而,很难促进初始凹坑的形成。其结果是粗面的蚀刻性、均匀性差。另外,轧制中的动态再结晶不充分,轧制板的结晶组织变得不均匀。
另一方面,若均质化热处理的温度超过550℃,则其后的热轧温度变高,结晶粒过度成长,从而,电解粗面的均匀性受损。从而,均质化热处理的温度在380~550℃进行为好,优选是380~530℃。
若均质化热处理的温度超过505℃,则在380℃以上析出的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再次固溶,未蚀刻率升高一些。从而,均质化热处理温度的更优选范围是380~505℃,再优选的范围是420~505℃。均质化热处理的时间只要是能够充分均质化即可,可适宜设定。没有特别限定,不过,能够设定为例如4小时左右。还有,在经济上而言,优选是24小时以内。
(热轧工序)
热轧工序S3是将维持着均质化热处理工序S2中进行过均质热处理的温度的铸块不进行炉内冷却及再加热,而马上开始热轧,使轧制结束温度(轧制板的卷绕温度)为300~370℃这样来制造轧制板的工序。
如后所述,本发明中,经由热轧制造的轧制板随后经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由此成为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因而,为了确保电解粗面的均匀性,而要求板材具有尽可能均匀的金属组织。从而,轧制板在热轧结束的时点必须进行再结晶。
若热轧的轧制结束温度不足300℃,则轧制板卷绕后不会再结晶,因而,电解粗面的均匀性变差。
另一方面,若热轧的轧制结束温度超过370℃,则结晶粒径变粗大,宏观组织也变粗大,从而,电解粗面的均匀性变差。
(冷轧工序)
冷轧工序S4是对热轧工序S3中进行过热轧的轧制板进行没有中间退火的冷轧,由此制造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工序。
通过进行冷轧工序S4,从而,调整为作为印刷版用铝合金板所必需的厚度。如此前多次说明,本发明中进行冷轧时不进行中间退火。是为了金属间化合物不会由于中间退火而固溶或细化。另外,由于不进行中间退火,从而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与多个辊接触而造成的表面划痕的降低。
利用以上说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铝合金板,含有Si:0.03~0.15质量%、Fe:0.2~0.6质量%、Ti:0.005~0.05质量%、Ni:0.005~0.10质量%,并且含有从Mn:0.005~0.05质量%、Mg:0.005~0.05质量%及Cu:0.005~0.05质量%选择的至少1种,余量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且通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来制造,板表面所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为200~4000个/mm2。该铝合金板,经由电解粗面化处理的未蚀刻率及电解粗面化处理后的表面均匀性这些作为印刷版支撑体理当要求的电解粗面化特性优异,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及表面划痕,作为印刷版用铝合金板非常有效。
还有,本发明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如以上说明,能够适宜制造已经详细叙述的本发明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不过,进行本发明时,在不会对所述各工序造成不好影响的范围内,在所述各工序之间或前后能够包含其他工序。
作为这样的其他工序,能够举出例如以一定的厚度尺寸对铸造工序S1中所获得的铸块表面进行表面切削、去除偏析的工序,对产生热轧裂纹的铝合金板和产生线状缺陷的铝合金板进行检测、将其从生产线上排除的工序,在冷轧工序S4后从卷材上返卷,切断成规定长度的工序等。
【实施例】
接下来,关于确认了本发明效果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1)关于组成
调制表1所示组成的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的铝合金。还有,在表1中以合金1~23表示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的铝合金。
表1所示组成的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在铸造铸块后,进行表面切削,形成550mm的厚度。对进行过表面切削的铸块进行480℃×4小时的均质化热处理后,马上开始热轧,使轧制结束温度为330℃结束热轧,制造厚度3mm的轧制板。然后,对该轧制板进行没有中间退火的冷轧,制造厚度0.3mm的铝合金板。还有,在冷轧前后也不进行退火。
关于像这样制造的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的铝合金板,测量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进行拉伸强度的评价和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进行评价。
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的测量是用软布等对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的铝合金板的表面进行研磨,形成镜面,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的反射电子像以500倍的倍率观察该镜面来进行的。通过图像解析,由总共50视场的照片算出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个/mm2)。
使平行于轧制方向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从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的铝合金板上切出并制作JIS5号试验片(根据JIS Z 2201),根据JISZ 2241,进行拉伸试验,测量拉伸强度。分别选取不进行过烧(burning)处理的保持板材原材料形态的情况和对试验片进行过烧处理后的情况进行拉伸强度的测量。
过烧处理的进行是将试验片插入气氛温度设定为250℃的空气炉中,关闭炉盖后,气氛温度再次到达250℃后,经过10分钟后从炉内取出。经由拉伸试验获得的拉伸强度,保持板材原材料形态(表1中表示为「合金板原材料」。)的情况,是以拉伸强度170MPa以上为良好,以拉伸强度不足170MPa为不好。另外,过烧处理后的情况是以拉伸强度130MPa以上为良好,拉伸强度不足130MPa为不好。参照所述基准,以保持板材原材料形态的情况、过烧处理后的情况均良好的拉伸强度的评价为「○」,以至少一个为不好的拉伸强度的评价为「×」,记载在表1中。
对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所作的评价以未蚀刻部评价、均匀性评价为对象进行。
首先,进行这些评价时,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在如下条件下进行。
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是在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对铝合金板进行温度50℃、30秒钟脱脂后,在1质量%硝酸中进行室温、30秒钟中和清洗。利用在2质量%盐酸中在电流密度120A/dm2、频率50Hz、温度25℃的电解条件下,进行10秒钟电解处理的方法对中和清洗过的铝合金板进行交流电解粗面化处理。
对于电解粗面化处理过的铝合金板,在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对铝合金板进行温度50℃、10秒钟去污处理,在30质量%的硝酸中进行室温、30秒钟中和清洗。然后,进行水洗及干燥,将其作为评价试样。
未蚀刻部评价是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以500倍对所述评价试样的粗面进行表面观察,使视场面积整体为1mm2这样拍摄照片,根据该照片利用下述数式(1)所示的方法求出未蚀刻率[%]。
未蚀刻率=没有粗面化的部分的面积/整个面积×100...(1)
根据求得的未蚀刻率[%]进行未蚀刻部评价。未蚀刻部评价是以未蚀刻率0~3%为◎(极好),以未蚀刻率3~5%为○(良好),以未蚀刻率超过5%为×(不好)。本说明书中,以◎或○为合格,以×为不合格。
均匀性评价如下进行。首先,利用SEM以2000倍对所述评价试样的粗面进行表面观察,将它拍摄成照片。将该照片排列,平行地引出3条全长100cm的线,求出位于该线下的最大凹坑和最小凹坑大小(最大长度)的差,从而评价均匀性。均匀性评价是以凹坑大小的差1μm以下为◎(极好),以凹坑大小的差超过1μm且2μm以下为○(良好),超过2μm为×(不好)。本说明书中,以◎或○为合格,以×为不合格。
下述表1同时表示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的铝合金板的组成[质量%],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的测量结果,拉伸强度的测量结果,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结果。
还有,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的铝合金、即合金1~23除了表1中所示含量的成分以外,还含有不可避免的杂质。各成分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总和为100质量%。表1中的「-」表示没有添加相应的成分,表1中的下线表示不满足本发明的要件。
【表1】
Figure BSA0000066772110012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16的铝合金的组成满足本发明的要件,另外,制造条件也合适,因此,拉伸强度的评价和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也就是,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优异。
特别是,实施例1~4、6、8、9的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为极好。
与之相对,比较例1~13的铝合金的组成不满足本发明的要件,因此,拉伸强度的评价和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也就是,未蚀刻部评价及/或均匀性评价)中至少有一个为差。
具体地说,比较例1由于Si量不足下限值,因此过烧处理后的拉伸强度不好,拉伸强度的评价不合格。另外,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2由于Si量超过上限值,因此维持板材原材料形态及过烧处理后的拉伸强度不好,拉伸强度的评价不合格。另外,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3由于Fe量不足下限值,因此维持板材原材料形态及过烧处理后的拉伸强度不好,拉伸强度的评价不合格。另外,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4由于Fe量超过上限值,因此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5由于Ti量不足下限值,因此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6由于Ti量超过上限值,因此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7由于Ni量不足下限值,因此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8由于Ni量超过上限值,因此过烧处理后的拉伸强度不好,拉伸强度的评价不合格。另外,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9~11由于Mn量、Mg量或Cu量不足下限值,因此维持板材原材料形态及过烧处理后的拉伸强度不好,拉伸强度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12由于Mn量超过上限值,比较例13由于Mg量超过上限值,因此均匀性评价均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均不合格。
还有,实施例1~10及比较例1~13通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制造铝合金板,所以目测观察的结果,均没有确认到板材表面有划痕。另外,由于利用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制造铝合金板,因此制造成本降低。
(2)关于制造条件
接下来,从实施例中选择合金2及合金5,将它们熔解进行铸造,制造铸块。对制造的铸块进行表面切削,形成550mm的厚度,在表2所示的温度下对该铸块进行4小时均质化热处理,保持其温度,在均质化热处理之后马上开始热轧,在表2所示的轧制结束温度结束热轧,制造厚度3mm的轧制板。并且,对该轧制板进行没有中间退火的冷轧,制造厚度0.3mm的实施例11~17及比较例14~19的铝合金板。还有,冷轧前后均不进行退火。
关于实施例11~17及比较例14~19,测量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与前述同样进行拉伸强度的评价和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
表2同时表示实施例11~17及比较例14~19的制造条件及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的测量结果,拉伸强度的测量结果,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结果。还有,实施例12其合金组成及制造条件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
还有,表2中的下线,表示不满足本发明的要件。
【表2】
Figure BSA00000667721100151
如表2所示,实施例11~17,铝合金的组成满足本发明的要件,另外,制造条件也合适,因此,拉伸强度的评价和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也就是,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优异。
特别是,实施例11、12、17,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为极好。
与之相对,比较例14~19,制造条件不满足本发明的要件,因此,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也就是,未蚀刻部评价及/或均匀性评价)差。
具体地说,比较例14由于均质化热处理温度不足下限值,热轧的轧制结束温度不足下限值。因而,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15由于均质化热处理温度超过上限值,因此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16由于热轧的轧制结束温度不足下限值,因此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17由于均质化热处理温度不足下限值,热轧的轧制结束温度不足下限值。因而,未蚀刻部评价及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18均质化热处理温度超过上限值,热轧的轧制结束温度超过上限值。因而,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比较例19由于热轧的轧制结束温度不足下限值,因而,均匀性评价不好,关于利用盐酸进行的粗面化处理的评价不合格。
还有,实施例11~17及比较例14~19经过不进行中间退火的冷轧制造铝合金板,因此,目测观察的结果,均没有确认到板材表面有划痕。另外,由于利用不进行该中间退火的冷轧制造铝合金板,因此制造成本降低。
(3)关于中间退火
接下来,为了对由于中间退火造成的铝合金板表面产生划痕的容易度进行调查,利用合金2及合金5,与前述同样制造铸块。对制造的铸块进行表面切削,形成550mm的厚度,对该铸块进行表3所示温度的均质化热处理,保持其温度,马上在表3所示的轧制结束温度结束热轧,制造厚度3mm的轧制板。并且,对该轧制板进行冷轧,制造厚度0.3mm的实施例18、19及比较例20、21的铝合金板。还有,比较例20、21厚度为2.0mm,利用相当于450℃×0sec的连续退火线进行中间退火。
关于实施例18、19及比较例20、21,通过目测观察,对板材表面是否带有作为印刷版用原材料而言印刷性能不好这种等级的划痕进行评价。目测观察的结果,以板材表面不带有那样的划痕为○(良好),以带有那样的划痕为×(不好)。
表3表示实施例18、19及比较例20、21的制造条件,同时表示有无中间退火及板材表面划痕的评价。还有,实施例18、19其合金的组成及制造条件分别与所述实施例2、5相同。
【表3】
Figure BSA00000667721100171
如表3所示,实施例18、19由于不进行中间退火,因此板材表面不带划痕。
与之相对,比较例20、21由于进行中间退火,因此板材表面均带有划痕。

Claims (2)

1.一种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其被实施了电解粗面化处理而作为印刷版的支撑体来使用,其特征在于,
含有Si:0.03~0.15质量%、Fe:0.2~0.6质量%、Ti:0.005~0.05质量%、Ni:0.005~0.10质量%,并且,
含有从Mn:0.005~0.05质量%、Mg:0.005~0.05质量%及Cu:0.005~0.05质量%中选出的至少1种,
余量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并且,
所述印刷版用铝合金板通过进行没有中间退火的冷轧来制造,
在板表面所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中,最大长度为1~10μm的含有Ni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个数密度为200~4000个/mm2
2.一种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是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版用铝合金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铸造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组成的铝合金铸块的铸造工序;
在380~550℃下对所述铸块进行均质化热处理的均质化热处理工序;
对进行过均质化热处理的所述铸块进行轧制结束温度为300~370℃的热轧而制造轧制板的热轧工序;
对所述轧制板进行没有中间退火的冷轧的冷轧工序。
CN2012100269023A 2011-01-28 2012-01-29 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6187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7251A JP5753389B2 (ja) 2011-01-28 2011-01-28 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17251 2011-01-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756A true CN102618756A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58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69023A Pending CN102618756A (zh) 2011-01-28 2012-01-29 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53389B2 (zh)
KR (1) KR101365344B1 (zh)
CN (1) CN102618756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4079A1 (ja) * 2008-08-28 2010-03-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印刷版用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8661B2 (ja) * 1996-01-05 1998-07-2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778662B2 (ja) * 1996-04-05 1998-07-2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15333A (ja) * 1997-10-17 1999-04-27 Kobe Steel Ltd 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59610B2 (ja) * 2000-03-28 2008-03-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版用支持体
JP2003328094A (ja) * 2002-05-17 2003-11-19 Sky Alum Co Ltd 平版印刷版支持体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圧延板の製造方法
JP4021743B2 (ja) 2002-10-17 2007-12-12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材料
JP4181597B2 (ja) * 2006-12-07 2008-11-1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印刷版用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24079A1 (ja) * 2008-08-28 2010-03-0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印刷版用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58779A (ja) 2012-08-23
KR101365344B1 (ko) 2014-02-20
KR20120087846A (ko) 2012-08-07
JP5753389B2 (ja)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56171C1 (ru) Лист алюминиевого сплав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EP3026137B1 (en) Magnesium alloy plate
JP4740896B2 (ja) 平版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CN102119231A (zh) 印刷版用高强度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10580B (zh) 高强度铝合金挤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WO2014034212A1 (ja) 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フィン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696040B2 (en) Litho strip with high cold-rolling pass reduction
CN103946404A (zh) 冲压成形性与形状冻结性优良的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35514B (zh) 印刷版用高强度铝合金板
JP2012122112A (ja) 表面性状に優れるマグネシウム合金鋳造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面性状に優れるマグネシウム合金板
JP4939325B2 (ja) 平版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50143896A (ko) 마그네슘 합금판 및 마그네슘 합금 부재
JP2012193412A (ja) 表面性状に優れるマグネシウム合金板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252642A1 (en) Aluminum alloy sheet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4181597B2 (ja) 印刷版用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CN102618756A (zh) 印刷版用铝合金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270387A (ja)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フィン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50068B2 (ja) 裏面白化防止性に優れる印刷版用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US20080289731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luminum alloy sheet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CN102049915B (zh) 平版印刷版用铝合金板
JP5250067B2 (ja) 裏面白化防止性に優れる印刷版用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JP4110353B2 (ja) 平版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素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25248B2 (ja) 平版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16267B2 (ja) 平版印刷版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JP2013174018A (ja) 自動製版印刷版用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