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6120B - 车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6120B
CN102616120B CN201210019985.3A CN201210019985A CN102616120B CN 102616120 B CN102616120 B CN 102616120B CN 201210019985 A CN201210019985 A CN 201210019985A CN 102616120 B CN102616120 B CN 102616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imiting unit
piston shoes
along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99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6120A (zh
Inventor
沢田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16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6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6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61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2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characterised by the height regulating mechanism of the sliding pan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 B60J7/0435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pivoting upwardly to vent mode and moving at the outside of the roof to fully open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顶装置包括:支撑可移动板(12)的功能性支架(80);导轨(20);沿着导轨移动的驱动滑靴(50);前连杆(60),其连接至功能性支架以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移动;后连杆(70),其与驱动滑靴相连接以支撑功能性支架;布置在前连杆处的前限制部(62c)和后限制部(62d);布置在后连杆处的前限制部(71c)和后限制部(72b);在前连杆的前限制部(62c)与后连杆的后限制部(72b)之间限定的第一距离;在前连杆的后限制部(62d)与后连杆的后限制部(72b)之间限定的第二距离,其中,前连杆和后连杆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该平表面沿与导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车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车顶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顶装置一般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可移动板,该可移动板布置在车辆的车顶板的开口部分处。例如JP2005-153803A(以下称为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已知的车顶装置包括:可移动板,该可移动板布置在车顶板的开口部分处;功能性支架,该功能性支架支撑该可移动板;导轨,导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附接至车顶板;以及带,该带能够沿纵向方向沿着导轨移动。该带被电动机驱动以沿纵向方向移动;由此,功能性支架随带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其结果是,可移动板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移动。可移动板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包括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可移动板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及布置在前端部处、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可移动板的前端部绕着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可移动板的后端部向上移动。其结果是,可移动板向前倾斜(可移动板向前倾斜的状态将称为翘起状态)。在使可移动板进入滑动模式的情况下,可移动板的前端部从翘起状态向上移动并且可移动板向后滑动。
具体地,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分别定位在功能性支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处的前滑靴和后滑靴以可滑动的方式布置在导轨上。前滑靴和后滑靴连接至带,从而根据带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沿着导轨移动。
在前滑靴与功能性支架之间布置有前挡块。在后滑靴与功能性支架之间布置有后挡块和升降引导件。
前挡块与前滑靴相接合并且被限制沿纵向方向移动,直到功能性支架的后端部完全向上移动。在功能性支架的后端部完全向上移动后,即,在可移动板处于滑动模式的状态下,前挡块与前滑靴一体地滑动,从而允许功能性支架的前端部沿纵向方向移动。
后挡块能够在移动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移动状态时,后挡块与后滑靴一体地滑动。当处于停止状态时,后挡块与后滑靴相分离并且滑动运动停止。升降引导件用于支撑后挡块使得后挡块转动。另外,升降引导件用于使功能性支架的后端部根据后挡块的转动而升降。
根据如上述那样构造的车顶装置,电动机使带沿纵向方向移动,从而使前滑靴和后滑靴沿纵向方向移动。因此,前挡块和后挡块以及升降引导件如上所述按照前挡块和后挡块的运动而起作用。其结果是,实现可移动板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
另外,根据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车顶装置,前滑靴和后滑靴均连接至带;因此,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前滑靴和后滑靴分别定位在可移动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下侧。
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车顶装置中,前挡块和功能性支架在导轨延伸的方向上以重叠方式布置。因此,前挡块仅可向后移动到前挡块不与功能性支架相干涉的位置。其结果是,阻止了由可移动板产生的最大开口区域的增加。
因此,需要能够增加由可移动板产生的最大开口区域的车顶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车顶装置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可移动板,可移动板布置在用于车辆的车顶板的开口部处,打开和关闭操作包括可移动板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车顶装置包括:功能性支架,功能性支架支撑可移动板;导轨,导轨适于附接至车顶板,导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驱动滑靴,驱动滑靴被驱动成沿纵向方向沿着导轨移动;前连杆,前连杆连接至功能性支架的前部,以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后连杆,后连杆设置成能够连接至驱动滑靴,后连杆在与驱动滑靴相连接的状态下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并且支撑功能性支架的一部分使得所述部分能够沿纵向方向滑动,所述部分定位成比功能性支架的前部更向后;布置在前连杆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导轨限制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竖向移动;布置在后连杆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导轨限制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竖向移动;在前连杆的前限制部与后连杆的后限制部之间在纵向方向上限定的第一距离;以及在前连杆的后限制部与后连杆的后限制部之间在纵向方向上限定的第二距离。前连杆和后连杆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平表面沿与导轨所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前连杆和后连杆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换言之,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前连杆的后端部定位成比后连杆的后限制部更向前。另外,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后连杆的后限制部定位成比前连杆的后端部更向前。
根据本公开的车顶装置的上述构造,当可移动板移动到完全打开位置时,前连杆可适当地定位成比后连杆更向后。因此,可增大由可移动板产生的最大开口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前连杆和后连杆布置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
当可移动板沿打开方向朝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前连杆的前端部向后移动并因此定位成比后连杆的前端部更向后。这里,前连杆和后连杆布置在宽度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处;因此,前连杆和后连杆可平滑地向后移动而不彼此干涉。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车顶装置还包括布置在导轨的前端部处的前引导部。前连杆或功能性支架包括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轴以支撑前连杆或功能性支架,使得前连杆或功能性支架能够转动。支撑轴插入的前引导部引导支撑轴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车顶装置的前述构造,支撑轴由前引导部引导;由此,可移动板可稳定地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前连杆包括定位成比前连杆的前限制部更向前的完全打开限制部。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状态下,导轨限制完全打开限制部竖向移动。支撑轴和完全打开限制部分别插入的前引导部构造成引导支撑轴和完全打开限制部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车顶装置的前述构造,当可移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可保持前连杆的定向。另外,可稳定地保持可移动板的定向。此外,支撑轴和完全打开限制部分别插入到如上所述的前引导部中;因此,可移动板可稳定地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车顶装置还包括:抑制构件,当驱动滑靴的向后移动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抑制构件与驱动滑靴相接合以随驱动滑靴沿车辆向后方向的移动而向后移动,当驱动滑靴的向后移动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抑制构件与驱动滑靴脱离;以及后引导部,后引导部引导后连杆的后限制部沿纵向方向移动。后连杆与抑制构件相接合以支撑功能性支架的所述部分使得所述部分能够沿纵向方向滑动。所述部分定位成比功能性支架的前部更向后。
根据本公开的车顶装置的前述构造,当驱动滑靴从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向后移动时,前连杆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向后移动。因此,连接至前连杆的功能性支架向后移动。另外,抑制构件与驱动滑靴相接合;因此,抑制构件和与抑制构件相接合的后连杆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向后移动。这时,后连杆向后移动,而后连杆的后限制部被后引导部引导。
同时,当驱动滑靴的向后移动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抑制构件与驱动滑靴之间的接合被解除。因此,即使驱动滑靴进一步向后移动,与抑制构件相接合的后连杆也保持在停止状态而不向后移动。另外,前连杆和功能性支架与驱动滑靴一起向后移动。这时,功能性支架在被后连杆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的状态下向后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车顶装置的前述构造,根据驱动滑靴向后移动的距离,驱动滑靴和抑制构件彼此接合或脱离,从而实现了可移动板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中所包括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因此,导轨需要构造成使得导轨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范围为从导轨的前端部到当可移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驱动滑靴所处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使导轨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最小化,而不减小由可移动板产生的最大开口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前引导部包括引导槽,前连杆的完全打开限制部能够插入到引导槽中。引导槽包括后端部,后端部的引导宽度小于引导槽的除引导槽后端部之外的其它部分的引导宽度。
根据本公开的车顶装置的前述构造,当前连杆从引导槽中移除并移动到导轨时,可适当地限制前连杆竖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驱动滑靴包括连杆限制部,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状态下,连杆限制部定位成比前连杆的前限制部更向前,以限制前连杆向上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车顶装置的前述构造,当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连杆限制部限制前连杆向上移动。因此,当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可保持前连杆的定向。另外,可稳定地保持可移动面板的定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车顶装置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可移动板,可移动板布置在用于车辆的车顶板的开口部处,打开和关闭操作包括可移动板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车顶装置包括:功能性支架,功能性支架支撑可移动板;导轨,导轨适于附接至车顶板,导轨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驱动滑靴,驱动滑靴被驱动成沿纵向方向沿着导轨移动;前连杆,前连杆连接至功能性支架的前部以及驱动滑靴,以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以及后连杆,后连杆设置成能够连接至驱动滑靴以随驱动滑靴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以支撑功能性支架的一部分使得所述部分能够沿纵向方向滑动,所述部分被定位成比功能性支架的前部更向后,后连杆包括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导轨限制前限制部和后限制部竖向移动。前连杆和后连杆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前连杆的后端部定位成比后连杆的后限制部更向前。平表面沿与导轨所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前连杆和后连杆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后连杆的后限制部定位成比前连杆的后端部更向前。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来理解的以下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及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A是示意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的状态;
图1B是示意性立体图,示出了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的状态;
图2是图1A中所示的天窗装置的前侧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3是图1A中所示的天窗装置的后侧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4是横截面图,选择性地示出了图2所示天窗装置各部件中的前引导构件、前连杆、以及功能性支架;
图5是横截面图,选择性地示出了图2所示天窗装置各部件中的前连杆和驱动滑靴;
图6是横截面图,选择性地示出了图2所示天窗装置各部件中的驱动滑靴、抑制构件、后连杆和后引导构件;
图7A是抑制构件的前视图;
图7B是抑制构件的俯视图;
图7C是图7A所示的抑制构件的竖向翻转视图;
图8A是沿图2中的线VIIIA-VIIIA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8B是沿图2中的线VIIIB-VIIIB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8C是沿图2中的线VIIIC-VIIIC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8D是沿图2中的线VIIID-VIII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9A是沿图2中的线IXA-IXA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9B是沿图2中的线IXB-IXB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9C是沿图2中的线IXC-IXC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9D是沿图3中的线IXD-IX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处于翘起状态的天窗装置的前侧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处于翘起状态的天窗装置的后侧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2A是沿图10的线XIIA-XIIA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2B是沿图10的线XIIB-XIIB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2C是沿图10的线XIIC-XIIC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2D是沿图10的线XIID-XII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3A是沿图10的线XIIIA-XIIIA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3B是沿图10的线XIIIB-XIIIB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3C是沿图11的线XIIIC-XIIIC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3D是沿图11的线XIIID-XIII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4是竖向横截面图,示出了当天窗装置处于驱动滑靴与抑制构件刚刚彼此脱离后的状态下时天窗装置的前侧;
图15是竖向横截面图,示出了当天窗装置处于驱动滑靴与抑制构件刚刚彼此脱离后的状态下时天窗装置的后侧;
图16是竖向横截面图,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天窗装置的前侧;
图17是竖向横截面图,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天窗装置的后侧;
图18A是沿图16中的线XVIIIA-XVIIIA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8B是沿图16中的线XVIIIB-XVIIIB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8C是沿图16中的线XVIIIC-XVIIIC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8D是沿图16中的线XVIIID-XVIII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9A是沿图17中的线XIXA-XIXA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9B是沿图16中的线XIXB-XIXB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图19C是沿图16中的线XIXC-XIXC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以及
图19D是沿图17中的线XIXD-XIX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A至图19D介绍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应用于诸如汽车等车辆的车顶装置。以下将会把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车顶装置称为天窗装置10。
除非另有特指,否则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诸如纵向方向(前侧和后侧)和竖直方向(上侧和下侧)的方向在下文中指的是车辆的纵向方向(前侧和后侧)和竖直方向(上侧和下侧)。另外,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靠近天窗装置10的中心的位置在下文中将称为车辆的内侧。车辆宽度方向上离开天窗装置10的中心的位置将称为车辆的外侧。
图1A和图1B中每一个均示意性地示出了布置有天窗装置10的车顶板1的立体图。如图1A所示,天窗装置10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B所示,天窗装置10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如图1B所示,在车顶板1中形成有开口部2。在开口部2处从车辆前侧起依次布置有导流板11、可移动板12和固定板13。导流板11、可移动板12和固定板13中的每一个均由玻璃板等形成,其对应于透光构件。如图1A所示,在天窗装置10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状态下,导流板11、可移动板12和固定板13从开口部2的上方覆盖开口部2。
导流板11包括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及布置在前端部处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导流板11的前端部能够绕着该转动轴线转动,从而使导流板11的后端部向上移动。其结果是,使得导流板11变成向前倾斜状态(翘起状态),即,导流板11是可倾斜的。另外,导流板11随可移动板12的打开操作而翘起。
可移动板12附接至开口部2,以能够翘起和沿车辆纵向方向滑动。天窗装置10构造成使得可移动板12能够在保持处于翘起状态的情况下滑动。换言之,天窗装置10对应于外滑式天窗装置。
固定板13相对于车顶板1固定,并且定位成面对开口部2的一部分。开口部2的与固定板13面对的部分通过固定板13保持在关闭状态。
接下来,将参照图2至图19D描述使可移动板12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移动的机构。图2示出了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天窗装置10的前侧的竖向横截面图。图3示出了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天窗装置10的后侧的竖向横截面图。在图2和图3中,天窗装置10的各部件以彼此不同的线型示出。
另外,天窗装置10基本上在宽度方向上呈双边的构型;因此,以下将介绍天窗装置10的右侧,并且以下将省略对天窗装置10的左侧的详细介绍。
如图2和图3中的每一个所示,天窗装置10主要包括可移动板12、导轨20、前引导构件30(前引导部)、后引导构件40(后引导部)、驱动滑靴50、前连杆60、后连杆70、功能性支架80、以及抑制构件90。前引导构件30、后引导构件40、驱动滑靴50、前连杆60、后连杆70、功能性支架80以及抑制构件90布置在导轨20上。
功能性支架80包括支撑部82和从支撑部82的前端部向前下方倾斜延伸的臂部81。支撑部82形成为沿着可移动板12的内表面沿纵向方向延伸。支撑部82连接至可移动板12从而支撑可移动板12。
形成为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导轨20固定至车顶板1。如图2所示,前引导构件30固定至导轨20的前端部。
另外,由电动机驱动的带连接至驱动滑靴50。电动机的驱动力使该带沿纵向方向移动,从而使驱动滑靴50随该带的纵向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
前连杆60包括形成为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的主体61。主体61的前端部(前连杆60的前部)连接至功能性支架80的前端部(前部),而主体61的后端部连接至驱动滑靴50。
抑制构件90包括主体91和延伸部92。主体91形成为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平板形状。延伸部92从主体91的前端部向下方倾斜延伸。如图2和图3中的每一个所示,后引导构件40固定至导轨20,从而在导轨20上定位成比前引导构件30更向后。
这里,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9D描述使可移动板12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移动的机构的更加详细的介绍。图4从图2所示的天窗装置10的各部件中选择性地示出了可移动板12、功能性支架80、前引导构件30、前连杆60等。图5从图2所示的天窗装置10的各部件中选择性地示出了前连杆60和驱动滑靴50。图6从图2所示的天窗装置10的各部件中选择性地示出了驱动滑靴50、抑制构件90、后连杆70和后引导构件40。图7A示出了抑制构件90的前视图。图7B示出了抑制构件90的俯视图。图7C示出了图7A的抑制构件90的竖向翻转视图。
另外,图8A、8B、8C和8D示出了沿图2的线VIIIA-VIIIA、VIIIB-VIIIB、VIIIC-VIIIC、以及VIIID-VIII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图9A、9B和9C示出了沿图2的线IXA-IXA、IXB-IXB和IXC-IXC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图9D示出了沿图3的线IXD-IX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如图4和图8A中的每一个所示,在功能性支架80的臂部81的前端部中形成有孔。在前连杆60的主体61的前端部中形成有上孔和下孔(以下分别称为第一孔和第二孔)。用作支撑轴的第一引导销62a以朝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伸出的方式压配合到主体61的前端部的第一孔。另外,在前连杆60布置于功能性支架80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从而以重叠方式与功能性支架80平行布置的状态下,第一引导销62a插入到功能性支架80的孔中;因此,功能性支架80能够绕第一引导销62a相对于前连杆60转动。
用作完全打开限制部的第二引导销62b(见图4)以朝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伸出的方式压配合到前连杆60的主体61的前端部的第二孔中。在前连杆60的主体61的沿纵向方向的中间部中形成有第三孔。用作前限制部的第三引导销62c以朝外侧伸出的方式压配合到主体61的中间部的第三孔(见图8C)。在主体61的后端部中形成有第四孔。用作后限制部的第四引导销62d以朝内侧伸出的方式压配合到主体61的后端部的第四孔(见图8D)。另外,在主体61中形成有第五孔,其定位在第三引导销62c与第四引导销62d之间。第五引导销62e(见图4)以朝内侧伸出的方式压配合到主体61的第五孔中。
当前连杆60向后移动时,前引导构件30引导功能性支架80和前连杆60的前部,从而使功能性支架80和前连杆60的前部向上移动。前引导构件30包括内壁部31和外壁部33,内壁部31和外壁部33均具有大致C形的横截面。外壁部33定位在内壁部3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内壁部31见图8A)。如图8A所示,内壁部31包括内部引导槽32。与内壁部31的内壁面相对应的内部引导槽32具有面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开口。第一引导销62a插入到内部引导槽32中。同时,外壁部33包括定位在内部引导槽32下侧的外部引导槽34(引导槽)(见图2和图4)。与外壁部33的内壁面相对应的外部引导槽34具有面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开口。第二引导销62b插入到外部引导槽34中。如上所述,第一引导销62a和第二引导销62b二者均布置在前引导构件30处,从而分别插入到内部引导槽32和外部引导槽34中。随着驱动滑靴50纵向移动,第一引导销62a和第二引导销62b分别由内部引导槽32和外部引导槽34以可移动的方式引导。
具体地,如图4所示,内部引导槽32包括封闭的前端部、从该前端部竖向延伸的竖向延伸部32a、以及从竖向延伸部32a的上端部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圆弧部32b。外部引导槽34包括封闭的前端部、从该前端部竖向延伸的竖向延伸部34a、以及从竖向延伸部34a的上端部向后上方倾斜延伸的圆弧部34b。内部引导槽32和外部引导槽34的后端部是敞开的。圆弧部32b的后端部处的引导宽度(竖向距离)设计成小于圆弧部32b的前端部处的引导宽度(竖向距离)。外部引导槽34的前端部朝导轨20的引导表面21的下侧伸出。引导表面21包括第一壁部21a、第二壁部21b、第三壁部21c以及第四壁部21d,如下所述(例如,参见图8B、8C和8D)。
如图4所示,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引导销62a定位成比第二引导销62b更向前更向上。另外,第三引导销62c和第五引导销62e在竖向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定位成比第一引导销62a更向上。第四引导销62d定位成比第三引导销62c和第五引导销62e更向上。
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前引导构件30的)内部引导槽32的竖向延伸部32a的内边缘部、借助于第一引导销62a限制前连杆60沿纵向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驱动滑靴50包括主体51,主体51具有大致平板形状以及近似矩形的横截面。在主体51中形成有沿宽度方向贯穿主体51的引导孔52。整个引导孔52具有从主体51的前端部沿纵向方向延伸到后端部的形状。引导孔52由竖向延伸部52a、第一倾斜部52b和第二倾斜部52c、以及水平部52d形成。
竖向延伸部52a定位成靠近主体51的下端表面,以从该下端表面向上延伸。第一倾斜部52b从竖向延伸部52a的上端部朝主体51的后侧倾斜向上延伸。第二倾斜部52c从第一倾斜部52b的后端部朝主体51的后侧倾斜向上延伸。第二倾斜部52c的斜率略小于第一倾斜部52b的斜率。水平部52d从第二倾斜部52c的后端部朝主体51的后侧水平地延伸。
如图5所示,前连杆60的第四引导销62d插入到引导孔52中,并且前连杆60随着驱动滑靴50的纵向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如图5和图8B所示,在主体51的前端部的上端布置有用作连杆限制部的限制销53。具体地,限制销53布置在引导孔52的第一倾斜部52b的上侧处,朝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伸出。限制销53定位在前连杆60的主体61的上侧处,从而限制前连杆60向上移动。
如图5和图9A所示,在主体51的后端部的上端处布置有用作轴部的接合销54。具体地,接合销54定位成比水平部52d的后端部更向后,朝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伸出。接合销54能够与下面将描述的抑制构件90的接合槽93相接合。
如图5和图9A所示,朝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伸出的环形部55形成在主体51处,定位在接合销54的下侧。环形部55插入到第三壁部21c的内凹部23c(见图9A)中,所述第三壁部21c从导轨20的引导表面21向上伸出,沿纵向方向延伸。
如图5、图8B和8D所示,在主体51的下部处形成有通孔。每个通孔都沿宽度方向贯通。通孔与主体51的下表面之间限定的薄壁部形成可变形部56。可变形部56分别布置在主体5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
如图8B、8C、8D和9A所示,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外凸引导部57形成在主体51处,朝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伸出。外凸引导部57插入到第一壁部21a的内凹部中,该第一壁部21a从导轨20的引导表面21向上伸出,沿纵向方向延伸。
如图6、7A、7B和7C所示,抑制构件90包括主体91和延伸部92。主体91形成为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长形形状。延伸部92具有从主体91的前端部朝导轨20的引导表面21向下弯曲的条形形状。因此,抑制构件90整体上形成为大致L形。
如图6、7A、7C和9A所示,接合槽93形成在主体91的前端部处,在主体91的内侧表面中内凹。在接合销54与接合槽93相接合的状态下,接合槽93形成朝主体91的后端部倾斜向上延伸和弯曲的大致圆弧形形状。接合槽93的前端部封闭,而接合槽93的后端部敞开。驱动滑靴50的接合销54插入穿过接合槽93中的接合槽93后端部,从而与接合槽93相接合。另外,倾斜引导表面98形成在主体91的前端部,朝主体91的后端部倾斜向下延伸。如图7A和图7C所示,在倾斜引导表面98与接合槽93之间形成有将倾斜引导表面98与接合槽93彼此连接的连接表面99。
如图6、7A和7C所示,内凹接合部94形成在主体91的后端部,在主体91的外侧表面中内凹。内凹接合部94的下端部封闭,而内凹接合部94的上端部敞开。下面将描述的后连杆70的外凸接合部72a(见图6、11、15和16)插入穿过内凹接合部94的上端部,从而与内凹接合部94相接合。抑制构件90能够绕内凹接合部94相对于后连杆70转动。
如图6、7A、7C和9B所示,内凹附接部95(内凹部)形成在主体91的纵向方向的中间部中,沿主体91的中间部延伸。呈大致U形形状的弹簧100以压缩方式附接至内凹附接部95。弹簧100的弯曲部103定位成靠近内凹附接部95的后边缘。如图7A所示,弹簧100的基端部(第一端部)101插入并附接至主体91中形成的附接孔91a中(弹簧100的基端部101位于图7A中的左侧)。如图7A所示,临时固定部97形成在主体91(内凹附接部95)处,定位在附接孔91a的上侧。弹簧100的固定部(第二端部)102临时固定至临时固定部97。
如图6和图9B所示,在抑制构件90与后连杆70彼此附接的情况下,弹簧100的固定部102与后连杆70(的伸出锁定部71b)相接合(下面将描述伸出锁定部71b)。
如图6和图9A所示,延伸部92在抑制构件90上形成为沿与连接接合槽93与内凹接合部94的线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即,延伸部92具有沿朝向导轨20的引导表面21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延伸部92以可滑动的方式布置在引导表面21上。另外,延伸部92包括面对引导表面21的下表面(边缘部),并且延伸部92的下表面包括圆弧表面92a,圆弧表面92a形成为具有从接合槽93延伸的半径的大致圆形弯曲形状。
在主体91的下表面形成有可变形部96,可变形部96具有与驱动滑靴50的可变形部56的形状类似的形状。如图6和图9A所示,后连杆70包括前部71、中间部72和后部73。前部71和中间部72整体上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长形形状。另外,后部73从中间部72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并且后部73形成为以从抑制构件9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和外侧覆盖的方式支撑抑制构件90。
如图6和图9B所示,在后连杆70的前部71的下表面形成有可变形部71a。可变形部71a具有与驱动滑靴50的可变形部56的形状类似的形状。另外,在后连杆70的前部71形成有伸出锁定部71b。向上伸出的伸出锁定部71b弯曲成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伸出。弹簧100与伸出锁定部71b的下表面相接合。
外凸接合部72a布置在后连杆70的中间部72处,从中间部72的内侧表面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伸出。即,外凸接合部72a从中间部72的内侧表面朝向抑制构件90的内凹接合部94伸出。如上所述,外凸接合部72a插入到内凹接合部94中;由此,后连杆70与抑制构件90彼此接合。
如图6和图9C所示,用作后限制部的外凸插入部72b形成在中间部72处,从中间部72的外侧表面朝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伸出。这时,前连杆60的后端部定位成比外凸插入部72b更向前(见图2)。
如图3、图6和图9D所示,后连杆70的后部73包括分别位于内侧和外侧的竖向壁部73a和73b(以下将竖向壁部73a和73b分别称为内侧竖向壁部73a和外侧竖向壁部73b)、以及将内侧竖向壁部73a连接至外侧竖向壁部73b的连接底部73c。功能性支架80的支撑部82的外侧边缘由内侧竖向壁部73a、外侧竖向壁部73b以及连接底部73c从功能性支架80的下侧支撑,从而沿着纵向方向滑动。另外,由树脂制成的滑块82A沿纵向方向以可滑动的方式固定至支撑部82的外侧边缘。
如图6和图9C所示,内凹引导部42形成在后引导构件40的主体41上,在主体4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表面中内凹。主体41的内侧表面沿纵向方向延伸。内凹引导部42形成为从后引导构件40的主体41的前部斜向上地倾斜到后部。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插入到内凹引导部42中。
后引导构件40布置在导轨20的纵向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在导轨20的引导表面21中形成有锁定孔21e,其布置在比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驱动滑靴50的位置靠后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在引导表面21中部分地内凹的锁定孔21e在纵向方向上定位成面对后引导构件40。抑制构件90的延伸部92能够与锁定孔21e相接合。锁定孔21e用作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的限制部和锁定部。
在上述天窗装置10中,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状态下,通过(前引导构件30的)内部引导槽32的竖向延伸部52a的内边缘部、借助于第一引导销62a限制前连杆60沿纵向方向移动。
如图8C所示,通过导轨20的第三壁部21c、借助于第三引导销62c(用作前限制部)限制前连杆60竖向移动。另外,如图8D所示,通过驱动滑靴50的引导孔52的内边缘部、借助于第四引导销62d限制前连杆60竖向移动。
如图9B所示,后连杆70包括用作前限制部的向内伸出部71c。通过导轨20的第三壁部21c、借助于向内伸出部71c限制后连杆70竖向移动。另外,如图9C所示,通过后引导构件40的内凹引导部42的内边缘部、借助于外凸插入部72b(后限制部)限制后连杆70竖向移动。
接下来,将参照图10、11、12A、12B、12C、12D、13A、13B、13C和13D来介绍可移动板12的翘起操作。图10示出了处于完全翘起状态的天窗装置10的前侧的竖向横截面图。图11示出了处于完全翘起状态的天窗装置10的后侧的竖向横截面图。另外,在图10和11中,天窗装置10的各部件以与图2和图3类似的方式由彼此不同的线型示出。
图12A、12B、12C和12D示出了沿图10的线XIIA-XIIA、XIIB-XIIB、XIIC-XIIC和XIID-XII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图13A和13B示出了沿图10的线XIIIA-XIIIA和XIIIB-XIIIB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图13C和13D示出了沿图11的线XIIIC-XIIIC和XIIID-XIII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如图10所示,例如,驱动滑靴50向后移动;因此,第四引导销62d在引导孔52(驱动滑靴50)内受到引导,并且因此定位在第二倾斜部52c的前端部(见图12D)。此时,第四引导销62d不沿纵向方向移动,而是向下移动。因此,在图10中前连杆60绕着第三引导销62c顺时针转动;由此,功能性支架80的前端部通过第一引导销62a而向上移动,其中功能性支架80的前端部连接至该第一引导销62a(见图12A)。
如上所述,驱动滑靴50和抑制构件90通过接合销54和接合槽93彼此连接(见图13A)。另外,抑制构件90和后连杆70通过内凹接合部94和外凸接合部72a彼此连接(见图11)。因此,抑制构件90和后连杆70随驱动滑靴50的向后移动而向后移动。这里,当可移动板12从完全关闭位置移动到完全打开位置时,后连杆70的向内伸出部71c在导轨20内沿纵向方向移动。同时,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被后引导构件40的内凹引导部42沿纵向方向引导,从而从主体41的前部移动到后部并从主体41的下侧移动到上侧。因此,后连杆70的后部73随着外凸插入部72b的向上移动而向上移动,并且功能性支架80——其后部由后连杆70的后部73支撑——向上移动。因此,可移动板12的后部向上移动;因此,可移动板12向前倾斜。即,可移动板12进入翘起状态。
接下来,下面将参照图14和15描述驱动滑靴50与抑制构件90之间的脱离。图14示出了当天窗装置10处于驱动滑靴50与抑制构件90刚刚彼此脱离后的状态时天窗装置10的前侧的竖向横截面图。图15示出了当天窗装置10处于驱动滑靴50与抑制构件90刚刚彼此脱离后的状态时天窗装置10的后侧的竖向横截面图。在图14和15中,天窗装置10的各部件以与图2和3类似的方式由彼此不同的线型示出。
如图14所示,驱动滑靴50向后移动;因此,第四引导销62d在驱动滑靴50的引导孔52中相对于驱动滑靴50的引导孔52移动,并由此到达竖向延伸部52a的下端部。这时,前连杆60的后端部向后下方移动。因此,随着驱动滑靴50的向后移动,前连杆60绕图14中可见的第三引导销62c顺时针转动并向后移动。然后,第一引导销62a从前引导构件30的圆弧部32b的后端部移除,并且第二引导销62b从前引导构件30的圆弧部34b的后端部移除。另外,第一引导销62a和第二引导销62b沿着导轨20向后移动。
如图14和15所示,驱动滑靴50从当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所在的位置向后移动了预定的距离。此时,抑制构件90的延伸部92移动到导轨20的锁定孔21e的上侧。抑制构件90被弹簧100沿朝向导轨20的引导表面21的方向偏置;因此,抑制构件90在图15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延伸部92向下移动到锁定孔21e中。其结果是,接合销54从接合槽93中移除,从而解除驱动滑靴50与抑制构件90之间的接合。
接下来,下面将参照图16、17、18A、18B、18C、18D、19A、19B、19C和19D介绍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天窗装置10的构造。图16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天窗装置10的前侧的竖向横截面图。图17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天窗装置10的后侧的竖向横截面图。另外,在图17和18中,天窗装置10的各部件以与图2和3类似的方式由彼此不同的线型示出。
另外,图18A、18B、18C和18D示出了沿图16的线XVIIIA-XVIIIA、XVIIIB-XVIIIB、XVIIIC-XVIIIC和XVIIID-XVIII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图19B和19C示出了沿图16的线XIXB-XIXB、XIXC-XIXC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图19A和19D示出了沿图17的线XIXA-XIXA、XIXD-XIXD截取的竖向横截面图。
在如图16所示那样,抑制构件90的延伸部92向下移动到锁定孔21e中后,驱动滑靴50进一步向后移动。此时,通过第四引导销62d连接至驱动滑靴50的前连杆60随驱动滑靴50向后移动而向后移动。这里,第一引导销62a沿着导轨20的第一壁部21a中形成的内凹部向后移动(见图18A)。第二引导销62b和第三引导销62c都沿着导轨20的第三壁部21c中形成的内凹部23c向后移动(见图18C)。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开的第一引导销62a、第二引导销62b和第三引导销62c限制前连杆60竖向移动。
另外,功能性支架80通过第一引导销62a连接至前连杆60,从而随前连杆60的向后移动而向后移动。此时,后连杆70和抑制构件90均在纵向方向上停止;因此,前连杆60的后端部向后移动到在纵向方向上与后连杆70的中间部72所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沿着导轨20的第四壁部21d中形成的内凹部23d向后移动,并且内凹部23d限制外凸插入部72b竖向移动(见图19C)。
如图16所示,驱动滑靴50定位在后连杆70的后部73的下侧。另外,固定板13的前端部在纵向方向上定位在后部73与驱动滑靴50之间。前连杆60与后连杆70布置在宽度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见图18A、18C和18D)。具体地,后连杆70布置在前连杆60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
这里,例如,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与前连杆60的第三引导销62c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而外凸插入部72b与前连杆60的第四引导销62d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在可移动板12处于如图2所示的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另一方面,在可移动板12处于如图16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如图16所示,外凸插入部72b定位成比前连杆60的后端部更向前。前连杆60的前端部定位成比后连杆70的前端部更向后。
如上所述,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引导孔52的竖向延伸部52a的内边缘部、借助于第四引导销62d限制前连杆60沿纵向方向移动,如图16所示。
如图18A所示,通过导轨20的第一壁部21a、借助于第一引导销62a限制前连杆60竖向移动。另外,如图16所示,通过第二引导销62b限制前连杆60从导轨20竖向移动。另外,如图18C所示,通过导轨20的第三壁部21c、借助于第三引导销62c限制前连杆60竖向移动。
类似于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见,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导轨20的第三壁部21c、借助于向内伸出部71c限制后连杆70竖向移动(见图9B)。另外,如图19C所示,通过导轨20的第四壁部21d的内凹部23d的内边缘部、借助于外凸插入部72b(用作后限制部)限制后连杆70竖向移动。
接下来,以下将介绍如何将抑制构件90、后连杆70和驱动滑靴50彼此组装。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首先在抑制构件90未连接至导轨20的状态下将弹簧100附接至抑制构件90。然后,将后连杆70附接至附接有弹簧100的抑制构件90。此后,将彼此附接的弹簧100、抑制构件90和后连杆70组装至导轨20。具体地,将弹簧100的固定部102临时地固定至临时固定部97;由此将弹簧100附接至抑制构件90的内凹附接部95。其次,将后连杆70的外凸接合部72a与抑制构件90的内凹接合部94进行接合,由此将后连杆70附接至抑制构件90。此后,将弹簧100的固定部102从临时固定部97上拆除,并且此后与后连杆70的伸出锁定部71b锁定。接下来,将上述彼此附接的抑制构件90、后连杆70和弹簧100组装至导轨20。另外,将驱动滑靴50组装至导轨20,使其定位成比抑制构件90更向前。
此后,使驱动滑靴50沿着导轨20向后移动;因此,驱动滑靴50的接合销54与抑制构件90的倾斜引导表面98相接触。因此,抑制构件90绕着后连杆70的外凸接合部72a转动;因此,接合销54沿着连接表面99移动。此后,驱动滑靴50向上移动;由此,接合销54在接合槽93中移动并且因此与接合槽93接合。这样,将抑制构件90和驱动滑靴50彼此附接。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修改。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前引导构件30的外部引导槽34在前端部和后端部处分别具有一定的引导宽度(竖向距离)。另外,适当的是,将外部引导槽34的后端部处的引导宽度设计成小于外部引导槽34的前端部处的引导宽度,以阻止前连杆60竖向移动。然而,在不考虑前连杆60沿竖向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可将外部引导槽34的引导宽度设计成完全均匀。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适当的是使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由导轨20直接支撑,以使得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可由导轨20稳定地支撑。可替代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例如,与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相分离的单独的支撑构件可布置在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中的至少一个与导轨20之间,使得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中的至少一个由导轨20间接支撑。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后连杆70布置在前连杆60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可替代地,后连杆70可布置在前连杆60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另外可替代地,后连杆70可布置在前连杆60的上侧。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前引导构件30和后引导构件40是与导轨20分离的构件。可替代地,前引导构件30和后引导构件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导轨20一体形成,从而减少天窗装置10的部件数量。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用作支撑轴的第一引导销62a布置在前连杆60处。可替代地,支撑轴可形成在功能性支架80处。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适当地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见图2)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平表面沿与导轨20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另外,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适当地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见图16)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可替代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适当地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前连杆60的后端部定位成比后连杆70的后限制部(外凸插入部72b)更向前。另外,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适当地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后连杆70的后限制部(外凸插入部72b)定位成比前连杆60的后端部更向前。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可获得以下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天窗装置10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可移动板12。可移动板12布置在用于车辆的车顶板1的开口部2处。打开和关闭操作包括可移动板12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天窗装置10包括:支撑可移动板12的功能性支架80;适于附接至车顶板1的导轨20,该导轨20沿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驱动滑靴50,驱动滑靴50被驱动成沿纵向方向沿着导轨20移动;前连杆60,前连杆60连接至功能性支架80的前部以随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设置成能够连接至驱动滑靴50的后连杆70,该后连杆70在与驱动滑靴50相连接的状态下随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沿纵向方向移动、并支撑功能性支架80的一部分使得所述部分能够沿纵向方向滑动,所述部分定位成比功能性支架80的前部更向后;布置在前连杆60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第三引导销62c和第四引导销62d,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导轨20限制第三引导销62c和第四引导销62d竖向移动;布置在后连杆70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向内伸出部71c和外凸插入部72b,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导轨20限制向内伸出部71c和外凸插入部72b竖向移动;在前连杆60的第三引导销62c与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之间沿纵向方向限定的第一距离;以及前连杆60的第四引导销62d与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之间沿纵向方向限定的第二距离,其中,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平表面沿与导轨20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换言之,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前连杆60的后端部定位成比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更向前。另外,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定位成比前连杆60的后端部更向前。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的前述构造,当可移动板12移动到完全打开位置时,前连杆60可适当地定位成比后连杆70更向后。因此,可增大通过可移动板12产生的最大打开区域。
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
当可移动板12沿打开方向朝完全打开位置移动时,前连杆60的前端部向后移动,从而定位成比后连杆70的前端部更向后。这里,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布置在宽度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处;因此,前连杆60和后连杆70可以平滑地向后移动而不会彼此干涉。
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天窗装置10还包括布置在导轨20的前端部处的前引导构件30。前连杆60或功能性支架80包括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销62a以支撑前连杆60或功能性支架80,使得前连杆60或功能性支架80可转动。插入有第一引导销62a的前引导构件30引导第一引导销62a随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的前述构造,第一引导销62a由前引导构件30引导;因此,可移动板12可以稳定地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前连杆60包括定位成比前连杆60的第三引导销62c更向前的第二引导销62b。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状态下,导轨20限制第二引导销62b竖向移动。分别插入有第一引导销62a和第二引导销62b的前引导构件30构造成引导第一引导销62a和第二引导销62b随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的上述构造,当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可保持前连杆60的定向。另外,可稳定地保持可移动板12的定向。此外,第一引导销62a和第二引导销62b如上所述那样单独地插入到前引导构件30中;因此,可移动板12可稳定地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移动。
根据前述实施方式,天窗装置10还包括抑制构件90,当驱动滑靴50的向后移动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抑制构件90与驱动滑靴50相接合,以随驱动滑靴50的向车辆后方的移动而向后移动。当驱动滑靴50的向后移动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抑制构件90与驱动滑靴50脱离。天窗装置10还包括后引导构件40,后引导构件40引导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沿纵向方向移动。后连杆70与抑制构件90相接合以支撑功能性支架80的一部分,使得该部分能够沿纵向方向滑动。该部分定位成比功能性支架80的前部更向后。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的上述构造,当驱动滑靴50从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向后移动时,前连杆60随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向后移动。因此,与前连杆60相连的功能性支架80向后移动。另外,抑制构件90与驱动滑靴50相接合;因此,抑制构件90和与抑制构件90相接合的后连杆70随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向后移动。这时,后连杆70向后移动,同时后连杆70的外凸插入部72b被后引导构件40引导。
同时,当驱动滑靴50向后移动距离等于或大于预定距离时,抑制构件90与驱动滑靴50之间的接合被解除。因此,即使驱动滑靴50进一步向后移动,与抑制构件90相接合的后连杆70也保持处于停止状态并且不会向后移动。另外,前连杆60和功能性支架80随同驱动滑靴50一起向后移动。此时,功能性支架80在被后连杆70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的情况下向后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的上述构造,根据驱动滑靴50向后移动的距离,驱动滑靴50和抑制构件90彼此接合或脱离,从而实现了可移动板12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中所包括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因此,导轨20需要构造成使导轨20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范围为从导轨20的前端部到当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驱动滑靴50所处的位置。其结果是,可使导轨20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最小化,而不会减小由可移动板12产生的最大打开区域。
根据前述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前引导构件30包括外部引导槽34,前连杆60的第二引导销62b能够插入到外部引导槽34中。外部引导槽34的后端部的引导宽度小于外部引导槽34的除外部引导槽34后端部之外的其它部分的引导宽度。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的上述构造,当前连杆60从外部引导槽34移除并且移动到导轨20时,能够适当地限制前连杆60竖向移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驱动滑靴50包括定位成比前连杆60的第三引导销62c更向前的限制销53,以在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状态下限制前连杆60向上移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10的上述构造,当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限制销53限制前连杆60向上移动。因此,当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时,可保持前连杆60的定向。另外,可稳定地保持可移动板12的定向。

Claims (8)

1.一种车顶装置(10),所述车顶装置(10)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可移动板(12),所述可移动板(12)布置在用于车辆的车顶板(1)的开口部(2)处,打开和关闭操作包括所述可移动板(12)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所述车顶装置(10)包括:
功能性支架(80),所述功能性支架(80)支撑所述可移动板(12);
导轨(20),所述导轨(20)适于附接至所述车顶板(1),所述导轨(20)沿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
驱动滑靴(50),所述驱动滑靴(50)被驱动成沿所述纵向方向沿着所述导轨(20)移动;
前连杆(60),所述前连杆(60)连接至所述功能性支架(80)的前部,以随所述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沿所述纵向方向移动;
后连杆(70),所述后连杆(70)设置成能够连接至所述驱动滑靴(50),所述后连杆(70)在与所述驱动滑靴(50)相连接的状态下随所述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沿所述纵向方向移动并且支撑所述功能性支架(80)的一部分使得所述部分能够沿所述纵向方向滑动,所述部分定位成比所述功能性支架(80)的所述前部更向后;
布置在所述前连杆(60)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前限制部(62c)和后限制部(62d),在所述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导轨(20)限制所述前限制部(62c)和所述后限制部(62d)竖向移动;
布置在所述后连杆(70)处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前限制部(71c)和后限制部(72b),在所述可移动板(12)处于所述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导轨(20)限制所述前限制部(71c)和所述后限制部(72b)竖向移动;
在所述前连杆(60)的所述前限制部(62c)与所述后连杆(70)的所述后限制部(72b)之间在纵向方向上限定的第一距离;
在所述前连杆(60)的所述后限制部(62d)与所述后连杆(70)的所述后限制部(72b)之间在纵向方向上限定的第二距离,
其中,所述前连杆(60)和所述后连杆(70)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所述可移动板(12)处于所述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平表面沿与所述导轨(20)所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前连杆(60)和所述后连杆(70)布置在所述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所述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装置(10),其中,所述前连杆(60)和所述后连杆(70)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装置(10),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导轨(20)的前端部处的前引导部(30),其中,所述前连杆(60)或所述功能性支架(80)包括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支撑轴(62a)以支撑所述前连杆(60)或所述功能性支架(80)使得所述前连杆(60)或所述功能性支架(80)能够转动,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轴(62a)插入其中的所述前引导部(30)引导所述支撑轴(62a)随所述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装置(10),其中,所述前连杆(60)包括定位成比所述前连杆(60)的所述前限制部(62c)更向前的完全打开限制部(62b),在所述可移动板(12)处于所述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导轨(20)限制所述完全打开限制部(62b)竖向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轴(62a)和所述完全打开限制部(62b)分别插入其中的所述前引导部(30)构造成引导所述支撑轴(62a)和所述完全打开限制部(62b)随所述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装置(10),还包括:抑制构件(90),当所述驱动滑靴(50)的向后移动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所述抑制构件(90)与所述驱动滑靴(50)相接合以随所述驱动滑靴(50)沿所述车辆的向后方向的移动而向后移动,当所述驱动滑靴(50)的向后移动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距离时,所述抑制构件(90)与所述驱动滑靴(50)脱离;以及后引导部(40),所述后引导部(40)引导所述后连杆(70)的所述后限制部(72b)沿所述纵向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后连杆(70)与所述抑制构件(90)相接合以支撑所述功能性支架(80)的所述部分使得所述部分能够沿所述纵向方向滑动,所述部分定位成比所述功能性支架(80)的所述前部更向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装置(10),其中,所述前引导部(30)包括引导槽(34),所述前连杆(60)的所述完全打开限制部(62b)能够插入到所述引导槽(34)中,所述引导槽(34)包括后端部,所述后端部的引导宽度小于所述引导槽(34)的除所述引导槽(34)后端部之外的其它部分的引导宽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顶装置(10),其中,所述驱动滑靴(50)包括连杆限制部(53),在所述可移动板(12)处于所述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连杆限制部(53)定位成比所述前连杆(60)的所述前限制部(62c)更向前以限制所述前连杆(60)向上移动。
8.一种车顶装置(10),所述车顶装置(10)沿打开方向和关闭方向操作可移动板(12),所述可移动板(12)布置在用于车辆的车顶板(1)的开口部(2)处,打开和关闭操作包括所述可移动板(12)的翘起模式和滑动模式,所述车顶装置(10)包括:
功能性支架(80),所述功能性支架(80)支撑所述可移动板(12);
导轨(20),所述导轨(20)适于附接至所述车顶板(1),所述导轨(20)沿所述车辆的纵向方向延伸;
驱动滑靴(50),所述驱动滑靴(50)被驱动成沿所述纵向方向沿着所述导轨(20)移动;
前连杆(60),所述前连杆(60)连接至所述功能性支架(80)的前部以及所述驱动滑靴(50)以随所述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沿所述纵向方向移动;以及
后连杆(70),所述后连杆(70)设置成能够连接至所述驱动滑靴(50)以随所述驱动滑靴(50)的移动而沿所述纵向方向移动,以支撑所述功能性支架(80)的一部分使得所述部分能够沿所述纵向方向滑动,所述部分定位成比所述功能性支架(80)的所述前部更向后,所述后连杆(70)包括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彼此分离的前限制部(71c)和后限制部(72b),所述导轨(20)限制所述前限制部(71c)和所述后限制部(72b)竖向移动;
其中,所述前连杆(60)和所述后连杆(70)布置在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所述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前连杆(60)的后端部定位成比所述后连杆(70)的后限制部(72b)更向前,所述平表面沿与所述导轨(20)所延伸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前连杆(60)和所述后连杆(70)布置在所述平表面上的不同位置处,使得在所述可移动板(1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后连杆(70)的所述后限制部(72b)定位成比所述前连杆(60)的所述后端部更向前。
CN201210019985.3A 2011-01-28 2012-01-21 车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6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6541 2011-01-28
JP2011016541A JP5644549B2 (ja) 2011-01-28 2011-01-28 ルー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6120A CN102616120A (zh) 2012-08-01
CN102616120B true CN102616120B (zh) 2015-10-28

Family

ID=4553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998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6120B (zh) 2011-01-28 2012-01-21 车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74906B2 (zh)
EP (1) EP2481618B1 (zh)
JP (1) JP5644549B2 (zh)
CN (1) CN1026161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7171B2 (ja) * 2013-11-08 2017-08-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6191407B2 (ja) * 2013-11-08 2017-09-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6225752B2 (ja) * 2014-02-28 2017-11-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DE102014018285A1 (de) * 2014-12-12 2016-06-16 Webasto SE Fahrzeug mit einem Gleiter zum Führen eines verlagerbaren Elements
CN106114167A (zh) * 2016-09-09 2016-11-16 江苏畅通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机动车车顶系统开启执行机构
JP2018100041A (ja) 2016-12-21 2018-06-2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デフレクタ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35780A2 (en) * 2003-11-27 2005-06-0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unroof apparatus
CN101734126A (zh) * 2008-11-20 2010-06-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遮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9118C1 (zh) * 1985-08-14 1990-01-25 Adam Opel Ag, 6090 Ruesselsheim, De
DE3735686C1 (de) * 1987-10-22 1988-12-08 Webasto Ag Fahrzeugtechnik Fahrzeugdach
JPH03169740A (ja) * 1989-11-30 1991-07-23 Daikyo Webasto Co Ltd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3347215B2 (ja) * 1994-04-01 2002-11-20 ベバスト 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の緩衝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810973B2 (ja) * 1999-12-13 2006-08-16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サンルーフ装置
DE10055790B4 (de) 2000-11-10 2005-03-17 Webasto Ag Öffnungsfähiges Fahrzeugdach
DE10144980B4 (de) 2001-09-12 2004-06-03 Webasto Vehicle Systems International Gmbh 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Deckel eines zu öffnenden Fahrzeugdaches
DE102007061091A1 (de) 2007-12-19 2009-06-25 Arvinmeritor Gmbh Schiebedach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35780A2 (en) * 2003-11-27 2005-06-01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unroof apparatus
CN101734126A (zh) * 2008-11-20 2010-06-1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遮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6120A (zh) 2012-08-01
EP2481618A2 (en) 2012-08-01
JP2012153335A (ja) 2012-08-16
US20120193944A1 (en) 2012-08-02
EP2481618B1 (en) 2017-03-01
JP5644549B2 (ja) 2014-12-24
EP2481618A3 (en) 2015-05-27
US8474906B2 (en) 2013-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6119B (zh) 车顶装置
CN102616120B (zh) 车顶装置
US8616623B2 (en) Vehicle sunroof device
EP2078630B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US7393048B2 (en) Sunshade panel apparatus
EP2366571A2 (en) Roof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2431426B (zh) 用于车辆的顶部设备
US8562071B2 (en) Roof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170305243A1 (en) Sunroof device
CN113382884B (zh) 用于机动车的导流顶盖系统的驱动系统
CN111137118B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
EP2711219A1 (en) Drive mechanism and open roof construction provided therewith
CN212579582U (zh) 天窗装置
US10953732B2 (en) Structure of electric sunshade and sunroof
JP2006062395A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US10752098B2 (en) Lifting guide mechanism for sunroof device
EP3165386B1 (en) Restricting device
JP7394264B2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ディフレクタ構造
WO2015188863A1 (en) A drive mechanism for a sunroof of a vehicle and a sunroof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1166483A1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ディフレクタ
EP3476633B1 (en) Roof system for a vehicle
JPS61211127A (ja) 自動車用サンル−フ装置
JP2007245964A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