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3898A - 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3898A
CN102603898A CN2012100421478A CN201210042147A CN102603898A CN 102603898 A CN102603898 A CN 102603898A CN 2012100421478 A CN2012100421478 A CN 2012100421478A CN 201210042147 A CN201210042147 A CN 201210042147A CN 102603898 A CN102603898 A CN 102603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dna
aviadenovirus
protein
hex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21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3898B (zh
Inventor
谢芝勋
谢丽基
唐熠
谢志勤
庞耀珊
邓显文
刘加波
范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xi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 20121004214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3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3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3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3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3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融合蛋白,包括Hexon蛋白和鸡白细胞介素-2;所述Hexon蛋白为由序列表中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1-914位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所述鸡白细胞介素-2为由序列表中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933-1075位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I群禽腺病毒的Hexon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串联起来的DNA分子,将其通过表达载体注射到鸡的肌肉中,可以产生Hexon特异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并且进行I群禽腺病毒攻毒实验后,可以使有效地预防I群禽腺病毒。

Description

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I群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group I,FAVI)包括从鸡、火鸡、鹅和其他禽类分离的共12个血清型的病毒,其中比较著名的病毒株有鸡胚致死孤儿病毒、鹌鹑支气管炎病毒、鸡包涵体肝炎病毒。近年来,I群禽腺病毒引起了鸡只包涵体肝炎、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和砂囊糜烂等疾病,虽然I群禽腺病毒常呈阴性感染,但是它与其他病原共同作用于家禽,给养禽业带来较大威胁。
相对于传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完全在体外进行,无需以易感动物为载体来获得病毒制备活疫苗或者灭活苗;同时,基因工程疫苗不含能引起鸡群发病的成分,因而没有散毒的危险。其中,DNA疫苗是将含有编码抗原基因的质粒DNA直接导入体内,使抗原基因在体内表达,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中和抗体、淋巴细胞和辅助T细胞。通过此种疫苗表达的蛋白能够以天然抗原形式被免疫系统识别,热稳定性好、免疫力持久。
鸡白细胞介素2(ChIL-2)是辅助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T细胞、NK细胞、B细胞的分化成熟及激活其生物活性,诱导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活性,促进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合成与释放以及抗体生成,可大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因此ChIL-2作为DNA疫苗佐剂已经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面对艰难的I群禽腺病毒防治工作,尽快开展相关疫苗研制显得非常必要,DNA疫苗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提供的融合蛋白,包括Hexon蛋白和鸡白细胞介素-2;
所述Hexon蛋白为如下1)或2)所示的蛋白质:
1)由序列表中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1-914位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将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1-914位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所述鸡白细胞介素-2为如下3)或4)所示的蛋白质:
3)由序列表中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933-1075位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4)将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933-1075位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3)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融合蛋白为如下1)或2)中任一所述的蛋白质:
1)由序列表中的序列6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将序列表中的序列6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上述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为不超过10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
上述融合蛋白依次由Hexon蛋白、linker和鸡白细胞介素-2蛋白组成;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6,其中,自N’末端第933-1075位氨基酸为鸡白细胞介素-2蛋白,自N’末端第1-914位氨基酸为Hexon蛋白,自N’末端第915-932位氨基酸为Linker接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DNA分子。
本发明提供的DNA分子,包括Hexon蛋白的编码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的编码基因;
所述Hexon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如下1)-3)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1)序列表中序列5自5’末端的第16-2779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3)与1)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鸡白细胞介素-2的编码基因为如下4)-6)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4)序列表中序列5自5’末端的第2825-3265的DNA分子;
5)在严格条件下与4)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6)与4)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上述DNA分子为如下a)-c)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a)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的DNA分子;
b)在严格条件下与a)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c)与a)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上述严格条件为在6×SSC,0.5%SDS的溶液中,在65℃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含有上述DNA分子的重组载体、重组菌、转基因细胞系或表达盒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上述重组载体为将上述DNA分子插入载体pcDNA3.1的Hind III和Xba I位点中得到的重组载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禽腺病毒的疫苗。
本发明提供的预防禽腺病毒的疫苗,它的活性成分为如下1)-3)中的任意一种:1)上述的融合蛋白;2)上述的DNA分子;3)上述的重组载体;上述禽腺病毒具体为I群禽腺病毒。
上述融合蛋白、上述的DNA分子或上述的重组载体在制备预防禽腺病毒的疫苗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上述应用中,上述禽腺病毒为I群禽腺病毒。
上述Hexon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制备预防禽腺病毒的疫苗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上述应用中,所述禽腺病毒具体为I群禽腺病毒。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由于Hexon基因蛋白是I群禽腺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蛋白,含有中和性抗原表位,能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而鸡白细胞介素2(ChIL-2)作为佐剂可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I群禽腺病毒的Hexon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串联起来的DNA分子,将其克隆进表达载体后注射到鸡的肌肉中,可以产生Hexon特异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并且进行I群禽腺病毒攻毒实验后,可以有效地控制I群禽腺病毒,使鸡不排毒,说明该DNA分子及由其构建的重组载体能够有效地预防I群禽腺病毒,且具有安全性高、在体内维持时间长、制备简单、热稳定性良好、便于储藏和运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重组质粒pcDNA3.1-Hexon-chIL2的PCR鉴定图
图2为不同疫苗免疫鸡后I群禽腺病毒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含有Hexon的编码基因和chIL2的编码基因的DNA片段的获得
一、Hexon的编码基因和chIL2的编码基因的获得
根据I群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group I,FAVI)的Hexon基因序列和chIL2的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primer5.0设计Hexon基因的引物Ha、Hb和chIL2基因的引物chIL2a、chIL2b,下划线处为linker序列。由上海Invitrogen公司合成引物。
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引物序列
Figure BDA0000137774440000041
1、chIL-2编码基因的获得
以重组质粒PMD-18T-IL-2(合成序列表中序列5的自5’末端第2825-3265核苷酸,连接到PMD-18T载体。)为模板,加入TaqDNA聚合酶、引物chIL2a和chIL2b、dNTPs进行PCR反应,反应的体系为:10×PCR Buffer 5ul,2.5umol/L dNTPs 8ul,20umol/L的引物chIL2a和chIL2b各1ul,质粒PMD-18T-IL-2 1ul,超纯水33.5ul,5umol/L TaqDNA聚合酶0.5ul。PCR反应过程为:a、94℃5min,b、依次94℃1min、50℃1min、72℃1min;进行30个循环;c、72℃延伸10min;
得到的PCR产物经过电泳,该PCR产物大小为460bp左右,大小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将该PCR产物送去测序,其具有序列表中序列5的自5’末端第2825-3265核苷酸,即为chIL-2编码基因。
2、Hexon编码基因的获得
1)I群禽腺病毒DNA的提取
使用北京天跟生物工程公司的血液/细胞/组织DNA提取试剂盒(型号:DP304-03)提取I群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group I,FAVI)(中国兽医药品监督所,产品目录号AV2)的基因组DNA,浓度能达到200ng/ul。
2)I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的PCR扩增
以上述1)得到的I群禽腺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加入TaqDNA聚合酶、引物Ha和Hb、dNTPs进行PCR反应,反应的体系为:10×PCR Buffer 5ul,2.5umol/L dNTPs8ul,20umol/L的引物Ha和Hb各1ul,I群禽腺病毒基因组DNA 1ul,超纯水33.5ul,5umol/L TaqDNA聚合酶0.5ul。PCR反应过程为:a、94℃5min,b、依次94℃1min、50℃1min、72℃1min;进行30个循环;c、72℃延伸10min。
得到PCR产物,该PCR产物大小约2824bp左右,大小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将该PCR产物送去测序,其具有序列表中序列5的自5’末端第16-2779位核苷酸,即为Hexon编码基因。
二、重组质粒pcDNA3.1-Hexon-chIL2的构建
1、重组质粒pcDNA3.1-chIL2的构建
将上述一得到的chIL-2编码基因的PCR产物过柱纯化,再用BamH I和Xba I对chIL-2基因片段的PCR产物和pcDNA3.1质粒(Invitrogen,产品目录号:V790-20)进行双酶切处理,胶回收460bp左右的chIL-2酶切产物和5.4kb左右的pcDNA3.1酶切产物,取3ul的pcDNA3.1酶切产物及5ul的chIL-2酶切产物,加入1ul 10×T4DNA连接Buffer,1ul的T4连接酶,16℃连接过夜,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得到转化子。
提取转化子的质粒,用引物chIL2a和chIL2b进行PCR鉴定,得到460bp的目的片段的为阳性质粒,将该阳性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将序列表中的序列5的自5’末端第2825-3265核苷酸插入pcDNA3.1质粒的BamH I和Xba I酶切位点间得到的载体,将该阳性质粒命名为pcDNA3.1-chIL2。
2、重组质粒pcDNA3.1-Hexon-chIL2的构建
将上述1得到的pcDNA3.1-chIL2经BamH I和HindIII酶切,得到的线性化pcDNA3.1-chIL2与上述一得到的Hexon编码基因PCR产物,按CloneEZ重组克隆试剂盒(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号:L00339)说明方法进行连接。20ul连接体系如下:线性化的pcDNA3.1-chIL2载体(100ng/μL)6μL;Hexon基因PCR产物(100ng/μL)4μL;10×CloneEZ Buffer 2μL;同源重组酶2μL;去离子水6μL。将装有反应液的EP管23℃水浴30分钟,冰浴5分钟后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得到转化子。
提取转化子的质粒,分别用引物对chIL2a和chIL2b、引物对Ha、Hb进行PCR扩增,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M是DNA分子量标准,1为引物对chIL2a和chIL2b的扩增产物,2为引物对Ha、Hb,可以看出,1得到大小为460bp的目的片段,2得到大小为2824bp的目的片段,表明,该质粒为阳性质粒。将该阳性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将序列表中的序列5插入pcDNA3.1质粒的Hind III和Xba I位间得到的载体,将该阳性质粒命名为pcDNA3.1-Hexon-chIL2。
序列表中的序列5所示的DNA分子中,自5’末端第2825-3265位核苷酸为chIL2编码基因,自5’末端第16-2779位核苷酸为Hexon编码基因,自5’末端第2780-2824位核苷酸为Linker接头,自5’末端第1-15位核苷酸为pcDNA3.1的同源片段。
序列表中的序列5所示的DNA分子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6,其中,自N’末端第933-1075位氨基酸为chIL2,自N’末端第1-914位氨基酸为Hexon,自N’末端第915-932位氨基酸为Linker接头。
3、pcDNA3.1-Hexon的制备
1)I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的PCR扩增
以I群禽腺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加入TaqDNA聚合酶、引物
H1:5-GCGGATCCggttgtctcccgaaggc-3,和H2:
5-GCTCTAGACAAATACCCCGTACAGCATGTA-3、dNTPs进行PCR反应,反应的体系为:10×PCR Buffer 5ul,2.5umol/L dNTPs 8ul,20umol/L的引物H1和H2各1ul,I群禽腺病毒基因组DNA 1ul,超纯水33.5ul,5umol/L TaqDNA聚合酶0.5ul。PCR反应过程为:a、94℃5min,b、依次94℃1min、50℃1min、72℃1min;进行30个循环;c、72℃延伸10min。
得到PCR产物,该PCR产物大小为2780bp左右,大小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将该PCR产物送去测序,其具有序列表中序列5的自5’末端第16-2779位核苷酸,即为Hexon编码基因。
2)重组质粒pcDNA3.1-Hexon的构建
将上述1)得到的Hexon编码基因的PCR产物过柱纯化,再用BamH I和Xba I对Hexon基因片段的PCR产物和pcDNA3.1质粒(Ivitrogen,产品目录号:V790-20)进行双酶切处理,胶回收2780p左右的Hexon酶切产物和5.4kb左右的pcDNA3.1酶切产物,取3ul的pcDNA3.1酶切产物及5ul的Hexon酶切产物,加入1ul 10×T4DNA连接Buffer,1ul的T4连接酶,16℃连接过夜,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得到转化子。
提取转化子的质粒,用引物H1和H2进行PCR鉴定,得到2780bp的目的片段的为阳性质粒,将该阳性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将序列表中的序列5的自5’末端第16-2779位核苷酸插入pcDNA3.1质粒的BamH I和Xba I酶切位点间得到的载体,将该阳性质粒命名为pcDNA3.1-Hexon。
实施例2、含有Hexon的编码基因和chIL2的编码基因的DNA片段的应用
1、抗体检测
用PBS缓冲液(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目录号:T900)将由实施例1得到的pcDNA3.1-Hexon-chIL2、pcDNA3.1-Hexon和空载体pcDNA3.1均稀释到1ug/ul。
将孵化的三周龄SPF鸡(种蛋购自北京梅里亚公司,然后无菌孵化养)采用扎带脚部捆扎法标记并分为如下5组(每组10只),然后进行如下免疫:
灭活苗组(A):胸肌接种0.2ml禽I群腺病毒血清1型油乳剂灭活苗(韦悠,谢芝勋,范晴,刘加波,谢丽基,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禽I群腺病毒血清1型株灭活疫苗的研制[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11):14-19.公众可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获得);
pcDNA3.1-Hexon-chIL2组(B):采用胸部肌肉多点注射每只鸡200ul质粒pcDNA3.1-Hexon-chIL2(200μg);
pcDNA3.1-Hexon组(C):采用胸部肌肉多点注射每只鸡200ul质粒pcDNA3.1-Hexon(200μg);
空白对照组(D):不注射作为对照。
空载体pcDNA3.1对照组(E):采用胸部肌肉多点注射每只鸡200ul质粒pcDNA3.1(200μg);
各组接种后每周采血一次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方法见参考文献:[3]韦悠,谢芝勋,刘加波,谢丽基,庞耀珊,邓显文,谢志勤[J].畜牧与兽医,2011,43(10):50-53.)。
结果见图2所示,A是灭活苗组,B为pcDNA3.1-Hexon-chIL2组,C为pcDNA3.1-Hexon组,D为空白对照组,E为空载体pcDNA3.1对照组;
灭活苗组(A)在第1、2、3、4、5周的血清的OD450分别为0.114±0.008、0.214±0.024、0.209±0.016、0.236±0.015、0.317±0.025;
pcDNA3.1-Hexon-chIL2组(B)在第1、2、3、4、5周的血清的OD450分别为0.128±0.020、0.190±0.011、0.211±0.024、0.188±0.018、0.264±0.022;
pcDNA3.1-Hexon组(C)在第1、2、3、4、5周的血清的OD450分别为0.113±0.015、0.142±0.017、0.138±0.020、0.153±0.011、0.197±0.011;
空白对照组(D)在第1、2、3、4、5周血清的OD450分别为0.101±0.009、0.107±0.018、0.089±0.011、0.089±0.010、0.102±0.016;
空载体pcDNA3.1对照组(E)在第1、2、3、4、5周的血清的OD450分别为0.097±0.023、0.108±0.016、0.093±0.009、0.087±0.010、0.089±0.016;
从上述可以看出,pcDNA3.1-Hexon-chIL2组(B组)的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pcDNA3.1-Hexon组、空载体对照组,而与灭活苗组差异不显著。
2、攻毒试验
于免疫后的第五周使用I群禽腺病毒对上述5组进行攻毒,剂量为0.5ml105/TCID50通过肌肉注射的方法攻毒。分别在攻毒前和攻毒后的第3,5,7,14天采集各组鸡的肛门绵拭子,提取DNA后,使用以下引物(此对引物可证实I群腺病毒的感染,具体见[4]谢芝勋,Mazharl.Khan.应用PCR检测禽腺病毒[J].中国兽医学报,2000,20(4):332-334,扩增产物的genbank号为Z67970):MK89:5’-CCCTCCCACCGCTAACCA-3’,MK90:5’-CACGTTGCCCTTATCTTGC-3’进行扩增。反应体系25ul如下:PCR mix 12.5ul,DNA50ng,上下游引物各125pmol,用dH2O补足至25ul;反应程序如下: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1min,61℃退火1min,74℃延伸1min,共35个循环;最后74℃延伸10min。
MK89和MK90扩增得到的片段为I群禽腺病毒的保守片段,该片段的扩增长度为421bp,若得到该扩增长度的PCR片段,则说明排毒;反之,则不排毒。
I群禽腺病毒为非致死性病毒,若经相关物质免疫后再进行攻毒,然后检测整组鸡是否无排毒,由于攻毒后,I群腺病毒会通过肛门棉拭子排毒,如果攻毒前打的疫苗产生了抗体保护,会中和攻毒用的I群腺病毒,因此就不会排毒。若整组鸡只均没有排毒或大部分鸡只没有排毒,则说明相关物质有免疫保护作用,排毒的鸡只越少,说明有关物质的免疫保护作用越好。反之,若整组鸡只均排毒,则说明有关物质无免疫保护作用。
5组经过攻毒后的实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pcDNA3.1-Hexon-chIL2组在第7天的时候就可以基本上抑制病毒的排出。pcDNA3.1-Hexon-chIL2组的抑制病毒排毒效果要好于pcDNA3.1-Hexon组、空载体对照组,而与灭活苗组差异不显著。
表2  攻毒后不同时间的病毒检出率
Figure BDA0000137774440000081
Figure IDA0000137774530000031
Figure IDA0000137774530000041
Figure IDA0000137774530000061
Figure IDA0000137774530000071
Figure IDA0000137774530000081
Figure IDA0000137774530000101
Figure IDA0000137774530000121

Claims (10)

1.一种融合蛋白,包括Hexon蛋白和鸡白细胞介素-2;
所述Hexon蛋白为如下1)或2)所所示的蛋白质:
1)由序列表中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1-914位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将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1-914位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所述鸡白细胞介素-2为如下3)或4)所示的蛋白质:
3)由序列表中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933-1075位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4)将序列6的自N’末端的第933-1075位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3)衍生的蛋白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为如下1)或2)中任一所述的蛋白质:
1)由序列表中的序列6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将序列表中的序列6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3.一种DNA分子,包括Hexon蛋白的编码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的编码基因;
所述Hexon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如下1)-3)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1)序列表中序列5自5’末端的第16-2779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3)与1)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所述鸡白细胞介素-2的编码基因为如下4)-6)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4)序列表中序列5自5’末端的第2825-3265的DNA分子;
5)在严格条件下与4)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6)与4)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NA分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DNA分子为如下a)-c)中任一所述的DNA分子:
a)序列表中序列5所示的DNA分子;
b)在严格条件下与a)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c)与a)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具有相同功能的DNA分子。
5.含有权利要求3或4所述DNA分子的重组载体、重组菌、转基因细胞系或表达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为将权利要求3或4所述DNA分子插入载体pcDNA3.1中得到的重组载体。
7.一种预防禽腺病毒的疫苗,它的活性成分为如下1)-3)中的任意一种:1)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蛋白;2)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DNA分子;3)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重组载体;所述禽腺病毒具体为I群禽腺病毒。
8.权利要求1中所述融合蛋白、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DNA分子或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重组载体在制备预防和禽腺病毒的疫苗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禽腺病毒为I群禽腺病毒。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蛋白中的所述Hexon蛋白或其编码基因在制备预防禽腺病毒的疫苗中的应用;所述禽腺病毒具体为I群禽腺病毒。
CN 201210042147 2012-02-23 2012-02-23 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Active CN102603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42147 CN102603898B (zh) 2012-02-23 2012-02-23 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42147 CN102603898B (zh) 2012-02-23 2012-02-23 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3898A true CN102603898A (zh) 2012-07-25
CN102603898B CN102603898B (zh) 2013-10-02

Family

ID=4652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42147 Active CN102603898B (zh) 2012-02-23 2012-02-23 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38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3015A (zh) * 2016-09-21 2017-02-22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hexon蛋白N端保守区的检测禽腺病毒抗体的ELISA试剂盒
CN108558989A (zh) * 2018-04-17 2018-09-21 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4型禽腺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17830A (zh) * 2019-04-18 2019-10-11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鸭腺病毒2型dna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0733A (zh) * 2010-05-14 2010-10-27 河南科技大学 禽il-2与新城疫病毒hn基因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0733A (zh) * 2010-05-14 2010-10-27 河南科技大学 禽il-2与新城疫病毒hn基因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IOCCA,S. ET AL: "Genbank:NP_043886", 《GENBANK》, 22 April 2009 (2009-04-22) *
KAISER P ET AL: "Genbank:CAA12025", 《GENBANK》, 14 November 2006 (2006-11-14) *
唐熠等: "hexon-Linker-ChIL2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pages 129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3015A (zh) * 2016-09-21 2017-02-22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hexon蛋白N端保守区的检测禽腺病毒抗体的ELISA试剂盒
CN108558989A (zh) * 2018-04-17 2018-09-21 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4型禽腺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58989B (zh) * 2018-04-17 2019-07-02 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4型禽腺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17830A (zh) * 2019-04-18 2019-10-11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一种鸭腺病毒2型dna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3898B (zh)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19187C2 (ru) Слитые белки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качестве иммуногенных усиливающих агентов для индуцирования антигенспецифического т-клеточного ответа
JP6134324B2 (ja) 感染性喉頭気管炎ウイルスおよびニューカッスル病ウイルス抗原をコードする組換え非病原性マレック病ウイルス構築物
RU2016146801A (ru) Вакци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против инфекции, вызванной streptococcus suis
RU2012143624A (ru) Рекомбинантные вакцины против вируса " синего языка ",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TWI621627B (zh) 用於豬生殖與呼吸綜合症及豬環狀病毒關聯疾病之疫苗組成物
CN107432930A (zh) 一种i群4型禽腺病毒dna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U2018130683A (ru) Аттенуированный вирус инфекционного бронхита
CN102603898B (zh) 与i群禽腺病毒免疫相关融合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JP7046014B2 (ja) 伝染性喉頭気管炎ウイルスおよび伝染性ファブリキウス嚢病ウイルスの抗原をコードする組換え非病原性マレック病ウイルスコンストラクト
CN102178950B (zh) 一种亚单位疫苗免疫佐剂及应用
RU2018122755A (ru) Слитые белки fmdv-e2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4628871A (zh) 一种重组法氏囊病蛋白工程疫苗的制备
EP1334197B1 (en) Yeast derived vaccine against ipnv
RU2358981C2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вакцина против вируса гриппа птиц
CN102994520B (zh)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p2基因及其应用
CN101629178A (zh) 人工改造的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及其重组表达载体和应用
CN102993310B (zh) 鸡ibd病毒vp2和鸡il-2的融合蛋白及其应用
CN113248576A (zh) 一种针对冠状病毒的核酸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52047A (zh) 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45854B (zh) 重组Tβ4-BP5融合肽、基因、工程菌及应用
CN107841513B (zh) 基于M2e表位的广谱型流感疫苗
KR101863335B1 (ko) 어류 바이러스성 출혈성 패혈증에 대한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dna 백신
TWI359867B (en) Iridovirus vaccine
JP2015156814A (ja) アカバネウイルスに対して中和活性を有する抗体を誘導するペプチド
CN102206258A (zh)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NmpC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