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1617B - 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 Google Patents

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1617B
CN102601617B CN201210081600.6A CN201210081600A CN102601617B CN 102601617 B CN102601617 B CN 102601617B CN 201210081600 A CN201210081600 A CN 201210081600A CN 102601617 B CN102601617 B CN 1026016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block
scraping
roller
driving shaf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16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1617A (zh
Inventor
梁鸿
邓如欣
肖新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16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1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1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1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1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16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包括驱动轴(1)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的辊压部(2)和刮削部(3),所述驱动轴(1)可驱动所述辊压部(2)和刮削部(3)转动,所述驱动轴(1)的中心开有中心孔(11)。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减少了刮辊组合刀具的转动惯量,提高了组合刀具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使辊柱笼整体具有良好的塑性,而辊柱槽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增加了刮削刀架组件底座调节螺杆的强度,避免了调整螺杆断裂,保证了刮削辊压作业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同时该组合刀具连接安装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刮削刀具的重量和转动惯量,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深孔加工大多采用单一刀具,由于深孔加工刀具的刀杆都很长,刀具具有自然的挠性变形,且稳定性差,导致刀具工作过程中途退刀或加工完工件退刀时刀具很容易刮伤已加工表面。当加工过程中出现刀具损坏或中途机床停车等状态时,刀具退回毁损工件、造成工件报废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于孔径大于φ450mm的油缸内孔加工来说,一般采用粗镗再珩磨的工艺进行加工,而珩磨的效率很低;要实现φ450mm的刮削辊光内孔加工,首先要设计和制造φ450mm的刮削辊压刀头,这种尺寸的刮削辊压头因刀具的挠性和结构复杂性,存在很多的设计困难。
相关技术文献中,如专利申请号“201010611007.9”的文献公布了一种“自动涨缩刮滚组合深孔刀具”,该文件提供了一种刮滚组合一体的刀具,但是该组合刀具的辊压部驱动装置包括顶盘、顶柱、套和轴承座,这种结构设计使刀具的结构相当复杂,增加了刀具的整体重量,影响加工质量;另外,粗镗头和辊压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螺纹套、连接套、十字连接盘,也增加了刀具的零部件,增加了整机重量;同时该刀具的刮削刀复位装置在一对刮削刀的中间,这种设计增加了刀具的加工和安装难度,降低生产效率,不便于维修和拆卸更换,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刮削辊压组合刀具的结构复杂、刀具的整体重量大、影响加工质量、刮削刀复位装置设计不合理、增加加工和安装难度、不便于维修和拆卸更换、影响生产效率等问题或者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包括驱动轴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的辊压部和刮削部,所述驱动轴可驱动所述辊压部和刮削部转动,所述驱动轴的中心开有中心孔:
所述辊压部包括辊柱、锥套、辊柱笼、支撑盘、锁紧套、护套和辊柱复位弹簧,所述辊柱安装于所述辊柱笼内并由所述锥套径向支撑在所述锥套的外周面,所述辊柱笼与所述支撑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与所述护套固定连接,所述护套通过所述辊柱复位弹簧与所述锁紧套连接,所述锥套的所述外周面设有锥度,所述护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锥套、锁紧套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并可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锁紧套还可沿所述驱动轴轴向移动并定位,所述护套在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辊柱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可带动所述辊柱沿所述锥套的轴向前后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护套通过平面轴承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平面轴承的前端安装有中间环,所述平面轴承的后端安装有外弹簧垫,所述辊柱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锁紧套和所述外弹簧垫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通路和所述中间环,所述中间环的一端连通所述液压通路,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平面轴承上,压力介质通过所述液压通路可推动所述中间环后退,所述中间环带动所述护套后退,所述辊柱沿所述锥套的轴向向后移动;
所述液压油路卸载时,所述辊柱复位弹簧推动所述外弹簧垫、平面轴承、中间环、护套一并前进,所述护套带动所述辊柱沿所述锥套的轴向向前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压通路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径向并与所述中心孔相贯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刮削部包括刮削本体、顶块和至少一对刀架组件,所述刀架组件径向安装于所述刮削本体上,所述顶块安装在每一对所述刀架组件的向心端,所述刀架组件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刮削刀具,所述顶块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顶持所述刀架组件的向心端,所述顶块可在顶块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在所述顶块复位的同时,所述刀架组件在所述刀架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回位弹簧、调节螺杆和设有第一入口的第二端盖,所述回位弹簧套在所述活塞杆外,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活塞杆连同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驱动轴的所述中心孔内,所述活塞杆与所述中心孔的壁间留有过油间隙且所述活塞杆对应于所述第一入口设置有第二入口,所述第二端盖安装在所述中心孔的入口处,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块复位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螺杆外周与所述顶块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顶块复位装置包括调节盘和顶块复位弹簧,所述调节盘安装在所述第一端盖的所述轴心孔内,所述顶块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连接,另一端抵靠在调节盘上,所述活塞杆复位时,所述顶块在所述顶块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活塞可转动地接触,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顶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盘开有可转动所述调节螺杆的调节孔,所述调节螺杆转动时,所述顶块可沿所述调节螺杆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螺纹段的直径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刀架复位装置包括导向轴、套于所述导向轴的刀架复位弹簧和安装于所述刀架复位弹簧一端的内弹簧垫,所述刀架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弹簧垫相接触的复位块,所述导向轴设置于所述刮削本体内部,所述顶块顶出所述刀架组件时,所述复位块通过所述内弹簧垫压缩所述刀架复位弹簧,所述刀架复位弹簧沿所述导向轴推动所述复位块使所述刀架组件的向心端的端面始终与所述顶块的锥面相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刮削本体轴向及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均设置有减重孔。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在刮削本体及端盖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减少了刮滚组合刀具的转动惯量,提高了组合刀具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将辊柱笼改为整体调质、辊柱槽处激光淬火新工艺制造,使辊柱笼整体具有良好的塑性,而辊柱槽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将调节螺杆的螺纹段的直径调节成相同的直径,增加了刮削刀架组件底座调节螺杆的强度,避免了调整螺杆断裂,保证了刮削辊压作业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同时该组合刀具连接安装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刮削刀具的重量和转动惯量,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刮削辊压组合刀具一实施例的整体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刮削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另一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辊柱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辊柱笼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第一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所示刮削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调节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所示调节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 驱动轴       2 辊压部      3 刮削部       4第一端盖
11 中心孔    111 过油间隙    15 液压通路     16硬橡胶导向
21 辊柱      22 锥套         23 辊柱笼       231辊柱槽
24 支撑盘     25 锁紧套      26 护套         261平面轴承
262 外弹簧垫               263 中间环      27辊柱复位弹簧
31 刮削本体      32 顶块   34 刀架组件     341导向轴
342 刀架复位弹簧          343 内弹簧垫     344复位块
345 粗刮削刀     346 精刮削刀
41 轴心孔        42 粗镗刀 43硬质合金导向
5 活塞杆       51 活塞   52回位弹簧         53第二入口
7 第二端盖        71 第一入口               8调节螺杆
9 调节盘    91顶块复位弹簧  92调节孔     300减重孔
500扭力键   510驱动键       520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至图9及图1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所述刮削辊压组合刀具一实施例的整体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刮削部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中另一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所示辊柱笼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所示辊柱笼的主视示意图,图8是图1中所示第一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所示刮削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所示调节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包括驱动轴1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的辊压部2和刮削部3,所述驱动轴1可驱动所述辊压部2和刮削部3转动,所述驱动轴1的中心开有中心孔11。
首先介绍辊压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所述辊压部2包括辊柱21、锥套22、辊柱笼23、支撑盘24、锁紧套25、护套26、中间环263、平面轴承261、外弹簧垫262和辊柱复位弹簧27,所述辊柱21安装于所述辊柱笼23内并由所述锥套22径向支撑在所述锥套22的外周面,所述辊柱笼23与所述支撑盘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24与所述护套26固定连接,所述护套26通过所述平面轴承261、外弹簧垫262、辊柱复位弹簧27与所述锁紧套25连接,所述锥套22的所述外周面设有锥度,所述护套26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所述锥套22、锁紧套25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并可随所述驱动轴1转动,所述锁紧套25还可沿所述驱动轴1轴向移动并定位,所述护套26在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辊柱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可带动所述辊柱21沿所述锥套22的轴向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实现了刮削和辊压一体加工,节省了大孔径的液压油缸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由于采用了新的结构驱动辊压部,使得辊压部的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组合刀具的安装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轻了组合刀具的整体重量,减少了组合刀具的转动惯量,使刀具转动更加平稳,工作可靠性更高。
所述液压通路15设置于所述驱动轴1的径向并与所述中心孔11相贯通。外弹簧垫262设置于所述辊柱复位弹簧27和所述平面轴承261之间,所述锁紧套25通过螺纹径向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
在驱动轴1中部安装有锁紧套25,锁紧套25作用是调整辊柱笼23后退时的定位尺寸,定位尺寸调整好后锁紧套25可通过螺钉锁紧到驱动轴1的周面;
在锁紧套25上安装有12个辊柱复位弹簧27,辊柱复位弹簧27的作用是使辊柱笼23前进,使辊柱21退回在回缩位置上;
在辊柱复位弹簧27的一端面安装有外弹簧垫262,外弹簧垫262的作用是支承辊柱复位弹簧27;
外弹簧垫262的另一面与平面轴承261接触,平面轴承261的作用是防止护套26烧死在驱动轴1上,因为当驱动轴1转动时,护套26的转速低于驱动轴1的转速,这样会很快将护套损坏,导致组合刀具出现失控的情况,破坏已加工好的表面,采用平面轴承261,可以将护套26和驱动轴1之间的相对滑动改为滚动,最大限度地避免摩擦生热;
在平面轴承261的另一面安装有中间环263,中间环263的作用是在油压的作用下推动辊柱笼23后退,从而使辊柱21涨开,进行辊压内孔;
在平面轴承261和中间环263的外圆上安装有护套26,护套26的作用是拉动支撑盘24前进和后退,从而带动辊柱笼23和辊柱21沿所述锥套22的锥面移动,来改变辊柱21的辊压半径;
在护套26上安装有支撑盘24,支撑盘24的作用是支撑和安装辊柱笼23,支撑盘24可以带动辊柱笼23和辊柱21沿锥套22移动,以调整辊柱21的辊压直径,加工不同内径的液压缸内壁;
在支撑盘24上安装有辊柱笼23,辊柱笼23作用是套住辊柱21,防止辊柱21跑出辊压部外圆,这样可以避免加工事故,保证获得合格的液压缸内壁表面质量;
在辊柱笼23里安装有辊柱21,辊柱21的作用是辊压液压缸的内孔,使内孔达到合格的表面质量,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珩磨,提高内孔表面加工的效率和生产率;
在驱动轴1的前端装有锥套22,锥套22的作用是顶住并支撑辊柱21,当辊柱21在锥套22上前后移动时可改变组合刀具的辊压直径,因为锥套22的表面是锥形。
辊压部的工作原理如下:
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二端盖7上的第一入口、活塞杆5上的第二入口、过油间隙111、液压通路15作用在中间环263的端面上,中间环263带动平面轴承261、护套26、外弹簧垫262沿驱动轴1的周面轴向移动,此时护套26带动支撑盘24,支撑盘24带动辊柱21、辊柱笼23沿锥套25的上坡面(图1中从右向左的方向)运动,辊柱21的辊压直径逐渐增大,可以加工更大孔径的液压缸内壁,同时外弹簧垫262向锁紧套25的方向压缩所述辊柱复位弹簧27;
当在某一孔径辊压完毕,撤回液压油,辊柱复位弹簧27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推动外弹簧垫262、平面轴承261、护套26、支撑盘24向右运动,支撑盘24带动辊柱21和辊柱笼23沿锥套22的下坡方向移动,辊柱21的辊压直径减小,由于辊柱21的直径小于已加工内孔的孔径,因此不会划伤已加工表面,可以顺利退刀。
在此过程中,锁紧套25的位置可以预先设置,如可以根据需要加工的内孔孔径,将锁紧套25沿驱动轴1的周面轴向移动至某一位置,并用锁紧螺钉固定在驱动轴1的周面,下次工作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调整。
下面介绍刮削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所述刮削部3包括刮削本体31、顶块32和至少一对刀架组件34,所述刀架组件34径向安装于所述刮削本体31上,所述顶块32安装在每一对所述刀架组件34的向心端,所述刀架组件3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刮削刀具,所述顶块32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顶持所述刀架组件34的向心端,所述顶块32可在顶块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在所述顶块32复位时所述刀架组件34在所述刀架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
刮削本体31的作用是带动粗刮削刀345、精刮削刀346以及粗镗刀42切削液压缸的内孔,刮削是内孔的粗加工,是辊压前的工序,因此,刮削部设置于组合刀具的头部,内孔的加工次序依次为粗镗、粗刮、精刮、辊压成型;
如图3、图4和图9所示,刮削本体31内部钻有多个轴向的减重孔300,减重孔300的作用是减小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在高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减小组合刀具的转动惯量,使组合刀具平稳转动,保证良好的内孔加工质量;
如图8所示,第一端盖4上也开有多个减重孔300,这样可以显著地降低组合刀具的整体重量和转动惯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保证更加优良的内孔加工质量;
如图1所示,在刮削本体31的内装有驱动键510和紧定螺钉520,驱动键510的作用是传递驱动轴1的扭矩,而紧定螺钉520的作用是防止刮削本体31滑出驱动轴1,即紧定螺钉为刮削本体31在驱动轴1轴向的约束;
在驱动轴1的尾部安装2个扭力键500,扭力键500的作用是为整个刮削辊压组合刀具传递切削动力;
在刮削本体31的前端装有第一端盖4,第一端盖4的作用是带动粗镗刀42切削内孔;
如图5所示,在第一端盖4的圆周上装有4把粗镗刀42,在第一端盖4的周向还装有4个硬合金导向43,硬合金导向43作用是用来为粗镗刀42切削内孔后进行导向,硬质合金导向43的强度高,耐磨性好,可以很好地为粗镗刀42起到导向作用;
如图3、图4所示,在刮削本体31中装有4把刀架组件34,刀架组件34中分别装有粗刮削刀345和精刮削刀346,精刮削刀346的作用是在粗刮削刀345粗刮削内孔后再对内孔进行精刮削,这样可以保证更好地刮削质量,为后续的辊压加工做好准备;
在驱动轴1内部安装有第二端盖7,第二端盖7的作用是接通外来液压油,来推动辊柱笼23和顶块32,在本实施例中,辊压部2和刮削部3均采用液压驱动,且可以同时工作和缩回;
第二端盖7的前面安装有活塞杆5,活塞杆5作用是在回位弹簧52的作用下拉回活塞51;
在活塞杆5的外圆上安装有回位弹簧52,活塞53前端安装有活塞51,活塞51的前端连接有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的外圆上安装有顶块32,顶块32的作用是在调节螺杆8的调整下前后移动,来改变粗刮削刀345和精刮削刀346的外径尺寸;
在调节螺杆8的前端装有顶块复位弹簧91,顶块复位弹簧91的作用是推动调节螺杆8,从而使顶块32后退(图1中由右至左运动),使刀架组件34在刀架复位弹簧342的作用下缩回;
所述刀架复位装置包括导向轴341、套于所述导向轴341的刀架复位弹簧342和安装于所述刀架复位弹簧342一端的内弹簧垫343,所述刀架组件34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弹簧垫343相接触的复位块344,所述导向轴341设置于所述刮削本体31内部,所述顶块32推动所述刀架组件34的向心端分离时,所述复位块344通过内弹簧垫343压缩所述刀架复位弹簧342,所述顶块32复位时,所述刀架复位弹簧342沿所述导向轴341推动所述复位块344使所述刀架组件34复位;
所述顶块32不管是顶出所述刀架组件34,还是在顶块复位弹簧91的作用下复位,所述刀架复位弹簧342沿所述导向轴341推动所述复位块344使所述刀架组件34的向心端的端面始终与所述顶块32的所述锥面相配合,防止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在旋转时将刀架组件34抛出。
顶块复位弹簧91的另一端抵靠在调节盘9上,调节盘9的作用是挡住回位弹簧52,防止回位弹簧52跑出,同时,所述调节盘9开有可转动所述调节螺杆8的调节孔92,所述调节螺杆8转动时,所述顶块32可沿所述调节螺杆8移动。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还对调节螺杆8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图10所示为现有技术中调节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前螺杆a和后螺杆b,前螺杆a的螺纹外径小于后螺杆b的螺纹外径,这样使得前螺杆a和后螺杆b过渡处出现应力集中,容易在前螺杆a和后螺杆b的过渡处发生断裂,影响整个刮削辊压作业的连续性。图11示出了本发明改进后的调节螺杆结构,改进后的调节螺杆8的前螺杆和后螺杆的外径相同,形成完整的螺纹段c,有效避免了调节螺杆8的断裂,保证了刮削辊压作业的顺利进行。
如图6、图7所示,为了提高辊柱笼23的耐碰性能,将原有辊柱笼的整体淬火工艺改为:整体调质、辊柱槽231处激光淬火新工艺,使辊柱笼整体有较好的塑性,而局部辊柱槽有很高的耐磨性,采用新工艺后,辊柱笼23上的辊柱槽231处的硬度达到50~55HRC。
刮削部3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二端盖7上的第一入口71、活塞杆5上的第二入口53、过油间隙111后作用在活塞51上,活塞51推动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推动顶块32将刀架组件34的向心端分离,粗刮削刀345和精刮削刀346的外径变大,复位快344通过内弹簧垫343压缩刀架复位弹簧342,当顶块32在顶块复位弹簧91的作用下复位时,刀架组件34在刀架复位弹簧91的作用下复位。
本发明提供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由液压统一驱动工作,并在各自的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液压油由第二端盖7上的第一入口71、活塞杆5上的第二入口53进入过油间隙111后,分别进入液压通路15和活塞51,同时驱动辊压部2和刮削部3进行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在刮削本体及端盖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减少了刮滚组合刀具的转动惯量,提高了组合刀具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将辊柱笼改为整体调质、辊柱槽处激光淬火新工艺制造,使辊柱笼整体具有良好的塑性,而辊柱槽具有很高的耐磨性;将调节螺杆的螺纹段的直径调节成相同的直径,增加了刮削刀架组件底座调节螺杆的强度,避免了调整螺杆断裂,保证了刮削辊压作业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同时该组合刀具连接安装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刮削刀具的重量和转动惯量,降低加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包括驱动轴(1)以及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的辊压部(2)和刮削部(3),所述驱动轴(1)可驱动所述辊压部(2)和刮削部(3)转动,所述驱动轴(1)的中心开有中心孔(11),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压部(2)包括辊柱(21)、锥套(22)、辊柱笼(23)、支撑盘(24)、锁紧套(25)、护套(26)和辊柱复位弹簧(27),所述辊柱(21)安装于所述辊柱笼(23)内并由所述锥套(22)径向支撑在所述锥套(22)的外周面,所述辊柱笼(23)与所述支撑盘(2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24)与所述护套(26)固定连接,所述护套(26)通过所述辊柱复位弹簧(27)与所述锁紧套(25)连接,所述锥套(22)的所述外周面设有锥度,所述护套(26)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所述锥套(22)、锁紧套(25)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并可随所述驱动轴(1)转动,所述锁紧套(25)还可沿所述驱动轴(1)轴向移动并定位,所述护套(26)在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辊柱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可带动所述辊柱(21)沿所述锥套(22)的轴向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26)通过平面轴承(261)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上,所述平面轴承(261)的前端安装有中间环(263),所述平面轴承(261)的后端安装有外弹簧垫(262),所述辊柱复位弹簧(27)设置在所述锁紧套(25)和所述外弹簧垫(262)之间;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通路(15)和所述中间环(263),所述中间环(263)的一端连通所述液压通路(15),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平面轴承(261)上,
压力介质通过所述液压通路(15)可推动所述中间环(263)后退,所述中间环(263)带动所述护套(26)后退,所述辊柱(21)沿所述锥套(22)的轴向向后移动;
所述液压油路(15)卸载时,所述辊柱复位弹簧(27)推动所述外弹簧垫(262)、平面轴承(261)、中间环(263)、护套(26)一并前进,所述护套(26)带动所述辊柱(21)沿所述锥套(22)的轴向向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通路(15)设置于所述驱动轴(1)的径向并与所述中心孔(11)相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部(3)包括刮削本体(31)、顶块(32)和至少一对刀架组件(34),所述刀架组件(34)径向安装于所述刮削本体(31)上,所述顶块(32)安装在每一对所述刀架组件(34)的向心端,所述刀架组件(3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刮削刀具,所述顶块(32)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顶持所述刀架组件(34)的向心端,所述顶块(32)可在顶块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在所述顶块(32)复位的同时,所述刀架组件(34)在所述刀架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活塞杆(5)、活塞(51)、回位弹簧(52)、调节螺杆(8)和设有第一入口(71)的第二端盖(7),所述回位弹簧(52)套在所述活塞杆(5)外,所述活塞(51)安装在所述活塞杆(5)的一端,所述活塞杆(5)连同所述活塞(51)安装在所述驱动轴(1)的所述中心孔(11)内,所述活塞杆(5)与所述中心孔(11)的壁间留有过油间隙(111)且所述活塞杆(5)对应于所述第一入口(71)设置有第二入口(53),所述第二端盖(7)安装在所述中心孔(11)的入口处,所述调节螺杆(8)的一端与所述活塞(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块复位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螺杆(8)外周与所述顶块(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复位装置包括调节盘(9)和顶块复位弹簧(91),所述调节盘(9)安装在第一端盖(4)的轴心孔(41)内,所述顶块复位弹簧(9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8)连接,另一端抵靠在调节盘(9)上,所述活塞杆(5)复位时,所述顶块(32)在所述顶块复位弹簧(91)的作用下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8)与所述活塞(51)可转动地接触,所述调节螺杆(8)与所述顶块(3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盘(9)开有可转动所述调节螺杆(8)的调节孔(92),所述调节螺杆(8)转动时,所述顶块(32)可沿所述调节螺杆(8)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8)螺纹段的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复位装置包括导向轴(341)、套于所述导向轴(341)的刀架复位弹簧(342)和安装于所述刀架复位弹簧(342)一端的内弹簧垫(343),所述刀架组件(34)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弹簧垫(343)相接触的复位块(344),所述导向轴(341)设置于所述刮削本体(31)内部,
所述顶块(32)顶出所述刀架组件(34)时,所述复位块(344)通过所述内弹簧垫(343)压缩所述刀架复位弹簧(342),
所述刀架复位弹簧(342)沿所述导向轴(341)推动所述复位块(344)使所述刀架组件(34)的向心端的端面始终与所述顶块(32)的锥面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刮削辊压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本体(31)轴向及所述第一端盖(4)的轴向均设置有减重孔(300)。
CN201210081600.6A 2012-03-26 2012-03-26 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01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1600.6A CN102601617B (zh) 2012-03-26 2012-03-26 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1600.6A CN102601617B (zh) 2012-03-26 2012-03-26 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1617A CN102601617A (zh) 2012-07-25
CN102601617B true CN102601617B (zh) 2014-05-21

Family

ID=4651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160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01617B (zh) 2012-03-26 2012-03-26 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16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2952B (zh) * 2014-01-24 2017-06-13 宁波市精恒凯翔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刮削刀
CN109047801A (zh) * 2018-09-30 2018-12-21 西安鑫旺矿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盲孔镗刀组件
CN113714806B (zh) * 2021-09-02 2022-07-26 江西晟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底盘冲压件加工用滚压成型设备
CN115816672A (zh) * 2022-11-25 2023-03-21 燕山大学 一种用于双工位多线切割机的主轴同步传动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3952Y (zh) * 2008-07-21 2009-04-22 襄樊东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深孔台阶端面多刀镗加工刀具
CN101628343A (zh) * 2009-07-29 2010-01-20 常州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镗滚组合加工工具
CN102152118A (zh) * 2010-12-29 2011-08-17 德州普利森机床有限公司 自动涨缩刮滚组合深孔刀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0343A (ja) * 1984-07-23 1986-02-12 Honda Motor Co Ltd 中ぐりとホ−ニングの複合加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23952Y (zh) * 2008-07-21 2009-04-22 襄樊东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深孔台阶端面多刀镗加工刀具
CN101628343A (zh) * 2009-07-29 2010-01-20 常州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镗滚组合加工工具
CN102152118A (zh) * 2010-12-29 2011-08-17 德州普利森机床有限公司 自动涨缩刮滚组合深孔刀具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30343A 1986.02.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1617A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1617B (zh) 刮削辊压组合刀具
US922110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chining a cylinder bore by means of a geometrically defined cutter and a geometrically undefined cutter
CN215615174U (zh) 一种液压复合镗头
CN102500776B (zh) 集镗刮滚一体且轴向距离可调的整体复合刀具
KR101981233B1 (ko) 복합 가공 공구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가공 방법
CN104525982A (zh) 车床中心架旋转顶尖
CN101745869B (zh) 珩磨机的双级伺服进给机构
CN107900687B (zh) 一种深孔镗滚复合加工工具
CN101947715B (zh) 滚孔刀
CN106001650A (zh) 一种大长径比带导向分段式镗杆
CN102133653A (zh) 深孔镗滚压液压式可调复合加工装置
CN208051348U (zh) 一种深孔镗滚复合加工工具
CN108625811A (zh) 一种套管段铣开窗工具
CN102069380B (zh) 轴类零件小直径台阶深孔加工工艺及工艺装备
CN202028931U (zh) 夹头组
CN202317061U (zh) 集镗刮滚一体且轴向距离可调的整体复合刀具
CN205243514U (zh) 一种热装型盾构机滚刀
CN210359303U (zh) 一种新型深孔多功能组合镗孔刀具
CN103659564A (zh) 一种双精度绗磨装置
CN103357937A (zh) 具有多个铣削单元的铣削刀具
CN210737648U (zh) 一种铣削刀齿组件及双轮铣铣轮
CN210209423U (zh) 一种用于镗铣主轴上镗杆的静压支撑机构
CN204430964U (zh) 一种加工主轴轴向孔的专用机床
CN102909400B (zh) 一种侧向进给加工刀具
CN102581321A (zh) 柴油机机体止推面加工镗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