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0429A - 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0429A
CN102600429A CN2012100867652A CN201210086765A CN102600429A CN 102600429 A CN102600429 A CN 102600429A CN 2012100867652 A CN2012100867652 A CN 2012100867652A CN 201210086765 A CN201210086765 A CN 201210086765A CN 102600429 A CN102600429 A CN 102600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fructus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67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浩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Changfu 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Changfu 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Changfu 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Changfu Organic Compound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867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04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0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04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肿节风、栀子、降香、薤白、羌活、川牛膝、香薷、鹅不食草、芡实、路路通、木棉花、姜黄、槐花、西红花、苏木、首乌藤、白芍、枸杞子、玉竹、乳香、小茴香、九里香、沙棘和龟甲。本发明的新型的中药组合物,对慢性盆腔炎,尤其是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Description

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缔结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所发生的炎症,其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加上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难愈所致,其病情较为顽固,在机体抵抗力较差或诸如疲劳、进食辛辣刺激之品等诱因下,可出现急性或亚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女性工作和生活质量。由于慢性盆腔炎主要是已经形成了盆腔组织的粘连、纤维化、局部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而无病原体的感染,抗生素治疗敏感性多较差,疗效欠佳,而且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出现继发性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伪膜性肠炎等。 
中医学认为盆腔炎是因禀赋不足,摄生不慎,阴户不洁或劳倦过度所致,病程长,症状不典型,患者不重视,久而久之往往伴有不孕症发生,治疗难度大,疗程长。慢性盆腔炎病因病机较复杂,治疗时应灵活辨证,准确施治,常见类型有气滞血瘀型、湿热瘀结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肾虚血瘀型。 
根据中医治标、治本原则, 本发明对不同类型的慢性盆腔炎应当以临床病象证候进行辨证分型治疗,方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慢性盆腔炎。 
气滞血淤型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为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经行腹痛加重。次症: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黯红,夹血块,胸胁或乳房胀痛,白带量多色白或黄。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是由于肝主疏泄,条畅气机,若平素抑郁或愤怒过度,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寒热之邪,邪与血结,血瘀气滞,冲任阻滞,则气滞血瘀,故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食欲差,烦躁易怒,善太息,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原则,辨证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对慢性盆腔炎分型辨证治疗,提供一种新型的中药组合物,对慢性盆腔炎,尤其是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肿节风、栀子、降香、薤白、羌活、川牛膝、香薷、鹅不食草、芡实、路路通、木棉花、姜黄、槐花、西红花、苏木、首乌藤、白芍、枸杞子、玉竹、乳香、小茴香、九里香、沙棘和龟甲。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肿节风25~35重量份、栀子10~20重量份、降香30~40重量份、薤白15~25重量份、羌活10~20重量份、川牛膝15~25重量份、香薷40~50重量份、鹅不食草10~20重量份、芡实10~20重量份、路路通15~25重量份、木棉花15~25重量份、姜黄70~80重量份、槐花25~35重量份、西红花30~40重量份、苏木25~35重量份、首乌藤25~35重量份、白芍30~40重量份、枸杞子30~40重量份、玉竹30~40重量份、乳香25~35重量份、小茴香25~35重量份、九里香30~40重量份、沙棘5~10重量份和龟甲25~35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肿节风30~35重量份、栀子15~20重量份、降香35~40重量份、薤白20~25重量份、羌活15~20重量份、川牛膝20~25重量份、香薷45~50重量份、鹅不食草15~20重量份、芡实15~20重量份、路路通20~25重量份、木棉花20~25重量份、姜黄75~80重量份、槐花30~35重量份、西红花35~40重量份、苏木30~35重量份、首乌藤30~35重量份、白芍35~40重量份、枸杞子35~40重量份、玉竹35~40重量份、乳香30~35重量份、小茴香30~35重量份、九里香35~40重量份、沙棘8~10重量份和龟甲30~35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肿节风30重量份、栀子15重量份、降香35重量份、薤白20重量份、羌活15重量份、川牛膝20重量份、香薷45重量份、鹅不食草15重量份、芡实15重量份、路路通20重量份、木棉花20重量份、姜黄75重量份、槐花30重量份、西红花35重量份、苏木30重量份、首乌藤30重量份、白芍35重量份、枸杞子35重量份、玉竹3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小茴香30重量份、九里香35重量份、沙棘8重量份和龟甲3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微晶纤维素、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得到总混合物,将所述的总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红糖,0.8~1.2倍的炼蜜制成蜜炼丸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微晶纤维素、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得到总混合物,将所述的总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的蜜炼丸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红糖,0.8~1.2倍的炼蜜制成蜜炼丸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新型的中药组合物,对慢性盆腔炎,尤其是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的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为原则,其包括:肿节风、栀子、降香、薤白、羌活、川牛膝、香薷、鹅不食草、芡实、路路通、木棉花、姜黄、槐花、西红花、苏木、首乌藤、白芍、枸杞子、玉竹、乳香、小茴香、九里香、沙棘和龟甲。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肿节风25~35重量份、栀子10~20重量份、降香30~40重量份、薤白15~25重量份、羌活10~20重量份、川牛膝15~25重量份、香薷40~50重量份、鹅不食草10~20重量份、芡实10~20重量份、路路通15~25重量份、木棉花15~25重量份、姜黄70~80重量份、槐花25~35重量份、西红花30~40重量份、苏木25~35重量份、首乌藤25~35重量份、白芍30~40重量份、枸杞子30~40重量份、玉竹30~40重量份、乳香25~35重量份、小茴香25~35重量份、九里香30~40重量份、沙棘5~10重量份和龟甲25~35重量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肿节风30~35重量份、栀子15~20重量份、降香35~40重量份、薤白20~25重量份、羌活15~20重量份、川牛膝20~25重量份、香薷45~50重量份、鹅不食草15~20重量份、芡实15~20重量份、路路通20~25重量份、木棉花20~25重量份、姜黄75~80重量份、槐花30~35重量份、西红花35~40重量份、苏木30~35重量份、首乌藤30~35重量份、白芍35~40重量份、枸杞子35~40重量份、玉竹35~40重量份、乳香30~35重量份、小茴香30~35重量份、九里香35~40重量份、沙棘8~10重量份和龟甲30~35重量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优选为肿节风30重量份、栀子15重量份、降香35重量份、薤白20重量份、羌活15重量份、川牛膝20重量份、香薷45重量份、鹅不食草15重量份、芡实15重量份、路路通20重量份、木棉花20重量份、姜黄75重量份、槐花30重量份、西红花35重量份、苏木30重量份、首乌藤30重量份、白芍35重量份、枸杞子35重量份、玉竹3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小茴香30重量份、九里香35重量份、沙棘8重量份和龟甲30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优选仅由上述组分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微晶纤维素、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得到总混合物,将所述的总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颗粒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红糖,0.8~1.2倍的炼蜜制成蜜炼丸剂。
所述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可以为D101,DA-201,WLD-3。 
进一步,所述各组分药理如下: 
肿节风:性微温,味苦、辛,归心、肝经,具有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的功效,用于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肿瘤等证。
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肺、三焦,有除烦泻火、疏肝解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温热病热郁胸脘之心烦不安、烦扰不宁;肝郁不舒或肝经有热之头晕目眩,胸胁疼痛,目赤咽干;湿热黄疸;气滞血瘀之脘腹胀痛等症状。 
降香:味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等证。 
薤白:味辛、苦,性温,归肺、心、胃、大肠经,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等证。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等证。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 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作用,主治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症瘕等证。 
香薷:味辛、甘,性温,归肺、胃、脾经,能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治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等证。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入肺、肝经,具有祛风寒,通鼻窍,止咳祛痰,散瘀消肿的作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流涕及鼻渊,咳嗽痰多,百日咳,疮痈肿痛等证。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主治梦遗滑精,脾虚泄泻,脾虚白浊,带下等证,《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上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路路通: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功效,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等证。 
木棉花:味淡、涩,性平,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等证。 
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证。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等证。 
西红花: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用于治疗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血滞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瘀血作痛,麻疹,跌打损伤等证。 
苏木:味辛,性温,归心、脾经,具有开窍、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风痰厥,猝然昏倒,胸痹心痛,胸腹冷痛等证。 
首乌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疮疥癣等证。 
白芍: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作用,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证。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养血补血、益精明目、润肺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耳鸣、自汗乏力;肾阳不足之阳痿、不育;阴精亏损、肝血不足之眼目昏花以及阴虚劳嗽等证。 
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主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等证。 
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的功效,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等证。 
小茴香:味辛,性温,入肾、膀胱、胃经,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脾胃气滞,脘腹胀满作痛等证。 
九里香:味辛、微苦,性温,有小毒,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湿疹等证。 
沙棘:味酸;涩;性温,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肺脓肿;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胃痛;肠炎;闭经;跌打瘀肿等证。 
龟甲:味咸、甘,性微寒,入肾、心、肝经,有滋阴潜阳,益肾添精,固冲止崩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头目晕眩;阴虚内热之骨蒸劳嗽,盗汗遗精,瘦弱少气;心阴不足,痰火上扰之心悸怔忡;精血不足之腰酸脚软,小儿行迟;阴虚血热、冲任损伤之崩漏,行经不止;阴虚湿热下注之赤白带下等症状。 
所述中药的服用方式优选为口服。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中药组合物颗粒剂 
将肿节风30g、栀子15g、降香35g、薤白20g、羌活15g、川牛膝20g、香薷45g、鹅不食草15g、芡实15g、路路通20g、木棉花20g、姜黄75g、槐花30g、西红花35g、苏木30g、首乌藤30g、白芍35g、枸杞子35g、玉竹35g、乳香30g、小茴香30g、九里香35g、沙棘8g和龟甲30g混合,加2400g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250g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70℃)的浓缩液,所述浓缩液流经大10L D101型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4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再用7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200g的淀粉,15g的微晶纤维素、15g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得到总混合物,将所述的总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颗粒剂,分包,每包5g。
实施例2  中药组合物蜜炼丸剂 
将肿节风30g、栀子15g、降香35g、薤白20g、羌活15g、川牛膝20g、香薷45g、鹅不食草15g、芡实15g、路路通20g、木棉花20g、姜黄75g、槐花30g、西红花35g、苏木30g、首乌藤30g、白芍35g、枸杞子35g、玉竹35g、乳香30g、小茴香30g、九里香35g、沙棘8g和龟甲30g混合,加2400g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250g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70℃)的浓缩液,所述浓缩液流经大10L D101型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4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再用7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140g的红糖,500g的炼蜜制成蜜炼丸剂。
临床实验 
1.1  临床资料
本实验420 例病人中年龄最小18 岁,最大45岁,20~80岁占85%;病程1 年者168例占40% ,1年以上者252例占60%,最长10 年。症状与体征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下腹疼痛、低热、腰痛、腰骶部坠痛并向大腿或肛门放射胀痛,伴有月经、白带增多等症状。妇科检查:子宫常大或稍大,活动差,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区可触及不规则包块,经相关检查除外盆腔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规培养加药敏,除血象高、培养阳性外,其余检查均正常。420例病人均属中医气滞血瘀型,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用本发明中药颗粒剂210 例,每日30g,对照组西医抗感染治疗210例,均用药20 天。
1.2 诊断标准 
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所出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导致肝气郁结不解所引起。临床表现: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等,舌紫暗或见紫斑,脉涩。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每日30g,用蒸馏水溶解口服,对照组根据药敏实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多为头孢类、青霉素类与灭滴灵注射液1g ,静脉点滴,每日1 次,并配合微波治疗每日1 次,10 次1 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的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 的疗效评定标准记分,采用尼莫地平方法评定疗效。即[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临床痊愈: 积分值减少≥95 %;显效:95 % >积分值减少≥70 %;有效:70 %积分值减少≥50 %;无效:积分值减少不足50 %。
1.5 结果,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10 117 63 21 6 96
对照组 210 42 63 6 49 77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 > 0. 05,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肿节风、栀子、降香、薤白、羌活、川牛膝、香薷、鹅不食草、芡实、路路通、木棉花、姜黄、槐花、西红花、苏木、首乌藤、白芍、枸杞子、玉竹、乳香、小茴香、九里香、沙棘和龟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肿节风25~35重量份、栀子10~20重量份、降香30~40重量份、薤白15~25重量份、羌活10~20重量份、川牛膝15~25重量份、香薷40~50重量份、鹅不食草10~20重量份、芡实10~20重量份、路路通15~25重量份、木棉花15~25重量份、姜黄70~80重量份、槐花25~35重量份、西红花30~40重量份、苏木25~35重量份、首乌藤25~35重量份、白芍30~40重量份、枸杞子30~40重量份、玉竹30~40重量份、乳香25~35重量份、小茴香25~35重量份、九里香30~40重量份、沙棘5~10重量份和龟甲25~35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肿节风30~35重量份、栀子15~20重量份、降香35~40重量份、薤白20~25重量份、羌活15~20重量份、川牛膝20~25重量份、香薷45~50重量份、鹅不食草15~20重量份、芡实15~20重量份、路路通20~25重量份、木棉花20~25重量份、姜黄75~80重量份、槐花30~35重量份、西红花35~40重量份、苏木30~35重量份、首乌藤30~35重量份、白芍35~40重量份、枸杞子35~40重量份、玉竹35~40重量份、乳香30~35重量份、小茴香30~35重量份、九里香35~40重量份、沙棘8~10重量份和龟甲30~35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肿节风30重量份、栀子15重量份、降香35重量份、薤白20重量份、羌活15重量份、川牛膝20重量份、香薷45重量份、鹅不食草15重量份、芡实15重量份、路路通20重量份、木棉花20重量份、姜黄75重量份、槐花30重量份、西红花35重量份、苏木30重量份、首乌藤30重量份、白芍35重量份、枸杞子35重量份、玉竹35重量份、乳香30重量份、小茴香30重量份、九里香35重量份、沙棘8重量份和龟甲30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微晶纤维素、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得到总混合物,将所述的总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颗粒剂。
6.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红糖,0.8~1.2倍的炼蜜制成蜜炼丸剂。
7.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0.6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微晶纤维素、0.005~0.05倍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得到总混合物,将所述的总混合物进行制粒处理、干燥处理,得到颗粒剂。
8.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蜜炼丸剂,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在获得的滤渣中进一步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0.5~1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再次加热回流1~2小时后提取,提取液过滤,将两次获得的过滤液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9~1.32(70℃)的浓缩液;
第二步,所述浓缩液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之后用3~5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6~8倍树脂柱体积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去除乙醇溶剂,干燥,得到组份药粉;
第三步,将获得的组分药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红糖,0.8~1.2倍的炼蜜制成蜜炼丸剂。
CN2012100867652A 2012-03-29 2012-03-29 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6004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67652A CN102600429A (zh) 2012-03-29 2012-03-29 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67652A CN102600429A (zh) 2012-03-29 2012-03-29 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0429A true CN102600429A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1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67652A Pending CN102600429A (zh) 2012-03-29 2012-03-29 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04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6165A (zh) * 2013-07-05 2013-09-25 魏法虹 一种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中药灌肠剂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6407A (zh) * 2005-04-19 2005-10-26 王福斗 妇科康复散
CN1742918A (zh) * 2004-08-31 2006-03-08 上海海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2918A (zh) * 2004-08-31 2006-03-08 上海海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686407A (zh) * 2005-04-19 2005-10-26 王福斗 妇科康复散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 20070430 陆晓红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研究进展 175-176 1-8 第24卷, 第2期 *
> 20101231 王敏杰等 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的研究进展 461-466 1-8 第33卷, 第6期 *
王敏杰等: "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的研究进展", <<药物评价研究>> *
陆晓红: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研究进展", <<天津中医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6165A (zh) * 2013-07-05 2013-09-25 魏法虹 一种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中药灌肠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3509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艾条
CN106267120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3019A (zh) 舒经调脏的中药热敷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1577C (zh) 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1865B (zh)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98085B (zh) 治疗关节炎的中药膏药
CN104258304A (zh) 一种通经祛风活络消痛的药酒
CN104127561A (zh) 一种治疗不孕不育妇科病的中药
CN106075301A (zh) 一种脾胃心肝肠热颗粒
CN102416049B (zh) 一种小方型风湿消肿消痛膏药
CN102600429A (zh) 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079549A (zh) 一种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中药
CN104887950A (zh) 一种治疗乳痈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68532A (zh) 用于消除乳房肿胀的中药组合物
CN104644860A (zh) 一种治疗孕产妇炎性外痔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89067A (zh) 一种治疗性早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989994A (zh) 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制剂
CN104069463A (zh) 一种治疗妇科崩漏的中药药剂
CN104042944A (zh) 用于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制剂
CN103055043A (zh) 一种激活卵巢功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20096B (zh)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
CN102274472A (zh) 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贴剂及制备
CN103191352B (zh)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1021B (zh) 一种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2225187B (zh) 一种双柏散瘀膏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