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642A - 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642A
CN102598642A CN201080050278XA CN201080050278A CN102598642A CN 102598642 A CN102598642 A CN 102598642A CN 201080050278X A CN201080050278X A CN 201080050278XA CN 201080050278 A CN201080050278 A CN 201080050278A CN 102598642 A CN102598642 A CN 102598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signal
packet transfer
gateway apparatus
transfer devic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02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泽一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8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5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dapting media to network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intermedi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04M7/0072Speech codec negot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25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04M7/123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where the packet-switched network is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ystem-typ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25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04M7/1235Details of core network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where one of the core networks is a wireles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12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 H04M7/1205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for working between exchange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ment, e.g. power-driven and step by step or decimal and non-decimal where the types of switching equipement comprises PSTN/ISDN equipment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of 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e.g.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H04M7/125Details of gateway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explicit feedback to the source, e.g. choke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 H04M2207/187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combining circuit and packet-switched, e.g. GP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H04W88/181Transcoding devices; Rate adaptation devices

Abstract

防止连接在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和连接在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便携终端之间的音质的降低。网关装置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并且,在从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分组传输装置或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分组传输装置。

Description

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关于相关申请的记载]
本发明主张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9-253288号(申请日为2009年11月4日)的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全部记载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引入记载在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尤其涉及用于将连接在移动高速网的便携终端和连接在移动电路交换网的便携终端相互连接、并在其间实现音频通信的网关装置、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了第三代W-CDMA技术的便携终端以及移动网络中的音频电话是基于电路交换(CS:Circuit Switched)方式实现的。另一方面,受到移动核心网的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化趋势的影响,出现了对电路交换进行IP化并使其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连接的CSIP(Circuit Switched over IP Network,电路交换覆盖IP网)。在电路交换侧,基于ATM载体(bearer)收发ISUP(ISDN用户部分)呼叫控制信号和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另一方面,在IMS网络侧,在会话(session)控制中使用SIP信号,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被存储在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分组并被进行收发。
通过移动网的高速化/大容量化的研究开发,考虑移动网络基于IP进一步被高速化/大容量化。实际上,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HSPA+、EVDO(Evolution-Data Optimized(Only),演进数据优化)Rev.A、EVDO Rev.B作为移动高速网而已经被实际应用。
并且,作为移动高速网而预定导入:目标为在下行方向100兆位/秒(Mbps:Megabit per second)、在上行方向50Mbps以上的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以及作为支持该LTE的IP骨干网的EPC(Evolved Packet Core,分组核心演进)。
在与这些LTE或EPC连接的便携终端中,也需要继续并支持音频通信。LTE以及EPC中的音频通信是基于RTP分组的VoIP(Voice overIP,IP电话)音频通信。另外,在LTE区间,预定设置在检测出了网络的拥塞的情况下使音频编码的比特率变化的功能。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为了将面向个人计算机终端的基于RSS供应(feed)的信息分发服务很好地提供给便携通信终端、而对流媒体数据(stream media data)进行伪流化后再分发的分发服务器装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即使有网络或系统的负载变化,也能够维持实时性、并尽可能维持品质、且能够动态地调整发送率的流分发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2591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1-3410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将上述专利文献1以及2的所有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记载在本说明书中。以下,通过本发明进行分析。
在导入LTE或EPC的情况下,在从已有的所有便携终端替换成支持基于LTE或EPC的VoIP的便携终端为止的过渡期,混合存在以下两种便携终端,一个是与移动LTE/EPC网连接并进行VoIP音频通信的便携终端、另一个是与已有的移动电路交换网连接并通过电路交换进行音频通信的便携终端。因此,需要将移动电路交换网中的音频通信和移动LTE/EPC网中的VoIP音频通信相互连接。另外,在3GPP(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中讨论如下的比特率适配(Rate Adaptation)功能:在演进基站(evolved Node B,eNodeB)装置检测出了LTE区间的网络的拥塞的情况下,向便携终端通知发生了拥塞的事实,在便携终端接收到该通知时,向网络发出改变音频编解码器的比特率的请求。
然而,现状是不存在能够将连接在移动LTE/EPC网上的新式的便携终端和连接在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旧式的便携终端相互连接的网关装置。因此,无法进行这些新旧便携终端之间的音频通信的相互连接,其结果是,妨碍新式的便携终端的普及。
另外,假设,即便通过检测出LTE区间中的拥塞来改变音频编解码器的比特率的比特率适配功能安装在与移动LTE/EPC网连接的新式便携终端上,但是该功能也没有安装在已有的与移动电路交换网连接的旧式的便携终端上。此时,LTE网络拥塞,在想要改变新式便携终端的发送比特率以及接收比特率中的至少一个的情况下,无法改变这些比特率。因此,无法避免LTE区间中的拥塞,LTE区间发生分组丢失,在新式的便携终端或旧式的便携终端中,接收的音频中断,音质下降。
因此,存在以下课题:防止连接于移动高速网的便携终端和连接于移动电路交换网的便携终端之间的音质下降。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该课题的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第一观点所涉及的所述网关装置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
并且,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所述分组传输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如下的便携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的便携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网关装置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以及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所述分组传输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如下程序。
本发明的第三观点所涉及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以及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所述分组传输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网关装置、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能够防止连接在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和连接在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便携终端之间的音质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有网关装置的便携通信系统的网络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关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关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能够实现下述的方式。第一展开方式的网关装置优选的是上述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网关装置。
作为第二展开方式,提供一种网关装置,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与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连接的便携终端能够收发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从与所述移动高速网连接的便携终端发送的音频的比特率。
作为第三展开方式,提供一种网关装置,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从所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要发送到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的音频的比特率。
作为第四展开方式的网关装置可以经由所述IMS网上的会话控制装置来接收通过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发送的所述请求信号。
作为第五展开方式的网关装置,优选的是,所述网关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对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会话控制装置进行承诺的通知。
作为第六展开方式的网关装置,优选的是,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中发生了拥塞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中的便携终端来发送所述请求信号。
根据第七展开方式,可以通过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eNodeB装置检测出所述移动高速网中的拥塞的发生。
在第八展开方式的网关装置中,所述eNodeB装置可以利用ECN-CE(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Congestion Experienced)信息将所述拥塞的发生通知给便携终端。
在第九展开方式的网关装置中,所述请求信号可以被存储在RFC(Request for Comments)3267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Codec ModeRequest)中。
在第十展开方式的网关装置中,所述移动高速网优选的是包括LTE(Long Term Evolution)或EPC(Evolved Packet Core)。
根据第十一展开方式,提供一种便携终端,所述便携终端通过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来经由上述网关装置与连接在所述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便携终端之间进行音频通信。
第十二展开方式的便携通信系统优选的是具有所述网关装置和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
第十三的展开方式的便携通信方法优选的是上述的第二观点所涉及的便携通信方法。
作为第十四的展开方式,提供了一种便携通信方法,所述便携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连接在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上的便携终端能够收发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从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发送的音频的比特率。
作为第十五的展开方式,提供了一种便携通信方法,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从所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要发送到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的音频的比特率。
第十六的展开方式的程序优选的是上述的第三观点所涉及的程序。
作为第十七展开方式,提供了一种程序,所述程序还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连接在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上的便携终端能够收发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从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发送的音频的比特率。
作为第十八展开方式,提供了一种程序,所述程序还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从所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要发送到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的音频的比特率。
另外,上述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连接于移动电路交换网上并基于电路交换进行音频通信的便携终端和连接于移动高速网(例如,移动LTE/EPC网)上并进行VoIP通信的便携终端之间的相互连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网关装置,在连接在移动高速网上的新式的便携终端具有比特率适配功能的情况下,能够接收来自改变了比特率的新式的便携终端的压缩编码比特流,其中,所述比特率适配功能基于LTE区间的拥塞的通知来改变音频编解码器的比特率。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网关装置,能够将根据改变后的比特率而转换的压缩编码比特流发送给新式的便携终端。由此,能够避免LTE区间的拥塞,能够防止发生分组丢失,并且,在新式的便携终端或旧式的便携终端中,能够防止所接收的音频中断而音质下降的问题。
(实施方式1)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关装置。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置有网关装置10的便携通信系统的网络构成和连接方式的图。参照图1,便携通信系统包括:设置在移动电路交换网100的网关装置10以及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设置在IMS网300的CSCF装置70、设置在移动LTE/EPC网200的S/P-GW装置30以及eNodeB装置40、便携终端50以及60。
在这里,作为一个例子,作为移动高速网来使用移动LTE/EPC网200。另外,作为移动高速网也可以使用HSPA或HSPA+。本实施方式的网关装置10经由IMS网300使移动LTE/EPC网200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100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20相互连接,在与移动LTE/EPC网200连接的便携终端60和与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连接的便携终端50之间,实现音频通信的相互连接。
在这里,网关装置10和连接于移动LTE/EPC网200上的分组传输装置之间的呼叫控制信号使用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以及VoIP中使用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将其通过LTE/EPC的载体(bearer)传输。另外,网关装置10和分组传输装置之间的音频信号利用基于RTP/UDP/IP的分组来传输。在这里,作为一个例子,作为分组传输装置使用了S/P-GW(Serving/Packetdata-Gateway,服务/分组数据-网关)装置。另外,作为分组传输装置也可以使用xGSN装置。
网关装置10和移动电路交换网100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之间的音频信号作为一个例子而使用作为电路交换的协议的IuUP(Iu U-Plane,Iu口用户平面)协议来传输。
便携终端50是连接在移动电路交换网100上的音频电话终端。便携终端50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音频电话终端。便携终端50连接在移动电路交换网100上,并且经由无线基站控制装置(RNC)20与网关装置10之间收发呼叫控制信号和音频信号。
作为一个例子,在便携终端50中,作为音频编解码器安装有AMR(Adaptive Multi-Rate,自适应多速率)音频编解码器,并且收发将音频信号以12.2kbps的比特率进行压缩编码所获得的比特流。另外,AMR音频编解码器的具体情况在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的TS26.090标准中被规定。
网关装置10在与便携终端50之间,收发例如ISUP(Integrated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er Part,综合服务数字网络使用者的部分)来作为在移动电路交换网100中使用的呼叫处理信号,并且收发AMR压缩编码比特流来作为音频数据。另外,网关装置10为了将移动电路交换网100和IMS网300相互连接,而将上述的呼叫处理信号转换成SIP并输出给IMS网上的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会话控制)装置70,并经由CSCF装置70输出给移动LTE/EPC网200上的S/P-GW装置30。呼叫控制信号通过S/P-GW装置30利用GTP(GPRS Tunneling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C(控制面)协议被隧道传输(Tunneling),被发送给eNodeB装置40,通过eNodeB装置40被发动到无线区间,被便携终端60接收。
作为反方向,从便携终端60发送的SIP控制信号经由无线区间被eNodeB 40接收,S/P-GW装置30利用GTP-C隧道传输该SIP控制信号,并且该SIP控制信号作为SIP信号被CSCF装置70接收。从CSCF装置70发送的基于SIP的呼叫控制信号被网关装置10接收,并被转换成ISUP等而输出给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并经由无线区间被便携终端50接收。
关于U-平面(plane)的音频信号,从便携终端50发送的12.2kbps的AMR压缩音频比特流经由无线区间被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接收,在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中被存储在IuUP协议框架中而被传输给网关装置10。在这里,IuUP协议在3GPP的TS25.415标准或TS26.102标准中被规定。
网关装置10取出被存储在IuUP协议框架中的AMR比特流,并将其存储到RTP分组的有效载荷(Payload)中,并作为RTP/UDP/IP分组而经由IMS网300传输给移动LTE/EPC网200上的S/P-GW装置30。S/P-GW装置30接收RTP/UDP/IP分组,并对RTP分组的有效载荷部分添加GTP-U头,并作为GTP-U/UDP/IP分组进行隧道传输,传输给eNodeB装置40。eNodeB装置40取出GTP-U分组的有效载荷部分,并作为RTP分组经由无线区间发送给便携终端60。便携终端60接收RTP分组,取出AMR比特流,并进行AMR解码来再现音频。另外,从便携终端60向便携终端50的数据的流动与上述的连接相反即可,因此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网关装置10具有如下功能:在移动LTE/EPC网200在LTE区间检测出了流量(traffic)的拥塞的情况下,改变来自便携终端60的AMR的收发比特率。另一方面,便携终端50由于是基于电路交换的已有的便携终端,因此AMR被固定为12.2kbps。因此,网关装置10的音频转码器与便携终端60的比特率的改变匹配地进行比特率的变换。这可以如下所述地实现。
在SDP记载利用SIP/SDP使AMR比特率变换的能力的情况,通过利用SDP的要约/应答过程(offer/answer process),在便携终端60和网关装置10之间互相进行通知。具体来说,SDP上的ecn-capable-rtp的要约从便携终端60被送到网关装置10,对此,网关装置10对SDP记载了ecn-capable-rtp来返回应答。通过该过程,在便携终端60和网关装置10之间确认彼此有改变AMR的比特率的能力。
eNodeB装置40一旦检测出移动LTE/EPC网200的LTE区间中的拥塞,则对发送给便携终端60的分组的IP头进行建立ECN-CE(ExplicitCongestion Notification-Congestion Experienced,显示拥塞通知-拥塞预警)标记并发送。便携终端60在从eNodeB装置40接收的分组的IP头中建立有ECN-CE标记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了移动LTE/EPC网200的LTE区间的拥塞,决定将AMR的比特率例如从12.2kbps下调到7.95kbps,并将比特率的改变以及改变后的比特率记载在适应请求(Adaptation Request)信号中发送给网关装置10。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关装置10A(图1的网关装置10)的构成的框图。参照图2,网关装置10A具有呼叫控制/转换部11以及转换部12A。转换部12A具有控制/分析部14、协议分解/组合部15、音频转码器部16A、以及分组收发部18A。
首先,对LTE区间不拥塞的情况的动作进行说明。呼叫控制/转换部11从IMS网300上的CSCF装置70接收SIP呼叫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移动电路交换的ISUP信号,并发送给移动电路交换网100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并且,在确认没有从CSCF装置70接收适应请求信号的情况的基础上,对控制/分析部14指示针对被分配的信道开始通信。
控制/分析部14从呼叫控制/转换部11接收通信开始指示,由于没有接收到适应请求信号,因此判断AMR的比特率在便携终端60和便携终端50之间一致为12.2kbps,并且控制/分析部14对音频转码器部16A指示不进行转换而进行直接通过(through)处理。另外,控制/分析部14对协议分解/组合部15指示IuUP协议的分解/组合。
分组收发部18A从S/P-GW装置30接收存储有12.2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的RTP/UDP/IP分组,并输出给音频转码器部16A。音频转码器部16A收到来自控制/分析部14的指示而跳过转换处理,将12.2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直接输出给协议分解/组合部15。协议分解/组合部15将从音频转码器部16A输入的12.2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存储到IuUP框架格式的有效载荷部,并将IuUP框架发送给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
对LTE区间没有拥塞的情况的反方向进行说明。在C-平面(Plane)中,呼叫控制/转换部11从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接收ISUP信号,并将其转换成SIP/SDP经由CSCF装置70发送给S/P-GW装置30。S/P-GW装置30将所接收的SIP/SDP信号以GTP-C协议进行隧道传输而传送给eNodeB装置40。eNodeB装置40从GTP-C分组中取出SIP/SDP信号,经由LTE无线区间发送给便携终端60。便携终端60接收SIP/SDP信号,进行会话的控制以及音频收发的控制。
在U-平面(Plane)中,协议分解/组合部15从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接收IuUP框架协议,读出被存储在有效载荷中的12.2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并将其输出给音频转码器部16A。音频转码器部16A使12.2kbps的AMR压缩编码流直接通过,将其发送给分组收发部18A。分组收发部18A将12.2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存储到RTP分组的有效载荷中,并将其发送给S/P-GW装置30。在这里,作为RTP有效载荷格式的一个例子可以利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的RFC3267。
接下来,对eNodeB装置40检测出了LTE区间中的拥塞的情况的动作进行说明。网关装置10的呼叫控制/转换部11在经由CSCF装置70接收了来自便携终端60的基于SIP/SDP的ECN-capable-rtp的情况下,作为应答对SDP记载ECN-capable-rtp并经由CSCF装置70发送给S/P-GW装置30。
接下来,呼叫控制/转换部11在经由CSCF装置70从便携终端60接收到适应请求信号的情况下,读出包含在适应请求信号中的AMR的比特率的变化信息,并与通信开始指示一起输出给控制/分析部14。在这里,AMR的比特率变化例如从12.2kbps变化成7.95kbps。呼叫控制/转换部11还经由CSCF装置70向S/P-GW装置30发送ack(应答)信号。
控制/分析部14接收到通信开始指示和AMR比特率的变化信息,在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都从12.2kbps变化成7.95kbps的情况下,由于需要音频转码器,因此对音频转码器部16A指示转码,并指示从12.2kbps转换成7.95kbps。
音频转码器部16A接收到通信开始指示、转码指示、以及关于比特率的转换指示,在两个方向上都启动AMR转码器,作为比特率的转换而执行从12.2kbps到7.95kbps的转换。音频转码器部16A从分组收发部18A接收RTP分组,将存储在RTP分组中的7.95kbps的AMR比特流转换成12.2kbps,并输出给协议分解/组合部15。
协议分解/组合部15将从音频转码器部16A接收的12.2kbps的AMR比特流存储到IuUP电路交换协议框架的有效载荷部中,并发送给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具体来说,协议分解/组合部15读出RFC3267RTP有效载荷格式头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Codec Mode Request),基于此,构建IuUP电路交换协议框架,将AMR压缩编码流存储到IuUP有效载荷部的RAB子流(RAB SubFlow)中,并将其承载在电路交换载体上发送给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
接下来,对反方向进行说明。协议分解/组合部15将从无线基站控制装置20接收的IuUP协议框架转换成RFC3267协议。具体来说,首先读出存储在IuUP协议框架的有效载荷部的RAB(Radio Access Bearer,无线接入载体)子流(SubFlow)中的12.2kbps的AMR的压缩编码比特流,并将其输出给音频转码器部16A。
从控制/分析部14对音频转码器部16A输入通信开始的指示和转码的指示,并且音频转码器部16A将从协议分解/组合部15接收的12.2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7.95kbps,并将其输出给分组收发部18A。
分组收发部18A在对7.95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构建了在IETFRFC3267中规定的RTP有效载荷格式头的基础上,将所述AMR比特流存储到RTP有效载荷部分中。
在这里,由于包含在AMR音频压缩编码比特流中的框架类型信息表示比特率,因此,协议分解/组合部15将该框架类型信息转换成RFC3267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Codec Mode Request)信息。并且,协议分解/组合部15将在RFC3267的设定中需要的八位字节对齐(octet-align)以及其他参数设定成预先设定的值。
分组收发部18A将RTP/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IP分组经由IMS网300发送给移动LTE/EPC网200上的S/P-GW装置30。
(实施方式2)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关装置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关装置10B(图1的网关装置10)的构成的框图。参照图3,网关装置10B具有呼叫控制/转换部11以及转换部12B。转换部12B具有:控制/分析部14、协议分解/组合部15、音频转码器部16B、以及分组收发部18B。在图3中,对于标注有与图2的构成要素相同的符号的构成要素的动作,由于所述动作与标注有相同符号的图2的构成要素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3中,在便携终端60中检测出ECN-CE并改变AMR音频编码的比特率的情况下,在便携终端60的AMR音频编解码器中例如将比特率改变为7.95kbps。在将改变后的的比特率(7.95kbps)记载在RFC3267中所规定的RTP有效载荷格式的CMR字段(field)上之后,从便携终端60发送在RTP有效载荷中存储有7.95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的RTP分组,并经由eNodeB装置40以及S/P-GW装置30被网关装置10接收。网关装置10的分组收发部18B从分组传输装置30接收RTP分组,并确认RTP有效载荷格式部的CMR字段,识别AMR的比特率为7.95kbps。并且,分组收发部18B从RTP有效载荷部读出AMR压缩编码比特流,并将比特率信息以及AMR压缩编码比特流输出给音频转码器部16B。
音频转码器部16B接收比特率信息以及AMR压缩编码比特流,并识别AMR压缩编码比特流的比特率为7.95kbps的情况之后,将其转换成12.2kbps的AMR压缩编码比特流,并输出给协议分解/组合部15。
在上述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音频转码器部16A、16B既可以利用组合了全解码器(full decoder)和全重新编码器(full re-encoder)的串联式转码器,也可以利用只对AMR压缩编码比特流的一部分进行解码并只对一部分进行重新编码的非串联式转码器。与前者相比,后者能够减少处理延迟和处理量。
在上述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在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的生成中使用的音频编解码器除了所述的AMR之外可以利用AMR-WB、G.711等公知的编解码器。
另外,作为从分组传输装置30收发的、存储音频压缩编码流的协议可以使用如GTP-U(GPRS Tunneling Protocol.User)这样的公知的协议。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转换部12A(或12B)中的控制/分析部14也可以设置在呼叫控制/转换部11中。并且,呼叫控制/转换部11和转换部12A(或12B)可以分离并用不同的装置来实现。在采用了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在呼叫控制/转换装置11和转换部12A(或12B)之间的控制信号的收发中可以使用例如ITU-T H.248MEGACO(Media Gateway Control,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并且,音频转码器部16A(或16B)也可以与网关装置10A(或10B)用不同的装置来实现。
另外,作为移动高速网不仅可以使用LTE或EPC,还可以使用HSPA、HSPA+、HNB(Home NodeB,家庭基站)、HeNB(Home e-NodeB,家庭演进基站)、WiMax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网关装置10A(或10B)的呼叫控制/转换部11、转换部12A(或12B)的各部的功能可以通过在构成网关装置10A(或10B)的计算机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
另外,将上述专利文献的各公开以引用的方式引入到了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所有公开(包含权利请求书)的范围内,还可以基于其基本的技术构思进行实施方式的改变/调整。另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请求书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公开要素的多种多样的组合或选择。即,本发明包括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按照包含权利请求书在内的所有的公开、技术构思来获得的各种变形、修改。
符号说明
10、10A、10B网关装置
11呼叫控制/转换部
12A、12B转换部
14控制/分析部
15协议分解/组合部
16A、16B音频转码器部
18A、18B分组收发部
20无线基站控制装置(RNC)
30S/P-GW装置
40eNodeB(evolved Node B,演进基站)装置
50、60便携终端
70CSCF装置
100移动电路交换网(移动电路交换网络)
200移动LTE/EPC网(移动LTE/EPC网络)
300IMS网(IMS网络)

Claims (18)

1.一种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
并且,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所述分组传输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连接在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上的便携终端能够收发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从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发送的音频的比特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从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要发送到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的音频的比特率。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经由所述IMS网上的会话控制装置来接收通过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发送的所述请求信号。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在接收到所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对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会话控制装置进行承诺的通知。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中发生了拥塞的情况下,通过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中的便携终端来发送所述请求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eNodeB装置检测出所述移动高速网中的拥塞的发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eNodeB装置利用ECN-CE(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Congestion Experienced)信息将所述拥塞的发生通知给便携终端。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信号被存储在RFC(Request for Comments)3267的编解码模式请求(CMR:Codec Mode Request)中。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高速网包括LTE(Long Term Evolution)或EPC(EvolvedPacket Core)。
11.一种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终端通过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来经由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与连接在所述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便携终端之间进行音频通信。
12.一种便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通信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关装置;以及
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携终端。
13.一种便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网关装置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以及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所述分组传输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连接在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上的便携终端能够收发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从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发送的音频的比特率。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从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要发送到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的音频的比特率。
16.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经由IMS网连接移动高速网上的分组传输装置和移动电路交换网上的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以及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用于改变音频的比特率的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或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或所述分组传输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还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存储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的分组中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连接在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上的便携终端能够收发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从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发送的音频的比特率。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还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处理:
在从所述分组传输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将从所述无线基站控制装置接收的音频的压缩编码比特流转换成在该请求信号中被请求的比特率,并发送给所述分组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请求信号用于改变要发送到连接在所述移动高速网上的便携终端的音频的比特率。
CN201080050278XA 2009-11-04 2010-11-02 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Pending CN1025986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3288 2009-11-04
JP2009-253288 2009-11-04
PCT/JP2010/069495 WO2011055721A1 (ja) 2009-11-04 2010-11-02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携帯端末、携帯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642A true CN102598642A (zh) 2012-07-18

Family

ID=43969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0278XA Pending CN102598642A (zh) 2009-11-04 2010-11-02 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11416B2 (zh)
JP (1) JP5327335B2 (zh)
CN (1) CN102598642A (zh)
WO (1) WO20110557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9789A1 (ja) * 2009-01-09 2010-07-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と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9007914B2 (en) 2009-09-30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ate adaptation across network configurations
JP5327335B2 (ja) * 2009-11-04 2013-10-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携帯端末、携帯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087245A1 (en) * 2010-10-06 2012-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cn receiver driven congestion control
US9247457B2 (en) 2010-12-07 2016-01-26 Nec Corporation Gateway apparatus and vo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937806B2 (ja) * 2011-11-10 2016-06-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ポリシー及び課金ルールサーバ装置及び移動管理ノード
US8774202B2 (en) * 2012-05-10 2014-07-08 Ixia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generating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GTP) encapsulated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packets in a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node simulator
TW201421963A (zh) * 2012-09-21 2014-06-01 Nec Corp 通信系統、方法、伺服裝置以及終端設備
US9008607B2 (en) * 2012-11-28 2015-04-1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Incident aware service operations for wireless infrastructure
US9357215B2 (en) * 2013-02-12 2016-05-31 Michael Boden Audio output distribution
US9253238B2 (en) 2013-09-30 2016-02-02 Apple Inc. Device-initiated codec rate change during a voice call
US10075877B1 (en) * 2014-05-12 2018-09-11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radio layer information to enhance network transfer protocols
US9935730B1 (en) 2014-05-12 2018-04-03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radio layer information to enhance network transfer protocols
US9860791B1 (en) * 2014-07-02 2018-01-02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Long term evolution communication policies based on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DE102014221956A1 (de) * 2014-10-28 2016-05-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Fahrzeug,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 für einen Relay-Sendeempfänger und eine Netzwerkkomponente
WO2016068308A1 (ja) * 2014-10-31 2016-05-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6566958A (zh) * 2018-09-07 2023-08-08 苹果公司 用于在ims多媒体电话会话中发信号通知ran辅助的编解码器自适应能力的设备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5849A (ja) * 2001-10-04 2003-04-18 Ntt Docomo Inc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1283556A (zh) * 2005-10-06 2008-10-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组交换网和电路交换网间的媒体通信中的协议转换系统
WO2008148430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from circuit switched domain to circuit switched service over packet switched domain
WO2009000318A1 (en) * 2007-06-22 2008-12-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 areas in cs domain services
WO2009090983A1 (ja) * 2008-01-16 2009-07-23 Nec Corporation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方法
CN101494648A (zh) * 2009-02-03 2009-07-2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间媒体转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5561B1 (ja) 1998-05-29 1999-10-04 株式会社ディジタル・ビジョン・ラボラトリーズ ストリーム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リーム転送制御方法
SE0301053D0 (sv) * 2003-04-07 2003-04-0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system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197307B2 (en) * 2004-02-27 2007-03-27 Nokia Corporation Hard handover method and controller
JP4507909B2 (ja) * 2005-02-21 2010-07-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チャネル密度を適応的に制御する基地局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4882441B2 (ja) 2006-03-23 2012-02-22 ヤマハ株式会社 配信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プログラム
JP2007288342A (ja) * 2006-04-13 2007-11-01 Nec Corp メディアストリーム中継装置および方法
AU2008227506B2 (en) 2007-03-19 2013-06-06 Ntt Docomo, Inc. Network registration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erver
JP5459309B2 (ja) * 2009-03-13 2014-04-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と方法と通信システム
JP2011055363A (ja) * 2009-09-03 2011-03-17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方法、移動端末、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WO2011049179A1 (ja) * 2009-10-23 2011-04-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配信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配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27335B2 (ja) * 2009-11-04 2013-10-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携帯端末、携帯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47457B2 (en) * 2010-12-07 2016-01-26 Nec Corporation Gateway apparatus and vo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5849A (ja) * 2001-10-04 2003-04-18 Ntt Docomo Inc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1283556A (zh) * 2005-10-06 2008-10-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组交换网和电路交换网间的媒体通信中的协议转换系统
WO2008148430A1 (en) * 2007-06-08 2008-1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from circuit switched domain to circuit switched service over packet switched domain
WO2009000318A1 (en) * 2007-06-22 2008-12-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 areas in cs domain services
WO2009090983A1 (ja) * 2008-01-16 2009-07-23 Nec Corporation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方法
CN101494648A (zh) * 2009-02-03 2009-07-2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间媒体转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55721A1 (ja) 2013-03-28
JP5327335B2 (ja) 2013-10-30
WO2011055721A1 (ja) 2011-05-12
US20120218899A1 (en) 2012-08-30
US8811416B2 (en) 2014-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642A (zh) 网关装置、便携终端、便携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JP5598550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音声通信方法
JP5545224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とシステムと方法
CN1694440B (zh) 配置网关的方法以及网络实体
CA2327082A1 (en) Alternating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in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20030135376A1 (en) Control of speech cod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855123B2 (en) Gateway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WO2010037293A1 (zh) 提高多媒体通话质量的方法和系统、媒体控制设备和媒体处理设备
FI106510B (fi) Järjestelmä puheen siirtämiseksi matkapuhelinverkon ja kiinteän verkon päätelaitteen välillä
JP5459309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と方法と通信システム
US2011010327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ateway and program
JP5316546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548320A (zh) 用于通信网络的语音编码布置
KR100369798B1 (ko) 보이스 오버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시스템에서의 대역폭 관리방법
CN101953146A (zh) 网关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JP5477475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携帯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0931687B1 (ko) 이종망 간 영상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0451404B1 (ko) 통신 서비스 제어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WO2011162349A1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モバイル回線交換ネットワーク、音声データの中継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040011989A (ko) 통신 프로토콜 적응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