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411A - 多频天线 - Google Patents

多频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411A
CN102598411A CN2011800044112A CN201180004411A CN102598411A CN 102598411 A CN102598411 A CN 102598411A CN 2011800044112 A CN2011800044112 A CN 2011800044112A CN 201180004411 A CN201180004411 A CN 201180004411A CN 102598411 A CN102598411 A CN 102598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onductor
multifrequency antenna
multifrequency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44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8411B (zh
Inventor
青木由隆
八木茂
齐藤昭
本城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University of Electro Communications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University of Electro Communications NUC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18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933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8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8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01Q5/15Resonant antennas for operation of centre-fed antenna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collinear, substantially straight or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1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within a radiating element or between connected radia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频天线,包括:基底;天线元件;并联电感器导体;串联电容器导体;串联电感器导体;连接点和输入/输出端。天线元件配置在基底上,并经由并联电感器导体电连接至连接点。天线元件与面对串联电容器导体的部分一起形成电容器,并且经由这些电容器和串联电感器导体电连接至输入/输出端。

Description

多频天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涉及对多个频率的无线电信号进行高效发送/接收的紧凑多频天线。
背景技术
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如无线LAN和蓝牙(注册商标),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这种无线通信系统均具有一些优点和缺点。因此,通常利用多个无线通信系统的组合来取代使用单一无线通信系统。
不同无线通信系统采用不同频带。因此,应当发送/接收多个频带的无线电信号以利用多个通信系统。对于发送/接收多个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应当使用多个单频天线或在多个频率上工作的多频天线。然而,在实现紧凑、简单和低成本天线方面,与多个单频天线相比,使用多频天线是更有利的。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多频天线。该多频天线包括:导体板;配置在导体板上的介电体;以及与介电体接触而配置的、具有不同属性的多个天线元件。所述多个天线元件在不同频带处操作。因此,该单天线可以在多个频带上操作。
然而,由于具有多个天线元件,上述多频天线需要较大空间来安装多个天线元件,增大了天线的尺寸。此外,其结构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本申请人已经提交了一种由一个天线元件组成并在多个频率上产生较大增益的紧凑多频天线(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80009)。
该多频天线包括:天线元件;第一电感器,将天线元件与接地部分连接;馈点;以及串联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器和电容器,并将馈点与天线元件连接。
第一和第二电感器的电感和电容器的电容被预先调整为具有多个谐振频率。该多频天线的特征在于:使用一个天线元件在多个频率上产生较大增益。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LT1:未审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No.2005-08651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80009中描述的多频天线可以允许电流流过接地导体。当电流流过接地导体时,产生噪声或能量损耗。因此,在防止电流流过接地部分方面,该多频天线具有改进空间。
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多频天线,能够发送/接收多个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并导致较低的能量损耗。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目的是提供一种紧凑多频天线,沿一个方向产生较强发射,并且能够在多个频带上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多频天线包括:
第一天线,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包括:
第一输入/输出端;
第一天线导体;
串联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并将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与第一天线导体连接;以及
第二电感器,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天线导体;以及
第二天线,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包括:
第二输入/输出端;
第二天线导体;
串联电路,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二电容器,并将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与第二天线导体连接;以及
第四电感器,(i)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天线导体,以及(ii)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导体的主无线电波传播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导体的主无线电波传播方向实质上是相同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多频天线,该多频天线针对主极化波的增益较大,并且该多频天线可用于多个频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多频天线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多频天线的平面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多频天线的底部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多频天线的截面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多频天线的等效电路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多频天线的整个等效电路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多频天线的反射损耗的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
图8A是示出了图18所示的多频天线的方向性的示意图;
图8B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多频天线的方向性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多频天线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所示的多频天线的方向性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多频天线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了图11所示的多频天线的方向性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多频天线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了图13所示的多频天线的应用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多频天线的平面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多频天线的截面视图;
图17是示出了图9所示的多频天线的应用的示意图;
图18是现有技术多频天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频天线100。
首先,参照图1至4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多频天线100的结构。图1是多频天线100的透视图。图2是多频天线100的平面视图。图3是多频天线100的底部视图。图4是在图2和3中的线A-A’处天线100的截面视图。这里,X、Y和Z轴在这些图中均指示相同方向。X轴与天线100的高度方向平行。Y轴与长侧方向平行。Z轴与短侧方向平行。
如图所示,多频天线100包括基底99和多频天线101和102。
基底99是介电板,并包括例如玻璃环氧片(FR4)。
多频天线101和102具有相同的结构。它们在基底99上几乎以镜像对称的方式提供,使得所发射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主传播方向。多频天线101和102分别包括:输入/输出端110或210;天线元件120或220、通孔130、150a和150b或230、250a和250b;通孔导体150或250、串联电感器导体140或240;串联电容器导体160a和160b或260a和260b;以及并联电感器导体170或270。
天线元件120和220均包括具有下底长于上底的等腰梯形形状的导体板以及连接至等腰梯形的下底的半圆形导体板。天线元件120和220以其等腰梯形的上底面对彼此的方式配置在基底99的一个主表面上。
通孔130和230均通过基底99而形成,从一个主表面至另一个主表面,几乎位于构成天线元件120或220的等腰梯形的两个对角线的交点处。通孔130和230分别以一端连接至天线元件120或220的导体来填充。
并联电感器导体170和270分别包括在基底99的另一主表面上延伸并且一端连接至通孔130或230的线导体。并联电感器导体170和270的另一端在连接点199处相连,连接点199几乎位于基底99的另一主表面的中心。换言之,多频天线101和102在连接点199处相连。
串联电容器导体160a和160b配置在基底99的另一主表面上,在并联电感器导体170的任一侧,以面对天线元件120的一部分。天线元件120的该部分、串联电容器导体160a和160b的面对部分、以及基底99位于其间的部分形成了串联连接至天线元件120和220的串联电容器。
类似地,串联电容器导体260a和260b配置在基底99的另一主表面上,在并联电感器导体270的任一侧,以面对天线元件220的一部分。天线元件220的该部分、串联电容器导体260a和260b的面对部分、以及基底99位于其间的部分形成了串联连接至天线元件220的串联电容器。
通孔导体150和250分别配置在基底99的一个主表面上,并经由通过基底99从一个主表面至另一主表面形成的两个通孔150a和150b或250a和250b连接至串联电容器导体160a和160b或260a和260b。
串联电感器导体140和240分别包括在基底99的一个主表面上形成、并且一端连接至通孔导体150或250的线导体。
输入/输出端110和210紧靠彼此而形成,几乎位于基底99的一个主表面的中心,并且一端分别连接至串联电感器导体140或240的另一端。未示出的一对馈线连接至输入/输出端110和210以提供差分信号。输入/输出端110和210用作馈点。多频天线100将提供给输入/输出端110和210的发送信号作为无线电波向空间发射。此外,多频天线100将接收的无线电波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输入/输出端110和210将其传送至馈线。
例如,通过开启基底99中的通孔130、150a、150b、230、250a和250b、通过电镀来填充开口、将铜箔附着在基底99的任一侧、并且通过PEP(光刻工艺)来对铜箔进行构图,从而产生具有上述结构的多频天线100。
具有上述物理结构的多频天线100的多频天线101和102具有由图5所示的等效电路所表示的电学结构。
如图所示,在电学上,多频天线101和102均包括:串联电感器Lser、串联电容器Cser、天线元件120或220的等效电路ANT、并联电感器Lsh、用于连接至空间的等效电路ANTs、输入/输出端110或210、以及连接点199。
这里,串联电感器Lser与串联电感器导体140或240相对应;并联电感器Lsh与并联电感器导体170或270相对应。此外,串联电容器Cser与由串联电容器导体160a和160b或260a和260b形成的串联电容器相对应。
多频天线101和102的等效电路ANT是将天线元件120或220的输入阻抗呈现为右手式线路的电路,包括电感器L1ant和L2ant以及电容器Cant。
用于连接至空间的等效电路ANTs是呈现出由于天线元件120或220与空间的连接而具有的阻抗的电路,该阻抗依赖于天线元件120和220的大小和形状。用于连接至空间的等效电路ANTs包括:电容器Cs、参考阻抗Rs和电感器Ls。
如图5所示,包括串联电感器Lser和串联电容器Cser在内的串联电路的一端连接至输入/输出端110或210。
构成多频天线101或102的等效电路ANT的电感器L1ant的一端连接至包括串联电感器Lser和串联电容器Cser在内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电容器Cant的一端和电感器L2ant的一端连接至电感器L1ant的另一端。电容器Cant的另一端连接至连接点199。
并联电感器Lsh的一端连接至电感器L2ant的另一端。并联电感器Lsh的另一端连接至连接点199。
用于连接至空间的等效电路ANTs的电容器Cs的一端连接至电感器L2ant的另一端与并联电感器Lsh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点。电感器Ls的一端和参考阻抗Rs的一端连接至电容器Cs的另一端。电感器Ls的另一端和参考阻抗Rs的另一端连接至连接点199。
电容器Cs的电容和用于连接至空间的等效电路ANTs的电感器Ls的电感依赖于包括天线元件120或220以及参考阻抗Rs在内的球体的半径a,它们由以下等式(1)和(2)来表示:
Cs=a/(c x Rs)...(1)
Ls=(a x Rs)/c...(2)
其中Cs:电容器Cs的电容[F];
Ls:电感器Ls的电感[H]
Rs:参考阻抗Rs的电阻值[欧姆];
a:包括天线元件的球体的半径[m];以及
c:光速[m/s]
如上所述,多频天线101和102在连接点199处彼此相连。类似地,包括多频天线101和102在内的多频天线100的等效电路由图6所示在连接点199处的互连来配置,未示出的一对馈线连接至输入/输出端110和210。
多频天线100的并联电感器导体170和270、串联电容器导体160a、160b、260a和260b、串联电感器导体140和240的图案被调整为使得图6所示的等效电路针对与多频天线100一起使用的每个频率具有虚部为0、实部为50欧姆的输入阻抗。
在本实施例中,图案被调整为使得针对两个频率2.5GHz和5.2GHz获得虚部为0、实部为50欧姆的输入阻抗。
这里,天线元件120和220中用于连接至空间的等效电路ANTs的电感器的电感和电容器的电容由上述等式(1)和(2)来获得。
然后,以下将描述具有上述物理结构和电学结构的多频天线100的反射损耗的频率特性。
图7示出了多频天线100的反射损耗的频率特性。这些是当并联电感器Lsh具有5.1nH的电感、串联电容器Cser具有0.16pF的电容、串联电感器Lser具有5.7nH的电感以及针对2.5GHz和5.2GHz的频率,输入阻抗为50欧姆时,多频天线100的反射损耗的频率特性。
在图7中,将频率(GHz)绘制为横坐标,将反射损耗S11(dB)绘制为纵坐标。
如上所述,针对2.5GHz和5.2GHz的频率,多频天线100的等效电路具有虚部为0的输入阻抗。因此,多频天线100在这些频率处谐振,并产生较大增益。然后,如图7所示,针对2.5GHz和5.2GHz附近的两个频带,反射损耗S11小于-10dB。按照这种方式,多频天线100用作针对2.5GHz和5.2GHz两个频率产生充足增益的多频天线。
以下将描述具有上述物理结构和电学结构的多频天线100的极化波特性。为了便于理解,与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80009中描述的多频天线900进行比较。这里,多频天线900与本发明的多频天线101和102相对应。
如图18所示,多频天线900包括:基底901、馈点910、天线元件920、通孔930和950、串联电感器导体940、串联电容器导体960、并联电感器导体970和接地部分980。
馈点910与输入/输出端110相对应,天线元件920与天线元件120相对应。通孔930和950与通孔130、150a和150b相对应;串联电感器导体940与串联电感器导体140相对应;串联电容器导体960与串联电容器导体160a和160b相对应;以及并联电感器导体970与串联电感器导体170相对应。
接地部分980包括:配置在基底901的一个主表面上的接地导体981、配置在基底901的另一主表面上的接地导体983、以及将接地导体981和983连接的多个通孔982;并且接地部分980接地。
与多频天线101和102类似,多频天线900由图5所示的等效电路来呈现,并且被调整为针对2.5GHz和5.2GHz两个频率具有虚部为0的输入阻抗。
多频天线900和多频天线100分别具有如图8A和8B所示的极化波特性。
图8A示出了多频天线900中具有2.5GHz或5.2GHz频率的主极化波和交叉极化波的发射图案。图8B示出了多频天线100中具有2.5GHz和5.2GHz频率的主极化波和交叉极化波的发射图案。
图8A和8B中示出的发射图案呈现出在图1至4的X-Z平面中多频天线100的增益。这里,+Z轴指向0度处,+X轴指向90度处。
除了作为沿Y轴方向流过天线元件920的电流出现的主极化波之外,多频天线900还发射作为沿Z轴方向流过接地部分980的电流出现的交叉极化波。因此,如图8A所示,主极化波与交叉极化波之间的增益差值为5dB或者在某些角度更小。
由于电流沿Y轴方向流过天线元件120和220,多频天线100发射具有X-Z平面上几乎沿Y轴方向的电场的主极化波。与多频天线900不同,多频天线100没有与接地部分980相对应的部分,并因此具有小于多频天线900的交叉极化波。
因此,如图8B所示,在X-Z平面中的所有角度,主极化波和交叉极化波之间的增益差值为5dB或更大。此外,存在较少的交叉极化波,提供给多频天线100的电功率的大部分被转换为主极化波。因此,主极化波的增益大于多频天线900中的情况。
因此,针对2.5GHz和5.2GHz两个频率,多频天线100可以产生几乎单一极化的电磁波,用作能够将所提供的电功率高效地转换为主极化波的多频天线。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频天线100能够针对所需的多个频率来发送/接收具有几乎单一极化的电磁波。
上述示例结构针对2.5GHz和5.2GHz两个频带产生了增益。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例如,可以使用两个频带的任何组合。如上所述,根据天线元件120和220的大小来自动确定天线元件120和220的等效电路ANT和用于连接至空间的等效电路ANTs的元件常量。因此,考虑根据天线元件120和220的大小来确定的元件常量,适当地确定并联电感器Lsh的电感、串联电容器Cser的电容和串联电感器Lser的电感以创建多个预期频率附近的谐振点,从而可以针对任何多个频带来获得充足的增益。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的上述多频天线100在X-Y平面上沿所有方向产生对主极化波的较大增益。然而,在一些应用中,需要沿一个方向的较强发射。根据本实施例的多频天线产生沿一个方向的较强发射。
以下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多频天线300。
根据实施例2的多频天线300在基底99上具有多频天线100和如图9所示沿Z轴方向与多频天线100相距d的多频天线301。
多频天线301是多频天线100中输入/输出端110和210短接的天线。更具体地,多频天线301包括:串联电感器导体340,一端连接至通孔导体150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通孔导体250的另一端,来取代串联电感器导体140和240以及输入/输出端110和210。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中的多频天线100相同。在本实施例中,距离d近似为15.0mm(在2.5GHz近似为1/8波长,在5.2GHz近似为1/4波长)。
多频天线301的等效电路与图5所示的等效电路几乎相同,并且与多频天线100一样,针对2.5GHz和5.2GHz频率具有虚部为0的输入阻抗。
以下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多频天线300的操作。为了便于理解,将详细描述在多频天线100发射2.5GHz电磁波情况下的操作。
图9所示的多频天线100将提供给输入/输出端110和210的电功率转换为电磁波并发射。
沿+Z轴方向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进入位于距离d处的多频天线300。这里,假定电磁波具有相位常量B(弧度/米)。因此,进入多频天线300的电磁波在行进距离d时相位改变了-B*d(弧度)。
进入的电磁波的磁场感应引起多频天线301中的电流。感应电流在多频天线301中谐振,再次发射电磁波。从多频天线301发射的电磁波与从多频天线100沿+Z轴方向发射的电磁波相比相位近似改变了π。换言之,从多频天线301发射的电磁波与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相比,相位改变了π-B*d。
在从多频天线301沿+Z轴方向延伸的区域中,从多频天线100发射并且相位改变了-B*d的电磁波与从多频天线301发射并且相位改变了π-B*d的电磁波重叠。
由于相位彼此偏移π,两个电磁波相互抵消。因此,从多频天线301沿+Z轴方向发射的电磁波几乎不创建电场。换言之,与+Z轴方向平行发射的电磁波实质上被多频天线301阻止。
另一方面,从多频天线301沿-Z轴方向发射的电磁波在行进距离d到达多频天线100时相位改变了-B*d。换言之,电磁波的相位改变了π-2*B*d并返回多频天线100。
因此,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和从多频天线301发射并且相位改变了π-2*B*d的电磁波从多频天线100沿-Z轴方向组合。
这里,为了便于理解,假定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是sin X。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sin X和从多频天线301发射的电磁波sin(X+A)(这里A=π-2·B*d)的组合波为sing X+sin(X+A)=2*sin(X+A/2)*cos(A/2)。当A/2的范围从-π/3至π*3,cos(A/2)>1/2时,满足2*sin(X+A/2)*cos(A/2)>sin(X+A/2)。换言之,当A/2的范围从-π/3至π*3时,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和从多频天线301发射的电磁波互相增强。换言之,当A(=π-2*B*d)的范围从-2π/3至2π/3时,两个电波互相增强。当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和从多频天线301发射的电磁波具有相同的相位(A=0)时,它们尤其互相增强。
在本实施例中,距离d为15.0mm(在2.5GHz处近似为1/8波长,在5.2GHz处近似为1/4波长)。因此,在5.2GHz情况下A=0,在2.5GHz情况下A=π/2;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和从多频天线301发射的电磁波互相增强。
如上所述,多频天线301用作反射器,对从多频天线沿+Z轴方向发射的电磁波进行阻止/反射。
本实施例的多频天线300具有图10所示的方向性。在图中,实线表示针对5.2GHz频率的方向性,虚线表示针对2.5GHz频率的方向性。这里,+Z轴指向0度处,+X轴指向90度处。
如上所述,从多频天线100沿+Z轴方向发射的电磁波实质上被多频天线301阻止。因此,如图10所示,多频天线300沿+Z轴方向(在0度方向上)产生较小增益。
此外,如上所述,从多频天线100沿-Z轴方向发射的电磁波和从多频天线301沿-Z轴方向发射的电磁波互相增强。因此,如图10所示,多频天线300沿-Z轴方向(在180度的方向上)产生较大增益。
因此,多频天线300用作针对2.5GHz和5.2GHz频率,发射几乎单一极化的电磁波的、高度方向性的天线。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2允许针对多个所需频率,利用几乎单一极化的电磁波来进行通信。因此,可以提供针对多个频率的、高度方向性的多频天线。
在上述示例性结构中,多频天线301的谐振频率是与多频天线101和102的频率相同的频率。然而,它们不必须是相同频率。
可以通过改变多频天线301的谐振频率来改变多频天线301的反射相位,从而多频天线300具有所需方向性。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2中,使用具有与多频天线100相同形状的多频天线301作为反射器。然而,可以使用针对单一频率具有谐振频率的偶极天线来替代多频天线301。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多频天线500。
在多频天线500中,如图11所示,使用包括具有矩形图案的偶极天线在内的反射图案590来取代实施例2中的多频天线300的多频天线301。其他结构与多频天线300相同。
反射图案590包括在长形线上的电容负载的矩形图案。反射图案590具有由该线的宽度和长度以及矩形图案的宽度和长度确定的谐振频率。本实施例中的反射图案590具有5.2GHz的谐振频率。
以下将描述多频天线500的方向性。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图案590具有5.2GHz的谐振频率,并阻止/反射5.2GHz电磁波。因此,如图12所示,针对5.2GHz,沿-Z轴方向(180度的方向)的增益比沿+Z轴方向(0度方向)的增益大近似8dB。另一方面,反射图案590不在2.5GHz谐振。因此,沿+Z轴方向和沿-Z轴方向的增益几乎相等。因此,针对2.5GHz频率,多频天线500具有沿所有方向几乎均匀的方向性,并用作针对5.2GHz频率沿-Z轴方向的高度方向性的天线。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3允许针对多个所需频率,利用几乎单一极化的电磁波来进行通信。因此,可以提供针对指定频率的高度方向性的多频天线。
上述示例性结构呈现出针对5.2GHz的一个频带的高度方向性的结构。然而,这不是限制性的。
例如,可以提供具有与不同频率相对应的谐振频率的多个反射图案590。
(实施例4)
除了上述实施例2或3中的多频天线300或500的结构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多频天线还包括反射导体。反射导体用于将从多频天线100沿对角线行进至反射器(多频天线300或反射图案590)的电磁波向反射器反射。
以下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多频天线550。
在多频天线550中,如图13所示,还向实施例3中的多频天线500的结构提供了与Z轴平行的、在基底99的一个主表面上延伸的反射图案595a和595b。
与+Z轴平行行进的电磁波在不受反射图案595a和595b影响的情况下进入反射图案590,因为其电场与反射图案595a和595b垂直。另一方面,沿对角线行进至+Z轴的电磁波由反射图案595a和595b反射,并进入反射图案590。因此,除了与+Z轴平行行进的电磁波之外,沿对角线行进至+Z轴的电磁波进入反射图案590,允许反射图案590反射更多电磁波。
这里,如图14所示,可以以使反射图案595a和595b在反射图案590附近变为彼此更加接近的方式来提供反射图案595a和595b。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反射图案595a和595b提供给实施例3中的多频天线500。反射图案595a和595b可以被提供给实施例2中的多频天线300。
(实施例5)
从几何光学的观点,多频天线100从馈点或输入/输出端110和210附近发射电磁波。因此,当反射器的焦点在输入/输出端110和210附近时,反射器更有效地对从多频天线100发射的电磁波进行反射。
以下参照图15和16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多频天线600。图15是多频天线600的透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X1-Z1平面的截面视图。在图15中,实际上隐藏的部分也用实线表示以便于查看。
在多频天线600中,如图所示,通过基底99,从一个主表面至另一主表面提供弯曲反射板690,反射板690的焦点在多频天线100的输入/输出端110和210附近。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多频天线100相同。
在发射电磁波时,多频天线600操作如下。
在从多频天线600发射的电磁波中,进入反射板690的电磁波沿-Z方向反射。反射的电磁波和从多频天线100沿-Z方向发射的电磁波互相增强。
另一方面,在电磁波进入多频天线600时,多频天线600操作如下。
当电磁波沿-Z轴方向进入多频天线600时,大多数电磁波被多频天线100吸收。未被吸收的电磁波部分由反射板690反射,并在反射板690的焦点处进入输入/输出端110和210。
按照这种方式,反射板690还可以用于改变方向性。
此外,反射板690具有穿透基底99的厚度,与铜箔图案相比反射更多的电磁波。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2至5提供了针对多个所需频率沿一个方向具有较强方向性的多频天线。
例如,如图17所示,可以在如上所述的两个多频天线100之间提供如上所述的一个多频天线301,以实现如上所述的两个多频天线300。
此外,对于另一通信方位于受限位置的系统,可以对天线进行导向,以增大至另一通信方的方向上的增益,从而可以使用该天线作为高增益天线。此外,在无线电波发射是障碍的环境中,可以以如下方式来对天线进行导向:使得增益被抑制的方向与无线电波发射是障碍的方向相匹配,从而可以使用该天线作为低障碍天线。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基底99的一个主表面上印制的图案和在另一主表面上提供的图案由通孔连接。取代通孔,可以使用电容性连接或电感性连接来将其连接。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感器和导体由线(电路图案)形成。例如,一些或所有电感器和导体可以由芯片部分形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将电路配置在基底99的一个主表面和另一主表面上。这些电路可以仅在一个主表面上提供。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电路元件配置在介电基底上。只要保持电路元件,可以去除基底。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多频天线101和102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它们可以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已经参照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描述和示意了本申请的原理,应当显而易见地,在不背离这里公开的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在布置和细节上对优选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应当被解释为包括在这里公开的主题的精神和范围内想到的所有这种修改和变化。
本申请要求保护2010年2月23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37956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Claims (10)

1.一种多频天线,包括:
第一天线,具有多个谐振频率,包括:
第一输入/输出端;
第一天线导体;
串联电路,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并将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与第一天线导体连接;以及
第二电感器,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天线导体;以及
第二天线,具有多个谐振频,包括:
第二输入/输出端;
第二天线导体;
串联电路,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二电容器,并将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与第二天线导体连接;以及
第四电感器,(i)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天线导体,以及(ii)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导体的主无线电波传播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导体的主无线电波传播方向实质上是相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的多个谐振频率与所述第二天线的多个谐振频率实质上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中,还包括:介电板,其中
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天线导体和第二天线导体在所述介电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
所述第二电感器和第四电感器被配置在所述介电板的另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天线导体,所述第四电感器的一端经由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二天线导体;
所述第一电容器包括:所述第一天线导体的一部分;第一电导体,被配置在所述介电板的另一表面上,并面对所述第一天线导体的所述部分;以及位于其间的所述介电板:
所述第二电容器包括:所述第二天线导体的一部分;第二电导体,被配置在所述介电板的另一表面上,并面对所述第二天线导体的所述部分;以及位于其间的所述介电板:
所述第一电感器被配置在所述介电板的一个表面上,(i)一端经由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导体,以及(ii)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以及
所述第三电感器被配置在所述介电板的一个表面上,(i)一端经由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导体,以及(ii)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还包括:反射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天线导体和第二天线导体的主无线电波传播方向上,用于阻止/反射所述第一天线导体和第二天线导体发射的无线电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频天线,其中,所述反射器被配置在使得所述反射器向所述第一天线导体和第二天线导体反射的无线电波和所述第一天线导体和第二天线导体沿与所述无线电波相同的方向发射的无线电波互相增强的距离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频天线,其中:
所述反射器包括:第三天线导体;第四天线导体;第五电感器,将所述第三天线导体和第四天线导体连接;以及串联电路,包括第六电感器和第三电容器,并将所述第三天线导体和第四天线导体连接;
所述反射器具有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多个谐振频率实质上相同的多个谐振频率;以及
所述反射器的主无线电波传播方向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主无线电波传播方向实质上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频天线,其中:
所述反射器包括:加载有多个矩形图案的线导体;
所述线导体与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主无线电波的电场方向平行延伸;以及
所述反射器具有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多个谐振频率中的至少一个谐振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频天线,其中,所述反射器具有弯曲形式,其焦点位于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输入/输出端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频天线,还包括:反射导体,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和第二天线导体对角线行进至所述反射器的电磁波朝所述反射器反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以镜像对称的方式配置。
CN201180004411.2A 2010-02-23 2011-02-22 多频天线 Active CN102598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1844.5A CN104393398B (zh) 2010-02-23 2011-02-22 多频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7956A JP4916036B2 (ja) 2010-02-23 2010-02-23 複数周波アンテナ
JP2010-037956 2010-02-23
PCT/JP2011/000993 WO2011105057A1 (en) 2010-02-23 2011-02-22 Multifrequency antenna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1844.5A Division CN104393398B (zh) 2010-02-23 2011-02-22 多频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411A true CN102598411A (zh) 2012-07-18
CN102598411B CN102598411B (zh) 2015-06-17

Family

ID=4399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4411.2A Active CN102598411B (zh) 2010-02-23 2011-02-22 多频天线
CN201410381844.5A Active CN104393398B (zh) 2010-02-23 2011-02-22 多频天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1844.5A Active CN104393398B (zh) 2010-02-23 2011-02-22 多频天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18162A1 (zh)
JP (1) JP4916036B2 (zh)
KR (1) KR101308284B1 (zh)
CN (2) CN102598411B (zh)
WO (1) WO20111050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2513B2 (ja) * 2010-08-31 2013-07-3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複数周波円偏波アンテナ
US8674895B2 (en) * 2011-05-03 2014-03-18 Andrew Llc Multiband antenna
JP5263365B2 (ja) * 2011-10-12 2013-08-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複数周波円偏波アンテナ
JP6218069B2 (ja) * 2012-10-12 2017-10-25 国立大学法人電気通信大学 アンテナ
JP5907479B2 (ja) 2013-03-22 2016-04-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424484B2 (ja) * 2014-06-13 2018-11-21 ヤマハ株式会社 平面漏洩伝送路
CN111066202B (zh) * 2017-09-08 2021-05-28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
TWI656696B (zh) 2017-12-08 2019-04-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多頻多天線陣列
CN109103597A (zh) * 2018-08-03 2018-12-28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多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RU2700031C1 (ru) * 2018-12-26 2019-09-12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Маринн 3Д" Многочастотное приемоизлучающее ант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20210092696A (ko) * 2020-01-16 2021-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플로팅 라디에이터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2582808B (zh) * 2020-11-13 2022-0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适用于毫米波5g通信的宽带蝶形贴片天线阵列
CN112864604A (zh) * 2021-03-15 2021-05-28 罗森伯格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天线的辐射元件和包括该辐射元件的天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0941A1 (en) * 2003-01-17 2004-07-22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dual frequency dipole antenna structure
JP2004242277A (ja) * 2003-01-17 2004-08-26 Fujitsu Ten Ltd アンテナ
JP2009010471A (ja) * 2007-06-26 2009-01-15 Yazaki Corp アンテ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9141A (en) * 1997-06-02 1999-12-07 Weldon; Thomas Paul Enclosed dipole antenna and feeder system
JPH1123692A (ja) * 1997-06-30 1999-01-29 Sekisui Chem Co Ltd 地中探査用アンテナ
JP4017137B2 (ja) * 1999-03-18 2007-12-0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JP2001185938A (ja) * 1999-12-27 2001-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2周波共用アンテナ、多周波共用アンテナ、および2周波または多周波共用アレーアンテナ
US7023909B1 (en) * 2001-02-21 2006-04-04 Novatel Wirel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ireless modem assembly
JP2004173035A (ja) * 2002-11-21 2004-06-17 Kobe Steel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4260647A (ja) * 2003-02-27 2004-09-16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及び通信装置
JP2005086518A (ja) 2003-09-09 2005-03-31 Ntt Docomo Inc アンテナ装置
US6999028B2 (en) * 2003-12-23 2006-02-1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Ultra high 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JP2005210521A (ja) * 2004-01-23 2005-08-04 Sony Corp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6014007A (ja) * 2004-06-28 2006-01-12 Denki Kogyo Co Ltd 多面合成アンテナ用アンテナユニット
US7064713B2 (en) * 2004-09-14 2006-06-20 Lumera Corporation Multiple element patch antenna and electrical feed network
JP4408405B2 (ja) * 2004-09-21 2010-0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および無線装置
WO2006038432A1 (ja) * 2004-10-01 2006-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のアンテナ装置を用いた無線端末
US7199760B2 (en) * 2005-02-03 2007-04-03 Via Telecom Co., Ltd. Mobile phone having a directed beam antenna
US7629931B2 (en) * 2005-04-15 2009-12-08 Nokia Corporation Antenna having a plurality of resonant frequencies
JP4571555B2 (ja) * 2005-08-25 2010-10-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リーダライタ
CN1881685B (zh) * 2006-03-22 2010-05-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交叉馈电宽带印制八木天线
WO2009011376A1 (ja) * 2007-07-18 2009-01-2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無線icデバイス
JP4926087B2 (ja) 2008-01-31 2012-05-09 三和シヤッター工業株式会社 扉枠連結構造
JP2010037956A (ja) 2008-07-31 2010-02-18 Tsukasa Sokken Co Ltd 耐圧性能を向上させた半球型・バッファー・チューブの構造
TWI380509B (en) * 2009-07-16 2012-12-21 Htc Corp Planar reconfigurable antenn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40941A1 (en) * 2003-01-17 2004-07-22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dual frequency dipole antenna structure
JP2004242277A (ja) * 2003-01-17 2004-08-26 Fujitsu Ten Ltd アンテナ
JP2009010471A (ja) * 2007-06-26 2009-01-15 Yazaki Corp アンテ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78732A (ko) 2012-07-10
US20120218162A1 (en) 2012-08-30
CN102598411B (zh) 2015-06-17
KR101308284B1 (ko) 2013-09-13
JP2011176495A (ja) 2011-09-08
JP4916036B2 (ja) 2012-04-11
CN104393398A (zh) 2015-03-04
CN104393398B (zh) 2017-05-24
WO2011105057A1 (en)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411B (zh) 多频天线
KR101543648B1 (ko) 그리드 어레이 안테나 및 집적 구조
CN111384594B (zh) 高频辐射体、多频阵列天线和基站
US8400231B2 (en) High-frequency coupl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8232443B (zh) 一种方向图可重构的微带缝隙天线
CN101483279B (zh) 利用pifa天线制造圆形极化波的天线系统
EP2251933A1 (en) Composite antenna
EP0823748A2 (en) Antenna
US20110309993A1 (en) Small-size printed circuit board-printed meander line inverted-f antenna for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TW201029263A (en) Coplanar waveguide fed planar log-periodic antenna
CN104134866A (zh) 基于信号干扰概念的微波宽带去耦网络
US8610634B2 (en) Antenna
JP5252513B2 (ja) 複数周波円偏波アンテナ
CN113937493A (zh) 一种低频辐射单元和天线阵列
KR101532465B1 (ko) 로우 프로파일 광대역폭 무선 주파수 안테나
KR20130127853A (ko) 다층 구조를 갖는 루프 안테나
CN111416198A (zh) 具有偶极天线与环形天线的天线装置
JP3574420B2 (ja) 携帯端末機
CN218005264U (zh) 一种单极子天线以及移动通讯设备
CN215896703U (zh) 双频双馈高增益滤波天线及电子设备
CN213636294U (zh) 一种多辐射单元高增益天线
CN207719401U (zh) 基于圆极化天线串联馈电网络的提高收发性能的结构
CN202308302U (zh) 印刷天线
CN113178670A (zh) 一种新型印刷电路板慢波传输线
CN113506979A (zh) 双频双馈高增益滤波天线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UNIV ELECTRO COMM

Effective date: 201505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CASIO Comput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CASIO Computer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Communic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