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9306B -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89306B CN102589306B CN201210053569.5A CN201210053569A CN102589306B CN 102589306 B CN102589306 B CN 102589306B CN 201210053569 A CN201210053569 A CN 201210053569A CN 102589306 B CN102589306 B CN 1025893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hot
- cold water
- heat
- water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lithium bromide Chemical group [Li+].[Br-] AMXOYNBUYSYVKV-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1 que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71 quen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himneys And Flu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本发明充分回收利用热处理装置排烟余热资源,不仅降低了因排烟温度过高造成的热污染,厂内的供暖/制冷需求完全自行解决,无需另行安装中央空调机组进行制冷/制热或引接外部热力管网进行供暖输送,达到了在余热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的节能降耗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属于工业热处理回收排烟余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热处理装置是用于实现炉料各项热处理工艺的加热、冷却或各种辅助作业的设备。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根据工件进行退火、回火、淬火、加热等热处理工艺,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热处理加热方法大致可分为燃料燃烧加热法、电加热法和高能量密度能源加热法等多种方法,而对于燃料燃烧的加热方法,通常需要鼓入大量的空气,使燃料与一定比例空气混合之后燃烧,对加热室进行加热,同时排出高温烟气以保持热处理装置内部的压力均衡。在通常情况下,高温烟气都直接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热污染,同时也浪费了烟气中携带的大量热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它利用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将热处理装置排烟余热作为机组输入热源进行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并制备生活热水,产生的冷冻水/热水经管网输送至终端用户,以满足终端用户的制冷/供暖/生活用水的需要,充分利用排烟余热资源,不仅降低了因排烟温度过高造成的热污染,厂内的供暖/制冷需求完全自行解决,无需另行安装中央空调机组进行制冷/制热或引接外部热力管网进行供暖输送,达到了在余热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的节能降耗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冷热水机组和冷却塔,热处理系统通过换热入口烟道与冷热水机组相连,冷热水机组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连接,冷热水机组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连接。由于设有冷热水机组,充分利用排烟余热资源,不仅降低了因排烟温度过高造成的热污染,厂内的供暖/制冷需求完全自行解决,无需另行安装中央空调机组进行制冷/制热或引接外部热力管网进行供暖输送,达到了在余热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的节能降耗目的。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热处理系统包括烟囱和热处理装置,烟囱通过旁路烟道与热处理装置连接,旁路烟道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热处理装置与换热入口烟道连接。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冷热水机组连接冷却塔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以通过冷却塔排放冷热水机组系统废热;冷热水机组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以向终端用户输送冷冻水或热水。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换热入口烟道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冷热水机组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换热出口烟道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挡板和引风机。由于换热入口烟道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换热出口烟道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挡板,旁路烟道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通过调整烟道挡板的开、闭,能够将热处理装置排放的烟气送至冷热水机组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或者在余热利用系统检修或停机时直接将烟气送至烟囱中排入大气,并且通过调整烟道挡板的开启度,保持热处理装置内的压力平衡。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所述热处理系统的数量为2或3个,它们统通过各自的换热入口烟道接入冷热水机组,并通过各自的换热出口烟道与烟囱相连。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冷热水机组上设有换热排烟烟囱通过换热出口烟道连接,换热出口烟道上设有引风机。由于在换热出口烟道上设有引风机,可以克服冷热水机组及换热进、出口烟道的阻力,确保烟气的顺畅排放。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所述热处理系统的数量为2或3个,它们通过各自的换热入口烟道接入冷热水机组,并通过各自的换热出口烟道与换热排烟烟囱相连。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所述热处理系统的数量为2或3个,它们的出口烟道并联后通过一个换热入口烟道接入冷热水机组,并通过一个换热出口烟道与换热排烟烟囱相连。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中,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系统设于冷热水机组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引风机状态信号、挡板门状态信号、管路阀门状态信号、管内介质监测信号、给水泵信号、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冷却水泵信号、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根据对以上各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返回到各个设备。
前述的这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所用装置的工作流程:在热处理装置的旁路烟道上设置旁路挡板,并在旁路挡板与热处理装置间的烟道上引接换热入口烟道,将高温烟气引入冷热水机组;冷热水机组中的废热通过冷却水泵进行吸收,并送入冷却塔中进行冷却,再送回冷热水机组进行下一次的吸热过程;将制成的冷冻水或热水通过管道送至终端用户,吸收或释放热量后送回冷热水机组;将经余热利用后的低温烟气,通过换热出口烟道,经换热出口挡板送至旁路挡板和烟囱之间的烟道,并经烟囱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有冷热水机组,充分利用排烟余热资源,不仅降低了因排烟温度过高造成的热污染,厂内的供暖/制冷需求完全自行解决,无需另行安装中央空调机组进行制冷/制热或引接外部热力管网进行供暖输送,达到了在余热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的节能降耗目的;冷热水机组连接冷却塔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以通过冷却塔排放冷热水机组系统废热;冷热水机组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以向终端用户输送冷冻水或热水;由于换热入口烟道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换热出口烟道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挡板,旁路烟道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通过调整烟道挡板的开、闭,能够将热处理装置排放的烟气送至冷热水机组进行余热回收利用,或者在余热利用系统检修或停机时直接将烟气送至烟囱中排入大气,并且通过调整烟道挡板的开启度,保持热处理装置内的压力平衡;由于在换热出口烟道上设有引风机可以克服冷热水机组及换热进、出口烟道的阻力,确保烟气的顺畅排放。
以某公司两台60吨热处理装置的余热回收系统改造项目为例,据经济性估算,实施余热回收改造工作,每年可回收烟气余热3.68×1010kJ,折合标准煤1254.7吨,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热污染,同时可满足厂区内的供冷/供热/生活热水的需求;同时由于采用烟气补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每年可节约燃气费用14.18万元,节约电费53.37万元;如在周边地区存在热、冷用户,则可通过并联补燃型溴化锂机组的方式进行扩容改造;考虑装置的使用年限按照25年计,回收期后可节约运行成本1405.04万元。
综上所述,本项技术在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是显著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2组热处理系统向系统内部烟囱排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3组热处理系统向系统内部烟囱排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设有换热排烟烟囱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2组热处理系统分管路向换热排烟烟囱排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3组热处理系统分管路向换热排烟烟囱排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2组热处理系统同管路向换热排烟烟囱排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3组热处理系统同管路向换热排烟烟囱排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控制系统的信号连接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烟囱,2-冷热水机组,3-热处理装置,4-冷却塔,5-换热入口烟道,6-旁路烟道,7-终端用户,8-旁路烟道挡板,9-换热入口烟道挡板,10-给水泵,11-冷却水泵,12-换热出口烟道,13-换热出口烟道挡板,14-引风机,15-换热排烟烟囱,16-热处理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8-冷热水机组信号,19-引风机状态信号,20-挡板门状态信号,21-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2-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3-给水泵信号,24-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5-冷却水泵信号,26-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7-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
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设有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烟囱1与冷热水机组2,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挡板13和引风机14。
如图9所示,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
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设有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烟囱1与冷热水机组2,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挡板13和引风机14。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2个,它们通过各自的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并通过各自的换热出口烟道12与烟囱1相连。
如图9所示,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
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设有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烟囱1与冷热水机组2,换热出口烟道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挡板13和引风机14。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3个,它们通过各自的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并通过各自的换热出口烟道12与烟囱1相连。
如图9所示,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
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冷热水机组2上设有换热排烟烟囱15通过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引风机14。
如图9所示,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5:如图5所示,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
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冷热水机组2上设有换热排烟烟囱15通过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引风机14。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2个,它们通过各自的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并通过各自的换热出口烟道12与换热排烟烟囱15相连。
如图9所示,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6:如图6所示,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
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冷热水机组2上设有换热排烟烟囱15通过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引风机14。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3个,它们通过各自的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并通过各自的换热出口烟道12与换热排烟烟囱15相连。
如图9所示,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7:如图7所示,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
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
冷热水机组2上设有换热排烟烟囱15通过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引风机14。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2,它们的出口烟道并联后通过一个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并通过一个换热出口烟道12与换热排烟烟囱15相连。
如图9所示,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8:如图8所示,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
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
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3个,它们的出口烟道并联后通过一个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设有换热排烟烟囱15通过一个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冷热水机组2,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引风机14。
如图9所示,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当无换热排烟烟囱的方案时,烟气的流程为:
1、余热利用时,关闭旁路挡板门,打开换热入口烟气挡板门和换热出口烟气挡板门;
2、当余热利用设备检修或停运时,打开旁路挡板门,关闭换热入口烟气挡板门和换热出口烟气挡板门;
当有换热排烟烟囱方案时,烟气的流程为:
1、余热利用时,关闭旁路挡板门,打开换热入口烟气挡板门;
2、当余热利用设备检修或停运时,打开旁路挡板门,关闭换热入口烟气挡板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烟气在热处理装置3的旁路烟道8上设置旁路挡板9,并通过旁路挡板9与热处理装置3间的烟道上引接换热入口烟道5,将高温烟气引入冷热水机组2;冷热水机组2中的废热由冷却水吸收后,通过冷却水泵11送入冷却塔4中进行冷却,再送回冷热水机组2进行下一次的吸热过程;将制成的冷冻水或热水通过管道送至终端用户7,吸收或释放热量后送回冷热水机组2;将经余热利用后的低温烟气,通过换热出口烟道送至换热排烟烟囱15或烟囱1排出。
Claims (8)
1.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处理系统(16)、冷热水机组(2)和冷却塔(4),热处理系统(16)通过换热入口烟道(5)与冷热水机组(2)相连,冷热水机组(2)的冷却水系统与冷却塔(4)连接,冷热水机组(2)还通过连接管道与终端用户(7)连接;换热入口烟道(5)上设有换热入口烟道挡板(9);还包括一个集中控制系统(17),集中控制系统(17)设于冷热水机组(2)上,并接收冷热水机组信号(18)、引风机状态信号(19)、挡板门状态信号(20)、管路阀门状态信号(21)、管内介质监测信号(22)、给水泵信号(23)、冷却塔进出口状态信号(24)、冷却水泵信号(25)、热处理装置运行信号(26)和热处理装置变频离心鼓风机信号(27),根据以上各信号对设备进行系统控制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热处理系统(16)包括烟囱(1)和热处理装置(3),烟囱(1)通过旁路烟道(6)与热处理装置(3)连接,旁路烟道(6)上设有旁路烟道挡板(8);热处理装置(3)与换热入口烟道(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热水机组(2)连接冷却塔(4)的管道上设有冷却水泵(11),冷热水机组(2)连接终端用户的管道上设有给水泵(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热水机组(2)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12),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换热出口烟道挡板(13)和引风机(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2或3个,它们通过各自的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并通过各自的换热出口烟道(12)与烟囱(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热水机组(2)上设有换热排烟烟囱(15)通过换热出口烟道(12)连接,换热出口烟道(12)上设有引风机(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2或3个,它们通过各自的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并通过各自的换热出口烟道(12)与换热排烟烟囱(1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系统(16)的数量为2或3个,它们并联后通过一个换热入口烟道(5)接入冷热水机组(2),并通过一个换热出口烟道(12)与换热排烟烟囱(15)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53569.5A CN102589306B (zh) | 2012-03-02 | 2012-03-02 |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53569.5A CN102589306B (zh) | 2012-03-02 | 2012-03-02 |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89306A CN102589306A (zh) | 2012-07-18 |
CN102589306B true CN102589306B (zh) | 2014-04-09 |
Family
ID=46478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53569.5A Active CN102589306B (zh) | 2012-03-02 | 2012-03-02 |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893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1421B (zh) * | 2013-08-29 | 2015-08-26 | 苏州科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高温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
CN105972861A (zh) * | 2016-06-30 | 2016-09-28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于工艺废热回收利用的水源热泵系统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20327Y (zh) * | 2004-08-13 | 2005-08-24 | 攀枝花市瑞通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烟道余热制冷的装置 |
CN101140116A (zh) * | 2006-09-04 | 2008-03-12 | 葆光(大连)节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废烟利用、废热回收式热电冷联产技术 |
CN101929759A (zh) * | 2009-06-25 | 2010-12-29 | 清华大学 | 以高温气体为热源的吸收式供热制冷一体机 |
CN201867081U (zh) * | 2010-06-23 | 2011-06-15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炉烟气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
EP2332726A1 (en) * | 2009-12-08 | 2011-06-15 | Kazuhiko Maeda |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
CN202511638U (zh) * | 2012-03-02 | 2012-10-31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5153666A (en) * | 1979-05-21 | 1980-11-29 | Mayekawa Mfg Co Ltd | Waste heat utilizing device in casting production process |
-
2012
- 2012-03-02 CN CN201210053569.5A patent/CN1025893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20327Y (zh) * | 2004-08-13 | 2005-08-24 | 攀枝花市瑞通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烟道余热制冷的装置 |
CN101140116A (zh) * | 2006-09-04 | 2008-03-12 | 葆光(大连)节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废烟利用、废热回收式热电冷联产技术 |
CN101929759A (zh) * | 2009-06-25 | 2010-12-29 | 清华大学 | 以高温气体为热源的吸收式供热制冷一体机 |
EP2332726A1 (en) * | 2009-12-08 | 2011-06-15 | Kazuhiko Maeda |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
CN201867081U (zh) * | 2010-06-23 | 2011-06-15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加热炉烟气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
CN202511638U (zh) * | 2012-03-02 | 2012-10-31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89306A (zh) | 2012-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11638U (zh) |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 |
CN202066385U (zh) | 一种新型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
CN101871042A (zh) | 连续退火机组中退火炉“烟气余热”的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 |
CN102787187A (zh) | 一种高炉冲渣水及乏蒸汽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5316352U (zh) | 具有尾气余热回收功能的rto系统 | |
CN102589306B (zh) | 一种回收工业热处理排烟余热的装置 | |
CN102522157A (zh) | 漆包线生产过程余热综合利用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4515402B (zh) | 一种烧结系统的余热利用方法及装置 | |
CN112824819A (zh) | 水泥熟料的冷却系统及方法 | |
CN205223311U (zh) | 一种针对铸铁管退火炉烟气的收集装置 | |
CN202924954U (zh) | 一种焦炉煤气初冷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3323157U (zh) | 蒸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201841669U (zh) | 高速bopp生产线热能回收装置 | |
CN206514316U (zh)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排放系统 | |
CN202581247U (zh) | 天然气燃烧炉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1878692U (zh) | 粮食干燥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2511637U (zh) | 一种带气水换热器的工业排烟余热回收装置 | |
CN101769687A (zh) | 工业炉窑中被加热工件热量循环利用节能技术及应用 | |
CN203024620U (zh) | 一种废热回收装置 | |
CN203798205U (zh) | 工业废气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 |
CN102911679A (zh) | 一种焦炉煤气初冷器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2157087U (zh) | 一种高效电炉炼钢系统 | |
CN102494539B (zh) | 一种适用于余热利用的冷却机梯级送风方法 | |
CN202954938U (zh) | 气冷式空压机废热回收装置 | |
CN202315906U (zh) | 一种在线触媒硫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100071 11 / F, block B, building 1, yard 6,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Huadi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th Floor, Building B, Huadian Industrial Park, East Road of Automobile Museum,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