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4449A - 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方法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方法和程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64449A CN102564449A CN2011103717648A CN201110371764A CN102564449A CN 102564449 A CN102564449 A CN 102564449A CN 2011103717648 A CN2011103717648 A CN 2011103717648A CN 201110371764 A CN201110371764 A CN 201110371764A CN 102564449 A CN102564449 A CN 1025644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ve
- lands
- value
- unit
- u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2/00—Measuring distance traversed on the ground by vehicles, persons, animals or other moving solid bodies, e.g. using odometers, using pedometers
- G01C22/006—Pedomet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Naviga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Distances Traversed On The Ground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方法和程序。一种步行情况检测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以预定周期、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获取加速度值;间隔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值来检测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将终端携带于其身体上的位置;以及步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所述用户的步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步行情况检测方法和步行情况检测程序,所述装置、方法和程序优选地被应用于具有导航功能的智能电话,以基于例如用户的步数来估计用户的当前位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作为具有非常高级的算术处理能力的移动电话的智能电话已经被广泛应用。这样的智能电话可以通过安装应用来实现各种功能,例如有导航功能等。
当执行导航功能时,智能电话可以基于例如内部GPS天线接收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来计算当前位置,并且显示附近的地图屏幕。
另外,在接收不到GPS信号的室内位置,智能电话可以基于例如加速度传感器对加速度值的检测结果来计算用户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以估计当前位置。
例如,智能电话在用户步行时从由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的加速度之中提取垂直方向分量(以下称为垂直加速度值),并且基于其波形来获得关于步行情况的信息(以下,称为步行信息),如用户是否步行以及步行期间的步数是多少等。然后,智能电话通过将所获得的步数乘以用户的平均步宽来计算移动距离,并且还通过检测移动方向来估计当前位置。
作为用于获得诸如用户是否在步行或步行期间的步数是多少等步行信息的技术,存在通过对垂直加速度值的信号波形进行预定分析处理来获得步数的技术。
然而,该技术在下述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分析处理的原理,除非用户已步行特定数量的脚步(如大约10脚步),否则难以得到步数,而且,当前位置的计算显著延迟,从而使得实时特性变差。
缺乏实时特性在简单的计步器中可能不是问题,但是在导航功能中,则存在下述问题:缺乏实时特性可能导致用户当前位置的计算错误,从而显著影响其实用性。
假定下述情况,其中,如附图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在例如智能电话的电话功能的执行期间,用户步行通过图1中所示的通道,在商店前的位置N1处停一次,然后继续步行并移动到作为真实目的地的位置N2处。
在此,当对于继续步行后的步行情况的检测被延迟时,智能电话可能临时不能将移动方向上的改变反映于对当前位置的估计上,这样,会存在下述问题:智能电话可能将诸如位置N3等错误位置估计为当前位置(如虚线箭头所示)。
关于这一点,已经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通过利用垂直加速度值中出现的波形的相似度的计算来检测用户继续步行后的步行情况,以获得用户的步数(例如,参见公开号为2007-244495的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中的图18)。
发明内容
可以考虑下述情况:图2A中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垂直加速度值例如周期性地以大体均匀的波形出现的情况;以及图2B中所示的、垂直加速度值以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波形出现的情况。
在后一情况下,智能电话具有难以确定所获得的波形是否指示每一单独步伐并且难以正确检测步行情况的问题。
对于本公开,期望提出一种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步行情况检测方法和步行情况检测程序,所述装置、方法和程序可以在保证实时特性的同时精确地检测用户的步行情况,而与携带位置无关。
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公开中,动作以预定周期、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获取加速度值;根据所述加速度值来检测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将终端携带于其身体上的位置;以及基于所述确定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所述用户的步数。
在本公开中,通过利用由于用户在其身上携带终端的位置而引起的第一时间间隔与第二时间间隔的不同的比,能够准确地确定用户在其身上携带该终端的位置并确定步数,因而能够根据用户的每一单独的步伐来输出适当的步行信息,而与用户的携带位置无关。
因此,本公开可以实现这样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步行情况检测方法和步行情况检测程序:它们可以在保证实时特性的同时高精度地检测用户的步行情况,而与携带所述装置的位置无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检测步行情况时由于延迟而引起的对当前位置的估计的偏差的示意图;
图2A和2B是示出垂直加速度值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智能电话的配置的示意框图;
图4是示出导航屏幕的显示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步行信息产生处理中的功能块的示意框图;
图6是示出加速度的方向和其垂直方向分量的示意图;
图7A和7B是示出由LPF处理引起的波形上的改变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着地半波的检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由垂直加速度值引起的状态转换的示意图;
图10是着地半波的面积的比较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智能电话的携带位置的示意图;
图12A和12B是示出着地半波间隔和着地半波波长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用于每一携带位置的着地半波比的频率分布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步行信息的输出定时的示意图;
图15是示出步行信息产生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垂直分量估计过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着地半波检测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18是示出步数确定输出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该步行情况检测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以预定周期、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获取加速度值;间隔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值来检测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将终端携带于其身体上的位置;以及步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所述用户的步数。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还可包括输出单元,该输出单元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来输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的步行情况的步行信息。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还可包括移动方向推定单元,用于推定所述用户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输出单元基于所述步数来计算所述用户的移动距离,并输出基于所计算的移动距离和所述移动方向来推定的当前位置。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还可包括定位单元,用于接收用于定位的定位信号;其中,当未收到所述定位信号时,所述输出单元输出通过基于所述步数和所述移动方向来校正所述定位单元最终测量到的位置而得到的当前位置。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以预定周期、根据所述用户的动作来获取用于指示在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的垂直加速度值;所述间隔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垂直加速度值中的用于指示向下加速度的半波中的、用于指示用户的着地的着地半波、着地半波间隔和着地半波波长,所述着地半波间隔为与该着地半波以及在该着地半波前检测到的着地半波对应的特性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着地半波波长为该着地半波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步数确定单元在用于指示所述着地半波间隔与所述着地半波波长的比的着地半波比超过预定比阈值时确定所述着地半波表示两步,并且在其它情况下确定所述着地半波表示一步;并且所述输出单元输出与所述着地半波对应的步行信息。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还可包括平均步行间隔计算单元,用于基于过去的着地半波间隔来计算平均步幅,所述平均步幅为用户步行的平均步幅;所述输出单元在所述着地半波被确定为表示两步时输出与所述着地半波对应的一步的步行信息,并且输出经过经过平均步幅后剩余的一步的步行信息。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比阈值是基于上半身频率分布和下半身频率分布来确定的,所述上半身频率分布为当在用户的上半身上携带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时获得的着地半波比的频率分布,所述下半身频率分布为当在用户的下半身上携带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时获得的着地半波比的频率分布。
而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比阈值被确定为不是更接近所述上半身频率分布的中心值和所述下半身频率分布的中心值之间的中间值、而是更接近所述下半身频率分布的中心值的值。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例,当在每一预定周期获得的垂直加速度值的值处于所述值指示向下的加速度并且降低到比前一值低的下降状态且然后处于所述值连续指示向下的加速度并增大到比前一值大的上升状态并且然后指示向上的加速度时,所述着地半波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值指示向下的加速度的垂直加速度值的范围,作为所述着地半波。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还可包括平均半波面积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用于指示过去检测到的着地半波的面积的半波面积的平均值;其中,所述着地半波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垂直加速度值中用于指示向下的加速度的半波中具有是所述平均半波面积的预定倍数的面积的半波。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着地半波的极值和在其之前检测到的着地半波的极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着地半波间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步行情况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预定周期、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获取加速度值;根据所述加速度值来检测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将终端携带于其身体上的位置;以及基于所述确定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所述用户的步数。
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步行情况检测程序,该程序使得信息处理装置执行上述步行情况检测方法。
以下将利用附图来详细说明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下称为实施例)。将以下面的顺序来进行说明。
1.实施例
2.其它实施例
<1.实施例>
[1-1.智能电话的配置]
如图3中所示,智能电话1被配置为使每一单元连接到作为中心的控制单元2,并且使控制单元2控制所有的单元。
控制单元2的CPU(中央处理单元)3利用作为工作区域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经由总线7从ROM(只读存储器)4或非易失性存储器6等中读取基本程序或各种应用程序等。
数据库(DB)8例如是快闪存储器等,并且存储各种数据,诸如电话簿数据、音乐数据、图像数据和地图数据等,其中每种数据具有预定的数据库格式。
操作单元11包括触摸板或各种按钮等,并且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且向CPU 3提供操作信号。显示单元12例如包括液晶板,并且基于经由总线7提供的显示数据来产生和显示显示屏幕。另外,操作单元11的触摸板由显示单元12的液晶板的表面构成。
语音处理单元13将由麦克风14采集的语音转换为数字格式的语音数据,并且经由总线7来提供该数据,并且对经由总线7获取的语音数据进行转换,并且将该数据提供到扬声器15,以作为语音输出。
通信处理单元16经由天线16A无线地连接到基站(附图中未示出),向基站发送经由总线7提供的各种数据,并且接收从基站发送的各种数据以向总线7提供。
外部接口(I/F)17例如包括USB(通用串行总线)端子,并且用于与通过USB电缆(附图中未示出)连接的计算装置(附图中未示出)之间交换数据。
GPS电路18使用GPS天线18A接收从GPS卫星(附图中未示出)发送的GPS信号,并且向总线7提供经预定的解调处理或解码处理等的定位数据。
加速度传感器21检测沿彼此正交的三个轴方向上的加速度,产生加速度信号,并且通过A/D(模拟/数字)转换电路21A、利用25[Hz]的采样率将该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的加速度值A1,以提供到总线7。加速度值A1是用于指示当用户携带智能电话1时根据用户的动作而产生的加速度的值。
陀螺传感器(gyro sensor)22检测围绕彼此正交的三个轴的角速度,产生角速度信号,并且通过A/D转换电路22A、以预定的采样率将该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的角速度值,以向总线7提供。
磁传感器23通过检测磁场的方向来产生磁信号,并且通过A/D转换电路23A、以预定的采样率将该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的磁值(magneticvalue),以向总线7提供。
气动传感器(pneumatic sensor)24通过检测压力来产生压力信号,并且通过A/D转换电路24A、以预定的采样率将该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的压力值,以向总线7提供。
使用所述配置,如果控制单元2例如经由操作单元11从用户接收到执行呼叫功能的指令,则控制单元2执行预定的呼叫程序,并且通过通信处理单元16无线地连接到基站,以向一方发送由麦克风14采集并且被转换为数据的语音,并且通过扬声器15输出从该方发送的语音数据。
另外,如果控制单元2通过操作单元11从用户接收到执行音乐回放功能的指令,则控制单元2执行预定的音乐回放程序,从数据库8读取压缩状态的音乐数据,使语音处理单元13进行预定的解码处理,并且使扬声器15输出该音乐。
而且,如果控制单元2通过操作单元11从用户接收到用于执行例如导航功能的指令,则控制单元2执行预定的导航程序,并且基于由GPS电路18获得的定位数据来计算当前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度。
另外,控制单元2从图4中所示的数据库读取根据所计算的当前位置的范围的数据,并且使显示单元12将地图连同用于当前位置的预定标记和指定目的地的路由一起显示为导航屏幕。
此时,控制单元2还通过使用加速度传感器21的加速度值A1、陀螺传感器22的角速度值、磁传感器23的磁值和气动传感器24的压力值等来校正当前位置。
这样,智能电话1被设置为通过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执行各种应用程序来实现下述各种功能:呼叫功能、音乐回放功能和导航功能等。
[1-2.步行信息的产生]
当要实现如上所述的导航功能时,控制单元2产生用于指示用户是否在步行和在步行情况下的步数等步行信息(walk information),作为用户的步行情况(walk situation),以便将该信息用于对当前位置的估计。
此时,控制单元2通过执行步行信息产生程序,在通过图5中所示的由多个功能块构成并且由每一功能块的实时的处理后,基于根据用户的动作产生的加速度值A1来产生步行信息F。
[1-2-1.垂直加速度值的产生]
换句话说,控制单元2依次向垂直方向估计单元31和垂直分量提取单元32提供由加速度传感器21(图3)获得的周期为25[Hz]的加速度值A1。
垂直方向估计单元31和垂直分量提取单元32根据公开号为2007-226371的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中所述的技术、从作为三维向量值的加速度值A1中提取垂直方向的分量。
具体地说,垂直方向估计单元31计算过去三秒的加速度值A1的平均值,并且将单位向量作为垂直单位向量UV提供到垂直分量提取单元32。
在此,假定每一时间的加速度值A1根据智能电话1的取向和用户的状态等而具有不同的方向,但是当被携带时该智能电话的取向基本上一致,并且持续施加于用户的加速度主要是重力。由于这个原因,如果计算特定时间段的平均值,则认为该值大体为垂直方向。
垂直分量提取单元32计算加速度值A1和垂直单位向量UV(两者都是三维的)的内积,以提取加速度值A1的垂直分量(如图6中所示),并且将垂直分量作为垂直加速度值A2向LPF(低通滤波器)单元33提供。在此,垂直加速度值A2是一维值,用于指示施加于智能电话1的、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
LPF单元33包括IIR(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通过从图7A中所示的垂直加速度值A2中去除等于或大于预定截止频率的分量来产生图7B中所示的低频分量的垂直加速度值A3,并且将垂直加速度值A3提供到着地半波检测单元34。
执行这样的LPF处理,是因为用户步行中的周期(以下称为步幅(walkpace)TW)一般是约1至2[Hz],并且后面的处理中主要使用低频分量。
[1-2-2.着地半波的检测]
着地半波检测单元34检测垂直加速度值A3中所包括的波形中、由用户的步行而引起的波形部分。
通常,当智能电话1的用户在步行时,垂直加速度值A3出现周期性向正值和负值波动的波形(如图7B中所示),并且特别是当用户的脚着地时该波形在等于或小于0的水平。
另外,可以假定垂直加速度值A3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或用户的操作等而处于等于或小于0的水平的情况,但是,在该情况下,认为周期短或峰值水平低。
因此,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关注处于等于或小于0的水平的负半波,并且如果该半波满足预定条件,则着地半波提取单元确定该半波为步行期间由于着地而引起的半波(以下称为着地半波(landing half-wave)HW)。
另外,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将与垂直加速度值A3的值相关的状态分类为下降状态S2、上升状态S3和初始状态S1;在下降状态S2中,垂直加速度值A3的值为负并且正在下降;在上升状态S3中,该值为负并且正在升高;该初始状态S1(如图9中所示)不是所述状态S2和S3中的任一个,并使得该值在所述状态中的每一个之间转换。
具体地说,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检测时间点t2,使得如与图7B对应的图8中所示的那样,垂直加速度值首先降低,在给定的时间点t1标注正值V1,接下来在时间点t2标注负值V2。此时,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针对时间点t1来设置初始状态S1(图9)。
随后,当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从时间点t2开始连续三次或更多次检测到垂直加速度值A3(图8)降低、同时保持于诸如值V2、V3和V4等负值时,将垂直加速度值从初始状态S1转换为降低状态S2(图9)。另外,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将该值第一次转换为负的时间点t2视为过零点,并且将该时间点存储作为开始时间TS。
其后,当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从时间点t7开始连续三次或更多次检测到垂直加速度值A3(图8)增大、同时保持于诸如值V7、V8和V9等负值时,将垂直加速度值从降低状态S2转换为上升状态S3(图9)。另外,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将该值第一次转换为升高的时间点t7视为峰值点,并且将该时间点t7存储作为极值时间TP,并且将该时刻的值V7存储作为极值VP。
而且,当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检测到垂直加速度值A3(图8)从负向诸如值V12等正值转换时,垂直加速度值再一次转换到初始状态S1(图9),将时间点t12视为过零点,并且将该时间点存储作为结束时间TE。
当垂直加速度值如上所述地通过初始状态S1、降低状态S2和上升状态S3后再次返回到初始状态S1时,认为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检测到负半波,该负半波用于指示用户步行期间的着地的概率很高。下文,如上所述的所检测到的半波被称为临时着地半波(temporary landing half-wave)HWT。
接下来,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通过在图10中所示的临时着地半波HWT中从时间点t2(在该时间点,值变化为负值)处的值V2到时间点t11处的值V11进行积分来计算临时面积值MT,该面积值MT为与临时着地半波HWT的面积对应的值。然后,如果临时面积值MT等于或大于平均面积值MA(该平均面积值MA为前一着地半波HW中的面积的平均值)的0.5倍,则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确定该临时着地半波HWT为正常的着地半波HW。
此时,当临时面积值MT极小时,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利用该面积进行确定处理,因为该单元认为该临时着地半波HWT不是由于用户的步行而引起的,而很可能是由诸如来自外部的冲击等其它情况而引起的。
这样,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在所述值通过初始状态S1、降低状态S2和上升状态S3后再次返回到初始状态S1并且所述面积等于或大于前一平均值的0.5倍时确定检测到着地半波HW。
而且,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计算最后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的极值时间TP和在紧接该着地半波HW前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0的极值时间TP0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着地半波间隔T1。另外,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计算最后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的结束时间TE和开始时间TS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着地半波波长T2。然后,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向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提供着地半波间隔T1和着地半波波长T2。
着地半波间隔T1和着地半波波长T2是在后续的步数确定处理中使用的值。
这样,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检测着地半波HW,并且计算着地半波间隔T1和着地半波波长T2,作为用于指示着地半波HW的特性的值。
[1-2-3.步数的确定]
如图11中所示,与例如裤子的前后或者左右侧的口袋对应的携带位置P1和P2或与衬衫的每一部分中的口袋对应的携带位置P3和P4被视为用户携带智能电话1时的携带位置。
另外,作为其它携带位置,还可考虑当用户使用颈带将智能电话1绕颈部悬挂时的携带位置P5、当智能电话1被放在肩袋内时的携带位置P6和当智能电话1被握于手中时的携带位置P7等。另外,携带位置P5和P6不是指智能电话1的实际位置,而是指示作为垂直方向的支撑点的位置。
在此,在携带位置P3-P7的情况下(即当用户将智能电话1携带于上半身时),当查看垂直加速度值A3中出现的负半波时,如图12A中所示,对于垂直加速度值A3,周期性地出现尺寸基本上相同的半波。
这是基于右脚和左脚中的每一个的半波以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出现(这是因为由右脚和左脚中的每一个的着地而引起的垂直方向上的力以相同的程度而被传送到上半身)的事实来推断的。
另一方面,在携带位置P1和P2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当用户将智能电话1携带于下半身时),如图12B中所示,对于垂直加速度值A3,交错地出现较大的半波和较小的半波。
这是根据下述事实来推断的:当用户将智能电话1置于例如裤子右侧的口袋中时,当用户的右脚着地时在垂直方向上施加大的力,从而出现较大的半波,但是另一方面,当用户的左脚着地时,在垂直方向上未施加大的力,从而出现较小的半波。
在图12B的情况下,由于在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中在前一阶段中难以区别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较小半波(即使该半波是由左脚的步行而引起的),因此,难以将半波检测为着地半波HW。因此,如果不加改变地将着地半波HW的数量设置为步数,则控制单元2不能正确地检测用户的步数。
在此,将分析通过将着地半波间隔T1除以着地半波波长T2而得到的值(以下称为着地半波比(landing half-wave ratio)R)。
如果右侧和左侧的脚的着地完整地出现在着地半波HW中,则就垂直加速度值A3的特性而言,着地半波间隔T1基本上对应于步幅TW,并且着地半波波长T2对应于步幅TW的大约一半,因此,着地半波比R的值被视为大约为2。
另一方面,如果仅右侧或左侧的脚的着地出现在着地半波HW中,则着地半波间隔T1对应于步幅TW的大约2倍,并且着地半波波长T2对应于步幅TW的大约一半,因此,将着地半波比R的值视为大约为4。
因此,如果当用户实际上在身体的不同的携带位置(图11)中携带智能电话1时分析着地半波比R,并且通过划分上半身和下半身而对该值进行计数作为频率分布,则可得到图13中所示的频率分布特性。在图13中,频率被归一化,并且以0.5的间隔来对着地半波比R的值进行计数。
如可根据图13而理解的,由于针对上半身的着地半波比R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设置为值2至2.5,而在其它值处具有较低的分布,因此,针对上半身的着地半波比R趋向于主要分布在值2至2.5周围。
另一方面,针对下半身的着地半波比R集中在值4.5至5.0和等于或大于5.0的范围中,而很少的分布在值3.0至3.5和3.5至4.0的范围中。
在此,认为针对下半身的着地半波比R的分布较窄的原因是:与脚的距离较短,并且处于力传送路径上的人体关节的数量较小。另外,还认为,因为裤子的口袋通常具有较小的尺寸,所以,智能电话1在口袋中自由地到处移动的可能性较低,因而智能电话1基本上与身体一体地移动。
另一方面,针对上半身的着地半波比R的分布较宽的原因是:与脚的距离较长,并且力传输路径上的人体关节的数量较大。另外,还认为,因为夹克的口袋或手提包等通常具有较大的尺寸,所以智能电话1在口袋或手提包等中自由地到处移动的可能性较高,因而智能电话1容易不受控制地移动。
这样,可以理解,对于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情况,着地半波比R的值具有不同的分布范围和分布特性。因此,基于来自图13的频率分布特性的着地半波比R的值,设置比阈值TH为3.5,该比阈值TH用于确定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并且用于确定与一个着地半波HW对应的步数。
换句话说,在着地半波比R等于或大于比阈值TH的情况下,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认为智能电话1携带于下半身,并且一个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两步,而在该着地半波比小于比阈值TH的情况下,认为智能电话1携带在上半身,并且一个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一步。
具体地说,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通过在着地半波的结尾时间TE将着地半波间隔T1除以着地半波波长T2来计算着地半波比R,并且将结果与比阈值TH作比较,以确定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是在上半身还是在下半身,换句话说,确定着地半波HW是对应于一步还是对应于两步。
随后,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对一步进行计数,作为针对该着地半波HW的步数,而与所述确定结果无关。另外,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仅在着地半波比R等于或大于比阈值TH时,针对过去的、从图14中所示的着地半波HW的结束时间TE起已过去的预定时间段(即一步的平均时间),对平均步幅TWA后的下一步进行计数。
而且,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通过将着地半波间隔T1除以所确定的步数(即,一步或两步)来计算之前的步幅TW,并且使用该结果来更新平均步幅TWA。
另外,对于所计数的每一单独的步伐,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更新作为从最后停止至当前的连续步行的步数的连续步数WC和作为从最后的起始到当前的累积步数的累积步数WS。
另外,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将用于指示用户真在步行的步行标记L、连续步数WC、累积步数WS、着地半波HW的极值VP和平均步幅TWA设置为步行信息F,并且将该信息提供到诸如导航程序等的另一程序。
根据这一点,导航程序等通过将连续步数WC乘以用户的步伐的平均宽度来计算移动距离,并且通过将结果与移动方向组合(该移动方向例如是在最终计算当前位置后难以接收到GPS信号、但获得了步行信息F时单独估计的)来估计最新的当前位置。
这样,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确定智能电话1是被携带在上半身还是在下半身,换句话说,确定着地半波HW是指示一步还是两步,并且根据着地半波比R与比阈值TH的比较结果来对步数进行计数。
[1-3.步行信息产生处理]
接下来,将利用图15至18的流程图来详细描述在智能电话1中产生用于指示用户的步行情况的步行信息F时的步行信息处理处理的过程。
智能电话1的控制单元2通过根据执行导航功能的指令从非易失性存储器6(图3)中读取和执行步行信息产生程序,来启动图15的步行信息产生处理RT1的过程,并且该过程移动到垂直分量估计过程RT2。
此时,控制单元2开始图16的垂直分量估计过程RT2,以移到步骤SP11,并且从加速度传感器21获取加速度值A1,并且在预定的缓存器中累积该值,以移到随后的步骤SP12。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12中确定是否在缓存器中保存了一秒的加速度值A1(即25个采样)。如果在此获得肯定的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后续步骤SP13。
在步骤SP13中,控制单元2计算和存储一秒平均值A1A(所述一秒平均值为一秒中加速度值A1的平均值)且清空缓存器,以移到随后的步骤SP14。一秒平均值A1A是三维向量值。另外,控制单元2至多存储三个最近的一秒平均值A1A。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14中确定是否已针对三秒计算了一秒平均值A1A(即是否已计算了三秒中的每一秒的一秒平均值)。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一秒平均值A1A的数量不足以用于计算垂直单位向量UV,换句话说,所累积的加速度值A1的数量不够,因此,控制单元2此时再次返回到步骤SP1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14中获得肯定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15。控制单元2在步骤SP15中计算三秒的一秒平均值A1A的平均值(即三个一秒平均值A1A的均值),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17,将结果设置为垂直单位向量UV。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12中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所累积的加速度值A1的数量不足以用于计算一秒平均值,并且控制单元2此时移到随后的步骤SP16。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16中确定是否已针对三秒计算了加速度值A1的一秒平均值A1A。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还没有计算垂直单位向量UV,并且难以计算垂直加速度值A2,而控制单元2此时返回到步骤SP11,以便进一步累积加速度值A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16中获得肯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加速度值A1未被累积用于计算一秒平均值A1A,而是已经计算了垂直单位向量UV,因此能够计算垂直加速度值A2。因此,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17。
控制单元2在SP17中计算减去重力的加速度值A1G,其中,通过从最新的加速度值A1中减去垂直单位向量UV,来从加速度值A1中去除重力分量,并且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18。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18中通过计算减去重力的加速度值A1G和垂直单位向量UV的内积来计算垂直加速度值A2(A2为一维向量值),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19。
这样,控制单元2在步行信息产生过程的启动后累积三秒的加速度值A1,并且计算垂直单位向量UV,并且之后在垂直分量估计过程RT2中,基于在每秒更新垂直单位向量UV的同时随后获取的加速度值A1来计算垂直加速度值A2。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19中返回到步行信息产生处理RT1(图15)的原过程,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1。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1中通过在垂直加速度值A2中去除等于或大于预定截止频率的分量来产生垂直加速度值A3(图7),并且移到随后的着地半波检测过程RT3。
此时,控制单元2开始图17的着地半波检测过程RT3,并且移到步骤SP21,并且确定垂直加速度值A3是否在上升状态S3(图9)中。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22。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22中确定垂直加速度值A3是否在下降状态S2(图9)。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垂直加速度值A3在初始状态S1(图9)中,并且此时,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23,以便检测状态转换为下降状态S2的时间。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23中确定垂直加速度值A3的值是否为负且连续三次降低为值V2、V3和V4。
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垂直加速度值A3还没有改变,仍保持初始状态S1(图9)。因此,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37,以便获取后续的垂直加速度值A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3中获得肯定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24,状态从初始状态S1转换为下降状态S2(图9),并且控制单元移到随后的步骤SP25。
在步骤SP25中,控制单元2将该值第一次转换为负值的时间点(图8中的时间点t2)存储为开始时间TS,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37,以便获得随后的垂直加速度值A3,以用于检测此时向上升状态S3(图9)的转换。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2中获得肯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状态已经从初始状态S1转换为下降状态S2(图9)转换,并且控制单元2此时移到随后的步骤SP26。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26中确定垂直加速度值A3的值是否为负且连续三次上升为图8的值V7、V8和V9。
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指示垂直加速度值A3还没有改变,仍保持下降状态S2(图9)。因此,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37,以便获取随后的垂直加速度值A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6中获得肯定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27,状态从下降状态S2转换为上升状态S3(图9),并且控制单元移到随后的步骤SP28。
在步骤SP28中,控制单元2将状态首次变为升高的时间点(图8中的时间点t7)存储作为极值TP,将该时间的值V7存储作为极值VP,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37,以便获取随后的垂直加速度值A3,用于检测此时向初始状态S1(图9)的转换。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1获得肯定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27,该结果表示此时状态已经从初始状态S1、在通过下降状态S2之后转换为上升状态S3(图9),并且控制单元2此时移到随后的步骤SP29。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29中确定垂直加速度值A3的值是否等于或大于0。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垂直加速度值A3还没有改变,仍保持上升状态S3(图9)。因此,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37,以便获取随后的垂直加速度值A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29中获得肯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垂直加速度值A3从负值转换为0或正值(例如图8的值V12)。此时,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30,状态从上升状态S3转换为初始状态S1(图9),并且控制单元移到随后的步骤SP31。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31中将该点的时间(图8中的时间点t12)存储作为结束时间TE,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32。在该情况下,从开始时间TS到结束时间TE的负半波形成临时着地半波HWT(图8)。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32中计算和存储作为临时着地半波HWT的面积的临时面积值MT(图10),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33。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33中确定临时面积值MT是否等于或大于平均面积值MA的0.5倍。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结果表示可以认为临时着地半波HWT是由步行之外的其它原因而引起的波形(因为临时面积值MT极小)。此时,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37,以便检测随后的临时着地半波HWT。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33中获得肯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临时着地半波HWT的临时面积值MT足够大,并且此时,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34。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34中将临时着地半波HWT识别为着地半波HW,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35。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35中计算最后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的极值时间TP和在其之前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0的极值时间TP0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将其存储作为着地半波间隔T1(图12),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36。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36中计算最后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中的结束时间TE和开始时间TS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将其存储作为着地半波波长T2(图12),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37。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37中返回到步行信息产生处理RT1(图15)的原过程,并且移到随后的步数确定输出过程RT4。
此时,控制单元2开始图18的步数确定输出过程RT4并且移到步骤SP41。控制单元2在步骤SP41中确定是否在前一着地半波检测过程RT3中检测到着地半波HW。如果在此获得肯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需要根据着地半波HW的检测来执行步数的计数处理,并且控制单元2此时移到随后的步骤SP42。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42中通过将着地半波间隔T1除以着地半波波长T2来计算着地半波比R,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43。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43中确定着地半波比R是否小于比阈值TH(即,3.5)。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44。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44中基于着地半波比R小于比阈值TH的这一事实,确定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在用户的上半身且所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一步,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46。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3获得否定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步骤SP45。控制单元2在步骤SP45基于着地半波比R等于或大约比阈值TH的这一事实,确定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在用户的下半身并且所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两步,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46。
控制单元2在步骤S46中将连续步数WC和累积步数WS的值增大一步,并且产生和输出步行信息F,而不管所确定的步数,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47。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47中基于着地半波间隔T1和所确定的步数来计算前一步幅TW,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48。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1中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不必执行对第一步的计数处理,这是因为在该处理周期(图15中的一个循环)中未检测到着地半波HW,并且此时,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48。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48中确定最后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是否对应于两步。如果在此获得肯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需要根据最后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来多计数一步,并且此时,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49。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49中确定从最后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的结束时间TE至平均步幅TWA的时间是否已经过去。如果在此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还不是计数下一步的时间,并且此时,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5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9中获得肯定结果,则控制单元2移到随后的步骤SP50,并且将连续步数WC和累积步数WS的值增大一步,作为对第二步的计数处理,产生和输出步行信息F,并且移到下一个步骤SP5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P48中获得否定结果,则该结果表示不必对最后检测到的着地半波HW进行第二步的计数,并且此时,控制单元2移到下一个步骤SP51。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51中返回到原步行信息产生处理RT1(图15)的过程,并且移到随后的步骤SP2。
控制单元2在步骤SP2中使用最后计算的临时面积值MT来更新平均面积值MA。使用最后计算的步幅TW来更新平均步幅TWA,并且再一次移到垂直分量估计过程RT2。
这样,控制单元2通过以利用加速度传感器21(图3)产生加速度值A1的周期(即25[Hz])来重复步行信息产生处理RT1的过程,而在用户开始步行时立即检测到一步,并且产生步行信息F。
[1-4.操作和效果]
利用如上的配置,智能电话1的控制单元2根据加速度值A1产生作为垂直方向分量的垂直加速度值A3,并且基于垂直加速度值A3的波形来检测着地半波HW。
随后,控制单元2计算检测到着地半波HW时的着地半波间隔T1和着地半波波长T2,然后计算作为着地半波间隔T1与着地半波波长T2的比的着地半波比R,并且将结果与比阈值TH作比较。
如果在此着地半波比R小于比阈值TH,则控制单元2确定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在用户的上半身并且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一步。另一方面,如果着地半波比R等于或大于比阈值TH,则控制单元2确定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在用户的下半身并且所检测的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两步。
然后,控制单元2立即更新连续步数WC和累积步数WS的值,并且产生步行信息R,以向其它程序提供该信息,等等。
因此,无论携带位置是上半身还是下半身,控制单元2基于垂直加速度值A3从第一步起既可检测到携带智能电话1的用户正在步行。
此时,控制单元2可以利用着地半波比R的频率分布在上半身和下半身之间趋向于大大不同的这一事实(图13),基于适当确定的比阈值TH(即3.5)和着地半波比R之间的幅度关系来精确地确定着地半波HW是用户的一步还是两步。
另外,控制单元2仅将垂直加速度值A3所包括的负半波中的、半波已经历“初始状态S1、下降状态S2、上升状态S3和初始状态S1”的一系列状态转换(图9)且面积大到特定程度的情况的半波(图10)检测作为着地半波HW。
在此,当携带位置在下半身(图12B等)时,很难正确地确定半波是用户的步行而引起的,这是因为当与携带位置相对侧的脚着地时半波极小且该半波类似于由诸如外力等其它原因而引起的半波。
由于这种情况,控制单元2通过着地半波检测过程RT3(图17)仅将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在上半身时由两脚的着地引起的半波和当携带位置在下半身时携带位置一侧的脚的着地引起的半波检测作为着地半波HW。
鉴于此,控制单元2可以仅将是由脚的着地引起的概率高的半波设置为着地半波HW,而排除了由其它原因而引起的半波和由与携带位置相对的一侧的脚的着地而引起的半波(换句话说,难以与有其它原因引起的半波相区分的半波)。在该情况下,当由与携带位置相对的一侧的脚的着地而引起的半波被排除时,可通过基于着地半波比R来确定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两步而适当地对步数计数进行补偿。
另外,因为控制单元2可以仅通过将垂直加速度值加到着地半波的确定中使用的临时面积值MT,来计算与垂直加速度值A3对应的值,所以,与使用复杂算术运算的相关的情况下相比,可以大大减少其算术负担,并且改善实时特性。
根据如上的配置,智能电话1的控制单元2基于垂直加速度值A3来检测着地半波HW,并且计算作为着地半波间隔T1与着地半波波长T2的比的着地半波比R,以将该比与比阈值TH作比较。此时,控制单元2在着地半波比R小于比阈值TH时确定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一步,并且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确定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两步,并且通过基于确定结果更新连续步数WC和累积步数WS的值来产生步行信息F。因此,智能电话1可以高精度地检测到用户的步行以及步数中的第一步,而与携带位置是上半身还是下半身无关。
<2.其它实施例>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基于上半身和下半身中的每一个的着地半波比R的频率分布(图13)的特性而描述了比阈值TH被设置为3.5的情况。
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确定比阈值TH的值:基于上半身和下半身中的每一个的着地半波比R的各种特征和特性来设置例如两个分布的模式的中间值,或当绘制拟合曲线时变为交点的值等。简而言之,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这样的值:该值适合于确定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并确定与一个着地半波HW对应的步数。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其中,首先计数一步,然后,当确定着地半波比R等于或大于比阈值TH并且一个着地半波HW对应于两步时,在通过步幅TW后,计数下一步。
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当在导航屏幕上没有针对每一单独步伐来设置显示更新时,在检测到着地半波HW时或在通过步幅TW后,可以将两步一起计数。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其中,仅已经历了“初始状态S1、下降状态S2、上升状态S3和初始状态S1”的一系列状态转换(图9)且面积大到特定程度(图10)的半波被检测作为着地半波HW。
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在各种条件或这些条件的组合下来检测着地半波HW,所述各种条件包括:如公开号为2007-244495的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的图18中所示的那样利用相关,极值VP超过预定阈值,或者极值时间TP之间的间隔在特定范围内。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每一阈值不仅可以被设置为固定值,还可以根据需要、基于过去的极值VP或平均步幅TWA来更新。
简而言之,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当智能电话1的携带位置在上半身时由两脚的着地而引起的半波和当智能电话1在下半身时由携带位置侧的脚的着地而引起的半波检测作为着地半波HW。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其中,着地半波HW的极值时间TP和其之前的着地半波HW0的极值时间TP0之间的间隔被设置作为着地半波间隔T1。
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可作为两个半波的比较的目标的特性的时间间隔(如着地半波HW和其之前的着地半波HW0的开始时间TS或结束时间TE之间的间隔)设置为着地半波间隔T1。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其中,基于三维加速度值A1来产生垂直单位向量UV,将垂直单位向量和加速度值A1的内积设置为一维垂直加速度值A2,而且将其低频分量设置为垂直加速度值A3。
本公开不限于此,垂直加速度值A3可以基于加速度值A1通过执行各种算法运算来产生,或者,垂直加速度值A3可以通过下述各种技术等来获取:从能够检测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的垂直加速度传感器中直接获取垂直加速度值A2,并且将其低频分量设置为垂直加速度值A3。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其中,在垂直分量估计过程RT2(图16)中,累积三秒钟的一秒平均值A1A,并且计算垂直加速度值A2。
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累积任意秒数的一秒平均值A1A,如1.5秒、5秒或10秒等,以计算垂直加速度值A2。另外,取代一秒平均值A1A,可以使用任意时间段内的平均值,例如,作为0.5秒内的平均值的0.5秒平均值。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其中,从数据库8读取该数据库8中所存储的地图数据,以执行导航屏幕的显示处理。
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例如,可以这样执行导航屏幕的显示处理,使得在诸如因特网等网络上提供用于存储地图数据的地图服务器,并且通过从通信处理单元16经由天线16A访问具有与基站的通信连接的地图服务器来获取地图数据。另外,在该情况下,可以在地图服务器或其它服务器等中执行诸如路由搜索处理和屏幕再现处理等算术处理。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其中,通过控制单元2从非易失性存储器6中读取步行信息产生程序用于执行,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图5中所示的各种功能。
本公开不限于此,图5中所示的各种功能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并且可以将软件和硬件一起用于每一个功能。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下述情况:其中,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智能电话1的控制单元2预先读取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中存储的步行信息产生程序,用于执行。
本公开不限于此,而由控制单元2通过通信处理单元16或外部接口17等从外部获取的步行信息产生程序可以被安装在非易失性存储器6等中,以便执行。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本公开被应用到智能电话1的情况。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本公开可以应用到各种便携电子设备,如便携导航装置、便携音乐回放装置、数字相机或便携游戏装置等,所述各种便携电子设备由用户携带,检测步行情况,并且将结果用于导航功能或计步功能等。
例如,在便携音乐回放装置的情况下,认为用户的手臂和手腕被设置为臂带和腕带的形式的携带位置P8和P9(图11),或者,在耳机集成类型装置的情况下,头部被设置为携带位置P10,但是,这些情况可被作为上半身,以与携带位置P3至P7相同的方式处理。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描述了智能电话1通过下述部分被配置为步行情况检测装置的情况:作为获取单元的加速度传感器21、垂直方向估计单元31和垂直分量提取单元32、作为着地半波检测单元和间隔检测单元的着地半波提取单元34以及作为步数确定单元和输出单元的步数确定处理单元35。
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通过形成多种其它配置的获取单元、着地半波检测单元、间隔检测单元、步数确定单元和输出单元来构成步行情况检测装置。
本公开包含与2010年11月17日提交于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257179中公开的主题相关的主题,该日本申请的整体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在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改变,只要它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内容的范围内既可。
Claims (13)
1.一种步行情况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以预定周期、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获取加速度值;
间隔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速度值来检测第一时间间隔和第二时间间隔;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将终端携带于其身体上的位置;以及
步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所述用户的步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输出单元,该输出单元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来输出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的步行情况的步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移动方向推定单元,用于推定所述用户的移动方向,
其中,所述输出单元基于所述步数来计算所述用户的移动距离,并输出基于所计算的移动距离和所述移动方向来推定的当前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定位单元,用于接收用于定位的定位信号,
其中,当未收到所述定位信号时,所述输出单元输出通过基于所述步数和所述移动方向来校正所述定位单元最终测量到的位置而得到的当前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以预定周期、根据所述用户的动作来获取用于指示在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分量的垂直加速度值,
其中,所述间隔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垂直加速度值中的用于指示向下加速度的半波中的、用于指示用户的着地的着地半波、着地半波间隔和着地半波波长,所述着地半波间隔为与该着地半波以及在该着地半波前检测到的着地半波对应的特性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述着地半波波长为该着地半波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所述步数确定单元在用于指示所述着地半波间隔与所述着地半波波长的比的着地半波比超过预定比阈值时确定所述着地半波表示两步,并且在其它情况下确定所述着地半波表示一步,以及
其中,所述输出单元输出与所述着地半波对应的步行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还包括:
平均步行间隔计算单元,用于基于过去的着地半波间隔来计算平均步幅,所述平均步幅为用户步行的平均步幅,
其中,所述输出单元在所述着地半波被确定为表示两步时输出与所述着地半波对应的一步的步行信息,并且输出经过平均步幅后剩余的一步的步行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比阈值是基于上半身频率分布和下半身频率分布来确定的,所述上半身频率分布为当在用户的上半身上携带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时获得的着地半波比的频率分布,所述下半身频率分布为当在用户的下半身上携带所述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时获得的着地半波比的频率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比阈值被确定为不是更接近所述上半身频率分布的中心值和所述下半身频率分布的中心值之间的中间值、而是更接近所述下半身频率分布的中心值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其中,当在每一预定周期获得的垂直加速度值的值处于所述值指示向下的加速度并且降低到比前一值低的下降状态且然后处于所述值连续指示向下的加速度并增大到比前一值大的上升状态并且然后指示向上的加速度时,所述着地半波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值指示向下的加速度的垂直加速度值的范围,作为所述着地半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
平均半波面积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用于指示过去检测到的着地半波的面积的半波面积的平均值,
其中,所述着地半波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垂直加速度值中用于指示向下的加速度的半波中具有是所述平均半波面积的预定倍数的面积的半波。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步行情况检测装置,其中,所述间隔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着地半波的极值和在其之前检测到的着地半波的极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着地半波间隔。
12.一种步行情况检测方法,包括:
以预定周期、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获取加速度值;
根据所述加速度值来检测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将终端携带于其身体上的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所述用户的步数。
13.一种步行情况检测程序,该程序使得信息处理装置执行:
以预定周期、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获取加速度值;
根据所述加速度值来检测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第二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的比来确定所述用户将终端携带于其身体上的位置;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的确定结果来确定所述用户的步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57179A JP2012107992A (ja) | 2010-11-17 | 2010-11-17 | 歩行状況検出装置、歩行状況検出方法及び歩行状況検出プログラム |
JP2010-257179 | 2010-11-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64449A true CN102564449A (zh) | 2012-07-11 |
Family
ID=4502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717648A Pending CN102564449A (zh) | 2010-11-17 | 2011-11-10 | 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方法和程序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123735A1 (zh) |
EP (1) | EP2455716A2 (zh) |
JP (1) | JP2012107992A (zh) |
CN (1) | CN102564449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49685A (zh) * | 2015-05-22 | 2015-09-30 | 邓伟廷 | 能在多模式多部位实现精确计步的方法及其装置 |
CN105320975A (zh) * | 2014-05-26 | 2016-02-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动态管理系统 |
WO2016131322A1 (zh) * | 2015-09-15 | 2016-08-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航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253992A (zh) * | 2017-12-31 | 2018-07-06 | 深圳市易景空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行走状态的计步方法 |
CN108348195A (zh) * | 2015-11-19 | 2018-07-3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步行动作显示系统以及程序 |
CN111416904A (zh) * | 2020-03-13 | 2020-07-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2955751A (zh) * | 2018-08-27 | 2021-06-11 | 椎名一博 | 步行评价系统、步行评价方法及其程序、存储介质、便携终端以及服务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53677B2 (ja) | 2011-08-30 | 2016-07-2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5870817B2 (ja) * | 2012-03-30 | 2016-03-0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7620340B (zh) * | 2012-07-19 | 2020-12-11 | 住友建机株式会社 | 挖土机 |
JP6160075B2 (ja) | 2012-12-14 | 2017-07-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
JP6424424B2 (ja) * | 2013-12-02 | 2018-11-21 | Tdk株式会社 | 行動推定装置及び活動量計 |
IN2014MU00117A (zh) * | 2014-01-13 | 2015-08-28 |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td | |
US9983224B2 (en) | 2014-05-02 | 2018-05-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tion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
US10281484B2 (en) * | 2014-05-02 | 2019-05-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tion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
US20150316577A1 (en) * | 2014-05-02 | 2015-1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tion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
US20150316579A1 (en) * | 2014-05-02 | 2015-1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tion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
WO2017038260A1 (ja) | 2015-08-28 | 2017-03-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11313683B2 (en) * | 2016-07-14 | 2022-04-26 | Sony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CN106525068A (zh) * | 2016-11-08 | 2017-03-22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计步方法及终端 |
CN106643785B (zh) * | 2016-12-28 | 2018-03-0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的多源信息自适应步数检测方法 |
DE102017001877A1 (de) * | 2017-02-27 | 2018-08-30 | Liebherr-Werk Nenzing Gmbh | Verfahren zum Erkennen von Hindernissen beim Betrieb einer Vibrationsramme |
JP7215144B2 (ja) * | 2018-12-19 | 2023-01-31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計測装置、計測方法及び計測プログラム |
CN109934541A (zh) * | 2019-03-27 | 2019-06-25 | 山东科技大学 | 一种成品油物流配送运距的确定方法 |
JP7070960B1 (ja) | 2021-11-29 | 2022-05-18 | 陽介 大岩 | ランニングコース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24075708A1 (ja) * | 2022-10-04 | 2024-04-11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JP2024102719A (ja) * | 2023-01-19 | 2024-07-31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計測装置、計測方法及び計測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05065A1 (en) * | 2006-10-31 | 2008-05-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ovement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1317188A (zh) * | 2006-02-22 | 2008-12-03 | 索尼株式会社 | 身体运动检测设备、身体运动检测方法及身体运动检测程序 |
CN101394787A (zh) * | 2006-03-14 | 2009-03-25 | 索尼株式会社 | 人体运动检测设备、人体运动检测方法和人体运动检测程序 |
CN101498587A (zh) * | 2008-02-01 | 2009-08-05 | 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 | 体动检测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57179A (ja) | 2009-04-24 | 2010-11-11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5462587B2 (ja) * | 2009-10-23 | 2014-04-02 | Kddi株式会社 | 加速度センサを用いた歩数検出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
-
2010
- 2010-11-17 JP JP2010257179A patent/JP2012107992A/ja not_active Ceased
-
2011
- 2011-11-07 US US13/290,419 patent/US2012012373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11-10 EP EP11188653A patent/EP2455716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11-10 CN CN2011103717648A patent/CN1025644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7188A (zh) * | 2006-02-22 | 2008-12-03 | 索尼株式会社 | 身体运动检测设备、身体运动检测方法及身体运动检测程序 |
CN101394787A (zh) * | 2006-03-14 | 2009-03-25 | 索尼株式会社 | 人体运动检测设备、人体运动检测方法和人体运动检测程序 |
US20080105065A1 (en) * | 2006-10-31 | 2008-05-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ovement dis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1498587A (zh) * | 2008-02-01 | 2009-08-05 | 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 | 体动检测装置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20975A (zh) * | 2014-05-26 | 2016-02-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动态管理系统 |
CN105320975B (zh) * | 2014-05-26 | 2018-04-2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动态管理系统 |
CN104949685A (zh) * | 2015-05-22 | 2015-09-30 | 邓伟廷 | 能在多模式多部位实现精确计步的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6131322A1 (zh) * | 2015-09-15 | 2016-08-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航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6525022A (zh) * | 2015-09-15 | 2017-03-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航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08348195A (zh) * | 2015-11-19 | 2018-07-31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步行动作显示系统以及程序 |
CN108253992A (zh) * | 2017-12-31 | 2018-07-06 | 深圳市易景空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行走状态的计步方法 |
CN108253992B (zh) * | 2017-12-31 | 2021-07-02 | 深圳市易景空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行走状态的计步方法 |
CN112955751A (zh) * | 2018-08-27 | 2021-06-11 | 椎名一博 | 步行评价系统、步行评价方法及其程序、存储介质、便携终端以及服务器 |
CN112955751B (zh) * | 2018-08-27 | 2023-10-10 | 椎名一博 | 步行评价系统、步行评价方法、存储介质以及服务器 |
CN111416904A (zh) * | 2020-03-13 | 2020-07-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
CN111416904B (zh) * | 2020-03-13 | 2021-06-2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123735A1 (en) | 2012-05-17 |
JP2012107992A (ja) | 2012-06-07 |
EP2455716A2 (en) | 2012-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64449A (zh) | 步行情况检测装置、方法和程序 | |
AU2015316575B2 (en) | Inertial tracking based determin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device carried by a user in a geographical area | |
TWI457539B (zh) | 多姿態步距校正定位系統與方法 | |
JP4790721B2 (ja) | 携帯装置で使用するためのパーソナル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 |
CN103069469B (zh) | 海拔估计设备、海拔估计方法和程序 | |
US8351958B2 (en) |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location thereof | |
EP2947588B1 (en) |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activity of a user | |
CN103502773A (zh) | 行进方位计算设备、行进方位计算方法、行进方位计算程序及导航设备 | |
CN108293171A (zh)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
JP6583322B2 (ja) | 位置推定装置、位置推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WO2013031355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CN103238043A (zh) | 移动终端、系统以及方法 | |
WO2019037349A1 (zh) | 一种运动轨迹生成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 |
CN106441296A (zh) | 运动轨迹记录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05222774A (zh) |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 |
US20160306338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EP3785049B1 (en) | Method for calibrating sensor or azimuth information obtained through sensor, based on azimuth information obtained using satellite position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 |
US20200158533A1 (en) | Step-length calculating device, portable terminal, position-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step-length calculat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
US9377305B2 (en) | Apparatus, serv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oute guidance | |
Lee | Adaptation of Customized Measurement of Stride Length in Smart Device | |
US2020013246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rajectory | |
Lee et al. | Evaluation of a pedestrian walking status awareness algorithm for a 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 | |
KR20180031429A (ko) | 가속도 분석을 이용하여 이동 거리 계산하는 실내 측위 시스템 및 이의 이동 거리 계산 방법 | |
Chirakkal et al. | Exploring smartphone-based indoor navigation: A QR code assistance-based approach | |
CN114502919A (zh) | 用于检测位置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