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8838A - 薄壁成形体、其制造方法、及其作为电子设备外壳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薄壁成形体、其制造方法、及其作为电子设备外壳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8838A
CN102558838A CN2011103358611A CN201110335861A CN102558838A CN 102558838 A CN102558838 A CN 102558838A CN 2011103358611 A CN2011103358611 A CN 2011103358611A CN 201110335861 A CN201110335861 A CN 201110335861A CN 102558838 A CN102558838 A CN 102558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soaked
molded body
glass fiber
thin mo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58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8838B (zh
Inventor
片山昌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HIGH POLYM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HIGH POLYM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048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3534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HIGH POLYMER Inc filed Critical DAICEL HIGH POLYM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58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8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8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88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6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using pretreated fibrous materials
    • C08J5/08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using pretreated fibrous materials glass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3/00Fibre or filament compositions
    • C03C13/006Glass-ceramics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14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成形体,其厚度为0.8~2.0mm,含有重均纤维长度0.5~1.5mm的玻璃纤维,该薄壁成形体由包含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的树脂组合物得到,该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是使脂肪族PA以熔融状态含浸于玻璃长纤维束并使它们一体化后切成5~15mm长度而得到的,其中,所述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含有选自PA11、PA12、PA610、PA612的聚酰胺,且玻璃纤维含量为40~70wt%,由该纤维束得到的成形体满足下述条件:(a)使用ISO多目的试验片以500mm/min进行拉伸试验时的拉伸标称应变为2.0%以上,且绝对干燥状态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b)简支梁冲击强度为30kJ以上。

Description

薄壁成形体、其制造方法、及其作为电子设备外壳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作手机等电子设备外壳或内部底盘(chassis)的薄壁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该电子设备外壳用途。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外壳、内部底盘由薄壁的成形体构成,要求其弯曲弹性模量高、耐冲击性优异、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小等。
日本特开2008-163340号公报中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聚酰胺成形材料,其包含结晶性聚酰胺、非晶性或微晶性的两种聚酰胺、以及截面非圆形的玻璃纤维(权利要求1),并在权利要求28中记载了该聚酰胺成形材料作为手机壳体的用途。
关于玻璃纤维,记载于第0048、0049段中,其中排除了长的玻璃纤维。
在表1的比较例(CE)1、2中记载有将PA型A(PA12)和玻璃纤维型B(长度4.5mm、直径10μm的截面圆形的纤维)组合的实例,但其简支梁(Charpy)冲击强度(带有缺口)为低至22kJ/m2、17kJ/m2的值。对此,可以认为,在记载于第0058段的聚酰胺成形材料的制备方法中,玻璃纤维弯折而变小,事实上与使用短纤维的情况相同。
日本特表2010-51177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外壳,其由热塑性聚酰胺和具有非圆形截面的纤维状强化剂的组合物构成。
在权利要求2中列举了大量热塑性聚酰胺,但实施例中使用的只是PA10,10、PA6,6、PA6,I/6,T。
第0021段中记载了可以使用长的玻璃纤维作为纤维状强化剂。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玻璃纤维的种类没有明确记载,但从表2所示的简支梁冲击强度(带有缺口)的数值小这一点来考虑,显然是短纤维。
日本特表2010-51037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79212号公报、日本特表2010-510375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8-106265号公报中记载了含有聚酰胺和玻璃纤维的组合物,但没有既使用作为聚酰胺的PA11、PA12、PA612又使用特定的玻璃长纤维的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性优异、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少、适合用作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外壳或内部底盘的薄壁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薄壁成形体,其厚度为0.8~2.0mm,含有玻璃纤维,且所含玻璃纤维的重均纤维长度为0.5~1.5mm,该薄壁成形体由包含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的树脂组合物得到,所述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是在使玻璃长纤维在长度方向上一致的状态下捆扎该玻璃长纤维,并使脂肪族聚酰胺以熔融状态含浸于该玻璃长纤维束,使它们一体化后,将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切成5~15mm的长度而得到的,其中,
所述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含有作为脂肪族聚酰胺的选自PA11、PA12、PA610、PA612的聚酰胺,且所述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中玻璃纤维的含量为40~70质量%,
就所述树脂组合物而言,由其得到的成形体满足下述条件(a)及(b):
(a)使用ISO多目的试验片(A形、厚度为2mm)以500mm/min进行拉伸试验时的拉伸标称应变为2.0%以上,且绝对干燥状态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
(b)简支梁冲击强度(基于ISO179/1eA(侧向冲击)(试验片厚度2mm、有缺口))为30kJ以上。
此外,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法,本发明提供薄壁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其是第1发明~第5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薄壁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使所述树脂组合物熔融后进行注塑成形而成形时,使用具有针型浇口的模具作为注塑成形用模具。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薄壁成形体作为电子设备外壳的用途。
本发明的薄壁成形体由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由选自PA11、PA12、PA610、PA612中的脂肪族聚酰胺和玻璃长纤维构成的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因此,尽管厚度薄至0.8~2mm,仍具有高的耐冲击强度,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率也小。因此,适合用作手机外壳或内部底盘那样的电子设备的外壳或内部底盘。
附图说明
图1是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率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是在使玻璃长纤维在长度方向上一致的状态下捆扎该玻璃长纤维,并使脂肪族聚酰胺以熔融状态含浸于该玻璃长纤维束,使它们一体化后,将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切成5~15mm(优选6~12mm)的长度而得到的。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中所含的玻璃纤维的长度与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的长度相同。
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中所含的脂肪族聚酰胺选自PA11(十一碳内酰胺的缩聚物)、PA12(十二碳内酰胺的缩聚物)、PA610(六亚甲基二胺和癸二酸的缩聚物)、PA612(己内酰胺和十二碳内酰胺的共缩聚物)。
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中所含的玻璃纤维可以使用纤维直径(单丝直径)6~30μm的玻璃纤维,1束纤维束的玻璃纤维的根数为100~30000根,优选为500~20000根,进一步优选为1000~10000根左右。
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可以通过使用模具的众所周知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例如,可以采用日本特开平6-313050号公报的第7段、日本特开2007-176227号公报的第23段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采用日本特公平6-2344号公报(树脂包覆长纤维束的制造方法以及成形方法)、日本特开平6-114832号公报(纤维强化热塑性树脂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日本特开平6-293023号公报(长纤维强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日本特开平7-205317号公报(纤维束的导出方法及长纤维强化树脂结构物的制造方法)、日本特开平7-216104号公报(长纤维强化树脂结构物的制造方法)、日本特开平7-251437号公报(长纤维强化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日本特开平8-118490号公报(直角口模及长纤维强化树脂结构物的制造方法)等中所述的制造方法。
就本发明中使用的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中玻璃纤维和脂肪族聚酰胺的含有比例而言,玻璃纤维为40~70质量%、优选为50~60质量%,脂肪族聚酰胺为使总量达到100质量%的余量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中的玻璃纤维和脂肪族聚酰胺的含有比例加以调整,可以在树脂组合物中与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相区别地配合上述脂肪族聚酰胺。
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除上述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之外,可以进一步含有润滑剂。润滑剂不是添加于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的内部,而是与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混合(即进行外部添加)。通过含有润滑剂,可以在注塑成形时缩短投入于料斗时的组合物的计量时间,也可以缩小计量的偏差。
作为润滑剂,包含常用的润滑剂、脂质类、蜡类、有机硅树脂类等。
作为脂质类,可列举:高级脂肪酸(例如:辛酸、癸酸、月桂酸、十四烷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二烷酸、褐煤酸、12-羟基硬脂酸等饱和C8-35脂肪酸(优选饱和C12-30脂肪酸、进一步优选饱和C16-22脂肪酸)、棕榈油酸、油酸、芥酸等不饱和C10-35脂肪酸等)或它们的衍生物[例如:高级脂肪酸盐(例如:月桂酸钡、月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等C8-35脂肪酸金属盐等);高级脂肪酸酯[例如:上述高级脂肪酸和十六烷醇、硬脂醇、油醇等一元醇形成的酯;蔗糖脂肪酸酯(例如蔗糖单~六硬脂酸酯等蔗糖和上述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甘油脂肪酸酯(例如甘油单~三硬脂酸酯等甘油和上述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季戊四醇和上述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二甘油和上述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聚甘油和上述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等上述高级脂肪酸和多元醇形成的酯等];高级脂肪酰胺(例如:硬脂酰胺等C8-35脂肪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羟基硬脂酰胺等亚烷基双脂肪酰胺等)等。这些脂质类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蜡类,可列举:脂肪族烃类蜡(聚乙烯蜡、乙烯共聚物蜡、聚丙烯蜡等聚C2-4烯烃类蜡、石蜡类蜡、微晶蜡等)、植物性或动物性蜡(巴西棕榈蜡、蜜蜡、虫胶蜡、褐煤蜡等)等。这些蜡类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有机硅树脂类,可列举:二甲基聚硅氧烷、二乙基聚硅氧烷、三氟丙基聚硅氧烷等烷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等芳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等烷基芳基聚硅氧烷等。有机硅树脂可以是链状聚硅氧烷,也可以是环状聚硅氧烷。这些有机硅树脂类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这些润滑剂可以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这些润滑剂中,优选在常温(5~35℃左右)下固体(或固态)的润滑剂。
作为这样的润滑剂,优选脂质类,特别优选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二烷酸、褐煤酸等饱和C12-30脂肪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饱和C12-30脂肪酸金属盐、甘油单~三硬脂酸酯等甘油单~三饱和C12-30脂肪酸酯、亚乙基双硬脂酰胺等亚烷基双饱和C12-30脂肪酰胺等,特别优选使用棕榈酸、硬脂酸等饱和C16-22脂肪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饱和C16-22脂肪酸碱土金属盐等。
相对于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的质量,润滑剂的含量优选为50~2000ppm,更优选100~1000ppm。润滑剂的含量为50ppm以上时,计量时间的缩短效果及计量偏差的改善效果充分,润滑剂的含量为2000ppm以下时,可以进行稳定的计量。
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可以在能够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范围内含有公知的各种树脂添加剂。
作为公知的添加剂,可以含有上述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其中,不包括上述以外的脂肪族聚酰胺)、脱模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着色剂、增塑剂、软化剂、分散剂、稳定化剂(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磷类抗氧化剂、硫类抗氧化剂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化剂等)、防粘连剂、晶核成长剂、填充剂(二氧化硅、滑石等粒状填充剂等)等。
就成为本发明薄壁成形体的制造原料的树脂组合物而言,由其得到的成形体满足下述条件(a)及(b)。下述条件(a)及(b)为相同厚度的本发明的薄壁成形体所具备的性质。即使是在厚度为0.8~2.0mm的范围内与下述条件(a)及(b)不同的厚度的薄壁成形体,也可以提供作为制品的高品质的薄壁成形体、即具有高拉伸标称应变和简支梁冲击强度的薄壁成形体。
条件(a)
使用ISO多目的试验片(A形、厚度2mm)以500mm/min进行拉伸试验时的拉伸标称应变为2.0%以上,且绝对干燥状态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10,000MPa以上。
条件(b)
简支梁冲击强度(基于ISO179/1eA(侧向冲击)的(试验片厚度2mm、有缺口))为30kJ以上。
<薄壁成形体>
本发明的薄壁成形体可以使用上述树脂组合物(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或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和根据需要而含有的其它成分),利用注塑成形机等成形机进行成形。
在本发明中,在注塑成形时,使用具有针型浇口的模具作为注塑成形用模具。
针型浇口的大小(直径)优选为0.5~2.0mm,更优选为0.7~1.5mm。针型浇口的大小为0.5mm以上时,可以抑制玻璃纤维的折损,使薄壁成形体中的重均纤维长度为0.5mm以上,当其为2.0mm以下时,浇口切断性良好,成形性好。
本发明的薄壁成形体的厚度为0.8~2.0mm,可以根据具体的用途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薄壁成形体中所含的玻璃纤维的重均纤维长度为0.5~1.5mm,优选为0.5~1.0mm。
需要说明的是,树脂组合物含有的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的长度(即玻璃纤维的长度)为5~15mm,优选为6~12mm。在制造薄壁成形体时,在使用上述范围的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进行注塑成形的过程中,玻璃纤维弯折而变小,为0.5~1.5mm的范围。此时的注塑成形条件如下所述。
注塑成形机等级(30T~220T)
料筒温度及模温:根据基础树脂而适当调整(料筒温度200~300℃、模温50~120℃)
高速注塑,一次注塑压力40~200MPa、背压0~10MPa、转速20~200rpm
另外,即使在应用其它成形机及其它成形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获取使用长度5~15mm的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改变成形条件时的成形体中的重均纤维长度的数据,可以容易地将成形体中的重均纤维长度调整至规定范围内。
本发明的薄壁成形体是使用特定的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即特定的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在成形体中均匀地分散有玻璃长纤维,因此,在制成厚度为0.8~2.0mm的薄壁成形体时,也具有高的拉伸标称应变和高的耐冲击性。因此,将本发明的薄壁成形体用作例如手机的外壳或内部底盘时,即使在手机掉落到地板上或与桌子等碰撞时,其外壳或内部底盘也不易受损。
而且,就由作为本发明薄壁成形体的制造原料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体而言,优选由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体的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率(以厚度1mm测定)为0.05%以下(23℃/50%RH氛围中的饱和吸水状态)。
上述尺寸变化率是与测定试验相同厚度的薄壁成形体所具备的性质,即使是厚度0.8~2.0mm范围内的不同厚度的薄壁成形体,也可以提供成为制品时具有高品质的薄壁成形体(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率小的薄壁成形体)。
本发明的薄壁成形体适合用作选自手机、便携信息终端(PDA)、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系统、游戏机、小型盒带、CD播放器、DVD播放器、电子笔记本、电子词典、电子计算器、硬盘录音机、个人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中的电子设备的外壳或内部底盘。
其中,特别适合作为手机、便携信息终端(PDA)、智能手机的外壳(上机壳(upper case)和下机壳(lower case)的组合)或配置于外壳内部的内部底盘。
实施例
(聚酰胺)
PA12-1:DAIAMID L1600(大赛璐-赢创(株)制)
PA12-1:DAIAMID L1700(大赛璐-赢创(株)制)
PA612:DAIAMID BS1090(大赛璐-赢创(株)制)
PA610:VESTAMID Terra HS16(大赛璐-赢创(株)制)
(比较用聚酰胺)
MXD6:Renny 6002(三菱工程塑料(株)制)
PA6T-1:VESTAMID HTplusM1000(大赛璐-赢创(株)制)
PA6:UBE Nylon 1013B(宇部兴产(株)制)
PA66:UBE Nylon 2020B(宇部兴产(株)制)
(玻璃纤维)
GF-1:RS240QR-483(日东纺制)[玻璃纤维纱,4000根纤维束,平均纤维直径17.4μm;截面形状为圆形]
GF-2:CSX-3J-451S(日东纺制)[玻璃纤维短切原丝]
(其它成分)
外部润滑剂:St-Ca(硬脂酸钙,SC-100(堺化学工业(株)制))
(用于物性测定的试验片制作方法)
装置:(株)日本制钢所制造、J-150E II
螺杆:长纤维专用螺杆
螺杆直径=51mm
成形条件(背压)=0.3MPa(表)
(1)成形品1:ISO多目的试验片A型形状品(厚度2mm)
浇口形状20mm宽度侧浇口
(2)成形品2:100见方平板成形品(厚度1mm)
浇口形状10mm宽度侧浇口
(测定方法)
(1)简支梁冲击试验
基于ISO179/1eA(侧向冲击)标准。
试验片形状:由长度80mm×宽度10mm×厚度2mm的带有缺口(深度2mm)的[ISO多目的试验片A型形状品(厚度2mm)],使用缺口机(自动缺口加工机No.189-PNCA-2((株)安田精机制作所制))进行加工。
(2)拉伸试验(拉伸强度、拉伸标称应变)
使用成形品1,以夹具间距离115mm、试验速度500mm/min进行测定。
(3)弯曲试验(弯曲弹性模量)
使用成形品1,以支点间距离32mm、试验速度1mm/min进行测定。
(4)水分率(吸水率)及尺寸变化率(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率)
测定成形品1和成形品2各自的绝对干燥状态的成形品质量后,分别在60℃的水中浸渍96小时。
其后,取出成形品1、2,用纸巾充分地擦掉水分后,测定成形品质量。
其后,放置于23℃/50%RH氛围中,记录质量的经时变化,将未确认到质量变化的状态设定为23℃/50%RH氛围下的饱和吸水状态、即吸水(吸湿)状态。
由下述计算式求出水分率和尺寸变化率(图1所示的箭头间的长度L的变化率)。
水分率(%)=(吸水(吸湿)状态的成形品质量-绝对干燥状态的成形品质量)/绝对干燥状态的成形品质量×100
尺寸变化率(%)=吸水状态的长度L/绝对干燥状态的长度L×100
通过“(3)弯曲试验(弯曲弹性模量)”测定弯曲弹性模量(表1、2所示的吸水状态及绝对干燥状态)。
(重均纤维长度)
从成形品1、2上切取约3g的试样,在650℃下进行加热并使其烧尽(灰化),取出纤维。由取出的纤维的一部分(500根)求出重均纤维长度。作为计算式,使用了日本特开2006-274061号公报中的[0044]、[0045]。
(计量时间测定方法)
注塑成形机:S-2000i 100B(螺杆直径32),Fanuc(株)制
将颗粒投入于注塑成形机的料斗,求出下述条件下的计量时间。对于偏差,以注塑10次的量进行确认。计量时间(秒)由注塑成形机操作面板画面确认。
·计量值=40mm
·转速:80rpm
·背压:3MPa
·料筒温度:250℃
实施例1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6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并使PA12-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6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实施例2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6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并使PA12-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6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直接对所得颗粒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实施例3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6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并使PA12-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6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将此时的试验片制作成形条件的背压设定为1.98MPa(表显示)。
表1的实施例3与其它例相比,其重均纤维长度短于纤维束的长度,是因为上述进行注塑成形时的背压(1.98MPa)比其它例的背压(0.3MPa)高。通过如上所述地调整注塑成形条件,可以调整成形体中玻璃纤维的重均纤维长度。
实施例4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6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并使PA12-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6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实施例5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6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并使PA12-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12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实施例6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7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2,并使PA12-2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实施例7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8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612,并使PA612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8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实施例8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8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612,并使PA612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4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8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实施例9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9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610,并使PA610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8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比较例1
将50质量%的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和50质量%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GF-2)用转鼓式混合机进行混合后,用挤压机(220℃)进行熔融混炼,得到颗粒状的树脂组合物。
对所得颗粒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比较例2
将50质量%的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612和50质量%的玻璃纤维短切原丝(GF-2)用转鼓式混合机进行混合后,用挤压机(240℃)进行熔融混炼,得到颗粒状的树脂组合物。
对所得颗粒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8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比较例3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9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MXD6,并使MXD6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6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80℃、模温13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比较例4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34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6T-1,并使PA6T-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330℃、模温14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物性测定的试验片。
比较例5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32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66,并使PA66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6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300℃、模温10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比较例6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9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6,并使PA6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6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80℃、模温10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物性测定的试验片。
比较例7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7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并使PA12-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30质量%、长度9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制作用于各个测定的试验片。
比较例8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7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并使PA12-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得到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18mm的颗粒(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
在所得的颗粒中添加作为外部润滑剂的硬脂酸钙(St-Ca)200ppm后,欲对其进行注塑成形(料筒温度250℃、模温90℃(实测)),但颗粒没有被卷入螺杆,不能进行注塑成形。
比较例9
一边使玻璃纤维纱(GF-1)通过将连续纤维的通路加工成波状的直角口模并将其拉出,一边从与直角口模连接的挤压机在熔融状态(270℃)下供给作为热塑性树脂的PA12-1,并使PA12-1含浸于玻璃纤维。
其后,通过赋形模后将其牵拉成原丝,冷却后进行切割,欲制作玻璃纤维含量50质量%、长度4mm的颗粒,但颗粒破裂,不能得到颗粒。
Figure BDA0000103810250000151
Figure BDA0000103810250000161
由实施例5和比较例1、实施例7和比较例2的对比可以确认,在使用玻璃短纤维的情况下,简支梁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标称应变明显不良(比较例1、2无法满足条件(a)、(b))。
由实施例4~7和比较例3、4的对比可以确认,在使用与本发明不同的聚酰胺的情况下,简支梁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拉伸标称应变明显不良(比较例3、4无法满足条件(a)、(b))。
需要说明的是,就日本特开2008-163340号公报的表1的比较例1、2而言,使用了PA12和长度4.5mm、直径10μm的玻璃纤维(截面圆形),由于是未使用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的实例,因此其简支梁冲击强度的值显示出与表2的比较例1、2近似的结果,其它结果也同样。

Claims (6)

1.一种薄壁成形体,其厚度为0.8~2.0mm,含有玻璃纤维,且所含玻璃纤维的重均纤维长度为0.5~1.5mm,该薄壁成形体由包含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的树脂组合物得到,所述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是在使玻璃长纤维在长度方向上一致的状态下捆扎该玻璃长纤维,并使脂肪族聚酰胺以熔融状态含浸于该玻璃长纤维束,使它们一体化后,将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切成5~15mm的长度而得到的,其中,
所述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含有作为脂肪族聚酰胺的选自PA11、PA12、PA610、PA612的聚酰胺,且所述含浸有树脂的纤维束中玻璃纤维的含量为40~70质量%,
由所述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体满足下述条件(a)及(b):
(a)使用ISO多目的试验片以500mm/min进行拉伸试验时的拉伸标称应变为2.0%以上,且绝对干燥状态下的弯曲弹性模量为10GPa以上,所述ISO多目的试验片为A形、厚度为2mm;
(b)简支梁冲击强度为30kJ以上,所述简支梁冲击强度是基于ISO179/1eA测定的,该ISO179/1eA为侧向冲击,且用于测定的试验片厚度为2mm,有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成形体,其中,由所述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体的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率为0.05%以下,所述吸水引起的尺寸变化率是在23℃/50%RH氛围中饱和吸水状态下的尺寸变化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壁成形体,其还含有润滑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壁成形体,其中,薄壁成形体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或内部底盘,电子设备的外壳或内部底盘为手机、便携信息终端即PDA、智能手机的外壳或内部底盘。
5.薄壁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薄壁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使所述树脂组合物熔融后进行注塑成形而成形时,使用具有针型浇口的模具作为注塑成形用模具。
6.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薄壁成形体作为电子设备外壳的应用。
CN201110335861.1A 2010-10-29 2011-10-31 薄壁成形体、其制造方法、及其作为电子设备外壳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8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0-242959 2010-10-29
JP2010-242959 2010-10-29
JP2010242959 2010-10-29
JP2011104880A JP5735343B2 (ja) 2010-10-29 2011-05-10 電子機器ハウジング用の薄肉成形体
JP2011-104880 2011-05-10
JPJP2011-104880 2011-05-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8838A true CN102558838A (zh) 2012-07-11
CN102558838B CN102558838B (zh) 2016-06-22

Family

ID=46265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58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8838B (zh) 2010-10-29 2011-10-31 薄壁成形体、其制造方法、及其作为电子设备外壳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93232B1 (zh)
CN (1) CN10255883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07A (zh) * 2012-09-28 2013-01-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骨架及移动终端
CN103921388A (zh) * 2013-01-10 2014-07-16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9483818A (zh) * 2018-11-22 2019-03-19 陇东学院 一种手机外壳注塑模具成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8253B1 (ko) * 2018-11-30 2021-01-27 롯데케미칼 주식회사 박육 제품 사출성형용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성형품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1357A (zh) * 2007-11-16 2010-10-13 Ems专利股份公司 填充型聚酰胺模塑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8377A (ja) * 2006-10-05 2008-04-17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ブレーカー筐体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ブレーカー筐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1357A (zh) * 2007-11-16 2010-10-13 Ems专利股份公司 填充型聚酰胺模塑材料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3007A (zh) * 2012-09-28 2013-01-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骨架及移动终端
CN103921388A (zh) * 2013-01-10 2014-07-16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3921388B (zh) * 2013-01-10 2017-03-15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产品的制造方法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US10093047B2 (en) 2013-01-10 2018-10-09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lass fiber produc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483818A (zh) * 2018-11-22 2019-03-19 陇东学院 一种手机外壳注塑模具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93232B1 (ko) 2017-11-02
KR20120046037A (ko) 2012-05-09
CN102558838B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WO2007097184A1 (ja) ガラス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US10087327B2 (en) Resin composition, and pellet and molded product thereof
CN102558838A (zh) 薄壁成形体、其制造方法、及其作为电子设备外壳的应用
CN101175819A (zh) 树脂组合物、其制造方法、由其所得的成型物
CN110225812B (zh) 线条树脂成型体
WO2015046290A1 (ja) 一方向性繊維強化テー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635136C1 (ru) Стеклонаполне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на основе полифениленсульфида
KR20140006952A (ko) 사출 성형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20160319109A1 (en) Resin composition for blow hollow molded articles, blow hollow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5767850B2 (ja) 電子機器ハウジング用の薄肉成形体
CN104812835A (zh) 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体
CN113727823B (zh) 粒料的制造方法
CN107922629B (zh) 聚碳酸酯树脂颗粒和其制造方法
JP2010202759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013099A (zh) 一种高流动性长玻纤增强尼龙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9588A (zh) 一种低翘曲3d打印pa/ppo合金耗材及其制备方法
JP5735343B2 (ja) 電子機器ハウジング用の薄肉成形体
JP2012072340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13853285B (zh) 粒料的制造方法
JP6652215B1 (ja) 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US10717864B2 (en) Polyacetal resin composition for molding plate-shaped molded article, plate-shaped molded article, and carrier plate of window regulator
JP3437651B2 (ja) ペレット状長繊維強化樹脂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JP6259760B2 (ja)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
CN117801514A (zh) 一种玻纤增强ppa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255733A (ja) 自動車アンダーフード構造部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