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5427A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图像输出系统、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图像输出系统、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5427A
CN102555427A CN2011103891589A CN201110389158A CN102555427A CN 102555427 A CN102555427 A CN 102555427A CN 2011103891589 A CN2011103891589 A CN 2011103891589A CN 201110389158 A CN201110389158 A CN 201110389158A CN 102555427 A CN102555427 A CN 102555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nset
task
data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891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5427B (zh
Inventor
片山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55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5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5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5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Page layout or assigning input pages onto output media, e.g. im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06F3/1262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by grouping or ganging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2High volume printer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06F3/1219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consumables, e.g. ink, toner,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18)、图像输出系统(10)、图像形成方法、以及程序。所述图像形成设备(18)或图像输出系统(10)包括:主图像形成部(44),用于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以及插页图像形成部(46),用于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并用于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图像输出系统、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编辑的任务作为图像印刷在印张上的情况下生成用于分开印刷的纸张的插页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涉及用于在印张上印刷插页图像的图像输出系统、以及用于生成插页图像并输出生成的插页图像到印张上的程序。
背景技术
近些年,DTP(桌面出版)和CTP(计算机印版(computer to plate))技术的普遍使用或印刷机器的进展已经容许图像输出系统根据数字印刷处理作为整体操作作业流程(work flow),由此在例如POD(按需印刷(printon demand))的基础上产生小数量的印刷物。通过在印刷机器中设定相同类型纸的印张(print sheet)(印刷介质(print medium))该图像输出系统能够执行有效的印刷处理并相继地(succesively)在印张上印刷多个印刷批(print lot)。
在多个印刷批相继地印刷于印张上以产生层叠印刷物的情况下,偶尔不能在来自先前印刷的印刷批的印刷物的叠层与来自后续印刷的印刷批的印刷物的叠层之间容易地区分。设计为解决该问题的图像输出系统通过在来自两个不同印刷批的印刷物的叠层层叠在一起的情况下,在印刷物的叠层之间插入插页,使得可能容易地在来自两个不同印刷批的印刷物的那些叠层之间进行区分(见,例如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2007-028098和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2010-111078)。具体地,因为其间具有插入的插页的层叠的印刷物的侧边的颜色与插页的侧边的颜色不同,所以在侧视图中观察印刷物的叠层时,基于插页的插入位置,将印刷物的叠层彼此容易地区分是可能的。
发明内容
根据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2007-028098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图像形成部形成的信息印刷在插页上,该插页从插页供应单元供应并且其颜色与印张的颜色不同,印刷的插页插入从记录纸张供应单元供应的记录纸张(recording sheet)或印刷物之间的给定位置。然而,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尺寸大,因为除记录纸张供应单元外,需要插页供应单元。
根据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2010-111078中公开的喷墨印刷设备,在已经印刷了一定数量的待作为印刷批分开的印张的情况下,在下一印张的端部(侧边)印刷标记并且该下一印张用作插页。因为公开的喷墨印刷设备不需要插页供应单元,所以公开的喷墨印刷设备的尺寸可以比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2007-028098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小。
在书制作(bookmaking)处理中,通过对多个任务(job)进行拼版而生成图像数据,并且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以下称作主图像)印刷在印张上,由此产生印刷的页。通常,印刷的页后续被装订并切割成书的尺寸。在印刷信息如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2007-028098中公开的那样印刷在插页上时,或者在插页插入其上印刷有多个任务的印刷的页的叠层之间的情况下,插页的侧边如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2010-111078中公开的那样印刷有标记时,则印刷的印刷信息或标记可以在后续的装订处理中被隐藏,使得难以基于插入的插页分开印刷的页的叠层。
在印刷的页后续被切割成形的情况下,印刷的页的切割边,即印刷的页的未印刷有标记的侧边被暴露,往往使得难以将印刷的页的叠层分开,或者插页上的印刷的印刷信息也与印刷的页一起被切割,并且可能不精确地呈现用于观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图像输出系统、以及程序,它们能够甚至在印刷物后续被处理的情况下,借助于印刷有对应于印刷物上的多个任务的插页图像的插页来将具有基于印刷物上印刷的多个任务的图像(主图像)的印刷物可靠地分开。
为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图像形成部,用于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以及插页图像形成部,用于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并用于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
如上所述,因为插页图像形成部根据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数据,所以印刷具有对应于任务的插页图像的插页是可能的。即使对印刷物执行诸如装订处理或切割处理的后续处理时,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即印刷有插页图像的插页,也使得可能在通过后续处理处理印刷物叠层后将印刷物叠层可靠地分开。结果,能够容易地分开印刷物,并且因此,提高了生产印刷物的整个处理的效率。
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应当优选地在对应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述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如上所述,表示与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形成在对应于任务的侧边的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因此,即使对插页执行诸如装订处理或切割处理的后续处理时,因为插页的侧边具有与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所以在通过后续处理处理印刷物叠层后将印刷物叠层容易地分开也是可能的。
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应当优选地包括:数据读取器,用于基于用以印刷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顺序,来读取待在基于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之前和之后印刷的两块主图像数据;任务状态提取器,用于提取所述两块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颜色或图案;以及图像生成器,用于基于所述任务状态提取器提取的所述颜色或图案来生成所述插页图像。
利用上述结构,提取待在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之前和之后印刷的两块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颜色或图案。从而,印刷有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插页使得可能更清楚地分开先于和后于插页的印刷物叠层。
图像形成设备应当优选地还包括:后续处理确定器,用于确定对印刷有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的后续处理;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应当优选地基于关于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的信息来生成所述插页图像数据。
因为基于关于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确定的后续处理的信息生成插页图像数据,所以在通过后续处理处理印刷物叠层后更可靠地将印刷物叠层分开是可能的。
在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包括折叠所述印刷物的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可以标识在所折叠的印刷物的封面页或封底页上产生的任务的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所标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标识的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因为表示与标识的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形成于与在封面页或封底页上产生的标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对应的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所以即使已经通过后续处理处理的印刷物层叠成封面页或封底页在后续处理中向上朝向,印刷有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插页也使得可能容易地分开印刷物叠层。
在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包括切割所述印刷物的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可以标识通过切割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处理划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所标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标识的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如上所述,表示与标识的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形成于与通过切割印刷物的处理划分的标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对应的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从而,即使通过后续处理划分了任务,印刷有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插页也使得可能容易地分开印刷物叠层。
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可以在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给定区域中在对应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位置形成至少包括印刷物的数量的印刷信息。
除用作插页外,在插页图像数据的给定区域中形成的印刷信息容许用户知道关于任务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第一步,利用主图像形成部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且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以及第二步,利用插页图像形成部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数据,并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图像输出系统,包括:主图像形成部,用于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插页图像形成部,用于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并用于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以及印刷控制器,用于管理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的数量和用以印刷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顺序,作为在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所述图像印刷在相同类型的印刷介质上的情况下使用的印刷信息。
如上所述,因为印刷对应于任务的插页,所及即使对印刷物执行诸如装订处理或切割处理的后续处理时,印刷有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插页也使得可能在已经通过后续处理处理印刷物叠层后可靠地分开印刷物叠层。因为印刷控制器管理主图像数据和插页图像数据,所以能够在基于主图像数据印刷图像时在期望的定时印刷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从而,能够在期望的位置容易地分开印刷有基于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结果,能够更容易地分开印刷物,并且产生印刷物的整个处理的效率提高了。
优选地,所述印刷控制器应当自动确立用于印刷预定数量的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所述图像的印刷物并且其后印刷基于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顺序。
印刷控制器可以管理用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每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以及所述主图像形成部可以通过从所述任务中收集其印刷物的数量彼此接近的任务来自动生成所述主图像数据。
因为管理了用于每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并且从所有任务中收集了印刷物的数量彼此接近的任务,由此生成了主图像数据,所以在印刷基于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情况下,不必对每个任务执行浪费的印刷,并且能够以降低的成本产生印刷物。
所述印刷控制器可以探测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中具有最大印刷物的数量的任务,并确立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印刷物的数量。
因为基于具有最大印刷物的数量的任务印刷主图像数据,所以根据一次印刷指示可靠地印刷构成主图像数据的所有任务,并且因此能够有效地执行印刷处理。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使计算机能够作为以下装置运作的程序:主图像形成部,用于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以及插页图像形成部,用于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并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
程序还可以使得所述计算机能够用作以下装置:印刷控制器,用于管理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的数量和用以印刷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顺序,作为在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所述图像印刷在相同类型的印刷介质上的情况下使用的印刷信息。
根据本发明,在印刷多个任务构成的图像的情况下,即使对印刷物执行后续处理,印刷有对应于任务的插页图像的插页也使得能够可靠地分开印刷物。结果,能够容易地分开印刷物,并且因此,提高了生产印刷物的整个处理的效率。
当结合附图时,根据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附图中,通过示例性范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输出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功能框图;
图4A是通过范例示出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生成的主图像数据的视图;
图4B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生成的插页图像数据的视图;
图5A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生成的另一主图像数据的视图;
图5B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生成的另一插页图像数据的视图;
图6A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生成的再一主图像数据的视图;
图6B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生成的再一插页图像数据的视图;
图7是在后续执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用于生成插页图像数据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由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的印刷控制器管理的印刷管理文档的范例的图;
图9A是根据图7中所示的操作序列生成的层叠印刷物的透视图;
图9B是包含图9A中所示的印刷物的装订的册子的透视图;
图10是在后续执行切割处理的情况下,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用于生成插页图像数据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
图11A是根据图10中所示的操作序列生成的层叠印刷物的透视图;
图11B是通过切割图11A中所示的印刷物形成的印刷物的透视图;以及
图12A和12B是示出由图1中所示的图像输出系统的印刷控制器管理的印刷管理文档的其它范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图像输出系统、以及程序。
如图1中所示,图像输出系统10通常包括:制版(platemaking)位置12,用于编辑包括主图像数据和插页图像数据(interleaf image data)的图像数据并基于编辑的图像数据产生印刷版(press plate);印刷位置14,用于输出印刷物;以及网络16,互连制版位置12和印刷位置14。图像输出系统10配置成使得制版位置12经由网络16给印刷位置14指示以产生印刷物100。
制版位置12包括图像形成设备18和校对器20。图像形成设备18是用于编辑针对每个任务的诸如文本、图形、图案、照片等的图像的设备,并且可以是计算机的形式。图像形成设备18由用户操作以根据任务编辑应用(application)来编辑以页面描述语言(PDL)表述的印刷任务。
这里使用的术语“任务”指对应于一页区域的图像的集合数据(collective data)。例如,如果在图像形成设备18上编辑任务,则任务表示针对一页的被编辑的数据或用于制版的数据,在该一页上生成并布置了诸如文本、图形等的图像。如果图像从数字相机读出了并且直接被印刷,或者图像由扫描仪扫描并且直接被印刷,则图像可以称作任务。术语“页面描述语言”指描述图像信息的语言,图像信息包括用作用于印刷、显示等的输出单位的页中的文本、图形等的文件信息、位置信息、颜色信息(包括密度信息)等。已知类型的PDL包括PDF(根据ISO32000-1:2008的便携式文件格式)、AdobeSystems的PostScript(注册商标)和XPS(XML纸说明书)。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8具有发送印刷命令到印刷位置14和校对器20的功能。在图像形成设备18发送印刷命令到印刷位置14和校对器20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8对用于制版的数据或被编辑的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序列,例如颜色转换处理、版面设计处理等,以将数据转换为光栅形式(raster-format)的图像数据,例如位图数据或TIFF数据。图像形成设备18于是将光栅形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适合于由印刷位置14和校对器20执行的印刷处理的信号,将表示待产生的印刷物副本的数量的印刷条件等增加至信号,并作为印刷命令信号发送增加了印刷条件的信号。
校对器(proofreader)20是用于输出图像形成设备18产生的任务的校样20a的设备。校对器20可以包括DDCP(直接数字颜色检验器(proofer)),其性能等效于胶印机、喷墨彩色检验器、彩色激光印刷机(电子照相印刷机)、喷墨印刷机等。
网络16构成为LAN等,并且互连制版位置12和印刷位置14。在制版位置12和印刷位置14将位于图像输出系统10中的不同作业现场的基础上,数据能够通过网络16在制版位置12与印刷位置14之间传输。
印刷位置14包括印刷机22,用于基于制版位置12形成的图像数据来输出图像,即印刷图像。印刷机22可以是胶印机(offset printing machine)、数字印刷机等。印刷机22根据从图像形成设备18发送的印刷命令信号在印张或印刷介质上执行印刷处理。
印刷机22包括纸张(sheet)供应部24和纸张释放部26,纸张供应部24用于在其中设置印张,纸张释放部26用于层叠印刷机22产生的已印刷的纸张。在纸张供应部24中,可以设置大量相同纸型的印张,使得印刷机22能够相继地印刷多个印刷批。
于此使用的术语“纸型”指纸张的各种分类中的任何分类,包括诸如无涂层纸(凹版印刷纸张)和涂层纸的种类的纸,和诸如A系列和B系列的尺寸的纸。于此使用的术语“印刷批”称作印刷机22产生的印刷物的单位。例如,在印刷机22产生给定数量的印刷物的情况下,例如100个印刷物,基于从图像形成设备18发送的单个印刷命令,产生的印刷物称作一个印刷批。在通过从图像形成设备18发送的单个印刷命令来指示印刷机22印刷一连串页的情况下,已印刷的页也称作一个印刷批。因此,在通过图像形成设备18指示印刷机22相继地产生多个印刷批的情况下,在纸张释放部26中产生按印刷批的顺序的印刷物100的叠层。
印刷位置14还包括用于处理从图像形成设备18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器28和用于产生印刷版(press plate)的制版机(platesetter)。如图2中所示,印刷位置14还包括用于对印刷机22产生的印刷物100执行后续处理的切割器(cutter)34或装订器(bookbinder)32。装订器32在给定的位置折叠印刷物100,或将已折叠的印刷物100的部分切割掉,由此产生册子(brochure)或折叠的小册子(pamphlet)作为最终产品。切割器34将印刷物100切割成尺寸比原始印张小的印刷物。装订器32或切割器34可以与印刷机22集成地组合。在装订器32与印刷机22集成地组合时,印刷机22也执行对印刷物100的装订处理并输出已装订的册子到纸张释放部26中。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图像输出系统10的功能框图。图3是图2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设备18的功能框图。如图1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8包括主单元36、显示监视器38、键盘40、以及鼠标42。显示监视器38、键盘40、以及鼠标42连接至主单元36。主单元36包括处理器、输入/输出单元、以及存储单元,未示出。
如图2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8具有主图像形成部44、插页图像形成部46、以及由处理器和存储单元实施的印刷控制器48。换句话说,主图像形成部44、插页图像形成部46、以及印刷控制器48设置有由计算机运行的程序,并用于根据程序执行给定的处理。主图像形成部44生成用户想印刷的主图像数据。插页图像形成部46生成用于插页的插页图像数据(见图9A、9B和11A、11B),该插页用于将印刷有基于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100分开。印刷控制器48管理用于主图像数据和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条件,并向印刷机22发出印刷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制版位置12和印刷位置14通过网络16彼此连接,所以主图像形成部44、插页图像形成部46、以及印刷控制器48包括在图像形成设备18中。然而,如果制版位置12和印刷位置14不通过网络16彼此连接,则印刷控制器48可以包括在印刷机22的操作控制台(未示出)中。替代地,图像形成设备18可以仅包括主图像形成部44,并且印刷机22可以包括插页图像形成部46和印刷控制器48。在此情况下,位于产生位置的图像形成设备18产生的主图像数据可以借助于诸如CD-ROM等的存储介质携带,并且然后读入印刷位置处的印刷机22中。然后,印刷机22可以在其中生成插页图像数据,并且可以基于主图像数据和插页图像数据来印刷图像。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输出系统10布置为基于如下假设来产生其上拼版有多个任务的印刷物100:印刷物100后续将由装订器32或切割器34处理。因此,除编辑任务的功能外,图像形成设备18的主图像形成部44具有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impose)以生成主图像数据的功能。如图3中所示,主图像形成部44包括用于编辑任务的任务图像形成器50、用于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的拼版器(imposer)52、以及用于探测对每个任务产生的印刷物的数量的印刷量(print run)探测器54。
任务图像形成器50根据用户编辑的文本和图形产生印刷任务。在用户编辑任务的情况下,校对器20(见图1)输出编辑的任务的校样20a。通过参照校样20a,用户能够有效地编辑任务。任务图像形成器50可以布置为自动调整任务的文本或图形的颜色和版面设计,以有助于编辑作业。在任务图像形成器50上编辑的任务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8的存储单元中。
拼版器52生成待印刷的主图像数据,该主图像数据拼版有多个任务。例如,在拼版器52中,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多个任务由用户选择,并且选择的任务应用(apply)(粘贴)于空白主图像数据(基础数据),由此生成主图像数据。还有,例如,用户分配页码给页,并且拼版器52可以根据页的顺序自动对任务进行拼版,或拼版器52可以基于待印刷的印张的尺寸和任务的尺寸自动对任务进行拼版。拼版器52还可以布置为基于如印刷量探测器54探测的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自动对任务进行拼版。后面将描述基于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的拼版。
连接至印刷控制器48的印刷量探测器54探测已经在任务图像形成器50上编辑的每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如印刷量探测器54探测的每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发送至拼版器52用于基于每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的拼版处理中。
图像形成设备18的插页图像形成部46根据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并生成包括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为容易理解插页图像形成部46的插页图像数据的生成,以下将首先以具体细节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8生成的主图像数据和插页图像数据。
图4A至6B是通过范例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输出系统10生成的图像数据的视图。更具体地,图4A、5A、以及6A示出主图像数据,而图4B、5B、以及6B示出插页图像数据。
图4A示出拼版有八个任务j1至j8的主图像数据MP1。如上所述,任务j1至j8可以由用户选择并布置在拼版器52上,或可以基于用户分配给它们的页码自动布置。在图4A中,任务j1至j8示为其间拼版有页边空白。然而,可以对任务j1至j8进行拼版,而其间无任何页边空白。
图4B示出了根据主图像数据MP1的八个任务j1至j8生成的插页图像数据AP1。如下生成插页图像数据AP1:首先,读取主图像数据MP1并且探测对任务j1至j8进行拼版的位置。从而探测主图像数据MP1的任务j1至j8的位置。于是,确立了已经被位置上标识的匹配任务j1至j8的尺寸的假设的侧边,即任务j1至j8的侧边s,并且基于假设的侧边确立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至x8(图4B中以阴影线示出)。指示在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至x8上印刷用作插页的颜色。如果在如图4A中示出的拼版的任务j1至j8周围存在页边空白,则应当优选地将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至x8确立为横跨并越过假设侧边。这样确立的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至x8能够用作插页,因为即使插页后续取决于任务j1至j8而被切割,插页的侧边的着色也保持。
插页图像形成部46如下生成插页图像数据AP1:提取如图4A中所示的主图像数据MP1的任务j1至j8的侧边s的颜色,并且指示在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至x8上印刷与任务j1至j8的每个侧边s的提取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以此方式,对分别的任务j1至j8生成八个插页图像a1至a8(见图4B),然后将它们组合为图4B中所示的插页图像数据AP。可以指示在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至x8上印刷诸如有条纹的图案或网眼图案的图案,而不是颜色。
图5A示出了不同于图4A中所示的主图像数据MP1的主图像数据MP2,对其拼版有不同页面尺寸的多个(四个)任务j1至j4。主图像形成部44可以选择性地将不同页面尺寸的任务j1至j4拼版到如图5A中所示的主图像数据MP2。例如,如果设置在纸张供应部24中的印张为A2尺寸,则对A3尺寸的任务j1(左边)、A4尺寸的任务j2(右上)、和两个A5尺寸的任务j3、j4(右下)进行拼版,以生成主图像数据MP2。
图5B示出了插页图像数据AP2,其表示根据图5A中所示的主图像数据MP2的四个任务j1至j4的尺寸和位置生成的插页图像a1至a4。更具体地,对应于A3尺寸的任务j1的插页图像a1包括在对应于A3尺寸的任务j1的侧边s的位置确立的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对应于A4尺寸的任务j2的插页图像a2包括在对应于A4尺寸的任务j2的侧边s的位置确立的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2。对应于A5尺寸的任务j3、j4的插页图像a3、a4包括在对应于A5尺寸的任务j3、j4的侧边s的位置确立的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3、x4。
图6A和6B示出了四个任务j1至j8拼版于印张的正面和反面侧的每一侧的情况,假设后续将在已印刷的纸张上执行装订处理。在图6A中,素描的字符1至8表示拼版的任务j1至j8的页面的顺序,并且素描字符1至8的竖直取向表示任务j1至j8的竖直取向。如果后续将对以印刷的页面执行装订处理,则插页图像形成部46按照图6A中所示的页面的顺序对八个任务j1至j8进行拼版,由此生成用于印张的分别正面和反面侧的两块(piece)主图像数据MP3、MP4。基于主图像数据MP3、MP4,在印张上执行双面印刷,由此产生印刷物100,并且在装订处理中,然后将印刷物100折叠成八页的册子(见图6A的上部)。
图6B示出了用于图6A中所示的主图像数据MP3、MP4的插页图像数据AP3、AP4。插页图像数据AP3、AP4表示在主图像数据MP3、MP4的任务j1至j8的对应于封面页的任务j1的位置生成的插页图像a1,封面页即第一页。在印刷物100与带有插页图像a1的插页102一起装订的情况下(见图9A和9B),插页102的封面页的侧边的颜色不同于其它印刷物的颜色,使得在插页102以上和以下的相邻册子之间进行区分相对容易。插页图像形成部46确定主图像数据MP3的封面页上的任务j1,并确立对应于任务j1的侧边s的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插页图像形成部46生成插页图像a1,使得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1着色为与任务j1的侧边s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并且生成包括插页图像a1的插页图像数据AP3。
根据本实施例,插页图像形成部46基于主图像数据MP1至MP4的任务j1至j8生成插页图像数据AP1至AP4。为生成插页图像数据AP1至Ap4,如图3中所示,插页图像形成部46包括数据读取器56、后续处理(subsequentprocess)确定器58、任务位置探测器60、任务状态提取器62、颜色/图案确立器64、印刷信息确立器66、图像生成器68、以及插页图像综合器(integrator)70。
数据读取器56具有读取主图像形成部44形成并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主图像数据的功能。数据读取器56参照印刷控制器48的印刷管理文件F并读取生成插页图像数据所需的主图像数据。
后续处理确定器58具有确定待对印刷物执行的后续处理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装订器32执行的装订处理和切割器34执行的切割处理示例为后续处理。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待对印刷物执行的后续处理不限于装订处理和切割处理。后续处理确定器58可以确定包括用户输入的以选择后续处理的命令、从印刷位置14接收的信息等的各种图案中的任意一种的后续处理。例如,如果印刷机22与后续处理装置集成,则后续处理确定器58可以从印刷机22接收用于后续处理的设置信息并根据接收的信息自动确定后续处理。后续处理确定器58发送确定结果给任务位置探测器60和图像生成器68。
任务位置探测器60具有探测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位置的功能。如上所述,插页102容许印刷物100彼此被分开,因为其对应于任务的侧边的侧边着色了。因此,任务位置探测器60探测每个任务的侧边的位置以及每个任务的拼版位置。任务位置探测器60可以探测任务的位置以及任务的侧边的位置,例如通过标识数据读取器56读取的主图像数据的每个任务的位置并且然后根据任务的尺寸推导每个任务的侧边的位置。因为任务通常编辑成矩形形状,所以任务位置探测器60标识任务的所有四侧的侧边的位置。
任务位置探测器60能够基于后续处理确定器58确定的后续处理,将任务限定于待被进行位置探测的任务。例如,如果对印刷物后续执行装订处理,则任务位置探测器60基于确定的后续处理仅探测用作封面页的任务的位置。结果,减小了图像形成设备18的处理负载。任务位置探测器60发送任务的探测的位置和任务的侧边的探测的位置的数据到任务状态提取器62。
任务状态提取器62具有基于任务的侧边的位置数据来提取任务的侧边的颜色的功能。如果以页面描述语言描述了任务,则因为任务包括颜色信息,则任务状态提取器62能够容易地从任务的颜色信息提取任务的侧边的颜色。如果任务不具有其侧边的颜色信息,则因为侧边没有印刷或着色,则任务状态提取器62提取或扫描待印刷的印张的颜色。因为印张的颜色通常为白色,所以可以省略白色印张的颜色的提取。任务状态提取器62从所有四侧提取任务的侧边的颜色。如果四侧在侧边上的颜色相同,于是任务状态提取器62可以从四侧的仅一侧提取侧边的颜色。任务状态提取器62发送侧边的提取的颜色,即颜色数据,到颜色/图案确立器64。
为了生成插页图像数据,提取待在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插页图像的印刷之前和之后印刷的主图像数据的颜色。具体地,数据读取器56参照印刷控制器48的印刷管理文件F并读取先于和后于插页图像数据的主图像数据,印刷批的输出顺序被在印刷控制器48处管理。然后,任务状态提取器62提取读取的两块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颜色。现在确定了其间插入了插页图像数据的两块主图像数据(即两个图像数据分别先于和后于插页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颜色。结果,印刷有基于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插页容许先于和后于插页的印刷物叠层被彼此清楚地分开。
颜色/图案确立器64基于任务的侧边的提取的颜色确立用作插页的颜色或图案。具体地,颜色/图案确立器64自动确立与任务的侧边的提取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例如相对于任务的侧边的提取的颜色在装置相关的空间具有20或更大的色差Δe的颜色。在这样生成插页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因为从两块主图像数据提取任务的侧边的颜色,所以颜色/图案确立器64考虑提取的两种颜色并且然后确定适合于插页的颜色。颜色/图案确定器64可以不必确定一种颜色,但是可以确定两种颜色,例如黄色和黑色,并且可以确立由黄色和黑色的两个交替条纹构成的带条纹图案作为用作插页的图案。
插页图像数据可以包含其中描述的(印刷的)印刷信息y(见图9A、9B、11A和11B)。印刷信息y可以表示印刷物的数量、印刷机、印刷日期等。印刷信息确立器66具有生成印刷信息y的功能。更具体地,印刷信息确立器66参照印刷控制器48管理的印刷管理文件F并自动获取包括印刷物的数量等的印刷条件。然后,印刷信息确立器66在获取的印刷条件中进行选择并重新布置获取的印刷条件,以生成在插页图像数据中描述的印刷信息y。印刷信息确立器66发送生成的印刷信息y到图像生成器68。
图像生成器68确立对应于任务的颜色/图案形成区域,并嵌入用于待应用于颜色/图案形成区域的颜色的颜色数据。基于关于从后续处理确定器58发送的后续处理的确定结果、从任务位置探测器60发送的任务的位置数据和任务的侧边的位置数据、以及从颜色/图案确立器64发送的颜色数据,图像生成器68嵌入用于待应用于颜色/图案形成区域的颜色的颜色数据,由此生成插页图像。
插页图像综合器70将从图像生成器68发送的插页图像综合为一块插页图像数据。插页图像综合器70生成的插页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8的存储单元中。
图像形成设备18的印刷控制器48具有管理主图像数据和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条件并在执行印刷处理的情况下发送印刷命令信号到印刷机22的功能。印刷控制器48包括主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2、插页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4、任务印刷量确立器76、印刷批确立器78、印刷顺序确立器80、以及印刷指挥器82。
主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2在印刷管理文件F中存储表示由用户输入或选择的待产生的印刷物的数量、后续处理等的印刷条件的数据,并发送印刷条件的数据到印刷批确立器78。
插页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4在印刷管理文件F中存储用户输入或选择的表示是否存在插页的信息、后续处理的细节等的印刷条件的数据,并发送印刷条件的数据到印刷顺序确立器80。
在任务印刷量确立器76从用户供应有用于每个任务的待产生的印刷物的数量的情况下,任务印刷量确立器76在印刷管理文件F中存储待产生的印刷物的数量(见图12A)。待针对每个任务产生的印刷物的数量的数据由主图像形成部44的印刷量探测器64参照。
印刷批确立器78将主图像数据与从主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2发送的印刷条件关联,由此产生能够转换为待发送至印刷机22的印刷命令信号的印刷批的数据。
印刷顺序确立器80组合从插页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4发送的用于插页的印刷条件和从印刷批确立器78发送的印刷批数据,由此确立待由印刷机22相继印刷的多个印刷批的印刷顺序。根据本实施例,与主图像的印刷关联,表示插页的印刷的印刷批与表示主图像的印刷的印刷批相邻。以此方式,印刷顺序确立器80生成如图8、12A和12B中所示的印刷管理文件F。
印刷指挥器82具有根据按印刷顺序确立器80确立的印刷顺序布置的印刷批生成印刷命令信号的功能。印刷指挥器82在诸如用户操作的定时发送生成的印刷命令信号到印刷机22。
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输出系统10和图像形成设备18基本上如上述地构成。以下将参照图7和10中示出的流程图来描述图像输出系统10和图像形成设备18的操作序列。
图7是在后续执行装订处理以产生册子104的情况下,用于生成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出系统10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见图9B)。图像输出系统10根据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数据。因此,图像输出系统10首先在任务图像形成器50中编辑文本、图形等,由此在步骤S10中产生任务。
接下来,拼版器52对编辑的任务进行拼版以生成主图像数据,任务在步骤S11中拼版于该主图像数据。生成的主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8的存储单元中,并且主图像数据的定位由印刷控制器48的印刷管理文件F管理。
根据本实施例,待实现的作业之一是通过使用印刷有插页图像数据的册子将印刷有主图像数据的册子分开。主图像形成部44生成其间插入有插页图像数据的两块主图像数据(即先于和后于插页图像数据的两块主图像数据)。在制造册子104的情况下,通常在印张上执行双面印刷,并且因此需要两块主图像数据来印刷一个印张。另一方面,只要其颜色与印张的侧之一(正面侧)的颜色不同,插页图像数据就用作插页。从而,将省略对印刷在印张的另一侧(反面侧)上的主图像数据的解释。
在生成主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2中,印刷控制器48的主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2确立用于主图像数据的印刷条件(待产生的印刷物的数量、后续处理等)。主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2可以基于用户的输入或选择来确立用于主图像数据的印刷条件。
接下来,在步骤S13中,印刷批确立器78将主图像数据和印刷条件彼此关联,由此生成其中一块主图像数据与印刷条件关联的印刷批。因此,印刷批确立器78基于两块主图像数据生成两个印刷批。
接下来,在步骤S14中,印刷顺序确立器80确立用于两块主图像数据的印刷顺序。用于主图像数据的印刷顺序可以是用以形成主图像数据的印刷批的顺序或印刷物的数量的下降顺序。确立的印刷顺序如图8中所示地以数据库的形式作为印刷管理文件F存储。
在确立印刷顺序后,插页图像形成部46的后续处理确定器58确定是否执行装订处理(步骤S15)。具体地,因为插页图像数据的生成所基于的任务不同地依赖于诸如装订处理或切割处理的后续处理,所以在生成插页图像数据之前确定后续处理。如果执行装订处理,则控制进行到步骤S16。如果不执行装订处理,则控制进行到步骤S30,如图10中所示。
如果确定执行装订处理,则任务位置探测器60根据两块主图像数据中的每一块探测用于封面页的任务的位置(步骤S16)。在此情况下,通过参照印刷管理文件F的数据读取器56从存储单元读取两块主图像数据,并且该两块主图像数据临时存储在数据读取器56中,作为用于生成插页图像数据的数据。
在步骤S17中,任务位置探测器60标识用于在步骤S16中已经探测的每个页封面的任务的侧边。
接下来,在步骤S18中,任务状态提取器62提取用于在步骤S17中已经标识的每个页封面的任务的侧边的颜色。
在步骤S19中,颜色/图案确立器64基于在步骤S18中提取的每个颜色确立用作插页的颜色和图案。
在步骤S20中,印刷信息确立器66从印刷管理文件F获取信息并产生待在插页图像中描述的印刷信息y。因为待在插页图像中描述的印刷信息y表示关于其间插入有插页图像数据的两块主图像数据中的早于插页图像数据的(即,待较早印刷的)主图像数据的信息,所以印刷信息确立器66获取待较早印刷的主图像数据的印刷条件并生成其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21中,图像生成器68确立待描述印刷信息处的位置和颜色/图案形成区域,并且生成封面页上的插页图像。更具体地,基于后续处理确定器58的确定结果以及任务位置探测器60的探测结果来确立待描述印刷信息y处的位置和颜色/图案形成区域,并且其后指示在颜色/图案形成区域中印刷由颜色/图案确立器64确立的颜色,由此生成插页图像。
接下来,在步骤S22中,插页图像综合器70生成表示在步骤S21中生成的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生成的插页图像数据临时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8的存储单元中,并且由印刷控制器48的印刷管理文件F管理插页图像数据的行踪。
然后,在步骤S23中,插页图像印刷条件确立器74确立用于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条件。
然后,在步骤S24中,通过在数据读取器56读取的两块主图像数据的印刷批之间插入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批,重新确立印刷顺序。重新确立的印刷顺序存储在图8中所示的印刷管理文件F中。在重新确立印刷顺序之前,将待较早印刷的主图像数据的印刷批与用于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条件关联,由此生成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批。
最终,印刷指挥器82根据存储在印刷管理文件F中的印刷批生成印刷命令信号,并相继地在步骤S25中将印刷命令信号发送到印刷机22。印刷机22然后根据发送到那里的印刷批的顺序进行印刷。
在印刷机22的纸张释放部26中产生分别的印刷批的印刷物叠层100a,印刷批之间插入有插页102。如果作为后续处理执行装订处理,则如图9A中所示,在对应于封面页的位置印刷有颜色的插页102被输出并放置在每个印刷物叠层100a上。
在后续处理中,其间插入有插页102的印刷物叠层100a设置在装订器32中,装订器32折叠并切割其中插入有插页102的印刷物叠层100a,并将印刷物100与插页102装订到一起。以此方式,如图9B中所示,在其上印刷有主图像数据的册子104之间产生其上印刷有插页图像数据的册子106。
现在,产生主图像数据的册子104的叠层,其间插入有插页图像数据的册子106。在侧视图中观看册子104的叠层,由此能够基于插入插页图像数据的册子106的位置,将册子104彼此分开。
图10是在后续执行切割处理的情况下用于生成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输出系统10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如果插页图像形成部46的后续处理确定器58在步骤S15中判断不执行装订处理,则后续处理确定器58判断执行切割处理,并且控制进行到步骤S30。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后续处理执行装订处理或切割处理。然而,如果执行另一处理作为后续处理,则确定后续处理。
如果执行切割处理作为后续处理,则根据主图像数据的所有任务生成插页图像,使得切割处理划分的所有任务能够由插页分开。因此,如果判断将执行切割处理作为后续处理,则在步骤S30中,任务位置探测器60探测由数据读取器56读取的两块主图像数据的所有任务的位置。
然后,在步骤S31中,任务位置探测器60标识在步骤S30中探测的所有任务的侧边。
在步骤S32中,任务状态提取器62提取在步骤S31中标识的所有任务的侧边的颜色。
然后,在步骤S33中,基于在步骤S32中提取的在前和内部任务的颜色,颜色/图案确立器64确立用作用于每个任务的插页的颜色和图案。
然后,在步骤S34中,印刷信息确立器66获取印刷管理文件F的信息,并确立待在用于每个任务的插页图像中描述的印刷信息y。
接下来,图像生成器68确立待描述印刷信息y处的位置和颜色/图案形成区域,并且在步骤S35中在用于每个任务的封面页上生成插页图像。更具体地,基于后续处理确定器58的确定结果和任务位置探测器60的探测结果,合适地确立待描述印刷信息y处的位置和颜色/图案形成区域,并且其后指示在颜色/图案形成区域中印刷由颜色/图案确立器64确立的颜色,由此生成插页。
然后,在步骤S36中,插页图像综合器70综合在步骤S35中生成的插页图像为插页图像数据。生成的插页图像临时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8的存储单元中,并且由印刷控制器48的印刷管理文件F管理插页图像数据的行踪。在步骤S36后,控制返回到步骤S22。其后,相继地执行步骤S22至S25,用于后续执行装订处理。
因此,如果作为后续处理执行切割处理,则印刷机22输出在对应于所有任务的位置印刷有颜色的插页102,并将插页102放置在分别的印刷物叠层100a上,如图11A中所示。
在切割处理中,其间插入有插页102的印刷物叠层100a设定在切割器34中,并由切割器34切割。因此,印刷物100与插页102一起被切割成用于分别的任务的印刷物叠层100a,如图11B中所示。在此情况下,在用于分别的任务的印刷物叠层110a之间,插入均具有插页图像的类似地切割的插页112。如上所述,因为用作插页112的颜色或图案印刷在插页图像的侧边上,即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上,所以能够基于插入有插页112的位置,通过从印刷物叠层110a的侧面观看印刷物叠层110a,容易地分开用于分别的任务的印刷物叠层110a。
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8、图像形成方法、图像输出系统10、以及程序,在基于根据多个任务的主图像数据的图像印刷在印张上的情况下,即使对印刷物100、110执行后续处理,则也能够基于其上印刷有基于对应于任务的插页图像数据的插页图像的印刷的插页102、112,容易地分开印刷物100、110。因为能够容易地分开印刷物100、110,所以能够以提高的效率执行产生印刷物100、110的整个过程。
此外,因为与任务的颜色或图案具有不同颜色或图案的图像形成在对应于任务的侧边的插页图像数据的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上,所以与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暴露在后续处理处理的插页的侧边上(颜色/图案形成区域x)。暴露的颜色或图案使得在印刷物被通过后续处理处理后容易地分开印刷物。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18、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输出系统10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而是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对其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
例如,虽然在示例实施例中,图像输出系统10在用于输出两块主图像数据的印刷批之间插入用于输出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批,但是图像输出系统10可以将插页图像数据插入到用于输出一块主图像数据的印刷批中。例如,如果输出用于一个印刷批的500个印刷物,并且将对100个印刷物的每个组插入插页,则通过将关于输出插页图像数据的定时的信息并入印刷批中,可以输出插页,同时印刷印刷批。
在主图像形成部44中,印刷量探测器54可以探测用于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并对任务进行拼版,由此形成主图像数据。在此情况下,任务印刷量确立器76供应有如用户指示的用于每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和每个任务的尺寸,并且用于每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存储在印刷管理文件F中(见图12A)。印刷量探测器54称作印刷管理文件F,分配关于印刷物的数量的数据给任务,并将任务发送给拼版器52。拼版器52将均具有关于印刷物的数量的数据的任务分类成群组,使得每个群组的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彼此相对接近,即每个群组中的任务具有类似的印刷物的数量。在此情况下,自动考虑主图像数据的印刷尺寸和任务的尺寸,并且从而选择合适的任务。例如,如果主图像数据具有A2的印刷尺寸,则可以对印刷物的数量彼此相对接近的A4尺寸的八个任务一起进行拼版。替代地,可以初始地选择印刷物的数量彼此相对接近的任务,并且在选择的任务中,可以如图5A中所示地自动对具有不同尺寸的任务进行拼版。
主图像形成部44对具有类似印刷物的数量的任务进行拼版,由此生成主图像数据。然后,主图像形成部44发送拼版的任务的数据和主图像数据到印刷控制器48,并且印刷批确立器78形成印刷批并将它们存储在如图12B中所示的印刷管理文件F中。然后,将它们中任务的最大印刷物的数量确立为主图像数据的印刷物的数量。结果,因为必须包括其它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所以避免了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的不足。
此外,因为也能够针对基于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拼版和形成的主图像数据,根据以上形成处理来生成插页图像数据,所以在后续处理后利用插页112分开用于每个任务的印刷物叠层是容易的。特别是,如果作为插页图像的印刷物信息y描述(印刷)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和实际产生的印刷物的数量,则能够根据印刷信息y知道不想要的印刷物的数量,并且从而能够容易地去除不想要的印刷物的数量。
如上所述,管理用于多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并且从多个任务收集印刷物的数量彼此接近的任务,由此形成主图像数据。在印刷该主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不需要对每个任务执行浪费的印刷,并且从而能够以减小的成本产生印刷物。
因为基于具有最大印刷物的数量的任务来印刷主图像数据,所以根据仅一次的印刷指示可靠地印刷构成主图像数据的所有任务,并且因此能够有效地执行印刷处理。
此外,如果插页图像的印刷信息y包括印刷物110的接收者的名字、地址等,则插页可以用作地址标签。
虽然已经详细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以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对其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20)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18),包括:
主图像形成部(44),用于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以及
插页图像形成部(46),用于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并用于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8),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在对应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述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8),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包括:
数据读取器(56),用于基于用以印刷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顺序,来读取待在基于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之前和之后印刷的两块主图像数据;
任务状态提取器(62),用于提取所述两块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颜色或图案;以及
图像生成器(68),用于基于所述任务状态提取器(62)提取的所述颜色或图案来生成所述插页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8),还包括:
后续处理确定器(58),用于确定对印刷有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的后续处理;
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基于关于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58)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的信息来生成所述插页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8),其中,在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58)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包括折叠所述印刷物的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标识在所折叠的印刷物的封面页或封底页上产生的任务的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所标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标识的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8),其中,在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58)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包括切割所述印刷物的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标识通过切割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处理划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所标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标识的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8),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在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给定区域中在对应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位置形成至少包括印刷物的数量的印刷信息。
8.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第一步,利用主图像形成部(44)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且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以及
第二步,利用插页图像形成部(46)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数据,并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
9.一种图像输出系统(10),包括:
主图像形成部(44),用于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
插页图像形成部(46),用于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并用于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以及
印刷控制器(48),用于管理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的数量和用以印刷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顺序,作为在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所述图像印刷在相同类型的印刷介质上的情况下使用的印刷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其中,所述印刷控制器(48)自动确立用于印刷预定数量的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所述图像的印刷物并且其后印刷基于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顺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在对应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述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包括:
数据读取器(56),用于基于用以印刷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印刷顺序,来读取待在基于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之前和之后印刷的两块主图像数据;
任务状态提取器(62),用于提取所述两块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侧边的颜色或图案;以及
图像生成器(68),用于基于所述任务状态提取器(62)提取的所述颜色或图案来生成所述插页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还包括:
后续处理确定器(58),用于确定对印刷有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的后续处理;
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基于关于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58)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的信息来生成所述插页图像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其中,在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58)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包括折叠所述印刷物的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标识在所折叠的印刷物的封面页或封底页上产生的任务的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所标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标识的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其中,在所述后续处理确定器(58)确定的所述后续处理包括切割所述印刷物的处理的情况下,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标识通过切割所述印刷物的所述处理划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并且在对应于所标识的任务的侧边的位置的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区域中形成表示与所标识的任务的颜色或图案不同的颜色或图案的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其中,所述印刷控制器(48)管理用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每个任务的印刷物的数量;以及
所述主图像形成部(44)通过从所述任务中收集其印刷物的数量彼此接近的任务来自动生成所述主图像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其中,所述印刷控制器(48)探测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中具有最大印刷物的数量的任务,并确立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印刷物的数量。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输出系统(10),其中,所述插页图像形成部(46)在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给定区域中在对应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的位置形成至少包括印刷物的数量的印刷信息。
19.一种用于使计算机(18)能够作为以下装置运作的程序:
主图像形成部(44),用于对多个任务进行拼版并由此生成至少一块主图像数据;以及
插页图像形成部(46),用于根据所述主图像数据的任务生成插页图像并生成包括所述插页图像的插页图像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程序,还使得所述计算机(18)能够用作以下装置:
印刷控制器(48),用于管理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物的数量和用以印刷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顺序,作为在基于所述主图像数据和所述插页图像数据的所述图像印刷在相同类型的印刷介质上的情况下使用的印刷信息。
CN201110389158.9A 2010-12-28 2011-11-30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输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5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2242/2010 2010-12-28
JP2010292242A JP5269875B2 (ja) 2010-12-28 2010-12-28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出力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5427A true CN102555427A (zh) 2012-07-11
CN102555427B CN102555427B (zh) 2014-06-25

Family

ID=45442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8915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5427B (zh) 2010-12-28 2011-11-30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输出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11421B2 (zh)
EP (1) EP2472388B1 (zh)
JP (1) JP5269875B2 (zh)
CN (1) CN1025554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4854A (zh) * 2015-02-19 2016-08-31 佳能株式会社 后处理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片材处理系统
CN109358825A (zh) * 2018-10-12 2019-02-19 江门市骏前纸箱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印刷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93581A (ja) * 2015-04-01 2016-1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23938B2 (ja) 2016-06-02 2019-12-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面付け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面付け制御方法
JP6699430B2 (ja) * 2016-07-27 2020-05-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印刷装置
JP2018126891A (ja) * 2017-02-07 2018-08-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5885A (ja) * 1999-03-08 2000-09-19 Hitac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印刷物の仕分けシステム
JP2004005646A (ja) * 2003-05-12 2004-01-08 Canon Inc 印刷処理装置、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4294535A (ja) * 2003-03-25 2004-10-21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18452A (ja) * 2004-04-30 2005-11-10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CN101086698A (zh) * 2006-06-07 2007-12-12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4868A1 (en) * 2000-05-17 2001-11-22 Tomas Roztocil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tabs on a production printer
US20060152757A1 (en) * 2005-01-13 2006-07-13 Forlenza Randolph 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inter separator pages
JP2007028098A (ja) 2005-07-14 2007-02-0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10327A (ja) * 2006-05-22 2007-11-2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111078A (ja) 2008-11-10 2010-05-20 Riso Kagaku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5885A (ja) * 1999-03-08 2000-09-19 Hitac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印刷物の仕分けシステム
JP2004294535A (ja) * 2003-03-25 2004-10-21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05646A (ja) * 2003-05-12 2004-01-08 Canon Inc 印刷処理装置、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5318452A (ja) * 2004-04-30 2005-11-10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CN101086698A (zh) * 2006-06-07 2007-12-12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4854A (zh) * 2015-02-19 2016-08-31 佳能株式会社 后处理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片材处理系统
CN105904854B (zh) * 2015-02-19 2018-01-02 佳能株式会社 后处理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片材处理系统
US9925819B2 (en) 2015-02-19 2018-03-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ost process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sheet process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10414191B2 (en) 2015-02-19 2019-09-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ost process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sheet process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358825A (zh) * 2018-10-12 2019-02-19 江门市骏前纸箱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印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2388A3 (en) 2013-05-08
CN102555427B (zh) 2014-06-25
US8711421B2 (en) 2014-04-29
EP2472388B1 (en) 2015-05-13
EP2472388A2 (en) 2012-07-04
JP2012141668A (ja) 2012-07-26
US20120163891A1 (en) 2012-06-28
JP5269875B2 (ja) 201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5427B (zh)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输出系统
EP1962203B1 (en) Variable imaging using an electronic press
US8493609B2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simulated insert sheets for a print job
CN10467945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2008146607A (ja) 混在ジョブ生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該装置を含む印刷製本システム
CN104723671B (zh) 用于控制和调节数字印刷过程的方法和设备
EP1455266A2 (en) Automatic insertion of special pages into black and white digital printing jobs
EP3201755A1 (en)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print job
US8582166B2 (en) Image-data generation method, image-data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of storing image-data generation program
CN100377017C (zh) 一种防复印文档的打印装置
JP2010225038A (ja) バーコード情報管理装置、印刷装置
CN102963121A (zh) 数据生成装置、数据生成方法和存储介质
US201001104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asterizing PDF Files using Multiple Processors
US20130293911A1 (en) Data generating apparatus, data genera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40018224A1 (en) Data generating apparatus, data genera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3847250A (zh) 薄片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图像处理设备
EP295167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print job
JP404263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737372A (zh) 校对装置、校对方法和记录介质
JPH10202983A (ja) 印刷システム
JP2006209615A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275545A (ja) 帳票印刷制御装置、帳票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帳票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3270771A (ja) 画像を有する印刷物のページ面付け方法
JP2006069047A (ja)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処理方法
JP6370963B2 (ja) 印刷ジョブ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