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2683A -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2683A
CN102552683A CN2010105941075A CN201010594107A CN102552683A CN 102552683 A CN102552683 A CN 102552683A CN 2010105941075 A CN2010105941075 A CN 2010105941075A CN 201010594107 A CN201010594107 A CN 201010594107A CN 102552683 A CN102552683 A CN 102552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uccal tablet
oral cavity
eliminating
discomf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41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继宝
黄卫东
樊海燕
汪国华
张文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Jiangx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Jiangx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Jiangx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Jiangx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41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2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2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药品领域。包括如下组分:玉竹3~10份,甘草2~8份,罗汉果0.5~5份,薄荷1~5份,杭白菊0.02~1.5份,乌梅1~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膏粉的制备;(2)干颗粒的制备;(3)压片。用于因吸烟引起的口腔不适症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吸烟过程或吸烟后置1~2片本发明所述口含片于口腔中含吮,能立即产生一种清凉和舒咽润喉的口感,可有效地消除因吸烟引起的咽干欲咳、若物哽喉、音哑口涩等口腔不适症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质量稳定,且为药食两用原料的配方,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吸烟对人体分健康有很大危害。卷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会导致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据调查常见吸烟者有喉咙干涩、干痒、咳嗽、嘶哑、有异物感等不适感。因此,人们通过在卷烟中添加中草药来降低卷烟烟气对人体的危害,并已取得一定成效。1986年以来,中草药在卷烟中应用的相关专利约135项,涉及270多种中草药,但是在卷烟烟叶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只能缓解和降低吸烟者在吸烟时的口腔不适感,无法消除吸烟者吸烟后的喉咙干涩、干痒、咳嗽、嘶哑、有异物等口腔不适感。
在大力宣传戒烟的同时并研制一些烟用口含片,在吸烟过程或吸烟后使用,消除或缓解因吸烟引起的口腔不适感,是目前消费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可有效地消除因吸烟引起的咽干欲咳、若物哽喉、音哑口涩等口腔不适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的制备方法和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玉竹3~10份,甘草2~8份,罗汉果0.5~5份,薄荷1~5份,杭白菊0.02~1.5份,乌梅1~5份。
以重量份计,所述口含片包括如下优选组分:玉竹8份,甘草4份,罗汉果2份,薄荷2份,杭白菊0.5份,乌梅2份。
以重量份计,所述口含片还包括如下辅料:枸橼酸25~35份,阿斯帕坦1~6份,山梨醇500~800份,可溶性淀粉50~220份,硬脂酸镁2~8份。
以重量份计,所述口含片还优选包括如下辅料:枸橼酸30份,阿斯帕坦3份,山梨醇765份,可溶性淀粉153份,硬脂酸镁5份。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浸膏粉的制备
取杭白菊,按水提法制得50℃时相对密度为1.02~1.05g/ml的杭白菊浸膏,另取玉竹、甘草、罗汉果、薄荷及乌梅分别破碎,混合,加6~8倍量的水,冷浸1~2小时后,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1~2小时,煎煮温度为95℃~98℃;第二次加4-5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煎煮温度为95℃~98℃,收集两次煎煮液,同时收集薄荷油,另器保存;煎煮液合并,经90-100目滤过后冷却,高速离心,离心速度为1.5万-2.5万r/min,离心液60℃以下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 1.02~1.20g/ml的浓缩液,加入杭白菊浸膏,混匀,进行喷雾干燥至水分在0.5%~2.0%,取出,迅速粉碎,过90-100目筛,得浸膏粉,密闭,备用;
   (2)干颗粒的制备
取浓度为10~30 %的乙醇60-100份,加入枸橼酸、阿司帕坦,使溶解,作为润湿剂,取步骤(1)所得浸膏粉2~10份、可溶性淀粉与山梨醇,充分混匀,过75-90目筛,以所得粉末作底料,进行沸腾制粒至颗粒水分为0.5%~2.0%,取出,过20~50目筛;取薄荷油加入5-1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摇匀,喷入上述颗粒中,充分混匀,再加入75-90目的硬脂酸镁,混合25-35分钟后,密闭1.5-2.5小时,得干颗粒,备用;
   (3)压片 
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用压片机制成异形片后即得成品。
步骤(1)中所述进行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140℃~180℃,排风90℃~120℃;送风35℃~45℃。
步骤(2)中所述沸腾制粒条件为:进风温度60℃~85℃,物料温度40℃~60℃。
步骤(3)中所述异形片的重量为:每片异形片0.8 g~1.5g。
本发明所述口含片用于因吸烟引起的口腔不适症状。
本发明可制成心形,园环形,长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锭型、梭型等形状的异型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吸烟过程或吸烟后置1~2片本发明所述口含片于口腔中含吮,能立即产生一种清凉和舒咽润喉的口感,可有效地消除因吸烟引起的咽干欲咳、若物哽喉 、音哑口涩等口腔不适症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质量稳定,且为药食两用原料的配方,使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的范围。
实施例1
(1)浸膏粉的制备
取杭白菊23g,按水提法制得50℃时相对密度为 1.02g/ml的杭白菊浸膏,另取玉竹3000g、甘草4000g、罗汉果2000g、薄荷2000g及乌梅1500g,分别破碎,混合,加6倍量的水,冷浸1小时后,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1.5小时,煎煮温度为95℃,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煎煮温度为95℃,收集两次煎煮液,同时收集薄荷油,另器保存。煎煮液合并,经100目滤过后冷却,高速离心,离心速度为2万r/min,离心液35℃以下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g/ml的浓缩液,加入所得杭白菊浸膏,混匀,进行喷雾干燥至水分在0.8%,喷干条件为:进风165℃,排风98℃;送风35℃,取出,迅速粉碎,过100目筛,得浸膏粉,密闭,备用。
   (2)干颗粒的制备
取浓度为20%的乙醇60000g,加入枸橼酸25000g、阿司帕坦1200g,使溶解,作为润湿剂,取步骤(1)所得浸膏粉2000g、可溶性淀粉50000g与山梨醇500000g,充分混匀,过80目筛,以所得粉末作底料,进行沸腾制粒至颗粒水分为0.8%,沸腾制粒条件为:进风温度60℃,物料温度45℃,沸腾制粒后取出,过30目筛。取薄荷油加入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摇匀,喷入上述颗粒中,充分混匀,再加入80目的硬脂酸镁2000g,混合30分钟后,密闭2小时,得干颗粒,备用。
   (3)压片 
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用压片机制成锭形片,每片0.83g,即得成品。
实施例2
(1)浸膏粉的制备
取杭白菊1000g,按水提法制得50℃时相对密度为1.04g/ml的杭白菊浸膏、另取玉竹8000g、甘草6000g、罗汉果4000g、薄荷4000g及乌梅3500g,分别破碎,混合,加8倍量的水,冷浸1.5小时后,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1.5小时,煎煮温度为98℃,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煎煮温度为98℃,收集两次煎煮液,同时收集薄荷油,另器保存。煎煮液合并,经90目滤过后冷却,高速离心,离心速率为2.5万r/min,离心液45℃以下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2g/ml的浓缩液,加入杭白菊浸膏,混匀,进行喷雾干燥至水分在1.10%,喷干条件为:进风180℃,排风110℃,送风40℃,取出,迅速粉碎,过90目筛,得浸膏粉,密闭,备用。
   (2)干颗粒的制备
取浓度为10 %的乙醇80000g,加入枸橼酸35000g、阿司帕坦6000g,使溶解,作为润湿剂,取步骤(1)所得浸膏粉6000g、可溶性淀粉100000g与山梨醇700000g,充分混匀,过75目筛,以所得粉末作底料,进行沸腾制粒至颗粒水分为1.8%,沸腾制粒条件为:进风温度85℃,物料温度60℃,取出,过50目筛。取薄荷油加入7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摇匀,喷入上述颗粒中,充分混匀,再加入75目的硬脂酸镁6000g,混合35分钟后,密闭2.5小时,得干颗粒,备用。
(3)压片 
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用压片机制成菱形片,每片1.3 g,即得成品。
实施例3
(1)浸膏粉的制备
取杭白菊1400g,按水提法制得50℃时相对密度为1.04g/ml杭白菊浸膏、另取玉竹10000g、甘草8000g、罗汉果5000g、薄荷5000 g及乌梅5000g,分别破碎,混合,加8倍量的水,冷浸1.5小时后,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1.5小时,煎煮温度为97℃,第二次加5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煎煮温度为97℃,收集两次煎煮液,同时收集薄荷油,另器保存。煎煮液合并,经95目滤过后冷却,高速离心,离心速率为1.5万r/min),离心液60℃以下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8g/ml的浓缩液,加入杭白菊浸膏,混匀,进行喷雾干燥至水分在1.6%,喷干条件为:进风170℃,排风100℃;送风45℃,取出,迅速粉碎,过95目筛,得浸膏粉,密闭,备用。
   (2)干颗粒的制备
取浓度为10%的乙醇90000g,加入枸橼酸30000g、阿司帕坦4000g,使溶解,作为润湿剂,取步骤(1)所得浸膏粉10000g、可溶性淀粉220000g与山梨醇800000g,充分混匀,过90目筛,以所得粉末作底料,进行沸腾制粒至颗粒水分为1.5%,沸腾制粒条件为:进风温度75℃,物料温度50℃,取出,过40目筛。取薄荷油加入8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摇匀,喷入上述颗粒中,充分混匀,再加入90目的硬脂酸镁5000g,混合25分钟后,密闭1.5小时,得干颗粒,备用。
   (3)压片 
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用压片机制成三角形片,每片1.1g,即得成品。
实施例4
(1)浸膏粉的制备
取杭白菊15000g,按水提法制得50℃时相对密度为1.05g/ml的杭白菊浸膏、另取玉竹8000g、甘草4000g、罗汉果2000g、薄荷2000g及乌梅2000g,分别破碎,混合,加7倍量的水,冷浸2小时后,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1.5小时,煎煮温度为98℃,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0小时,煎煮温度为98℃,收集两次煎煮液,同时收集薄荷油,另器保存。煎煮液合并,经100目滤过后冷却,高速离心,离心速率为2万r/min,离心液60℃以下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0g/ml的浓缩液,加入杭白菊浸膏,混匀,进行喷雾干燥至水分在1.0%,喷干条件为:进风165℃,排风98℃;送风35℃,取出,迅速粉碎,过100目筛,得浸膏粉,密闭,备用。
   (2)干颗粒的制备
取浓度为30%的乙醇85000g,加入枸橼酸30000g、阿司帕坦3000g,使溶解,作为润湿剂,取步骤(1)所得浸膏粉5000g、可溶性淀粉153000g与山梨醇765000g,充分混匀,过80目筛,以所得粉末作底料,进行沸腾制粒至颗粒水分为1.0%,沸腾制粒条件为:进风温度75℃,物料温度50℃,取出,过40目筛。取薄荷油加入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摇匀,喷入上述颗粒中,充分混匀,再加入80目的硬脂酸镁5份,混合30分钟后,密闭2小时,得干颗粒,备用。
   (3)压片 
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用压片机制成锭形片,每片1.48g,即得成品。
药效实验报告:
本发明所述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是由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研制的药食两用的物品,其目的旨在在大力宣传戒烟的同时并研发一种烟用口含片,在吸烟过程或吸烟后使用,可有效地消除或缓解因吸烟引起的咽干欲咳、若物哽喉、音哑口涩等口腔不适感,为了证明其效果,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江西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对口含片消除或缓解因吸烟引起口腔不适感的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口含片抗炎作用分析
(一)口含片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目的:观察口含片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郭肿胀是否有消肿作用,以了解其对急性炎症是否具有抗炎作用。
方法:选择体重18-20g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巴米尔,口含片高、低剂量组。对照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 巴米尔组给巴米尔,口含片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含片,连续7天。第7天给药后1h,各组于小鼠右耳廓正反面滴二甲苯2滴,30min后颈椎脱位处死小鼠,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在同一部位用打孔器打下耳片(直径9 mm)称重。以两耳片重量之差代表炎性肿胀程度,进行组间t检验,并按以下公式求出肿胀抑制率。肿胀抑制率(%)=对照组平均肿胀度-给药组平均肿胀度/对照组平均肿胀度×100%。
结果及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口含片高剂量组及巴米尔组耳片肿胀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口含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Figure 389202DEST_PATH_IMAGE002
(二)口含片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口含片对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是否有抑制作用,以确定其对化学刺激引起的渗出性炎症是否具有抗炎作用。
方法:选择体重18-20g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巴米尔,口含片高、低剂量组。对照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 巴米尔组给巴米尔,口含片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口含片,连续7天。第7天给药后1.5h,各组小鼠均静脉注射0.6%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2ml /10g体重,2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用6ml生理盐水分次洗涤腹腔,收集洗涤液,合并后加入生理盐水至10ml,3000 rpm离心15 min,取上清于590 nm处测定OD值(有出血的样品予以排除)。用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作标准曲线,折算各小鼠腹腔洗涤液中的伊文思蓝浓度。
结果及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口含片高剂量组及巴米尔组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金圣香口含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Figure 368660DEST_PATH_IMAGE004
二、口含片抑菌作用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口含片对八叠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葡萄球菌的作用情况,以确定口含片是否有抑菌作用。
方法:将与急性咽炎致病有关的八叠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葡萄球菌,在培养基中稀释成适当菌量,并将所试药液作倍比稀释,加入不同的受试菌种,经一定时间培养,从细菌生长情况观察新药的抑菌作用和抑菌强度。
结果及结论:抑菌圈直径越大,说明抑菌效果越大。抑菌效果:口含片组大于对照组、男宝组,表明口含片具有明显抗菌作用。
三、口含片镇咳作用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对小鼠气管泌痰功能,以确定口含片是否有镇咳作用。
方法:选择体重18-20g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吗啡组,口含片高、低剂量组。对照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吗啡组给吗啡,口含片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口含片,连续7天。第7天给药后1h,分别将各组小鼠至于15%氨水雾化机中5min,用秒表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口含片高剂量组及吗啡组咳嗽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口含片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Figure 273031DEST_PATH_IMAGE008
四、口含片祛痰作用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对小鼠气管泌痰功能,以确定口含片是否有祛痰作用。
方法:选择体重18-20g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氯化铵,口含片高、低剂量组。对照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氯化铵给氯化铵,口含片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口含片,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0.5 h ig 5%酚红溶液0.5mL/只,0.5h后颈椎脱位处死小鼠,剪开正中皮肤,分离气管,喉头下用磨平的7号针头插入气管内约0.3 cm,结扎固定后,用1mL注射器吸取2.24 mmol/L碳酸氢钠0.5ml,来回灌洗呼吸道3次,将灌洗液注入比色管。按上法操作3次,共冲洗9次。合并灌洗液,离心除去悬浮物,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波长546nm),比较各组气管段酚红排泌量。
结果及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口含片高剂量组、口含片低剂量组及氯化铵组呼吸道分酚红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口含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
五、小结
综上所述,对口含片相关抗炎、抑菌、镇咳、祛痰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小结如下:
口含片具有抗炎、抑菌作用、镇咳、祛痰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口含片中含有清咽、止咳、化痰、润肺功效成分,以及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物、免疫调节等生理、生化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关。

Claims (9)

1.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玉竹3~10份,甘草2~8份,罗汉果0.5~5份,薄荷1~5份,杭白菊0.02~1.5份,乌梅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玉竹8份,甘草4份,罗汉果2份,薄荷2份,杭白菊0.5份,乌梅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还包括如下辅料:枸橼酸25~35份,阿斯帕坦1~6份,山梨醇500~800份,可溶性淀粉50~220份,硬脂酸镁2~8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还包括如下辅料:枸橼酸30份,阿斯帕坦3份,山梨醇765份,可溶性淀粉153份,硬脂酸镁5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浸膏粉的制备
取杭白菊,按水提法制得50℃时相对密度为1.02~1.05g/ml的杭白菊浸膏,另取玉竹、甘草、罗汉果、薄荷及乌梅分别破碎,混合,加6~8倍量的水,冷浸1~2小时后,煎煮二次,第一次煎煮1~2小时,煎煮温度为95℃~98℃;第二次加4-5倍量的水,煎煮1~2小时,煎煮温度为95℃~98℃,收集两次煎煮液,同时收集薄荷油,另器保存;煎煮液合并,经90-100目滤过后冷却,高速离心,离心速度为1.5万-2.5万r/min,离心液60℃以下减压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 1.02~1.20g/ml的浓缩液,加入杭白菊浸膏,混匀,进行喷雾干燥至水分在0.5%~2.0%,取出,迅速粉碎,过90-100目筛,得浸膏粉,密闭,备用;
   (2)干颗粒的制备
取浓度为10~30 %的乙醇60-100份,加入枸橼酸、阿司帕坦,使溶解,作为润湿剂,取步骤(1)所得浸膏粉2~10份、可溶性淀粉与山梨醇,充分混匀,过75-90目筛,以所得粉末作底料,进行沸腾制粒至颗粒水分为0.5%~2.0%,取出,过20~50目筛;取薄荷油加入5-10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稀释,摇匀,喷入干颗粒中,充分混匀,再加入75-90目的硬脂酸镁,混合25-35分钟后,密闭1.5-2.5小时,得干颗粒,备用;
   (3)压片 
将步骤(2)所得干颗粒用压片机制成异形片后即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进行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140℃~180℃,排风90℃~120℃;送风35℃~4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沸腾制粒条件为:进风温度60℃~85℃,物料温度40℃~6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异形片的重量为:每片异形片0.8 g~1.5g。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其特征在于:用于因吸烟引起的口腔不适症状。
CN2010105941075A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02552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41075A CN102552683A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41075A CN102552683A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2683A true CN102552683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00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41075A Pending CN102552683A (zh) 2010-12-17 2010-12-17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268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0408A (zh) * 2013-01-29 2014-08-06 合肥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玉竹养颜茶、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5067A (zh) * 2016-12-21 2017-06-09 罗志聪 一种清新口气的水果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8276A (zh) * 2017-06-20 2017-09-15 湖南仁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肺镇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1882A (zh) * 2018-11-16 2019-03-08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复方中药提取物在制备口腔护理保健品中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9604A (zh) * 2004-02-13 2005-01-05 高俊山 灵芝健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666674A (zh) * 2005-04-27 2005-09-14 邵建国 一种利咽护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8058A (zh) * 2010-12-09 2011-04-27 天一王淇耳鼻喉专科医院 清咽润喉保健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9604A (zh) * 2004-02-13 2005-01-05 高俊山 灵芝健喉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666674A (zh) * 2005-04-27 2005-09-14 邵建国 一种利咽护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28058A (zh) * 2010-12-09 2011-04-27 天一王淇耳鼻喉专科医院 清咽润喉保健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菊兰: "清咽利喉茶", 《东方药膳》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0408A (zh) * 2013-01-29 2014-08-06 合肥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玉竹养颜茶、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0408B (zh) * 2013-01-29 2016-05-25 合肥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玉竹养颜茶、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5067A (zh) * 2016-12-21 2017-06-09 罗志聪 一种清新口气的水果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8276A (zh) * 2017-06-20 2017-09-15 湖南仁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肺镇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1882A (zh) * 2018-11-16 2019-03-08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复方中药提取物在制备口腔护理保健品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6635C (zh) 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
CN102302721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431516A (zh) 一种中草药保健烟
WO2015027518A1 (zh) 一种中草药保健烟
CN102552683A (zh) 一种消除口腔不适感的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628108B (zh) 治疗外感风寒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8146A (zh) 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672A (zh) 一种金银花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26236B (zh)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281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CN103989762B (zh) 一种清热泻腑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6886B (zh) 含马鞭草的便携式中草药保健烟
CN103417875A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89855B (zh) 虫草烟及其制备工艺
CN103405722B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制剂
CN102526475A (zh) 一种烟用清咽利嗓口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25838A (zh) 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6572A (zh) 一种舒喉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256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中药
CN104223350B (zh) 中草药保健烟
CN109663012A (zh)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26863B (zh) 含茜草的便携式中草药保健烟
CN110801504B (zh) 一种止咳化痰的中药组合物
CN108815376B (zh) 一种清喉利咽茶
CN100388943C (zh) 一种治疗肺咳及支气管炎的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