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2001B - 头皮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皮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2001B
CN102552001B CN201110317743.8A CN201110317743A CN102552001B CN 102552001 B CN102552001 B CN 102552001B CN 201110317743 A CN201110317743 A CN 201110317743A CN 102552001 B CN102552001 B CN 102552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
projection
scalp
executing
exec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77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2001A (zh
Inventor
筒井慎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52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2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适宜地将施术头的动作有效地传递至头皮侧,从而给头皮带来有效的刺激的头皮护理装置。该头皮护理装置具备施术突起(83)。施术突起(83)具备:大突起(84),其包含具有大致平面形状的侧面、即平面部(84b);和小突起(85),其从所述大突起(84)的前端延出、且具有可挠性。各个小突起(85)包含外侧面(85a),该外侧面(85a)位于从施术突起(83)的中心轴线(CL)离开的位置上,并与大突起(84)的侧面、即平面部(84b)处在同一平面上。

Description

头皮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施术突起与头皮接触而给头皮带来刺激的头皮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头皮护理装置中,具有施术突起的施术头通过驱动源的驱动进行动作。通过使动作的施术头的施术突起接触头皮而给头皮带来机械性刺激,由此能够获得促进头皮血流的护理效果。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头皮护理装置中,设置有延出长度不同的多个施术突起。所述施术突起由大突起、和设置在该大突起的前端侧的小突起(在专利文献1中为小突部)构成。如果只有较大的大突起的话,受到毛发的阻碍而使施术突起难以接触到头皮,然而通过上述构成,能够使小突起进入到毛发之间而使小突起接触到头皮。由此,能够减少将毛发夹在突起和头皮之间的情况,从而能够通过小突起进行头皮的洗净或按摩等头皮护理。作为设置在专利文献1的头皮护理装置上的小突起的构成,例如可以考虑将大突起的前端部切开成例如十字状,从而形成小突起。
日本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7047号公报
在上述的头皮护理装置中,通过在大突起的前端设置小突起,能够使小突起进入到毛发之间而使小突起抵接在头皮上。由此,能够通过小突起更加确实地进行头皮护理。然而,在只靠小突起和头皮抵接而使小突起和头皮之间密合性较低的情况下,会出现施术突起的动作不能被有效地传递至头皮侧,从而无法给头皮带来有效的刺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皮护理装置,该头皮护理装置能够更适宜地将施术头的动作有效地传递至头皮侧,从而给头皮带来有效的刺激。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头皮护理装置具备:施术头,其由驱动源驱动;和设置在所述施术头上的施术突起,在所述施术头被驱动时所述施术突起给使用者的头皮带来刺激,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术突起包含:大突起,其包含侧面,该侧面具有平面形状以及凹向所述施术突起的轴中心的曲面形状中的至少一个形状;和多个小突起,所述多个小突起从所述大突起的前端延出、且具有可挠性,所述多个小突起分别包含外侧面,该外侧面位于从所述施术突起的轴中心离开的位置上,并与所述大突起的侧面处在同一平面上。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构成中,所述多个小突起分别包含内侧面,该内侧面具有凸向所述施术突起的轴中心的曲面形状。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构成中,至少所述内侧面相对于所述施术突起的轴方向倾斜。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构成中,所述大突起包含前端面,该前端面具有形成为凹状的弯曲形状。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构成中,所述多个小突起设置在所述大突起的前端,在各个小突起的相互间的所述轴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间隙槽部,所述间隙槽部包含位于所述大突起的前端面附近的底部。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构成中,所述多个小突起的硬度要比所述大突起的硬度低。
另外,优选地,在上述构成中,所述施术头被所述驱动源至少向与所述施术突起的延出方向垂直的方向驱动。
基于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更适宜地将施术头的动作有效地传递至头皮侧,从而给头皮带来有效的刺激的头皮护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头皮护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头皮护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的头皮护理装置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的头皮护理装置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6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7是装置主体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8是施术头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头皮护理装置的仰视图。
图10是装置主体部的仰视图。
图11是装置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12是施术头部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13是施术头部表面侧的俯视图。
图14是施术头部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15是施术头部背面侧的俯视图。
图16是施术头部的剖视图。
图17是施术头部的剖视图。
图18是盖部以及施术头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19(a)是施术突起的立体图。
图19(b)是施术突起的主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20是施术头的俯视图。
图21(a)是施术突起的俯视图。
图21(b)是施术突起的剖视图。
图21(c)是施术突起与头皮接触时的剖视图。
图22(a)是施术突起的剖视图。
图22(b)是施术突起与头皮接触时的剖视图。
图23是其他例子的施术突起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头皮护理装置、32…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81a~81d…施术头、83…施术突起、84…大突起、84a…前端面、84b…作为侧面的平面部、85…小突起、85a…外侧面、85b…内侧面、85c…作为间隙部的间隙槽部、CL…作为轴的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头皮护理装置进行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施方式的头皮护理装置的整体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头皮护理装置10具有装置主体部11和施术头部12,该施术头部12以能够装卸的形式设置在该装置主体部11的一端(下端)。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装置主体部11具备中空的主体壳体13。如图3以及5所示,主体壳体13具有安装有施术头部12的一端(下端),并在这一端形成有大致四边形的开口部。另外,在与主体壳体13的所述一个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上端)形成有大致椭圆形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的开口面积比所述一端的开口部要小。
另外,在主体壳体13上下方向的中途位置上形成有剖视呈大致梢圆环状的缩径部13a(参照图2),该缩径部13a的口径要比所述大致四边形的开口部以及所述大致椭圆形的开口部都要小。也就是说,主体壳体13具有分别从所述各个开口部到所述缩径部13a口径逐渐减少的形状。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缩径部13a靠向位于上下方向上侧的大致椭圆形的开口部。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主体壳体13的强度,在缩径部13a的内部形成有沿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中间壁部13b。另外,在中间壁部13b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图示略)。由此,通过所述贯穿孔,主体壳体13的内部上下方向连通。
如图3所示,形成于主体壳体13上方的大致椭圆形的开口部被盖部件21堵住,该盖部件21为仿效了该开口部的大致椭圆形圆顶状。在所述盖部件21上以在其长度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形式形成有1个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大径贯穿孔21a、和3个同样沿上下方向贯穿的小径贯穿孔21b。
如图3所示,在大径贯穿孔21a中设置有直径比该贯穿孔21a略小的开关操作部件22,该开关操作部件22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在所述开关操作部件22上一体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按压用凸部22a。如图3以及图5所示,所述按压用凸部22a形成在能够从上方按压开关侧基板24上的开关24a(例如,轻触开关(注册商标))的位置上,该开关侧基板24被夹持在收容于主体壳体13内的开关侧基台23和主体壳体13之间。另外,在所述开关侧基板24被开关侧基台23和主体壳体13夹持的状态下,所述开关侧基台23被螺栓25螺栓固定。在2个螺栓25上分别套有O形密封圈25a。这时,在所述开关侧基台23的外周缘部套有仿效了该开关侧基台23的外周缘部的O形密封圈23b。通过该O形密封圈23b将主体壳体13内侧面和所述开关侧基台23的外缘部之间的间隙堵住,从而能够防止水等进入主体壳体13内部。
在小径的贯穿孔21b上设置有LED罩27,在所述开关侧基板24上、且在与所述小径的各个贯穿孔21b上下方向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26(参照图3),所述LED罩27引导从该LED26输出的光。
另外,在开关侧基台23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23a(参照图5)。该贯穿孔23a被大致圆盘状的密封橡胶部件28堵住。在所述密封橡胶部件28上形成有凹部。在凹部上嵌入有按压用凸部22a,该按压用凸部22a形成在用于对所述开关24a进行按压操作的开关操作部件22上。因此,通过使用者从外部按压操作例如开关操作部件22,使密封橡胶部件28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操作开关24a。这时,由于贯穿孔23a被密封橡胶部件28堵住,所以能够防止水等进入主体壳体13内部。
另外,在主体壳体13的内部、且在比所述中间壁部13b更靠下方的位置收容有大致平板状的电动机基台30。在电动机基台30的下表面配置有后述的齿轮基台40。所述电动机基台30在其被夹持在齿轮基台40和主体壳体13之间的状态下,被从上下方向下侧插通的多个螺栓31所固定。
如图5所示,在电动机基台30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由2个侧壁构成的电动机支承部30a。在该电动机支承部30a上支承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32。
另外,在电动机基台30上通过电池固定部件34和所述电动机基台30夹持有用于向所述电动机32供电的蓄电池33。如图5所示,在大致圆柱状的蓄电池33的两个端面上抵接有从所述电动机基台30的下表面侧插通并固定于电动机基台30上的、由金属制部件(导电体)形成的阳极零件34a以及阴极零件34b,由此蓄电池33的两个端面被电气连接。然后,各个零件34a、34b与收容于主体壳体13内的主体侧基板35上的控制电路电气连接。在此,所述电动机32的第1端子通过导线(图示略)与设置在电动机基台30上的大致L字形的电动机用零件34c电气连接。然后,第2端子通过导线(图示略)与收容于主体壳体13内的主体侧基板35上的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然后,电动机用零件34c被杆部件36a向上下方向上侧按压,而该杆部件36a被弹簧部件36b向上下方向下侧弹压。由此,电动机用零件34c与杆零件34d电气地且机械地连接,而杆零件34d与所述主体侧基板上的控制电路电气连接。然后,所述蓄电池33的电力经由各个零件34a~34d、导线以及控制电路被供给至电动机32中。另外,如图3以及图6所示,杆部件36a在外插有弹簧部件36b的状态下,通过该杆部件36a的挂钩部与支承部40f嵌合。支承部40f由设置于齿轮基台40上的2个弯曲壁部形成。由此,杆部件36a插通在形成于齿轮基台40以及电动机基台30上的、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插通孔中。另外,弹簧部件36b在外插在所述杆部件36a上的状态下与齿轮基台40抵接,将杆部件36a向下方弹压。
另外,如图5所示,在设置于所述开关侧基板24下表面的连接器安装部24b上连接有连接器部件37b,该连接器部件37b具有多个导线37a。由此,开关侧基板24与连接器部件37b电气连接,该开关侧基板24双向传输各种电信号。作为经由所述导线37a被传输至所述各个基板24、35上的控制电路中的信号,可以举出例如用于表示所述开关24a的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信号、或者用于确定电动机32的驱动力(旋转数)的信号。这些信号用于通过所述导线37a使所述LED26等驱动的电力传输等。
在此,通过设置于所述电动机基台30上的蓄电池33与外部电源(例如商用电源)电气连接,能够对该蓄电池33进行充电。也就是说,在所述电动机基台30的侧边缘部的、凹向电动机基台30中心侧的安装用凹部30b中设置有与用于和所述外部电源连接的插头端子38a形成为一体的插头基台38b。然后,插头基台38b的插头端子38a从形成于所述主体壳体13侧面的插通孔(图示略)向侧面突出并向外部露出。然后,在所述插头端子38a上连接有具有连接器的电线C。由此,通过所述主体侧基板35的控制电路以及所述各个零件34a、34b能够对所述蓄电池33进行充电。另外,在形成于主体壳体13侧面的所述插通孔中设置有防水构造,该防水构造通过在所述插头端子38a上分别设置O形密封圈38c来防止水进入所述主体壳体13内。
如图6所示,电动机32的驱动力经由多个齿轮32b、41~45、46a~46d等被传递至输出侧、即施术头部12侧为止,以使电动机32的驱动力被减速输出、即使转矩提高。
电动机32的电动机轴32a的前端部插通在电动机基台30的大致中央部的、沿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孔30c中,在该电动机轴32a的前端部上套入固定有行星齿轮32b,该行星齿轮32b能够与该前端部一体旋转。在行星齿轮32b上啮合有第1传动齿轮41的大径齿轮部41a。第1传动齿轮41能够相对于轴40a旋转,该轴40a压入固定在齿轮基台40上,该齿轮基台40被螺栓31固定在电动机基台30上。
在第1传动齿轮41上一体形成有直径要比所述大径齿轮部41a小的小径齿轮部41b。在所述小径齿轮部41b上啮合有第2传动齿轮42的大径齿轮部42a,该大径齿轮部42a的直径要比所述第1传动齿轮41的小径齿轮部41b大,第2传动齿轮42以能够旋转的形式被连结在压入固定于齿轮基台40上的轴40b上。
在第2传动齿轮42的大径齿轮部42a上啮合有第3传动齿轮43的大径齿轮部43a。第3传动齿轮43的形状/尺寸与第2传动齿轮42大致相同,且能够相对于压入固定在所述齿轮基台40上的轴40c旋转。在所述第2传动齿轮42以及第3传动齿轮43的各个大径齿轮部42a、43a的一个端面分别一体形成有小径齿轮部42b、43b。
在第2传动齿轮42的小径齿轮部42b上啮合有直径要比该小径齿轮部42b大的第4传动齿轮44的大径齿轮部44a。然后,在第3传动齿轮43的小径齿轮部43b上啮合有直径要比该小径齿轮部43b大、且形状/尺寸与所述第4传动齿轮44大致相同的第5传动齿轮45的大径齿轮部45a。另外,第3以及第4传动齿轮43、44能够相对于压入固定在齿轮基台40上的轴40d、40e旋转。
在第4传动齿轮44的大径齿轮部44a的一个端面上一体形成有小径齿轮部44b。另外,在第5传动齿轮45的大径齿轮部45a的一个端面上一体形成有小径齿轮部45b。在第4传动齿轮44的小径齿轮部44b上啮合有2个最终齿轮46a、46b。另外,在第5传动齿轮45的小径齿轮部45b上啮合有2个最终齿轮46c、46d。在各个最终齿轮46a~46d的径向大致中心位置上采用压入或者嵌件成型的方式分别配置有连结轴47,各个连结轴47能够与这些最终齿轮一体旋转。
如图4、图6以及图7所示,在各个连结轴47上分别设置有2个轴承48,这2个轴承48在轴向(上下方向)上相隔预定间隔,且能够旋转地支承各个连结轴47。
如图3、图4以及图7所示,在防水基台50的底部50a以及安装在该底部50a下表面的压板51上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插通孔50b、51a。在所述插通孔50b、51a中插通有各个连结轴47的前端部。然后,在各个连结轴47上安装有O形密封圈52,该O形密封圈52位于比所述防水基台50的插通孔50b更靠下侧、且比所述压板51更靠上侧的位置上。因此,能够防止水等从所述防水基台50的插通孔50b进入所述主体壳体13内部。
防水基台50具有比所述主体壳体13的大致四边形的开口部略小的形状。在所述防水基台50的外周缘部上安装有仿效了该外周缘部形状的密封部件53。所述防水基台50被安装在主体壳体13上。这时,密封部件53在防水基台50的外周缘部以及主体壳体13的内周面之间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密封部件53具有将防水基台50的外周缘部以及主体壳体13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堵住的防水构造。
另外,在防水基台50的底部50a下表面侧配置有形状与该底部50a大致相同的、由金属制板状部件形成的所述压板51。所述压板51以及防水基台50被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螺栓54螺栓固定在主体壳体13上。这时,在螺栓54上设置有O形密封圈54a,该O形密封圈54a介于所述压板51和防水基台50之间并发生弹性变形。因此,能够防止水等进入主体壳体13的、比防水基台50更靠内侧的部分。
另外,所述连结轴47的轴向一端侧(上下方向下端侧)、即前端部47a切割为端面呈D字形状,在所述前端部47a上分别安装有旋转基台55。
如图7~图11所示,旋转基台55具有呈大致圆盘状的底座部55a、在从底座部55a的径向中心向外侧偏移的位置上凸向下方的第1连结部55b、和设置在底座部55a的大致径向中心位置上的第2连结部55c。
在旋转基台55的第1连结部55b中插入有所述连结轴47的前端部47a。然后,在旋转基台55的第2连结部55c中压入固定有输出轴56。因此,输出轴56被设定为,在从所述各个最终齿轮46a~46d的轴中心偏移的位置上以所述连结轴47为中心旋转动作。
以能够装卸的形式设置在上述的装置主体部11上的施术头部12具有盖部61和施术头81a~81d,该盖部61将形成于主体壳体13下方的所述大致四边形的开口部堵住,该施术头81a~81d接收电动机32的驱动力而被驱动。
如图8、图12以及图13所示,盖部61由具有可挠性的部件(例如,合成橡胶)构成。所述主体壳体13的大致四边形的开口部的面积、以及与盖部61的所述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面积被设定为大致相同。
在盖部61上安装有作为框体部的头部底座部62,该头部底座部62使用比由具有可挠性的部件构成的盖部61更加硬质的材料来构成。头部底座部62被安装在所述盖部61的外周缘部61a的内周面。头部底座部62具有仿效了所述外周缘部61a形状的外框部63、和从该外框部63的各个边的大致中央向中心侧延出且在中心部相连结的框架部64。
外框部63具有卡合部63a,该卡合部63a向防水基台50侧(上侧)延出、且卡合部63a的前端部向外侧延出,通过该卡合部63a与所述防水基台50卡扣卡合,外框部63与该防水基台50沿上下方向卡合。
另外,在外框部63的各个边的大致中央部上设置有向外侧(侧面)延出的延出部63b。在所述盖部61的外周缘部61a的各个边的大致中央位置上设置有向侧面贯穿的贯穿孔61b。延出部63b与贯穿孔61b嵌合。由此,所述盖部61被安装在头部底座部62上。这样,通过将盖部61安装在由比盖部61更加硬质的材料构成的头部底座部62上,能够容易地将硬质的头部底座部62向装置主体部11安装。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施术头部12安装在装置主体部11上。
通过设置在从所述外框部63向中央延出的中央部上的中央连结部65连结各个框架部64。在各个框架部64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用于提高强度的肋板部64a。另外,在各个框架部64分别形成有在各个肋板部64a的中央上表面向上方延出的圆柱状的突起部64b。这些突起部64b形成为,从头部底座部62(中央连结部65)的中心离开大致相同的距离、并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大致90度。因此,在将所述施术头部12安装在装置主体部11上的状态下,所述施术头部12以及装置主体部11中的任意一个沿上下方向(轴向)与能够移动预定量的所述杆部件36a的下端抵接。
在中央连结部65的下表面形成有大致圆筒状的卡合部65a。在所述卡合部65a上形成有沿轴向(上下方向)的防脱部件,该防脱部件与形成在所述盖部61的大致中央部上的突起部61c在上下方向上卡合。
另外,在中央连结部65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承装置66,该支承装置66限制施术头81a~81d沿上下方向移动。
支承装置66具有卡合部67和大致平板状的连结部件68,该卡合部67被安装在所述中央连结部65上,该连结部件68沿轴向(上下方向)的移动被该卡合部67限制、且该连结部件68与施术头81a~81d侧连结。
在卡合部67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头部底座部62的中央连结部65连接的多个卡合凸部67a。另外,在卡合部67的面向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的4个侧面上形成有插通所述连结部件68的插通孔69。在卡合部67各个侧面的轴向(上下方向)的不同位置上并设有4个插通孔69。因此,在卡合部67的侧面设置有16个插通孔69。
在卡合部67的各个侧面的插通孔69中分别插通有1个大致平板状的连结部件68的基端部。因此,在卡合部67的插通孔69中插通有4个大致平板状的连结部件68的基端部。这时,所述各个连结部件68以沿上下方向(轴向)不同位置的形式插通在各个插通孔69中。因此,由于从上下方向来看(从轴向来看)各个连结部件68的基端部重叠,所以能够极力控制与卡合部67的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轴垂直方向)上的大小。
在连结部件68的前端部侧设置有弯曲卡合部70,该弯曲卡合部70弯曲呈2胯(在本实施方式中近似U字形)。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大致圆柱状的施术头基台71的基端侧的外周面形成有槽部72。通过连结部件68的弯曲卡合部70的弯曲状的内周面被嵌入槽部72中,该槽部72与所述弯曲卡合部70沿轴向、即上下方向卡合。由此,能够限制施术头基台71沿轴向(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15~图17所示,在各个施术头基台71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输出轴56的嵌入凹部71b。所述嵌入凹部71b具有越靠向所述输出轴56的插入方向上游侧(上下方向下侧)直径就越大的锥面71c。由此,能够容易地将设置在旋转基台55上的输出轴56插入(嵌入)所述嵌入凹部71b中,从而能够确保输出轴56向嵌入凹部71b的安装容易性。
另外,如图4所示,在各个施术头基台71的输出侧(上下方向下侧)组装有与所述盖部61一体成形的施术头81a~81d。
如图1所示,施术头81a~81d与盖部61一样,由具有可挠性的部件(例如,合成橡胶)构成。施术头81a~81d具有安装有所述施术头基台71的有底筒状的施术头底座部82、和从该施术头底座部82的下表面向下方延出的多个施术突起83。
如图19(a)、图19(b)以及图20所示,施术突起83由大突起84和小突起85构成,该大突起84从施术头底座部82延出,该小突起85从该大突起84的前端面84a延出、且口径要比大突起84小。
如图1以及图8所示,在施术头81a~81d的施术头底座部82上设置有嵌合凸部82a(参照图18),嵌合凸部82a与形成于所述施术头基台71前端侧的多个凹部71d嵌合。另外,通过在将所述施术头基台71配置在模具中的状态下填充树脂材料来形成所述盖部61以及施术头81a~81d。所以,嵌合凸部82a具有仿效了所述施术头基台71的凹部71d的形状。也就是说,通过双色成型,盖部61以及施术头81a~81d与所述施术头基台71一体构成。
如图13、图16以及图17所示,在构成施术头81a~81d的施术头底座部82的周围设置有所述盖部61的随动变形部61d。也就是说,随动变形部61d设置在与所述施术头81a~81d的施术突起83相反的一侧。随动变形部61d具有凹状,能够朝与上下方向(轴向)垂直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即使通过施术头基台71使施术头底座部82向与上下方向(轴向)垂直的方向动作,随动变形部61d也可以按照允许施术头81a~81d动作并与施术头81a~81d的动作随动的形式变形。另外,所述随动变形部61d也可以具有波纹状。
在以上述形式构成的头皮护理装置10中,通过使用者按压操作开关操作部件22,开关24a被切换成接通或者断开。在将开关24a接通的情况下,驱动电动机32,从而使施术头81a~81d旋转。具体的讲,电动机32的驱动力经由各个齿轮41~46被传递至连结轴47上,从而使施术头部12的施术头81a~81d绕连结轴47旋转。如果使所述施术头81a~81d的施术突起83(小突起85)接触头皮的话,就会使使用者的头皮移动与施术突起83的移动量相对应的量,进行头皮护理(按摩)。这时,各个施术头81a~81d根据所述各个齿轮41~46的动作以及旋转基台55的配置关系沿一个方向移动头皮。
在此,主要参照图9,对设置于头皮护理装置10上的各个施术头81a~81d的旋转动作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图9是显示从下方观看头皮护理装置10时的俯视图。另外,在图9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上下方向。另外,图中的左右方向为头皮护理装置10的左右方向,图中的上下方向为前后方向。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俯视时,施术头81a~81d具有大致正方形。施术头81a~81d各自通过旋转基台55、输出轴56以及施术头基台71被连结在连结轴47上。沿前后方向相邻的施术头81a、81b按逆时针旋转。在施术头81a、81b的施术头底座部82的中心P1、P2的相位相互错开180度的状态下,所述施术头81a、81b以所述各个输出轴56为中心旋转。另外,在按顺时针旋转的施术头81c、81d中也同样进行以下动作,即在施术头81c、81d的施术头底座部82的中心P3、P4的相位相互错开180度的状态下,所述施术头81c、81d以所述各个输出轴56为中心旋转。另外,沿左右方向相邻的施术头81a、81c(施术头81b、81d)以各自的施术头底座部82的中心P1、P3(中心P2、P4)相对于中垂线L相互线对称的形式旋转。
基于这种构成,如果使各个施术头81a~81d从施术头81a、81c的中心P1、P3与施术头81b、81d的中心P2、P4在前后方向上相距最远的状态(从图9所示的状态反向旋转90度的状态)分别旋转90度的话,如图9所示,就会使施术头81a、81c在左右方向上相距最近。这时,在各个施术头81a、81c的施术突起83之间对头皮进行按捏,被夹在各个施术头81a、81c之间的头皮沿各个施术头81a、81c的旋转方向移动。
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使各个施术头81a~81d旋转90度的话,就会使沿同一方向旋转的施术头81a、81b的施术头底座部82的中心P1、P2相互最为接近。然后,局部来看施术头81a、81b之间,各个施术头81a、81b在相互接近的状态下以相互交错的形式旋转。由此,在相同时点接近的各个施术头81a、81b夹住头皮,且各个施术头81a、81b相互交错,从而能够给头皮带来扭捏的移动。然后,如果使这样的各个施术头81a、81b接触头皮的话,就会有效地使使用者的头皮移动与所述各个施术头81a、81b的移动量相对应的量,进行头皮护理(按摩)。另外,即使在施术头81c、81d中,也同样进行与所述施术头81a、81b相同的夹持移动和扭转移动。
在此基础上,如果进一步使各个施术头81a~81d旋转90度(从图9所示的状态旋转180度旋转)的话,施术头81b、81d就会以在施术头81b、81d之间对头皮进行夹持和搓揉的形式动作。这时,施术头81b、81d在左右方向上相距最近,在各个施术头81a、81c的施术突起83之间对头皮进行按捏。这时,头皮被各个施术头81a、81c夹在其间,由此头皮向施术头81b、81d侧移动。进一步,施术头81b、81d使使用者的头皮朝同一方向移动,以使头皮连续地向施术头81b、81d侧移动。
这样,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由于能够根据各个施术头81a~81d的旋转角度在头皮上进行各种不同的移动,所以能够有助于提高头皮护理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头皮护理装置10的特征部位、即施术突起83的形状加以说明。
头皮护理装置10包含4个施术头81a~81d。在4个施术头81a~81d上分别设置有4个施术突起83。也就是说,在4个施术头81a~81d上设置有16个施术突起83。各个施术突起83分别包含大突起84以及3个小突起85。大突起84包含多个平面部84b和角部84c,所述多个平面部84b具有大致平面形状的侧面,所述角部84c使各个平面部84b连续。俯视来看,所述大突起84具有大致多角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六角形)。另外,大突起84构成为,向前端侧逐渐变细的形状。
在大突起84的前端面84a上设置有3个小突起85,这些小突起85从该前端面84a朝与大突起84相同的方向延出。所述3个小突起85分别以向施术突起83的延出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L为中心等间隔地配置。另外,3个小突起85在中心轴线CL周围保持大致相等的间隙并以大致等角度间隔分别配置。
另外,3个小突起85包含外侧面85a,该外侧面85a从所述中心轴线CL离开、并与大突起84的平面部84b(侧面)处在同一平面上。小突起85的所述中心轴线CL侧的内侧面85b具有凸向中心轴线CL侧的弯曲形状(圆弧状)。另外,小突起85的前端部形成为具有圆形的曲面形状。由此,能够抑制给头皮带来在该小突起85与使用者的头皮抵接时产生的令人疼痛的多余的刺激。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特有的作用效果加以说明。
(1)施术突起83具有大突起84和小突起85,大突起85具有作为侧面的、呈大致平面形状的平面部84b,小突起85从大突起84的前端延出、且具有可挠性。各个小突起85的外侧面85a位于从施术突起83的中心轴线CL离开的位置上,并与大突起84的平面部84b处在同一平面上。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小突起85与头皮抵接时,能够使小突起85向离开中心轴线CL的方向(外侧)倾倒。所以,能够更加确实地增加施术突起83与头皮的接触面积而使施术突起83贴紧在头皮上。由此,能够在施术突起83进行动作时抑制施术突起83在头皮表面上滑动,从而能够更加确实地移动头皮来进行头皮护理。另外,通过使小突起85倾倒而使施术突起83与头皮的接触面积增加,能够抑制施术突起83与头皮接触(抵接)时的施术突起83带来的疼痛。
(2)小突起85的中心轴线CL侧的内侧面85b具有凸向中心轴线CL的圆弧状。通过这样的构成,由于在小突起85向离开中心轴线CL的方向倾倒时该小突起85与使用者的头皮接触的部位具有圆弧状,所以和在该小突起85与头皮接触的部位为方形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给头皮带来的按压感。
(3)施术头81a~81b被电动机32至少向与施术突起83的延出方向垂直的方向驱动。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施术头81a~81b向与施术突起83的延出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动作。所以,能够进行以下头皮护理,即在通过施术突起83按住头皮的同时使头皮移动。在这样的构成中,特别适合于如上所述的使施术突起83的小突起85向外侧倾倒的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更改为以下的形式。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例如施术突起83的大突起84和小突起85两者的硬度也可以为不同。另外,优选地,将小突起85的硬度设定为比大突起84的硬度要低。另外,大突起84的硬度优选设定为在以JIS K6253作为基准的A型硬度计测量时处于“Hs50”~“Hs80”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为“Hs60”。另外,小突起85的硬度优选设定为在以JIS K6253作为基准的A型硬度计测量时处于“Hs20”~“Hs40”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为“Hs30”。
通过上述的构成,在使施术突起83的大突起84以及小突起85按压在使用者的头皮上时,能够更加确实地使硬度低的小突起85向离开中心轴线CL的方向(外侧)倾倒。所以,能够更加确实地增加施术突起83与头皮的接触面积而使施术突起83贴紧在头皮上。由此,能够在施术突起83进行动作时抑制施术突起83在头皮表面上滑动,从而能够更加确实地移动头皮来进行头皮护理。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于1个大突起84设置有3个小突起85,例如图21(a)以及图23所示,也可以对应于1个大突起84设置有4个小突起85,或者也可以适当更改与大突起84对应的小突起85的个数。另外,多个施术突起83也可以采用以下构成,即设置在1个大突起84上的小突起85的个数为不同。
另外,如图21(a)、图21(b)以及图22(a)所示,在各个小突起85相互间的中心轴线CL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间隙槽部85c、且所述间隙槽部85c基端侧的底部位于比所述大突起84的前端面84a更靠前端侧的位置上。也就是说,间隙槽部85c也可以包含位于大突起84的前端面84a附近的底部。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小突起85从根部(基端部)倾倒,并且能够使大突起84的前端面84a(凹下部分)像吸盘一样接触头皮,从而能够在按住头皮的状态下使头皮移动。由此,能够在施术突起83进行动作时抑制施术突起83在头皮表面上滑动,从而能够更加确实地移动头皮来进行头皮护理。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例如图22(a)以及图22(b)所示,大突起84的前端面84a也可以形成为凹状。另外,前端面84a的曲率优选设定在例如半径65mm~100mm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在半径75mm~90mm的范围内,以顺应使用者头部的形状(曲面形状)。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例如图21(b)以及图22(a)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至少小突起85的内侧面85b相对于轴线CL方向倾斜。如图21(c)以及图22(b)所示,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将施术突起83按在头皮表面上时,能够使小突起85向离开施术突起83的中心轴线CL的方向倾倒。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小突起85的内侧面85b的形状设为凸向内侧的弯曲形状(圆弧状),但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将内侧面85b的形状设为平面形状的构成。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施术突起83的大突起84的平面部84b以及小突起85的外侧面85a具有大致平面形状,但不仅限于此。如图23所示,例如也可以更改为凹向内侧的弯曲形状。也就是说,大突起84的外侧面也可以具有凹向施术突起83的中心轴线CL的曲面形状。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连结轴47以及输出轴56的垂直方向(面方向)上,输出轴56绕所述连结轴47进行旋转动作,然而也可以采用连结轴47和输出轴56同轴旋转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施术头81a~81d以各个施术头81a~81d的施术突起83的配置中心(P1~P4)为中心轴进行旋转动作,所以施术头81a~81d与盖部61最好分开设置。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施术头81a~81d沿与所述连结轴47(输出轴56)垂直的方向(面方向)进行动作,然而也可以采用使施术头81a~81d沿轴向进行动作的构成。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给使用者的头皮带来敲击般的刺激。另外,也可以采用使施术头81a~81d沿轴垂直方向以及轴向进行动作的构成。即使在使施术头81a~81d沿轴向进行动作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小突起85提高其与头皮之间的吸附性,所以能够更适宜地将施术头81a~81b的动作有效地传递至头皮侧,从而给头皮带来有效的刺激。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可挠性部件将构成施术头部12的盖部61与施术头81a~81d一体成型,然而也可以采用分开构成的形式。不过,无论在哪种构成中,施术头81a~81d的施术突起83最好使用可挠性部件(弹性部件)构成。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4个施术头81a~81d,然而也可以任意更改施术头81a~81d的个数。另外,虽然在各个施术头81a~81d上分别设置有4个施术突起83,然而也可以任意更改施术突起83的个数,或者例如各个施术头81a~81d的施术突起83的个数也可以为不同。

Claims (7)

1.一种头皮护理装置,具备:
施术头,其由驱动源驱动;和设置在所述施术头上的施术突起,在所述施术头被驱动时所述施术突起给使用者的头皮带来刺激,
所述施术突起包含:大突起和从所述大突起的前端延出的多个小突起,
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突起包含侧面,该侧面具有平面形状以及凹向所述施术突起的轴中心的曲面形状中的至少一个形状,所述多个小突起具有可挠性,
所述多个小突起分别包含外侧面,该外侧面位于从所述施术突起的轴中心离开的位置上,并与所述大突起的侧面处在同一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小突起分别包含内侧面,该内侧面具有凸向所述施术突起的轴中心的曲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内侧面相对于所述施术突起的轴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突起包含前端面,该前端面具有形成为凹状的弯曲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小突起设置在所述大突起的前端,在各个小突起的相互间的所述轴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间隙槽部,所述间隙槽部包含位于所述大突起的前端面附近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小突起的硬度要比所述大突起的硬度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皮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术头被所述驱动源至少向与所述施术突起的延出方向垂直的方向驱动。
CN201110317743.8A 2010-10-18 2011-10-10 头皮护理装置 Active CN1025520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3705 2010-10-18
JP2010233705A JP5466130B2 (ja) 2010-10-18 2010-10-18 頭皮ケ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2001A CN102552001A (zh) 2012-07-11
CN102552001B true CN102552001B (zh) 2014-07-02

Family

ID=46258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7743.8A Active CN102552001B (zh) 2010-10-18 2011-10-10 头皮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66130B2 (zh)
CN (1) CN1025520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44051U (zh) * 2012-09-14 2013-04-03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按摩器
JP6158719B2 (ja) * 2014-01-24 2017-07-05 ツインバード工業株式会社 頭皮ケア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2623Y (zh) * 1994-01-10 1994-11-16 舒永金 多用按摩保健器
JP2000140051A (ja) * 1998-11-13 2000-05-23 Kao Corp マッサージ具
CN2493202Y (zh) * 2001-06-28 2002-05-29 陈树声 头脑按摩电转动球垫
JP2003305098A (ja) * 2002-04-15 2003-10-28 Family Kk マッサージ機
CN1568918A (zh) * 2004-04-30 2005-01-26 深圳大学 足部仿生按摩器
JP2007252669A (ja) * 2006-03-23 2007-10-04 Twinbird Corp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01049147Y (zh) * 2007-06-05 2008-04-23 伍贤光 白发脱发治疗仪
CN101254148A (zh) * 2007-02-28 2008-09-03 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装置
CN201248835Y (zh) * 2008-08-29 2009-06-03 深圳市联创实业有限公司 推拿揉捏式按摩器
CN101485610A (zh) * 2008-01-16 2009-07-22 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装置
CN201333160Y (zh) * 2008-12-16 2009-10-28 巫东和 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
JP2010162182A (ja) * 2009-01-16 2010-07-29 Twinbird Corp 電動式ブラシ装置
JP2010167048A (ja) * 2009-01-21 2010-08-05 Twinbird Corp 電動式ブラ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76156A (ja) * 2000-01-24 2001-10-09 Masao Ikeo 頭皮マッサージ具
JP2005160684A (ja) * 2003-12-02 2005-06-23 Besu Kogyo Kk 頭皮マッサージ用ブラシ
JP4773489B2 (ja) * 2008-08-05 2011-09-14 小泉成器株式会社 電動ヘアーブラシ
JP2010167047A (ja) * 2009-01-21 2010-08-05 Twinbird Corp 電動式ブラ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2623Y (zh) * 1994-01-10 1994-11-16 舒永金 多用按摩保健器
JP2000140051A (ja) * 1998-11-13 2000-05-23 Kao Corp マッサージ具
CN2493202Y (zh) * 2001-06-28 2002-05-29 陈树声 头脑按摩电转动球垫
JP2003305098A (ja) * 2002-04-15 2003-10-28 Family Kk マッサージ機
CN1568918A (zh) * 2004-04-30 2005-01-26 深圳大学 足部仿生按摩器
JP2007252669A (ja) * 2006-03-23 2007-10-04 Twinbird Corp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01127709Y (zh) * 2007-02-28 2008-10-08 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装置
CN101254148A (zh) * 2007-02-28 2008-09-03 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装置
CN201049147Y (zh) * 2007-06-05 2008-04-23 伍贤光 白发脱发治疗仪
CN101485610A (zh) * 2008-01-16 2009-07-22 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装置
CN201248835Y (zh) * 2008-08-29 2009-06-03 深圳市联创实业有限公司 推拿揉捏式按摩器
CN201333160Y (zh) * 2008-12-16 2009-10-28 巫东和 组合式回旋按摩头的结构
JP2010162182A (ja) * 2009-01-16 2010-07-29 Twinbird Corp 電動式ブラシ装置
JP2010167048A (ja) * 2009-01-21 2010-08-05 Twinbird Corp 電動式ブラ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85740A (ja) 2012-05-10
CN102552001A (zh) 2012-07-11
JP5466130B2 (ja)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9519B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02552001B (zh) 头皮护理装置
JP5242173B2 (ja) 容器搬送システム用クランプチャック
CN103096860A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03079522B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203647310U (zh) 内窥镜用按钮装置
CN103099725B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10022671A (zh) 电动式作业机
CN103068354B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03079520B (zh) 头皮护理装置
CN1620188A (zh) 具有电子模件的底座
EP1487035A3 (en) A contact structure, an apparatus having the contact structure and image input apparatus having the contact structure
CN1455941A (zh) 多方向操作开关
US10511205B2 (en) Device for attaching/detaching idler horn for actuator module
KR101050492B1 (ko) 전동식 화장품 용기
KR100887762B1 (ko) 촉감장치
CN109637853A (zh) 一种多通路的转换开关
CN208111334U (zh) 一种新型的开关结构
CN215125268U (zh) 结构紧凑的牙刷消毒盒
JP2013106646A (ja) 頭皮ケア装置
CN2636397Y (zh) 旋转开关
JP2023092945A (ja) マッサ-ジ装置
CN203718402U (zh) 手指灯
CN204293437U (zh) 动作控制器具及具备该动作控制器具的运动训练装置
CN2649330Y (zh) 印刷机压印辊牙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